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2024-11-06

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篇1

课改论文: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情感目标制定及达成的现状分析,提出具体的策略:即情境陶冶策略、体验参与策略、激励评价策略、榜样感染策略、实践升华策略,从而实现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情感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目标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和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单靠发展和完善认知教育是难以解决的,必须把情感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应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一、情感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音乐教学情感目标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情感境界,是音乐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所制定的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与层面。它与传统教学中所提的“教学目的”一词有着根本的区别。然而,一般的音乐教师对此往往研究的不够深入,错把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来对待,站在审视者的角度,以传授者的身份来制定希望学生达到的标准与境界。如“通过--------达到--------”,并且过高的估计一节课的功效与价值,甚至把“培养学生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等等过于宏观的“正确的废话”都写在上面,对课堂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映。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是,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教学,有的甚至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理念。

二、情感目标制定的策略

(一)情感目标的确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把情和理看作是相互对立的,情感教育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是服务于以知识、技能、智能为主要内容的认知教育。其实,无数科学家研究证明:情感与人的生命、人的发展是活生生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育人”的音乐教育,更应是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另外,从生理基础上讲,人的情感绝不是成熟的,它是在教育的促进下发展、成熟的,因此,情感目标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情感艺术,更应充分挖掘音乐的情感性,把音乐情感目标作为本体目标,更不能把它摆在从属、服务地位,要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他们在情感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二)情感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并且可以达成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为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情感目标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它的制定必须要明确、具体、并且可以达成。

首先,情感目标的表述要具体、确切,不要企图通过一节课就能达成“养成、树立、确立、习惯„„”等程度,要准确表述出情感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如:同是人音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祖国您好》的情感目标,甲教师是这么表述的: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能在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乙教师是这样表述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旗和国歌,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这种两种表述,前者非常清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设置了学生在45分钟的教学中能够达到的效果目标,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了铺垫。而后者的目标制定过于笼统、宏大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期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就达成的。

其次,情感目标的表述要注意科学性。即要经过学生的努力才可能达成的。(1)情感教育作为课题目标时,可由直接表示情感的行为和内容来充当。如人音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课题目标就是“愉快的劳动”,因此在制定这一课的情感目标,就可以这么描述: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学唱《小渔篓》,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欢快情绪,理解劳动的愉悦。(2)配合认知活动的情感目标,应由表示认知的行为和内容来充当,但要在谓语前面外加一个表示情感成分的修饰语,如:人音版第一册第六单元《动物说话》,制定情感目标时就可描述:对描写小动物的歌曲或乐曲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3)注意情感认识与情感行为的一致性。即表示情感行为的程度不能超越情感认识的深度。如:“初步知道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及音乐形象,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而“初步知道”与“灵活应用”显然是不协调的。

三、情感目标达成之策略

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情感教育的任务,依据情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情感教育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一)情境陶冶策略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语、陶冶、诱发学生情感。情境陶冶策略,就是指教师通过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与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情感教育效果的策略。

这种情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的,与一般环境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能够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即“触景生情”。而情感的感染性和弥散性,又会使情境产生出“场”的效应。特别是那些生动的场景,动人的景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十分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与学习,在特定的情境和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基础

“情通”方可“理达”,研究实践证明: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有理智,更是有情感,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抒发情感,才能更好地启迪与激励学生。

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变化学生的座位;游戏时,教师也充当学生,跟学生一起玩耍;学生表演节日时,教师坐到学生的座位上仔细聆听„„等等,通过各种细节的变化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良方

情感来自于生活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陶冶学生情操的良方。

例如:北京的一位教师在上《叫卖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叫卖调”的形成和街头小贩的叫卖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就把整个教室设计成集市的一角,用桌椅摆设的变化:中间两排的学生椅子背靠背,形成左右各一条较宽的过道。巧妙地创设生活中小商贩叫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桌椅创设的集市中、玩着、乐着、感受着,体验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促进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情境陶冶策略的重要手段

如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以及教师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手势、眼神、姿势等;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图画、文学等创设情境;借助实物演示和师生现场表演创设情境;借助学生认知冲突来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还可利用多媒制造多维的立休的声、光、音、像兼有的模拟场景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的有效方法。

(二)体验参与策略

现代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更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人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音乐新课标中也提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情感才能得到深刻地激发。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情感,以情激情

新一轮的小学音乐教材,都是通过许多专家地审定,删选组成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本身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抑扬挫折地语言来讲述故事,再学生在反复地聆听歌曲、表现歌曲中来体验情感。

2、关注学生主体性体验,以情育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绝不能包办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另外,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想问题,处理问题都以“我”的角度来进行,不会从“你”或“他”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因此,在学生主体性体验时,教师可采用“角色表演法”与“换位思考法”等奖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进行“设身处地”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角色情感和情境情感,又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极为有利。

其次,要重视和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因为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情感形成的方式与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唤起,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来启发和诱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

3、加强学生过程性体验,以情冶情

任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的全程参与,通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全部展现与揭示,使学生之间感知和参与体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情感的教学,都习惯于在学完歌曲之后,让学生来总结并说说:“这首歌曲教会了你什么?”,就象习惯于歌曲学成之后再来处理歌曲一样,而没有重视学习歌曲的过程性体验。注重学生在从“不会”到“会”、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性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情感从而陶冶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自由地发展。

(三)激励评价策略

激励评价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他们以更饱满地热情来体验感受。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展现真实的情感世界

长期以来,在一些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非常奇特的关系:教师本应是学生的保护者,不料却成了学生的死对头;本应是音乐美丽的传递者,却成了审美能力的催残者;本应是情感态度的促进者竞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遏制者。新课程强烈呼唤着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处于平等的的“首席位置”,师生才能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例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讨论总结,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给学生以启发与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拆除心理防线,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为情感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运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学生,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中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激励评价学生。”而这激励性地评定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情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在老师期待的眼神中让自己看到未来”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情感鞭策。

3、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实现情感

“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尊重个体的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多元化评价的总旨。在情感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等许多环境因素的不同,学生本身的情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重视这一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起自己情感目标,并得以实现。

(四)榜样感染策略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力量只能来自人的个性的活源泉,只有个性起了作用,才能培养人的个性。人的思想品德是个性的核心,用榜样感染教育学生,就是发挥个性品德活源泉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要求的个性品德。运用榜样感染策略将会产生明示与暗示的综合作用。使受教育者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高度统一起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具体有特殊的作用。

实施榜样感染策略,除了以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可近可亲的榜样,这样更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去追求,去效仿。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实施榜样感染策略的同时必须明确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处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情感目标达成中只有自己深入其中,切身体验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感。

(五)实践升华策略

实践升华策略就是教师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多种情感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不断丰富、不断升华的策略。

在情感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很少空洞地说教,他是借助上百种实实在在的活动,创造出一种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使之形成一种具有巨大感化力的氛围,让学生活动中经过亲身实践来领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品质。

实施实践升华策略,首先要求教师组织的情感实践活动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一定要从理论或首先从意识上认识到日常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寻找好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情感由低级到高级为断地升华。

如教师在上完《爱劳动》这一课时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业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为同学、老师、为亲属做点事、为社区打扫卫生等属于情感的实物活动,它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利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论坛等的情感观念活动。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家乡的地方戏曲、歌谣等,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有助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总之,情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情感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地正确引导及生生之间的影响,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感,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

上一篇:员工入厂规定下一篇:壮行会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