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时期

2024-09-10

施用时期(共6篇)

施用时期 篇1

为了探讨氮素穗肥在不同叶龄期施用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特设计了如下试验, 以明确不同叶龄期施用穗肥对稳定穗数增加粒数, 调节结实率的效应, 进一步完善水稻高产高效肥料运筹技术体系。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1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试验站。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试验肥料:尿素含纯N46%, 磷酸二铵含纯N18%、P2O546%, 氯化钾含K2O60%。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24m2, 3次重复, 除试验因素外, 其它栽培措施均按照丰产核心方要求统一实施。试验共设4个处理, 处理1于水稻倒3叶露尖施用穗肥;处理2于水稻倒2叶露尖施用穗肥;处理3于水稻倒1叶露尖施用穗肥;处理4为对照, 不施用穗肥。全生育期施用尿素228kg/hm2, 穗肥为37.5kg/hm2。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从水稻生育期调查结果可知, 各处理的分蘖末期为6月20日, 拔节期为6月24日, 出穗期为6月28日, 孕穗期为7月4日, 始穗期为7月13日, 齐穗期为7月15日, 成熟期为8月28日。从调查结果来看, 由于2011年6月份高温, 比历年同期高6.4℃, 水稻生育期提前1个叶龄期, 并且发生减叶, 11叶片减为10叶, 倒4叶 (7.1) 变为倒3叶, 为此本试验只施3次穗肥处理, 施肥日期比历年提前1个叶龄期。

2.2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施用穗肥的处理均比不用施穗肥的有所增产, 倒2叶和倒3叶施用穗肥处理增产显著, 增产率分别为7.18%和8.24%。而倒1叶施用穗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主要原因是穗肥施用过晚, 造成水稻子粒空瘪率高, 成穗率低, 影响产量。由于2011年温度较高, 水稻能够正常成熟, 有一定的小幅增产。倒2叶增产幅度最大, 主要原因倒2叶施肥促进了颍花分化, 穗粒数增加, 穗数增加, 进而增加产量, 倒3叶施肥在2011年的气温条件下, 肥效也反应在颍花分化期, 增产也比对照明显, 略低于倒2叶, 原因是肥料利用率低于倒2叶。

3小结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知, 可见按照水稻叶龄进程进行指导施肥, 能够掌握最佳施用时期, 穗肥施用最佳时期为倒2叶。

施用时期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龙扬村。供试土壤为潴育潮沙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为:pH值4.9,有机质1.350g/kg,全氮0.263g/kg,速效磷21.6mg/kg,速效钾18.7mg/kg,缓效钾60.3mg/kg。

1.2 供试材料

肥料: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K2O60%);荸荠品种:八步芳林荸荠。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除对照(CK)外,各处理均施N 345kg/hm2, P2O5150kg/hm2, K2O 315 kg/hm2,荸荠不同生育期施用的磷、钾比例不变,但氮肥在不同施肥时期的比例分配不同,具体见表1。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 (6m×5m)。钾肥和磷肥施肥时期及比例:普通过磷酸钙全部作基肥施下;硫酸钾基肥施25%,分株形成肥施10%,二次分株形成肥施10%,花茎的抽生肥施15%,球茎形成肥施15%,球茎膨大肥施25%。基肥全部深施,追肥撒施。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8年6月30日播种,8月2日移栽,12月13日收获。收获时分小区单收、单称,每小区随机取1kg进行室内考种,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荸荠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有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11 633.2~18 556.6kg/hm2。其中处理3增产最明显,增产率为80.3%;其他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5,分别比对照增产72.2%、68.7%、54.1%、50.4%。除处理2和处理4、处理1和处理5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荸荠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收获前的株高在84.5~100.8cm之间,差异明显,处理3最高,CK最矮,由高到矮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5>CK;从茎叶数看,CK的茎叶数最少(301条),处理3最多(508条),从多到少的顺序是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5>CK,可见,前期增加氮肥用量对促进荸荠茎叶分株生长作用明显;从总果数看,处理3最多(178个/m2), CK最少(115个/m2);大果率在85.20%~89.30%之间,处理3最高,CK最低。试验表明,施足基肥、前期增加氮肥用量,能促进荸荠茎叶早生分株快发,从而保证基本苗,为增加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减少后期追肥中的氮肥用量,进行控氮、控苗、抑制分株,利于球茎生长,对增加球茎数、促进球茎膨大、提高大果率和单果重有一定作用。

