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美

2024-07-03

语文之美(通用12篇)

语文之美 篇1

语文是美的, 它充满诗意。语文老师是美的使者, 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上, 优秀的文学作品, 都被程式和套路生硬地分析得支离破碎。没有了形象的多元启发, 没有了感情的强烈震撼, 没有了人性力量的展示, 没有了对人生处境的思考、体验、关怀与同情, 致使语文的美荡然无存, 致使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 致使语文教师用心最苦而收益甚微。

于漪老师说:“语文是多情的沃土, 盛产宝物, 思想的结晶, 情感的流溢, 文字的精妙, 琳琅满目。”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进而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作品不同, 它的美也不同。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撩起它迷人的面纱, 欣赏它的千姿百态。

领略文字之美

语言的美, 在于传情达意的精确、恰当、有神采, 遣词造句的比较、推敲、玩味, 这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沁园春·长沙》的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引领学生徜徉在文字的河畔, 咀嚼每一个词语的精彩。“层林尽染”一个“染”字, 让学生品味其化动为静, 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 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壮美;“百舸争流”的“争”字, 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景, 写出秋天的生机与活力;“鹰击长空”的“击”字, 可与“飞”字比较, 方显示出雄鹰展翅高飞的矫健勇猛, 更有力度;“鱼翔浅底”的“翔”字可与“游”比较, 更显示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状态, 一如鱼儿在水中的自由自在。让学生在比较、推敲、玩味中品味出树、船、鹰、鱼在寒秋严霜下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从而理解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 感受到美的情调, 感受到美的熏陶。

领略精神之美

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要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滕王阁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不免遗憾, 除对精美的对句、丰富的典故引导学生揣摩体味外, 更应该透过秋景之美深入人的心境, 引导学生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快乐———悲伤———感叹———振作。“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欣赏美好秋景心感快乐;由“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想到人生短暂“兴尽悲来”, 又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 想到经历的坎坎坷坷, 但王勃没有消沉, 而发出“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最强音, 在人生困顿时仍保持一份豁达。王国维说:“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拓展人精神的空间。”这样使学生精神得以提升, 心灵得以净化, 情操得以陶冶。当他们在学业的短暂失败, 情感不被理解, 青春的莫名苦痛, 甚至更大的风雨泥泞的时候, 也就有了精神支柱。

领略意境之美

意境表现为情与景的融合、主与客的统一。意境的营造是诗人创作的终极性追求, 对意境的感悟自然也是诗词鉴赏的重点。学习《山居秋暝》可引导学生在成诵的基础上欣赏其意境美。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 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 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幅幽清明净的山村美景。“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可引导学生想象: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 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青松、明月、泉水、翠竹、青莲等意象使整首诗交织成一幅清新动人、恬淡雅致的意境。这四句诗可谓诗画交融, 诵之为诗, 着壁成画, 赏心悦目, 能充分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领略形象之美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精心刻画、专力描绘的, 人物形象总是为表现作者的某种感情或某种倾向服务的。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 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就可这样切入:哪个是主人公?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 最后聚焦到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 有同情心, 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 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 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他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 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 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巴金说, 文学作品“能教育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美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美好。”相信经过这样的精神洗礼, 我们目的会达到。

老师引导学生体悟诗意, 唤醒他们的美感, 点燃生命激情, 塑造健康人格, 这是语文老师的渴望,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呼唤。相信在语文在这片“多情的沃土”上, 我们播种美的种子, 定能收获美的硕果。

语文之美 篇2

渐渐地,我长大了,是语文带我走遍我从未到达的地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细腻江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冰雪王国。是语文带我认识了不一样的世界!

再到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是语文为我留下那转瞬即逝的景色: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冬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朦胧雨天,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丽夏天。

到现在,语文让我认识历史中的名人:屈原壮烈投江令我敬佩!文天祥久经折磨仍然一心向国的精神令我感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令我神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我惊叹!……

人间真情道不尽,但我却在语文中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从孟郊的《游子吟》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大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让我感受到了友情。

我犹如一只小鸟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我犹如一只小鱼,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彰显语文之美 篇3

一、语文的美,在于其彰显了雄浑壮阔的独特气势

从教材内容看,一些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课文内容让人读罢不忍释卷,如“千军万马”使人回想到古代战场冲锋陷阵的将领的无畏气概;"大江东去浪淘尽"则让人从诗句中感叹世间万物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生自古谁无死”则彰显了文天祥高尚的道德操守,让人心生敬意,感受到民族英雄的慷慨气概与博大胸怀。

二、语文的美,在于展现出了隽永清秀的画卷

一直以来,婉约的诗词都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些诗词歌赋,为语文平添了一种别致且清丽脱俗的美感。这种美灵秀动人,将文人墨客的忧怀悲思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语文寄托了诸多美好的情感,描绘了诸多动人的场景,其如同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子独坐于船头,在满池荷花的映衬之下轻启珠唇,吟唱出动人的歌曲,又像被风吹落的一片绿叶,随风摇曳飘落远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再别康桥》为我们描绘出依依惜别的不舍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则让我们感受到除夕的快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赞颂了真挚无私的伟大母爱;“家书抵万金”则让人体悟到骨肉分离后彼此思念的凄苦。

