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仰

2024-05-31

教学信仰(共12篇)

教学信仰 篇1

信仰, 是一种精神现象, 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 它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也是人类灵魂的支柱。但是, 现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不断丰富, 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使得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内心的坚定信仰, 不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为何物。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肩负着我国的未来, 他们的精神世界对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信仰的缺失,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存在的弊端。因此,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急需进行改革, 只有将大学生的信仰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结合起来, 不断改进创新, 利用现代化技术并与实际结合, 才能够树立起大学生的正确信仰, 才能提高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和表现, 提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措施, 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促进大学生坚定信仰的建立, 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多元文化的交织融合,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临着物质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如何保证大学生内心的净土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关注的主要课题。从深层次予以研究可以发现, 现代市场经济的逐利现象正在逐步腐蚀校园文化, 就业压力的增大迫使大学生趋向“功利主义”, 再加上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力的下降, 都是造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第一, 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但目的不纯。当代大学生年纪尚小, 大多没有经历改革风雨的洗礼, 不了解我党的历史, 无法感同身受对党组织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他们积极要求入党基本上都出于其他原因。据调查了解到, 当代大学生要求积极入党大多是由于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 目前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党员学生。因此, 在高校要求入党的学生数量有增不减, 这就导致了入党动机不纯, 在内心并没有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另外, 有些党员同志的腐败现象和行为, 破坏了党组织的形象, 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引发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对当下政策的不满, 进而影响了其信仰的确立。

第二, 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们既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 又有图书馆知识的海洋, 校园内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 社团组织, 校外兼职。这本是大学生建立信仰的最佳时机, 但是, 很多教师放任学生自行活动, 给予了太多的自由空间, 再加上很多大学生没有抵挡诱惑的能力, 经常假借活动之名逃课上网、恋爱、打工赚钱, 忽略了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使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造成了表面的光鲜与内心的空虚, 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立, 造成了信仰的缺失, 更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大学思政课教学在学生信仰引导上的弊端

近年来,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象日益普遍, 除了上述提到的经济原因与一些人为因素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大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信仰引导上的缺乏。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 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的主战场, 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是,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大学思政课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造成了课堂呆板枯燥, 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 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 课堂大多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另外, 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思想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与迅速发展的国内国际形式不符, 造成了思想理论和现实情况的脱节。再加上很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年头已久, 思想过于保守, 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不会加以应用, 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对思政课产生了反感。近年来, 大学的思政课也在逐步进行改革, 不断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等等, 使得学生的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是, 目前的思政课教学还是存在不足之处, 加强重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没有把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信仰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 忽略了大学思政课教学的内在价值, 使得思政课大多是流于形式, 无法引导学生信仰的建立。

三高校思政课的改革策略

信仰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实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着信仰迷失的现象。因此, 如何转变社会风气, 改变价值体系就成为了社会重塑信仰的根本措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高校的思政课堂就是其信仰重塑的关键场所。所以, 当今高校要加强教育力度, 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唤起大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也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 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有机结合, 唤起大学生的信仰意识, 从而树立起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一) 在思政课堂上融入情感教学

任何课堂的教学都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教学, 信仰的建立要以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基础,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关心, 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 教师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

(二) 在思政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大学思政课教学呆板枯燥, 课堂死板无趣, 大多只是教师的“一言堂”, 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听讲兴趣。现如今, 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推进, 想要在高校思政课上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信仰, 就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们的交流互动, 使课堂变成集体的“群言堂”。

第一, 实行互动式教学, 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以往的思政课大多是知识的强硬灌输,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们只能被动的进行接受, 无法产生共鸣, 引起兴趣。对此, 思政课要转变教学方式, 采取互动的方法,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可以尽情的发表意见, 实现沟通和交流。例如, 教师可以选取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然后请小组发表组内意见, 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认同感, 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重塑大学生的信仰体系。

第二, 采用实践教学法, 提高大学生的人生感悟。想要重塑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关键就在于让他们意识到生活的不易, 发自内心的产生人生感悟, 体会到奉献的意义。想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 利用周末或者短暂的假期时间,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考察, 或者将其组成调查小组, 对社会现状进行考察。然后树立起奉献精神, 找到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 形成自己新的感受体悟, 并在校园中积极弘扬, 传播正能量。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可以让大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感受到奉献带来的快乐, 提高自己的人生感悟, 促进信仰的完善建立, 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 互换角色教学法。顾名思义, 互换角色也就是实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互动转换, 让学生充当老师的位置。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上开展“我是小教师”的活动,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进行知识的讲解, 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力, 提出自己对思政课内容的看法, 找出他们认为的内容重点, 从而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看法;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锻炼他们当众讲演的技巧,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讲课的艰辛, 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自觉。

(三) 在思政课堂上改变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不仅能够简化繁琐的教学步骤, 节约时间,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实现有效教学。对此, 在大学思政课上, 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适当地选择一些历史纪录片进行播放, 加强学生对我国历史的了解, 并通过对我国伟大人物的学习, 坚定自己的信念, 丰富自身的阅历。例如通过《小平您好》、《激流中国》等片子的播放,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我党的光辉形象, 从内心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热爱之情, 坚定向党内优秀成员学习的决心, 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

(四) 完善和加强课后学习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 想要建立起大学生的坚定信仰, 就要保证在思政课堂以外仍旧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 大量阅读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完善培养与内心坚定信仰建立的书籍有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 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介绍, 并在下一堂课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讲演。另外,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 建立起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这样做,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加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还能够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 扩展自身的视野, 了解社会生活, 做到与家长的良好交流, 从而建立起核心价值信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 完善听课与评课制度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大学生, 树立起他们坚定的信仰,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思政课的教学要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 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就要不断进行完善, 完善评价体系。对此, 高校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双评价的体系对教师进行考核, 一方面可以让其他教师去听课, 并进行系统的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听课教师从讲解教师那里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这样做可以在高校内形成一股良性竞争的氛围,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为大学思政课达到培养学生坚定信仰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 大学生信仰的重塑并非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因此, 在信仰建设的道路中, 高等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 以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为契机,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注重创新精神。以党的优良传统为依托, 净化社会环境, 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重塑大学生的信仰价值体系,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信仰 篇2

当代中国只有科学信念而缺乏科学信仰,主要是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考察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科举考试使民众形成对人的信仰而失去对物的信仰.科举制度的长期历史积淀使其本身形成“科举信仰”.“科举信仰”对今天科学与教育有着复杂和广泛的影响.培养当代民众的科学信仰,必须正视“科举信仰”的存在,对其合理重构.

