科学施用(共11篇)
科学施用 篇1
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微量元素。若微量元素严重缺少, 作物常停止生长, 甚至死亡。各种元素对作物生长都十分重要, 不能相互代替。微量元素只需要少量就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但各种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的临界范围很小, 因此,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要十分慎重。
1、施微肥不能过量。
喷洒微肥溶液或撒施微肥颗粒一定要均匀, 并避免重复施用。浓度不能超过规定浓度的20%。
2、增施有机微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对施用微肥有很大的好处;一是可增加土壤里的有机酸, 使微量元素呈现可利用的毒性;二是有机肥本身就有数量多, 种类全的微量元素。
3、配施大量元素肥料。
微肥必须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满足的条件下才会明显地促熟增收。
4、因地制宜。
大田作物在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料的条件下, 须因地因作物施用, 才能达到促熟增产的目的。
(摘自:中国农业推广网日期:2013.4.24)
科学施用 篇2
科学施用化肥持续农业发展
20世纪初,近代农业化学理论和技术传人中国.19清政府从日本进口少量氮肥,19后又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扩大施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氮肥工业始创;40年代,磷肥工业起步;随后,钾肥工业、复合肥工业、微肥工业相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日益壮大,生产规模和使用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品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作 者:司徒绍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厅刊 名:中国农技推广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年,卷(期):“”(6)分类号:F3关键词:
科学施用磷肥的十宜 篇3
【摘 要】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磷各种代谢过程受到抑制。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又极易被金属离子固定而使其利用率很低。只有科学合理施用磷肥,才能发挥磷肥的施用效果。
【关键词】科学施用;磷肥
1.宜早施细施
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北方春季气温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微弱,土壤速效磷释放少加之土温低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难于满足作物磷素营养临界期的需要。因此,不论前茬作物施磷多少,都应适量施速效性磷肥作种肥。
2.宜集中施
由于土壤中磷的移动性小,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将磷肥集中施在作物根系密集土层中,可以减少磷与土壤接触的数量,从而减少其固定作用。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磷的浓度(与同量磷肥相比),就增加了质流和扩散的供应量。集中施用所采取的方法有条施(小麦、谷子)、撒施、穴施(马铃薯)、拌种、沾秧根(适合于水稻)等。
3.宜分层施
磷肥最大的扩散半径只有2.5~5cm。最好采用分层施肥,能够提高磷肥肥效。1/3的磷肥在播种时做种肥施用,其余的2/3,预先在耕翻地时做基肥施入根系密集的深层土中,这部分磷肥可满足作物中期和后期生育对磷的要求,使作物能够得到均衡的磷素。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在底层和浅层部都要施用磷肥,其中施在浅层的磷肥,有利于秧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
4.宜根外喷施
农作物到了生长中后期,(如水稻孕穗期、灌浆期、茄果类蔬菜坐果期等)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作物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具有用肥少、肥效快、利用率高的特点。禾谷类作物可用1-3%的浓度,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5.宜因土施用
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上,施用磷肥的增产作用并不明显,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当土壤全磷含量在0.1%以下,速效磷在5mg/kg以下时,施磷肥效果显著,当土壤全磷含量在0.1%~0.15%时,速效磷含量在10~15mg/kg时,施磷肥效果不显著。土壤酸碱度对磷肥肥效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当土壤PH值在5.5以下时,有效磷的含量很低,当土壤PH值在7.5以上时,其含量则又降低,只有在PH值6.5~7.5时,有效磷含量高。酸性磷肥,适宜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碱性磷肥最好用在偏酸性土壤中。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
6.宜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
农作物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根系发育不好,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害,而且加速土壤中氮素的过度消失,引起氮磷比例失调。而氮磷配合施用,即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根据试验表明,土壤中有效磷在20mg/kg以下时,氮磷采用1:1配比施用比单施磷肥,其磷肥利用率提高0.75倍;土壤中有效磷在20-40mg/kg时,氮磷采用2:1配比施用比单施磷肥,其磷肥利用率提高1.56倍。另据在小麦上试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配合施用增产6.4%。氮磷钾配合施用,能相互促进,保持营养平衡,能较好地提高化肥利用率。
7.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养分单一,且含有较多的游离酸,容易造成烧苗和烧根。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将磷肥与有机肥按1:5-10的比例混合堆放20-30d,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和土壤中的钙、铁、铝等阳离子起络合作用,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减少了这类阳离子对磷的固定作用。能促进难溶性磷的分解,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磷肥肥效。两者混合使用后,满足了作物对多种养分的需求,又可实现以磷保氮,以氮促磷,减少氮素的挥发。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
8.宜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9.宜在秋播作物上施用
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 秋播作物上。从提高秋播作物的抗逆性来看,秋播作物播下后,在生长的严冬雨水少,气温低的环境条件下,作物易受旱、冻的影响,而施用磷肥后,能提高秋播作物越冬期细胞原生质的水合性、粘合性,使冰点下降,从而提高作物的耐寒性、耐旱性,有利于秋播作物冬季安全越冬。另外,对秋播的冬绿肥强调施磷肥,不但豆科绿肥本身是喜磷作物,施磷肥加强植株的光合作用,生产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促使茎叶繁茂,积累的物质多了,又能供给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增强其固氮作用,所以在播种绿肥时,强调施用磷肥不但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冬季的抗寒能力,为下年绿肥生长和增加鲜草产量打下坚实基础,也就是常说的“以磷增氮”的效果,磷肥当季利用率虽低,但其后效很长,一般基施一次可管2至3茬。因此,当磷肥一次施用较多时,不必再每茬作物都施磷肥,一般1-2a基施一次即可。秋播作物多是旱作物。
