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量(共9篇)
不同用量 篇1
中国水稻栽培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左右, 水稻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而且有全国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2]。黑龙江垦区是寒地优质粳稻主产区,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稻谷商品率高、米质优, 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氮肥作为水稻生长中的重要元素, 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3,4],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科研科技园区, 该区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位于东经132°38″, 北纬47°17″, 海拔64.8 m, 地势平坦, 耕层20 cm。地理条件为寒地, 多为井灌, 积温区划属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 气候条件: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 低温冷害多。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p H值5.9, 土壤有机质含量3.9%, 速效氮202.00 mg/kg, 速效磷10.784mg/kg, 速效钾141.00 mg/kg, Fe 218.0 mg/kg, Mn 55.0 mg/kg, Cu 3.3 mg/kg, Zn 4.3 mg/kg。试验水稻品种为龙粳3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即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39.0、58.5 kg/hm2 (A)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78.0、58.5 kg/hm2 (B)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97.5、58.5 kg/hm2 (C) ;以常规氮肥施入量 (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58.5、58.5 kg/hm2) 为对照 (CK)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小区试验面积200 m2, 不设重复。
1.3 试验方法
整个生育期内施用二铵12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硫胺30 kg/hm2;5月15日插秧, 10月1日小区收获, 整个生育期内防虫除草、防病及田间管理同常规[5,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分别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测定地上部干物质 (105℃杀青30 min, 80℃烘干至恒重) , 每小区取5点, 每点取5穴, 计算平均值。
调查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株高、茎蘖动态, 成熟期采用对角线法, 5点取样, 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空瘪粒;小区收获时, 每小区取5点, 每点1 m2, 实测小区产量及千粒重。
1.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变化的影响
由图1可知, 随着蘖肥施用量的增加, 株高上升趋势也随之增加, 处理C增加最快, 好于其他处理和对照。
2.2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变化的影响
由图2可知, 蘖肥施用量能够提高分蘖数, 处理C分蘖数高于处理B和其他处理, 增加趋势较明显。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处理C可以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 效果好于其他处理。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增加蘖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水稻各方面产量性状, 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处理C产量最高, 为10 656.06kg/hm2增产率达到3.7%;处理A与CK相比, 产量减少1.8%。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2014年有效积温较高, 大风天气较少, 水稻未出现倒伏, 随着蘖肥施用量的增加, 株高和分蘖数也随之增加, 能够提高干物质积累量, 蘖肥97.5 kg/hm2表现最好, 能够提高水稻产量, 增产率达到3.7%。
摘要: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97.5、58.5 kg/hm2时, 水稻株高、分蘖、干物质积累好于其他处理, 产量增产率最高, 达到3.7%。
关键词:水稻,氮肥施用量,产量性状,增产率
参考文献
[1]郑丹, 迟凤琴.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1) :7-8.
[2]单提波, 杨玲, 慕永红.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9) :27-29.
[3]王巧兰, 吴礼树, 赵竹青, 等.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 :14-19.
[4]袁嫚嫚, 叶舒娅, 刘枫, 等.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9) :56-57.
[5]杨益花, 张亚洁, 苏祖芳.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5 (1) :5-8.
[6]刘立军, 王志琴, 桑大志, 等.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3) :46-50.
不同用量 篇2
关键词:烤烟;硫酸钾;氮;硫;钾
中图分类号: S57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116-03
收稿日期:2014-12-24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烟草资源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杨 波(1988—),男,湖北广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E-mail:y03108035@163.com。
通信作者:董建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烟草栽培和生态研究。Tel:(0532)88701036;E-mail:dongjainxin@caas.cn。
