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信仰

2024-05-19

共产党员的信仰(精选6篇)

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1

日前,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 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应该有点追求, 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有点信仰。信仰关乎品行, 关乎立场, 也关乎责任,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称, “没有信仰, 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 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一些干部在入党前, 曾经是有理想信念的, 也是有信仰的, 但是在岁月冲刷下, 在各种思潮影响下, 似乎不知不觉虚置甚至背叛了当初的信仰。

越是众声喧哗, 越需要头脑清醒;越是迷雾重重, 越需要目光如炬。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价值观干扰下, 干部如何找到最初的信仰?不妨重温入党誓词, 不管入党是早是晚, 时刻铭记誓词, 既是对自我的检阅, 也是对党的交待。誓词, 不是口号;宣誓, 不是过场。有没有对党忠诚, 积极工作?是否做得了永不叛党?每名党员不妨每天都问一问自己。

今天, 也许有人认为谈论信仰太不合时宜。在过度商业消费主义刺激下, 一些人确实有信仰, 但信仰的是名和利, 信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信仰腐朽奢靡的价值观……这样的信仰比没有信仰还可怕。

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几年前曾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沉甸甸》的文章。贺捷生在文中感叹:“50年前, 我在北大读书。那时我们也谈理想, 也谈信仰, 当时我们的中心话题是:报效国家, 尽快完成学业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中国。我们的青春同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一样, 时时都充满向上的活力。而50年后的今天再谈信仰, 为什么突然觉得沉甸甸的?”文末有这样一句话, “我的心情既十分沉重又充满喜悦。沉重的是, 社会上不少人理想沉沦;喜悦的是, 社会上更多的人重新呼唤信仰。”

相信贺捷生的感叹和期许, 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也就是说, 无论时代怎么变幻, 无论社会上的价值观怎么多元, 无论经济发展多么强劲, 我们都不能背弃曾经的信仰, 我们都葆有理想信念, 也都必须涵养道德品行。为何有的人由时代先锋变为人民罪人?为何有的官员沦为贪官?为何一些高官与人通奸?他们的信仰沉沦了!

习近平曾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 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 而需要终生努力。”当下,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国梦, 每名干部、每个党员都应该好好品读总书记的这句话。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 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 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必须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也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 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有没有信仰, 决定一个干部走路的方向;信仰的成色如何、行动力如何, 决定一个干部能走多远。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才不会迷失信仰。我们的精神信仰不能“死机”, 也不能沉寂, 应该及时激活、爆发、持久。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有更宏伟更高远的目标, 我们应该循着这个目标奋发努力。

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2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中共南县县委书记徐德华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1年的光辉历程。91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任人欺凌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因为我们党选择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给我们最好的回答。该片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细品《信仰》,我深切地感受到:坚守信仰是共产党人永恒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担当起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不移的坚守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团结、凝聚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实现自己奋斗

目标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信仰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马克思义的信仰,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

夏明翰烈士的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陈毅在广东和江西边界的梅岭被敌人围困20多天后,奋笔写下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绝笔”诗。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她喊出了“怕死不当共产党员”铮铮誓言……这一个个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勇往直前、无私无畏、忠贞不渝。这是何等坚定的信仰!91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他们用鲜血和豪情为党91年的光辉历史书写了不朽篇章。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仰,从八一枪声到井冈烽火,从遵义城楼到延安小米,从林海雪原到淮河惊涛,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打造了一轮崭新的太阳。

信仰是人之根本、民族之魂,更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失去信仰的人生,常常会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失去信仰的民族,也必定难以拥有前进的动能;而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更不会持久地赢得民心和团结的力量。对一个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信仰的淡忘是最可怕的淡忘。

信仰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处在社会变革、历史转斩重要时期的共产党人决不能听任“信仰危机”的存在、发展甚至蔓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所需要一生坚守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为之追求的目标,就会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而感到自豪。

