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翻译模式

2024-07-30

贝尔翻译模式(共3篇)

贝尔翻译模式 篇1

摘要:本文对贝尔翻译模式、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并对两种翻译模式进行了比较。贝尔翻译模式主要建立在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 但远非完美。关联翻译模式将翻译视为一个具有双重明示——推理的三元 (原文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 动态关系。较之贝尔翻译模式, 关联翻译模式更好地说明了翻译过程及实质。

关键词:贝尔翻译模式,关联理论,关联翻译模式,比较

1. 引言

人类的翻译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对于什么是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过程如何, 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贝尔 (Roger T.Bell) 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员。贝尔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翻译, 根据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 系统地借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功能语法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 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翻译过程的心理模式。此外, 关联理论作为解释人类交际现象的认知语用学, 以其自身巨大的兼容性, 对翻译实质及过程起到了很好的解释作用。本文拟对贝尔翻译模式、关联翻译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比较。

2. 贝尔翻译模式

1991年英国学者贝尔写成《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一书,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学、认知科学、心理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研究翻译过程, 较为直观地描述了翻译过程在译者大脑中的运作过程。贝尔 (Bell, 1991:45-60) 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 (阅读) 和合成 (写作) 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上操作, 具体过程如下。

2.1 分析过程

2.1.1 句法分析

翻译的第一个主要阶段是语篇解读, 要求有一个视觉语词识别系统来区分源语语篇中的词与非词。我们设想语篇处理就始于这种识别。这种识别集中于小句, 把物理性刺激转换成一个“整体”, 该整体被感知为一个线性的离散符号串。

2.1.2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器的任务是“恢复概念”, 检索小句句法结构的低层及物性关系。正如句法处理器的任务是通过可视词识别系统从线性符号串输出中得到结构, 语义分析器的作用是从上一步分析所得到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内容。该分析器分析出小句主题, 小句表征的内容:参与者和过程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语义意义、命题意义。

2.1.3 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处理器有两个任务, 与上几步分析接受到的信息相关联。第一项涉及主位。第二项与语域相关, 考虑到以下三个参数:语旨、语式和语场。语旨: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从语篇中作出的选择来表示。语式是为实现语篇而选择的媒介。语场是语篇所涵盖的“领域”;语篇在交际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小句的目的是什么;发话者意图传达什么。所有的分析结果都馈送给意念组织器, 其功能如下:a) 把分析和语篇发展中的总体布局整和在一起, 随着读者解读的深入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充的系列。b) 不时回读以监控不断增加的信息。c) 根据获得的新信息, 必要时修改部分语义表征。

2.2 合成过程

2.2.1 语用合成

目的语语用分析器接受了语义表征中所有的可用信息, 它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a) 如何处理原文的目的;b) 如何处理原文本的主述结构;c) 如何处理原文的风格。在以上三种情况下, 相应的语篇目的主位结构和语旨、语式语场这些话语参数都能在语用分析器中找到它们的映像。

2.2.2 语义合成

目的语语义处理器接受示意语力 (目的) 的指示, 创造出一些结构来承载命题内容并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命题, 在此基础上进入合成的下一阶段。

2.2.3 句法合成

目的语句处理器接受那些来自语义合成阶段的输入, 扫描常用词汇存储以寻找合适的词项, 再寻找合适的小句类型来表现这一命题。如果常用结构存储里没有可用的小句结构来传达这些具体的意义, 命题便交由语法分析器处理, 最终书写系统被激活并把该小句实现为一个构成目的语语篇的符号串。一个小句形成后, 翻译过程便回到原文, 再处理下一个小句。

3.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法国学者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在1986年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 是阐释交际过程中话语理解的理论。对于关联理论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类认知假设基础之上的, 即人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 人类对相关信息予以注意。每一个言语都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为出发点, 其结果是创造出对相关的期待。

3.1 交际的明示—推理性质

Sperber和Wilson认为, 人类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交际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人脑的推理机制。说话者往往会运用明示的方法, 向听话者传达自己的信息意图, 进而让对方推导出其真实的交际意图, 而后者会运用推理能力, 在明示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从而得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

