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量

2025-01-07

氮肥施用量(精选9篇)

氮肥施用量 篇1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因其植株高大, 生长迅速, 吸收养分较多, 只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施用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较高产量和优异品质。氮 (N) 是影响向日葵幼苗活力、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质量 (种子大小和含油量) 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 也是向日葵种植者影响盈利能力的主要化肥成本。粗略估计每生产100kg向日葵吸收5kg N。氮素需要量与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含量、目标产量、价格和土壤N残留量变化很大。向日葵过度施氮肥不仅造成环境风险, 也可能影响向日葵质量、减少其含油量并由于倒伏减产[1,2,3]。氮是最不可预测的营养元素, 受生物和化学固定、受温度、空气、水、有机物、淋失和反硝化作用等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N太少限制产量和降低质量, 太多也减少产量, 降低品质, 造成倒伏, 甚至导致动物饲料有毒。所有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因素使得预测施用多少氮肥是困难的[4,5]。本文针对向日葵氮素养分, 于2008~2012年在内蒙古河套及土默川灌区进行了施肥肥效及养分吸收利用特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为向日葵的高产优化氮素的科学施用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为向日葵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2008年试验在杭锦后旗陕坝镇、临河区干召庙镇和五原县隆兴昌镇进行, 2009年试验在杭锦后旗陕坝镇、五原县隆兴昌镇和达拉特旗进行, 2010年在杭锦后旗陕坝镇、五原县隆兴昌镇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场进行, 2011年在五原县隆兴昌镇进行, 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见表1。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品种为S31。试验用氮肥为尿素, 含N 46%, 磷肥为重过磷酸钙, 含P2O5 46%, 钾肥为氯化钾, 含K2O60%, 肥料全部做基肥一次深施, 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置2个基本处理, (1) OPT (NPK) :N、P、K化肥配合施用的最优施肥处理, 肥料具体用量见表2; (2) OPT-N:不施氮肥处理, 即在OPT的基础上减去N肥。三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30m2。氮肥为尿素, 含N 46%, 磷肥为重过磷酸钙, 含P2O5 46%, 钾肥为氯化钾, 含K2O60%, 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4 分析测试方法

各试验均在出苗后15天左右开始对OPT处理进行取样, 以后每隔15天左右取样一次, 每次每处理随机取样3株, 测定株高、叶片数、叶片重、茎秆重、花盘重、籽实重, 并分析测定各器官的全N含量。

收获时各处理单打单收分别记产, 并随机取样3株, 测定茎叶、花盘和籽实干物质重量, 混匀后粉碎测定全N含量。

测定方法:采用H2SO4-H2O2消煮法, 植物全氮用凯氏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及养分利用率

分析整理了2008-2011年的10项次向日葵肥料试验, 结果见表2。

表2看出, 向日葵OPT的产量水平为3352-5363kg/hm2, 平均为4361.8kg/hm2, OPT-N的产量为2952-4346t/hm2, 平均3656.2kg/hm2。在PK基础上增施氮肥增产315-1786 kg/hm2, 平均为705.6 kg/hm2, 增产率9.0%-49.9%, 平均为19.6%;每kg N增产向日葵1.8-10.8kg, 平均为3.6kg。施用氮肥的肥料利用率 (N) 为23.3-60.6%, 平均35.7%。生产100kg向日葵吸收N3.51-5.83kg, 平均为4.76kg。

2.2 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氮肥用量推荐

向日葵氮肥用量过量和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 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 经济效益不高。通过12项次田间试验研究取得了的氮素推荐施肥参数, 可以采用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7]进行向日葵的氮素推荐施肥。

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氮素养分推荐, 依据施用氮肥的产量反应和施用氮肥的农学效率确定, 即:施氮量=施氮的产量反应/施用氮素的农学效率, 施氮的产量反应由施氮和不施氮小区的产量差求得, 通过本文相关参数可知, 在内蒙古向日葵主产区平均氮素的推荐用量= (4361.8-3656.2) /3.6=193kg/hm2。

若某田块目标产量4500kg/hm2, 那么氮素推荐用量=4500×19.6%/3.6=245kg/hm2。

3结论与讨论

氮素 (N) 是向日葵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形成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 也是向日葵种植者影响盈利能力的主要化肥成本[1,2,3]。氮素易受温度、空气、水、有机物、淋失和反硝化作用等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 氮素管理是非常好复杂的。本试验研究表明, 在内蒙古向日葵主产区, 向日葵施用氮肥平均增产705kg, 增产率19.6%。施用氮肥的农学效率 (AEN) (每增施1kg N增产的向日葵籽实数量) 为3.6kg;施用氮肥的肥料利用率 (N) 为35.7%, 与全国的平均薯片相近[6]。生产100kg向日葵吸收氮 (N) 4.76kg, 与其他人的研究相同[1,3,4]。

氮素由于受环境等复杂的相互作用因素影响使得预测施用多少氮肥是困难的[4], N太少限制产量和降低质量, 太多也减少产量降低品质, 造成倒伏。氮素需要量与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含量、目标产量、价格和土壤N残留量变化很大。向日葵过度施氮肥不仅造成环境风险, 也可能影响向日葵质量、减少其含油量并由于倒伏减产[4,5]。可以采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进行向日葵的氮素推荐施肥[7]。

参考文献

[1]李庆文, 魏亚范, 尤宝庆, 等.向日葵吸肥特征及其对肥料效应的研究[J].土壤通报.1984 (2) :76-77.

