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建设

2024-06-01

信仰建设(精选12篇)

信仰建设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要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信仰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或人等的信服和崇拜, 是带有倾向特征的心理状态;信仰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作为人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 信仰是以认同永恒价值或终极意义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是对生命不朽的精神追求, 是每个生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是精神寄托的基础。信仰一方面包含了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某种规则的遵从, 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自我精神的救赎, 是现实与理想、当下与未来的统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型时期,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社会各个层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思想上也经历了大的变化。“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1 当前中国民众信仰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生活世界的改变必然带来思想上的改变。“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之所以会产生信仰, 与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它来源于物质世界, 植根于人的灵魂深处。在这样的社会物质基础之上中国民众的信仰也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和状况。

1.1 社会主义信仰的动摇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有七十多年历史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 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发生了剧变。这些失败的教训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展没有真正的扎下根。由于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使得中国民众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 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也使人们错误地认为中国将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1.2 信仰的缺失和虚无主义

信仰的虚无主义, 拜倒在物质利益脚下是当今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不能回避的一种现象。信仰的缺失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 包尔生在《伦理学体系》中说:“20世纪的信仰危机和21世纪的信仰迷茫, 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 无论是宗教文化的, 还是世俗文化的, 都承认20世纪的人类文化将带着信仰危机步入21世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仰缺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1.3 信仰的多元化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多信仰、多宗教、有神论和无神论长期并存的国家。当今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社会转变, 由商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变革中, 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这种巨大的变革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同时, 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在正常的思维观念不断涌现的同时, 各种错误的观念、各种危机意识也在悄悄涌动。任何社会都有主流信仰和非主流信仰。正当信仰和非正当信仰之分。社会上也出现了粗俗、低级、动物式的非理性欲望信仰。

2 文化转型期对民众信仰的影响

中国社会正在以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国民众正从传统深处走出来, 与新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会面, 从而由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向自安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转型。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文化转型为先导的。信仰本身构成了人类文化本身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信仰隶属文化范畴, 有它特有的文化价值。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 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激荡并日益加剧的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创造了一个文化交流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任何一个国家接受世界思想文化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文化方面的联系和谋合以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深刻背景。文化转型期的特殊特点构成了中国民众信仰特点的原因和背景。

2.1 古今中外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20世纪末的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革时期。现代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最终被认可, 并且成为社会运动自觉追求的一个目标, 是这一变革时期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尤其是促动社会的最深层的变化, 即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 引起新旧文化模式和中外文化精神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植根于传统的农耕文明, 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矛盾。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 两者之间的差别必然产生冲突。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特征。林毓生曾指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和持续。”

2.2 精神和物质发展的不协调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不可否认的出现了物质和精神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前,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重点放在阶级斗争上, 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增长不快, 人民生活改善不大。物质条件薄弱, 人民没有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给生活带来的富足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于是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在物质上取得的成绩是每个人都切实体会到的。但也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 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

2.3 现实和理想的反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的平等和社会的平等并没有完全实现, 市场经济的轨道造成贫富差距, 心理不平衡, 邓小平说, 商品经济是手段, 共同富裕才是目的。市场不相信未来, 市场经济的全球和由之而生的经济理性对生活的宰制作用是现代信仰危机的根源, 市场只相信当下的现实结果和实际利益。

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憧憬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不成熟阶段的现实状况之间产生了落差和失望心理。因此会产生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动摇, 进而转向追求物质利益和非理性的低级的信仰。

2.4 破而未立的尴尬

传统文化中儒学有自上而下的教化, 现在这种教化没有了, 人们只好自己寻求各种切合自己实际的精神信仰。人们以往的信仰都被“破”了, 但社会主义信仰却未牢固的建立起来, 民众在信仰的层面出现了“真空状态”, 就给其他的信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中国社会在这样的文化转型期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支撑现代化进程的相对统一的、主导型的文化精神。

2.5 现代性的未完成和后现代性的冲击

中国进行的现代性文化转型不是像西方国家采取内源式的, 而是外源式的, 是在西方列强武力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现代化转型。文化上从近代以来就发生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到今天仍然非常剧烈, 现代性带来的风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仍然很突出, 尤其是随着体制转轨, 许多人面临的风险不仅有来自自然界的威胁, 而且来自于体制转轨中有可能面临的失业与社会救济等风险, 而且制度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西方的后现代学者开始对现代性的弊端进行反思的时候, 中国的现代性建设还没有完成, 这样不成熟的现代性遭遇后现代性, 产生了时代的落差和冲突。

3 社会主义信仰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信仰具有巨大凝聚力。信仰是形成强有力的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 是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千千万万群众凝聚起来的法宝。

如今中国的社会日趋多元, 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 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

改革开放首先从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但许多人还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阶段, 从而对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危机。作为主导社会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一旦受到了危机的困扰, 社会和个体的精神价值体系受到的冲击就可想而知。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信仰, 并使中国民众在思想深处确立社会主义信仰需要注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邓小平给出了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 走自己的道路, 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个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 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要说实现‘小康’, 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信仰, 我们要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

1) 主流信仰和非主流信仰之间的关系;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信仰, 也就是我国的主流信仰的同时, 还要注意对非主流信仰的指导和借鉴, 争取用主流信仰来规范非主流信仰。2)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也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自己的物质文明, 而更重要的课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和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要使民众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正确观念。真正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信仰时一定要注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结合。

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现实中, 民众以确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从这样的物质基础上进而坚定思想上社会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信仰建设 篇2

当代中国只有科学信念而缺乏科学信仰,主要是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考察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科举考试使民众形成对人的信仰而失去对物的信仰.科举制度的长期历史积淀使其本身形成“科举信仰”.“科举信仰”对今天科学与教育有着复杂和广泛的影响.培养当代民众的科学信仰,必须正视“科举信仰”的存在,对其合理重构.

作 者:陈正洪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9(6)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信念   科举信仰   科学信仰  

信仰狂欢与信仰缺失 篇3

公众眼里,巨大的财富与名气背后,王菲是虔诚的佛教徒。从1992年至今,她四处拜师求佛,还一度改奉道教,与李亚鹏闭关修炼,离婚关头仍选择佛教明心壮志。

她拜过的师傅不少,香港的苏民峰,藏地的法王,重庆的李一,北京的赵玉霞,当然还有很多寺院的法师。求佛之时,也为佛门做了不少事,除了出版佛教音乐唱片,为佛教典礼站台高歌,她还不惜为信仰与方舟子微博骂战。

多年来,在信仰之路上,她屡次更师换派,一如她的爱情,分分合合,雾里看花。

传闻1992年,她因绯闻前往美国纽约,因缘际会下接触密宗,在印度拜梭巴仁波切为师。有消息称,她腕上所系着的红绳,是师傅梭巴仁波切赠与她的;2001年,王菲推出首张佛教专辑《Lovingkinkness& Wisdom》(悲智双运),为师父梭巴仁波切建造全球最大弥勒佛造像筹款。

与李亚鹏结婚后,她改弦易张,随李亚鹏信奉道教。 2005年,王菲与李亚鹏远赴重庆北碚区缙云山白云观闭关。有传言称,出于休养身体为李家延续香火的考虑。不过李一涉嫌造假后,王菲和李亚鹏都矢口否认与其认识。2011年王菲举行复出全国巡回演唱会到达南京站时,又素颜与李亚鹏到栖霞寺上香。两人还曾两次赶往杭州灵隐寺拜佛求子,应是在为生子做最后努力。

当那英处于情感低落时,王菲与其亲临四川峨眉山的万年寺拜佛。据说好友刘嘉玲与梁朝伟大婚时,主持婚礼的就是噶举派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近几年,王菲全心跟随佛教中的噶举派修行,传言她宣布与李亚鹏离婚前几天,曾长途跋涉往印度一趟拜见大宝法王,祈求洗涤心灵,以最平静心态面对。

南怀瑾的教育“突围”: 布道还是布学?

鲁迅说: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如今人们到庙里烧香拜佛,捐物捐钱,大都认为可以通过信“神”来改变命运。

而烧高香求富显然暗喻了当下人们在物质社会里的“焦虑”:人们总觉得有钱会获得更大的安全感和尊重。

“只有教育才能点化愚昧的人,不再身外求法,其实财富的法门,并不是捐钱,而是天道酬勤。你勤奋学习,接受好的教育,获得好的工作,拿到较多的收入,你就富有。”南怀瑾的寓所曾高朋满座,到处是前来问“道”的达官贵人们。他曾自比隋朝王通,寄望通过自己的教化,培养一批类似房玄龄、魏征这样的名臣。然而,他的淡泊明志之“道”显然没几个人能听得进去,他们期望的不过是暂时的心灵休憩和更大的欲望所求。

犹如他曾多次劝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要放下”、“赶紧来学习”,这个族谱上比他小一辈的侄儿,每次都爽快应允,但总是绕不过公司事务。

2008年春节,南存辉去太湖学堂看望南怀瑾,南怀瑾一声棒喝:“四十多岁了,你还不回来学习?财迷一个!”

