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

2024-08-13

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 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等等, 都与化学科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然而要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 在这方面化学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寄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每一个化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注意结合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工业的发展, 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污染的环境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在教学中把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例如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 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等;介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 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 世界上许多地方也严重“水蔫”, 致使一片片土地沙漠化等现象,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二、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化学课本中都篇幅不同地涉及到环境问题, 主要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需要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结合。因此, 实现环境教育由知识传播向外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 只有通过课外实践,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 通过动手做, 用眼看, 认识和了解环境, 以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课外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 结合我们的实践, 主要应开展以下几方面:

1. 结合环保节日,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6.5”国际环境日, 正值农村夏收时节, 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 空气污染指数普遍提高。我们宣传秸秆还田、秸秆速腐的好处, 倡议所有家庭立即行动起来, 禁止焚烧秸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 同时要自觉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通过活动, 不仅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而且也使社会上更多的人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通过搞这项活动效果显著, 学生们自觉地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 统一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的到处乱扔、乱放, 个个争做环保使者。

2. 举办“环保与化学”知识讲座, 拓展环保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定期举办“环保与化学”讲座, 结合化学课本所学二氧化碳和C11等的性质向学生们介绍“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结合周边工厂的情况, 分析他们排放的工业三废的化学成分, 以及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明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受到破坏, 人类必须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通过介绍这些知识, 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环保从我做起”的呼声。

总而言之, 化学与环境的问题密不可分, 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加大环保教育势在必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途径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化学这门学科能够很好地解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以及环境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所以, 化学教学就要结合课本内容, 渗透环保教育,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利用自己学的化学知识来宣传环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学教学,环保实践,环保节日,环保与化学

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2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3

关键词: 化学教育 环境教育 教学方法

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很难想象,一个对化学缺乏起码认识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发展看,高中生的年龄一般为16-18岁,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开始辩证地思考一些化学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理论做指导分类学习一些化学知识。但对于这一年龄段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得较死,常常局限于就事論事,不太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往往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因此,把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

不少化学家认为,化学将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烈,化学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正越来越深入,信息和资料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物质被发现或从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1.土壤遭到破坏;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整个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6.化学工业污染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7.人口爆炸、土地退化、贫穷等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实施环境教育应坚持以课堂为主与普遍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可以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通过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存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了解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丰富的环境素材为化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载体,合理地将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联系起来,融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三、用化学思维认知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则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化学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有化学的潜意识,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有趣。如果你真正陷进化学中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思维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认识自然的奥秘。

四、举办知识讲座,丰富环境保护知识

举办知识讲座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大自然污染的严重性,产生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紧迫感。比如根据空气的成分和选学内容,介绍臭氧的有关知识,臭氧主要分布在10-15KM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如氟利昂等,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空洞”,其后果是很严重的。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介绍“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阻碍地球反射热扩散的作用,所以导致地球升温。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人口激增,森林面积锐减,因此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就像给地球扣上一个玻璃罩,这就是“温室效应”。其结果是全球气温上升,干旱地区扩大,南极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一片陆地将被淹没。通过知识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温室效应”必须控制,人类环境必须保护好。另外,可以班级组织开设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社区环保活动,清理白色污染物,宣传环境法规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附件水厂、造纸厂等。由于没有污水处理,排出的水是黑色的,太阳一晒发出难闻的气味,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掌握一些美化环境、治理污染的知识,强化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4

一.语文教学审美实施美育的三个基本任务

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 它用不同的体裁, 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 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 不仅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而且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各种形象美和心灵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语文作品中的美育因素, 同时, 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感知生动、丰富的现实美。美感能力的培养应发展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比较、想象、联想等种种能力。没有一定有比较能力, 就不可能正确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没有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 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有唤起美感的作用, 但它要通过想象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 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 其中的美, 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 但通过想象, 就能“如临其境”, 这就能感受到美了。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的鉴赏是对美的属性的鉴别和评价, 它不仅要识别事物的美和丑, 还要鉴别美的种类和程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的培养。

