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之美

2024-07-01

语文教育之美(精选12篇)

语文教育之美 篇1

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更在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与素养并反哺到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去。我们常说“文以载道”,又说“诗言志,歌咏情”。语文中蕴涵着的深刻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等内容需要我们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当教师有意识地发现语文中的美并介绍给学生,那么我想课堂内容不会再是那么干巴巴、冷冰冰的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自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好感。为此,提出了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这一概念。

一、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

要了解什么是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审美追求。“‘审美’是指对于美的对象的观照、考察和鉴别过程。”简单地讲就是认识美,进而在认识美的过程中感受与理解美。综合而言,审美追求即是指我们在某一活动中采取偏向于认识美、感受美和理解美的指导理念。

故而,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既是指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更多地融入认识美、感受美和理解美的理念以及采取相配合的实践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其目的是给予语文以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美,是真,是善。不管是哪种判断,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以判断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一种强调也是对美的确认与肯定,以期美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心中获得其本应有的地位。

且这不光是对美的价值的肯定,还是对于语文学科价值的肯定。语文学科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或者应试的技巧,更应教授学生以实际生活中所需的价值判断进而在指导学生实际生活层面体现其价值。这也可以说是语文学科价值的体现。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审美过程是没有终点的。正如我们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审美也应该持这样一种态度。而且审美是急不得的,我们很喜欢讲品味这一个词,品味就意味着需要放慢速度,用心去感受。提倡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用审美的方式、用品味的态度来优化、来美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美及美与语文的关系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有过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讨论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典型说、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以及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对于这三种学说我在此不加以展开,但我想说明一下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一种价值的观点。朱光潜先生在其《文艺心理学》中说道:“红可以说是物的属性,而美很难说完全是物的属性。……美与红不同,红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或者说,一种自然的现象,美却不是自然的,多少是人凭着主观所定的价值。”因而他说:“美不能完全当作一种客观的事实,主观的价值也是美的一个重要的成因。”而后由此产生了“审美价值”。对于美的价值,凌继尧教授将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决定起作用。”当我们明白了美的价值指向,才能理解李泽厚先生说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所以说美是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因而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不能忽视。

依然,虽然我们不能给美下定义,但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讨论,并在这种探索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知道了美就在我们身边,正如一开始的那首诗里所写“春在枝头已十分”,用心留意,美就在那等候。

而由美生发出的价值不能也不会只停留在美学研究中,更应运用到现实生活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前面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其目的是给予语文以价值判断,也是由此而来。

而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掘出美,是因为语文本身是美的,语文课更是美的载体。

语文的美首先美在它的文本,袁行霈先生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读懂是第一步,但仅仅读懂还不够,要能欣赏语言的巧妙、语言的美。”在语文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咀嚼赏析词句,品味到语文的语言美;更能在作者创造的情境中,体验并感受到自然美,如陶渊明《饮酒》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让我们在脑海中自然真切地浮现出诗人笔下的那一种自然情境;还可以对描写的人物的言行进行揣摩,以体味其形象美,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在平淡朴素的回忆中描摹出了他那位既是慈母又是严父亦是恩师的母亲,母亲为我舔病眼的景象让人历历在目,经久难忘;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启发想象,从而捕捉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如《论语·先进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曾晳说了这样一段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一种高妙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自然最重要的是能够拓展延伸,并在这种关联中学习自己创造美。

除此而外,我们还能感觉到语文带给我们的音韵美。在朗读中我们能感受到山间泉水的叮咚,林中鸟儿的啁啾,还能感受到孩童银铃般的欢笑声,更有那如在对灵魂歌唱的美妙乐音。对于朗读,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在如此的朗读中,语文的美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朗读的美的好,古人早已深知,《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句教导读书人应朝夕诵读。曾国藩在教导孩子如何读书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蜜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诚然,这些话都说出了朗读的好、朗读的必要,更从侧面说明了语文所拥有的音韵美。

语文与美天然的联系,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审美的基础。

语文教育之美 篇2

我在古诗中享受着美。古诗如同古典音乐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旋律,缓缓流入我的心中。我喜欢在雨天读诗……

鉴开半亩方田,拉上雨做的窗帘,便弥漫起一派古典的诗意。远离尘世的喧嚣,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小屋,让倦怠了的双眼在古诗的韵律中休憩。

古诗中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沾湿芭蕉的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弹奏丝竹的旋律。淋淋沥沥,亲吻驿站的友人。

古诗中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桥,有鸣蛙。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获明。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蓑笠,有山间的翠绿。

杜甫春夜吟诵,李白月下思乡,放翁卧听夜阑,东坡举杯祝福,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

一首散发着稻香的宋词,记录田野最清亮动听的歌,一首竹鞋敲打出的穿林打叶曲,和着烟雨的豪放,袅袅的唱响了千年。

乡土之美 灵性教育 篇3

一、抓住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爱家乡”的教育活动

我园地处吴歌之乡,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庆寺,有千年古树红豆树,还有恬庄千年古街等名胜古迹。为了能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河阳文化,让幼儿得到河阳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传唱河阳山歌

