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2024-09-09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通用8篇)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篇1

摘要

毕加索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文学文本只有通过审美化教学,才能顺应文学的审美本性和儿童的审美天性。因此,应以审美的视角教学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把审美视角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点,儿童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才能达成儿童精神成长与语言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儿童文学 审美教育 文学特征

宜顺论文网

目 录

总论„„„„„„„„„„„„„„„„„„„„„„„„„„„„„„„„4

一、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5

(一)仁爱的“人性美”„„„„„„„„„„„„„„„„„„„„„5

(二)荒诞的“趣味美”„„„„„„„„„„„„„„„„„„„„„6

(三)想象的“自由美”„„„„„„„„„„„„„„„„„„„„„6

二、基于儿童文学审美特征的审美培养„„„„„„„„„„„„„„„„„7

(一)以人性美培养学生“爱”的审美情感„„„„„„„„„„„„„7

(二)以趣味美培养学生“快乐”的审美情趣„„„„„„„„„„„„9(三)以自由美培养学生“想象”的审美能力„„„„„„„„„„„10 参考文献„„„„„„„„„„„„„„„„„„„„„„„„„„„„„12

宜顺论文网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总 论

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 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儿童文学”仅指幼儿文学和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则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在培育学生的品性、涵养孩子的情趣、丰富孩子的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在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守护着儿童的精神成长, 这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 也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同一般文学一样,儿童文学活动(儿童文学创作一儿童文学作品一儿童文学欣赏)主要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所以审美是儿童文学的本质。审美教育就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者)审美经验(感受、体验乃至操作),以培养、陶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活动或过程。”

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不能取代,就在于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渗透到其它教育诸环节中,与其它教育相辅相成。以美养善,寓教于美,能促进道德的完善与升华,以美启真,丰富想象,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美怡情,净化心灵,则有助于学生调节心理,疏导情感,增进身心健康,可以说审美教育独特的本质和陶冶作用,是其它教育的形式难以企及的。审美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将愈加显示出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审美作用在文学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教育,认知等其它作用,没有审美作用的文学不成为文学。谈起审美作用,读者就会想到形式上说耳悦目的娱乐作用,仅仅好看,好玩,也不能完全涵盖儿童文学的意义和功能。儿童文学不是玩具,而是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它能给人正确认识,教育作用的内容的美。所以,单独谈教育功能或审美功能,都有偏颇之嫌。教育功能和审美功

宜顺论文网

能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王世德指出,审美作用不仅指形式悦耳悦目的娱乐作用,还包括悦目赏心中使人惬意悦心,能给人正确认识,教育作用的内容的美。

一、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儿童文学所包含的作品范围是相当广阔的。从读者对象上看,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少儿文学、少年文学;从体裁种类上看,儿童文学又分为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科学文艺、图画文学等不同类型。每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具有自身的审美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它们都具有如下特征:

(一)仁爱的“人性美”

人性是人文关怀的基础,人情美是人性美的表现,他人的人文关怀使孩子感到人情的温暖,是文学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每一位作家首先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位文学家,能够将关于“人”的种种诉诸笔端,此外,每一位儿童文学作家都有一颗爱儿童的心,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经受生命之炼狱的洗礼,最后王子与另外一个公主结婚,在面临生命毁灭的时刻,她本可以通过杀死王子来恢复自己的海底生活,但她没有这样做,宁可自己化作海上的泡沫,以自我的毁灭来维护他的幸福。她的一切善行和忍让,已让爱情之光上升为一种更为博大而富于同情闪光的精神之花。失去了爱情,但获得了人类更伟大的情感——博爱。整篇故事中,对人性的美的讴歌达到那样的高度,人被描写得那么庄严,那么高贵,读来竟有一种样式天穹般的眩然。小人鱼的可爱,正在于小人鱼身上这种纯金般的品格,仁慈善良、纯真无私、忘我利他,这些都是在体现着人类精神品质中最为难能可贵的元素,爱的主题以及人性美的展现。儿童文学用爱来浸润儿童的心境,给儿童带来无限的欢乐。儿童文学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沃土和营养源泉。

儿童式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智慧之门开启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质朴的、原始的、直线式的。儿童对文学美的感受过程是充满童心的。儿童总是满怀兴趣地观察一切,率真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想象和幻想在其整个精神活动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儿童的这些特点正是艺术思维的实质所在。儿童根据其思维特点可以分为幼儿期(3一6岁)、童年期(7一12岁)、少年期(一2一16岁)。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审

宜顺论文网

美能力是不同的,例如幼儿期的儿童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语言最能引起他们学习记忆的兴趣。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审美能力给予不同的审美教育方式才能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避免出现低于或高于儿童实际审美水平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尊重儿童的思维特征,另一方面使儿童乐于接受,并促使儿童前进。

(二)荒诞的“趣味美”

趣味美根源于“儿童生命、精神中所蕴含的质朴品格和儿童文学创作者质朴的人格品质”。从形式上看,儿童文学作品完全采用儿童自己的语言,简洁、朴素,篇幅短小,而且描写的都是儿童身边的趣事;从结构上看,儿童文学作品线索清晰,单线式展开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富于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往往通过夸张、变形、拟人等手法表现出来。在美学形态上表现为怪、丑、滑稽等戏剧类型。“喜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喜的对象总是有一个正常的假象,这个假象把其非正常的本质掩盖起来,在现象上就表现为用非正常来掩盖自己的偏离。“喜剧的美育意义,表现为它在使人活得轻松快乐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清醒机敏的审美顿悟能力”。挪威作家埃格纳的童话《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就是一篇妙趣横生、以滑稽反常出名的作品。童话中的三个强盗不是人们一般印象中的凶狠残暴的强盗,相反是三个童心味十足,又懒又笨,而心眼并不坏的强盗。他们的口号是:“打倒洗碗!”因此,他们的贼窝又脏又臭。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把熟睡中的苏菲姑姑给偷来做“管家婆”。但苏菲姑姑力图使他们自食其力的严厉管束,又使他们宁肯坐班房也不愿受管束。因此在她酣睡中又把她送回了家。后来强盗们被抓,但班房却是在民警家里。在善良的民警夫妇的教育帮助下,他们终于抛弃了强盗职业,改邪归正,并在一次救火中,为豆蔻镇立了一大功。整篇作品在荒诞的宽厚和仁爱的故事中弥漫着令人捧腹的滑稽笑趣,读来令人感到趣味无穷。儿童文学总是洋溢着诙谐幽默和欢愉之美。儿童文学是愉悦的,这种愉悦性源自于儿童的本性和对快乐的向往。发现人生的快乐和寻求精神的和谐正是美育的根本追求。

(三)想象的“自由美”

