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美

2024-09-01

信仰之美(精选11篇)

信仰之美 篇1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怎么能是力量呢?或许有人会 提出疑问,因平时人们总是讲“为革命而学习”,“为‘四化’而学习”,却从没有人说“为力量而学”,“学习为了力量”,所以避开习惯的口号去接触新的词 句,就一下子茫然了。其实,这就是知识贫乏的表现,我们要学好知识,正是为了消除精神文明的贫乏,使“贫乏”变为“富有”。只有知识“富有”才能使我们的才智大长,才能使我们的视野拓宽,才能使我们把要作的事情做得更好。

知识像一叶小舟,她愿意载着勤奋探索者驶向理想的彼岸;知识像拦路巨石,它是饱食终 日,无所用心的懒惰者不可逾越的障碍。正因如此,求知若渴,不是从我辈人才开始的。我国古代学者就深知“业精于勤”的道理,为了在事业上做出成就,不但 “读书破万卷”,而且不畏艰难到实践中求得真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就是知识渊博结晶吗?

谁都知道毛泽东同志的知识是相当渊博的,但很少有人讲他的治学方法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有人认为他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其实他也是一点一滴地将知识积累起来 的,毛泽东13岁时就通读了中国的四大名著,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用“水滴石穿”来形容毛泽东同志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是不为过的。正因为毛泽东上晓天文,下识地理,博古通今,加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胸怀使他成就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他和他的老战友们一道为中国人民闯出一条洒满阳光的幸福之路。人 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在我国唐代,唐玄宗“沉匿声色,不理朝政,上下酣戏,国势日衰”(《唐宫十三朝》)黑水靺鞨国闻知“便遣使贲表藉探中国虚实”平日外蕃上表先用中文后附蕃 字,这次却满纸写的是鞑靼文字形如鱼鸟,其内容极是藐视中国。满朝官员竟无一人能辨认,情势紧急!玄宗大怒。著名诗人李白平时猎学甚广颇识蕃字,不但破解 了蕃书内容,而且写了著名的《答蕃书》。于是引出高力士磨墨脱靴,(《唐宫十三朝》说磨墨脱靴是高力士一人所为)李太白狂草《答蕃书》蕃蛮惊其才,视中国 不可犯,只得俯首称臣,岁岁进贡的一段佳话。

李白不但痛击了异邦之敌使国家免于外患,而且报复了私敌,解了昔日考场受辱之恨,靠的是什么?博学广知!

古今中外凡功成名就者,无不获取了知识这块“神奇土壤”结出的丰硕果实;失意者无不为自己的无知或少知,带来的失败感到无比沮丧。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 事家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为英普联军所败,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在岛上他读了随从拿给他的《孙子》十三篇后,颇为遗憾地说:“我要是早几年得到此 书,何至于有今天!可惜晚了。”因为当他找到失败的原因时,他已经成为“囚徒”。大千世界是知识的海洋。国防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达,都离不开知识,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同样也离不开知识,可以说知识无处不在。你如果不在知 识的“海洋”里学会“游泳”就可能被“海水”吞没,或者被“海水”戏弄。据报载,某地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有一个外国人追一名中国女青年欲行非礼,被当场 抓获。外国人不服,指着女青年的上衣印的英文字母为自己辩解,人们一看才恍然大悟,只见上衣上印的是“请吻我”。这场官司只得不了了之。这位女青年多么可悲可叹,她不懂英文本来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该盲目“崇拜”,乃至闹了这么大笑话。有的人总以为东西是外国的好,月亮是外国的圆,其实有些外国奸商正是利用某些人的无知搞欺骗。上当受骗者不是大有人在吗?悲兮无知!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凡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难道不足以启迪人的心灵吗?如果你受到了启迪,你还会怀疑知识就是力量吗?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知识能使人拓宽视野、开发智力、增长才干。一个人如果饱学多知,就好似插上翅膀能鹏程万里,“敢于上九天揽月,敢于下五洋捉鳖”,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最近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不就是有力证明吗?