河阳山歌是流传于吴方言区域的民歌,自成体系。组织孩子参与“河阳山歌传唱比赛”、编排河阳山歌节目和舞蹈,培养孩子对山歌的兴趣爱好,从而进一步推进这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探访河阳名人

有关河阳文化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欣赏、故事小品演绎等形式帮助孩子了解名人故事。

3.游览河阳名胜

在“春游”和“秋游”之际,组织孩子游览本地的名胜古迹,通过这些存在、直观的名胜,使孩子了解家乡文化的深厚,促使他们去探究家乡文化。

4.了解河阳物产

带领孩子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了解、品尝当地物产,如:清水大米、凤凰水蜜桃、高庄豆腐干等,油然而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关注社会文明现象,建构“和谐美”的园本课程

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牢固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尽量体现“浅”和“近”的基本原则,从幼儿接触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讲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和保护环境。如:当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时,首先教师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纸”的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这种随机教育抓住了幼儿身边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和幼儿讨论,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又如:针对校园里有小朋友乱摘花草树叶的现象,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到“绿色环境”的创设活动中来。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材料布置教室,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如:“花儿好看我不摘”“嘘!轻点儿”“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内容的字画,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刻提醒幼儿。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环保意识在幼儿心中萌发,从小培养幼儿为创造“和谐美”的社会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开展“手拉手”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我们加强了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

“亲子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该如何做到去“有效”地“利用”呢?我的做法是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来。如: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幼儿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我们可以打破教师主导各项活动的常规思维方式,邀请家长进来参与。根据园本特色,教师邀请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彩绘体恤”活动、“亲子才艺秀”“环保小卫士模特秀”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赢得了家长的掌声,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又如:请当交通警察的爸爸教幼儿学做交通小指挥;请当消防员的爸爸给幼儿进行消防安全讲座等等。这些资源的利用使幼儿的活动形式、内容更加开拓,给主题活动的开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四、探求乡土材料资源,拓展“玩中乐”的自主游戏

陶行知提出的“建设适合农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的创造教育思想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农村中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都是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最好的活教材。其中,大自然的天、地、物和季节所发生的现象,作为体育活动场,可以把田埂、麦场作为幼儿锻炼的地方;稻草、竹子等,制成草盘、草绳、竹梯等各种体育玩具;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芦苇编席子、簸箕等,用高粱秆、麦秆扎扫帚,用狗尾草编草帽等各种动物头饰;用树叶、花、各种植物种子、羽毛、花生壳、木屑等进行制作、染色、拼贴;甚至,还可以借助某些材料开展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活跃身心。

其实,对农村的幼儿来说,山上的植被、田野的农作物、小河边的鹅卵石、树上的枝条、果壳果核、农具废料等,无不是幼儿喜欢的玩具,关键是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去挖掘、收集和利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在玩中会得到很多的乐趣和知识。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在幼儿的生活周围,处处都可以教育,教育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整合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相信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找寻语文之美 篇4

于漪老师说:“语文是多情的沃土, 盛产宝物, 思想的结晶, 情感的流溢, 文字的精妙, 琳琅满目。”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进而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作品不同, 它的美也不同。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撩起它迷人的面纱, 欣赏它的千姿百态。

领略文字之美

语言的美, 在于传情达意的精确、恰当、有神采, 遣词造句的比较、推敲、玩味, 这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沁园春·长沙》的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引领学生徜徉在文字的河畔, 咀嚼每一个词语的精彩。“层林尽染”一个“染”字, 让学生品味其化动为静, 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 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壮美;“百舸争流”的“争”字, 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景, 写出秋天的生机与活力;“鹰击长空”的“击”字, 可与“飞”字比较, 方显示出雄鹰展翅高飞的矫健勇猛, 更有力度;“鱼翔浅底”的“翔”字可与“游”比较, 更显示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状态, 一如鱼儿在水中的自由自在。让学生在比较、推敲、玩味中品味出树、船、鹰、鱼在寒秋严霜下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从而理解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 感受到美的情调, 感受到美的熏陶。

领略精神之美

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要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滕王阁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不免遗憾, 除对精美的对句、丰富的典故引导学生揣摩体味外, 更应该透过秋景之美深入人的心境, 引导学生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快乐———悲伤———感叹———振作。“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欣赏美好秋景心感快乐;由“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想到人生短暂“兴尽悲来”, 又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 想到经历的坎坎坷坷, 但王勃没有消沉, 而发出“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最强音, 在人生困顿时仍保持一份豁达。王国维说:“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拓展人精神的空间。”这样使学生精神得以提升, 心灵得以净化, 情操得以陶冶。当他们在学业的短暂失败, 情感不被理解, 青春的莫名苦痛, 甚至更大的风雨泥泞的时候, 也就有了精神支柱。

领略意境之美

意境表现为情与景的融合、主与客的统一。意境的营造是诗人创作的终极性追求, 对意境的感悟自然也是诗词鉴赏的重点。学习《山居秋暝》可引导学生在成诵的基础上欣赏其意境美。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 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 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幅幽清明净的山村美景。“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可引导学生想象: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 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青松、明月、泉水、翠竹、青莲等意象使整首诗交织成一幅清新动人、恬淡雅致的意境。这四句诗可谓诗画交融, 诵之为诗, 着壁成画, 赏心悦目, 能充分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领略形象之美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精心刻画、专力描绘的, 人物形象总是为表现作者的某种感情或某种倾向服务的。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 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就可这样切入:哪个是主人公?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 最后聚焦到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 有同情心, 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 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 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他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 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 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巴金说, 文学作品“能教育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美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美好。”相信经过这样的精神洗礼, 我们目的会达到。