2.3 不同处理的效益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的经济效益均比对照高,增收11 439.12~22 514.56元/hm2,增幅30.95%~60.92%。其中处理3增收最多,比对照增收22 514.56元/hm2,增幅60.92%;较处理2、4、1、5分别增收3 024.00元/hm2、4 304.00元/hm2、9 690.72元/hm2、11 075.44元/hm2,增幅5.36%、7.81%、19.47%、22.89%。其他各处理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2 (56 450.72元/hm2)、处理4 (55 170.72元/hm2)、处理1 (49 784.00元/hm2)、处理5 (48 399.28元/hm2),分别较对照增收52.74%、49.27%、34.70%、30.95%。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时期相同而比例分配不同对荸荠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其中处理3经济效益表现为最佳。

注:马蹄1.60元/kg,普钙1元/kg。

3结论

在氮、磷、钾合理配施的基础上,氮肥施用时期相同而施用比例分配不同,对荸荠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在施N 345kg/hm2、P2O5150kg/hm2、K2O 315kg/hm2的前提下,磷肥全部作基肥施下;钾肥基肥施25%,分株形成肥施10%,二次分株形成肥施10%,花茎抽生肥施15%,球茎形成肥施15%,球茎膨大肥施25%;氮肥基肥施35%,分株形成肥施25%,二次分株形成肥施25%,花茎抽生肥施15%,此时荸荠产量最高,为41 656.7kg/hm2。

摘要:设置了氮肥总用量、施用时期相同, 而施用比例不同对荸荠产量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氮肥施用比例不同, 对荸荠产量有明显影响, 以基肥占35%, 追肥占65% (其中25%作分株形成肥, 25%作二次分株形成, 15%作花茎抽生肥肥) 的产量最高, 为41656.7kg/hm2。

关键词:荸荠,氮肥,产量

参考文献

[1]彭育勤, 关艳玉, 戴文斌, 等.不同肥料配施对马蹄 (荸荠) 的增产效应[J].广西农业科学, 2003 (6) :40-41.

[2]彭建伟, 荣湘民, 刘强, 等.氮、磷、钾合理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04 (4) :23-25.

[3]江桂如.马蹄“二促、一控、一补”施肥法[J].农家之友, 2004 (6) :26.

[4]戴文斌.不同施肥对马蹄的增产效益初探[J].广西农学报, 1999 (3) :26-28, 5.

[5]黄艳胜.不同施肥量对春玉米品质与产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02 (2) :24-25.

施用时期 篇3

关键词:水稻,半直立耐密型,蘖肥时期,产量构成

半直立耐密型是新型寒地水稻株型育种理论, 目前取得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 本着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原则, 对半直立耐密型水稻品系蘖肥施用时期进行研究。试验采用30cm×10cm的插秧规格, 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有效分蘖的发生时间、数量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节蘖肥的施用时期, 找出最适的蘖肥施用时期。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设在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 土壤为坡地黑土碳酸盐土, 前茬为水稻, 缓效钾702.5mg/kg、碱解氮130.8mg/kg、速效磷15.7mg/kg、速效钾101.3mg/kg, 土壤pH值为7.94。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面积512m2, 插秧规格30cm×10cm, 穴株数3~5株。调查及取样面积1m2, 各处理取5点。

1.3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3个处理, 处理1于水稻3.5~3.7叶期施用蘖肥;处理2于水稻4.1叶期施用蘖肥;处理3于水稻5.1叶期施用蘖肥。

1.4 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供试水稻品种为稻花香2号, 施肥标准:采用N∶P∶K=2∶1∶1.5配比肥料, 总施肥量为: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97.5kg/hm2、50%硫酸钾135kg/hm2。氮肥的全生育期施入比例为基∶蘖∶调∶穗=4∶3∶2∶1;磷肥作为基肥全部施用, 钾肥施入比例为基∶穗=1∶1。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全年有效积温为2700℃, 无霜期为150d, 基本上满足了水稻生长发育的需求。另外, 2014年降水和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7月份, 自8月份开始降雨量明显减少, 7月平均温度达到23.6℃、降水达到111.9mm, 8月份平均温度达20.2℃、降水为58.1mm。有利的气候条件是2014年水稻稻瘟病基本没有发生主要因素, 水稻鞘叶腐败病有所发生但影响不大。从全年的气候情况分析, 虽然有阶段性不利的气候条件, 给水稻生产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但总体气象条件较适合水稻生长。

