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2024-09-30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共9篇)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1

见证共产党的光辉

盘县响水镇中学

任建军

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直在党旗下成长,并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准则。再过一久,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她的第90个生日,90年是一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风风雨雨,走过了难以数计的坎坷,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历程,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指引着我不断成长。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现在,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已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改革大潮。后来,我了解了任长霞、王乐义、丁晓兵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刻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他们的高尚品质、他们不为名利、无私奉献和忘我的精神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展现一名党员的先进形象。

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虽然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位伟大的革命前辈参加,但由于其思想正确,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遭遇了无数的打击和走过了无数的曲折,但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因而获得了不断成长和逐渐壮大,最终经历了革命、稳定、发展、改革,从而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强大,仅仅从历史资料上去了解是很有局限性的,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事实来看:

1998年抗洪救灾的情景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众志成城,百年不遇的长江特大洪水屈服在全民族团结一心所迸发出的移山伟力前。

2002年11月“非典”在我国内地出现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2003年3月以后,疫情向全国扩散,其中尤以北京为烈。2004年6月24,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表明中国内地抗击“非典”取得胜利。

2008年2月出现了80年来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冻雪灾,灾情牵动了各级领导和千百万人民的心。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真正做到冰雪无情党有情,冰雪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抗寒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全国人民全民动员,抗震救灾,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对灾区进行了重建。

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10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又一次全民动员,又一次证实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又一次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在记忆深处,生活最艰难的时期就是集体上山、集体回家、集体劳作、集体分粮的年代。而后就是由这么多的“集体”转变为一家人上山、一家人回家、一家人劳作、一家人分粮,那时根本不知道那就叫改革开放,只知道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了。这样的“ 一天比一天更 ”的感觉一直走了30多年。而这30多年中,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灾难,一次又一次的家园重建。无一不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中国实力是强大的!

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在鼓舞着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今后在工作中要自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品德端正,崇尚科学,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并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党的九十岁生日之际。我想:我能为党献上什么呢?在工作中、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永远追寻着党的足迹,不辱人民教师形象,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为党送上最珍贵的礼物,奏响生日的赞歌。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2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 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这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 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二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 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 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 ,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 , 及时总结历史经验 , 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建立并且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得我国经济开始了迅猛的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文化和政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情形下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 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 带领国家和人民走上了新的道路。

1978年以来, 改革开放的领域不仅局限在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也有着突出的变化。这三十多年来, “民主”这一词早已深入人心, 这不是空中楼阁的神秘理论, 而是与人民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础的保障。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民主程度不断加深, 基层民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连最基础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被实践着。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主要成就

建国以来, 中国共产党成了唯一执政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投入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不论是艰苦攻关的“航天精神”, 还是“大庆精神”, 层出不穷的先辈们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各行各业人民奔赴在建设的第一线。无论是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还是文化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文化强国的现代化中国正在世界的注视中屹立不倒。

(一) 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政治方面的成就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今, 一共经历了五代领导人, 每一代领导集体都有着其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其一, 毛泽东时期, 形成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其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 贯穿了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作为共产党领导集体第一次的理论成果, 在建国初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理论指导作用, 使得中国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中有了指南针, 少走了不少弯路;其二, 邓小平至胡锦涛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即第二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发展, 分别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政治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着重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决了我国迈进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重于“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使得党的建设被提上日程, 为现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则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民主改革中人民群众的权利的重视,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基础, 推动党内民主以带动人民民主;其三, 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以来, 积极推动依法治国, 惩治贪官污吏, 反腐倡廉建设的大力发展使得“大老虎”纷纷落马, 清除了官僚体制的毒瘤, 使得政治发展前景愈加光明。

(二) 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经济方面的成就

建国初期, 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共产党领导集体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急于求成的局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是更多的是弊大于利。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市场发挥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积极对外开放, 大力引进外资, 并且建立经济特区, 实行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达到共同发展。其中农村的土地改革也使得农民一改往日贫穷落后的局面, 在新社会的光辉下紧紧追随时代的脚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全民奋斗。