10.宜根据作物轮作中合理分配
钾肥科学施用探讨 篇4
草木灰在我国农村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钾肥资源, 由于呈碱性, 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 也不能加到人粪尿等有机肥中 (会造成氮素挥发损失) , 所以常被视为废弃垃圾随处堆放, 钾素被雨水淋失, 造成极大的浪费。事实上, 草木灰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都可以施用, 酸性土壤上尤为适宜 (兼有调节土壤p H值的作用) 。马铃薯栽种时穴施草木灰或将薯块切好后拌草木灰就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用草木灰的办法, 而且兼有防虫杀菌的效果。草木灰还可作基肥、追肥[2,3], 最适宜作水稻、蔬菜苗床的盖种肥。作基肥条施或穴施时应在施用前拌少量湿土或洒少许水湿润后再用, 以免飞扬散失, 施用量为750~1 500 kg/hm2。作盖种肥时 (尤其是水稻苗床盖种肥) , 要按一定比例加入糠醛渣或过磷酸钙调节p H值, 这样既能改善苗期营养, 又能使苗床土增温, 促进苗早发, 防止水稻烂秧。另外, 草木灰还可以用作根外施肥, 用1%草木灰喷洒植物叶片, 不仅供给作物养分, 还有防治蚜虫的作用。
化工钾肥目前在我国的主要供应品种为氯化钾 (含K2O60%左右) 和硫酸钾 (含K2O 50%~52%) 2种。另外, 还有少量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氯化钾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 易溶于水, 肥效迅速, 有吸湿性, 久贮后会结块, 属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呈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易溶于水, 吸湿性小, 久贮不易结块, 亦属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但硫酸钾使土壤酸化的速度要比氯化钾缓慢) 。因为硫酸钾比氯化钾成本高, 所以根据不同土壤和作物种类选择化学钾肥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在石灰性土壤中, 由于大量碳酸钙的存在, 施氯化钾所造成的酸可被中和, 而不致引起土壤酸化, 并能释放出有效Ca2+, 有利于植物吸收。新民地区大部分为中性、石灰性土壤, 所以一般除西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外, 均可施用氯化钾。而盐渍土不易施用氯化钾, 排水不良、还原性强的稻田应尽量用氯化钾, 以免用硫酸钾产生硫化氢毒害根系 (黑根) 。而薯类、瓜果类施硫酸钾, 既可增加产量又可提高品质。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因含有高水溶性钾的同时, 也含有高效可溶性氮和磷, 一般被划为复合肥范畴[4]。硝酸钾为高浓度的氮钾复合肥, 含N 13.5%、K2O 45%~46%, 为白色结晶, 易溶于水, 吸湿性较小, 阴阳离子都能被作物吸收, 是一种不含副成份的复合肥, 特别适用于马铃薯、番茄、西瓜、果树等忌氯喜钾作物。硝酸钾适宜浸种和根外追肥, 浸种浓度为0.2%, 它有利于加快种子出芽, 可促进根系及幼苗生长。作根外追肥的适宜浓度为0.6%~1.0%, 能迅速消除作物的缺钾症状, 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改善产品质量。但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属易燃、易爆品, 属公安部门严格控制的商品, 农资市场上很少经销。磷酸二氢钾也为白色结晶, 含P2O552%和K2O34.5%, 易溶于水, 呈酸性反应, p H值3~4。磷酸二氢钾的肥效较高, 适宜于各种土壤和作物施用, 最适宜作根外追肥和浸种, 浸种适宜浓度为0.2%, 根外追肥适宜浓度为0.1%~0.3%, 一般在禾谷类作物拔节到抽穗期、大豆盛花至结荚期喷施, 但因其价格昂贵, 使用面积很小。
窑灰钾肥是水泥工业的副产品, 含K2O 8%~12%, 高者可达20%以上 (高于复合肥) , 水溶液的p H值为9~11。其中90%以上的钾素是以硫酸钾、氯化钾的形式存在, 1%~5%的钾素以铝化钾和硅酸钾的形态存在, 均可为作物吸收。试验表明, 窑灰钾肥只要施用得当, 肥效与等量的硫酸钾相近。推广施用窑灰钾肥不但能缓和钾肥的供需矛盾, 而且也有利于空气净化, 防止环境污染。与草木灰相似, 窑灰钾肥可作基肥和追肥, 但不应作种肥。施用前最好先与湿土拌混, 以防粉尘飞扬。作基肥施于酸性土壤, 不但可以供应作物养分, 而且还可以中和土壤酸度。由于窑灰中有硅素, 施于水稻肥效较好, 水稻秧田施用时, 可在秧田毛坯做好后施下。结合耙耖使肥料混入泥浆中, 然后播种。施于本田, 一般作基肥使用, 窑灰钾肥用于旱田作物基肥时, 在耕地前撒施, 也可采用穴施和沟施, 但必须和湿土或糠醛渣混合均匀, 以防与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 影响种子发芽或幼苗生长。施用量一般为600~900 kg/hm2, 并应适当早施。另外, 窑灰钾肥不能与铵态氮肥、水溶性磷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否则会引起养分退化或损失。
因为氯化钾和硫酸钾均属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长期施用会使土壤溶液中H+浓度增高、p H值降低。过低的p H值会诱发土壤中铝的活性, 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
近20年来,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大大带动了水泥工业的崛起, 大小水泥厂遍布全国各地, 其副产品窑灰已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大力推广窑灰钾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肥料品种, 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钾肥投入成本, 还可减轻环境污染。
另外, 在测土配方施肥时, 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的高低和土质类型科学增减施钾量也是降低钾肥投入成本的重要途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50 mg/kg时, 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就不明显, 低于80 mg/kg时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就很明显。同等量速效钾含量在砂质土壤上比粘质土壤上效果好的多。不同作物需钾量不同, 施用钾肥的效果各异。油料作物、薯类、糖用作物、豆科作物、果树需钾多。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需钾也不一样, 对水稻而言, 短秆高产品种对钾敏感, 杂交稻比常规稻对钾敏感。
总之, 农民在施用钾肥时要因地制宜地广开肥源, 科学配方, 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以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从提高施用钾肥的经济效益出发, 兼顾降低土壤环境污染, 提出科学高效施用钾肥的方法, 以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木灰,窑灰钾肥,化学钾肥,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苗其硕.贵州省钾肥肥效及施用技术多点试验简结[J].贵州农业科学, 1986 (4) :6-10.
[2]朱学谦.农作物钾肥的施用[J].吉林农业, 2010 (2) :62.
[3]陈烨, 连宾.钾素循环及其农业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5) :12087-12090.
