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

2024-12-04

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共4篇)

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 篇1

信仰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是因为信仰不论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而言, 它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 为社会道德体系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依据。今天,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面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 信仰包涵的价值整合、文化认同、行为引导等功能和特点, 必然成为我们驻足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困境面前, 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信仰的价值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 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 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 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与行动。因此, 信仰属于精神范畴, 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 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 “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 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 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 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信仰属于文化现象, 是被动地依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发展、固化定型, 而它的指向又被划归于所依附的文化圈, “最终归属到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定的阶级”。信仰属于价值观念, 它构成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力和判别力, 指导人们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活动, 并时刻支配、调度甚至控制着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正如李德顺所说:“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 “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

二、信仰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对于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而言, 信仰可以检验主体理想信念的同质同向性, 并对主体理想信念具有无限制的强制性和趋同力, 直至归附于它的终极指向。

(一)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性评价

理想信念的确定是个体自我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只有上升到理性阶段, 才具有科学的情感指向, 并发展定型为科学的追求和愿望。信仰与理想信念的终极指向殊途同归, 信仰价值体系涵盖整个思想意识的理性层面, 并对理想信念上升到理性层面提供逻辑上的论证作用, 尤其对理想信念的价值指向和社会经验积累提供完整的理性评价。

(二)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终极指向

对于个体而言, 信仰是寻求绝对和终极的精神渴望, 是人的精神支柱, 始终引领着人们向无限递升的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 信仰所指向的终极价值正好为理想信念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同时, 理想信念本身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终极价值取向合理性说明的基础之上, 从而形成对未来价值目标的情感取向和行为诉求, 它的精神轨迹与信仰的终极指向正好是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三)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固化的精神形态

信仰是对文化价值的真理性认识和反映, 它的形成不是出于个体的某种嗜好, 也不是屈从于某个权威的命令, 而是根据满足个体价值需求的程度, 整合社会生活中分散的个体意识而形成固化的精神形态, 即共同信仰。共同信仰反过来对个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目标进行牵引和指导, 使个体的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情感张力, 并从中体验和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文化形态方面看, 孕育和培养信仰发生、发展的特定文化形态, 赋予了信仰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信仰的对象、信仰的追求、信仰的终极指向等方面都有它特定的精神机制在发挥作用。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应用范围和特定的取向, 并且统摄着一系列评价规范和基本准则”。因此, 信仰的价值体系成为人类思想观念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它积极地评价着人类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并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指南。

三、如何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

信仰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 除了依据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之外, 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层级结构和对个体行为的指导, 更直接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 在内容上

面对多元的文化格局, 信仰体现着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所以要始终用核心价值抢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信仰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对内是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能量释放, 对外是表现在终极目标上的一种动力和支柱, 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合目的、合规律的探索和创造。当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动时期, 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成为高校信仰建设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 自觉调整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尊严”的思想共识和价值信仰,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高校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面对多样的社会思潮, 信仰体现着对主流意识的整合, 所以要始终用爱国主义唱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因此, 高校要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 客观、科学地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使爱国主义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 成为凝聚全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符号。

面对一时紊乱的道德秩序, 信仰体现着对主体行为的塑造,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理想人格引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风尚。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理想人格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经受了无穷的拷问和验证。今天, 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是将自我完全置身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 在领悟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文化心态和人格取向, 不仅要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的优秀品质, 而且要具备追求利益的经济职能, 更要在解决社会主义背景下人生的终极意义、恒久的价值关怀和道德的安身立命上富有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 信仰体现着对个体需求的满足,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和谐理论构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点。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生存意识的发生而发展的, 当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存状态时, 便自觉地萌动了对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无休止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定格为信仰。“和谐理论”的产生, 是实现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矛盾和解的协调发展, 表现了更高的思想和生活境界。因此,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和谐理念, 为全面解答广大师生不满意、不理解的热、难点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 在方法上

确立主渠道与主阵地统一的教育思路。作为高校信仰建设的主渠道, 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在发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 建立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需求与满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精神需求的基础上, 完全将信仰价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为信仰价值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持普适教育与个性引导的教育原则。从目前现状来看, 学生对信仰价值的趋同, 都是在客观现象的转述之下, 被动地形成对社会经验的初步认知和理解。因此, 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必须合乎个性发展与价值认同形成的规律。首先, 注重个体引导。除了采取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适教育外, 高校还要注意分析个性差异而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其次,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仰, 进而整合、提升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