(三) 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文化方面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推动文化建设, 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意图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比现在的快餐文化和网络文化有内涵多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 使得文化建设同经济和政治一样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定了基本原则下, 使得众多符合主流思想的文化作品争相涌出。习近平倡导“中国梦”以来, 党中央相关部门不断号召文化工作者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策略, 在符合主流思想的前提下尽力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对民众形成耳濡目染的影响, 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 同时又不断清理网络和媒体环境, 查处淫秽色请、暴力反动的文字、图片, 禁播传播不良思想的动漫等影视文化作品, 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结语:总之,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不仅有着其历史基础, 还有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 我们必将在党的领导下昂扬前行, 共创美好未来。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国家统一,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基本经验;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提出的历史依据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但是其成立于旧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组织基础比较薄弱,并且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出发,将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在1929年第一次提出这一观点,思想建设也成为党的建设的重心。

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建设有着一定依据,比如这是马列主义建党的要求,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非常重视政党思想建设,马克思与恩格斯与各种错误政治思潮进行了坚决的都在。这也是党建设的实践要求,历届党的领导人都深刻认识到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性,并坚持主张思想建设放在党建设的首位,并通过加强思想建设克服各种困难。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果,在传统儒学中就一直强调以基本思想的力量来研究政治问题,“修身”就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观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是“齐家、治国”的前提。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分析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考察可以发现,其发展与党的建设同步进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阶段,从党成立到1929年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自身发展规律,明确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红四军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决议,对党内错误思想进行纠正,并提出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的要求。从这一会议的《决议》可以看出,明确反对个人主义,要求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从而标志党的思想建设形成。

第二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到1945年党的“七大”之前,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提出革命三大法宝思想,而党的建设是其中之一,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在这一时期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比如瓦窑堡会议提出加强党思想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院长,强调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而促使党的思想建设走向成熟。

第三阶段:曲折发展阶段。从1945年到1978年,党的思想建设都处于曲折发展阶段。新中国刚刚成立,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党员内部出现了各种消极的思想,而党的思想建设也在曲折中前进。进入文化大革命后,“左”的思想导致党思想建设处于徘徊状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受到阻碍。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核心工作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也有着自身的光辉历程,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

第一,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就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而言就是要实现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全体党员都应当学习马克思理论和其他科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党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领导核心就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建设,不断的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制定符合党情、国情和世情的方针和政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在新时期诸多挑战与机遇并存,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虽然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和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必须谨记的是我党作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组织肌体,必须时刻加强自身的建设,特别是现阶段党组织内部分党的干部和党员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其马克思注意信仰逐渐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腐蚀,出现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这些都是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领会浅尝辄止造成的。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而利用更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而党的指导思想对党的兴衰成败有着决定作用,只有具备先进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先进的党。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内涵,从而推动其更为丰富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内涵,确保党的事业向更为顺利的方法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涛,罗文东.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6.

[2]储桃红.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5:36-39.

[3]沈宗武.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05:5-8.

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篇4

一、党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的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

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核心内容),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结果: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

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最终导致巴黎人民起义 时间:1871年3月—5月

事件:①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②资产阶级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5月21日——5月28日,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牺牲了成千上万的战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③《国际歌》:作者:是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狄盖特作曲。意义:为纪念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烈着后人。(这一知识中,我把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也列在这,是因为它不能单独列条,但又是今年复习的重点,也因三者之间有联系:首先是英国的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基本条件;随后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最后是巴黎公社开创了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先例)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解放斗争。

4、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之间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共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五四运动的基本知识点: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2、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

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其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开始。运动主力:青年学生。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初。运动主力:工人阶级。中心:上海

5、运动的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地位)。

8、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 上海

3、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4、参加人: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

5、中共一大的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6、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四、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见上)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2)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3)内容:①主要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毛泽东思想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4)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中共八大 1956年 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内容:⑴(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⑵(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⑶(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9、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0、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党的丰功伟绩

1、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领导人民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5、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六、党的艰苦历程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秋收起义。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6、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红军长征过程:

(1)1934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2)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3)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4)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长征中的艰难险阻:(1)人为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2)恶劣的自然环境: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3)生活困难:缺少粮食给养等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抗日战争(略)

(三)解放战争(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五.)西藏和平解放(了解)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六)土地改革

(1)土改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1950年,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0年冬,全国开始进行土改。

(3)结果:到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4)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七、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90周年)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后来,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三大改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失误)

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成就:

八、你从中国共产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领导者。

九、统一战线(1)革命统一战线

①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作用: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破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③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3)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启示:

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5

0409xxxxXX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党已走过了九十个春秋,在这九十载的时间里,我党艰苦卓绝,开疆引路,不断地壮大成熟。在中国共产党的代领下,中国走向了独立自主,也走向了繁荣富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如今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得光辉历程不仅见证了一个政党的发展,它更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

回望历史,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无数的先驱们上下求索、英勇奋斗,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之上则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终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在当时我党虽只有几十人,但他们深信只有这条道路才能拯救当时的中国。凭着这些先驱们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我党终于成功的代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救国图存,兴国振邦的辉煌道路。而这样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精神正式我们该学习的。

从我党建立起始我党便进入了她所经历的第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我党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虽一些国民党消极应战,但在广大中华热血先辈与我党的积极抗战下,我们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解放了中国。到此解放战争结束。这是一段铁与血的历史,我们应牢记于心,如今的和平是当时的鲜血换来的,要明白和平来之不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点已从国家的军事发展转向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前人经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理上探索前行,中间也走过了不少弯路、岔路,但是我们最终只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这便是我党所经历的第二个历史时期,一个探索求真的时期,一个充满经验教训的时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真正实现了我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从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原始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的综合国力飞速提升,科技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品愈来愈好,未来前景更加广阔。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历史以及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不败的政党,带领我们炎黄子孙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从1921年到2011,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这一时期我们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

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7

一、实现了从革命思维向执政思维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建党初期, 中共产党通过开展多方面的革命活动, 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这一过程中也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客观上决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那么党的思维也定为在建设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争取领导革命取得全面胜利上。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其主要任务由领导革命斗争转变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党的思维没有及时适应向执政党的转变, 在党内还存在着把革命党的思维当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维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建党理念。十六大报告当中提出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 就是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与此相应, 从受到外部封锁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一个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十八大后,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注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任务, 这也是执政党建党思维的具体体现。

二、实现了由阶级性向突出先进性的成功转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 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 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工农群众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 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之一。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 指出阶级矛盾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开始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虑建设时期党的先进性转变的问题。把阶级性、先进性放新的现实阶级关系的现实中去考察, 是更加符合现实客观要求的。当然这一探索的过程就像新生命的诞生, 是痛苦和复杂的。直到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性质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才使我们自身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明确起来, 虽然我们转变的实践早已开始。

为了适应这一转变转变, 更好地指导实践。十七大后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胡锦涛明确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使全体党认识到先进性不是静止的, 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社会和形式变化不断发展的。就一个政党来说, 世界和自身发展都不是静止的,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的新内容, 将“纯洁性”列为党建的主线之一, 从而使党的建设内容更加丰满和完整。创造性地提出紧密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来加强党的建设, 这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的成功转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党的建设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环境, 党的成长建设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半封闭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 党的建设按照国内计划经济的要求来进行, 视野极其有限。因此, 在这样的环境中搞党的建设, 造成了我们思维相对固化。特别是冷战思维的影响, 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凡是资产阶级政党都是我们的敌人;凡是社会民主党都是修正主义政党。这种思维造成我们在处理与其他国家政党关系时, 不能从实际出发客全面和公正地评价其他国家的政党, 就更不要提借鉴、吸收有利自己的积极养料, 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挫折和失败, 从动态组织建设的角度完成自身扬弃, 不利于使党的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一个国家仅仅靠自己是不能达到真正发展的, 必须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联系, 同样, 政党的发展亦是如此。人是社会动物, 政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组织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如果继续坚持封闭性思维, 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 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因此, 把党的建设要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研究。我党历来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这种完善与发展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

