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2024-10-18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通用11篇)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1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成绩的进步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2

一、让语文教学向生活开放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观察探索身边的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再现文本中的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菩萨兵》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寻找藏胞、帮助春耕的情境。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了解了一些红军长征的历史,理解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懂得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伴以精心剪辑的配乐),同时加以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 体验文本中的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准备一些茶叶,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的春景图: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让学生随着如诗如画的意境,伴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旋律,学生可以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在表演和欢唱中学生所体验到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更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材

书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书,又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1. 利用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的一些事物可以引入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校园的橱窗、黑板报、各种告示牌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读、去说;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讲、来谈。

2. 利用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如教师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庐山的云雾》、《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等。又如教师组织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本地的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施耐庵纪念馆、陆公祠等,就是一些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 利用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我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浅谈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链接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语文与生活有着血肉一体,源流一脉的联系,但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大多忽视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生活,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操练,学生毫无乐趣地做着习题,这是语文教育劳而寡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生活因素,方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就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研究性学习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实际,辩证对待其个性阅读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新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教学应该以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该如何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呢?

1.关注学生实际,杜绝封闭式设计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诱发阅读的欲望。当前多数语文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封闭设计,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自己预先设置好的胡同,然后塞给学生支离破碎的语文知识,结果换来学生的惰性、厌倦。为了杜绝这种弊端的继续扩大,为了让禁锢的灵性得到解放,阅读教学应削减对教材的封闭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储备,尽量以学生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贯穿于文本阅读的始终,让学生感觉到语文阅读的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辩证对待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说明,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对话活动,就其本质来说,阅读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而对于学生陈述的观点和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辩证的方法给予处理。如学生提出合理问题、陈述的有见地的观点,应把它吸收过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学生提出的肤浅的、片面的、偏激的问题,应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排除思想障碍,把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轨道上引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把自己所具备的生活体验融入到阅读中,并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完成知识的攫取与能力的训练,最后将学生在文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所收获的体验,重新回到生活的大熔炉中冶炼,从而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关注生活,我手写我心

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然而很多学生写作文仍感到没东西写,或者是内容空洞无物,这是什么回事呢?我想,这症结在于腹中空空,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是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碰到作文才有话可说,作文也才能意蕴常新。

那么,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呢?

有人认为写作指导课的任务就是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就把习作指导限于课文之内、单元之内,进行读写迁移训练;限于课堂之内,进行各种游戏观察习作训练——教师导源→使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导路→使习作言之有序;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改→使习作心中有数;教师导评→使习作言之有理;教师导练→使习作借鉴有法。其实这不是教学生习作,基本上是在帮学生写作,因为这种写作指导课,写作材料是老师给的,学生没有从生活中提炼,现场情境的意义是老师暗示学生回答的,学生无需感悟理趣,写作是先说后写,思路早已在课堂上公开过。这种习作教学观忘记了或根本就不知道在作文教学中除了技能方法,还有更为重要的写作意识、应写心态、运思、情感、写作责任与习惯等需我们老师特别加以关注。

其实,写作指导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学生思考生活。同样经历一段生活,为什么有些同学会觉得太平常了,没什么可写的,而有的同学却很有感触,能写出好多篇作文。这区别就是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差异。如果我们习作指导总是停留在描摹生活而不是认识与思考生活,那培养的学生只能是用“眼”写作,而不会用“心”写作。叶老说:“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了一种经验,一种意思,觉得它和寻常经验、寻常意思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生活的标记,以备将来需用的时候查考,这才提笔写文章。”由此看来,我们进行习作指导,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法”,熟练种种写作技能,也不仅是生活中要用了就来写,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感悟生活的意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作者怎么观察生活与评价生活,体会作者的感情,唤起相似的体验,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感悟到人生还有这样灿烂的一面,或者可以用如此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不幸与有幸。这样的启迪与熏陶可能更是学生的写作之源。一个会思考的人就会慢慢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是用心眼去看外界的,心眼的擦亮就是习作之门的开启。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美好人物与事物,发现严峻现实中尴尬、丑恶、阴暗的现象,进而深入地思考,最后在习作中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让作文焕发出生命的光辉。