三、语文的美,在于它承继与发展了历史

美产生于平凡的生活之中,而其往往高于现实生活。美能够使人感受艺术的熏陶,让人为之快乐,情感得到慰藉,而残缺之美,则会使人为这种无法弥补的缺憾而扼腕叹息。从古至今,语文便是公众用以表达内心思想的载体工具,任课学科以及任何知识的学习,必然以语文知识为前提和铺垫。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则可以说就是找到一把能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同时,语文本身自成学科体系,学好语文知识,便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格调与道德情操,使自身实现健全的人格发展。

四、语文之美,在于鲜活生动的人物

《周总理,你在哪里》寄托人民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的学生对周恩来总理了解不多,因而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更是无从谈起,因而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无法读出感情。因此,为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最好的方式便是使学生对周恩来总理形成全面的了解。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结合开篇的“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这句话,为学生创设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周总理的“好”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后为学生讲述周总理的一些感人的往事。

周总理生活非常俭朴。据他的侄子周尔萃回忆:“我去看望伯伯,多次看到他家平日吃的是玉米面饼或小米饭。穿戴也很朴素,他的内衣、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伯伯逝世以后,伯母给我寄来了伯伯生前穿过的一些衣物,其中有一双袜子是1954年开始穿的,一件睡衣和一件背心也是从1963年穿到临终。”

一雙袜子穿了二十多年,是周总理穿不起新袜子吗?不!是我们的国家还穷,总理舍不得穿新袜子!接下来又谈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甘冒政治风险,竭力保护大批老干部和民族精英,使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还有著名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国二十多年的闭关锁国局面,在周总理的外交记录中,这是最精彩的一笔。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捧着讣告,一句话还没有念完,就已经泣不成声。在周总理殡葬那天,北京长安街上,天还没亮,人们就自发赶来,灵车缓缓驶过,十里长街,十里哭声。诗人李瑛写道:“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此情此景长相忆,对君一吟泪双流。

通过对总理事迹的回顾,使学生感同身受的对总理的去世产生了悲伤之情,藉此再展开文章内容的阅读,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特定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藉由此种情境体悟到文章中人物的感人之处。

五、语文的美,在于那触动人心的优美文字

单独的文字,看上去了无生趣。然而在教师的点拨下,文字仿佛跃然于纸面之上,活灵活现,生气勃勃,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夜空之中的点点繁星、各种人物、山川、河流栩栩如生。

笔者在为学生讲授《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从看似舒缓叙事的文章中体悟到诗人隐藏于字里行间的家国痛楚,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放慢语速,用苍凉的语调在课堂上为学生大声诵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此时,伴随着笔者的诵读,坐在下面的学生仿佛看到囚室中那位清戄且衣衫褴褛的诗人,正在用他残损的掌面,轻轻摩挲着冰冷的墙壁,口中也悲愤的述说着山河破碎的痛楚:“这里是江南的春水,这里是我的家……”

因此,使学生领悟语文之意境美的最佳方式,便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诵。

在小说类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文字的优美意境。笔者在为学生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在听闻落魄弟弟于勒归来而惧怕的心情,因此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指定文章精彩段落,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用心体会。例如:“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要指导学生哑着嗓子读“啊”;对“原来如此……如此……”要喘着气读,要读出失魂落魄的神情。读“谢谢您,船长”时要表现出掩盖窘态的意图,语气要恢复平静。

基于使学生充分体悟到语文文字的美感,因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情的及时反馈,以便根据学情反馈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唯有如此,方能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其获益于语文文字为其带来的美的熏陶。

涵养语文之美 篇4

“涵养语文”暗合田园思想式的慢教育, 旨在从容地欣赏语文的面目, 平静地倾听语文的声音, 不在于外在的求取, 而在于内在的发现和体会, 具有咀嚼、品味、沉思、回忆、顿悟等属性和品质。“涵养语文”与朱熹告诫读书人的“学者读书, 须要敛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泳, 切己省察”意义相通, 其条件是“虚心涵泳”, 在于静心体悟;其状态强调“敛身正坐”, 在于入情入境;其方式为“切己省察”, 以求达到细读慢品之效。

“涵养语文之美”必须立足于“语文之美”。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 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 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就需要涵养语文“言语之美”, 让学生在字、词、句、段、篇中诵读积累、赏析评论、继承创作, 体悟文字何等精练、写法何等绝妙、情境何等引人。只有让涵养言语之美浸润于语文教学, 学生才能以渐进的吸纳方式, 主动地自学自悟, 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涵养语文之美”, 还需要考虑语文教学连带的非功用性的因素, 也就是涵养语文的“精神之美”。浓厚的学习兴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都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 它作为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最基本的态度与倾向, 对其言语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 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说, 涵养语文的“精神之美”以价值观念、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非功用性因素为其基础, 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有机结合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涵养语文之美”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并具有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能力, 以适应社会交往、改造自然和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涵养语文之美”有哪些价值与意义?我们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民养成教育的使命昭然

“涵养语文之美”是自由的, 它主张自由吐纳, 既有对中国经典的传承与发扬, 又立足于社会现状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它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价值体现, 强调师生和谐共生, 教学相长。“涵养语文之美”是发展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 有识之士对提高国民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公民养成教育也呼吁语文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时代对人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教学自然也要随之发展。“涵养语文之美”是多元的, 它必然吸收不同文化, 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造就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不同学科、文化、群体融入语文, 变为语文元素氧化学生, 成为“涵养”的出发点和依据, 这也是公民养成教育的目的之一。