2.2 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水稻生育期调查结果如下, 处理1插秧期5月10日, 分蘖期5月30日, 孕穗期7月8日, 始穗期7月18日, 齐穗期8月18日, 成熟期9月1日;处理2插秧期5月10日, 分蘖期6月1日, 孕穗期7月9日, 始穗期7月18日, 齐穗期8月18日, 成熟期9月1日;处理3插秧期5月10日, 分蘖期6月1日, 孕穗期7月9日, 始穗期7月19日, 齐穗期8月19日, 成熟期9月2日。通过对各处理生育期调查发现, 蘖肥施用时期不同, 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大。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处理1分蘖期较处理2、3提早2d, 处理2、3的孕穗期及始穗期相当, 较处理1推迟1~2d。齐穗期处理1、2相当。成熟期处理1为9月4日与处理2相同, 较处理3提早1d。分析原因主要是处理2、3蘖肥施用时期较晚, 植株后期生长繁茂, 因此生育期稍有改变。

2.3 病害情况调查

从病害及倒伏情况调查结果中能够看到, 蘖肥施用时期不同对水稻叶鞘腐败病影响不大, 处理1~3水稻鞘腐病发病率分别为0.6%、0.8%、0.8%。2014年水稻稻瘟病没有大面积发生故对其影响不明显, 但随着蘖肥施用时间的推后水稻的抗病性有所减弱。

2.4 室内考种调查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蘖肥施用时期不同对水稻株高影响不大, 有效分蘖率、结实率有所改变, 处理1均较其它两处理高, 粒重变化区别不大。经济产量以处理1最高达10836.0kg/hm2, 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3分别为9670.5kg/hm2和9507.0kg/hm2, 处理1较处理2、处理3均有较大幅度增产, 说明蘖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构成有很大影响。

3 小结

施用时期 篇4

关键词:早稻,分蘖肥,施用时期,生长,产量,影响,江西南城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钟旭华博士团队经10多年研究完成的“省肥省药、氮肥后移、抗倒增产”的水稻施肥新技术, 2012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三控”是指以控氮为主的控肥、控苗和控病虫害, “控肥”就是控制总施氮量及基蘖肥施氮量, 提高氮肥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控苗”就是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 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群体质量, 实现高产稳产;“控病虫”就是优化群体结构, 增加群体通透性,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减少农药用量, 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1,2]。多年来,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经各地示范推广, 节省氮肥10%以上, 氮肥利用率提高10%, 少施农药1~3次, 水稻 (特别是早稻) 抗倒性增强, 高产稳产, 增产8%左右, 节省肥料成本20%左右, 增收节支1 500元/hm2左右[3,4,5]。根据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部署, 2013年江西省南城县重点研究早稻“三控”施肥技术中分蘖肥的施用时期对产量的影响, 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6,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3年安排在南城县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徐家乡陈家村和新丰街镇杨桥村进行。试验田面积均为2 000 m2, 土地平整, 肥力中等偏上, 排灌方便, 交通便利, 前作为冬闲。供试水稻为早熟品种株两优819和中熟品种金优45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2个处理, 即品种2个 (株两优819、金优458) , 施用时期6个, 分蘖肥施用时期分别以“三控”施肥移栽后7、10、13、16、19 d施用, 以常规施肥移栽后7 d为对照 (CK) , 组合成12个试验处理, 具体见表1。试验共12个小区, 即早熟品种6个小区, 中熟品种6个小区, “一”字排列,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为66.7 m2, 处理间用薄膜做埂隔开, 实行单排单灌, 四周设置保护行, 保护行≥5行, 且栽插相对应品种, 保护行内不施肥, 为空白区[8]。“三控”施肥区施纯氮165.0 kg/hm2, 常规施肥区施纯氮181.5 kg/hm2。

1.3 试验方法

3月19日用咪鲜胺浸种催芽, 3月22日播种, 采用湿润薄膜覆盖育秧, 秧田播种量为300 kg/hm2, 育秧田肥力中上, 排灌方便。育秧期间天气较好, 未出现明显倒春寒, 阳光充足, 气温正常, 秧苗素质较好。4月20日大田机耕, 4月21日做埂、盖膜。4月22日移栽, 秧龄31 d, 栽插规格株行距16.7 cm×20.0 cm, 每穴栽2~3粒谷苗, 大田管理略高于一般农户大田, 大田底肥每小区施926复合肥 (18-8-9) 3.1 kg加60%KCl 0.095 kg;对照每小区施926复合肥 (18-8-9) 3.36 kg, 于4月20日施入。处理早7、中7、早CK及中CK等4个小区分蘖肥于4月28日施用, 处理早7、中7小区各施尿素1.2 kg, 早CK、中CK各施926复合肥 (18-8-9) 1.64 kg+KCl0.7 kg, 处理早10、中10分蘖肥5月1日施用, 处理早13、中13分蘖肥于5月4日施用, 处理早16、中16分蘖肥5月7日施用, 处理早19、中19分蘖肥5月10日施用, 各小区均施尿素1.2 kg;除早CK、中CK外, 其他10个小区5月29日施用穗肥, 每小区施926复合肥 (18-8-9) 0.7 kg+尿素0.2 kg+KCl 0.625 kg;6月22日施用粒肥, 每小区施尿素0.235 kg;寸水活棵, 薄露灌溉分蘖, 5月25日晒田控蘖, 6月10日回水灌浆, 孕穗期保持水层, 后期干干湿湿, 6月底至7月初断水晒田等待收割。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根据病虫测报, 及时防治病虫害, 简单调查各小区病虫危害情况。在各生育期定点定株进行水稻生长发育时期和抗性的观测与记录。成熟期各小区3点取样, 每点取10蔸计算有效穗数, 并取有代表性的5蔸考察有效穗、株高、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 并计算其理论产量, 各小区收割时单收、单打、单晒、除杂, 计算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和抗性

