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

2024-10-13

心肌梗死患者(精选12篇)

心肌梗死患者 篇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 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通过密切观察病情, 积极有效的治疗, 系统化整体护理, 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现将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做一下探讨:

1心理护理体会

1.1 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可以使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理解与信任, 从而使患者能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疾病、面对现实,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患者受教育的程度、个人生活习惯、性格等各种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 为此;需要针对每各个体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1.2 急性心梗早期患者均有焦虑情绪, 患者发病3天内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7天内, 护士应接受患者的行为反应[2]。帮助患者建立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 用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 细心听取患者的倾诉, 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猜疑、和悲观的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

1.3 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与患者的关系, 使其关系融洽, 消除患者在治疗, 护理中的不良心理反应。

1.4 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主动关心患者的生理起居, 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勿疲劳过度紧张、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1.5 疼痛发作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关怀,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安定镇。静或止痛药。

2临床护理体会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要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先兆症状, 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为心前区疼痛 (占50.9%) , 患者临床表现为 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 可放射到肩背部, 从而出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呼吸困难 (占27.3%) , 患者突然感到气短, 无疼痛的患者占 (14.5%) , 患者突然昏厥、甚至猝死。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给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护, 同时观察患者胸痛发作时是否在进行性加重, 意识变化情况、呼吸的频率、深浅度。

2.2 持续吸氧

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至关重要的, 急性心梗在减少心肌耗氧量的同时, 必须增加心肌供氧。吸氧不仅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血, 限制梗死范围的扩大, 还可间接起到止痛、镇静的作用。故要给予持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以4~6 L/min为宜, 必要时面罩给氧, 当胸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后, 可将氧气流量调至3~4 L/min, 持续1~2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有效吸氧。

2.3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在发病24 h内病情极不稳定[3], 应绝对卧床休息时床上活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护士应指导、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大小便等, 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肢体功能的运动, 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后果。待病情稳定了可适当床下活动, 自觉无不适了, 可逐渐进行室内外活动。

2.4 饮食和大小便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进食必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严谨暴饮暴食, 给予半量清淡流食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适当食用蔬菜、水果, 如香蕉、韭菜、蜂蜜等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食物。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而导致腹肌麻痹, 消化功能低下, 胃肠蠕动功能减慢等, 生活习惯的改变, 容易导致便秘, 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40.0%~72.9%伴有便秘[4], 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便秘患者则可服用果导片或番泻叶泡水, 也可肛塞开塞露或缓泻剂。限制液体量及钠盐的摄, 以免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或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

2.5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心肌梗死可导致心律失常, 因此急性期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心律、心率的变化情况, 一定要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2.6 溶栓的护理

遵医嘱使用溶栓药物后, 一定要密切注意输液道通畅与否, 观察有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血压下降、出血倾向等。其中最常见的为出血反应, 应密切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血尿、血便、颅内出血倾向等情况。溶栓的有效指标[5]为患者胸痛消失, 心电图ST段回落, CPK峰值前移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密切观察意识情况、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 观察心电图示波情况, 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3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变化迅速,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改变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发生突然死亡。因此, 除临床常规抢救治疗外, 同时还必须对患者进行系统严密的观察和病情精心、细致入微的全面护理, 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及早赢得抢救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甘雨学, 李兰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1) :209.

[2]魏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5) :24-25.

[3]于洪玲, 周艳玲.急性心肌梗死40例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2007, 6:101.

[4]常红, 瞿燕.心肌梗死的辩证施治.山东中医杂志, 1998, 17 (9) :406-407.

[5]菊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6 (2) .

心肌梗死患者 篇2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在心肌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品管圈护理为分界点,将60例心肌梗死恢复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面对疾病的自我效能感、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合理饮食、按时复查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关键词:品管圈护理;心肌梗死;恢复期;自我效能;预后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on self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overy patients Zhou Qin Zhang Fenlan Ma Hongb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Guangyuan City Hospital of Sichuan 628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nursing effect of QCC nursing recovery period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Methods 60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over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as the cut-off poi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CC nursing,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health knowledge situation, self-efficacy of facing disease, prognosis and life quality.Results health knowledge of disease knowledge, medication knowledge, reasonable diet, timely review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at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lignant arrhyth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fe qua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QCC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disease, the prognosis and life qualit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re;myocardial infarction;recovery;self efficacy;prognosis 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目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阶段,此时间段内患者处理病情、情绪方面的能力,对于预防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活动,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持续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的工作方法。近年来,品管圈被引入医院护理管理中,致力于护理质量的改善[1]。为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我院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现以30例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为例,将实施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处于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⑴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改变及cTnT阳性;⑵患者及其家属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⑶75岁以下;⑷经药物治疗病情处于稳定期;⑸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正常,可配合护理,并完成相关调查。排除肺标准:⑴动脉栓塞、脑卒中、感染性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患者;⑵肝、肾功能受损;⑶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结缔组织疾病;⑷急性期发作的患者;⑸精神障碍或合并有心理疾病。将该组患者以品管圈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52.3±12.5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0例,下后壁9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0岁,平均53.2±14.2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3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8例,下后壁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 品管圈护理

1.2.1 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

我科室10名护士组成品管圈,所有组员均自愿参加,由护士长担任圈长,1名主管护师任辅导员。剩余8名护士在圈长的组织下开展品管圈的活动。确定圈名为质升圈,主题经圈员讨论确定为:“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在每周二开一次会,每次1~2h,活动时间为2014年1月-3月。