2.汉语教育特点的意兴使然

“涵养语文之美”遵循的是汉语教育固有的规律, 旨在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从中汲取人文素养, 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它重视汉语言语之美, 不仅有言语交流的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 还强调言语表达情意的作用、遣词造句的妙处, 在解析汉语语汇之妙中培养学生语言鉴赏与运用能力, 丰富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的感悟。以识字教学为例, 教师将语音、语素、语义、词汇、文字、文化等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 将静态的汉语言文字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识字教学中的意蕴深远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生成科学而充满魅力的识字过程, 令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这其中蕴含着汉语教育的独特创造和丰厚积累。可以这么说, “涵养语文之美”致力于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自主阅读、个性阅读, 乐于写作、趣味写作、创意写作, 学语文、用语文,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运用之能, 体悟情感意蕴之深, 它是汉语教育特点的意兴使然。

3.学科核心素养的追求应然

“涵养语文之美”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 它们有着共同的目的。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 需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涵养语文之美”就是在语言文字所营造的“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境界中, 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设计者, 成为积极参与的学习者, 在自身积极地尝试和学习中, 在汉语言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中, 提升阅读、表达、思维等能力与人文修养, 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4.教学方式转变的理所当然

“涵养语文之美”强调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 满足学生的真实学习与发展需要, 追求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变革, 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向四面八方打开, 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言语实践的场所, 任其自由地驰骋, 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无穷魅力。

5.学生身心特点的顺其自然

“涵养语文之美”这一教学主张重视人的发展。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以最大程度地展现语文之美,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它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根据学生发展的自然之道, 循序渐进, 让语文知识在“涵”中自然沉淀, 让语文能力在“养”中应然提升。当然, 它还照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提倡“个性化”教学, 尽量满足学生的共同需要、特殊需要、个别需要。这样, 语文之美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打上永恒的烙印。

读万卷书, 是涵养语文学问的功夫;行万里路, 是涵养语文历练的功夫。那么, 到底该如何涵养语文之美,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呢?

1.拓宽语文视野:开放心态中的融合与蜕变

(1) 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融合。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一定不能与生活分离。

(2) 语文教学要与民族文化融合。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 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语文教学也应当义不容辞地渗透民族文化的精华, 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3) 语文教学还要与其他学科融合。如今知识的增长速度、科学技术的发明与成果的综合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都提示着我们语文教学不能闭门造车, 需要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 从而进一步加快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步伐。

增强语文意识, 开拓语文空间, 拓宽语文视野, 无论是跨学科资源整合, 还是跨领域协同发展, 都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工作室成员赵梓如、赵卉、金瑶的个人课程“我是小拍客”试作说明, 她们这样描述:

大千世界, 周围事物形形色色, 变化万千, 只有留心观察, 才能在脑海里留下记忆的痕迹。学生习作素材多数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多彩生活中的那些记忆痕迹, 当学生需要时, 就会从大脑中撷取出来并努力追忆。让学生形成“拍客”视角, 利用手机等设备拍摄照片或视频, 就是将学生所观察到的人、事、物定格化、永久化。它的呈现能唤醒学生观察生活的“睡点”, 将情景定格、放大、唤回当初的记忆, 帮助学生记录生活, 积累生活。学生形成“拍客”视角, 是帮助其养成观察能力的一种重要、有效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途径之一。

这样打破常规的语文课堂, 就是语文与生活、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表现。引导学生形成“拍客”视角, 既能加深学生对周边生活外在感官的体验, 形成一定的观察力, 又能引导学生拥有内在的思维运作, 拥有独特的个人感受, 达到活化思维的功能。将“低头族”“手机党”的功能放大, 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为一体, 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以独特的视角、开放的心态, 让平凡变得华丽辉煌, 让生活破茧成蝶, 涵养出语文无穷的魅力。

2.彰显语文特质:精准把握中的遵循与突显

语文教学要精准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其次, 小学语文姓“小”, 它的实施对象是儿童, 又是儿童的语文。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 遵循儿童文化的特点, 从而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 凸显语文特质。请看工作室成员卢昱洁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学设计:

A.下面请大家运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 自学课文第4、5、6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 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精神。

B.集体交流 (以第5自然段为例) :

(1) 运用“换词”“删除”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潜心”“画呀, 画呀”等词句对表现徐悲鸿勤学苦练精神的作用。

(2) 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每逢节假日”对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精神的作用。

卢老师既坚守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那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也遵循了儿童语文素养的养成规律, 重在培养学生必要的品析词句的能力。课堂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视、思、评能力的语文实践现场, 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运用“换”“读”“删”“联”等方法, 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精神。突破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 给学生以带得走的能力, 也做到了眼中有儿童、心中有儿童。

3.营造语文气场:教学情境中的唤醒与诠释

气场, 是对人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语文气场则是对语文课堂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一堂具有浓浓气场的课堂, 能如磁石吸铁般地吸引住学生, 激发他们对学语文的热爱。

请看工作室成员执教的口语交际课《我们来讨论》片段:教者巧用读者剧场中的戏剧教学策略“墙上有耳”组织教学, 首先请一位学生扮演图片中违反交通规则的小朋友, 接着请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马路上不同的角色, 如红绿灯、汽车、斑马线、路人、围栏等, 于是有了下面精彩的一幕:

红绿灯:小朋友, 等一等, 我现在是红色呢。 (红绿灯急得在原地直跺脚。)

斑马线:小朋友, 你知道过马路要走在我身上, 说明你们还是懂交通规则的。但是……

围栏:你们不能不听红绿灯的话呀, 看看红绿灯, 都快被你气哭了。

汽车1:是呀, 我们都得按照信号灯的要求来呀。红灯停, 绿灯行, 刚才要不是我紧急停车, 你们现在还能安然无恙?太不像话了!