如何给农作物科学施用锌肥 篇5
一、作物缺锌典型症状
水稻:叶片失绿发白,出现褐色斑点,植株萎缩,常称为“僵苗”、“坐蔸”、“白苗病”和“缩苗病”。
玉米:叶片失绿并有褐斑,形成“花白苗”,果穗缺粒秃尖。
小麦:叶脉两侧出现白绿条斑或条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不整齐。严重缺锌时不能抽穗,穗小粒轻。
棉花:苗期叶片失绿,边缘向上卷曲,茎伸长受抑制,节间缩短,植株呈丛生状,生育期推迟,产量低。
果树:缺锌能引发多种症状。“小叶病”,新生叶片变小,顶部出现莲座状簇生;“小果病”,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渣多汁少。
蔬菜:中上层叶片失绿、变黄,嫩叶小,常称“小叶病”。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簇生,果小皮厚,产量低,品质差。
二、锌肥的施用方法
1. 做底肥:亩用硫酸锌0.5~2千克,可将锌肥和有机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和磷肥混合)、细土混合使用。锌在土壤中移动能力差,表施效果不好,应在耕地时均匀翻入土中。锌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
2. 蘸根:用氧化锌(0.1%~0.2%浓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产生药害。蘸根特别适用于水稻、蔬菜移栽。
3. 浸种:将硫酸锌配成0.02%~0.05%的溶液,种子和溶液的比例以1∶1为宜(即1千克种子配1千克溶液),浸6~12小时后捞出晾干(切忌在太阳光下暴晒,应阴干)。花生、大豆等种子不宜浸种,否则种皮会发皱破裂而影响出苗。
4. 拌种:硫酸锌拌种量,以每千克种子拌2~6克为宜。具体操作是先以少量水溶解锌肥,再用清水稀释,拌种时以所有种子都沾上锌液为止,溶液不宜过多,最后能够将全部溶液吸完为好。一般以500克种子用50克水为宜,花生、大豆可适当增加一些。
5. 追肥:亩用硫酸锌0.5~1千克,与一定数量细土等混合或对水,于作物生长期施入土中。稻田可用细土拌和撒施,也可对水泼施。撒施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肥料会黏附叶面造成灼伤。施肥后需及时薅秧,管好田水,不让肥水外流。旱地一般是将硫酸锌对入干粪和水粪中施用。根外追肥,每亩用硫酸锌50~100克,用清水溶解后对水50千克,于下午4时后进行叶面喷施。玉米喷施时,注意溶液尽量不要灌进心叶,以免灼伤植株。叶面喷洒锌肥浓度和喷洒量可以随植株的大小酌情增减。在喷洒中,如果浓度过大会伤害叶片,最好加入0.2%熟石灰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一般在作物苗期、拔节期、花期各喷1次。
三、施用锌肥注意事项
1. 施用锌肥应因地而异,因作物而异,切忌盲目施用。对缺锌的地块和对锌较为敏感的作物施用锌肥,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显著;当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1.0毫克/千克时,一般不需要再施用锌肥。就作物种类而言,对锌最敏感的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番茄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马铃薯、洋葱、甜菜等,对这些作物应特别重视锌肥的施用。
2. 锌肥不能与磷肥同时施用。因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容易形成磷酸锌沉淀物,不仅降低锌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3. 锌肥不能与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用。锌肥一般不要与石灰、草木灰、氨水等碱性肥料混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肥效;同样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碱性农药混合施用,以免降低锌和农药的有效性。
科学施用人粪尿 篇6
1.施用人粪尿必须先经过科学处理。人粪尿具有养分全、氮素含量高、腐熟快、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等特点, 在叶菜类作物栽培中施用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对一些农作物的弱苗转化升级效果较好。但人粪尿中也常带有大量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易于传播多种疾病。因此, 在施用人粪尿时必须进行卫生处理, 如采用加盖沤制、密封堆积及药物消毒等方法, 使其充分腐熟, 以杀死致病菌、虫卵, 确保人、畜健康。
2.人粪尿应稀释施用。人粪尿沤制好后, 应兑水稀释施用, 兑水多少视作物、气候、土壤等条件而定。施用人粪尿时, 砂质土地宜多次适量施用;黏质土地施用次数宜少, 数量应适当增加;施用于水田时须先排水, 用肥浓度可稍高一些。施用人粪尿还需要考虑作物的生长期:作物幼苗期一般需肥较少, 可用粪液1~2 份加水8~9 份施用;作物生长中期, 粪液与水的比例以1∶3 为宜;作物开花或生长旺盛期, 粪液与水的比例以1∶1 为宜。若用未兑水的人粪尿作基肥, 则要随施随盖土, 以免铵态氮挥发。如用人粪尿作种肥, 宜在施肥后覆盖一层薄泥土, 而后播种。若将人粪尿施于水田, 则应随即耕翻, 1~2 天后再灌水入田, 此后1 周内不宜排水, 以防养分流失。腐熟人粪尿是一种很好的速效肥料, 因此, 也可用作基肥和追肥, 可随水灌施或兑水3~5 倍泼施。也可用人尿进行浸种处理, 浸种浓度一般为5%鲜人尿溶液。由于人粪尿含磷、钾较少, 因而在油菜、豌豆等需磷、钾较多的作物上施用时, 还应配合施用磷、钾肥, 以提高增产作用。
3.人粪尿的施用禁忌。人粪尿虽适用于多种土壤, 但在盐碱地上应慎重施用, 最好兑水后分次施用, 防止伤苗和破坏土壤结构。此外, 对于马铃薯、甘薯、甜菜、烟草等忌氯作物, 不宜多施人粪尿, 以免因人粪尿中的氯离子而影响产品质量, 引发产品适口性降低、含糖量降低、烟草易燃性降低等不良后果。
硅肥科学施用技术 篇7
1 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的应用效果