实施学科渗透与专业捆绑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找准结合点。高校应充分挖掘各专业教学中蕴含的信仰价值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与成才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理想追求。其次要瞄准切入点。将信仰价值的相关内容渗透进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之中, 高校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遵循规律。高校要遵循信仰发生的规律, 尊重学生的情感认同,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正确价值、科学信仰的趋近和追求。

发挥校园文化与舆论导向的教育功能。首先, 高校要加强党在思想理论界的领导, 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传媒上的传播和宣传力度, 确立舆论宣传的正确理论导向。其次, 高校要正确把握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 积极开辟网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坚守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最后, 高校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舆论引导功能, 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入手, 提炼蕴含信仰价值导向的主旨, 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的人文环境。

(三) 在机制上

完善评价机制。在定性方面, 高校要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纳入信仰建设的目标、任务中, 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的重大作用, 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在定量方面, 高校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 鼓励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把价值认同体现到日常生活、同学交往之中, 在为别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 增强价值认同, 养成良好习惯。

完善整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对信仰建设目标进行整合, 使信仰建设的目标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相吻合, 引导学生在科学信仰的价值选择中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摒弃过去只依赖学校政工人员和教师的单一形式, 建立基础性、全员性、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确立全方位的信仰建设网络,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因家庭贫困、竞争力较弱、就业压力大而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 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 关注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增强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民主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建立公正、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 引导大学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完善控制机制。高校要加强信仰建设, 必须构建教育与管理互补的控制机制, 不仅要依靠道德观念进行教育, 还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融入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 对那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诋毁党的先进理论的种种谬论, 进行坚决的批判, 保证当代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现象的基础上, 消除对信仰本身的盲目排斥, 给信仰以应有的地位, 为确立科学的信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论信仰价值的发生.哲学研究, 1994, (5) .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3]李德顺.论信仰.

[4]张成珊.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建构.

[5]戴素芳.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障碍及其排除.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 .

[6]王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扬州大学学报, VOL10, (4) .

[7]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 (2) .

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 篇2

一、坚定职业信仰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校近几年的扩招,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重急遽上升,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高校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群体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新,加上青年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给高校教师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他们相对缺乏艰苦生活的考验和实际工作的磨炼,担负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但任重而道远,尤其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于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成为当前师德研究的热点。综观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研究,我们会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理论探讨层面上,文章题目虽然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但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对师德共性问题的泛泛而谈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缺乏深入分析。二是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过多地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层面,而忽视了师德作为道德问题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研究理论上有待于深化和细化。基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解决问题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坚定职业信仰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重要因素。

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看,道德的终极价值系统在于信仰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古代中国天理对人伦的持久佐证,现代中国共产主义信仰对道德人格的巨大动力作用,都证明特定的信仰系统可以支撑特定的道德体系。教师道德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对这一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而对职业终极价值的把握就必然上升到职业信仰的层面。信仰系统的存在可以使职业变得神圣起来,职业信仰可以提升现实人格的境界和心理感受。青年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及其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道德方面的是非评价与人格特征,这就是信仰给予青年人的力量。试问缺乏职业信仰的教师,怎么能忠诚于教育事业?怎么可能有高尚的师德呢?伦理学的这一基本命题为解决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

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来看,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从教育的现实来看,教师主要是靠传递知识系统来引导学生发展。但“有学问”不等于成“人”,教师依靠什么引导学生成“人”呢?教师的职业信仰使教师突破知识的传递进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世界,促使教师自我成“人”,进而引导学生成“人”。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高校教师因为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信仰的有无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的引领者。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使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确实地担当起教人成人的教育责任,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必须使自身的职业精神内化为思想境界,使之进入到信念、信仰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钟情教师职业、献身神圣事业的不竭动力,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高尚的师德才能自觉内化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并指导实际行动。