烟草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无论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1]。在烤烟种植上,硫酸钾作为最主要的钾肥被广泛的使用。N、S、K等矿质养分是调控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着烟株的营养状况和烟叶的产量品质[2-5]。深入研究烤烟中N、S、K的营养规律,对合理调控烟株营养、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烤烟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布研究方面,国内外已有大量工作[4-13]。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积累施肥量不同,烟株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和积累量差异很大[4,6,11]。但不同硫酸钾施用量对烤烟根、茎、叶的N、S、K积累规律影响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硫酸钾对烤烟N、S、K积累的影响,以及在施用硫酸钾条件下烤烟的营养积累规律,以期为提高钾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山东省即墨市(36°26′54″N,120°34′38″E,海拔 75 m),试驗于2010年进行,供试烤烟品种为NC89,2010年试验地土壤0~20 cm土层的养分为:pH值5.56,有机质1166 g/kg,碱解氮52.69 mg/kg,有效磷10.60 mg/kg,速效钾105.25 mg/kg;20~40 cm土层养分为:pH值5.62,有机质7.80 g/kg,碱解氮34.12 mg/kg,有效磷5.74 mg/kg,速效钾55.75mg/kg。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肥为空白处理(对照),连年栽烟;处理T1、T2、T3设置不同硫酸钾施用量,3个处理施用等量硫酸钾型复合肥(含N、P2O5、K2O、S分别为15%、15%、15%、12%),T2和T3在T1的基础上增施硫酸钾。不同处理施肥量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表1 试验施肥方案
处理
施肥量(kg/hm2)
N P2O5 K2O S
对照 0 0 0 0
T1 83.25 83.25 83.25 66.06
T2 83.25 83.25 166.50 90.42
T3 83.25 83.25 249.75 126.78
1.2 测定方法
2010—2013年试验连续进行,2013年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分别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选取各个小区具有代表性的烟株5株,分根、茎、叶,在105 ℃下杀青15 min,然后在70 ℃下烘干至恒质量,称质量记录,粉碎后分析样品中的氮、钾、硫含量。全氮测定用H2SO4-H2O2消煮法[8];全钾测定用火焰光度法[9];硫含量采用HNO3-HClO4-HCl消化法[14]测定。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AS 9.2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 多重比较[1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干质量的影响
在烤烟生长3个时期,施肥与对照比较均显著提高了烤烟根、茎、叶的干质量(表2)。在团棵期,根的干质量随着硫酸钾用量的提高而有所增加。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均以低浓度硫酸钾处理T1根的干质量最高。硫酸钾施用量不同的T1、T2、T3 3个处理根干质量差异不显著。
茎的干质量在团棵期随着硫酸钾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低硫酸钾用量T1处理的茎干质量在旺长期、成熟期最高,与根干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在3个生育时期中,高硫酸钾用量T3处理的叶干质量均低于低硫酸钾用量T1处理。团棵期时中硫酸钾用量T2处理的叶干质量最高,另外2个时期均以低硫酸钾用量T1处理叶干质量最高。
表2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根、茎、叶干质量的影响
生育时期 处理
干质量(g/株)
根 茎 叶
团棵期 对照 4.78±1.42b 6.30±1.58a 43.73±4.56c
T1 8.89±0.35a 12.61±2.83a 60.92±6.00ab
T2 9.53±2.47a 13.60±6.32a 71.89±5.11a
T3 9.60±2.26a 14.41±1.21a 49.76±9.65bc
旺长期 对照 10.58±0.44a 29.67±5.39b 73.50±1.20b
nlc202309040446
T1 23.50±11.22a 55.54±14.69a 125.42±15.41a
T2 22.36±0.69a 49.04±1.37ab 96.91±6.77b
T3 20.38±2.05a 52.46±7.90ab 94.25±9.86b
成熟期 对照 21.22±8.65b 87.83±26.87b 80.23±16.06a
T1 50.58±12.67a 153.22±25.42a 132.45±0.63a
T2 42.15±3.63a 132.39±28.02a 116.29±4.35ab
T3 43.73±1.60a 128.21±9.31a 119.04±10.70ab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3、表4、表5、表6同。
2.2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养分吸收的影响
2.2.1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氮吸收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成熟期时,施用硫酸钾的T1、T2、T3处理中烟株根的氮积累量与对照差异显著,施肥显著提高了根的氮积累量。施用硫酸钾的3个处理间根的氮积累量差异不显著。旺长期时施用硫酸钾的3个处理中根的氮积累为T2>T1>T3。
施用硫酸钾的3个处理中烟茎的氮累积量在3个时期差异都不显著,表明硫酸钾用量对烟茎氮积累量影响不明显。
与对照相比较,施用硫酸钾的处理中烟叶氮积累量在团棵期、旺长期差异显著,施肥显著的提高了烟叶氮积累量。T1处理烟叶氮积累量在旺长期、成熟期最高。
与对照比较,T1、T2处理整株烤烟氮积累量差异显著,表明施肥对烟株氮积累量影响较大,硫酸钾用量对烟株氮积累量影响也较大。在旺长期、成熟期,低硫酸钾用量T1处理氮积累量显著高于中硫酸钾用量T2处理和高硫酸钾用量T3处理。高硫酸钾用量T3处理和中硫酸钾用量T2处理的烟株氮积累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当硫酸钾施用过多时,烟株氮积累量差异不明显。
表3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根、茎、叶及整株烤烟氮积累量的影响
生育时期 处理
氮积累量(g/株)
根 茎 叶 总量
团棵期 对照 0.083±0.028b 0.097±0.048b 1.376±0.259c 1.555±0.335c
T1 0.159±0.009ab 0.301±0.066a 2.264±0.284ab 2.725±0.340ab
T2 0.174±0.036a 0.293±0.122a 2.666±0.044a 3.133±0.114a
T3 0.163±0.061ab 0.313±0.006a 1.662±0.374bc 2.138±0.307bc
旺長期 对照 0.142±0.005a 0.357±0.030b 2.132±0.150c 2.631±0.115c
T1 0.282±0.134a 0.984±0.228a 4.447±0.204a 5.713±0.430a
T2 0.344±0.015a 0.613±0.088ab 3.481±0.119b 4.437±0.222b
T3 0.174±0.118a 0.847±0.229a 3.455±0.492b 4.476±0.777b
成熟期 对照 0.217±0.092b 1.313±0.260b 1.283±0.135b 2.813±0.487c
T1 0.592±0.143a 2.329±0.794a 2.895±0.833a 5.816±0.182a
T2 0.455±0.050a 2.088±0.149ab 2.298±0.261a 4.840±0.249b
T3 0.489±0.028a 1.947±0.369ab 2.087±0.319ab 4.523±0.225b
2.2.2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钾吸收的影响 在施用硫酸钾的3个处理中,根系钾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与对照比较,除旺长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4)。从团棵期至旺长期,烟根钾积累量变化很大,从旺长期至成熟期,变化很小。
T1、T2、T3处理烟茎钾积累量在3个时期差异均不显著,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烟茎钾积累量均有所提高,说明施肥提高了烟茎钾积累量。
