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2024-08-22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精选10篇)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1

0 引言

随着海峡两岸高校交流的日渐频繁, 大陆师生普遍感到台湾地区民众待人热情、友善, 整体素质颇高。显然这与台湾高校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识教育就是让人成“人”的一个教育过程, 是培养人的主体性、整合性的教育。这种对“人”的教育涉及到知识、价值和行为三个层面, 让受教育者不仅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 同时视野开阔、目光长远、能够独立思考、对事务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 学会自觉、自查、自省、自处, 找到人生的意义。文章以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为例, 介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实践, 归纳其成功经验, 分析其对大陆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启示。

1 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

1.1 通识教育理念

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以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施行要点》、《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为指导, 一贯秉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通识教育理念。其中“因材施教”是指在学生适性发展当中, 针对相应的职场伦理与态度, 配合专业课程采取融渗教学及生活体验的方式进行培养;“有教无类”则属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核心通识职涯能力, 由学校通识教育中心通过课程规划呈现优质公民素养以为最高目的。

1.2 通识教育目标

(1) 培育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思维、团队合作与运用科技的能力。 (2) 透过各种通识教育课程, 使学生在友善的校园环境下, 以学生之生涯规划为导向, 培育其新的创意, 并建立杰出的能力与素养。 (3) 培育学生专业与通识整合之能力, 并使其具有全球观, 达成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

1.3 通识教育组织架构

东南科技大学设有校通识教育中心, 由通识教育中心统筹全校各院系通识课程的组织、规划与管理。通识教育中心下设若干功能不同的组:

(1) 课程与教学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性规划;负责规划协调本校语言文学领域、人文社会领域、科学与艺能领域等三大领域有关教师, 通识教育课程之申请、排课及通识教育课程与本校各系所专业课程相容、衔接之协调等工作。 (2) 图书仪器设备组。负责采购核销与维护管理图书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文山文史工作室;管理及维护和平楼所有电化教室与乡土文化馆、艺文情境教室 (含安排以上教室之申请使用及分配事宜) 等。 (3) 研究发展组。针对台北县深坑乡、台北市文山区之初步文史研究成果为基础, 从事社区研究、乡土教育之推广, 培养学生珍爱乡土之情操, 善尽学术单位之社会责任;充实乡土文化馆及艺文中心;与附近各文史研究室合作等。 (4) 产学合作推广组。办理通识教育定期演讲、研讨会及各项学术活动;配合本校进修部, 办理推广教育;配合本校研究发展处, 办理相关产学合作计划;配合本校研究发展处, 办理相关创新育成工作。 (5) 师生活动与辅导组。兼任各院系所之班级导师, 充分了解班内学生之性向、兴趣、特长、学习态度及家庭环境等各项基本资料;适时协助或指导学生之思想、行为、学业及身心健康, 落实全人教育等。 (6) 学生学习成效组。以学生就业力为目标, 研订学习成效指标;规划达成学生学习成效指标之整体性机制;整合相关资源推动上述机制以有效促进学生之学习成效;评量并管控学生学习成效;收集、汇总并建立学生学习成效佐证资料库。

1.4 通识教育实施方式

1.4.1 推行职涯导向课程设计

设计一套循序渐进、符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精神的通识课程, 是全校课程的一环, 也是全校课程的核心。通识课程的发展是由“公民素养”到“表达能力”再到“职涯能力 (包含生活适应) ”并与各院系专业课程接轨。通识课程在全校课程之地位及通识课程设计的发展精神与层次分别如图1所示。

1.4.2 实施融渗式教学

所谓融渗式教学是将一些重要的观念或价值观, 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 融入基础及核心学科教育教学过程, 经由课程贯穿, 以渗透方式传输给学生。通识教育中心一方面建置毕业生职涯能力指标;另一方面提供各教学单位编拟融渗式课程教学规范, 实施融渗式教学, 将学生毕业后、职涯上一些主要的观念或价值, 藉由化整为零的过程, 融入基础及核心学科之中, 经由课程贯穿, 以渗透方式传输给学生, 达到整体教育的目的。

1.4.3 统合通识教育正式、非正式及潜在课程, 营造人文素养校园文化

为落实全人教育环境之塑造与达成学生职涯高度发展之目标, 通识教育中心将结合全校资源, 透过正式、非正式、潜在课程, 以及完善的情境教室设施进行通识课程提升工作。表1为正式、非正式、潜在课程的关联对应关系。

2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成功经验

2.1 宏观层面

2.1.1 制定政策和法规, 给予通识教育制度保障

1986年,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施行要点》, 促使通识教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 对台湾的通识教育进行奖励和补助, 推动了台湾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1.2 主导评鉴, 同时实施补助与奖励, 给予通识教育经费支撑

公正公开的评鉴制度以及基于评鉴报告的奖优惩劣制度, 能够增加院校的紧迫感, 有助于推进通识教育制度改革。根据台湾《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的精神,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订《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全国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遴选与奖励计划》、《优质通识教育课程计划》、《绩优计划》等, 促进了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

2.2 微观层面

2.2.1 设立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台湾主要大学均设立了“通识教育中心”作为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提供学生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人文体验, 提供人文与科技间的交流对话等, 以教学促进科研, 以科研带动教学。

