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信仰

2024-10-26

传统信仰(共10篇)

传统信仰 篇1

(编者按)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前提下, 中国社会却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不仅许多年轻人没有目标, 没有理想, 只相信到手的现实, 在信仰问题上出现动摇、怀疑甚至精神崩溃, 以至于金钱至上, 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 而且曾经有过信仰的中老年人也出现了信仰危机, 不少人精神迷茫, 失魂落魄, 找不到精神上的寄托, 以至于连续出现中年自杀事件。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 中国社会目前到底还有没有信仰, 将来还能不能重建一个引导全民积极向上的信仰体系, 这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刊采访了一些学者、专家、教授, 请他们发表看法, 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并真诚期待着大家都来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有一个信仰体系的,主要就是儒释道三家相互交替,互相补充。所以这个信仰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时代,它的信仰体系也在发生转换。

记者观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信仰问题确实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我们想知道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态?你能不能分析一下目前现状,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有什么信仰?

曹锦清:关于信仰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到底还有没有信仰,可以这样说,既不能说没有信仰,也不能说有信仰,但是现在出现了多元的信仰。比如说传统的佛教,我们也能够看到各大寺庙的香火,能够看到不断增多的各种佛学院,各大寺庙的和尚也多,各个年龄段的教徒也都有。但信徒里面也是不一致的。核心的信仰估计是和有求必应有关系,这是佛教里面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是佛教本身的内涵的问题。佛教本来讲究的就是无所求,因为有所求就是苦。佛教里面讲的是“八大苦”,生老病死可以说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任何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然后有社会属性的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聚,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表现。其原因当然与欲望有直接的关系。在小型的静态社会,人的欲望不是没有,而是小一些,像最基本的欲望就是吃饱喝足。个体生命的存在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吃饱了就要繁衍,总还得有性吧,那么性就要通过婚后家庭生活来保证,用婚姻制度来防止男性之间争夺异性的战争。这就是婚姻制度的两大功能。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面,有一定的婚姻制度,有一定的小的生产制度,有一定的分配制度,基本上就稳定下来了。在一个不流动静态的社会里面,各种欲望都习惯被习俗所规范的话,这个社会就比较稳定。之后才可以产生各种艺术形态和宗教信仰体系。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讲,就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岁岁平安。

记者观察:也就是说这样一个社会,一般的老百姓生活就比较平安,也就心满意足了。

曹锦清:是的。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有一套信仰,这个信仰体系的作用,主要就是规定人们生活的意义。你活着是干吗的,他就回答了,勤劳节俭,家和万事兴,繁衍后代,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而且每一代年轻人的婚姻都这样规定了,婚姻制度就是合两性,合两家之好。这个意义就是指挥棒。在意义指导下的各种规范就可以具体到任何一个角色:做父亲该怎么做,母亲该怎么做,孩子该怎么做,兄弟该怎么做,妻子该怎么做。把这种观念政治化了之后,那么你当君主的该怎么做,做官的该怎么做,儒家就很概括地总结为“修齐治平”,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

而佛教叫你看破红尘,叫你进一步地压制欲望,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所求,无欲则刚,你不会求别人了,你也没有那么多的苦恼了,所以佛教的核心是要消灭欲望。在秩序崩溃的封建社会里面,如何来消除恐惧消除苦难,最彻底的方法就是无欲。它主要是这个意义。

而道教规定生命本身,肉体的存在是最有意义的,讲身体要保养得好,延年益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履历当中,形成不同的需要,所以它注重养生。对待人的肉体,道教和佛教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信仰的社会是没有错的。传统社会的主体有两类人物,一个是纳粮当差的农民,再一个就是为国家服务的士大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传统的社会它有一个信仰体系是没有错的。这个信仰也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时代,它的信仰体系也在发生转换。

进入近代社会,中国知识分子尽管忧患意识很浓,但基本上没有丧失信仰,还没有到了那种无信仰状态。这个信仰很具体,就是国家、民主,其目标就是复兴。

曹锦清:但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被列强瓜分,处处挨打,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可能在传统信仰、传统知识体系里面,寻找到应对工业化之后的那种武器,所以转而向西方学习。他们以救国救民为目标,从西方输入不同知识,主要就是两大派,一个是自由主义派,另一个是马列主义派,当然还有无政府主义派。各种派别都进来了,主要的就是自由主义和马列主义派,他们都成为近代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理论。如何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寻找中国改革之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这样一种知识体系,也可以叫做信仰体系,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总的来讲就是在这个主旋律下面活动的。他们信仰国家民主,目标是为了振兴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然后寻找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拯救它,老办法不行就用新办法。新办法哪里来,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近代史总的来讲,尽管忧患意识很浓,但基本上没有丧失信仰,还没有到了那种无信仰状态。这个信仰很具体,就是国家、民主,其目标就是复兴。各种西方公认的主义,在中国只是作为一个复兴的工具而已。自由主义观念认为,一个人要独立,就需要发达,在发达的基础之上,组成一个民主的国家,这就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结合起来,就是进化制。进化论认为中国需要经过若干阶段才能够达到目标。这时候马列主义进来了。马列主义中包含了历史发展论。经过了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改造,变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趋势,尤其它的历史观,它告诉你中国人民现在处于何地——半殖民半封建;告诉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从封建社会转化而来的,到了鸦片战争被西方国家打了以后,原来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它告诉你中国的历史是什么——鸦片战争之前也经过奴隶制,再以前就是原始社会;然后再告诉你我们将到哪里去——现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那么第一步任务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先是反帝然后就是反封建,然后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再通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最后就是大同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成为那个时代救国救民的年轻的知识分子共同的信仰。其实国民党也不能说没信仰,三民主义就是信仰。但这个信仰没有完成,最后腐败了。尤其抗战胜利以后,它的整个信仰体系土崩瓦解,所以它的失败是必然的。

记者观察:这个我们都很熟悉,记忆犹新。

曹锦清:当时在相互竞争的集团里面共产党最有信仰,所以它没人有人没钱有钱,没有群众有群众,因为它赢得了民心,最起码满足了农民的要求——对土地的渴望,也满足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统一国家的要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支持共产党,选择留在大陆,因为他们认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所以在内战期间许多知识分子脱离国民党,投向共产党——80%都留在大陆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首先要解决挨饿和挨打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把所有的人都组织起来,首先就是奉献。奉献对象是人民、国家,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时候,奉献、牺牲作为一个主题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这个信念把当时中国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但10年文革把这个信仰破坏了。

