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的教育

2024-07-30

基于成果的教育(精选12篇)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1

0 引言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 是高校教师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在采用不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 生产出具有学术价值并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

未来高校科研市场的走向是校企合作。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多集中在高校, 平时很难接触到市场和企业, 这导致了高校教师无法准确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和企业的各项情况, 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很难被企业直接用于生产。面对这种形势, 高校教师只有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才能保证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走向市场。一方面, 企业更了解市场的走向和需求, 而且企业在现实生产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 有利于高校及时地掌握当前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也有利于高校更及时地掌握市场的动态, 如此一来高校的科研工作将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 对企业而言,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的, 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中企业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支持, 只有科研者源源不断的将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才能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 进而增强企业的科技力量,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校企合作对于高校和企业两方都是双赢的选择, 同时校企合作也是未来高校科研走向市场的趋势,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更好的促成校企合作转化科研成果。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高等院校是产学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密集存在着大量的智力资源, 在国民经济产业技术升级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举足轻重。然而, 由于高等院校相对比较封闭, 造成很多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都没有向社会生产活动中转移, 客观上阻碍了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有资料显示, 我国高等院校每年的科研成果有近万项, 其中成果的30%以上都是极具科研价值的, 属于前沿技术, 然而真正被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大概只有10%, 与很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完成研究项目之后, 便进人了档案室, 始终没有走出“立项一论文一授奖一职称评聘”的怪圈。长此以往下去, 必将影响到我国的长远发展。

2 高校教学与高校科研成果的关系

高校的职能主要有两个, 分别是教学和科研, 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 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发现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类问题, 科研的初衷往往都是为了这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教学可使科研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 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科研通常接触和研究的都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在提升, 而随着高校教师各项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必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科研和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矛盾对立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对科研和教学的辩证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

3 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3.1 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 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 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 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 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决定创新人才发展空间的因素主要是选修课的数量和课程的质量。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 不仅能够拓展课程知识, 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还能够将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掉。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 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 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择优录取,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能够有效提高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 同时学校的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加, 帮助高校在竞争激励的教育行业取得一席之地。

3.2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 反对经验, 提倡怀疑, 反对权威。因此, 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善于学习, 不断充电。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 高校教师可以不断取长补短, 积极吸取最新科研成果的益处, 修正和补充自己科研成果的不足, 如此可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 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 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 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进行更有效的高水平科研活动。

3.3 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 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 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 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换句话说,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 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提供了便利, 有利于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多个主体, 比如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政府、科技成果开发者等。每个主体都在整个科研成果转化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高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也和各个主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1 高校存在不合理的评价机制, 科研导向偏离社会应用目的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 评价高效科研人员水平高低的标准都是获得课题和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因此很多科研人员都将自身的精力放在了追求科研成果获奖、提高科研论文水平等方面, 忽视了应用和推广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的重要性, 无法真正发挥出科研成果的优势。

4.2 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 渠道不畅

当前很多高校尽管设有科研部门, 但是科研部门主要负责高校内部科研管理, 不负责科研成果转化, 因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 渠道不畅。

4.3 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很多科研人员都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 究其原因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的, 促使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者未能得到奖励, 其积极性难免会下降, 久而久之便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4.4 风险投资发展缓慢, 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支持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 通常是依靠企业和风险投资机制, 但当前社会企业生存压力大, 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新技术转化中;金融机构处于规避风险的考虑, 也不愿将资金投入到转化周期长、风险大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此外, 政府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也是有限的。

4.5 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法律缺失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法律的缺失是造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顺序相连的四个阶段, 具体如下:

5.1 成果实验研究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课题实验研究, 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或者材料等, 之后进行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 该阶段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小于25%。

5.2 成果的中试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在实验室成功的前提下, 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进行中试生产出小批量产品, 然后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试销, 并记录相关经济数据, 该阶段推广成功的可能性是25~50%。

5.3 成果的规模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产业化或商品阶段。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 要达到规模化生产, 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选购或制造设备、选定厂房、训练工人、开拓市场, 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甚至建设新的企业并需要大量的资金, 成功率50~70%。

5.4 成果的管理营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的管理, 对产品生产后进行宣传、销售, 做得好的成功率可高达70%以上。

6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需选取合适的模式

6.1 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是指高校或科研院所将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通过大学科技成果转让专业机构、国家或地方技术转让中心等专业中介机构, 以合同、契约等书面文件的形式转让给企业, 由企业对其购买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试验、中试、试制生产、产品试销、商业化、产业化的一系列过程, 并承担此项科技成果的全部风险和利益。

6.2 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等。我国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结合, 将其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近年来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因此技术合作模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6.3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学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中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最高级、最紧密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有:高校提供技术、文化等软件条件, 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作为合作一方的高校对共建的经济实体有自己可接受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的关系。

6.4 自建经济实体模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一些拥有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逐渐开始意识到专利技术的重要性, 纷纷开始用其创办经济实体。这些自建经济实体由于依托高校, 人才济济, 再加上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 大多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甚至成为了同行业的佼佼者。

6.5 自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目前, 高校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更为成功的模式就是其利用自身的优势自建科技园区, 大学科技园利用其所具有研发人才、研发机构、研发场地、实验设备建立研发基地, 吸引社会资金、企业及人才到园区创业, 同时利用科技园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7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典型

7.1 以服务为宗旨,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位于随县开发区的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集人才、技术、产品、品牌等优势资源于一体, 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 自2011 年经随县科协搭桥, 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科研基地”和“食品学院毕业生科研实习基地”。三年来, 天星粮油科技自主开发多项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项目,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2011 年6 月, 公司被纳入国家油菜籽收购、加工、存储重点企业行列, 填补了随州食用油加工业空白。2012 年3 月, 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开发研究的“油菜籽深加工研究与副产品利用”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13 年联合研发的“米糠油精炼新工艺和米糠蛋白及多肽制备新技术”经省科技厅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共申报专利技术9 项, 获授权7 项, 待批2 项, 企业不断开发、积蓄和沉淀的许多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中, 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鼓励内部创新的同时, 天星粮油还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合作, 就跟高端合作。”企业一直注重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目前, 企业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签订“院士专家工作站”,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拥有较强的技术支撑。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企业拥有资金同时也了解市场, 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可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可能性, 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7.2 建立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南大学为了和企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结合, 不断的创新合作模式, 曾应用过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无锡分校无锡研究院等模式, 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 建立工程技术中心, 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模式, 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2005 年东南大学5.5 亿科研经费中横向经费约占三分之二。2004 年学校与省内包括沙钢集团、徐工集团等数家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 项, 总经费3800 万元;2005年与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项, 总经费8350 万元, 均列全省高校第一。“十五”期间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合同总金额达80495.1 万元, 平均年增长率12.25%。

8 结语

未来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工作重点是加强高校与企业可持续的深度合作。高校具有强大的学科优势, 企业具备雄厚的生产优势, 通过两者的强强联合, 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合理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持续稳定发展, 不仅如此, 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促使我国更快的成为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黄艳霞.澳大利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最新政策体系探析[J].高教探索, 2015 (11) .

[2]刘小乐, 于叶青, 张爱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保障机制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 (14) .

[3]Xu Guoxing.Collegiate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 ures[J].Higher Education, 2013 (06) .

[4]李军.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06) .

[5]陶建华.浅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3 (03) .

[6]翟天任, 郭宁生, 魏海燕.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2 (10) .

[7]马艳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构建创新[J].未来与发展, 2009 (05) .

[8]王旖旎, 杨槟煌.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S2) .

[9]张明艳, 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3 (03) .

[10]陈丽贞, 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06) .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2

这时女儿已睡醒了,坐起来揉着眼说:“妈妈早上好!”然后给我摆摆手意思是让我到她身边,我走过去,她双手抱着我的头耳语说:“妈妈,是不是我舅舅,舅妈回来了?” 我回答:“嗯,是的。” 女儿松开手自言自语道:“噢,原来舅舅,舅妈回来是真的,不是做梦啊。” 停了一会儿,女儿又说:“妈妈,今天我不读书了。” “为什么不读书?”