无论早熟品种还是中熟品种, 移栽后7 d、CK、10 d全生育期基本相同, 移栽后13 d比CK迟1 d左右, 移栽后16 d比CK迟2 d左右, 移栽后19 d比CK迟3 d左右 (表2) 。抗稻瘟病能力移栽后16、19 d小区较弱, 叶色有贪青现象, 叶姿披, 剑叶宽长;抗倒能力CK、移栽后16、19 d小区也较弱;CK有早衰现象, 尤其是早熟对照表现较明显 (表2) 。

2.2 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 CK株高稍偏矮, 其他处理相差不大, 有效穗数处理早10最高, 早CK最低, 处理早10有效穗数为366万穗/hm2, 早CK为252万穗/hm2, 处理早10比CK有效穗数多114万穗/hm2, 处理早13有效穗数次之, 达306万穗/hm2, 处理早7、早16、早19相差不大;处理中7有效穗数最多, 中CK最低, 处理中7有效穗数为354万穗/hm2, 中CK为264万穗/hm2, 处理中7比中CK有效穗数多90万穗/hm2, 处理中10有效穗数达339万穗/hm2, 比中CK多75万穗/hm2, 处理中13、中16、中19则相差不多。据田间观察, 对照前期叶色较绿, 处理早7、中7前期叶色也较绿;处理早10、中10与处理早13、中13前期叶色较淡;处理早16、中16与处理早19、中19前期叶色较黄而中后期则叶色浓绿, 田间荫蔽;成熟期处理早10、中10与处理早13、中13叶色黄绿, 青秆腊熟, 而处理早7、中7以及早CK、中CK则叶色枯黄, 特别是早CK、中CK有早衰现象。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 处理早10产量最高, 平均产量7 785.0kg/hm2, 比对照增产547.5 kg/hm2, 增幅达7.56%;处理早7产量7 740.0 kg/hm2, 比早CK增产502.5 kg/hm2, 增幅达6.94%;处理早13产量第3位, 平均为7 575.0 kg/hm2, 比早CK增产337.5 kg/hm2, 增幅4.66%。

处理中10产量最高, 平均产量8 130.0 kg/hm2, 比中CK增产660.0 kg/hm2, 增幅达8.84%;处理中13产量第2位, 平均8 010.0 kg/hm2, 比中CK增产540.0 kg/hm2, 增幅为7.23%;处理中7、中16、中19等3个处理比中CK增产幅度在1%~2%, 中CK产量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 减少基蘖肥比例和推迟分蘖肥时期, 能有效地控制苗峰, 提高成穗率, 增加有效穗数或穗粒数,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可在南城县逐步扩大示范推广面积。本试验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 早稻分蘖肥施用时期为移栽后7~13 d为宜, 最佳施用时期为移栽后10~13 d, 早于移栽后7 d及迟于移栽后15 d, 对产量影响都较大, 不宜提倡。“三控”施肥技术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减少农药喷施次数。因此,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南城县2013年只进行了早稻试验, 没有进行晚稻试验, 而早稻分蘖期与晚稻分蘖期天气不同, 早稻分蘖期温度较低, 分蘖期时间长, 而晚稻分蘖期温度高, 大都处于全年温度最高时期, 分蘖期时间短, 故晚稻分蘖肥最佳施用时期不能与早稻相同。建议下年在进行早稻试验的同时, 开展晚稻分蘖肥不同对比试验, 以确定南城县全年双季稻最佳分蘖肥施用时期, 从而更好地指导全县水稻生产。

参考文献

[1]钟旭华, 黄农荣, 郑海波.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J].广东农业科学, 2007 (5) :19-22.

[2]钟旭华, 黄农荣, 郑海波, 等.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 2007 (5) :13-15, 43.