1.2.2 科内现状及原因分析

采用心内科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循证,发现主要的问题为护理主动服务意识欠缺、患者的病人角色突出、自我护理能力差、心理负担较重。1.2.3 制定护理措施

⑴成立由护士长、圈长和责任护士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检查和完善制度、流程及管理等内容,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指引,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制定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将科室护理工作层层分解,做到责任到人。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心。⑵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措施:①病情管理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常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尿激酶等)的安全用药(尤其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以及自我治疗和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重点强调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和改变药物剂量,帮助患者制定手机闹钟按时服药)和按时复查的重要性(可采用短信、微信或电话等形式提醒患者按时复查)[2]。②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教会患者定时进行血压、体重、腿围的测量,讲解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对患者的活动、休息、睡眠等生活起居进行管理,嘱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备用。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压疮等护理事故及感冒、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做腹部顺时针按摩,防止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肌耗氧量[3]。③饮食及运动指导:有目的的控制水和盐,增加食品种类及多样性,多食瘦肉、蛋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嘱患者戒烟,少量饮葡萄酒、黄酒等酒精度数低的酒料以促进血液流动,但忌饮烈酒。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病情状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如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室内走动或以呼吸锻炼为主,有较强活动能力的患者可选择有氧运动。④情绪管理: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教会患者一些心理护理的方法(如:宣泄、倾诉、自我暗示等)[4],转移不良心境。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定期组织病友联谊会和座谈会,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抗病心得,减轻心理压力。1.2.4 完善阶段

在召开圈会时由圈内人员汇报品管圈的开展情况,并共同讨论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同时在科室内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整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新的措施能够顺利推广和实行。1.3 观察指标

⑴心肌梗死健康知识: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心肌梗死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包括心肌梗死的定义、诱发因素、危害、常见治疗及预防方法等)、合理饮食、用药知识(包括遵医嘱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运动、按时复查、不适随访六个方面,若患者或家属能对以上知识的>90%的内容能够进行复述,则视为达标;若只能复述上≤90%的内容,则视为不达标。⑵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价,该量表共10个项目,设计个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自信心。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强。⑶预后:采用心血管不良事件来评价,患者出院后随访90d,记录此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症状性心衰。⑷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活质量量表,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等6个领域,满分60分,较好为41~50分,良好的为51~60分。较好和良好记为改善。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s)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感比较

观察组在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合理饮食、按时复查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感比较 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t/χ

2P

健康知识达标率(%)

疾病知识

27(90.0)

20(66.7)4.81

<0.05

用药知识

28(93.3)

21(70.0)5.45

<0.05

合理饮食

25(83.3)

18(60.0)4.02

<0.05

合理运动

21(70.0)

13(43.3)4.34

<0.05

按时复查

28(93.3)

11(36.7)21.71

<0.05

不适随访

24(80.0)

12(40.0)

10.00

<0.05

自我效能感

29.9±71.36

20.75±2.12

10.92

<0.05

2.2 两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比较 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χ2 P

预后(%)

症状性心衰

3(10.0)

7(23.3)7.20

<0.05

恶性心律失常

0

2(6.7)

心肌梗死

0

2(6.7)

心脏性猝死

0

1(3.3)

生活质量(%)改善

27(90.0)

17(56.7)8.52

<0.05

未改善

3(10.0)

13(43.3)讨论

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常表现为心功能衰竭、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视。正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方案虽然在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合理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稳定,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患者的预后也起着积极作用。当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步入稳定期后,部分患者会由于过于乐观而不知控制自己的情绪,加之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监督和约束力有所放松,患者的遵医行为下降,往往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与技能,使患者能够过上独立的生活,已经成为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目标。品管圈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法,是指相同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内容相关的人员,自动自觉自发地组合起来,利用集体智慧来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集思广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积极意义。自上世纪90年代品管圈被推广到医院的管理方面,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效果肯定。品管圈活动通过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等,能够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6]。申玉琴等人在普外科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控制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能够提高圈员的护理素质[7]。陈鹏等人的研究表明,通过品管圈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效提高了癌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护理的满意度[8]。李希玲采用品管圈控制冠脉介入治疗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取得了较为满意度的效果[9],李栎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发现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我科室成立心内科质升圈,把握心内科护理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生活质量的原因,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发挥患者在自身疾病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自护能力和预后为最终目标,建立护士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由责任护士一对一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结果显示,品管圈护理实施后,心肌梗死稳定期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效能明显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护理过程健全了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对心内科护理工作实施质量监控,逐步建立了良性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质控的理念,有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综合护理的应用从认知、心理、护理技能等方面全面提高患者对病情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了预后。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42-02

在临床内科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比较多发和常见,指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伴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时在发病初期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猝死率,临床护理是提高治疗水平的关键环节[1-2]。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在其治疗全程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3岁,平均(63.3±2.5)岁,病程1.5~10年,平均(5.2±0.1)年,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气促和胸痛表现。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为降低心肌氧耗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周。由护理人员协助行进食、大小便、洗漱等日常活动。第2周除低血压的患者外,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行四肢被动运动或轻微运动,对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若病情在第3~5周呈稳定状况,可渐离床走动,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运动的次数,行体力恢复。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因发病急且突然,加之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易产生恐惧和濒死感,进而情绪失落,焦虑不安[3]。临床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就疾病的相关知识、临床治疗的目的和预后向患者做简单介绍,护理操作要轻柔,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到关心和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3 饮食护理 应给予多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低脂、刺激性小、胆固醇低的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而使心脏负担加重。禁烟酒,对频繁呕吐的患者可暂禁食,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可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控制体质超重者的总热量,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对钠盐的摄入进行限制。