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 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作品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照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通过语文教学, 在这种集中、典型而又强烈的美的长期熏陶下, 学生能够提高美感能力, 加深对美的认识的程度, 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不仅能很好的欣赏文学作品, 而且能明辨其它文艺作品的美丑, 如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滴眼泪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3、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 创造美的阶段即是化知识为能力教养语文素质的过程。创造美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 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观察以后, 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语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 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鉴赏和评价以后, 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的河山, 描绘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 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写作训练, 不仅能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美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因此, 语文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美的感受能力、美的鉴赏能力、美的表达创造能力。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发挥语文学科充满美性的特点, 集中而有效地进行以美育人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关注四个实施点

1、语文教学“听”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听”的美学意义在于学生是主动地听, 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学生必须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 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讲课时, 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 不能随意插嘴喧哗, 左顾右盼, 漫不经心, 否则“听”就失去了“美”的存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 这样才能使师生双边关系朝“美”的方向发展。学生无论眼神、神态、姿势都要营造这样一种和谐美:使师生之间, 教学之间, 在传授接受知识的同时, 造成一种人格、情操、情绪的交流共鸣, 使“听”成了“认真地听”。同样, 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时也应该如此。比如, 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 应该是面对微笑带有鼓励性的神态去听, 要使学生明白:只要我参与学习, 老师就不会生气。总地说来, 就是师生相互间的“听”应是默契和谐共振的美, “听”过后应是有美的感受。

2、语文教学“说”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因而也是充满美感的, 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方面。

一是师生间的说话。教师的上课, 有很多要说的, 因此, 教师要营造一个好的美的交流氛围, 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 越听越有味。教师不能用粗鲁的话来刺激学生, 一旦一节课出现了这样的话, 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说话就是要使双方之间的情感相互共鸣, 使双方都觉得, 你说的话是美的, 我的也应该是美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有美丑之分,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 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语言。对正在成长的学生, 教师应通过净化他们的语言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是对课文的诵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 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起来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 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让学生明白, 课文朗读得流利有感情, 这就是美。对课文中的人和物加以爱和憎, 这就是美。文学作品中那些真善美的情感和思想, 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起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作用。“因读悟文”, “因读悟美”, 去美读, 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让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在提高他们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 还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 就能够提高他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语文教学“读”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 花木山川的美, 城市的美, 道德品质的美, 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 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的确如此, 学生精读课文《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等篇章, 就可以神游名山川, 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 陶冶情操, 净化灵魂, 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寒风吹彻》、《一个人的村庄》等篇章, 就可以从中领悟生活哲理与美的辩证关系, 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 懂得“创造性生活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学生精读《品质》、《老王》等篇章, 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总之学生精读课文, 就可以发现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等等美的存在。同时, 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 向名作家们学习观察思考、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等写作技巧, 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来。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各种形式的美并加以分析感受, 要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4、语文教学“写”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写”的美育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作文教学及训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美的教育, 使学生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要学生的视觉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放飞到现实生活, 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一个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又对生活富有挚情的人, 才能写出精妙的文章来。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 去立意和析理, 要认识到作文的美, 就是真实, 就是和谐, 就是人的愉快、人的和美……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作文, 需要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另一方面就是书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去诵读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墨宝文字, 感知书法的用笔美、结体美、墨韵美等等, 体会书法家在字里行间倾注的情感心志。通过欣赏, 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人格、情操、心灵就能得到提高。

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5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体验,也是一门情感艺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了必然趋势。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给语文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面貌。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将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 键 词】 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 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家务事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二、 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有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有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司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外教学研究》第74期。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篇6

一、营造情景

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那么说,情感因素是语文教学中的锐利武器。语文教师应当掌握这个武器,做一个好导演,调动学生的喜怒哀乐多种情感。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样。如见某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悟作者表达之情的目的。《第一场雪》第六自然段,从静态的角度描述了雪后美景,流露了作者喜悦之情。教学这部分时,要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扣准字、词、句。感受雪大、白、美、松、厚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想象雪末儿映着阳光飘扬的动态美景。这样,学生感知了雪景之美,自然领略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然火柴构想与大年夜相关的事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这条主线。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对罪恶的旧制度的痛恨以及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因此,情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语之情

