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感空间(共12篇)
音乐情感空间 篇1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 也表现人们的思想, 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 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 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 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 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 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 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 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 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 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的引导实现的, 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 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 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 使他们进入角色, 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是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言是不一样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词汇———事物的符合号, 而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 以此来传递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 通过语言的表述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此, 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 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歌曲教学中, 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 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 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 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 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仿佛置身其间, 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 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 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 学得非常认真, 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使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从而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发现, 细致的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平时课堂学习中的许多不足。 (1) 诱导法。帮助学生克服心里障碍, 启发他们“乐谱是记录音乐语言的符号, 是学习音乐的工具, 那么唱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迈向音乐之宫的阶梯, 是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亲身体验音乐之美不可缺少的手段。”让他们懂得唱谱是基础, 只有通过认真练习, 才能唱出准确美妙的歌曲。 (2) 分解法。告诉学生, 音乐中的许多较复杂的节奏实际上是由各基本节奏组合而用变化多端的练习, 让他们在对比中去认识, 在练习中去获得。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 器乐的演奏, 歌曲的演唱中,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 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 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 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 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 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 使人沉思, 使人奋发。所以, 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 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 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 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 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 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经过这系列针对性的练习, 我们感到, 课堂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学生在识谱、节奏和音准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培养, 让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孩子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给予更多的自主创造和表现的机会, 由浅入深地引导向更深层发展, 激励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 通过努力, 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让学生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从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技巧,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摘要: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 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 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 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 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关键词:音乐语言,情感桥梁,自信和力量
音乐情感空间 篇2
与其他形式的音乐相比,它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表达美好:景色的美好,感情的美好,宗教的美好,以及内心深处的美好。从现实到超现实,从优美的自然回归进而发掘人的优美的自然状态。
听音乐没有懂与不懂,关键是怎么去听:是静下心来再去听,还是听才能静下心来。
从某种意义上划分,音乐可以有两种:发泄的和吸收的。所谓发泄,是听者的思想是向外的,随音乐的喜怒哀乐来结合自己的心情和现状而动;而吸收是听者什么都不想,把自己的思想停下来,打开,让音乐的美好像涓涓溪流缓缓流进你的心里。发泄是被动的,吸收是主动的,但思想和身体一样,怎么可能不吸收,而总是发泄呢?!
身体的旅行是短暂的,优美的风景也是不能打包带走的。而精神的旅行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可以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抚慰。
有亲身的感受,用优美的词句,准确定位和描写一首乐曲表达的景物和思想,即可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看看我们繁体的“药”字吧,草字头加上乐字,说明药即是由植物和音乐组成的,西方现代音乐家孜孜追求的音乐境界,竟是我们古代的一个字而已!
浅析音乐与情感 篇3
【关键词】音乐美学;情感论;音乐本质
音乐是人的创造物,情感是人的内在生命力最直接的表现,情感也必定以人的存在为本原。情感论音乐美学自有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开始就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以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乐音的组合形式。音乐情感不同于日常情感,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具体情感,而是一种观念化的、抽象的、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是抽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化了的普遍的情感,它存在于运动着的旋律、节奏、调性、音色等表现因素之中,它和乐曲的音响形式同时展现在听众面前。音乐作品是物质客体与感性客体相融合的一种存在,是以物质客体和观念客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依存的一个存在,音响结构不是音乐美的本身,只是音乐美的载体。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是一种精神的造物,它是音乐家对于人类的情感体验的升华,这种体验以音乐这种感性的样式使人类能够毫无界限地达成交流。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音乐审美的感性特征。它的存在受制于人的审美意识,离开了人的主体感受,音乐就无从存在。音乐活动既是感性活动,又是理性活动。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剖析,我们说,艺术的本质在于它对于人的主观世界的表现,艺术创造的目的在于塑造艺术形象,以此表达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它表现的是人的主观世界。1854年,奥地利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利克发表了《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诌议》,终结了情感论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独霸一方的局面,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或者是错误的。……音乐只能作为音乐来领会,只能通过音乐自己来理解,只能从它本身来欣赏。音乐美的对象本身是独立自足的,不是任何情感内容或者观念的载体和象征。自律论音乐美学把音乐审美的趣味从内容转向形式,从联想转向音乐的音响这一听觉的直观对象。要满足这要求,美学必须摒弃从主观情感出发,在事物的整个边缘做一诗意的漫步,又回到情感中去的方法。假如美学不致成为幻觉的话,那么至少必须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至少要試图接触事物本身,在千变万化的印象后面,探求事物不变的客观事实。”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显然是情感论美学的反动。
二、音乐情感是日常情感在音乐中的艺术表现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情感,它被艺术家赋予到作品中,通过艺术作品传达表现,之所以人类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情感,黑格尔认为是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他认为:“如果要把痛苦、喜悦和希求之类情调体现在旋律里,是在具体的灵魂在严肃的实际生活里只处在一个具体内容的范围里,即处在某些特定环境和特殊情境里发生某些事件,发生某些动作之类情况下,才会有这种情调。”
三、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意义、概括性
音乐的情感是有典型性的。作曲家所体验的情感与他所处的同时代、同一民族、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所体验到的情感是大体相似的,作曲家易感的心灵使他的体验比一般人更深刻、更强烈,当他以音乐的形式将这些情感表现出来的时候,因为音乐表现方式的非具体性,音乐中的情感是概括性的、同时也是具有典型性的。音乐的这种概括性便它某种程度上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充满无穷的魅力。表演的过程也是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乐谱的指引下,表演者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领会和把握乐曲的精神,演绎出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情感内涵。当运动在时空中的乐音进入听众的感观领域中的时候,打动听众的是整个乐曲——物理的音响及其蕴含的情感。