兴邦强国不但需要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工程师、设计师、科学家、专家,也需要有一支懂得现代化管理、精通专业技能的建设大军,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只有像叶剑英元帅说的那样:

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首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毫无疑问,他人成就与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信仰,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

信仰之美:不懈求索寻真理

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彭 明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白 晶

毛泽东两次赴京成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姜义军

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远赴欧洲寻找革命理想孙文晔

刘少奇第一次莫斯科之行转为中共党员李文东

朱德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志菲

任弼时首赴莫斯科入党蔡庆新

邓小平从留法开始走向革命罗静雯

陈云从商务印书馆走向革命曹应旺

彭德怀在血雨腥风中入党李 峻

刘伯承深思熟虑后慎重入党和 璐

贺龙在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入党于 兵

陈毅在留法勤工俭学后回国入党何长工

罗荣桓在大革命失败后入党湘衡委

徐向前在严峻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钟 参

聂荣臻在比利时入党和 璐

叶剑英在白色恐怖中费尽周折入党张 洋

七、信仰之魂:信仰铸就不屈魂

(一)碧血丹心誓为党--血染风采

狱中题壁何孟雄

就义诗杨 超

绝笔诗周文雍

就义诗夏明翰

遗书郭 亮

给哥哥的遗书钟志申

绝命诗罗亦农

遗言向警予

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陈 觉

客上海熊亨瀚

寄谢左明何挺颖

遗嘱苏兆征

给陆若冰的信林育南

狱中诗恽代英

诀别邓恩铭

遗书李硕勋

狱中遗言邓中夏

胜利邓中夏

诗一首吉鸿昌

带镣行刘伯坚

遗书刘伯坚

绝笔信刘伯坚 诗一首方志敏 遗书赵一曼

狱中歌声何功伟 囚徒歌林基路 囚歌叶 挺

给铭兄的信王若飞 征途关向应 就义诗罗世文

愿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狱中给亲友的信江竹筠 灵魂颂何雪松

(二)赤胆铁骨夺胜利--必胜信念 自题诗高君宇 劳动节歌 彭 湃

别了,哥哥(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吧!)殷 夫 革命总有胜利日罗石冰

给中国共产党和同志们的遗书裘古怀 给妻子的遗书裘古怀 胜利就在明天田位东 革命精神歌赵博生 自勉诗彭干臣 遗墨吴焕先

滨江抒怀赵一曼 梅岭三章陈 毅 七律江上青

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杨靖宇 挽父联罗炳辉 露营之歌李兆麟 自誓诗车耀先

前途是光明的王孝和 革命即将成功李 白 我的“自白”书陈 然 示儿蓝蒂裕

迎接胜利何雪松 赠别许晓轩

吊许建业烈士许晓轩

以胜利者的姿态第四次到南昌陈 赓

(三)千古绝唱树美德--崇高境界

光明之灯--恽代英论信仰箴言摘抄恽代英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清贫方志敏

给三立同志的信毛岸英 降衔申请许光达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节选)陶 铸 雷锋日记(节选)雷 锋 焦裕禄言论录焦裕禄 孔繁森日记摘抄孔繁森 郑培民日记摘抄郑培民 任长霞自述任长霞 沈浩日记摘编沈 浩 郭明义言论集萃郭明义

(四)创业维艰精神多--宝贵精神

弘扬井冈山精神 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苏 荣

弘扬长征精神 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李世明 田修思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中共陕西省委 西柏坡精神永远闪耀中国任信民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万岁罗 援

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 弘扬大庆精神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吉炳轩 让雷锋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光彩王 珉 让焦裕禄精神在中原大地永放光芒徐光春

弘扬敢闯敢试精神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中共深圳市委 论九八抗洪精神任仲平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任仲平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推动我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杨保华 李开民 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大力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杨振武 践行卷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八、信仰之行:矢志不渝献身党

(一)革命英烈--宁死不屈为信仰 浩气长虹烁古今--赵世炎 临难不屈赴刑场--瞿秋白 尽善尽美唯解放--王尽美 不惜唯我身先死--邓恩铭

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何叔衡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陈潭秋 视死如归的革命者--陈延年

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苏兆征 头可断,志不可夺--杨闇公

为信仰奋斗,为真理献身--萧楚女 一心永为党--杨殷 生死为革命--王尔琢

革命者是杀不绝的--冯平

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周逸群

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韦拔群 铁骨铮铮为革命--段德昌 “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 井冈会师牵线人--毛泽覃 群众领袖 人民英雄--刘志丹

英雄壮举 民族魂魄--“八女投江” 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 民族英雄 吾党战士--马本斋 死也死在战场上--赵尚志 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奠基炮兵功勋著--朱瑞 立场坚定美名扬--毛泽民 犀利之笔铸丰碑--邹韬奋 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张思德 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 侦察英雄--杨子荣 舍身炸碉堡--董存瑞

(二)时代楷模--一腔热血映党旗 碧血丹心贯长虹--毛岸英 威武不屈颂英雄--杨根思 舍身救火护工厂--向秀丽 战天斗地爱劳动--邢燕子 一人脏换万人净--时传祥 高炉卫士建鞍钢--孟泰 甘当革命螺丝钉--雷锋 舍己救人好战士--欧阳海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 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

