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2024-07-04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共8篇)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1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国社会生活史

二、课程学科类别:模块课

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

四、先修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讲述的是广大民众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在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

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组织2次左右的课堂讨论,占4个课时,小论文不少于2篇,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大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

5、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长春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朱瑞熙、张邦炜《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林永匡《清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仲富兰《民俗风情》,文科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18、陈廷湘、谢放《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20、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3、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27、李玉川《中国风土趣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九、考核方式:两次课堂讨论作业加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其末闭卷考试占70%。绪言(2学时)

一、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二、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

三、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1、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

2、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4、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第一讲 中国古代饮食生活(4学时)

一、中华民族远古进食历史

二、主食:

三、肉食

四、酒和茶

五、中国古代饮食器具

六、中国古代饮食惯制与饮食方式

七、中西饮食之差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熟悉中国古代饮食结构中的“五谷”和“六畜”。

2、先秦时期庶人和贵族的饮食结构特点。

3、概述古代中国面食的发展历程。

4、豆腐的发明及其意义。

5、概述中国人的饮茶历史。

6、陆羽及其《茶经》。

10、概述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

11、试析中国古代由分餐转为共餐的原因。

12、熟悉古代中国的炊具和饮食器具的功用。

13、讨论中国饮食与中国文化 本章主要参考书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向春阶《食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4、鲁克才《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二讲 中国古代服饰生活(4学时)

一、服饰的产生

一、头衣

二、体衣

三、足衣

四、佩饰

三、历代的服饰流变

1、原始人的服饰

2、三代时期的服饰

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创新

4、秦汉冠服制的确立

5、魏晋时期服饰的进一步融合

6、隋唐服饰的新变化

7、五代宋元明时期的服饰

8、清代的服饰变革

9、近代剪辫易服风潮

四、服饰习俗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构成

2、熟悉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及其文化意蕴。

3、概述古代中国“巾”和“帽子”的演变历程。

4、深衣和胡服

5、古代中国庶人为什么被称为“苍头”或“黔首”?

6、隋唐品色服的概况。

7、唐代女装的特点

8、试述緾足陋俗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9、熟悉龙袍、蟒袍和补服

10、清代的官服制度

11、中国服饰风俗体现出的社会观念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1、陈丕西《服饰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2、戴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

3、上海戏曲学校《 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4、周汛《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

第三讲 建筑与居住生活(4学时)

一、早期居住形式的产生及演变

二、中国古代住宅的发展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结构

1、堂和室;

2、门户、门楼、门匾、石狮;

3、墙和影壁

四、中国传统室内家具的变化

五、古代的起居习惯

六、中国人文精神与中国居住习俗

1、四合院与中国传统观念

2、中国的风水术

七、中西建筑文化之差异。本章复习思考题

1、构木为巢和穴居野处与人类居住习俗产生之关系

2、中国居室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3、熟悉中国历代住宅建筑之演变概况

4、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室之分。

5、古代中国人在大门置石狮的原因

6、了解古代中国室内家具的发展历程

7、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

8、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区别

9、你怎样看待中国的风水 本章参考书

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2、尹国均《居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4、马立斯《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 甘肃•宁夏•青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6、陆建初《智巧与美的形观: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7、宋兆麟《中国风水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四讲 交通行旅风俗(2学时)

一、道路设施

二、行旅方式

三、行旅风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古代中国陆路交通发展情况

2、概述古代舟楫的演变

3、泛舟之役

4、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及其代表

5、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交通的等级性表现

6、古代行旅的信仰习俗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五讲

生老礼俗(6学时)

一、求子习俗

1、求子习俗起源

2、婚礼中的求子习俗

3、向神灵祈子

4、由旁人送子

5、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古代的胎教

三、诞生礼俗

1、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

2、生命降生仪式:洗三

3、进入人群仪式:满月

4、古代的命名礼

5、百日礼

6、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

四、成年礼俗

1、古代的成年仪礼――冠、笄之礼

2、古人的姓、氏、名、字、号

3、多种形式的成年礼

五、尊老养***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的感生感应故事能反映出哪些民俗内容? 2.求子仪式的种类有哪些?

3.孕期习俗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胎教”的?庆贺生子习俗有哪些? 4.古代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5.“洗三”始于何时,为什么有此俗? 6.古代男子的三加冠意蕴何指。

7.什么是笄礼?成年仪礼可分哪几种类型? 8.中国古代姓和氏的关系如何?

9.古人命名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古人的号有哪些?