语文之美 篇5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语文之美》。

语文就像阳光,不仅表面灿烂温暖,内涵也是七彩缤纷的。只有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阳光才会展现它最美的一面——色彩斑斓。语文也一样,在你下一番苦功夫后,才会向你展示它的万千风姿。让你领略到语文之美——美轮美奂。

在语文中散步,你可以感受那高耸入云的山的巍峨,也可以品味到一望无垠的大海的壮阔;你可以在灿烂的阳光中悠闲沐浴,也可以和着细雨的节拍轻歌;你可以在繁花如簇中看蜂飞蝶舞,也可以在山泉叮咚中领略自然之歌;不用远行,洛阳牡丹会跑到你面前,让你欣赏到国色天香;不用登山,也可以和文人墨客一起到泰山顶峰看日出;不用下海,亦可同迁客骚人共数浪花朵朵……

语文就像一本囊括了大自然所有美的书,你一页一页地翻阅,却怎么也读不完,品不完。

读语文,我们可以学到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聆听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在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庄严宣告中,我们懂得了人之为人的自尊;在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迈高歌中,我们学会了自信与洒脱;在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反复告勉中,我们学会了心胸豁达。

在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的感慨中,我们发觉了时光的匆匆,于是我们珍惜每一寸光阴;在荀子“君子,学不可以已”告诫中,我们明白了“知明而行无过”是需要不懈努力的;在程颢“学者须疑”的警示中,我们知道了是“思”让万物有灵;在孟郊“慈们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唱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想到了“孝”的含义。

语文,启发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告诉我们生活的哲理,指明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向导。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发现语文之美,用勤奋的大脑发掘语文之美,用不断积累的知识去拓展语文之美。

感受语文之美 篇6

一、 简单而不放任自流,还语文以本色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课文时是以高考为指路标的。我们认为,每一篇课文的要点,应该放在可能涉及的考试点上,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拿高分,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才有可能因此而走得更顺畅。诚然,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界限模糊的情况下,有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将很美的文章当成单纯的说理性文章来讲。也就是说,在黑板上出几道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以达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的目的。如《花未眠》,大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篇教我们如何感受自然美的说理性散文,而忽略了此文章自身的美,以及作者川端康成的文字中那深入骨髓的颓废之美。我想,对美人花的《花未眠》,这样本末倒置的教法是可悲的,鉴赏它的美才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有人会不以为然:难道一味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语言文字自身的美时,他自己就会主动去接受语文,去寻找语文课本外广阔的语文天地。当他们迷上语文时,你还担心他们学不好语文吗?我经常在课堂上开玩笑对学生说:“解题技巧好比武侠小说中那精美绝伦的招式,正如段誉之六脉神剑。我们光学招式是没用的,只能对着空气指指点点。只有体内充满真气,招式才会有用武之地,甚至可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而语文素养就是这样的真气。”玩笑归玩笑,可这不正是老祖宗所说的“厚积薄发”吗?

二、 朴素而激情四溢,感受文学自身之美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学自身之美呢?

1.重视问题教学,体味文字之美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会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如用多媒体图片代替课本等。例如有人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将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片段截取下来,反复放给学生看,并让他们通过众多人物的精彩表演来分析人物个性。为此,我深感遗憾: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好的,可怎能忘记引导学生感受曹雪芹那饱含“十年辛酸泪”的经典语言呢?

这种情况在上文言文、古诗文时是屡见不鲜的。如有人上柳永的《雨霖铃》时,采用“开心辞典”式的“脑力黄金赛”,让学生忙于记忆与背诵,那他们哪能体会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苦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寒寂寞?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语文真正的美不在此。我们可以采用朴素的教学方法,将要点放在课文而非课堂形式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文字之美。

2.摒弃传统观念,感受情感之美

不能否认,我们在处理许多课文时会依照传统观念对之进行解读。一直以来,“文以载道”的思想已成为我们信奉的准则,其实,“文以载道”本身没错,只是我们把它理解得太肤浅了。我们让“文”载的“道”太沉重了。传统的政治观念、正统观念束缚着我们的思想,而让我们忽略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张扬着的个性之美。

我固执地认为,语文不应再是政治的、正统的语文,它应是广泛的语文,是大语文。如在上鲁迅的文章时,许多人还是照老一套的观念,将思维定格在反封建、反白色恐怖上,虽说这是鲁迅文章的一贯主题,可这并不是鲁迅文章的唯一主题。我们读《孔乙己》时,除了读出旧社会世态炎凉外,难道读不出一个自尊却又无力与命运抗争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我们读《记念刘和珍君》时,除了为反动者的暴行愤慨外,难道感受不到刘和珍的可亲可敬与大义凛然?我多次讲课时发现,一讲到鲁迅的作品,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反封建”“国民党反动派”等词语,令人哭笑不得。可这不正是由于我们的误导吗?是我们让他们忘了去寻找文学作品中那动人心魄的情感之美。