1.2.4 疼痛护理 患者病发心肌梗死时常有剧烈的胸痛伴发,心肌梗死面积会因疼痛导致的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进一步扩大,临床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胸痛持续时间、性质、部位进行密切观察,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遵医嘱给予适当镇痛剂进行缓解。

1.2.5 吸氧护理 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即使无肺部感染或左心衰竭等伴发疾病,也会有程度不等的低氧血症伴发,可能因小气道在细支气管周围发生水肿的情况下出现狭窄,使气道阻力增加,降低了气流量,减少局部换气量。可采取在发病早期鼻塞给氧24~48 h,使患者疼痛、气短、焦虑症状减轻,有肺部疾病、左心衰竭、休克的患者,可依据动脉血气分压结果处理。

1.2.6 大小便护理 患者在病发后第3天仍无排便者,需适当应用缓泻剂给予,在有便意时应用石蜡油灌肠或开塞露塞入肛门,排便时勿屏气用力,无并发症者患者又在床上排便不习惯可在床边椅子处排便,若有尿潴留的患者,可采用听流水声、按摩腹部等方法进行诱导,若均无效可行导尿处理。

1.2.7 心电监测 患者多在24 h内发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多见,行连续心电监测可较好发现,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纠正,护理人员需对心律失常的各种图形正确识别,使心电监测的质量得以保证,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限制。同时,患者血压的高低可对是否发生休克有提示作用,及时发现可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每15~30 min行1次测量,若患者血压出现下降,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即可做出休克状态的判断,给予抗休克治疗,可使病情尽快好转。

1.2.8 溶栓治疗的护理 患者在病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榕栓治疗时,需对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疗效、给予方法及不良反应进行掌握,其中脑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出血是常见不良反应出血的表现,故在行溶栓治疗时,需对患者瞳孔、神志、血压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有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呕血、咯血、血压下降、皮肤黏膜出血、便血等情况,即立即报告医生并行抢救准备。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和临床治疗,抢救成功59例,占98.3%,死亡1例,占1.7%。

3 讨论

在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多发和常见,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病理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未充分建立侧支循环,供血突然中断或急剧减少,急性缺血达20~30 min,即可发病[4-5]。其抢救成功率除和操作医师技能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临床全面整体的护理,应用监护仪对患者呼吸、血压、心电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若有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时给予纠正,每日对除颤器进行检查,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安情绪,营造一个舒心、整洁、安静的治疗和护理环境,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6]。

总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心电监护、疼痛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等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桂传,李平.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广西医学,2010,32(6):79-80.

[2] 杨霞芳,朱心智.心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07,9(29):85.

[3] 姚小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剖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19(6):35-37.

[4] 李凤琴.急性心肌梗死64例康复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181-182.

[5] 王青峰,吴玮,屈莉.早期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再灌注心律失常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6):706-707.

[6] 张小燕.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J].广州医药,2007,38(1):82-8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篇4

1.1 迅速给予氧气吸入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1周内须给予常规吸氧。吸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改善心肌氧合, 有助于梗死周围缺血心肌的氧供, 缩小梗死范围, 从而减轻心肌缺氧损伤[1]。

1.2 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如发现患者烦躁、脉搏细弱、呼吸加快、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每小时<20 ml) 、反应迟钝、收缩压下降 (10.7 kPa以下) 、脉压差<2.67 kPa或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超过原有水平的20%以上时应考虑低血压或休克。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升压处理, 并继续严密观察用药后血压变化。

1.3 严密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电变化是AMI的护理重点之一。持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图形表现, 从而确保心电监护的质量, 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为及时抢救赢得时间。

1.4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遵医嘱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等扩血管药物, 使冠状血管扩张, 减轻心肌缺血;用速尿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血压低时用多巴胺升压, 以保证全身及脑组织血液供应;联合应用毛花苷C、多巴酚丁胺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准备好除颤仪、起搏器、气管插管等物品及抢救药品。

2 应用溶栓药物的护理

早期应用溶栓药物是治疗AMI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缺血心肌早期再灌注可以使它在形成不可逆损伤前尽可能得到挽救, 从而使AMI的预后明显改观[2]。

2.1 常用溶栓药物

目前使用的溶栓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 包括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单链尿激酶;另一类为“非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 包括链激酶、尿激酶等, 因尿激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进入人体后可立即广泛产生溶栓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

2.2 用药时机

在发病后6 h内, 心电图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开始溶栓, 但在发病6 h内已出现Q波时仍适于溶栓治疗。

2.3 用药方法

临床一般将尿激酶1.0×106~1.5×106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 半小时内静脉输入。

2.4 药品要求

尿激酶必须置于冰箱冷藏, 妥善保管, 现配现用, 禁止与其他药物共用同一静脉通道。

2.5 出血倾向的观察与护理

尿激酶不仅对冠状动脉部位的血栓具有溶解作用, 而且对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也具有溶解作用。因此, 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严重高血压、出血性病史。输注尿激酶前先建立可靠的静脉及采血通道, 溶栓治疗后应避免肌肉注射和反复静脉穿刺。用药过程中, 严密观察有无皮肤、鼻腔、针刺部位出血, 4 h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1次。