信仰的坚守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有坚定信仰、实践信仰的自觉性。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坚定信仰是最重要的党性修养。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实践好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纷杂中不迷失方向,在艰苦环境中不失志向,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气节,在现实诱惑中不失操守,永远顺应人民的期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信仰的坚守源于行动上的坚持。确立政治信仰并不难,难就难在一以贯之,坚信不移。任何人在信仰问题上是不能打包票的。这些年来,有的人官位不可谓不高,党龄不可谓不长,他们落马的重要原因恰恰是在横流的物欲面前动摇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多年,到头来却因信仰动摇面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误入了“法轮功”

邪教歧途;有人确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大半生,也因信仰不坚定,在即将退休养老之时迷失了自我,晚年不保。坚守信仰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人一生的终生课题。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才行。即使原来信仰比较坚定的人,也需要在新的实践、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巩固。特别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更需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念,在横流的学说中辩别真伪,在纷杂的思潮中分清曲直,不为混充新潮的歪理所煽动,咬定“信仰”不放松。

共产主义信仰的塑造 篇3

关键词:信仰;共产主义;塑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盲目崇拜、信仰混乱、精神空虚等诸多乱象的突显。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了社会价值理念的扭曲、社会思潮多元化、传统观念破碎、信仰迷失。甚至有党员怀疑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性!种种乱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内现状,部分党员信仰不坚定,执政理念不明晰、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对党的长期执政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进行信仰塑造,特别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十分必要。

一、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指为了某种思想或理念的实现而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追求。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指导人们在行动上改造世界,它是建立在对世界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信仰,是科学信仰。

二、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一)信仰是了解周围世界并对自己进行定位的需要。是自我确认并追求人生意义的需要。也是希望靠某种伟大的力量来克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并力图超越有限而体验无限的归宿性需要。

(二)信仰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真诚的信仰能使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把自己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当作对自己信仰的考验,并因此而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计其数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粉身碎骨,就是信仰给予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共产党人对人类最高理想的付出和努力。

(三)信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信仰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使人能够从一种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解脱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明灯。是无产阶级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依靠共产主义信仰带领中国渡过了三大历史时期、取得了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取得了改革开放显著成效。事实充分说明,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马克思主义,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马克思主义!

(一)如何塑造共产主义信仰。第一,强化理论支撑。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有意识地灌输、教育。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支撑。共产党员具有的特殊社会地位、肩负的特殊社会职责,决定了对其“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根据党员、领导干部的认知特点,从逻辑和事实上深刻揭示出理论、原则的科学性,使他們明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领悟其科学内涵,使党员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并积极地将之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内化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注重实践养成。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共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的尽善和完美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和党员思想接受的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指导意义,充分说明在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时如何具体地运用它,才能为共产党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矛盾,针对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检验它、充实它,才能使共产党员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既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又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符合,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三,优化制度机制。理想信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除了依赖于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外,同样需要制度机制的促进与保障。优化制度机制,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对党员思想行为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真正建设好党的形象工程,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严肃党的纪律,增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实现党内思想的和谐。

第四,开拓方法途径。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际性,而且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共鸣。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据和原则,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规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前,只有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真正捍卫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阵地,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7.

[2]塞缪尔·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1.

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4

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要时刻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极度热爱之情, 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始终怀有极高的崇敬之情, 要在内心世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高度信奉。[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马克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

1.1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

目标有阶段性的也有最终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源头、理论源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列主义者自始至终就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人类社会下一个阶段最值得追求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本人及其创立马克思主义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了所有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它是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根本的地方。[3]它也是共产党人作为先进代表区别于社会大众的根本所在。信仰是每个人对生活持续热爱、对工作持久热爱的力量源泉。

1.2 共产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

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在收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分析之后, 总结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且在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演绎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想发展的合理判断。马克思在《共产党人宣言》中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4]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 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逐渐失去生命力, 社会主义必然逐渐发展壮大, 这一人类社会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并且进一步论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愿景。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而是在分析、归纳以往人类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高度盖然性、理论科学性、逻辑严谨性的社会科学界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1.3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之于共产党人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世的事情, 是一个以毕生精力去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求索之路。每个共产党员要通过自己日常的不断学习积累广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 在学习实践中去研判共产主义在知识领域的科学性、在逻辑领域的严谨性、在思想领域的创造性, 在工作中去深刻理解共产主义与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切合性、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契合性;在生活中充满深情地去体会共产主义与人性善良面的高度联系性。从三方面入手坚定牢固地树立起共主产义信仰, 并转化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