四、音乐是情感受的艺术
人的存在是情感存在的基础,音乐情感虽然是一种抽象的、非具体的情感,从本质上来讲仍然是以人为出发点。她是一种贴近人性的、充满人情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从一开始就被认为作用于人的内心从而影响人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可以说,音乐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性发展的历史,是反映人类性感生活发展的历史。所以,强调音乐情感的重要性就是在强调人在音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可见,音乐不仅仅与情感密切相关,它更是情感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2] 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音乐情感空间 篇4
音乐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各种各样音乐类型的不断增加, 如何正确有效地通过Internet网络或手机等进行音乐检索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针对音乐的查找有很多的途径, 最常见的是检索乐曲名称, 或根据指定作曲家或演唱者检索, 或按照乐曲的存储格式等传统检索方式检索。然而根据音乐传递出的情感来检索也是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这一途径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例如年轻人聚会需要寻找一些欢快热闹的背景音乐;卡车司机在漫长的旅途中需要刺激大脑阿尔法波的情感音乐来保持清醒;健身馆在不同的健身课程中需要不同情感的音乐:瑜伽、柔体操等轻松的课程需要平和舒缓的音乐;动感单车、街舞等大运动量的课程需要欢快的音乐等。随着手机网络应用的普及, 在商业上也存在对基于音乐情感的乐曲搜索的应用需求。另外, 在电影、Flash、PPT等作品配乐中, 根据作品要传达的感情配上合适情感的音乐, 才能具有更好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些场景下,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 人们只能在记忆中搜寻合适的音乐, 对于一些不熟悉音乐的人来说并不容易。但如果能够依据情感直接搜索相应的音乐, 那么不管这首曲子的形式如何, 只要所选的曲子符合检索者的情感需求就可以了。此时, 音乐的情感信息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数字娱乐产品的存储容量在不断增加, 因而也对媒体内容的管理和检索提出了新的要求。情感化音乐检索就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技术。情感化检索更自然、更智能、更具有个性特色, 也更值得进行研究。而以往基于内容的音乐往往忽视了用户对音乐的感性上的需求, 专业化的时域、频域声学检索特征等很难让人们来接受。音乐作为可以展示丰富情感世界的要素组合, 它是情感的载体, 也就是说除了关注音乐的内容以外, 在检索方法中不能够忽视情感这一重要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就是通过实验尝试将一首歌曲的情感与音频数据提取的特征联系起来, 并为音频检索提供一种思路, 即基于音乐情感特征提取的音乐检索。
1 音频内容分层描述模型
不同的音频类型虽然有不同的内在特征, 但是它们也有固有的特点, 如图1所示, 可以将这些特征分为三个层次:物理样本在最底层, 中间层是声学特征, 而顶层则是语义层。从底层到顶层, 内容也越来越抽象。音频内容呈现的流媒体形式在底层的物理样本级。中间层的音调、音高等声学特征可用于语音识别与检测, 还支持更高级别的内容。顶层是音频内容、音频对象语义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 描述了三层模型,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层所提供的内容具有不同的形式, 因此就有不同的应用技术。其中, 基于内容的音乐检索主要是在声学特征和语义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这两个层面, 用户可以提交查询或按照与听觉感知的概念来实现检索。音频作为信息载体是声音信号的形式, 根据类型我们一般将其分为波形声音、语音声音和音乐。不同检索的方法来检索不同类型的音频和音频特性。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音符、器乐特点等进行检索。基于内容的检索是一个近似的检索, 可以指定检索内容相似性的大小, 也可以强调或忽略某些特征成分。依据听觉特性进行相关信息检索与传统的方式来检索有所不同。通过探索情感语义层, 建立一个具有音乐情感特征的检索系统模型, 找到一种新的音乐检索方法。
2 音乐情感的分类
目前, 大部分的音乐检索是使用频率和其他物理特性或旋律节奏等其他的声学特性, 通过归类的方式得出不同类型的模板, 然后判断匹配的情况, 从而找出相关的内容。但是, 这种分类方法所得到的模板的特点, 仅仅是大量的音乐所表现出的性能相似的物理特性, 它忽略了最重要的音乐还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如何利用图1的声学特征和物理特征层的信息进行检索, 关键在于要找到情感特征的分类方法及具有特征的物理意义表示。
2.1 构建音乐情感空间
我们通过确定情感的分类方法和描述方式, 来实现这种通过音乐情感的分类进行的音乐搜索。Thayer提出可以根据压力和能量两个情感影响因素为维度, 将情感空间建立为一个二维的数学模型, 通过四个象限将情感二维模型分成了四类。这种情感的分类过于简单和抽象, 音乐情感的特征需要跟准确的表达。也有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音乐的情感色彩分析说明, 在三个方面使用了18组形容词, 但是在分类方法上存在着交叉, 这也不利于情感分类的检索。经过研究, 根据能量与人类的情绪状态的音乐结合, 设计出12种情绪状态描述。通过这12种情绪状态, 从而建立不同的情绪状态的情感分类, 我们将这12种情感状态划分到图2的四个象限的分类中。后面的音乐情感特征实验也根据这种情感空间描述进行分类。
根据人类对音乐产生的情感状态和影响情感的能量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这12种情绪状态描述, 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选定了40首歌曲作为找寻情感特征的样本, 包含了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根据测试者的评价结果进行对这些选定的音乐进行情感类别, 将这些测试音乐分为12个情感类别。在音乐测试者的情绪感知的基础上直接获得了初步的分类结果。由于人们对音乐的个性化特征的情感体验受个体及环境的影响, 因此这种分类方法虽然不够精确。但是通过大量测试者的测试, 每首测试音乐的情感共性还是相对比较统一。
2.2 音乐情感特征提取
对情感进行分类后, 下面要做的就是这些音乐所具有的音频特征, 特别是要通过实验找出同一情感分类中音乐的音频特征共性。通过找出原始信号的表达形式, 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形式就是特征提取。音频信号的特征提取可以通过音乐的基音、节奏快慢、音高及响度等感性或非感性的属性进行分析。
3 音乐分类实验
整个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步:
(1) 首先需要建立音乐库, 用于检索对比;
(2) 通过音频信号的特征提取提取片段音乐的特征;
(3) 训练音乐情感分类模型;
(4) 为了得出分类结果, 对音乐进行分类。
音乐库的建立过程:
(1) 首先音乐库选材, 因为电影配乐具有丰富但容易理解的情感内容, 所以使用部分电影配乐建立音乐库;
(2) 将所有音乐片段转换成mp3格式, 使用的工具是Adobe audition3.0音频处理软件。以10秒为单位, 裁剪每个音乐片段。
(3) 选取重复度最高的40个片段;
(4) 每10个片段为一组, 分为4个测试组。
情感片段的比较分析:
以下列举出了40首中的34首歌曲的分类。
(1) 振奋的音乐
根据选取的这几首较有代表性的振奋的音乐可以看出, 它们有一个较明显的共性即振幅都比较高, 整个频谱比较尖锐,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都不止一次, 说明音乐情感的起伏还是比较大的, 也符合振奋音乐的情感, 通过把这些共有的一个时段的特征放在一起就能发现情感上的共同点, 作为情感的共鸣来进行搜索。
(2) 消沉的音乐
通过选取的这几首消沉的音乐来看, 振幅都是比较尖锐的, 而且音调比较高, 整体给人的感觉幅度比较大,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都不止一次, 说明整首歌情感比较突出。
(3) 悲伤的音乐
经过比较, 悲伤的音乐整个音调都比较高, 起伏比较大, 而且音调重复的比较多,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只有一两次, 整体就是趋于平稳的。
(4) 高兴的音乐
高兴的歌曲整体音调比较高, 相对在高音调部分中是比较平稳的, 整个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 没有太过于起伏和尖锐的部分,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都只有一次。
(5) 欢快的音乐
欢快的歌曲整体上音频比较密集, 振幅比较大, 整体音调度高, 而且振幅高,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几乎只有一次。
(6) 沉重的音乐
沉重的歌曲有一个共性即整个频谱的趋势是由平稳狭窄的音调逐步过渡到尖锐的音调, 而且频谱宽度也越来越宽。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两次左右, 幅度也是由低到高。
(7) 活泼的音乐
活泼的歌曲整个音频比较尖锐, 整个频谱的重复度比较高, 说明节奏节拍变换比较小, 整个频谱相对比较稀疏, 但是比较尖锐,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次数比较多。
(8) 严肃的音乐
严肃的歌曲整个频谱比较窄, 而且宽度比较小, 振幅也不是太高,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在一次上下。
(9) 平静的音乐
平静的音乐正如其名字一样, 整个频谱相对比较平稳, 稳中有变化。过零率在两次左右。
(10) 烦躁的音乐
整个频谱比较稀疏和尖锐,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都不止一次。
(11) 放松的音乐
整个频谱的宽度是两边宽中间窄, 相对比较尖锐,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都不止一次。
(12) 紧张的音乐
紧张的频谱, 音调很高, 但是很平稳, 总体来说, 选取每一首歌高潮的十毫秒, 发现由上而下过零率几乎只有一次。
4 实验结论
最后通过图表来更直观的说明不同情感音乐的特征, 如表1所示。
通过图表观察到振奋的音乐、欢快的音乐、烦躁的音乐、紧张的音乐的频谱特征还是比较相似的, 都是音调比较高, 变化比较大。高兴的音乐、欢快的音乐、活泼的音乐也比较相似, 比较平稳, 但是整体的振幅比较大。消沉的音乐、悲伤的音乐、沉重的音乐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振幅的变化比较大。
5 结语
通过实验分析, 采用自下而上地用音频特征抽取以及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衔接底层音频特征和上层的音乐语意理解的断层, 另外一方面, 自上而下地结合上层的音乐知识到音乐结构分析中, 用音乐知识来指导对音乐的模型地分析。我们相信这种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结合的方法, 能够较好地进行音乐的内容分析。这些方法也为音乐结构分析与音乐信息检索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华, 赵曙光, 李艳红.Adobe Audition3.0网络音乐编辑入门与提高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马希荣, 梁景莲, 基于情感音乐模板的音乐检索系统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09, 1 (36) , 第1期.
[3]Emotion Recognition of Western Tonal Music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J].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06, 15 (1) :74-78.
[4]许丽雯 (台湾) .你不可不知道的古典音乐世界.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5.
[5]Tao Li, Mitsunori Ogihara.Content—Based Music Similarity Search and Emotion Detection[J].ICASSP, 2004:705-708.
[6]范宝元, 韩秀苓.音频工程基础[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7]Wang Muyuan, Huang Naiyao and Zhu Hangcheng.2000, 2 (6) :200-204.