10、评中国人的尊老敬老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中国民间文化•人生礼俗研究•1992•3(总第七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六讲 婚姻生活(4学时)

一、婚姻的起源与进化

(一)杂婚阶段

(二)血缘婚

(三)伙婚

(四)对偶婚

(五)专偶婚

二、特殊的婚姻形态

1、掠夺婚、2、买卖婚;

3、表亲婚;

4、指腹婚与童养婚

5、招婿或入赘婚

6、冥婚、7、收继婚或转房婚;

8、私奔婚

三、婚姻仪礼程式

1、婚姻的概念;

2、古代的媒人

3、古代的六礼 4先秦时期的婚礼――合巹、拜舅姑、庙见

5、秦汉以后的婚礼——催妆、铺房、送嫁妆、拜堂、撒帐、听夜、盖头巾、闹房、归宁

四、古代的婚姻禁忌

1同姓不婚;

2、士庶不婚;

3、良贱不婚;

4、仇雠不婚;

5、居尊亲丧不婚

五、婚后夫妻双方的地位

1、夫为主人,妻为财产;

2、夫可多妻,也可出妻

3、妻要讲究三从四德;

4、贞节和改嫁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人类婚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从中国各民族兄妹成婚的传说中能反映出什么样的进步观念?

3、试析古代婚姻中的“七出”

4、何谓六礼?古代媒人为什么被称为月老?其暗含的意蕴是什么?

5、古人婚礼为什么常以雁做礼品?

6、浅析同姓不婚与古人的认识水平

7、合卺礼的象征意蕴是什么?

8、中国婚礼何时由简变繁?

9、结婚为什么被称为小登科?

10、闹房是什么遗俗?

11、过去为什么盛行表亲婚?

12、试析中国的贞节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叶涛、吴存浩《抢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尚会鹏《闹洞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潘晓梅,严育新《婚俗简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覃桂清《婚俗的奥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6、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第七讲

丧葬仪礼(4学时)

一、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二、葬式

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屈肢、蹲肢等。先秦多样,汉魏以后,趋于统一,以俯身直肢、二次葬和合葬为主。

三、葬法

1、土葬;

2、火葬;3墓葬;

4、悬棺葬

5、瓮葬;

6、天葬;

7、树葬;

8、塔葬;

9、水葬

10、招魂葬和衣冠葬

四、丧葬仪礼程序

1、初终和招魂;

2、设床和小敛;

3、报丧和吊丧;

4、大敛

5、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6、送葬和祭奠

五、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1、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

2、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

3、送终祭祀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葬式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合葬说明产生了什么观念?

2、葬民族实行天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3、古人实行悬棺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4、概述火葬在中国发展演变历程

5、五服制

6、中国古代重视葬仪的原因。

7、略谈丧葬改革的必要性。本章主要参考书

1、汤一介《中华文化通志•第9典: 宗教与民俗•丧葬陵墓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宋德胤《丧葬仪观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第八讲 宗族礼俗(2学时)

一、宗族的概念

二、宗族的历史演变

三、宗族习俗要素

1、宗族范围及称谓

2、宗谱、宗祠

3、族田、族规和家训

4、家世和家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我国宗族演变的历程

2、什么是五服和九族的称谓?

3、汉族称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北宋以后,中国宗族共同体内形成了哪些宗族习俗要素?

5、什么是宗族?什么是族谱?什么是家世?什么是家讳?

6、中国古代著名的族规家训有哪些?

7、中国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宗族意识?

8、你是如何看待宗族意识和乡土意识的。本章主要参考书

1、常健华《中华文化通志•第4典: 制度文化•宗族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顾希佳《社会民俗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九讲 岁时节日民俗(8学时)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自然崇拜;

2、图腾崇拜

3、灵魂崇拜;

4、迷信、禁忌、巫术观念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岁时节日的发展历程

1、两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2、隋唐时期中国节日的新特点

(二)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提倡和参与

3、民众情感的积淀

4、宗教节日的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三、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1、春节;

2、元霄节3;清明寒食;

4、端午节;

5、七夕节;

6、中秋;

7、重阳节;

8、腊日与腊八

9、祭灶

10、除夕

四、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浓厚的伦理观念及人情味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发展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最初的节期是如何确立的?

2、节俗活动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哪些原始信仰有关

3、中国传统岁时节日萌芽、定型于什么时期?

4、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秦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6、魏晋以后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新特征?

7、“年”的原意是什么?年节为什么是一个复合性节日?

8、什么是桃符,桃符与门神的关系?

9、古人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10、概述古代中国拜年与投刺习俗的演变

11、元宵节的来历

12、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传统大节?

13、简析端午起源的几种说法

14、七夕和中秋源于古人的什么信仰

15、中秋节为什么以团圆为主题?

