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流程(精选12篇)
模式流程 篇1
1 背景情况
中国海事局负责全国沿海的港口航道图制作, 其生产历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在2010年之前, 全国海图由天津海测大队、上海海测大队和广州海测大队分别绘制北方、东海和南方的纸海图, 纸海图制作完成后, 再由位于上海的电子海图中心生产电子海图;2010年之后, 海事局决定统一制图, 且测量和制图分开, 由上海海事局航海图书印制中心负责全国纸海图和电子海图制作。
2 数据库制图模式的探索
从2010年开始, 印制中心开始采用数据库模式制作海图。它由源数据库、纸海图生产和电子海图生产三部分组成。三者关系如 (图1) 所示。
从如 (图1) 的流程图看, 纸海图和电子海图的生产以及其他产品在源数据处理好之后可以同步生产, 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受传统制图模式影响, 并没有这么做, 如今的制图流程如 (图2) 。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实践摸索后, 发现这种流程有很多弊端:要完成一幅海图涉及的人员最多可达到9位之多, 还牵涉到两个部门, 每一个作业人员都要对制图资料熟悉一遍, 非常浪费时间;由于源数据和海图生产不在同一部门, 导致作业人员长期只从事一种单一作业, 不利于技术上的提高;且由于作业人员多, 分工过细, 导致作业人员对于问题不能通盘考虑。基于此, 今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全流程海图制作模式。
3 全流程制图模式
在制作全流程指的是在制图中从源数据到纸海图到电子海图生产全部由一位编绘员完成, 质检人员和审定人员也是同样固定。
全流程海图制作示意如 (图3) 。
可见, 在全流程制图中, 所涉及操作人员只需要3人。这就减少了每个作业人员都要去熟悉制图资料的时间, 省去了制图交接时间差, 提高了效率, 尤其在小比例尺编图的情况下, 资料采用复杂, 全流程制图很有优势。从另一方面讲, 全流程制图有利于培养全方位人才, 使得作业中能通盘考虑而不仅仅局限于源数据或产品,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全方位人才的培养也能避免因个别人员调动导致某方面人员缺失的风险。
4 全流程制图模式的展望
严格意义上来说, 目前纸海图和电子海图还是没有同步生产, 因为纸海图由于受到图面承载力, 要做到综合取舍, 源数据中没有注记, 故在进行纸海图生产过程中因注记等问题会对源数据做微小的修改, 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管理者认为电子海图和纸海图要保持一致, 所以电子海图还是要等到纸海图定稿后才进行生产。电子海图并不存在承载力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 电子海图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因为不需要印刷和邮寄, 其更新速度和传输速度非常快, 而且可以个性化定制, 不再局限于图幅范围。
摘要:本文对HPD数据库的生产模式作了简要介绍, 对比了电子海图和纸海图制作的不同流程, 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并对未来电子海图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纸海图,HPD,电子海图,全流程
参考文献
[1]赵俊兰, 冯仲科.基于组件式的自动化系统的建立[J].测绘通报, 2007 (6) .
[2]李守平, 潘雨青, 陈天滋.海洋制图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6, 23 (11) .
模式流程 篇2
一、医学装备购置流程 1.医学装备申购
使用科室根据专业发展情况、人员技术水平、病员多少、申购医学装备的功能要求、技术参数向设备科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做出效益预测和工作计划。
2.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就申购医学装备的功能、技术先进性、现有同类医学装备使用情况、病人来源、效益预测、安装条件和使用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讨论,通过后报院长审批,形成购置计划。设备价值小于5万元,由使用科室申报,送设备科签署意见,报院长审批。3.采购
根据陕西省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按程序采购。4.合同签订
由设备科牵头,拟定或审核采购计划,由临床使用部门、设备科主管领导、院长签字后生效。5.医学装备考察
医学装备需要现场考察时,必须经院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参与商家组织的医学装备考察活动,考察人员由院领导、使用科室、设备科考察医学装备的市场准入合法性、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安装条件等、写出考察报告并存档。6.合同执行 合同由设备科执行。到货后,由设备科和使用科室共同按合同、设备装箱单严格验收,进行使用培训,医学装备正常运行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及安装工程人员签订《安装验收报告》,如有问题及时退货。谈判记录、合同、设备证件及安装验收报告等存档备查。7.入库调拨
医学装备安装验收后方可入库。入库单由采购员签字生效。调拨单由使用科室负责人及具体使用者签字。入库单和调拨单存档备查。
二、医学装备维修流程
医学装备维修首先由故障设备使用科室提出维修申请,设备科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若不能修复,则提出外修申请,报设备科主管签署意见后送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后即请生产厂家或院外技术人员维修。维修情况应做好详细记录。
三、医学装备使用管理流程
医学装备使用管理主要是对医学装备在用状态的监管,保证医学装备充分运转。使用科室定期向设备科提交使用记录,并填写医学装备状态、使用例数、开机时间和操作者等。设备科统计医学装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财务提供的医学装备收入和使用成本对医学装备作效益分析,为医学装备的保养维修、报废提供依据。
四、特种设备管理流程
特种设备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和放射设备三类。特种设备管理关系到医院安全和医疗质量,从设备购置开始到报废终止使用,必须全程监管。设备选型时应考察生产厂家是否具有相应资质。设备验收时查验相应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计量合格证,压力容器应有法定检测部门的压力检测合格证,放射设备应有放射防护合格证,设备科应给特种设备单列建账: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放射设备台账,同时制定特种设备标签张贴在设备上。台账和标签同时表明特种设备种类、投入使用日期、检定日期、检定周期。决不能超周期使用,到下一检定日期前应进行检定。特种设备检定合格,粘贴合格标志,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进行维修后再检测,合格使用,不合格报废。检定报告存档备查。设备科应对特种设备定期抽查其准确性、安全性。使用科室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备科报告。
五、医学装备报废流程
因方法落后、性能不完善、国家要求强制报废的医学装备,使用超期、自然损耗的医学装备,故障频繁、维护费用过高的医学装备,性能明显降低、维修后无改善的医学装备,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排除的医学装备等均应报废。报废由使用科室向设备科提出报废申请,设备科组织技术人员对医学装备性能进行鉴定,签署意见后报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讨论。根据医学装备的性能、诊疗效果、资金回收情况、使用年限,若继续使用的使用成本等综合情况决定是否应报废,再报院长审批。
六、档案管理流程
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应记录医学装备从进入医院到报废的全过程。医学装备档案包括医学装备的原始资料,如合同、安装验收报告、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注册证、合格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设备资质、供货商资质、设备的评价资料等。各环节资料均交设备科档案管理员归档。向院长、设备科和使用科室提供相应的查询、不同岗位查询权限不同。
七、医学装备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科根据合同和院长、设备科负责人与使用科室负责人共同签字的报销单据支付货款。合同约定有质保金应扣留质保金,待质保期结束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供货商三方签字的安装验收报告方可付质保金。根据医学装备购进、调配、报废情况编制折旧提取及使用成本表。财务科建固定资产账,设备科建实物总账及使用科室实物分账。
八、各管理流程的质量控制
ABS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概述 篇3
关键词:ABS;融资模式;风险隔离;信用增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3-0142-02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即资产证券化,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最早起源于住房抵押货款证券化,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逐渐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房地产、租金、企业应收账款等领域。我国的ABS融资起步比较晚,1998年亚洲担保及豪升ABS(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我国第一个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2000年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签署8 000万美元应收账款证券化协议。
1 ABS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
ABS融资模式是指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简单地说,ABS融资模式就是把那些缺乏流动性但又能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将风险与收益进行分离,对其进行信用增级和评级,然后在金融市场上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进行融资。ABS融资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技术比较复杂的过程。
①确定资产证券化对象,将其汇集成一个资产池。在进行ABS融资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拥有资本的未来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大小、信用等级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选择那些有稳定现金流而流动性又比较差的资产,对于进行估算和信用考核,把这些资产汇集起来,形成资产池。
②组建特殊目的的融资载体SPV。成功地组建SPV是ABS能否成功的关键,SPV作为一个特设的法律实体,主要是通过购买证券化资产,以资产的应收权益为担保发行证券。
③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ABS融资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破产隔离,而破产隔离的关键在于原始权益人对于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即原始权益人将资产所有权转让给SPV。
④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为了使以证券化资产为基础的证券能够在金融市场上顺利发售,并取得良好的融资效果,证券化资产的信用等级便成了影响融资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取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为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包括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两种方式。信用增级完成后,需要聘请专业的评级机构对增级后的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评级。证券的信用等级越高,表明证券的風险性越小。
⑤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在完成了信用评级并获得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SPV可以将证券交由承销商进行销售,这样证券便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
⑥SPV利用证券销售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款。SPV将从证券承销商处获得的部分证券销售收入支付给原始权益人,作为资产“真实出售”的购买价款。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权益人才真正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外部融资额。
⑦实施资产与资金的管理。当原始权益人将资产真实出售给了SPV以后,SPV会聘请专业的服务商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管理,对于资产产生的现金收入会存入受托管理人的收款专用账户中,用来对投资者支付本息。
⑧证券清偿。当证券按发行说明书的约定全部被偿付完毕后,如果资产池中还有剩余现金,将在原始权益人和SPV之间按规定进行分配,分配完毕后整个ABS融资过程结束。
2 ABS融资模式中两个核心问题
前面我们分析了ABS融资模式,但是要想真正发挥ABS融资模式的优势,就必须处理好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2.1 SPV的构建及破产风险的隔离。