[3]胡文秀, 徐宝庆, 胡金和, 等.三控施肥对抛栽早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11) :35-36.

[4]黄农荣, 胡学应, 钟旭华, 等.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12) :21-23.

[5]曹开蔚, 黄大山, 黄农荣, 等.江西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试验示范[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12) :27-28.

[6]应国勇, 刘诚, 刘桅, 等.“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1) :77-81.

[7]范月娥, 朱枚芳, 幸让新, 等.水稻“三控”施肥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6) :34-35.

施用时期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五年生野酿2号毛葡萄投产树,密度为375株·hm-2,试验地为广西融安县雅瑶乡毛葡萄示范基地(N25.3°,E109.7°),坡度20°左右丘陵山地,粘质土壤。其基本理化性质为:全氮35.54g·kg-1,有效磷15.48 mg·kg-1,速效钾55.61mg·kg-1,交换性钙678.34 mg·kg-1,交换性镁48.25 mg·kg-1,有机质35.54g·kg-1,pH4.75。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4个处理,3次重复,12个大区,随机排列。T1处理:采用阶段性避雨,在采后施基肥;T2处理:采用阶段性避雨,在开始落叶时施基肥;T3处理(CK1):采用阶段性避雨,在开始萌芽时施基肥,T4处理(CK2):常规处理区,全程露天栽培,基肥在开始萌芽时期施用。其中阶段性避雨措施为在开花前至收果后在顺坡面的棚架葡萄枝叶上方直接采用阶段性覆盖农膜。本试验以15-15-15复合肥(0.5kg·株-1)+过磷酸钙(0.5kg·株-1)+硼砂(0.05kg·株-1)作为基肥,环树盘全耕作层中耕深施覆土。在6月下旬以20-10-22复合肥(0.5kg·株-1)作为膨果肥环株浅沟施后覆土。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在处理小区随机选取5个点测产,选点为坡顶2个,坡中1个,坡脚2个,每点随机用红塑绳框定16m2作为测产点,统计总穗数。从每个测产点的果穗中按大穗3穗、中穗4穗、小穗3穗采收,称量求出平均穗重。平均单穗重=抽样总穗重/抽样总穗数;折合单产=(抽样面积总穗数/抽样面积)×平均单穗重×667m2。

可溶性固形物使用日本ATAGO PAL-1 型数显糖度计测定,执行标准为GB/T 12295-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土壤pH采用pH计测定(水土比为1∶1);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有效磷采用NH4F—HCl比色法;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交换性钙、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DPS 9.50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毛葡萄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阶段性避雨栽培对毛葡萄产量影响显著,在其它栽培措施一致情况下,阶段性避雨栽培处理T3 比全生育期露天栽培处理T4增产107.4%,且两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明显。同在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下,基肥施用时期不同,对毛葡萄产量的影响也极显著。T1、T2 两种处理均比对照T3极显著增产,其中采后施肥处理T1产量最高,达到22 211.1kg·hm-2,比对照萌芽期施肥处理T3增产57.4%;落叶初施肥处理T2 产量达到19 009.5kg·hm-2,比T3增产34.8%;3种阶段性避雨处理产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时期施用基肥对毛葡萄产量影响效果明显。

同列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and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and 0.05level.

2.2 不同处理对毛葡萄品质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及其显著。在其它栽培措施一致情况下,阶段性避雨栽培处理T3 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全生育期露天栽培处理T4增加5.8%,两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同采用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下,基肥施用时期不同,对毛葡萄品质的影响也较为显著。采收即施用基肥处理T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比对照处理T3(萌芽期施肥)提高6.4%,且差异极显著;落叶初施用基肥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比对照处理T3(萌芽期施肥)降低2.8%,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进行避雨栽培,是设施栽培中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该方法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病害、草害发生,提高作物授粉结实率,从而提高品质产量。本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毛葡萄野酿2号生长过程中,由于开花前到收果期高湿多雨导致毛葡萄霜霉病和溃疡病的爆发[2],采用阶段性覆盖薄膜对毛葡萄增产效果和品质提升效果明显。作物生长过程中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特别重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基肥对毛葡萄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大。阶段性避雨采果后和落叶初施用基肥均对毛葡萄产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分别比阶段性避雨萌芽前施用增产57.4%和34.8%;阶段性避雨采后即施基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升也比阶段性避雨萌芽前施用增加了6.4%,达到了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秋季采果后越早施用基肥可以越快促进毛葡萄树体恢复,对第2年生长季毛葡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到萌芽期再施用基肥,产量较低,可能与早春试验葡萄园土温低(山葡萄生物学温度低,土温高于5℃植株可萌芽)、新生根系吸收能力弱、肥料失效(植株萌芽至开花前有35d左右)有关[7]。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毛葡萄野酿2号秋季采果后,立即施用基肥促进树体恢复,并在植株开花前至果实采收期间阶段性覆盖避雨薄膜,对毛葡萄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均有良好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摘要:为探讨阶段性避雨及基肥施用时期对毛葡萄两性花新品种野酿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覆盖薄膜及不同时期基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毛葡萄生育期间采用阶段性避雨栽培对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均有明显的效果,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7.4%、5.8%。在采取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下,分别在采后、落叶初、萌芽前三个不同时期施用基肥也对毛葡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以阶段性避雨采收后即施用基肥对野酿2号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产量为22 211.1kg·hm-2,比阶段性避雨萌芽前施基肥增产57.4%;该处理对毛葡萄野酿2号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6%,比阶段性避雨萌芽前施基肥增加6.4%。阶段性避雨采收后即施用基肥处理是野酿2号较优基肥施用时期,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毛葡萄,施用时期,基肥,产量,品质