16、重阳节节俗的主题是什么?

17、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古代腊祭与腊八的关系如何?

18、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本章主要参考书

1、刘亚平《忙年: 春节民俗民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罗启荣《中国传统节日》,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3、宋兆麟《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文物出版社,1991年。

4、刘德谦《中国传统节日趣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杨琳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十章

信仰民俗(7学时)

一、自然神:

1、天帝和玉皇大帝

2、王母娘娘

3、日月星辰;

4、雷公电母风伯雨师

5、后土与土地神;

6、山石水火

二、图腾与生肖习俗

1、什么是图腾

2、汉族的四灵

3、生肖习俗

三、祖先神

四、人神、行业神和世俗化的宗教神

1、岳飞

2、关羽;

3、妈祖;

4、财神;

5、观音

6、八仙

五、信仰民俗的行为方式

1、预知未来的信仰民俗——古人的占与兆

2、被动防御的信仰民俗——禁忌及其分类

3、主动出击的信仰民俗——巫术及其种类

五、中国信仰风俗的特点。

1、信仰心理上的不虔诚性、功利性

2、信仰对象上的多样性、多重性

3、信仰意识上的伦理人文色彩

4、信仰传承上的巫术神秘色彩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原始初民信仰方面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2、古代人们信仰的自然神分哪些种类?

3、什么是图腾?

4、中国古代信仰中的“四灵”指什么?

5、谈谈中国的龙图腾或龙文化。

6、中国信仰中主要的生育神有哪些?主要的行业神有哪些?

7、生肖习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生肖习俗的?

8、试评中国百姓对人神关羽的信仰。

9、什么是巫术?巫术的种类有哪些?

10、什么是禁忌?禁忌可分哪些种类?

11、中国信仰风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2、你如何认识兆这种现象。本章参考书

1、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0年。

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5、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

6、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7、乔继堂《中国崇拜物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2

行旅活动作为由“理想、规范、意义、期待等构成的完整体系,既对实际行为按既定方向加以引导,又对明显违背理想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1]它在社会组织、人伦观念、宗教情感、艺术创造中发挥着组织、教化、认识、改造、整合、满足等不同的作用。这种反作用在古代帝王威加海内、震慑八方的出巡行旅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政治意义也最强。每逢此时,帝王沿途要颁发诏令,减免民间钱粮赋税,赏赐官员仕人,表彰孝男烈女节妇,考察民风市情,这些均带有明显的政治教化功能。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帝王巡游的重大作用,认为“王者五年一巡狩”,“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2]。可以维护帝王的威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更是秉承了这一信念,先后五次“巡行郡县,以示强盛,威服海内。”[3]其中有四次是以六国旧地为目标,歌颂统一功业,伸张秦法,宣扬威德,行程达14 000多公里,有效地消除了六国的分裂因素,维护了统一。此后帝王巡游,普遍为封建君主所秉承,到了清代尤为盛行,如康雍乾时期皇帝们亲自出征巡游,一是为巩固边疆维护统一,二是为观风问俗,“俯顺舆情”,第三才是为审视大好河山。以康熙、乾隆二帝为代表的清帝江南之行,实际上是为了拉拢江南汉族地主和士人,以缓解和消除汉族对清王朝的对抗情绪,因而完全是一种政治性的巡游。康熙帝在《泛舟西湖》诗中曰:“此行不是探名胜,欲使阳和遍九垓。”即道出了其巡游目的即在于威服天下,巩固清朝统治。此外,秦始皇还开创了帝王封禅之旅。封禅是王者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是皇帝接受天命,替天统治群民的象征。秦始皇在称帝后的第三年,就开始了泰山之旅,在泰山“立石颂德”,“明其得封”。从此,去泰山封禅的帝王络绎不绝,有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宋太宗等。他们借封禅来粉饰太平,夸耀夷狄,以显示王朝的强大和天子的威望。后来封禅之旅逐渐演变成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由帝王领衔,以功利为目的的一种政治行为。泰山也由此成为帝王们最青睐的游览胜地之一。行旅生活的政治功能还体现在诸侯将相的外交旅行活动中。

二、经济交流功能

其一是促进商品流通,活跃经济交流。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夺取政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活动。”因此中国古代的行旅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谋生手段,是政治、经济等具体活动的附属和派生物。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商品交换日益发展起来,这就大大促进了商旅活动的发展与繁荣。“《周书》曰:‘商不出则三宝绝’”[4]。于是,东方齐之商贾以“文采布帛鱼盐”等,南方楚之商贾以皮革、黄金、玳瑁、玉、水果等,西方秦之商贾用丹砂、石、铜、铁、竹、木等,北方燕之商贾用“鱼盐枣粟”等,往来交易,周流天下。