“两不怕”精神永不灭--王杰 铁人精神代代传--王进喜 地质工作奠基人--李四光 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根治风沙为人民--谷文昌 英勇献身救群众--张华 中国“保尔”--张海迪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战斗英雄--史光柱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 献身国防现代化 提高本领保国家--苏宁 扁担精神传后人--杨怀远 航天英雄中国情--杨利伟 爱岗敬业好记者--甘远志

乐善好施好义工--丛飞

为人师表 业绩非凡--孟二冬 公安英模 人民卫士--任长霞 铁骨柔情 一心为民--王瑛 模范教员--方永刚 第一书记--沈浩

人民好法官--宋鱼水

人生奉献不索取--吴大观 爱生如命师德魂--谭千秋 马背医生为牧民--李梦桃 抗击非典建功勋--钟南山 技术工人的代表--邓建军 产业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多为百姓干实事--吴金印 公仆本色一辈子--杨善洲

九、信仰之范:卓越风范励后人

毛泽东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黄 文 毛泽东的家风牛保良

周恩来的十一条“家规”周秉德等 周恩来对晚辈的教诲高长武 王皓羲

1961年刘少奇在湖南农村调查的44天高志中 罗平汉 刘少奇对儿女的严格教育李 林 朱德高呼--要革命的跟我走刘学民 朱德的“五心”世界观王留强 江雪樵 任弼时的三大思想作风李 昌

我爷爷任弼时生活中的“三怕”任继宁 邓小平的伟人风范肖东波 邓小平的革命风格王 宁

共产党员的楷模--陈云龙平平陈云的高尚品德余建亭

十、信仰之火:薪火相传继信仰 李大钊故乡:进取精神薪火相传

张太雷女儿忆父亲:尝个人离别之苦 换人民解放之福 林祥谦后人:“三有”家训代代传

侄子追忆陈延年:甘做革命“苦行僧” 舍生取义谱颂歌 彭湃孙女:“祖父那一代的革命理想是如此神圣而动人” 冯平精神激励后人:“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追思夏明翰:一门五英烈,代代“主义真”

杨开慧后人:身为“骄杨”之后,不做俗人之举 杨殷长女:“父亲始终是我的人生的榜样”

苏兆征外孙女:“我们肩负着一份特殊的责任” 恽代英后人:继承先辈精神,一切靠自己

邓恩铭后人:“大伯不是资本,而是榜样!” 王尽美后人:革命家族的“红色基因”

陈潭秋长子忆父亲:对党忠诚,任劳任怨 李明瑞之子忆父亲:浴血奋战,战功彪炳 黄公略后人:革命精神早已化作血脉 赵博生故里:先烈精神激励英雄城人民 韦拔群后代:革命精神代代传

纪念馆长忆谢子长:永远活在子长人民心中 刘志丹女儿:像父亲一样做对人民有益的人 周逸群后人:把家训世代传承下去 旷继勋外孙:坚韧精神不能忘

段德昌孙子:不劳而获的事儿不能干

刘伯坚革命精神激励后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何叔衡勤勉家风励后人:“不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 许继慎后人的“传家宝” 吴焕先后人的“幸福观”

钱壮飞嫡孙:“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 陈树湘乡亲:视死如归英雄气概感天动地

毛泽覃堂侄:他的坚定信念一直激励着韶山冲的乡亲 女儿眼中的吉鸿昌:“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杨靖宇后人的“四平”精神

袁国平儿子忆父亲:赤胆忠心,拳拳报国 刘英之女忆父亲:父亲的足迹 毛泽民后人:寻找先辈红色足迹

邹韬奋之女:父亲追求的不是个人得失 彭雪枫之子:“我要做父亲那样的人” 王若飞独子:一生一世念党恩

叶挺长子忆父亲:不辞艰难哪辞死

罗荣桓之子忆父亲:“你们决不能做八旗子弟” 贺龙之女忆往事:全家前后109位烈士

粟裕之子忆父亲:未了的心愿要我们后人去完成 陈赓之子:感受父亲

王树声之女忆父亲:对党忠诚 谦虚谨慎 跨越时空的大爱

十一、信仰之路:信仰引我跟党走 韶山寻根王真波

红船,让我们共沐风雨周铁株 军旗从这里升起卞民德 井冈三章王保安 古田的灯光李立泰 红旗跃过汀江张胜友 子弹碑下毛 眉

瑞金,共和国的摇篮周铁株

那柔肠百转却又坚毅决绝的身影马卡丹 信仰与激情的力量曾纪鑫 体验红军路钱万成

有一个地方叫“鸡鸣三省”张笑天 中国工农红军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静 流

探究中国工农红军由弱到强的动力之源黎 云 寻梦延安杨绍碧 延安窑洞颂周新寰

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有感李 敏 上饶集中营观后感吴 名 不能忘却的记忆鲁 楠 颂歌一曲动九州陈建强 西柏坡的彩霞曹 昱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叶 兴 两条“红色小路”林治波 附录 信仰之议

