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2024-07-14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精选12篇)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1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然而当前,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仍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较为忽视对青年学生心灵上的呵护和精神上的支持。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共性, 它不仅仅是传授一种技能, 更是强大的德育教育载体。没有哪一门课程教育可以像语文教育那样, 本身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笔者尝试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 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使学生实现“做人”和“做事”的完美统一。

一、语文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 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教育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如在课文《雪山上的红盖头》中, 主人公小雪是战士心中的“雪山女神”, 是一个敬业爱业的女孩, 为了给位于海拔4000多米、被称为“祖国西南第一哨”的日喀则哨所的几个战士演出, 她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 在雪地上忘我演出, 直到口吐鲜血、牺牲生命。这是一曲颂歌, 它歌颂的不仅仅是“小雪”, 而是千千万万奋斗在边防哨所的解放军官兵, 以“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的英雄气概,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学生普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比较抽象, 我们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呢?笔者给学生以启示, 像小雪一样爱岗敬业, 富有爱心, 就是爱国的表现。爱国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的身边。

二、语文教育中的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 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 靠科学技术, 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像山那样思考》和《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两课, 让学生意识到当我们一味地追求物质进步, 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时, 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 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 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大地上的一切生命, 都拥有自己不可抹杀的生命的尊严。所有生灵都是自然的子民, 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 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通过体味课文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语文教学中的坚持与协作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 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了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 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学习小说《士兵突击》中普通士兵许三多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动人故事, 体味坚持与协作的重要性。

纵观许三多的成长经历, 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傻乎乎, 连原地转身都做不好的步兵, 成长为步兵之王老A,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来不放弃自己, 也从来不抛弃战友。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 甚至很木讷的农村孩子始终秉持自己的信念“有意义就是好好活,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最后达到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高度。许三多的经历告诉我们, 一个人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聪明, 而是责任、认真、执著和爱心。借此, 教师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玩小聪明的人太多了, 真正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却很少。要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持之以恒, 团结协作。

四、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林清玄的《好雪片片》讲了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 房无一间, 地无一垄, 居无定所, 食不果腹, 却没有磨灭善良的本性。肮脏的外表遮不住他明净的善意;油腻的双手挡不住他温情的传递。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 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让人感受温暖。教师通过该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身边平凡的温暖, 感受普通人“明净的善意”, 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学会给自己点一盏心灯, 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莫言的《卖白菜》和老舍的《我的母亲》刻画了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 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 学会感恩。

五、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教育

《情人节的玫瑰绽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感受人性美。读了本课, 再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 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机警和严肃的, 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学生能从中悟到一些对于爱情的理解。

透过沈从文的《边城》, 领会小说所体现的和谐美, 引导学生审视现实———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 商品经济的大潮把人也越来越商品化、庸俗化, 冷漠、自私、唯利是图渐渐充满了我们生活的空间, 人们互相猜疑、提防、抱怨, “四合院”文明逐渐离我们远去。《边城》激起了我们心底对“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美好人性和宁静和谐生活环境的呼唤, 让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 一如“边城”的美好社会。《科学是美丽的》让我们感受科学之美, 《画里阴晴》让我们感受艺术之美。

……

文以载道,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 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 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因此, 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使学生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 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 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 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美好本性被激发, 他才会充满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 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材中蕴涵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坚持与协作教育、感恩教育、审美教育、责任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教育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2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品,更是一种制度;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规范。诚信,从一般意义理解:即为诚实守信、善良质朴、公正无私、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亦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贤们从道德层面加以了说明,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诚信还能带来良好的声誉与效益,因此,诚信也是一种资源,是能够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资源。《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其实,诚与信在本质上又是相通一致的。《说文·言部》:“诚,信也”,“信,诚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周易·正义》:“诚,谓诚实也”,《礼记·礼运》疏“信,不欺也”。也就是说,所言当真即为诚,诚实不欺即为信。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十分推崇诚信之道,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诠释为“国之大纲”“做人之根本”。“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成为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一个民族是否能走向辉煌的基点。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中,诚信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诚信意识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呼声。倡导诚信,推进诚信教育,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法制规范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诚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科学地审视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特征,正确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其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论定过程又是一种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首先,诚信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理念,起着道德引领与品格内化的独特作用。诚信铸塑人格!周恩来总理曾有名言:“与有肝胆者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其中“有肝胆者”大概就是“有诚信者”吧,否则“肝胆”一词何

用?诚信是一种品格,是一种教养,或者说是一种道德素质。报上曾有过一篇题为《打造诚信中国》的短文,作者用“打造”一词着实令人感到惊魂动魄。当诚信要用“打造”才能建构的时候,实质上恐怕也就无法打造了。本质地说,诚信从观念文化层去理解,其最大的人文性特征便在于引领道德,内化品格。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诚信的世界。其实,诚信不难,无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吧了。这“三老”淋漓尽致地把诚信作了通俗地注释。

其次,诚信作为一种推己及人、给人承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具有自律和规范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独特功能。中国有个成语叫“设身处地”,一个人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先想想如果是放在自己身上行不行,自己是否可以接受。有些人的诚信是只对别人不对自己的。要求别人做事要认真负责,要求别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当自己对别人时就是另外的标准了。其实,诚信中还包含着对人的宽容与体谅。当然,诚信律己应该是高标准的。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说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最痛恶的就是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人。所谓给人承诺,就是把自己的诚信典当给了别人,让别人通过这个承诺来检验自己的诚信度。