从高校青年教师的特殊性来看,一方面,教师这个职业在时下是清贫和寂寞的,教师的职业先天性地决定了它只会是远离功利的“冷门”,对一些博士、硕士来说,算不上风光诱人的职业,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太愿意选择这一职业。一些人即便选择了这个职业也不太安业、勤业,更不用说敬业、乐业了。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绝大多数受的是非师范教育,本身对职业的理解很容易产生偏差,承诺终身执教的比例不容乐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信仰现状令人堪忧。职业信仰对师德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年教师群体的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而以职业信仰为切入点,无疑是找到了一条捷径。高校青年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师职业, 就会生成崇高的使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从中找到人生的理想,升华道德境界与生命价值。所以说坚定职业信仰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强化职责与使命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基础

在大多数人眼中,职业已成为“饭碗”的代名词,面对职业压力与困境,很多人经年累月地沉浸在无奈与压抑中。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才能做到工作并快乐着呢?这就涉及对自身职业职责的认识和职业意义的理解了。坚守职责与使命既是社会法则、道德法则,也是心灵法则。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人,强化该职业职责与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是职业信仰教育的基础。

通过教学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大学在其产生之初就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教学、育人是大学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这是青年教师理解自身职责必须要深刻领会的内容。青年教师要强化职责意识,具有使命感,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献身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青年教师从执教之日起,就应充分认识到,这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业。无论何时,都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终生无悔。

(2)搞好教学。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搞好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搞好教学的前提,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师倾情投入、执著工作,不计私利地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以崇高的品德塑造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培育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关心学生。

(4)正确对待科研工作。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我们的天职,科学研究、追求真理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承担着科研的任务,这点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教书育人,这也是当前对青年教师产生消极评价的一个突出方面。当前在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性认识,科研成果的多少、优劣是决定职级、待遇的硬指标,教学工作则是软指标。这样,许多青年教师有意无意之间就轻视了教学工作。出于功利的需要,过分强调科研在自己职责中的分量,甚至忽视教书育人,忙碌于“妙笔著文章”,而不再“铁肩担道义”。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培养教师职业责任感,学校应通过思想教育和多种监督检查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在科研方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学术道德的失落,学术责任感的淡化,不良学术行为的出现。青年学者应该保持学术良知,尊崇学术道德,强化学术责任,力求做到道德文章皆佳。

三、把职业当成事业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深化

把职业当成事业干,实现职业与事业的统一,这是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选择教育的年轻人如果能够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教育者的舞台就会变宽广,三尺讲台同样可以演绎精彩人生。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信仰教育中,必须强调把职业当成事业这一认识,这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信仰教育的深化。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钟情教育事业。事实上,中国社会历来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将孔子奉为圣人,是很早就有的事情,以前人们供奉的主要牌位就是“天地国亲师”,可见,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被人们从信仰层面放到了和祖先、神灵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工作是值得我们终身奉献的事业。国学大师钱穆讲:“职业往往是社会要求于我和我要求于社会的,而事业则是我在此职业上善尽责任外,又能自我贡献于社会的。只知道职业,其实是人生的痛苦。必待有事业,才是人生的快乐。”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就是职业与事业的统一、职业向事业的升华。当前教育工作和教师职业面临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的境地,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整个中国教育事业都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害。青年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新生力量,解决上述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干事业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职业,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高校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新的世纪,青年教师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切实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深化职业精神。职业是每个人安身立命、养家立业的基础和保证,职业关乎生存,但绝不仅仅满足生存。职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报偿,更要有内心的满足感和生命的充实感,这就需要深刻理解职业精神。职业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承载着一种道德、一种精神。职业精神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蕴藏着使命感、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核心元素。高校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群体,在职业生涯中,必须有正确的职业精神的引领。教师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这一特殊的使命,这就决定了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精神,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精神永恒的主题,同时,教师职业是一种无私付出的职业,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核。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作支撑,就必然生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效履行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把职业当成事业就要通过敬业来成就大业。所谓敬业,就是指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自己的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如果将敬畏心态上升到视职业为天职的高度,那就离成就事业只是一步之遥了。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敬业是支撑、是动力。敬业的人具有使命感,能够执著投入,永不懈怠,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对于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使有了这种认识,对于职业的热爱,有时也会受到兴趣、待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涉及到觉悟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认识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责任所在,自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就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光荣与神圣,充分看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职责,努力做到钟情教育事业、矢志不渝,进而全身心地投身本职岗位,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敬业必须落实在勤业上。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中,勤勉守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人们广泛推崇。古人讲:“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勤的本质就是尽己之力,对所担负的工作勤勤恳恳,不怠不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必然面临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积累相对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勤”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言败,不放弃,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十年必定磨一剑,只要我们不断进取,教育事业必将为我们实现和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广阔的空间。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信仰在中的特殊地位。青年教师应该把职业升华为事业,将信念转化为信仰,以坚定的职业信仰引领一思一念,对待一职一责,规范一言一行,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提升形象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4.