2.2.2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估, 将通识教育融渗到专业教学全过程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 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并且学校重视抓好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的全过程, 鼓励教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鼓励专业教师和通识教师进行搭配, 协同式开展融渗式教学, 共同设计教案、共时授课。在融渗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反馈并进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估, 不断提高融渗式教学成效。

3 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大陆高校在落实“全会”精神,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中, 可适当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3.1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须由教育主管部门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渗式教育体系、评鉴和反馈机制、补助与奖励机制。

3.2 设立专门机构

“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常规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为确保其顺利运行并发挥最大效能, 应由高校设立专门机构, 统筹行政与教学工作, 包括课程整体规划设置, 课程考核标准、管理细则, 课程申请、内容审定, 课程相容、衔接的协调、联系, 协调与督导各项教学质量评鉴及改进事项。

3.3 实施融渗式教学

一方面, 高校应明确融渗方式, 分层分类, 推动“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通过专业课主渠道、学校管理活动、课外体验实践等方式融入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 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融渗渠道;另一方面, 高校应以教研计划、科研立项为抓手, 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融渗式教学, 感悟融渗式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共识。

4 结束语

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 大陆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 通过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微观上高校设立专门机构, 大力实施融渗式教学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通识教育理念认同、组织架构、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予以归纳:1顶层制度保障, 主导评鉴, 经费支撑;2高校设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估, 将通识教育融渗到专业教学全过程, 突出学生主体等。大陆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 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 通过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微观上高校设立专门机构, 实施融渗式教学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台湾,通识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杨超.台湾通识教育对高职院校品牌树立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7) .

[2]刘素英.台湾通识教育的制度设计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启示——基于台湾技职院校的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 (下旬刊) , 2015 (06) .

[3]张华, 李灵琴.台湾地区高校公民素养教育融渗式教学探析——以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5 (05) .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特色建设;学科文化

2004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原则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课程定位为面向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明确了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旨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促进大学生认识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进展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培养他们珍视生命、热爱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操,激发起他们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在学科渗透融合下的探索和创造激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观。该教学目标体现了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层面,使学生接受生命科学知识的熏陶,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认识关键概念、理论及热点问题,掌握探索生命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提高生命科学基本素养;第二层面,思考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命现象,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第三层面,促进生命科学与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科渗透融合下的探索和创造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笔者认为,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注重特色建设,通过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以政策为导向提高教师修养,使课程建设既适应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特点,并渗透生命科学学科文化,从而提高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应用生命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由此可见,生命科学属于基础学科,但同时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与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生命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学科,但主要探索生命的奥秘,这就要求学习者和研究者不能仅仅关注它的应用性,首先要对生命敏感,能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目前,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内容广泛涉及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知识,以及现代生命科学的概念、理论及热点问题,并涉及现代生物技术进展及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知识。所以,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淡化第一层面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分别侧重第二、第三层面教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应兼顾第二、第三层面教学目标,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则应突出第二层面教学目标,服务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全人教育”需要。教师则应认真研究课程特点,明确侧重“基础”还是“应用”,并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在突出特色建设的同时,强化学科文化的渗透。

大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专业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但本科应用型人才并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我校现已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00余门,分为限选和任选,要求学生修满10个学分。其中,生命科学大类约50余门课程,并分别归入“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医药学与健康类”中。例如,我校“基础生命科学”课程在建设之初定位为面向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任选课程,主要促进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学生第一层面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育部《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原则意见》下发后,该课程调整为非生命科学理工类专业本科生的限选课程、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任选课程,希望促进三个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认真研究部分省市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教育现状及学生学习状态之后发现,高中理科生已基本达到第一层面教学目标要求,而能够达到第三层面教学目标的学生占我校学生的少数,故结合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我们将该课程调整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限选课程、非生命科学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任选课程,要求教师用心设计教学,分别侧重学生“第一、第二层面”和“第二、第三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

具体到任课教师,则应结合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特色。如笔者主讲的“营养与健康”课程实用性强,授课对象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为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一是关注情商教育。关于情商的概念有多种提法,但均涵盖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百折不挠、不卑不亢的积极心态,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操[1]。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教育”这一生命科学价值内涵,使学生具有“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包容他人、善待自己”的情怀。二是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穿插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调查法等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客观、辩证、整体的思维习惯,学会以科学的逻辑、理性的视角、宽容的态度去认识和处理事物,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事业、社会、人类和自然。三是追求完美健康。在达成上述两个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唯一性,认识到人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才能不盲从、不轻信,并运用科学的营养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预防疾病,实现个性化的营养与治疗,真正做到“善待自己”。

二、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

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侧重学生第二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即思考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命现象,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关注的相关实际问题,使每一讲的题目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科学文化,由浅入深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为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提炼出“环境与健康”这一讲。按照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还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身体健康是指人的躯体结构和功能完好,并能良好地维持自身的稳态和与环境的平衡。心理健康是指乐观自信、务实谦虚、积极向上;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环境,且不常有忧虑、焦躁、恐惧、愤怒等情绪。社会适应则包括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等等。强调无论营养还是健康均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即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互渗融合。而在“只有部分智慧是不够的”讲座中,除了告诉学生不同性别、年龄、环境、特殊生理时期人们对营养的个性化需求外,还着重强调一个看不到土壤、细菌价值的人,看不到精制食物导致营养流失的人,看不到心理因素对食物选择和吸收影响的人,看不到营养与周围世界联系的人,就是一个只有部分智慧的人[2]。营养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身体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健康,这种健康是形成智力、情感、道德和精神健康的基础。从而使学生明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需要多学科文化熏陶形成的良好个人修养。