再次,诚信从社会学意义上去理解,应当是一种规范和制度,是引导社会生活秩序和推进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诚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忠诚老实、遵守信用的简称。它成为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诚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诚信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不甜言而无信。在现代社会,诚信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调节朋友关系,而且对人们的职业关系和广泛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仅仅从职业角度理解诚信,特别是仅仅从商业角度理解诚信,将诚信仅仅看作是一种商业规范,那绝对是不全面的。把诚信当作一种制度来看待,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的产物。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市场经济更离不开信用这一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信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而诚信,则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讲诚信,人们大都是从经济制度上去定位。诚信作为一种制度,不但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今天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往往与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城信缺失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诚信的法学意义也相当丰富而久远。诚信源于拉丁文。拉丁文法律文献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即有38处提及,《学说汇纂》更达462处之多。1804年《拿破仑法典》之1134条言:“契约应以诚信履行之”;1896年《德国民法典》之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诚信,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韦伯教授《德国民法典注释》关于以诚信条款之释竟达千余之页;至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2条将之提升为基本原则;1947年日本全面修订民法,将之追加至

第1条第2款:“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应恪守诚实信用”;及至1986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亦将之作为基本原则而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至于诚信在法学上的深层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利明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上有专文论述,此处不再详述。

关注诚信的本质内涵和独特功用,其根本目的是推进诚信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厚重的诚信文化氛围,培育整个民族的诚信精神。

倡导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精神。诚信是一个民族的立世之本,缺乏诚信根基的民族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而,我们要从民族和国家的高度来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民族优秀文化中的诚信理念融入到当前的教育工作之中,培育一个民族成熟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诚信精神,这实在是至为重要的。教育界有一种议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在社会诚信失落的大背景下,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因此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教育本该是学校基础道德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却在德育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诚然,学校教育状况不可能离开社会孤立地进行,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应当体现社会进步的方向,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教育对象是可塑性较大的学生,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宗旨。教育的首要宗旨便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做真人”的德育目标论,实质上就是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铸塑诚信人格,完善诚信教育。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诚信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有位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公式:人品+质量=品质,“质量”指产品的性能、材料、使用期限、外观等技术指标,“品质”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品位、知名度、名誉等的客观评价,也就是被市场认可的程度。“人品”则指人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公式告诉我们:人品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品位。无论什么产品,从生产过程到流通领域,再延伸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不仅仅是人与物打交道,而首先是人与人的交往,产品品质说到底是人对人要讲良心、讲信誉、负责任。只有人品高尚,时刻为消费者着想,产品的品质才能提高。学校实际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其“产品质量”就是经过悉心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包含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然也包含了学生的诚信人格。“人品”是指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心,“品质”是指学生在今后参与升学和社会竞争中得到认可的程度和美誉度。所以,只有教师的“高质量”才能实现学生的“高素质”。

铸就契约理念,建设信用体系。契约理念是体现诚信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个守信的民族将把契约看得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重要,倾力维护,依约践行。记得有一本书里说过,如果你和犹太人做生意,哪怕是在饭桌上的口头承诺,他也会认认真真地去履行。这种神圣的契约理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比较缺少的,有的人不仅是签了协议不履行,甚至利用所签协议进行欺诈,以达到自已的私利。在学校教育中,这种契约意识也应当让学生明白,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守约的重要性。其实,这应当从教师对学生敢于负责上很好地得到体现。当一个学生在学校取得学籍之日起,学校和教师便开始对这个学生履行契约。这一契约的履行是神圣的,它直接影响着该学生整个人生发展的幸福与痛苦。如果教师随意的不批改学生作业,随意让学生停课,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等,那都是一种违约行为。学校也应当建立相应的信用体系,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坚持依法治信,规范诚信机制。社会诚信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而且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机制,坚持依法治信,要通过法律手段整治社会信用,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建立诚信机制要着重道德机制、制度机制、文化机制和利益机制等几个层面。通俗地讲,每个公民要把诚信当成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企业、公司、学校等法人要把诚信作为对外交往合作的制度,是获取正当利益的保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要将诚信放在安邦立国的战略高度,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宣传,培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高尚的诚信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诚信法制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我们应当明白如何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教育的内部做起,积极为社会发展创造各种便利。

通才教育与设计教育  篇3

一、市场经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理念下的设计教育是大设计教育

通才教育{education on versatile pers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包括对受教育者“知”、“情”、“志”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是从专业过细的“专业化”教育转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素质教育。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指出:人格分为“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却只是注重“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这就导致出现“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进而他还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合并,专业调整,目的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二、大设计教育观

大设计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新教育思维 新教育思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务实的态度把市场的实效性同教育的持续性相结合,在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和现实实用的同时。更要强调受教育者学养、才情、志向的综合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设计机器”,而是培养掌握设计技能、通晓艺术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很鲜明的例子:二战后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全人”(fuil—scale developingperson),“全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指“善良的人”(kind person)、“善良的公民”(kin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从单一、片面的培养目标转向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

2.弱化专业更新课程体系

(1)弱化专业

目前。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体系划分过细。这与当前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之间存在着矛盾。

