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体系(共7篇)
信仰体系 篇1
信仰问题的本质是理想和信念问题, 涉及一个人的政治方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大学生, 其宗教信仰问题不仅事关个人的理想信念, 而且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怎样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深化对大学生信仰教育, 使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征
通过对相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研, 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个案化的问题, 高校校园存在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 我们看到, 同社会上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同,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 感性大于理性。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 生理机能的日渐成熟并不能代表他们心理机能特别是思想的完全成熟。因此, 高校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 更多地来源于自身的感性认知, 而缺乏成熟的思考。他们更对地关注宗教的仪式, 更多地想通过宗教活动的参与能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未来生活提供“佑护”, 这种功利性的感性思想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对宗教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性追求相对淡薄。
2. 时尚高于信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校园已经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沟通日益密切, 特别是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 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时尚等早已经越过校园围墙, 进入到“象牙塔”内。作为莘莘学子的大学生, 越来越被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文化所吸引, 也越来越被西方电影、电视剧中的教堂婚礼等时尚礼仪所触动, 使得高校大学生们身陷宗教时尚无法自拔。
3. 表象大于深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宗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通过教义得以体现, 还在通过各种教堂或者寺院的设计, 塑像的艺术表现等来使宗教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气质, 给人以庄严、神圣、肃穆和美的享受。这种宗教的表象强烈地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他们仅仅对上述艺术感兴趣, 或者以为塑像等本身就是宗教, 而恰恰忽略了宗教教义所带给人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这些深层次内涵。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带来了西方文化包括宗教的强势推进。加之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转型期间带来的社会失范与结构重构, 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困惑,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思想困惑面前, 宗教所具有的道德教义和宣传的理念, 成为一些大学生解决内心困惑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方法。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年来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等亲人、朋友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在信仰宗教或者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中, 相当一部分是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家庭, 他们的祖辈或者父母都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信徒。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在宗教环境, 这使得大学生在遇到思想、心理等困惑问题时, 自然更愿意选择宗教解决方式。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造成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容易促使大学生转向宗教来寻求帮助, 以得到心理的慰藉。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由于方式简单、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等缺点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起到的功能和作用, 部分大学生通过信仰宗教这种方式, 来缓解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恐惧, 稳定自己的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内心平衡。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是一个事实。为此,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方面, 要看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也要看到, 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态度, 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避世的心态, 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的宿命观。为此, 应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保障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1. 确立“学校、家长”两个主体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两个主体, 这是由于大学生信仰宗教影响因素决定的。事实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信仰宗教, 其原因在于家庭或者家长的影响。为此, 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校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上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创新与家长共同开展信仰教育的机制, 明确家长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协同教育职责, 目标一致地共同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
2. 拓展“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三个载体