在整个ABS融资过程中,SPV始终是联结原始权益人和投资者的纽带,组建SPV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起人破产风险对证券化资产的影响。因此SPV构建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ABS融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SPV组建过程中,从组建地来看既可以是发起人所在地,也可以是其他地方,但关键是要看所在地的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和会计体系是否有利;从SPV的形式来看,目前无论是发起人自己设立的SPV,还是市场中介机构设立的SPV,都存在各种问题,而由政府主导设立的信托型的SPV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报的SPV形式。在前面分析ABS融资模式优势时,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SPV能实现风险隔离(或破产隔离)。破产隔离是SPV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核心,它可以保障证券的安全,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要想真正实现破产隔离,一方面是要保持SPV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资产的真实出售。
2.2 证券化资产的信用增级
透过整个ABS融资模式的动作过程,我们可以看出ABS融资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利用特殊的操作手段,将低信用等级的资产提高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等级的资产为保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因此资产的信用等级将直接影响到该资产能否被国际金融市场所接受。如何成功地为资产增级,是ABS融资的第二大核心问题。前面我们简单探讨过为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包括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两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的信用增级,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信用增级的方式,提高资产的信用等级,从而顺利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3 结 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基础设施供需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外部资金特别是国外资金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如何利用外部资金方面,ABS模式无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ABS融资模式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我国目前在ABS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ABS融资模式作为一种高端的融资方式,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加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其次,我国目前各方面的环境还有待完善。ABS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引进外资的的重要方式,对我国的税收、会计和财务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目前这方面还没有完全跟国际接轨,因此要推进我国企业各项制度的国际化,使我国企业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最后,推动更多投资主体进入到ABS中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黄佳.基础设施ABS融资模式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7,(7).
[2] 刘林.项目投融资管理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胡增芳.我国ABS中构建SPV的形式选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07,(2).
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流程初探 篇4
1 接诊
用问候、朋友式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1.1 建患者病历
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等相关资料;询问病史, 既往史, 过敏史;阅读相关的病历资料。
1.2 检查
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1.3 相关专科会诊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衰、压疮、心理问题等, 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2 康复初期评定与治疗
2.1 康复评定
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 (通常在入院7 d内) , 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的程度、肢残原因、康复潜力, 据此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2.2 制定康复处方
根据初期评定制定合理的康复处方, 包括: (1) 物理治疗 (PT) 处方; (2) 作业治疗 (OT) 处方; (3) 语言治疗 (ST) 处方; (4) 心理治疗计划
2.3 记录病历 (病案)
需要把患者的以上情况详细记录在案。
2.4 康复治疗
根据制定的康复处方开始有针对性的治疗, 如PT、OT、ST、心理治疗, 辅助肢具等。
3 康复中期评定与治疗
3.1 康复评定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进行, 目的是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患者功能变化的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
3.2 康复处方调整
根据中期评定调整康复处方, 如PT、OT、ST、心理治疗计划等。
3.3 记录病历 (病案)
把调整的内容详细记录。
3.4 康复治疗
根据调整后的康复处方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4 康复终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 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 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提出回归家庭和社会或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的建议。
5 每天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作模式
5.1 接诊问候, 朋友式的语言, 打招呼。
5.2 检查在康复训练前的检查 (心理, 情绪, 心肺功能, 面色, 了解原发疾病目前的情况等) 。
5.3 评定对昨日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效果评定。
5.4 康复训练一对一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 完成所留作业训练。
5.5 结束康复训练检查, 问询训练后有无不适, 疲劳程度等, 注意对原发疾病的关注。
5.6 登记训练卡片。
5.7 必要时可在病历上记录。
5.8 将康复训练场所进行整理。
附:社区康复工作流程图示
摘要:对来社区康复科的就诊患者, 从接诊, 到初、中、终期评定及康复处方的制定, 调整康复处方, 病历记录等制定的一项流程。
211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篇5
该模式呈现的是一个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读书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路架桥,指引方向。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始终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话分享的课堂情境中,学习语文即享受语文。简化的教学环节会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同样,也会给教师更多的自主调控,自检反思的空间,使她们明白自己在教什么。
“211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20分钟进行精读课文,用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用10分钟进行课堂练笔(该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精读课文(学习课文部分20分钟)
1、检查预习。有检查的预习才会有实效。
关于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有的在课堂上检查,也有的放在上课之前)。课前预习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理解一些有难度的词语的意思,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能用简练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就能解决。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示标自学。要求:
(1)学习目标要少而精。要学会取舍。“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四十分钟走的都是“直线”,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无获。成功的语文课堂,既要避免把课堂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决不把课堂上瘦,力求“细节饱满”。在研读教材时,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篇课文的精彩处太多,值得挖掘的点也太多。可时间有限,到底应该抓什么呢?面对如此矛盾,我们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取舍后的教学目标似乎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要明白只有学会有选择的放弃,才能追求到深刻的简单。正如辩证法中的观点: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择要而教”是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那么该取什么?舍什么呢?取的是课文中最有特点的语文能力训练点和语言文字训练点,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要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舍弃那些只是基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学生初读就能了解的,或课文中不具有代表性的“泥沙”样的语文训练点,费时但不能给学生留下痕迹的目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语文形式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结构等)。
(2)目标要有明确的指令性,即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目标要求,给学生以明确的指令,如:是默读还是轻声读?是圈还是画„„要写明。让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
(3)学生自学时间要保证。这是有效学习的关键。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思考整理归纳的时机,把自主学习落在实处。
(4)交给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方法,教师可在巡视中完成。如教给学生学会静心读书;用“圈重点词句,写批注”的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把握内容,体会情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的方法等,让学生会学习。
(应有合作学习,目前合学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合作流于形式,所以暂时没有采用)
3、交流点拨。
对文本的教学要有实质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上,而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恰恰就出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往往又转到了串讲串问上,甚至常常节外生枝,出现一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精”上出了问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前功尽弃。因此,要十分重视这一环节,这是最体现教师教学功力的一环,也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能实现高效的关键一环。
第一,点拨的目的性强。要做到胸中有数,即想让学生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要有数,要围绕着目的来点拨。如有的围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点拨;有的围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点拨;有的围绕学习品读语言文字的方法点拨;有的围绕特殊句式的认识与运用点拨等等。