女儿用手指了指客房,我为懂事的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已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然而,2010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化率为50%~70%,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1]可以说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的高校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相关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转化环境还待优化等问题。截至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138所[2],其中高职院校1297所,占61%,占据了整个高校的半壁江山,它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如何?还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吕海萍[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科技成果不成熟68.5%,决策管理协调不够占16.9%,权益分配不当占15.4%;高校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权益分配不当占73.7%、科技成果不成熟占36.8%、决策管理不协调占31.2%。目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

从吕海萍的研究结果看,企业认为科技成果不成熟占到了68.5%,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也看出了为什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缘由,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找准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切入点,从而与市场严重脱节,导致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是高职院校科技项目选题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很难掌握企业需求的第一手信息,这就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另外,即使科技项目选题紧跟企业需求,但在研究前没有和企业合作,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及时产业化,许多大量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职权不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以其管理二级学院、系部的模式管理科技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由高职院校任命,进行行政化管理,这就出现产权、经营权、日常管理运行的多方矛盾,使科技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注重科技成果奖励和论文,轻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保护不力,张惠玲[4]的研究表明,近30%的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流失现象,其中外单位窃取流失占40%,化公为私占10%左右,随人员调配占20%。最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由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是教师,如果高职院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他们很容易流向企业。

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需求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成功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远低于这个比例,[4]政府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出大,具有高投入、高收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国家在资金方面无法向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倾斜,高职院校在融资方面又存在诸如政策支持力度小、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过高等诸多困难,导致科研的成果局限在理论研究,产业化程度不高。

4.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方,企业投资理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然而孙建成[5]认为:在校企合作中,多数企业处于从属地位,86%的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资金、人力投入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周期和先期投入的高风险企业难以承受,缺乏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使得一些企业宁愿投资“短、平、快”项目,也不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收益差。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1.确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的导向

科技人员在进行科技项目选题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要和提升企业效益为原则,选择那些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并与相关企业紧密结合,让企业专家参与到项目研究全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项目评审时,就可以以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否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为观测点,同时彻底排除在评审过程中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项目立项这个源头环节就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最后要严把科技成果鉴定关,严格按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确保成果鉴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公正性,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2.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保障,要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若高职院校是通过自我兴办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就必须清晰产权、明确权责,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生产型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若高职院校是以科技成果作为资本与企业共同进行成果转化,校企双方都会承担较高的风险,双方必须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用合理完善的管制体系来规范双方行为,避免内耗,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健全的激励制度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按照政府的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推行新型分配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将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或横向项目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科技人员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设立成果转化奖、成果效益奖等等,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体系。首先是联合企业申报政府的产业化项目,如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等等,争取获得政府拨款;其次是自有资金,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上的投资较多,反而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少,存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改变观念,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第三是在确保科技成果能有市场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房产做抵押,以争取银行贷款;第四是若资金缺口较少时,可向教师融资;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将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获得资金的方式,既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几种方式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4.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因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加大对仿冒侵权打击力度,并修改专利法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等。其次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转化为生产力,完善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建立互信互赢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纽带,双方应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深入合作,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双主体应有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以引导,搭建平台,为成果转化做好保障,而企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紧密合作,全程参与科技项目选题、研发、鉴定、转化,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商品、生产力,但若缺乏高职院校的参与,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获得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机会,从而丧失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可以说双方合作从长远的发展来讲都是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龙.论我国高校如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220-221.

[2]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24日)[EB/OL].2012-05-09).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09093812114&cata_id =N003

[3] 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研究,2004,16(2):58-62.

[4] 张惠玲.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9-53.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4

由深圳大学肖海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080102)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是一条前景辉煌、风光无限而又挑战不断、困难重重的道路。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必须结合中国实际, 构建合理的结构, 形成优化的体系。理论上合理的结构和优化的体系, 需要制度的保障。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单一、盲目攀比、衔接混乱等情况, 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 (学制) , 以推动大众化进程, 迎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到来, 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学制, 亦称学校制度、学校制度系统、学校制度体系或学制系统。它是由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而成的系统, 它包含“学校”和“制度”两个基本因素, 是一个国家为使整个教育系统有序运行而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上下衔接、左右连贯的相互关系等所做的规定。从发展来看, 还包括其他教育机构, 应称为教育机构系统。它是一国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是一国教育状况的重要表征, 体现一国教育的基本体系、基本结构、基本性质, 体现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技发展与教育自身规律等对整个学校系统的要求。高等教育学制, 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最高层次, 涉及高等教育阶段各层次、各类别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衔接与沟通关系, 体现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技发展与教育自身规律等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促进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没有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 谈不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当前由计划经济、精英时代制订的现行学制系统已经严重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制系统出现混乱,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一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结构严重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之间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盲目攀比、无序竞争, 等等。

借鉴国际的经验, 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无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 主动而适时地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并形成各自特色。“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国际经验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等等,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 中国高等教育任重道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我们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需要为着这一目标服务。因此, 改革已经滞后的高等教育学制, 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系统是大势所趋。

改革现行高等教育学制, 需要理顺普通高等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继续教育 (包括成人高等教育) 系统的关系。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问题更为突出, 需要着重进行研究。例如, 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主导部分, 其中本科层次又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本科层次只有单一的理论型本科, 不利于多样化人才培养, 应该努力构建多样化的本科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不仅需要解决它与普通高中、中职、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衔接问题, 更需要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总之,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要致力于使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个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环环相扣、相互贯通的学制系统, 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行, 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有利于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架构。

该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 研究历史, 比较国际,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进行深入讨论。该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涵盖四大篇幅:历史篇、比较篇、理论篇、改革篇。由历史到比较, 由理论到实践, 脉络分明,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最后落脚于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制度系统改革, 使得研究具有厚实的基础、坚实的结构、真实可信的意义。归纳起来, 该研究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按十三章论述。第一部分, 导论。提出问题, 辨析概念。第二部分, 历史篇。对中国近现代学制、特别是高等教育学制的发展、沿革和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梳理, 涵盖第二章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的改革与发展。第三部分, 比较篇。涵盖第四章德、法、俄学制概要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五章英、美学制概要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六章日本和台湾学制概况及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第七章国际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动向及一般趋势。第四部分, 理论篇。涵盖第八章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九章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与一般原则。第五部分, 改革篇。涵盖第十章我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分析, 第十一章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 第十二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系统改革研究。第六部分, 结语。总结陈述整个研究报告观点, 绘制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示意图。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研究属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过程中, 将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同时, 注重理论的规范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力求使研究工作落实到实处。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实证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以上研究方法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以使研究更加丰富, 更加饱满。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学制建设与教育现代化息息相关, 学制体系须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当我们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时, 必须认真建设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制体系。

(一) 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为现实的改革提供线索

教育根植于历史, 体现为民族。历史篇和比较篇是本研究不可缺少的铺垫工作。学校是知识的摇篮, 教育是文明的酵母, 历史是意义的故乡。铺陈历史, 是为现实的改革提供线索。进行比较研究, 完全可以“闲逸的好奇心”, 观世界教育与文化之大观, 而其最真实的价值, 则深具实用主义的功利, 是为本土的改革寻找借鉴。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肇始于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正是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型。在历史篇中, 通过对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的改革与发展展开讨论, 分析学制在教育近现代化进程中作用, 说明学制建设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学制建设的每一进步, 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为此, 随着时势的发展, 应该进行既创新而又慎重的学制改革, 既不可因循守旧, 亦不可朝令夕改。老子《道德经》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在这里很是适用。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不可忘了他山之石的借鉴。在比较篇中, 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制概况及其高等教育学制特点, 进而进一步分析国际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一般趋势。由此可以看出, 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建立, 因不同国家 (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做出合乎时宜的变革;而其中的一些共性, 则反映了教育对学校制度的内在逻辑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 “比较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但它是一种需要审慎思考与分析来使用的工具”“比较视角是一种批判性视角——它意味着审慎地对经验、模式和实践进行评价。外来经验在提供负面范例作用方面差不多与提供正面范例一样经常出现”。因此, 不能生搬硬套, 盲目照搬。

(二) 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导。在理论篇中, 首先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一般理论, 如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系统论等, 进而分析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及一般原则。因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与变迁, 离不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特别是, 高等教育学制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学制, 要符合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条件、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此, 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要顺应时代潮流, 好比钱塘大潮, 弄潮儿只可顺应, 不可阻挡, 因为历史存在总是特殊的存在。