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宗教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 充实唯物论和宗教观内容, 通过课堂理论讲授, 引导广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使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要依托第二堂课, 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紧密围绕各类纪念日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开展诸如演讲大赛、书画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 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使广大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 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充实, 并养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
要依托党团组织建设与管理,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大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章和团章等的规定, 深化党团组织纪律的教育, 确保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摘要:当前,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信教人数也在逐步上升。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着感性大于理性、时尚高于信念、表象多于深层等特点。针对这样的宗教信仰特征, 高校可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信仰体系 篇2
“信仰”一词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但是当人们提到信仰二字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将其默认为宗教信仰。很多宗教信仰的教义和书籍里都有明确的告诉和引导它的信徒向善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里也有引导人们拥有个人信仰的存在,所以我认为这二者之间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统治阶层也会依据宗教对人们意识上的主导作用,通过迎合信徒的信仰心理的方面达到对国家治理的目的。
宗教也是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在历史上,宗教常常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教化和统治民众的工具。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收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全国上下也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统治者在接纳佛教进去中国的时候肯定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信仰这个宗教,更大程度上的原因是佛教的教义不主张对欲望的追逐,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当然相对于宗教,老百姓对于皇帝权威的信仰肯定是更胜一筹的,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皇帝是上天的儿子和使者,他的存在是顺承了上天的意愿,忤逆皇帝不仅在法制上是不被允许,即使是在老百姓本心而言也是不对的行为。看过一篇文章,梵蒂冈教皇多次想要访问中国却被中国政府拒绝,因为在中国存在大量的天主教教徒,梵蒂冈教皇的访问肯定不只有政治访问那么单纯,最后访问的结果也不会只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是受个人控制,作为社会上有共同信仰,共同追求的庞大人群对统治者的统治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中世纪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国家政权与宗教合而为一,宗教首领就是国家首脑,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设立单一的宗教成为国教,教规就是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公民没有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则会被认为是“异教徒”而遭到迫害.但在古代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允许公民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但各种其他宗教必须纳入儒家伦理的框架中。
革命不仅仅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还是下层老百姓推翻统治的有力武器。辛亥革命时,在改良精英的支持和鼓动下,民众以修筑“先皇台”———即祭祀光绪皇帝的大祭坛———来占据街头,以纪念死于1908年的光绪皇帝为手段来表达政治声音。类似的仪式也深入到各家各户,在几天时间之内,各商家、铺户和居民的前厅都供起了光绪牌位,门上贴着“庶政公诸舆论,铁路准归商办”两句取自光绪圣谕的对联,因为光绪被视为铁路商办的支持者。各街民众在“先皇台”前昼夜焚香跪拜,整个城市是一派沸沸扬扬。一位西方目击者写道:“这个城市的每家都立有一书有‘光绪皇帝灵位’的黄牌,配以摘抄自准四川商人自办铁路的圣谕。各交通要道都立有跨街的大牌坊,置放有光绪画像,灵位前有花瓶、香案以及其他物品”。祭奠往往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在肃穆的祭坛前,香烟缭绕,仪式庄严,人们哭号跪拜,其情绪相互感染。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氛围,感受到人们无限悲愤的心境。显然,修建牌坊、竖立灵位、烧香祭祀、跪拜街头等等,这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宗教仪式,而是政治反抗。因此,街头的宗教仪式既像“大众戏剧”,也实际上成为民众与官权较量的“战场”。保路运动中祭坛和灵位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我们有理由认为保路运动在地方政治中,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即使运动的领导者并未试图反对中央政府,但却是他们第一次组织民众挑战国家政权。
真信仰与假信仰 篇3
实际上,中国人始终不缺信仰,无数中国人心中并不缺乏自己认定与选择的信仰。关键的问题是,人们需要的信仰,是什么样的信仰?而人们又是为了什么去信仰?在这丰富多样的信仰关系面前,这些信仰能够给人以真实的关怀,或提供能够彼此认同、建构社会诚信的伦理规范吗?
中国不缺“信仰”
在北京零点研究咨询公司2007年的“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CSLS)”中,85%的中国人有某些宗教信仰或某些宗教信仰活动的实践。虽然这些人大多不属于某个宗教组织,但并不影响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其中,有58%的人声称自己不信仰任何宗教或任何神、鬼、佛等,但其中44%的人在以往的12个月中曾有过某种形式的宗教实践,如去教堂、祈祷、烧香、在家中供神像或祖先牌位、戴符、看风水、算命等活动;有49%的人具有某种宗教信仰,如相信灵魂转世、天堂、地狱或超自然力量。与此同时,这种信仰现象在一些中共党团员中间也普遍存在,只有16%的党团员没有参加任何宗教信仰活动。
很明显,“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议论或争论,大多笼统模糊,不得要领。转换一个思想的视角,我们应当考虑中国社会、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说法,它们是怎么被提出来的?为什么上述这些信仰现象和信仰实践,还是说明不了中国人、中国社会有没有信仰?
人们议论或争论的“信仰”,指的是宗教信仰、具有宗教信徒身份的信仰,还是个人私下里选择的信仰,与任何宗教无关?或者,这“信仰”其实是指国家的、民族的、政治的信仰?或者是指传统的信仰?或者这“信仰”是相对于国外进入中国社会的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的信仰而言?