“把注意力放到人身上,把人当作人看,当作我们在他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所发

宜顺论文网

现的人,根据他自己的各种利益来填充他的实践和心灵的人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好动的,儿童的思想是自由的。审美感知是诸审美能力要素的基础和门户,审美感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其他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可以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这种想象与联想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这“不仅展示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美学心态,而且充分满足了儿童读者喜欢变幻,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格林童话《长袜子皮皮》里面的皮皮就是一个火红头发、力大无比、爱开玩笑、喜欢冒险的小女孩,不仅有穿一只黑袜子、一只棕袜子的奇怪嗜好,而且有一个冗长而又奇怪的全名: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皮皮说:“过完圣诞节三天就过复活节, 过完复活节三天就放暑假, 暑假一直放到11月1日, 而11月1日又开始圣诞节假期了。”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想上学,只想游戏,他们渴望自由,期盼没有拘束的生活,皮皮的这番话语让我们感受到这个自由的孩子不想被束缚的性情。这些天真、充满孩子气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儿童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天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什么不允许的。林格伦通过这些幽默、活泼、风趣的语言叙述孩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是一种自由、狂野的幻想和实践所带来的身心的愉悦,使得儿童的童心和童真得到自由地释放,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本性。一个似乎无所不能的皮皮,一个有花不完的金币的皮皮,一个爸爸在孤岛上当酋长的皮皮,一个自由自在想干啥就干啥的皮皮。她的生活,大概是所有失去自由的儿童们所共同希望的吧,也是所有生活在压力下缺乏自由的每一个人所共同希望的吧。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二、基于儿童文学审美特征的审美培养

(一)以人性美培养学生“爱”的审美情感

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多是处在祖父母和父母的溺爱之中, 形成了 4+2+1 的新型家庭结构,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多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和自私、骄纵、任性等人格特质, 同时由于学生得太多的爱, 反而不懂得爱的施予。著名散文作家丰子恺曾有这样一段话:“顽童一脚踏死数

宜顺论文网

百只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者想供养蚂蚁,只恐这一点残忍之心扩而充之,将来会变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无独有偶,生活中曾见过这样一位儿童,手持一只乳臭未干的麻雀,高高举起,然后将之一分为二!其残忍之举令人战栗,更令人不敢想象如此顽童长大成人之后会有怎样的行为。生活中儿童的自私、冷酷、缺乏同情心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教师的品德教育、家长的耳提面命、教科书的理性文字都难与作用于人的感情的儿童文学媲美。小学是人文素养的初塑阶段,教育学生拥有爱的情怀与爱的施予, 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怎样关爱他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爱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都必须从人文关怀、亲情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爱的情怀与爱施予有利于净化学生品性中的不良成分。

儿童文学是人性的文学,是爱的文学,它能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儿童文学永远以爱为描写中心,以爱为表现主题。那些以饱满的热情、浓重的笔墨写出的亘古不变的母爱、凝重悲壮的情爱以及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向儿童展示了人性的美好,爱的美好和力量。例如, 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时候, 要唤起学生的同情心理, 教育学生珍惜眼前的生活, 利用学生的同情心, 教育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关心他人, 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节俭, 对父母给予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要学会感恩, 学会孝敬父母等。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讲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儿童文学, 如《小狮子爱尔莎》、《曼谷的小象》、《海豚救人》、《一个村庄的故事》等,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 关爱自然, 鼓励学生大胆地接近自然、探索自然, 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明白只有善待自然, 人类才会过得幸福。通过“移情”来对学生教育的作用。爱是最好的教育,在小学阶段, 教育学生拥有爱的情怀, 学会施予爱,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成长为一个富有道德情感、懂得尊重生命的人。

总之爱是最好的教育,从小培养爱心,构筑人格平台,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是在爱之中诞生,在爱之中成长的,所以自然会有爱心,不过有广有狭,有强有弱罢了。如果失掉爱心,这样的人便丧失了人性。爱最初在家庭中培养,然后扩展到团体和社会,爱民族爱国家,最后扩充到天地万物,这就是儒学所说的仁者的天下一体之爱,彼此痛痒相关,休戚与共。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

宜顺论文网

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瑞士查尔斯.赫梅尔博士说:“我们的星球,犹如一条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好自己的小水手,让他们拥有勇敢、坚定、机智的美德,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一个心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一个懂得尊重生命的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至关重要。

(二)以趣味美培养学生“快乐”的审美情趣

渴望生存的愉悦,追求人生的快乐,是人的天性。在儿童的天性中,追求快乐体验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相对成人来说,幼儿、儿童表里如一,不会掩饰自己,事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行事原则即是追求快乐。儿童的快乐是很容易产生的,对于一些荒唐可笑的人、事、物,成人习惯从科学的角度去追求其真实性,儿童却不管这些,他们能立即沉浸在对该人、事、物的欣赏之中。所以儿童文学作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让儿童文学带给孩子们快乐,减轻孩子们生活的忧愁与烦恼,使他们生活的更充实更美好。故安徒生就把为穷苦孩子凄凉的生活增加一点快乐作为他的创作基点,郑渊洁也以让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们在书中玩个痛快作为他的创作原则。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怀着一颗“童心”,将艺术触角伸向儿童生活的各个层面,把握儿童审美意识的特殊性和审美心理结构,并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儿童特有的智力水平、心理结构来理解生活,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生活,用儿童喜闻乐读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生活,对生活作出符合儿童特点审美评价,塑造出适合儿童审美兴趣和接受能力的文学形象。故我们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要愉悦学生的身心, 发挥文学审美愉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要过多地把重点放在一些知识性东西的学习上的问题,如,语言的丰富、道理的教育等等,而忽视了儿童文学审美和娱乐的功能。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发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学生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我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发现,奇特、幽默的文学形象,加上夸张的艺术手法,是最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他们常常为这些形象不可思议的一些表现、活动开怀大

宜顺论文网

笑。因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充满天机活泼的情趣,给儿童带来快乐。一首《数数歌》会使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一首《拍手谣》会使儿童体会到友谊的快乐;一则《皇帝的新装》又会令儿童在捧腹大笑之后,体味其中的深意。如何培养学生“快乐”的审美情趣?比如童话《贪嘴的狮子》中的狮子就是这样一个形象。由于狮子的贪嘴,吃东西都是囫囵吞下去,以至闹出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富有喜剧性的事。在这篇童话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幻灯图片及夸张的动作表演,引导学生感受狮子贪嘴所闹出的各个奇特事情的情节画面,使学生在这不断变化的、充满奇特情节及动物形象中得到愉悦与快乐。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有一些有趣的、让学生感到愉悦的语言、形象、情节,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又如《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整篇作品在荒诞的宽厚和仁爱的故事中弥漫着令人捧腹的滑稽笑趣,读来令人感到趣味无穷。此类作品大都在滑稽幽默的艺术情调中包含着机智、愉快、令人开心愉悦的生命内蕴,涵纳着宇宙人生的哲理意识以及善良、乐观、机警、豁达的品质,不仅契合儿童的阅读趣味和审美需求,更能引导儿童明辨是非善恶,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体会到幽默本身焕发出的智慧及对丑恶现实的讽刺,促使其心智逐渐成熟。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象征,快乐使孩子们永远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在这里提倡的“快乐的文学”,把快乐给予儿童,把童年还给孩子们。这对终日处于学习重负挤压下的儿童是个“福音”,让快乐的童话作为抚慰他们疲惫心灵的精神食粮,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些美的情感、美的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在美的熏陶中,儿童必定会为自我营造一个纯美的心灵世界。这就是儿童文学这一人文学科的神圣使命,也是儿童文学的审美追求。笔者认为,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中,老师切切要记住,不要提太多问题来压抑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及欣赏作品美所得到的快乐情感。