普通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分科相对过细。且呈封闭性: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实践性:课程体系脱纲且出现人为性教学中教师重专业技能轻基本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只能是“楔型”人才。“楔型”人才的优点是专业即时性强,即专业技巧熟练,缺点是研究能力弱,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转变能力弱。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新时代需求复合型人才——既精专业。又通姊妹专业:既有理论,又富于实践:既了解传统,又了解国情与社会需求。所以,21世纪的学科建设应弱化专业,强化课群建设。加强专业的综合性、信息性、实践性。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机构为“金宇塔型”,“金字塔型”的人才优点是知识基础厚,专业能力延展性强,社会适应性强。

当代的意大利设计教育就很鲜明地弱化了专业教育。意大利最著名的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在他1946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从勺子到城市》中宣称:专门的、专业划分明确的设计学院显然是不必要的。意大利在建筑学院培养工业设计师这一特殊的设计教育方式体现出一种更加偏重于艺术与文化的设计教育,一种以艺术理论为基本课程的设计教育,这种方式对我国适合与否暂且不论,它最起码说明了一点。大学设计教育应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

(2)更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有利于设计的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授之以渔”的方法,即知道是什么(to knowwhat it is);知道为什么(to know the reason、):知道怎样做(to know how to do)。课程结构图解:

这种课程结构设置注重素质培养,能较好地把过去与现在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形成专业上的交叉网状分布,能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大设计的教学内容。这种大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处理基础核心与边缘渗透的关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专业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

(3)完全学分制

大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到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但实行“完全学分制”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结合专业要求规划核心课程,自主选择相应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的优点是:①在校授业时间弹性大。如3—5年毕业,这样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知识结构和养成自我培养意识。②逐步取消班级制度,按修课组成集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协作意识。在美国,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修一门课的情况很普遍。这样,可以把学生共同融入到一个大范围内,能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③完全学分之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按市场需求进行择课,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符合综合素质的培养。④完全的学分制有利于师生的优胜劣汰。学生教师同处一线,任何一方落后都会被淘汰出局。更能形成竞争机制。

另外,实行大设计教育还应将技法与设计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如各类设计史、设计批评等,以提高全面的艺术理论修养。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思想由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推出,其出版的《超越创作:美国学校中的艺术地位》提出艺术课程的内容应取自艺术工作室(Art Studio)、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艺术史(Art History),在此又增加了第四门学科——美学(The Studyof Aesthetics)。DBAE强调所有美术教学内容都要以艺术史和优秀艺术作品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大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 篇4

一、注重数学教学与美结合, 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给学生举一些富有美感的例子, 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 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黄金数0.618时, 在明确它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后, 可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许多著名的建筑, 如巴特农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的设计中都隐藏着黄金比例0.618。人们还发现, 一些名画的主题大都在画面的0.618位置, 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 乐曲中较长的一段等于总长度的0.618。人体自身也和0.618密切相关, 对人体解剖很有研究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发现, 人的肚脐位于身长的0.618处;咽喉位于肚脐与头顶长度的0.618处;肘关节位于肩关节与指头长度的0.618处;人体存在着肚脐、咽喉、膝盖、肘关节四个黄金分割点。又例如:在讲到无穷多的概念时可以用下面的诗句来举例, 如唐诗《题百鸟归巢图》:“一只一只复一只, 五六七八九十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食尽人间千万石。”郑板桥见人赏雪吟诗, 戏作:“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读来妙题横生, 学生不但会仿佛看到美丽的凤凰和壮丽的雪景, 而且能体会到无穷的概念。老师举例之后, 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自己举例,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以及对已有事物的探索精神。这些都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美可以带动兴趣, 在教学中, 我们应注重教学与美的结合, 出示生动形象的例子, 让学生“想一想, 就能有收获”, 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 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 找到美与数学的结合点, 感受数学之美, 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快乐, 这样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能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到知识, 进而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起认知冲突, 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能够因兴趣而学, 而思维, 而质疑, 而探索, 而创新。

二、注重数学教学与爱国教育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 学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老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其实数学教科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很好地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 将两者完美结合, 这是上好一堂成功课程的关键。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入圆周率的学习:先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和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 这一成果要比外国人数学家求得的结果早一千多年。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 他造过一种指南车, 随便车子怎样转弯, 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还造过“千里船”, 在新亭江上试航过, 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 舂米碾谷子, 叫做“水碓磨”。也可以通过对赵爽的介绍来引入勾股定理的学习。赵爽, 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 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 全文五百余字, 我们要学习的勾股定理便来源于此。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 最早给出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等的证明。

介绍一些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并讲述他们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并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谓是一举多得。又如在学习计算面积时, 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 如世界第二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瀑布高度为77.8米, 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 其中主瀑顶宽83.3米, 还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 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 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然后去让学生计算黄果树瀑布主瀑布的面积, 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计算面积, 而且能增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也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 经过比较、分析, 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 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 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 而且国家安定, 人民生活幸福, 从而进行国情教育。这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是十分有效的。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就要求教师善于搜集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 要求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 能积累许多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例子。其实, 这样的例子并不难找, 只需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 时时留心有关数据、某些材料, 加上艺术的语言, 通过互动式的教育方法, 以及生动的图片展示, 就可成为鲜活的例子。教师平时结合国情, 在人口、土地、粮食、矿产、环境等国情资料中寻找接合点, 编拟富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问题, 这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注重数学教学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与环境的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 环保成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环境保护牵涉每一个地球人, 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师更是担负起了环境保护教育的重任。