曹锦清:在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之后,中国政府努力解决长期以来的两大问题,就是挨饿和挨打问题,共产党优先解决挨打问题——一般人都赞同,知识分子也赞同——主要就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这就是信仰的一个内容。所以新中国建立以后把所有的人都组织起来,首先就是奉献。奉献对象是人民、国家,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时候,奉献、牺牲作为一个主题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这个信念把当时中国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一直到了1968年,在一片混乱中,上山下乡运动来了,怀疑起来了。到了1976年四五运动的时候,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就觉悟了,人民群众对阶级斗争已经厌恶,对斗争的意义也怀疑了,这就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民族的心理基础,使得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满足人民更多自由,少点斗争多点和谐成为普遍的情绪,所以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都充满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旋律是明朗的,昂扬向上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市场对配置生产要素的调节、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财富总量方面确实是有效的,这一点必须肯定。但同时也确实对原有的信仰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为原来的目标是整体的、未来的——整体是中华民族,未来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信仰体系是以牺牲和奉献为主题的。但这个信仰体系在“文革”的中晚期已经背离了很多人的生活经验,所以文化大革命的许多东西被指责为假大空,而“文革”本身就成为破坏这个信仰的一个运动——对某种信仰放弃的运动。所以人民要求更多地返回个体,返回生活,返回自由,这个要求是和市场经济开始时一致的,所以上世纪80年代整个农民还是乐观向上的,交给国家的,留给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是急切的。高考恢复了,许多冤假错案彻底平反了,所以20世纪80年代整体都是比较和谐和乐观的,热切期盼的那种情绪基本是那个年代的主题。在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顺乎天应乎民的。

市场经济把所有的人从过去整个社会是一个共体型,肢解为一个个为自己谋利益的个体,由原来的“铁饭碗”,相对平等、安全的体制进入了一个逐步展开的自由的体制,所有家庭都被迫进入到市场经济的漩涡中,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风险,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当下和未来而努力工作。这个时候信仰就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信仰是和某个群体的共性有关、和某个群体的利益有关,是关于整体性的信仰,是指向未来的信仰。而现在,这样的一个信仰体系不可能维系了,而且这个体系要重建的可能性不大了。

记者观察:那么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分裂?

曹锦清:市场经济一旦展开以后,就产生了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官倒”,知识分子要求自由民主,老百姓也切实感受到了官倒带来的腐败。这是市场带来的一些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私人经济发展起来了,招商引资也加快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了,贫富分化、区域分化、城市分化开始了,农民负担越来越重了。因为市场经济使所有家庭所有个体都从原来所属的单位即对生老病死有保障的那个安全的体制中自动地跑出来,或者被动地驱逐出来了。农民首先从大集体那里被抛出来了。原来那些有病的人,被大集体抛弃之后就面临生存问题,他们留恋那种集体生活——只要合作化和公有制体制搞得好的,就有人留恋;搞得不好,就有人要砸破这个体制。所以市场经济就是一步一步地把这个缺乏自由,缺乏选择职业的自由,缺乏获得更多货币的自由,甚至也缺乏选择两性关系自由的体制打破。由原来的“铁饭碗”,相对平等、安全的体制进入了一个逐步展开的自由的体制。但这个时候人们却感觉到不安全了,所有家庭都被迫进入到市场经济的漩涡中,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风险,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当下和未来而努力工作。这个时候信仰就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信仰是和某个群体的共性有关、和某个群体的利益有关,是关于整体性的信仰,是指向未来的信仰。由于是指向整体所以约束个体的欲望,由于是指向未来所以约束眼前的欲望。而现在,这样的一个信仰体系不可能维系了,而且这个体系要重建的可能性不大了。

所有的人从过去整个社会是一个共体型,肢解为一个个为自己谋利益的个体,整体的一个信仰体系已不可能存在了。

传统信仰 篇2

何谓华教?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道教和佛教外,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宗教。它不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国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如果说道教和佛教是一种团体性宗教,只为部分中国人所信仰,那么这种宗教则是一种全民宗教,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因此,我依照犹太教、印度教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先例,称之为“华教”。

华教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上天崇拜。“天”不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也是义理之天。它是信仰和理性的统一体。第二,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与圣贤崇拜。祖先是我们生命所由来。民族始祖崇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民族祖先就像家族祖先保佑其家族成员一样会保佑民族。圣贤崇拜的对象是往圣先贤。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祖先,故圣贤崇拜仍可看作祖先崇拜的进一步衍化。第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这些都可归为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而社稷崇拜的对象则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都可成为自然崇拜的对象。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第四,巫术、卜筮和方术。第五,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第六,经典。华教的经典为孔子编订的六经。《庄子•天下》曾说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这里的“古之道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原生态的宗教母体。从《天下》的描述看,六经为华教之载体。第七,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这是上述种种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华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称为“天子”,有权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最高的政治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权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教又衍化出许多自成一体的宗教形式。可以说,中国本土宗教多与华教存在血缘关系,属华教支裔,应归为华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儒教”这个概念。“儒学”和“儒教”这两个概念并行不悖,“儒教”不能代替或涵盖“儒学”,因为儒教和儒学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关系犹如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即儒学是一种学术体系,而儒教是一种宗教。就像佛教有庙宇、道教有道观一样,儒教也有宗教场所孔庙(文庙)。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华教,另一方面又分别是儒学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两个源头。因此,既可以归之于华教系统,又可以归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统。

儒、释、道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已经为华教、儒家、道家和佛教所浸润,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信仰系统的表现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当遇到挫折时,人们去拜神,但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却去读《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和欣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这样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到信仰里边了。

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中国的宗教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则是一种宗教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别成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上层多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为主体的社会下层更青睐宗教信仰。

问题:

1:根据本文的内容,下列分析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人文,因此,中国传统信仰的地位高于其他民族信仰的地位。

B.儒教是一种脱胎于华教的宗教体系,儒教又孕育了儒学这种学术体系,因此,儒学包含于儒教的范畴之中。

C.无论是华教、佛教,还是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都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D.因为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常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寄托,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入信仰之中。

2:下列关于“华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华教即中华民族的宗教,如同印度教、犹太教一样以民族命名,是与其他民族宗教并列的主体宗教。

B.华教、道教、佛教为几乎所有中国人所信仰,是一直高居于国教地位的全民族性的宗教体系。

C.华教中的自然神灵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祖先崇拜衍化出圣贤崇拜、民族始祖崇拜。

D.华教以天为至上神,以孔子编订的六经为载体,以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等为表现形式。

E.华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人文信仰,两种信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3: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信仰“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请作简析。

4: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述“儒学”与“华教”的关系。

答案:

1:C

2:B.E.