3.2 关联定义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 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 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赵彦春, 1999) 。关联理论认为, 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时, 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越大。

3.3 语境

Sperber和Wilson把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听话者对外部世界所有假设的集合”。它是一种内化的语境, 也称认知语境。关联理论将认知语境分为三类: (1) 词汇信息, 包含自然语言中用以表达某概念的词汇信息, 如句法范畴 (包括词类) 、语法规则及音位规则等; (2) 逻辑信息, 由一组演绎规则组成; (3) 百科信息, 包括概念的外延和 (或) 内涵, 还有信仰与态度等。这些信息以假设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 作为潜在资源随时参与话语的解释, 帮助听话者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如何选择适合的语境假设, 帮助理解说话者/作者的真实意图?这就涉及关联原则。

3.4 关联原则

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原则有两条: (1) 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 (2) 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本身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佳关联性。最大关联就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什么是最佳关联呢?从说话者角度来看, 说话者期望听话者能得到预期的语境效果, 并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从听话者角度来看最佳关联, 是指听话者期望能用适当的处理努力获得预期的语境效果。这种期望引导着听话者选用适合的语境信息, 结合新假设, 运用推理机制来获得语境效果。

4.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本质及过程

Gutt (1991) 提出的关联理论翻译观视翻译为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一个寻找关联链和最佳关联的认知过程。译者的责任是在具体的语境下向不同读者传达出源语作者的预设和意图, 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 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 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是含有两个交际情景的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文本的读者, 又是译文的交际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者说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能动地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百科信息和推理能力努力认同原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达到对原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同时, 作为译文本的交际者, 译者既要正确估计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待视野, 又要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翻译活动并非止于译者完成对原文的翻译, 它还有赖于译文读者的参与。在这一交际过程中, 译文读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的合作、交流的结果, 是他们共同创造的财富 (张新红、何自然, 2001) 。

5. 贝尔翻译模式与关联翻译模式的比较

5.1

贝尔将翻译时理解原文的阶段视为对源语语篇的分析过程和信息解码过程, 将表达阶段看作在目的语中进行综合和编码的过程 (蒋显文、贺显斌, 2000) , 仍然有代码模式的痕迹, 虽然他也强调语用等问题, 但只是把它们当成语法规则的延伸和扩展, 没有突出译者大脑机制对语境进行选择、运用语用推理得出作者真正交际意图的特点 (宋旭、杨自俭, 2003) 。而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复杂的, 其过程是语码模式所不能完全解释的, 尤其是话语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仅靠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是不能完全传递的。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 使关注的重心从研究静态的文本解码与编码转到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 研究作为交际者的译者的大脑理解和推理的机制, 是一种语用的而非语义的翻译观。它以推理模式取代代码模式, 强调依据语境寻找关联的动态的推理 (郭英珍, 2005) 。

5.2

贝尔翻译模式是建立在信息加工的串行方式, 人类的信息加工在整体上是以串行方式进行的, 但也包含平行加工的方式, 有时是串行加工和平行加工的混合。例如在翻译的理解阶段, 对始发语篇章信息的处理是否一定要先经过句法分析器再经过语义分析器, 语用分析器再根据信息加工的平行方式, 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这个问题作出否定的回答。在句子加工过程中有时几个分器之间可能是相互作用的。这种假设可图示如下 (吴义诚, 2000) 。

而关联翻译模式则明确了翻译实质是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三元的多层次的明示—推理行为, 它的信息加工处理模式更为科学合理。

5.3

贝尔翻译模式建立在对小句的操作上, 小句成为译者翻译认知活动的基本单位, 过于线性的“小句”加工 (刘绍龙, 2007) 是贝尔翻译模式的又一个不足。事实上, 在翻译过程中, 除了小句外, 字符、词组、符号、语段甚至语篇都可能成为明示手段。要弄清楚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 这些交际成分不容忽视。此外, 贝尔模式认为分析的解码过程和合成的编码过程都是在小句层面上进行的。一个小句经过“分析”、“合成”加工之后, 下一个小句的加工分析才开始。这显然与人类认知活动有时会呈跳跃状态不符。