四、实现了由传统意义上的政党向现代化政党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都非常注重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在革命环境中创立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论述过执政党的建设。列宁有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实践, 但是缺乏系统的对执政党建设的阐述。而毛泽东在领导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20多年里, 由于他对当时国内外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做出严重的错误估计, 使党的建设思维没能追随自身主要任务变化的步伐, 长期停留在建设革命党的思维和模式上。需要特殊强调这一思维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 而是整个党的。

而邓小平同志则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历史发展契机, 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 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他从推进党的建设自身的转变出发, 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发展要求。使全党的目光聚焦执政党建设, 开始党的建设思维转变。十七大以来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就包含了推动党的建设转变的深刻内涵。具体来说, 包括党内民主化、组织开放化、建设科学化、领导服务化。党内民主化是一个组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是由其自身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是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 其关键是党务公开和民主选举, 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组织开放化, 是指现代化政党应该是开放型组织, 而不应该是一个封闭、半封闭式的组织, 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政党一样, 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我们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组织更应该开放化;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指其自身建设、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要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要求, 对党的执政纲领、执政理念、执政纲领都要做出科学的定位;而领导服务化则是体现现代化政党必须处理好同人民群众关系的要求。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人民恰恰是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在论述领导的本质时, 邓小平言简意赅的指出“领导就是服务”, 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本质。领导作为一种组织活动和行为时, 领导的功能关键在于服务,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但是在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下, 长期执政中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存在, 确有滋生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的土壤, 不利于服务意识的践行。上述现象如果不引起重视而任其蔓延, 党的健康肌体就会被侵蚀, 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 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作为一个执政党、尤其是长期执政的党, 应把如何强化服务意识、去除官本位意识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这也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挑战。

实践证明, 一个政党的进步, 要靠党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来实现。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 要善于把握历史的脉搏, 顺应时代的发展, 实现政党思维及时转变。我们要善于吸收历史智慧、总结国内外经验, 顺应时代发展推动党的建设思维的转变, 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抒望:《八十年来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西藏发展论坛》, 2001年4期。

[2]李业伟:《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党的理论建设历史经验》, 《蚌埠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3]陆仁权:《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内涵及相关问题》, 《毛泽东研究》, 2011年1期。

[4]俞文冉:《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22期。

[5]周善红:《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建设》, 《理论学刊》, 2009年5期。

[6]李春耕:《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建设科学化》, 《上海党史党建》, 2009年12月号。

[7]十八大报告: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8

党校第44期第3小组09级会计电算化10 26 44 033刘嘉玲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黄庭胜部长带着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从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的伟大奋斗史,并且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段艰难的时期诞生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不曾停过。因此,党的历史是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奋斗史的继续,党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脚印,那是血和泪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在革命道路上渡过艰难险阻,浴血奋战,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在了探索中国建设的道路上。1956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中国的三大改造;1978年,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了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爷爷提出了我国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社会主义重大的变革。江泽民主席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主席同样在探索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正一步步地繁荣起来。

但是,中国的发展道路仍然漫长而曲折,而中国的未来建设发展事业的重任落在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上。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以中国共产党为自己的榜样,继续为中国的发展事业奋斗着。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以身作则,每时每刻都向我们党组织靠拢。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员,是通过党员的对中国事业的关心,不断的对党的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对于中国的建设、发展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任重而道远。因此,当代大学生首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知识的武装,才能使中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党发展历程和成果,更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决心,同时,也使我了解到自己肩负的使命,立为祖国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充分把握历史机遇,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全面发展自己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做一个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此致

敬礼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 篇9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这9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失有悲壮。重温党的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基本内涵,简要概括,可以说是 “三个历史” “两次革命” “三个时期” “三件大事” “两次飞跃”。

1、三个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根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界定,概括起来可以说,这是一部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如果按基本线索展开,则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三个历史”,即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 “三个历史”,就是三条基本线索,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过程中。

奋斗史,即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探索史,包括理论探索、实践探索,即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自身建设史,即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风险、挑战的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