不同定义下的信仰,导致不尽相同的后续理解。于是,要回答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的问题,取决于如何定义、如何理解信仰这个先决条件。
“敬”神非“求”神
企业家阶层的信仰现状,与中国社会整体的信仰状况相似。企业家阶层的信仰现象非常丰富,迄今为止,已经有“老板基督徒”、“老板佛教徒”或“老板道教徒”等雅号称谓,不绝于耳。至于部分企业家在周末双休日,投身一家寺院或道观,静修调养,甚至修持某种养身法门,追随神秘高人大师者,亦不在少数。
可问题是,企业家们还经常遭受信仰缺失的批评,即便一些企业家具有自己的信仰,却也常常被批评为以钱拜神、信仰无用。至于他们看待人生、财富、社会的习惯想法,好像与他们的信仰也没多大关系。
某些被人诟病的煤老板或者无良企业主,他们经常会去拜佛、请仙、敬财神,但是,他们拜神归拜神,“信仰”归“信仰”,依旧还会视普通人之性命如刍狗,依旧还会以私欲满足之方式来经营财富,无视社会诚信与产品安全。这就不是有“信仰”好、还是没“信仰”好的简单问题了。
他们不是“敬”神,而是“求”神。“敬”与“求”,一字之差,千万之别。敬神有敬畏,由敬畏而促使自己行为规范,珍视生命与公民权利;求神是为己,为私心与私欲之满足,甚至是以为自己用钱拜了神佛,可以为所欲为,什么也不怕了,黑心钱照样赚取。君不见,求神拜佛者,信仰不入肺腑,甚至会强化了自己的富人贵族心态,颐指气使、金钱至上。在锒铛入狱的企业家中间,不乏拜神求佛的有“信仰”者。可是,大家还骂“有钱人没良心”、“为富不仁”……眼下社会一股仇富心态,就能说明其中一些问题的。
在财富或权力面前,信仰变质了。在此问题上,信仰之有无,无法说明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信仰为什么不能为信仰者提供神圣的制约与信任?!
中国人有一个信仰传统,求名求利当求己,信神拜佛是天机。求己者,神人欲望之满足;天机者,外人不可告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曾经全民经商,目前少数人致富。在贫富不均的仇富势态之下,部分企业家的信仰,仅只是为了求得财富与私利之平安,获神佛之保佑而已,与他人无关,更与企业、社会无缘。曾经有企业家普遍信财神,彼此之间不会交流沟通,天机不可交流分享。钱是各人挣的,把财神信仰的窍门送给别人了,别人就会发财了。这种“信仰”,是不是一种信仰?肯定是,而且是一种传统很深的“信仰”。
就信仰与一个团体、社会的关系而言,任何一种信仰,它都应该基本具有与他人分享、交往的功能与要素,没有这些功能与要素,信仰就会蜕变为私人信仰的狂热。而私人信仰缺乏了社会要素以及相应的规范、法则,无疑会蜕变为狂热的神秘信奉,呈现为企业巫术、商业巫术等表达形式。这些信仰,与他人、与企业,不存在任何关系,而因为不存在任何关系,所以,这些信仰在他人的心目中,就是没有用的,甚至是假的。别人不知道你的信仰,也无法知道你的信仰与你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信仰与没有信仰,在此层面,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种无法认同、交往的信仰,在他人眼中,有就等同于无。
因此,当下的信仰现状,大多局限于私人信仰,碍于自己私利,聊以“精神自慰”。所以,信仰越多,中国人越是困惑。信仰的社会实践与信仰对社会生活所能够提供神圣规范,却一直缺乏。原子化的个人精神,垄断化的宗教资源,信仰成为私人偏好。于是,神秘的、巫术的、私人的信仰盛行,人们远离了社会交往,近乎了私人信仰。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人、中国社会、企业家,现在缺的不是信仰,缺的是大家都认同、共同接纳、能够给人的交往与诚信提供一个神圣基础、伦理规范的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敢于承但的信仰;是敢于公开、见证的信仰;是一种神圣的约束与敬畏。这也许不需要宗教身份的建立与皈依,但要强调信仰者之间的共享,强调社会对他的信仰的认同。因为企业家不是原子化的个人,他的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而是基于个人的信仰,建构一个企业的精神与灵魂。值得指出的是,当下民营企业家之中,已经具有不少优秀的信仰共同体与信仰实践的社会见证。这些企业家把自己的信仰——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等信仰,与自己的企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的专业管理与信仰实践、信仰共享整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企业具有了灵魂与理想,产品具有了文化特质。如此坚持下去,这样的企业就不会变成冰冷的赚钱机器和造富工具了。这就是说,一家优秀企业,实际上就等于:压仓大股东+专业管理+真正的信仰。
信仰体系 篇4
一、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北京市两所部属211院校和两所市属普通院校24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发现, 学生对四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程度还不十分高。
(一) 大学生信仰现状值得深思。
本文对大学生信仰的调查重点为政治信仰。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度不是很高。在调查学生政治信仰的选项中, 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比例为53%, “没有任何信仰”的比例为36%, 选择宗教的比率占到6%。细化统计数据可见:在党员、团员中, 选择没有信仰的党员比率为10%, 团员为45%。通过高校思政课使学生百分之百信仰共产主义的难度较大, 但是, 作为党、团员, 尤其是部分党员居然没有任何政治信仰, 说明学生对什么是政治信仰、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宗旨等没有深刻和明确的认识。
(二) 思政课对大学生信仰的作用有待提高。
一个国家国民政治信仰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思政课在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调查结果表明, 思政课对构建大学生信仰的作用和影响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中, “思政课在构建共产主义信念方面发挥的作用”一项, 选择“作用很大”、“有一些作用”、“作用很少”、“没有作用”的分别占20%、53%、19%、6%。如图1所示:
对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前后的变化”这一问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更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了对新闻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更能客观认识社会问题”、“提高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度”、“没有变化”的比例分别为58%、52%、72%、18%、5%。如图2所示:
其中, 选择“更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学生近六成, 反映出思政课在强化学生对党的认识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以上两项数据分析可见, 思政课在构建学生共产主义信念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 其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三) 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中体现出学科特色和影响程度的差异。
高校所开设的四门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 归纳分析如下: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收获。学生选择“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占到60%;“了解了基本的法律常识”的占到51%;“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这一选项比例不高, 只占到29%。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 但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
2.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收获。主要集中在对国史国情的了解, 91%的学生选择“收获较大”, 这是调查问卷中所有选项比例最高的一项。但是, 学生对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 选择“非常清楚”的比率只占到18% (其中, 研究生层次占到近50%, 本科生对此认识不深刻) 。选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的比例较高, 占到72%。这说明, 该课程在传授基本史实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 但须增加知识的系统性, 并在此基础上, 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
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结果。一题中, 选择“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比例基本相当, 均超过半数, 分别为56%、55%、53%。这说明,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作用得到半数以上学生一致认可。
4.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收获。选择“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深入认识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当前社会问题”的比率分别为65%、45%、65%。数据显示, 学生对该课程发挥的作用有较高共识, 一方面体现了此课程的现实感较强, 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本次调查时段学生正在学习该课程, 可能对调查结果带来了一定干扰。
从学生的信仰状况到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可见, 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过程中, 对系统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学生政治信仰、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了解和认识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 总体比例集中在一半左右, 表明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中没有非常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需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原因。