红旗飘飘:中国网民议信仰

世界眼中的中共:一个生机盎然的政党

国际社会解读中国共产党取得巨大执政成就的原因

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 篇2

报告文学存在着三个基本的创作规律,第一是“写独特、独特写、要有我”,第二是“七分采访三分写”,第三是“戴着镣铐跳舞”。张春燕的这部作品完全遵循了报告文学的这些创作规律。首先她注意“写独特”,选取的题材和内容很特别。尽管在这之前已有董汉河创作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但作品发表于十几年前。长征结束后,1936年冬至1937年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惨遭失败,其中的1300名女战士受尽摧残和蹂躏,以后又长期蒙受不白之冤,默默地顽强地活了下来,直到历史真相逐渐揭开,人们重新对她们投以敬仰和崇敬的目光。那么,经历了近80年的风雨沧桑,这群西路军女战士今天还有多少人幸存,她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她们的命运和一辈子的遭际都是值得深挖的主题。军旅女作家张春燕义无反顾地将这个题材承接过来,把她能够采访到的西路军女战士——几乎都是百岁老人的命运遭际逐一采写下来,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题材,这部作品具有一种抢救历史的意义。这些素材以后不会再有,如果现在不去抢救,不把这幸存的七位老人的口述记录下来,不留下影像资料,以后再也不可能亲耳听到她们的讲述。她们自己不会写回忆录,如果作家不去采访她们,那么她们很可能会成为一群历史的沉默者,逐渐隐入历史的深处。张春燕对她们一一进行细致采访,将其命运遭际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体现了作者非常可贵的社会担当。这是她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感,也是作为一位女作家的使命感。

《向东找太阳》写下了一段珍贵的人生记忆。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有很多书写记忆的题材,涉及共和国的记忆、新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的记忆、历史的记忆。西路军女战士们的遭遇实际上也是新中国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中国诞生的历程里就铭刻着西路军女战士的血与泪、苦与痛,铭记着她们的付出、牺牲和奉献。因此这部作品具有史学、文学、社会学和人性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生命中须有坚贞不渝的信念支撑,要坚守理想和信仰。《向东找太阳》就充分彰显了生命中的这种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当年的这群女战士尽管大多被俘虏,受尽了各种凌辱、伤害和非人的待遇,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一生的经历都坎坷而沧桑,但是她们都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坚信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抉择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因此,这部作品在引导读者重温历史的同时,实质上是在重申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群人经历了血战,经历了无尽的屈辱与损害,但是她们依旧顽强乐观地活了下来,始终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劳动、建设、奉献,不求回报不图荣誉。从这些沉默的普通人身上发现崇高的精神,是这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主题。

当下中国,很多人忘记历史,甚至虚无历史,妖魔化历史,不少年轻人对历史一无所知却对历史胡说八道,并以此为荣。在这样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风行的时候,《向东找太阳》这部作品的创作出版,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向性。正如作者在书里写到的,这些女战士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她们的历史今天会与我们重逢,她们的历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现实的启示。这部作品的出版,对于西路军诸多历史问题的迷雾是一种可贵的澄清和纠正。而女战士们的理想信念和悲壮人生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亦富于启迪。就像那位强悍的女战士刘汉润,她给学生讲红军女战士打仗的时候说,“你们这些蜜罐里长大的牛奶糖,居安要思危呀,如果发生战争,我这个90多岁的老太太还有胆魄和勇气上战场杀敌人,保家卫国!”这位老太太的话一针见血,对青年一代无啻于棒头一喝,对于我们的现实确能起到一种针砭的作用。现在我们很多孩子很可能成长为牛奶糖、白面书生,拿不起枪甚至也拿不起锄头,这群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在网络游戏中泡大的孩子,他们将来还能不能继承红军前辈女战士身上的豪气和英雄主义精神,还能不能上战场保家卫国,的确是我们今天应该深刻反思的。因此,这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这是一部女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作者的个性在行文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彰显。语言细腻,对人物的刻画颇具细致动人的情怀,特别是她对百岁女战士这些老人的情感,就像一个女儿对母亲、一个孙女对祖母一样,充满了敬重之情珍惜之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得出来,作者是怀着对老人们高度敬重珍爱的情感来采访和抒写的。百岁老人李文英,嫁了人生了五个孩子,丈夫却依旧嫌弃她“不干净”跟别的女人跑了。她的心一次次地被撕碎,但仍旧坚定地相信自己当年奉组织之命浴血奋战、忍辱负重都是有价值的,是为了解放天下劳苦大众,生活悲苦却压不垮她,直到见到作者时还拉着她的手追问:“就剩一把干骨头了,组织还要不要我了?”作者很仔细很轻柔地摸了摸她的左腿,又摸了摸她的右腿。抬起头,她看见老人像婴儿一样纯粹、恬静的微笑和带着母亲的慈爱和温暖的目光。于是,作者由衷地抒发:“无论如何,请你等一等,时间,放慢你的脚步,让这位叫李文英的世纪老人,一分一秒地享受新纪元的温暖阳光。百卉含英反射风雨的恩泽,时间不能愈合所有的伤口,时间却在磨砺所有的记忆。”——这样的抒怀的确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段话不仅文字优美,也能看出作者的深情,她确是有感而发,在追忆了百岁老人坎坷命运之后延伸开来的抒情,也凝结着作者独到的沉思。这种抒发正是报告文学“要有我”的具体体现,既要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与抒发,又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反思。