汽车2:就是就是, 看看我的车轮, 都快磨平了。

路人:不顾红绿灯横穿马路很危险的, 下次你们要注意哦!

在此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假想成路面上的红绿灯、汽车、斑马线、围栏等, 并赋予这些事物以生命, 创设别具一格的情境, 换一种学习语文的角度和方式, 引发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相互言说、抒发自己的感受中有效地落实了语文的教学目标, 形成了强大的语文气场。整个教学过程融情境性、趣味性、交际性、互动性于一体, 学生就地取材, 亲历现场, 或言谈, 或倾听, 促进了低年级学生表达与交流水平的提升。

营造语文学习气场, 培养阅读内在兴趣, 让学生在新鲜的情境中学习、体验、运用, 从而唤醒学生对文本阅读中相关知识的更新及经验, 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也是涵养语文之美的意义所在。

4.强化语文自觉:主动学习中的滋养与反哺

自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从自觉语文到语文自觉, 源自学生在语文听、说、读、写活动中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 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 只有我们关注“怎么说”, 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而语文教学就是聚焦于“怎么说”, 以培养语文自觉为自己的天职, 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渐渐形成语文自觉, 语文教学就走上了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正确轨道。请看工作室成员执教的《剪枝的学问》片段:

师:大家完成了自主学习单2, 写下了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现在结合我们以往的学习习惯, 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出本组最大的收获和疑惑。

组1:这篇文章多次写到了小作者的心情, “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形成了课文的一条线。

组1:我们小组的疑惑是, 第4自然段描写了桃花的美丽, 还不如直接写长出又大又甜的桃子, 第4自然段能不能删去?

组2:我们小组读出了王大伯很会种桃树, 也很爱照顾桃树, 从“抚摸”“充满信心”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组2:我们小组的疑惑是, 王大伯剪掉的枝条真的不结果实吗?

生:我想解答这个问题。课文说得很明白, 这种枝条长得粗壮, 不结果实。也就是说, 不剪掉它们, 它们就会吸收其他能结出果实的枝条的营养。

师:你很会思考。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话, 王大伯所说的枝条是什么样的枝条?

生:这种枝条不仅粗壮, 而且到了春天还会疯长。“疯”字说明长得很凶!

生:这种枝条还会夺去其他枝条的营养, 说明它很霸道, 抢走了营养并且不结果实。

师:从王大伯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明白这种枝条多可恶、霸道, 要剪去。

(其他小组的汇报略)

上述课例中, 先是个人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单, 运用相应的学法对课文进行自我鉴赏, 获得初步的认识;随后是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收获与疑惑, 在合作互助中不断更新认识、解决困难, 达到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学习过程的监控权、学习结果的反馈权, 在这样的学习滋养中学生才能进行“自主建构”。在课例中我们也能看到, 当小组提出疑惑时, 其他学生会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主动思考, 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解答, 这种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同时还能看到整个过程中, 学生或关注精妙用词, 或关注段落价值, 或关注文章线索, 聚焦于文本“怎么说”, 这就是语文自觉的体现。

5.修炼语文品质:自我超越中的提升与发展

语文品质就语言作品来说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就学生而言, 就是咬文嚼字、推敲表达的能力高低。“涵养语文之美”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触摸感知语言的魅力, 进而去探究、揣摩、学习、运用、反思、借鉴, 从而习得语文知识与能力, 修炼自己的语文品质。

请看工作室成员执教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片段:

(师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师让生比较爱因斯坦的照片与文中描写外貌的句子。)

师:请你仔细盯着他, 注意观察, 注意捕捉, 他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生:我发现他的显著特征都被作者描绘出来了, 太像了!

师:作者三言两语就把爱因斯坦的长相勾勒出来, 高明在什么地方?

生:他抓住了爱因斯坦面部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写。

生:我知道, 是抓住了爱因斯坦的显著特征。 (板书:显著特征)

师:是啊, 没有面面俱到。还有什么高招?作者是怎么写爱因斯坦的胡子、眼睛、头发的?

生:加了明显的形容词。

生:用“一撮短而硬”形容胡子。

师:用了“一撮”, 还有“短而硬”, 能不能用“一把”?

生:不能。“一把”说明胡子比较长, 比较多。

师:用“一撇”呢?

生:不能, 那样太少了。

师:“短而硬”呢?

生:说明爱因斯坦的胡子很短, 而且给人的感觉是硬硬的。

师:对, 写出了胡子的长度和质感。“一撮短而硬”这五个字虽然平常, 但用得却非常精准。 (板书:用词精当) 那么, 写眼睛和头发, 作者又是怎么用词的?

(一生说)

师:读了这段文字, 大家有没有疑惑?看看写作顺序, 感觉到奇怪吗?