3:①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华教和佛教属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属人文信仰;②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③中国传统信仰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有的阶层倾向于人文信仰,有的阶层青睐宗教信仰。

传统信仰 篇3

在全球化纵深的当下时代,中国是否需要进一步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宗教性及其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长期潜心研究相关问题的中国学界给出一个共识。2011年10月20至22日,中国宗教学会携手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泰山脚下共同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界、学界及普通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均有了崭新的认知与态度,但对于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定位与发展,仍看法各异,社会舆论往往纷纭喧哗,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其对‘宗教’的态度依然惊愕如洪水猛兽,鄙夷如文明代谢之物。这种认知状况有待改变和突破。”该次座谈会最终形成的《泰山共识》解释了本次会议的出发点。

“会议选择在泰山地区召开,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有“五岳至尊”之称的泰山在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泰山以其厚重和博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雄壮气势。因此,以泰山高瞻远瞩之视域来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意义与作用,有其历史反思和全局纵览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所长卓新平解释说。

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在过往的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对传统文化最激烈的反应和行动。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革命”,批判和否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今天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在思考和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等问题时,具有无法回避的根本意义。

《泰山共识》文本解释说,“在对传统认识上的偏差却以为传统窒息了中华文明的固有精神,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原始力量和自由,因此之故,以往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文革”期间曾采取了种种外在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造成了传统的人为断裂,乃至缺席状态,从而导致了近百年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乃至道德生活和价值系统的明显失范。”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重新得到严肃的审视。

“传统的价值之所以今天被提起。就是因为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组织,原有的社会关系,实际上也在动摇着人民的基本生活准则、道德原则,因此我们提出价值观方面,需要更新,需要改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会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何其敏如是说。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肯定要吸收传统的文化、信仰与宗教的内容在里面。这就需要一个多元化的信仰共同体和多元的信仰构建形式,建设不同社会层面,不同社会资源的信仰体系。”与会学者李向平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构,肯定是多元的信仰形式,而在这种多元的共同信仰或多元的信仰共同体当中,我们可以有核心的信仰,可以有与核心价值观相互配套的基础信仰,还有社会层面的其他信仰形式,包括五大宗教的信仰形式。”

基于与会学者的深入交流,会议最终形成的《泰山共识》强调:‘传统’铭记并持守了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和道德态度。对‘传统’之革故鼎新,在于剔除其疲沓、陈旧、丧失活力之外在形式,而非改变一国一民固有之文明气质。”

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吲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科一类型。

正视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性

《泰山共识》强调,传统文化无法与其宗教性脱离干系。因此,在当代中国理性续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视传统文化中深刻而普遍的宗教性。

西北大学校长、学者方光华援引中国思想史大家侯外庐的观点指出:非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教性,中国历史也更像是一部宗教史。“侯外庐说,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是宗教服从于政治,宗教是政治的使者。宗教依附于政治,早在周代以后就开始,这个传统在中国历史中被延续下来,就是政治宗教化。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历史中,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方光华解释说。

“中国传统文化向以儒、释、道为主体,后三者在单独提及时往往被视为宗教,有“三教”之称,尽管对其性质是否能被视为“宗教”存有重大分歧。《泰山共识》写道,“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种类型。此外,儒、释、道与数千年来众多的民间信仰一道,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完整谱系,滋养和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生态,也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精神纽带。因此,对传统文化宗教维度之认识,是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在“三教”是否宗教这一问题上会产生分歧?

“宗教及其信仰,对于中华文明的地位和功能,并非经纬式的作用,而是~个跟家族、教育甚至是国家的管理形式糅合在一起的补偿。上层精英可能考虑到宗教,下层社会大众可能不一定考虑到这是制度宗教或者是扩散宗教,就觉得这是他的信仰。因此,下层大众求的是信仰,体制层面讲的是宗教。”李向平说。

这一点正好解释了今天许多人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代中国社会是否面临“信仰缺失”?也许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土壤的逐渐“盐碱”化,“信仰缺失”成为许多人的实在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比较利益一致的群体发生了分化。相应的,宗教对传统框架中的族群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当中,宗教文化和族群之间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和谐,过去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生计方式关联的一种协调机制,而社会的急剧变化,可以说是解构了原有的自然协调系统,较为单一的文化协调系统生成为多种利益诉求的群体。”何其敏说:“宗教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息息相关,尊重人们的信仰,就是尊重人们的文化与民族情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资源的整合,既是我们社会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共同基础。”

据此,《泰山共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无神论思想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互为辩证,互相补充,毋宁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宏伟图景。”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褊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

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陶铸、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

传统文化在当代建设中堪当大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界自身也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我感到,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研究者‘斗争论’思维方式的改变与‘和谐论’思维方式的拥有。”与会学者、浙江大学宗教研究所王晓朝教授如此评说。

在当代文明语境下,真正的实践困难也许在于,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式信仰的存在和实践方式,及其与社会体制方面的合理衔接,尽管在这方面尚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一方面,在中国社会发展精神的顶层设计层面,如何纳入传统的价值追求,并且能够与地方对传统文化依赖的动力结合起来,存在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礼与俗在民间,更多的是在乡村非常有作用,到现在也是有作用的。但是对城市来说,这种礼与俗怎样实现,传统文化的礼俗,即使人们获得一种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道德观的礼俗,恰恰是这样的路径在现在的城市生活当中是非常困难的。而没有礼与俗,我们的价值观如何能够坚守和传承?”何其敏说。

宽松理性的语境正在形成。多元价值与信仰,正在民间社会丰富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包容和认同。“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实际就是在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信仰之间相互吸引、碰撞、交融并进中丰富、发展和形成的。只有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多彩包容的优良传统,中国才能对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及全球文明的多元共生做出贡献。”中央统战部巡视员李平晔说。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褊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陶铸、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泰山共识》文本中写道。

传统信仰 篇4

一、“中国梦”与“信仰”的关系

1.“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牢固和广泛的信仰基石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必然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尤其是信仰方面,受中西文化冲突的影响,当代青年一代部分出现了信仰危机。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信仰选择必定会影响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实现进程。白岩松说,我们亟须一场心灵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拉开心灵改革的大幕,中国依然危险。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那些知行不一、贪腐享乐的负面案例,绝大部分人从根源上分析就是信仰出现了问题,这也为我们党的执政敲响了警钟,因此,从严治党将成为常态。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信仰能够让我们胸怀理想,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信仰能让一个民族安定团结,自强不息,走上伟大复兴之路;信仰能让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迅速发展的中国正在加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中国梦,这需要以信仰作为支撑民族精神的基石和顶梁柱,并最终展现为精神和价值的形式,托起“中国梦”的金字塔。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共同支撑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信仰结构大致也是金字塔的模型,首先建立在最底层的,是广泛而深厚的基督教文化信仰,其上建立了健全的法制体系,在高效的法治体系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西方的政治体系。当代青年信仰多元化和信仰危机客观存在。一个国家的信仰应该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层次是基于不同的信仰认同,如宗教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中国梦”的实现,其信仰结构应基于“政治认同”“人权人格认同”“国家与民族认同”三方面,建立起政治信仰、法治信仰和文化信仰。该信仰结构构成一个金字塔模型,塔顶是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显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标志;法治信仰是支撑政治信仰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健康运转的基础;而往往被忽视的应该是融入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最广泛的文化信仰,文化信仰是信仰金字塔最牢固的根基。