作者笔下的这些百岁女战士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李文英乐观爽朗,坚忍不屈,历经人生种种磨难却毅然顽强地活着;刘汉润性格刚强,直爽,号称自己“长征三不死”:没饿死,没冻死,没被敌人打死,西征再加一条,没被屈辱逼死;陈慧芳对自己的红军出身满怀珍视和自豪,对那场失败的河西之战,她说:那场战争我们没有胜利,我心里一直亏欠得很啊……这些话语都很能表现主人公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谦虚低调的性格。百岁老人王定国与谢觉哉的爱情经历,她在青春年华时同谢觉哉的相遇,她在文革中和他的患难与共、相濡以沫都感人至深,人物身上那种对爱情和革命坚贞不渝的性格特点都得以充分展现。同时,这些女战士身上共性的东西也被充分挖掘出来,这就是一种崇高之美、信仰之美。张春燕在创作时,无疑努力地在实践这样一种原则,就是运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叙事方式——非常鲜明的主观叙事,作者带着浓烈情感进行叙事。作者将百岁老人们的讲述与自己的主观抒发,将叙事和抒情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这是一部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启发并留下印象的报告文学。

(作者单位:中国作协创研部)

信仰的力量《信仰》_观后感 篇3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2012年6月25-27日,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我在家自行观看了黔东南电视台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看短短的几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

1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信仰之美 篇4

假期中,认真观看了纪录片《信仰》。影片通过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电视中的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纪录片给我的感触颇多。

人是要有点理想和信仰的,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做教师更是如此。有信仰也是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前提条件。当一个人把教育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人的自我完善联系起来,那么自己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教育,矢志不渝地潜心教育,始终如一地忠诚于教育事业,并从中享受到无尽的幸福感。这里面就涉及到理想与信仰的问题,它与教师的幸福指数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做一名好教师,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从业者带着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引导着教师去重新审视教育,追求人生幸福。教师的理想和信仰是对教育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尊崇,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它能把教育观念或理念自觉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理想和信仰能够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以及与这一职业相关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教师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事业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所以,有无理想,有无信仰,往往成为检验一个教师工作状态、工作效能,甚至预测他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尺度。

教师应该具有坚定信仰。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作为教育过程中中重要主导人物——教师也应该具有坚定的信仰。在技术社会中,我们的教育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越来越进步,教育逐步走向量化。教育过程中工具化功能增强,世俗化增强,教育的社会功能逐步增强。各种成功的教育模式轮番上阵宣传自己的成功之处,教育界争先恐后地掀起了“学大寨”般的狂潮。有幸,我也参加过这样的学习,当我得以亲眼目睹观前的“传奇”时,我们发现“成功”的是教育的技术,属于技术层面的成功。可是,我们的教育仅仅在于技术层面吗?教师的任务一方面是将处于“半成品”的学生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将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另外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他们引导逐步成为一个个能独立担当的、能够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人。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关注了前者,这和行政部门的教育目标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前途命运相关。另外与教育成果的可量化有关。可是,除了这个可以量化的目标之外,我们的教育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除了技术层面的能力之外,还要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担当的、能够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人”。这个目标是不可测量的,至少在学生时代是不好测量的。同时它又是长期性的目标,不是靠一段时间的教育就可以立即呈现结果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这个目标的隐性、长期性、不可测量性最终使这个目标在教育中逐步被漠视。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完成技术层面的目标,眼光只盯着眼前的升学率而置学生的灵魂发展,人格健全而不顾,我们不能成为行政教育的工具,更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引路人。只有教师坚信对教育的信仰,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的和谐的发展下去。