5.4

贝尔翻译过程模式没有反映类交际明示—推理的性质, 没有突出译者大脑对语境进行选择, 运用语用推理得出作者真正交际意图的特点 (宋旭、杨自俭, 2003) , 不能很好地解释翻译的意图、暗含意义及引申含义。而关联理论翻译模式则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话语的暗含意义及说话人的真实意图的识别对理解和翻译都非常重要, 因为话语的真实含义经常与话语的字面意义或直接用意相异甚至相反。赵彦春 (1999) 认为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 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为了成功传递信息, 说话人/作者必须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的能力。同样, 作为第二作者的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 也需要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进行评估。译者除了在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里增添必要的知识、填补他们在某方面知识的空白外, 还需要考虑他们的期待。说话人/作者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越少, 他在说话或作品中提供相关解释和细节的可能就越多 (张新红、何自然, 2001) 。在关联翻译模式下, 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作出推理假设和适应选择的动态过程, 译者有比较大的自由度。

6. 结语

贝尔翻译模式和关联理论翻译模式都尝试说明翻译现象和规律, 但后者比前者有着更强的解释力。贝尔翻译模式没有看清翻译这一交际行为的本质, 没能从认知语境和语言的动态特征等相关变量来解释翻译。关联理论翻译模式从一个动态的、崭新的、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翻译本质和过程,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指出了寻找关联的重要性, 为译文的动态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指导翻译实践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ell, 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Gutt, Ers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1.

[3]Sperber, Dan&Deirdre Wilson.Relave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蒋显文, 贺显斌.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J].中南工学院学报, 2000, (6) .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

[6]张新红, 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 2001, (3) .

[7]宋旭, 杨自俭.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5) .

[8]郭英珍.试论关联理论的翻译观[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1) .

[9]吴义诚.翻译研究的认知取向[J].外国语, 2000, (5) .

[10]刘绍龙.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J].中国翻译, 2001, (1) .

贝尔翻译模式 篇2

在翻译研究领域, 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赖斯 (Katharina Reiss) 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它把语言功能与具有这些功能的语言类型和文本类型联系起来, 从研究语言功能的交际环境着眼, 研究翻译等值实现的过程、方法和评估。虽然其功能及文本类型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等值概念上的, 但却强调翻译交际的实现不是在单词或者句子的层面上, 而是在篇章的层面上, 其重心和出发点是对翻译的衡量和评估的系统化。文本类型理论针对不同源语文本的风格、重点、中心及语言的类型等具体的特点分类, 为翻译标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 文本类型理论与旅游翻译

对于确定旅游文本的文本功能类型可以促进翻译者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大多数国内外相关学者都表示认同。因此本论文, 将以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分析为基础, 尝试对呼伦贝尔旅游翻译进行研究。

卡塔琳娜·赖斯 (Katharina Reiss) 提出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全面客观的翻译批评与评估模式。由于该书是德语出版, 所以提出的翻译评估模式并未能引起广泛反响。2000年英文版由英国圣杰伦出版公司 (St﹒Jerome Publishing) 出版发行, 2004年中文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发行, 赖斯提出的文本类型学和翻译评估模式才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赖斯将文本分为三大类型:信息型 (informative) 、表情型 (expressive) 和操作型 (operative) , 并阐释了不同文本类型与其翻译方法的相互关系。该体系的特别之处在于以翻译为焦点, 对语言功能、语言特点、交际情景进行分析, 为翻译策略寻求依据。