其二是拉动地方经济的兴盛与发展。商业之旅的频繁不仅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还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刺激作用。如唐代的扬州,商业旅行活动十分活跃。“富商大贾,动逾百数。”[5]各色商人往来扬州,贩运盐、茶叶、粮米、珠宝、药材、丝绸等;外来蕃客也云集这里从事商旅活动,向中国输入象牙、犀角、乳香、玳瑁等,使扬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物质集散地,国内外交易十分活跃。商旅活动的兴盛,促进了扬州地方经济的繁荣,使其一跃而成“雄富冠天下”[6]的城市。商旅活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城市,它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如明清时期河南尉氏县的朱仙镇,因地处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逐步发展成当地远近闻名的经济强镇[7]。

其三是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旅馆业、餐饮业等的发展。随着古代行旅生活的频繁开展,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以道路交通、旅馆业、餐饮业的发展最为显著。以旅馆业为例,宋人“狭邪冶游,终日疲役而不知倦”[8],游人的大量出行给旅馆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竞相经营旅馆,以致出现“邸店如云屯”[9]的景象。

再有,它还有利于经济团队(如商帮)的形成。明清时期,随着商旅活动的频繁,各地域的商人为了能在商旅生活中彼此照应,取得竞争优势,逐渐走到了一起,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帮,如徽商、晋商等,他们在各地广泛建立具有食宿、会友、洽谈生意等多种功能的会馆,专门为同乡举子、游人、商人的旅宿提供服务,它的建立成为地域性经济团队———商帮联谊、买卖、议事的桥梁。

三、文化传播功能

行旅生活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古代的“旅”与“游”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同时又在行旅的过程中传播着文化,创造着文化。行旅生活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实践源泉。李白之所以“口吐天上文”[10],与他长期游历大江南北,饱览锦绣河山,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丰富的行旅生活中,李白才创作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同样,唐代大量涌现的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以及游记、散文等都是与行旅生活有关的创作,都是人们“旅”、“游”活动在文化上的体现。可以说旅行生活为历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广阔的背景,对激发文人的创作激情,深化文学创作的思路起了积极作用。行旅生活不仅激发着古人的文学才情,同时也激发着众多的能工巧匠从事着人文景观的建造,如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苏州园林,各风景名胜区的亭、台、楼、阁等等,都是古代旅游文化创造的典范。尤其在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上,古人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使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叠石、曲水等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人文景观的创造,与人们的行旅生活紧密相连,它既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又成为文人创作的新起点。古代行旅生活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传播着文化。旅行者“既是文化交流的主体,又是一定文化的载体。”他们通过行旅生活“去感知、学习异国他乡的文化,同时也把自身的文化和他所感受到的文化,有意无意地传播给了异国他乡的人们,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和文化构成。”[11]传统社会中旅行者通过口头传播、书面文字传播、驿站传播、军旅传播等传播方式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信息交流,维系着主导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经典文化(承担道统的精神文化)之间的互动。

四、科技催化功能

古人为了满足其行旅生活的需要,除了步行和以驴、马等作为代步工具外,又发明了轿子、滑竿、辎车、独轮车、舟船等交通工具。这些科学发明方便了游人的出行,节约了人力,成为人们行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汉代学者刘向《说苑·论丛》曾说:“乘舆马不劳致千里,乘船楫不游绝江海。”正是对这种发明创造的充分肯定。与行旅生活密切相关的另一科技创造是桥的发明。通过旅行进行科学考察则是行旅生活的另一重要目的。这方面成就最突出者当属徐霞客,他年轻时便以身许山水,问奇于名山大川,把饱览祖国山川、描绘壮丽山河、探索大自然之奥秘作为毕生快事。他不避风霜雪雨,不畏艰难险阻,其所到之处,皆详细察看山川、气候、城邑、风土、民情、民族关系以及地貌、岩洞、泉水、动植物、矿产等。白天攀山涉水,考察山川形胜,晚上不论身在何处,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从不间断。所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旅游学、地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鸿篇巨制,在许多领域开世界之先河,如对西南地区岩溶的考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岩溶文献,成为研究中国民族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徐霞客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行旅实践中,然而也正是行旅生活使他的才智得以焕发,使得他的生命放射出科学的光辉。与徐霞客同时代的著名医家李时珍也曾游历全国,亲尝百草,探索新草药、新处方,为其《本草纲目》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代的顾祖禹也是一位重视考察实践、调查研究的大学问家,凡车舟所经之地,他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道里,问关津”,甚至请教“商族之子,征戍之夫,考核异同。”[12]经过三十余年考古今、综原委的行旅生活,他终于完成了一部280多万字的《读史方舆纪要》,并附有《舆图要览》四卷。此书考核精详,取材丰富,被誉为“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13]。这些科学巨匠们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通过艰苦的行旅生活,来完成自己的科学考察,其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摘要:在传统社会, 行旅活动是一项增进社会安定与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地区间、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感情交流, 提高民族精神与文化素质, 增强民族健康与体质的积极而又有益的活动, 行旅生活作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其独特的社会意义, 它在维护国家秩序、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民族精神与文化素质中起着政治教化、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科技催化的功能, 是社会演进的多棱镜。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原因之我见 篇3