这其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单轨制与双轨制的变化在不同国家的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个中意蕴, 因时而变, 因地而变, 却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并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选择。学制建设既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体现一定的阶段性;又要适应社会需求, 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这就必然产生了社会取向还是个体取向, 或者说, 是社会本位, 还是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更深层次的, 则是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两种哲学的分野, 导致了不同的教育结构和功能体现。因此, 有关学制建设中单轨制与双轨制的问题, 体现了教育、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价值选择。

通常而言, 学制产生之初, 一般是带有“等级制”的双轨制, 贵族学校系统与平民学校系统分别发展。19世纪后半叶开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向民主化方向的发展, 具有等级观念的“双轨制”受到统一学校运动的冲击, 逐渐趋于统一和贯通, 学校逐渐向“单轨制”发展。这是就整个学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体现, 或主要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角度而言。但是, 在高等教育阶段, 就不能简单地将民主化与单轨制对应, 因为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民主化的双轨制”。或者说, 现代教育中整个学制上并不存在纯粹的单轨制, 也不存在纯粹的双轨制的概念, 而是非常复杂的, 通常表现为分支制。综合各国学制的特点, 可以看出,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 义务教育以上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 并保留适当的贯通性, 构成类似“Y”型的学制。单独看这“Y”的上半部分, 就是双轨制, 在高等教育中, 姑且称为“民主化的双轨制”。

高等教育阶段民主化的双轨制, 在一定阶段特别有利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例如, 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得益于此。而美国高等教育学制大体上是一种单轨制, 由于美国高等教育早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发达, 相当多元。美国没有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 其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社区学院及附设于大学的技术学院, 其中以社区学院为典型。社区学院一方面提供转学教育, 另一方面提供高职教育, 它属于高等教育初级阶段, 与普通高校并列, 但到大学三年级就通过课程学分互认的方式, 直接融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

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有必要将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 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平等、平行的另一轨道, 形成“民主化的双轨制”。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 从长远发展趋势而言, 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双轨制终究要向单轨制发展或收拢。一方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日臻完备, 逐渐取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年限的延长,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特别是多元化到课程体系层面, 使得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自由, 双轨部分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逐渐“趋同”或“贯通”, 其双轨性将日益模糊, 直至丧失, 达到“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于是又成为单轨制。或者说, 教育的双轨性、单轨性已经模糊, 而旨在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教育也将更加平等, 并走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化社会。

(三)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基于上述历史的、比较的、理论的研究基础, 该研究落脚于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 主要分析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两大系列, 将其进行重点讨论, 并贯穿着终身教育的理念, 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上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庞大而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民营化、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还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 都以势不可挡之势, 形成了强大的变革力量, 促进高等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 就应该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而不可阻挡历史洪流。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制系统改革中,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大方向。其中, 本科教育多元化是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建设中的关键。只有建立多样化的本科教育体系, 才能使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要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就要分类指导, 分类发展, 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定位、各自的社会适应面和各自的发展方向, 各安其位, 各司其职, 和而不同。这样, 才能“走向职能分化”“走向多元化”“走向特色化”, 并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共同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其中, 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观至关重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面性, 反映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层面责任。多层面本身就是多样化的概念, 它既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 也包括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当前, 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特别是在进行高等教育评估时, 不能用统一的质量标准, 来规范所有的学校。

因此, 为了建设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结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需要, 可采取如下措施, 如:多元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本科教育系统;分类指导, 尽快出台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优化结构, 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畅通渠道, 建立学制系统转换的立交桥;层次上移, 逐渐上移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重心;优化布局, 面向社会, 切合地方等。

此外, 还需要大力发展地方应用性本科, 以及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这既是有效的策略, 也是大势所趋。

(四)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如何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学制系统, 必然包括建立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进入大众化阶段, 单一的、学术取向的普通高等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 使其真正成为适应市场、就业导向、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 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改革的关键因素。或者说,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要做到结构优化, 必须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体系协调发展, 实现双轨并行, 相互贯通。但是, 现阶段高职教育主要局限于专科层次, 而且中、高职教育衔接不力, 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 需要转变观念, 端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升层次, 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合理架构, 让职业教育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有效衔接, 加强中、高职学制衔接;校企合作, 加强高职院校与与企业合作等。

此外, 还需要进一步在一些具体政策上进行完善和落实, 如:设立专业学位,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特别是引入副学士制;双证并重, 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架设桥梁, 引入第四层级教育机构, 设立高中后、高等教育前教育机构;因地制宜, 建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学制等。

这样, 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渐成熟, 形成一个真正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架构。

最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 形成学习化社会, 就需要进行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保障个人对教育选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就对现代教育的学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包括课程、时间、地点和形式等多样化的选择性。诸如, 通过建立学分制、学分保存、转移和认可制度, 可保障选择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当然, 这是一个长期的历程, 也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之路。目前阶段, 应该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学制中的地位, 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制中的体现, 等等。

(五) 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系统

这种多元开放的高等教育学制系统, “入口”和“出口”高度开放畅通, 为个人终身的发展和需要服务,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促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服务, 从而体现以下特色:第一,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仍不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兼顾保育的特色。第二,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 可以初步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学生既可以进普通高中, 也可以进职业高中、中职技校或五年一贯制专科。第三, 普通高中毕业生既可报考普通高校, 也可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四, 职业高中和中职学生及社会同等学历人员既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也可以报考普通高校。第五, 高职专科既可升入高职本科, 也可升入学术型本科。第六, 普通学术型本科的毕业生既可以攻读学术性硕士学位, 也可以结合一定职业能力培训或工作经验或攻读专业性硕士学位或技术性硕士学位。第七, 高职本科毕业生既可结合一定职业能力培训或工作经验攻读专业性硕士学位或技术性硕士学位, 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攻读学术性硕士学位。第八, 学术性硕士学位既可攻读学术性博士学位, 也结合一定的工作经验攻读专业性博士学位。第九, 专业性硕士或高职硕士既可攻读专业性博士学位, 也可以攻读学术性博士学位。第十, 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整个学制体系建设构建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平台, 促进个人终身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心得 篇5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广大共产党员要以《意见》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进一步洗礼思想、觉醒初心、升华使命、淬炼忠诚,切实推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以“温故知新”助“入脑入心”,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共产党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真正实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要坚持将党性教育作为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的“有力武器”,注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反复学、深刻悟、扎实做,最终将严格遵守党章化为意识自觉和行为习惯。要主动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珍惜百年探索和奋斗形成的制度优势,努力从中汲取智慧、勇气和力量,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宗旨意识”换“鱼水之情”,做到坚守初心使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绩观。要坚持以“实效”“实绩”为导向,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厚植于思想、落实到行动,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贯穿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过程,主动沉到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在“一楼办公”,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到“一线工作”,在改革最前沿、攻坚第一线、服务最末梢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消弭矛盾;走“一家一户”,在体察民情中“叫得上名、交得了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6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52-03

“发展性教育”是指在成人学习和发展的原理指导下,将普通教学课程与支持性辅助教学课程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发展性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矫正”,主要向学生提供大学预备水平的辅助课程,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学习的脚手架。“学术界之所以要关注和研究发展性教育,主要是因为发展性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关照学术底层,促进学术底层在大学的成功。虽然发展性教育有时成效甚微,但却是推动教育民主的重要途径。从事发展性教学研究的教育者应当得到尊重,他们向学生提供助教、学习伙伴、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辅助性服务。我们尊重发展性教育是因为它使得成千上万的弱势学生群体在大学里获得成功”。[1]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发展性教育的起源、范畴以及成果,试图阐清一些有关发展性教育的误解。

一、美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性教育的起源

美国发展性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高等教育领域,当时大量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涌入高校。受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激增,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可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2]但19世纪美国中等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大量学生并没有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充分的学术准备。除了美国最精英的几所大学外,其余的高校总是要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与教学相关的辅助性服务,而无法完成大学本身的教学任务。这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个人辅导项目,如1636年哈佛大学设立的当代综合项目(Contemporary Comprehensive Programs),服务面向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帮助个人心智成长以及教学相关的活动。[3]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史,美国高校里的行政人员更加青睐招收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而教师们则更加倾向招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原因在于负责招生的行政人员认为那些需要矫正帮助才能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扩大高校内部的消费需求,大学只有靠这些学生的消费才能生存下去。这些行政管理者通常认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潜力并不能用标准化考试的得分来衡量,美国的大学有能力帮助一些学生从边缘化群体转变为被主流群体接受的成功者,并且这种举措也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光荣传统。而一线教师们则通常认为美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系统设计很完善了,没有必要设立额外的辅助项目来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只会侵占更多的教学资源,而这些资源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那些优秀的学生,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有些孩子天生就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能力,理应被淘汰。