综上所述,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教改也有无数条路可走。不过,一切得靠事实说话。事实证明,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使学生学有所成的才是好方法。

我想,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我们不妨返璞归真,还语文以本色。一方面没有必要将语文弄成“技术分析”的模式,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在突出工具性这一特点的背景下,庖丁解牛式地将各知识点肢解开,丧失了人文精神和感性、灵性,这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让外在的东西掩盖了语文自身的美。

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的尝试后,也许我们最后能让语文教学走向简单,走向朴素。因为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歌词所诠释的道路一样:越是简洁的方式,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越能发挥师生的主观创造性,越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之美。◆(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身边的教育之美 篇7

身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我, 一直享受着教书、读书和写书的喜悦。屈指算来, 前前后后已出了8部学术专著, 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下150篇。这一切, 显然是自己爱写作的结果。对此, 我不得不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胡晓东先生。我读五年级时, 写过一篇关于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的作文。胡老师讲评全班作文的时候, 特意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了两个成语——“死伤枕藉”“视死如归”。然后, 用他一贯的高腔上普话 (即上虞普通话) 对全班学生说, 这两个成语出自王崧舟的作文, 就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使他的作文炯炯有神。胡老师的话让我脸蛋通红、小眼放光、胸口“扑通扑通”地直跳。此后, 我文得其法, 依此习练, 文章文气清通许多。至今想来, 这是我小学生活中收到的最美的礼物之一。

二、良知之美

女儿爱读书, 每每读到一些令她感动的文章, 总爱向我推荐。

记得她读三年级的时候, 有一回兴冲冲地跑进书房向我推荐《天堂与地狱》这篇文章。文章里, 一个人死了, 上帝的使者让他选择进天堂还是地狱。他大胆请求:“先让我看看再做决定。”参观后, 他发现无论在天堂还是在地狱, 人们都需要拿着一个足足超过他们身高的长勺吃粥。地狱的肉粥锅边围着一群面黄肌瘦的人, 因为他们无法用长勺给自己喂食。而在天堂里, 每个人都面色红润, 健康愉快。因为在这里, 人们互相喂食。有了彼此的帮助, 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个故事我在几年之前就曾读到过。此刻, 我突发奇想, 问女儿:“你愿意进天堂还是进地狱?”以一个成人的惯性思维, 我觉得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

“我想进地狱。”女儿脱口而出。

“为什么?”我有些吃惊。

“我可以告诉地狱的人怎样才能吃到粥呀!”

我听了非常感动, 又非常愧疚。作为成年人的我们, 良知和心性已经被俗世、功利蒙蔽了, 但孩子的心地非常纯洁, 非常干净, 这就是良知。没有人教她, 良知就呈现出来了。我觉得这个时候女儿是我的老师。

三、发现之美

记得刚到拱宸桥小学担任校长的时候, 为了准备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讲话, 我把全校同学暑假生活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在72件暑假典型事例中, 我发现了5件让人感动的事例。在开学典礼上, 我表扬了这5个学生, 并和他们一一握手。

其中第四个握手的学生叫陈雨佳, 一个长相普通但却有着一双清澈眸子的女孩。我是被她的海报创意给迷住了。那是一张关于“桥”的西博会海报。是啊, 杭州有多少桥?西湖有多少桥?运河有多少桥?我们往往熟视无睹, 雨佳同学却发现了桥的美, 这让我大为感动。让孩子从小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对他们的幸福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握住那只白嫩而纯净的手, 仿佛握住了一颗真诚而美丽的心。

四、责任之美

每天清晨, 我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孩子们向我鞠躬问好, 我也向他们鞠躬问好。一次, 一位刚巧路过校门口的老人见到了这一幕, 她颤巍巍地走过来, 看着我说:“你这一天要给学生鞠多少个躬啊?”我笑着回应:“一人一个, 那就得六七百个喽!”老人一边直说“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一边颤巍巍地走开了。

说实话, 我倒真没觉得辛苦, 站在门口迎接学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就说学生的鞠躬问好吧,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孩子, 昨天、今天和明天也会不一样。一个练拉丁舞的女孩, 每次鞠躬, 都会甩出一根油亮油亮的小辫子, 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圆弧。五 (1) 班一个叫吴伟的男孩, 在班里是长得最矮的, 偏又是长得最胖的, 向我鞠躬时跟完全没鞠躬似的。没有脖子、没有腰身, 你让他怎么鞠躬呢?齐若最有趣, 远远地看她走过来, 还是一脸平静的, 只要到我跟前, 立马一个灿烂的笑脸蹦将出来, 然后柔柔地鞠上一躬, 让人忍俊不禁……那一刻, 我真想对孩子们说: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迎接每一个全新的早晨。

五、想象之美

上《荷花》一课时, 我让学生想象写话:你就是一朵白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那么急切, 那么激动。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结果, 学生的想象力让我惊叹:

生1:“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穿着洁白美丽的上衣, 穿着碧绿的裙子, 随风飘舞。”

我说:“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大家笑了。

生2:“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 你们谁也没有我美丽动人。”

我说:“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3:沮丧地说:“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我问:“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孩子们纷纷举手。