其一,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的传统外交政策,被动地走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的侵略开始由沿海渗入到内地。甲午中日战争使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深入到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这样,在帝国主义渐进式的入侵下,古老的中国被裹进西式近代化的浪潮中,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其二,洋务运动以后,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开始,工业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派对近代儒家的经世致用学说进行了改造,摒弃重农抑商的政策,既重农,又重工商,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把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军事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可谓是历史一大进步。设立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这对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冲击。洋务运动客观上输入了西方自然科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支具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其三,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由于两千多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牢固、封建统治力量强大、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不管怎么说,戊戌变法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一场旨在挽救国家危亡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开创了利用报业作为舆论工具的先河,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世俗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社会出现了文明进步的新气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中国两千多年人治思想发生巨大的变化,依法行事的思潮随之传播。这些都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其五,近代以来西方思潮的涌入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生活习俗方方面面的变化。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从维新派“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促进了思想启蒙,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张謇等提出“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到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民主”、“科学”思想,这些观念上的变化,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逐步与世界接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此后,马克思主义更是使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4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

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

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1.第一次大变迁:(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

(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②受维新派、革命派主张的影响。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3)主要表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应发生了变化:①衣:中西合璧式服装中山装、旗袍、学生装等。②风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剪发衣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3.第三次大变迁:(1)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2)历史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被取缔。

(3)主要表现:①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城市里生活有一定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②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4.第四次大变迁:(1)时间:改革开放以后

(2)历史背景: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3)主要表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衣食住行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衣: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走向多样化。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提倡“菜篮子”工程。③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④风俗: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归纳升华:

1.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的同时,使得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如建国初期;近现代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与对外交往过程中,也积极的汲取了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②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一些省会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兴办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③现代以来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想、文化、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发起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的习俗,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力的冲击着中国的保守势力与保守思想,推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⑤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深受西方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回国后,他们不但身体力行,而且努力推广西方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

⑥建国后主要是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⑦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给古老的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2)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受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因而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2.从服饰、饮食和住房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并简要概括变化的特点(1)变化

①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继而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更促使青年学子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起来。

②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在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2)特点:开始西方化,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变化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城市发生重大变化,而广大农村变化不大。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一般规律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从这些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步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 1.原因

(1)从根本上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

(2)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3)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2.表现(1)铁路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③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④机车制造方面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_青藏高原_在内的许多偏远地区也通了汽车。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_轮船招商局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4)航空

①1909年,_冯如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拉开了序幕。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3.特点

(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3)从地域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4.影响

(1)交通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它能够活跃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2)交通近代化有利于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3)交通近代化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4)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近代化一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由于受顽固势力的阻挠,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假设的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②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了_无线_电台。(2)电话

①1875年,_上海_招商局假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③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来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5

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解析: 解题依据“20世纪初”“阳历年”“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解析: 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答案: D 4.(2016·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月测)“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答案: C 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是受外来侵略的影响;②③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均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与题干中的诗所述特点相符,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8.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A.交通工具 C.男女合校

B.社交场合 D.男女合演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答案: A 9.(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月考)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①《红色中华》 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 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识记。《中央日报》 是国民党控制的报刊。

答案: A 1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学习西方的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1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 C.电影

B.火车 D.电灯

解析: 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 篇6

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关系?