在旺长期和成熟期,施用硫酸钾的3个处理中烟叶钾积累量差异不显著,表明提高硫酸钾施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钾向烟叶的积累。与对照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烟叶钾积累量(表4)。
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整株烤烟钾积累量在3个生育时期均差异显著,表明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烟株钾积累量。
2.2.3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硫吸收的影响 施肥提高了烟根中硫积累量(表5)。成熟期T1、T2、T3 3个处理烟根硫积累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在旺长期差异不显著,可能是旺长期烟株处于快速生长期,烟根对硫吸收效率比较高。
从表5可以看出,T1、T2、T3 3个处理的烟茎硫积累量在3个时期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硫酸钾的用量对烟茎硫积累量影响不明显。
在旺长期、成熟期,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后烟叶硫积累量差异显著,而T1、T2、T3 3处理间的烟叶硫累积量差异不显著,表明与烟茎一样,提高硫酸钾用量并不能显著改变烟叶硫累积量(表5)。
从整株烟株硫积累量的变化来看,施肥和不施肥差异显著。旺长期、成熟期时T1、T2、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硫酸钾施用量的多少对烟株硫积累量影响不明显。在团棵期、旺长期,烟株硫积累量有随着硫酸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nlc202309040446
2.3 不同硫酸钾用量在成熟期对烟叶氮、钾、硫含量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对照与施肥处理相比,烟叶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硫酸钾用量在成熟期对烟叶氮含量影响不显著,随着硫酸钾用量的增加,烟叶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烟叶钾和硫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对照与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高用量与低用量硫酸钾处理间差异显著,提高硫酸钾用量显著增加了烟叶钾和硫含量。烟叶中硫含量过高会降低其燃烧性[16],使质量显著下降[17],美国等国家已明确规定烟叶中的硫含量不得超过0.7%[17]。在高用量硫酸钾的处理下,烟叶含硫量已经达到0.62%,有硫超标的风险,表明过多施用硫酸钾不利于烟叶的品质。
表4 不同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根、茎、叶及整株烤烟钾积累量的影响
生育时期 处理
钾积累量(g/株)
根 茎 叶 总量
团棵期 对照 0.087±0.020b 0.207±0.071b 0.875±0.193c 1.169±0.283c
T1 0.153±0.011ab 0.407±0.097ab 1.487±0.198b 2.047±0.299b
T2 0.196±0.054a 0.502±0.213ab 2.066±0.0004a 2.764±0.267a
T3 0.219±0.046a 0.550±0.039a 1.588±0.241b 2.357±0.155ab
旺长期 对照 0.092±0.033a 0.856±0.307b 2.189±0.701b 3.137±0.976b
T1 0.409±0.198a 1.578±0.379ab 4.100±0.885a 6.088±1.291a
T2 0.401±0.363a 1.385±0.128ab 3.667±0.222ab 5.543±0.269a
T3 0.303±0.093a 1.869±0.418a 3.893±0.679a 6.064±1.117a
成熟期 对照 0.179±0.092b 1.561±0.265b 1.247±0.689b 2.987±1.045b
T1 0.470±0.113a 2.595±0.539a 2.439±0.444a 5.505±0.017a
T2 0.417±0.057a 2.729±0.088a 2.987±0.464a 6.133±0.581a
T3 0.458±0.061a 2.701±0.358a 3.369±0.452a 6.551±0.818a
表5 不同硫酸用量对烤烟根、茎、叶硫积累量的影响
生育时期 处理
硫积累量(g/株)
根 茎 叶 总量
团棵期 对照 0.012±0.002b 0.010±0.003b 0.069±0.007b 0.091±0.011b
T1 0.020±0.003ab 0.021±0.005ab 0.148±0.043b 0.188±0.041b
T2 0.030±0.011a 0.036±0.021a 0.321±0.106a 0.387±0.014a
T3 0.028±0.006a 0.037±0.004a 0.325±0.064a 0.390±0.062a
旺长期 对照 0.015±0.004a 0.052±0.009b 0.177±0.015b 0.244±0.021b
T1 0.025±0.007a 0.086±0.019ab 0.504±0.081a 0.614±0.070a
T2 0.037±0.025a 0.092±0.020ab 0.593±0.225a 0.723±0.179a
T3 0.033±0.015a 0.132±0.039a 0.609±0.149a 0.774±0.192a
成熟期 对照 0.033±0.013b 1.313±0.260b 0.191±0.021b 1.537±0.251b
T1 0.067±0.025a 2.329±0.794a 0.570±0.145a 2.967±0.625a
T2 0.066±0.004a 2.088±0.149ab 0.687±0.101a 2.840±0.108a
T3 0.070±0.011a 1.947±0.369ab 0.799±0.223a 2.816±0.153a
表6 不同硫酸钾用量在成熟期对烟叶氮、钾、硫含量的影响
处理
营养物质含量(%)
氮 钾 硫
对照 1.51±0.31a 1.36±0.37c 0.23±0.10c
T1 1.87±0.23a 1.59±0.03bc 0.37±0.03bc
T2 1.76±0.20a 2.28±0.19ab 0.53±0.06ab
T3 1.63±0.18a 2.65±0.55a 0.62±0.16a
3 结论与讨论
在墨烟田土壤上,适当提高硫酸钾用量可以提高烟叶产量,过量则会造成浪费,本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结果[18-23]相吻合,建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
氮在烟株中的分配比例为叶>茎>根。施用硫酸钾提高了烟株各部位的氮积累量,但过多投入硫酸钾对氮积累量影响不显著。从旺长期至成熟期、团棵期至旺长期煙株氮积累量的变化更大。
试验结果表明,在团棵期和旺长期,钾在烟株中分配比例为叶>茎>根,在成熟期则为茎>叶>根,表明钾在烤烟生长后期有可能从叶向其他部位转移。
nlc202309040446
在团棵期和旺长期,硫在烟株中分配比例为叶>茎>根,在成熟期则为茎>叶>根,有可能在烤烟旺长期,有部分硫会从叶转移至茎或根。随着硫酸钾用量的提高,烟株的硫积累量有所增加,但是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随着硫酸钾施用量的变化,相比于根和茎,烟叶干质量以及烟叶氮、硫、钾积累量变化更大,因为烟叶是收获器官,是养分的库。相关烤烟氮、硫、钾的积累在各个时期以及在各个部位累积与转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参考文献:
[1]白智勇.1993—1998年世界各国烟叶产量统计[J]. 上海烟叶,1999(2):55-57.
[2]王瑞新. 烟草化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44-294.
[3]韩锦峰. 烟草栽培生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李祖士,沈升法,阮关海,等. 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0(6):26-28.
[5]冯光群,王仕海,张长华,等.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0(增刊):49-54.