信仰建设 篇4

一、信仰的价值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 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 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 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与行动。因此, 信仰属于精神范畴, 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 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 “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 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 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 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信仰属于文化现象, 是被动地依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发展、固化定型, 而它的指向又被划归于所依附的文化圈, “最终归属到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定的阶级”。信仰属于价值观念, 它构成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力和判别力, 指导人们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活动, 并时刻支配、调度甚至控制着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正如李德顺所说:“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 “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

二、信仰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对于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而言, 信仰可以检验主体理想信念的同质同向性, 并对主体理想信念具有无限制的强制性和趋同力, 直至归附于它的终极指向。

(一)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性评价

理想信念的确定是个体自我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只有上升到理性阶段, 才具有科学的情感指向, 并发展定型为科学的追求和愿望。信仰与理想信念的终极指向殊途同归, 信仰价值体系涵盖整个思想意识的理性层面, 并对理想信念上升到理性层面提供逻辑上的论证作用, 尤其对理想信念的价值指向和社会经验积累提供完整的理性评价。

(二)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终极指向

对于个体而言, 信仰是寻求绝对和终极的精神渴望, 是人的精神支柱, 始终引领着人们向无限递升的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 信仰所指向的终极价值正好为理想信念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同时, 理想信念本身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终极价值取向合理性说明的基础之上, 从而形成对未来价值目标的情感取向和行为诉求, 它的精神轨迹与信仰的终极指向正好是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三)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固化的精神形态

信仰是对文化价值的真理性认识和反映, 它的形成不是出于个体的某种嗜好, 也不是屈从于某个权威的命令, 而是根据满足个体价值需求的程度, 整合社会生活中分散的个体意识而形成固化的精神形态, 即共同信仰。共同信仰反过来对个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目标进行牵引和指导, 使个体的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情感张力, 并从中体验和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文化形态方面看, 孕育和培养信仰发生、发展的特定文化形态, 赋予了信仰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信仰的对象、信仰的追求、信仰的终极指向等方面都有它特定的精神机制在发挥作用。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应用范围和特定的取向, 并且统摄着一系列评价规范和基本准则”。因此, 信仰的价值体系成为人类思想观念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它积极地评价着人类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并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指南。

三、如何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

信仰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 除了依据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之外, 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层级结构和对个体行为的指导, 更直接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 在内容上

面对多元的文化格局, 信仰体现着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所以要始终用核心价值抢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信仰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对内是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能量释放, 对外是表现在终极目标上的一种动力和支柱, 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合目的、合规律的探索和创造。当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动时期, 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成为高校信仰建设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 自觉调整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尊严”的思想共识和价值信仰,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高校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面对多样的社会思潮, 信仰体现着对主流意识的整合, 所以要始终用爱国主义唱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因此, 高校要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 客观、科学地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使爱国主义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 成为凝聚全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符号。

面对一时紊乱的道德秩序, 信仰体现着对主体行为的塑造,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理想人格引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风尚。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理想人格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经受了无穷的拷问和验证。今天, 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是将自我完全置身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 在领悟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文化心态和人格取向, 不仅要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的优秀品质, 而且要具备追求利益的经济职能, 更要在解决社会主义背景下人生的终极意义、恒久的价值关怀和道德的安身立命上富有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 信仰体现着对个体需求的满足,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和谐理论构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点。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生存意识的发生而发展的, 当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存状态时, 便自觉地萌动了对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无休止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定格为信仰。“和谐理论”的产生, 是实现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矛盾和解的协调发展, 表现了更高的思想和生活境界。因此,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和谐理念, 为全面解答广大师生不满意、不理解的热、难点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 在方法上

确立主渠道与主阵地统一的教育思路。作为高校信仰建设的主渠道, 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在发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 建立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需求与满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精神需求的基础上, 完全将信仰价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为信仰价值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持普适教育与个性引导的教育原则。从目前现状来看, 学生对信仰价值的趋同, 都是在客观现象的转述之下, 被动地形成对社会经验的初步认知和理解。因此, 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必须合乎个性发展与价值认同形成的规律。首先, 注重个体引导。除了采取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适教育外, 高校还要注意分析个性差异而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其次,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仰, 进而整合、提升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

实施学科渗透与专业捆绑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找准结合点。高校应充分挖掘各专业教学中蕴含的信仰价值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与成才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理想追求。其次要瞄准切入点。将信仰价值的相关内容渗透进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之中, 高校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遵循规律。高校要遵循信仰发生的规律, 尊重学生的情感认同,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正确价值、科学信仰的趋近和追求。

发挥校园文化与舆论导向的教育功能。首先, 高校要加强党在思想理论界的领导, 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传媒上的传播和宣传力度, 确立舆论宣传的正确理论导向。其次, 高校要正确把握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 积极开辟网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坚守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最后, 高校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舆论引导功能, 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入手, 提炼蕴含信仰价值导向的主旨, 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的人文环境。

(三) 在机制上

完善评价机制。在定性方面, 高校要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纳入信仰建设的目标、任务中, 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的重大作用, 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在定量方面, 高校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 鼓励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把价值认同体现到日常生活、同学交往之中, 在为别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 增强价值认同, 养成良好习惯。

完善整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对信仰建设目标进行整合, 使信仰建设的目标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相吻合, 引导学生在科学信仰的价值选择中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摒弃过去只依赖学校政工人员和教师的单一形式, 建立基础性、全员性、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确立全方位的信仰建设网络,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因家庭贫困、竞争力较弱、就业压力大而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 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 关注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增强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民主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建立公正、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 引导大学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完善控制机制。高校要加强信仰建设, 必须构建教育与管理互补的控制机制, 不仅要依靠道德观念进行教育, 还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融入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 对那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诋毁党的先进理论的种种谬论, 进行坚决的批判, 保证当代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现象的基础上, 消除对信仰本身的盲目排斥, 给信仰以应有的地位, 为确立科学的信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论信仰价值的发生.哲学研究, 1994, (5) .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3]李德顺.论信仰.

[4]张成珊.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建构.

[5]戴素芳.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障碍及其排除.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 .

[6]王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扬州大学学报, VOL10, (4) .

信仰的力量-《信仰》观后感 篇5

——《信仰》观后感

影片片放完,电视中的画面任然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此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

电视片《信仰》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触感,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再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

1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伟大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湃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慷慨,《共产党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那巍峨的身躯,发出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了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近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大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积聚着强大的力量。历时虽然远去,但人爱自己的历史应该像鸟爱自己的翅膀,是不可以轻易折断的。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信仰的面孔 篇6

像自然界的“厄尔尼诺”刚走,“阿尼娜”又来,潮流风暴每季都要降临一次,然后不动声色地将人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自觉意识通通打碎,再重新进行一番组装、拼接。常常是,我们发现那些炙手可热的时尚规则很快就变得落伍了、陈旧了、不适用了。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怎么还能要求人们长久地坚持自己的个人主张?追逐流行的人无疑是热爱生活的人,基于这一立场,那些香腻的时尚元素最终成为社会性的视觉理解的一部分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激情是重要的,起码它不会简单地把现实生活还原到一般性的状态之中。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丹麦Bestseller集团的做法,它的“Only”女装品牌概念始终坚持“年轻、简练,穿着时尚,思想自由”这一主旨。更难得可贵的是,它紧密结合当代艺术,将街头艺术家们的作品置于服装上,在时尚的蔓延中普及波普艺术概念——这既体现了雅俗共赏的人文关怀,也反证了时尚的社会现实意义。于是,我们看到极具批判意识的《信仰的面孔》和《对话》系列印制在“Only”女式T恤上,有一些噱头,也有一些自嘲的力量,它借助年轻女孩、品牌、艺术杂交,真实地记录下当代人的文化经验与时尚的温柔攻势。品牌的商业能量和艺术家的审慎思考,就在这样一个遥远的关联中融合在了一起——除了商业利益,我们确乎还需要某些可以触摸得到、思想得到的东西。

莎士比亚在评论女人时说:“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能另造一张出来。”这一观点,在时尚世界中随随便便都可以找出一箩筐证据。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虚荣,但它的另一层含义却是“记录下现在的我”,包括“现在”的容颜、“现在”的心态以及“现在”发生在身上的故事。这有些像大街上风行的写真照,不单单留下一个美丽的影像,更主要的是给今后的岁月提供一段缅怀的线索,以此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曾经”的青春价值。