如在学习《梅花魂》中,在13自然段的精读中,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外祖父浓浓的爱国情,主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特点以及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师点拨学生抓住四个“愈”字来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在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感悟梅花的坚强不屈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顶天立地,让物和人的共同之处自然印在他们的心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既清晰又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第二,点拨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是能否把你的学生引向思维深处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细心听取学生的观点,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评价学生的正误得失,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帮助学生收获学习成果。
第三,要坚持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是载体,是平台。点拨要与“读”“悟”紧密结合,通过读来感悟,通过点拨加深感悟,在反复的、不同层次的朗朗读书声中,其中的营养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脱离了读的“悟”,就变成了空泛的说教,那不是学语文。
第四,点拨不是牵制。教师不要在学生交流时不断地打断学生的话,不断地按自己的思路引学生,这样做不但对学生没有启发,反而牵制了学生的思维,打碎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没有了自我,没有了思维的深该,更没有了语言的发展。
第二环节:拓展阅读(10分钟)
语文教学拓展阅读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材加起来也只有数百篇文章,倘若死守,不用别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新课程理念也强调: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本模式的初衷也正是要让课外阅读挤进我们常规的四十分钟课堂,提高课内的阅读量。
那么,如何选取拓展阅读的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呢? 一是在拓展文章的选择上,做到独具匠心:
(一)紧扣单元主题选。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2课《金色的草地》,拓展了童趣文章《吹泡泡》;《孔子拜师》拓展了《杨万里拜师》;《美丽的小兴安岭》学完后,拓展了《美丽的长白山》等,通过阅读主题相近的文章,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内心,受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教育;
(二)选体裁相同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后,拓展了另一篇游记文章《梅雨潭》;《赵州桥》学习后,拓展了另一篇说明文《卢沟桥的狮子》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领会该体裁文章的特点。
(三)选写作手法相同的。即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或者表达方式,选取在表达上手法一致的文章,强化这一写作方法的教学,实现写法上的突破。如学习《白杨》一课拓展了《宋庆龄故居的香樟树》,因为它们都是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桂花雨》一课我们拓展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因为它们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古诗的学习,我们也会拓展相应的古诗,诗歌的学习也会为学生们拓展现代儿童诗歌中的精选
另外,也有的是根据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单靠仅有的教材内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扫清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的知识障碍,让文本在学生面前丰满起来而选的等。
„„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选择,都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首先,文章内容要适合学生,能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其次文章的语言、表达等都要是精品,值得学生们来阅读。
二是对于拓展文章的处理上,要求:
1、以教师少引领、少讲解,学生多阅读、多体会为主要形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角度吸收营养,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阅读。
2、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训练要适度进行。区别于课外的阅读就在于课堂有教师必要的引导学习,学生的收获会更大。既有对学生不认识字词的指导教学,也有对学生不理解词句的引导解释与运用,也有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等,更有对在课文“精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或文章的结构特点或句式等的深刻感悟与巩固。
3、坚持“一分钟积累财富”。优美的句段、词语,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一分钟积累,天天积累,不仅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小学生思维能力弱,说话不清楚,但记东西快,模仿力强。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坚信,通过读、背,不仅能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更能把书本上的语言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较快地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轻松了,学生却动起来了。由于没有过多的“任务”,学生读得轻松而有兴致,从而很好地实现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
第三环节:随堂练笔。(10分钟)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双翼,阅读必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奏效。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既有阅读也有作文,但是阅读和作文在内容和主题上都是脱节的,即阅读的东西并不直接为作文服务、作文的内容也与阅读没有关系。本来的“彩凤双飞翼”变成了“南辕与北辙”,这种语文教学上的长期失误令人遗憾。但是“211课堂模式”却可以将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让阅读为作文服务,通过写作为阅读助威。
随堂练笔的方式:
(一)仿写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一是仿写范句。如在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把练笔落在排比句上。《桂林山水》一课,依照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写写云、海、秋天的果园等等;《记金华的双龙洞》请孩子们用上“时而„„时而„„时而” 继续练习排比句的写法;《四月的天山》则让孩子们用“像„„像„„像”来练写。如此,孩子们对排比句的印象深刻,对其表达的功效也深深领悟,练写时也“下笔如有神”。这样,通过仿写范句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二是仿写范段。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段的仿写,来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构段能力。构段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总分方式构段,如《翠鸟》一课的第二段;有因果关系构段的,如《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对于这些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是构段仿写的最好范例,教师切莫放过。
三是仿写作方法。如《梅花魂》一课,重点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就以“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作为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深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四是仿写篇章。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可以提纲的形式练习,课堂时间有限。
如《我爱绿叶》一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叙述的,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什么”引出 “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点出我爱绿叶的感情之深。接着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分别说明了我爱绿叶的原因。最后与课文的开头照应,表达作者的愿望。教师可在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仿写训练《我爱荷花》《我爱兰草》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仿写,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
(二)迁移式。即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容看,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描写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素材)都有反映;从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词语、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实体素材。
一是变换文体练习写。如: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等。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的(有素材)又能写(有方法)。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特别是一些具有童趣的情景诗(如《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所见》等),以及现代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二是发挥想象补充写。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如《地震中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读后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因此,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是根据文意续写。有许多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凡卡》的结尾,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是凡卡的未来。这样的想象小练笔既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三)积累摘抄式。有些文本语言优美,用词精妙,积累摘抄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借用语言写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已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就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纸上》等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随堂练笔应注意的问题:
1、遵循从扶到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的。如刚开始的练笔和有些难度的练笔,以填空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提示在不同程度上给学生以引导,让他们写起来更有章可循,如学习《翠鸟》一课,为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按顺序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在为学生们提供不同的图片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练笔,学生写起来更流畅;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好词佳句,让他们择优选用等等。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2、指导评价要到位。10分钟的练笔要留出3分钟的交流指导时间,交流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收获、提高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交流的片段情况给出正确的修改意见,可以是写法上的指导,也可以是用词的准确方面的指导。
模式流程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乳业公司 流程优化 模式
我国乳业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因饲料成本上升而导致的原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产品定价能力。同时,随着近年来有关乳制品质量问题的屡屡曝光,也深刻影响到包括完达山乳业在内的大型乳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针对上述现状,优化公司的财务管理流程则显得十分关键。