二、三层信仰结构的内涵价值分析

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提炼概括,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层面的信仰结构,其内涵价值也契合了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1. 政治信仰有利于凝聚共识,保障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国家都拥有主流的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是凝聚共识、团结人民、保障方向的必须手段,也是建立政治信仰的过程。所谓政治信仰,是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高级层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政治信仰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继续保持政治信仰的坚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2. 法治信仰有利于建立规范,保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政治信仰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必须用法治来规范。在法治社会,公民有自己的政治权利,但同时也负有政治义务,中国正以四个全面为指导,在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信仰属于思想范畴,法治不能约束一个人的思想,但必须规范和约束公民的行为。法治信仰而非人治信仰,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共和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法治新图景。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要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家因和而睦,国凭法而昌,法治兴则国家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建立在全民法治信仰基础上。明代张居正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执行上,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就是要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化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3. 文化信仰有利于夯实基础,保障社会主义发展恒力

中国发展的定力和恒力,最终取决于广大人民的信仰,取决于人民是否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文化信仰植根于广大民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又以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文化是根,是凝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原动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最牢固的基础。吸收和传承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青年信仰教育更具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层次所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在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坐标符号对应。

三、当前信仰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信仰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精心设计,体现层次。如不能单一强调最高理想,而忽略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将共产主义信仰的最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结合起来,强调更具现实性和直观性的“中国梦”理想,还要将政治理想教育和其他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如文化信仰,道德信仰,法治信仰,职业理想等。二是教育对象要体现层次性,比如党员、积极分子、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普通群众等,教育手段和内容都要有针对性,否则会导致认同感不足而知行不一,削弱了信仰教育的效果。

2. 信仰教育要基于内心认同原则继续探索新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迎来新的春天。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教育人们仁爱、和谐、真诚、向上、团结等积极的元素,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培养了中国人民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形成,有利于树立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理想信念。二要扩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载体,继续培育学生在德育、美育、职业理想、法治精神等方面的意识,巩固文化信仰的基础。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强大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但信仰的基石更需要牢固,稳定而强大的信仰体系,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梦”的金字塔,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支撑,而信仰的教育也需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梦,政治信仰,法治信仰,文化信仰,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程育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体现层次性[J].孝感学院学报,2008(3).

[3]公茂虹.解读中国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3).

[4]十八大报告全文.

[5]陈芳.关于儒家文化与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6]郑润权,陈杨.当代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传统信仰 篇5

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陆续从邻国朝鲜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的。由于历史上朝鲜族和汉族长期友好往来,所以朝鲜族的风俗习惯,除保持了原有的文化传统外,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甚至在婚俗方面汉族有些早已废止了的婚俗,在朝鲜族近代婚俗中仍然保留着。如汉族原来实行的“六礼”习俗,在朝鲜族中常常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严格认真地执行。

婚姻是组织家庭最基本的步骤,以个人而言,组成家庭只是意味着地位的变化,但就社会角度而言,婚姻意味着两个家族的结合,朝鲜族认为婚礼是人伦之大事,自古以来叫婚礼为“大礼”。男女结合为夫妻就叫婚姻,婚姻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手段,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一个民族的婚姻习俗,会随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中国朝鲜族长期在新的社会环境的生活过程中,其婚姻观念、程序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到了今天就有了有别于朝鲜民族传统婚俗的独具特色的婚俗。

按照朝鲜族的传统婚俗,结婚那一天新郎穿着纱帽冠带骑着马或者坐轿前往新娘家接亲。新郎身着“纱帽冠带”,手持一把大折扇或“阳伞”(一块长方形红布,两边拴有小棍。折扇与阳伞均以遮脸),骑马前往女方家举行婚礼。陪同新郎前往的有“上宾”、“雁夫”等人。“上宾”由父亲或叔父担任。前往新娘家时要携带“婚函”,里面装有赠给新娘的衣料和“许婚书”。雁夫用彩色绸缎包着木雁(举行奠雁礼上使用的大雁,早先用的是活雁,后来以木雁来代替),在娶亲队伍的前头领路。新郎一行到临时停留所后稍事休息,准备参加婚礼。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先“函夫”向新娘家的女眷递交“婚函”。女眷用双手撩起裙子兜接,拿进屋里让其他女眷观看新郎家送来的礼品。

一、奠雁礼

奠雁礼来自天上北斗九辰当中紫葳圣君。传说中紫葳圣君是主管人间寿命和福气的天官,所以认为婚姻大事也由紫葳圣君所决定。奠雁礼是用大雁为象征吉祥物,盟约百年偕老,祈求寿福和子孙繁荣而举行的神圣仪式。

新娘家的人迎接新郎并领进婚礼场地,新郎踏着踩布,徐徐步入新娘家的院内。新郎进了大门时要跨越在院子里放着的“火”盆,这意味着赶走恶鬼的意思。举行奠雁礼是婚姻仪式的第一个程序,其目的是让新人学习大雁拥有的三种美德:第一,像大雁那样一旦约定爱情就要永远遵守。大雁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伙伴,决不会再找另一个伙伴。第二,大雁在天上飞的时候排着队严守上下的规矩,前面飞的大雁呼叫,后面的大雁也会呼应,表示尊重礼仪。第三,大雁每到一处都会留下自己到过的痕迹,借鉴大雁的这种习性,一对新人也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优秀的业绩,幸福地生活。

新郎一家到达新娘家门前后,首先由雁夫抱着木制的大雁走在前面,上客拿着礼装盒紧随其后,新郎则跟在后面。上客带来的礼装盒由新娘家的女眷用裙摆接过来带进屋里。新娘家的女眷们便围过来观看里面的东西。礼装盒里通常装有婚书和新娘的衣料,此外,里面还有两三把用纸袋装着的大米,用做新郎新娘死后放在嘴里的伴含米。如今的朝鲜族青年男女结婚时,基本上废除了核对四柱宫合交换求婚书、许婚书等旧俗,当今用法律认可的结婚证来代替了许婚书。

雁夫将木雁交给新娘的母亲,新娘的女眷接过来把木雁放在院子里的奠雁桌上,随后新郎跪在奠雁桌前双手横握扇子向前推木雁三下,这就叫行奠雁礼,源于大雁一生就找一个配偶,永不分离,象征着新婚夫妇要像大雁一样忠贞不渝,永生相伴。行完奠雁礼之后按照习俗还要举行交拜礼和合卺礼。