[6]郑宪滨,曹一平,张福锁,等. 不同供钾水平下烤烟体内钾的循环、累积和分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166-172.
[7]胡国松,郑 伟,王震东,等. 烤烟营养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39.
[8]訾天镇,郭月清,刘国顺,等. 烟草栽培[M]. 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1996:107-119.
[9]王瑞新. 烟草化学品质分析法[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0]Hawks S N Jr, Collins W K. Principles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J].Raleigh,USA:N C State University,1983:109-169.
[11]Raper C D Jr, McCants C B. Nutrient accumulation in flue-cured tobacco[J].Tob Sci,1966,10:109.
[12]Sims J L,Grove J H. Soluble calcium fertilizer effects on early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burley tobacco[J]. J Plant Nutrition,1995,18(5):911-921.
[13]Prasad R,Ramachandram D,Sanni B M.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leanes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cv. CM-12 (KA) grown in Nls of andhra Pradesh[J]. Tob Res,1998,24(1):15-21.
[14]许自成,王 林,肖汉乾,等. 湖南烟区烤烟硫含量与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分布特点[J]. 应用生态学报,2007,27(11):2507-2511.
[15]李春喜,邵 云,姜丽娜. 生物统计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5-121.
[16]Myhre D L,Attoe O J,Ogden W B. Chlorine and other constituents in relation to tobacco leaf-burn[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56,20(4):547-551.
[17]曹志洪. 优质烤烟生产的钾素与微肥[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6-46.
[18]周冀衡,朱小平. 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188-227.
[19]左天觉. 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 朱尊权,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19-222.
[20]周冀衡,汪邓民,吕国新,等. 不同烤烟品种苗期对钾素响应能力的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1998(2):8-12.
[21]刘国顺,习向银,时向东,等. 钾水平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3(1):14-17.
[22]介晓磊,刘 芳,化党领,等. 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对烟草苗期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158-162.
[23]洪丽芳,付利波,苏 帆,等.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3,29(3):457-461.
磷肥不同施用量在水稻上对比试验 篇3
2008年选用三江1号和空育131两个水稻品种分别进行试验, 来探索三江1号与空育131需肥量的不同。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8年设在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十队1号地,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多年老水田, 有机质含量为3.76%, pH值为5.9。土壤中含速效磷20.81mg/kg、速效钾282mg/kg、速效氮213.59mg/kg、速效硅331.86mg/kg。供试水稻品种为三江1号、空育131。供试肥料为46%尿素、64%磷酸二铵、50%硫酸钾。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 在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选取4个不同的磷肥施用量、两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同时采取常规施肥作对照。各处理插秧期一致, 每处理区面积1333.3m2。试验共设5个处理, 处理1每公顷施尿素216kg、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90kg;处理2每公顷施尿素204kg、磷酸二铵60kg、硫酸钾90kg;处理3每公顷施尿素193.5kg、磷酸二铵90kg、硫酸钾90kg;处理4每公顷施尿素181.5kg、磷酸二铵120kg、硫酸钾90kg;处理5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每公顷施尿素135kg、磷酸二铵90kg、硫酸钾75kg。
4月16日播种, 4月25日出苗, 5月8日整地。整地时全层施肥, 氮肥施尿素总量的30%, 磷肥施全部磷酸二铵, 钾肥施硫酸钾50%作基肥。选择的除草药剂为进口药剂农思它, 水整地后甩施, 每公顷用量为3450mL, 井水灌溉。5月15日插秧, 分蘖期全田按处理用量撒施返青肥氮肥30%, 穗肥氮肥30%、硫酸钾50%, 全田公顷喷施爱丰液肥1875g。7月16日、25日喷施试验防病药剂各一次, 9月23日成熟收割。在成熟前取样考种, 每处理取3点, 查有效穗数、平方米穗数, 取5穴进行取样考种, 每点取3m2晒干, 进行脱谷测产。
由于2008年早春春雪较大, 对扣棚整地有一定影响, 4~5月气温比历年低, 降水偏少, 光照正常;夏季气候干旱、高温光照充足, 7~8月降水偏少。由于灌溉对水稻前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但高温少雨对水稻防病、高产有利, 秋季高温少雨、枯霜期偏晚对水稻成熟、收获有利。
2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空育131的各配比施肥情况均没有当地常规施肥效果好, 产量结构只有有效穗部分增加, 处理2的结实率较对照有所增加, 产量均未增加。
三江1号各处理的株高、有效穗数较对照均有所增加, 各处理的千粒重均低于常规处理。处理1较对照增加穗粒数5.8粒、穗实粒数5.6粒, 结实率增加0.8个百分点, 公顷增产410kg;处理2较对照增加穗粒数3.8粒、穗实粒数3.2粒, 公顷增产553.4kg;处理3较对照增加结实率2.4个百分点, 公顷增产291.4kg;处理4较对照增加穗粒数7.3粒、穗实粒数6.5粒, 结实率增加0.4个百分点, 公顷增产58.7kg。
3小结
不同用量 篇4
【摘要】 以早籼稻中嘉早1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05、150、195kg/hm2)和栽插密度(30万/ hm2和24万/ hm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30万/hm2,氮肥施用量为195kg/hm2时,产量水平最高,达到7.18 t/hm2。
【关键词】 产量 氮肥用量 移栽密度