新闻、媒体、网络上有着大量的环保方面的数据,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去进行环保教育。

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节时, 可以先展示马尔代夫、水城威尼斯、我国的上海等美丽富饶的地方的图片, 转而引出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灭森林, 使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 (CO2) 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25%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如果按目前CO2浓度的增加速度, 到2100年, 大气中CO2含量将增加一倍。据联合国发布的评估报告, 那时全球平均气温会比现在上升1.0—3.5℃, 这将引起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 从而淹没大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气温升高也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非洲40%的土地归牧民所有, 但气温升高造成的干旱使牲畜患病率、死亡率增加。旅游业受到危害, 海平面上升50米, 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海岸线将后退31—366米, 沙滩损失24%, 北戴河沙滩损失60%。进而引导学生去思考, 如果不想让这些美丽的地方消失, 就要学会保护环境, 减少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样通过现在与将来的对比, 可以深深地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列出一组组数据来显示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变化, 也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学习百分数。

又如在环境保护的教育方面, 可以这样开头:“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 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然而, 它的生产, 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 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 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 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 而且用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 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1支烟产生的烟雾需一个房间的空气来混合, 人才不会受伤害。”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同时又可调节数学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学会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 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是每个人的责任, 教师以育人为本, 更要在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教学时我们可以用实际去使学生展开讨论, 引发学生思考, 意识到保护环境无小事, 环保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扔烟头, 垃圾、空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放入垃圾箱, 不乱扔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一次性用品, 带宠物外出注意捡拾粪便, 爱护花草树木, 不破坏植被, 等等。一些节约行为也是为保护环境, 如节约用电就可以减少因发电而产生的污染;节约纸张, 少用一次性纸杯、木筷, 就可以减少树木砍伐, 等等。引导学生渐渐知道这些小事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关键是平时做个有心人, 做个热心人, 时时用心、处处留意, 实实在在地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

化学教育与生命教育 篇5

本文主要思想: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而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教育是一种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化学教师,如何利用学科的自然优势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生命,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如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如何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将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本文也只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点粗浅认识。

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面很窄;二是实验性的科学探索过程多;三是阅读的课外材料少;四是认知不足,很难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鉴于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比如现代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的化学产品被人们成功研制出并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化学产品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其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生命安全意识淡薄,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安全知识较少,安全防护能力较薄弱。

因此,作为化学起始年级的初三,以化学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初三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朦胧阶段,没有系统地形成。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为化学教育工

作者的我们很有必要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接受日常教育中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有利于“二期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深化。由此可见,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生命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联系生命教育的概念界定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并不只是训练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呼唤和要求。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1、借助于身边的重大事件进行渗透

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有许多事例和所学知识有关,以此

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它们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例如:2008年12月13日的夜晚,湖北省咸丰县城里的一祖孙三人住户,由于天气较冷祖母怕孙子、孙女冻着就把煤炉放在客厅取暖,事后没有处理就睡觉了,结果导致祖孙三人全部被一氧化碳中毒遇难;2009年的6月20日,同样发生在该县的一农户为清理沼气池里的淤泥,因为不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识,结果三人先后下井遇难。这些鲜活的事实都是同学们身边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表明了安全教育必须融入课堂从小抓起关爱我们的生命。

2、借助于民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渗透

在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学习情景,来渗透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如:①新装修的住房甲醛超标;② 安徽劣质奶粉事件;③不法企业以苏丹红冒充食用添加剂辣椒红色素,销售给辣味制品生产企业,双汇食品瘦肉精事件等等。以上事例,使课本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生动的生活事例中得以形象化、直观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进而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锻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挖掘化学课程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同时借助化学实验进行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学科,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 教学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媲比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挖掘出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但在实验教学中也存在较多安全问题。

【教学案例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虽很明显,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爆;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酒精灯与氢气出场的先后顺序,否则就有危险这不可尝试。

【教学案例2】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若较大的白磷颗粒在锥形瓶里燃烧,膨胀的空气易冲破瓶塞。而且还有大量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教学案例3】用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时,如果碳酸钠浓溶液和浓盐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橡皮塞,喷出酸液,腐蚀操作者的手;【教学案例4】在探究药品气味的闻的方法上,先让学生自己闻浓氨水的气味,结果有许多学生被熏得流眼泪,以此做材料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科学操作,并意识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对一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评价与改进,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对有毒的尾气如CO增加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教学案例5】在讲授酸碱知识的时候,运用所学酸碱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加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生命的认识和保护,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健康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打破这个平衡身体就不舒服、甚至出毛病。当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

人时常先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蚁酸的有机物,此时皮肤常起小疙瘩,这就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受到破坏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在红肿处涂一些碱性汁液如:肥皂水、魔芋叶的汁液来中和酸性物质。