情感时时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课文《观潮》一文中,作者对大潮的描写,是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大潮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作者把大潮的神奇,尽情描绘,为大潮的动感重重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悟大潮的宏伟,饱含激情的触笔,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大海有激情喷薄的一面,也有柔和秀丽的一面,在《美丽的清澜港》中的大海,是“洁白的沙滩”,“清澈如镜的绿液”,当朝阳初升,是“色彩如葡萄酒的海水”,当秋天的月色“清澜港像一面水晶般的明镜,高贵洁净”,这里映入读者眼帘的,有阳光下的静谧,迷人的色彩。也有月光下海水清澈和水影的明晰。作者陶醉在大海明净和清新中,情景交融,使人心旷神怡,赞美热爱大海之情跃然纸上,把艺术升华到情感美,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他们形成灵巧机敏的性格,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三、以情激情

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样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除了教师成功的表情朗读外,还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因为朗读能调动眼、耳、口、脑的共同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词句篇章,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意境之中,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读者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准确的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情感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袁鹰的《白杨》这篇以大戈壁白杨为印象的借杨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读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又使读者看到了建设者们“哪儿艰苦哪安家”的积极乐观精神。大戈壁滩“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满目荒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白杨高大挺秀的身影。作者以“出神”唤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一行行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正是这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情感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情感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所寄予的无限崇敬之情。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境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7

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都含有一定的化学因素,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实践摸索, 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 因为许多实验本身就有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 实验演示的物质大部分是有毒的, 有害的, 有腐蚀性的, 而且, 实验教学更有直观性, 所以必须把实验课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战场, 利用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化学实验过程中努力做到有害气体“零排放”。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氯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的气体, 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教师演示都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不直接排放, 减少排污, 我们一定要做到“使用药品减量, 洗涤用水减量”, 这样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减少污水的排放。化学实验完毕的很多药品可以回收利用, 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 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 也减少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一些会对学生造成损害的有害物质应该“拒用”, 这里的拒用不是放弃不做实验, 而是通过研究改进实验方案, 减少对环境有有害物的产生, 或者是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以达到减少对环境伤害的目的。总之, 通过化学实验, 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二、布置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化学课本中有许多研究性课题, 其中许多涉及环境保护问题, 如高一化学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中, 就有a造成空气污染原因分析, b调查本地区主要品种和回收价值。第七章《硅与硅酸盐工业》中, 有二氧化硅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分析等课题。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些课题, 分成几个小组, 写出调查报告。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如上网查找或查资料研究一下电池的污染, 实验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写一篇实验报告。以上内容可让学生有计划地完成其中的一部分。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因为学生在一开始并不是都很重视, 有些学生积极性较高, 但也有些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师应说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并不断督促, 指导他们, 使学生能真正去做, 体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刚开始学生不一定做得很好, 重在参与, 在“做中学”嘛!

三、利用重大节日,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的6月5日即世界环境日, 3月12日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在这些重大节日中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培养学生的能力, 也达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综上所述, 要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 开展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方法、形式、内容多种多样, 要求我们每位教师, 学生要通力合作, 上下一致, 从各个角度, 各种场合开展环境教育, 树立强烈的环境责任意识。只有我们人人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防止环境污染, 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共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摘要:环保教育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等多方位开展环境教育, 培养环保意识, 增强每一位中学生环保责任感, 共创我们的美好家园。

语文教学与赏识教育 篇8

一、言语赏识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相信自己,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我能行,你也能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而教育孩子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在“行”的教育理念里,典型的教学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棒、你能行。

我在教学《夕阳真美》这一课时,其中有一片段是让学生画出连绵起伏的西山。这下子可热闹起来了,连平时从来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想要上台露一手。我特意叫了两位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上来画。一位学生画得非常漂亮,画出了西山在夕阳的余辉下的壮丽景色;另一位学生虽然画得也很漂亮,但他却把连绵起伏的西山画成了挺拔峻峭的西山,这样就不符合课文的意思了。他一声不吭,知道自己画错了,但我没有立刻将他的“作品”否定掉,而让全体为他鼓起了掌,并鼓励他说:“你画的西山真特别,还给他穿上了一件五彩的外衣,这座峻峭的西山老师非常喜欢,你能再画一幅连绵起伏的不同风格的西山吗?”他一听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当众表扬了他,又树立起了自信心,画出了一幅漂亮的图画。课后,我又及时地找他谈心,告诉他:“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如果你能多举手,多发言,多相信自己一点,老师相信你会更棒的!”他用力地点了一下头,从那以后,他上课非常认真,也能积极地发言了,在他的笑容中我发现了一份自信。