[2]谷洁, 高华.黄土高原向日葵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指标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 20 (4) :84-88.

[3]段玉, 妥德宝, 张君, 等.氮磷钾平衡施用对油用向日葵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 19 (3) :767-771.

[4]Javier D.S, Flavio H.G-B, Raúl S.L.Sunflower nitrogenrequirement and N fertilizer recovery inWestern Pampas[J], Argentina.EuropeanJournalof Agronomy 17 (2002) 73–79Serafin, Stephanie B and DavidH.Proceedings of the 1st AustralianSummer Grains Conference, Gold Coast, Australia, 21st–24th June 2010.Editedpaper[C].

[5]金继运.中国的肥料利用率[A].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养分管理[C].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9-18..

[6]何萍, 金继运, Mirasol, F., Adrian, J.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2) :499~505.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篇2

不同品种的氮肥,含氮量与理化性状差异较大,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别。现将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4种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硫酸铵

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吸湿性小,不易结块,较易溶于水,易保存,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硫酸铵做基肥时要深施并覆土,以利于作物吸收。

2. 做追肥。硫酸铵最适宜做追肥使用。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肥料的用量。对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壤地,要坚持少量多次追施,防止肥料流失;对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黏性土地,每次用量可适当多些。另外,旱地施用硫酸铵应注意及时浇水;水田追施硫酸铵,应先将田水排干,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

3. 做种肥。硫酸铵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做种肥使用。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酸,并造成土壤板结。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碳酸氢铵为生理中性速效氮肥,易潮解、易结块、较易溶于水,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易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肥效损失,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碳酸氢铵做基肥时,最好结合翻耕整地深施,也可开沟深施或打窝深施,施肥深度要达6厘米以上,且施肥后要立即盖土,防止肥料挥发与流失。

2. 做追肥。碳酸氢铵做追肥时,旱地应结合中耕深施,随后覆土浇水;水田要保持3厘米左右深的浅水层,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另外,碳酸氢铵做追肥时,千万不能在刚下雨后或者在露水未干时撒施,以防止植物沾上碳酸氢铵后灼伤叶片。

碳酸氢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止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②碳酸氢铵无论做基肥或追肥,都不能在土壤表面撒施,以防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甚至熏伤作物。③碳酸氢铵不宜在土壤干旱或墒情不足情况下施用。④施用碳酸氢铵时,切勿与植物的种子或根、茎、叶、花、果接触,防止被灼伤。⑤碳酸氢铵不能做种肥和秧田肥使用,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⑥碳酸氢铵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不大,适宜在各种作物和各种土壤上施用,但最好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三、氯化铵

氯化铵(NH4Cl)简称氯铵,含氮量22%~25%,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易溶于水,吸湿后易结块,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氯化铵做基肥,施用后应及时浇水,将肥料中的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以降低其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2. 做追肥。氯化铵做追肥,要坚持少量多次施用,每次亩用量控制在15~25千克为宜。

氯化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氯化铵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尤其对棉麻类作物有增强纤维韧性和拉力并提高品质之功效。但不能用于烟草、甘蔗、甜菜、茶树、马铃薯等忌氯作物。西瓜、葡萄等作物也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影响糖和淀粉的积累,进而降低产品品质。②氯化铵不能用于排水不良的盐碱地,否则会使土壤盐害加重。另外,氯化铵不能长期单一施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铵,应配施石灰或有机肥,否则会使土壤pH值偏酸,并导致土壤板结。在碱性土壤上施用,应深施并立即盖土,否则会造成肥料氮素损失。③氯化铵最适在水田使用,不适合在干旱少雨地区用。④氯化铵中所含的氯离子,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不宜做种肥和秧田肥。

四、尿素

尿素[CO(NH2)2]含氮量在44%~46%,是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该肥料为中性氮肥,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必须转化成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因此肥效较慢。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做基肥要求深施并覆土,施后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2. 做追肥。尿素最适合做追肥,但因其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追施,并在施后盖土。另外,尿素做根外追肥,吸收快,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但要严格控制喷施浓度。一般禾本科作物控制在1.5%~2.0%,果树控制在0.5%左右,露地蔬菜控制在0.5%~1.5%,温室蔬菜控制在0.2%~0.3%。对于处在生长旺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喷施浓度可适当提高。