2.6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一般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多为突然发生。护士应高度警惕, 严密监测, 尤其当患者胸痛明显缓解, 无心力衰竭时突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应高度警惕为“再灌注心律失常”, 应立即通知医生, 做好电除颤及心肺复苏等准备工作。

2.7 低血压状态的观察与护理

溶栓引起的低血压发生率一般为7.7%~16.0%[3]。出现低血压, 无论原因如何, 都应暂停溶栓治疗。对一般状态好的患者, 可单纯采用“中凹位” (即头抬高20°, 下肢抬高30°) , 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即可使病情逐渐好转, 对于病情严重者应及时遵医嘱使用多巴胺, 以升高血压。

3 一般护理

3.1 卧床休息

患者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 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人员完成。活动后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活动, 卧床休息。

3.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心功能低下及疼痛、气短的影响, 使其食欲下降。因此, 宜进低脂、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发酵食物, 以减少便秘与腹胀。进食不宜过快、过饱、过热、过凉,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胃部不适。

3.3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每日大便1次或2次, 若2 d未解大便需立即处理, 可用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或进行腹部按摩加速肠蠕动, 便秘者可予开塞露或温盐水低压灌肠, 排便时需有专人看护, 避免排便用力, 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进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

3.4 止痛

在AMI时, 胸闷、胸痛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加快, 加重心肌缺氧, 促使梗死范围扩大, 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休克。因此, 迅速止痛极为重要。一般可用盐酸哌替啶50~100 mg肌肉注射或吗啡2~5 mg皮下注射, 但老年患者合并有呼吸功能不全或休克者慎用, 也可常规用硝酸甘油5~10 mg加入5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输注, 根据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及发作次数调节滴数, 达到完全止痛的目的, 才能有效地制止梗死面积的扩大。

4 心理支持与护理

4.1 缓解紧张情绪护士应以熟练的操作、有序的安排、从容的神情赢得患者的信任。

4.2 关心安慰患者

护士应尽可能多与患者交流, 尽快消除患者焦虑、孤独感, 使患者在精神及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了解和解决患者所需, 使患者感到温暖, 鼓励其树立自信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从而充分调动其自身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

4.3 做好解释工作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适时给予解释、疏导, 如对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应在操作前向其说明此操作的必要性、安全性和不适, 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便于配合操作。

4.4 取得家属支持

AMI患者应允许有1人或2人陪护。陪护期间,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避免在患者面前哭哭啼啼或惊慌失措而致病情加重。

5 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AMI患者通常不仅担心自己能否康复, 而且担心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因此, 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改善AMI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为达到这个目的, 护士首先要掌握有关本病的知识并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 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护士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特别是对患者潜在健康问题的认识。

5.1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日常饮食调节, 主副食搭配、粗细粮结合, 适当增加流质及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避免进食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

5.2 心理与精神调护

指导患者平时学会自我控制, 要善于谅解别人, 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稳定, 遇事冷静, 保持良好心态, 不看武打片、恐惧片等易使情绪发生剧烈波动的电视、电影等。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运动。

5.3 预防便秘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教会患者进行自我腹部按摩, 以促进肠蠕动。

5.4 康复指导

有计划的康复期锻炼能使患者的体力及自我照顾能力增强, 还可使胆固醇下降, 血压恢复正常, 降低AMI发生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对AMI的护理。方法从病因及急救监护、溶栓药物应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方面对AMI患者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结果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个体生命的急重症, 起病急, 病情发展快。结论了解AMI的有关知识, 掌握其护理要点, 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AMI的警觉,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可降低病死率、复发率, 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病因,护理

参考文献

[1]沈莹, 夏勇, 潘德峰, 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 :9 ̄11

[2]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516

心肌梗死患者 篇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对ACI患者85例,对照组85例,进行hs-CRP测定井比较两组病人的hs-CRP,ACI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的hs-CRP.结果:ACI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7.53±1.9和1.86±1.52mg/L,有显著差异(P<0.01);有斑块组与无斑决组分剐为8.54±3.58和4.16±2.52mg/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 者:程宏伟 柯莉华 郑文华 徐浩  作者单位: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淳安,311700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4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6

【摘要】探讨青年人发生心梗的机率逐年上升。方法:通过对比青年人与老年人生活方式,运动量等各方面因素做比较。结论:现在心梗更加的趋向年轻化,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青年人心梗的预防工作。

1912年詹姆斯·赫里克在英国医学会杂志中首次将心肌梗塞描写成一种疾病,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全部或部分中断而导致的该部位的心肌损伤、坏死。据调查,目前青年发生心梗占全部心梗病人的4%。

心肌梗死的定义: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尤其是Tnl,伴以下至少一项指标:

①心肌缺血相关症状;②新发的ST-T改变或左束支阻滞;③病理性Q波进度变化;④影像学检查见新发心肌细胞减少或节段运动异常;⑤通过血管造影或活检确定有冠脉内血栓形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09~2013.1到我院接受AMI治疗患者,其中符合WHO中AMI诊断标准的①突发胸闷、胸痛症状,呈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淋漓②无过敏史③心电图示ST段抬高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④心梗标志物指标⑤予抗凝、抗血小板凝集、调脂等处理⑥发病至住院時间10±2小时。其中50例AMI青年患者,年龄(25±8)岁。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8例.同时选择134例AMI中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49±7)岁,其中男患者107例,女患者27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收集青年组和对比组发病前生理状况及心理状况之间对比进行数据统计,了解两组之间的心境障碍程度。