现实生活中,年轻女子借种种时尚元素炫耀自己的年轻风采,其意义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你很难想像知道自己的时代尚未过去是一件多么值得宽慰的事情。”女子的青春无疑是人世间的灿烂之物,但并不是不可或缺,只有紧紧抓住“现在”,灿烂之物才是真实的、长久的、可依赖的。

有多少年轻的经历,就有多少年轻的执迷。只是年轻既不是一种资本,也不是一个借口,在所有的记忆链中,它含有太多的不真实性和不确定性,像阳光下的对话,总有一些水分和阴影在我们无知无觉中弥散开来。这是我们所要警惕的。

从本质上讲,追逐人生的完美是一种持久的期待,像年轻时许多无从说出口的爱恋,最终积淀为心底化解不开的单相思。区别只在于,时尚世界的完美人生是一种恒久坚持的信念,只要把握住时间之河中不断涌现的细节元素,热爱生活的人们总会找到更多的表现机会。

信仰建设 篇7

一、社会体制与信仰建设的关系

我国的信仰建设主要是围绕如何巩固主导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进行的。社会主义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表现和运行方式, 因而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根本的一致性, 但由于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不断发展, 理解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社会体制的建构, 使其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而社会体制在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也会对信仰建设产生影响。

(一) 信仰建设影响着社会体制的建构

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不同, 信仰建设就有所不同, 进而对社会体制的建构产生影响。建国后,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为了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 必须消除一切异己的意识形态, 在信仰建设上, 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和战略,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一体化, 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民众中具有了高度的一致性。在苏联模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影响下, 计划、公有、平均分配等被认为是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是社会主义应有的特征, 由此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 市场经济则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被排斥在经济生活之外。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进入了改革阶段, 虽然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的主导信仰, 但是与过去意识形态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不同, 意识形态对公共生活的控制有所减弱, 信仰多元化开始出现。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解放, 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也敢于进行讨论、提出质疑和展开论战了, 这为把马克思主义从僵化的教条中解放出来创造了条件。人们改变了过去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 不再将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制度本身, 而是看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一致性, 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市场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

(二) 社会体制对信仰建设有反作用

首先, 社会体制施行的客观效果会影响信仰建设。社会体制如果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能够有效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和物质方面的需求, 就能坚定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制度的信心, 对马克思主信仰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 如果社会体制不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无法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 就会引发民众对社会制度的质疑, 从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 社会体制的特点会影响信仰建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似乎带有某种“计划、命令”的非主动、非自愿色彩, 因为在这种人、财、物完全由行政部门统一调拨和分配的条件下, 人们只能服从国家的政治需求, 公民的主体意识被扼杀, 在信仰上形成高度统一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社会体制的建构都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 而市场本身是带有功利性的, 是讲究物质利益和自我实现的, 这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思潮和拜物教的滋生, 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带来挑战。

二、当前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改革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建设, 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群众对当前社会的不良现象就有“二十多”之总结, 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管理不当所致, 这也进一步对社会的信仰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就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劳动就业体制问题及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从就业体制上来讲, 当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加剧了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是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空缺。在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的交互作用下, 弱势群体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2、劳资协调机制不健全, 劳动者利益缺乏有力的表达渠道和保护机制, 劳资冲突有所加剧, 劳动就业法规体系仍待健全。

劳动就业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失业人口增多, 就业压力增大, 劳资冲突加剧的问题, 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失业大学生、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和残疾人组成的群体形成了社会的“新贫困阶层”, 其中部分群众, 对社会前景悲观失望, 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产生怀疑和对立情绪, 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些人产生了迷失感, 甚至出现了心理失衡、忧虑苦闷、痛苦空虚等心理现象。这些在现实中受到了挫伤、丧失了信心的人, 很容易逃向现实之外, 在各种适合自己的宗教与迷信活动中去寻找填补内心空白的“良药”。

(二) 收入分配体制问题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收入分配体制当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少, 劳动报酬偏低;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具体表现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和地区差距上;3、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造成社会初次分配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 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公共资金漏失、寻租和金融腐败等现象;4、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解功能错位, 无法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甚至还出现了逆向调节的现象 (即贫者越贫, 富者越富) 。

我国的基尼系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高, 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不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 引起了许多群众的强烈不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意味着资源占有差距过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研究, 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 依据各自占有资源 (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 的多少从高到低划分出了“十大阶层”, 其中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等由于对资源占有较少, 收入也最低, 基本处于十大阶层的底层, 这与传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处于“排头兵”位置的政治定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社会的主体阶层和党的主要依靠力量, 这两个阶层却占有了最少的资源, 是改革中受益最少的阶层。这种错位现象, 严重影响了工人和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 影响着两个阶层对我们党的支持和拥护程度, 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群众基础。另外, 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即“权力寻租”, 成为了特权阶层, 侵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 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 破坏着社会的整体公正性, 不断加大贫富差距拉开后的社会矛盾, 为民众所仇视, 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发展的一大诱因, 给党和政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民众的支持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当社会分层中的非正常现象积聚到一定程度, 民众又怎么会不对其所宣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质疑呢?!

(三) 社会保障体制问题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在我国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2、统筹层次低;3、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

保障待遇的不公平, 体现在不同地区、企业与事业单位人员、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员之间, 以及城乡之间。这些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了不同单位职员社保负担的不同, 并扩大了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同时不少弱势群体, 因为交纳不起社会保障金而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保障待遇不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成为引发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因素;统筹层次低, 造成了各地方之间的社保制度不统一, 社保金在区际之间的转移困难重重, 与当前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完全相悖。同时各种社保政策缺乏统一标准, 社保基金在当前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存在着事实上的贬值问题。这些都引发了群众对于政府对社保基金监管能力及动机的质疑与不满;另外, 随着人们逐年缴纳的社保金负担越来越重, 缴费基数也越来越高, 民众对未来预期的回报率是多少, 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在哪些方面, 政府的钱花在了哪里等方面却不清楚, 所以人们对社保制度的不满意程度也在增加, 对这种所谓的“公担机制”产生质疑。这些社保体制不健全带来的问题, 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容易诱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认为其实行的政策、制度与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共产主义理想相去甚远, 这些“大而无当”的崇高信仰只不过是某些中饱私囊的政府官员愚弄百姓的意识形态工具罢了。

(四) 教育体制问题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政府教育投入最少的国家之一, 这与30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巨大反差, 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阶层之间分布不均等, 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 是制约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 此外还存在教育结构单一、学制僵化、各类教育之间衔接不紧密、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使得现在的家长普遍都有读幼儿园难、上学难的感慨, 公办的优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数量少, 普通群众没有关系很难进去, 往往官宦子弟却能轻松的就读。同时,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缓解教育办学经费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以种种借口收取借读费、择校费、赞助费等, 把政府应该负担的部分教育经费, 转嫁给了社会和学生家庭, 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从教育的模式上来讲, 当前的这种应试教育和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和家长们怨声载道;脱离实际的学校教育、衔接不上的职高教育也是当前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父母都希望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 但在今天教育资源不公平的背景下却成了一种奢求, 为了孩子, 托关系、转户口、买学区房……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 连孩子基本的教育都成了问题, 群众并不认为社会主义是具有优越性的, 难免会产生一些怀旧和崇洋的思想, 青年一代从小到大经历了的这些教育不公平、上学难、就业难甚至因学至贫等问题让他们对于社会制度也产生了抱怨, 根本无法做到发自内心的去信仰党和国家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

(五) 医疗体制问题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当前医疗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公平性,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基层卫生服务严重不足, 以药养医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下老百姓对医疗体制的一个普遍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一份关于医疗卫生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已经成为专为特权阶层们服务的工具。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城镇有70%的人、乡村有百分之96%的人承受不了目前昂贵的医疗费用, 而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经费, 有80%却是为850万以上的党政军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服务的。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 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 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从该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 国家支付的医疗费用大部分用于满足一部分“特权”人士使用, 而绝大多数民众没有享受过这些待遇。这些特权阶层的存在, 侵占了群众的基本利益, 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建设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党内腐败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大瓦解性因素。另外, 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但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对人的关怀, 忽略了自身应该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成为了当前某些社会恶劣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如交通事故中“压伤不如压死”, 老人跌倒了无人敢扶, 见死不救等等这样的例子现在比比皆是, 群众在这样的体制下为了避免自己利益的损失, 也不得不做出违背良心、道德的行为, 如今人性冷漠、心灵麻木、道德滑坡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社会现实了。所以, 什么样的体制造就什么样的人, 由于缺乏体制性的保障, 全社会普遍缺乏安全感, 人与人之间的起码的信任关系都被摧毁了, 更不要说去建立什么远大崇高的共同信仰了。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集体主义这些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原则、精神在这样的体制下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口号了。