首先需要明确,应对上述挑战仍取决于公司内控措施的构建。而财务管理作为内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则起到核心的约束功能。为此,建立起针对它的优化模式,便能以点带面的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策略效应。那么什么是财务管理流程呢。本文并不采纳会计流程的说法,而是在资本循环公式中G—W—G`的范畴下,来进行优化模式的构建。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管理流程优化的内在要求
解读上面所提到的资本循环公式,其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原料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产成品销售阶段。而在空间维度上若要使公司的经营能够循环往复,则需要将资金合理配置在三个阶段。以下,主要从时间维度上,来理解财务管理流程优化的内在要求:
(一)原料采购阶段的内在要求
原料采购需要根据乳业公司的产能水平进行数量控制,并还需要根据产品品项决定不同性状原料的比例结构。另外,原料的运输、仓储还将产生一定的物流成本,而这些都应是财务管理需要考虑的环节。此时的流程优化的内在要求,则通过强化资金预算体现出来。实践表明,单向度的来考察资金预算,其准确性并没有多大问题。而采购资金是否真实使用在原料购置阶段,则成为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的核心问题。
(二)产品生产阶段的内在要求
产品生产阶段涉及到诸多费用的支出,如人工费用、能源消耗费用、原料奶及其他原辅料损耗费用,当然还存在着固定资产折旧。尽管从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来看,上述费用经核算而确立的成本,都将反映在单位产品的价格之中。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通过有效监管资金使用便可借助其约束功能,来强化生产中的成本控制,最终,增强公司的产品定价优势。
(三)产品销售阶段的内在要求
产品销售阶段涉及到乳制品的市场推广和资金回笼两大环节。当前国内品牌乳制品普遍面临着不利的市场地位,这就要求在品牌塑造、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下大功夫。从而,这就为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商业信用普遍应用于乳业公司与下游分销商之间,因此,合理界定资金回笼规则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与下游客户的关系维系。
二、要求引导下的模式定位
在上述要求引导下,财务管理流程优化的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料采购方面
原料采购过程中便存在着资金的投入,此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否。这里的合理性表现在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其中,真实性是指凭证背后经济事件是否发生,而有效性则指事件发生与原料采购的匹配度如何。不难发现,单纯通过发票、收据等凭证难以获得真实情况,从而就成为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模式的具体指向。
(二)产品生产方面
产品生产存在着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作为合理成分的成本支出是必然的。这里主要针对因人为浪费而产生的不合理资金耗费。不合理资金耗费一般是通过原料利用率较低、余料使用不完全等途径产生的。这就使得,公司资金在实物形态上出现了低效益情况,可能会追加资金供给。由此,这是在流程优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产品销售方面
乳业公司往往采取分销渠道来进行产品的市场投放,从而必然产生渠道维护费用和商业信用。对于资金回笼影响最大的则是商业信用环节,这其中往往因中间商(KA店)有意压款而出现公司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因此,在财务流程优化上应设法给予策略构建。
以上三个方面,就为下文的模式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定位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模式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岗位素养
从公司现状来看,财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且在岗位培训中也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所以关键在于提升岗位意识。针对这一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深化财务人员对岗位意识的理解。结合青年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强调岗位意识对他们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还应配合建立相应的岗位考核机制。
(二)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不难发现,针对完达山公司这种大型乳业生产组织而言,如何避免资金预算、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才是关键。因此,手段创新还可以从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即将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到财务专项管理的队伍里,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对项目资金预算申请给予合理审批。这就避免了因财务人员不懂技术而被业务部门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三)完善资金审计工作
包括完达山在内的大型乳业公司,一般采取的是事业部组织形态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各分厂都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限。因此,定期对其进行审计就显得格外必要。这里笔者强调,鉴于国有公司内部特有的关系性干扰因素,还应建立针对总厂财务审计部门的督导部门,以及引入第三方审计组织的需要。从近年来公司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很多都在于审计不严而流于形式所导致。
四、小结
本文认为,需要在资本循环公式中G—W—G`的范畴下,来进行优化模式的构建。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财务管理浅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5)
[2]邵柏清.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基于模式的简单流程控制模型 篇7
当前随着工业管理自动化的普及, 用计算机控制工业流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实际中的计算机流程控制, 常常是将整个控制过程硬编码在程序中。这样, 实际流程一旦产生改变, 就要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其后果, 一方面是要常常修改已经调试好的源代码, 容易带来其它的错误;另一方面, 每一次修改都要重新编译源代码, 给最终产品的更新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 对简单的流程控制急需设计一种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通用性的模型。
1. 模型设计的挑战
简单的流程控制建模, 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流程应该有一种永久性保存机制, 以便于每次应用该流程的时候可以实时读入或修改流程, 避免流程的每次更改都要对源程序进行修改。
2) 流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结构必须灵活, 使得对于流程的修改不会引起数据结构的剧烈变动。这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 流程可以分割为许多的子流程, 子流程又可以分割为更小的子流程, 最终分割为单个命令。从概念上说, 单个命令可以是流程, 子流程是流程, 整个流程也是流程, 它们在计算机中应该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 这样, 单个命令、子流程、整个流程相互替代的时候可以不影响原有表示流程的数据结构, 或者说, 流程的结构对于流程的使用者应该是透明的。
b) 每个子流程, 有可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过程, 对于这些子流程, 执行前要检查它们的执行前置条件, 执行后要执行后置条件。这些条件若不满足, 很可能不能继续原有的流程执行步骤, 而需要作一些额外的处理。而为了能够方便地对一个流程增加、减少约束项, 这些前置、后置的约束条件的表示应该尽量与不带约束条件的流程表示保持模块之间的松散耦合;并且对于流程的使用者, 约束项应该是透明的。
2. 模型设计
2.1 永久性保存机制
流程的特点在于它包含了许多串行和并行的子流程 (命令) , 首先需要把这些流程以某种格式永久性保存下来。
图1是一个简单流程, 它描述了以下的执行顺序:先执行命令A, A执行完后并行执行两个子流程:其中一个子流程由命令B构成, 另一个子流程由串行执行的命令C和D构成。这两个子流程都执行完毕后, 再执行命令E。该流程体现了许多复杂流程所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 即流程串并行的描述。
借助于XML技术可以解决串并行描述的问题, 如图1中的流程可以用XML格式表示为:
其中, <Serial>标识该节点内的所有一级子节点表示的子流程为串行关系;<Paral>标识该节点内的所有一级子节点表示的子流程为并行关系;其余节点标识都表示命令。容易证明, 所有涉及串并行的流程都可以用上述的XML格式表示。使用XML格式表示的一个好处是:易于扩展。比如命令如果含有参数, 可以在节点标识内加上属性以表示命令参数, 或者加上流程的前置与后置约束条件。使用XML表示的另一个好处是:许多程序库都有针对XML的生成/解析工具, 可以减少开发程序的困难。此外XML格式使用广泛, 这样, 使用XML表示的流程的使用范围也相应很广泛。
2.2 流程的数据结构表示
前面讨论了使用XML永久性地将流程保存下来。接下来, 在每次运行程序的时候都需将保存的XML流程载入到计算机中表示流程的数据结构中。
2.2.1 流程的前置后置约束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约束, 即一些重要的子流程在执行前与执行后, 都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但设定好这些约束条件后, 对于流程的使用者来说, 约束条件应该是透明的。Decoator模式可以满足以上的要求。
图2中, 每个命令流程用虚基类Cmds表示, 其excute () 方法为钩子方法, 必须被子类重写。从Cmds派生出两个类, 一个是ConcreteCmds表示不带约束检查的流程;另一个是Decorator类, 表示约束。它含有一个指针指向Cmds类。所以整个流程的表示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链表, 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是ConcreteCmds类型的不带约束检查的流程, 之前要么是表示前置约束的PreCheck对象, 要么是表示后置约束的PostCheck对象。但对于使用者来说, 他只知道整个流程是个Cmds类型的对象。这样, 就很好地对使用者封装了流程的约束条件。
2.2.2 流程的结构
前面的讨论将约束条件与不带约束条件的流程表示分离开。现在进一步研究不带约束条件的流程表示, 即图2中ConcreteCmds具体流程的表示。
流程的表示难点在于, 无论单个命令还是一些复杂的串并行结构, 都是流程, 它的表示应该对使用者封装单个命令, 并行串行以及其它更复杂流程的区别。Composite模式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图3是不带约束的流程结构。其中, ConcreteCmds是虚基类, excute () 是它的钩子方法, 必须被子类重新定义。因为单个命令也是一个特殊的流程, 所以从ConcreteCmds派生出BaseCmd表示单个命令, 它负责重新实现excute () 方法。一个流程若不是由单个命令构成的, 必是由超过一个的子流程组成, 这些子流程要么是串行的要么是并行的, 因此将这类流程统称为ComplexCmds, 用指针数组cmds表示它所具有的子流程。从ComplexCmds派生出表示并行流程的ParaCmds和表示串行流程的SerialCmds.它们分别实现各自的excute () 方法, 要么并行执行cmd指向的各个流程, 要么串行执行cmds指向的各个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 流程的使用者只能看到ConcreteCmds, 这种流程结构, 很好地对使用者封装了流程的串并行结构。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灵活通用的简单流程控制模型:通过XML格式的流程永久保存机制使得流程的实时载入成为可能;在流程的数据结构表示中, 首先利用Decoator模式将流程分为约束条件和不带约束的流程;又使用Composite模式, 将不带约束的流程 (具有串并行复杂结构的流程和单一命令的最简单流程) 统一表示, 使流程使用者无须关心流程的结构。该流程控制模型已经成功运用在笔者开发的多个项目, 具有一定的通用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在分析计算机控制的简单流程的基础上, 给出了具有一定通用性和灵活性的流程模型。该模型利用XML的丰富表达能力和扩展功能, 设计了流程的永久性保存机制;在流程的数据结构设计中, 设计模式的使用使得流程模型中各个模块形成了松散耦合的结构, 易于流程模型的开发和维护。
关键词:XML,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姚仰光, 王坚, 黄鲲等.OCS命令流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 (6)
[2]姚仰光, 王坚, 刘光曹等.基于分布式环境的LAMOST控制系统通信机制的研究.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 (2)
[3]黄鲲, 王坚, 姚仰光等.OCS消息总线的测试与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 (6)
[4].Bergman M K.The Deep Web:Surfacing Hidden Value.http://www.brightplanet.com/deepcontent, 2004.