生:是从下往上写的。

生:我知道了, 因为她比爱因斯坦矮, 而且她撞上去的时候只能先看到他的胡子, 所以才从下往上写。 (板书:描写有序)

师:掌声献给这位同学。

上述案例, 短短38个字的人物外貌描写, 教师挖掘出最佳的言语训练点, 陪着学生对文本“抽丝剥茧”“层层剥笋”, 探寻描写外貌的门道, 从而提炼出“显著特征”“用词精当”“描写有序”等写作特色, 彰显作品的语文品质, 也在这样的鉴赏过程中, 让学生的语文品质螺旋上升。

语文之美 篇5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语文之美》。

语文就像阳光,不仅表面灿烂温暖,内涵也是七彩缤纷的。只有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阳光才会展现它最美的一面——色彩斑斓。语文也一样,在你下一番苦功夫后,才会向你展示它的万千风姿。让你领略到语文之美——美轮美奂。

在语文中散步,你可以感受那高耸入云的山的巍峨,也可以品味到一望无垠的大海的壮阔;你可以在灿烂的阳光中悠闲沐浴,也可以和着细雨的节拍轻歌;你可以在繁花如簇中看蜂飞蝶舞,也可以在山泉叮咚中领略自然之歌;不用远行,洛阳牡丹会跑到你面前,让你欣赏到国色天香;不用登山,也可以和文人墨客一起到泰山顶峰看日出;不用下海,亦可同迁客骚人共数浪花朵朵……

语文就像一本囊括了大自然所有美的书,你一页一页地翻阅,却怎么也读不完,品不完。

读语文,我们可以学到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聆听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在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庄严宣告中,我们懂得了人之为人的自尊;在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迈高歌中,我们学会了自信与洒脱;在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反复告勉中,我们学会了心胸豁达。

在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的感慨中,我们发觉了时光的匆匆,于是我们珍惜每一寸光阴;在荀子“君子,学不可以已”告诫中,我们明白了“知明而行无过”是需要不懈努力的;在程颢“学者须疑”的警示中,我们知道了是“思”让万物有灵;在孟郊“慈们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唱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想到了“孝”的含义。

语文,启发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告诉我们生活的哲理,指明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向导。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发现语文之美,用勤奋的大脑发掘语文之美,用不断积累的知识去拓展语文之美。

语文课堂的和谐之美 篇6

一、简约不简单

《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课文中一详一略两个事例紧紧扣住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人格魅力。尤其是第一个事例,林肯的三段演讲,其中内涵的深刻,不同的读者都会有不一样的解答,同时三段演讲词前前后后还暗含着参议员们态度的变化这条暗线。似乎很多处都可以大做文章,教学时很难取舍。执教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删繁就简,将切入点定位在林肯的演讲词,“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从人物语言入手,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品质。而在具体的处理上,并不简单处理。如教学第一段演讲词时,抓住“忠告”和三个“永远”这些词眼,引导学生反复涵咏人物语言,用类似于诗歌复沓的艺术形式,指导学生“揉读”文本,“增加文本的内蕴,让文本蕴含的情感不断推进、不断升华。一遍遍的复沓,一遍遍叩击文本,一步步逼近文本的情感深处。”

第二个“不简单”,还在于这堂课的字词教学,不见斧凿却入木三分。如教学“忠告”一次,一个词的理解就涉及到多种方法,既让学生理解了词典中的本意,又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了所谓“忠告”的潜台词、参议员此番“忠告”的神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忠告”一词力透纸背的份量,感悟到林肯的宽容与大度。又如教学“辱”字,先用角色转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林肯受到羞辱时的感受,再话语一转,“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林肯,只是将这份羞辱一寸一寸地压在心底”,指导学生板书“辱”字,一连串情境的创设,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记住“辱”字的字形,更以“辱”字,架起了学生和文本主人公——林肯,情感共鸣的桥梁,让人物的冷静与智慧凸显在学生心中。

二、质朴中流露出和谐之美

第一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的人文内涵没有被情感的渲染所架空,而是依托在语言文字的反复咀嚼之上的,将“读”的训练贯穿始终,既关注人文情感的熏陶,也融合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彼此依托,相互深化,让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

第二是“课文意境”和“课堂情境”的和谐。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是对林肯人格魅力的钦佩。从导入到初读,再到精读感悟,执教老师没有使用花哨的课件,图片也只有精心选择的一两张,仅在要紧处配有音乐以渲染情境,所营造的课堂氛围暗合了文本意境,达到了统一和谐。

第三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听完这堂课,我们不难看出,执教老师使用了“教以学法,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一开始的课前交谈,赵老师讲到“观言行而知人性”,教给学生揣摩人物言行的方式来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讲辞进行研读感悟,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层的内涵,从而深入体会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受到思想的启迪。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不平均用力,指导第一部分演讲词,授以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第二第三部分的演讲词,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体验。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的教法、生的学法和谐统一。

第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和谐。

执教老师在这一课教学时,不仅在课前课后鼓励学生多渠道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机渗透相关的课外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课堂上的学法指导也为课外自主阅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而达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相辅相成。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执教教师对课堂生成捕捉不够,教学评价语言不够丰富等等。“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上下求索”吧!