二、制约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的因素
大学生信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过程中, 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中, 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养、教学内容环节和方法的设计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等至关重要, 同时,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问题、相关部门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问题、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诸方面, 也成为制约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实现“第二个转化”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经过调查分析, 思政课教师在实现“第二个转化”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凝练, 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一是思政课教师帮助大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到位。主要存在着教学内容太过宏观, 针对性不强, 凝练性差等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为例, 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在发挥其坚定政治信仰方面的作用认识较低, 只占到19%。对课程的核心问题“三个选择”有较明晰认识的同学不足五分之一。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概括能力以及对历史规律性的把握程度有待提高。二是教学内容枯燥, 联系实际不够, 语言缺乏吸引力。调查问卷设计了一道主观题:“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途径是什么?”归纳整理后, 学生们的认识主要集中为: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多, 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说教的成分太多。调查显示, 在“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原因”这一选项中, 学生选择“讲授内容过于政治化”的占6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材内容转换成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 理论化、书面化的语言太多, 缺乏感染力。
2.教学方法需进一步摸索, 以增强教学实践力和影响力。调查中, 在“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占到45%,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公认和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 不少教师不仅过分依赖于此, 而且简单地将其视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大量的文字、图片纳入其中。由于信息量过大, 学生不仅无法领会要点, 更无法深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空间。
3.教师的职业精神及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以增强教师自身感染力。思政课教师除了要以深厚的素养、活跃的思维、严谨的作风等感染学生,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 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的追随者和践行者。如果思政课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存在模糊、动摇甚至于怀疑、否定, 那么这一倾向必然会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大大削弱思政课功能的发挥。
(二)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有一定制约。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程度、学习习惯等也有一定关系。调查中, 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自我心理不成熟”的比率为39%。学生因其自身年龄、知识积累欠缺以及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束缚等原因, 导致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 对政治没兴趣, 距离自己太遥远, 与个人专业发展没有关系;第二, 不习惯说理性的教材, 喜欢读图文并茂的课本;第三, 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认为教师只要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并将其背熟, 顺利通过考试即可。 以“纲要”课程为例, 调查显示, 学生的学习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 但实际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意识到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大学生必备的素养, 但是对如何通过历史事件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还存在障碍。
(三)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但是,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理解与支持也至关重要。
1.思政课的特殊性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保证教学效果, 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班级人数、教师收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 不少学校基本上仍然将思政课等同于其他公共课, 教学时数、科研数量考核一体化, 没有凸显思政课的特殊性。以科研带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无法实现,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教育功能没有全面体现出来。
2.教育部门对信仰体系教育的整体规划性不强, 仅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难以产生更大影响。目前,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在层次性、针对性和教学方式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改进。一是在多年来我们的思政课教育内容的设置上, 存在与教育对象认知度不一致的问题。以爱国、爱党教育为例, 我们不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引导和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具体内涵, 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 进而打造学生对国家、政治的认同, 而是直接将教育的目标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例如,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课堂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准确表达出其含义。二是超越学生认知能力的空泛教育模式, 不仅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形成逆反心理。这一现象, 绝非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解决的。调查显示, 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抵触与排斥占到51%。一门课程在开课之初就有一半多的学生不愿意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学生的信仰教育还有赖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全员共建。前文统计数据中关于党员、团员没有政治信仰的数据表明, 大学生缺乏信仰不仅仅是思政课的问题, 学校党、团、学工等职能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通过学校来实现,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很多同学在问卷中建议, 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形成一种氛围、一股合力, 方能够显示其作用。
3.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带来大学生信仰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现象。在现代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对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西方国家文化的渗透、国内个别媒体对西方价值观的宣扬 (很多学生在问卷中提到这一点) , 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信仰出现混乱。在“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这一选项中, 选择“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学生占到56%。