2 结果

2.2 发病诱因和症状

由上图可以看出,青年组患者中出现心境障碍比例较对比组高,主要是由于长期工作劳累和工作压力大诱发,而对比组基本无明显诱因,有胸痛的症状的青年组与对比组的比率是1:2。[1]

3 讨论

3.1 心理指导

对青年人来说,心肌梗死是发病率相对低,大多数的人对其认识不深警惕性不高,而发病时让患者有濒死感,患者会焦躁,恐惧。研究表明,焦虑、恐惧等情绪可能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可能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调节紊乱,严重时可致猝死。[2]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首先要让患者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打破患者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其次,做任何操作前一定要和患者沟通。告诉其操作的意义和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最后要用亲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3.2 健康教育

吸烟、饮酒是青年人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在一项研究调查中显示40岁以下的心肌梗死的患者吸烟率是40岁以上的加强患者的2倍,且每日吸烟量亦明显高于后者[3]。因此控制吸烟和饮酒能有效的降低患病率。

3.2.1 饮食指导

血脂异常是青年患者仅次与吸烟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研究表明青年患者的LDL-C水平高于老年人,而HDL-C显著低于老年人。[4]这与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当,肥胖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心肌梗死患者进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食物最好不要大鱼大肉,要以易消化,低脂且清淡的食物为主,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限制钠盐的摄入。

3.2.2 运动指导

当下的年轻人都不喜欢运动,宁愿宅在家上网,打游戏,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多做有氧运动,但不宜运动过量,可以结合现在最流行的音乐运动疗法,据国内外报道,音乐运动疗法在治疗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选择的音乐的节拍控制走路的节拍和距离,并且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愉悦的心情。[5]

综上所诉,有预见性的控制青少年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改善青少年的不良生活方式。做好青少年患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更有效的减少青少年的患病率。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份疾病,多一份健康。

参考文献

[1] 戈继业,吴正洪,张振岭等.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

[2] 康玉香,程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个性特征、负面情绪和生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

[3] 张学军,王东琦.杜日映等.年轻急性心梗患者临床特点[J].当代医学.2011.17(11)

[4] 钱海燕,黄觊,35岁以下青年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探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120例患者, 其中男性78例, 女性42例, 年龄在43~79岁之间, 平均年龄 (60.8±1.2) 岁。梗死部位包括前壁梗死23例, 下壁梗死62例, 前间壁梗死12例, 下壁加右室梗死10例, 前壁合并下壁梗死20例, 其中心律失常21例, 患有糖尿病患者15例。

1.2 临床表现

(1) 持续的胸骨后剧烈疼痛, 出现急性循环障碍; (2)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 (3) 心电图动态变化, 心肌损伤区出现病理Q波, 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 缺血区T波倒置等。

1.3 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治疗前后进行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急救护理等。

1.4 疗效诊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恢复正常;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心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 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 痊愈100例, 明显好转15例, 无明显改善转院治疗4例, 1例因合并心衰抢救无效死亡, 总有效率为95.8%。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 病情较为凶险, 发病突然, 严重者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而在治疗前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3.1 急救护理

3.1.1 常规急救护理

常规急救首先要把患者安置在平卧位面罩吸氧, 氧流量控制在3~5L/min, 如果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加入30%乙醇湿化吸入, 氧流量加大, 做心电图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其次,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速度控制在15~20滴/min;再次抽取血标本进行血常规、心肌肌钙蛋白、血糖、心酶谱检测,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止痛剂, 防止患者的剧烈疼痛。

3.1.2 溶栓护理

溶栓前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全面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 监测生命体征, 然后在患者发病后1~6h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 使冠脉再通。同时要准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和止血药, 防止溶栓引起的再灌注损伤, 防止心律失常或者心脏骤停等并发症[2]。

3.2 基础护理

3.2.1 病情监测

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心律、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 每15~20min记录一次, 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心电图的变化, 确保心电图监测的质量, 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 为抢救工作争取关键时间。

3.2.2 饮食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急, 心功能下降, 消化能力差, 应该禁食刺激性食物, 少食多餐, 配备适量纤维素、高维生素、足量蛋白质、清淡的饮食, 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水果, 可以实用适量的蜂蜜。

3.2.3 并发症护理

患者在发病3~7d内容易产生心律失常的问题, 应该做好心电监护, 准备好急救药物;要防止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等, 让患者尽量保持坐位或者半坐位[3]。

3.3 心理护理

患者在发病初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 同时家属的焦急也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 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 因而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 要及时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 给予患者热心、周到的心理护理, 从而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并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从而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 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从而保证患者及早康复。

总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较急的内科疾病, 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急救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工作, 才能保证患者及早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临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起到的效果。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痊愈100例, 明显好转15例, 未改善转院治疗4例, 死亡1例, 总有效率为95.8%。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 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压力明显减轻, 病情能够明显好转, 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较少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探析

参考文献

[1]林冬梅.急性心肌梗死398例应急预案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8) :1935-1936.