信仰之美 篇5

我不想说于连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虽然这是本书中最为清晰的脉络。要评说这样的爱情,我没选择地肯定会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开头。因为即便是出于爱的自由选择一样是有道德承负的,但用道德伦理来判定情感的复杂性实在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个体生命的情爱感觉被限定成为整体社会评判的一部分,变成一种贫乏的平面切割。于连爱情的复杂性在于,不论是对德莱纳夫人还是玛蒂尔德小姐,他的爱情都有征服的企图存在,而最后在监狱里面对德莱纳夫人,才是于连对世间情爱的真正理解。我不想用一种可以言说的标准来定位这段暗藏许多不可言说的心里起伏的情感,我只能寻找更加纯粹的入口深入。信仰,这是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会坚定并纯粹存在的东西。

毫无疑问,于连在小说开始就透露了他的信仰:拿破仑(宗教对于于连来说并不在信仰的范畴之内,而仅仅是其实现野心的跳板)。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一种在复杂和阶层分明的社会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这种信仰看似已经到达一种可以为之效忠一生的地步。对于于连来说,拿破仑从平民到君王的传奇经历是他心中的一个梦,他希望借由这个信仰他能够寻找到一种比现实生活所允许的更高更自由更平等的生存环境和形态。其实信仰和生活一样,有其表征层面和内在层面。于连的“拿破仑”信仰只是存在于其表征,他想要一种受人肯定和尊重的生活,但是现实的情感淡漠和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使他的信仰坚持失去了基本的支撑力量,从而导致他的野心膨胀,失去了理性的限定。在他的信仰坚持过程中,他开始有意或者无意地向现实妥协,甚至自私和虚伪。然而,他有太多和社会格格不入的特质,虚伪的.结果只能是激起他内在的极端厌恶和沮丧的心情。

在这样的信仰坚持中,于连自己甚至也饱受煎熬。他不断进行着内在的自我抗争。首先,他的强大自尊心往往使他在不合适的时候说出激动的不得体的言论,这种自我抗争来自于他本质的一腔热血;另外,随着于连对上流社会的逐渐深入,他也学会了克制和世故,但这点又恰恰与他本性相悖。这形成了于连内心不同层面的自我抗争,在这种自我抗争极端化到甚至让他坠入深渊的时候,他的信仰终于呈现出了其内在层面。

低等的社会阶层赋予于连暗藏的自卑心理,自卑又导致他强烈的自尊心,信仰表征层面的拿破仑正是他强烈自尊的守护和支撑力量,但其实于连的内里甚至是无力和虚无的。被投放监狱对于于连来说不能定格为纯粹的不幸,在监狱里,于连开始深深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发现,其实自己真正寻求的东西已经在内心充满,在与德莱纳夫人见面后,他更是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因此他平静地接受判决。对生活的真诚和信赖是他的另一种信仰,是信仰的内在层面,是内心真正寻求的东西。

表征和内在两种信仰对于于连来说,是轻重两种不同的形态,表征层面的信仰使他升向半空,捕捉悬浮着的短暂甚至飘渺,满足他想要提升、拔离的欲望;而内在层面的信仰却是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给他负担,却同时也使得他愈来愈贴近大地,贴近生活中的真切和实在,贴近生命中最本原却也难求的东西。两种信仰相对的坚持方式也给于连营造了不同的结局,前者使他陷入仇恨和恐慌,甚至不清醒地企图射杀自己的爱人;后一种却使他在绝望的境遇里发现生命的闪光,发现自己内心期待的坚守和平静,恰是这种力量给了他平和面对死亡的心境,使他在肉体的终结里看到灵魂的永生。这种对生活的真诚和信赖的信仰不是浮云而是厚土,使于连的内心得到了重生。

整个故事到这里也便圆满起来,从社会抗争和批判进入到探究人性的层面,像激流汇入湖泊,归于平静却深刻动人。从这一角度来看,司汤达的这部作品纵然有欺骗、斗争和死亡,但他实际最终选择的其实是相信,而非质疑。

于连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但有关信仰和人性依旧在生命思考的中心。现今的世界里,信仰缺失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缺失信仰,于是营营役役的生命形态增多,轻浮的情爱形态增多。信仰不足以成为肉体生存的根本,但信仰的存在,使人生不局限于身体的感官体会,而是使身体成为灵魂的居所,即便身体觉得沉重、艰辛,却也能让人看见生命的本质形态和最诚挚的情感归宿,指引人们软弱时坚强,恐惧时勇敢,迷茫时清醒,疑惑时坚信。

这应该是此书最为普及的意义。

信仰之美 篇6

图腾信仰与族群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蛙图腾信仰为例

族群是一个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群体,共同的文化特征体现了族群认同.不同族群的图腾信仰常常包含着该族群丰富的.民族记忆和族群的身份认同,因为图腾信仰构成了族群整体性的纪念活动.文章以广西壮族族群中对蛙图腾的崇拜为例,结合文本分析和田野描述来说明图腾信仰和族群认同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论证图腾信仰强化了族群成员的认同功能,加强了族群的凝聚力.