寻找语文课堂之美 篇7

一、营造情景, 巧妙导入美

每堂语文教学课伊始,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 直观形象的表演, 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朗诵诗文、欣赏画面等, 创设一种美的情境, 美的氛围, 投石激浪, 以美好的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愉快地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例如学习《琵琶行》可采用音乐导入法。课前播放一段琵琶曲让学生感受琵琶乐曲之美, 体味琵琶节韵激越, 富含弹性的艺术韵律, 既而引导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美的理解。学习《苏州园林》时, 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精彩纷呈的苏州园林画面, 让学生流连忘返, 产生一种对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感觉, 激发起学习课文的愿望。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采用扣人心弦的精彩导入以激发学生情感, 效果良好。

二、整体感悟, 体察文思美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 文章的作者, 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的, 学生只有遵循这条路, 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及艺术。好的文章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仅情节就能吸引人, 令人赞叹。如《麦琪的礼物》情节构思在于巧, 开头先设悬念, 写家境的贫穷, 德拉在圣诞前夜想为丈夫买礼物, 可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 从而构成悬念, 她有什么办法为丈夫买礼物呢?接着巧设巧合。本文用两条线索推进发展, 明写德拉卖掉头发为丈夫买来表链, 暗写杰姆卖掉手表为妻子买来发饰。使单一的情节变得曲折有致, 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悔的边缘》通过一老一少的对比, 他们都在悔的边缘徘徊。但最终都没有后悔, 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中人性美的呼唤。像这类文章构思巧妙, 处处设悬, 扣人心弦, 结尾出人意料, 让人拍案叫绝, 回味无穷。

三、美读品味, 感受意境美

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 使作品中的人物活起来, 场景动起来, 情景跃出来, 使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 感悟作品中的情景美和意境美。读《蒹葭》, 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这样的美景:金秋之季, 拂晓之时, 芦花泛白, 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 芦苇起伏, 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状, 空中雾霭迷茫, 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 宛然在目。读来只觉得情调凄婉, 境界幽邃, 意蕴无穷让人感受到一个凄清迷离的意境。学生在美读中进入角色, 体验到了课文的美, 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者, 要引导学生通过美读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描绘的情景, 去深入领会作品中创造的意境, 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

四、大胆想象, 体验创新美

在课堂上, 教师要设法启迪学生想象, 有想象力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才是发现真美的课堂。课堂中可进行再造想象, 也可进行创造想象。通过再造想象, 可在头脑中再现书中描绘的情景,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 可让学生口头描绘或用画笔将画面画下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先让学生闭目想象, 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人物的衣着打扮怎样?人物有什么活动, 有什么心情?然后再欣赏动画歌曲《明月几时有》, 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景与刚才想象的情景对照, 全方位品味诗歌的画面美, 形象美, 情感美, 意境美。

通过创造想象, 可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延伸, 可以就某一个热点话题讨论开去, 或是课后拓展题目, 或是教师设计题目, 让学生发挥想象, 畅所欲言。学习了《那树》, 可以让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 大地上站立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 但在今天, 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 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说?这样的活动在课堂上随机进行,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课堂变成一泓流淌的活水, 不断激起快乐的浪花。

还可以重新设计人物命运。例如, 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人, 他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假如鲁滨孙没有获救, 后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还可以穿越时空对话, 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 如果苏轼站在你面前你会说什么?还可以扩写诗文, 如扩写《如梦令》、《天净沙·秋思》, 在扩写中既能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性的美学课程, 这个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的因素。让我们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 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胸中之情”的琴弦, 赋予他们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权力。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让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论高中语文之美 篇8

一、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文字

有人说,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一点也不浮夸,而文字集中体现在语文中。 汉字一路走来,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她的历程就是一段美丽的故事。 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文字。 每一个文字,无知的人只会死记硬背,应付高考,爱好语文的人会发现每一个字背后的美。 我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课的时候, 把如何学习语文, 换了一种方式概括 “如何玩儿转语文”,把语文的学法概括成两个字———“玩”和“赏”,其中最基础的是“玩文字”,即对对子。 如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当中的对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龟头。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这样的文字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让学生发现了语文文字的厚度之美。

二、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诗词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个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故事,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 诗歌当中的意境美得无法言说,靠想象品味古人眼里和心中的美好。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 ”

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打开想象的翅膀,感悟那种“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又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这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将自己完全融化在自然中,生命在那一刻达到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登高》时,通过想象: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蒹蒹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而且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这样的理解让我们深入美的意境之中。

三、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思维

美国教育学家加纳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将“智力”定义为“人类心智的能力,它使人能解决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或困难, 并拥有发现或创造问题的潜能———因而能为获得新知识奠定基础”。 在学习中养成多角度的思考习惯,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提高。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能力素质提高,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如何思考。

比如,在结束《小狗包弟》之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社会、自然、人生、生命、文化等方面加以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展示学生的思维跳跃之美。 教学《冬天之美》时,组织学生交流搜寻到的描写春、夏、秋、冬各季的精美文段,鼓励学生模仿乔治·桑的笔法写作的《秋天之美》;在教学《水调歌头·中秋》时让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诵读,学唱歌手王菲的同名流行歌曲;教学《致橡树》《神女峰》时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爱情观的激烈辩论等。 同时,鼓励学生写作散文和现代诗歌,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动手、动脑,深刻体会语文的思维之美。

四、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情者,文之经。 ”好的文章是为情而造文的,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情感之美。 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情感教育,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效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感情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可见促使学生感情丰富和发展的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走进文本,发现和体味语文之中的情感美因素。 现代诗歌有《再别康桥》,展现那最美的离别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 》,展现大堰河及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大爱;现代散文有《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对始终微笑着的革命青年的敬意;《故都的秋》 展现郁达夫担心传统文化的逝去和留恋,古文有《荆轲刺秦王》展现的是作者对荆轲侠义之举的赞扬;《鸿门宴》 展现的是刘邦项羽阵营的斗智斗勇……篇篇经典,页页形象鲜明、情感丰富,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如临其境,体验语文中的情感美。