[2]王维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早期溶栓的护理[J].天津护理杂志, 2010, 12 (1) :2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 男39例, 女26例;年龄52~79岁, 平均年龄65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卧床休息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1周内病情不稳定, 易发生并发症, 所以入院后应立即卧床休息。第2~3周若病情允许, 患者可以在病床上翻身, 并适度坐起活动四肢。第4~5周患者视身体状况, 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活动, 并在不引起心脏不适的前提下, 适当的逐步增加活动量。

1.2.2 吸氧护理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等症状, 可以通过采取吸氧治疗的方法来缓解。吸氧时,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使用氧气器械, 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一般情况下, 前3d吸氧流量应维持在4~6 L/min之间, 患者病情缓解后可间歇性吸氧, 吸氧流量应维持在1~2 L/min之间。由于吸氧可以缩小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 在临床上应尽早、足量、顺畅的给与患者吸氧治疗。

1.2.3 疼痛护理

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之一, 由于发生突然, 并常伴有压榨、窒息或烧灼感, 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诱发心力衰竭及休克。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疼痛性质、时间及部位,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 遵医嘱使用适宜的止痛及镇静药物, 及时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1.2.4 溶栓护理

患者发病6 h内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 护理人员应按医嘱使用静点尿激酶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溶栓。在溶栓时, 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的药物反应, 如发热、皮肤过敏、消化道或颅内出血等症状。询问患者身体是否有不适感觉,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 应及时通知医生使用强心剂。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 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及悲观等情绪。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可亲, 语言温柔得体的向患者介绍有关心肌梗死的知识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 安抚和鼓励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 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1.2.6 便秘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前期卧床休息的同时, 因缺乏运动, 消化功能降低, 会抑制患者的胃肠功能, 导致患者便秘的发生。而便秘造成的排便困难, 会刺激患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 护理人员应细心的向患者讲解床上排便的重要性,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3 临床观察

1.3.1 心电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是心率失常, 其多发于发病1~2周内, 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是患者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应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控护理。护理人员要熟悉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掌握心律失常的知识, 在监控过程中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一旦发现患者心律发生异常变化时, 应将变化的心电图录下, 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3.2 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大面积梗死, 会导致人体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血液输出量降低, 同时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血管扩张药物及灌注损伤, 都会引起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而血压的高低可以有效提供患者是否会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信息, 所以临床上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每20 min测量1次血压及脉搏, 当患者血压平稳后, 每2 h测量1次血压。

1.4 出院指导

保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的同时,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患者还应按医嘱服用治疗的药物, 不可擅自增减服用的剂量或停药, 当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并定期复诊。

2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 通过治疗与护理显效39例, 有效21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2.31%。

3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人们生命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卫生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在其发病的早期进行及时的医疗处理, 在采取有效治疗的同时, 配合细致、周到及个性化的临床护理, 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心肌发生梗塞的面积, 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临床上, 护理人员应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在采取积极、有效心理干预的同时,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 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通过护理人员严密的临床观察、严谨的护理操作及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 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 通过治疗与护理显效39例, 有效21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采取适宜的护理手段, 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提高生存的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春兰.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 5 (32) :96.

[2]帅淑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 20 (4) :9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11例,心律失常者25例,心源性休克者6例,死亡4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让其感觉到温暖和安慰。在发病的1~2d可应用音乐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要语言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2 卧床休息。

AMI患者发病的第1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进食、洗漱、大小便等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尽量避免增加劳力。第2周除低血压外,可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运动或四肢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为宜,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

2.3 吸氧。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初期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缓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阻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最重要的。

2.4 输液。

必须尽早建立静脉通路,可分开二、三路,注意输液速度。应用血管扩张剂时,严密观察血压。如合并心力衰竭者输液速度宜慢,液体给予量要少。

2.5 生命体征的监测。

(1)心电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24h内,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可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等,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纠治。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图形,确保连续的心电监测质量,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血压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随时可发生,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的致死的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因血压的高低可提示休克的发生,护士应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如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时,即可判断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积极抗体克治疗,可使病情转归。

2.6 缓解疼痛。

AMI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哌替啶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

2.7 饮食。

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防止腹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急性期3~4d进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则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严禁吸烟与饮酒,因吸烟可引起血压上升,心搏出量增加。对下壁急性心肌梗死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频繁呕吐者可暂禁食,超重者可控制总热量,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有心力衰竭者应适当限制食盐。

2.8 大小便护理。

发病后第3天仍未排便者,可适当使用缓泻剂,有便意时应用开塞露入肛门内或用液状石蜡灌肠,注意排便时不能屏气用力。有的患者因在床上不适应,排便困难,如心律、心率和血压平稳,无并发症者可在床边椅子上排便。有尿潴留者,可采用按摩腹部、听流水声、针刺穴位等,若以上方法无效,则可遵医嘱给予导尿。

2.9 做好病房管理。

要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病房整洁、空气清新、减少探视人员,防止病人情绪激动及意外刺激。

2.1 0 溶栓治疗的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要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给药途径、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故在溶栓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咯血、呕血、便血及皮肤黏膜出血,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逐渐使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宋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8) :135.