二、交拜礼

交拜礼是指新郎新娘相互叩拜的仪式。在宅院的大厅或大院,以东西走向布置场地,南北方向放置屏风之后,正面摆放交拜大桌。桌上点亮一对蜡烛,再放一对松竹花瓶和两碗白米,还要在南北位置放一对鸡(雌雄)。准备两个盆,盆底用毛巾铺垫,毛巾上面各放一个小碗;另外,还要准备两桌酒席。奠雁礼结束后,新郎在伴郎的陪伴下,站在交拜桌的东侧。在屋里等待的新娘,从新郎进大门后开始在头上戴簇儿(也叫簇冠),为了喜庆的日子不让恶鬼接近新娘,新娘的左右脸上还要贴上用红纸做的胭脂,双眉之间也要贴上一个,随后在伴娘的挽扶下,踩着铺在地上的白布缓缓走到交拜桌的西侧,面向新郎磕头,新郎则要跪下来回拜。按着东方哲学宇宙观的阴阳原理,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新郎为阳,新娘为阴,尤其是在“冠婚祭礼”的大礼时,要用双倍的数量磕头,因此新娘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新娘新郎再重复一次。

三、合卺礼

交拜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行合卺礼,就是一对新人先后喝下同一个容器里的酒。这里所说的卺,就是指锯成一半的葫芦瓢。新郎新娘喝下葫芦瓢里的酒,象征着两人从此变成同心一体。一对新人通过合卺礼,互相之间要恭敬礼仪,以感谢大自然、感谢天地,盟约夫妇之缘。

传统信仰 篇6

然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却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例如政治信仰边缘化、模糊化、淡化、世俗化、功利化等不积极的现象, 挖掘其原因, 主要来源于三方面。首先, 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人, 其政治信仰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 主流政治信仰被边缘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其次, 当代中国经济日益发展, 社会日益进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 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仰的追求不再强烈, 并且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 对于人生及道德认识尚未成熟, 简单地认为这些主流的政治信仰在如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仅仅从满足自我需求的角度出发, 相比政治信仰, 更愿意信仰金钱、物质、权利、地位等更加“实际化”的东西, 政治信仰因此被逐渐淡化。再次, 受社会环境影响, 当愈来愈多的人们给自己贴上“名”和“利”的标签, “追名逐利”已经成为多数人最现实、最主要的人生追求。导致某些学生信仰马列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只是为了将来早日入党, 享受党员的权利, 完全趋向功利化。错误的入党动机致使一些对党认识尚浅、对党忠诚不够人们加入了党组织, 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党内“蛀虫”, 成为危害党组织、危害人民群众的威胁所在。所以, 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正确与否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自身政治信仰的缺失与偏离, 不仅会导致对自己存在价值和精神追求感到茫然, 失去对未来的方向感, 更有甚者会步入歧途。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如何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逐渐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中正确做出分辨, 进行理性选择, 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政治信仰与理想追求已经尤为迫切, 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需引起高度的重视。祖国的未来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他们的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前途。

而高中时期作为学生汲取宝贵知识、塑造健全人格、砥砺德行、明确未来的关键时期, 针对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淡化的情形, 学校应予以正确引导, 切实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因此,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良好阵地, 其肩负着教育学生形成良好政治信仰、意识形态的使命, 显示出了较为重要的政治价值。切实搞好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政治信仰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关系到民族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施, 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及理想追求, 通过接受主流政治信仰教育, 提升自身政治认知能力, 从而锻造自身, 着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 政治信仰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意识、政治立场的培养, 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的途中更要注重系统化, 配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加以引导, 善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以学生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 紧密联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增加授课内容,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使其深刻地领悟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道路,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度, 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 以此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对于推进政治社会化、统一社会意识形态、坚定社会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指明奋斗目标, 让其政治信仰成为支配人生行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使得整个社会整体凝聚一心, 共同为一个相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当青少年学生选择了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作为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 怀揣着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以坚定的信心与执著的毅力战胜艰难险阻, 从而形成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身的人生抱负, 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以此来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应该予以投注更多的目光, 着力推动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健康化、科学化发展, 从而早日锻造出于国于民有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碰撞, 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甚至缺失。要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要从教育着手, 注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传统信仰 篇7

关键词:信仰缺失,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这种转型不是单指经济层面, 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转型。而在文化层面, 价值观念体系是其核心, 信仰又是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作为我国人民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和放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 如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苏东剧变又使中国人对共产主义产生了质疑;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 整个社会的一些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问题也随之产生。在这些因素合力的作用下, 我国人民的信仰出现了困惑、迷茫、动摇, 表现在:一些高级干部禁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 贪污腐败;某些企业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诚信缺失;大多数农民的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条件和收入条件的制约, 信仰物化、异化。

一、信仰缺失后的中国人的表现

1、一些高级干部禁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 贪污腐败

自我党建党之日起, 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无论是毛泽东, 周恩来, 还是邓小平, 他们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原政协副主席钱学森就曾这样评价周恩来:“许多党外人士说, 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共产党的, 相信周恩来才相信共产党的。”而总理之所以会为人民如此鞠躬尽瘁, 就是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同是共产党员, 原重庆市公安局正厅级副局长文强只因没有被提拨, 就怪组织、恨社会, 放弃曾经一直坚信的理想信念, 搞起不升官就腐败的事情。与黑道人员称兄道弟, 纵容黑势力犯罪, 组织“亮点”卖淫组织, 公开进行卖淫活动, 肆无忌惮的种种恶行, 让老百姓毫无安全感可言。[1]列宁说地好:“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 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2]。一旦政府官员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 都变成了一种说教, 权和钱则变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文强已经被判死刑, 他的死, 其实也是在警示世人特别是党员干部, 人是需要信仰和自律的。

2、某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诚信缺失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是对传统观念的破除, 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 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1978年, 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 2008年跃升至300670亿元。短短三十年, 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 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三位。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更是高达33.5万亿元。但也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陋习。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致使多名婴儿食用了问题奶粉而患上肾结石, 制造了一千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随后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也被查出添加三聚氰胺。这一事件的出现, 让我们认识到, 这已不是企业个人品行道德的问题, 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仰缺失。

3、大多数农民的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条件和收入条件的制约, 信仰物化、异化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 其中农民占八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改善。不仅解决了温饱, 而且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但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乏味, 集中表现在他们的追求和信仰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信仰物化、异化。一些农民有了钱不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而是进行各种享受, 买六合彩, 聚点赌博。有时他们也会给自己寻求精神寄托, 特别是当家中遇到病痛、灾难等变故无力自救, 就会寄托于宗教。近年来, 基督教传播已经出现了组织化的倾向, 大小教堂在农村随处可见, 每个周日去做礼拜的的人越来越多, 过去信徒大多是老弱病残, 但现在已经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渗透。虽然,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但我国的主流价值, 还是马克思主义, 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

二、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

信仰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或文化重塑的核心问题, 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所以, 重塑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最美好的共产主义学说, 它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也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3]。江泽民也曾多次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是我们的思想政治信仰。”[4]他还明确提出“四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5]所以说,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平民百姓都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邵道生《信仰危机与贪官之道》民主与法治2007年4月30日

[2]《列宁全集》第五卷, 第52页.