赖斯认为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单一的翻译方法并不合理。信息型文本主要是表述事实、信息、知识、观点等, 其语言特征为逻辑性强, 文本注重内容而非形式;翻译时应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或信息。表达型文本主要表达情感和态度, 其语言具有美学特征;表达型文本的翻译应该使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或原文。呼唤型文本旨在感染或说服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 其语言形式注重对信息接受者的感染作用, 翻译时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旅游文本的基本目的是提供旅游信息。但是成文的真正意图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游客, 也希望藉此能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关注。根据文本类型理论, 任何类型的文本往往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功能作为补充。旅游文本被视为一种混合的文本, 包括所有三个功能。当然在三个功能中, 信息功能是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旅游文本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兴趣, 吸引更多的游客, 因此呼唤功能将贯穿于整个文本;在提供充足信息的前提下, 读者更期待相关的旅游目的地的背景知识, 所以表达功能是旅游资料中必不可少的。表达功能的目的是唤起游客的欣赏和向往并激发他们以此为旅游目的地, 只有这样, 呼唤功能才是可以实现的。

3 呼伦贝尔旅游文本类型分析

呼伦贝尔文化包含了众多的内容, 如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 将原文的特色通过译文表达出来, 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根据文本类型理论, 本文尝试将呼伦贝尔文化的旅游文本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分别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力求原汁原味地传达呼伦贝尔地区文化。本文将呼伦贝尔文化的旅游文本划分成以下三类:自然地理信息型文本、人文历史表达型文本、风光景致呼唤型文本。

3.1 自然地理信息型文本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 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中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 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 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 有“绿色净土”之美誉。边城满洲里、林城牙克石、山城扎兰屯, 这些城市建筑风格各异, 独具特色, 可以使游人尽览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在这里留下的历史足迹。

3.2 人文历史表达型文本

呼伦贝尔是多民族聚居地, 包括汉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三十六个民族。多民族融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如草原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等等。象征着权力的苏鲁定、历史悠久的“男子三艺”、牧民居住的蒙古包、群众性聚会“那达慕”都是蒙古族文化的集中反映。这些民族文化形式, 承载着少数民族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

3.3 风光景致呼唤型文本

呼伦贝尔地域辽阔, 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草原, 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 纵横交错的河流, 星罗棋布的湖泊, 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这里夏季气候宜人, 是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 一派北国风光。呼伦贝尔草原牧场辽阔, 植物种类繁多, 生长茂盛, 河湖遍布, 是我国生态保持较好, 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和迹地更新林景观齐备, 巍巍青山, 茫茫林海, 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博物馆。

4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呼伦贝尔文化的旅游翻译适用原则

4.1 自然地理信息型文本翻译原则

自然地理信息型文本翻译。地理方位、景观描述是旅游文本或导游词中常见的介绍性文字, 一般属于客观事实。按照文本类型理论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 只需要说明, 不需要修饰。

信息型文本强调具体的信息, 其核心在于准确地传递信息, 使译语读者信息接收正确, 重点在于对源语内容的真实和忠诚。翻译时只需使用普通搭配、基本句型和传统短语即可。译者应确保翻译的逻辑清晰, 措辞准确, 在结构上避免歧义。重视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源文本中内容的表达。

4.2 人文历史表达型文本翻译原则

对于历史形态、人文信息的描述同样强调一般事实, 但是相对于信息型文本在表述中更强调原文作者的情感和看法而不单纯是客观存在。

表达型文本重视信息的传达方式, 翻译应忠实于原文和作者的独特风格。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模拟的办法, 从作者的角度发布信息。此外, 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原文体会其风格和内涵, 选择准确的语言和合适的句法结构的准确表达原文的语境意义。有时, 在追求风格时可以添加注释, 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忠实地移植到译文中。

4.3 风光景致呼唤型文本翻译原则

对于独特景观和风土人情的描写和意在吸引游客, 所以是典型的呼唤型文本, 文笔相对于上述例句更优美, 更细腻。

呼唤型文本重视表达的吸引力。因此, 翻译的任务是吸引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使译文得到读者的回应, 在追求功能对等的同时保留原文潜在的吸引力。译者应该以能够引起读者同等反应为的原则来阐释原文, 可以重组句子使翻译更流畅以贴近读者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习惯。

5 结论

本文认为文本类型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 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更重要的是, 它提供了详实准确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根据该理论, 所有文本可以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 但是纯粹单一的文本并不存在。因此, 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文本类型的定义。在对翻译实践的研究中第一步是分析源文本的类型;然后根据特定的文本类型, 选择合适的翻译原则。作者希望本文的结论可以引起更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在今后对呼伦贝尔旅游的翻译研究中, 运用文本类型理论, 将文化的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入。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 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M].Trans.by Erroll F.Rhod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程尽能, 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7]黄友义.旅游暨文化创意翻译任重道远[R].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同会上的讲话, 2007.