[5].1.K.P.Gummadi, R.J.Dunn, S.Saroiu, S.D.Gribble, H.M.Levy, and J.Zahorjan.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 peer-to-peer file-sharing workload.In SOSP'03: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CM symposium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pages 314-329.ACM Press, 2003.
全麻术后交接流程管理模式探讨 篇8
关键词:围手术期管理,全身麻醉,患者交接,流程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确定了包括“患者安全”问题在内的六个行动目标。2007年5月针对患者安全这一目标确定了九套“患者安全解决方案”并向全球医疗界推广[1]。其中,如何解决“患者交接”问题作为第三个被关注的焦点问题。病房之间或医护人员之间或医护各组内部交接(或转科)时的沟通不可能将所有必需的信息都包含在内,有时甚至可能会使某些信息被误解。这些沟通的裂痕致使对患者服务严重的连续性中断、治疗不当及潜在伤害。在1995年至2006年间,美国各医疗机构报告给医院联合评审委员会(J C A H O)的所有的警示事件中,沟通失败是主要根源[2,3]。美国某家医疗责任保险机构的数据显示,最常见单项索赔要求的根源是由转交患者所致[4]。据目前澳大利亚的统计数字显示:因医疗不良事件导致永久性残疾的案例有2.5万~3.0万起,其中11%是因沟通问题所致[5,6]。由于现代医疗服务专业细化,各种医疗服务链条上涉及的科室和人员多,交接点增加,信息损失率和问题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因此,无论是新设计交接流程,还是改进现有流程,其根本理念应是首先找到关键交接点,分析交接类型和内容,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环节,使传递的信息损失最小化,从而提高病人诊治效率,降低医疗风险。
科学地管理医院围手术期的病人,是提高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总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实施合理的交接管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最终达到病人健康状况改善目标。目前各专业技术医务人员对围手术期交接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有较大差别,对手术技术和麻醉技术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科室间医疗服务衔接的关注,而对如何保证病人诊治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等人际间关系管理的认识相对滞后。因此,医疗技术专家和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是如何科学地运用医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作指导,找出技术上科学严谨,管理流程上简捷、顺畅、有效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全麻病人术后交接管理流程(以下简称流程)的设计要点及近4年的追踪和不断改进过程的深入细致分析,旨在探索围手术期患者交接过程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围手术期医疗安全。
1 找到围手术期中最关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3年前后,我院曾出现的两起与围手术期病人交接管理不当密切相关的、较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调查中发现,当时我院缺乏对全麻后病人标准的交接模式和处理流程,交接质量不稳定,完全取决于医护人员的个人意愿,管理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科际间的交接存在很大的裂隙。这种管理现状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与质量而言存在极大隐患。为了抓准问题,我们对实施全麻病人整个服务流程进行跟踪,对所涉及到的每个环节进行梳理和研究,最后发现:从全麻术后恢复到送病人至病区是最易被忽略、隐患最大的时段,故将做好此阶段的交接管理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2 交接流程要素及管理特点
2.1 全麻病人术后管理流程中涉及的要素
全麻病人术后管理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要素包括:提供服务地点、人员及参照的技术标准。提供服务的地点包括:手术室、术后恢复室、ICU、病房、运送途中。交接过程中涉及到的医护人员:手术者、手术助手、麻醉师、术后恢复室护士、病房医护人员、运送途中护送人员。实施交接流程需要用客观的技术标准衡量交接时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气管插管拔除时机、病人出恢复室状态。
2.2 交接流程管理类型
按照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Donabedian的理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主要分为技术性和人际关系性(包括环境)两部分[6]。在全麻术后病人处理过程中,病人气管插管拔除时机、出麻醉恢复室标准、运送病人途中需要携带的物品等管理属于技术管理范畴;而手术者和麻醉师间、麻醉师与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间、出恢复室至病区护送者与病区医护人员间的交接管理则属于人际间管理。这两种管理构成交接流程整体,任何一部分问题,都会使交接流程中断,无法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3 交接流程设计中考虑的重点
3.1 科学地选择技术管理标准
临床医疗技术管理流程设计不能靠主观臆造或个别案例的观察,应以医学科学理论为基础,在专家技术理论指导下,采用该领域公认或有循证医学基础的标准,并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专业人员和管理者间的共识,会大大提高对所选标准的依从性和管理上的执行力。我院的流程设计正是基于这个理念,流程中所选择的技术标准均在麻醉科、外科专家的指导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协作下,经过反复论证而形成的。
3.2 医疗安全是交接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
医疗安全是设计交接流程的基本目标,任何措施都服务于此。在流程设计中,保证患者安全的理念必须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节点上,如: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出麻醉恢复室、病人运送途中、病人病区交接等关键环节点,必须以规避或降低医疗风险作为首先考虑的事项,做到安全指标(如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可观测、设备有保证、记录可追溯,使执行者能准确理解要求,管理者可实施有效监控,最终达到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
3.3 通过“捆绑式”模式进行强化,提高医护人员对标准的依从性
“捆绑式”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从多个视角增加执行者对标准、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的正确理解、记忆和依从性,通过在记忆中不断强化形成规范的执业习惯。为了使全麻术后病人处理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医护人员达到此管理目的,我们利用一张纸(麻醉记录及术后交接单,见表1)、一块板(麻醉恢复室的流程图展板,见图1)、各种类型定期抽查、通过信息反馈沟通获得科主任支持、抓住不良事件及时进行强化教育和培训等多方位协同管理的方法。无论是记录单还是流程图均包含了全麻术后病人恢复评分标准(Modified Aldrete Score)、运送病人途中需要携带的物品、人员资质、术后交接的内容等,做到执行标准和测量标准公开、透明、易查找、表述准确无歧义、操作简单、易记忆,容易形成良好规范性习惯,各类医护人员(麻醉师、恢复室护士、病房主管医生及护士等)既是执行者,又是监控者,达到多维监控的目的。
3.4 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流程的顺利实施
流程确立后,相应的制度是流程顺利实施的保证。各级人员的执业行为从强制性约束到自觉习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过程,此阶段必须要有合理合法可操作性的制度作保证。为此,我院及时出台了《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包括对围手术期间各级各类人员的资质和责任、术前准备事项、术中及术后病人处理、科室间转交过程等都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在制度的起草过程中,除了依据法律法规确立框架外,细节用词上与各执行科室主任反复沟通进行可行性论证,使制度真正行之有效,达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5 持续跟踪和不断改进流程,提高管理措施的执行效力