[2]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4) :49-5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 篇10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 男63例, 女15例;年龄最大82岁, 最小34岁, 平均年龄56岁。1例因反复心力衰竭治疗无效死亡, 1例发生心室纤颤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护理干预

2.1 一般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应绝对卧床休息, 较少探视, 防止不良刺激, 解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对有呼吸困难和发绀的患者给予持续或间断吸氧;立即开放静脉通路, 保证按时遵医嘱给药。

2.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 按时准确记录, 若血压偏高时不要急于用药, 向医生汇报, 以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1]。

2.3 治疗配合

2.3.1 解除疼痛的护理

遵医嘱尽快解除患者疼痛, 用哌替啶50~100 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 mg皮下注射, 必要时1 h~2 h再注射1次, 以后4 h~6 h可重复使用, 或再试用硝酸甘油片0.3 mg, 或硝酸异山梨酯5~10 mg舌下含化或静脉滴注。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3.2 心肌再灌注的护理

溶栓药物的应用, 以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心肌得到再灌注。静滴溶栓药物时必须给予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心电图表现,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1,2]。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符合冠脉介入条件的患者, 立即开设绿色通道行紧急手术, 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2.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 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 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 主动与之交谈, 向患者解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介绍疾病有关知识。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病区要安静、安全、清洁、舒适, 保持情绪稳定, 克服紧张、恐惧心理, 才能积极配合治疗, 方能加快病情恢复。

2.5 生活护理

2.5.1 控制饮食

饮食上应注意以少食多餐的原则, 不宜饱餐, 其发病与饱餐后血脂增高, 血液黏稠度增高, 局部血流减慢, 血小板易于聚集,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有关。禁食刺激性的辛辣油炸食物及饮浓茶、咖啡, 应摄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纤维饮食[3]。

2.5.2 保持大便通畅

指导正确的排便方法,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对排便困难者给予缓泻剂, 可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排便, 护士或家属在床旁监护, 帮助患者放松, 避免用力屏气, 以免发生意外。

2.5.3 充足睡眠

调整睡眠环境, 提高睡眠质量, 遵循良好的睡眠规律, 教会患者促进睡眠的方法, 建立正常的睡眠周期, 提高睡眠质量, 促进疾病康复。

3 讨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及时的护理干预, 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但也有老年患者对心脏介入手术存在顾虑, 错失了心脏急诊介入的最佳时间, 发生并发症, 导致死亡。对于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多加强心脏治疗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宣教,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信心, 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3-294.

[2]朱秀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9) :7122.

心肌梗死患者 篇11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大胆多次予以电除颤同时加强监护,改善有效循环,增加脑肾血流,对呼吸、循环系统进行支持管理。近几年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明,不良情绪是诱发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抢救与护理

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急救:立即安置患者入住监护室,选用带除颤器的监护仪连续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体温等生命指标。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准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将人工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吸引器等检查其功能并安置于床旁合适位置,特别要掌握除颤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预先将导电糊涂在电击板上,医生和护士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意识状态,一旦发现心电监护示室速、室颤,立即电除颤,如不成功,再给予1次,若患者心功能良好,可反复多次进行电除颤,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除颤成功后,在监护心律及生命体征的同时给予局部皮肤护理,可在局部涂以燒伤油膏。当室速发作医生不在时,要立即行电击复律做到分秒必争。值班护士立即电击复律,挽救了患者生命。

给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梗死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4~6L/分。目的:吸氧有利于:①纠正低氧血症,增加组织氧利用度。②缓解心肌缺氧,缩小或控制梗死面。③改善心肌工作效应。④改善其他重要脏器的氧供,防止多脏器衰竭。

加强基础护理:①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②严格控制活动,急性期卧床,若有心律失常发生则绝对卧床,限制床上活动,加强肢体被动活动,防止血栓形成。③保证充足睡眠,影响AMI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的变化,运动量的不足、疼痛,心理因素等。对此应分析其相关因素造成的睡眠障碍,进行行为控制及时间限制,形成良好的睡眠周期;应用止疼药解除疼痛的干扰,各种操作要轻柔及光源控制,消除环境影响。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表现出恐惧、紧张,原因是由于疼痛与气急引起的濒死感和无名的威胁;恢复期患者较多考虑疾病的愈后和对今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康复后相当长时间内,有的患者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症状,虽然顺从康复计划,但被动依赖、心境低沉、绝望等。这种负性情感,通过大脑多种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影响心身疾病的发展、转归和康复。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和整体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舒适、安静的环境会使患者感到轻松愉快。当患者急诊入院后要力争安排在抢救闻或小房间,与嘈杂的外界隔开,室内物品、用具放置井然有序。通过感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可使患者入院前的急躁、恐惧、焦虑、痛苦、失望的情绪恢复平静,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使心率、血压下降,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渡过险关。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患者入院后都渴望得到医生、护士的理解和信任,特别是危重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护理人员要抓住这个特点,对患者热情和蔼,说话耐心,简练清楚又要有分寸,切忌吞吞吐吐,以免引起患者的疑虑。操作时轻松熟练,有条不紊,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促使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突然,精神上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甚至使心理防线崩溃,因而产生急躁、易怒、悲观情绪。对这类患者要引势利导,给以耐心解释,向其介绍有关的卫生知识,必要时加以实例说明,稳定情绪,使其在痛苦中清醒,敢于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都较明显。

做好陪护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陪护及探视人员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是心理护理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特别在入院初1周内,患者应保持绝对安静,就需要陪护患者时知道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应避免使患者激动。亲人探视无疑会给患者以不可替代的安慰和鼓励,但如有不慎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压力,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做好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对并发心律失常者心电监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不仅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而且能鉴别心律失常的性质,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率高,抢救成功率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严密监测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及时报告,降低死亡率,提高成功率。同时加强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29-430.