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对于语文来讲,研究性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学习语文应该把课外看成另一块不可缺少的语文训练的阵地。而研究性课程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学生走访专家,查阅资料都经过了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他们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见到了鲜活的生活,锻炼了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建立课堂教学系统到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2]冯伟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浅谈. 教育教学论坛,2011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篇4

新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人为本。但理想的课程标准及教材要转化为现实,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更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路。下面我就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注意整合,提高效率

这里的整合包括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就是寻找相邻、相关,甚至相距很远的目标之间交叉、渗透、融合的点,从而形成浓缩的教学目标。就课程标准要求而言,就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整体优化。力求目标正确,突出重点,最后做到整合全面把握。另外,我们还要强调学科整合,因为单靠一门学科是不能承担学生品德成长的全部任务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还要与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各种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紧密联系,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取得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生的品德形成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这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设计思路,更好地落实了课程目标,也更具操作性。

三、组织讨论,注重实效

讨论是品德与社会课最常用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我们发现,有的课堂,老师是组织讨论了,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学生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学生讨论的效率不高,通常只有少数学生发言;讨论流于形式,时间安排不合理……我们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以下是几点建议:(1)合理分组;(2)明确合作分工;(3)巡视指导,不放任自流。教师的发言不宜过多,既要以学生讨论为主,又不当“袖手旁观”者。

四、拓展学习资源,落实搜集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书上的事例举一反三,拓展学习内容和资源,还可以通过师生搜集资料充实书本的内容。另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纵向结合,丰富我们的学习资源。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资源共享,他们在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果实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还要注意反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适当地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不断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才能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施。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教学策略 篇5

活动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感到活动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在这是谈炎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关系天整堂课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上《夸家》这课时,在两个班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二(2)班的孩子没有准备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公靠老师的引导、介绍,形式显得很单调,教学效果也不好,而二(3)班的孩子却准备了许多素材:有的孩子带来了家乡的照片,有的带来了图片,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的VCD光碟,有许多老师都没有准备的东西,这些小家活却找到了,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还让我感受到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同样要引起老师的重视,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

二、活动设计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善于在活动中进行教育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建立自信,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帮助学生改进完善自我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要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从教师评价到儿童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发展儿童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我。例如在教学《我得好好吃》一课时,除了采用“营养博士”的话为学生提供营养知识方面的材料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如上网、问爸爸妈妈、访问厨师、看书等多种方式,收集关于食品营养的材料。在挑选食物时,让孩子们既当小食客,又当“营养小博士”互相评价,最终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好的。课后,还可以设计一个小探究题目:“我会吃、我健康”,让学校的同学、家里的爸爸妈妈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既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更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再现生活、体验生活、改善自己的现实生活。

二、评价角度多元化,激发学生个性主体精神

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个性。每个个性主体都潜隐着独特的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等。因此在教学和评价中要考虑儿童生动活泼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随时采取差异政策,尽可能腾出“个陛展示”时空,随时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以及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对儿童五光十色的个性倾注真心评价,使评价呈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促进儿童进一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激励自己奋发向前。如我在教学《学习快乐》一课中“快来展示自己的进步”这一环节时,每位儿童都争着表现、炫耀自己的长处,气氛十分热烈。就在大家争相上台表演时,一位学生举手说:“我以前不敢唱歌,现在我敢唱歌了,歌唱得不好听,但我想试一试。”他在演唱时节奏不准、五音不全,然而我却带头为他鼓掌。这样的评价不是针对大家在平时难以接受的“五音不全”的歌唱,而是在为学生勇敢坦诚的真情流露而喝彩。对这样的个性创造出来的“瞬间课程”,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长此以往,定会激发个性主体精神、创新精神,为个体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评价尺度的多元化,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如此多彩。”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由于多种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个性差异。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多尺度地评价儿童,千方百计地提携每位儿童,促使其原有的一定的发展定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每位儿童获得持续性发展。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却表述得不够清楚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再试试看”。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的脸上往往挂满自豪的笑容。从这些笑容里,我们看到了评价尺度多样化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四、评价方法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可采用观察记录、访谈、问卷、作品评价、成长资料袋评价等多元评价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老师、家长参评为辅;以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收集自己的作品,如图片、资料、平常练习达成的某一项技能等,把它们放进成长档案袋中。在期末评价时,这些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资料就成了重要的依据,评价也就体现出不是重结果而是重过程的特点。其他趣味性较强的评价方式。为突出对学生学习特长的评价,可设计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形式。如喜报激励制度、校园之星评选等。