尽管对待发展性教育的分歧一直存在,然而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接受发展性教育的辅助顺利地完成了在大学的学业。

二、发展性教育的对象——发展性学生(Developmental Students)

学术史上表达“发展性教育”及“发展性学生”的词汇有很多,19世纪“预备生”被用来描述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通常被要求去学习一些初级学院的课程。布里尔(Brier)在1985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这种辅助类项目最初是由威斯康星大学在1849年设立的,19世纪80年代以后该类型的项目就传播到美国其他地区的大学了。[4]

19世纪由于美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不发达导致预备生数量相当之多。布鲁巴彻(Brubacher)和威利斯(Willis)在1976年的报告中提及:19世纪90年代,超过半数的在校生曾在高校的初级学院里注册入学。由于预备生的数量巨大且学习素质差,他们在高校中并不受欢迎。[5]布里尔还提到:“那些在瓦萨尔学院(Vasser College)里参加预备课程的学生被认为是一群粗鲁的、破坏纪律的制造麻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高校的行政人员认为预备生是用来填补招生不足和学校的花名册的,招收预备生是大学生存下去的邪恶动力。预备生不求上进的学习态度使得没有人愿意承认他们对于一个大学的发展必不可少。”[6]

直至20世纪30年代,学术基础差的学生仍被称作是“预备生”。然而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学开始纷纷取消预备学院,把预备学院的任务转移给了刚兴起的初级学院。虽然初级学院是具有预备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它只服务于那些没有获得大学入学的资格或者自评无法胜任大学学业的学生群体,因此,初级学院服务的对象不包括在大学里就读且表现不佳的学生。

有部分学生通过了大学的入学考试,但并没有为在大学里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业上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大学不断探寻能够帮助这部分学生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有关阅读的补习课程。20世纪20年代的末期,俄亥俄州立大学要求所有试读的学生必须补习阅读课程。此后,其他科目的补习课程在四年制的大学也逐渐变得常见。“矫正生”这一称谓逐渐取代了“预科生”,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低于大学课程难度的课程。

1965年《高等教育法案》通过以后,大量财政支出用于帮助那些“曾经在高等教育中没有存在感的学生”。这意味着对于成年学生、女性以及少数裔来说,很多经济障碍被消除了。这些学生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其他学生,因此也被称作“非传统学生”,他们由于教育背景的欠缺在高校里经常受到排挤。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初期,“非传统群体”与“劣势群体”两个词就经常互换地被用来描述参加补习性课程的学生。

部分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发展性教育”一词是用来安抚“矫正生”“非传统生”“劣等生”的不安。事实上,“发展性教育”这一概念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对于自身成长与发展在认知上获得的巨大拓展。学界开始意识到薄弱的学习基础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复杂因素。很多非认知因素或发展性因素被承认对学业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因素包含了以下几点:自我认知、自制力、控制力、学习态度、寻求帮助的能力等。

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性教育家开发出了一整套新的范例来指导教学实践。他们认为学生不只是在学术经验上的不足,需要弥补的也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学术的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与学生对自我认知、学习同伴、教师以及教育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善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性教育”模式,该模式包含了学习的基本技巧、评估测评、咨询指导、学习辅助以及个性化学习经验等内容,这些内容并不是仅仅要把学习过的内容重新再学一遍,而是要提升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将参与“发展性教育”模式的学生就叫“发展性学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的“发展性教育”一词与“矫正教育”表达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三、发展性教育覆盖的范围

高校为部分学术准备不充分的学生提供发展性课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美国教育委员会在1915年的报告中指出大约全美80%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矫正性质和辅助性质的课程。1996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报告指出78%的美国高校提供矫正性质和辅助性质的课程。尽管目前明确提出要求入学新生学习发展性课程的高校数量在减少,但提供发展性课程的高校比例仍居高不下。

全美教育统计中心研究的数据表明90%的两年制高校与70%的四年制高校都向学生提供发展性课程。

1985年,全美教育统计中心报告中提及:约25%的高校入学新生选修阅读、写作或者数学方面的发展性课程。1995年的报告指出选修发展性课程的学生比例已微升到29%。同年,博伊兰指出每学年就有约200万的学生会参与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发展性课程,这部分学生还不包括那些参与其他科目的发展性课程的学生。此外,美国教育机会协会还统计出每年约有300万的学生参与有关发展性的课程。

四、发展性教育的成果

发展性教育是否成功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测试:1.接受发展性教育的学生通过发展性课程的比率;2.学生通过发展性课程与通过其他课程的比例;3.接受发展性教育的学生顺利毕业的比例。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1995年的数据,在1985年大约有四分之三接受发展性教育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有的课程。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在1996年的报告中提及10年以后这个通过率仍然保持着。因此说接受发展性教育的学生通过率在十年内一直稳定在75%左右。

接受发展性课程的学生在一开始就被认为在学习基础上是薄弱的,经过发展性教育的学习之后,他们之中的四分之三的人走向了早期学业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如果不能带来后续学习的成功,这种成功就是没有意义的。致力于发展性教育的教师不仅是要帮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还要使他们能在以后的高等教育中获得成功。因此,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获得成功的程度是对发展性教育的影响的有效指标。

用回顾的方式来分析从1986年到1992年参与发展性教育学生的数据,全美发展性教育中心试图在学习普通课程的学生当中辨别出那些曾经通过发展性课程的学生。在分析中,所有通过发展性课程并且取得C以上成绩的学生都被辨别出来了。通过最高等级发展性课程数学课的学生中有77%的学生都能以C或者C以上的成绩通过普通数学课考试。通过最高等级发展性课程写作课的学生中有91%的学生都能以C或者C以上的成绩通过普通英文课考试。对于阅读课程来说,通过最高级发展性课程阅读课的学生中有83%的学生最终通过第一门大学水平的英文课考试。

以上的一系列数据说明,发展性课程为大量的学生提供了在高校里成功的机会。如果没有发展性课程的帮助,根据高校的条件,一些高风险的学生很难完成大学相关课程的学习。

五、总结

进入大学的学生并未对学习做好应有的准备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高校往往需要向这部分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这对于高校来说是个挑战。成功的发展性教育不仅是传递基本的技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术成长之间具有相关性是发展性教育与矫正教育之间主要的区别。发展性教育要想成功就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和指导。

[ 注 释 ]

[1] Jeanne L. Higbee & Patricia L. Dwinell. Developmental Education:Preparing successful college Students[M].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8:2.

[2] Brubacher,J.S.,& Willis,R.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636-1976[M].New York:Harper & Row,1976:78.

[3] Boylan,H.R.,& White,W.Educating all the nations people: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Part I[J].Review of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Education,1994(4):1-4.

[4] Brier,E.Bridging the academic preparation gap:An historical view.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J].1985(1):2-5.

[5] Brubacher,J.S.,& Willis,R.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636-1976[M].New York:Harper&Row:3.