[8]边肇祺, 张学工.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音乐情感空间 篇5
平邑县仲里中学李常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正如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是人类相通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美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达到较好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新课标把情感渗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音乐教学中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有责任深入分析音乐作品,充分利用音乐作品中蕴涵着的审美因素,在教学中必须以情感为中心,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围绕情感因素展开,达到智商与情商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一、创设恰当情景,引导情感投入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进行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学生和教师同是情境的创设者和被情境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题,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
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设计情境导入时,要根据音乐作品蕴涵的审美因素精心设计,要在教学过程的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在让学生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上课时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唱首歌吧。”然后播放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歌曲——S.H.E的《我不想长大》,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教师鼓励大家说:“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唱出最美的声音!”随后就走到学生中间,高举双手,跟学生一起边拍节拍边唱。当学生进入了角色心情相当放松时,教师马上跟他们说:“看来这首《不想长大》真的太流行了,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也经常听流行音乐,但平时我还听一些古典音乐,推荐一首给大家一起来听听吧!”马上播放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片段。在此过程中,学生立即不自觉地发现这段音乐和《我不想长大》中的旋律一样。这是教师就问:“你们知道这首S.H.E的歌是采用了哪位大师的作品吗?”从而引出莫扎特。这时学生从教师精心安排的“陷阱”中不经意地发现这么时尚的歌曲的旋律居然出自古典乐曲,学生的学习愿望已经被这两个音乐片段激起,他们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流行歌曲中会采用古典音乐的旋律?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在这样的音乐情境中,学生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愿望,投入自己深厚的情感,去聆听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优美和谐的课堂气氛能积极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对情感发展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初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抽象的音乐表现形式不易理解。借助于情和景的创设,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形象鲜明的图景、优美生动的舞姿,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
课本中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在欣赏这一乐曲时,首先可以设计一幅牧牛图:明媚的春光,绿色的田野,清澈的小溪,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这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合着清新、悠扬的钢琴声,使我们仿佛闻到那乡野的泥土沁人心脾的芬芳,看到了牧童天真无邪的神情。
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教学语言调动起来了,视觉和听觉被画面调动起来了,使之达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情操。
二、把握作品特征,激起情感共鸣
不同乐曲、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及不同的情感。是作曲家对客观事物情感的流露,是作曲家对客观事物情感的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最感染人心灵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带领学生细致入微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心与音乐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动心、动情的感受能力。挖掘作品内在的情感因素,是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述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的歌曲,它的旋律学生很熟悉,教学时要侧重于其感人的事迹,根据每段歌词内容倾注不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和他的事迹,会使学生们的演唱充满激情,饱含热泪。音乐教师本身也要有对音乐作品的充分理解和表达,把知识传授和挖掘作品情感并进行情感培养紧密联系起来,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点燃学生们对音乐的情感火种。
又如产生于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国歌《马赛曲》,表达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意志和爱过热情。在欣赏时,教师可以从有关的歌集中找到曲谱与歌词并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马赛市的志愿军唱着这首歌浩浩荡荡开赴巴黎并取得了胜利。作品之所以能够鼓舞士气,并在历史变革中起重要作用,与她高昂的歌词以及军号般的音调和附点节奏所体现的战斗性和号召力是分不开的。其中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提升教学立意,升华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抓住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通过有效手段引领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的赏析,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似乎意犹未尽,如果在此基础上,能让音乐教学的立意进一步得以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那就会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在《大海啊故乡》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是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充满感情地唱会歌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欣赏这段音乐在影片中出现的不同场景下、不同演唱形式的两个视频片段,从而让学生思考:场景是什么?表现形式有什么变化?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我选取的两个场景分别是联欢与回
忆、甲板永别)学生欣赏后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相同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往往带给我们的感受就不一样。通过对比欣赏,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为激发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奠定基础。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狭隘,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针对这种情况,在音乐课教学中首先安排了“亲情”教育。师生共同关注与议论亲情问题,使得学生的情感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师生互动,使整个音乐课堂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将积极的情感应用于生活是我们培养学生情感的最终目的以亲情为中心的歌曲欣赏将学生引入亲情的情感体验中。首先是《感恩的心》,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激人奋进。音乐声中,教室是那样的安静,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全场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感恩”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并让学生动情后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感恩的心”, 教会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应该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的艰辛劳动,感谢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紧接着欣赏的是一首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从乞丐到总统,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是须臾不可少的精神财富,对成长、生活有难以替代的滋润作用,亲情教育能使学生懂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提高了他们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使他们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更是情感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的音乐教学正是以它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充分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抓住恰当的时机,通过教学立意的提升,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赋予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更深的内涵。
音乐对情感的影响 篇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形象通过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使听众产生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引发心灵的共鸣,是音乐能够触动他人内心的原因。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人们之所以喜欢并热爱音乐,是为了寻求快乐,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感,宣泄个人的情愫,从而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和心情。“我们不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①音乐家李斯特在《柏辽兹与舒曼》一文中也谈到:“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②音乐以情感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审美情感,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真切。音乐在提高人的感性能力,在疏导人的情绪、宣泄人的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快感度的品质来看,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改变人的行为趋向。有研究表明:1.情绪和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都告诉我们,轻松、乐观、愉快的情绪可以使人体肌肉放松、心情平静,保持这种情绪学习,可以使人精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而活跃。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G·lozanov)认为在精神放松状态下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有利于激发人的超强记忆,并依据这一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暗示教学法,即利用暗示、启发手段,通过听音乐、做游戏等方式,为学生设置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质,来加速学习进程。2.情绪和情感对认识过程或行为活动具有支配作用,可以指引和维持行为的方向,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保持大脑活动的效率;而不愉快的情绪可以引起心率加快、紊乱,使人垂头丧气,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整个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洛扎诺夫研究认为,一种具有特殊节奏的特殊形式音乐,可以导致人体的放松,而且同时诱导大脑处于机敏状态。
人类演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动物,人的情感一旦产生,总要寻求一种表现方式,这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需要所决定的。音乐是人类创造出来表现、象征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作为一种载情艺术,其特点之一是在时间运动中展开和发展的,这一点与人的情感运动特点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正如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所说:“在声音和情感的本质上,存在着远近不同的相对应关系。”例如,它们在运动形态上都存在起伏高低、节奏张弛、力度强弱、色彩浓淡等,这就是所谓的“同构关系”。正因为这一点,才使音乐作品与听众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的产生成为可能。例如,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会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悦;反之,一首悲哀凄凉的《江河水》,会令人悲泪如丝,愁肠寸断。这是因为音乐的乐音运动形式与人的心理和情感有一种对应关系,从而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礼记·乐记》中记载:“宫动脾、商动肺、徵动心、羽动胃”,也说明音乐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从生理及心理学意义上说,美妙动听的音乐,其声波振动是极有规律的,并容易引起人体细胞组织与之发生和谐的共振,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从而改善和调节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以达到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最佳状态。情感,既是音乐艺术的刺激源,又是主体体验、感受音乐
作品的归宿。
一、 音乐的情感体现
音乐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活动。音乐艺术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及“寓教于乐”的功能,都是以情感为中介而体现的。音乐审美活动可使人情感的生理能量得到宣泄,并使其自然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从而带来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愉悦。同时,音乐活动不仅仅能唤起接受者固有的自然情感体验,还能帮助接受者建立、培养新的情感,使接受者的原有情感领域获得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在音乐活动过程中,音乐的情感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接受者的情感量的拓展,二是情感质的深化,这两个方面相结合,便能使接受主体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完善。