2 高校党员教师的信仰意识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转型期, 高校党员教师的信仰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 主要表现为信仰意识的淡薄、信仰意识的动摇、甚至信仰意识的扭曲。

第一、信仰意识淡薄。一些高校党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具体内容模糊不清, 主要表现为:其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不清楚, 对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更是一知半解。其二, 对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缺乏应有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其三, 对毛泽东思想掌握不足, 无法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及其与中国革命生死相依的关系。其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足, 无法精确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更有甚者妄议中央的大政方针, 缺少看齐意识, 做不到向党中央看齐。

第二、信仰意识动摇。高校党员教师信仰的动摇通常主要是由于自身内在心理因素造成的。表现为:其一, 少数高校党员教师存在满足心理, 在工作上对自身的要求不高, 取得一点成绩便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其二, 少数高校党员教师存在攀比心理。某些高校党员教师忘记了自己作为共产主义战士应有的党性修养, 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 以世俗的眼光为角度在物质资料的占有上、个人生活待遇上、职务级别上进行攀比。

第三、信仰意识扭曲。少数高校党员教师由于信仰意识淡薄, 进一步导致信仰意识动摇, 从而产生了信仰意识扭曲的现象。即少数高校党员教师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共产主义信仰, 对以封建迷信为主要内容的低俗信仰崇拜至极。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内心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列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 心灵就失去了精神寄托, 就会变得空虚, 只好通过烧香拜佛, 给自己空虚的内心找到寄托, 通过虔诚供奉一些牛鬼蛇神获得虚无的慰藉和超脱, 通过向“神秘力量”祈求以期满足于实现个人功利的目标。[5]

3 高校党员教师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

针对一些高校党员教师出现的信仰淡薄、动摇、扭曲等现象, 应该从理论学习和道德培养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同时, 还要善于利用新兴的网路平台开展信仰教育工作, 巩固高校党员教师的共产主义信仰。

3.1 引导高校党员教师加强理论学习, 奠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基石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 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撑。”[6]要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信仰, 就必须加强与其相关的理论学习。要引导高校党员教师从理论学习入手。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现实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 灵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去开展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做, 既可以使每名高校党员教师从理性的层面知道共产主义是什么, 又可以使每名高校党员教师从理智的角度明白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 同时, 还能保证每名高校党员教师从感性的范畴形成对共产主义科学、合理的信仰。

3.2 引导高校党员教师加强道德修养, 筑牢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厦

过去, 毛泽东同志关于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重要论述, 一直教育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正本清源, 具备共产主义战士应有的道德品质。而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7]。两位领袖一前一后对党员道德重要性的高度强调, 表明崇德向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在中国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分别涌现出张思德、雷锋、孔繁森等等很多道德楷模, 他们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极高的党性修养、崇高的使命感, 与中国共产党的存亡生死相依, 与新中国发展荣辱与共、与中国人民的福祉同甘共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并肩前行。党的建设实践充分表明, 在每个重大关头, 始终是这些最具坚定信仰、顽强毅志的优秀共产党人所散发的道德光辉, 感召指引着我们开拓进取、向上向善。

3.3 创新工作方法, 从技术层面维护共产主义信仰

在“互联网+”的思维已经触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背景下, 依靠网络开展党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 互联网必然是促进未来党建工作取得进步的新的重要的途径, 我们要善于通过网络平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 把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都链接到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工作中来, 把各种大政方针、政治规矩、组织纪律, 通过网络渠道尽快地传达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尽快传达给每名高校党员教师, 使之内化为信仰共产主义的思想自觉, 外化为践行共产主义理想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谢经旭.论共产党员的信仰[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2, 2, 4.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107.