作 者:陈正洪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9(6)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信念   科举信仰   科学信仰  

教学信仰 篇3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 有效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敬仰和崇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精神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它将人类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科学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有利地调动了人类的积极性,让人类的信仰多元性,从而产生巨大的释放的潜力,信仰已经充分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有些信仰生活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精神动力和潜在的源泉,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反复地强调信仰的力量:“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加强信仰的建设,当今中国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1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职责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手创立,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是人类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校赢得意识形态战争主动权的必要手段,是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的内在规定。它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保持高校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思想保障作用,对开发利用大学生人才资源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2 当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当今大学生信仰多元化,各种信仰出现在大学校园,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在学生群体中占首要的地位,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栋梁之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大学生信仰的调查,已经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但是经过调查反映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逐年下降,不得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教师,尤其是大学德育工作者,其中代表是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应该重视的。

3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作者总结一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有很多种途径,比如从思想上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充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解释现实,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要有强烈人文气息,要有人情味,以人为本,让学生亲身体验,验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

要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下转第60页)(上接第56页)中的地位,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使用多种方式,比如QQ、飞信、微信、微博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信仰。

(1)必须充分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解释现实,与时俱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解释实际,与时俱进的特点,要让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充分地跟上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正像资本主义也经历了较长时间战胜了封建主义一样,社会主义事业总是在曲折中前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有优越性,能够带来新的民主,带来新的人民权利的解放,用时代语言解释最真正的真理,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加强。

(2)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要有强烈人文气息,要有人情味,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面对是活生生的人,尤其大学生思想活跃,重视感情,必须尊重大学生在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的灌输信仰为用内心感化学生,用亲身经历感化学生,增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当然,说教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优越性,但是要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需一段时间,这样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化,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3)让学生亲身体验,验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来源于生产实践,并在现实实践中总结出共产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将人类历史进行科学的概括,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上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孤立的人类的实践总结,而是共产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的实践相结合的,为共产主义做出贡献。

4 小结

马克主义信仰充分吸收了西方社会的文明经验和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斗争的结果,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的制度抽象理解,应该拥有制度上的正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应该把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信仰教育放到首位的位置。

要使用多种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抵制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理性的消极影响已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使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和金钱主义,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实用主义的肮脏和危害,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第一战线,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从实践中验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进取。

论文受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号:52XJ1003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教学信仰 篇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其产生背景、教学内容和设置目的看,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和信仰,强化大学生对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抵御能力。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贯彻体现这一主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课程设置目的的体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把握知识体系、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做了大量辛勤工作,在授学生以“知”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推动学生把知识外化为体现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的实际言行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没有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导致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重知轻行、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转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死板填鸭、教学内容僵化单调、考核手段单一落后等方面。使课程设置目的难以有效体现。

从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来看,其作用是传授知识,推动教育对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的“知”的内容具有规定性,教学对象因个体差异等原因,“行”的最终结果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对两者都没有决定权,其作用主要就体现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推动受教育者把知转化为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学生把所学知识体系转化为外在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才是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中心,才是工作的全部。

2 影响转化的不利因素

2.1 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僵化

综合多方面的情况看,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学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意听,公共课不想听”。尽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因,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是最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无视“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特点,忽视大学生活泼爱动、思维敏捷的生理心理特点,无视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特点,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照本宣科轻解答实际问题,重填鸭式教学轻启发式引导,致使讲课者口干乏味,听课者昏昏欲睡,“言者谆谆,听着藐藐”,授课效果不佳。

2.2 考核方式单一,导向偏颇

当前,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闭卷考试。卷面题型主要是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几种。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甚至作弊。二是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提交一篇论文。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消除考试作弊、死记硬背等顽症,但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钻空子,往往是在网上下载文章,随便修改打印交差了事。三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考试环节完成就意味着课程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于老师而言,了解教学质量、克服教学不足成了一句空话;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及格意味着万事大吉,至于知识的掌握、转化早已被抛至脑后。从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看,无论是哪一种,其导向都是重知识掌握,轻素质转化,丧失了考核的导向功能,使课程设置目的的实现成了一句空话。

2.3 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

与其它许多课程可以通过一个程序、一次活动或者一项工程等方式就可以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程度不同,基础课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等特点,世界观、价值感、人生观和法律素养等具有抽象性,难以借助指标参数物化、量化、具体化,只有经过长期的自律和他律养成,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实现对一个学生的道德法律修养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借助众多主体、大量环节、长期跟踪才能完成。而高校的现实情况却是,“基础”课任课教师仅凭书面考试成绩就对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出了评价鉴定,学生所学知识是否外化为良好的法律道德素质却无人问津,一个学生即使品质恶劣,照样可以顺利毕业。这种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的局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良好法律道德素养的动力。

3 实现转化的途径构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基础,是根本,外因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我们不难理解,在现今社会,自律就是指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他律是指社会法律、制度、纪律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约束,外在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即自律是自身的固有意识决定的,他律是外在的影响、约束决定的,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基础”课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变转化,培养德智兼备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依据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利用大学生相对较长的在校时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充分利用“教、学、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个系统、动态、立体的转换体系,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和“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

3.1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要从“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及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精神和课程设置目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和报纸等各种媒介,一是要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安排中的比例。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一些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推荐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爱国人物的传记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历史古迹。在教授法律部分的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可以请法律工作者到校讲授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尽可能地开展案例教学,利用案例教学直观、典型、形象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三事要坚决杜绝照本宣科直接给出热点问题官方结论的做法,正确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认识水平。

总之,要以知识的转化为目的,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知识,自觉树立追求高尚理想的愿望。

3.2 考核环节

考核环节,要根据知和行的对立统一的原理,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性功能,坚持知识和素养导向,坚持理论和实践导向,扩大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养及独立思考问题的题型的比例并赋予更高的分数权重,提高实践考核在考核中的比重以激励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表现。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上述原则,建立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类题库,提高考核的覆盖面和可信度。以实践考核为例,可以参照借鉴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一些好做法,根据本学年计划组织的实践教学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设置指标用以衡量学生的实践表现,当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要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时更新修改衡量指标以提高其科学性。尽管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可信度自其出现以来就争议不断,但是,实践表明,其测试模式和参考价值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值得借鉴。

3.3 评价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等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养成具有长期性。同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因此,为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良好言行,即,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高校和“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那种考试完毕即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应当利用评价环节继续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转化力度,要扩大推动转化的主体,提高评价结果对学生实际言行的约束力。即改变过去由基础课任课教师一人孤军奋战的局面,将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宿管及其它与之相关的人员全部纳入评价转化主体,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逐学期组织评价,将这些评价和课堂表现、”基础“课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评价成绩,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和顺利毕业与否挂钩,推动大学生通过自律和他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法律道德修养。

总之,“基础”课教学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带来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认同多元化的背景下认真审视,提高对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理论为指导,从涉及转化的教学考评等各个环节入手,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宏观上建立转化体系,从微观上设定衡量指标和细节,推动学生不断把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亢莹.改进教育主渠道,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革与开放,2011(2).

[3]孙国强,刘涛.试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改革与开放,2011(8).

[4]于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略论.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信仰的力量-《信仰》观后感 篇5

——《信仰》观后感

影片片放完,电视中的画面任然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此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

电视片《信仰》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触感,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再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

1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伟大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湃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慷慨,《共产党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那巍峨的身躯,发出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了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近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大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积聚着强大的力量。历时虽然远去,但人爱自己的历史应该像鸟爱自己的翅膀,是不可以轻易折断的。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教学信仰 篇6

[关键词]日本宗教;民间信仰;民俗宗教;新兴宗教

[中图分类号]B313.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1)03-0001-07

[收稿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08JJD730051。

[作者简介]牛建科,男,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宗教与哲学。(济南250100)

我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教育界的相关人士,都对当代中国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宗教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促进了中国宗教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种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宗教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宗教研究的领域。其中,日本宗教也被纳入了我国学者研究的视域。尤其是在对日本的佛教、神道教、新兴宗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纵观我国对日本宗教研究的成果,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即对日本的民间信仰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在日本,作为民俗学与宗教学的交叉领域,作为精神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特殊纽结,“民间信仰”已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一大研究领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本文旨在理清日本学术界有关“民间信仰”的含义与所指的基础上,再对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求正于方家同行。