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去发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事和时事。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主题,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时,我们可以选择爱心传递为主题开展教学,整节课以给四川的小朋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为主线,将电子邮件的原理、特点、地址格式要求一起融入进来,使整节课水到渠成,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爱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的选择应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那么怎样的“任务”才是真实的呢?具体地说,任务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教学中,对教材经过一些处理和再加工,设置了一些生活化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名片、请柬,目睹了简单的名片和复杂的名片,比较中学生的欲望高涨,“我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名片或请柬来吗?”,进而“制作名片”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通过为将来的自己制作一张精致而富有个性的名片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想在名片上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也渗透了德育。让任务从生活中来,又用于生活中去,或许他们的语文、数学并不一定学的很好,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是平等的,也许因此而使他跨出了自信的第一步。

三、导入、学习过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1.导入生活化 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信息技术的学习。“生活化”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共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生活化”的新课导入有三种模式,即学生周围环境导入,社会热点导入和生活需求导入。学生周围环境导入就是以学生生活、学习的真实生活,如: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景物,运动场上玩耍的情景等进行导入。如在教学演示文稿----《学校介绍》的制作时,以介绍学校来进行导入,先让学生口头介绍学校,“你对学校知多少?”,学生相互补充,气氛热烈。然后老师通过“现在就让我们的介绍更加精彩!”引入到运用Powerpiont来制作介绍学校的多媒体。社会热点导入就是以近期社会所流行的最热门的话题进行导入。2008奥运会是当前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奥运福娃更是深入人心。在画图单元的教学时,我上了一堂《奥运邮票设计》的综合练习课,把奥运吉祥物“福娃”、奥运会标等图片作为邮面图案,在课上学生兴趣十足,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利用了画图软件中复制、粘贴方法及一些工具的设计了邮票齿孔,既达到了对技能的有效复习与巩固,加深了对奥运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合理运用的能力。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封建社会,妇女,生活主题,相夫教子

在当前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应下, 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妇女在争取获得和男同胞具有相对相等地位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原因与中国古代几千年妇女的传统社会角色和地位有关。要想使妇女的各项权益能有较大的提高, 就必须溯源历史,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侍奉父母公婆

受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宗法思想的影响, 孝一直是衡量女子道德品质的重要原则, 理所当然, 体现孝的侍奉父母公婆也就成为正统女子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出嫁之前女子侍奉自己的父母无须多言, 是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近乎可以看成是女子的一种本能, 无须施加道德的和社会伦理的约束。因为传统的父系亲族社会视祖宗为血缘之本, 又兼“人所以传家守业世泽绵长者, 无不由祖宗积累所致, 故为子孙者不可一日忘祖。”[1]而父母则是“生身之本”, 是延续至今的祖先的直接代表和化身, 于是以父为子纲为基础的孝道自然成为“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的伦理道德之本。

《二十四孝》中记载了唐代崔山南的祖母事其姑至孝的故事。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因为年老体衰, 牙齿落尽, 没法咀嚼食物。于是他的祖母唐夫人每天一早梳洗完毕后, 就跑去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这样数年如一日, 长孙夫人虽然没有进过任何固体食物, 但因为媳妇的细心照料, 身体仍然能维持健康。终于有一天, 长孙夫人因年老而身患重病, 于是召集全家老小, 告戒他们说: “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媳妇的, 只是希望子孙后代的媳妇都能够像她一样孝顺, 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2]当然为救父母公婆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女子也大有人在。

二、顺从协助丈夫

顺从丈夫是古代妇女日常生活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 “妇以夫为天”, 妇人敬顺事夫被视为是天理, 以致“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 妇不事夫则义理坠阕。”[1]在居家生活中, 要求女子对丈夫关怀备至, 尽心伏侍。“夫若外出, 须记途程。黄昏未返, 耽望思寻, 停灯温饭, 等候敲门。”“夫若发怒, 不可生嗔, 退身相让, 忍气吞声”。[1]与此同时, 一般女教读本族规里仍保留了妻子“夫有事, 劝戒谆谆”, “若荡子嫖赌, 败费祖宗基业, 必宜苦谏, 至再至三不听, 则涕泣争之”。[1]以此做到“爱夫以正者也, 成其德, 济其业, 恤其患难”的“贤妇”的职责。当然上述所列内容大多是对古代女子侍夫准则的宽泛的列举。在具体事例中也不乏一些精明而有才智的妻子能在丈夫事业成功和获取功名方面助其一臂之力。类似的还有汉代的开国之君刘邦的吕皇后吕雉。她虽然在历史上以“狠毒”而留名, 但是她在相夫方面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太宗朝时, 一个敢直言犯谏的诤臣魏征曾多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对太宗进谏, 使太宗多次尴尬。太宗遂下定决心要处死魏征, 长孙皇后闻此消息后, 急忙换上朝服, 以君臣之礼, 请求太宗看在魏征是为国为公的份上放他一马, 从而使唐太宗放弃了杀掉魏征的念头, 同时也成就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美名。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在其编纂在金石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金石录》时, 就得到了其妻子也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得力帮助。以自己出色的文章功底, 为赵明诚的《金石录》三十卷行“笔削之功”, 从而使赵明诚志在传世的《金石录》达到了比文章大儒欧阳修的《集古录》“诠序更条理, 考证益精博”[3]的地步。