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由鞍山市秦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矿物质肥料, 含Si O230%、Ca O 35%、Mg O 8%、Zn O 0.5%。2010年海城市相关工作站对该肥料在水稻、果树、蔬菜、葡萄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进行大面积试验。在大石桥市高坎镇、大洼县东风镇兰家村、台安县东曾村、西平镇西平村水稻栽培试验中, 分别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300、375、600 kg/hm2, 分别较对照增产550.5、789.0、681.0 kg/hm2, 增幅6.7%~8.0%, 增效1 020元/hm2。施用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的水稻生产健壮, 根系发达, 叶色深绿, 茎叶挺直, 夹角变小, 秸秆成熟, 抗病抗倒。在盖州市西瓜大棚栽培试验中, 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450 kg/hm2, 可促进增产6 t/hm2, 增效9 000元/hm2, 西瓜表现出叶片大而肥厚、油绿、瓜个大、皮光亮等特点, 糖度增加1.0%~1.5%。在海城市望台镇番茄栽培中, 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600kg/hm2, 比对照增产14.1%, 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粗、节短、开花早、坐果多、上市早、果大、品质好、顔色鲜艳, 脐腐病、畸形果减少。在千山区宁远镇土豆栽培中, 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750 kg/hm2, 比对照增产26.4%, 表现幼苗期叶色深绿、生长快、果实外表光滑、果型正、个头大、蛋白质含量高、食味好, 主茎高于对照9.8 cm。在海城市高坨镇茄子栽培试验中, 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600 kg/hm2, 比对照增产11.4%, 施硅肥10 d后叶片开始变深绿色, 叶片向上展开, 表现早熟, 茄子个大、发亮, 茎粗壮, 生长期延长。在千山区大屯镇南白石村、台安县西平村南果梨、苹果栽培试验中, 每株果树施益土牌多元素复合硅肥5.0~7.5 kg, 可使南果梨增产345 kg/hm2, 苹果增产690 kg/hm2, 增幅达1.2%~1.7%, 植株生长健壮, 叶片厚度增加0.02~0.04 mm, 含糖量增加1.4%。
2 果树施用硅肥的作用
在果树生产中施用硅肥, 可明显提高产量, 提升品质。一是促进光合作用。施用硅肥的植株叶片健壮挺直, 与茎杆之间的角度小, 冠层光合作用可提高10%以上。同时果树的叶片数量适中, 通风透光良好。二是抗病害。果树吸收Si O2后, 可使果实表面形成一种较强的硅化细胞, 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 角质层增加, 昆虫不易侵食果实, 病菌不易侵入。硅还可能诱导植物的一系列生物化学防御反应, 使植物产生抗病能力。此外, 硅肥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果树抗逆性等功效[3]。三是促进养分吸收。硅肥能活化土壤中的磷, 增强磷肥的利用率, 从而间接供给果树大量的磷素, 硅肥还能促进钙、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平衡供给, 从而大大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四是增加硬度, 提高耐储运性。施用硅肥后, 丰富的硅元素在水果表皮形成硅化细胞, 可使果实硬度加强, 使水果有在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例如在南果梨、苹果生产中, 因果树多年固定在一个相当小的范围内, 周而复始地吸收土壤中的硅素养分, 容易造成硅素养分的缺乏, 施用硅肥后可大幅提高果树产量, 改善果实品质, 为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南果梨的色泽和口感, 果实的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度和粗蛋白质含量等品质均较优[4]。
3 硅肥的科学施用方法
硅肥适宜于作底肥, 一般宜作种肥, 最好在翻耕前均匀撒施。如果将硅肥与有机肥、农家肥在翻地的同时一起翻入, 可加速有机肥分解、稻草腐烂, 有机肥分解释放CO2, 生成各种有机酸等物质, 增加了硅肥的有效性。硅肥作底肥可以早施, 且不易流失。硅肥也可以用作追肥, 而且追肥的效果也很好, 但要力求撒施均匀, 硅肥在小麦、水稻幼穗形成期前追施的效果最好。西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生产中, 将硅肥作追肥穴施或沟施, 施后深耕, 即可使土肥相融[5,6,7]。果园施用硅肥, 可在秋、冬、早春时节单独施用, 或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一般10~20年树龄的果树每株施入5~10 kg, 4年以上树龄的果树每株施入3~4 kg。另外, 应实行氮、磷、钾、硅肥配方施肥, 大田作物用量为450~750 kg/hm2, 大棚蔬菜用量为600 kg/hm2。硅肥用量过多不会出现肥害, 喷洒在叶面上也不会烧苗。硅肥的当季利用率高, 最好每季连续施用。
4 注意事项
硅肥具有多个作用, 但是施用时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虽然硅肥具有抗病虫害作用, 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农药。二是氮、磷、钾肥不能替代硅肥, 硅肥也不能完全替代氮、磷、钾肥, 必须科学配合施用。三是硅肥不宜与碳铵混合施用。四是硅肥应存放于干燥地方, 防止雨淋, 如吸潮结块, 可粉碎后再施用, 长期保存不会失效[8,9]。五是施用粉状硅肥时, 最好将硅肥和适量的湿土或氮、磷、钾肥混施, 避免粉尘飞扬。
参考文献
[1]田华, 刘博, 段美洋, 等.氮磷钾硅肥对香稻桂香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2) :190-195.
[2]朱娜.硅肥对本溪地区水稻生长的影响[J].北方水稻, 2010, 40 (6) :43-44.
[3]赵宏儒, 张彦萍, 张丽清, 等.玉米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F12) :29-31.
[4]车驷.云南省有机肥料[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6.
[5]孙建, 刘苗, 李立军, 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0, 25 (4) :221-225.
[6]贺立源, 江世文.小麦施用硅钙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肥料, 1999 (3) :8-11.
[7]张翔, 曹友节.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1998, 13 (2) :87-92.
[8]周为民.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23) :104-105.