2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332.

3王田福,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7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篇12

1 临床资料

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 其中男39例, 女15例, 年龄38岁~79岁。按2007年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诊断标准:Ⅰ型AMI 42例, Ⅱ型AMI9例, Ⅲ型AMI 3例。所有患者无神经精神病史及语言沟通障碍, 意识清楚, 能较客观地描述其生理和心理感受。

54例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和护理后, 45例治愈或好转出院, 5例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转上级医院, 4例死亡, 病死率为7.41%。

2 护理

2.1 急性期舒适护理

2.1.1 心理方面的舒适护理

AMI起病急骤, 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 患者心理压力大, 多以消极方式应激疾病, 表现出抑郁、惊恐等不良心理反应。罗晓辉[2]研究发现:AMI患者不良情绪反应, 可使其交感活性增加, 致心室纤颤阈降低, 增加心室纤颤发生风险, 甚至引发猝死;再者, AMI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可对其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患者会在康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3]。故应重视AMI患者的心理护理。为达到心理护理的有效性、舒适性, 我院特安排在上级医院培训过心内科疾病护理的高年资护士负责AMI患者的心理疏导, 内容要求从如下着手: (1) 全面、细致地评估心理状况。 (2) 因人而异地疏导。 (3) 选择适宜的时机, 以不影响患者的休息及治疗为原则。 (4) 倾听与咨询相结合。语言温和、谈吐简洁得体, 耐心、真诚、专心地倾听患者诉说,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5) 给予语言及非语言鼓励, 提高治疗依从性。 (6) 安排专人陪护, 增加患者安全感, 减少患者心理上的负性刺激。 (7) 尊重患者, 对患者显现的不良情绪表示理解, 获得患者需求信息后及时尽力解决。 (8) 每日至少3次, 每次15 min~20 min。

2.1.2 生理方面的舒适护理

(1) 加强基础护理。营造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 让患者充分休息。如患者睡眠质量差, 应在睡前温热水泡脚、按摩穴位等方法协助入睡。发病24 h内制动平卧, 前臂、腘窝处垫放大小高低适中的弹性软枕, 同时辅以按摩, 使肌肉放松。发病24 h后根据病情调整体位, 并对患者四肢行被动屈伸活动, 以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利于患者肺部气体交换, 改善通气功能, 将头肩部抬高15°~20°或将床头摇至20°~30°[4];严密心电监护, 关注并发症发生。监护仪各条联线尽量避开患者视线, 以免引起患者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保证床上大小便有一定私密性, 并做好便秘及排尿困难的预见性护理。做好基础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 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采用静脉留置针, 减少药液外渗概率, 如有药物外渗用50%硫酸镁湿敷, 30 min/次, 3~4次/d, 或新鲜马铃薯片湿敷15 min~30 min/次, 2~3次/d, 减轻患者穿刺部位的不适感。 (2) 吸氧护理。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减轻心绞痛, 辅以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根据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 采用间断或持续低流量吸氧;用细棉质带悬挂耳廓的方法固定牢靠给氧导管, 保证有效氧吸入。 (3) 溶栓护理。进行溶栓治疗时, 用药时和用药后的活动, 护理人员做好监护, 清楚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床旁备好急救用物, 如有身体不适或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活动, 主张微量输液泵输注药液。溶栓24 h后帮助患者翻身, 辅以四肢按摩, 鼓励患者主动低强度屈伸上下肢。溶栓48 h后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床上进食、洗漱。溶栓3 d后协助患者在床旁静坐、站立, 3~4次/d, 一次不超15 min。溶栓5 d后协助患者在室内适当活动。 (4) 疼痛的管理。重视患者主诉, 关注胸痛、胸闷的程度。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脉血管药, 及肌注哌替啶或吗啡予以镇痛, 通过听音乐、谈心、读报纸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 使患者身心放松, 胸痛、胸闷缓解。

2.1.3 社会支持方面的舒适护理

社会支持系统不力是影响患者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5]。社会支持系统的舒适包括人际、家庭、学校、职业等社会关系带来的舒适, 以家庭支持为主的良好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通过与患者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 让患者获得家庭、亲朋好友及单位提供的社会支持, 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康复期的舒适护理

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渐好转。康复期, 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舒适保障应以自我对疾病的认知、态度为前提。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 如戒烟,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保持心理平衡等;帮助患者制订确实可行的康复方案, 介绍已康复AMI患者的成功经验, 创造现身说法的机会, 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鼓励患者回归工作, 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

3 小结

舒适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 强调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时, 需考虑患者舒适度, 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均达到尽可能的舒适状态。AMI为心内科常见病, 起病急骤, 病情重, 变化快, 并发症多, 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打击。急性期舒适护理, 患者的不适减轻, 利于配合治疗, 病情好转快;康复期舒适护理, 利于提高自我效能, 加速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桂霞, 李蕊, 米曰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0) :949.

[2]罗晓辉, 兰建军.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6) :10-12.

[3]刘雯, 卢惠娟, 胡雁,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4) :343-346.

[4]马胜春, 马亭, 李志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绝对卧床期间的舒适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11A) :2860-2861.

上一篇:语文与文化论下一篇:实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