三、谆谆教子

治家教子是中国古代女子生活上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古代中国惟“接续宗祀”至高无上。其含义不单在血脉连绵不断, 还包括“保守家业, 扬名显宗, 光前耀后”, 而这一切全靠在子孙身上。“子孙贤, 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 则家道消败”。而子孙好与不好, 关键在于教育, 而在教育子女方面, 母亲的言教, 身教无疑又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在正统观念看来, “父天母地, 天施地理, 骨气像父, 性气像母。”[1]女论语甚至以“大概人家, 当有男女, 年以长成, 教之有序。训诲之权, 实专于母。”因而传统概念通常把母教, 母仪当作是一种妇德来要求。当然, 具备了道德之后, 在实际的教子过程中对子女的教育又会有具体的标准。如明仁孝文宣皇后说: 慈爱不至于姑息, 严厉不至于伤恩。伤恩则离, 姑息则纵, 而教之不行矣。当然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不乏教子成功的范例。如孟母三迁, 范母励子, 岳母教导儿子要精忠报国等。孟母曾三迁其家, 直至最后以学校为邻。孟母教子成功了, 这一点可以由孟子在中国儒学上的成就和贡献证明。这种教子成功主要表现在成就其学业上。而范母则是用自己的行动鼓励儿子要坚守正义, 乃至为正义付出生命代价。

四、勤俭治家

勤俭是农耕社会要求持家主内妇女所必备的美德, 也是古代妇女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职在中馈的主妇, 必须做到“烹饪必亲, 米盐必课, 勿离灶前”。“无得养尊处优”。[4]“勤则家起, 懒则家倾”勤懒直接影响身家贫困。因而“凡为女子, 不可因循, 一生之计唯在于勤”。主妇五更即起, 洒扫, 纺织, 侍奉夫主公婆之外, 尚须“耕田下种, 莫怨辛劳。炊羹造饭, 馈送频频。莫叫迟慢, 有误工程。”四季辛劳的结果, 终能“禾麻粟麦, 成栈成围。油盐椒豉, 蛊翁装盛。猪鸡鹅鸭, 成队成群”。与勤劳紧密相连的是节俭。“爱惜物力, 闺阃之美行也。苟富且贵, 而骄奢淫佚, 终趋覆之。则节俭不可不学也”。[4]《昏前翼》称“女德尚俭”, 盖指“丈夫经营家计, 女子不能生财, 能知撙节, 少使, 俭用, 爱惜薪水, 念及米盐, 不暴殄天物, 是谓节俭。”勤劳节俭不但是“成家之本”[5]而且关乎修身, 齐家, 治国大计。克尽妇职不但要具备勤, 敬孝等操行品得, 且需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先秦女童十岁便开始接受: “麻苔, 治丝茧, 学女事以供衣服”之类的训练。至于有能力的妇人, 在帮助丈夫教育子女, 孝敬公婆之外, 也将会使全家衣食丰饶, 室内井然有条, 从而为丈夫在成就事业方面奠定坚实的后盾。

五、遵守妇道

中国古代妇女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主题内容又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 一) 遵循三从四德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中国, “三从四德”被视为女子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三从即是: 在家从父, 适人从夫, 夫死从子。三从从根本上剥夺了女子从生至死的发言权。而女子被迫作出的巨大牺牲则完全是出于维护父权家长制的需要。四德即是: “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东汉班昭在《女诫》中对四德作了颇为详尽的阐述:“清闲贞静, 守节整齐, 行为有耻, 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择言而说, 不道恶语, 时然后言, 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盥洗尘秽, 服饰鲜洁, 沐浴以时, 身不垢辱, 是谓妇容; 专心纺绩, 不好嬉笑, 洁其酒食, 以奉宾客, 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也。”[1]历代较为系统的女教专著, 读本基本上都围绕四德展开。至于童蒙必习之文化, 书算, 才智体能等都从属于服务于妇德, 最终以养成具备四德的贤妻良母为归宿。

( 二) 保持贞操节烈观念

保持贞操节烈观念是古代女子在从事社会生产活动之外的又一个生活主题。守节, 殉节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是衡量女子思想道德行为的最高价值准绳。中国历代女教读本都将贞节观念作为重点内容来宣扬。而《女论语》《女孝经》等书也是如此。《女论语》开章明义提出“凡为女子, 先学立身, 唯务清贞”。并把《守节章》辟为专节, 标榜“夫妻结义, 义重千斤, 若有不幸, 中路先顷, 三年重服, 守治坚心, 保家持业, 整顿坟茔, 殷勤训后, 存殁光荣”。这一观点至宋代程朱理学时再度升华。程颐的一句: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使后世王朝尤其是明清很多女子为之付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由上文我们不难看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 女子生活的主题内容大多局限于侍奉公婆, 相夫教子等方面。她们多被囿于家庭之中, 很少参加家庭以外的事务, 更与政治绝缘。这种“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制约和束缚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性,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这种观念仍很普遍。为获得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我们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杨焄.二十四孝图说[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132) .