二、动作赏识

赏识教育要面向全体,尤其是对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就更需要给予关爱和尊重,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赏识。当然,赏识一定要发自内心,让被赏识者和周围的同学都感到他确实值得赏识。否则,赏识就容易被学生误解为讽刺,产生负面影响。典型的赏识教育动作是:竖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我在教学的时候,一直要求自己要“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这样和学生的接触就会更直接、更亲近一点,学生也会乐于敞开心扉和你交流。

三、评改赏识

教师应该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不要打击学生的自尊,不要扼杀他们的自信。当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为学生评改作业的时候,就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评改。

(一)符号赏识。

我用的赏识符号是画圆圈。如发现了学生造的佳句、写的精彩句段,便画上红色的圆圈。这些圆圈如同一串串闪光的勋章,学生看到这嘉奖的勋章,备受激励,感到:“我的作业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我以后一定要更加认真。”

(二)评语赏识。

这是比符号赏识更为有效的方法。我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质量不高,但字迹清楚端正,我便会在他的本子上写上:“你的字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一定愿意把作业完成得同样漂亮!”这样,即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缺点,让学生在赏识中轻松快乐地接受教育。

(三)竞赛赏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适当开展学习竞赛通过比较而助长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好胜争强心理,如“争当小老师”、“我的字真棒”、“拼读词语摘苹果”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并把获奖的名单和优秀作品公布在荣誉栏和优秀作业栏里,这对每一个学生都起到了激励作用。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赏识,对学生最具诱惑力。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9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1. 通过初读感知美

出示一篇课题后, 要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荷花》一文的教学时, 我从整体感知—深入了解—细致体味—领悟深化的总体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领悟。初读功能被充分发挥出来,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强化了学生对深读课文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感知美

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能开拓学生的视听渠道,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 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 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给人以形象美,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 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情境向儿童展示的是可感的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画面、音乐的旋律等具体生动的形象, 为儿童理解语言做好认识上的准备。

如在教学《看菊花》这篇课文时, 在课前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路边的花, 在指导观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探究菊花的生长成因。上课时, 可通过实物演示加以导入, 充分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后, 教师就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菊花的形象, 这样利用学生对菊花形象的情趣, 激起了学习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菊花, 融入课文情境中, 通过菊花这一典型形象感受美。

三、创设美的课堂, 激发审美情趣

1. 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 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你知道葬礼是指什么吗?”有同学回答说就是出殡。教师接着问道:“人死后我们为死者出殡, 可是, 你见过为瀑布出殡, 也就是举行葬礼吗?人们为什么会为瀑布举行葬礼呢?人们又是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呢?”听了教师的问题, 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老师成功地调动起来了, 在后来的学习课文中, 学生依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如教学《船长》一课时, 可以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角色换位, 尝试亲身体验。学生在换位中, 对哈尔威船长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的心情, 此时再现朗读课文, 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 内心的情感就会被激发, 被感染, 学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振, 在共振中迸发情感, 在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3. 演中体验美

在阅读教学中, 表演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 在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 迸发出内心的情感。如《小露珠》的教学, 在读小露珠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互相问好的对话时, 可以引导学生自找伙伴进行表演。在表演中,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意境中, 喜欢上美丽可爱的小露珠。接下去, 演在露珠的滋润下的各种动植物是那么充满生机, 此时的学生兴奋极了。太阳出来了, 小露珠向动植物们话别。学生此时更是依依不舍。