设计流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取得统一的标准优化服务过程、减少信息损失、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措施的执行力。针对所设计的各个监控点(麻醉师签字、麻醉恢复状况评分、交接时间记录和责任者签字)实施院、科两级协调性监控是实现医疗服务结果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几年的追踪性观察和结果评估表明:一项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并能够变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需要长期持续管理工作。初始阶段,所有交接项目都能完成者只占20%~30%。增加检查监控频率,所得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把不良事件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交接不到位事实及时反馈给科主任,首先得到科主任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合作。麻醉科是整个交接流程顺利实施的主体。麻醉科成立了以主任为首的督查小组,建立了必要的督查制度和奖惩措施,使管理力度大大增加,经过几个月强化管理,交接项目完整率达到8 0%~90%。但此结果持续了半年左右,后又降到60%左右。主要原因是新人的进入和各种监控有所松懈,管理人员及时将这种质量下滑现象反馈给主任,同时增加监控和反馈的频率,这种反复过程持续了2年左右,目前基本交接项目完整率稳定地保持在9 5%以上,而且随着麻醉科医护人员对交接过程和标准的掌握和熟悉的人数增加,上级医护人员对各类新人的培训和提醒意识增加,并从中感受到益处。在监控过程中,质控管理部门也注意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不断对交接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自2004年至今交接单进行了三次修订,更强调数字具体、内容明确、标准一致,并关注对特例情况的处理原则。
4 讨论
美国著名的医疗质量管理大师Donabedian在关于医疗质量管理定义时指出,医疗质量是确定某个指定服务项目的特征,是对该服务项目的一种评判。医疗质量核心实质是健康获益与损失之差。不造成任何损害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最低标准;通常情况应取得一些有益的结果。使病人在任何情况下获得最大可能的收益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最高理想[6]。因此,设计任何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及措施,保证医疗安全是基础、是底线。本文选择全麻病人手术后阶段作为视角,是因为全麻病人在手术结束后一定时间内因麻醉影响常常并未彻底消除,其潜在的风险并不亚于手术期间,但却易被忽略。致使一些可预防性的意外事件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关注此过程医疗服务的衔接,科学地设计该时段病人管理流程,是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是医院整体管理连续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标志。
2007年WHO关于患者安全问题解决策略中对交接沟通推荐方案提出:“尽管目前针对改善交接沟通没有最好的做法,但已有研究证实:要保证有效交接,准确、明确,面对面的沟通是最好的交接方式[7]。”本文提到的流程设计及实践过程也印证了该结论。实践证明:有效的交接是保证病人服务连续性的重要措施,它能够安全地把病人特有的信息从一个服务者送到另一个服务者、从一个服务团队送给下一个或从医疗服务者送给患者和家属。交接管理流程的设计中应从关注“人怎样犯错误、怎样使医护人员把时间更多的投入到服务中、如何竭力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服务过程的步骤从而减少差错的机会等问题”入手[8],提升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提供最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在流程设计上应从技术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进行考虑。技术管理上主要考查现有结构体制和制度建设,通过运用医学科学和管理学原理的指导,建立一种能够进行准确、有效交流的共同标准;在人际关系管理上,应关注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培训和交流技巧,通过奖优罚劣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同时鼓励病人和家属的参与,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文化建设。此外,还要通过有效办法克服一些潜在的障碍:医务人员不愿意改变行为、实施新交接过程培训和时间所消耗的成本、在患者群体和工作人员间语言和文化差异、非医学专业人员医疗知识缺乏;缺少资金和人员短缺;缺乏如何改进制度的知识、要求实施新的制度和行为的领导不力、缺乏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互通性等等[9]。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之本,是医院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质量安全管理理念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医院只有通过不断的流程优化和质量持续改进,才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WHO:Launch of nine Patient Safety Solutions[S/OL].Washington,DC,USA.(2007-5-2)[2007-8].http://www.who.int/patientsafety/events/07/02_05_2007/en/index.html
[2]Joint Commission:2006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 FAQs(SP/OL).(2006-6-11)[2007-8].Oakbrook Terrace,IL:Joint Commission,2006.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NR/rdonlyres/25E48E23-6946-43E4-916C-65E116960F D5/0/06_npsg_faq2.pdf.
[3]Joint Commission:Root causes of sentinel events,all categories(DB/OL).(2006-6-12)[2007-9].Oakbrook(IL):Joint Commission,2006.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NR/rdonlyres/FA465646-5F5F-4543-A C8F-E8A F6571E372/0/root_cause_se.jpg.
[4]Andrews C,Millar S.Don′t fumble the handoff[R/OL].MAG Mutual Healthcare Risk Manager,2005,11(28):1-2.http://www.magmutual.com/mmic/articles/2005_11_28.pdf.
[5]Clinical handover and patient safety literature review report[R/OL].Australian Council for Safety and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05-3)[2007].http://www.safetyandquality.org/clinhovrlitrev.pdf.
[6]Zinn C.14000preventable deaths in Australia[J].BMJ,1995,310:1487.
[7]Donabedian A.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M].李岩,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Safe handover:safe patients-guid-ance on clinical handover for clini-cians and managers.Hospital at Night Risk Assessment Guide[DB/OL].London,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200(42006-6-12)[2007-9].http://www.npsa.nhs.uk/site/me-dia/documents/1037_Handover.pdf.
基于任务流程的系留气球保障模式 篇9
系留气球与其他飞行器相比, 有如下优势: (1) 滞空时间长:一般系留气球可连续滞空30天以上; (2) 对任务载荷的尺寸限制小, 理论上其搭载的任务载荷没有尺寸限制; (3) 覆盖范围广:一般系留气球部署高度都在4000m以上, 系统的覆盖范围极大, 美国JLENS系统探测距离为550km, 俄罗斯美洲豹探测距离700km; (4) 效费比高:载荷1t的系留气球产品, 留空1天的费用, 仅需3000RMB~4000RMB; (5) 生存能力强:系留气球的球体结构材料, 能够达到雷达波透过率99%, 在受到炮火攻击后, 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回收和维修。
国外在军事领域对系留气球的应用非常多, 典型的有美国的TARS、MARTS、JLENS、RAID、REAP、PTDS) 、PGSS等;俄罗斯的“Ge Pard”车载移动式系留气球、“PUMA”和“JAGUAR”大型系留气球、“DAG-2M”伞兵训练型系留气球等。
根据公开的资料统计, 20世纪80年代后, 国外总共约60多种系留气球产品投入军事用途, 主要任务使命可归为侦察监视、预警探测、通信中继和伞兵训练等用途, 如图1所示。