4.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对大学生信仰及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对思政课教学带来更大难度。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不良现象, 如腐败、享乐主义、拜金思想、不正当竞争、贫富分化等,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调查中, 关于“目前对大学生构建政治信仰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现象”这一选项, 选择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腐败现象的分别占61%、48%、58%。在“信仰缺失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学校与现实的差距”的比例也较高, 占到58%。社会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仅仅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努力, 作用有限。
三、结语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其行为方式。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中已彰显出教学改革的效果。四门思政课教学各自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在构建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 实现思政课的“第二个转化”,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从多层面上进行深入探讨。一是要研究转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研究大学生信仰体系的内涵。二是寻找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突破口, 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思政课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发挥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逐级递进的教学模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呼吁社会各方力量, 共同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解“第二个转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归纳总结,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安排运用、学生的认知度等因素成为制约实现“第二个转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信仰体系,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信仰的力量《信仰》_观后感 篇5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2012年6月25-27日,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我在家自行观看了黔东南电视台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看短短的几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
1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信仰体系 篇6
一、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是实现转化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政课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政治信仰。知行统一的教学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 行是知的目的。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要依据思政课教学目的和要求, 全面完成由知识向能力和品行转化的教学任务;要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 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 实现知、情、意、行等人的思想品德基本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
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先有知、贵于行。知识体系是构建信仰体系的坚实基础, 只有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调查显示, 部分大学生的知识短缺、知识概念化或知识非系统化。他们在高中对知识的记忆偏背诵而忽视理解知识的内涵, 没有将其系统化、条理化, 更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动力。
高校四门思政课的共同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坚定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梳理知识点, 形成知识体系, 并重视学科间相互交叉的知识内容。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的讲授, 是帮助大学生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体系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它是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 遵循整合历史知识的若干基本原则, 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加以系统化整理而构建的知识模块, 进而构建出一个科学完整的知识整体。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必须切实弄清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隐含的内在关系, 并升华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 最终得出有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教师需设计教学体系, 引导大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 实现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是实现转化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价值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使其由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实现转化锻造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中国自古有“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名言。教师应有丰厚的业务功底和理论根基, 需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我奉献的精神。相比较于自然科学的学科, 思政课教师要更加注重实践、关注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实际需求, 要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更要践行“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以其高尚的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 使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完成由知识向能力、人格、价值观念和信仰的转化。调查显示, 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化、书面化语言过多, 大学生感觉内容空泛;部分教师缺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 对大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说教的成分太多。基于高校研究型教学的需要, 学校应使思政课教师尽可能摆脱繁重的教学任务, 真正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
思政课教师有责任承担起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保证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基础, 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要注重其思想教育, 严格其组织发展程序。调查显示, 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现象, 更有个别大学生党员缺乏政治信仰, 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 势必会在大学生中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等重大问题。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学校在全校或院系讲党课, 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 注重早期培养, 特别注重其信仰教育, 做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 随时关注其思想动态, 关心他们的成长。
三、发挥多种教学模式的功能