浅谈数学教学与生活 篇7

一、注重引导,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过去,我们没有重视指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学生很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的心智和情感的浪花难以激发,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因此,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当学生接触一个数学知识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在生活中有何应用。在教学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的用处,暂时的用处及长远的用处,课堂上注重于教会学生活学活用。在进入初中的第一节课起,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生活中的数学世界,让他们了解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始必然会带来好的收获。

二、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面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面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另外,通过以上方法引入,还让他们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又如,我在教学“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轴对称图形的实物,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回忆如何剪双“喜”字,并动手剪一个。最后请学生一起来做一个“拼图”小游戏:在黑板上先画好脸形,先用纸准备好眼睛、鼻子、嘴、耳朵,然后请几位同学蒙着眼睛去粘,看谁粘得合理,最好,最像。在游戏中学生发现人的五官只有互相对称,才会美。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图形具有对称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具有这种特点的图形,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必然会对这类知识产生兴趣。

再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而有的同学说还要看是几楼(因为有的电影院是两层甚至是多层的)。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于是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3,6),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应该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这样把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实践,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着力创设和谐的情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兴趣和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能从中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时,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

数学教师要彻底摒弃教教材的做法,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从学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而又饶有兴趣的、与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有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活学活用数学。如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股票、利息、保险、储蓄、分期付款、选择旅行社购票方式、选择通话费套餐等方面的,又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就要联系生活教数学,联系实际学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努力将教学的全过程融合到生活中去。并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爱上数学课,而不至于总觉得数学离他们很远。

四、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生活中探求新知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应用数学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时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并作必要的处理,我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要求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并提出数学问题来解决。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转变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自主能动地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并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留意生活中的数学,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促使他们真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在生活中要测量一个很大的不规则湖泊的宽度,显然不可能直接用绳子去量,有些学生会想到用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出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长,因为当铁轨的宽度不一样,那么夹在它们之间的枕木就不一样长了;有的同学则反驳说,铁轨是让火车行走的,而火车的两边的铁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即它们的距离是不变的,要是铁轨宽度不一样,火车就会出轨造成事故。此时课堂成了学生的辩论台,然后教师作适当引导,题目的前提是在笔直的铁轨上,不用考虑转弯时的变化,学生一点即明。同学们开心地笑了,再转入下面的学习就从容多了,学生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主动获取和掌握了知识。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的约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教学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真真实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引发道德体验,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下面谈几点我的实际做法。

一、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培养优秀品质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也较少。尤其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常识就更谈不上了。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规则的遵守,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公共秩序的遵守,更贴身的是关爱他人、爱护小树苗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课堂上我常常有意创设某种特定情境,让学生親自去尝试和体验,从而得到收获。在教学第二册《我能为你做什么》一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需要别人帮助的盲人和残疾人。看看他们哪些事情不方便,需要别人关爱,如果没有人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他们的困难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从而感受到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需要别人的关心。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在学生心中有数了,我在教学时,用不着怎样启发,学生都一点就通,一点就明,我一提问盲人的困难都有哪些?是否都需要别人帮助,你要帮助他们吗?怎样帮助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与答,学生有了感悟,他们都树立起了要自觉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决心,爱心从此就激发起来了。