可见,在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基础上的教学设计使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科学文化,由浅入深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以政策为引导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达到不同学科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交融[2]。我校从1998年开始建设通识教育课程,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分工合理、目标明确的课程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最突出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均只强调各自学科的优势而忽视其他学科。因而,所谓文理并行的通识教育,其实却是两条路上跑的车,并非处于“通”“融”状态,其间的分裂和隔阂依然存在。为鼓励文理学科间的深入交叉,尤其是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真正交融,学校在教改立项上特别予以政策倾斜。例如,涉及文理学科交叉的立项不受名额限制,且给予重点扶持,旨在通过文理背景教师的双向合作,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实现课

程深度交融。

通过近五年的政策引导,我校吸引了一批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敏于求新、人格高尚的专家学者负责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笔者曾与历史学专业的老师谈到历史学与生物学的交叉。所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既需要有历史文化的视角,也需要生命科学的维度,否则或流于过高估计文明和文化对人塑造作用的决定性,或流入仅将人视作受本能摆布的动物,从而降低了对人文精神超越性作用的认识。而生命质量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差距越小,生命质量越高。如何去缩小差距,与个人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研讨和交流,促进了大家对彼此学科的尊重,提高了教师的个人修养。

美国学者古得莱得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说:学校肩负着使知识人性化的责任。他们思索的是要通过怎样的组织和传授,才能使全体人民都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工具。这是对教学的核心要求[3]。我们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做教育工作是需要境界的,必须站在为全人类、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超越个人名利,提高自身修养,细化教学目标,用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潜心追求、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 智慧与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2-06-22.

[2] 王宏斌,王金发.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J]. 中国大学教学,2013(3).

[3] 吴玫. 从通“学理”到明“事理”[N].中国教育报,2013-11-08.

[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以学科文化课程群建设为中心,探索新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实践途径”的部分成果]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3

一、背景概况

(一)开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4年,中宣部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海洋生物学”作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成功开设代表了我国目前“海洋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海洋生物学”课程又是苏州大学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具有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复、创造碧海蓝天的决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补救性[1]。因此,其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有所区别。“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进化的奥秘后,着眼于海洋的层面,用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来阐释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掌握鉴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态势、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意义的解读,塑造海洋环境保护、和谐生态区域构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启迪环保思维,陶冶社会情操。同时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甚至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2]。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尤显重要。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海洋藻类部分知识点时,适逢大连发生蓝色荧光海滩事件,以此为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造成蓝色荧光海滩的主要生物夜光虫,作为一种甲藻、此现象的后面所隐藏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为大学生,身上有何责任,能有何作为和担当,并结合广泛存在的雾霾现象,将两者作一对比,把貌似遥远的赤潮和身边的雾霾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讲授海洋哺乳动物时,以2015年11月智利337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例为引子,在讲述生物生态生活习性的同时以鲜活的实例唤起青年学子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强烈意识。

(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Michael Huber博士编著,中国海洋大学茅云翔副教授翻译的《海洋生物学》。全文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但全书有部分内容是属于海洋学、海洋地理学的范畴。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体内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顺序为主线,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贯穿于各章节中。例如讲到海洋鱼类时,结合中华鲟已经连续2年没在长江产卵的实例,客观分析葛洲坝的建造、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讲授赤潮知识点时,从赤潮的起因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健康的关系。使整个授课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

(三)注重与专业课的区别

“海洋生物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其与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3]。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的教学以形态结构为主,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以腔肠动物为例,专业课讲授时会讲到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注重于学生掌握详细的形态特点,介绍较多的专业术语,例如缘膜、芽体、围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辐管等等。在分类上会详细介绍纲、目、科、属的各级分类依据,直至种为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个物种所处的精准分类地位。而作为通识课程,则尽量精简专业术语,只详细介绍了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在分类上也只是介绍到纲和目为止,讲课重点放在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详细介绍桃花水母,虽然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其实名过其实,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又如授课时重点介绍环保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详细讲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温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我们该有何作为?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学专业课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实验课教学。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全部是理论课,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没有海洋生物实物的前提下,如何将课上得生动有趣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摒弃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单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课堂讨论、辩论,科研小论文等方式。同时,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洋生物学的形态和分类内容难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记忆点很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华现象时,开启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了解引起水华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增强个人环保意识,让学生增强关怀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使用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模式,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学问题或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来追溯和研讨相关知识点。大大促进了学生将海洋生物学的理论与生产或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授课进程中,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新闻引入课堂上来讨论,教师适时做出评论。例如印度洋海啸事件、太湖的蓝藻事件、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在海洋性灾难来临之前提高逃生意识和判断力,同时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塑造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专业层次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图谱,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

四、“海洋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之处

本课程开设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生出勤率高。首先选课人数众多,可见课程的名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学生出勤率高。二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很多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并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准备今后从事海洋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本课程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有的学生说,课程的学习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海洋,做好宣传,与海洋和平共处,向过度的捕捞行为说不,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热爱这门课,而且课程的讲授对他们的认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已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峻,把保护海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无疑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有的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这里,通识课程又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无疑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具有了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人文情怀,能通过通识课程的授课而培养起来,无疑又是该课程开设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2]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4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美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置。美国通识教育已经持续开展了一百多年,发展相对完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因此,对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是我国高校发展历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