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问题探讨 篇8
关键词: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推广
能不能够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施用土壤肥料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高低、质量的好坏以及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 因此,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建设者必须要认识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对土壤肥料的施用和推广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进而提高耕地的管理水平、强化对土壤肥料的施用和推广方法,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肥料的施用和推广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1对土壤肥料的施用没有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分析
1.1 打破土壤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对土壤肥料的施用如果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将会打破土壤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的严重后果, 因此, 在工作中应该要十分重视土壤肥料的施用。如:磷肥中含有Ca、Mg、Fe等成分的重金属元素, 如果施用过多的磷肥, 将会污染土壤, 然而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 如果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最终打破土壤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1.2 使土壤缺失养分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我国的大部分耕地土壤含有0.2~1.1g/kg的全磷元素, 这是标准的磷含量, 同时在土壤中也有这样一个标准:土壤中有效磷 (P) >10mg/kg, 表示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高;P<5mg/kg, 表示土壤中有效磷不足。然而, 有很大部分人认为, 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土壤肥料的浓度成正比, 即各种元素含量的浓度越高, 肥力越好, 农作物越容易生长。其实不然,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施用过高浓度的肥料不仅不能够加快农作物的生长, 提升土壤的肥力, 还会降低土壤中Fe、Mg、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使植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营养。
1.3 降低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在施用土壤肥料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载, 促进氮元素的代谢, 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这一目的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施用土壤肥料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达到的。如果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施用土壤肥料, 将会导致反作用的产生。如:过多施用土壤肥料将会导致植物提前发育, 其茎叶出现早衰的现象,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特性 (如:施用过多的磷肥, 将会导致蔬菜中纤维的含量增加, 烟草植物的燃烧性质的功能变差等后果) , 土壤肥料的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燃烧、伤害幼苗的后果, 进而不利于农作物的产量和生长 (如:对农作物施用过多的氮肥, 将会导致农作物贪青晚熟、易受到虫的毒害, 进而降低作物产量) 。
2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方法分析
2.1 有机肥的科学施用
对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对牲畜类粪尿有机肥的科学施用。如:在猪粪有机肥中的N、L、K等有机物含量较高, 其腐烂后可以适应各种性质的土壤, 尤其是排灌性好的热潮土壤。然而, 牛粪有机肥的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 在施用牛粪有机肥的时候应该将其晒干, 并加入适量的草木灰, 进而提高牛粪肥的养分;绿肥是指将植物的嫩茎叶埋在土地中, 通过发酵分解产生的肥料。绿肥不仅可以增强土壤的养分, 充分溶解土壤中难以分解的养分, 促进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在施用绿肥时应该根据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气候等来确定使用量, 通常每667m2土地可以施1000~1600kg的幼苗, 这就能够满足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了;堆沤肥主要是将秸秆、草皮等有机肥和一些人的粪便或者是牲畜的粪便混合, 将其堆积腐烂制定营养分成较高的有机肥, 通常都将这种肥料作为底肥来使用。
2.2 科学使用化肥
化肥主要有化学方法来研制而成的, 在施用化肥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2 个方面:避免单一、盲目使用化肥。在施用化肥时如果没有严格控制好使用量, 不仅能够产生土壤土质比较板结, 使土壤的结构被破坏, 还能够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化肥中含有较高的无机盐, 如果在比较干燥和少雨的环境下, 大量的使用化肥将会降低土壤的肥沃程度, 约束农作物的生长, 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平衡施肥。在对农作物进行施用化肥时, 必须要先了解土地的性质, 明确土壤中缺少哪种营养物质, 农作物需要什么营养之后再进行施肥。也要检测土壤和作物的需求, 在掌握如何对土壤提供化肥和肥料的释放的有关特点之后, 对化肥的种类进行选择, 进而合理的进行调配, 最终做到科学的施用化肥。
3土壤肥料的推广分析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 土壤肥料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必要途径, 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肥料的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且在施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科学的施用方法。传统的土壤肥料结构是由土壤肥料的生产商决定的,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只有通过品种和品类来进行分配, 进而达到科学合理施用土壤肥料的目的。然而在形式下, 农业生产过程中针对土壤肥料的推广, 应该与时俱进, 跟着市场经济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采用高科技术来指导、亲自示范来指导、电话热线的咨询服务、高科技术下乡、培训班、电视广播广告来宣传等多种方式, 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民亲密和近距离的接触, 并帮助农民来解决土壤肥料施用时存在的问题。如:积极推广“配方肥”下地、“示范样板”进村、“关于测试土地和农作物的信息卡”宣传、“培训班”等的形式来进行土壤肥料的推广。
4土壤肥料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4.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展现, 大部分农民提高了其自主经营的意识, 农民既是农业经济经营的主体, 又是农业的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因此, 在新形势下, 针对土壤肥料的推广工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有关规律, 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力, 提高农民对土壤肥料施用和新技术的认识, 正确引导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壤肥料的施用, 进而达到推广与农民需求相一致。
4.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产生的影响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我国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农产品的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转变, 这就对加大了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量, 然而, 土壤肥料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加强我国的土壤肥料的推广工作是目前热点讨论的话题和重要任务。
4.3 新时期的农作物的经营方式产生的影响
新时期农作物的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施肥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跟着时代的需求来进行有效的改变, 进而使土壤肥料发生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农作物的稳定生长。在新形势下, 我国农作物的经营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即由资源、数量型向技术、品质型转变, 也中转变方式要求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土壤肥料的推广工作应该采用适应农业经营转变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艳芹.土肥技术推广中应解决的几个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7) .
[2]崔兴华, 刘鹏.土肥基础对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06) .