作 者:汤春华 TANG Chun-hua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8(1)分类号:G03关键词:图腾信仰 蛙 族群认同

安全之美,文明之美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二文七班的高玥。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安全之美,文明之美》

有一种美,深埋在古垒下,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是一种可以创造生命的美,它,如影相随。

这就是——安全之美,文明之美。

同学们,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可有的同学不注意“安全”二字,给自己带来了痛苦,痛心之余,让关心老师和家长很担心。学生是校园安全的主体,又是学校安全的受益者。对于安全,我们必须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在心,生命永驻。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危险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敲门,死神也总是降临在那些没有准备的人身上。在江苏省苏州市,一所幼儿园遭一男子持刀行凶,有28名儿童被砍伤,其中重伤4人,在河南省周口市,一所中学放学时,因同学下楼时发生拥挤踩踏,造成19人跌落受伤,其中1人死亡;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火险、溺水、吸毒、自杀等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为了让警钟长鸣,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谨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我们的安全、礼貌意识,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中。

二、做好秋季流感等防病工作。

秋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一定要要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不能任之蔓延。同时,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锻炼,不暴饮暴食;室内要勤通风,勤洒扫,勤消毒。

三、注意课间活动安全。

课间不要在楼道或操场上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爬门窗、栏杆或雕塑,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等。尤其是课外活动期间,各班必须要按照学校要求的场地,有组织地、礼貌地活动,千万不要在满校园里穷追乱撞。

四、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放学时,各班要整齐有序地出校门;来校、回家做到礼貌行路,不追逐打闹,不攀肩搭背,不玩球,不骑自行车;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群众外出,务必经过学校同意,务必服从带队老师的指挥;节假日外出,不乘坐农用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五、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保护环境,净化校园,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不践踏绿地,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购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六、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理解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人员或老师。

七、认真学习,珍惜时光。

远离网吧,拒绝毒品,远离台球室,远离游戏厅,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生命如花,虽可绽放天下,但如不精心呵护,顷刻间就会凋零;生命似水,虽可滋润万物,但如不精心照料,顷刻间就会蒸发;生命像戏,虽然十分精彩,但演出只有一次,不可重来。

同学们,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为了建立安全、和谐、礼貌的校园,为了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此刻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潜力,做到警钟长鸣,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已的一分力量!

观《信仰》有感 篇8

7月3日深夜,根据医院党总支部的要求,观看了人民网《信仰-我们的故事》,看完之后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为国家、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活灵活现地向我走来,他们的步伐是那么的坚定,因为他们充满了自信,而这自信来自于他们坚定的信仰。这是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一度曾经熟悉而今却又陌生的字眼再度映入我的灵魂,激起我感情的波澜,催我深思、反思、自问。我的信仰曾否有过?而今还是否保留坚持?忘不了书中的一个个英雄人物,从大革命开始时期,从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就是人才辈出,热血儿女前赴后继。他们接受了先进的马列主义理论,深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影响,为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状况心急如焚。他们奔走呐喊,为民请愿,目的就是实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幸福、富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一旦他们认识到美好的理想是科学的和一定会实现的,他们就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甚至牺牲生命为之奋斗,而这正是信仰的力量!

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离党员要求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觉努力学习。信仰的奋斗无止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无数代人的不懈奋斗。信仰的奋斗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填新的内容,所以需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完善自身的素质同时向党组织靠近,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为信仰而战;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信仰。

二、爱岗敬业。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为信仰浴血奋斗,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目的就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了,消灭了剥削阶级,人人平等、自由,为信仰而奋斗被赋予新的概念,不再是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大义凛然的赴死,不再是董存瑞炸碉堡的举动,而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倡导的爱岗敬业、艰苦劳动、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努力学习、尊重知识、发明创造等等行动。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为信仰而奋斗的内涵,这就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以人民利益为重,为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殚精竭虑、做出卓越奉献甚至牺牲生命。形式不同,本质都是为共产主义的大厦添砖加瓦。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

