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信仰(共8篇)
民族信仰 篇1
摘要: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 与青海、甘肃交界。和甘孜州并列为四川的两个藏区聚居地, 也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主要分布着藏族、羌族、回族三种少数民族。宗教作为人类发展史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民族融合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横向沟通”作用。本位通过对阿坝州藏羌回民族现状的调查研究, 指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文化多样性的不断融合。
关键词:白马藏族,伊斯兰教,信仰,对策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并列的以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区。州政府驻马尔康县, 下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13县。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区为主。其北部传统上属于藏族安多地区, 西部金川县、小金县传统上属于康巴藏区。九寨沟县部分地区属于白马藏族居住区。阿坝州的回族主要居住在松潘县、阿坝县、大小金川、若尔盖县等地。羌族分布在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等地。本文试通过从藏族、羌族、回族三个方面对阿坝州的宗教信仰进行分析。
一、藏族宗教信仰调查
在四川藏区, 藏族民间有种说法:指藏族可分为嘉绒藏族、安多藏族、康巴藏族、白马藏族四个分支。嘉绒藏族和安多藏族、康巴藏族基本信仰藏传佛教。白马藏族信仰“万物有灵”。“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 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 嘉绒藏族分布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 帽子也多饰裘皮, 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安多藏族地区受蒙古和汉族影响较多, 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方面比较有特点。
藏传佛教, 又称西藏佛教, 俗称喇嘛教。据文献可靠记载。公元七世纪以后, 佛教由汉唐传入西藏, 也后由印度传西藏。经过藏族人民吸收和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西藏佛教。从十三世纪起, 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觉囊派等相继传入阿坝地区, 形成教派林立的局面。如阿坝县城东地区, 在方圆不足五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就有本波教, 藏传佛教觉囊派、萨迦派、宁玛派和格鲁派的寺院十余处, 由于各教派的宗教节日各不相同。”1像这种教派互相掺杂的现象, 阿坝地区其他一些地区也有, 但没有这么典型。更多的情况是在小区域范围内, 多以一个教派为主。如若尔盖县, 靠近甘肃省的纳摩区, 是格鲁派为主, 若尔盖县求吉区则以萨迦派和本波教占统治地位。到目前为止, 阿坝州已先后开放了本波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格鲁派等寺院二百余座, 其中有一座格鲁派的尼众寺庙。在阿坝地区, 许多宁玛派寺院虽然历史悠久, 较有影响, 但是, 许多寺院一直没有传承师, 凡事要升为喇嘛者, 都必须要到甘孜州的佐钦寺、白玉寺、噶多等寺去, 或都到青海省白玉寺去学经深造, 获得喇嘛之资位, 有许多寺院有活佛转世传承。经笔者初步调查, 阿坝地区除茂县外, 全州十三个县中十二个县都有藏传佛教的寺院约300余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阿坝地区为大渡河、岷江山岳江河地带, 处于甘肃省和西北地区进入四川的必经之地。近临汉区内通卫藏, 长期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在州内很早以前就有汉传佛教、道教的传入, 至今还保留有自宋代以来历朝各代在州境内所建的汉佛教寺院。
白马藏族, 被称为古代氐族的后代。宗教信仰是白马藏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马藏族的宗教信仰, 多为原始多神信仰, 通常是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形式出现, 他们崇拜四方大自然“神灵”和家神 (老祖先) , “白马老爷”为其最高崇拜偶像。
二、羌族信仰调查
“羌族是一个世界上十分罕见的拥有六千多年历史而留存至今的古老民族。世代生活在中国的西部, 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民族之一, 是研究我国古老民族的活化石。羌民族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的民族, 大体可分为释比的崇拜、动物神的信仰、植物神的信仰、自然物的信仰、图腾信仰。”阿坝州的羌族主要集中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理县、及黑水县等地。羌族的宗教信仰文化离不开释比文化, 羌族的释比是不脱产的宗教职业者, 没有寺院。他所需要的法器和经典都放在自己家中的经堂里。羌族主要信仰的是原始世界观的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羌族的信仰大致可分为:动物神、植物神和自然物神的信仰。
动物神的信仰, 鸡是羌人最通常的祭祀神的牺牲品, 用于招魂除邪、婚丧祭祖。牛是羌区各村寨指定点上以白石为神牛化身供奉。每遇旱涝灾害羌民都向村寨的山王菩萨还神牛愿, 望神免灾除难、保丰收、降平安。羊与羌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羌族供奉羊神, 凡遇三灾八难, 即以黄母鸡和白山羊祭祀。白狗用于羌人的吊狗民俗中, 用于判断来见的吉凶, 用于寨中的纠纷和争执, 还用于寨中寨规民约的遵守等。猴被羌人以猴神尊为智慧之神。羌族释比供奉猴头祖师, 相传它是释比的护法神。最早以前释比祖师爷是猴头人像。后来释比们做法事时, 头戴金丝猴皮做成的帽, 使用猴头法器, 摹拟猴的跳跃, 攀缘和翻滚动作舞蹈。
植物神的信仰。神林在羌族地区各村寨均有, 一般是柏杉或者青杠林。神林中供有象征山神的白石, 草坪中供奉象征天神的塔子神, 一年一度的塔子会等祭山活动在草坪上举行。神树是在羌族地区的村寨的高山腰或山顶生长, 一般都是百年或千年古树。且占据山梁, 羌人用于祈祷祭祀, 许愿还愿, 全村人都会尊为树神, 保护该树, 不许丝毫毁坏。谷神是羌族以青稞和荞麦尊为, 释比在做法会时, 请来青稞种子的古老习俗, 祭祀供品用炒熟的荞麦籽。
“羌族也存在在图腾形式的原始宗教信仰, 是一种万物有灵的多神教。以房顶神为例, 就有七尊, 供于房顶, 以白石为象征。它们是天神、树神、雪龙包神、百山神、黑山神、地盘业主神和房屋神。羌族地区确实存在在一种区别于“白石崇拜”的“巨石信仰”。这些巨石, 或被比拟为石鼓、石钟、石印, 赋予其神圣、奇异的色彩, 或直接作为崇拜的对象, 俨然是一地方的保护神。“4