(三)以自由美培养学生“想象”的审美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这句话道出了想象力在获取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

宜顺论文网

能。”想象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请不要扼杀儿童的想象力, 要理解儿童的想象,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审视孩子的想象, 不要斥责孩子的想象, 要学会引导, 发挥孩子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 也就没有现代的文明。在审美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儿童自我表现和创造的需要。儿童通过自身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常体现着他们内在的精神生活和情感倾向。审美教育应对儿童精神生活中的这些宝贵的东西加以开发。因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各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审美想象能力,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受审美对象的触发,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来补充、拓展、丰富、完善审美对象,并且重新组合、改造而创造新的审美形象的一种能力。审美想象是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形式。审美想象是成功地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如费尔巴哈所说的:“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的最美的音乐也只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音乐欣赏是如此,所有审美欣赏也是如此,没有审美能力就不可能使潜在的审美对象在意识中呈现,也不可能有审美表现,所以也谈不上任何审美活动的发生。令人遗憾的是, 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 孩子们的想象力却黯淡无光了。因此,在儿童文学教育中,老师要注意提供审美实践机会,引导儿童用表演、绘画、舞蹈、创编等自身行动,发挥艺术想象力,表现和创造出文学作品的美。如诗歌《捉迷藏》,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思考:诗中什么语句可以看出是夜晚来临,哪些语句是表现天亮了?散文“魔术师”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魔术师是谁,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在思考及想象中,进一步理解这些语句在文中应用的美,从而促进学生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认为,在开展的这些儿童文学审美表现及创造活动中,老师一定要注意提供自由宽松的气氛,鼓励儿童自由创作,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动作、语言表现出来。再者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变形金刚》等作品充分张扬游戏精神,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强烈的个性、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吸引儿童如饥似渴地阅读,儿童在感受到艺术世界神奇美妙的同时更能舒展被压抑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张扬童心,进而培养起丰富的想象

宜顺论文网

力和创造力。只有在儿童文学里,在由艺术幻想创造的语言的世界里,儿童的这种自由天性与想象力才能感到如鱼得水般的全身心愉悦和满足,能使儿童沉浸于作品中自觉接受艺术美的化育与熏陶。

想象力是人才的翅膀,有作为的人只有借助想象力这双翅膀,才有可能发挥创造的才能,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使孩子从小增长创造的才干,长大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创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结 语

审美教育具有多功能。审美教育方式应该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审美教育绝不仅仅是唱唱歌,画图画。语文教育应采取审美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孩子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在获得审美愉悦中受到审美对象所包含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和下意识,终生发挥作用。真善美最后统一到美。在审美教育方式中可以以美来导真,以美来导善。

参考文献

【1】谈凤霞.《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进程(1903-1927)》[J].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杜伟.《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儿童文学教育现状和对策》[N].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3】肖红.《儿童文学教学与审美素养培养》[J].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王亚平.《儿童文学作品与审美素质教育》[J].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陈艳秋.《构建人文教育的平台》[N].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6】韩颖.《儿童文学教学与审美素养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8)【7】谭俐婷.《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状况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8】王俊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J].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宁苗苗.《简析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J].海外英语,2012(07)

【10】于兴华.《论儿童文学的审美属性、美育功能及其统一性》[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宜顺论文网

【11】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1)

【12】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 【13】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J].《文教资料》,2006(11)【14】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甘肃教育》,2000(04)【15】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6】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教育科研论坛》,2002(06)【17】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18】王茹燕.《浅谈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经验之谈》,2000(05)【19】孙秀贞.《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素质教育》[J].《教学探索》,2007(12)

宜顺论文网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篇2

一、抑扬顿挫、节奏铿锵的诗词形式与独特的韵律。

中国是个公认的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 中国诗人代代辈出, 诗歌创作成就实为壮观, 当然也包括晚唐兴起的词。中国的古典文学, 本来就有特定的格式以及固定的平仄, 因此, 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自然表现出一种整齐而严谨, 铿锵且具有音韵之美。其实只要从唐诗及宋词中拿出那么一两首来, 你就都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美乐。譬如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种押韵的方式为基础的近体诗, 是中国文学样式中特别的形式。而这种文学样式, 从形式讲, 它有明显的抑扬的腔调和铿锵的音韵, 是中国诗歌史上独有的。因此, 这种独特的音韵美, 显得十分婉转耐听, 当然就更便于抒情了。在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 不同的诗人呈现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描绘出了一幅幅大唐帝国社会现实的图画。唐初, 俊爽风格的陈子昂高举旗帜, 提倡“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却创造出了一种静逸明秀的诗歌境界;王昌龄、崔颢则创造了一种刚劲爽健的诗歌风格;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创造了一种奇丽悲壮的美;中唐时期的诗人们则创造了一种冲淡平和的美;韩愈、孟郊创造了一种新奇险怪的美;白居易、元稹创造了写实尚俗的美;李商隐的风格则感伤凄艳。唐代是个英才辈出的时代,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李白以其洒脱的人格, 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运用, 创造出自然、清新、俊逸的盛唐之美。杜甫则因其悲天悯人的儒者情怀, 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 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沉郁顿挫之美。

在中国文学中, 除了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以外, 同样因为音韵的要求而有了独特魅力的文学样式, 还有骈文、赋、词、对联等等。汉代有汉赋, 汉赋的特点能表现大汉帝国大一统的思想。当然也有“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宋代把词推向了辉煌, 把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美表现到了极至。元明清的戏曲、小说, 同样也是满口余香、韵味悠长。

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 叙事方面不如抒情, 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诗有着很大的关系。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可看出, 抒情诗占的比例很大, 叙事诗的比重很小。抒情诗比比皆是, 而最着名的叙事诗却只有《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两首。难怪中国人喜欢抒情, 这和中国的文学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就沿着抒情言志的道路, 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美, 并将一直走下去。《左传》中“赋诗言志”的意思, “志”更多的是个人的思想、志向、抱负等。后世许多诗论者如唐代孔颖达、白居易, 清代的叶燮、王夫之, 都坚持了这一种说法。这是对“诗言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位置, 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性贡献, “诗缘情”的艺术特征在中国戏曲方面表现较多。比如在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 基本就是抒情诗的联缀, 抒情的唱段很多, 也很美。不是有“诗剧”之称嘛!而在其他的舞台效果方面, 则充分运用了古代文学中我们提到的写意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是要灵活得当, 所谓“三五步, 行经千里;两对面, 如隔重山”、“四个龙套, 千军万马;几下更锣, 长夜即逝”等。很显然, 这些诗意的抒情句子是文学中强调审美的一种模式, 当然也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文学之美。