4、借助多媒体进行渗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扩大了信息时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校每位老师和各个专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借助于Flash模拟一些毒性较大的、不易操作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某些化学实验存在一些危险性,若操作不当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一般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以单向传授为主,来让学生注意正确的安全操作,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对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如浓H2SO4的稀释时水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在加热时用不纯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通过动画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此外,我还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和生命教育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渗透安全知识,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如冬季来临,常有关于煤气中毒事件的报道。我校的学生都是农家子弟,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校图书室查找有关煤气的主要成分、中毒的原因、危害以及发现后如何处置等等问题,再在课堂上交流后写出一篇《安全使用煤炉和煤气的方法》,送给自己的亲人和左邻右舍。学生们的热情很高,特别在 课堂上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时更是各抒己见,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空气》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污染大气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空气污染、如何减轻大气的“温室效应”,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一系列参观、调查活动,使学生走向实际,更加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安全知识,并能对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作出客观的评价。(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3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本次实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将学生实际生活和课本知识有机的整合,用身边的案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安全小常识。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采用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护意识,热爱自己的生命。

3、教师也强化了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加关注与“两纲”教育相关的信息,积极地从电视、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源上收集资料,利用网络手段及时整理素材。

4、优化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以身边的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为明年全市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思考与讨论:

本次实践活动,依据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并应用安全知识,增强生命安全意识,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本次实践还存在一些需要思考与改进的地方:①在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知识整合时还须加强,特别是和民防教育和生命科学学科的整合。②在活动时,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资料不多,查阅难度较大,一个人实施时有较大难度。③由于初中化学教学任务重,知识分布零碎,课时又较少,在渗透过程中有时会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④本次实践的效果不很明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得加强。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6

校外教育校内教育衔接整合我国对青少年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中,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增强对青少年的教育。除了校内教育,近年来,校外教育越来越被人重视。新课改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基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校重视校外教育,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整合资源,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校外教育的必要性

1.校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青少年学习知识大多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按照课本讲道理、摆事实,学生们经常只是听课者,而不是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挥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品德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课堂上的说理更有效果。比如,少年宫中举办的少年军校、团队精神培训等一系列游戏和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在与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2.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教育一般以实践为主,与课堂上注重听讲学习不同,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通过陶艺课、创客机器人、漆艺篆刻、艺术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或者动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以美术来说,通过艺术采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写生能力,还可以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已及团队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校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各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校外教育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止需要校内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校外实践,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教育,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最终达到和校内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内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外教育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地方。它们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们内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广阔的知识天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它们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领域。在学生的培养上,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手段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正是两种不同教育衔接的基础。

三、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和整合的策略

1.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校内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校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做好对校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和新的专业,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整合各种资源,了解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达到与校内教育的有机整合。比如,建立创客机器人、3D打印、VR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探索和学习科学技术,成为学生开始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能够深刻观察到校内不能学到的内容,并在科普学习中加强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缺乏锻炼的孩子,可以开设跆拳道、武术或者其他相关的课程,既锻炼学生的身体,

(下转第5页)

(上接第3页)

也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艺。也可以建立动漫、电脑美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技术,满足网络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2.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校外教育不能盲目,否则不仅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要组织校外教育,需要提前与校外教育工作者做好交流与沟通。校外教育工作人员要对来参加活动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外实践活动中有不同的需求。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层次上有差别,校外教育活动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校外教育活动。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以及竞赛的精神。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亲自接触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欣赏更多的艺术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促进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需要重视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合理建设,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要加大对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教育活动,使其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以青少年宫为中心,拓展其他的文化和活动中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与校内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同时,要重视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他们在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注重工作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校外教育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校外活动,配合校内教育的需求。

总之,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和有机整合十分重要,是教育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育方式。要重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结合。校内外的教育在内容上要做好衔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开展合理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英.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J].文学教育,2015,(20):135.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篇7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 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 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 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 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 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 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具有特定的名称,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 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 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 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 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 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 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 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 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 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 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 教育民俗的如是性 (thus-ness) 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 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 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 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 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 从内容分类来看, 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 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 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 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缩减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 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 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 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 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 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 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 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 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 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 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 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 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 都是“他者”的世界,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 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 为人们所看不起眼, 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 但正如上文所述, 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 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 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 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 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 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 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 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 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 踢毽子、翻绞绞 (女孩玩绳, 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 、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 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 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 注重对孩子的管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 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 没有固定工作, 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 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 学专门技术, 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 或者为有钱人打工, 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 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 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 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 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 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 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 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 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 在观念上, “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人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 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贫”、“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 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 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在本真上是同一而出, 而现实中却游离、淡出。因此, 立足现实, 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 对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重建, 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 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 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必须加强对教育民俗的研究。教育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 加大对教育民俗的研究目的就是一方面提升其中优秀的教育智慧, 弘扬其中的民间教育风俗;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识别、辨别能力, 祛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现实、不为人民服务的陋俗, 保留那些真正能够增强本土认同的教育民俗, 从而真正为乡土教育提供优秀、饱含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的教育民俗资源, 实现教育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其次, 利用教育民俗,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多样的文明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树立正确看待文明的态度———“求同存异”。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有它自身的智慧之所在。要汲取其智慧之处又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要正确看待雅与俗的关系, 认识本土社会中所蕴含的发展潜能和智慧, 以克服本土人民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自卑。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预防和克服本土人民在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本土知识的“集体性遗忘”, 特别要使广大的青少年不仅成为了解西方和任何外部世界知识的一代, 而且要使他们成为熟知自己本土智慧的一代, 成为能够综合各种知识和智慧, 创造性建设本土社会美好未来的一代。乡村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就必须将乡土或本土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承担起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 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