语文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美”,生活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美”。 归根结底,语文之美来源于生活之美,然后又高于生活之美。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探索、感悟、拓展,让“美”弥漫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每个角落。

摘要:语文中处处充溢着美,只有发现高中语文之美,才能更好地热爱语文、学习语文。高中语文之美,美在文字、美在意境、美在思维、美在情感。要走进语文,发现、探索高中语文之美。

通过回归探寻语文之美 篇9

1. 回归常态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教授说过:“语文是母语的教学, 必须突显它的语言味和文学味。”怎么才能做到呢?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我的理解就是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字、品词句、悟写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许友兰老师的指导下, 笔者执教《纪昌学射》一文时, 竭力体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风格简朴。这虽然是一节面向全市语文教师的公开课, 但是没有浮华的外表, 没有喧嚣的气氛, 教师扎扎实实地在教, 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学。二是教学流程简约。这节课共有四个环节:感知大意—体会品质—感悟寓意—拓展延伸。脉络清晰, 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让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三是教学方法简单。课堂上指导学生读课文、品词句、讲故事、悟寓意、写生字等, 方法简简单单, 训练却又扎扎实实。我想, 这样的课堂回归常态, 看似平常却不平淡, 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堂, 是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

2. 回归儿童

时下, 学生的个体差异日益突出, 面对这样的学情,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回归儿童, 应该尽量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触摸文本、构建文本,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让课堂富有“儿童味”。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确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自主达成, 选择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许是运用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缘故, 课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读课文、讲故事、悟寓意等, 学生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 心灵自由, 互动精彩, 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正是由于尊重了学生, 解放了学生, 整个课堂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 回归本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样看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 而且还要聚焦言语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习得、发展语言。

这节课, 许友兰老师指导我注意回归语文本体, 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一是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比如, 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课文中长句的朗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寓言故事的讲述等。二是注重关键词句的品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必须反复咀嚼, 仔细品味。三是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学时, 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特有的文体特点, 另一方面又抓住有关句子, 让学生体会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这样做对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大有好处。此外, 在这堂课上, 成语、名言警句以及文言文的适时引入, 使“语文味”更为浓厚。我想, 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何愁不会提高?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篇1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离开美育, 就会“失魂落魄”。那么语文课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呢?如何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 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呢?这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 培养母语感情, 开掘美感源泉,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源, 语文就是文化、就是交际工具、就是语言载体, 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 指导学生深刻领会它的丰厚文化底蕴。作为华夏儿女, 要真爱我们的民族, 就必须真爱我们的民族语言。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感情, 比如我在讲《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时, 首先明确了重点:教育学生崇尚和平、热爱祖国、热爱母语, 引领他们领略小说小中见大的艺术美、爱国情感的哲理美, 体会语文的魅力。我首先让同学们回想印象中小学毕业时最后一课的情形, 自由发言, 热烈讨论, 得出的结论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每一节课, 不然即使后悔也没法弥补。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当你身边的人的衣着、神态、语言等发生变化时, 你会怎么想?带着疑问同学们掌握了小说的内容, 我说:“下面, 你们把自己都想象成小弗朗士, 而我就是韩麦尔先生, 我们共同完成这最后一课。”当同学们读到小主人公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祖国语言时, 好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而当我像韩麦尔先生一样转身用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 我也悲愤交加, 体会到了韩麦尔先生心碎的疼痛。“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充分发挥教材语言特有的感染力, 通过师生交流, 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成功的教学, 无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还是一个眼神, 都应该像高明的琴师一样, 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创设审美情景, 唤起审美需求。“入境动情”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 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审美期待, 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 引起强烈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 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例如我在讲《散步》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 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 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会坚韧, 那么这座山一定是父爱, 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辈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 没有畏惧, 从不悲观,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但是, 等他们老了, 羸弱的双肩已不堪重负, 做儿女的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 家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 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 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语文课堂中的“统一”之美 篇11

一、文本和主体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审美意义的对象为教材文本和学生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以教材文本中的审美内容为其存在对象,而作为教学客体的文本中的审美内容以小学生为其存在对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教材所选用的文本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语言文字的精品,它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表现,它所蕴含的各种内在的美的因素被无声地传递给小学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与思维,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进行审美教育。例如:《秋天的雨》的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喜获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文章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小动物几个方面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秋天图。文章的语言清新,富有浓郁的儿童气息,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好。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读中想象,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一幅幅秋天的图画便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让学生学会了发现生活中的美。

另一方面,在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审美主体也不是被动地全面地接受文本的影响,而是有选择地能动地认识、欣赏与评价文本,并且根据自我的情感联系实践和审美经验,产生美感体验。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这位老人在野外真的是为了钓鱼吗?”教师的问题刚一说完,便激起学生的轩然大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渔翁此时显得非常孤独寂寞,内心一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有的说:“老人是在欣赏美丽的雪景,这雪天的山川粉妆玉砌,美不胜收的景色使他忘记了回家。”有的说:“老人是早晨出来锻炼身体,累了坐在岸边休息的。”有的说:“老渔翁坐在江边是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发表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联想,精彩至极,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与智慧的闸门,这些回答是孩子们对文体探究的结果,也是主体的真实感受的外显。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也展现了小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