[6] Brier,E.Bridging the academic preparation gap:An historical view.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J].1985(1):2-5.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7

201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开始推行OBE教育理念, 酒店管理专业在学院学生应具备的“六项核心能力”基础上, 参照国际标准, 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指标,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 注重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 将OBE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和行动学习的教学法应用到课程实施中, 教学效果突出。

2 课程改革特点

2.1 课程标准国际化

酒店管理专业与美国饭店业协会教育学院合作, 引入国际标准, 采用美国饭店业协会HTMP课程, 开展“试点中的试点”。专业课程由具有国际注册酒店业教育导师 (简称CHE) 资质的专任教师和外教授课, 采用双语教学, 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在学完课程后需参加美方组织的国际职业资格考试。

2.2 教学大纲契约化

让课程大纲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契约, 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展示课程大纲, 让学生知道课程内容、教学进程、课程实施、课程要求、课程考核等信息, 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去学习, 获得学习成果,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修改大纲要及时的通知学生。

2.3 教学文件活页化

在课程教学文件设计上, 采用教学活页, 在课前发放给学生, 使学生在课前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教学活页通过采用二维码识别方式逐步由纸质版过渡到电子版。教学活页中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学习过程、课程资源和评量标准。

2.4 教学方式灵活化,

按照“教学地点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化”等理念设计专业课程, 融入嘉宾讲座、实地参观、学徒制等教学模式, 上课地点变成教室、实训室、酒店、报告厅等多元地点, 使学生走出课堂, 专家走进课堂, 学生课上讨论、教师课下指导。课堂上运用二维码、微弹幕、问卷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实地参观、合作学习、篮中演习、案例分析、嘉宾讲座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达到学习成果。

2.5 评量方式多样化

在评量方式上, 改变传统的期末纸笔测验的单一方式, 有效的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纸笔测验、档案评量、口语评量、实作评量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2.6 单元设计反向化

实施成果导向教育要求清楚聚焦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 其教学设计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以目标为导向, 遵循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原则。首先教师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 (单元目标) , 从而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 (学习评量) , 进而安排相关的教学实践的机会进行具体的实施 (活动历程) , 最终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2.7 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化

在课程的实施上, 按照“1/4理论”有效分配课堂时间。第一个1/4的时间采用INTRO的方式进行开场, 即:激发学习兴趣, 介绍课程内容, 介绍时间分配、课堂活动范围和实施过程, 陈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将达成的目标和成果;第二个1/4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第三个1/4时间实施互动式教学活动;第四个1/4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总结。同时, 在课程实施环节上尽可能的控制课堂讲授时间, 充分利用手机等工具开展课堂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的以知识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从习惯了“教什么学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教什么”对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都是艰难的挑战。在教学中, 教师应避免教条化, 要吸纳传统教学设计的精华, 善用批判性思考及广泛多元的方式来设计教学, 从而引导学生依其个别差异与需求来学习, 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 使每位学生都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晓典.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8

《办公软件与设备应用》课程是一门基础类课程, 旨在引领学生了解办公自动化设备基础知识, 学会这些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具备处理信息的良好素养。通过模拟办公自动化岗位, 完成文档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及演示文稿制作任务, 认识并运用互联网, 熟练使用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实现办公自动化, 并能利用计算机检索、分析、处理并相应的解决问题。

2 课程教学目标

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将《办公软件与设备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了解计算机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能运用互联网和工具软件分析、解决问题;能在岗位环境中实现办公自动化软件与设备的应用;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办公岗位工作任务;具备利用计算机持续学习的能力。

3 反向设计的理念

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 而是要达成顶峰成果需要什么 (2) , 根据反向设计的理念, 将《办公软件与设备应用》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或座谈、分组合作学习、实作学习和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将学习评价分为观察性评量、口语评量、实作评量和上机考试四种形式, 旨在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并激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4 课程设计的内容

将传统的章节或者项目教学模块经过整合, 将内容按照知识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六个单元, 分别为单元一走进计算机世界;单元二管理计算机;单元三企业宣传手册;单元四企业管理表格;单元五企业宣传幻灯片;单元六高效办公。

5 具体应用研究

单元二管理计算机共计设计为4学时。在此以该单元为例阐述一下具体课程的发展过程如下:

1.准备活动

2.发展活动 (新课讲授)

任务一:正确使用计算机

任务二:Windows7个性化设置

(1) 新课导入: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和Windows7操作系统。

(2) 引导学生了解Windows7基本元素: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的概念, 并让学生分组实现窗口操作。

(3) 讲解画图程序。

(4) 学生分组讨论实现查找桌面文件夹、更改桌面背景、更改桌面图标、在桌面上添加快捷方式。

(5) 学生分组实现自定义“开始”菜单和自定义任务栏。

(6) 学生分组讨论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中一般性的设置问题, 并分组进行汇报, 教师予以总结和补充。

任务三:输入法设置和打字练习

(1) 新课导入:讲解键盘上的按键分区和指法。

(2) 引导学生了解输入法的切换和搜狗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分组进行打字练习, 并分组进行打字竞速对抗。

任务四: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 新课导入:Windows7操作系统中文件分类整理后可以更快的找到所需文件。

(2) 教师讲授文件和文件夹的定义。

(3) 学生分组讨论文件的名格式、文件名的长度、文件名中不能有的字符、查看文件的类型, 并分组汇报, 教师予以总结和补充。

(4) 教师讲授文件和文件夹存储的路径和管理的工具。

(5) 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如何选取文件或文件夹。

(6) 学生分组讨论和实现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和回收站的操作。

(7) 学生分组讨论和实现如何设置文件的属性和如何查看隐藏的文件。

(8) 学生分组讨论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中文件和文件夹一般性的设置问题, 并分组进行汇报, 教师予以总结和补充。

3.整合活动

(1) 展示学生练习成果并进行单元评量。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9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均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探讨的新问题。作者在“中外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方面目前国内科技成果管理理念、目标与国外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科技成果管理的理念与目标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国内有关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成果转化方面,其中科技成果评价往往与科技项目评价等同看待[1],其概念的内涵、范围及管理体系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管理概念、内涵进行深入地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市场经济环境的我国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本文从管理学视角探讨了科技成果管理概念、内涵及范围,并在科技成果生命周期的视角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构建科技成果管理体系,为科技成果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科技成果管理概念及范围

2.1 科技成果管理概念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科技成果管理概念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的视角给出科技成果管理的定义。如科技成果管理是整个科技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科技管理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手段对科研工作者在科技实践过程中经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各种科研论文、专著、专利或新技术等智力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归档的活动,包括科技成果鉴定管理、科技成果上报登记与档案管理、科技成果的奖励管理、科技成果的推广交流与保密以及技术市场管理,还有科技成果的统计分析等内容[2];科技成果管理一般是指对科技成果进行鉴定、登记、推广、奖励、保密解密、技术市场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的活动[3];科技成果全程管理是针对特定的目的,由专门的机构根据国家或行业的有关科技政策、法规和相关资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针对科研全过程,对课题的计划立项、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到课题鉴定验收,直至最后形成知识产品并推广应用这样一个有序的递进过程[4]。

以上几种对科技成果管理的概念均从科技成果管理内容角度,在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面、不同的范围给出的定义。

科技成果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美国著名的管理家孔茨认为管理是引导人力和物资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这些组织的目标,亦即是服务对象得到满意,并且是服务的提供者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5]。美国管理史学家雷恩认为管理是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6]。西方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7]。综合以上西方管理学家的观点,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佳效果,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而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

科技成果管理,从成果产生到应用流程上看,是科技成果的孕育、产生和应用、再孕育、再生产、再利用等螺旋上升的过程的管理,即成果生命周期的管理,是为达到成果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目标而进行管理。

因此,可对科技成果管理给出以下的定义:科技成果管理是指科技管理部门发挥和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在科技成果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地分配和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达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最佳程度地发挥其作用的活动。

2.2 科技成果管理范围

科技成果具有生命周期(图1)。在科技成果生命周期中,第一个节点科技项目立项阶段。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科研人员根据市场和用户反馈情况构思解决的方案,这一阶段成果主要体现为研究人员头脑中的灵感、思路、研究方案等等。项目研究实施阶段主要体现是实验数据、阶段性或过程结果,如实验数据、现象等。项目结题阶段的成果有一定理论性、技术较完整,多以论文、专利等形式体现。项目结题之后进入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阶段,首先进入试验和开发阶段,这一环节成果主要体现为中试结果形式,如试制品等;产品试制成功之后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即对中试结果的放大和大规模应用,该阶段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随后形成新的产业链,出现了新商品,直至投放到市场供用户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生命周期链条。

从以上分析可知,科技成果管理的范围应包括科技成果生命周期的起点至终点的全过程。因此,广义上,科技成果管理是科技成果生命周期的起点至终点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思路、灵感到成果产出阶段管理;成果至试制品阶段的成果;试制品至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至商品到用户的成果转化及应用管理。狭义上,科技成果管理是成果的产生(公开)至用户应用过程的管理。