二、审美上, 追求“神韵”“意境”等独特的审美风尚。

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的样式是及其多样的, 而且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审美可以说是一种中和美, 是一种含蓄美。这种美包含着三个方面即:“韵”、“味”、“气”。比如, 《邺》《庸》《卫》:“美哉!渊乎!”《齐》:“美哉!泱泱乎, 大风也哉!”《豳》:“美哉!荡乎!乐而不淫。”我们从“泱泱乎”、“渊乎”、“广哉”、“荡乎”词语中可看出我国的先民们推崇崇高博大的美。这种美从先民初期开始一直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学。所谓“中和”, 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含蓄蕴籍的美。如《诗经·关雎》中所表现得那种中和和谐之美一样, “韵”、“味”、“气”就一起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特征。“韵”, 原指音乐诗歌的音调, 后来干脆用到诗歌中, 使诗歌音调和谐, 富有节奏, 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说文解字》中的“韵”更多指音乐。到了魏晋时期, “韵”逐渐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标准。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 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 主要是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能够在画中要表现出来。那么“韵”就又被拿来品评画。到了晚唐时期, 文学家们就又开始用“韵”来评价文学。清代王士祯提倡“神韵”, 这样王士祯的提倡加上一些人的会意, 自然把“韵”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至于影响了诗坛近百年之久。我们说“韵”在文学中的作用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的, 包括现代的人们。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说:“气以实志, 志以定言。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倡了“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 有金石声。”这可以说是一种风格论的认识。方东树的说法是对一种创作论的认识。皎然在《诗式》中说:“诗有四不:气高而不怒, 怒则失于风流;……诗有四深:气象氤氲, 由深于体势;……”这可以是一种鉴赏论的对“气”的认识。

我们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当然在创造的过程中, 他们探索性地借助于“气”、“意”、“境”、“中和”“韵味”等等的审美范畴, 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这在中国都是独具特色的, 正是有了这些独具的审美范畴, 才使我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使我国文学独具特殊的地位和独有的魅力。以上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是独具特色的, 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这里从中国古代文学对抒情性的重视, 及表现在文学中的“韵”、“味”、“气”等三方面,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古代文学,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正熊, 西方文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9。

[2].夏昭炎, 中国文化概论, 南方出版社, 1999, 10。

浅析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 篇3

关键词:儿童图书 插图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起来,从社会到家长都开始关注对儿童早期情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伴随着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作为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图书,也随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局面。无论是从种类上、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有了巨大的飞跃。本文从插图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分析了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并探讨了儿童图书插图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中国儿童图书插图艺术朝着一个有益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 儿童图书插图概述

自从书籍诞生以来,图与书便不可分割。插图的英文单词是“Illustration”,其定义是“为解释文字的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书本艺术氛围的插图、图片、图表”。儿童书籍插图就是儿童图书和杂志中的插图。在儿童图书中,插图是视觉语言,是文字的表态媒介,它以最直观、最具体、最适合孩子们阅读习惯和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展现着故事的全貌,并传递着知识。在图书中,插图与文字是两个基本元素,插图将书籍中的文字内容以图解的形式进行描述,使读者更好的感受并理解其中信息。

二 中外儿童图书发展概述

印刷术让中国拥有了悠久的插图历史,但是儿童书籍插图真正出现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这一时期的插图以黑白为主,其中以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最具代表性。新中国成立后,儿童图书主要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为主题。20世纪70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由两家发展到二十九家。198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儿童书籍插图作为独立的美术品被美术界和社会正式承认,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论界针对儿童书籍插图的现状提出儿童书籍插图应从本体出发,并希望摆脱片面强调其从属性和教育功能所带来的束缚,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和趣味化。20世纪90年代,受到卡通和动漫的冲击和影响,儿童书籍插图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儿童书籍插图的发展受印刷技术的制约。17至18世纪的欧洲插图只是起装饰作用,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彩色印刷术的兴起,欧美书籍插图进入到了黄金时期。19世纪末,新兴的四色印刷术导致了水彩插图的繁荣。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出版业在当时是最主要的媒体,插图创作一直占据媒体艺术的主要位置。西方儿童书籍的历史悠久,代表作品数量众多,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于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被公认为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籍。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欧洲儿童图书出版业也日益繁荣起来,各种图书展和儿童图书奖项的设立,为各国的插图画家提供展示的场所和交流的机会。

三 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及价值

儿童读物插图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来进行创造,如进行适当的夸张和人格化的处理,造型简洁、色彩明快,活泼有趣并富有想象力。

1 不同风格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

按照插图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分类,可大致把图书插图分为手绘类和数码电脑绘图两种。由于创作工具和材料的不同,插图作品给人的审美心理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

(1)手绘类插图的感性美

手绘插图中有儿童最早期接触的彩色绘画工具如蜡笔、色粉笔、油画棒等,蜡笔可以画出丰富的色彩,水彩颜色柔和纤美,适宜表现抒情的画面。可根据书籍主题进行定位,如以优雅的风格为儿童创造一个浪漫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此外针管笔、马克笔也是手绘插图较为常用的工具,其笔锋硬朗,笔触粗细均匀,色调一致,线条自由随意,有很强的现代意识。

同时,还有具有鲜明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剪纸、撕纸、拼贴形式的插图,具有层次感和偶然性,表现力较强。例如,美国知名插画家西姆斯·塔贝克,喜欢运用多元化素材和镂空挖洞等创作手法,使画面热闹非凡。在他的作品《有一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中,西姆斯·塔贝克用不断变大的洞,展现了跳跃的视觉效果,新鲜有趣,他还用撕纸拼贴的方式融入创作中,给作品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创意,每一页都会带给儿童无限的想象力和惊喜。再如,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田鼠阿佛》也是运用剪纸拼贴的手法,造型生动自然,色彩稳重,儿童在阅读图书的同时也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常见的手绘插图还有版画、喷绘等,其简洁性、朴素性和丰富性也成为了诉诸情感、沟通交流的手绘插图表现形式。手绘插图蕴含着无限人文情感气息。手绘插图是自然的、灵活的、生动的,通过绘画中的特殊技法传达韵味、渲染意境,也给画面的艺术效果带来了无穷的魅力,让儿童在阅读中感受艺术气息。

(2)数码类插图的理性美

数码类插图的美是一种规则的理性美。电脑擅长规则的、确定的、程序化的,是一种带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科技美和表现现代人们生活状态的距离美。它为插图艺术家们创造了新的插图表现语言、实现了新的设计理念,并在创作空间以及艺术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而使设计者摆脱传统手工表现方式的束缚,创造一种不同于传统手绘方式的全新的科技美感。例如,最新出版的《格林童话》中的插图就运用了电脑软件绘制,画面色彩和谐而丰富,整体又富有层次感,电脑软件能够较好地表现物体质感及环境光源,画面效果更加逼真,物体造型简洁规整,其独特的画面品质能够满足现代人简洁时尚的审美追求。

电脑等高科技辅助工具,可以表现出二维和三维的空间效果,使人耳目一新,突破了传统手绘插画的局限,使设计师得以实现无限的创意。电脑绘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纸上画线稿,然后扫描进电脑,在电脑中用软件上色;另一种是用手写板直接在电脑上绘制。绘制软件不同,插图的效果也不一样,主要分为两种,即基于矢量的和基于栅格化的图像处理软件。插图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绘图软件创造出许多动态或静态形象的多重变异,利用色彩、形态、时空根据故事情节需要进行各种创造表现。