一、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分析

1.通识教育目标的差异

(1)美国通识教育的目标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各项社会能力作为目标。首先是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学生进行交际时,要具有清晰的思路,使用准确的语言以及流畅的语句将表达的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批判能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并以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使社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学生的思想不应该存在狭隘性,要有足够的包容性,正确对待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不歧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2)中国通识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现阶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往往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形成高校的一些选修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2.通识教育课程类别的差异

(1)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类别

美国的通识教学课程通常分为3类。第一类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这一类课程具有广泛的内容,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其分类。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必须要在每一类课程中选择一定数目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按照学科设置课程。第二类是“分类必修”课程。这一类课程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出来的,这类课程只对学习科目的总分数进行规定,而不限制学生选择科目的数量。第三类是“自由任选”科目,这类科目学校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各科系中进行学习,只要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要求即可。

(2)中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别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类,其中最主要的一类是“公共必修课”。这类课程是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考核由学校统一进行,主要包括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等。另一类课程为“公共选修课”,这一类课程的内容较多,但是不要求学生全部学习,只需要选取几门课程进行学习即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课程。

3.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不同

(1)课程时间的分配比例不同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每周设置5次,其中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为每日3节课,课程时间1小时,星期二和星期四每日2节课,课程时间1.5小时。学生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可以拥有自行查阅资料以及思考的时间,为下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若每天都安排3节课,不仅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时间安排通常是2、3学分的课程排在同一天内,这容易导致部分课程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程实施方式不同

课程实施的方式上,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述、分组讨论、共同研究以及独立研究几种基本形式。而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则较为单一,且由于班级内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多以理论性的讲述为主,缺少实践性的自主研究,更缺乏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差异带给我国的启示

1.课程目标

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三部分:

知识结构目标:通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体系,针对单一学科的知识补充固然重要,但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看,单一学科的知识即使掌握到通透的境地,也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要求,因此通识教育的另一特点是能够进行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能力结构目标:在通识教育的观念里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人,因此社会对于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通识教育对学生就有同等的要求,如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

健全的人格目标: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具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且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科学,学科分类较少,大多数学校均是开展传统的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且政治类课程占据的比重过大,缺乏人文科学或具有专业性的基础知识教学,导致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高校应积极调整内部课程设置,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改进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的改变可以从课堂教学方式、课后实践活动及开展新型教育形式三方面进行。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避免出现教师主导而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出现。团队学习是目前课堂讨论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同时也是效果最佳的方式。在课外研究活动和开展新型教育方式方面,大多数学校均存在问题,尤其是课外研究方面缺少针对性和广泛性。

目前,各高校在传统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通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使其身体素质、思想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有更好的发展。采用通识教育教学,学生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因此,各高校应采取一切措施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罗佳蕾.大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8(12):129.

[2]邵进,刘云飞.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5,5(9):19.

[3]吴瑕.中美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6(10):7.

[4]王桂青.比较视域下的中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及思考[J].齐鲁艺苑,2016,1(1):104.

[5]吴洁.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基于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265.

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通识教育研究 篇5

一、学生精神成长与通识教育的现状

1. 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

学生精神成长是指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 在心理和情感、道德和意识、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而达到精神成人的过程。目前, 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和挑战, 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 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 把人物化、工具化, 罔顾学生精神生活, 导致与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产生冲突, 学生休学、退学、轻生、危害社会及他人财产安全等现象屡见不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努力培养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这不仅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 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它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各种知识的整合, 培育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性和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 促进人的生活、思想、品行、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当前, 我国通识教育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等方面亟待改善。第一, 社会功利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大环境对通识教育的实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受到影响。第二, 课程体系庞杂, 内容贫乏, 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 师资力量总体水平不高, 教学投入不足, 教师积极性不高。第四, 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参与质量和参与能力欠缺等。

二、学生精神成长与通识教育的契合

1. 教育目的上, 都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方面, 其中以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为最高境界[2]。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强化, 过分强调知识的工具性, 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格的养成, 缺少人文关怀, 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人是身体、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的整体, 教育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家顾明远认为, 无论是国家希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还是家长希望孩子成才, 首先都要尊重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这个原点, 人的个性只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才能成为人才,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现代通识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 它能正确引导和培育学生辩证的、全面的、理性的思维和人格的发展, 消除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之魅, 弥合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之分离, 通过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 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与当今社会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 对学生生命质量和文明素养的培育, 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诠释以及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有更多的契合点。

2. 在教育内容上, 都注重宽广性和人性化

就教育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涉及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生活态度等方面, 具有非专业性。通识教育之“通”就是要求学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 要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以何为生”两个领域, 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 它不仅限义于“知识”之识, 除了理性知识以外, 还包括人的感情、意志等在内, 它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 还要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5]。通识教育是对教育回归“人的发展”和育人本质的诉求, 是依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之间的相通性, 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社会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方法论的教育, 具有宽广性。