一、民间信仰的意蕴及具体所指

在日本,“民间信仰”这一用语,最早是由宗教学家、日本宗教学创始人姊崎正治(1873-1949)于1897年提出的,原意是指存在于日本民间的“多少与正统的组织宗教相对立的信仰习惯”,他认为,在正统宗教之外存在着非正统的宗教,而非正统的宗教应作为正统的研究领域被看待,故用“民间信仰”的名称去概括。他指出,“民间信仰”既包括“民间的宗教”,即“民间崇拜”,还包括“说话”(Folklore),即“民俗”。而民间信仰的构成材料则是原始宗教的残存,自生的自然崇拜,组织宗教的变化、曲解和混淆。纵观战前日本学者所理解的“民间信仰”概念,大多是以非组织性(教义上的非组织性和教团上的非组织性)和非权威性(原始宗教的残存和制度化宗教的部分吸收)为特征的,沿袭了姊崎正治有关民问信仰的定义。战后,日本著名的宗教民俗学家堀一郎(1910-1974)则将“民间信仰”定义为:“一种具有自然宗教①特性的、不具有特定的教祖、非启示的、教义上尚未体系化、教团上也未得到彻底的组织化、古代非成立宗教的咒术宗教的残存和继承的信仰现象群体,而且,另一方面,它与成立宗教在各种层面相互交合、混融复合。”不过,到了1970年前后,日本学术界则开始普遍使用“民俗宗教”(folk religion)一词代替“民间信仰”一词,而肇始者则是堀一郎。堀一郎将在美国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的宗教研究者们酷爱使用的“folk religion”这一概念译为“民俗宗教”,开始代替“民间信仰”一词来使用。“的确,‘民俗宗教’扎根于自然宗教的土壤,由于它是包含了神话、礼仪、艺术以及支撑这一切的集团的概念,因此,是比‘民间信仰’更为准确的表述。”此后,堀一郎这种把握民间信仰(民俗宗教)的方法被樱井德太郎(1917-2007)所继承。樱井德太郎站在与堀一郎基本相同的立场上,将民间信仰定义为:“不属于教义宗教的领域,它指的是在地域社会共同体的一般民众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日常的平民宗教”,并且认为民俗宗教“指的是民族特有的宗教现象,即平民信仰以及葬祭礼仪、年中惯例活动、或是信仰集团等功能领域”。由于受到堀一郎和樱井德太郎的影响,日本很多学者将“民俗宗教”与“民间信仰”作为同义词来使用。

由于日本的“民间信仰”研究受到来自宗教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因此,在日本一百多年的“民问信仰”研究历史中,曾使用过包括“习合宗教”在内的“迷信”、“俗信”、“俗间信仰”、“民俗信仰”、“庶民信仰”、“民俗宗教”、“民众宗教”等与“民间信仰”相类似的概念。

问题的关键集中在对“民间信仰”与“民俗宗教”关系的理解上。

如上所述,以堀一郎、樱井德太郎为代表,基本上将两者看成一个东西。荒木美智雄(1938-2008)虽然与堀一郎一样也使用“民俗宗教”一词,但他并不把民俗宗教作为民间信仰的替代词来使用,而是指与上层人士(精英分子)的宗教相对的民众宗教(大众宗教)。这与堀一郎的把握方式完全不同。而岛园进认为民俗宗教并不是像民间信仰那样没有组织,而是具有若干成立宗教(制度化宗教)的色彩。在岛园进看来,民俗宗教“一方面是坚守民间信仰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救助式宗教的持续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救助式宗教的教义、活动、集团组织的信仰体系.是由宗教组织、民间宗教人士、小地域共同信仰者集团这三者松散结合而成的”具体地说,民俗宗教包含了像教派修验道那样的传统民俗宗教,以及大众的集体参拜(如伊势诣等)、大众的山岳讲(富士讲、御岳讲等)、巫者信仰(金神祈祷者)等活动中所能见到的大众民俗宗教。总之.由于当时受堀一郎、樱井德太郎影响的研究者大多将民俗宗教作为民间信仰的同义语来使用,所以岛园进(1948-)主张使用“习合宗教”(混合宗教,vsyncretlc religion)一词来替代“民俗宗教”,以此来避免混乱。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民俗宗教与普遍宗教混淆在一起而残留于民间的宗教形态,就是被堀一郎、樱井德太郎等学者称之为‘民间信仰’的东西。这种用法已经在学术界确定下来。但是,最近几年将这种民间信仰称作民俗宗教的研究者也逐渐增加起来。”

虽然在当今日本学术界更倾向于使用“民俗宗教”一词,但对“民俗宗教”的内涵和具体所指却因学者们各自研究的领域或视角不同而有不同的界定。当代日本修验道研究专家宫家准教授有关民问信仰的描述,还是值得肯定的。他认为:“与自然宗教渊源很深,并脱离了神职人员之手的教义宗教的诸多要素渗透到了民间,与自然宗教进行了融合,呈现出交融混合的宗教现象,这种现象一般称为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中还包含了中国的道教、受道教影响而在日本诞生的阴阳道、日本古来已有的山岳信仰以及佛教、道教、阴阳道融合而诞生的修验道等的要素。”而他眼中的民俗宗教,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的话,则是民俗宗教一民间信仰+习合宗教。

二、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

日本号称“宗教博物馆”。据统计,在日本被法律认可(取得宗教法人资格)的宗教团体达18万个以上,日本的宗教主要有作为其民族宗教的神道教、佛教、基督教、民俗宗教和从属于神道教、佛教、基督教的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由于日本民众对于各种宗教的多重认可及单一信仰意识淡薄的原因,致使日本人的信仰呈多元化的趋势。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首先.在民问信仰与制度化宗教的二元结构中,前者是“基层”,后者是“表层”。

民间信仰作为自然宗教或自然崇拜的残留物,同时又与制度化宗教发生“互渗”。正如堀一郎所认为的民间信仰“是培育了神道这一民族宗教的自然宗教的残留物,同时又是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与神道融合以后的结果”。具体来讲,民间信仰包含了与教义宗教的教义以及礼仪无关的年中行事、人生礼仪、现世信仰等。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地域社会人们的生活土壤之中,可以说是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所表达出来的宗教性的世界观。同时,教义宗教的教义以及礼仪,经过民间信仰的宗教性世界观的过滤才得以在地域社会中扎根。