中嘉早1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中熟偏迟早籼,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好,后期青秆黄熟。中抗稻瘟病,易感白叶枯病。为了探索其最佳的栽培方式,对中嘉早17不同的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9年在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后金村进行,采用旱育移栽种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肥用量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主区面积40m2以上,副区面积20m2以上,3次重复。氮肥施肥量共设4个处理:不施氮肥、低氮肥(105kg/hm2)、中氮肥(150kg/hm2)、高氮肥(195kg/hm2)。氮肥均分4次施用,基肥栽插前1天施用(占总氮肥施用量的40%),移栽后10天第一次追施氮肥(占25%),第二次在穗分化始期施用(占25%),最后一次在倒1—2叶期施用(占10%)。种植密度设置2个处理:30万/ hm2(株行距5×6寸)和24万/ hm2(株行距5×7.5寸)。
所有小区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相同,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作基肥和穗肥各占50%。所有试验均要求严格控制病害和虫害,不施用除草剂,采用人工中耕。
试验测定项目包括生育期、产量构成和产量三个方面。①生育期:记载始穗期、齐穗期等;②产量构成:成熟期考察20丛有效穗数,3次重复,按平均有效穗数每个品种随机取样12丛做3次重复,考察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③产量测定:去除边2行,每小区收割6-10平方米,晒干换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中嘉早17的生育期和株高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密度栽插,采用何种施肥方案,中嘉早17的生育期都没有变化,施肥区与不施氮肥区相比株高明显增加,施肥区间株高差异不大。相同施氮水平下,高密度区株高相对低密度区有一定程度降低。
2.2不同处理下中嘉早17的产量及相关性状
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的穗数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表2)可以看出,在两种密度下,氮肥用量增加,最高苗数随之增加。低密度处理,有效穗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处理,有效穗随着氮肥用量先增加后降低,成穗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中嘉早17穗长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两种种植密度下,都以高氮肥处理穗最长。高密度处理,高氮肥区和不施氮肥区相比,穗长增加2.2cm;低种植密度下,高氮肥区和不施氮肥区相比,穗长增加1.3cm。
无论以何种密度种植,每穗总粒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处理变幅为102.56-123.56,低密度处理,变幅为105.26-130.85。每穗实粒数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氮肥区和不施肥区相比分别增加25.3%和13.5%
结实率也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高密度下,结实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低密度下,结实率的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高氮肥区和低氮肥区相比下降8.58%。结实率的降低与高氮条件下穗部颖花和一、二次枝梗发生退化有关[1-2]。
水稻粒重与谷粒颖壳的细胞分裂速度、细胞数目及灌浆速度密切相关。孙智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有利于小麦千粒重的提高[3]。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本试验中在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条件下,千粒重的表现相对稳定,处于25-25.5g之间,处理间差异较小。
从(表2)可以看出,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不同,中嘉早17产量水平均有差异。不同的栽插密度产量水平均为:不施氮肥区<低氮肥区<中氮肥区<高氮肥区;同等施氮水平,高密度处理产量较高。高密度高氮肥区产量最高,达到7.18t/hm2,与不施氮肥区相比增加了1.61 t/hm2。
3.小结与讨论
(1)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水稻产量的4因素在生育进程中先后形成,其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在本文研究中,氮肥施用量的范围0-195 kg/hm2。在该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在分析以上4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有效穗数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变幅较大。在两种栽插密度下变幅分别为238.8-299.3万/ hm2和218.9-280.1万/ hm2。施肥区和不施氮肥区相比,而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穗型明显增大。不同的处理千粒重表现稳定,没有显著性变化。施用氮肥对中嘉早17的结实率影响较大,总的来说增加氮肥用量,结实率随之降低。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依据氮肥用量的不同变异程度最大,是影响中嘉早17增产的关键因素。
(2)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增穗、增粒、增重,实现高产。本实验设置30万/ hm2和24万/ hm2两种种植密度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0万/ hm2密度处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更有利于中嘉早17的增产。
(3) 在过去的几十年,增加稻米产量一直是育种和栽培工作者的首要目标。水稻半矮杆基因sd-1和杂种优势的利用,使水稻产量产生很大的飞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肥的种类、数量与方法对稻米品质影响不同,以氮肥对米质的影响最为重要。增加氮肥改善了稻体营养条件而提高了蛋白质含量,而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稻米的加热吸水率、胀饭容积、糊化温度均增加,米饭粘性和弹性降低,不利于蒸煮和食味品质的改善[4]。本试验仅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而氮肥用量对中嘉早17稻米品质有怎样的影响?如何调整施肥方案即可增加稻米产量又能改善品质?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姚友礼,王余龙,蔡建忠等.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研究[I].品种间每穗颖花分化数的差异及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2):33—38.
[2]姚友礼,王余龙,蔡建忠等.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研究II.品种间每穗颖花退化数的差异及其分化数和抽穗期物质生产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4):24—29.
[3]孙智,刘瑞国,于娜等.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小麦光合器官对千粒重贡献的影响[D].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007,71—75.
[4]黄发松,胡培松等.优质稻米的研究及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58—62.