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插图创作有了更广阔、多元、新颖的手法。不同风格的插图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但优秀的插图都具有实用而通俗的审美趣味。插画师创作的插图就必须与儿童的普遍意识、审美趣味、情感追求相符合。

2 儿童图书插图的价值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图书插图不仅是简单地把书籍中的文字和信息进行视觉表现,还要将文字中的情感通过画面准确的传达给读者。情节在版面的编排、传达个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互动性。

在图书中,插图可以承载很多文化信息,而这些文化信息能够逾越语言的阻碍直接与人产生对话。根据书籍不同的内容进行插图创作,将插图的外在表现视觉形式与文本内容或风格完美地结合,其作品将会给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赋予传世名作全新的艺术生命,有的儿童图书因其优秀的插图而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藏本。插图可以承载很多内在信息,插图作为文本的视觉载体,对了解读者感受文本内容起着积极的作用。图书中艺术的直观形象性对文化传播具有巨大的价值。图书中的插图通过其直观的形式、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在孩子们的阅读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传达于他们的心灵中,实现童心与图画之间最完美的过渡。

四 儿童图书插图的创作探索

1 插图文化特征的探索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承。正是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了我们世界文化体系的丰富多样性。插画师加强对多样文化的认知,可以形成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对儿童图书插图风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同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就中国文化而言,插图表现形式就极其丰富和独特。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染织艺术等,都可以作为儿童图书插图的表现方式。例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丛书,就是一套精美的民间风味浓郁的图书作。其中《傣族泼水节》插图中的人物造型不受自然色彩束缚,背景虚实结合,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很好地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书籍插图是文本内容的完美诠释,在方寸之间为儿童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借鉴,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不失民族特色的作品。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立足本民族文化之根本,进而发展儿童图书的插图。

2 插图表现形式创新

从儿童动画创作的基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从造型的简洁性、色彩的明快性、风格的夸张性和想象力的丰富性几个方面来入手,对儿童图书插图的表现形式进行渗入探索。

(1)造型

造型上的创新,是促进儿童图书插图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儿童图书插图的创作中,人物或动物造型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造型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夸张性、拟人化、平面性和想象性。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需求,如3岁以后的幼儿期是儿童性格的形成期,这就要求插图要有一定的想象力,但不会脱离生活沉浸在空想中,而是巧妙地把想象和生活细节融合在一起。针对儿童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可以在造型上的夸张性是主要特征之一,人物结构和表情特征的夸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那么这也要求插图创作者要熟练运用绘画技法,根据内容的不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用最简单的语言或形式去表达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或知识。其次,插图设计师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插图中的人物或者动物造型既来源于生活又能带给儿童娱乐性。最后,插图设计师要有活跃的思维,把普通生活变成有趣的游戏精神。

(2)色彩

从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性别等特征来分析,儿童通常喜欢鲜明艳丽的色彩,因为这些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具体到色彩在儿童插图上的运用,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运用色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0到3岁,婴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喜爱艳丽明快和对比明显的颜色。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创造插图作品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色彩。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创造中还要注意儿童对色彩冷暖性的感受。此外,儿童的审美趣味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表现为由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向协调、柔和的方向转变。因而,为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进行插图创造时色彩对比应有所调整,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较好的视觉修养与审美能力。

(3)风格

在儿童书籍插图创作中,插图艺术家也把个人的情感和艺术风格作为主要的创作动机,因而其作品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说明和装饰,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培养儿童的审美和感受能力。无论是写实、抽象、超现实、装饰、卡通或者其它插图表现风格,都需要插图创作者经过长期的积累慢慢演化出来,在他们拥有自己风格之前,更是需要磨练出非常扎实的美术功底。现代儿童图书插图的意义不仅是附属于书籍和文字,而是主动地、独立的,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其内在的魅力。由此可见,插图不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图解,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应展现出创作者的艺术审美追求和风格独特的感染力。

一本优秀的图书插图创作,不仅需要较好的文本内容和插图作品,它同样需要插图创作者对儿童心理进行深入了解与理性分析,以及对文本的透彻解读、细致认真的创作态度、丰富的想象力、乐观的心态、超常的艺术感受力,还有精湛的技术表现技巧。

参考文献:

[1] 陈敏:《儿童书籍插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李全华、李莉、朱良:《儿童读物插图艺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孙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康长运:《幼儿图书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日]松居直,郭雯霞、徐小洁译:《我的图画书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篇4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欲横流,高校功利主义思想也越来越严重,盲目扩招,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尤其审美教育。高校审美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于推进高等素质教育改革。因此,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应强化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汉语言文学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汉语言文学也就成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学科。所以,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本文将通过了解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案例,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篇5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中国的书法不仅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种书体、流派和许多独具风格的书家,而且在书法的发展中吸收了姊妹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因此,中国的书法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我国现代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书法的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由于书法的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它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在西方研究艺术风格的发展史往往以建筑作为骨干去贯穿:研究中国艺术风格的发展,书法则可以相当于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通过布局、结构、用笔、用墨及点画运动来表现情感、意蕴的艺术。

(一)书为心画。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现。古人把书法称作“心画”(汉·杨雄)、“心迹”(元·盛熙明)。书法善于更直接地表现情感,欢快时写出的字象开放的“心花”;恬静时写出的字象流淌的“心泉”;激越时字好似澎湃的“心潮”。韩愈曾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书法不但可以抒情,也能移情,还能交流情感。书法的鉴赏可以是多层次的,字的外形写得好看虽不失为一种形式美,但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要求仍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即书法所表达的意蕴、情趣。书法的极致和人的精神相通。书法的这一特点体现了诗与书的内在联系、诗是书法的灵魂,诗情不仅是探索书法形式的动力、也是衡量书法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依据。徐悲鸿曾说:“书之美在情在德”。中国书论中所谓“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都是说明人品对书品的深刻影响。书法作为“心画”是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形式来表现的。这里特别谈一下用笔问题。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如运笔中的刚柔、缓急、轻重、藏露、提按等。历代书家都重视用笔,因为用笔直接涉及情感、意蕴如何转化为点画形式。初学书法常易飘滑,一带而过,写出的字象薄片贴在纸上,缺少意趣。所以书家主张用笔要“逆入、涩行、紧收”,也就是落笔要藏,运笔要涩,收笔要回。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使点画达到刚柔结合。中国书论中所谓“棉裹铁”、“折钗股”,都是指用笔中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书法中点画的刚柔变化,直接体现情感的节奏,有如情感的“心电图”。在书写中运用涩笔、中锋,可以使点画留得住,象苏东坡所说的用笔如逆水撑船,这样写出的字显得含蓄、圆劲,心中的情感好象流入笔墨,笔墨也好象浸透到纸背。