所谓音乐接受者的情感在量上的拓展,是指人在接受音乐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当作品将作曲家丰富的社会、人生、情感经历通过具体的音响展现时,当接受者在聆听或演奏(唱)这些艺术作品时,他们的情感世界往往会变得丰富起来。例如从未有过战争经历的人,每当他们演唱或聆听到《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描写抗战的音乐作品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对战争的间接感受;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从未有过乡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当听到《百鸟朝凤》《在希望的田野上》《牧童短笛》等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音乐作品时,也会接收到一种从未感受过的乡村气息。这些情感是接受者过去从未有过的,是音乐作品所负载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有了这些情感体验,因此,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拓展和丰富。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机能,情感本身还包含着认知因素,情感的产生必须是以认识评价为前提的。可以说在音乐接受过程中,每获得一次新的情感体验,总是与认识活动有关联。每当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不能达到或不能满足音乐所展示的更高境界时,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就会产生,那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夸张想象力,会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会脱离音响形式而进入一种超然的审美精神境界。他们不仅能感知音乐的情感形态,并产生情感共鸣,还能把握作品的内涵意蕴,从而使个体精神与音乐作品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并从中感悟人生,汲取人生的哲理。新的认识产生后,往往又成为新情感产生的基础。因此,音乐接受者接触的作品愈多,他所接受新情感的机会也就愈多,经过无数次的良性循环以后,他们的情感世界会愈丰富,认识水平也就愈来愈高。
在接受音乐的过程中,接受者的情感不仅在量上得到拓展,同时在质上也会得到提高和升华,而情感在质上的提高和改造,对于音乐接受者的情感体验有着特殊的意义。音乐接受者的情感在质上的改造,首先表现在情感的升华上。他们在接受音乐之前,已具有一定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这是自然情感,而自然情感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利害关系的反映,它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功利评价的性质,换句话说,这时的喜、怒、哀、乐都与个人的利益得失相关联。而在音乐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在音乐作品所负载的情感信息的触动与感召下,其情感往往带有较强的非现实性和虚拟性,这时产生的一切情感活动不带有任何利害得失因素,人的自然情感在此时已经得到淡化和消失,此时,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悲、是喜,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并给人一种“脱俗”的纯精神享受,这便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从而使其自然情感获得升华,变成了一种高级的美的情感,如果人们长期接受这种精神的提升,那么他们的精神境界渐渐也会变得高尚起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在《国家篇》中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地把他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人格也变得高尚优美。”③在接受音乐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在质上的改造,还表现在情感会变得更加强烈和深刻。音乐作品是作曲家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的集中表现,作曲家原有的强烈、深邃的情感,经过音乐语言形式的加工、提炼,会变得更加强烈感人,因此,当接受者体验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时,他们自己原有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得深刻和强烈。
综上所述,在音乐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在得到深度情感体验的同时,其情感不但能得到宣泄,其灵魂也能够得到净化,其生命更能得到超越。当他们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作曲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并被之感染时,就会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震荡和剧烈的情感冲击,从而使被震颤的心灵获得一种更新和再生,并且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观照社会和人生,由此而建立一种新的认识与评价人生意义的标准。正如歌德曾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④
二、 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以每天能创造多少产品,而是以创造多少闲暇时间作为衡量这个社会发达水平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闲暇时间将会逐渐增多,这样就为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对人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都颇为重要。如果每个人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都能参与一些带有一定娱乐和审美趣味的音乐活动,则能够消除大脑和身体的疲劳,减轻精神的压力。这样,将会大大有益于人们的精神放松,并使人们的性情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艺术“情感宣泄说”认为,人的本能和各种欲望、各种需要,往往受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其被限制、压抑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得到宣泄;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可以在艺术的世界中得到满足和寄托,并把人的本能欲望升华为社会所允许、可接受的文明形式。这种情感以艺术形式宣泄,恢复和保持住了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人性的塑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⑤因为音乐审美联想中的“移情”活动,能够使人把对象变成自我,欣赏者像看待自己的作品那样看待他人的作品,把艺术家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来认识,把艺术家的情感当作自己的情感来体验,把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当作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受,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益。人们可以从优秀音乐作品的品评体会中,培养起对真、善、美的崇尚,培养起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解忧愁于欢悦,化暴怒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最终将导致人精神的升华。黑格尔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离(在其他艺术中还有这种对峙)也消失了。音乐作品于是透入人心与主体合而为一,就是这个原因,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⑥人的心情愉快了,内心就会平静,情绪相对稳定,音乐对人的精神因此起到了调剂作用,人的精神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娱乐和滋养,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总之,音乐以其独有的魅力能使人们主动地投入其中去感受和体会,在愉悦和审美的同时升华其人生境界,提高其审美品位。因此说,音乐活动是融哲理于情感之中的有效的感化人的方式之一,动人的音乐,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无形之中净化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意识到,通俗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通俗音乐很善于迎合接受对象的社会心态(即某个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它的表现内容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心态或某种精神需求,而不是对另一种思想的诠释。通俗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能够成功地表达大众群体的思想、感情和伦理道德观,表达青年人的渴望与灵感等,这是它容易被接受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流行的实现,应当给予参与流行的人一种外来刺激,而这种刺激,必须迎合人们潜在的心理需要。日本心理学家佐藤指出:“如果某种刺激能够满足人们以下潜在的需求,那么连锁式的流行效应可能开始振荡。这些需求是: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与期望、自我暗示、自卑感的补偿、新经验的获得、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求爱、出人头地、从众等。”从通俗音乐自身的表现方式、艺术特征看,它富有艺术创造力和从众、不断变化、善吸收的特点,它充分地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从音响设备、演奏的乐器、演出场所的灯光到布景,最大限度为它的艺术表现和艺术氛围服务,而又不被这些技术手段所束缚。通俗音乐的创作演奏,始终充满着活力,追求个性表现,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审美群体,造就了一种开放性的、无比活跃的审美文化。当然,某些流行音乐的听赏过程中,听众的音乐行为外在表现是积极的,但内部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他们被动地接受音乐,敏感于音乐时髦的外部形态和音响刺激,热衷于歌曲的原始情感流露并产生共鸣,音乐欣赏视野狭隘,音乐知识贫乏,追求表面的感官刺激及极端化的表现方式。流行,是一束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冲击波,它具有精神的“能量”。无论我们对其音乐作品持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评判尺度,这种“能量”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音乐工作者,在音乐活动中必须了解接受者的情感、心理的特点及规律,做好正确的音乐导向工作,从而使人们亲近音乐、理解音乐,引发人们对音乐的美好向往。
总之,音乐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获得健康的发展,能调节、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结构,使人获得健康的心理定势和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它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渗透至人的心理、情感等各个领域,对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书目
[1][英]佩基·伍德福特.《莫扎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版
[2]沈致隆.《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3]《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海南出版社,2000版
[4]沈致隆.《亲历哈佛》,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版
[5]胡启先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版
[6]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版
[7]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版
[8]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版
[9]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版
[10]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版
①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版,P30
②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版,P6
③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版,P3
④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版,P20
⑤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版,P94
⑥引自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版,P235
张敏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讲师
情感:音乐课堂的灵魂 篇7
有人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的确,它不仅为人们的听觉感官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无与伦比的音乐音响,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但是音乐的这种情感美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虚无缥缈的,也不是脱离人类思想感情的单纯的听觉美,它是人类自身情感的写照,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历史等内涵。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中情感并不仅仅体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体现为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丰富。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懂得选择能够传达好情感的音乐作品,并且从中架起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学生之间的桥梁,确保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特定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课堂产生一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中感受美、体验美。那么,理论如何附着于实践?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又应该怎样科学利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活动呢?我谈三点看法:
1. 情境创设,情感激发
有人说“心境是由情境引起的”。细细体会,确有道理。比如,在狂欢的无比热闹的气氛中,再没有情绪的人也会随着人们的舞动而慢慢放松自己,进而逐渐敞开心扉。正因为这种从众心理的存在,多少年来,情境教学法一直受大家的认可。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以情动情,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中,进而用各种丰富的音乐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 情绪渲染,情感传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互相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外化的情绪总能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并借此更好地将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上,教师希望学生高兴,自己应先心情愉悦,希望学生热情,自己应先激情四溢;希望学生安静,自己应先心境平和。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渲染、情感传递的过程。