国内军方主要是空军和海军为主导在开发研制。空军主要用于预警探测, 海军主要用于通信。目前, 仅有极少数量的系留气球装备部队, 但其使用基本处于应用摸索阶段。在民用领域方面, 系留气球基本实现了功能化应用, 但尚不具备商用条件。
1.系留气球产品保障需求
系留气球产品相对于其他飞行器, 有其自身的特点, 如依靠净浮力升空, 体积巨大, 定点锚泊不易移动, 主结构件为复合纤维材料, 依靠内部压力保持自身外形和刚度等等。这些特点, 导致其对于保障的需求有别于其他装备, 归纳如下: (1) 系留气球产品的使用自架设开始, 其阵地设置和产品架设安装过程烦琐, 时间长, 需要操作人员专业性较高; (2) 系留气球产品自架设开始后, 一直处于使用状态, 任何维护和维修工作, 必须基于在线操作; (3) 系留气球产品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很高, 必须为产品使用方提供周边实时的气象情况和长期精准的预报; (4) 系留气球产品本身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较其他飞行器要差, 出勤率受气象影响极大, 恶劣天气是其保障的重点时间段; (5) 系留气球用氦气需定期补充, 氦气属于特殊保障物资; (6) 系留气球囊体材料为复合纤维结构, 须实时监控, 确定其技术状态; (7) 系留气球囊体与设备的寿命并不一致, 更换囊体结构需将系统撤收, 过程烦琐, 时间长; (8) 由于系留气球本身的特点, 其应急保障需求与其他装备差别较大。
2.国内外系留气球产品的保障
2.1国内系留气球产品的保障
系留气球产品,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属新型装备, 适用于该类产品的保障模式和保障流程暂时没有。交付部队使用的系留气球产品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保障不力的原因, 发生了各类问题, 包括: (1) 产品的架设和迄今为止的使用过程, 基本全部由承制方负责和参与; (2) 产品故障层出不穷, 任务出勤率极低; (3) 产品寿命无法明确; (4) 产品配置了许多使用频率极低的保障设备; (5) 产品的气象保障由产品自身配备的设备提供数据支持, 无法做到预报。
种种问题导致军方用户对该类产品的应用前景产生怀疑, 降低了在该类产品上的采购经费和推广应用力度, 承制方无法及时获得回报。
2.2美军用系留气球产品的保障
在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策略上, 美军先后提出了基于性能的保障 (PBL) 和基于状态的维修 (CBM+) 模式。
基于性能的保障 (PBL) , 是美欧等国针对具体型号装备提出的全新维修保障理念和模式, 其核心是“项目办公室”通过“装备保障集成方”加强对装备全寿命保障的管理, 促进军方与合同商的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与风险共担, 从而在经济可承受的条件下确保装备在寿命周期内实现预定的战备完好性目标。
增强型基于状态的维修 (CBM+) 是美军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维修思想, 目的是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维修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实现维修方式的全面变革。CBM+是CBM的增强版, 它将一些新的或改进的维修技术引入维修实践中, 更强调状态的监控、故障的诊断。目前已成为美欧维修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
美军应用的系留气球产品, 主要是作为预警监视系统的载体。其列装的各型系留气球产品, 同样采用了前面提到的保障模式。
洛马公司的TARS系统, 目前已在美国10个军事基地进行了部署, 其保障模式就是典型的PBL保障模式。洛马公司有专门的产品管理办公室, 下设综合保障办公室。美军与洛马公司就TARS系统的保障签订了长期合同, 由综合保障办公室负责, 设立了产品保障经理 (PSM) 。直接结果, TARS的出勤率在不计极端天气的影响时, 达到了90%, 全时间段达到了60%。很明显, 这种保障方式基本符合PBL模式的原则。
JLENS系统是由雷声公司承制的, 在2014年的测试过程中, 完成了与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数据对接。雷声公司建立了专门负责售后的雷声技术服务公司 (RTSC) , 全面负责该产品的保障, 包含基地运作、供应链管理、保障性设计和保障服务。该产品采用就是预测性维修。例如, 该产品在设计时, 囊体结构上安装了传感器, 实时采集系统信息, 并可与其设计数据库进行对比, 对剩余寿命进行预测。
3.基于任务的系留气球保障模式
3.1保障模式的要求
对比美军在系留气球产品上的使用情况, 国内在这型装备的使用程度上差距巨大, 而且很明显, 这种差距几乎全部是由保障不力造成的。
这就对该类产品的保障模式提出了需求,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模式, 发挥该类装备的优势, 提升用户体验。借鉴美军的保障策略, 提出针对系留气球产品任务目标的保障策略, 即MBS (Mission Based Support) 模式, 主要原则如下: (1) 所有保障活动开展, 必须是以系留气球产品执行的任务要求为目的, 没有任务, 就没有保障; (2) 产品论证立项阶段, 由承制方协助用户进行保障需求定义, 并签订长期保障协议和合同; (3) 建立以承制方基础的产品保障组织机构, 即美军的装备集成保障方, 类似TARS项目办公室; (4) 保障设计必须产品设计同步开展, 甚至提前开展, 由装备保障方与承制方共同承担设计任务; (5) 明确产品保障方案, 建立产品保障规划, 保障方统一配置保障资源; (6) 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 包括气象信息的开放网络, 产品状态信息的传输网络等。
3.2设置保障组织机构
成立专门的保障组织机构, 这个组织机构以用户为主导, 使用方和承制方参与, 主要任务如下: (1) 在论证过程中, 同步开展保障需求的论证, 提出保障需求, 并作为用户与承制方协议的一部分进行签订, 保障需求必须是可客观度量的; (2) 对承制方提出保障性设计要求, 并监督产品保障性设计过程; (3) 提出保障规划, 并报用户批准; (4) 统一配置和管理保障资源, 包括氦气、人员、物资等; (5) 构建信息化渠道, 包括产品技术状态数据传输、气象信息传输机制; (6) 制定应急保障措施, 并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机制, 包括空管, 交通等部门。
3.3 MBS保障模式的应用
MBS保障模式的应用, 首先应根据任务构建任务视图, 确定任务流程, 面向任务流程提出保障需求, 保障性设计, 保障规划等。
3.3.1构建任务视图
任务视图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抽象和分解, 并结合系留气球产品本身的特点进行。例如球载雷达系统, 配置几套产品, 单套产品要求等, 均是任务视图中的一部分。
3.3.2构建任务流程
根据任务视图, 构建各任务在时间维度上的流程。例如升空监视任务, 首先要脱离锚泊、升空、留空、任务设备开机, 留空一定时间……等等。得到所有视图下的工作流程后, 对相同的流程进行合同, 作为流程模块, 即可保障最小流程单元, 对每个流程单元进行保障。
3.3.3面向流程单元的保障
面向每个可保障最小流程单元, 提出保障需求, 开展保障性设计, 制定保障计划。
(1) 需求。保障需求是对流程单元进行分析得到的, 例如升空监视任务中, 留空时间的要求, 若要完成这个任务流程, 需要对其前提条件进行分析, 需要气象条件稳定、能够对缆绳制动、剩余浮力足够等等, 汇总得到保障需求。 (2) 保障性设计。确定了保障需求后, 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 进行有针对性地保障性设计, 例如, 对于气象环境保障需求中, 应对恶劣气象条件, 应进行防雷、除冰雪等设计。 (3) 保障计划。面向每个流程单元, 制定保障计划, 即需要利用哪些资源, 在什么时间段, 完成哪些保障任务, 输出结果为流程单元保障计划表。
3.3.4保障性设计
将每个流程单元的保障性设计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并对结果进行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价分析, 得出最终的保障性设计报告。
例如, 应对降雪气象, 需要将气囊尾翼设计成整体平板式, 上平面不得有凹陷, 但这种结构工艺复杂, 同时会增加整体重量, 并不是十分合适。但可将这个要求作为设计目标, 对原设计工艺进行改进。
3.3.5保障规划
保障规划是将所有流程单元的保障计划进行统计汇总, 得到全流程的保障资源需求和时间列表, 得到单一系统的资源需求计划表, 见表1。再结合作战任务视图, 将所有产品的资源需求计划表综合汇总后, 得到综合资源需求计划表, 制定保障规划。
3.4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是推进MBS保障模式的有力工具, 主要原则是信息共享, 单一数据源和信息的按权限获取。针对系留气球产品保障模式的信息化, 主要包括: (1) 对接全球气象信息平台, 实时获取周期气象信息; (2) 对接全球工业气体信息平台, 实时获取氦气供应状态变化; (3) 建立产品状态数据库, 与实时监测参数对接, 进行寿命分析预测, 并开展预防性维修; (4) 状态信息传输渠道需与任务信息传输渠道分离, 保证任务信息的安全。
结语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系留气球产品的应用和保障模式, 结合国内系留气球产品使用现状, 提出了在保障方面的种种问题, 参照美军保障模式, 提出了一种针对系留气球的保障模式, 并简单介绍其应用方式。
希望本文提出的保障模式经修正和完善后, 应用于当前在研和交付的产品, 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留气球产品因保障不力发生的问题, 推进该类产品在国内的应用进程, 加快浮空器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国.美军武器装备维修与保障现状及其启示[J].国防科技, 2014, 35 (6) :83-86.