(二)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唐张怀瑾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 “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讲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根源在客观现实。所谓“囊括万殊”就是指对万物的高度概括;二是指书法在反映现实的时候,不是象绘画雕塑那样去直接地表现生活、自然中的个别物象,而是把“万殊”裁成“一相”,所谓“一相”就是把万物化作“点”、“线”。书法的这种高度概括性,为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书法艺术从“万殊”发展成为“一相”,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徐悲鸿曾说: “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演进而简,其性不失。厥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人同此心,会心千古。” 这段话说明书法艺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由再现到表现的发展过程,象形文字侧重于客体,即对个别事物的描绘。当书法由具象发展到抽象,重点便转移到点画形式与主体情感之间的联系。但并非完全脱离客观,而是概括地表现自然的运动、节奏,书法反映自然的节奏的目的并不是再现自然本身,而是凭借情感与自然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表现情感。例如借“行云”、“流水” 的舒缓流畅的节奏表现人的愉快:借苍松盘根错节,扭曲延伸的节奏表现人的坚韧不拔:宗白华曾说:“书法反映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物象里或物象与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们对它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对象了。所以在中国书法里把人的情感、自然的节奏、点画的形式熔为一炉,三者之中关键在情。自然节奏、点画运动都是为了表现情感、意蕴。书法的由具象到抽象,艺术的表现力不是缩小了,而是更自由、更广阔、也更含蓄了。书法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是一种浮游的意象。徐悲鸿所说的书法“演进而简,其性不失”也就是指文字虽脱离象形,但仍在结构中暗含一种表现力,是一种不象形的象形文字。在中国古代书法家中师法自然的事例很多。例如雷简夫“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书益进”,为什么江水有助于草书呢?因为水流的节奏感正是怀素奔放流畅的草书所需要的。怀素说过“观夏云多奇峰尝师之。”为什么奇峰对草书有启示呢? 因为奇峰的崇高气势,对于草书的布局、结构产生影响。黄庭坚也曾说:“余居开元之怡思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的运动、节奏都可作为草书的借鉴,故清人翁方纲尝言:“世间无物非草书”。书法中临帖对于丰富点画的表现力很重要。我觉得除了临有字之帖,还可以临“无字之贴”。自然就是“无字之帖”。前两年我在泰山观赏一株汉柏。古老的树干盘回屈伸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书法用笔中的所谓“中锋”、“涩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以及刚柔、屈伸、方园变化等等都包含在这株汉柏的形象中了。当时我完全沉浸在一种书法趣味之中,仿佛面对的不是一株汉柏,而是在临一件汉碑拓片。当然在书法中师法自然不是象绘画那样去具体描绘客观对象,而是如何从自然的生命节奏中吸取表现力,创造出富有精神内涵的书法作品。以上两方面从主体与客体,表现与再现说明书法的特征。

(三)鲜明地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杰出的书法作品都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美在于整体的和谐。中国古代书论、乐论都提出了“和”这一重要美学范畴。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意思是指变化而不杂乱,统一而不单调。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是一种造型运动的美。在书写过程中点画的运动不仅随感情而变化,而且在点画之间由于字的自然结构(汉字结构本身有长短大小的差异)、排列组合千变万化,也需要因势利导,笔笔相生相应。有些微妙的艺术效果是在书写过程中引发的,往往不是事先对所有细节都设计好的,(虽然大体上的构思也是需要的)而是象杂技中走钢丝,靠在运动中自然调节,不可能在走钢丝前先安排好哪一步身体偏左,哪一步偏右。在书写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对立因素(刚柔、枯润、浓淡、舒敛、大小、长短、正斜、疏密、虚实等等)相反相成,使作品成为和谐的整体。生动地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一一多样统一。这和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相通。古人认为“书肇于自然”(汉·蔡邕),“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清·龚贤),“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佚名《记白云先生书诀》),“书虽一艺,与性、道相通”(清·何绍基),因此书法又是一门富有哲理的艺术,充满了艺术的辩证法。

三、书法的境界 “天趣”是书法中一种很高的境界。书法源于自然,还要归于自然。前面所说的“囊括万殊”就是指书法源于自然;但是书法是书家的创造,是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因此书法高于自然;但最后还要归于自然。所谓归于自然,主要是指在书法作品中情感的自然流露,见不到技巧上的斧凿痕迹。古人所谓“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如果把“风”比作情感,“水”比作纸面,那么“文”就是情感融化在纸上墨写的字。这样写出的字在整体上才能保持一种“天真”、“天趣”。就象苏东坡所说的“书初无意于嘉乃嘉尔”、“诗不求工,字不求奇,天真烂漫是吾师”。我曾经用两句话来形容书法的天趣:“云无心安排,布局皆精品;树不求弄姿,体态皆妙舞。”但是这种无意于嘉,并不是说在艺术上可以不下功夫,书法上的成就是长期有意追求(包括刻苦的书写实践以及临帖、读帖、观察自然等等)的结果,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象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等都是富有“天趣”的杰作。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解析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院系:美术学院

班级:09数码一班

姓名:晏浩越

浅析传统吟诵的审美特征 篇6

语文组:周俊

【摘要】吟诵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介于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所独有的传统读书方式,也是古人的创作方式、交际方式、教学方式、修身养性的方式,吟诵还是中国思维和精神的重要承载方式。中国的文化,就应当选择自己的解读方式。本文简介了吟诵的定义和规则,并从文艺美、声韵美、节奏美、人文美、感性美、创造美六方面浅析了吟诵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吟诵 吟诵规则 声韵 审美特征 一.关于吟诵:

1.什么是吟诵:吟诵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介于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所独有的传统读书方式。

2.吟诵的今昔:说吟诵古老而新兴,是因为它至少有着两千多年以上的历史。自古读书皆吟诵。一百年以前,没有一个读书人不会吟诵。最早记录吟诵的是《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寥寥数字就概括了“中国式作曲法”:意思说汉语的歌曲是把说话夸张地拉长,音乐就是把拉长的说话放在音律上、音阶上来创作的。直至鲁迅时代,吟诵依然尚存:“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摘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的朗读即吟诵。——笔者注)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话剧和音乐的传入,新学堂勃兴,私塾消亡,吟诵作为汉语诗文的存活形态在邯郸学步中失去自我,被来自重音西语的朗读取而代之。时至今日,与百年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读书人都会朗读却不知吟诵为何物了,最具声韵的汉诗文失声而成为了“闷葫芦”。为了挽救在国人身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学人奋笔疾书、奔走相告,从没停下抢救的脚步,老一辈中就有唐文治、周谷城、赵朴初、臧克家、文怀沙、叶嘉莹等,徐健顺等学者则是其中新生力量。

3.吟诵的规则:根据徐健顺老师的总结,他将吟诵规则简称为“一本六法”。一本——即吟诵的目的,是表达出作品的涵义,尤其是声韵涵义。六法——即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并在此基础上划出了吟诵的初级、中级、高级要求:初级要求能做到①平长仄短:平声字读长,仄声字读短。五言诗若为平起诗,则第1、4行第二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仄起诗则相反。七言诗中的平起诗,第1、4行2、6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七言仄起诗则相反。此外,尾韵也要读长,入声字读短:所有行的尾韵拖长,但日、月、绝等入声字除外;入声字读得短而快,有压抑、急促、愤懑之感。②依字行腔:吟诵调一般比较简单,易学易记,吟诵的依字行腔比传统音乐的要求 更严,要力求与字音贴近,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清楚。③文读语音:文读系统是一种介于古音与当地口语之间的语音系统,是文人努力想保留古音、模仿官话而又未能完全做到所产生的语音系统(俗称“地方普通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第七》)孔子的教学语言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规范。吟诵必须文读,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押韵的字要尽量按平水韵发音,不可不使押韵,如“笼盖四野(yǎ)”、“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平仄不可混,如看、叹等字要吟平声。在此基础上,又添加运气发声、腔音唱法、身体语言(摇头晃脑)作为吟诵的中级要求。而高级要求则在情绪处理和曲调创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能做到情通古人、自成曲调,达到修身养性最高境界。二.吟诵的审美特征:

1.文艺美:如果说诗乐同源是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基因,那么诗乐分合演绎了诗歌与音乐的发展史。中国文学宝库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均为歌曲之词,可是到后来音乐散佚,仅存歌词。“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毛诗序》中可以看出,诗乐同源且互为体用。从上古到宋时的诗乐结合先疏后密,其后又由密返疏且呈多元状态。鄢化志将历代诗乐分合及其特征分为五个阶段:①孕育期:原始艺术,诗乐舞一体;②形成期:诗经时代,诗乐礼一体,重乐而轻辞;③发展期: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声辞并重;④高峰期:唐宋律诗、词,诗乐密合,声形兼得;⑤蜕变期:南宋雅词、元曲、明清传奇,诗乐疏远。在各代诗乐分合中,诗体因音乐渐变而新生,如楚辞应巫音而生、汉魏六朝乐府借胡夷里巷及清商之乐而出,唐五代词并燕乐而行,元明清杂剧传奇依南北曲而盛,等等。在这分与合中,歌唱和吟诵催生了两种文艺样式的发展并带来了文艺的繁荣。

2.声韵美:汉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在汉语诗歌中,不但有押韵,还有押调(押声调和声母),再加上入声字的妙用,就会带来含义深刻、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声韵美。韵脚是有意义的韵脚。押韵在形式上有押尾韵、押首尾韵(俗称“两头咬”)、压腰韵(中间字押韵),甚至还有押首腰尾韵(俗称“怀中抱子”)。所谓“韵”,相当于音乐中的主音,歌曲总是从主音开始再到主音结束,汉语诗歌的押韵也是如此,且在回到主韵结束前一般不押韵,这就类似于音乐中结束句前的不协和音程产生不稳定感从而有趋向稳定的需要,使作品在结构上形成起承转合发展线索。也正因为韵脚是主音,固在吟诵时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被拖得最长,这样就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韵是有情感因素的,这源自于不同韵的平仄、发音以及声音长短等。清代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就总结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如《登鹳雀楼》用的是“尤韵”(iou),由三个元音构成,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合拢,自然有悠长、悠远、思悠悠恨悠悠之义。因此古人作诗选韵很慎重,常用闭口的i、u、ü韵表达细腻缠绵之情,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昨夜西风凋碧树”、“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不写情词不写诗”„„用开口韵a、o等表达开朗豪放之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教胡马度阴山”、“要留清白在人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声调也是有意义的声调。汉语里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声(普通话中一、二声)舒缓、低沉、平静。因为近体诗都押平声韵,所以诗歌最后都有归于平静之感;而歌行、古体诗歌不是押平声韵则表现的是纵横捭阖、壮怀激烈的情感。郑张尚芳先生研究得出:人体器官包括自称“我”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等,由此推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一般细腻缠绵,也有小部分表达豪迈壮烈。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尤其是入声字吟诵时发音短促,好似发了一半的音突然受阻,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等激烈的情绪。汉乐府《上邪》中内容上在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后,列举了“山无陵”等五个不可能发生的事,还连用了“竭、雪、合、绝”几个入声韵,以示决心决绝。再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最后一句用了三个入声字“不”、“一”和“格”,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强烈愿望。

3.节奏美:朗读重词,歌唱重乐。吟诵介于朗读和歌唱之间,其吟诵的对象——诗词是有节奏的,其吟诵的基本调也是有一定节奏的。但这种节奏不同于西语朗读的强弱、轻重和长短,如果将汉诗读成两字一顿的Rap则完全忽视了汉语的声韵和意义了。当然上古诗一般都是两拍制的,《弹歌》每句只有两个字,每句两个拍节,可读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类诗歌的节奏来源于劳动,一来一往两个动作合成了劳动情景:如一举一落的打夯,一斫一扬的伐木,一进一退的拉锯等,故原始劳动诗歌必然同劳动合拍,从而出现两个节拍合成的四言古诗,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张白山先生认为:“七绝分为四顿来吟诵,更是符合呼吸吐纳的规律的,急脉缓受,都有生理的根据。”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先生认为“两音一拍”是汉语基本的“拍节节奏”,因此他认为四言诗是“一句=四言=两拍=XX XX│”;五言诗是“一句=五言=三拍=XX XX X0│”;七言诗则是“一句四拍”即:“一句=七言=四拍=XX XX XX X0│”。但是,影响吟诵节奏有内容、音韵、情感、气息等,如果像以上千篇一律地将诗歌象西方音乐一样机械地定谱定节奏,吟诵就会失去自己独有的魅力,甚至还会曲解诗歌的原意。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举了个重要的例子:李白和周邦彦的两首《忆秦娥》虽然用同一个词牌,节奏并不一样:“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相思曲,一声声是,怨红愁绿”(周)。两段同形式的词句,由于内容和入声韵用法,其吟诵节奏也大有迥异。再如《登鹳雀楼》这首诗原意是表达人生苦短的意思,可是由于忽视内容、忽略声韵、读错节奏,硬说是奋发图强、祝人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这种曲解有很多)。这首先是内容理解错误,将古人登楼而悲理解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其次是不拖韵脚、节奏读错,诗中押iou韵,是长韵,应该长读,给人软绵绵之感,诗中“白日”、“入”是短音,“黄、海、依、尽”是中音,“山、河、流”是长音,按这节奏一读,“时光就像大河那样一下子流到到海里去了”惆怅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外还有腔音唱法带来的节奏变化:腔音区别于西方音乐每个音固定、音与音之间是跳跃的,而腔音的轻重、疾徐、高低等 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使用腔音唱法,有韵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吟诵。

吟诵的节奏是随诗歌内容风格和吟诵者领悟而定的,因此,吟诵不但千人千调,其节奏也各有各法。节奏的变化也就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4.人文美:吟诵体现的是儒家的审美理想,是美和善的统一,是孔子礼乐思想的实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生发情感、振奋意气在《诗》,进退有度、安身立命在礼,境界升华、道德完善在乐。“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则群物有别。”此所谓礼乐治天下,就是把道德规范的东西和艺术、文化结合在一起。这种美善的统一,一方面来自吟诵文本的内容,一方面是吟诵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知古通今,怡养情性。吟诵还体现了道家物我同

一、情景交融的审美标准。这一是汉诗文的题材上取自大自然中的风花雪月、花鸟虫鱼;二是吟诵者情通古人、借古喻今的一种表白、一种自娱的超然情怀。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文心雕龙·神思》)写作如此,吟诵也是如此。吟诵是在同古人深度对话,只有通过吟诵才有深切体会,才能触摸到古人真实的心态、情态和意境,“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吟诵是在宣泄情感,修养心灵,陶冶情操。