教师外化的情绪主要表现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教师生动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动作,是最能感染学生的。例如,一位男教师上音乐欣赏课《走进西藏》,让学生静静聆听完高亢激越的《青藏高原》之后,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开始了一段无比精彩的导言:“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早已跨过时空,飞向千里之外的我们。它引导我们飞过高原,飞过雪山,到达美丽神奇的西藏。”可以想象,教师专注的眼神、投入的表情和深情并茂的语言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学生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老师身上,充满了期盼与向往。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空旷而高远的歌曲《走进西藏》。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绪似乎随着音乐到了蓝天、白云、高原、雪山、寺庙……经受了如此美妙的情感洗礼,我想学生一定受益匪浅。可见教师的语言、表情等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音乐老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语言功底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而范唱则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高昂的、悲愤的、欢快的、优美的、幽默的情绪是音乐作品中常见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歌声把这些不同的音乐情感正确表达出来,让学生借助老师的范唱,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传递情感的方式。
3. 情感定位,避免误区
音乐如诗,音乐如画,音乐本身就是美的艺术。音乐对于人们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心灵的净化,是音乐教育的无穷魅力所在。因此,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音乐教师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责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音乐情感教育的理解常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错误地扭曲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定位和实施方向。
误区一,德育化。虽然“唱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课”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退。有些教师懂得提倡音乐情感教育,但对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常会错误定位:情感教育并非音乐教育独有,德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于是,在教学中,容易产生重讲解轻感受,重理智轻情感的弊端,以至于将一堂音乐课上成语文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可否认,音乐教育的确具有德育的功能,而且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并尽可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光有语言而无艺术,任何道德训诫都不能在青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崇高的感情。”因此,需要明确的是,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是音乐审美的情感,而并非道德情感。正所谓“以情育人”,因此,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
误区二,摒弃“双基”。众所周知,“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淡化双基”的新理念。的确,中小学音乐教育只是普通音乐教育,我们应该避免专业化。然而,俗话说“泼洗澡水时,不要连孩子一起泼出去”,因为,音乐的艺术必须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表现。而且,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恰当地表现音乐情绪有很大的帮助。以教学《西风的话》为例,我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歌曲也有了很深的体会,但满腔的情感如何用歌声表达出来呢?当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了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以后,同学们的歌声就如春风般流动,充满生机了。
艺术离不开感性,所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但同时音乐也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没有理性参与,就不可能彻底地把握它、认识它、表现它。音乐教育教学既不能脱离感性,更不能抛却理性去进行。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牢牢把握好这条纽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摘要: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 是音乐审美的情感, 并非道德情感。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对恰当地表现音乐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为了解决双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将其完全摒弃。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探析 篇8
1.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 不管是音乐科目的教学, 还是其他科目, 在新课改背景下, 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所谓的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就是这个道理。一旦音乐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仅能使学生在情感中得到升华, 而且能渗透对其他科目的学习。
第二, 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从初中阶段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但是由于理解能力有限, 且社会生活经历不多, 对部分知识的理解难以准确、深刻, 需要借助德育教师的感情教学, 借助某些教学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补充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而造成的教学内容的空白。
第三, 是发挥教师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教师也是有感情的动物, 在课堂上引入情感的因素, 将使教师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充实音乐课堂教学, 从而将音乐教学当做是一场音乐交流盛会,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 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能够与老师进行切磋, 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分析
每门学科的教学方法都有若干种, 对于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情感教学可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 但是情感毕竟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抽象思维, 需要借助外界的东西和某些方法把情感融入教学过程中。
2.1 从背景知识间接导入, 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气氛。
情感的抒发需要一定的环境依托。气氛和谐与浓厚的音乐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环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江苏高中音乐教材中有一节是《草原放牧》与《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学习, 不仅让学生能够体会和比较出中外两国的不同音乐风格, 而且能感受两种音乐带来的不同艺术魅力。《草原放牧》是由三位作曲家, 即王燕樵、吴祖强、刘德海共同作曲, 摘自琵琶协会作品《草原小姐妹》, 通过让学生学习与欣赏这首歌, 学生感受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音乐情绪, 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形式要素是如何发挥艺术作用的。而对《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欣赏, 通过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文化、作者的性格特征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多个方面综合了解, 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并且不自觉地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曲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 是他的绝笔, 同时也是柴可夫斯基坎坷一生的写照, 在了解曲子的背景知识后, 音乐课堂教学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乐章主要采用奏鸣曲式, 由疑惑不安到很长的甜蜜气息, 表达了对俄罗斯的感激, 而后遭到当头棒喝, 仿佛从梦中惊醒, 音乐的起伏暗示着人生的跌跌撞撞, 末尾重现安详的副部主题, 首尾呼应, 表达暂时摆脱冲突后而更加珍惜宁静和谐的生活的情景。两首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出作者的不同性格, 前者豪爽与奔放, 后者犹豫不决与忧郁绝望。
2.2 培养学生的情感, 丰富学生学习和鉴赏音乐的思想感情。
在音乐课上, 音乐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聆听音乐, 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旋律与节奏中的独特性。任何学习的过程都将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过程, 因此针对不同的知识点, 音乐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既提高学习的效率, 又减轻老师的负担。例如, 对大陆和台湾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歌曲《黄土高坡》、《橄榄树》的聆听和分析, 通过分析和体会, 让学生认识到《黄土高坡》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 它吸取了许多民间的音乐素材, 表达了歌唱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而《橄榄树》的旋律委婉绵延, 表达了流浪者的乡愁, 却让流浪由简单的自由上升到奢华的高度。
2.3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课堂教学和情感教学。这里的整体素质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 而且包括教师的感情投入。面对艺术课程, 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 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效应,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思想感情。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巧妙地将艺术作品的魅力传递给学生。一般来说, 音乐教师可以综合运用相关的辅助性教学工具, 例如视频、图像、文字、音频等。采用聆听原来的曲子、模拟演唱或者练习等各种音乐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用心地领悟每一首歌背后的真情实感, 然后用所体会到的感觉演唱,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使音乐课堂生活化, 陶冶了学生情操。
参考文献
[1]石剑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大众文艺, 2011 (09) .
[2]王海岑.音乐教学情感启发与体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
音乐情感空间 篇9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音乐情感空间 篇10
面对一首作品, 有的演奏者只关注谱面音符, 将熟练弹奏作为最终目的, 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 我接触了很多琴童和家长, 他们大多将考级作为学琴的目标, 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几首考级作品, 让孩子一直重复机械地练习弹奏音符。音乐是人类为了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脱离了感情的音符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僵硬的。对待每一首作品都要细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当时的心境, 了解思考背后的故事, 跳脱键盘束缚看待音乐。体态律动的创始者达尔克罗兹认为,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 这就是音乐的起源。2”练琴, 其实是一种表达和再创作, 在音乐中进行一些画面的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二次创作。音乐, 绝不应止步于谱面的分析和音符的串联, 它是人们对于生活体验的反馈和表达, 如果没有那些生活经验只能称之为音符而非音乐。键盘仅是情感的一种延伸方式, 揠苗助长式的机械练习会让孩子厌烦而对音乐产生距离感, 这与音乐学习的初衷——体验生活的美是相悖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动是从心开始的, 自己若不曾情动, 何以打动他人。
初次听格里格的《婚礼进行曲》, 总有很多感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引发一些对于婚礼的美好回忆, 记忆中的新娘应是一席白色长裙, 娇羞地站在倜傥的新郎旁, 脸上满满洋溢着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手上的对戒熠熠生辉, 就像跟着司仪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样闪耀。
这首《婚礼进行曲》中, A段热烈且幸福洋溢, B段温婉圣洁。对于A段, 我觉得是描绘了露天婚礼中宾客热切的祝福和新人内心的小小憧憬、忐忑, 而纵观整首作品, 我最偏爱的其实是B段的慢板部分。两个主音上的纯五度音程整小节的出现, 仿佛一个引子在呼唤, 然后才慢慢通过左右手模仿, 在不同音高中切入旋律。
每每听到或是演奏到这段慢板时, 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绿油油的草地上, 新娘的父亲挽着娇羞的新娘, 款款走上红地毯, 而那红地毯的另一端是她的“与子偕老”。所有的喧嚣在那一刻静止, 万众瞩目, 幸福而神圣。而我的师姐却总觉得这一段更像是新娘新郎在牧师前的宣誓, 左右手的轮流交替就像彼此间许下的承诺, 庄重、神圣而甜蜜。其实无论关于画面的联想如何, 都是听众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 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当你真的投入进音乐, 指间流淌的音乐也会随之充满灵气。
莫什科夫斯基的船歌 (改编自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曲子, 现在想来究其原因大概是这首作品的画面感十足, 让我总能沉醉其间忘却身处的环境。六八拍右手持续的波音造成一种摇曳的感觉, 仿佛是水波一层一层荡漾开来拨动心弦。每次弹到这部分, 我总会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静谧的月夜中, 一艘前方挂着昏黄船灯的贡多拉, 轻轻摇曳着从巷口慢悠悠驶来, 夜色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气, 氤氲着仿佛入了仙境一般, 一切那么近又显得那么遥远, 多么神秘美好, 让人沉沦。
音乐是有画面感的, 就像一幅幅画卷在听众面前展开, 我想这对于弹奏者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虽说“英雄所见略同”但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联想会趋于一致, 毕竟谚语这样说道“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3”, 享受音乐、表达音乐对演奏者来说才是让音乐灵动起来的根本, 心动则情动, 乐随心动, 只有打动自己才能真正感染别人。
参考文献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杨立梅, 蔡觉民编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1ISBN978–7–5444–3062–3.