最后, 加强“上”与“下”的沟通。乡村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只是乡村自身的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他们的世界”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世界, 也是“我们的世界”, 二元对立的立场、精英的思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扩大问题的严重性。乡村不是被改造、被启蒙的对象, 知识分子应该向乡村学习, 充分体认博大、丰厚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资源, 从乡村社会已有的知识传统出发, 不断检验、应用、改造、发展它们, 而不是抛弃、忽视、压抑、嘲笑。同时, 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 和乡民一起寻求乡村自身的内在发展, 培育乡村特有的教育民俗, 发展乡村教育, 养成乡土意识, 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篇8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对教育公平有一个认识。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在办学条件上也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该特别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对他们特别予以照顾,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才能补偿过去的不足,使他们跟上一般的水平。我国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子女降分录取,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政策倾斜。当前要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许多地方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我在成都参观了金牛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叫行知小学,办得很好,与城市小学没有两样。当地教育部门比较有远见,教育局长说,这些农民工子女将来大多数都会留在城市,变成我们的市民,我们现在不去教育他们,将来就会成为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因此还是应该及早让他们受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长官不这么想,他们总计算着经费问题,认为城市教育投入只包括有户籍的市民子女,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只算经济账不算社会账。其实农民工为你的城市增加财富,增加税收,为什么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有些同志提出发教育券,由农村孩子带着教育券到城里上学。这样就减少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使农村教育更困难。同时,“农民工”的提法也不确切,他本来已经离开土地,成为城市里的工人,也就是实质上的市民,只不过没有户籍而已。既然是城市市民,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与城市市民子女同样的教育。当然,现实中也有一些困难,如农民工往往有多个子女,他们都到城市上学,城市负担有困难。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总要设法让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要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这是从宏观教育来讲的,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是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微观教育来讲,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也有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不只是宏观条件的公平,而且要使每个孩子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学校有和谐的环境,班级有和谐的环境,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当今学校中教育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有偏爱,例如爱聪明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不爱淘气的孩子,甚至有时还会用语言伤害这些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并不是不讲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而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了他潜能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的教育讲求公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有不同。有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有的可能成为艺术家,有的可能成为企业家,等等。当今,我国最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就要提倡公平而差异的原则。还要说明一点,拔尖创新人才不只是指科学技术人才,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学校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不仅包括列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应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还是那句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自己的爱好,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我们的老师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填报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

我最近看了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的书稿,讲述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怎样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程,怎样准备申报大学的。他说,他有五个好朋友,性格不同,追求与梦想也不一样:大卫在高中期间就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并且执着地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新闻报告课,高中最后一年成了学校新闻制作主任兼摄影师。麦克想成为一名记者,他读了许多文学著作,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利用假期到伦敦去参观了莎士比亚大剧院和莎士比亚墓,高中四年,他每学期都为学校办报纸,最后成了校报的主编。约翰痴迷数学难题,想当一名数学家,在语法课上也偷偷地看数学书,同学讥笑,他也不动摇。安德鲁想当一个工程师,他准备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对课内学习并不太用功,但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小船、做火箭。泰勒想学商业,他很看重人际关系的锻炼技能,泰勒是一个天生会和人交往的人,他能够让你笑、让你哭、让你高兴、让你难过,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是班上最早出去打工的。你看,他们个个都有志愿和爱好。我们的中学却缺乏这种教育,学生缺乏这种个性。

第三,需要改革评价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前几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冬季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团长把从国内带去的两只熊猫娃娃送给学校,说明一只是送给学校里最优秀的男生,一只送给最优秀的女生。学校校长感到很为难,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男生或女生。最后只好把两个熊猫娃娃放在学校柜窗里,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另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女生们”。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能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

第四,要建设一个和谐、舒适、愉快、活泼的学校文化。最近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要成为和谐的共同体,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里学校校长有重大责任,他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学习,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9

一、校外教育的必要性

1. 校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青少年学习知识大多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按照课本讲道理、摆事实,学生们经常只是听课者,而不是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挥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品德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课堂上的说理更有效果。比如,少年宫中举办的少年军校、团队精神培训等一系列游戏和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在与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2. 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教育一般以实践为主,与课堂上注重听讲学习不同,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通过陶艺课、创客机器人、漆艺篆刻、艺术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或者动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以美术来说,通过艺术采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写生能力,还可以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已及团队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校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各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校外教育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止需要校内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校外实践,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教育,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最终达到和校内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内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外教育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地方。它们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们内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广阔的知识天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它们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领域。在学生的培养上,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手段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正是两种不同教育衔接的基础。

三、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和整合的策略

1. 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校内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校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做好对校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和新的专业,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整合各种资源,了解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达到与校内教育的有机整合。比如,建立创客机器人、3D打印、VR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探索和学习科学技术,成为学生开始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能够深刻观察到校内不能学到的内容,并在科普学习中加强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缺乏锻炼的孩子,可以开设跆拳道、武术或者其他相关的课程,既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艺。也可以建立动漫、电脑美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技术,满足网络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2. 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校外教育不能盲目,否则不仅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要组织校外教育,需要提前与校外教育工作者做好交流与沟通。校外教育工作人员要对来参加活动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外实践活动中有不同的需求。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层次上有差别,校外教育活动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校外教育活动。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以及竞赛的精神。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亲自接触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欣赏更多的艺术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促进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需要重视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合理建设,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要加大对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教育活动,使其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以青少年宫为中心,拓展其他的文化和活动中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与校内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同时,要重视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他们在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注重工作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校外教育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校外活动,配合校内教育的需求。

总之,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和有机整合十分重要,是教育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育方式。要重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结合。校内外的教育在内容上要做好衔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开展合理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英.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J].文学教育,2015,(20):135.