(六) 社会管理体制问题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滞后, 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弊端, 影响着信仰建设, 主要表现为:1、许多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至上理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不足。不少地方领导只重视经济增长, 追求政绩而无视民生建设, 有钱公款吃喝、旅游、出国, 却无钱办教育、医疗和发放工人工资;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府越位、缺位、错位和失位等现象依然存在。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也应该是服务者, 但往往管控思想严重, 服务意识淡薄, 不关心群众需求和疾苦, 习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正因为有了“官压民”的社会乱象, 才有了“民仇官”的事件和心理。同时, 一些本来应该由民间组织和市场解决的问题, 政府却越权承担, 成本很高却效率低下, 特别是近些年涉及公益、慈善的丑闻不断, 失去了民众的信任, 导致了群众的不满。当一个政党、政府不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己任, 失去了民众的信任时, 又如何号召民众为共同理想奋斗、树立远大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呢?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去进行信仰建设, 无疑是毫无效果。

三、结语

远大的社会理想、崇高的社会信仰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社会的信仰建设不可或缺。而真正有效的信仰建设却又不能离开社会现实的土壤。在当前的中国,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真正建立起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良性社会体制,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就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广泛认同、使党和政府正确的政策路线得到支持。所以, 必须加强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一个有效、公平、公正的良性社会体制中, 塑造出道德高尚、理想远大、信仰崇高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奋斗!

摘要:信仰建设的实效性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体制的支持, 当前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信仰建设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因此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制、解决民生问题是搞好信仰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体制,信仰建设,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晓梧.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信仰建设 篇8

一教育信仰危机与高水平大学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源

对于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 教育界、学术界以及社会舆论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分析, 其中既有学术道德与行政道德的建设与完备问题, 包括相关个体的道德修养与价值观问题, 也有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问题以及大学文化、现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问题, 甚至还有社会分配体系的公正性问题、法律体系的完备性问题及监督的严格性问题, 本文认为, 这些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还不是根本因素, 不是根本原因。

追根溯源, 当代中国大学之所以出现种种不规范、甚至是腐败丑恶的现象, 以致难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信仰出现了严重危机。所谓教育信仰, 按照石中英教授的说法, “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 (石中英, 2000) 。在本文中, 教育信仰是针对高校而言的, 指的是大学各层教育主体 (包括校党委、校长、校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师等各层机构及其成员) 在教育活动中所信奉的、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终极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

由于教育信仰是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宗旨背后的终极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 所以教育信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教育信仰往往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 最终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水平。一个大学如果没有教育信仰或者没有明确的教育信仰, 那就意味着这个大学没有明确而稳定的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宗旨, 这个大学的办学方针、办学定位也就会处于模糊状态, 当然谈不上建设高水平大学了。反之, 如果一个大学虽有明确的、但又是不适宜的教育信仰, 最终也会影响大学办学的质量, 影响高水平的大学建设。

在传统教育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还涉及人性的教化、文化的传承问题, 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教育最终是要以促进人的成长 (包括身体、知识、人性、技能等方面的成长) 为根本。对于这种以人的成长为根本的教育信仰, 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应当承认, 这种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是符合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 大学毕竟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教育研究机构, 育人是其核心工作, 学术研究是为培养高等专门人才服务的, 否则, 大学就无法与社会上以赢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机构区别出来, 也无法与进行产品制造的企业区别出来, 无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西方,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家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教育, 重视人的价值,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 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 充分揭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的内涵。在当代, 哈佛大学虽然办得很出色, 在各种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一, 但其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仍然对哈佛大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 重视研究生的教育, 重视市场名利, 轻视本科, 轻视教学, 轻视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忘了后者才是大学的灵魂, 其中不乏人本主义的视角反思[1]。

在学术界, 许多人往往把教育信仰理解为教师的教育信仰, 实际上,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的教育信仰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教领域, 大学也有自身的教育信仰, 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都在自己的校训、校风、大学章程、办学理念中有意或无意地阐释自己的教育信仰。因此在本文中, 所谓教育信仰的危机指的就是大学各方面的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的危机, 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信仰的危机。在当代中国, 其典型表现就是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教育管理行政化与大学职能非教育化。所谓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 就是指大学不以非功利的育人为目标, 而以教育产业化、排名化、官僚化为价值目标;所谓教育行政化, 就是指大学管理不具有强调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学术管理特征, 而具有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特征;所谓大学职能的非教育化, 指大学过于关注所谓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而忽视了办学育人的根本宗旨。在目前中国高教界, 许多大学的教育活动不是以育人为中心, 而以非教育的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大学排名为中心, 注重大学产业的经济价值, 注重大学排名的社会效益, 注重毕业生的社会地位, 内部管理行政化, 形成了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 导致教师教育信仰的功利主义变化, 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异化现象 (即高等教育的“去教育化”现象) , 阻碍大学教育的高水平建设与发展。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 当代中国没有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那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信仰, 处于“信仰缺失”状态, 以致我们缺乏教育信仰。实际上, 正如李向平、沈顺福等学者所说的, 中国虽然是一个缺乏宗教感的民族, 但是并不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 只不过中国人的信仰形式与西方不同, 如中国人的信仰是弥散性信仰, 西方人的信仰是制度性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是多元的, 西方人的信仰是一元的等等[2]。与此相类似, 我们也不是没有教育信仰, 只不过持有的不是西方中世纪意义上的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教育信仰, 也不是近现代西方具有启蒙运动意义上的科学理性主义意义上的教育信仰, 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内圣外王”意义上的德性主义的教育信仰, 而是片面追逐大学现实名利、忽视“育人”核心地位的功利主义教育信仰。

实际上在当代中国, 目前的大学高水平建设之所以遇到严重困难, 最主要的原因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严重膨胀, 导致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教育信仰与功利主义教育信仰的冲突, 造成我们的教育信仰的严重危机。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人才, 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其实质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及其相关评估指标体系的影响, 许多高校把建设高水平大学当成办学的目的, 强调按照高水平、甚至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指标来办大学, 片面强调学科排名、教学成果排名、科研经费排名, 重视教育功利, 其实质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 这两方面导致人本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冲突。

目前大学办学的核心虽然名义上是人才培养, 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 也没有把人才培养当成大学办学的核心, 而是根据大学排名指标提升的需要进行办学。在大学的排名过程中, 由于人才培养质量是靠招生人数、精品课程数、品牌专业数、重点学科数、师生比、优秀教学成果奖等一系列定量指标来衡量的, 于是, 许多大学纷纷在这些指标上做文章, 不惜弄虚作假, 或者是不择手段进行人际公关, 结果, 学生的人格培养、心理问题、生理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以致这些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出, 名牌大学自杀者也是屡见不鲜。在排名过程中, 由于科学研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于是许多大学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教师争课题、拉项目, 拼命在SC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导致一些人不择手段拉课题或进行学术抄袭, 以至于低水平的文章与课题重复很多, 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教师的精力也因过多投入到科研方面, 对教学产生了很大冲击。在社会服务方面, 许多学校为了大学排名, 也拼命进行产业化服务, 以致影响教学活动的展开。实际上, 一个大学除了人才培养, 是应该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 但三者之间应当有关联性, 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科学研究是大学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前提 (大学的高水平在根本上也是由科学研究水平决定的) , 社会服务是大学高水平科研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延伸, 三者之间不能因为功利主义的动机而互相脱节。

许多人认为当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是因为我们的大学不像大学, 大学管理过于行政化, 学术权力受到行政权力的有力制约, 法人地位不明, 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 招生、发文凭、教学大纲、甚至一些课程的内容与大纲都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授权, 教授的权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平心而论, 这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 在缺乏适宜的教育信仰背景下, 即使大学得到了办学自主权, 大学的管理就能够走上正轨吗?可以想象的是, 许多大学肯定会出现滥发文凭的现象, 肯定会出现按照社会热点需求大量、重复招生的现象, 由此造成人才过剩、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目前高校存在的学生就业困难会更加严重。

有人说当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是因为教授治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权力过大。这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教授治学能够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前提又是什么呢?它对教授的教育信仰又有什么要求呢?在当代中国, 由于种种缘故, 大学主要的行政人员也都是教授或研究员, 有些甚至是院士, 为什么没有支持教授治学呢?此外, 目前许多大学存在的学术腐败现象有相当一些就有教授或研究员参与其中, 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够通过“教授治学”建成高水平大学呢?