根据三内丸山遗迹的考古资料可以得知,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最关心的也是关于生死的问题。它使我们看到了为了维持生存的生产礼仪、自然崇拜、关于死及由此带来的不洁以及与死后世界有关的死者或祖先的礼仪。日本的古代信仰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祗。可以说,古代日本人的原始信仰五彩斑斓:比如崇拜性神、鸟神、鹿神,还有太阳神和灵山、河(海)的信仰等等。这些古老的自然崇拜现象后来以广大的农村为基础,与农业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而被传承下来,从而构成了民间信仰的雄厚基础,因而也使民间信仰构成了日本民族吸收外来制度化宗教信仰的基础(“基层”)。同时,在历史上,包括外来的佛教与本土的神道教等制度化宗教又以民间宗教徒为媒介渗透到了民间,并且与上述传承下来的自然崇拜等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民间信仰与制度化宗教的互渗现象。在民间信仰的历史上,正如日本学界第一部以“民间信仰”为题的学术专著《民间信仰史》的作者加藤熊一郎(1870-1949)所指出的,“民间信仰是在自然宗教、原始宗教的残留物中融入了创立式宗教后形成的日本国民的共通信仰,其中,很多作为官方宗教无法祭祀的东西,受到来自于背后力量的推动而成为民间信仰。而创立式宗教在迎合民间信仰的同时对之加以利用,使其成为自己地位的拥护者。”因此,从日本宗教发展的历史来看,相对于“表层”的制度化宗教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不断变化不完全一样,作为“基层”的民间信仰则保持了其相对的稳定性,正因其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才成为制度化宗教不断融合的对象。另一方面,战前的日本,作为“表层”的制度化宗教佛教和神道教长期占据正统地位,受到国家层面的提倡和信仰,而民间信仰则处于信仰体系的边缘,表现出非组织性(教义上的非组织性和教团上的非组织性)和非权威性(原始宗教的残存和制度化宗教的部分吸收)的特征。战后的日本,随着《日本国宪法》(1947年)和《宗教法人法》(1951年)的颁布与实施,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的多元化发展。新年时人们去参拜神社,吊唁死者和盂兰盆会是去寺院,圣诞节则前往教堂,不少人的个人生活问题则诉求于新兴宗教;在人的一生经历中,从在母亲的胎中算起,到出生、七五三、结婚等等礼仪都与神社有关,死后的葬仪在寺院举行(日本有“神前结婚,佛前送终”的说法)。作为日本人信仰体系结构“基层”的民间信仰,是民众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蔽、同时也是最稳固的部分,它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而作为“表层”的各种制度化宗教也在这种“基层”的民间信仰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述的现象扎根于日本人的心灵深处,就连情报行业、政府机构也利用它来把握人心。”

其次,民间信仰是新兴宗教的构成要素。

宫家准不止一次地指出,民间信仰是新宗教赖以诞生的“母体”。如上所述,由于民间信仰已经深深植根于地域社会人们的生活土壤之中,因此,作为宗教信仰的“基层”而成为制度化宗教融合吸收的对象。同样,民间信仰也成为新兴宗教的构成要素。以至今仍活跃在日本宗教信仰领域的黑住教、金光教、天理教等为例,日本的民间信仰为其提供了创宗立教的传统信仰依据。

天理教、金光教的“活神”信仰,就是直接从民间信仰的“御灵”信仰和“灵神”信仰转化而来。江户时代中后期,在民间盛行“御灵”信仰和“灵神”信仰。人们相信“御灵”和“灵神”具有震慑恶灵、抑制疫病的威力。与这种民间信仰相呼应的是,民间出现了自称能够通过一定的宗教手段而使神灵附体的宗教活动者,他们被奉为“活神”。人们也同样相信这些“活神”具有“神赐能力”和超常的灵验力,能给人们带来某种利益。因此,天理教的教祖中山美伎和金光教的教祖金光大神就被奉为与救济神同体的活神。金光大神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几乎不离神坛,就有关天气、农事、疾病等方面的问题,向信徒传达神意。中山美伎也被奉为安产神、赐子神、治百病灵神等。

阴阳道的五行说、金神信仰分别成为神理教构建其教义的重要资源、金光教所尊奉的最高神“天地金乃神”的直接起点。神理教试图根据阴阳道的五行思想对神、人及一切事象作出解释。如其依据五行说提出了“五色人种论”,利用五行说详细论述了妇女妊娠与有关神明的互应关系,由此构成了神理教教义的显著特征。阴阳道的金神信仰认为,金神是夜叉国的一恶鬼神,按照年月四季不停地移动方位。如果无意中触犯了金神的游行方向,便会遭到“杀七”(杀死七人,筑起七坟)的惩罚;如果明知故犯,则要遭受断绝家族血脉的严惩。而这位手执兵器、制造丧乱、水旱、疫病的极其凶恶的祟神却成了金光教救济神“天地金乃神”的直接起点,“所不同的是,金光教以人的愿望对金神信仰加以改造,赋予金神新的意义。”以原始的山岳信仰为基础并吸收了佛教、道教、阴阳道信仰而形成的修验道,主张通过山岳修行,接触山神的威灵而获得验力。修验道的这些做法“被天台宗本山派、真言宗当山派以及教派神道的扶桑教、实行教、御岳教所继承,延续下来。尤其是富士讲和御岳讲,直接为教派神道的组织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总之,自德川幕府末期以来,以金光教、天理教为代表的被称为“民众宗教”的新兴宗教,主要吸收了丰富的民间信仰资源,并添加了崭新的民众救济理论。

贴近嬗变期中下层民众的情感要求,尤其是在以农民为主的贫苦大众中发展迅速。而以灵山信仰为核心的新兴教团,如扶桑教、御岳教、实行教等,继承并强化了以山岳崇拜为基点的民间信仰传统,忠实贯彻以登山求道为主的修行原则,尤以富士信仰和御岳信仰最具代表性。新兴宗教

打着现世救济、民众救济的大旗,用“新的观念”“解释世界与社会,把普通百姓对最佳生存环境、物质状态和精神境界的向往一并吸纳到教义中来,因而对不同社会成员的多方需求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而且,由于新兴宗教的教理质朴自然,教化手段生动活泼,修行方式平易简单,很容易使社会各色人等在参透人生的探索中找到自己命运的归宿,这正是日本新兴宗教内在优势之一。”

三、日本民间信仰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民间信仰与日本民族精神。

由于历史的后进性,所以日本民族总是依靠引进、移植外来的宗教思想文化而不断丰富并促进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与此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是,历史上一些日本的思想家总是试图在纷纭复杂的思想文化中探寻纯日本的精神文化,或者说试图在重层的文化结构中发掘深层的日本文化。

比如,以本居宣长(1730-1801)为代表的日本国学思想家们,排斥传统神道用儒佛等外来思想诠释日本的神及神之道,主张通过研究日本的古典,尤其是以《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来阐明和恢复日本纯粹的古道。

日本民俗学的创始人柳田国男(1875-1962)试图弄清日本人的灵魂观念与传统信仰,主张从民间信仰、习合宗教之中剔除外来的东西,从而抽出纯粹的“固有信仰”;二战结束后,面对战败后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柳田国男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对日本人精神的源泉——传统信仰的寻求上。他追随从日本古典中寻求日本固有精神的本居宣长的国学,并名之为“新国学”;“他从民间信仰中寻找到了祖先崇拜的思想,即作为没有受到佛教等外来宗教影响的日本传统信仰——受到子孙供养的死者在山中成为祖灵,进而成为神灵。当春天来临时,山神回到故里,变成田地神,保护人们进行稻田耕作,到了秋天便再次回到山中成为山神。”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折口信夫(1887-l953)在1931年所写的“民间传承收集事项基准”中列举了成对的8个信仰条目:国家信仰、民间信仰,神社与寺院、村堂,祭礼、巫术、蛊惑术、妖术,他界、妖怪。“他通过对这些信仰的调查以及基于自己的直感体验来弄清以他界来访神灵以及灵魂观念为主的‘传统信仰形态’。”这同样也是主张从民间信仰、习合宗教中剔除外来的东西,从而抽出纯粹的“古代”,即日本民俗文化的“古型”。战后的折口信夫讲授日本人的灵魂论,“他将灵魂观视之为自然宗教——神道的原点,从中谋求神道以及日本民族再生的契机。”