发挥多种教学模式的功能, 是实现转化的主要途经。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 激发大学生对信仰的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探究, 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和价值观, 在与客体交互作用中, 在与他人的对话交往中的一种选择、交互和创造的过程,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大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大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 以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大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 要通过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网络课堂、问题导向等教学方式, 启发、引导大学生树立信仰意识和观念, 探索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路径。
(一) 精心组织专题式教学, 最大化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专题, 可以最大化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专题式教学是把传统教育中以记忆为中心的教学变为培养训练思维的教学, 打破现行教材中章节的界限,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征, 大学生能力与素质教育的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专题教学内容结构、专题能力与素质培养要求, 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大学生专题训练与测试的整体设计与优化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模式。思政课专题式教学, 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实际问题, 组织教学体系。它以问题的线索为理论讲授的切入点, 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系上进行分析讲授, 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校思政课的教材统一使用的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政课教材。教材采取编、综述、章节的体例。为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各校可遵从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专题。如清华大学的“纲要”课是48学时、3学分, 所设专题包括:导论、大变局、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帝制的终结、民国初年的政治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上)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下) 、解放与建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寻找中国道路、伟大的转折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纲要”课是28学时 (含6学时实践) 、2学分, 所设专题包括:导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人民寻找国家出路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的进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这样, 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要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与大学生一起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二) 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教学, 最大化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政课教师要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就要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的过程。要让大学生到现实社会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 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高校思政课要精心组织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网络课堂、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
一是强化实践教学机制, 形成对大学生较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要积极倡导和推进研究性教学, 思政课要不断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建立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 构建多层次、覆盖全校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育模式, 引导、鼓励大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进行知识的再创造, 并最终转化为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二是注重发挥课内多种教学模式的相互作用, 调动大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认知, 提升其能力空间和信仰塑造, 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需要发挥思政课学科备课组的团队优势, 在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 以重大事件活动和庆典为契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差异性教学、参与性教学和多样性教学, 同时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还可以专兼职教师相结合, 拓展和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平台。
三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打造高校思政课师生互动新平台, 丰富了教学内容, 极大地弥补了课时不足或教师资源、教室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学校可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困惑、需求, 并将这些内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把教学课件和文献资料放在网络平台上, 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互补。
高校思政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教学模式, 以期最大化实现由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
四、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共同关注、关心和关爱大学生的成长, 是实现转化的必备条件。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呈现的多元化倾向, 说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信仰培养, 绝不单纯是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来实现的, 社会、家庭方方面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信仰,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也不是一两门思政课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形成与学校相配合的育人环境, 共同致力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的成长, 用心倾听大学生的心声, 使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学校对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教育应与社会、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 主要包括大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大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 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是实现由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信仰体系转化的必备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信仰构建:完善的校园设施设备确保教学需要, 别具风格的建筑规划影响师生身心发展, 校园制度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 如校园历史传统, 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更是深深地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子。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高校不可忽略网络文化建设, 如通过开设思政课程网站, 提供给大学生与国家、民族或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 增强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形成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信念, 增强其自身扼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承担思政课的学院与教师, 要与学校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大学生社团等相互配合, 充分发挥这些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 实现全员育人。高校学生处、团委、研究生工作部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管理部门, 与大学生接触多, 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较深的了解, 在实现思政课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社团的研究活动、宣传活动、娱乐活动可以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活动,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常态化。