二、从学校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优秀品质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和实践,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增长才干,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绿化区、社区、到街道旁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栽种、管理、生长情况,我让学生有的负责采访提问,有的记录养护方法等等,用许许多多的方法了解到树木栽种管理的难度,也了解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我还假设一位学生是一棵小树苗,它被别人用小刀刻了树干、枝、树皮,另一位学生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受伤的小树苗,伤者伤心地倾诉自己的痛苦时,小记者采访得满面是泪。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要爱护花草树木、树木对人类有极大作用、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在此我进一步懂得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的道理。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9

内容摘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不能达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品德与生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使儿童乐学。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动态和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努力去探索、体验、求知。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侧重于教育性,可是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弱,他们对教材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理解感觉困难。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教学中,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将一篇篇文章、一幅幅插图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融声、光、色、行于一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逼真的图画、影片、短剧,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将所教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事情、景象以亲切、生动的画面再现于课堂,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觉,强化视觉的理解,进而让学生通过理解、感受,从中悟出道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二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我们在成长》这一单元《我们长大了》这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视频课件两个小朋友开着一架飞机在空中自由翱翔,同学们感觉很有意思,这是播放课题《我们长大了》,然后播发成长大搜索图片集锦: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草地旁看书,有的同学在健身小区荡秋千,有的的小朋友在一起跳皮筋,有的高年级同学在打羽毛球,有的同学在音乐教师弹钢琴,有的同学在舞蹈室跳舞,还有的高年级同学在参加文艺表演赛,让学生真真切切,形象生动地感知到长大了地具体含义。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观看后,不由自主地拣起身边的纸张,而且每一位学生都表决心彻底改变乱扔食品包装袋的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演示功能,巧妙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对于学习内容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和本质的内容,是否突破教学重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讲,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感知,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所以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来突出教学重点,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感知,可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于一体的认识活动。运用电教媒体能给学生提

供具体的事物形象,把抽象的概念与形象的画面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形象地直接反映到学生的意识中,使其把感觉变成概念,帮助教师巧妙地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节约用水》一课,课程的主题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一个教育素材。播放一组图片美丽的潮白河和干涸的小河的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哪样的风景吗?学生们大都回答喜欢第一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长久的享受第一幅的美景呢?同学们纷纷议论发言,最后教师适时导入课题《节约用水》,这样同学对节约用水就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播发图片用喷水法浇灌田地,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浇灌方式吗?有的同学回答见过,家长告诉我们这样可以节约。在接下来播发图片,让学生判断以下用水现象对吗?有的图片是洗手打肥皂时开着水龙头,有的是用盆子接水时候人离开了,还有的是有的人在用完水后,没有关上水龙头就离开了,水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通过这些判断辨别,孩子们对节约用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订切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从而达到较好的养成节约用水习惯的教学效果。这样,课堂教学在和学生对话、互动后向学生进行展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拟动画,动静结合,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手段的单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去评判,而采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则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让它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保持环境卫生》这一内容时,一上课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宝地朝霞烈士陵园、潮白新河水上公园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了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河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感动,积极性很高。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它们的启发很大,教育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想到了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

四、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美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决定因素,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参与品德与生活教学,则能

使教学中师生互动更和谐,学生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画面,读出教师的各种心态,并能随时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反应。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在讲课时使用不同的画面和语言,灵活多变,也做到“情动而辞发”,学生就会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一美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在话下了。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靓丽。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教师,只要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只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深入挖掘教育资源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新的教科研之路,为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谱写新的篇章。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聊做引玉之砖,就教于同仁。

附注: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P1-P2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课本

作者对论文的引用部分不超过30%

论文题目: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

单位: 宝坻区郝各庄镇郝各庄小学

作者: 庞景民

再谈散文与生活 篇10

1

散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写作散文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哪来的散文?没有生活就写不出散文。不是说写人叙事的散文需要有生活,即便是些抒情散文、写哲理散文、写励志散文、情感散文、心情散文、爱情亲情散文、写随笔等也同样需要有生活,有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有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没有生活什么也写不来,什么也写不好,就是一纸空谈,没有什么真东西,感染不了读者。