[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第131页.

传统信仰 篇8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征

通过对相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研, 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个案化的问题, 高校校园存在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 我们看到, 同社会上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同,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 感性大于理性。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 生理机能的日渐成熟并不能代表他们心理机能特别是思想的完全成熟。因此, 高校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 更多地来源于自身的感性认知, 而缺乏成熟的思考。他们更对地关注宗教的仪式, 更多地想通过宗教活动的参与能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未来生活提供“佑护”, 这种功利性的感性思想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对宗教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性追求相对淡薄。

2. 时尚高于信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校园已经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沟通日益密切, 特别是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 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时尚等早已经越过校园围墙, 进入到“象牙塔”内。作为莘莘学子的大学生, 越来越被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文化所吸引, 也越来越被西方电影、电视剧中的教堂婚礼等时尚礼仪所触动, 使得高校大学生们身陷宗教时尚无法自拔。

3. 表象大于深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宗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通过教义得以体现, 还在通过各种教堂或者寺院的设计, 塑像的艺术表现等来使宗教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气质, 给人以庄严、神圣、肃穆和美的享受。这种宗教的表象强烈地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他们仅仅对上述艺术感兴趣, 或者以为塑像等本身就是宗教, 而恰恰忽略了宗教教义所带给人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这些深层次内涵。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带来了西方文化包括宗教的强势推进。加之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转型期间带来的社会失范与结构重构, 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困惑,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思想困惑面前, 宗教所具有的道德教义和宣传的理念, 成为一些大学生解决内心困惑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方法。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年来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等亲人、朋友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在信仰宗教或者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中, 相当一部分是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家庭, 他们的祖辈或者父母都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信徒。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在宗教环境, 这使得大学生在遇到思想、心理等困惑问题时, 自然更愿意选择宗教解决方式。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造成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容易促使大学生转向宗教来寻求帮助, 以得到心理的慰藉。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由于方式简单、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等缺点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起到的功能和作用, 部分大学生通过信仰宗教这种方式, 来缓解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恐惧, 稳定自己的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内心平衡。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是一个事实。为此,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方面, 要看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也要看到, 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态度, 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避世的心态, 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的宿命观。为此, 应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保障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1. 确立“学校、家长”两个主体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两个主体, 这是由于大学生信仰宗教影响因素决定的。事实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信仰宗教, 其原因在于家庭或者家长的影响。为此, 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校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上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创新与家长共同开展信仰教育的机制, 明确家长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协同教育职责, 目标一致地共同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

2. 拓展“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三个载体

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宗教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 充实唯物论和宗教观内容, 通过课堂理论讲授, 引导广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使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要依托第二堂课, 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紧密围绕各类纪念日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开展诸如演讲大赛、书画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 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使广大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 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充实, 并养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

要依托党团组织建设与管理,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大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章和团章等的规定, 深化党团组织纪律的教育, 确保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摘要:当前,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信教人数也在逐步上升。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着感性大于理性、时尚高于信念、表象多于深层等特点。针对这样的宗教信仰特征, 高校可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传统信仰 篇9

一、信仰的价值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 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 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 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与行动。因此, 信仰属于精神范畴, 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 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 “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 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 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 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信仰属于文化现象, 是被动地依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发展、固化定型, 而它的指向又被划归于所依附的文化圈, “最终归属到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定的阶级”。信仰属于价值观念, 它构成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力和判别力, 指导人们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活动, 并时刻支配、调度甚至控制着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正如李德顺所说:“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 “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

二、信仰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对于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而言, 信仰可以检验主体理想信念的同质同向性, 并对主体理想信念具有无限制的强制性和趋同力, 直至归附于它的终极指向。

(一)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性评价

理想信念的确定是个体自我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只有上升到理性阶段, 才具有科学的情感指向, 并发展定型为科学的追求和愿望。信仰与理想信念的终极指向殊途同归, 信仰价值体系涵盖整个思想意识的理性层面, 并对理想信念上升到理性层面提供逻辑上的论证作用, 尤其对理想信念的价值指向和社会经验积累提供完整的理性评价。

(二)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终极指向

对于个体而言, 信仰是寻求绝对和终极的精神渴望, 是人的精神支柱, 始终引领着人们向无限递升的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 信仰所指向的终极价值正好为理想信念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同时, 理想信念本身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终极价值取向合理性说明的基础之上, 从而形成对未来价值目标的情感取向和行为诉求, 它的精神轨迹与信仰的终极指向正好是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三)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固化的精神形态

信仰是对文化价值的真理性认识和反映, 它的形成不是出于个体的某种嗜好, 也不是屈从于某个权威的命令, 而是根据满足个体价值需求的程度, 整合社会生活中分散的个体意识而形成固化的精神形态, 即共同信仰。共同信仰反过来对个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目标进行牵引和指导, 使个体的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情感张力, 并从中体验和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 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文化形态方面看, 孕育和培养信仰发生、发展的特定文化形态, 赋予了信仰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信仰的对象、信仰的追求、信仰的终极指向等方面都有它特定的精神机制在发挥作用。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应用范围和特定的取向, 并且统摄着一系列评价规范和基本准则”。因此, 信仰的价值体系成为人类思想观念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它积极地评价着人类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并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指南。

三、如何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

信仰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 除了依据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之外, 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层级结构和对个体行为的指导, 更直接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 在内容上

面对多元的文化格局, 信仰体现着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所以要始终用核心价值抢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信仰对文化形态的认同, 对内是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能量释放, 对外是表现在终极目标上的一种动力和支柱, 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合目的、合规律的探索和创造。当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动时期, 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成为高校信仰建设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 自觉调整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尊严”的思想共识和价值信仰,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高校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面对多样的社会思潮, 信仰体现着对主流意识的整合, 所以要始终用爱国主义唱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因此, 高校要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 客观、科学地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使爱国主义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 成为凝聚全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符号。