有人说当代中国没有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掌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我们缺乏足够的资金,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与生源, 我们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的文化传统有问题, 甚至是我们的民族基因有缺陷等等, 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理由都不够充分, 要知道在民国时期, 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后来的西南联大都建成了高水平大学, 甚至是世界一流大学, 进入20世纪后, 哈军工、香港科技大学办学历史短, 也都建成了高水平大学, 显然不是我们没有掌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问题, 也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或民族基因问题。就资金、师资与生源而言, 我们现在的条件恐怕远远比西南联大要强多了, 显然, 这些都只是次要原因, 教育信仰才是根本原因。

有人说当代中国没有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那是因为我们的诚信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 出现了严重危机。无疑, 诚信危机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教师学术剽窃, 学生考试作弊, 领导弄虚作假, 这些都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教育操守, 也影响着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问题是单纯的诚信教育能否解决问题呢?显然不能, 因为高校的教师、学生及领导都知道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而且高校教师与领导本身就是教育者, 明知故犯, 显然, 诚信危机是高校的学术腐败与行政腐败、难以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不是根本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3 41因, 教育信仰才是根本原因。

一句话,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教育信仰出现了危机, 偏离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知识、德性、身体、创新能力等方面)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把大学教育向高水平推进的人本主义教育信仰, 而滑向了单纯注重社会评价定量指标提升、忽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功利主义教育信仰, 由此导致我们许多大学过于重视附加在教育活动社会评价上的东西, 以致不自觉丧失了对教育事业的神圣敬畏心理, 丧失了对教师神圣职业的敬畏, 由此导致大学教育伦理严重扭曲。目前虽然有许多高校意识到教育伦理的重要性, 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 但由于社会环境、教育政策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缘故, 没有能够深入到教育信仰层次, 所以作用有限。

二中国教育信仰危机的形成及其根源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中国的教育信仰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是有历史过程的, 也有非常复杂的现实根源和思想根源。

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教育信仰危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古代社会, 由于儒家“尊师重教”文化传统的影响, “天地君亲师”的价值秩序、科举制度形成的“学而优则仕”制度体系, 导致教育、教师、教学在中国古代有着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各地夫子庙对孔子的崇拜, 对科举状元等优等考生的热捧, 私塾学校、书院、太学等对孔子等人的儒家经典的反复背诵热捧, 实际上形成了以儒家为核心的德性主义的教育信仰。在这里, 教育是一个实现“内圣外王”神圣目标的事业,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还涉及人性的修养教化、文化的传承问题, 涉及安邦定国的人才培养, 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但是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 传统的教育信仰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富国强民、抵御外来侵略, 教育承担了“救亡图存”、“兴邦强民”的人才培养历史使命, 实用主义思潮逐渐占据了上风, 注重个人修养的文化传统逐渐受到削弱, 注重社会责任担当的文化传统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此过程中, 我们不仅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而且也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西方的大学制度就是在此过程中引进的。

“五四运动”对于孔家店的打倒, 破坏了中国人两千余年形成的对于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敬畏, 由此导致对于儒家倡导的“天地君亲师”价值秩序的批判, 导致对于教师职业神圣性的毁灭。民国时期由于受外来列强的侵略, 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教育由此赋予了救国救民的崇高使命。不幸的是, “教育救国”就像“商业救国”一样, 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救国最直接的途径还是武装革命, 因此, “教育救国论”最终还是为“革命救国论”所取代。

建国以后, 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在“反右”及十年“文革”期间, 由于受阶级斗争等“左倾”政策的影响, 知识分子被打成了“臭老

42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3九”, 列入受改造的小资产阶级范畴, 一些有突出成就的学者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 关牛棚戴高帽, 接受学生及普通群众的批斗, 教授、学者及教育职业斯文扫地, 对于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粉碎“四人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平反昭雪, 随着知识分子相关政策的落实, 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帽子也逐步被摘掉, 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其社会地位得以逐步提升。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商业化思潮的泛滥, 教育逐渐变成了经济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功利化、商业化由此开始, 八、九十年代许多人离开高校下海经商创业就是受这种经济思潮影响的典型表现。进入20世纪末以后, 各种教育评估机构对大学的排名对大学教育的功利化产生了更大影响, 许多大学为了短期的排名效应采取了拔苗助长、弄虚作假的措施, 导致了传统的注重个人修养、注重社会担当的教育信仰受到无情的解构。

从现实根源上看, 大学教育信仰的危机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管理体制上, 大学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教育行政部门从招生、经费、毕业文凭、课程设置、学科设置等各方面制约大学的发展, 以致出现严重的教学行政化现象, 一切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红头文件转, 大学的学术管理也被迫出现行政化, 教育活动的神圣性、复杂性与探索性受到严重冲击;在教育经费方面, 由于不同等级的高校所获得的发展机遇、发展经费不一样, 985高校经费及社会地位明显高于211高校, 而211高校也在经费与发展机遇方面明显高于公办普通高校, 普通公办高校又高于民办高校, 但是, 在总体上, 大多数高校经费不足, 由于受教育主管政策限制, 学校筹集经费的渠道也是有限的。于是, 一些高校走上了产业化、商业化的道路, 甚至走上了变相买卖文凭的道路, 学术腐败、招生不规范等现象层出不穷, 大学的社会声誉一落千丈, 高等教育的尊严受到严重冲击。就高校管理而言, 随着大学排名的社会影响日增, 大学之间的竞争非常明显, 于是, 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一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活动, 大学的育人功能及其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受到严重忽视。在当今, 许多高校为了争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甚至是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拼命挖人才、拉关系、挣大课题, 严格地按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各项指标建设高校, 可是, 所有这些高校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大学排名是高校发展的结果, 排名本身不是目的。大学如果失去了育人的根本, 也就失去了灵魂, 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最终也失去了意义。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我们可以在解放前能够建成许多高水平大学而目前却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

从思想根源上看, 大学的教育信仰危机是由于大学、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把大学所进行的高等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的产品生产, 忽略了人性、教育活动以及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复杂性、神圣性与特殊性, 把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政治教育, 忽视了感恩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信仰教育等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 大学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型、复杂性与神圣性, 首先, 大学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中级知识水平的青年学子, 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都相当匮乏、世界观与人生观都还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不同的是, 人的成长不仅包括生理过程在内的生理成长, 不仅包括心理的成熟与社会经验的丰富、价值观丰富与成熟的过程等心理成长的过程, 还包括人性成长的过程, 人性的成长具有自己的特定规律, 这些决定了大学教育的阶段性、复杂性与特殊性。其次, 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具有自身的规律, 具有自身内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 还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社会公民, 要遵循人性成长、知识传播、道德养成、信仰内化的内在规律。第三, 大学是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术教育机构, 大学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学知识的传承、研究与拓展也具有自身的规律, 高校自主、学术自由、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生修学、民主管理、追求真理、服务社会, 这是千余年来高校发展的普遍规律, 不可违背。

简言之, 由于种种历史、现实与思想的根源,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教育行政化、教育腐败, 学术剽窃等现象层出不穷, 大学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名利场, 许多人热衷于发表论文、挣项目、搞产业, 育人活动排在了很低的位置, 教师也不能安心于教学, 由此造成教育信仰的危机, 最终导致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瓶颈。

三重塑教育信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对策研究

由此可见, 我们要建设高水平大学, 就必须要重塑教育信仰, 超越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 重新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 从信仰的确立、内化及其制度建构三方面重建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 以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成长为根本, 摆正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基础:

首先, 我们要深刻反思目前的种种教育弊端, 重塑教育信仰, 确立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如果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信仰危机, 就会发现, 其深层原因在于我们始终没有深入反思目前的种种教育弊端, 没有从内在的角度反思教育的价值, 而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度量教育的价值, 把教育当成一种手段, 当成了实现各种功利性目标的手段, 形成了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因此, 我们要形成真正合理的教育信仰, 就必须转换视角, 从教育对象发展的内在需求角度反思我国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 把教育信仰建立在对人性、教育、高等教育的复杂性、特殊性与神圣性上, 建立在对人才培养的神圣性上, 合理处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 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确立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

其次, 借鉴中国古代的教育信仰及其信仰养成传统, 加强道德修养, 尤其是加强诚信修养,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教育信仰。我们要真正确立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 仅仅从观念上确立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与我们民族传统的教育信仰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信仰, 只有这样, 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才能在中国扎下根来。实际上, 中国传统的教育信仰也是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的, 只不过重视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是德性的培养, 重视德性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重视的是个人的发展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统一。对此, 我们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新的诠释, 在加强知识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 加强个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提升全球责任担当意识, 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人本主义教育信仰。