我很高兴:“不孤独, 孩子, 不孤独。你有朋友, 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

这真是一个意外!但我以为, 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老师, 总是敞亮着自己的敏感。“孤独”一说, 分明是学生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隐讳表达。背后也许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也许是一段寂寞的时光, 也许是一种悒郁的烦恼, 也许是……这份深深的敏感和警觉, 给了这个孤独的孩子, 不, 也给了所有曾经孤独、即将孤独的孩子们一抹温暖的精神底色。

六、柔软之美

有一次, 因为体检的事情, 学校一位班主任倪老师被她班的一个孩子折磨得哭了。那个孩子因为不想测视力, 大喊大叫, 还用头狠撞倪老师的身体。更夸张的是, 当老师弯下腰试图去稳住那个孩子时, 那孩子竟然伸手就给了倪老师一巴掌。

倪老师哭了!没有还手, 没有怒吼。那孩子也愣住了。这时, 一个叫包晨希的学生拿着餐巾纸走到讲台前, 为老师擦眼泪, 边擦边哭着说:“倪老师, 您别哭了, 我们会很乖的, 我们一定不让您生气!”不少孩子也跟着哭了。第二天, 孩子的爸爸来到学校。我没有多说什么, 告诉家长:“孩子的身上很可能有你们家长的影子。至于怎么处理, 由你们一家人商量了定。”第三天早上, 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到学校, 当着全班学生的面, 向倪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对孩子的行为表示道歉。

从那以后, 孩子的变化很大。有一次, 倪老师人不在, 班里有点儿乱, 他主动站出来大声批评吵闹的学生, 课堂马上就安静下来。

在教师每日的琐碎付出中, 有太多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发现, 去彰显, 去化作更大的力量——那些慈悲的力量、理解的力量、感召的力量、激励的力量。

一位真正的教师, 他的内心是强大而温暖的, 阳光而厚实的, 坚韧而润泽的。当他传递出这些力量的同时, 他也就获得了这些力量。

七、悲悯之美

几年前, 学校五 (4) 班有个学生叫沈琦, 由于小时候用药不慎成了聋儿。他的父母在路边摆摊, 家里生活拮据, 除了挣点儿钱给他装了个耳蜗, 其他就基本不管了。沈琦五年级的时候, 来了一位新班主任金老师。她很快发现了这个孩子的特殊情况:第一, 成绩全班倒数第一;第二, 玩悠悠球全班第一;第三, 爱耍酷, 没人理他;第四, 爱劳动, 没处使劲儿;第五, 心地特别善良, 却总给人以坏坏的感觉。

金老师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但是, 接班一个多月, 没看到她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动静。其实, 她悄悄地做了一件事——拍照, 给沈琦拍照, 拍这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而且是偷拍。一个多月下来, 她偷拍了沈琦的100多张照片。

之后, 一堂特殊的作文课在这个班拉开了帷幕, 作文的题目就叫——《我们家沈琦》。

当那些偷拍的照片一一呈现在全班同学以及部分家长的眼前时, 孩子们被震撼了, 家长们被震撼了, 连沈琦自己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金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 朗读了自己写沈琦的作文。课堂安静极了, 不知什么时候, 有低低的哭声传来。大家循声看去, 低头哭泣的正是沈琦本人。

那堂作文课, 每个孩子都写了沈琦, 连沈琦也写了沈琦。

接着是批改、传阅、排版、印刷、装订成册, 然后在全班发行。

金老师说, 这堂作文课, 我上了整整两个月!

有一天, 沈琦拿了装订成册的作文集《我们家沈琦》来校长室找我。我看完了全部写沈琦的作文, 告诉他, 这是校长看过的最好的作文集。我说:“校长送你四个字吧——止于至善!”很快, 沈琦成了我们学校的明星。他开始能安静地看书了, 开始主动向科学老师提问了, 开始有自己的朋友了, 不是一个, 而是一帮。当然, 他玩悠悠球照样还是全班第一。

一晃几个年头过去了。今年, 这班孩子都上了高一。教师节那天, 沈琦和几个同学回来看望金老师。原来调皮捣蛋的沈琦, 显得特别沉稳, 像个小大人。

他跟金老师聊天, 口齿依然不清楚, 平静的语调中却带了一点儿沧桑。他说, 读初中的时候, 语文老师特别狠, 他经常被罚抄, 有时候要抄到第二天凌晨。班里只有他每次都认真完成, 有时候他还帮着别人抄。

现在, 他上了一所职业学校。他说, 同学们上课不认真, 玩手机、搞偷拍、吸烟、喝酒, 他不愿意这样做。所以他每晚都回家住, 早上5点半起床, 洗漱、吃饭, 坐6点的第一班公交车去学校, 路上得花2小时。他说, 学校不大管学生迟到早退的事儿, 但是自己从不迟到。

最让沈琦难受的是那里的老师。他们都是一些大学生, 上完课就走。遇到不懂的问题想请教都没人理他。他说, 他很想换一所学校。他说, 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掌握一项本领, 自己养活自己。沈琦的故事, 让我想起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想起了文章中那个沉重而意味深长的发问:“今天早晨, 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 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沈琦的成长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老师,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应该拥有一份怎样的教育情怀。是的!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慈悲不是怜悯, 不是施舍, 不是宗教的专利。