面对一时紊乱的道德秩序, 信仰体现着对主体行为的塑造,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理想人格引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风尚。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理想人格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经受了无穷的拷问和验证。今天, 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是将自我完全置身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 在领悟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文化心态和人格取向, 不仅要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的优秀品质, 而且要具备追求利益的经济职能, 更要在解决社会主义背景下人生的终极意义、恒久的价值关怀和道德的安身立命上富有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 信仰体现着对个体需求的满足, 所以高校要始终用和谐理论构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点。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生存意识的发生而发展的, 当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存状态时, 便自觉地萌动了对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无休止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定格为信仰。“和谐理论”的产生, 是实现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矛盾和解的协调发展, 表现了更高的思想和生活境界。因此,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和谐理念, 为全面解答广大师生不满意、不理解的热、难点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 在方法上

确立主渠道与主阵地统一的教育思路。作为高校信仰建设的主渠道, 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在发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 建立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需求与满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精神需求的基础上, 完全将信仰价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为信仰价值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持普适教育与个性引导的教育原则。从目前现状来看, 学生对信仰价值的趋同, 都是在客观现象的转述之下, 被动地形成对社会经验的初步认知和理解。因此, 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必须合乎个性发展与价值认同形成的规律。首先, 注重个体引导。除了采取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适教育外, 高校还要注意分析个性差异而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其次,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仰, 进而整合、提升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

实施学科渗透与专业捆绑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找准结合点。高校应充分挖掘各专业教学中蕴含的信仰价值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与成才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理想追求。其次要瞄准切入点。将信仰价值的相关内容渗透进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之中, 高校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遵循规律。高校要遵循信仰发生的规律, 尊重学生的情感认同,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正确价值、科学信仰的趋近和追求。

发挥校园文化与舆论导向的教育功能。首先, 高校要加强党在思想理论界的领导, 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传媒上的传播和宣传力度, 确立舆论宣传的正确理论导向。其次, 高校要正确把握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 积极开辟网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坚守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最后, 高校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舆论引导功能, 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入手, 提炼蕴含信仰价值导向的主旨, 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的人文环境。

(三) 在机制上

完善评价机制。在定性方面, 高校要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纳入信仰建设的目标、任务中, 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的重大作用, 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在定量方面, 高校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 鼓励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把价值认同体现到日常生活、同学交往之中, 在为别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 增强价值认同, 养成良好习惯。

完善整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对信仰建设目标进行整合, 使信仰建设的目标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相吻合, 引导学生在科学信仰的价值选择中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摒弃过去只依赖学校政工人员和教师的单一形式, 建立基础性、全员性、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确立全方位的信仰建设网络,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因家庭贫困、竞争力较弱、就业压力大而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 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 关注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增强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民主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建立公正、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 引导大学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完善控制机制。高校要加强信仰建设, 必须构建教育与管理互补的控制机制, 不仅要依靠道德观念进行教育, 还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融入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 对那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诋毁党的先进理论的种种谬论, 进行坚决的批判, 保证当代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现象的基础上, 消除对信仰本身的盲目排斥, 给信仰以应有的地位, 为确立科学的信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论信仰价值的发生.哲学研究, 1994, (5) .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3]李德顺.论信仰.

[4]张成珊.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建构.

[5]戴素芳.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障碍及其排除.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 .

[6]王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扬州大学学报, VOL10, (4) .

信仰浅析 篇10

贺麟先生在《信仰与生活》中指出:信仰是一个价值问题,是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问题,因而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根据信仰的虔信与确信两重内涵,信仰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科学信仰;第二层是对真、善、美、圣信仰,对良知的信仰及对规则的理性-----对善的信仰;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信仰。如对社会公平、法律的信仰。

信仰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人生信仰是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的信仰,是个体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个人人生信仰决定着个人的人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人的使命是个人所信仰的人生的目的的具体化和切实化。人生目的与具体的现实生活及个人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形成这个人的具体的使命。个人信仰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的体味不同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就有独特的设计。

信仰是人的心灵对真实或自己所认为的真实的强烈认同、确信与坚执。作为人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主要是对“虚灵的真实”的确信和坚执。哲学上的真实可分为感性的真实和虚灵的真实。感性的真实是同人的肉体感官欲望相系的经验物品、金钱、权力,以及对这些感性物的占有和支配所得的真实感。虚灵的真实是同人的心灵、精神相通的超感性的真切圆满的价值理想和期许,以及对此期许的追求和获取所达到的自足型、充实性和坚定性的真切体验,存在于人对自己心灵的回观、内省、体验之中。

政治信仰指某种对政治的理想,它通过组织可使政权得到实现。其中社会理想信仰作为特定政治信仰,是指特定民族或社会民众,对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终极发展归宿之理想的把握和持有。是一种超越个人人生信仰的“公众”信仰。在特定的社会或国家中,它可能表现为该社会的意识形态,并通过意识形态来维系。如果说,个人人生信仰着眼于个人对自己的前途命运的把握,那么社会理想信仰则意味着特定民族或社会民众对自身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发展之前景的向往与关怀。它着眼于“社会民众”,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是指特定阶级的共同信仰。阶级消亡以后,指特定民族或社会民众的共同信仰。

宗教信仰是三者之中最纯粹的,因为宗教是信仰的体现,是内心的超越力量。在宗教信仰中,一个人只要能够鼓起勇气、把做过的坏事说出来,那么在这一刹那,所有的过错就可以得到赦免。宗教可以把信仰中的人与超越力量的关系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表现出来的多元化现象,要尊重和宽容,甚至要欣赏。信仰往往展现为人内在对自我要求的定力。信仰中有各种仪式还可以帮助一个人舒缓压力、调适心态。一个人有了信仰,内心会有一个对照的超越力量,因此比较内省与内敛。

宗教信仰也有其特定的起源、社会利益的考虑以及独特的文化维度。托克维尔认为所有习传宗教都旨在把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心智引向一种精神境界。对制衡无限制的物质欲求,任何传统宗教都有其功能。现代社会中自由意识和世俗理性的增长,恰恰更需要宗教信仰的制衡,以达致社会生活的完善。精神世界的动摇,会促使人们力图依外在强制来建立秩序,这等于把自己交给独裁者去统治。宗教是“人性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可以使人心有所依托,不致在现世生活的动荡状态中心神不安。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信仰是非理性的,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也是无关紧要的。信仰上帝是一件极其个人的、充满激情的事,它不适合用任何方法进行论证。信仰是一种承诺,恰恰因为人不可能知道上帝的存在—“客观的不确定性”,才要求我们做出“信仰的飞跃”