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 篇3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文献来源

我们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为主要文献来源, 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7月。

文献检索的数据库有: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特色期刊) , 万方学术搜索数据库, 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

文献检索的方法为:在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中选择“书名”, 检索词输入“教育信仰”, 匹配项选择“精确”进行检索, 检索到1本。在其余的数据库中, 选择检索项“篇名”, 设定检索词为“教育信仰”进行检索, 检索到期刊论文177篇、博士学位论文0篇, 硕士学位论文5篇, 重要会议论文1篇, 报纸文章6篇;分别选择检索项“关键词”、“主题”, 设定检索词为“教育信仰”进行检索, 未发现新的论文;对检索的文献进行鉴别考证 (“篇名”中含有“信仰教育”、“信仰”与“教育”的文献也出现在检索结果中, 甄别后剔除) 、剔除重复或不相关的文献 (6篇报纸文章均属呼吁性或评论性文章, 予以剔除) 后, 最终得到期刊论文57篇 (1篇重要会议论文以同名论文在期刊上发表, 合并计算) 、硕士学位论文5篇。把以上检索到的63篇研究成果作为研究样本。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 并加以描述, 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 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 就分析过程而言, “内容分析大致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定量分析是用比较规范的方法读取相关的文本资料的内容, 把文本资料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数据, 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 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定性分析主要由研究者通过阅读、收听或观看, 然后依靠主观的感受理解、体会和分析, 来解读、判断和挖掘信息汇总所蕴含的本质内容”[3]。我们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仰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达到梳理研究历程、回顾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反思研究不足、展望研究趋势。研究设计的分析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分析过程中, 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和研究方法等四个维度主要采用定量分析, 而研究内容维度则主要采用定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发文数量

研究成果的发文数量能从一个方面直观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从中可以看出该研究所处的阶段、研究者关注的高低、同时可以根据数量统计来预测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梳理我国教育信仰的研究文献, 按照时间 (年份) 的先后顺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表明, 2000~2014年间我国教育信仰研究的发文数量呈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2000年仅有1篇, 以后呈现逐年稳定上升趋势, 到2012年达到一个高峰 (16篇) 。这反映出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并积极投身教育信仰研究。因此, 教育信仰研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未来很可能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 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可以反映出一个研究领域发展的成熟度。有着完整理论体系的研究领域其学位论文、专著或书籍应该是丰富的;期刊论文所反映的是当前探讨的一些热点、前沿问题, 对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基础性的支撑作用。[4]

表2显示, 在统计的2000~2014年的63篇文献中, 期刊论文有57篇, 占总数的90.5%;学位论文有5篇, 占总数的7.9%;著作只有1部, 占总数的1.6%。这说明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的, 出版的著作仅有1部且是论文集。不难看出, 目前的成果形式是比较单一的, 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成果尚不具系统化、体系化, 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但是, 我们也注意到研究生群体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并以学位论文的形式进行研究, 这将有助于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进一步统计分析, 发现:发表教育信仰论文的期刊分布比较分散, 发表2篇以上的期刊仅4种, 分别是《现代教育论丛》 (5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篇) 《教学与管理》 (2篇) 《中国成人教育》 (2篇) 。在发表的期刊中, 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江苏高教》《浙江社会科学》3种属于CSSCI (2014~2015) 来源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种属于CSSCI (2014~2015) 来源期刊扩展版, 说明教育信仰的研究层次还有待提高。

(三) 作者类型

作者的来源及其研究水平是影响研究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发文作者类别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揭示出研究该领域的主体作者分布状况及其研究的使用范围。[5]