2、两次革命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三个时期

1921年~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至今。

3、三件大事

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建设: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改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两次飞跃

其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做好党史工作,必须坚持四条基本要求。一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全面记载和反映党的历史。充分肯定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正确分析党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曲折。科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党史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四是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5、执政基本经验

经验之一→根据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漫长实践,我们认识到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执政,其基本经验是重视民心、民主、民生。

经验之二→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执政实践,我们认识到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抓好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从 “自在执政”走向“自觉执政”。

经验之三→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实践,我们认识到要按照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自觉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的重大关系。

经验之四→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据2011年2月21日 《北京日报》)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6、党内基层民主2特点

特点一,在程度力度上,向系统的、整体的方向发展。在党内民主创新的旗帜下,实际上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应付型。上面下达了某个任务,若是把上面的要求照本宣科地布置下去,大家可能不感兴趣,那就来点“创新”,创新词汇,创新概念,以吸引眼球,但本质上仅仅是一种应付。第二种类型,可以称其为一种“做法”:当中央或上级提出某方面要求的时候,想着要落到实处,确实是想出了一些办法。但这种 “创新”缺乏可持续性。第三种类型,称为模式,是指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东西,是很多因素连在一起的,有了自我滚动的能力。我们关注的应当是地方党内基层民主创新中的这一类探索。

特点二,在创新点选择上,开始指向关键环节。在民主推进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对民主本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民主体现在授权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以及民主监督等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一套架构,一个体系。改革发展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口,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认可的关键环节是授权民主。(据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2期)

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 王长江

7、永恒主题

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这种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不可分离的 “天然”关系,这种在90年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实践成果,这种在漫长风雨岁月中建立的深厚感情,决定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题。

要始终不渝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形势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和人们的新需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认真学习和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要始终不渝地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作为长期任务,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发展起来。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共鸣、思想共识、情感共振、价值共求、信仰共守。

要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总结中国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努力使理论成果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据2011年5月14日 《人民日报》)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

8、创新党建理论

党创建以来90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事业要发展,党建要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决定一切的。这是事业与党建的灵魂。

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又进一步总结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提出“五个注重”。这些都表明,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发展和理论创新,成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力量。

努力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一条主线”和“五大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课题。这就是说,在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

努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考核一个领导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上是否真正过硬,在当前就要看他是否能够打破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团利益的束缚,按照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实实在在地做几件深得民心、深得党心的实事。同样重要的,还有对各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对垄断部门的监督和制约问题。监督与严惩、教育同等重要,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三驾马车”。(据2011年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李捷

9、政党制度4优势

优势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西方的政党都具有鲜明的烙印,只代表一个特定的阶层、群体和利益集团,为其利益服务。而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实质上就是这些特定阶层、群体、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之间的博弈。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注意扩大和巩固其社会基础。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把私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确定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积极吸收他们中间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加入共产党组织。从历史上看,各民主党派都代表特定的阶级、阶层和群体。

优势二→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协商一致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良传统,也是其优势所在。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既代表各自所联系的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就使各党派的协商一致具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任何制度的建设和改革,任何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都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一致的结晶,执政党和参政党都为此进行了努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优势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的政党制度既坚持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使中国的政党制度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领导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各民主党派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优势四→实现领导班子制度化交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稳定领导和新老领导班子制度化交接的有机结合。正是这种有机结合,保障了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和稳定性,使政治体制的运行充满活力而又平稳有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废除了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实行干部的任期制,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随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党的最高领导人和中央高层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制度化。(据《党建》2011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景治

加强作风建设

新时期,我们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这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时刻把握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坚持廉政勤政,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保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位。(据2011年5月3日人民网)

☆刘菲菲

树立正确利益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成员利益观如何,不仅关乎这个组织的发展与壮大,而且决定其执政地位的牢固与否。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风风雨雨,顽强走过90年历程,稳固执政60余年,并继续带领人民昂首阔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组织及党员个人有一个正确的利益观有直接联系,这个正确的利益观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据2011年5月3日人民网)

☆王国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上一篇:上期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浅谈幼儿述宫游戏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