浅谈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10

一、加强教材的编撰

无论是普通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 一项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教育和相应的思想的教育, 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 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也好, 器乐独奏曲也好, 还是大型的交响曲, 都是具有思想倾向的作品。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形成高尚情操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等的教育。所以, 作为音乐课的教材, 必须遵循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原则, 所选的歌曲或乐曲不但要体现音乐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还要以其明朗的格调和高尚的情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

二、加强教师队伍优化

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在我国各学校的音乐教师队伍中, 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 有的地方并不是很重视音乐教育, 用一些喜欢音乐多少懂点音乐知识的非音乐专业的教师上音乐课, 或者直接把音乐课的时间改为别的文化课, 这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 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是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另外, 应重视对现有专业师资的思想教育。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影响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要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的任务, 积极投身素质教育的实践, 并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因此我们要在音乐教师中提倡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来达到音乐教师队伍优化的目标。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

音乐课, 一般分大课和小课两种方式。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专业课一般是小课, 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上课方式, 除非是音乐理论课是用上大课的方式。而中小学的音乐课一般都是大课的方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由表及里, 旁引博证, 讲一些必要的音乐故事, 扩大知识范围, 迎合各种不同的兴趣面。如中外音乐家轶事、趣闻、名人与音乐、音乐与智力等。这样的方式能避免学生纯学音乐的专业只是而感觉到有些枯燥。从而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全面的思想教育。

举个例子, 在声乐作品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叫《幸福在哪里》, 歌曲琅琅上口, 通俗易懂, 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学会了节奏和音准, 背诵过了歌词。但歌曲的内涵很容易忽视。在这首歌的教学中, 应该顺势举一些相关的例子, 使学生在心灵中播下“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种子。又如: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和《小鼓响咚咚》, 简单、生动的歌词和欢快、流畅的旋律给学生们语言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感染, 使人们充分感到孩子对妈妈的关怀、体贴, 对“小娃娃”的关心、照顾的良好感情。学生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中, 接受了品德和情感的教育。歌曲教学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 不能单纯的机械的教学, 也不能用对学生无任何感染力的语言, 这样既不能使学生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还将使学生失去对歌唱甚者一切音乐课的兴趣。再如, 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歌表演《小海军》, 学生们在感受威武、雄壮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的同时, 体会到解放军坚定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出勇敢、坚强和热爱解放军的情感。

音乐是含蓄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 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要以巧妙的语言, 真挚的情感进行音乐各方面知识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争取课堂活跃、松紧适度、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使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加强音乐课外活动的优化

音乐作为学科类课程应在课程中增设文艺活动方面的内容。所以除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 更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发挥德育的效力。例如歌咏比赛、合唱比赛、乐器比赛等。这一工作应该纳入音乐课的工作计划, 并且认真研究, 努力做好, 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组织、管理、协调和落实好活动的时间安排, 让学生得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增强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增强思想纪律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参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 一起活动, 共同体验, 表达一种愉悦的情绪, 易产生共鸣, 形成友好、愉快、协调的集体。它有利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关心他人、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 使音乐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之一。高素质人才, 音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曾说:“夫声乐之人人之深, 其化人也速”。可见音乐对人的发展影响之大。如学生通过歌唱和欣赏乐曲或者弹琴来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从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筋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通过音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音乐教育不一定非要培养音乐家, 首先音乐教育是培养人, 通过言传身教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是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五、加强音乐环境的优化

创造优美和谐的氛围, 设置舒心愉悦的音乐环境, 对加强德育渗透也相当重要。学校应设置音乐教室、活动排练室等, 而且布置的要整洁舒适, 色彩鲜明。在各个音乐活动的场所悬挂某些合适的音乐家头像、音乐家名言、乐器挂图等, 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把音乐悟性不同的学生都能引进艺术殿堂, 使他们得到心灵的升华、陶冶。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11

历史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总结历史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历史素质和基本素质。

章太炎有“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的高论,龚自珍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忧虑。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领会今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素质概念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和特点,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专门人才接受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促进文理渗透,从而改变专业人才作为某一方面工具的形象,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

历史学科虽然不像今天一些实用科学和热门科学那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某种物质财富或实用技术,但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社会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历史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提升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历史知识以其丰富的内涵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了教育界的共识,人们都在谈论素质教育,关注素质教育,试图以各种途径推进素质教育。本人就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二、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主要内容有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教育及与之相关的教化熏陶,培养既专又博、有文化内涵的专门人才。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学到渊博的文化知识。而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

历史学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学科、素质教育的“先驱”学科。历史科学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例如:对于先秦诸子学茫然无知,能说学好了现代的文学和哲学?不知牛顿和爱因斯坦,能说学好了现代物理学?这一事例不仅说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相互渗透,也说明了历史知识构成了今天人们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的具体内容是教育大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忠诚于人民的人。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内含的信仰、情感、实践三个层面,无不与历史的素养相联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校培养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中,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正是当前历史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三)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求索取,在奉献中求索取,鼓励大学生做到奉献大于索取。同时,还要加强懂礼貌、守秩序的基础教育,加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提高家庭责任感、义务感的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脱离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纯粹的人。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前贤往哲的嘉言懿行有益于修身。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一直有着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左传》强调:“德,国家之基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人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说只有“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而诚服”;管子则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里提到的礼、义、廉、耻恰恰都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秦汉以来,历代较为开明、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几乎无不重视德治。道德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布帛、粟黍一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章太炎在谈到历史作用时特别强调“人物事迹”的感召力,他说:中国古代人物,建功立业,那俊伟刚严的气魄我们不可不追步后尘。所以,要增进爱国的热肠,一切功业学问上的人物,选择几个出来,时常放在心里这是最要紧的。比如看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壮举,能不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不生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能不产生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看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等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神往?了解了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体悟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看到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能不产生仁爱之心吗?