注:论文若出现多位作者, 以第一作者为准进行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 在统计的63篇文献中, 有58篇来自高等院校, 2篇来自科研院所, 所占比例为95.2%, 来自中小学校的仅占3.2%。显然, 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群高度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理论工作者中, 他们是研究的主力军。同时, 也反映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所占比例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由表4可知, 发表2篇及其以上文献的仅有8位研究者。因此, 研究队伍的主体与构成须拓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湖南科技大学的张建新是这个领域的代表, 他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研究”1项, 指导2篇教育信仰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著作《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研究》1部, 先后发表教育信仰研究系列论文10篇, 其中第一作者5篇;表4中发表3篇的2位作者均是其研究团队成员。

由表5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我国对教育信仰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匮乏, 作者单位十分分散, 发表2篇及其以上文献的作者均来自高等院校, 且仅有6所。值得注意的是, 师范院校 (尤其是部属师范大学) 和一线中小学校并未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主体和引领者。

(四)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十分重要, 正确、恰当的研究方法是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的必要工具和手段, 也是发现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重要途径。我们把所检索的文献按实证研究、思辨研究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见表6。

从表6的统计结果来看, 教育信仰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思辨研究, 所占比例为90.5%;实证研究相当少, 仅占9.5%, 且都是问卷调查。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教育信仰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复杂教育课题, 在加强思辨研究的同时, 需要更多重视实证研究, 且要注意实证研究具体方法的多元化。

(五) 研究内容

关于教育信仰的研究, 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理论视域下教育信仰的基础研究、现实语境中教育信仰的实践研究、特殊群体教育信仰的初步研究。

1.理论视域下教育信仰的基础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信仰的内涵、结构、价值和特征等的阐述上。从教育信仰的内涵来看, 把教育信仰的本体性解释或逻辑起点归结为对教育应然价值的追求, 不少学者都持这种观点。如, 教育信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之中所形成的对于教育本然价值的确信。”[6]又如, 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的极度信服和遵从, 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人自身的信仰和对教育信仰的统一。”[7]但是, 最具代表性、认可度最高的观点是:“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8]可见, 学术界对教育信仰内涵的认识基本达成了共识:一是教育信仰属于精神范畴, 是教师个人的内心力量;二是教育信仰的主体是教师, 教育信仰是被教师所拥有的。

关于教育信仰的结构研究, 一种观点从教育信仰的具体内容出发, 认为教育信仰包括“对人自身的信仰、对生命的信仰和对教育中爱的信仰”[9];或者包括育人为本的宗原观、传道为先的使命观、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观和推崇学术的文化境界观[10];或者包括信仰生命教育、信仰公民教育和信仰素质教育[11]。另一种观点延续了信仰的内在机理结构的认识, 认为教育信仰的主体结构是“教师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或者是由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构成的[13]。可见, 学术界都认为教育信仰是一个结构较复杂的有机整体, 可以拆分为具体的组成部分的。

关于教育信仰的价值的研究, 普遍认为教育信仰的价值包括个体本体论价值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活动领域的价值 (教育合力的巨大凝聚力) , 以及社会功能价值 (引领我们走出时代的困境) , 并且以对教师个体产生的价值为最主要的方面。

关于教育信仰的特征, 概括起来, 不外乎“超越性”、“前实践性”、“主观性”、“价值性”、“稳定性”[14]等。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提出了教育信仰的“凝聚性”和“教育性”[15]特征。此外, 也有学者进一步扩展教育信仰的超越性, 主要体现在“超现实性”、“超功利性”和“排他性”[16]。由上可知, 学术界对教育信仰特征的把握比较准确, 基本达成了共识。

2.现实语境中教育信仰的实践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信仰的危机、原因和对策等方面。普遍认为, 当代我国的教育信仰呈现危机或缺失状态。有学者认为教育信仰缺失主要表现为“教育功利主义的泛滥、教育情感的枯竭、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的缺失”[17]。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教育信仰的“功利化”、“庸俗化”、“多元化”[18]。还有学者认为教育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价值的迷失”、“教育目标的去人性化与工具性倾向”和“知与行的脱节”[19]。