[3]谢经旭.论共产党员的信仰[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2, 2, 5.

[4]申亚杰.共产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红旗文稿, 2012, 16, 29.

[5]赖志雄.驱散迷信“雾霾”回归信仰正途[J].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2.9, 4.

[6]中共江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拧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开关”[N].光明日报, 2015, 6, 8.

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5

2016年07月22日 14:53:42

来源:《红旗文稿》2016/14 作者:田心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就是一条重要的政治纪律。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格这条政治纪律。

共产党员不得信仰任何宗教,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思想原则、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82年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指出:“我们党曾经多次作出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这个规定是完全正确的,就全党来说,今后仍然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3页)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等文件都反复申明了“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党中央明确地把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规定为一条政治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呢?

第一,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如果党员信仰宗教,必然会动摇这一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彻底唯物主义和彻底无神论的世界观,它同任何唯心主义和有神论都是根本对立的、不相容的。共产党员必须把党的世界观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党员如果信仰宗教,就背离了党的世界观;党组织如果允许党员信仰宗教,就破坏了全党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基础。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党员信仰宗教,必然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如果共产党员信仰宗教,把个人和人类的命运寄托于造物主或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不相信人自身的力量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认识中国国情,就不能坚定、自觉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谈不上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的党,如果党员信仰宗教,必然危害党的组织。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重要保证。共产党员必须忠诚于组织,与党同心同德,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有其教义、教规、宗教礼仪、宗教活动和团体利益的社会组织。党员如果信仰宗教,成为在世界观上与党根本对立的宗教组织的成员,就会在思想上、行动上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在党组织和宗教组织之间的二难选择,不可避免地会与党离心离德,危害党的组织和团结统一。

有人以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为理由,反对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规定,指责这一规定限制了党员作为公民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公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表明他按照党章的规定立誓要坚持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的世界观。党纪严于国法。“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党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是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既然选择加入共产党,那就不仅要严守国法,更要严守党纪。某些不愿意受党纪约束的人,退出党的组织仍然可以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信仰宗教的自由。因此,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是一致的,不应该将它们对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规定预备党员必须宣誓“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之所以是必须坚守的政治纪律,归根到底是因为党员信教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二 我们看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文章,质疑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和宗教信徒不能入党的规定,要求“重新思考和制定策略”,编造出种种理由论证应该允许宗教信徒入党。对于这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对待。

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宗教信徒不能加入党组织,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允许党员信教,或允许宗教信徒入党,都意味着党内可以有信仰宗教有神论、背离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成员,这都是同党章的规定相违背的。某些论者提出的种种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这里择其要者加以辨析。

理由之一:列宁讲过“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吸纳信徒入党。

列宁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始终贯穿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持从俄国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他指出,对于司祭能不能入党的问题,不能根据欧洲各社会民主党的经验做无条件的肯定的回答,因为西欧特殊的历史条件在俄国并不存在。在俄国,既不能一成不变地宣布司祭不能入党,也不能一成不变地提出相反的规定。如果有一个司祭愿意真心诚意地完成党的工作,不反对党纲,就可以吸收他入党,用党纲的精神来教育他。如果他入党后在党内积极宣传宗教观点,“那么党当然应该把他开除出自己的队伍”。(《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第17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共产党做出党员不得信教和信徒不能入党的规定,正是体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俄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欧,中国的国情又不同于俄国。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宗教,但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宗教国家,而是一个世俗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宗教成分,但人本主义和无神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982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对我国宗教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全面分析,指出:“在我国人口中,特别是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中,信鬼神的人不少,真正信教的人所占的比重是不大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222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指出了中国不同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党中央的规定是从中国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的。从那时以来,虽然情况在不断变化,但大多数中国人不信教的宗教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党中央还指出,在那些基本上是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当中,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这项规定的执行,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步骤,不宜简单从事。对于其中一部分忠实执行党的路线,积极为党工作,服从党的纪律,但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党员,不应简单地加以抛弃,而应当帮助他们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在新发展党员时,必须严格掌握,不要吸收笃信宗教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入党;对极少数不但信奉宗教,而且参与煽动宗教狂热,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员,经批评教育仍然坚持错误立场的,应当坚决清除出党。