通识教育与人的精神成长的另一个契合点, 就是通识教育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 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 要求从人的个体出发, 通过教育启发人的各项思维能力,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成为真正会思考的人, 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正如学者马晓春所指, 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人”的培养, 培养“人”处于核心地位[6]。通识教育演进至今, 一直以满足人的内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出发点, 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这与当今学生精神成长具有相通之处, 都注重教育个体和个性化的发展, 把教育个体作为教育的核心, 关心和帮助其内在的长远的发展。

3. 在教育性质上, 都带有非“工具”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功利主义气息已经影响到学校。这不仅侵蚀着教育事业的根基, 也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 造成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偏离和扭曲, 严重偏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 通识教育力求通过跨学科之间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让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注重学生道德理性和思维方式的培育, 关注学生的内在价值与个体尊严, 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 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性”, 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二者都把“人”作为关注的核心, 培育人的成长和发展智慧, 这符合当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非“工具”性的教育模式与人精神成长过程中的育人育德和全面发展不谋而合, 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

三、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通识教育模式

1. 重塑通识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念水平

审美情趣在学生的个人素质当中占有很大比重, 它是培养学生感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情趣健康科学的人, 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并愿意与自己的个人实践行为结合起来的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 是学生人格和谐、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 包含着认识, 并在认识基础上产生某种情感、意志, 从而接受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 并愿为其实现而不懈努力的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 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核心地位, 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7]。

学校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 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有知识, 并不一定有审美能力, 更谈不上审美情趣, 也不一定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国内外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冲击着学生的头脑, 导致学生理想信念的淡漠,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社会责任感的匮乏, 心理问题的丛生等问题, 致使一些学生难以辨别善恶美丑, 丧失了良好的审美情趣。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指出,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它给我们提供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具有广博性和深刻性。把通识教育定性为一个教育理念, 实质上就是对教育回归“人的发展”的重要呼唤, 也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治器。通识教育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各种知识的整合, 传承着自由精神和人文精神, 凝结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包含理想的层面,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发现新的趋势, 通过批判现实力求追求新的理想, 掌握生活中的真善美, 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最终提供给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信念水平。

2. 完善通识教育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完善通识教育目标是关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逻辑归宿之一, 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 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和道德的培养, 从而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在当下“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盛行的时代, 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性的专业教育忽略了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片面强调专业技术能力, 极易导致将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和知识提高分裂开来, 忽略了对其他构成人性的重要品质的培育和提升。“通识教育正是本着关注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克服单纯专业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 使个体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能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广泛迁移、整合, 以成功实现触类旁通、方法灵活、效果独特的创造活动。”[8]我国学者李曼丽也认为, “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素质,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9]。可见, 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更是一种教育目标, 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还更加关怀学生的精神建构和精神成长, 让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去生活,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健全完整的公民”, 这不仅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 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3.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核心。从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到1995年我国第一次召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专题工作部署会, 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已经为广大教育界所接受。通识教育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 也遇到很多阻力, 例如课程体系庞杂, 内容贫乏, 师资力量欠缺, 学生参与质量和参与能力不足, 与社会实践脱节等, 在此条件下, 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提高并不明显, 例如学生责任意识的衰减, 理想信念的匮乏, 诚信意识欠缺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手段,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磨炼和意志品质上的考验,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第一, 在教育内容上, 精选课程内容, 通过少而精的文化经典和科技精华, 提高通识课的品质, 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 在教育机制上, 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第三, 在教育方式上,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 通过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长、实践中升华, 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第四, 教育学生会读书, 多读书, 读好书。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知识的润泽, 书籍是知识获取的重要载体, 多读书、读好书是学生的天职和本分。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培养学生掌握分辨是非和美丑的能力, 学会辩证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 筑起一道精神上的防线。

4.“专通”结合, 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专通”结合是重要途径。哈佛大学《红皮书》指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丰富的知识为专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提供外在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专业教育为整体的教育目的而存在, 通识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始终”[10]。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 但并非完全隔断我们要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整合, 努力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第一,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 要把专业教育“通识化”,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必须关注学生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关注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感悟。其中, 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寻求“专通”结合的路径和切合点。第二, 在教育理念上, 将“专通结合”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专业化的知识和人才, 通识教育把健全和谐的全人教育作为重点, 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有机结合在一起, 避免通识教育仅限于低年级, 专业教育仅限于高年级的状况。第三, 在教育目标上, 二者相融相辅, 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专业教育是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 专业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基础教育, 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知识的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 健康向上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通识教育所弘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正是专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专业教育所追求的知识的专业化、人发展的差异性, 不仅是教育存在的基础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更是每个人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教育研究, 2010 (9) .

[2]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有感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教育理念.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5) .

[3]林春逸.论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进作用.思想教育研究, 2006 (10) .

[4]顾明远.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原点.中国教育报, 2011-07-11 (2) .

[5]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 1997 (4) .

[6]马晓春.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与陈跃红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 2009 (10) .