最后, 制定大学章程, 确立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把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贯穿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 并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给予人本主义教育信仰以制度保障。教育信仰虽然是体现在各层教育者个人的价值观与其行为中, 但是, 教育者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个人的价值观与其信仰的力量由于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是有一定脆弱性的, 最终还需要大学制度来保障。

从制度层面上说, 我们要确保人本主义的教育信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就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教育改革, 制定具有“育人为本”的大学章程, 优化大学治理结构, 确立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外, 各大学与政府主管部门形成明确的权力界限, 大学自主办学, 政府、社会以不同方式对学校的办学方针、管理制度等进行监督, 让大学真正成为具有明确自主权的高等教育机构;对内, 大学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信仰, 合理界定政治权力 (党委) 、行政权力 (校长等) 、学术权力 (教授) 、学生权力在大学管理体系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并通过大学章程在法律上确立下来。在大学章程中, 要确立具有人本主义特色的教育信仰、办学目标以及管理体系, 落实大学办学的育人功能, 防止大学教育的非教育化倾向, 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人才培养上, 提倡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服务, 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强调大学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引导功能, 以超前的文化引导、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 通过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合理的教育信仰的稳定形成与良性发展。

当然,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形成合理的教育信仰,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就一定能够实现几代人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参考文献

[1]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3]沈福顺.论信仰的本质——兼驳中国人没有信仰论[J].东岳论丛, 2009, (3) .

信仰建设 篇9

一、坚定职业信仰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校近几年的扩招,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重急遽上升,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高校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群体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新,加上青年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给高校教师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他们相对缺乏艰苦生活的考验和实际工作的磨炼,担负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但任重而道远,尤其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于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成为当前师德研究的热点。综观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研究,我们会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理论探讨层面上,文章题目虽然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但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对师德共性问题的泛泛而谈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缺乏深入分析。二是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过多地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层面,而忽视了师德作为道德问题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研究理论上有待于深化和细化。基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解决问题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坚定职业信仰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重要因素。

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看,道德的终极价值系统在于信仰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古代中国天理对人伦的持久佐证,现代中国共产主义信仰对道德人格的巨大动力作用,都证明特定的信仰系统可以支撑特定的道德体系。教师道德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对这一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而对职业终极价值的把握就必然上升到职业信仰的层面。信仰系统的存在可以使职业变得神圣起来,职业信仰可以提升现实人格的境界和心理感受。青年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及其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道德方面的是非评价与人格特征,这就是信仰给予青年人的力量。试问缺乏职业信仰的教师,怎么能忠诚于教育事业?怎么可能有高尚的师德呢?伦理学的这一基本命题为解决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

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来看,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从教育的现实来看,教师主要是靠传递知识系统来引导学生发展。但“有学问”不等于成“人”,教师依靠什么引导学生成“人”呢?教师的职业信仰使教师突破知识的传递进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世界,促使教师自我成“人”,进而引导学生成“人”。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高校教师因为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信仰的有无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的引领者。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使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确实地担当起教人成人的教育责任,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必须使自身的职业精神内化为思想境界,使之进入到信念、信仰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钟情教师职业、献身神圣事业的不竭动力,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高尚的师德才能自觉内化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并指导实际行动。

从高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来看,一方面,教师这个职业在时下是清贫和寂寞的,教师的职业先天性地决定了它只会是远离功利的“冷门”,对一些博士、硕士来说,算不上风光诱人的职业,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太愿意选择这一职业。一些人即便选择了这个职业也不太安业、勤业,更不用说敬业、乐业了。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绝大多数受的是非师范教育,本身对职业的理解很容易产生偏差,承诺终身执教的比例不容乐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信仰现状令人堪忧。职业信仰对师德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年教师群体的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而以职业信仰为切入点,无疑是找到了一条捷径。高校青年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师职业, 就会生成崇高的使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从中找到人生的理想,升华道德境界与生命价值。所以说坚定职业信仰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强化职责与使命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基础

在大多数人眼中,职业已成为“饭碗”的代名词,面对职业压力与困境,很多人经年累月地沉浸在无奈与压抑中。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才能做到工作并快乐着呢?这就涉及对自身职业职责的认识和职业意义的理解了。坚守职责与使命既是社会法则、道德法则,也是心灵法则。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人,强化该职业职责与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是职业信仰教育的基础。

通过教学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大学在其产生之初就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教学、育人是大学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这是青年教师理解自身职责必须要深刻领会的内容。青年教师要强化职责意识,具有使命感,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献身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青年教师从执教之日起,就应充分认识到,这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业。无论何时,都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终生无悔。

(2)搞好教学。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搞好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搞好教学的前提,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师倾情投入、执著工作,不计私利地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以崇高的品德塑造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培育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关心学生。

(4)正确对待科研工作。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我们的天职,科学研究、追求真理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承担着科研的任务,这点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教书育人,这也是当前对青年教师产生消极评价的一个突出方面。当前在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性认识,科研成果的多少、优劣是决定职级、待遇的硬指标,教学工作则是软指标。这样,许多青年教师有意无意之间就轻视了教学工作。出于功利的需要,过分强调科研在自己职责中的分量,甚至忽视教书育人,忙碌于“妙笔著文章”,而不再“铁肩担道义”。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培养教师职业责任感,学校应通过思想教育和多种监督检查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在科研方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学术道德的失落,学术责任感的淡化,不良学术行为的出现。青年学者应该保持学术良知,尊崇学术道德,强化学术责任,力求做到道德文章皆佳。

三、把职业当成事业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深化

把职业当成事业干,实现职业与事业的统一,这是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选择教育的年轻人如果能够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教育者的舞台就会变宽广,三尺讲台同样可以演绎精彩人生。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信仰教育中,必须强调把职业当成事业这一认识,这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深化。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钟情教育事业。事实上,中国社会历来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将孔子奉为圣人,是很早就有的事情,以前人们供奉的主要牌位就是“天地国亲师”,可见,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被人们从信仰层面放到了和祖先、神灵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工作是值得我们终身奉献的事业。国学大师钱穆讲:“职业往往是社会要求于我和我要求于社会的,而事业则是我在此职业上善尽责任外,又能自我贡献于社会的。只知道职业,其实是人生的痛苦。必待有事业,才是人生的快乐。”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就是职业与事业的统一、职业向事业的升华。当前教育工作和教师职业面临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的境地,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整个中国教育事业都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害。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新生力量,解决上述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干事业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职业,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高校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新的世纪,青年教师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切实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深化职业精神。职业是每个人安身立命、养家立业的基础和保证,职业关乎生存,但绝不仅仅满足生存。职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报偿,更要有内心的满足感和生命的充实感,这就需要深刻理解职业精神。职业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承载着一种道德、一种精神。职业精神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蕴藏着使命感、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核心元素。高校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群体,在职业生涯中,必须有正确的职业精神的引领。教师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这一特殊的使命,这就决定了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精神,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精神永恒的主题,同时,教师职业是一种无私付出的职业,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核。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作支撑,就必然生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效履行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通过敬业来成就大业。所谓敬业,就是指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自己的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如果将敬畏心态上升到视职业为天职的高度,那就离成就事业只是一步之遥了。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敬业是支撑、是动力。敬业的人具有使命感,能够执著投入,永不懈怠,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对于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使有了这种认识,对于职业的热爱,有时也会受到兴趣、待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涉及到觉悟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认识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责任所在,自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就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光荣与神圣,充分看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职责,努力做到钟情教育事业、矢志不渝,进而全身心地投身本职岗位,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敬业必须落实在勤业上。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中,勤勉守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人们广泛推崇。古人讲:“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勤的本质就是尽己之力,对所担负的工作勤勤恳恳,不怠不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必然面临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积累相对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勤”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言败,不放弃,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十年必定磨一剑,只要我们不断进取,教育事业必将为我们实现和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广阔的空间。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信仰在中的特殊地位。青年教师应该把职业升华为事业,将信念转化为信仰,以坚定的职业信仰引领一思一念,对待一职一责,规范一言一行,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提升形象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4.