尿素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不利,因此一般不做种肥,更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不得已做种肥时,应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②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在碱性土壤中易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并覆土,不可表层撒施。③缩二脲含量高于0.5%的尿素,不可用做根外追肥。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科研科技园区, 该区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位于东经132°38″, 北纬47°17″, 海拔64.8 m, 地势平坦, 耕层20 cm。地理条件为寒地, 多为井灌, 积温区划属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 气候条件: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 低温冷害多。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p H值5.9, 土壤有机质含量3.9%, 速效氮202.00 mg/kg, 速效磷10.784mg/kg, 速效钾141.00 mg/kg, Fe 218.0 mg/kg, Mn 55.0 mg/kg, Cu 3.3 mg/kg, Zn 4.3 mg/kg。试验水稻品种为龙粳3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即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39.0、58.5 kg/hm2 (A)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78.0、58.5 kg/hm2 (B)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97.5、58.5 kg/hm2 (C) ;以常规氮肥施入量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58.5、58.5 kg/hm2) 为对照 (CK)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小区试验面积200 m2, 不设重复。

1.3 试验方法

整个生育期内施用二铵12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硫胺30 kg/hm2;5月15日插秧, 10月1日小区收获, 整个生育期内防虫除草、防病及田间管理同常规[5,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分别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测定地上部干物质 (105℃杀青30 min, 80℃烘干至恒重) , 每小区取5点, 每点取5穴, 计算平均值。

调查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株高、茎蘖动态, 成熟期采用对角线法, 5点取样, 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空瘪粒;小区收获时, 每小区取5点, 每点1 m2, 实测小区产量及千粒重。

1.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变化的影响

由图1可知, 随着蘖肥施用量的增加, 株高上升趋势也随之增加, 处理C增加最快, 好于其他处理和对照。

2.2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变化的影响

由图2可知, 蘖肥施用量能够提高分蘖数, 处理C分蘖数高于处理B和其他处理, 增加趋势较明显。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处理C可以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 效果好于其他处理。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增加蘖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水稻各方面产量性状, 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处理C产量最高, 为10 656.06kg/hm2增产率达到3.7%;处理A与CK相比, 产量减少1.8%。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2014年有效积温较高, 大风天气较少, 水稻未出现倒伏, 随着蘖肥施用量的增加, 株高和分蘖数也随之增加, 能够提高干物质积累量, 蘖肥97.5 kg/hm2表现最好, 能够提高水稻产量, 增产率达到3.7%。

摘要: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97.5、58.5 kg/hm2时, 水稻株高、分蘖、干物质积累好于其他处理, 产量增产率最高, 达到3.7%。

关键词:水稻,氮肥施用量,产量性状,增产率

参考文献

[1]郑丹, 迟凤琴.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1) :7-8.

[2]单提波, 杨玲, 慕永红.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9) :27-29.

[3]王巧兰, 吴礼树, 赵竹青, 等.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 :14-19.

[4]袁嫚嫚, 叶舒娅, 刘枫, 等.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9) :56-57.

[5]杨益花, 张亚洁, 苏祖芳.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5 (1) :5-8.

氮肥施用量 篇4

摘 要:大田条件下,以糯小麦农大糯50222和非糯小麦轮选9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0,100,200,300 kg·hm-2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非糯小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均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趋势与非糯小麦明显不同。适量施氮农大糯50222营养器官花前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移量增加,施氮过多则会降低;而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增施氮肥造成农大糯50222灌浆持续期变短,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及缓增期天数减少,粒重降低。

关键词:糯小麦;氮肥用量;物质转运;籽粒灌浆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05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受粒重的影响。小麦籽粒灌浆物质的来源主要有花前贮藏在营养器官中的物质再转运和花后形成的即时光合产物[1]。氮肥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前人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氮肥能有效促进花前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向籽粒中转移[2],改变籽粒灌浆进程,增加粒重;然而过量施氮则会抑制小麦的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影响籽粒灌浆进程。另有研究表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会下降[3-5];还有研究发现,增施氮肥能提高小麦花前营养器官贮存物质向籽粒的转移量,且转移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氮肥用量的提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6]。可见,前人关于氮肥用量对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籽粒灌浆物质的供应势必影响籽粒灌浆进程,进而影响粒重。多数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干质量和灌浆速率呈上升的趋势,过量施氮则会下降[7]。

前人关于氮肥用量对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多是选用非糯小麦作为研究对象[8-10]。近年来,由于糯小麦在淀粉加工业、食品工业及其他工业上的重要用途,使其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11],然而氮肥用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了基因型差异较大的糯小麦和非糯小麦进行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与非糯小麦的区别,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材料为非糯小麦轮选987(LX987)和糯小麦农大糯50222(N50222)。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农学实验站进行。试验地土壤耕层为0 ~ 20 cm,其中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34 g·kg-1、57.5 mg·kg-1、39 mg·kg-1、75 mg·kg-1。设置4个氮肥水平处理,分别为0 kg·hm-2 (CK,对照)、100 kg·hm-2 (LN,低氮)、200 kg·hm-2 (MN,中氮),300 kg·hm-2 (HN,高氮)。氮肥分两部分施用:底肥50%,拔节期50%。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小区面积为9 m2(3 m×3 m),3次重复。基本苗375万·hm-2,行距20 cm,3叶期定苗,其他管理同当地高产大田。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小麦植株样品采集及干物质测定 开花期,将各处理长势一致的麦穗标记。开花期和成熟期每小区分别取40个单茎,3次重复,将开花期小麦单茎分为4个部分:茎、叶、鞘、穗;成熟期小麦单茎分为5个部分:茎、叶、鞘、颖壳、籽粒,分别装入纸袋,105 ℃杀青,80 ℃烘干,测定样品干质量,用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分析[12]。