这些阐述进一步表明,党中央做出共产党员不得信教的明确规定,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情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已经充分考虑到有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这一类复杂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政策来确保中央规定的执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不允许党员信仰宗教既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至于当代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是否吸纳宗教信徒入党,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各国政党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和事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拿列宁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论述和其他国家政党的政策来公开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是站不住脚的,是违背党的思想原则和纪律的。

理由之二: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是可以相互区分的,允许宗教界领袖和精英人士入党,可以体现政治上、社会意义上对宗教的关怀和包容,有助于党和政府加强对宗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管理。

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与世界观、宗教观,既相互区别又紧密关联。因为二者有区别,所以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包括宗教界爱国人士,虽然不赞同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世界观,但是可以积极参加代表了他们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建设,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二者紧密关联,所以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与世界观的高度统一。共产党员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信仰任何宗教,才能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当作自己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因此,党高举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同时又对在统一战线工作的共产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在规定“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加强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同时,又在同一条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团结信教群众,但不得信仰宗教。”以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可以相区分为理由,宣扬允许宗教信徒入党,反对党中央的规定,这是抹杀共产党员和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区别,把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条件和党对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要求混为一谈。在统一战线和宗教领域工作的共产党员,只有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宗教观,才能深刻理解和坚定执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求党组织以吸收宗教信徒入党来“体现政治上、社会意义上对宗教的关怀和包容”,颠倒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党与宗教的关系,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是企图让社会主义社会去适应宗教。其结果,不是加强党和政府对宗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管理,而是让宗教影响和改变党的政策和性质,干预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地为全中国人民服务。宗教的性质与此截然不同。任何宗教及其信徒都不可能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果像某些论者所主张的那样,“允许一部分宗教界的领袖人物和精英入党”,并且以这样的身份去“加强对宗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管理”,那么,无论他们属于何种宗教,都不能脱离其所属宗教的背景、利益和关系,不可能平等地对待其他宗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其结果,绝不是加强而只能是破坏党和政府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破坏宗教关系的和谐。至于有的宗教信徒主动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承认党的纲领,要求加入党组织,那要另当别论,与我们这里讨论的宗教信徒能不能入党不是一回事。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6

摘要:宗教信仰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经过漫长发展的精神文化现象。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宗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也清醒地指出宗教信仰的消亡将是长期的过程。当前,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长期性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大力建设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关键词:宗教信仰;共产主义;人类解放

信仰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相信并敬仰的情感。现代汉语词典中把信仰理解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信仰产生于现实生活但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超越。其次,首先这种“信”和“仰”的情感基础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盲目的。再次,信仰虽然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但对人类历史绝对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无论从各大宗教对于人类的重要影响事件和久远历史、还是从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信仰之后的世界的巨大变化,这一点都显而易见。由于信仰是一种信念在精神上的最高体现,所以人们有时候甚至愿意为信仰献出生命。