[3]何靖.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 2010 (01) .
保护地有机肥料的科学施用 篇9
1 保护地土壤的理化特点
1.1 表层土壤板结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保护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增加, 毛细管孔隙发达, 持水性变好, 通气性变差。土壤容重在不同土层间有较大差异, 0~10cm土层土壤的容重高于露地土壤, 10~20cm、20~30cm土层中土壤容重低于露地土壤, 30~40cm土层的容重与露地差异较小。种植年限越长, 各土层的容重变化量越大。上述结果表明, 保护地耕作栽培方式对上层土壤影响程度较大, 表土紧实板结, 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1.2 营养元素富集
保护地施肥次数多、施肥量大, 营养元素在土壤中富集。保护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于较高的养分水平。笔者试验证明, 经过一茬长季节果菜的种植, 0~20cm土层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 增加幅度分别为41.1%、20.2%、52.5%、68.5%、95.5%、100.3%、125.4%、28.4%。20~40cm土层增幅分别为112.5%、42.4%、76.4%、88.5%、125.2%、157.5%、161.2%、34.5%。肥料的利用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和土壤供肥量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定点试验证明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只有25.8%、18.5%、48.7%。
1.3 土壤p H值下降, 土壤酸化
不同的作物适应酸碱环境的能力差异很大, 多数植物适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调查表明, 保护地土壤p H值有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地土壤的p H值均低于相邻粮田, 3、8、13年棚龄土壤p H值分别下降了0.46、0.38、0.39个单位, 土壤逐渐酸化。0~40cm土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 耕层土壤表现更为强烈。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壤次生盐渍化
保护地土壤因季节性覆盖或常年覆盖, 自然状态下的水热平衡被打破, 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溶, 再加上不合理的施肥, 致使盐分在土壤表层中聚集, 形成次生盐渍, 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5年内保护地土壤盐分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0~10cm的表层土壤中, 随着盐分累积和淋溶移动过程同时进行, 土壤剖面上盐分含量在递增过程中也在剖面上逐渐均匀化, 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 又在较高水平基础上出现表聚过程。8年、13年棚龄的土壤表层NO3-较相邻粮田分别增加了8.15倍和9.28倍。
不同栽培设施类型的保护地土壤盐分累积强度不同, 温室明显高于大棚。0~20cm土层中, 温室土壤全盐量有2个积盐时期, 分别在春季 (3~4月份) 和秋末冬初 (11月份) , 7月份最低。大棚土壤全盐量3~5月份最高, 之后一直缓慢下降。20~40cm土层中, 温室土壤全盐量有2个最高值, 分别于春季和夏季, 而大棚内土壤只有一个最高值, 时期在5~8月份。
2 有机肥料的作用
有机肥料是含有大量有机质 (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 , 并有一定无机物的混合体, 主要指人畜禽排泄物、土杂肥、堆沤肥、作物秸秆及绿肥等。有机肥料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是一种完全肥料。除了能提供营养元素外, 还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2.1 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培肥的中心环节就是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培肥的重要手段就是增施各种有机肥料, 培肥地力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据测定, 人、畜禽粪肥一般含氮0.5%~1%、五氧化二磷0.3%~1.5%、氧化钾0.1%~0.8%, 作物秸秆含氮0.5%~1.5%、五氧化二磷0.1%~0.4%、氧化钾0.8%~1.5%。有机肥料均含有中、微量元素, 数量虽少, 但种类齐全, 供肥平缓, 起到全面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作用。这是化肥不能替代的。有机肥料在土壤中分解产生的中间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腐殖酸等, 可以为作物提供有机营养并刺激作物生长。
2.2 有机肥料能有效改良土壤物理性状
有机肥料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从而改善土壤结构, 使粘土粘性降低、砂土松散性降低, 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透气、调温功能, 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土壤容重降低, 上松下实, 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2.3 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蓄肥性和缓冲性, 减少化肥流失, 增强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 能吸附各种养分离子, 避免其流失。当土壤酸度增大时, 土壤溶液中的H+可被腐殖质胶体上所吸附的盐离子交换, 降低土壤溶液的酸度。当土壤溶液中OH-多时, 腐殖质胶体上的解离下来的H+与OH-结合成水, 使土壤碱性降低。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从而促进腐殖质的形成, 提高土壤的蓄肥和缓冲能力。
2.4 有机肥料能降低土壤盐渍, 改良盐碱土
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加速土壤的脱盐脱碱, 是改良盐碱地、防止盐渍化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之一。其机理是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有利于雨水、灌水对土壤盐分的淋洗作用, 提高土壤环境容量, 增加土壤胶体对阴阳离子的吸附能力等。试验证明, 盐碱地施用有机肥料后, 一年内CL-、SO42-、Na+、NO3-等均有降低趋势, 土壤渗透系数提高。
此外有机肥料还有提高化肥肥效、改善作物品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等作用。
3 保护地有机肥料的选择要点
有机肥料种类繁多, 应根据腐熟程度、原料来源等选择合适的种类, 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选择不当, 不仅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保护地土壤施用有机肥料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3.1 施用腐熟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并不能直接被作物利用。有机质在矿化、腐殖质化过程中, 会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和氮素, 产生多种有机酸、二氧化碳, 并释放大量能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不仅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肥, 还会与作物争夺氮素、氧气, 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机酸还会毒害作物, 造成作物烧芽、烧苗。另外, 有些有机肥料常含有病菌、虫卵, 会污染作物及环境, 传播疾病。保护地水热条件好, 且处于封闭状态,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 有机肥料在施用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催熟。
3.2 根据肥效特点选用适宜的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常作基肥使用, 其肥效, 因物理组成、化学成分而异。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 在施用时期、适宜作物上略有差异。
3.2.1 人粪尿肥。
人粪尿肥所含有机物的C/N比小, 有机质分解快, 含氮量高, 含磷、钾量少, 常被当作速效氮肥施用。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但更适宜用作追肥。人粪尿肥对一般作物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叶菜类作物、纤维类作物和林木的效果更显著。但不适于忌氯作物, 如烟草、马铃薯、瓜类。人粪尿肥除低洼地和盐碱地外, 适于各种土壤, 在砂土上应用应分次施用, 避免“一炮轰”式的施肥方式。腐熟的人粪尿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贮存、施用。
3.2.2 家畜粪尿肥。
家畜粪尿肥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类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脂肪、有机酸、无机盐等。猪粪尿肥质地较细, 养分含量高, C/N比小, 分解慢, 为温性肥料。其中的钾素多为水溶性, 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猪粪尿肥适于各类土壤和作物, 改土增产效果均好。猪圈肥一般作基肥。对于生长期短的早熟作物如蔬菜等, 应施用腐熟程度较高的猪圈肥;对于晚熟作物, 可施用腐熟程度较低的猪圈肥。秋施基肥的效果比春施基肥为好。完全腐熟的猪圈肥, 也可以作追肥施用。牛粪尿肥质地细密, 含水量大, 是一种分解腐熟慢、发热量小的冷性肥料, 其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低;牛粪尿肥宜在地温偏高的夏季使用, 一般只用作基肥, 不宜作追肥、种肥, 与热性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效果更好;牛粪尿肥不适于盐碱、低洼地。马 (驴、骡) 粪尿肥纤维含量高, 质地粗, 含水量少, 是一种腐熟分解快、发热量大的热性肥料。马粪一般不单独使用, 多作温床或堆肥的发热材料, 用于苗床底肥, 有利于作物发芽和幼苗生长;马粪尿肥适于各种土壤, 用作基肥、追肥, 对于生长期短的早熟作物更有效。羊粪尿肥质地细密而干燥, 属于热性肥料, 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使用。兔粪尿肥养分含量较高, C/N比小, 易腐熟, 属于热性肥料;一般作追肥使用, 适于各种土壤, 对一般作物均有增产效果。3.2.3家禽粪肥。家禽粪肥养分含量较高, 而且较易腐熟, 属于优质有机肥料。鸡粪优于鸭粪、鹅粪。禽粪中氮素以尿酸态为主, 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 并且尿酸对作物根部生长有害。所以生禽粪不能使用。腐熟的禽粪可作种肥、追肥。鸡粪肥适用于各种经济作物如西瓜、蔬菜、姜蒜、草莓等和各种农作物。