慈悲是一种爱, 这种爱是洞见学生皆有缪斯心性、良知天性;这种爱是确信学生自己有力量呈现缪斯心性、良知天性;这种爱是以无我的爱去唤醒学生的纯净之爱;这种爱是觉悟的爱。我们坚信:教育唯有筑基于觉悟之爱, 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

八、感怀之美

在拱宸桥小学担任校长已经14个年头了,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给学生一个终生难忘的毕业典礼。今年, 各种机缘都已成熟, 我把策划的重任交给了政教处。

我对政教主任说, 典礼的具体仪式和内容请你们设计, 但是有几条原则请你们务必把握:第一, 必须让每个毕业生都成为主角, 不能忽视和冷落任何一个孩子;第二, 必须让每个毕业生都有亮相的机会, 哪怕在舞台上只呈现一个瞬间;第三, 必须让每个毕业生的内心有所触动, 或是感恩, 或是惜别, 或是追梦, 或是祝福。

就这样, 在离毕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筹备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毕业典礼的实施方案改了又改, 在仪式举行一周前才正式敲定。

我们把时间放在了晚上, 把地点放在了操场。舞台搭建在操场的西侧, 典雅精美, 有很浓的中国风。两边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在地毯和舞台一侧, 我们特意搭建了一个棂星门。孩子们的入场仪式是从棂星门进入的, 他们毕业了, 当然也应从棂星门出来。

晚上七点整, 毕业典礼正式举行。全体孩子来了, 全体家长来了, 全体老师来了。在欢快热烈的民乐声中, 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牵着家长的手走上红地毯, 跨过棂星门, 登上主席台。一张张笑脸在舞台背景的LED大屏上即时呈现。

那一刻, 台下的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那是他们在“拱小”六年的文化洗礼;孩子们展示篆刻印章, 他们将自己在“拱小”六年的学习生活浓缩在一个个汉字里;孩子们接受毕业证书和赠礼, 每个锦囊里都装着一颗红豆、一颗莲子、一颗桂圆和一张寄语卡;孩子们拥抱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同学, 有的当场就泪流满面;孩子们点燃蜡烛高举头顶, 一个巨大的“心”形在学校的操场上光芒闪亮。90分钟的毕业典礼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别》声中款款落幕。章佳莹同学写道:想起毕业典礼, 我的眼角就会悄悄湿润。我有时候还傻傻地想:我们为什么要毕业?我们在一起相处了六年的同学为什么要分开?我们快快乐乐地在一起, 永远不分开, 难道不行吗?

邱喆航同学写道:当我们牵着父母、老师温暖的手走过棂星门, 当悠悠的《论语》《弟子规》回荡在校园操场上, 当同学们点起蜡烛摆成心形, 当大屏幕上放映出我们成长的照片, 当我们拥抱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时候, 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拱小”人而感到无比骄傲!王晨雨同学写道:蜡烛成泪, 我心依旧。舍不得母校, 舍不得大家, 这个夏天, 不想说再见……

那一晚, 许多孩子失眠;那一晚, 我久久未眠。教育若此, 夫复何求?

寻找语文课堂之美 篇8

一、营造情景, 巧妙导入美

每堂语文教学课伊始,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 直观形象的表演, 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朗诵诗文、欣赏画面等, 创设一种美的情境, 美的氛围, 投石激浪, 以美好的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愉快地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例如学习《琵琶行》可采用音乐导入法。课前播放一段琵琶曲让学生感受琵琶乐曲之美, 体味琵琶节韵激越, 富含弹性的艺术韵律, 既而引导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美的理解。学习《苏州园林》时, 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精彩纷呈的苏州园林画面, 让学生流连忘返, 产生一种对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感觉, 激发起学习课文的愿望。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采用扣人心弦的精彩导入以激发学生情感, 效果良好。

二、整体感悟, 体察文思美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 文章的作者, 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的, 学生只有遵循这条路, 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及艺术。好的文章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仅情节就能吸引人, 令人赞叹。如《麦琪的礼物》情节构思在于巧, 开头先设悬念, 写家境的贫穷, 德拉在圣诞前夜想为丈夫买礼物, 可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 从而构成悬念, 她有什么办法为丈夫买礼物呢?接着巧设巧合。本文用两条线索推进发展, 明写德拉卖掉头发为丈夫买来表链, 暗写杰姆卖掉手表为妻子买来发饰。使单一的情节变得曲折有致, 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悔的边缘》通过一老一少的对比, 他们都在悔的边缘徘徊。但最终都没有后悔, 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中人性美的呼唤。像这类文章构思巧妙, 处处设悬, 扣人心弦, 结尾出人意料, 让人拍案叫绝, 回味无穷。

三、美读品味, 感受意境美

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 使作品中的人物活起来, 场景动起来, 情景跃出来, 使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 感悟作品中的情景美和意境美。读《蒹葭》, 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这样的美景:金秋之季, 拂晓之时, 芦花泛白, 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 芦苇起伏, 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状, 空中雾霭迷茫, 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 宛然在目。读来只觉得情调凄婉, 境界幽邃, 意蕴无穷让人感受到一个凄清迷离的意境。学生在美读中进入角色, 体验到了课文的美, 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者, 要引导学生通过美读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描绘的情景, 去深入领会作品中创造的意境, 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