5.感性美:感性是东方文化的特征之一,汉文化也不例外。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借助于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来诠释客观世界,往往重感性轻理性,使东方文化带上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这种神秘色彩贯穿于神人、天人、自然与文化之间,使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从感觉出发又最终摆脱经验感受,表达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理想。吟诵过程无论是创作之初还是解读文本之时,其实际就是人文情怀的表达或感悟,古诗文总以文学意象表情达意,让作者或读者在感性世界里神游遐思。

与理性相比,感性似乎缺少科学精神,但感性是一种生活态度,缺少感性的生活就失去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因为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其语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热情,对情感有着独特坚守。风花雪月,鸟兽虫鱼,是吟诵的内容,更是情感的载体,如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的一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无论是文化的建构力还是解构力,总受制于作者或读者的情感体验、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吟诵的情绪处理更是千人千调、匠心独运。以腔音唱法为例:吟诵的唱法在原则上是中国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强、音长不固定,始终以情而定,随时在飘动。即便是吟诵规则中的“平长仄短”、“韵脚读长”、“入声读短”以及短音、中音、长音等,没有象西方音乐那样定谱而有时值要求,其长短是相对的,是凭感觉而定的。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

在长期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对于学生审美心灵的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分辨善恶是非, 才能让学生在审美的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如此才能更好的教育儿童, 让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情趣当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儿童文学的作品都是由成年人创作的, 而儿童文学的接受者却是儿童。这样就要求作家在创作中, 要更多的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儿童最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故事, 他们更需要的是有趣的东西。因此, 儿童文学相对于成人文学来说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欢愉美。在这种充满着欢愉的氛围之中感受都一种心灵的提升。比如《小马过河》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就讲述了小马过河的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 当遇到小松鼠的时候说河水很深, 当遇到老牛伯伯的时候河水很浅, 最后小马犹豫不决只好去找妈妈, 妈妈的回答是只有亲自去试一试才知道河水的深浅, 结果小马的结论是河水既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种用于尝试的精神。在这样的作品中就是充满着欢快的色彩的, 同时学完之后学生还能够在心灵上有所提升。使孩子的情感世界更加的丰富, 更加的具有一种审美的心灵。曹文轩先生认为:“要解决孩子情感弱化的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 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 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比较早地自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北京的青年作家曹文轩, 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 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民族性的塑造者。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使命感。”这种认识, 作为儿童文学家神圣的使命, 这正是儿童文学美学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更多的去读一下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精神追寻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当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力, 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多的感受到美善, 感受的精神的欢愉和内心的陶冶。比如:《皇帝的新装》这部童话作品中, 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 更加向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像, 皇帝原来没有穿衣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能以天真、质朴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 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使作品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使儿童产生感情上产生共鸣,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情趣, 从而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在文学范畴里, 美是文学最深层的基本内容, 而审美是我们进行儿童文学推广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 为以后进行独立地自我判断和鉴赏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要: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有了更高的审美的追求。在多年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基于儿童经验的审美教学 篇8

一、经验无意是有意

音乐经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孩子们从小就听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树叶的沙沙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夏天蝉鸣声和小朋友游戏时的嬉笑声……这些都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记忆,它们伴随着孩子们成长,让他们有了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日积月累中沉淀在记忆深处,奠定了他们的音乐经验。

而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审美素养,首先就要帮助他们积累并丰富音乐审美经验。也就是要拥有良好的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积累着美好的音乐印象。

1、再现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可以被唤醒的,当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他们会对节奏、旋律特别敏感,在头脑中会留有痕迹,并在特殊的条件下会以审美的形式再次出现。这种记忆就是孩子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经验,是他们在多次聆听中感悟出来的,如果能够经过不断地音乐审美实践,就会逐步形成审美经验。而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够引领孩子们开启通往音乐的大门。

2、把握音乐特性。作曲家之所以可以谱写出那么优美动听的音乐,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审美经验、情感体验以别出心裁的形式转化为音乐作品,并用音乐的形式传达给听者欣赏,使人在欣赏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与享受。然而听者是否能感悟作曲家的意图,是否能把握作品的内涵,这取决于听者对音乐的审美经验。这些经验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特性:

(1)丰富性。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由多姿多彩的事物构成。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多数都是与事物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孩子们在聆听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时,可以想象到绿油油地草地、小河边开放的紫罗兰、正在欢快歌唱着的布谷鸟、还有在草地上做游戏的孩子们……这些想象是因为他们听到的音乐与他们已经拥有的审美经验是相似的,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画面。

(2)差异性。在欣赏音乐时,由于每一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不同,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他们对于音乐美的记忆和想象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3)早慧性。这种特殊的经验是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感受和记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敏感,是一个特殊时期,表现为早慧性。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他们对于音乐的记忆和音乐的感悟能力就会逐渐消退,甚至消失。

(4)缄默性。缄默性是指这种经验潜藏在孩子们的意识、情感和心灵的深处。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情境去呼唤它们,它们就不会主动地跳跃出来。如,在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时,孩子们只有在聆听音乐时,感受到击键声音的位置,就像是在打字,他们也就会觉得自己仿佛就在繁忙的办公环境之中。

(5)内生性。内生性经验是乐感的基础,它会在反复进行的音乐活动中从实践经验上升拓展到更深层次的新的经验。比如,孩子们凭借已有经验去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他们很快就能从主题的重复入手,听辨、把握出现的次数,变化的特点和情绪的特征,用他们的形体动作表现出作品的意境。

二、教学无为先有为

无为才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指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激活孩子们的音乐经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敏感力,让他们在充满审美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最为愉悦的旅程。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着审美这个核心,基于儿童经验的成长去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把孩子们带入到音乐学习中,让他们在享受中学到最喜欢的音乐。

1、变模糊为清晰。如果在教学时,我们播放相同的音乐,能够唤起孩子们的音乐记忆,那么,他们的审美经验就被成功激发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孩子们欣赏音乐时,要注意让学生反复去听,慢慢地感知乐曲的变化。在反复听的基础上,要记忆主题。当主题被记住之后,作品的结构很快就会从模糊变得清晰可感。

2、变听到为看到。音符有组织地串联形成乐句或小段的旋律,这些音符在此时就变成了句子,它也就具备了表达意思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们读懂这样的乐句,对于他们理解音乐作品会有很大的作用。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音乐变成舞蹈、变成可模仿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反复的体验活动中,熟悉音乐的结构,获得音乐审美,把欣赏旋律变为可以观赏的舞蹈,这样他们的头脑中因为形象再现,而使得音乐记忆更加容易。

3、变不确定为可把握。音乐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表现为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去理解音乐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例如:在教《云》时,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朵白云,身体变轻,向天上飘去。然后引导他们欣赏不同的云的画面,让他们在感受与理解中去练习发声。最后,我再弹奏乐曲的旋律,让他们跟着节奏去配上云在空中飘浮的律动。这样通过感性形式的渲染,激发了孩子们的遐想,让他们获得审美经验,并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上一篇:动点问题总结下一篇:初三关于和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