样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参照前人的计算方法[13],主要分析:植株总干物质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率、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对籽粒贡献率和经济系数。

1.3.2 籽粒取样与增重进程模拟 花后每隔5 d取一次麦穗,至35 d为止,每次取150个麦穗。剥取麦穗籽粒,用于测定花后不同时期千粒重,重复3次。籽粒增质量进程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相应灌浆特性参数推导参照常规计算方法[14]。

1.3.3 产量的测定 成熟期各小区选取1 m2 (1 m×1 m)的区域测产,重复3次,统计穗数、穗粒数,测定千粒重和实际产量[12]。

1.3.4 数据分析与作图 利用DPS(7.0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施氮量不同对小麦品种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在开花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植株的总干质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即N100 > N200 > N300 > N0。轮选987茎的干物质积累下降是其总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农大糯50222植株总干质量先增加后减少是由茎、鞘和穗粒重的干物质积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造成的。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成熟期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轮选987植株的生物产量先增加后减少,这是由其颖壳、茎、鞘、穗粒重的干物质积累的先增加后减少造成的;其经济系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在总干质量中茎和颖壳所占的比例均大于穗粒重所致。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大糯50222颖壳、茎、鞘、穗粒重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趋势与其生物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其经济系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受其颖壳和茎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的影响。

2.2 氮肥用量对小麦干物质转运和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施氮量的增加,使轮选987茎部干物质转移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叶部和鞘部干物质转移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且N0处理条件下转移量最高。农大糯50222小麦植株叶部的干物质转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而茎部和鞘部则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

轮选987茎部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叶部和鞘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贡献率最低在N100处理条件下。农大糯50222叶部干物质转移对籽粒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而茎部和鞘部干物质转移对籽粒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N300的处理条件下小麦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最低。表明应权衡茎部、叶部、鞘部对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小麦籽粒贡献率的大小,合理施氮。在0~200 kg·hm-2施氮量内,有利于小麦籽粒干物质的积累。

2.3 氮肥用量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2.3.1 氮肥用量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在氮肥用量不同的情况下,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呈“S”型变化趋势;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都受到了抑制。

2.3.2 氮肥用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籽粒灌浆进程与千粒重关系密切。以Logistic方程对各处理的籽粒增质量过程进行拟合后,F检验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Logistic真实地反映了各处理的籽粒灌浆过程。根据方程的拐点把籽粒灌浆过程分为3个阶段: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15](表4)。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轮选987平均灌浆速率呈先增后降再增趋势,最大灌浆速率呈降低趋势,对籽粒的灌浆进程明显改变,灌浆高峰期延迟,渐增持续期、快增持续期天数增加,缓增持续期天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轮选98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粒重下降与最大灌浆速率降低有关,最大灌浆速率在N0处最高。

农大糯50222随施氮量的增加,平均灌浆速率呈先增后降趋势,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降低,籽粒的灌浆进程明显改变,灌浆高峰期延迟,渐增持续期、快增持续期天数增加,缓增持续期天数减少。表明农大糯5022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粒重的下降与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及缓增期天数的减少有关,最大灌浆速率在N0处最高,缓增期天数为N0处理时间最长。

由表5看出,由于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两个小麦因基因型不同,其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很大的差异。轮选987和农大糯50222的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N0处达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3.1 氮肥用量对糯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的影响

研究表明,合理施肥能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花前营养器官储存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16]。开花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大糯50222植株的生物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N100条件下达到最高,造成此趋势的主要原因是茎、鞘干物质积累的改变。成熟期,农大糯50222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非糯小麦轮选987与其趋势不同,可见,施氮量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各营养器官有机质的分配情况存在一些差异。农大糯50222的经济系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但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均大于非糯小麦轮选987,可见,氮肥用量的增加对农大糯50222各器官的物质分配影响较大。

适量施氮农大糯50222各营养器官花前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移量增加,施氮过多其转移量降低,且低于未施氮的处理,究其原因,可能是适量施氮促进了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的转运,从而增加了转运量;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增施氮肥抑制了非糯小麦轮选987花前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的转运及其贡献率。相同处理条件下,农大糯50222干物质转移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大于轮选987(N300除外),说明增施氮肥对糯小麦干物质的转移量影响大,且糯小麦对氮肥用量较为敏感,适量施氮能促进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在N100处达到最佳,施氮量过高则会抑制其转运。