加藤熊一郎认为,民间信仰是人心自然的要求,是民族固有精神的持续,作为民间生活的一个领域,它素朴至醇,纯真无伪。同时他还把民间信仰史称作“民族精神发动史”,并说其中隐约闪现着文化创造的因子。村山智顺(1891-1968)则将民间信仰比作一国文化的“根”和“干”,认为“民间信仰作为民众思想的体现,是了解一国、一族、一地思想文化的重要基础。”堀一郎认为,“民间信仰的最大要素就在于其社会的功能,民间信仰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这一常民性的载体探求日本的民族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不少学者,无论是思想家、神道家、民俗学家,都把民间信仰作为日本民族精神的载体来看待,他们试图在外来宗教的影响下,在习合神道中来探求日本固有的民间信仰,以真正厘清日本的民族精神。如,复古神道所认为的清明、正直,柳田国男等民俗学家从日本人固有的灵魂观中所发现的正面价值。

民间信仰,既是一种心理民俗,也是一种自远古留传下来的思维方式,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信念上的传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它至今仍然影响甚至支配着不少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从文化的深层、信仰的源头或“基层”去探求日本的民族精神,“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民众思维的某些特殊规律及民族心理结构的若干奥秘”。因此,如果抛开民族主义情绪来看待这一尝试的话,不失为一件有益的尝试。

其次,民间信仰与日本民俗。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是普遍存在于人类集团生活中并代代传承的社会事象;同时,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一种积淀,民俗“集中表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征,构成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原动力”。

在日本,“民俗”一词主要是指从特定地域的生产形态、生活之中产生出来并经过长时间传承而固定下来的生活体系以及支撑这种生活体系的思维方式。因此,“民俗”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在无意识之中构成了被民众内心接受的基层文化并因此在民间长期地无意识地得以传承。具体说来,由于日本民俗是从家、亲族、地域等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因此,通过家、亲族、地域社会所举行的人生各种仪礼、年中行事以及除灾仪式,维持日常的生活,巩固集团的关系。这些是构成其民俗的核心内容,涉及婚姻、葬送、禁忌、服装、节日、居住等方方面面。

从发生学的角度或从本质上来讲,日本的民俗与民间信仰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民间信仰是民俗的精神基础和灵魂,它赋予民俗集团以及该集团所举行的各种仪礼及活动以种种超自然的根据,民间信仰就是不同类型民俗的图腾。而民俗则是民间信仰在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家、亲族、地域社会甚至国家,以节庆、生产生活的禁忌、各种礼仪等方式表达出来,涉及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等等方面。

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政治、经济的影响,在民俗社会中所能看到的民间传承——民俗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当代日本城市的年节活动为例即可看出这种变化。当代日本城市的年节活动有以下五种类型:(1)以祀神、娱神为中心的节庆。在这种活动中,神成为集结人们参加活动的核心。由于城市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祭祀活动也发生了较大改变。比如祭祀的日程,就不能不考虑到职3152作制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因而出现了节庆活动安排在“某月的第某个星期几”的现象。再如,由于交通工具、通信手段的完善,也使传统的祭祀蒙上了现代化的特色。(2)源于各地区特定的历史人物、当地土特产品,或民间传说的节庆活动。在日本,这类节庆恐怕以再现从平安迁都到幕末平安京的历史风俗的京都“时代祭”为最古,其祭祀内容,是以身着当年服饰打扮者游行为主。这种活动,有以提高市民的家乡意识和吸引观光客人的两种目的。前者尽可能再现历史,成为传统教育的教材,因而严肃、庄严;后者则不限于时代考证,着眼于创造欢乐的氛围。(3)参加者都欢跃舞蹈,由舞蹈本身形成集结核心的集团舞蹈。以同一舞蹈而加强一体感,以兴奋与疲劳为特征。在日本,较著名者为德岛的阿波舞,并影响全国。高知市自l954年开始,在每年8月9、10、11日三天举行的“约沙可依节”,就是商工会议所观光部受阿波舞的启发,以高知民谣约沙可依小调为基础,由舞蹈大师们编制成舞蹈,成为全国最著名

的节庆活动的。1993年参加舞蹈队的游行人员达16500人,高知全市总人口32万人中,每20人就有1人参加。高知县人口为85万,前来观看的游客竞逾80多万。这种活动以热闹为特征,音乐贯穿活动始终。虽过于嘈杂,但正因为如此,才于广泛范围内传播了节庆的喜庆意义。(4)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中心。体育活动系指体育竞技表演与助兴观战的观众氛围。以舞蹈和体育为主的节庆,均源于社群娱乐活动。(5)融汇有与节庆相关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如民间艺能表演、卡拉OK大会等强调多样性的节庆。这类活动,由爱好者促成,为爱好者提供舞台,以自娱自乐为主,参加者多为同好。如1982年日本的神户祭,在参加团体中,49%为同好会,16%为企业和官方的行业集团,7%为学校,4%为外国人团体和自发结合的团体。

以上几类年节活动的主体,由共同体转化到个人化和多重化。人们在分析当代日本城市岁时活动时,清晰地发现传统的岁时节的意义逐渐丧失,以祖灵为中核的灵魂观和世界观日趋崩溃。可以说,岁时节日削弱了作为社会生活整体的制约力,显现出由不同的个人和集团选择节庆的倾向。与往昔个人被强大权力所压抑的时代相比,可以感受到现代人是自我寻求自己的节日。而且,传统的节庆活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质内容融入观光与商品经济。主办者的主观愿望恐怕也是与其为了神,为了共同体,莫不如说为了观光的客人,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对这类节庆活动进行深层次精神文化分析的话,它实际上体现了当今都市人试图超越自我的有限从而达到无限的潜意识驱动。虽然这种活动张扬了主体的自我与自由,但是,“人在张扬人的自由的过程中,却以人来代替上帝,把人设定为世界主体和世界的创造。当人在自己摧毁神学世界观之后,宣扬自己的绝对自由和主体的地位时候,人实际上以一种符号替换的形式承袭了神学关于世界结构必须有一个绝对中心、绝对主体的古老模型,只不过这个中心或日主体的名称从‘上帝’变成了‘人’。”

四、结语

通过对日本民间信仰的意蕴及具体所指的探讨,尤其是对民间信仰与民俗宗教关系的粗略梳理,使我们能够在一个较为清晰的逻辑前提下,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将民间信仰加以较为合理的定位,从而揭示出日本民间信仰的意义和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较为粗浅的结论。

首先,作为日本文化“基层”的民间信仰,构成了日本人心灵的故乡,是日本人的“原风景”;日本民间信仰在与制度化宗教的“互渗”中留下了自己的“踪迹”并实现着功能的延伸与扩展,同时,制度化宗教也在民问信仰这一“基层”文化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外来的佛教与民间信仰相习合而被称为“佛教民俗”,本土的民族宗教神道与民间信仰相习合而被称为“民俗神道”。从而构成了日本宗教信仰的多元格局,为日本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其次,所谓“民间信仰”与“民俗宗教”的区分,就其所指的存在状态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概念的区分只能体现研究方法或范式的转换,主要是受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所致。如果要从现实中寻找根据的话,那就是与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从恢复到高速增长,使得农村人口外流日趋严重,“民间信仰的存在基础——农村这一事物本身发生了崩溃。即便在所剩无几的农村中,由于受到都市化的影响,民间信仰也荡然无存……但是,经过战后20多年的岁月,生活变得富足的日本人又重新开始思考向传统日本文化的回归。与此同时,不少离开农村而移居到城市的人对消失了的民间信仰充满着怀念之情。”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文化的需求之下,日本的民俗学家以“民俗宗教”的方式重新对民间信仰予以了强烈的关注。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的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为这一关注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信仰 篇7