不同用量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前作为水稻, 土质为砂壤土, 田面平整, 土壤肥沃, 肥力均匀, 土壤有机质含量17.58 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6。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氮肥用量处理, 分别为施氮量240 kg/hm2 (运筹方式为7∶3∶0∶0) (N1) 、150 kg/hm2 (运筹方式为4∶0∶4∶2) (N2) 、225 kg/hm2 (运筹方式为7∶0∶6∶2) (N3) 、180 kg/hm2 (运筹方式为8∶0∶7∶3) (N4) , 以不施肥为对照 (CK) 。4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共20个小区。小区长15.7 m, 宽6.0 m, 行距25 cm, 小区面积94.2 m2。
1.4 试验过程
小麦于11月11日播种, 人工开沟条播, 基施P2O560kg/hm2、K2O 90 kg/hm2。3月12日用50%苯磺·异丙隆1 800g/hm2喷雾防除杂草[4,5,6]。2月17日施返青肥;3月14日施拔节肥, 3月19日喷0.4%硫酸锌, 4月11日施孕穗肥。4月21日和4月28日2次防治小麦赤霉病和蚜虫, 并加喷0.1%磷酸二氢钾。6月3日收获。
1.5 调查项目与方法
播前进行5点取样, 测定土壤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每小区取1个点, 每点长1 m, 调查基本苗、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 返青期、越冬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等的主茎叶龄、茎蘖数[7]。成熟期分区收获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施氮方法对扬麦16群体发育动态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增加氮肥的用量, 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扬麦16的苗数增加, 成穗数以处理N3的最高, 达到428.73万穗/hm2, 其他依次为处理N1>处理N4>处理N2, 不施氮肥的成穗数最少, 仅为251.72万穗/hm2。
2.2 不同施氮量、施氮方法对扬麦16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在施氮量较低时,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穗粒数、穗数呈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粒数增加明显, 但当氮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扬麦16穗粒数、穗数反而下降[8]。处理N3穗数、穗粒数最多, 分别达到428.73万穗/hm2、47.82粒。氮肥用量对千粒重影响相对较小, 以处理N2最高, 达到38.81 g, 其他处理间千粒重都在37.01~38.13 g, 变化不大。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各处理扬麦16的产量逐渐增加, 当施氮量超过225 kg/hm2时, 再增加氮肥用量, 扬麦16产量降低。以处理N3最高, 达到6 462.69 kg/hm2, 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N1与处理N2产量基本持平, 产量分别为5 831.25、5 708.08 kg/hm2, 与处理N3、N4、CK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N2产量位居第4位, 比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与其他施氮处理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CK产量最低, 仅为2 309.71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扬麦16施氮量为225 kg/hm2时, 基肥:返青肥∶拔节肥∶孕穗肥以7∶0∶6∶2时, 穗数、穗粒数最多, 产量最高, 达到6 462.69 kg/hm2, 表明扬麦16在如皋市以施用氮肥225 kg/hm2为佳。
摘要: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用比例对扬麦16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 kg/hm2时, 基肥∶返青肥∶拔节肥∶孕穗肥以7∶0∶6∶2时, 穗数、穗粒数最多, 产量最高, 达到6 462.69 kg/hm2。
关键词:氮肥用量,扬麦16,产量,影响
参考文献
[1]吕强, 熊瑛, 陈明灿, 等.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9) :17-20.
[2]刘万代, 樊树平, 晃海燕, 等.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3 (2) :56-59.
[3]孙克刚, 胡颖, 和爱玲, 等.控释尿素对小麦品种郑麦36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8) :67-69.
[4]刘万代, 樊树平, 晁海燕, 等.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3 (2) :56-59.
[5]朱明哲, 吴国梁, 翟素琴, 等.三种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氮量对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15-18.
[6]郭中义, 张少泽, 易玉林, 等.不同土类施用氮磷钾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4) :670-671.
[7]江洪芝, 谭飞泉.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09 (4) :658-66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的影响 篇6
试验地点:建平县八家农场八家分场西营子组。
试验材料:菲万田长效肥 (26-12-10) 、菲万田复合肥 (15-20-10) 、一水硫酸锌 (ZnSO4.H2O) 。
试验示范面积:26亩。
供试作物:玉米, 品种为浚单20。
处理内容:处理1:对照处理2:对照+底肥ZnSO4.H2O 1千克/亩处理3:对照+底肥ZnSO4.H2O 2千克/亩示范1:对照
示范2:对照+底肥ZnSO4.H2O 2千克/亩
具体用量、小区面积:处理1:菲万田长效肥35千克/亩、菲万田复合肥15千克/亩, 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小区面积1亩, 设2次重复。处理2:底肥一水硫酸锌用量1千克/亩, 小区面积1亩, 设2次重复。处理3:底肥一水硫酸锌用量为2千克/亩, 小区面积1亩, 设2次重复。示范1:菲万田长效肥35千克/亩、菲万田复合肥15千克/亩, 播种时一次性施入。示范面积10亩, 不设重复。
示范2:底肥一水硫酸锌用量为2千克/亩, 小区面积10亩, 不设重复。
采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 大垄70厘米、小垄40厘米。玉米品种为浚单20, 亩播种量3.5千克, 平均株距27厘米、行距55厘米。试验设3个处理, 每个处理2次重复, 小区面积1亩, 共6亩;示范设2个处理, 分别是试验的处理1和处理3,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10亩, 共20亩。播种4490株, 出苗率93%, 即亩保苗4175株。
从各个生育时期调查中可以看出, 无论哪一生育时期, 植株高度处理3>处理2>处理1、示范2>示范1, 说明施入一水硫酸锌可以增加玉米植株高度, 促进作物生长, 并且2千克/亩的施用量好于1千克/亩的施用量。
从考种调查中可以看出, 秃尖长度处理3<处理2<处理1、示范2<示范1, 穗粒数和百粒重处理3>处理2>处理1、示范2>示范1, 说明施入锌肥可以降低秃尖长度, 增加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 并且2千克/亩的施用量好于1千克/亩的施用量。
试验示范测产采用随机抽取三点, 每点选择一条大垄5米长, 取下果穗, 脱粒, 测定水分, 然后称籽粒重, 折合成标准水分产量, 最后换算成亩产。亩产=测产小区籽粒重×含水率×667/ (1%~14%) /测产面积。
通过对玉米产量调查可以看出, 试验产量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 其中处理3亩增产99.84千克, 增产率达13%;处理2亩增产54.97千克, 增产率达7%。示范产量表现为示范2>示范1, 亩增产90.55千克, 增产率为12%。
对试验的3个处理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对示范的2个处理产量进行t检验分析。试验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有极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当P为2、3时极差均为极显著, 说明处理3相对处理2、处理1增产极显著、处理2相对处理1增产极显著, 即玉米施一水硫酸锌2千克/亩比施1千克/亩增产极显著, 玉米施一水硫酸锌1千克/亩比不施锌肥增产极显著。
从不同锌肥施用方式示范玉米产量t检验分析表可以看出, 玉米亩底肥施入2千克一水硫酸锌示范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由于处理间除了增施锌肥外, 其他条件均相同, 按549.5元计算。从经济效益分析表可以看出, 不同锌肥施用量试验亩增效处理3大于处理2, 处理3亩增效为189.68元, 处理2亩增效为104.94元, 说明玉米锌肥2千克/亩的效益高于1千克/亩;不同锌肥施用量示范2增效显著, 亩增效益达171.1元, 说明玉米锌肥2千克/亩施用量较为合适, 值得大面积推广。