3.2 氮肥用量对糯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是影响千粒重的主要因素[8],籽粒灌浆过程的快增期是其重要原因[21]。研究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呈“S”型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大糯50222和轮选987籽粒干物质积累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7]。通过Logistic方程对籽粒重过程进行模拟后发现,农大糯50222与轮选987相比,其灌浆持续期较短,千粒重较低,表明小麦籽粒的粒重与灌浆持续期有关[18-20];增施氮肥农大糯50222各处理的籽粒灌浆进程均受到影响,可见,农大糯50222的灌浆过程和非糯小麦一样受氮肥用量的调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大糯50222的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及缓增期天数减少,这是造成粒重降低的主要原因,与文廷刚用非糯小麦的研究结果一致[9]。非糯小麦轮选987与其不同,施氮量增加其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可见,本研究中尽管增施氮肥均造成了2个小麦品种粒重的降低,但降低的具体原因存在差异。因此,相对于非糯小麦轮选987而言,糯小麦农大糯50222对氮肥用量较为敏感,在籽粒灌浆进程中,灌浆持续期较短,最大灌浆速率降低,缓增期天数减少是其粒重降低的原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粒重下降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姜东,于振文,李永庚,等. 高产小麦营养器官临时贮存物质积运及其对粒重的贡献[J]. 作物学报,2003,29(1):31-36.

[2] 史力超,朱云, 翟勇,等.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优[J].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6):844-849.

[3] 李世清,邵明安,李紫,等. 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2031-2039.

[4] 赵满兴,周建斌,杨绒,等. 不同施氮量对旱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运输和分配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143-149.

[5] 彭正萍,王艳群,刘淑桥,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6):95-99.

[6] 马东辉,王月福,周华,等. 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847-851.

[7] 刘克礼,高聚林,张永平,等. 春小麦氮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4):71-74.

[8] 冯素伟,胡铁柱,董娜,等.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29(4):643-646.

[9]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等.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84-90.

[10]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等. 超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其品质特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11,23(2):221-225.

[11] 姚金保,杨学明,姚国才,等. 中国糯小麦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2):201-204

[12] 刘希伟,张敏,姚凤娟,等.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4):521-527.

[13] 程建峰,蒋海燕,潘晓云,等. 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6):150-156.

[14] WHEELER T R, HONG T D. The duration and rate of grain growth, and harvest index of whea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J]. Exp Bot,1996,47: 623-630.

[15] 韩占江,郜庆炉, 吴玉娥, 等.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变异及与粒重的相关性分析[J]. 种子,2008(6):27-30.

[16] 叶优良,王玲敏,黄玉芳, 等. 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累积和转运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3):488-493.

[17] ABBATE P E, ANDRADE F H. Grain yield in wheat: effects of radiation during spikelet growth period [J]. Field Crops Research,1997,54:245-257.

[18] 王立国,许民安,鲁晓芳, 等. 冬小麦子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相关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3):30-32.

[19] 高翔,董剑,庞红喜, 等. 小麦高产品种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3):33-35.

[20] 吴少辉,高海涛,张学品,等. 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4):105-107.

氮肥的合理施用 篇5

1 改变氮肥种类, 施用氮肥添加剂

1.1 施用缓释肥料和生物肥料

缓释肥料是一种可以减慢氮素释放速度, 减少氮素损失, 是具有养分有效期长、利用率高的肥料, 可以为植物持续吸收利用, 能减少施肥次数、降低肥料用量,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生物型肥料是以全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 添加经特定生物技术处理的生物活性体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型肥料。它可分解和固定土壤、空气中作物不能利用的养分, 活化和提供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 兼具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活性肥的多种优点[2]。

1.2 施用氮肥添加剂

施用氮肥添加剂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 提高氮素的有效性。有试验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植株累积的吸氮量, 但对阶段性的氮累积比例无明显影响;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但通过在施氮基础上增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小麦产量和各生育时期植株累积吸氮量, 且增加值随施氮量和肥料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3]。

2 合理耕作, 用地养地结合

一方面通过秸秆还田, 减少秸秆焚烧所造成的污染, 增加土壤肥力, 达到增产措施。但是秸秆还田的方法使用不当, 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 作物病害加重。同时秸秆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含量, 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 进而增加了土壤对NO3--N的固持作用, 阻碍了NO3--N向地下部迁移[4]。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轮作, 合理轮作可以消除连作障碍, 提高植物生产力。

3 合理施用氮肥

3.1 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施氦量

施肥时期的确定, 是合理应用氮肥的重要部分。在作物刚开始生长时, 由于生物作用小, 需水和需肥量都较少, 此时可以减少氮肥和水分的施用。而在作物分蘖时期, 作物对水肥需求敏感, 适当的补充水分会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在作物开花时期, 极易造成硝态氮淋洗损失, 应减少施用氮肥的用量。因此, 在作物不同的生理时期, 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施肥, 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减少氮肥损失。

3.2 根据作物种类合理施肥

由于不同作物其习性也不同, 对于氮肥的要求也不同。玉米和小麦等禾谷类作物, 因为其需氮肥多, 可以适当多施;豆科植物等, 可以施用少量施氮肥在根瘤菌未起作用之前的生长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合理地施用氮肥。