1. 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的多样化。西方敌对势力大肆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 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 其根本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试图导致社会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 造成社会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甚至质疑, 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崇尚, 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当作生活教条, 抛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及社会责任, 造成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位。

2. 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的冲击

西方社会思潮的存在形式体现为: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普世价值”和历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 新自由主义泛滥;在政治体制改革时, 民主社会主义蔓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普世价值”盛行;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贯穿始终。[1]这些文化思潮尽管面目不一、种类各异, 但本质都是相同的, 目的都是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3. 市场经济功利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原则, 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物质丰裕、精神匮乏”以及人的严重异化现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导致有些人金钱至上、唯利是图, 助长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社会风气遭到破坏, 社会公平正义被扭曲, 社会主义民主被践踏、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底线被突破。

二、以研读《六个“为什么”》为切入点创新教学内容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以下简称《六个“为什么”》) , 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生动的事例、透彻的说理、独特的教育语言表达方式和平等交流的话语体系, 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六个重大问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 产生了一定的实效性。教学实践中, 我们既要帮助学生弄清、回答“为什么”, 更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是什么”。概括归纳为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旗帜问题;二是道路问题;三是制度问题。

1. 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

旗帜问题是方向问题。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任何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 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成分多样化, 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 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2.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道路问题是途径问题。近代以来, 无论是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还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一般说来,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历史进步, 然而在中国却没有实现。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三点原因: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 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工人阶级领导, 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国也不能搞资本主义, 一是违背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目标;二是不能靠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三是不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创立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制度问题是保障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不断发展完善,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三权分立”的实质是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集团, 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

三、以实现“中国梦”为着力点创新教学方法

1. 历史史实、事实证明的方法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历经的沧桑巨变:从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 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 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历史来看未来, 中国目标渐行渐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 国家发展调查、比较的方法

纵观世界各国选择的不同体制、制度和道路, 我们获得警示。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样化”, 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搞“民主社会主义”, 不仅没有出现繁荣, 反而导致了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社会倒退的悲剧。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 将已被西方国家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后, 导致政党林立、政治动荡、经济停滞, 国家陷入长期的纷乱中。印度、朝鲜曾经与我国有相同、相近似的国情、民情,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印度选择了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印度社会矛盾突出、贫富分化严重, 其发展速度至少慢于中国十年。在西方经济制裁、政治孤立中的社会主义朝鲜, 闭关锁国、经济落后。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 民主讨论、辩论的方法

毛泽东说过:“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 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2]教学实践中, 我们注重强化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讨论辩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教学互动过程中, 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和价值观的认同。讨论辩论达成共识: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 创造了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经济, 也铸就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自信: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理论是科学的、制度是优越的, 坚信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2) :11-13.

教学信仰 篇8

一、“中国梦”与“信仰”的关系

1.“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牢固和广泛的信仰基石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必然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尤其是信仰方面,受中西文化冲突的影响,当代青年一代部分出现了信仰危机。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信仰选择必定会影响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实现进程。白岩松说,我们亟须一场心灵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拉开心灵改革的大幕,中国依然危险。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那些知行不一、贪腐享乐的负面案例,绝大部分人从根源上分析就是信仰出现了问题,这也为我们党的执政敲响了警钟,因此,从严治党将成为常态。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信仰能够让我们胸怀理想,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信仰能让一个民族安定团结,自强不息,走上伟大复兴之路;信仰能让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迅速发展的中国正在加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中国梦,这需要以信仰作为支撑民族精神的基石和顶梁柱,并最终展现为精神和价值的形式,托起“中国梦”的金字塔。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共同支撑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信仰结构大致也是金字塔的模型,首先建立在最底层的,是广泛而深厚的基督教文化信仰,其上建立了健全的法制体系,在高效的法治体系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西方的政治体系。当代青年信仰多元化和信仰危机客观存在。一个国家的信仰应该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层次是基于不同的信仰认同,如宗教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中国梦”的实现,其信仰结构应基于“政治认同”“人权人格认同”“国家与民族认同”三方面,建立起政治信仰、法治信仰和文化信仰。该信仰结构构成一个金字塔模型,塔顶是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显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标志;法治信仰是支撑政治信仰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健康运转的基础;而往往被忽视的应该是融入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最广泛的文化信仰,文化信仰是信仰金字塔最牢固的根基。

二、三层信仰结构的内涵价值分析

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提炼概括,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层面的信仰结构,其内涵价值也契合了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1. 政治信仰有利于凝聚共识,保障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国家都拥有主流的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是凝聚共识、团结人民、保障方向的必须手段,也是建立政治信仰的过程。所谓政治信仰,是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高级层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政治信仰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继续保持政治信仰的坚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2. 法治信仰有利于建立规范,保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政治信仰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必须用法治来规范。在法治社会,公民有自己的政治权利,但同时也负有政治义务,中国正以四个全面为指导,在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信仰属于思想范畴,法治不能约束一个人的思想,但必须规范和约束公民的行为。法治信仰而非人治信仰,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共和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法治新图景。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要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家因和而睦,国凭法而昌,法治兴则国家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建立在全民法治信仰基础上。明代张居正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执行上,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就是要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化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3. 文化信仰有利于夯实基础,保障社会主义发展恒力

中国发展的定力和恒力,最终取决于广大人民的信仰,取决于人民是否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文化信仰植根于广大民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又以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文化是根,是凝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原动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最牢固的基础。吸收和传承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青年信仰教育更具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层次所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在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坐标符号对应。

三、当前信仰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信仰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精心设计,体现层次。如不能单一强调最高理想,而忽略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将共产主义信仰的最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结合起来,强调更具现实性和直观性的“中国梦”理想,还要将政治理想教育和其他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如文化信仰,道德信仰,法治信仰,职业理想等。二是教育对象要体现层次性,比如党员、积极分子、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普通群众等,教育手段和内容都要有针对性,否则会导致认同感不足而知行不一,削弱了信仰教育的效果。

2. 信仰教育要基于内心认同原则继续探索新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迎来新的春天。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教育人们仁爱、和谐、真诚、向上、团结等积极的元素,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培养了中国人民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形成,有利于树立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理想信念。二要扩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载体,继续培育学生在德育、美育、职业理想、法治精神等方面的意识,巩固文化信仰的基础。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强大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但信仰的基石更需要牢固,稳定而强大的信仰体系,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梦”的金字塔,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支撑,而信仰的教育也需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梦,政治信仰,法治信仰,文化信仰,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程育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体现层次性[J].孝感学院学报,2008(3).

[3]公茂虹.解读中国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3).

[4]十八大报告全文.