人类最初的信仰形式是图腾信仰,认为某种动植物是同自己的族群有亲缘关系并能够保佑其平安幸福的力量。图腾观念所表达的是初民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切期许,它正是“虚灵的真实”的特殊表现形式。中世纪的信仰形式是神、上帝,已没有了图腾的感性形式,而直接诉诸虚灵的真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在经验世界中的确不存在,但人对“全知”、“全能”、“全善”的心灵期许和永恒追求却是真切的。文艺复兴后,西方人否定了神、上帝这种信仰形式,但并没有否定信念、信仰本身。“自然人”、“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观念是文艺复兴后新的信念、信仰形式。中国先秦至清代的文化以天、道、仁、理、无、诚等为信念、信仰的形式。它们都是同人的内在精神生命相契合的非感性经验的真实。近代以来文化以进步、自由、个人、平等、共产主义为信念、信仰形式,这些信念、信仰构成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心灵终极关切,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信仰要以超感性的“虚灵的真实”为确信和期待对象,是由人的存在结构、人的生活结构和人的本质诸方面决定的。因为信仰总是人的信仰。从人的存在结构看,人自身存在着肉体与心灵、经验和超验两个异质的因素。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人的肉体和心灵的异质性已有自觉意识,但灵和肉的区分成为一种文化观念是在中世纪。认为精神是人的内在方面,是自由的,肉体是人的外在方面,是不自由的。康德认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人一方面属于现象,具有感性经验特征,是自然界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人本身又有理性、精神,是由超越因果必然性决定的,是自由的。其次人的存在的“一体双元”结构决定着信念、信仰的独特品格。因为灵与肉的差异会导致它们追求对象的异质性。感性的东西并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只有虚灵而真实的对象方能满足精神的需要。信仰有着源于人的存在结构的根据,但这根据只能是人的存在结构中的心灵、精神维度。存在结构决定了人生活的二重性,即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又有独立性、自主性。在人的意识中,精神和心理是有重要区别的:后者对人的无知生理过程有着绝对的依赖性,而前者作为人的意识中的人文性因素对无知生理过程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性和独立性。张载提出的“心统性情”就是要把“性”(精神)与“情”(心理)加以区别。信念、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高层次内容,它要以自己的原则统摄和规范物质生活(这种统摄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灵魂的理性本质而非物欲才是人的最高价值和信念。人的灵魂因其理性而拥有内在的完满性,人没有必要信赖于外部事物和条件。以信仰为思想核心的基督教断言,肉体是卑俗的、罪恶的。“体贴肉体,就是以神为仇。”(《圣经·罗马书》第八章,第七节)康德为信仰留地盘,一方面限制知性能力,另一方面,反对幸福主义伦理观,强调“实践理性”的超感性特征。

中西方都以舍弃肉体、物欲、身体、生命、幸福申说人的信念、信仰,主要在于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人的精神生活主要包括科学、艺术、道德和宗教生活。它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圣信念、信仰都有功利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超功利的一面。正因为信念、信仰是对感性的真实的超越,对虚灵的真实的确信和坚执,所以使得持守信念、信仰的人能够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在种种艰难困苦面前保持坚定性、独立性、自主性和一贯性,使人具有个性和人格。(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

一个信仰缺失或信仰异化,规则不被信仰的社会,必然会浪费社会资财来冲击制度成本。缺乏宗教信仰,缺乏彼岸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性特征。其文化精神造就了中国人的“内圣外王”的个人人生信仰。但在消费社会中被“对物或金钱的依赖和崇拜”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仰所取代。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危机最本质地呈现为人们社会理想信仰的危机。个人人生信仰虽以不同的个人为载体但却并不是个人独自冥思的产物,而是特定的社会存在所造就的。在其“超越性”上和社会理想是同构的。在社会发展时期,个人人生信仰往往寄托于特定的社会理想中。信仰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超越。从超越的角度观察人们赖以存活的社会,关注当下的经济、政治生活状态,并且关注制约和引领这种社会的未来命运和发展方向的“社会理想”。在信仰的范畴内,社会理想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的最高层次和核心。是人对自身“个体有限性”的超越(“社会”才是对个体有限性的直接超越),也是对社会的当下状态的超越。

在人身上找不到科学逻辑要求的齐一性、单纯性、可还原性和可计算性。只能发现一种与生俱来且根深蒂固的微妙型、丰富性、多样性和模糊性。逻辑的必然性无法解决知识论范围以外的价值信仰问题。“感受到上帝的乃是人心,而非理智。”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信仰是伴随知识而起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知识的一个形态。构成信仰的知识,大都是无形间受熏陶感化暗示而来。源于理智之归纳演绎分析者少,感情之激动者多。信仰的养成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构成信仰的知识另一来源,就是天才的直观和对宇宙人生的识度。其中构成信仰的有机成分的理想与想象成为主宰行为、推动行为的决定力量。社会心理学家黎朋说:“决定人生和历史的真正因子,就是信仰。信仰是不可避免的。它构成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一个民族的信仰发生变迁,必有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随之而起。”詹姆士的《信仰的意志》认为,信仰是生存竞争的利器,是人生特有的权利。一个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是信仰造成的。相信它则真,不相信则不真。

信仰的种类:(1)宗教的或道德的信仰。道德的信仰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人性之善;相信道德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有道德信仰的人行为自愿遵循道德的法则,为善去恶自有道德的勇气,在某种意义上,道德的信仰即是宗教的信仰。因为道德是宗教的核心。离开道德而言宗教是邪魔歪道。(2)传统的信仰。是一种社会的信仰,如社会的权威和礼教、民族文化的信仰等。这种信仰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的结晶,其来源有时是无法追寻的。有时是自上而下,出于权威阶级的规定,目的在维持社会的治安和秩序的。这种信仰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公共信仰,对于个人是有强制性的。这种信仰的社会功用在于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使社会各分子间有一精神的联系。传统信仰是维系一社会或民族的统一性与持续性的要素,也是构成校风、国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的要素。它维系于风俗习惯、制度文物中,是构成礼教的核心(3)实用的信仰。实用的信仰是为生活的方便,行为的必须,事业的成功而权且建立的信仰。这种信仰无宗教或道德的信仰之深邃远大,无传统信仰之历史背景和社会力量。日常生活、实业、政治、军事上的种种信仰大都属于此类。这类信仰,一方面出于理智的计算,一方面亦基于经验的积累。三种信仰就来源而言,宗教信仰多出于天才的直观和理性的识度;传统信仰多基于不自知觉的熏陶、感化和暗示;实用信仰多缘于经验阅历和理智的计虑。

在西方,信仰问题的实质是道德、做人的问题。不能用对真理的追求取代对道德的追求。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但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汪丁丁, 知识为信仰留余地, 读书, 2000, 2-3

[2].王春成, 重筑信仰与拥抱宪政, 读书2009、3

[3].刘进田, 心灵的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超越力量是指人间的苦、恶、死等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

[2].傅佩荣, 《哲学与人生》)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下一篇:民用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