3 科技成果管理目标及任务

科技成果管理,首先根据管理思想,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建立管理目标体系,分配相应的管理任务。借鉴日本、韩国科技成果管理的经验[8,9],可以细化不同时期的科技成果管理目标及任务,把科技成果生命周期划分为成果产出期、成果公开期、成果转化初期、成果转化中期和成果转化后期(表1)。

(1)成果产出期对应于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结题阶段,其管理目标包括人、财、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率运转;提高研究人员创新效率,包括数量和质量;培养研究人员的市场意识和技术经营能力,明确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研究;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估成果。这一时期主要的管理任务应包括建立激励机制,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评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评估人才,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等相关法律。

(2)成果公开期对应于成果公开、宣传、成果价值评价阶段,其管理目标包括维护国家、企业、个人利益;促进成果信息的快速扩散;成果价值的公正评价。该阶段管理应包括制定成果信息保密和公开标准,建立成果信息服务机制、体制,设置、培育成果价值评价中介机构,建立中介机构运作模式、机制体制,制定成果信息公开法、成果评价和管理法(管理机制、体制)等相关法律。

(3)成果转化初期。成果转化初期对应于中试设计、中试、中试结果评价阶段,该阶段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成果转化率、促进成果扩散、转移。这一时期任务是建立知识产权收益制度,刺激市场需求,培育技术市场,制定促进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相关的法律。

(4)成果产业化中期。成果产业化期对应于产品工业化设计和投产阶段,其管理目标是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培养技术经营型企业。该时期管理任务是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培育技术经营环境,培养技术经营人才,制定减免企业税收、鼓励新技术产业化优惠等政策。

(5)成果产业化后期。对应于产品宣传和销售期,该时期管理目标是提高公民对科技的依赖性;提高社会对科技产品的信赖和期待。成果产业化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使用科技产品制度的建立和制定鼓励公民使用科技产品的政策。

4 结语

本文从管理学角度给出了科技成果的概念定义,分析了科技成果管理的范围以及科技成果生命周期中的各节点管理的任务和目标,以期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管理的需要,明晰理论研究过程中概念及内涵,有助于解决目前科技成果管理实践中的诸多不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丹凤,宋元.日本的科技成果管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8(11):52-56

[2]李超.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现状与改革对策探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12):15-18

[3]王峰.国防科技成果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5-7

[4]易燕明,范旭,刘伟.国外科技成果管理的比较及对我国气象部门科技成果全程管理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66-70

[5]普蒂,韦里奇,孔茨.管理精要(亚洲篇)[M].中译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7

[6]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

基于成果的垃圾分类收集奖励机制 篇10

关键词:分类收集,奖励,评价

1 引言

2000年4月, 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虽然各试点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 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分类收集的效率[1]。到2008年“绿色环保”奥运的主办,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又开始在很多城市开展, 但是公众参与力度、实施效果不理想, 如北京市2008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不足52%[2], 2010年实施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社区为600个, 经调查, 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较低, 分别为4.5%和31.2%[3]。2011年上海市政府“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正式启动, 经问卷调查显示超过1/2居民平时不进行垃圾分类, 59.0%的受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 而34.4%的居民进行简单的分类后扔到垃圾箱中, 仅有6.7%的居民进行较为清楚的分类[4]。

近两年很多城市在发动、宣传的基础上考虑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个人进行奖励, 以提高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如北京出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励实施细则》[5]中设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和北京市生活垃圾“零废弃”贡献奖2个奖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及奖励办法 (试行) 》 (征求意见稿) 中规定了评上“环境友好家庭奖”的, 每户奖励500元;评上“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的, 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每人奖励500元;另外, 各区、街道甚至社区等都会配套相应的奖励措施。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实施方案都提出了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奖励。但是这种我国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的评优奖励法, 奖励的对象是少数人群, 本文参照世界银行最常用的资助方式提出了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 其目的是对参与分类收集的单位及个人通过基于分类成果的奖励形式来提高其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度, 提升分类效率。

2 奖励机制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是世界银行最常用的一种资助方式, 一般用于改善水、电和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 当使用者无力支付全部成本时, 可利用基于绩效的补贴去补充或替代向使用者收费。一般而言, 基于成果的奖励的分配报酬, 激励、捐赠或补贴的价值和标准通常都是公开的, 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的一般流程详见图1。

3 奖励对象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的最基层单位是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下简称“社区”) , 推广、教育和动员对于使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都是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主要工作职责, 社区的工作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奖励对象宜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社区内的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奖励。社区居民委员会可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和手段促进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此外, 社区有权决定奖励款项如何使用。

4 成果的定义及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方式为4分类, 即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 分类的目的是让居民尽可能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出来便于资源化利用, 并且越纯越好, 因此设定的成果是每个社区分类出来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和质量。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有利于社区努力让居民尽可能地将更多能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质量标准, 单单是数量参数还无法提供准确和公正的评价, 因此, 还需要运用一套质量指标以确保垃圾分类能够达到一定的纯度水平。由于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的纯度最难保证, 因此可以厨余垃圾的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设定社区总分来对一个社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 它是质量和数量分数的总和。

式中:

QTF为基于厨余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40分;QTR为基于可回收物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20分;QTH为基于有害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10分;QLF为基于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30分。

上述各单项分值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实施初期数量项目分值可较高, 实施后期可提高质量项目分值。各类垃圾数量的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厨余垃圾数量分数:

可回收物质数量分数:

有害垃圾数量分数:

式中:

FW为社区内收集的厨余垃圾总重量;RW为社区内收集的可回收物总重量;HW为社区内收集的有害垃圾总重量;TW为社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重量;a为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所占比例;b为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c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所占比例。

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计算将根据对厨余垃圾分类情况的抽样检查结果, 并现场拍照取证作为评定依据 (表1) 。

基于以上评分方式, 在总分卡上给出社区总分, 作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阶段成果, 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奖励 (表2) 。

5 奖励的支付

由市 (或区、县) 政府提供分类收集奖励资金。预先设定好评估期, 在每个评估期之后, 按照评估期各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总分, 将奖励拨付给社区。

在奖励之前, 为确保垃圾分类的最低质量和数量, 需制定一个每段评估期的最低分, 即社区必须达到评估期的最低分才能获得奖励, 并根据事先划定的分数等级支付相应额度的奖金。奖励款项也有一个上限, 称为潜在社区奖励, 是指如果社区达到了最高分100分, 可以获得的最高奖励额度。潜在社区奖励额度将在每个评估期之前确定, 将根据每个评估期制定的支付方案计算, 支付方案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更新, 以达到促进社区积极参与分类收集的作用。

社区奖励的支付方案各年可不同, 第一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 可参照样本表格 (表3) 执行;第二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奖励的最低分数 (如60分及以上才能得到潜在社区奖励的25%) , 之后等级分数按比例依次递增。

6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应该低于垃圾分类所节约下来的处理成本, 其数额可以在每个阶段逐步降低, 这样激励计划就可以逐步退出。

根据国内现有经验, 经过分类后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处理相比焚烧处理的成本每吨可以节约60~80元, 可将此节约的处理成本作为奖励。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某个区域的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式中:

J为某个区域潜在社区奖励总额;W为某个区域生活垃圾总量;A为某个区域家庭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例;F为某个区域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相比焚烧或卫生填埋每吨节约的处理成本。

7 组织和实施

由政府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该项奖励计划, 并成立专门的办公机构作为该项目的实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方案、数据收集及核查、计算分数和激励数额等工作。

该奖励工作可每年分几个阶段进行, 一般可一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到6月, 第二阶段从7月到12月, 在每个阶段内, 每个评估期将持续4个月。

(1) 在每一阶段开始时, 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宣布评估开始, 包括每个区域的评估时间安排、潜在社区奖励的额度和获得奖励所需的最低分。

(2) 有意向参加评估的社区要在评估期开始前15d正式提出参与申请。

(3) 评估将在第二月开始进行, 持续4个月, 直到第五个月底。在评估期的每个月中, 项目实施部门对参与评估的每个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收集数据并据此打分, 在评估中期准备和公布中期分数卡。中期分数卡的目的是告诉社区分类收集实施现状并鼓励它们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

(4) 当评估期结束时, 项目实施部门计算最后得分, 估算每个社区应得的奖励数额, 并在评估期结束后2周内提交评估报告。

(5) 在项目实施部门提交报告的2周内, 政府主管部门对该报告进行审查和批准, 然后提交给市 (或区、县) 政府进行支付。获得奖励的社区名单将在下个阶段开始时予以公布 (图2、图3) 。

参考文献

[1]姜朝阳, 周育红.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12) .