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表现在读史可以使人心胸开阔,上下求索,志存高远,从而提升人的境界。五千载悠悠岁月成就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丰厚的历史宝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莫不受益于历史的智慧,历史对于人们修身养性、立身做人、经邦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通过历史教育,通过历史学家为我们提供的关于悠悠往昔岁月、关于遥远异国他乡的人类生活图景,我们获得了无限丰富的人类的知识、智慧,体验到了其他时代的人们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到了遥远世界其他民族的欢乐与痛苦。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

(四)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摒弃不求上进、消极退缩、知难而退的不良品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使他们理智从容地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保持身心健康;要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力,使其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历史教育有益于增进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历史蕴含着前人丰富的历史经验,也记载着前人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痛苦,学史可以汲取前人的正反面的历史经验,丰富人生的阅历,使大学生增加经受风雨的心理承受力。一部人类历史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积雪”、“燃糠自照”等勤奋自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故事。而身处逆境和挫折之中,奋发图强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也不乏其例,如司马迁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为激励自己发奋著书,写了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考场失意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精神埋头撰书,始终不懈,写出了光辉的《聊斋志异》一书,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

总之,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知识、正确的历史观,应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必需,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最基础、最朴素,也是最生动自然和长远有效的途径。毛泽东一生非常注重历史的学习。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史的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这些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认识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历史教育的系统性学习,提高大学生素质。

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12

一、阐述目前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舞蹈尽管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真正融入到教育行业却显得较为缓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于舞蹈的训练和教育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院校,而在学生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却没有对舞蹈教育予以充分重视,舞蹈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舞蹈教学从素质教育中被孤立了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舞蹈这一课程。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多学生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同时,由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和约束,很多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的相当疲劳和费劲,缺乏灵活的学习技巧和休息空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并且在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经常学习到很晚,并不注意对自身身体的锻炼和重视,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学生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发育不良,体能素质较低。很多学生觉得十分疲劳和苦闷,内心的压抑和矛盾难以得到良好的释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舞蹈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缓解和释放压力的空间和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在锻炼身体和释放情绪的同时,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实行德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谓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的双重教育,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对人类生理和心里特征进行真实的反映和再现,而且还可以对人们道德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德育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舞者的态度、意志、情感以及理解等多重特点进行塑造和培养,从而形成舞者自身独特的个人风格,诚实或者正直等多种人格魅力。而且舞蹈极富有节律,所表现出的体态十分优美,对于舞者体形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舞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净化作用,协调统一舞者的形态、神态以及意识。对舞蹈教育课程进行开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舞蹈教师以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的向学生讲解舞蹈相关知识和原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忱,积极的去理解舞蹈,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逐渐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学习氛围。另外,在学校开设舞蹈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方式来对舞蹈进行表现,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2. 通过舞蹈,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抽象思维,而且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和配合。对舞蹈艺术进行审美过程是通过人们的形象思维以及情感体验共同参与和配合完成的。通过不同的肢体性舞蹈表现,可以看出舞者对于生活的见解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向往。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将舞蹈的真正内涵充分表现和概括了出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更高层次的加工和升华均可以通过舞蹈进行诠释,舞蹈是人类的重要发现和伟大成果。而且据相关智力调查表明,很多舞蹈学生的智商要比人均智商高,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舞蹈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舞蹈是人们通过体态来对感情和观念进行表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舞蹈的过程中释放身体的各种压力,使身体得到彻底的解放并达到愉快身心的目的。然而,舞蹈却与平常的体育锻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都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是舞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广泛性,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方面。通过系统而专业的舞蹈教育,除了能够强身健体之外,还能进一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内在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人的体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体格和体能这两部分。所谓体格主要就是指人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体形体态均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体能便主要是指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以及行为水平。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并确保体态的优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体形和形态更为良好和优美。同时,舞蹈教育还需要对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稳定性以及耐力进行专门的素质训练,以便能够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整个身体系统进行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特有的锻炼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内在身体潜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4. 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舞蹈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美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舞蹈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人对舞蹈的艺术价值魅力予以这样的评价:“人体是最美的,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大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才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在气质、情感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优雅和得体,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也可以得到尽情的体验和释放,具有极为深远的教育意义。舞蹈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比如音乐、绘画以及文学等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亲密联系,但是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在经过舞蹈教师的有效指导后,可以将这些共同的审美元素进行消化和融合,构建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审美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以心灵和人格上的成长。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思想和情感的不断交融下,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对自己和人生产生新的理解和看法,启迪学生思考,净化心灵,使学生获得较快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上一篇:古代的督查制度下一篇:白城市农业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