二、审美和求知的统一

语文美育是以语文教育为目的,以审美教育为媒体和手段有效地完成语文知识教学的任务,它借助语文教育中诸多审美因素实施审美教育,追求的是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交给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语文教学既要重视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培养学生欣赏、评判和创造美的能力,健全他们的智力结构,促进其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及民居的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外,还让学生欣赏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一些建筑美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建筑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知识教学是水乳交融的统一。首先,以审美为手段可以促进求知,课堂上教师创设了美的情境,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知识、接受训练。同时又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其次,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接受审美教育的前提,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美育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所依托;没有一定的语感能力和知识背景,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无法体会到美感,无法产生情感的愉悦。因此,在语文审美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字、词、句、篇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审美中不断求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三、体验与交流的统一

审美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交流为基础的,这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有区别的。美学家王朝闻说:“对审美主体来说,客观存在的客体还不等于被意识到的客体。只有经过主体的体验等审美心态加以感受,自在的客体才能成为‘我’所心领神会的对象。”审美体验是指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心理活动的评价和把握,是一种自我觉知的状态,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形成审美经验,而教育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基础的,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是教学中学生产生审美体验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动力,所以说,审美教育的动力是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它决定了美育是个体审美体验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是在交流中使自我的情感得到艺术化、审美化的塑造。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伯牙绝弦》时,在《高山流水》的优美配乐声中范读课文,渲染气氛,创设意境,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钟子期,当他听到俞伯牙优美的旋律时,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怎样赞叹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俞伯牙和钟子期会说些什么?……从这一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独具匠心,学生通过想象、交流、体验,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体验了文本中人物的丰富情感,走进了两位知音的内心世界。

审美体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审美,只能创造条件和审美意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审美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想象,保持他们的审美欲望,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从而提高他们审美的敏捷性和主动性。阅读主体体验具有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教师在美育渗透的过程中强调个性化感受体验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体验的交流,从而超越自我认识,促使小学生的感悟体验走向多元和深刻。所以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氛围,为小学生敞开自己的情感大门、达到情感上的和谐提供条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美好情感的洗礼,获得崇高的审美体验。

四、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语文课堂审美活动是小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一定审美标准,并用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来判断,但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审美态度和情趣千差万别,具有个体美感的主观性特征,而审美个性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和教学文本独立存在,它应该是建立在共性审美基础之上的差异。因此说,语文教学中审美的个性与共性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小学生的审美个性意味着自己对审美对象不同的感受和态度,并从审美活动中体验到美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感受无疑是参考着共同的社会审美标准与审美准则。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突出个性化,避免模式化和同一化,要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结构,从板书设计到媒体使用都能够激发小学生审美和创造的欲望,为小学生产生求知的好奇心提供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到美育的目的。例如,有位教师在作文教学《我的妈妈》时,导言是这样说的:“母爱是个古老而又神圣的话题,妈妈又是同学们天天接触的亲人。谁没有自己的妈妈?谁又不爱自己的妈妈呢?可是每一位妈妈爱的体现却又有所不同,请你说说生活中你的妈妈最让你感动的事情……”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手便举起一片,纷纷用童真的语言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述说着妈妈那颗滚烫的爱心。教师就是利用小学生都感兴趣、都有话可说的“妈妈”这一话题的共性,以及具体的“妈妈”有各不相同的个性,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欲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与完成写作教学任务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语文教学的无声之美 篇12

与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相反,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课堂却往往都是“有声之美”, 教师往往一整节课都提许多问题, 学生在文本内外谈天说地, 热热闹闹, 听课的评课的自然认为这是好课。其实, 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呼唤学生静静地思考, 默默地感悟, 深刻地反思, 无声地审美。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呼唤默默地整体感知文本。一篇文章不好好地看, 怎么能了解文章在写什么呢?这不只是靠大声朗读所能代替的。比如, 位梦华的《旅鼠之谜》是一篇说理型的文章, 语言朴素自然, 适合于学生默读仔细体会文中的事理。胡适的《我的母亲》、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等情感细腻, 语言朴素。这些文章非静下心来看, 才能了解作者在写什么, 表达什么, 从而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文章要大声朗读, 但不是每一篇都要大声读, 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的思维活动就会仅仅停留在对文段、句子、词语的理解上, 而对文章的内容方法无法去整体把握。

第二, 文章中的问题研究需要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上反复推敲做出独特的思考判断。这是在课堂师生, 生生交流之前必须首先要完成的独立活动。比如, 教郭沫若的《雷电颂》, 学生要静下心来思考《屈原》的写作背景, 写作用意, 剧情结构等, 还要推敲判断《雷电颂》闪耀的浪漫主义和象征方法的运用。特别是鲁迅的《雪》, 学生更要个体地比较江南雪的平和恬静和北方雪的悲壮威严, 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鲁迅究竟欣赏哪个地方的雪。这些活动同样需要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默读课文, 分析比较。现在有一种评价课堂教学的手段是错误的, 就是评价者往往只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课堂不活跃就认为教学死气沉沉, 是失败的课。热闹就是好课, 评价者没有从根本上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情感的独特体验。

第三, 高峰体验走出文本, 创造性的想象联想也要求学生“无声”的活动。一方面, “无声”的联想想象本身就是创造活动, 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研学。另一方面学生是带着个人专题的问题在创造, 这种创造需要一个循序的过程, 也需要一个清静的审美幽境。比如教星新一的《喂_____出来》, 教师要让学生想象这篇科幻小说的环境科学, 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 自己设想我们身边的生活建设环境和如何保护家园等科幻问题, 这些都需要创造性的孤独思考。

上一篇:整形方法下一篇: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