[8]刘迎春, 王海燕.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12, (6) :89-92

[9]杨凤.国内近十年旅游文本翻译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 2012 (1) :179-180.

[10]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9, (5) :53-60.

贝尔翻译模式 篇3

关键词:字幕翻译,字幕特点,功能对等理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多。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环节。除了美国电视剧,韩国电视剧之外,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语影视作品进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而目前,国内引入西班牙语影视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影片译制体系尚不成熟。大多数影视作品是通过字幕翻译的形式译制的。字幕翻译成为主要的译制方法。但能够指导字幕翻译的理论却很少,可供参考的资料屈指可数。因此,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人人字幕组译制的西班牙电视剧《伊莎贝尔》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一、字幕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字幕翻译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本文中仅限于讨论语际字幕也叫作译入语字幕的翻译。李运星教授认为“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是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大众艺术形式。字幕并不是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过程中需要欣赏的全部内容。因此,与其它翻译形式相比,字幕翻译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先,字幕翻译中需包含文化元素。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不可能和另一种语言完全对等,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元素也不尽相同。而影视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中包含文化元素。影视字幕在帮助观众理解外文作品的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色彩斑斓的外国文化。

其次,字幕翻译中应采用通俗词语。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所涉及的受众范围广,社会阶层多。而因此语言要通俗易懂,要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

第三,字幕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从李运星教授对字幕翻译的定义可以字幕必然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字幕翻译需要简洁凝练且与观众的阅读速度同步。如果字幕过长或意思晦涩,那么将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欣赏。

二、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在电视剧《伊莎贝尔》中应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功能对等理论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作为评价翻译质量的标准,并强调翻译应不仅仅是字词的翻译,也应在语义、语体、文化等方面实现对等。

1.语义对等。简单来说,语义就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但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传递信息,往往还需要表达其它的情感。这些感情往往会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途径传递出来。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义的选择上要谨慎。

1 Ordenad a vuestro lacayo que salga.

让你的小跟班出去。

Lacayo一词有两重意思一是随身侍从,二是含有贬义的走卒、走狗的意思。该句子出自关系剑拔弩张的帕切科和西班牙国王恩里克的对话。显然,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侍卫”不符合对话的情景,使用“走狗”一词又不符合帕切科侯爵的身份。而“小跟班”一词既体现了帕切科不恭敬的态度又维护了他侯爵身份从而达到了语义层面的对等。

2.语体对等。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内容居于第一位而语体则居于第二位。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错把说明文当成应用文对待,也不能把散文当做诗歌对待。由此可见,在字幕翻译中,把握人物性格,身份,从而实现语体对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2-Tengo ordénes de no dejar a pasar a nadie Alteza.

卑职奉命不得让任何人入内,公主殿下

这句话选自伊莎贝尔和侍卫的对话。伊莎贝尔作为西班牙的公主,身份地位要比普通侍卫高出许多。但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可以表示地位高低的词语,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 “卑职”、“奉命”等词语,用来表明两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让观众一目了然。从而达到了译文与原文语体上的对等。

3.文化对等。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一种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如果源语同译入语的文化背景相差较小,则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少,反之,则困难较多。而西班牙语和汉语正属于后一种情况。在西班牙电视剧《伊莎贝尔》的翻译中,应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或是谚语。这不仅使得译文通俗易懂,也在文化层面上与源语达到了对等。

3Cuatro ojos ven más que dos.

人多力量大

“Cuatro ojos ven más que dos”是西班牙语中的一句谚语,直译为“四只眼睛看到的比两只眼睛要多”。如采用忠于原文的直译,就会显得过于笨拙,且不易懂。译者使用中国谚语“人多力量大”完整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且达到了文化层面的对等。

上一篇:医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一篇:基于成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