参考文献

[1]邹瑜,杨柳扩,黄大辉,等.70份毛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2):1943-1948.

[2]Wu D D,Fu G,Ye Y F,et al.First Report of Neofusicoccum parvum Causing Panicle Blight and Leaf Spot on Vitis heyneana in China[J].Plant Disease,2015,99(3):417.

[3]朱林,温秀云,李文武.中国野生种毛葡萄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4,21(1):31-34.

[4]邹瑜,吴代东,牟海飞,等.广西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性状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4):283-287.

[5]刘长江.酿酒葡萄不同复合肥的肥效对比试验[J].河北果树,2000(2):16-17.

[6]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等.不同施肥制度对山葡萄抗病性和树体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1):30-31.

化肥施用品种选择和施用技术 篇6

一、品种选择

1. 常用氮肥品种选择

(1) 尿素尿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有机酰胺态氮肥, 含氮量46%, 白色针状或颗粒状结晶。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中性, 吸湿性弱, 不易结块。尿素可用作种肥、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洒, 对各种作物均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适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作基肥用量15~20kg/0.067hm2。作追肥要注意深施, 以10~15cm为宜, 每0.067hm2用量因作物而定, 一般小麦为7~

山山10 kg, 玉米为10~15 kg, 棉花为12~西西

省省15 kg, 大豆为6~10 kg。作种肥时, 不土天能和种子直接接触, 以免烧种, 影响

壤镇

肥县发芽, 同时应严格控制用量。料土

工壤 (2)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简称碳作肥铵, 含氮16.5%~17.5%, 呈白色粉末

站料

工状结晶。易吸水、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张藕站作碱性, p H 8.2~8.4, 吸湿后易结块。碳珠酸氢铵适宜作基肥和追肥, 不能作种王张肥。基肥用量为25~40 kg/0.067 hm2,

立追肥用量为15~20 kg/0.067 hm2。不论瑞新

作基肥还是追肥, 都必须深施。

2. 常用磷肥的品种选择

(1) 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 含P2O512%~14%, 一般呈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产品中若游离酸含量过多, 易吸湿结块, 因此, 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农作物, 可用作基肥和早期追肥。

(2) 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含有效磷36%~54%, 又称三料过磷酸钙, 是一种水溶性的高浓度磷肥。一般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水溶液呈酸性。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及早期追肥。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因此不宜作种肥。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或追肥, 用法与普钙相同。所不同的是, 由于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施用量应相当于普钙用量的30%, 极缺磷的土壤可加大用量。缺硫的土壤对硫敏感的作物如马铃薯、豆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及大蒜等施用重过磷酸钙, 增产效果不及普钙, 应增施石膏, 以补充硫素营养。

3. 常用钾肥的品种选择

(1) 硫酸钾硫酸钾含有效钾48%~52%, 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也有少量的红色硫酸钾。硫酸钾易溶于水, 吸湿性小, 不易结块, 贮运较方便。硫酸钾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钾属生理酸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易引起土壤酸化, 应与石灰配合施用, 中和土壤酸性。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钾, 生成的硫酸钙很难溶解, 长期施用, 会造成土壤板结, 应增施有机肥, 防止土壤板结。

(2) 氯化钾氯化钾含氧化钾60%左右, 易溶于水, 颜色大多呈白色或淡黄色, 也有略带红色的产品。氯化钾可作基肥、追肥施用, 不宜作种肥。作基肥每0.067 hm2用量5~10 kg, 要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氯化钾, 要与石灰配合施用。氯化钾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中生成的氯化钙, 溶解度大, 在多雨地区、多雨季节或有灌溉条件下, 易随水淋失至土壤下层, 一般不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在中性土壤中, 会造成土壤钙的淋失, 使土壤板结。由于氯化钾含有氯离子, 对烟草、甜菜等忌氯作物, 应尽量少施或不施。在盐碱土中施用氯化钾会加重盐害。