[7]黄蓉生, 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8]宋尚桂, 王希标.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9]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6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 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

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依然属于高校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 还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 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 高校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 难以达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高效开展的运作要求,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 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不高, 而且作为公共教育, 更是与学生的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 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 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也正因为如此, 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 这直接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或者落后, 或者陈旧, 致使公共艺术师资匮乏, 开展活动所需专门场地和场馆的欠缺也使得艺术教育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兴趣, 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 缺乏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从现行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 都没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标准。每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 由公共艺术教师结合已有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等。然而, 现实情况是, 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专业的艺术教师, 不仅接受的是专业艺术教育, 而且担任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 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专业, 导致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难以适应。这样, 师生之间就难以交流, 即使教师经验和学识丰富, 讲授认真, 学生也难以理解, 更谈不上将知识进行掌握, 实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 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能是空谈。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措施

(一) 做好教育普及和师资建设

通识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艺术家, 而是要一种人人参与的大众化的渗透式教育。高效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 将公共艺术教育做好普及, 要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接触艺术、体验美和感悟美的机会, 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会学生用艺术的思维和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生活。针对师资匮乏问题, 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加大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 同时搞好教师建设, 力求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教师, 使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又具备深厚的文化整合功底, 能承担起艺术普及教育工作, 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 完善课程体系, 改进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主张培养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力求将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的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 尽可能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 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 切忌按照专业艺术教学模式授课。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 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 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 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 在评价机制上, 高校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 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完善人格的养成, 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发展等。

(三) 开发艺术实践课程

目前, 很多高校的艺术实践课仅仅是针对少数艺术团的艺术骨干提升水平而设, 真正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是空白。艺术实践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平台。当代大学生很多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 其迫切希望将压抑多年的“艺术梦”得以释放, 而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给他们提供亲密接触艺术和感悟艺术的机会。艺术实践课程应不设门槛的面向所有学生, 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课丰富了课余生活, 用艺术愉悦心灵、丰富情感体验, 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同时也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总之,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但是, 伴随着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 我们相信, 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的融合, 学生的综合素养会逐步提高, 也会越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李万斌.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4]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 2011.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7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学界解释不一,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做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她指出,从性质上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教育目的来说,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而从其内容而论,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由此可知,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事实上早在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也曾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有过深刻论述,他认为,所谓通识教育,在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2]

就高职院校而言,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让学生不仅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胜任某个岗位,而且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内容

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种理念和培养模式源于德国,主要强调从业者面对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的变化与发展时,能够主动适应外界的变动,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重新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德国学者从内容和性质两个维度对职业能力进行划分。内容角度,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性质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知识,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3]

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4]。职业关键能力也可称为“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数字应用、革新与创新,以及外语应用等能力,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活动中起主导或支配作用,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能够帮助从业者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顺利适应社会变化,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职通识教育策略

通识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两者内涵有所不同,但在最终培养目标上存在共通点。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做一个“完整的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和素质,强调社会适应能力,“两者的本质和核心都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5],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通识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较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生存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

(一)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通识教育,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这里可以借鉴台湾醒吾科技大学的做法,醒吾科技大学秉承“以人文本的全人教育理念”,重在培育学生实务执行力、创新设计力、信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职场适应力等5项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课程设置紧密对应5项能力。基础能力课程为必修课,主要包括语文应用类、健康管理类两大类,核心能力课程涵盖人文艺术、生命与性别教育、社会法政、历史思维,以及自然科技等五大门类,学生任选其中五门课,总计28学分。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全面性,同时注重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也应把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变化的能力作为根本原则,构建多元化、综合性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掌握多门知识,开拓视野,完善人格。

(二)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推进通识教育,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要深化校企合作,整合相关资源,邀请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举办讲座或担任兼课教师,构建一支专兼结合、视野前瞻、能力突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改革教学评价考核机制。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保证通识教育顺利实施,是促进通识教育开展的有力手段。因此,我们要改革原有的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体现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测评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四)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设人文和与科学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等措施,打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熏陶。

摘要:通识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两者内涵有所不同,但在最终培养目标上存在共通点,均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己任,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应通过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革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高职,通识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1.

[3]沈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4-25.

[4]沈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8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调动各级领导、教学管理工作者和通识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加强通识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管理水平。

下面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整体规划为评价对象, 介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内容和指标。具体评价内容和指标见表1。

从表1知, 评价内容分目标与理念、行政组织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师资力量、经费保障等五个部分, 其中每个部分又分了多个评价指标, 同时, 也看出从这些评价指标基本上不好量化。限于篇幅, 在此不对每个评价指标做详细解释, 读者从字面上基本可以了解。

在实际评价操作时, 专家可能给每个指标分配一个标准分值, 比如:经费使用情况标准分为5分, 但是, 参与评价的人员给出此项5分或4.5分或4分等等, 评判模糊, 标准很难统一, 随意性大, 这正是本文运用模糊数学解决此问题的动机所在。

二、评价体系建模

(一) 模糊数学方法简介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数学学科。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模糊集合是模糊数学的基础,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将普通集合论里特征函数的取值范围由{0, 1}推广到闭区间[ 0, 1 ] , 得到模糊集的定义:

设在论域U上给定了一个映射

A:U→[0, 1], μA (μ)

则称AU上的模糊集, A (μ) 为A的隶属函数。

在侧重于应用的模糊数学分析中, 经常应用到聚类分析、模式识别和综合评判等方法。本文中主要使用综合评判方法对高职教学评价进行描述、评判。 综合评判就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的评价, 这是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 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二)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评价建模及综合评判