一种看板系统的流程模式设计方法 篇10
现在中小制造业生产普遍都存在流程不清晰, 杂而乱;2.信息传达问题:中小企业大多数订单, 多而杂, 订单信息容易变更, 而生产流程反应相对较慢, 导致不能及时处理, 且信息传达方式大多通过电话, 口头, 邮件, QQ等方式, 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JIT (Just In Time) 看板管理系统能有效的解决生产中的流程沟通等问题, 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看板最初是丰田汽车公司作为一种生产、运送指令的传递工具而被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生产制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看板生产管理, 并提高和改善其性能, 是看板系统的又一次升华。看板系统流程的定义和模式识别, 是系统实现的难点和关键点。
流程模式
生产过程的流程又叫工艺流程或加工流程, 是指在生产工艺中, 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 通过一定的设备按顺序连续地进行加工的过程。流程是由各个节点表示, 节点的顺序有并行关系, 又有串行关系, 节点中还有各种要素需要表述。描述基于订单的生产流程是非常复杂的, 各个行业的流程也是千差万别, 想要设计较通用的流程, 即要对各行业的生产制造熟悉, 还要能巧妙的设计。
生产流程用工作流来定义是一个可选方案, 工作流是针对日常工作具有固定程序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好的任务或者角色,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其进行监控, 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流程等目的。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工序 (节点) 要反映各种物料、半成品和副产品的数量还有时间产能等要素, 而且表面的串行关系, 实际生产过程不会等前工序完全结束才到下个工序。所以按照时间段安排生产计划流程引擎不够灵活。
在基于订单的看板管理系统中, 基于数据库和JEE技术, 本文提供了一种解决流程模式进度等图形化的显示和操作实现方式。
详细的技术方案
1构建结构图
首先定义节点类型:分为普通节点、串接聚合节点、并接聚合节点三种, 如下图1示。所有顺序结构的工作步骤都可以拆分为这几种类型的组合。实际过程中, 还要定义一个BOM表结构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 2, 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BOM使系统识别产品结构, 也是联系与沟通企业各项业务的纽带。BOM采用预定义的模式, 把所有可能的字段 (最多30个) 都做好, 各个节点在关联其BOM表时, 只要勾选好字段就可以了。
流程描述法: (1) 从左往右扫描, 如果遇到普通节点, 则记录下来; (2) 如果遇到聚合节点, 判断节点是串接还是拼接 (例如图片中的折花, 橙色部分抽象为一个并接聚合节点) 记录下来; (3) 根据步骤 (2) 的节点类型, 如果是串接聚合节点, 则从左往右扫描, 如果是并接聚合节点则从上到下扫面重复步骤 (3) , 直至所有节点扫描完毕。
2画图
根据1构建结构图的方法, 我们可以定义数据结构如下表1:
画图方法如下:
(1) 找出一级节点, 根据Sort属性排序;顺序扫面所有节点, 根据开始与结束时间确定坐标区间的宽度, 画出坐标轴; (2) 重新扫描节点, 如果Node Type标识为普通节点, 对该节点进行绘图; (3) 如果Node Type标识为聚合节点, 获取该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 (4) 判断Connection Type, 如果Connection Type为并接, 跳到步骤3。如果Connection Type为串接, 跳到步骤2; (5) 绘图结束
结束语
模式流程 篇11
我说:克服部门鸿沟,促成跨部门协作。
关于三大既有绩效考核模式——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BSC)和经济增加值(EVA),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见图1)。
在企业和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绩效管理策略和方法(见图2)。
KPI:适用于操作控制 / 计划导向 / 开拓扩展期,单一、统一的业务结构。
BSC:适用于战略控制 / 计划与结果相结合 / 战略转型期,一元向多元转变的阶段。
EVA:适用于财务控制 / 结果导向 / 行业成熟期,多元业务结构,着重成本管理。
即使在同一个组织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层级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见图3)。
关于三大既有绩效考核模式和面向流程的绩效考核的关系,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方面,不必过分强调面向流程的绩效考核是多么标新立异、与传统不同,面向流程的绩效可以作为一个应用原则,渗透到三大既有绩效考核模式中,即形成面向流程的KPI,BSC和EVA。其实,从传统KPI到BSC的发展,就引入流程的重要维度,不再是财务业绩指标的单一维度,否则怎么叫“平衡计分卡”呢?
第二个方面,三大既有绩效考核模式往往把指标放在具体岗位和个人上,面向流程的绩效考核提倡把指标放在协同团队上,前者往往造成部门(岗位)之间的对立鸿沟,后者促进跨部门协作成为可能。
在科层制、垂直职能制的企业里,无人对流程负责,所有的目标分解、绩效考核、汇报、监控,都强调绩效,是基于目标的KPI管理体系,一律按部门来分割。落实到岗位个人,KPI对应业绩合同,以业绩合同为核心保障业绩的实现。结果很容易造成:
基于目标的KPI不一定和流程相联系,对流程内部的过程控制点往往挖掘不深。
一旦出现异常、目标没有完成,就只针对部门和个人进行异常分析、查找责任,把责任归咎于部门和个人。
不同KPI的对立带来相应岗位负责人之间的对立,“屁股决定脑袋”,在流程协作上各扫门前雪,竭力强调部门指标或部门利益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把“岗位职责”、“岗位KPI”搞得越精细,部门鸿沟就越深。
把组织结构调整、人事调整作为重要的优化和适应变革的手段。
因此,指标设计可以由委员会和一个核心小组负责,提倡群体决策而非个人决策,提倡群体建设性讨论而非个人拍板决定,提倡跨部门、跨岗位坐在联合办公室里一起办公、一起开会、一起协作,而不是隔着墙争辩,提倡部门经理去熟悉跨部门的业务、成为委员会和小组中的复合型人才、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从而理解支持,不提倡每个部门的经理只熟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业务而导致在心理上就屏蔽和不理解其他部门的声音。
这是一个深刻的转变。“按照部门管理、经理人成为专业人才”是很多企业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垂直职能管理从1900年发展至今也已经用了近百年时间,逐步让经理人习惯于垂直职能管理。因此,要习惯于跨部门协同作战,把跨岗位协作办公视为常态,是一个深刻而艰巨的转变,我们不期望各个企业在一夜之间拆除所有部门的隔墙,但我们可以从某一个流程开始去探索和实践,把指标放在协同团队上,促进跨部门协作成为可能。这种协作团队有以下特征:
强调流程结果,从端到端的流程的整体来考虑流程的效益和成本,以流程为核心保障业绩的实现。
不仅关注结果指标,也提倡对流程内部的过程控制点进行深入挖掘和管控。
一旦出现异常,流程的KPI目标值没有达成,应面向流程而非部门或个人开展异常分析,即对事不对人。
把流程标准化、流程优化、流程创新作为重要的优化和适应变革的手段。
王玉荣女士 AMT 集团副总裁,流程管理领域知名专家,被誉为中国流程管理第一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博士阶段师从我国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领域权威专家、管理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受聘于上海发改委的管理信息化专家、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聘请的信息化建设专家。王玉荣女士于 2006 年获得由国际管理学会颁发的“中国卓越管理专家”称号。她还曾带领AMT率先在中国开展了变“流程再造”为“流程管理”的普及宣传,著有《流程管理》(第 1 / 2 / 3 版)、《流程管理实战案例》等经典畅销书籍。王玉
荣博客:请登录畅享网搜索“王玉荣谈流程”。
室内设计流程化管理模式浅析 篇12
流程化管理是指以流程为主线的管理方法。室内设计的流程化管理,即明确设计管理的基本观点,结合室内设计行业、企业的现状,在深入研究设计管理的三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以流程化的观念贯穿整个管理之中。
二、流程化管理模式下的设计组织管理
室内设计企业设计管理建立矩阵制组织结构。即企业同时按照两个方向或维度进行管理,每一个项目组织由操作层次人员和各职能部门派人组成,由设计管理者全盘管理,同时又受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可提高部门间的协作与员工的创造性。此模式能够体现设计部门的重要性,同时增加了行政职能部门、设计支持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三、流程化管理模式下的设计团队管理
1设计团队新形式
横向交互的设计团队管理形式即,设计管理者、设计负责人、设计师、设计助理直接参与项目,同时对项目负责。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纵向竖直的管理形式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困难,从而实现信息快速的、直接的、多向的传达。同时,这样的团队组织形式增强了团队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团队各成员间的协作精神。
2设计师的选拔
无论是内选还是外聘,以下方面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①计划能力②设计能力③思考能力④协调能力⑤表达能力⑥电脑操作能力
3设计师的管理
①建立良好的情感软环境②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模型③提供自主的工作环境④管理方式分散化⑤重视设计师的个体成长,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
四、设计项目与流程管理实务
1设计程序的阶段
①设计的准备阶段②设计的发展阶段③设计的评估与实施阶段④设计的验证与反馈阶段
2设计程序的基本特征
①设计阶段的相对性②参与人员的相对性
3设计流程管理
①)明确设计任务②制定设计计划③设计调研④设计草图⑤设计制作⑥施工及跟进⑦验收及反馈
【模式流程】推荐阅读:
流程型组织模式07-01
医学装备管理流程模式09-22
高效课堂模式操作流程10-17
流程化管理模式06-29
流程化管理模式初探09-12
三课型教学模式流程10-12
“流程银行”的战略认知与组织模式研究07-05
外贸业务流程和岗位说明书我国境外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11-20
淘宝开店流程之淘宝开店流程总结11-15
管理流程再造动员大会流程及主持词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