3.3 根据不同土壤合理施肥

施用氮肥时, 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土壤条件、土壤黏粒和p H值。对于保肥能力差的沙质土壤, 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采取分次施肥;对于土壤较深较厚、保肥力强的土壤, 以基肥为主, 1次追肥。另外, 一般石灰性土壤, p H值偏碱宜选用酸性肥料, 如硫铵、氯化铵等;在酸性土壤上, 选择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 如石灰氮、硝酸钙等。

4 小结

过量的施用氮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特别是以土壤最为明显。由于土壤中氮含量过高, 会对大气、水体以及生物产生危害, 因此, 控制和防止氮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应以提高土壤中氮的有效性, 减少淋失和挥发为主, 通过不同的手段尽可能的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减少氮肥的损失, 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收稿:2012-07-05)

摘要:目前氮肥的施用在增加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过量的施用氮肥以及氮肥的不合理利用, 使得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成为氮素的重要污染源, 已经对土壤、大气、水体以及生物等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现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 结合生产实际, 就如何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氮肥的有效利用率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氮肥,氮肥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振兴.杨振华.邱孝煊.肥料的增产贡献及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4 (1) :19-26.

[2]朱练峰.禹盛苗.生态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 (6) :631-636.

[3]李文军.杨晓云等.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太湖地区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1, 31 (4) :702-707.

氮肥施用量 篇6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科技园区的水稻试验田,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48.9g/kg, 碱解氮172mg/kg、速效磷31.3mg/kg、速效钾87mg/kg, pH值为6.39。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 不设定重复, 在磷肥和钾肥使用量不变的前提下, 处理1~5施用尿素量分别为45、75、120、150、180kg/hm2。各处理均采用单排单灌, 田间管理同生产田。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调查

从生育期调查结果可知, 在抽穗时间上, 处理1为7月20日, 处理2为7月20日, 处理3为7月22日, 处理4为7月24日, 处理5为7月25日;在成熟期上, 处理1为9月7日, 处理2为9月7日, 处理3为9月9日, 处理4为9月11日, 处理5为9月13日。

上述结果表明, 在磷、钾肥的施用量相同, 氮肥的施用量不同时, 生育期也不同。氮肥的施用量过少, 水稻会提前成熟, 出现早衰;氮肥的施用量过大, 水稻则出现贪青晚熟。为了保证水稻安全成熟, 应当防止水稻由于施肥量过大, 而造成的贪青晚熟和无效分蘖过多等现象。

2.2生育性状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知, 在田间分蘖数量上, 当尿素的施用量为45kg/hm2时, 有效分蘖数为23.4个/穴;当尿素施用量增加到75kg/hm2时, 有效分蘖数为26.3个/穴;当尿素增加到120kg/hm2时, 有效分蘖数为28.6个/穴;当尿素施用量增加到150kg/hm2时, 有效分蘖数为29.7个/穴;但尿素施用量增加到180kg/hm2时, 有效分蘖数为28.3个/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每穴的株数也随着增加, 株数增加的同时, 无效分蘖也在增加, 最终的有效分蘖数以处理4最多, 其次是处理3和处理5。病害的发生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鞘腐病的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各处理的株高也逐渐增加, 结实率却逐渐降低。

2.3产量性状调查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在产量结果中, 当尿素施用量为45kg/hm2时, 公顷产量为8919.0kg;尿素施用量为75kg/hm2时, 公顷产量为8982.0kg;尿素施用量为120kg/hm2时, 公顷产量为9387.0kg;尿素施用量为150kg/hm2时, 公顷产量为9610.5kg;尿素施用量为180kg/hm2时, 公顷产量为8812.5kg。

经过出米率分析, 处理1的出米率为70.7%, 处理2为70.1%, 处理3为69.4%, 处理4为69.7%, 处理5为 69.5%。

3小结

施肥在水稻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合理补充土壤缺乏的营养元素, 积累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产量,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稻米品质, 提高稻米的商业价值。

玉米施用氮肥效果研究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长岭县广太乡太平村1社某农户耕地、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场和长岭县长岭镇马莲村3社某农户耕地, 试验田土壤为黑钙土, 地力均匀, 前茬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试验玉米品种为吉单180、丹玉68和郑单958。试验肥料为尿素、重过磷酸钙和氯化钾。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6个氮肥处理, 处理1~5分别施纯N为0kg/hm2、90kg/hm2、145kg/hm2、200kg/hm2、255kg/hm2, 5个处理均施P2O575kg/hm2、K2O 90kg/hm2, 以不施肥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 四行区, 重复间留过道1m, 试验大区周边设5垄保护行。采用人工拉线, 点播种子, 行距60~65cm, 株距33~36cm, 。磷钾肥和1/4氮肥作底肥结合打垄施入, 3/4氮肥作追肥于6月下旬采取垄沟深施肥方法追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可知, 玉米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处理5玉米产量最高, 较对照 (CK) 增产3 300kg/hm2, 处理2、3、4分别增产2 750kg/hm2、3 150kg/hm2和3 000kg/hm2, 增幅达38.7%~46.5%。同时可见, 处理3的产量超过处理4, 表明玉米产量不是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水平上, 处理5、3、4、2与处理1有显著性差异, 处理1与对照 (CK) 有显著性差异。在1%水平上, 处理5、3、4之间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与处理1有极显著性差异, 处理1与对照 (CK) 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 。