综上所述, 可以根据评价内容与指标将通识教育课程评价GESJ看成一个五元组, 即GESJ={目标与理念, 行政组织与管理, 课程与教学, 师资力量, 经费保障}。为了描述简单起见, 我们用它们相应的代码代替具体元组, 即GESJ={I1, I2, I3, I4, I5}。 (注:后文均采用代码代替具体内容的表示方法) 其中, 目标与理念I1可以表示成二元组{I11, I12}, 行政组织与管理I2可以表示成四元组{I21, I22, I23, I24}课程与教学I3可以表示成九元组{I31, I32, I33, I34, I35, I36, I37, I38, I39}, 师资力量I4可以表示成五元组{I41, I42, I43, I44, I45, }, 经费保障I5可以表示成二元组{I51, I52, }。因此, 可使用二级综合评判对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1.对GESJI1, I2, I3, I4, I5各元组进行一级评价对I1有:

(1) 评判因素集:

I1={I11.I12}

(2) 评语集:

V1

(3) 评判矩阵

对于某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I1指标评价, 可请若干专业人员进行单因素评价。单考虑I1因素, 若其中有70%的人认为很明确, 有20%的人认为比较明确, 10%的人认为一般, 便可得出:

I11→ (0.7, 0.2, 0.1, 0, 0)

类似地, 设有:

I12→ (0.6, 0.3, 0.1, 0, 0)

I1所有单因素评判组成的评判矩阵:

R1=|0.70.20.1000.60.30.100|

(4) 权重

可以由专家给出目标和理念项的两个指标的权重。设给出的权重为

A1 (0.5, 0.5)

则可求得I1项的综合评判为

J1=A1R1= (0.65, 0.25, 0.1, 0, 0)

它表示的评价是:“很明确”的程度为65%, “比较明确”程度为25%, 认为明确程度“一般”为10%。

通过类似的方法, 可以通过一级评判得出:

2.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二级评价

(1) 评价因素集:

I={I1, I2, I3, I4, I5}

(2) 评语集:

V={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3) 评判矩阵

通过前面的一级评判, 得出各单因素评判结果, 于是可由GESJ所有单因素评判组成的评判矩阵:

(4) 权重:

A= (0.1, 0.2, 0.45, 0.15, 0.1)

则可求得综合评判为

J=AR= (0.535, 0.22, 0.145, 0.068, 0.033)

它表示的评价是:“优秀”的程度为53.5%;“良好”的程度为22%;“中等”的程度为14.5%;“及格”的程度为6.8% , “不及格”的程度为3.3%。按最大隶属原则, 结论是所有参评人员对此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评价是“优秀”。如果需要对整体评价得出一个百分值, 可以给出评语集中每个元素的分值。比如:

评语集:V={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量化成V′={100, 85, 70, 60, 50}, 则有:

整体评价百分值:S=JV′= (0.535, 0.22, 0.145, 0.068, 0.33) × (100, 85, 70, 60, 50) =88.03

综合评判的结果可以作为广大参评对象对该校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认可程度的依据和评估的依据;而评价结果和参评人员的感受又可以作为学校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改进通识教育课程的依据。

三、相关工作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其他文献的成果, 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评价进行了新的描述, 并将其建模成一个五元组。本文的主要贡献是,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进行了综合评判, 以便了解此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同时也有利于院校管理层根据参评人员反馈的结果进行决策, 从而提高院校通识教育的教育质量。

摘要:文章在给出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评价内容和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描述, 给出了一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评价模型和具体计算方法。经试用证实,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是有效和可行的。

关键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1]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7-8.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 英语教学 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发展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理念引入到了高校英语教学之中,并且引领了新一轮的英语教学改革,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发展,是高校英语教师当前最大的困惑之一。深入研究后可以发现,其根源是英语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取向问题,但是不管如何选择,这一改革的趋势不会变,而且必然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

一、高校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经过两轮改革之后,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听、说等综合应用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国际化和社会需求正在逐步接轨。为了实现更大的跨越,提升高校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国家制定了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通识教育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中培养通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这与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这一背景之下,一些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谋划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思路和课程改革方案。在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高校英语教学应同时注重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对于西方的核心价值观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批判的思维,在教学内容中相应设置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学者作了突破性探索,对于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和运用开辟了新的模式和思路,为以后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高校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发展内容

1.教师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自主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成为创造型教师的条件之一。教师自主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提升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两部分。教师自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是指教师对自身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学习,对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补充;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不同、教材的不同而开展的个性化教学。当前通识教育理念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现机会,一方面通识教育理念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都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学习过程是教师发展和提升自主能力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上的灵活形式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材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材内容也为高校英语教师对学生开展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要正常开展教学,适应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就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这里所说的知识结构包括英语专业知识,人文相关的知识以及较强的逻辑和思维知识。英语专业知识不难理解,就是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人文相关知识主要是指高校英语教学中可能涉及的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各个学科中关于科普知识和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的研究;逻辑和思维知识主要是指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解和掌握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人文相关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构建高校学生人文通识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只有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并且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提升自己在通识教育理念之下的教育水平。

3.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教学内容,包含很多影响因素,这无形中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教育理念下开展的高效英语教学,其本质是进行通才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高校英语教师所要求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对问题的评价、分析、创造、应用、理解以及识记等几个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只有在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之后才能对问题进行创造,进而产生创造能力,最终形成高校英语教师自己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学生需求,社会对高校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教学环境和教学技术手段等等方面,在对上述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之后,综合以上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之路