音乐中的“情感涌动” 篇11
《幻想交响曲》创作于1830年,这部作品描绘了柏辽兹爱情生活的一个片段,也是作者失恋后创作的一部作品。在思想和艺术双重性中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在描述自己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和精神生活的不正常。《幻想交响曲》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时,轰动了整个巴黎,他把梦幻般的爱情之痛和孩童般的真挚倾注在这部交响乐之中。一位观众终于被澎湃的热情、幻想和真挚所感动,音乐会不久,她成为了柏辽兹的夫人。
也可以说柏辽兹的交响乐是在贝多芬的影响下开始的,《幻想交响曲》是他在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作品。柏辽兹在贝多芬的创作中看到了“诗意”的蕴涵,感悟到了贝多芬交响曲所引发的“交响话语”的艺术潜能。他对贝多芬的信仰是真诚的,而他对交响乐的信仰是“革新”的,同时显得雄心勃勃。因为贝多芬交响曲中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大手笔”使柏辽兹领会到了表现扩张与艺术创新的意义,柏辽兹从跨入交响乐领域伊始,就把自己定位于“革新派交响乐作曲家”,他以激进的面貌出现,而他的创作在许多方面仍然与传统有着联系。
《幻想交响曲》由引子和五个乐章组成,由一个“固定乐思”贯穿着整个作品的主要主题,并在每个乐章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出现,在《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中柏辽兹运用了变化的奏鸣曲式结构,开头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引子部分,奠定了梦幻的气氛,也奠定了柏辽兹光彩照人的管弦乐音响。其结构要比呈示部复杂,与呈示部的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主题来自于柏辽兹年轻时写的一首歌曲《爱斯塔拉》引子处的旋律,它主要是由弦乐来担任的,因为弦乐最能表现人声,因而最能表现人的情绪,管乐部分起到装饰、衬托、加强情绪的作用。管乐中长笛与单簧管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对固定乐思的音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圆号的使用使音乐增添了立体感,同时织体与和声的变化也都取得了同样的色彩性效果。
引子:由小引子加四个部分组成,表现的是艺术家在见到恋人之前复杂的心情。小引子虽然只有三个小节,但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病态般的心理,听上去令人感到怪诞,这一情绪成为了全曲的基调,一切悲剧命运都因他那远离实际的忧郁幻想而起。在长笛和单簧管三连音音型的伴奏下,双簧管唱出了嘶哑而苍凉的短歌,大管和圆号随后跟进,一切都沉浸在神秘的气氛中。
第一部分:以弦乐为主,奏出了引子部分的第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在怪诞、病态的短歌影响下而引发出他那天生忧郁的情绪,它的织体是四部和声形式的,但没有和旋律声部完全同步发展,而是形成独奏音色与和合奏音色形象对比,细腻地刻画了作者此时此刻心理上的变化。第二段旋律为基础模仿形式。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由音阶式的旋律开始,表现了作者烈火烹油般地突然引起的狂热情绪,又突然退潮,这个部分的主奏音色仍然是弦乐器,管乐出现在音乐的高潮处,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重复了小引子及第一部分的主题,但是调性、织体和配器的安排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小引子再次出现时,织体变得更加丰满。同时弦乐在下方以琶音的形式与管乐形成呼应,在调性上,小调的色彩被大调的色彩所取代。
第四部分:这一部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长持续音上,出现了固定乐思,音乐的动力感与前面相比有所减弱,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固定乐思的出现显得更加突然和新鲜,它运用了展开性的手法。
呈示部:在呈示部的主部中,有一个代表恋人形象的固定乐思,由小提琴演奏,长笛予以重复。具有抒情亲切的色彩,固定乐思建立在C大调上,使和声较为平稳。
连接部:结构比较复杂,它表现的是见到恋人后引起的狂喜。
副部主题:副部主题是在连接部的高潮中进入。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那种戏剧性对抗的关系,它来自主部主题的第一个乐句,但显得更加坚定一些。
展开部部分:这一部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部分利用副部主题的材料(或者说固定乐思的第一个乐句)进行发展。
2.第二部分在G大调上完整地再现了主部主题,但在配器上有所变化:参与陈述主题的音色由长笛与第一小提琴的混合音色变为长笛、单簧管、大管。参与主旋律的乐器增多,音量增强,这是暂时的辉煌。它告诉我们,快乐是暂时的,忧郁的情绪再次袭来。
3.此部分篇幅相当长大,双簧管奏出一个柔和而安详的旋律,伴奏部分由第一小提琴担任,为三连音节奏音型,和声部分由单簧管和大管担任。这段旋律非常优美,整个展开部都交织着一切情感上的矛盾:彷徨、压抑、痛苦、忍受、狂喜、空虚,它是情节发展中的重头戏,一切创作手法都是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的。
再现部:在展开部所造成的巨大高潮中,主部主题在C大调上再现,副部已经取消。主部得到了很大的展开,在乐章的结尾,热情使梦幻的色彩更加绚丽,固定乐思不断出现,它将忧郁、绝望的情感暂时一扫而空,让火热的激情照亮了天空。
4.尾声分析:音乐再一次回到恋人温柔、妩媚的形象中,并在圣咏般轻柔的合唱声中,结束了该乐章。柏辽兹的爱情注定是失败的,因为那颗无法疗治病态的心,过分脆弱,又过分执着,唯一能够治疗他的,只有创作。而音乐到了他的手上,立刻变成了倾吐自己心灵的最好方式,音乐也因他而推翻了过去的自我。
这部交响乐集中体现了柏辽兹的艺术风格,它还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丰富了交响乐的音乐表现力,在标题音乐创作和交响乐配器两个方面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幻想交响曲》之所以成为西方交响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主要在于它对古典交响曲理性而富于逻辑传统的突破,在于它在交响曲创作上的创新——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力,对音乐总体戏剧性发展的把握、组织,固定乐思的贯穿,以及更庞大交响乐队的色彩开发等,这种创新为后世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交响曲”这一音乐重要体裁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柏辽兹本人在交响曲创作方面的惊人才能,奠定了他在浪漫派交响曲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为交响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著作:
[1]列维克.张洪岛译.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罗曼·罗兰.陈原译.柏辽兹——十九世纪的音乐“鬼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沃尔夫冈·德姆林.柏辽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交响乐世界.薛金炎著.吉林音响出版社.
学术论文:
[1]张维国.柏辽兹与他的《幻想交响曲》.音响技术.1995年第2期.
[2]孔繁洲.近代标题音乐DE开拓者——柏辽兹及其《幻想交响曲》.黄河之声.1998年第6期.
[3]李玉峰.标题音乐的诞生——柏辽兹《幻想交响乐》之赏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R·弗兰德·H·劳厄.金经言译.19世纪的音乐革命者∶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福建艺术.2003年第6期.
[5]孙国忠.柏辽兹与浪漫主义“诗化音乐”——为柏辽兹诞辰二百周年而作.人民音乐.2003年第12期.
[6]毛慧.疯狂的情人——柏辽兹.音乐爱好者.2004年第4期.