四、大胆想象, 体验创新美

在课堂上, 教师要设法启迪学生想象, 有想象力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才是发现真美的课堂。课堂中可进行再造想象, 也可进行创造想象。通过再造想象, 可在头脑中再现书中描绘的情景,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 可让学生口头描绘或用画笔将画面画下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先让学生闭目想象, 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人物的衣着打扮怎样?人物有什么活动, 有什么心情?然后再欣赏动画歌曲《明月几时有》, 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景与刚才想象的情景对照, 全方位品味诗歌的画面美, 形象美, 情感美, 意境美。

通过创造想象, 可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延伸, 可以就某一个热点话题讨论开去, 或是课后拓展题目, 或是教师设计题目, 让学生发挥想象, 畅所欲言。学习了《那树》, 可以让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 大地上站立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 但在今天, 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 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说?这样的活动在课堂上随机进行,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课堂变成一泓流淌的活水, 不断激起快乐的浪花。

还可以重新设计人物命运。例如, 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人, 他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假如鲁滨孙没有获救, 后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还可以穿越时空对话, 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 如果苏轼站在你面前你会说什么?还可以扩写诗文, 如扩写《如梦令》、《天净沙·秋思》, 在扩写中既能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性的美学课程, 这个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的因素。让我们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 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胸中之情”的琴弦, 赋予他们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权力。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让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 篇9

一.静读

阅读有多种方法, 静读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无声默读或细吟慢读, 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 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 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 默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首先,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要对话就要了解文本, 而了解文本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默读。其次, 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暗示, 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 真正进入自我的学习状态。现在的课堂教学, 好些学生为了取悦于老师, 就只在乎表面的大声, 而不去关注文章的内容, 结果在轰轰烈烈的读之后, 学生一无所获, 甚至连课文写了什么都不知道。由此可见, 静读, 是学生课堂上不可少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表面的安静中泉思翻涌。

二.静听

静听, 就是营造静谧的氛围, 让学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听, 完全融入作品的精神世界,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的过程。静听更能让人走进文本的内在世界, 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让学生潜心聆听, 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化抽象为形象, 化无形为有形, 便能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往往会忽视听的能力, 觉得语文学习会说会写更重要。在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听话的能力很弱, 我们绝不能忽视听的能力的训练,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静听的训练, 提高学生思维注意力集中, 从而进入文章的情境, 更好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深处,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三.静思

静思就是静静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的课堂习惯于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 好多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往往设计了多个活动, 为了赶时间, 教师就压缩或省略了学生静思的时间, 这样的课堂讨论就变成了形式。学生心中的感, 必须先要有静静的思为前提, 通过阅读, 然后思考, 再细细地去品味, 最后组织好语言表达出来。我认为语文课堂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完整就囫囵吞枣地去完成每个活动, 我们应该给学生时间更充分地完成好每一个活动, 我们宁可舍弃某一个活动, 也不能减少学生静思的时间。学生静思是暂时的沉默, 是课堂高潮产生前的酝酿、蓄势阶段。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那种感受真是其乐无穷。

四.静写

“写”这个环节不是每堂课必备的,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写的机会。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 通过理顺思, 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条理清晰准确;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 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静写,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 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写这个环节, 往往被放在课前进行, 这样学生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 缺少了时间限制, 学生即使能写出比较出彩的片段, 一旦到了考试, 学生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质量较高的答卷了。所以, 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练笔的机会, 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时代在变, 教学的要求、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但教学承载的让学生从无知到博学的使命是永远不会变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活动形式的热闹, 还需要安静学习的空间。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 学生课堂的学习形式更灵活了, 气氛更活了, 我们不妨再给学生一些静的空间和时间, 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会“亦活亦静, 亦静亦美”。

通过回归探寻语文之美 篇10

1. 回归常态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教授说过:“语文是母语的教学, 必须突显它的语言味和文学味。”怎么才能做到呢?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我的理解就是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字、品词句、悟写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许友兰老师的指导下, 笔者执教《纪昌学射》一文时, 竭力体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风格简朴。这虽然是一节面向全市语文教师的公开课, 但是没有浮华的外表, 没有喧嚣的气氛, 教师扎扎实实地在教, 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学。二是教学流程简约。这节课共有四个环节:感知大意—体会品质—感悟寓意—拓展延伸。脉络清晰, 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让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三是教学方法简单。课堂上指导学生读课文、品词句、讲故事、悟寓意、写生字等, 方法简简单单, 训练却又扎扎实实。我想, 这样的课堂回归常态, 看似平常却不平淡, 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堂, 是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

2. 回归儿童

时下, 学生的个体差异日益突出, 面对这样的学情,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回归儿童, 应该尽量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触摸文本、构建文本,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让课堂富有“儿童味”。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确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自主达成, 选择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许是运用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缘故, 课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读课文、讲故事、悟寓意等, 学生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 心灵自由, 互动精彩, 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正是由于尊重了学生, 解放了学生, 整个课堂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 回归本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样看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 而且还要聚焦言语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习得、发展语言。

这节课, 许友兰老师指导我注意回归语文本体, 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一是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比如, 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课文中长句的朗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寓言故事的讲述等。二是注重关键词句的品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必须反复咀嚼, 仔细品味。三是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学时, 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特有的文体特点, 另一方面又抓住有关句子, 让学生体会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这样做对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大有好处。此外, 在这堂课上, 成语、名言警句以及文言文的适时引入, 使“语文味”更为浓厚。我想, 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何愁不会提高?