关于教育信仰危机或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 主要是“虚无主义的兴起”、“功利主义的张扬”、“技术主义的暴政”[20]。从中观层面看, “评价标准的功利性”、“评价标准的片面化”[21]等教育体制弊端是诱发教育信仰危机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 教育信仰缺失源于教师自身因素 (即“教师职业倦怠感”和“教师成就动机内驱力缺失”) 、学校因素 (即“人文关怀”和“组织氛围”) , 以及社会期望值[22]。

教育信仰的培育对策, 从生成机制来说, 需要“培养正确的教育认知”, “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形成坚定的教育意志”[23]。从学校途径来说, 必须“加强教师职前的价值教育, 梳理科学的价值观念”、“完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 提高教师身份认同感”[24]、“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25]。从内在途径来说, 必须“关注教师的存在”、“重塑教师的自由”和“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26], 具体策略有“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书刊”、“重振教育仪式的作用”、“加强榜样宣传和学习”、“指导教育行为反省”、“对原有教育信仰进行理性的批判”[27]。

3.特殊群体教育信仰的初步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免费师范生”和“班主任”这两个群体身上。

关于“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研究比较单薄且零散, 集中在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内涵、影响因素、培养等三个方面。关于内涵, 都定义为“免费师范生对教育职业的认同与执教意愿”;关于影响因素, 主要从学校教育 (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校园氛围) 和个体意识 (个体的预期、个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的角度进行分析;关于培养, 主要包括免费师范生教育的“一体化” (课程衔接化、师德榜样化、校风优良化) 、完善相关制度 (弱化就业环境刺激、开放准入制度、加大违约成本) , 以及免费师范生的“幸福、公正、仁慈、义务、良心”的培养。

关于“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研究就更单薄了, 目前仅有1篇经验感想式的小论文, 从一线班主任的实践角度出发阐发班主任教育信仰对其专业成长的意义, 并没有做相应的理论研究, 也没有揭示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独特性。

三、我国教育信仰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我国教育信仰研究, 为研究者、教育者思考、践行教育信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启示, 为后期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丰富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但这些研究仍然存在着某些缺憾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一)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 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很多研究成果流于零星描述与经验总结, 缺乏理性分梳与系统阐释。

第二,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间的隔离比较严重, 融通不足。统计分析发现, 该领域的研究者几乎全部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者, 几乎未见教育一线的中小学实践工作者。而且, 理论研究者的研究多是思辨性的, 缺少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而一线的实践工作者的思考多是经验、感想之类的, 缺少应有的理论支撑或提升, 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出现失衡或割裂状态。

第三,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已有研究主要以思辨研究为主, 实证研究比较少且缺乏科学性, 混合研究几乎没有。教育信仰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生成的, 需要研究者对实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而统计结果显示现有研究仍然集中在思辨研究, 这有碍于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削弱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推广性。

第四, 已有研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信仰的内涵、结构、价值、特征等基本问题, 认识到当代教育信仰危机或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但对于教育信仰的生成机制、教育信仰危机的根源等深层次的关键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 影响到所提出的培育对策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 深化教育信仰的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已有研究对教育信仰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 对其基本问题进行了某些有益的探索, 需要深入探讨的是教育信仰是如何生成的, 影响教育信仰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主体教育信仰的养成有何差异, 教育信仰是否存在危机, 对教育信仰危机如何评估, 教育信仰的培育主体如何确立, 培育对策如何构建。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有利于教育信仰的整体构建。未来的研究, 可在借鉴“ (现代) 信仰学”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教育信仰学”。

第二, 运用复杂思维, 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的实证研究和混合研究。思辨研究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与分析, 研究结论缺少广谱性。未来的研究, 应尽可能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运用多元研究方法, 尤其是实证研究 (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教育叙事、课堂观察、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 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 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 并积极运用于教育实践, 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使其相互映证。