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作为一名护士,我们怎样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医改的推进,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必需扎扎实实服务好每一位病人。要用党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态度,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病人和护士双满意,服务好病人和护士,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做病人的好老师,护士的好姐姐。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践行宗旨,带好团队。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查找病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严抓落实。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信仰体会 篇9

心得体会

根据州委组织部西组字[2012]84号文件要求,都兰县组织全县各部门与6月24日至7月1日之间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在观看了《信仰》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信仰》这部纪录片共分三集,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释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如何走我未来的路,我想我需要认真地思考清楚。否则,自己堕落事小,让人民群众因为我一个人的言行而对党组织产生误解事大。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意识,就是指做事、想问题要顾全大局。这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大局出发,不能仅限于我们自己或者是一个个小团体。特别强调在评价自己时要注意跳出自己看自己,要把自己放到大局里面进行评价。任何成绩的取得绝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成果,而更多地是集体成果的结晶。就像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一个集体的思想结晶,而绝不仅仅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要提高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承者,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教师要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我们党一直贯彻始终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经验表明,凡是我们能够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凡是我们背离或放弃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始终铭记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要珍惜岗位,加强学习;要坚定信仰,乐作公仆。人们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那种信仰都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有人信仰宗教,也有人迷信鬼神;有人信仰封建的孔孟之道。也有人信仰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在旧社会,这些信仰,一方面反映了一部分被剥削阶级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压迫之下,为了寻求解脱极度痛苦生活的道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寄托于渺茫的鬼神,或幻想死亡后灵魂升入“天堂”,以此得到一点精神安慰。另一方面,这些唯心主义非科学的信仰,又被剥削阶级用来麻痹人民,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三、坚决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公有制”。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所有制问题,什么样的所有制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反对全盘西化和私有化。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企业转制中的问题,保障工人阶级的切实利益,充分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信仰》观后感 篇10

本侦三

201001140312

钟键

今天,在完成广交会执勤任务后,我怀着憧憬及激动地心情与学生党员及其他积极分子一同观看了一部记载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光辉历程以及无数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记录片——《信仰》。

片中,以时间为主线,主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段段或是轰轰烈烈献身躯,或是平平凡凡为人民,但无一不震撼心灵的共产党员的故事。

彭湃,他的名字出现在最初,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我的观影心情。出生于地主之家的彭湃,本可继承家业,将父亲“鸦飞不过”的田地继续扩大,富甲一方,但他胸怀鸿鹄之志,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完《共产党宣言》后,他看到了拯救中国的希望,毕业回国后,他以最极端的方法表达他对共产主义,对拯救中国最殷切的渴望——将他家中的地契、卖身契等一把火烧光,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是无法理解的,那可是价值千金啊!可在彭湃的心中,是多么渴望这把火能烧毁中国贫苦农民身上的枷锁,烧毁那1000多条不平等条约,烧毁缠绕着中国的资本主义恶魔,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摆脱那半殖民半封建的暗影啊!

且不论彭湃成功与否,话题回到我们当代青年对彭湃之做法的不理解上,诚然,社会在进步,经济在腾飞,当今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已从一个“造不起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架飞机”的贫穷落后国家蜕变成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一株参天大树,当代青年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成长,越来越无法理解以往穷苦生活已是趋势,但青少年犯罪率年年上涨,许多青年将入党看作升迁干部的敲门砖则令人掩卷沉思,真的如某些人所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吗?非也!“性本恶”之说早已过时,于我看来,是优越的条件令以往英雄事迹、党的先进性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于是便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影片中描述的一位人民公仆再次触动了我的心灵,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从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澎湃、陈树湘、陈毅、于蓝、张思德、刘胡兰、朱光亚、孟泰、杨根思、毛岸英、张秉贵、雷锋、王进喜、李改云、焦裕禄、谷文昌、甘祖昌、钱学森、邓稼先、沈浩、吴仁宝、蒋筑英、许振超、吴孟超、郭明义、徐虎、谭千秋、祈友富、叶欣、孔繁森、李林森、郑培民、王瑛、杨善洲等共产党人,虽然他们的命运的不一样,但他们有着一样的信念,一样的信仰,他们用鲜血,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正确的党。

《信仰》心得体会 篇11

通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作为党员的老师,我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而本篇电影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员老师应该怎么办!如何做好党员的信仰!我们做好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信仰之美】推荐阅读:

诗歌之美05-11

生命之美06-14

人性之美06-22

语文之美07-03

生活之美07-07

简约之美08-06

艺术之美08-07

人生之美08-16

园林之美09-15

之美05-24

上一篇:企业实习教学大纲下一篇:公安局春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