信仰体系是一个国家赖以立命的根本, 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根基。稳定的社会基础需要同时具备法律体系和信仰体系, 法律约束有形, 而信仰规范无形。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师生的互动教学, 在帮助大学生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 实现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大学生自主自愿地对教育内容从认识理解到情感认同, 然后升华为理想信念, 最后转化为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这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 是教师将一些信仰选择的基本规则、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大学生, 使其以理智的态度确定价值信仰的认同。实现由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艾四林.推进研究型教学,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北京教育, 2009
[2].陈殿林.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信仰体系 篇7
人的大脑就像一块土地,如果没有园丁的辛勤耕耘,荒草就会滋生、蔓延,最终将导致其荒芜。要使庄稼茁壮成长,仅仅是播种、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还是不够的,还要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样的,不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也要时刻堤防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对他们思想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接受信息,青年时期又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激烈地碰撞。简单的、灌输式的、封闭式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是真理,从而积极地接受真理,捍卫真理。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国际国内的反华势力、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都把灭亡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当代青年身上,我们振兴中华的希望也在当代青年身上。对中国青年的争夺,就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争夺。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生的信仰高地,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建设者、守护者。
通过对我们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对他们的信仰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46%的学生没有信仰,54%的有信仰。在有信仰的学生中,其中62%比较坚定,38%则时而动摇。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信仰或者没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这就给我们的信仰教育留下了希望的空间。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价值体系理应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核心。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60多年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支持。
1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提到马克思主义,很多学生会表现得不以为然,他们或许还会嘲笑:实在是拿不出新鲜玩意儿了,中国的教育黔驴技穷了,只能把祖师爷当挡箭牌了等等。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教育是没办法开展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160多年了,为什么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48年的欧洲,这个理论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此理论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服务的,是以寻求全人类摆脱剥削、压迫,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不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经160多年而越发显示其魅力,不仅因为其革命性,而且因为其科学性。上个世纪8、9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严重的挫折,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怀疑了,或者认为过时了。实践证明,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不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而是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不就是有力的说明吗?因为其科学性,所以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早就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关注,并且逐渐地被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因为她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科学的理论是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超越她的理论。如:关于人类怎么进入理想社会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就有很多社会学家在研究。从中国古代的孔子到近代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描绘大致是相同的,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进入理想社会的途径。直到马克思,才找到了,那就是“发展”。让学生信服,是教育的切入点,也是教育的关键。
大学生这个知识分子的群体,对于科学的理论本是不排斥的,是容易接受的,不过是原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是不能缺少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而且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所以能被人民接受并成为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每个阶段又有具体的努力方向。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翻身做主站起来。可站起来的中国人并没有逐渐地富裕起来,中国人民又陷入到困惑中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在哪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给迷惘中的人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并在这个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年强则国强,中国的富强就要靠中国的当代青年,把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是有为青年的历史使命。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有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用武之地。但是如今的大学早就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也腐蚀着大学生。现在的学生似乎越来越“现实”了。学习、工作都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思想意识中逐渐淡薄了。那么,如何调动他们的满腔热血,激扬他们贡献祖国的热情,我认为共同理想教育必须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它具体表现为爱人民、爱河山、爱文化、爱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精髓。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提到爱国,有些青年人会觉得空洞,有些人则认为那是名人或伟人的事,和普通百姓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我们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普通人的爱国情感,调动他们的爱国热情。让青年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祖国的热爱情感,不过这种情感隐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往往倒是不被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青年学生是有着爱国的光荣传统的,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学生一直站在爱国的前沿,手无寸铁却敢于面对反动军警的屠刀。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如果缺少了普通人的爱国,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百姓,这是一个知识群体,应该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带动者。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就不少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有谭嗣同为中国的变革进步而流血,当代有钱学森为同胞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拼搏……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信仰形成中应该也必须起着核心的作用。