2.2 经济效益

由表3可知, 处理3的经济效益最高, 纯收入11 333元/hm2, 比对照多收入2 813元/hm2, 比位次相邻的处理2多收入253元/hm2。处理5的产量高于处理3, 处理4的产量高于处理2, 但经济效益反而是处理3高于处理5, 处理2高于处理4, 这表明经济效益与玉米产量不成正比。

注:尿素按1 900元/t、重过磷酸钙按600元/t、氯化钾按1 800元/t计算, 玉米按1.2元/kg计算。

3 结论

玉米在施用磷肥75kg/hm2, 钾肥90kg/hm2的情况下, 施氮225kg/hm2, 玉米产量最高, 达到10 400kg/hm2;施氮肥量以145kg/hm2的经济效益最高, 纯收入达11 333元/hm2。

摘要:在黑钙土上进行玉米不同施氮量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磷肥75kg/hm2、钾肥90kg/hm2的情况下, 施氮肥量145kg/hm2经济效益最高, 纯收入达到11 333元/hm2。

氮肥施用量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仙居县福应街道阮宅村绿色稻米基地内林自大户, 试验田位于北纬28°53.48′、东经120°46.65′, 海拔68.5m, 前作油菜, 土壤肥力中等, 有机质3.77%、水解氮226mg/kg, 有效磷22.2mg/kg、速效钾49mg/kg, 油菜杆和油菜籽壳全部还田。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杂交晚籼新组合钱优100, 由浙江省农业科学作物所选育。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氮肥与基蘖肥∶穗肥2个因素, 其中化学氮肥设4个水平, 分别为90kg/hm2 (N6) 、120kg/hm2 (N8) 、150kg/hm2 (N10) 、180kg/hm2 (N12)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设4个水平, 分别为基蘖肥:穗肥=10∶0 (R1) 、基蘖肥:穗肥=8∶2 (R2) 、基蘖肥:穗肥=7∶3 (R3) 以及基蘖肥:穗肥=6∶4 (R4) 。确定不同施氮水平及施用比例共12个处理, 具体设置见表1。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旱育秧移栽, 5月15日播种, 6月12日移栽, 秧龄28d。大田在移栽前30d进行第1次翻耕, 移栽前5d进行第2次翻耕, 移栽前3d划分小区, 小区间筑20cm小田埂, 重复间设30cm操作道, 小区独立排灌。

各试验处理总氮量的30%作基肥施用, 在移栽前1d施入;分蘖肥根据水稻强化栽培要求分2次施用, 第1次在移栽后10d (6月22日) 施用, 第2次在移栽后35d, 即分蘖末期 (7月17日) 施用;穗肥在倒二叶露尖时 (8月11日) 施入。所有处理磷钾肥施用标准相同, 即施12%钙镁磷肥375kg/hm2, 其中225kg/hm2作基肥施用, 150kg/hm2作穗肥施用;60%氯化钾262.5kg/hm2, 其中75kg/hm2在第1次施分蘖肥时施入, 112.5kg/hm2在施第2次分蘖肥时施入, 75kg/hm2在施穗肥时施入。

所有处理小区均采用间歇灌溉方法进行水浆管理, 大田在第2次翻耕后即用40%丁草胺1 500m L/hm2进行芽前处理, 移栽后不进行化学除草, 其他病虫害按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进行防治[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及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根据对小区实收产量统计分析, 以组合N8R3处理产量最高, 为8.4720t/hm2, 与组合N6R3和N10R4差异不显著, 与其他组合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2) 。4个施氮水平N6、N8、N10、N12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883 3kg/hm2、7.780 4kg/hm2、7.765 9kg/hm2和7.244 8kg/hm2, N6、N8、N103个施氮水平产量差异不显著, 但同时都极显著高于N12的7.244 8kg/hm2, 表明钱优100作单季稻栽培时施用化学纯氮在90~150kg/hm2即符合绿色稻米施肥准则。

每个施氮水平的3个施用比例, 因施氮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N6和N8施氮水平时, R1、R2、R3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438 0kg/hm2、7.692 3kg/hm2和8.365 5kg/hm2, 相互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N10和N12施氮水平时, R2、R3、R4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227 4kg/hm2、7.471 9kg/hm2和7.816 8kg/hm2, 氮肥施用比例R4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施用比例, R3的产量显著高于R2的产量, 表明施氮水平较高时, 更应增加穗肥施用比例。