1.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广,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和调整,只有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政策和相关的专业指导、规划,才能更好的推动高校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通识教育理念下培育的是通才,这就要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时,通过项目研究和一系列的培训、讲座提升教师的思辨能力,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模式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具体专业方面讲,可以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分开来列,以不同的指导文件来指导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将高校英语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2.高校为英语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师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只有在高校内开展的教学改革才是最终实现高校英语教学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正确道路。最初的高校英语通识教育仅仅局限于北大和复旦一些高校,具有明显的校本发展的特征,在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学生知识结构方面都是完全结合本校发展方向和本校教师发展方向的。具体来讲,对于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主要有依托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来实现教师的发展、引进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送教师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发展模式、由不同教学模块指向提升教师素养的教师发展模式等等。也有些高校引导英语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教学经验,对相关教育理念进行讲座和研讨等,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

3.高校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自主发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途径,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看,即使有不定期的教师培训,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有限,教师发展具有明显的自主特征。我们认为外语教师的自主发展有三个方面:反思与研究、学习与建构、思辨与创新。反思是教师发展中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发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探索的过程。学习与建构是反思与研究的延伸,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学习既有教学和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有因为课程改革引发的学习,比如因为通识教育改革而进行的关于通识教育方面的学习。思辨与创新是现代教师自主发展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能力,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思辨者。

综上而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发展是一种新的理念和途径,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建构自身的创新和自主能力,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需要突出教师的自主性,以教师自主和基于校本的教师发展为主,国家层面的教师发展为辅。

参考文献:

[1]黄芳.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的改革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1).

[2]孙有中,赵建军.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3(5).

基于通识教育生物科学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际化交流的逐渐拓宽, 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2010年6月, 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联合有关部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至2012年年底, 已有共计194所高校正式列入“卓越计划”高校 (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 , 占我国现有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10%左右。

在国际化背景下, 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 培养出懂外语、有专长、能够从事国际交流, 并且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卓越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成为“卓越人才”通往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体现了对培养“卓越人才”在英语水平上的要求。

因此, 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 又称博雅教育, 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它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造就具备目光远大、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 是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20世纪30年代,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赫钦斯极力倡导大学通识教育, 将其推广至芝加哥大学。发展到目前, 以哈佛为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历史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文化和信仰、道德推理、科学等几大类, 重点在于人文社会科学, 着重于开启思想而非学术方法。这种以开启思想、促进思考、开阔视野为宗旨的课程设计, 在美国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精神,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 一路沿袭、继承发展下来。

随着大学教育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观念的提出, 通识教育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21世纪初, 复旦大学率先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 它带来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教与学的体验, 带动了复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改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先后在本科生中开设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鼎民教授结合大学英语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要求, 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教学理念, 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的“三套车”大学英语教学及课程体系, 明显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

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也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 是利用语言载体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成绩, 轻能力

中国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 就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学, 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成绩。从各种升学考试, 到大学英语四、六级, 甚至是英语专业的专四、专八也没有逃脱考试的命运。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就是“过级”“考试”, 就连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证书都成为本科毕业的衡量指标之一。其结果, 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空有等级证书, 却没有相应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

2. 重笔头, 轻口头

调查显示,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 中国大学生最为擅长的是读, 其次是写和译的能力, 听说能力最差。虽然在四、六级考试中明显增加了听说内容, 加强了交际能力的测试, 甚至在四、六级的机考试点中, 全部试题形式都以“音频”、“视频”形式出现, 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 但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状并未得到彻底改变。

3. 重精读, 轻泛读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课堂讲授多局限于教材, 强调字、词、句等语法内容的讲解, 文章结构的讲解, 重视的是精读, 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是把英语当做课程的学习方式, 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不是把英语当做工具的学习方式。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应用。学习使用工具离不开学习工具的应用原理,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忽视语言的文化背景、应用背景, 忽视泛读、泛听, 都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卓越计划”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改革设想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4]。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 让学生在学习阶段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尤其是英语,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是适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

1. 丰富课程内容, 设置个性化自选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这一要求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 英语只是公共课中的必修课之一, 课程形式有精读、写作等。据调查,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置了以西方文化名篇英文名著与名片、英文经典诗歌诵读、中西方哲学对比等为代表的30门英语选修课,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这种套餐式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求授课者不仅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 更要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英语教师不只是教英语, 还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英语通识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 学生因为对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 克服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习态度, 因而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2. 专业英语学习, 强化英语的工具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卓越计划”要求下, 各专业发展迅速,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通语言工具, 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从而不致落后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因此, 专业英语的学习更重要, 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专业交流, 是“卓越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3. 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 构建学习共享空间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网络互动, 使英语交流更为便捷, 实现了动态的交互性语言学习目标。同时, 网络使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聚集在一起, 形成学习集体, 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体是当今网络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群体之间, 学生、教师, 甚至扩展到全世界的兴趣共同体, 共同参加“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形成了更为有效的沟通团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卓越计划”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应紧紧围绕《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国际化培养目标和行业化外语培养目标, 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平台, 开展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卓越工程师英语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的特色,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和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提出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开设具有多学科、多角度的通识教育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进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 为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吴鼎民、韩亚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5)

[4]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3) :53~57

上一篇:音乐情感空间下一篇:高职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