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个古国堪称是世界文明的典范,荣辱不仅是历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也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大学生也难逃此劫。似乎荣辱已经不重要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某些大学生竟然也现实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什么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可当小三,也不嫁穷鬼;嫁人要嫁范跑跑,黄世仁其实也不错等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了。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从新让国人找到了做人、做事的方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是清高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准则、“不因三斗米折腰的朱自清就是知识分子的楷模。臧克家的《有的人》道出了大写的人的尊严。一个不知荣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讲荣辱的民族一样没有希望。振兴中华就要重塑道德,尤其是大学生的道德。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应成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下,我们在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实践上做了如下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一、通过读书,为信仰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我们学院的图书馆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推荐学生读一些中外名著,并在读书的基础上举办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我们课题组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和图书馆联合搞活动,当然推荐的书中就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等基本理论的书籍。读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而且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现在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在我院已经形成,学生正确信仰的形成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通过社团活动,为信仰形成奠定情感的基础。有感情的人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需要精神寄托。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有的无所事事,甚至惹事生非,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寄托,起码是没有正确的寄托。为了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使得学生尽可能地全面发展,我们学院组织了一百多个社团,号称“百团大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主动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柴秀梅是兰陵书法协会的指导老师、汤洪俊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指导老师,毛鹤是轮滑协会的指导老师。2010年柴秀梅被院团委聘为学院“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评审专家,指导社团工作。通过社团活动,师生一起学、一起玩、一起探讨人生,为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支持。
第三、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学院的所在地常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也是信仰教育的重要环节。如带学生去著名的淹城遗址,站在这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前,爱国主义情感就会油然升腾。在遗址前给学生讲常州先祖和华夏先祖的创业史,具有课堂教学不能比的效果。走进瞿秋白的故居,一种高雅和高尚也占据了我们的胸膛,此时什么都不用讲。没有语言,只有震撼。
第四、通过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进一步坚定信仰。
信仰不是灌输的,但也不能完全凭自发。我们经常和院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联合搞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领悟人生。如2010年12月,我们课题组协助院团委、院学生会举办“学习耿高鹏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辩论赛(柴秀梅老师帮助策划并担任评委老师)。学生刚开始知道耿高鹏的事情,更多的反应是惊讶和难过。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和父母,而且属于一切关爱我们的和我们关爱的人。只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到社会的大爱中去,才能永久地绽放光彩。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每个人可能都问过自己。为了钱,可有了钱不一定幸福。为了爱,但有了爱,失落和困惑还是存在。那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快乐?我想到了《红岩》中的烈士,再一次感叹他们的乐观和坚强。坚强,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信仰。乐观,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混沌的,迷惘的。追求知识的殿堂竟然不乏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游戏人生之流,充满希望的年龄却整天把“郁闷”一词挂在嘴上,用本该推进社会进步的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的争夺,谁赢得了人才,也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人们感叹90后大学生素质低下,没有追求的时候,我校耿高鹏同学却做出了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能舍生取义的。他们求学不仅是为了生存,他们有更高远的追求,那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希望,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端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有了信仰,在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挫折和遭遇时,才会更理智更有信心,而不至于彷徨失措。人生信仰是人奋斗的力量源泉,是人前进的内在动力。一个人信仰越坚定,越高尚,这种内在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新旧文化激荡,中西文化碰撞,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利于青年正确信仰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大学生的正确信仰形成,不能靠自发。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学生信仰的高地。使高尚的追求成为青年群体的高尚,成为社会进步的洪流。
摘要: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青年时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的反华势力、反对社会主义势力都把灭亡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当代青年身上,我们振兴中华的希望也在当代青年身上。对中国青年的争夺,就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争夺。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信仰或者没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这就给我们的信仰教育留下了希望的空间。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生的信仰高地,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建设者、守护者。我们在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一定能使高尚的追求成为青年群体的高尚,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信仰,探索,希望
参考文献
[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2006年12月1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李长春《.理论参考》,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