[3]邓红梅.李清照新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72.

[4]蓝鼎元.女学[M].卷1.四库全书本.

体验让社会教学最生活 篇8

【关键词】 体验;社会教学;情境再现;行为实践;节日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应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社会领域的学习,需要让幼儿在真切的体验中来学习。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法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亲自“做”的活动而产生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有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新的感受和认识。从它的特征来看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社会领域中是非常适用的。那么如何运用让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社会学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一、情境再现展现真场景

传统集体教学活动开展主要是以“听”为主,以观看教师的实物演示、听取教师语言讲解的被动接受为主,缺乏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开展体验式学习则让幼儿主动地“做”,主动地“学”,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知识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在社会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合适的情境,让幼儿在亲身经历中感悟,通过其自身的知、情、意、行整体参与,其社会品质就会得到自然内化。如:《不和陌生人走》的活动中,我们先请一位幼儿不熟悉的老师来教室试着带走孩子,看看孩子的表现,然后在之后的活动中结合刚才发生的事情说说应该怎样做,能不能跟陌生人走,遇到陌生人要带走自己时应该怎么做。

除了利用真实情境之外,我们还会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来帮助幼儿形成或巩固某种社会认识,在行动中获得对某种社会要求的切身体验。例如,为了让孩子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集体力量大的道理,老师设置了从瓶子里一起取豆子的实验情境。为了帮助幼儿有更好的集体观念,群体合作意识等积极情感。我们就利用了体验式情景游戏《蒙眼毛毛虫》,通过蒙眼游戏和游戏中同伴间的互相帮助让幼儿感受有同伴帮助会让事情做的更好。

二、电教媒体显现多情境

我们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对于我们无法用真实物品来显示的场景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手段,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对幼儿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让幼儿从图像、声音、动态等多种感官上进行情境体验,体验的更真实。

如社会活动《着火了怎么办》中,我们无法创设着火的场景让幼儿体验。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制作课件,模拟着火的场景,帮助幼儿学习着火之后逃生的方法,让孩子在声音和图像的刺激下学习应有的技能。再如《你快乐,我快乐》活动中,我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中布置了受伤的熊宝宝的家,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熊宝宝整理房子,照顾熊宝宝,之后用录音播放熊宝宝感谢小朋友的声音,让幼儿在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之后再次感受得到别人夸奖的快乐。

三、行为实践实现亲体验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自身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幼儿园的实践就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行为实践活动,对帮助幼儿形成最初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品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组织教学活动《挖红薯》每个孩子亲自挖红薯,大家卷起裤腿,拉起袖子,轻轻地拨开泥土,沿着番薯藤往下挖,终于挖到了番薯。孩子们兴奋极了,举着番薯,擦着额头的汗水,高兴地喊“我终于挖出红薯啦,好累啊!”“吃到这红薯可真不简单”“红薯怎么这么硬啊!”。每个孩子都在这实践体验中获得了感受,这才是体验式学习真正的意义。

亲自挖红薯的经历十分珍贵,这种将社会实践融进课堂的做法,不仅让幼儿把课堂中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找到了真正的答案,还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成功。

四、节日体验培养好品质

节日蕴藏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这些节日中,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祭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这些都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们精心筛选出幼儿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有意义的并富有趣味性的节日,让幼儿在节日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亲自“做”获得关于节日的教育意义,在认知情感上获得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组织孩子进行《快乐的端午》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组织赛龙舟、包粽子、编彩绳、挂彩蛋等体验游戏,通过体验孩子们更多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到了重阳节会组织孩子进行社会活动《爷爷奶奶我爱你》,在社会教学之后带领孩子们到敬老院去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邀请爷爷奶奶来园让孩子给爷爷奶奶喂汤圆。这许许多多的活动,不仅使孩子感动,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孩子们参与了体验活动,学会的不仅仅只是“洗脚、捶背、喂食”,还学会了关心家人、挚爱家人,使幼儿爱长辈的情感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同时对一些老的传统有了新的认识,让老传统带出好孩子。

上一篇:守望田野作文下一篇:抹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