4. 常用复合肥料的品种选择

(1) 硝酸磷肥硝酸磷肥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粉, 经氨化而制成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硝酸磷肥的养分含量与制造方法有关。冷冻法制造的硝酸磷肥含N、P为20%~20%;碳化法硝酸磷肥含N 18%~19%, 含P2O512%~13%;而混酸法硝酸磷肥含N 12%~14%, P2O512%~14%。硝酸磷肥宜做旱作基肥、种肥和追肥施用。施用量一般因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高低而定。土壤肥沃、产量高的地块, 作基肥施用量为30 kg/0.067 hm2;产量较低的地区, 基肥施用量10~20 kg/0.067 hm2;作种肥时用量以5~7.5 kg/0.067 hm2为宜, 条施或穴施于土壤, 注意不能直接与种子接触, 以免烧苗。在缺磷的土壤中, 要优先选用水溶性磷含量高、氮磷比例为1∶1型的硝酸磷肥。

(2) 磷酸铵肥酸铵简称磷铵, 是由氨中和浓缩磷酸而生成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氨中和磷酸的程度不同, 形成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养分总量为62%~66%, 其中含N11%~13%, 含P2O551%~53%, 水溶液呈酸性, 为白色四面体结晶, 性质稳定, 氨不易挥发。磷酸二铵总养分约为62%~75%。其中含N 16%~21%, 含P2O546%~54%, 为白色单斜结晶, 水溶液呈微碱性, 易溶解, 性质比较稳定。磷酸铵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作基肥, 应视土壤缺磷程度而确定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0 mg/kg以下时, 每0.067 hm2需施磷铵10~15 kg;土壤有效磷大于20 mg/kg时可酌情少施, 每0.067 hm2施5~10 kg。在旱作区和丘陵山区或极缺磷的土壤中作种肥施用增产效果好。一般每0.067 hm2用量为2.5~5 kg, 沟施于土壤中, 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3) 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3种养分中的2种或3种养分的肥料, 通常采用单质化肥经物理加工而成。按照总养分 (N+P2O5+K2O) 含量可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即总养分 (N+P2O5+K2O) ≥40%为高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30%为中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25%, 为低浓度。复混肥料多作基肥使用, 一般大田作物施用50 kg/0.067 hm2, 经济作物施用100 kg/0.067 hm2。一年生作物可结合耕耙机械施用, 多年生作物 (如果树) 集中在冬春季施用。对集中作基肥施用的复混肥料应分层施用, 较一层施肥肥效可提高4%~10%。若将复混肥料作追肥, 须在早期施用。由于复混肥料成分固定, 在施用时应针对复混肥料的品种特性、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 配合施用单质肥料, 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

二、化学肥料的真假识别

1. 氮肥

市场上有以硝铵、多元醇冒充尿素的现象, 在购买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尿素、硝铵和多元醇都是白色、无味颗粒。尿素表面上不发光;硝铵颗粒表面发亮有明显反光;多元醇乳白没有发亮的色泽和反光。

(2) 手感尿素光滑、松散, 没有潮湿的感觉;硝铵光滑, 但有潮湿的感觉;而多元醇松散, 不太光滑, 也没有潮湿的感觉。

(3) 火烧尿素放在烧红的木炭上或铁片上能迅速烧化、冒白烟, 且有氮臭味;硝铵则燃烧剧烈, 发出强光, 冒白烟且伴有“嗤嗤”的声音;而多元醇分散燃烧, 没有氮臭味。

2. 磷肥

市场上不法商贩一般以磷石膏、钙镁磷肥和废水泥渣冒充磷肥,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真磷肥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灰色疏松粉状物, 有酸味;磷石膏为灰白色的六角形状或混状粉末, 无酸味;钙镁磷肥与磷肥颜色相似, 形状呈玻璃质细粒或细粒, 无酸味;废水泥渣为灰色粉粒, 无光泽、有较多的坚硬物, 且无酸味。

(2) 手感磷肥质地重、发绵但不轻浮;磷石膏质地轻、发绵且比较干燥;废水泥渣比磷肥重、不发腻、不发绵且有坚硬物。

(3) 水溶磷肥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废水泥渣溶水后呈浆状且可以重新凝固。

3. 钾肥

(1) 味觉钾肥用舌尖舔有辛辣的感觉。

(2) 火烧钾肥放在铁片上烧有跳动和爆裂声。如能燃烧、熔化或冒白烟且有氮臭味的是氮肥。

4. 复混肥

目前, 市场复混肥品种较多, 颜色多为灰色、黑褐色 (含硝基腐殖酸盐) 不规则颗粒。也有含量大于45%的三元复混肥, 以高岭土为黏结填充料, 黄褐色、粉褐色的不规则颗粒。鉴定方法如下。