让学生领略语文之美 篇11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保证,也是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

语文学科以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曲折动人的故事,优美动人的描写,简洁有力的议论,饶有趣味的说明,巧妙的比喻,精辟的哲理语句,都富有美学价值。但每一课的新知识却不及数理学科明显,一些知识还是循环的,容易导致学生兴趣滑坡。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新知识。一方面可以从课文中发扬其蕴含着的能使学生增长见识的内容,如课文的时代背景,有关的风土人情,作者的生平趣闻轶事,等等;另一方面可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如,作者的创作谈,有关课文的争议、评论等。这些拓宽视野的知识介绍和激发兴趣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训练,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冲动,使之愿意动笔写;或者通过练笔将思维条理化、逻辑化。特别是课外的自由写作和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写日记、报道、随感、评论、文学小创作以及应用文体等,都是学生敢于积极交流、掌握学生策略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使学生具有观察细、立意新、构思巧的写作能力,而且写作思维的展现合乎语文的规范,保持写作的强烈兴趣,保持思维的积极活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个性解读, 感悟语文之美 篇12

一、走近文本,解读文本内涵,感悟语文之美

语文之美,美在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滋养、智慧的启迪。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要使文本的思想、情感、精神契合学生的认知,必须把自己钻研文本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转换、调整,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教师解读文本后获得的文意进行深入浅出的传递。如《秋姑娘的信》一课,激发孩子们帮助秋姑娘写信给她的其他好朋友。在写信的过程中,孩子们俨然成了秋姑娘,用自己的语言、稚嫩的文字传达着秋姑娘的感情与思想。就这样,一封封具有个性并富有情感的书信写成了。让我们来读一读“秋姑娘”的信吧:“可爱的小松鼠,冬天就要来了,快准备好充足的松果吧,这样你就不用担心挨饿了。”“勤劳的小刺猬,冬天马上就要来了,赶快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水果吧,你就可以躲在洞里享受美食啦!”“美丽的小燕子,冬天就要来了,你快飞到南方去吧。那儿暖和,你一定会在那儿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的。”“勤劳的小蚂蚁,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了,你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多盖些被子,当心别感冒。”……这一封封充满了关爱、洋溢着人情味的信,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开放在庭院之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当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时,学生的心湖就会荡起层层涟漪,学生的心海就会掀起阵阵波涛。文本的思想内涵已经像星星火炬一样传递到了孩子们的心中,此时,学生的心扉受到了撞击,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文本的理解。课堂里,自然生命与智慧生命同生共长,充盈着真情与温暖。

二、走近生活,调动已有经验,感悟语文之美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要想让学生跨进学习语文的“大门”,教师必须把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心理体验调动起来,抓住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教学,把语文教学融入生活这个大课堂。《雨点》这首诗歌,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形象地描写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景。在孩子们的眼中,那一个个小雨点,就像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小精灵。那么,怎样把它们对雨点美好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在指导朗读第一句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的时候,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池塘就像一个摇篮,雨点就像一个小宝宝,它躺在舒适的摇篮里,睡得多香甜呀!谁能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一个孩子起来朗读了,声音低低的,读得非常有感情。我及时肯定她,并追问:“你为什么要轻轻地读?”她说:“因为大声读,会吵醒小雨点的。”这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小姑娘呀,我立即表扬了她。从她的问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她具备了关于“小宝宝在睡觉,我们不能吵醒他”的生活经验,她才能读好这句话。当然,这与教师语言的渲染和引导性评价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十分丰富。除了可以调动学生的常识性经验感悟语文的美,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运动性经验感受语文的美。例如《雨点》这篇课文中,在指导学生读好“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这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平时赛跑的样子,并学着雨点的样子演一演,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悟雨点不同的美。学生运用朗读这个独特的方式,再现了文本所蕴藏的内涵,这智慧的光芒与学生的灵气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兴趣盎然。

三、走近孩子,顺应学情,感悟语文之美

语文教学不是硬邦邦的说教,而是感染人的行为。如果你对孩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一无所知,那么你的教学就是“空对空”,是空中楼阁,浮光掠影。我们只有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才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向深入,从而感悟语文的美。当孩子们学完了《雨点》这篇课文后,对雨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抓住了这一契机,让孩子们也来当一当小诗人,仿照课文的句式写诗。“雨点除了落在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大海里,还会落在哪儿呢?它们在那里干什么呢?”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美妙的诗句像泉水一样从他们笔下汩汩地流淌:“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雨点落在窗户上,在窗户上演奏乐曲。雨点落在泥土里,在泥土里安静地睡觉。”……一个个童话般的世界、一个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上一篇:科学课探究活动下一篇:客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