3.2.4 堆沤肥。
堆肥和沤肥是将作物秸秆、土杂肥、绿肥、杂草等有机物与少量人粪尿或牲畜粪尿及泥土掺混、堆积而腐熟的有机肥料。堆肥是在好气条件下堆腐, 沤肥是在嫌气条件下沤制。堆、沤肥的腐熟是一系列微生物对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质进行矿质化的过程。普通堆肥一般作基肥使用。高温堆肥适于各种土壤、各种作物。长期使用属热性肥料的高温堆肥可以提高地温、改良土壤, 在涝洼地上效果更佳。其中“301”菌种堆肥对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的果树、葡萄、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沤肥腐殖质丰富, 几乎不含氯, 硼、硅含量高于高温堆肥, 一般用作基肥, 特别适于忌氯作物。沤肥施用后, 应立即耕翻掩埋, 避免风吹日晒, 防止养分损失。
3.2.5 沼气肥。
沼气肥是制取沼气后形成的残渣和发酵液的总称。残渣一般作基肥施用, 并注意深施覆土。发酵液可作追肥、种肥或根外追肥施用。用一定浓度的发酵液浸泡谷物、蔬菜种子、块茎、块根, 可使其提前萌动发芽。2~3倍的发酵液水溶液喷洒作物叶面, 增产效果明显。
3.2.6 饼肥。
饼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成分因品种、榨油方式而异。饼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 适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 可作基肥和追肥, 不宜作种肥。饼肥是一种迟效性肥料, 须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后才能发挥肥效。无论基肥还是追肥, 均应提前施入, 否则肥效后移, 造成作物生长前期缺肥。
4 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 营养元素种类齐全, 具有改土作用。但是有机肥料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少, 且释放慢, 不能满足作物需肥高峰期的需肥量。单独施用有机肥料很难争取作物高产。化肥养分含量高, 是有机肥料的几十倍, 且化肥大多是水溶性的, 肥效发挥快, 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 尤其在促弱苗转壮或作物需肥临界期施用效果显著。但是化肥营养元素单一, 且肥效期短, 多数化肥品种只含一种或两三种养分, 即使是复混肥料养分种类多一些, 也不能与有机肥料养分齐全的状况相比。单独施用化肥, 也不能保障作物一生的需肥, 很难争取作物的高产。
化肥的优点正是有机肥料的不足, 而有机肥料的优点又正好弥补化肥的缺陷。实行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 取长补短, 缓急相济, 能迅速提高地力, 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潜力,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证明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和对土壤培肥作用都优于单施有机肥料或化肥, 二者配合较单施化肥增产7.2%~45.8%, 较单施有机肥料增产22.8%~150%。生产上应依据“有机肥料为主, 化肥为辅;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基肥深施, 追肥分期施”的原则, 合理配比有机肥、化肥, 克服过度依赖化肥的倾向。
5 有机肥料的施用方法
5.1 施肥方式
有机肥料一般作基肥施用。有机肥料充足时, 一般结合播种前整地进行, 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 通过翻耕混入耕层, 以加速土壤的熟化。有机肥料较少时, 可在土壤翻耕时, 将有机肥料撒于犁沟中掩埋于地下, 或在播种前按行距撒于地表, 然后起垄埋入垄底。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追肥时, 一般采用条施、穴施或沟施的方式, 集中深施于作物根系附近, 以提高作物根系范围内营养成分的浓度, 创造一个较好的营养环境, 促壮苗早发, 为丰产打好基础。施肥深度为10~15cm, 施肥点距作物主茎的距离因作物个体大小而异, 一般为8~13cm之间。部分有机肥料可用作根外追肥。根外追肥用量少, 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施肥方法, 不能代替一般的追肥, 更不能舍弃土壤施肥。根外追肥对于果树、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应用效果比禾谷类作物要大得多。有机肥料作根外追肥时, 要注意掌握肥液的浓度和用量, 避免出现肥害。
另外, 被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机肥料不能使用, 作物生长前期要增施适量氮肥, 以缓解有机肥料与土壤争夺氮素的矛盾, 避免作物幼苗缺氮。
5.2 施用量
科学施用 篇10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玉米;产量
玉米是凌海市的主栽作物之一,玉米需肥量大,合理施肥对其高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状况是合理施肥的前提条件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分级的重要指标和肥力高低的综合表现,对施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磷肥投入的逐年增加[1],土壤磷素营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产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玉米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凌海市玉米产区不同产量水平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状况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以期为玉米合理施肥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凌海市玉米产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现状
从有机质含量情况看,凌海市玉米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10g/kg的为极低水平,10~20g/kg的为低水平,20~30g/kg的为中等水平,30~40g/kg的为高水平,>40g/kg的为极高水平),只有少数样点的有机质达到了高含量水平,没有极高含量水平的样本。另外,各采样点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距不大,总体变化范围在0.91~38.15g/kg之间,平均值为19.92g/kg,标准差为5.84,变异系数为29.33%。其中,八千乡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动幅度最大,建业乡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动幅度相对最小。从有机质含量等级的划分来看,右卫镇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为21.39g/kg;大业乡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最低,为19.04g/kg。各区有机质平均含量虽有一定差异,但在数值上相差仅为2.35g/kg。
2 凌海市玉米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现状
研究表明,凌海市玉米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按5级分类制划分(P<5mg/kg的为极低水平,5~10 mg/kg的为低水平,10~15mg/kg的为中等水平,15~20mg/kg的为高水平,>20mg/kg的为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达到极高水平,平均值为23.66mg/kg。采樣磷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4.55mg/kg,其次是大业乡和右卫镇,建业乡有效磷含量最低,平均值为22.01mg/kg。有效磷含量点与点之间差异最大的是建业乡,变异系数分别为93.76%;差异最小的是大业乡,变异系数分别为55.70%。除右卫镇有效磷含量无极低水平之外,其他各区有效磷点之间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1.10~121.0mg/kg之间。
3 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与玉米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3.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玉米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有机质含量与玉米产量之间表现出正相关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这种正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总体上高、中、低产量水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差不大,高、中产量水平相差3.76g/kg,低、中产量水平差值仅为2.19g/kg。
在4个乡镇中,玉米高产量水平所对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1.30~25.37g/kg之间,均处于中等含量水平;中产玉米所对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7.79~21.17g/kg之间,处于低含量水平的上限或中等含量水平的下限;低产玉米所对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61~19.64 g/kg之间,处于低含量水平。