[2]余倍, 宾晓蓓, 曹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 2011 (12) .

[3]邓俊, 徐琬莹, 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 2013 (1) .

[4]王婷, 李晓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试效果及政策完善建议—以上海市为例.[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2012.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11

【关 键 词】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指导;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35-0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根据认知发展的规律,在体验与创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近年来,市、区教育研究部门组织实施了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制度,规范并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指导工作。在中小学课程教师的指导下,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探究意识。

一、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基本特点

综合分析2010年和2011年市、区中小学生近300项研究性学习的物化成果,呈现出研究内容关注生活和经历、研究方法体现实证研究、享受研究过程、教师指导关注课题确立和成果表达等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从研究内容看,关注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

儿童,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家。他们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质疑世界的本原。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周边的生活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问题,并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将学生的研究问题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保证研究课题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当今社会、当地政府的发展与目标紧密结合,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等,也有不少研究课题来自于学校的传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纷纷进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领域,课题呈现出多样化的选项。

(二)从研究形式看,体现实证研究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研究性学习成果是由中小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问、文献资料检索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也有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获取数据材料,并检验假设。两者都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结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建立在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上生成的知识与技能,将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突显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三)从学生研究过程看,关注并享受活动过程

作为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在三维目标中,研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中的实践与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带着问题进入研究的现场,通过师生、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活动,掌握并验证固有知识与技能,实践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从现有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看,学生详细记录了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和过程中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感悟,充分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四)从成果看教师的指导功能,关注课题确立和成果表达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研究活动的参与者、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活动指导系统中的合作者。教师的指导功能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引导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确立活动主题或课题,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从现有成果看,教师指导功能主要集中于课题确立、研究方案及物化成果的指导,而对于过程性的指导和研究后的反思指导显得不足。

二、从研究性学习成果逆推教学指导实践

(一)课题确立指导窄化

研究性成果中普遍采用的是观察、调查、访谈等关键词,呈现单一化的倾向。是学生有意回避实验、探究、设计、制作等研究探索行为,还是教学指导功能发挥的不完善,导致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缺失?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其他领域一样,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行为应当成为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指导的目标行为动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方法的指导与研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全部。中小学生研究性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学习内容既可由学生自行确定,教师也可提供选题建议;可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需要教师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

(二)过程方法指导弱化

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同的。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上位概念。虽然同属活动,两者内涵不同,外延有差异。只有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不是活动的简单总结,而是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报告。没有在活动中注重问题意识,活动还是活动,无法上升到研究性学习的层面。缺少学生生活经验支撑,没有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没有对搜集的资料概括与提炼,活动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并不是完成一项任务的简单布置,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看,都需要教师参与其中,贯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始终。

(三)学习成果指导美化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指导的美化,掩盖不住指导欠缺的两个极端表现:一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达指导过度。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人化倾向。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有一种实践知识,并且都将它运用于他们的日常活动之中。儿童具有儿童特有的语言系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虽然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其一定格式规范,但规范并不是约束儿童表达的手铐脚镣。如果让儿童带着脚镣跳舞,那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亵渎。人的生存意味着理解意义和渴望对意义的理解。童心童眼看世界,童真童趣话世界,应该是表达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基本范式。二是引用过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被传播、被学习、被借鉴。引用固然是捷径,但过度的引用将会形成连锁的反应,且不论学术道德问题,至少会失去研究求真之本意。教师能做的、应做的是指导学生用相关的理论来诠释分析思考探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用相关的理论来启发指导引领研究的整个过程,思考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三是娱乐化倾向。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娱乐能力。研究过程中的些许娱乐行为会被理解为率真,倘若以娱乐的心态表达研究成果,导致的结果是研究的严肃性丧失。科学的要义在于求真。严谨的中小学生研究来源于生活的直接经验、资料来自研究现场,没有必要盛装出席。

另一极端是指导缺乏,直观表现为研究成果中资料堆积。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没缺乏必要的分类整理与归纳,犹如杂物库。教师的指导功能从发现问题的指导到成果的整理,贯穿始终。在成果整理阶段,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性分析,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或提出建议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价值,并为学生研究过程的完整提供保障。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决定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成人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显著差异,即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心理成长的忠实记录,是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谭中胜认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中要做好三个适度,即指导时间要适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广度要适度,指导的深度要适度。

三、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面对中小学生个体差异,展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与指导,需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需要丰富研究的生态。

(一)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理念

厘清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才能遵循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课程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和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但又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弥补学科课程之缺憾,是学科课程的深化。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取向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合作、探究型课题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开放性的评价等特点。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研究性学习既不同于知识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也不属于简单意义的活动课程,更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改造和充实来建构新的理解,获取自己的意义,在问题研究中达成课程目标的课程。

作为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或个别学生,学生只有选择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权利,却没有选择不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理由,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体验,在现实的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领域,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而言,是实证,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主题生活化,才会焕发课程的生命力;指导全程化,才能延续课程的生命力;成果扩大化,才能展示课程的魅力。

研究主题的确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化的研究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中发现的问题。在确定课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反思等一系列行为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信息,更多的是获得研究的方法与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许多人认为,那是校长课程,需要依赖学校行政力量的推动。我们坚信,课程指导教师的一腔热情与执着,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扩大化,同样可以推进课程的建设。目前,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局限于课堂内,我们有必要将展示活动与研究成果扩展到课外、校外。由班级的研究成果汇报扩大到年级交流,再扩展到学校的交流,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参与的汇报到全年级师生参与的展示再到家长、社区参与的交流,与学校考评相结合,与特色建设相结合,用感性的成果展示学生成长的历程,用理性的研究成果展示课程的恒久魅力。

(三)研究性学习指导:丰富研究的生态

社会生活是我们应该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去研究的,但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变得机械化。个人的经验和其他非系统材料的来源必然引导着探索进入微观层次。后现代主义彻底地建构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崇尚多元化思维,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在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把指导和监控有机结合,从内容、方法、成果表达加以丰富,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开展研究活动。

丰富研究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体现学生认知特点的层次性不足,重复、雷同的研究较多,特别是指向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固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来丰富。如果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适合于小学生的话,那么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容无疑贴切于中学生。三个方面内容存在着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也导向中小学生分层研究。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观照儿童生活,还原儿童的生活世界。

丰富研究的方法。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观察、想象;五、六年级做比较、分析,体验感悟,意在培养科学意识。中学生则可以实验探究、实践反思,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完善人格。研究方法,随着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经历而扩展、改善的。也需要指导教师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尽可能全面搜集信息,以使研究结论接近事实本身。不同研究主题应有其合理的选项,随着研究进程的变化,需要不断地修正,允许多种方法并存,以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

丰富研究的成果。研究成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晶,需要表述的规范性。社会调查类主题需要参考文献,站在研究历史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实验制作类需要数据支撑,才能显现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我们无需苛求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应用价值,无需企求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无需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学术价值,毕竟他们还是处于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研究性学习更侧重过程与方法,体验感悟。过程与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导产品,成果只是附属产品,衍生产品而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06-08.

[2]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Z].2008-03-26.

[3]省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规范[Z].2009-01-14.