一、宗教的消亡条件

宗教何以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并立足呢?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需要的不是玄想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过没有迷乱的生活。正如自然哲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认识天象时的幸福感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关于星辰的升起和降落、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理论本身,并不包含有关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1]这段话指明了宗教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恐惧致使人类不得不在生活之外寻找一套另外的解释系统来求得安身立命。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哪种宗教,不管它赋予人什么样的世间使命,正是由于它给出了一套与现实景象不同的意义解释,最终都会让信众在其中求得内心平静获得精神满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宗教产生于人类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两方面的局限性。宗教产生的原因表明了它将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但正如阶级、国家等其他历史现象一样,宗教必然会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说:“只有当实际生产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活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2]在上面所说的这个漫长而痛苦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宗教的消亡是一个客观规律。任何想借助外力人为消灭宗教的想法显然都是极为愚蠢的。因为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信仰是必然伴随人类而存在的,也就是称呼或者形式上的不同而已。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上帝死了”之后,“‘他们又变得虔信了,他们祈祷,他们疯狂了啊!——他如是说,且非常吃惊。真的,所有这些高人们,两个王,失去了职守的神父,恶的魔术家,自愿的乞丐,漫游者和影子,老预言家,精神的明智者,最丑陋的人——他们如同孩子和最迷信的老妇人一样地跪下,向着驴子膜拜。”[3]面对这个充满滑稽而悲怆的讽喻,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人类处于在现实中脆弱无力、心灵迷茫难辨去向的历史阶段,即使上帝被挪开,人们还是会因为焦虑无助而寻找一个“圣物”替代其以作慰藉,哪怕只不过是一头驴子。否则就如无神论的李银河先生亦不禁叹道:“既然根本无神,你就只能把眼睛拼命地睁开,直面宇宙的荒芜和人生的无意义。”[4]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最为美好的理想社会蓝图。但从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根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共产主义既不是谁头脑中的主观臆想,更不是虚无飘渺的乌托邦。一方面,马克思以科学的唯物史观解释和证实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另一方面,除了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还体现在整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进程与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中。任何一个人只要走出了以往对共产主义理解方式上的误区,而能用历史的、生成的科学态度来理解共产主义——无论是其概念本身还是现实运动,都将得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是人类历史必然趋势的结论。

二、宗教信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随着近代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蓬勃迸发,宗教一度面临质疑、声讨四起的危机,但通过宗教自身的不断改革和提供更加面向人间的服务后,虽然被晃动数下但马上又站稳了脚跟。如何解释在人类在相程度上认识了、甚至征服了外部世界后,宗教继续存在的现象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根本改变。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生活中似乎表现的更加独立和自由,然而整体人类的出路却被愈发禁锢。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内心二个重要世界都面临严重危机:一方面表现为更痴迷于对物质的依赖和索求,另一方面是更深刻感受到的精神苍白和生活空虚。比如,现代的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已经达到了惊人地程度,对自然界的改造几乎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人类成了独统天地万物之尊长,轻松驾驭一切。但稍显清醒地审视现代的伟大成就,我们惊恐地发现,现在的人类已陷入童话中巨人所处的困境——对外无所不能但对己却无能为力,俨然成了无法举起自己的巨人。[5]

无论是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阶段,都并未超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历史形态。[6]这就注定了人类虽然不再受制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第一大历史形态),但仍然在认识和驾驭自身命运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意识形式将必然会伴随这第二历史形态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由其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截然不同。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应如何对待宗教呢?从前苏联领导人到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制定政策以保证群众在宗教信仰上的自由。这是因为,首先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人民群众掌握自身命运的力量,让群众自己去认识宗教本质才是最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质。如毛泽东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7]另一方面,确保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当国家摆脱了国教,而在市民社会范围内则让宗教自由行事时,国家就从宗教下解放出来了,同样,当单个的人已经不再把宗教当作公共事务而当做自己的私人事务来对待时,他在政治上也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了。”[8]马克思针对人的解放的真正本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时指出:在一个国家中当宗教只作为个人私事存在的时候,国家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了,而个人在政治上也从宗教下得到了解放。也就是说,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接着,马克思还指出政治的解放不不意味着人的真正解放,“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 ‘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9]所以,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我党所采取的宗教政策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从现实基础中的生成的理想信仰,在它不断超越自身、实现自身的过程就是无限趋近人类解放的过程。在社會主义达到自身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时,从人本身异化出的宗教信仰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中更高级的精神文明形态所取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楚图南,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4] 李银河博文:《直面惨淡人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2enhe.html.

[5]童话故事讲述了有个巨人傲慢无比、目空一切,因为他力大无比、世间没有他举不起来的东西。可有人说有个人是他永远无法举起的,他轻蔑一笑。最终发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举起的那个人原来是自己。

[6]我们通常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历史形态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此处的说法是鉴于两个考虑: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第二,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整个人类发展阶段。

[7]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想问下一篇:情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