3.2 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上,玉米高、中产量水平所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均达到了极高含量水平,但两者差异较大,差值为17.27 mg/kg;玉米低产量水平所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水平,为9.83mg/kg。在各乡镇中,高产玉米土壤所对应的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极高水平,其中右卫镇高产玉米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最高,达到了41.56 mg/kg,建业乡高产玉米土壤有效磷含量最低,为37.34 mg/kg;中产玉米土壤有效磷含量也达到了高或极高水平,八千乡中产玉米田有效磷含量最高,为24.38 mg/kg,达到了极高含量水平,建业乡中产玉米田有效磷含量最低,为19.68 mg/kg,也接近极高水平的下限。低产玉米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水平的上限或中等含量水平。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凌海市玉米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和玉米产量水平之间表现出了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土壤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因素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常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土壤肥力水平,并把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和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培肥土壤的中心环节。在培肥土壤方面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使土壤养分缓急相济,加快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因此,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仍然是发挥玉米增产潜力的必由之路,而且在当前有机肥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增施有机肥不仅能肥田,还能减少有机物的污染。
科学施用 篇11
1 农药科学安全施用技术
1.1 对症施药
当农作物出现病虫草害危害症状时,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发病部位的症状特点,以及所处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诊断病虫草害的种类,并根据病虫草害所处的生理期、发生规律、危害程度等因素,选择最佳农药在最适时间施药防治。例如,因营养元素、温度、水分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障碍,可通过加强温度、肥水管理等措施加以预防;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真菌性病害,保护剂有百菌清、代森锰锌,治疗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霜灵锰锌、菌核净等;虫害用吡虫啉、蚜虱净、克螨灵等药剂防治。
1.2 适时用药
每种病虫草害都有感染、发生、发展的过程,对农作物的危害也由轻到重。农作物的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其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施药时要根据作物种类、所处的生育期,并结合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和药剂的特性,选择最佳时期施药,做到既节省农药,还能提高防治效果。如施用除草剂,既要看草情又要看苗情,为防药害,芽前除草剂一定要苗前施用,绝不能芽后用;杀菌剂应在病菌孢子萌发期或发病初期使用;杀虫剂一般在卵孵盛期或幼虫期3龄前施用,否则虫龄越大,抗药性越强,防治效果也越差。
1.3 适量用药
施药时要根据农技员的指导或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合理确定用药量、喷施浓度和喷药次数。喷施剂量过小,达不到防治效果;喷施剂量过大,既易产生抗药性和药害,还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保证防治效果,切忌随意提高施药量、施药浓度和次数,要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尽量使用低浓度、低残留药品进行防治,并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危害程度确定施药次数,杜绝不称量、随手倒药、随意增加施药次数的不良习惯。
1.4 适法施药
农药的种类、剂型不同,其施用方法不同,如水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等以喷雾为主,颗粒剂以撒施或深层施药为主,粉剂以撒毒土、喷粉为主,烟剂以烟熏为主等。病虫草害危害部位不同,施药方法也不同。如防治土传性病菌、地下害虫、萌动的杂草种子,采取药剂处理土壤、撒施、沟施等方法效果较好;防治农作物地上部位的病虫危害,宜选用喷雾、喷粉、烟熏等方法;防治种传性病害,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法处理效果较好。另外,要注意施药技巧。如用器械喷雾时,要根据病虫害的危害部位、特点,将作物的上下部位、茎叶的正反面喷细喷匀、不留死角。
1.5 交替用药
长期施用单一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极易使病菌、害虫、杂草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的防治效果。如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内吸性杀菌剂等药物,若连续多年使用,防治效果会大幅降低,若采取增加用药量、浓度和次数的办法,病原菌、害虫、杂草的抗药性将进一步增强,防治难度会更大,而若交替使用一些有效成分不同或作用机制不同但功效相似的农药,就会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有效减少抗药性的发生。如采取拟除虫菊酯类与蚍虫林、抗蚜威等农药交替施用防治蚜虫效果较好;黄瓜霜霉病采取瑞毒霉锰锌、克露等农药交替施用效果较好。
1.6 混合(复配)用药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施用,具有提高防治效果,可同时防治多病虫草害的功效,对降低防治成本,延缓病原菌、害虫、杂草的抗药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氰戊菊酯与氧化乐果按照1∶3的比例混合施用,对虫害兼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多种害虫;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按1∶5的比例混用,对作物的真菌危害既有保护作用还有治疗作用。
1.7 选对药械
应根据施药方式选择合适的器械。如为作物喷雾施药,面积较大可选择农用飞机、无人机、机动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等器械,小面积喷雾可选择手动喷雾器;喷洒粉剂可选择机动喷粉机,对林果类高大植株施药时可用高压动力喷雾器;喷施常规的杀虫(菌)剂常用圆形喷头,喷施除草剂或激素类药剂宜选用扇形喷头。
2 科学安全施药注意事项
2.1 加强个人防护
为防中毒,施药者必须穿防护衣裤和防护鞋,戴口罩、帽子和防护手套。施药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不得用手搅拌农药,施药后及时更换衣服,清洗身体。
2.2 关注气象条件
田间喷撒农药,要注意观察气温、风速、风向及晴、雨等气象因子,应在无雨、风速3级以下天气状况下施药,雨天和3级风以上天气不能施药。刮风时,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能逆风施药;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为防中毒、中暑,宜在10:00前和16:00后进行,中午不能施药。
2.3 禁用高毒农药
禁用国家明文规定的六六六、杀虫脒、毒杀芬、甲胺磷、二溴氯丙烷和毒鼠强等多种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瓜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严禁使用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涕灭威、灭线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2.4 遵守安全间隔期
施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即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最后一次喷药到农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农药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稍长,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农产品。
2.5 正确混用农药
混合施药时,充分考虑各种农药的理化性质,既要保证农药不因相互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失去防治效果,还要确保不能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其他安全事故。
2.6 加强器械管理
为预防药害或中毒事件发生,施药前要对施药器械进行维护,防止出现跑、冒、滴、漏水(药)现象,施药后要用清洁剂在远离河流、小溪、水井的地方反复多次清洗施药器械及配件。另外,喷施除草剂的器械与喷施病虫害药剂的器械不能混用。
2.7 注重环境保护
施药后剩余药液应加水稀释10倍以上洒到施药地块,不得随意倒入田间、鱼塘、沟渠,以免污染环境,伤害动植物;剩余的农药空瓶、空袋应在多次清洗后,在远离水源地深埋或焚烧,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乱丢。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安全越来越关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掌握农药施用的技术规范,科学安全地施用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植保工作的基本要求。
摘要:农业生产实践中,由于分散经营,广大生产者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农药施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广为存在,由此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基于此,重点介绍农药常用施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