[4]伊红.对2010年第四届浙江省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参评成果的点评[OL].http://www.zjjys.org:81/xkjy/zhsjhd/jyd-

t/201012/2738.html

[5]伊红.2011年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审意见[OL].http://122.225.201.217/zjer2/articleList.do?method=articleInf-

基于成果的教育 篇12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如何促进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成果转化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

本文以20个城市作为样本,用郑州市做对比,建立成果转化环节三大指标体系:创新能力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和成果承接能力指标,选取直接关系成果产出与转化的9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1 科技界当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观点和新认识

我国早期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为了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着眼点是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部署的科研成果应用,基本方式是政府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机构走向市场,创办科技企业等,实施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界。随着科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中。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观点有:观点一,成果转化困难症结在于成果产出机制的不合理,推动成果转化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1]。观点二,科技成果转化日趋复杂,推动成果转化需要政府市场合力[2]。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和实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商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趋势性新兴产业。观点三,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由企业主导。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及成果应用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企业真正主导整个技术创新全过程,技术创新才能少走弯路。如果不顾市场需求,让企业为了争取财政科技计划而“被产学研合作”,或者被动接纳、费力转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效果从来都是差强人意[3]。观点四,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还存在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亟待破解。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项目决策者与项目承担者、成果使用者以及需求者的分离,由此产生了成果产生和应用的脱节问题。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必须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使政府科技资源更加有效配置、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有效机制。

2 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20个中心城市成果转化环节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从影响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去研究发现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所在和外地可借鉴的经验。

2.1 科技成果创新能力指标

创新能力主要从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数量、院士数量等因素进行分析。

2.1.1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

在20个中心城市中,郑州市R&D投入金额排在第13位,占GDP比重排名第16位,仅比哈尔滨、大连和石家庄略高,郑州市的科技经费投入相比不足。

2.1.2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20个大中城市中排16名,仅高于沈阳、石家庄、南昌、长春,在中部及周边省会城市中最少,还不到武汉、西安、长沙的1/2,说明郑州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力量和承接技术转移力量相比较弱。

2.1.3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市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在2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居于中流偏后,说明区域内前沿创新能力和原发性科技创新能力一般。

2.1.4 尖端人才(院士)

郑州市拥有的国内行业尖端人才的标志——两院院士有11名,在2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18,仅比宁波和南昌多。说明郑州市区域内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引领性、带动性、原发性的科技创新不足。

2.1.5专利

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来看,郑州在20个主要城市中均排名第12位。在中部城市中次于西安和武汉;但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西安50.5%、武汉37.9%、济南50.4%、合肥39.5%、长沙40.3%、郑州29.8%,郑州市居于末尾,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偏低,表现出创新能力、成果质量有待提高。

综合上述指标,区域创新能力的几个重要指标显示,郑州市科技创新源资源较为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路径。

2.2 成果转化能力指标

成果转化能力主要从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和成交项分析。在20个城市中郑州位居第8位,居于中流,西安的技术合同交易量比郑州高出4倍多。宁波、杭州、长沙等地专利授权量很高,但技术合同成交额却很低,说明这些区域内的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成果就地使用进行了转化,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强。

各地成果交易项和交易额所在位次基本一致,南京、西安、深圳这三个城市可以发现,南京、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都号称科研第三中心,南京每项成果平均转化额为78.8万元,西安每项成果平均转化额为230万元,深圳每项成果平均转化额为277万元,深圳、西安的成果转化呈现大项目、高技术特点。

2.3 成果承接能力指标

成果承接能力指标主要从国家级(省级)产业集聚区数量、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进行分析。

2.3.1 国家级、省级产业集聚区

因各地对产业聚集区的称谓和定义差异,此类数据各地反馈的较少,收集到的数据中,郑州产业聚集区占中间位置,产业聚集区是成果的产业化和转移重要承载体,是科技成果引进和项目落地基础条件,各类产业聚集区、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基础条件、服务和政策配套直接影响成果转化。

2.3.2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土壤。郑州市的科技孵化器在1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偏后,国家级、省级孵化器数量排名第12位。

2.3.3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高新技术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承接者,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指标,说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直接影响本地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承接能力。从数据分析来看,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体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成果转化的问题主要是:本地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就地转化;科技产业基地质量不高,科技成果承接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政策优势不明显等。

3 国内外主要城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

3.1 国外主要城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

美国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产学研用合作计划,利用政府资金推进民间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项目立项与实施注重与市场结合,对申请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评分,大学科研机构一般采用成本制签订合同,即科研单位用于完成某项合同的经费后补偿。英国注重企业是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主体,联系合作研究计划规定,申请主体必须包含一个企业,项目总负责人通常由企业人士担任。韩国先导技术开发计划的事后评估包括产业竞争力、国家研发能力以及公众生活质量三个体系,重点考核项目的经济收益、市场扩张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具备健全的产政学研利益分配机制。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项目规定,项目的知识产权由参与方平等使用,实现了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合理分配。

3.2 国内城市促进成果转化主要做法

3.2.1 营造转化环境,理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

从调研情况看,成果转化好的城市一般都制定有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明确政府管理职能,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政府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投入,明确经费使用的原则。政府制定扶持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允许成果所有人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合资企业,推广技术成果应用。

3.2.2优化传授能力,重视产学研结合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院士工作站,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合作,通过企业和创新源直接合作,直接缩短知识和产业的距离。各类的技术合作通常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其他技术研究组织机构,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据合作协议为保障,以企业的技术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合作组织,是实施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主要载体。

目前,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利益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研发与市场断链、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3.2.3增强吸收能力,重视成果承接和转化基地建设

调研结果显示,成果转化效果较好的城市均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了产业聚集区、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并充分发挥出这些载体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3.2.4改善转化关系信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水平

技术和资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要件。近几年,各地对科技金融日趋重视,在完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环境、设立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引导鼓励金融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领域推出诸多举措。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支持银行、基金、民间资本等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

3.2.5 打造转化平台,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通过打造转化平台,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打通创业链和产业链是各地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通过举办成果交易会、技术转移峰会、设立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集成国内外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等资源,积极培养社会中介服务结构,打通转化通道,消除转化鸿沟。

3.2.6 提升转化意愿,加大政府对成果转化的扶植力度

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和效率,国内主要城市纷纷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激励措施,从专项资金“搭桥”股权激励,到科技企业注册“零首付”,以及鼓励天使基金,均着眼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释放科研人员、大学生创业创新主体活力,从激活科技成果源头,发挥技术市场作用等方面提出扶持措施,来扶持科技成果转化。

4 郑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成果转化顶层设计,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

目前的成果转化难题究其原因,应该是科研优势过多集聚在高校院所,他们一直是研发的主体,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一批又一批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模糊的科技成果,而这些机制产出的科技成果对企业来说,很少能具备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条件。因此,从根源上讲,目前的成果产出机制其实是一种社会资源错配的结果。企业研发创新的主体地位的形成,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要从政府角度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一种推动人才和财力向企业流动和聚集的新的机制和条件。

强调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发挥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盟,完善从用户端拉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科技部门与承担项目的高校、院所、企业就项目预期形成的科技成果约定知识产权目标和转化期限,并在验收时进行考核。

重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学研用合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产学研用合作效果的评价考核。建立随市场需求变化的项目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的研发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4.2 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发现、筛选和立项,从源头切入成果应用转化

科技重大专项应面向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优势产业和改善民生,瞄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加强科技项目的整体部署和系统布局,注重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拓展科技项目征集渠道,项目征集将“自下而上”体系与“自上而下”体系有机结合。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研究、产业化前期研发等多层面开展重大项目的筛选,探索从前端研究到后端产业化一体化的项目立项机制,针对不同阶段项目采取不同考量标准。

加大企业在科技项目申报评审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将工程实践经验作为遴选指标,建立企业界人士参与的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和企业专家库,扩大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在立项评审等活动中的参与力度。

4.3 合理布局技术转移基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形成完善的成果转化支撑体系

增设产业技术转移基地,提升专业化平台的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在产业园区建立产业科技公共服务中心(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服务中心)。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延伸到各主要产业聚集区,形成产业特点突出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健全技术市场,注重技术成果筛选,开展不同形式的成果对接撮合。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贡献度最大,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当重要。健全技术市场组织,在我国体制机制不顺的情况下,发展技术市场能够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环境,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而自然地得到转化,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有效途径。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壮大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技术市场的评价和推广能力,支持和鼓励各县区、各部门、研发机构、高校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学术团体以及个人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技术贸易机构,

加快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融通技术与企业结合的屏障,健全科技金融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支撑成果转化的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科技与经济的高度结合,而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促进科技、经济、金融的紧密融合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

4.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市场化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结果的保护,保证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合理利益。

推动高校院所为企业服务,引导高校院所增加专利、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要素在职称评定、成果评审体系中的比重,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制度。

4.5 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绩效,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模式与经费管理方式

目前,各地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影响,都存在计划性、刚性较强,灵活性、柔性不够的普遍现象。根据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成果转化科技经费应形成竞争择优和稳定支持相衔接、优选制和普惠制相得益彰的资助格局,强化分类管理概念,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

上一篇:贝尔翻译模式下一篇:H.264编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