信仰建设 篇10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了使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并使其成为支配其各种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这种转型期的是国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信仰建设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当前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给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有调查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的“九宗罪”,表现为:生活腐化、玩物丧志、堕落傍款、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等等。作为高校教师,从多年与学生打交道和对学生的观察中,笔者总结出国内大学生整体素质近几年还是在不断提升的,特别是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但是,上面所提的这“九宗罪”在部分大学生中还是能发现其影子的。如不加以教育引导,将会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的总体质量,没有好的人才,国家的发展也必然滞后。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这是对行政管理专业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笔者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定义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认为行政管理是对公权力的一种运用,是掌握公权力的人员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区别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机关管理、人事管理等。从这个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培养方案都可以得知,该专业类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公共事业的可能性最大,进入公务员序列的人数也较其他专业人数多。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信仰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较有其普遍性,即作为普通大学生所应树立的信仰,同时又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未来就业部门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特征,同时又手握大量公共资源与公共权力。因此,这部分大学生除了应拥有基本的信仰,还必须有坚定的行政伦理信仰。

二、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而行政伦理学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2]。宏观来看,学习与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能帮助行政人员抵御腐败伦理的侵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行政人员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更好地运用权力。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变革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同时我们的物质财富也日渐丰富,价值观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就会导致道德判断的多样化,人们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应当的,缺乏统一认识。不同标准的道德认知导致了不同道德层次的道德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不同标准的行政伦理认知必将导致行政伦理失范。

行政伦理失范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腐败。腐败治理的途径也不可谓不多,但是反腐效果总是不佳,主要根源就是我们对行政伦理的忽视。因此,不管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都有必要唤起对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视以及加强行政伦理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生行政伦理教育,使之正确地认识权力和公共利益,树立公平正义价值观。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行政伦理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化反腐倡廉行动,从源头预防做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提出要加强“准公仆”的行政伦理教育,树立该专业大学生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防腐于未然,使未来的公共管理系统更加廉洁,更加高效,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

2.培养准行政人员健全的行政人格。完善科学的行政伦理教育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培养高尚的行政人格,帮助学生在进入公共事业单位后,更加有效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行政伦理冲突,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3.行政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伦理课程,但是通常只是作为选修课程,不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重视程度均不够;相关方面的研究欠缺;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囿于教材,教学手段死板,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自然不能对课程提高兴趣。

三、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设置

为了达到以上所期望的目标,行政伦理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了效率观、法治观、和权力观;在分别讲清楚这三观各自内涵的前提下,特别要重点讲清楚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于民;另一方面,如果握有权力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认清权力的来源与本质就容易错误地使用权力。贪污腐败就是典型的以权谋私的权力滥用,目前热议的行政不作为其实也是为官者不能很好地认识权力、运用权力所造成的一种权力滥用。从现实中可以发现,其实大量行政人员都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权力,也才产生了上面所说的权力滥用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权力观讲解必须从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权力进行思考,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

主要就是公平正义观。这部分内容关键是需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于公平正义的诠释和解读,进而联系国内公共行政实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公平正义并且把握公平正义的方向。

3. 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它不同于国家利益和集团(体)利益,也不同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主体数量不确定、实体上具有共享性等特征,如何识别公共利益是政府制定、司法和行政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注意区分其和国家利益、共同利益等的相关概念异同。如果对公共利益的内涵理解不清,那么在实践工作中,也就会出现失误。现实中,不乏打着追求公共利益的旗号,但实际却是在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行政活动的价值实现。

4. 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是指国家行政人员在公共事务中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资格、行政规格、行政品格和行政风格的内在统一。行政人格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它的公共性、责任性和主体性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行政人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讨论。第一,视角比较:制度论、环境论与主体论;第二,历史检视:传统行政伦理与病态人格;第三,现实审度:行政人格扭曲与行政伦理;第四,从人格重塑的角度探索了行政伦理重建的有效途径。一是确立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定位。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的确立是行政伦理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行政伦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软约束,是一种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它必须以行政人员自身对伦理道德的认同与信仰为前提条件。二是高扬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三是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当然,这里提出的几方面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是非常根本和重要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提到的相关内容就不重要。笔者列出以上几点内容只是想以此为例说明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伦理学课程不能如同高中政治思想那种带有通识和宣传性的课程。而是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概念、现象;理论联系现实,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总之,大学生信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公共行政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还必须是具备高尚行政人格、以公平正义为指导、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人民公仆。

参考文献

[1]王全铁.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雪花 酿造啤酒信仰 篇11

8月底,它先是宣布成为助力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啤酒企业;接着,8月29日又在沈阳厂启动了“雪花·第一酿造”活动;9月份到年底,雪花啤酒将邀请社会各界参观者体验遍布其他城市的特色工厂。

今年上半年,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更是显示,雪花啤酒以高达1172万吨的年销量蝉联啤酒企业销量第一,雪花啤酒品牌销量以1062万吨继续保持第一。作为连续9年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品牌,雪花啤酒也成为首个破“双千万吨”的啤酒企业。换句话说,也就是每天有超过千万消费者购买和饮用雪花啤酒。

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后期,当中国销量第一的公司过百万吨时,雪花啤酒的年销量仅20多万吨,那么,短短十几年,从数万吨到千万吨,雪花的第一是如何“酿造”的,是规模优势,还是人才、设备、工艺优势?拥有了傲人成绩的雪花啤酒走向了开放。走进亚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雪花沈阳工厂,首批参观者在啤酒车间内见证了泡沫丰富、颜色清透的雪花啤酒从原料进厂到成品下线的全过程。雪花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生产中心质量总监钟俊辉等一线雪花人向记者讲述了第一酿造背后的故事。

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

雪花敢于提出第一酿造,背后是其对设备、工艺、消费者第一感受等每一个细微环节的不懈追求。雪花啤酒生产中心质量总监钟俊辉指出,雪花啤酒为了满足全国消费者的高品质要求,不断在自我提升。

雪花啤酒的硬实力是一流的。雪花啤酒在全国有将近100家啤酒厂,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家啤酒集团拥有如此多的啤酒工厂。“啤酒是讲究新鲜的产品,雪花啤酒拥有更多工厂,就能尽可能地接触到更多消费者。”钟俊辉说,雪花啤酒严格按照消费300公里的概念规划布局,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喝到新鲜的啤酒。

不仅如此,他们也在工艺技术上不断提升,锻造自身软实力。雪花啤酒总部有研发中心,在伦敦和SAB合作,全球顶级研发中心支持他们的技术。他们应用了一项“微生物PCR检测及ESR新鲜度控制技术”,确保啤酒新鲜度。消费者喝到当天销售的啤酒和3个月以后的酒,都与刚刚出厂的新鲜度是一样的。

记者在沈阳工厂了解到,啤酒的生产是需要一个集体协作和克服自然困难的过程。酒需要闻、尝,据悉,中国啤酒行业有53个评委,其中光是来自雪花的评委就占了约四分之一,雪花有实力从口味上保持稳定和一致。

最懂中国消费者

更重要的,雪花啤酒还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做了重点研发。

消费者在雪花啤酒整个管理体系中位于最核心的位置。2003年,雪花啤酒创新性地以“消费点质量管理”的概念,替代了传统的生产质量管理模式,开始了消费点指数(CQI)在酿造生产中的应用。

在全行业,甚至全球,雪花啤酒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提出消费点指数概念的公司。“生产好啤酒容易,但实际上消费者在餐馆里喝到啤酒和在工厂喝刚生产下线的产品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钟俊辉坦诚,产品下线有很多环节,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在外面喝到的雪花啤酒跟工厂刚下线的一样新鲜,这就是消费点质量管理制度要起作用的地方。

每个月,雪花啤酒总部都会派小组模拟消费者到终端抽样品尝,以确保消费者喝到的酒跟工厂刚下线的酒是一样的,他们通过细微的变化来评价产品在消费者体验中的真实质量。整个产品从原料,到生产过程本身的质量,再到运输环节、售点终端,所有的环节都确保标准化,雪花啤酒精心打造的是一条啤酒的全鲜链条。

而且,雪花啤酒在啤酒业里开创性地引入了醇酯比的指标。钟俊辉指出,人们到国外就很有体会,国外喝啤酒是慢慢品,而中国人的消费特点很不一样,一般都是应酬当中大量喝、猛喝,然后会头疼、难受。雪花啤酒通过几年的研发,合理地优化了啤酒成分中的醇酯比,对其控制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使得消费者可以大量喝酒,第二天也不会感受到头疼,可能有点晕,但不会上头。

和其他同类品牌相比,雪花啤酒显然更懂中国消费者,它已经给舶来品的啤酒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

更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努力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雪花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并购。

雪花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并购没有想象中重要。“2012年底,雪花内部做了一个测算,把当时所有的工厂加在一起的产量和现在的产量进行比较,总产量中并购来的部分仅仅占35%,而65%是华润雪花通过市场扩张和新建工厂完成的,当华润雪花销量1000多万吨的时候,65%就是700万吨。”曾申平指出。

回顾中国啤酒的发展路径,雪花啤酒并不认同自己是游戏市场的资本巨鳄。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中,在行业激烈竞争的长河中,他们做出了很多消费者看不见的努力。