建设基于信仰的教育 篇4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了使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并使其成为支配其各种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这种转型期的是国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信仰建设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当前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给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有调查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的“九宗罪”,表现为:生活腐化、玩物丧志、堕落傍款、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等等。作为高校教师,从多年与学生打交道和对学生的观察中,笔者总结出国内大学生整体素质近几年还是在不断提升的,特别是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但是,上面所提的这“九宗罪”在部分大学生中还是能发现其影子的。如不加以教育引导,将会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的总体质量,没有好的人才,国家的发展也必然滞后。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这是对行政管理专业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笔者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定义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认为行政管理是对公权力的一种运用,是掌握公权力的人员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区别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机关管理、人事管理等。从这个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培养方案都可以得知,该专业类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公共事业的可能性最大,进入公务员序列的人数也较其他专业人数多。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信仰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较有其普遍性,即作为普通大学生所应树立的信仰,同时又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未来就业部门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特征,同时又手握大量公共资源与公共权力。因此,这部分大学生除了应拥有基本的信仰,还必须有坚定的行政伦理信仰。

二、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而行政伦理学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2]。宏观来看,学习与研究行政伦理学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能帮助行政人员抵御腐败伦理的侵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行政人员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更好地运用权力。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变革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同时我们的物质财富也日渐丰富,价值观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就会导致道德判断的多样化,人们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应当的,缺乏统一认识。不同标准的道德认知导致了不同道德层次的道德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不同标准的行政伦理认知必将导致行政伦理失范。

行政伦理失范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腐败。腐败治理的途径也不可谓不多,但是反腐效果总是不佳,主要根源就是我们对行政伦理的忽视。因此,不管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都有必要唤起对行政伦理教育的重视以及加强行政伦理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生行政伦理教育,使之正确地认识权力和公共利益,树立公平正义价值观。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行政伦理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化反腐倡廉行动,从源头预防做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提出要加强“准公仆”的行政伦理教育,树立该专业大学生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防腐于未然,使未来的公共管理系统更加廉洁,更加高效,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

2.培养准行政人员健全的行政人格。完善科学的行政伦理教育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培养高尚的行政人格,帮助学生在进入公共事业单位后,更加有效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行政伦理冲突,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3.行政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伦理课程,但是通常只是作为选修课程,不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重视程度均不够;相关方面的研究欠缺;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囿于教材,教学手段死板,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自然不能对课程提高兴趣。

三、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设置

为了达到以上所期望的目标,行政伦理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了效率观、法治观、和权力观;在分别讲清楚这三观各自内涵的前提下,特别要重点讲清楚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于民;另一方面,如果握有权力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认清权力的来源与本质就容易错误地使用权力。贪污腐败就是典型的以权谋私的权力滥用,目前热议的行政不作为其实也是为官者不能很好地认识权力、运用权力所造成的一种权力滥用。从现实中可以发现,其实大量行政人员都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权力,也才产生了上面所说的权力滥用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权力观讲解必须从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权力进行思考,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

主要就是公平正义观。这部分内容关键是需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于公平正义的诠释和解读,进而联系国内公共行政实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公平正义并且把握公平正义的方向。

3. 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它不同于国家利益和集团(体)利益,也不同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主体数量不确定、实体上具有共享性等特征,如何识别公共利益是政府制定、司法和行政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注意区分其和国家利益、共同利益等的相关概念异同。如果对公共利益的内涵理解不清,那么在实践工作中,也就会出现失误。现实中,不乏打着追求公共利益的旗号,但实际却是在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行政活动的价值实现。

4. 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是指国家行政人员在公共事务中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资格、行政规格、行政品格和行政风格的内在统一。行政人格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它的公共性、责任性和主体性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行政人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讨论。第一,视角比较:制度论、环境论与主体论;第二,历史检视:传统行政伦理与病态人格;第三,现实审度:行政人格扭曲与行政伦理;第四,从人格重塑的角度探索了行政伦理重建的有效途径。一是确立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定位。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的确立是行政伦理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行政伦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软约束,是一种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它必须以行政人员自身对伦理道德的认同与信仰为前提条件。二是高扬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三是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当然,这里提出的几方面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是非常根本和重要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提到的相关内容就不重要。笔者列出以上几点内容只是想以此为例说明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伦理学课程不能如同高中政治思想那种带有通识和宣传性的课程。而是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概念、现象;理论联系现实,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总之,大学生信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公共行政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还必须是具备高尚行政人格、以公平正义为指导、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人民公仆。

参考文献

[1]王全铁.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上一篇:茄子的栽培技术下一篇:乳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