2

像写抒情散文,包括写故乡的抒情散文,写自然风光的抒情散文,写物的抒情散文,都需要有生活,你必须对你所讴歌赞美的对象有所了解,因为这些都是你感情依托的对象。你赞美故乡,抒发对故乡的情感,必须有故乡的生活,没有生活你就不会有对故乡的真实情感。你在故乡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这些经历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一生都难以忘记的,这种生活的经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是我们创作的基础。写故乡的小草,赞美故乡的小草,正是因为对故乡充满深厚感情,对故乡的小草充满深厚感情,这都是由你在故乡的生活,与小草经常亲近酝酿出的情感。没有生活就没有对小草的这种情感。

3

像写哲理散文,写励志散文,同样也需要生活,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特别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来自于生活的`,来自于丰富的生活经历,来自于对生活深刻的深刻和感受。哲理蕴藏在生活中,不是凭空而来的,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哲理,没有生活哪来的哲理?生活靠悟,人生靠悟,你能够从生活中悟出道理来,你也就发现了生活中的哲理,你的心灵世界就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闪耀出智慧的光辉。

励志也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生出发,站在现实的角度上,脚踏实际地去思考自己需要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人生信念,人生理想,不可脱离现实生活空谈理想和抱负,这是没有意义的。写好励志散文也要坚持以生活为基础的创作原则,这对写好励志散文也是很重要的。

4

谈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实践 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6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教育从书本中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使教育全面的贴近、融入生活,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进而踏进教育的更高境界,造就出完美的人。”这一论述深刻地表明了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够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而具体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与语文的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吕淑湘也说过:“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社会密切联系,必定生动活泼”。这些论点,鲜明地表明了语文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只有走出狭隘的课堂,把条条框框的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够让语文深入学生心中,真正实现人生成长。

这一观点也逐渐被整个教育界接纳并采用,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统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一指导思想,为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提供的更加权威的依据。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这一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注重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全面领会语文知识的真谛。

一、做到知识积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了解、认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并逐渐反映到语文学习的具体实践中。一是注重字词的积累。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凡在平时读书、看报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要自觉查字典,通过自主的学习解决生僻字的认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并逐渐在自我认知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二是注重积累名言警句。掌握大量的名言警句对提高知识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个过程就要用在平日的生活之中,仅仅通过短短的课堂学习是不可能掌握大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报,如《读者》、《青年文摘》、《大家文摘报》、《意林》、《美文》等报刊杂志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之余的必读之物,通过对上面文章的阅读,逐步积累大量的名言警句素材;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文摘本,告诉学生每当读到精彩的语句时,都要记录下来,并且时刻温习,只有如此才能通过日积月累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三是注重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一方面是语言,另一方面是思想。通过字词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学生已经掌握语言素材,那么思想素材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因为凭空想象写不出有水平的文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通过读文、知事、辩理来培养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读课文时,应该注重挖掘典型人物、事件的思想真谛,应该注重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进行评判,应该与学生将课内、课外的观点和事件进行辨别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做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找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学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寻找生活与课文的结合点,拉近教与学的距离,一方面,由生活导向课本,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力度。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突破书本的限制,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在广袤的现实生活中塑造人文精神,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读报,然后摘抄记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再利用课前的时间,让学生分别读报,并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从而真切的了解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逐渐思考怎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三、做到作文写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用读来积累素材,用学生了解素材,但这距离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通过写作文来指导学生联想、想象、思考和感悟,从而真正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现在在高考作文中,也已经深刻地注意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进行命题,有一年四川高考作文,给出了一段材料,“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则材料作文,直指当下生活,虽然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如果学生在平日的学生生活中,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认识和思考,不能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后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多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把思考练笔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论是平时读书还是读报,还是听别人讲了什么故事,只要有所感触,就要用心琢磨,并诉诸笔端形成文章,坚持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能够对社会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有效积累下一篇:国家宪法日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