[5]陈芳.关于儒家文化与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6]郑润权,陈杨.当代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教学信仰 篇9

然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却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例如政治信仰边缘化、模糊化、淡化、世俗化、功利化等不积极的现象, 挖掘其原因, 主要来源于三方面。首先, 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人, 其政治信仰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 主流政治信仰被边缘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其次, 当代中国经济日益发展, 社会日益进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 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仰的追求不再强烈, 并且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 对于人生及道德认识尚未成熟, 简单地认为这些主流的政治信仰在如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仅仅从满足自我需求的角度出发, 相比政治信仰, 更愿意信仰金钱、物质、权利、地位等更加“实际化”的东西, 政治信仰因此被逐渐淡化。再次, 受社会环境影响, 当愈来愈多的人们给自己贴上“名”和“利”的标签, “追名逐利”已经成为多数人最现实、最主要的人生追求。导致某些学生信仰马列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只是为了将来早日入党, 享受党员的权利, 完全趋向功利化。错误的入党动机致使一些对党认识尚浅、对党忠诚不够人们加入了党组织, 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党内“蛀虫”, 成为危害党组织、危害人民群众的威胁所在。所以, 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正确与否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自身政治信仰的缺失与偏离, 不仅会导致对自己存在价值和精神追求感到茫然, 失去对未来的方向感, 更有甚者会步入歧途。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如何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逐渐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中正确做出分辨, 进行理性选择, 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政治信仰与理想追求已经尤为迫切, 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需引起高度的重视。祖国的未来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他们的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前途。

而高中时期作为学生汲取宝贵知识、塑造健全人格、砥砺德行、明确未来的关键时期, 针对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淡化的情形, 学校应予以正确引导, 切实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因此,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良好阵地, 其肩负着教育学生形成良好政治信仰、意识形态的使命, 显示出了较为重要的政治价值。切实搞好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政治信仰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关系到民族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施, 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及理想追求, 通过接受主流政治信仰教育, 提升自身政治认知能力, 从而锻造自身, 着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 政治信仰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意识、政治立场的培养, 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的途中更要注重系统化, 配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加以引导, 善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以学生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 紧密联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增加授课内容,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使其深刻地领悟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道路,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度, 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 以此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对于推进政治社会化、统一社会意识形态、坚定社会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指明奋斗目标, 让其政治信仰成为支配人生行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使得整个社会整体凝聚一心, 共同为一个相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当青少年学生选择了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作为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 怀揣着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以坚定的信心与执著的毅力战胜艰难险阻, 从而形成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身的人生抱负, 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以此来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应该予以投注更多的目光, 着力推动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健康化、科学化发展, 从而早日锻造出于国于民有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碰撞, 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甚至缺失。要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要从教育着手, 注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教学信仰 篇10

关键词:信仰缺失,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这种转型不是单指经济层面, 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转型。而在文化层面, 价值观念体系是其核心, 信仰又是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作为我国人民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和放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 如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苏东剧变又使中国人对共产主义产生了质疑;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 整个社会的一些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问题也随之产生。在这些因素合力的作用下, 我国人民的信仰出现了困惑、迷茫、动摇, 表现在:一些高级干部禁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 贪污腐败;某些企业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诚信缺失;大多数农民的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条件和收入条件的制约, 信仰物化、异化。

一、信仰缺失后的中国人的表现

1、一些高级干部禁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 贪污腐败

自我党建党之日起, 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无论是毛泽东, 周恩来, 还是邓小平, 他们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原政协副主席钱学森就曾这样评价周恩来:“许多党外人士说, 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共产党的, 相信周恩来才相信共产党的。”而总理之所以会为人民如此鞠躬尽瘁, 就是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同是共产党员, 原重庆市公安局正厅级副局长文强只因没有被提拨, 就怪组织、恨社会, 放弃曾经一直坚信的理想信念, 搞起不升官就腐败的事情。与黑道人员称兄道弟, 纵容黑势力犯罪, 组织“亮点”卖淫组织, 公开进行卖淫活动, 肆无忌惮的种种恶行, 让老百姓毫无安全感可言。[1]列宁说地好:“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 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2]。一旦政府官员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 都变成了一种说教, 权和钱则变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文强已经被判死刑, 他的死, 其实也是在警示世人特别是党员干部, 人是需要信仰和自律的。

2、某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诚信缺失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是对传统观念的破除, 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 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1978年, 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 2008年跃升至300670亿元。短短三十年, 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 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三位。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更是高达33.5万亿元。但也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陋习。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致使多名婴儿食用了问题奶粉而患上肾结石, 制造了一千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随后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也被查出添加三聚氰胺。这一事件的出现, 让我们认识到, 这已不是企业个人品行道德的问题, 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仰缺失。

3、大多数农民的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条件和收入条件的制约, 信仰物化、异化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 其中农民占八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改善。不仅解决了温饱, 而且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但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乏味, 集中表现在他们的追求和信仰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信仰物化、异化。一些农民有了钱不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而是进行各种享受, 买六合彩, 聚点赌博。有时他们也会给自己寻求精神寄托, 特别是当家中遇到病痛、灾难等变故无力自救, 就会寄托于宗教。近年来, 基督教传播已经出现了组织化的倾向, 大小教堂在农村随处可见, 每个周日去做礼拜的的人越来越多, 过去信徒大多是老弱病残, 但现在已经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渗透。虽然,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但我国的主流价值, 还是马克思主义, 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

二、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

信仰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或文化重塑的核心问题, 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所以, 重塑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最美好的共产主义学说, 它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也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3]。江泽民也曾多次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是我们的思想政治信仰。”[4]他还明确提出“四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5]所以说,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平民百姓都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邵道生《信仰危机与贪官之道》民主与法治2007年4月30日

[2]《列宁全集》第五卷, 第52页.

[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第131页.

把品牌做成信仰 篇11

像宗教一样经营品牌

宗教,为人们带来精神寄托和解除困惑的超脱方法。品牌与之有共通之处,即为满足人类需求,在迎合社会需求的同时施展俘获人心的魔法。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消费者:他们对所钟爱的品牌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津津乐道;他们对品牌的忠实犹如宗教信徒般虔诚,并身体力行地充当品牌的卫道士,对来自他人的任何诋毁都极力辩解;他们有意和其他品牌的拥护者区别开来,甚至对其他消费群嗤之以鼻;他们积极参加该品牌举办的各种活动,并为自己是该品牌的追随者而感到骄傲;这群信徒同时也是传教士,将该品牌提供的一系列满足,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不遗余力地向其他消费者推荐。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崇拜”。苹果手机就是这样一个让无数消费者为之膜拜的“宗教化品牌”。

宗教力量的强大,在于它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无数世人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伟大的品牌,也同样能使消费者在品牌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下集结起来,对品牌的价值观形成认同和归属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小公司推广品牌不再是动辄斥巨资的投资,利用微博、sns网络,小品牌的大故事同样可以传遍网络。那么,首先要制定的战略目标,应该就是把你的品牌经营成宗教信仰。

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寻找品牌宗教的“DNA”。让品牌拥有宗教的DNA,先要解决品牌价值观的问题。当品牌成为一个消费者所信仰的图腾时,消费者所购买的已经不是产品的本身,而是这个品牌本身所特有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当这种价值观通过适合的载体与消费者实现了深度的沟通并同消费者引起心理共鸣,得到消费者的追捧时,品牌已经超越产品实体本身,拥有了生命力。

苹果品牌的价值观理念:“独立、自由、时尚”,迅速在全球市场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崇拜。甚至连美国总统奥巴马手中的ipod也被媒体誉为“当代美国文化的标志”。不光是苹果,人们为了买只LV手包可以省吃俭用大半年;可口可乐卖遍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就那么一种口味却魅力百年不减;一条价值10元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标签可以卖到上千元。这一切都是它的品牌DNA在起作用。

一个合适的价值观是保证品牌快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而创新,是延续DNA的长生之水。苹果以其“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优越感领先于电子品消费市场,创新是它不竭的动力。从“贵族文化”到“年轻化”再到“时尚化”,苹果品牌一直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概念和多元的服务。

“寻找DNA”和“创新”并不矛盾,找到了DNA其实也就是找到了企业品牌的核心文化,企业所做的一切举动都要围绕着充实这一DNA而进行;创新,也就是用符合新鲜潮流的方式,延续、扩充你的品牌理念,但万变不离其宗。