他们变革了积弊已久的分销体系,采取直销策略;他们自身也在积极转型。据悉,2008年后,雪花的净增量主要都来源于中高端产品,比如勇闯天涯和雪花纯生。得益于精制酒的高端布局,华润雪花2013年净利增14.6%,高于整个行业水平。

但雪花的努力不仅限于此。曾申平总结,雪花的酿造能力、酿造水准、酿造好啤酒的追求与信仰支撑他们在中国第一酿造这么多年,成为消费者信赖品牌的标准。

信仰建设 篇12

2.以财税机制鼓励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

专业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中心应该比一般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更广, 除了办理求职登记、参加现场招聘会、享受职业指导等基本服务外, 还应包括社会保障办理、创业资金贷款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比如学生可以用自主研发成果向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申请基金支持或优惠贷款, 或对其后续的商业开发通过服务中心申请财税优惠;再如为帮助贫困生走出资金瓶颈困境可由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给其一定期限的免息贷款等。

3.以保障机制完善就业市场社会网络的覆盖

失业大学生的处境有时可能比民工还要艰难, 因此必须尽快将其纳入社保范围, 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一是大学生失业保险费用可由政府和学生共同负担, 对贫困学生可考虑由财政全额给付。二是简化大学生临时救助手续, 通过登记, 将在册符合规定的大学生, 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补贴;并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鼓励他们积极创业。三是由政府提供职业规划、专业培训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4.以激励机制广泛引导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

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应该把激励此类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解决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正面效应。比如可允许将其列支的毕业生工资按一定比列进行所得税抵扣, 或在原有税率优惠的基础上再加大优惠力度;再如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就业, 就业达一定期限以上的, 可给予生活补贴、学费返还、技能再培训等。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群体,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群体。然笔者并不认同。“超女”、“快男”的出现不但不能够证明这一群体没有信仰, 反过来更是印证这是一个有信仰的群体。只不过他们的信仰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信仰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因此, 我们认为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阶段的大学生信仰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法律信仰”的辨析, 寻找到“Y”时代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 就能在巩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化解社会对当下违法犯罪年轻化、知识化趋势的难题。

一、“法律信仰”的渊源

信仰是指人类对圣贤的主张、主义, 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 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是对某种事物的极度信任和崇拜, 并把该事物作为整个人类运转的最高指南。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正是基于这一理论, 面对西方法治危机的现实, 在分析梳理了西方三大法学流派的基础上于《法律与宗教》中首次提出“法律信仰论”这一论调的。他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二、“法律信仰”涵义的辨析

对于“法律信仰”涵义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看法与观点:许章润在《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一文中认为, “法律信仰是赋予法律以生命力的主体心灵状态, 穷极而言, 也是法律之所以为法律, 而且具备合法性的必备要素。另一方面而言, 则为法之具有合法性的自然结果和外在确证。”叶传星在《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一文中写道:“法律信仰一般是指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尊崇敬仰的态度, 是对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信仰的姿态, 一种大众对于法律的忠诚, 是对法律之下生活的德性的一种确认, 表明人们愿意热诚地投入到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斗争中, 并把参与这场斗争视为自己的一个庄严使命和责任。”谢晖在《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一书中指出“所谓法律信仰是两方面的统一:一方面是指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活动。”等等, 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指出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在笔者看来, “法律信仰”的涵义至少包含了以下几点: (1) 它是一种“人”的意识; (2) 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意识及其演化的行为; (3) 它以法律为最高评价标准。综合起来:法律信仰就是指人在理性地分析选择后, 对法律产生的极度信任和崇拜, 坚信只有法律才能保护和实现人的最高价值, 并把法律作为行动的最高指南。它根源于人对人性和社会的选择, 是一种对社会法信任和依归感, 是一种神圣的、不容他人为之践踏, 心甘情愿为之而献身情感意识。

三、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必需

从“法律信仰”涵义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信仰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 而当下的大学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象牙塔”走出, 堕入滚滚红尘, 成为了初具社会性的“人”, 他们也同无数的“人”一样, 时常将自我抛弃于和谐与冲突之中, 任由具有自由意志的“自我”选择任意的行为方式, 而其行动的开始、过程、结果又具有无数种可能。因此, “自我”必须选择一种标准来规范“自我”, 更为规范关系中的“他”, 形成一种“行为边界”。法律从它产生的渊源就决定必将成为“自我”的选择之一, 但选择中却饱含差异。不同的“人”对法律的选择尺度也就不同, 有的浅尝即止, 将法律视为“工具”;有的极度崇拜, 将其信奉为行动和意识的最高指南。然, “法律信仰”的本质就是需要极度信任和崇拜法律的“人”以法律为自我意识行为的准则, 藉此保障和维持“人”的社会集体生活秩序,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这其中“法律信仰”紧紧围绕着“人”的需求的两个基本点:物质与精神。它与宗教信仰等相比:它是物质的而非超物质的, 不带有虚幻性, 不是超验的, 失去了物质利益性它就不再是“法律信仰”, 它主张“人”通过利益诉求、利益博弈、利益妥协、利益融汇等路径实现物质的自我最大化。但它又不同于拜金主义, 物质利益绝非成为信仰的目的, 其最终的信仰目的在于精神的愉悦, 通过物质利益的公平追逐, 实现社会生活秩序与规则的和谐。这其中法律成为了合理分配权利义务、创造互利共赢和谐关系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准则而非统治工具。大学生群体作为初具社会性的“人”, 它的“入世”迫在眉睫, 它的选择更为关键, 它的影响更为深远, 这样作为规范“自我”和“他”的法律的“信仰”教育就成了必需。

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生力军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 其法律信仰的培养绝非可以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潜移默化、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依靠课堂仅仅可以实现法律基础理论的了解, 绝非“信仰”, 而空谈“信仰”, 如果没有必要的基础理论支撑也会形同空中楼阁。笔者认为要实现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1. 剖析“法律信仰”养成的规律, 因势利导

“法律信仰”如同其他信仰一样, 其养成的规律也有一定的规律, 很难一撮而就。在齐依南、赵志勇所著的《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一文中就提到:需要→服从→认知→情感。的确, “法律信仰”的养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开展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时必须内外结合, 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己的“需要”, 这样只有把握了学生自己的“需要”, 法律信仰形成的心理动力就能形成。在此基础上, 尽管“Y”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所谓“叛逆性”, 但从他们对崇尚“杰伦”、追逐“宇春”的狂热中也不难发现其内心追求的执着, 一旦他们对“法律”有了更好的认知, 他们这种狂热追求正好可以催熟对法律的信仰, 而避免更多如其他成人般的顾虑和萎缩。

2. 加强知识教育, 奠定“法律信仰”的坚实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 “法治”与“人治”的对比已经越来越明显, “法治”优于“人治”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这是一种社会进步,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培养这种主流意识, 在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法治”的意义, 正确理解权与法的关系, 理解各种权力对法律的服从和遵守, 树立“法至上”的观念。大学生只有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 才会有学习法律基础理论的源动力, 才不会将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当作走过场, 才能为“法律信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多措并举, 探求培育“法律信仰”良方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都很难实现。笔者认为在培养上, 单纯的理论教育只能是一种知识的灌输, 虽为必不可少, 但也不能过分依赖。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只能解决有了解欲望和渴求的大学生的需要, 对于本身缺乏内在需求的大学生只会平添烦恼, 增加他们对法律的反感和误解。注重平常的渗透, 将法律知识的传授寓于日常学习、实践的环境中, 拓展教育途径, 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并重, 发挥教育的合力。营造依法办事, 依法治校,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校园法律文化和氛围。推进法治化进程,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的社会主义法制环境。塑造全面有效的系统教育。

4. 激发内心渴望, 实现“法律信仰”的认同

马克思说过,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法律信仰也是如此。大学生在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社会关系的利害矛盾和利害冲突。他们需要“法律”这样一种“规范”来调整。但他们的行为最初不过是一种被动, 他们不得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做出行为, 来避免法律制裁“自我”而规范“他人”, 只是在表面上遵从法律。然而, 随着大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深入, 对法的认知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法的精神、法的价值将会有更加深刻领会。正如“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一旦激发了大学生们对法的内心渴望, 其个体将从被动遵从上升为自愿、自觉地服从, 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 最后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把法律看作是由外在力量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东西, 一个与己无关的多余的外物, 而是认为这法律就是自己的, 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须臾不可分离, 形成了对法律的信仰, 实现“法律信仰”的认同。

摘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群体, 其法律意识关乎国家社稷。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辨析, 从“法律信仰”的渊源和涵义入手, 探求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合适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辨析

参考文献

[1]喻磊, 苏王清.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法律初探[J].调查研究, 2007.3

上一篇: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下一篇:外覆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