4. 放飞想象的翅膀, 品味语文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 对意境的分析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要领会意境, 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 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使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教学《夜宿山寺》一诗, 学生很难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就必须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的情境, 通过想象帮助学生领会李白诗歌的意境。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 学生也会回味欣赏了诗歌意境美的过程。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10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如何呢?人们大都认为, 语言上的问题自然要通过语言学习来解决, 于是所有的课文分析、语言知识和语言练习都围绕着语言学习而进行。更有一些教师习惯于对课文进行机械的语言分析, 他们可以非常熟练地指出课文的结构属于什么形式, 转眼间会把段落划分直至词句意境分析得一清二楚。至于其语言形式与作者思想有何联系, 它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何帮助和启发, 却往往被忽视。于是就出现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分得清句子的含义, 却写不通完整的一句话, 他们可以分析出课文的段落提纲, 却写不出文路畅通的作文。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缺少与课文所体现的情感的共鸣, 缺少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成功与喜悦。由于精神的贫瘠, 他们只能去搬取别人的语言来堆砌自己的作文, 由于缺少使用语言工具的乐趣而把写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应付。因此人文教育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中并未有意体现出来。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 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 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 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悉心观察的品质、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 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 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 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人文教育素材, 难道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来感染教育学生吗?那种不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联系作者写作思维过程的教学, 难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透视作者的思想, 也难以通过思想的发掘去更深更细地品味语言, 更难以谈到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其次,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 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 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 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 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1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叮当、叮当”的铃声,“昂首阔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连”“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做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篇12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生发情感,传递深情

事实证明, 语文学科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学科, 还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学科,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种情感的学科。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完成相应知识的教学, 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 课堂中学生情感的流露, 主要依据对文章的感悟。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 利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形式,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情感, 进而引发学生的生活激情, 开拓未来, 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应, 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联系。 要想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领悟情感,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 就必须讲究课堂艺术,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优化课堂结构, 充分陶冶学生的情操, 体会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热爱生活、奋斗生活, 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涵, 掌握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 我谈谈看法: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便于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情感。

1.巧妙运用导语

好的导语设计能为课堂教学定下一定的感情基调,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激情, 打动感染学生, 便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文阅读, 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如:在教授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 可以引用曾学过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导入, 先让学生齐背这首诗, 复述所描绘的北国冬季雪景, 各抒己见。 接着引导学生猜测, 江南的冬景会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 想象江南的冬景。 此时的学生会情绪高涨, 积极发言, 描述自己心中的江南冬景。 在学生情绪达到顶峰时, 教师积极引导, 那么作者描述的江南的冬景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想探究真正的答案, 会迫不及待地读课文, 这样就为学生读课文打下了一定的感情基调, 效果较好。

2.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 因为它是融声音、画面、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模式, 它可以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可以灵活、自由地吸纳更多的知识,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感悟珍珠港》一课时, 学生对二战的历史了解得甚少, 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是无法想象、 无法理解的。 此时, 如果利用媒体向学生呈现当时的珍珠港战争的真实画面, 学生就会对战争有更多的了解, 会更深入地了解珍珠港事件。 这样为教师节省了很多说教时间, 用更形象的、更直接的画面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摄入了更多的文中之外的知识。 因此, 利用媒体教学创造感情激越的教学氛围, 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让学生读出感情, 释放感情

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多种风格, 采用多种风格的朗读。 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 它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 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 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如读《观沧海》时, 就宜用高亢、激越的语调, 读出曹操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 读《春》时, 要用轻缓、抒情的语调, 读出春天万物复苏, 大地回春的景象, 从朗读中重现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画面, 体验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生发情感, 再现激情

在语文教学中, 要结合课文与作文的有机衔接, 进一步升华真情实感。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以朴素的语言, 从微小的细节, 描绘出父亲的感人形象, 表达了父子深情。 结合本篇课文, 让学生回忆亲人们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 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体会情感, 写出亲情作文。

四、互动共鸣, 传递深情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课堂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 可以是师生互动, 也可以是生生互动。 利用这个环节, 才能对文本产生共鸣, 才能更好地传递深情, 才能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如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 文章层层蓄势, 气象恢弘, 以富有音乐美的凝练语言, 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 我们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自愿读课文、自由赏析、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解读此文, 加强互动, 共同体验和传递胸怀宽广, 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从而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道德情操。

上一篇:故障数据恢复下一篇: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