打造文化品牌“七步规范”

一、起个好名字。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应当容易被记忆、朗朗上口,LOGO容易被识别且和产品的属性与卖点有一定的联系。

二、提炼好卖点。没有卖点的产品就像深埋在泥土中的金子。从营销的角度讲:有核心技术的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强,因为核心技术就是最好的卖点。没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我们可以从技术以外的因素中提炼出它的卖点。卖点越突出,消费者越容易记住,消费认知一旦形成、产品注定畅销,就容易形成品牌忠诚。

卖点提炼要遵循简单、聚焦的原则。只有极其简单的信息才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传播过程中信息越多,消费者记住的越少。定位要聚焦:只需要一部分人满意,不是让所有人满意。

三、过硬的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品牌的载体和基石。如果产品品质不过关,无论品牌大厦如何瑰丽、雄伟,都终将倒塌。

四、选择合理的品牌架构。品牌架构大致有三种。1.多品牌。如宝洁公司,旗下有海飞丝、强生等多种品牌。2.单一品牌,也就是旗下只有一个品牌。

五、成立品牌委员会。品牌建设是关乎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有专门的投入费用,由专业的团队来策划、执行和管理。

六、品牌传播聚焦。要整合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把品牌和产品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引导其产生购买行为。 品牌传播应当遵循5个原则:1.目标消费群要明确,可以被精确描述。2.产品要聚焦。每个企业都会研发很多产品,在一款产品没有成功时,不要盲目推广第二 款产品。3.要明确产品利益诉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播。4.媒介选择要精准,要调查目标消费者经常接触哪些媒体、什么时间接触这些媒体,这样才能把产品或品牌信息更精准地传递给消费者。 5.传播要整合,集中各种媒介或宣传活动形式,在某一时间段内整合聚焦持续投放,要让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能接收企业传递的产品或品牌信息,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在大量的广告信息中有效识别企业信息。

七、品牌传播的借力。企业打造品牌应当善于“借船出海”。常用的方法有3种:1.借助代言人的力量打造品牌。 2.借助网络的力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的威力日益凸显,网络营销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四两拨千斤,只要你有足够新的创意和高超的推广策略,你就可以成功。3.企业应当善于借力社会热点 “事件”。如果运用得当,“事件营销”或“公益营销”对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会有极大的作用。这种效果很可能远远超过常规广告。

你的品牌够清晰吗?

品牌可以成就销售,也可以毁掉销售。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教授们已经在试图解开品牌的密码,他们试图将隐藏在品牌 ——这一穿上现代外衣的古老商业实践后的意义揭示出来。

品牌形象和产品本身一样重要。汉堡王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陈必得如是说。

他唤起我们注意到品牌实际上是顾客在头脑中所持有的一个概念,而塑造品牌就是管理这些概念。陈必得认为市场营销人员应帮助公司领导者提高对于品牌重要性的理解。他们需要明白顾客买的是品牌而不是产品。你可能有最好的产品,但如果你卖不出去,它就什么都不是。

撬动品牌战略价值。以观点冷静客观而闻名的营销教授卡尔金斯认为,观念和看法最为重要。他说,如果简单地把品牌看作是给产品取一个响亮名字,设计一个耀眼的标示或者打造一条脍炙人口的广告语,那就未免把品牌看得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这是一个经理人必须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品牌像棱镜一样发生作用,因为产品在顾客头脑中的印象由产品的实际形象和产品特性以及品牌决定。品牌可以提升产品形象,也可以降低产品形象。

正因为品牌具有这样的力量,塑造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陈必得说。竞争对手可以很容易复制你的产品,可是品牌是无法复制的,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不朽的价值。将品牌精华与定位准确清晰地传达出去非常关键。这对于全球化的品牌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保持住自己的精华至关重要。

其中,第一步是确定你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最独特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想让人们记住你的价值定位,清晰是最关键的要素。塑造一个一点也不模糊的品牌形象。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这意味着决策中惊人的洞察力和执行中铁一般的纪律。第二步是将这一形象传递给目标受众,最后是言行合一,真正给到顾客品牌所承诺要给予的东西。

教学信仰 篇12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征

通过对相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研, 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个案化的问题, 高校校园存在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 我们看到, 同社会上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同,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 感性大于理性。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 生理机能的日渐成熟并不能代表他们心理机能特别是思想的完全成熟。因此, 高校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 更多地来源于自身的感性认知, 而缺乏成熟的思考。他们更对地关注宗教的仪式, 更多地想通过宗教活动的参与能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未来生活提供“佑护”, 这种功利性的感性思想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对宗教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性追求相对淡薄。

2. 时尚高于信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校园已经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沟通日益密切, 特别是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 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时尚等早已经越过校园围墙, 进入到“象牙塔”内。作为莘莘学子的大学生, 越来越被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文化所吸引, 也越来越被西方电影、电视剧中的教堂婚礼等时尚礼仪所触动, 使得高校大学生们身陷宗教时尚无法自拔。

3. 表象大于深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宗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通过教义得以体现, 还在通过各种教堂或者寺院的设计, 塑像的艺术表现等来使宗教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气质, 给人以庄严、神圣、肃穆和美的享受。这种宗教的表象强烈地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他们仅仅对上述艺术感兴趣, 或者以为塑像等本身就是宗教, 而恰恰忽略了宗教教义所带给人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这些深层次内涵。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带来了西方文化包括宗教的强势推进。加之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转型期间带来的社会失范与结构重构, 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困惑,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思想困惑面前, 宗教所具有的道德教义和宣传的理念, 成为一些大学生解决内心困惑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方法。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年来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等亲人、朋友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在信仰宗教或者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中, 相当一部分是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家庭, 他们的祖辈或者父母都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信徒。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在宗教环境, 这使得大学生在遇到思想、心理等困惑问题时, 自然更愿意选择宗教解决方式。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造成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容易促使大学生转向宗教来寻求帮助, 以得到心理的慰藉。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由于方式简单、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等缺点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起到的功能和作用, 部分大学生通过信仰宗教这种方式, 来缓解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恐惧, 稳定自己的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内心平衡。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是一个事实。为此,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方面, 要看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也要看到, 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态度, 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避世的心态, 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的宿命观。为此, 应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保障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1. 确立“学校、家长”两个主体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两个主体, 这是由于大学生信仰宗教影响因素决定的。事实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信仰宗教, 其原因在于家庭或者家长的影响。为此, 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校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上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创新与家长共同开展信仰教育的机制, 明确家长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协同教育职责, 目标一致地共同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

2. 拓展“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三个载体

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宗教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 充实唯物论和宗教观内容, 通过课堂理论讲授, 引导广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使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要依托第二堂课, 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紧密围绕各类纪念日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开展诸如演讲大赛、书画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 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使广大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 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充实, 并养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

要依托党团组织建设与管理,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大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章和团章等的规定, 深化党团组织纪律的教育, 确保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摘要:当前,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信教人数也在逐步上升。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着感性大于理性、时尚高于信念、表象多于深层等特点。针对这样的宗教信仰特征, 高校可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教学信仰】推荐阅读:

企业信仰05-10

信仰建设06-01

信仰状况06-24

坚守“信仰”07-10

党员信仰07-25

信仰体系08-26

信仰是06-20

信仰之美09-01

信仰风俗09-05

信仰者06-30

上一篇:偷懒下一篇:无土基质育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