音乐情感空间 篇12
该片的英文名“Interstellar”可理解为“between stars”, 即“恒星之间”, 给人一种宏伟壮阔的史诗般的感受。不过, 当今的这类电影倘若近乎“科普”地单纯展现宇宙的浩渺无垠, 或是过度强调未来人类庞大的殖民计划, 而缺少深厚的人文底蕴, 仅仅追求吸引“眼球”, 恐怕难有持久的生命力。更加优秀的影片, 应该能让观众看完后拥有不断回味和沉淀的乐趣, 并能激发其内心的高度共鸣。
《星际穿越》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丰富了情感主线, 不满足于单纯炫耀精妙的叙事技巧和浮夸的特效场面。好莱坞著名电影音乐家汉斯·季默担任了这部影片的配乐, 这也是他与诺兰的第五次合作。据报道, 诺兰在剧本还未完全成型时便给了季默一张讲述父女亲情的纸, 让他一天之内交出框架成果, 因为尽管这是一部有关太空的科幻片, 但父女亲情却贯穿始终。季默在不知影片具体类型的情况下交出的音乐, 正好充分体现了这种对亲情的执着, 而这就使得影片中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在观众面前, 太空的未知与空虚也因此得以补足, 不期然的离别亦终将团聚。同时, 太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是寂静无声的, 所以这部科幻片的配乐也更加重要:每首乐曲都要起到烘托对应段落气氛的作用, 同时各首曲子要保持内在联系, 整体上要能有力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音乐与叙事结构
《星际穿越》讲述的是一个人类面对自然灾害, 开启星际航行, 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故事, 然而诺兰在为观众呈现宏伟的视觉场面的同时, 也为影片添加了细腻的情感元素。音乐对这些情感元素起到了尤其明显的帮衬作用, 将影片一步步推向高潮, 耐人寻味。由于该片在叙事结构上用了三个节点 (分别是美国航天局的坐标、三维空间中的五维世界、库伯回到空间站) , 所以我们可以将其配乐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 铺陈序曲——情感与疑点并存
这一部分有两条线索:一条实线, 即库伯和墨菲的感情线;一条虚线, 即“幽灵”传递信息。在风沙的低沉怒吼中, 影片缓缓拉开序幕。诺兰将观众的视角引向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的参照系: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镜头回忆当年的景象, 画面展现出故事的背景——黄沙四掠, 一派萧条。音乐《梦见冲击》 (Dreaming of the Crash) 中, 高音区的管风琴以一个高音持续整首曲子, 就像遥远的飞行器翱翔在天际, 营造出空灵、缓慢、遥远、压抑的气氛, 夹杂着风沙作怪的声音, 这仿佛沙尘暴来临时的低吼, 为故事发展构建了大环境。
《田野追踪》 (Cornfield Chase) 一扫沉闷, 急促的管风琴演奏仿佛让观众也穿梭在广阔深厚的玉米田里。这是一家三口在玉米田里追逐无人机的情节:开始墨菲提问的时候, 音乐重复两个音, 表现出疑问;从追逐开始, 加入了急促的连音, 节奏轻快, 重复着轻盈的旋律, 并且配合一望无际的田野画面加了混响, 音乐一路上行, 为观众呈现出开阔的视野。这是片中一家三口仅有的一次合作, 音乐里处处传达出一家人有效地沟通合作时的兴奋感。管风琴与弦乐一起轻轻地辅助着这首曲子, 却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现了库伯心系宇航事业, 敢于冒险与挑战的特点。这也为此后库伯毅然离开家人, 选择参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计划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随着剧情发展, 另一条线索——幽灵传递信息慢慢浮现。弦乐缓缓响起, 节奏缓慢, 低音有一个持续颤抖的声音, 《尘》 (Dust) 为观众传达出紧张与未知的气氛。当库伯解出奇异景象传达的是坐标的时候, 管风琴的声音又响起来, 一段轻快的节奏配合库伯收拾准备出发的画面, 再一次暗示库伯的探索精神, 承接后面的NASA之行。
父女分别之痛, 是影片序幕告一段落之处。低音部分沉重的鼓点烘托了即将告别的凝重气氛。音乐情绪不断攀升, 将家人的不舍描述得淋漓尽致。当库伯驾车绝尘离去的瞬间, 音乐骤然高昂, 背景音里鼓声和器乐越来越密集, 使气氛越发悲壮, 音效则是飞船发射倒计时的声音。在墨菲冲出大门挽留父亲的那一刻, 这种气氛被烘托至顶峰。音乐的复杂与高昂, 压制了墨菲的无力哭喊声, 这种一面是拯救人类的使命感, 另一面是生离死别的亲情的场景对观众来说极富冲击力。随着越来越高亢、悲怆的音乐逐渐湮没在火箭巨大的点火声中, 场景结束。
(二) 三段式小高潮——神秘探索和故乡信息
这一段有两条线:一是太空中的库伯, 一是地球上的墨菲。库伯的线是射线状的, 引出了此前的三位探索者在不同的星球的故事;墨菲的线走的是时间线, 即随着年岁的增长, 她碰见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难题。通过与父亲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两条线在不断交织。音乐则随着三个故事情节的推动, 先后达到三次小的巅峰。米勒星球上的惊涛骇浪, 用铜管、敲击乐、管风琴与人声齐鸣来展现, 有拔地而起之势, 音乐的不断加速让观众觉察到巨浪袭来的压迫感。时间在这里成为最关键的要素, 力图使观众们在影片中第一次面对生死存亡般的紧迫。
库伯被曼恩博士陷害后等待救援时, 疾风骤雨的管风琴与钢琴如同相互争斗一般, 交替演奏, 相互追逐, 突出了营救行动的争分夺秒。当库伯的头盔破裂时, 音乐非常巧妙地出现了《尘》里的旋律, 暗示二者的对决并不是两条生命的争斗, 而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抗衡。而就在库伯生命垂危之际, 安详、惋惜的钢琴音乐响起, 与画面形成反差。此时的音乐仿佛在为一个生命的终结在哀悼, 情绪扼腕痛心。
值得一提的是, 在“地球时空”和“穿越时空”穿插的那一段蒙太奇中, 导演清楚地抓住了两组镜头中可能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意象进行剪辑 (例如对“燃烧的玉米地”和“发生爆炸的空间站”画面的交错剪辑) , 此时音乐方面也是一起合成的, 但没有违和感。前者象征着墨菲走出父亲带给她的多年的阴影, 她以一种比小时候父亲带她驾车轧过玉米地更革命、更激进的方式和过去告别;而在表现后者的镜头中, 库伯操作飞船去对接爆炸的空间站, 这是更革命、更激进的告别仪式。背景音乐使用了乐团的全部力量来展现这个如史诗一样的场景:不断重复的旋律, 对应着影片里旋转的飞船, 让观众在屏气凝神的同时又仿佛随着飞船一同旋转。管风琴的演奏以飞船固定视角展现太空中明暗光影的交替变换, 让画面和声音同时达到阶段性的顶峰。决意牺牲的库伯在激昂音乐的烘托之下闪耀出人格的光辉, 也折射出本片关于“向死而生”的主题。
三段紧张不安的情节中, 穿插着来自地球的信息, 这也是导演继第一部分的“父女难舍难分”之后安插的又一“催泪弹”。飞船靠近土星时, 响起了空灵而柔和的钢琴曲——虽然这有悖于太空中无法传播声音的事实, 但缓慢、悠长、间距遥远的钢琴音符让人心如止水, 反而胜于无声, 犹如真正聆听到太空的静谧。当然, 这也表现了库伯在用心读取来自家人的信息, 每一个音符都像在强调他对家人的思念。
(三) 全片高潮——五维世界
库伯身处黑洞, 未来的人类为他创造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五维世界。这里也有两条线:一条暗合开头, 即库伯成为幼年墨菲的幽灵;一条是黑洞中的“幽灵”让成年墨菲掌握了黑洞的重要数据, 从而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这里还有一个设计精巧的“戏中戏”:布兰达和库伯在时空扭曲的球形空间中实现了第一次握手, 与片尾扣合。
地球上黄沙漫天, 玉米地在地平线上燃起了熊熊火焰, 一片末日之景。墨菲的男友在楼下催促她赶紧离开上路, 而她却在彻底告别之前犹豫了, 她相信父亲不是会抛下她的人, 因此她试图在自己的旧房间里寻找线索, 去解释小时候见到的“GHOST” (幽灵) 和留下的莫尔斯电码。配乐采用了《田野追踪》的两个音的旋律, 代表这一部分在讲述亲情。这里的配乐《坚持》 (Stay) 有别于此前的同名段落, 它已成为库伯与墨菲之间的交流的一种代表。画面同样是墨菲的卧室, 旋律看上去也是一样的, 但是库伯从五维空间的视角看来, 其情感已不是当时决意要走后的那种不舍, 而是对当年决定的满满悔意。从回忆到后悔, 再到顿悟到“他们”就是自己之后坚信可以通过二进制与女儿沟通, 音乐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最后在清脆的管风琴声中走向高潮。