不同用量 篇7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双城市单城镇政久村农户徐福志试验地, 该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黑土, 土壤质地为中粘壤, 有机质2.818%、全氮0.144%、有效磷58mg/kg、有效钾126mg/kg、p H7.0。
选用的水稻品种为松粳5号。
本试验采用大区直接对比法, 设五个处理, 不设重复, 即亩施用量分别为, N4.5P6K3、N6P6K3、N7.5P6K3、N9P6K3、N12P6K3, 每个处理面积为1亩, 单排单灌。
4月17日育苗, 5月18日施底肥, 5月19日泡田, 5月21日插秧, 9月27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生物性状的影响
由表中分析, 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 构成水稻生物性状的不同因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有效分蘖数由N4.5P6K3的15.2条增加到N9P6K3的17.2条, 增加2条;株高由N4.5P6K3的90.2cm增加到N12P6K3的98.2cm, 增加8cm;穗长由N4.5P6K3的16.5cm增加到N9P6K3的17.0cm, 增加1.4cm;穗粒数由N4.5P6K3的103个增加到N9P6K3的113个, 增加10个;结实率由N4.5P6K3的88.2%增加到N9P6K3的92.6%, 增加4.4%;千粒重由N4.5P6K3的23.2g增加到N12P6K3的25.6g, 增加2.4g。但当氮素水平由N9增加到N12时, 各种因子与N9相比差异不大。
2.2 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单位:kg、%
由表中分析, 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 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增产趋势, 处理N4.5P6K3到处理N12P6K3, 平均产量分别为520.4kg、527.7kg、538.2kg、560.1kg、559.2kg, 较处理1亩增产分别为21.9kg、31.2kg、40.1kg、38.8kg, 增产幅度分别为4.2%、6.0%、7.7%、7.5%。但, 当氮素水平由N9增加到N12时, 产量与N9相比差异不大。
2.3 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效益的影响
单位:元
注:水稻价格每公斤按2.00元计算
由表中分析, 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 水稻效益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处理N6P6K3到处理N12P6K3, 较处理1亩纯增效益分别为8.53元、23.66元、61.59元、48.05元。但, 当氮素水平由N9增加到N12时, 效益与N9相比呈下降趋势。
3、结论
3.1 氮素不同用量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效益均不同影响, 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 各项因子呈递增趋势, 但氮素水平增加到一定量时, 呈下降趋势, 符合报酬递减率。
不同用量缓释肥对山区玉米的影响 篇8
关键词:缓释肥,玉米,产量,山区
贵州西部山区玉米生产中, 肥料的施用是一个主要环节, 普通的肥料施用后, 一部分要随水土流失, 易造成土地板结,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对土地环境以及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一部分要挥发到空气中, 对大气造成污染, 从而使肥料的利用率严重下降;真正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肥料的较少一部分;而缓释肥可以缓慢地释放养分, 充分被农作物所吸收, 这样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也保护了环境, 是一种可以一次作底肥施用, 不用追肥、节省劳动力的新型肥料。
针对山区目前普遍存在土壤表面径流严重、肥料利用率低, 而且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具体情况, 根据贵州省农推总站、毕节市农技站安排, 结合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 为了测试玉米缓释肥的最佳施用效果, 使玉米的产量达到最高、投入产出效益最大, 特进行长效缓释肥试验研究, 以便更好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1,2,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七星关区八寨坪镇, 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上某农户家的责任地里进行, 试验地海拔1 650 m, 地势平坦向阳, 肥力上等、均匀, 冬闲。常年玉米产量为6.00~6.75 t/hm2。
1.2 试验材料
玉米长效缓释肥 (养分含量22∶8∶10, 贵阳骅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玉米专用复合肥 (养分含量16∶16∶16) 参试玉米品种为靖丰8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分别为缓释肥450 kg/hm2 (A) 、600kg/hm2 (B) 、750 kg/hm2 (C) 、900 kg/hm2 (D) 、1 050 kg/hm2 (E) , 以当地习惯施肥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8 m2 (4.5 m×4.0 m) 。小区间不设走道, 重复间走道50 cm。玉米种植3个双行, 种植密度6万株/hm2, 双株育苗移栽108株/小区, 9窝18株/行。小区具体排列见图1。
1.4 田间管理措施
试验于3月30日播种育苗, 4月15日移栽, 移栽时玉米幼苗2叶1心。移栽前施用玉米长效缓释肥的处理作底肥一次施入, 根据实施方案没有进行追肥, CK用复合肥420kg/hm2作底肥, 分别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50、300kg/hm2, 各处理均同时覆盖地膜, 没有进行中耕。玉米生长期间没有发生病虫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CK生育期最长为167 d, 其次是处理D、E, 为165 d, 处理A、B、C均为163 d。从各个处理看, 生育期随着肥料的增加而延长, 但是变化不大。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2.2.1 植株性状。
(1) 株高230.0~254.6 cm, 变幅为24.6 cm。植株最高的是处理E, 处理D次之。从各个处理来看, 株高虽然随肥料增加而增高, 但是变化不大; (2) 茎粗 (围圆) 6.6~7.2cm, 变幅为0.6 cm, 最粗的是处理E、CK, 均为7.2 cm;最细的是处理B, 为6.6 cm; (3) 穗位以CK最高, 其他处理基本上是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高, 另外, 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 玉米叶片颜色发黄, 处理A、B、C都有缺肥表现 (表2) 。
2.2.2 植株经济性状。
(1) 穗长为18.7~20.5 cm, 变幅为1.8 cm, CK最长, 为20.5 cm, 处理A最短, 为18.7 cm。穗长随肥料的增加而变长。 (2) 穗粗随肥料的增加而增粗。 (3) 穗行数变化不大。 (4) 行粒数最高的是处理E, 平均为36.2粒, 其次是CK, 为35.3粒。 (5) 千粒重最高的是处理E, 为362.1 g, 其次是CK, 为361.2 g, 千粒重最低的是处理B, 为329.3 g。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 产量最高的为处理E, 达9 550.00kg/hm2, CK次之, 为9 527.78 kg/hm2, 二者基本持平, 其他处理均较CK减产, 减幅最高的为处理A, 较CK减产3 911.11kg/hm2, 减幅达41.05%。将不同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 处理间F值=38.34>F0.05=3.33, F0.01=5.64, 说明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将方差分析结果作进一步新复极差测验, 处理A、B与CK达到极显著水平, 处理C与CK达显著水平, 处理D、E与CK无显著性差异[4,5,6]。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 相比当地习惯施肥, 缓释肥处理的生育期较短, 但不同的施用量间随着用量增加, 水稻的生育期有所延长。产量以施用缓释肥1 050 kg/hm2的处理最高, 达到了9 550.00 kg/hm2, 但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相比, 其差别并不大。
此次试验是缓释肥在山区试验的第1年, 无论是从株型、经济性状表现和产量上看, 均是随着用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高用肥量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产量相差不大, 施用缓释肥的处理到后期均出现缺肥现象, 所以大面积施用缓释肥料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示范。
参考文献
[1]胡庆文, 罗南忠.缓释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 2007, 24 (4) :46-47.