(1) 查外观看肥料是否是双层包装, 外包装是否标明商标、生产许可证号码、农业使用登记证号码、标准代号、养分总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内包装袋内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等, 如上述标志不全, 有可能是伪劣产品。再看袋内肥料颗粒是否一致, 无大硬块, 粉末较少。

(2) 手摸用手抓半把复混肥搓揉, 手上留有一层灰白色粉末并有黏着感的为质量优良;若摸其颗粒, 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表明为优质复混肥。劣质复混肥多为灰黑色粉末, 无黏着感, 颗粒内无白色晶体。

(3) 火烧取少量复混肥置于铁皮上, 放在明火烧灼, 有氨臭味说明含有氮, 出现黄色火焰表明含有钾, 且氨臭味越浓, 黄色火焰越黄, 表明氮、钾含量越高, 即为优质复混肥。反之则为劣质复混肥。

(4) 闻气味复混肥料一般来说无异味 (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 , 如果具有异味, 则是劣质复混肥。

(5) 水溶优质复混肥水溶性好, 浸泡在水中绝大部分能溶解, 即使有少量沉淀物, 也较细小。而劣质复混肥难溶于水, 残渣粗糙坚硬。

三、春播作物施肥技术

1. 春玉米

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 追肥分期施的原则。

(1) 基肥玉米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 磷肥和有机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 氮肥的60%左右作基肥。施肥方法要有机肥撒施后立即翻耕入土, 化肥以条施为宜, 在严重缺锌的土壤中, 可以用适量细土和锌肥混合均匀后一并施入 (肥土比为1∶10) 。

(2) 种肥施用种肥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 高寒地区春玉米由于春季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而少, 更易出现缺磷现象, 若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 效果更佳。缺锌区域和田块, 可用锌肥拌种, 每1 kg种子拌3~4 kg硫酸锌。化肥作种肥时, 用量不宜过大, 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施用方法条施穴施均可。

(3) 追肥追肥多用尿素, 春玉米用量一般约为氮肥总用量的30%。质地偏砂、保肥性能差的土壤, 追肥的用量可占氮肥总用量的50%左右。追肥期和次数可因土壤质地而异, 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一般保肥力强, 应早施, 可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一次追入。漏水漏肥、保肥力差的土壤, 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除追拔节孕穗肥外, 还应在后期追肥, 以防止后期脱肥。

2. 谷子

有机肥、磷钾肥和硼砂作基肥一次性深施早施, 氮肥施用根据地力水平进行, 即:低肥力、水资源条件差的土壤, 氮肥全部作基肥施用;中肥力、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土壤, 氮肥70%作基肥施用, 3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高肥力、水资源条件好的土壤, 氮肥60%作基肥施用, 4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

(1) 基肥基肥是谷子全生育期养分的源泉, 是提高谷子产量的基础, 因此谷子都应重视基肥的施用, 特别是北部旱地谷子, 有机肥、磷肥和氮肥以作基肥为主。基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施入田间, 晋北区春旱严重, 且气温回升迟而慢, 保苗困难的区域最好在头年结合秋深耕施基肥, 效果更好。

(2) 种肥谷子籽粒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 胚乳贮藏的养分较少, 苗期根系弱, 很容易在苗期出现营养缺乏症, 特别是晋北区谷子苗期, 磷素营养更易因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且少而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 因此每0.067 hm2用0.5~1.0 kg P2O5和1 kg纯氮作种肥, 可以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种肥最好先用耧施入, 然后再播种。

(3) 追肥谷子的拔节孕穗期是养分需要较多的时期, 条件适宜的地方可结合中耕培土用氮肥总量的20%~30%进行追肥。

3. 马铃薯

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总量的60%~70%作基肥, 30%~40%作追肥。钾肥总量的70%~80%作基肥, 20%~30%作追肥。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

(1) 基肥有机肥、钾肥、大部分磷肥和氮肥都应作基肥, 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基肥可以在秋季或来年春季结合整地穴施或条施。微肥可混合10倍的细土条施, 也可作种肥施用。

(2) 种肥马铃薯每0.067 hm2用3 kg氮素、5 kg普钙混合100 kg有机肥, 播种时条施或穴施于薯块旁, 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上一篇:运动模拟器下一篇:防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