(四) 呼应开头——回到空间站
在影片末尾, 墨菲和库伯这两条线合一, 同影片开头呼应。风沙在呼啸, 但画面是空间站中焕然一新的生存环境, 电视里还放着当年的人们对当时环境的回忆叙述。音乐和画面此时又形成强烈反差。依然三十多岁的库伯推开门, 见到已一百多岁、接近生命的尽头的墨菲时, 熟悉的代表亲情的旋律又响起了, 这再一次揭示了本片的核心意象“爱与沟通”。然后, 库伯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他要去往布兰达的星球, 成为地球星际移民的第一代人中的一员。
二、高低起伏的三大主题
纵观全片, 可以发现季默的配乐与片中并行着的三大主题皆有配合。下面做一详述。
(一) 空间主题——未知太空的探索
说到太空, 不得不提汉斯·季默在配乐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主要乐器——管风琴。管风琴经常被用在各种恐怖片中, 而季默将它巧妙地用进了太空科幻题材的影片。管风琴本来是中世纪用于宗教事务的乐器, 本身就能在表达崇高主题时凸显出一种近乎神秘宇宙的感觉, 而它精妙绝伦的构造, 又与航天技术的高超和令人敬仰有着某种相似。季默认为管风琴的造型本身就让他联想到“太空飞船的补燃器” (spaceship afterburners) , 而且“管风琴的送风机制与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在太空的体验相似——因为每一丝空气都是珍贵的”。从音色上来讲, 管风琴的音域之广一向让人惊叹, 这很适合表现浩瀚无边的宇宙, 从细微、空灵、幽冥, 到恢宏、大气、激昂, 管风琴的音色正好可以配合宇宙的种种奇景, 将影片情节推向巅峰。不难发现, 影片多次使用管风琴的延长音来表现宇宙的无垠, 与人悬浮在太空中的身心状态吻合。管风琴的长鸣, 既冲击着观众的耳膜, 也给这部影片注入了星空般的浪漫情怀, 指引观众进行关于“爱、沟通、信任”的省思。
此外, 稀疏而缓慢的合成器键盘音乐, 又烘托出了宇宙的广袤和人类的渺小。这也符合季默的创作特点——既有电子乐的绚丽紧凑, 也有交响乐的磅礴气魄, 当然这也是近年来以“英雄主义”为卖点的好莱坞“大片”中几乎不可缺少的听觉配置。
太空旅行是本身是孤寂、静谧的, 于是其声音设计中也适当地运用了完全无声的手法。当画面表现飞行器在太空中翱翔的镜头时, 影片确实没有任何声音, 观众们此时甚至会觉得安静得有些诡异。首先, 这符合了太空环境中声音无法传播的事实;同时, 也增添了太空的神秘感, 因为在没有任何声音的空间里, 观众最容易与黑暗静谧处的压抑、惶恐、悲伤产生共鸣——以渺小之身存在于这浩瀚宇宙的状态, 或许偏偏能激发对光明与爱的强烈渴望。
(二) 情感主题——不舍与重逢
在这一主题上, 季默用管风琴创造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两个音符的旋律, 该旋律在本片配乐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玉米地里的追逐, 表现了一家三口亲密无间的合作, 此时的音符也跳跃在广阔的田地里, 衬托着家人的默契与和睦。当库伯决心离开的时候, 一曲《第一天》 (Day One) 演绎了家人之间的难舍难分。这段音乐以钢琴和管风琴两种乐器为主, 柔和细腻中带着些许无奈, 由钢琴演奏的音符缓缓展开, 而管风琴的加入则正如父亲的默默低语, 向女儿倾诉不能陪伴她成长的歉意。这里同样加入了《田野追踪》的主旋律, 两个音不断重复, 既表达着对即将离去的父亲的质问, 也仿佛父亲对女儿的依依不舍。而这又渲染了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生存希望从而决绝踏上艰险征程的那种大义。
当库伯一行从曼恩星球回到飞行器, 时间已经悄然过去二十三年, 此时库伯最牵挂的还是在地球上的亲人们。这里同样用了开篇玉米田里的旋律来表现他对全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的怀念。库伯当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看家人给他的录像, 而配乐也呼应了他对家人的极度思念。一个长音伴随着视频渐渐响起, 墨菲出现在了画面中, 原来墨菲还记得父亲临走时许下的诺言, 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催人泪下。
而影片最后, 库伯在五维空间中看见当年的自己走进房间跟小墨菲告别并离开时, 内心被无力的呐喊和痛楚充斥, 他对当年决定的后悔杂糅在同样的旋律中。成年的墨菲顿悟了“STAY” (“坚持”) 是父亲留下的信息, 而库伯发现五维空间的奥秘后, 迫切地想把一切告诉墨菲, 回到亲人身旁的意愿在此刻愈显浓烈。两个音的旋律再次响起, 从库伯的话语中, “爱”在与墨菲的交流中是可以量化的, 这延续了父女之情的主题。
(三) 时间主题——稍纵即逝与迫在眉睫
除了表现太空的广袤缥缈之外, 对时间流逝的表现同样也是整部影片在艺术上的关键之一。影片中多次使用的敲击乐铺垫在背景音乐下面, 它通过声响的轻重和节奏的缓急, 突出强调时间性。米勒星球的场景, 先是用钟表走时的嘀嗒声做节拍, 每秒一拍, 当发现巨浪袭来后, 速度由慢转快, 各种乐器齐上, 音乐上行, 逐渐加速到每秒两拍。当巨浪即将行至眼前时, 音乐已能给人一种在这个“一小时七年”的星球上的时间焦灼感, 人要拼命与时间赛跑, 在命悬一线的窘迫中挣扎。而针对曼恩星球, 音乐开始时像钟表走动的鼓点声, 暗示时间流逝、情节紧张, 虽然这里打斗的场面只有几个镜头, 却被音乐烘托得似乎相当漫长。当飞船慢慢被黑洞引力拉近时, 库伯在危急的情况下紧锣密鼓地操作, 这时, 有节奏的秒表走动声再一次出现, 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当库伯坠入五维空间, 思考如何给墨菲传达信息时, 时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而“嘀嗒嘀嗒”的敲击乐在这里的使用可谓十分恰当。
结语
《星际穿越》上映后, 引起了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天文、物理的热议, 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然而, 在震撼的太空画面和深奥的科学知识背后, 我们也可以看到音乐对整个影片的作用:它不仅对广袤的宇宙进行了细腻的意象描绘, 推动环环相扣的情节走向高潮, 也用音符为我们讲述了父女之间关于爱、沟通、信任的丝丝情感。诺兰的另一部作品《盗梦空间》可以在此与《星际穿越》进行一个对比:前者展现人类的潜意识、内心和梦境, 指向人类无限的内部;后者展现银河、黑洞和无尽的宇宙, 指向人类未知的外部。这两者都在指向我们不可轻易企及的领域, 也都被诺兰用镜头一步步铺陈在我们眼前。应该说, 观众的审美体验在这些纷繁交错的时间和空间中以及张弛有度的配乐中得到了升华。
诺兰喜欢“走在人类文明的前面”, 用影片为我们呈现出未来可能会有的自然灾害, 同时又相信人类科学的探索精神。然而, 剥开这些相对外在的因素, 我们在深层上看到的还是不能没有情感。《星际穿越》的最后, 库伯在五维空间中顿悟了这一切物理现象的原理, 而当塔斯问他如何沟通时, 库伯回答道:“爱, 塔斯, 是爱。”正所谓“心有灵犀”, 影片在此宣示:心灵对话可以跨越时空。此时清脆的音乐不断上行, 在管风琴熟悉的旋律中, 关于父女情深的画面在库伯头脑中闪过, 这会促使观众把积蓄已久的信念提纯乃至迸发出来——末日来临时唯有爱能拯救人类, 也让笔者更加愿意去深入分析这部电影中的音乐艺术及其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挪]彼得·拉森著《电影音乐》, 聂新兰、王文斌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音乐情感空间】推荐阅读:
音乐情感表达10-04
音乐的情感意境07-04
音乐的情感表达08-22
音乐的情感色彩09-18
小学音乐的情感教学05-1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07-11
情感散文:音乐心灵放松08-15
音乐内涵情及情感07-03
音乐情感自动分析研究07-15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