[2]赵霞, 刘京宝, 王振华, 等.缓控释肥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6) :247-249.
[3]张光旭, 胡娟, 郑元红, 等.缓释复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07 (4) :76-78.
[4]梁虹, 赵敏, 朱玲玲, 等.氮缓释复合肥对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12 (11) :1749-1754.
[5]姜雯, 张倩, 张洪生.不同种植密度下缓/控释肥施肥量对夏玉米氮利用和籽粒产量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7) :111-115.
不同用量 篇9
关键词:啤酒大麦,施氮量,蛋白质,产量
啤酒大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对大麦的品质和出酒率有直接的影响, 啤酒大麦的品质优劣固然受遗传性的制约, 但在生产上主要受栽培措施的影响, 其中施氮量的多少是栽培措施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施多少纯氮才能获得品质最好和产量最高的产品, 即是该试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七星研发中心科技园区旱田试验小区, 供试土壤为白浆土,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含量3.62%, 碱解氮146.19mg/kg, 速效磷20.21mg/kg, 速效钾81.14mg/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大麦品种为垦啤麦2号。共设4个处理, 即在施磷、钾肥同一水平的情况下, 施纯氮量分别为52.5kg/hm2 (A) 、60.0kg/hm2 (B) 、67.5kg/hm2 (C) 、75.0kg/hm2 (D) ,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1.3 测定方法
考察各处理的生育进程, 观察茎蘖数、苗期株高、测叶绿素含量、成熟期随机取样考种、测产。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的苗期长势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株高有增高的趋势, 但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分蘖力来看, 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 分蘖率明显增强, 而分蘖率越强, 茎秆则变细, 这可能是由于高肥水条件下, 群体生长较快, 相互遮荫严重, 影响其光合作用所致。但从田间调查来看, 处理A不是茎秆最粗的处理, 而处理B和处理C的茎秆较粗。这是因为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营养生长旺盛, 茎秆粗壮, 2个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中间的2个处理茎秆最粗。后期由于多雨, 处理D倒伏, 导致植株提前死亡。
2.2 不同施氮处理叶绿素含量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 随施氮量的增加, 叶绿素含量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与产量相关性不大, 因为氮肥不仅仅通过叶绿素一个因素对产量有影响。
2.3 不同施氮处理蛋白质含量变化
由表2可知,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因为氮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对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由表3可知, F=15.16≥F0.01=9.78, 所以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处理D与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 与处理B间差异显著, 与处理A间差异极显著;处理C与处理B间差异不显著, 与处理A间差异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A间差异显著。
(%)
2.4 不同施氮量对大麦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有效穗数、有效分蘖、穗粒数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而对穗粒重、产量影响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对4个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 F=3.53, F0.05=4.76, 即F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纯氮量在52.5~75.0kg/hm2范围内变化, 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 但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 施氮量增加, 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各产量性状及蛋白质含量, 可以得出施纯氮量为67.5kg/hm2的处理最好。虽然75.0kg/hm2的处理含氮量及产量均相对较高, 但茎秆细, 成熟期容易倒伏。如果在不适宜的年份, 大面积种植时容易出现大面积减产, 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本试验2008年是第1年实施, 由于特殊年份的气候等诸多因素对试验造成的影响不可避免。因此, 相关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
参考文献
[1]许涛, 王中军, 王凯.滨海石灰性土壤氮钾配施对啤酒大麦品质的影响[J].大麦科学, 2002 (4) :37-38.
[2]沈会权, 陈晓静, 陈和, 等.氮肥用量及运筹对不同啤酒大麦产量和啤用品质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 (2) :29-32.
[3]张慎昌, 李红文, 马瑞玲, 等.浅析红山农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的原因及其关键措施[J].大麦科学, 2005 (1) :11-13.
[4]许明, 封超年, 李长亚, 等.氮肥对啤酒大麦籽粒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4 (2) :34-38, 42.
[5]刘玉春, 沈会权, 陈小霖, 等.施氮量对不同大麦品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7 (4) :43-45.
[6]许峰, 王亦勤, 罗来君, 等.氮肥对啤酒大麦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大麦科学, 2003 (3)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