2.2 不同施氮量及其施用比例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根据田间经济性状考查分析, 12个试验处理的有效穗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2) 。不同施氮水平对穗总粒数的影响不大, 但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 N6、N8、N10、N12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3.4%、82.5%、82.2%和79.6%。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下, 不同施肥比例对结实率有一定的作用, 穗肥施用比例的提高能提高结实率。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在同一施氮水平下, 随穗肥比例的增加而略有提高。

2.3 不同施氮量及其施用比例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从成熟期田间考查分析, 不同化学氮肥用量对钱优100的株高、穗长影响不大 (表3) , 剑叶长度和宽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田间最高苗数出现的时间均在7月12~17日, 不同化学氮肥用量间无显著差异, 最高苗数与基蘖肥的氮肥用量有一定的关系, 基蘖肥中氮肥用量大时最高苗数大。成穗率与化学氮肥用量关系不大, 但与施用比例有关, 穗肥施用比例高的处理水稻成穗率也高。根据田间调查分析, 化学氮肥用量越大, 水稻倒二叶越长, 后期出现倒伏程度越严重, 第2次分蘖肥氮肥用量越大, 倒伏程度越严重, 表明钱优100的分蘖肥应适当早施。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 钱优100作单季绿色稻米生产时, 不同化学氮肥用量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化学氮肥基蘖肥与穗肥的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氮肥施用量越大, 越应增加穗肥的施用比例。

钱优100具有生育期较长、分蘖力强、感光性强、丰产性好、较省肥等特点, 当用作单季稻绿色稻米栽培时, 在施足有机肥料的基础上, 化学氮肥的用量应控制在90~120kg/hm2之间。

在施肥技术上, 应适当减小基蘖肥、提高穗肥施用比例, 化学氮肥总施用量的20%~30%作穗肥施用, 可提高成穗率, 增加有效穗数,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参考文献

[1]朱贵平, 吴增琪, 张慧琴, 等.仙居县制定绿色稻米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J].中国稻米, 2007.

[2]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 2001, 16 (4) :1-3.

[3]俞爱英, 吴增琪, 林贤青, 等,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 优化配套技术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7) :162-164.

[4]张禹, 张剑, 吴学荣, 等.强化栽培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 2006 (2) :182-183.

[5]钟昭萍, 李春, 刘圣全, 等.绿色稻米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7) :27-30.

[6]王纪忠, 于顺艳.黑龙江绿色稻米产品开发策略[J].现代农业, 2008 (7) :41, 42.

氮肥施用量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2—2013 年共完成夏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9 个点, 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1。

1.2 试验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远杂9102;供试肥料:过磷酸钙、尿素、进口氯化钾。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 个处理, 分别为无氮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 3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优化氮区氮肥施用量为纯N 7 kg/666.67 m2, 各处理磷肥施用量均为P2O54 kg/666.67 m2, 钾肥施用量均为K2O 4 kg/666.67 m2。小区面积42 m2, 小区间设埂, 周围设1 m以上保护行。除施肥量不同外, 其他田间管理相同[3,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产量统计

各处理分区产量统计见表2。

2.2 方差分析及F检验

对试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行F检验, 9 个试验点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3 N的一元二次回归

对氮肥用量 (x) 与花生产量 (y) 进行回归分析, 求出回归方程及可决系数, 结果见表3。

2.4 边际效应分析与施肥量推荐

由表3 可以看出, 在磷、钾使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试验点氮肥的最大施肥量为5.17~8.75 kg/666.67 m2, 对应的产量为215.2~346.1 kg/666.67 m2;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5.04~7.68kg/666.67 m2, 对应的产量为215.0~346.0 kg/666.67 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肥力水平高或较高的青黑土田块, 在磷、钾肥施用量均为4 kg/666.67 m2的基础上, 氮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5.04~7.68 kg/667m2, 平均6.88 kg/666.67 m2;氮的最大施用量不应超过8.75 kg/666.67 m2。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最佳经济施肥量时, 花生产量虽然还会有小幅度的提升空间, 但经济效益下滑;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最高施肥量时, 花生产量将出现下降趋势, 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

注:2012 年氮肥折纯价格6 元/kg, 花生价格7 元/kg。2013 年氮肥折纯价格6 元/kg, 花生价格5.5 元/kg。

摘要:利用2012—2013年9点次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数据, 建立花生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回归方程, 通过边际效应分析, 获取最佳经济施氮量, 结果表明:试验点氮肥的最大施肥量为5.178.75 kg/666.67 m2, 对应的产量为215.2346.1 kg/666.67 m2;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5.047.68 kg/666.67 m2, 对应的产量为215.0346.0 kg/666.67 m2。

关键词:夏花生,氮肥,回归分析,边际效应,最佳施氮量,河南新野

参考文献

[1]华建志.夏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 2013 (6) :14

[2]王会侠.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J].河南农业, 2014 (12) :21-22

[3]刘淑娟.长葛市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报告[J].河南农业, 2015 (3) :22.

[4]阿布力米提·阿布拉.氮肥的不同施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技, 2014 (4) :44-45

[5]张桥, 张育灿, 林日强, 等.广东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3) :101-104.

上一篇:泥水平衡下一篇:企业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