三、回族宗教信仰调查
阿坝地区不仅是著名的“汉藏文化走廊”、羌族的聚居地, 而且回族进入阿坝地区也非常早。唐代回纥平息安史之乱有功, 唐王朝许其入贡, 以马易茶。当时松潘是唐代边陲重镇, 辖今阿坝州大部, 远接甘、青境内, 是唐代川边茶马道上最大的商贸集散地。波斯、阿拉伯、回纥商人自唐肃宗时期进入松潘, 参与茶马贸易以及以马易蜀锦的商业活动。此后, 回族商人在阿坝地区历代不绝, 并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有据可查、修建年代最早的清真寺是松潘东山清真寺, 毁于元末战火。近代以来, 阿坝地区的伊斯兰教信仰在四川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抗战”时期, 成都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还曾为松潘清真寺题写了“兴教救国”横匾, 现保存于松潘县清真北寺。现在阿坝地区保留清真古寺、拱北多处, 并有不少穆斯林。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据阿坝州调查, 该地区多系信仰逊尼派, 很少有什叶派。阿坝地区的伊斯兰教远在唐代就有了引入, 当时因唐蕃界地, 清末民初甘肃、青海由于伊斯兰教新老教派斗争关系, 不少回民又迁入今阿坝县城和若尔盖地区定居, 清真寺也在这些地区建立, 伊斯兰教的分布是以回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在州内松潘、茂县、大小金川、阿坝、若尔盖几县人口多, 清真寺也多些, 其他地方人口少, 清真寺也少些, 有的地方还根本未建起过清真寺 (但有回民居住) 。广大伊斯兰教信众过上了正宗的宗教活动, 清真寺里也有主持, 县里也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 清真寺内也建立了管理机构。信教群众也能满意的做“礼拜”和过“开斋节”、“升宵节”、“古尔邦子”和“圣纪节”等宗教节日活动。
四、阿坝州宗教发展思考
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 加大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度十分紧迫。由此可见, 只有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多形式、多渠道党的宗教政策的学习教育,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正确的世界观教育, 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崇尚科学。同时要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契机。
第二, 加强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 完善民族宗教管理的网络和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对非法活动场所, 要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情况清、工作直接的优势, 发现问题, 及时制止。
第三, 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以“围绕中心促发展, 凝心聚力筑和谐”为主题, 整合各方面力量, 拓宽组织网络, 延伸工作手臂,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每个村、社区选聘2至3名宗教工作联络员, 协助统战干事抓好统战宗教工作的落实和解决具体问题, 及时提供统综信息, 及时处理统战宗教信访案件及民间纠纷。
第四, “阿坝州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对宗教文化环境从适应到融合, 再到引导 , 方能最终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更新革发展民族教育 , 必须加强教育与宗教文化之间的联系。一定社会的文化在内容上总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反映 , 文化中蕴藏着人类劳动与智慧的丰富创造 , 它又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个体, 渗透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关系中。因此 ,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 实际上是沟通社会与个体 , 教育活动由宏观向微观转化的关节点 , 也是教育沟通不同社会以及社会的过去与未来的关节点 , 因此 , 现代社会的开放性 , 使我们不能再把教育发展的目光局限在传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方式上 , 从大教育的角度来进行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认为。”5
参考文献
[1]马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03) .
[2]陶斯文.共谋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首届羌族“瓦尔俄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 (08) .
[3]周毓华.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羌族文化重建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9 (05) .
[4]贡波扎西.羌族释比经典及其研究价值初探[J].西华大学学报, 2008 (02) .
[5]凌洋、李天昊、宋康.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06) .
民族信仰 篇2
土木工程学院 给排水专业三班 周杰 学号:20080130330
《风声》讲的是一个去死,不顾一切地去死的故事,是重新唤起人们民族信仰和爱国热情的饕餮大餐。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突然涌动出很多的澎湃——在这个现实而又物质的社会里,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激情,由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所冲击出来的激情。它也让我深深的体悟到了一种爱国的情怀,但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力量,信仰的力量。
在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年代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像“顾晓梦”这样的人,他们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鲜血和代价往往终其一生都不会得到回报,他们不会获得任何金钱等物质的利益,不会获得任何权势等虚荣的享受,也不可能拥有属于他们的军功章。但是无数的先辈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仍然选择了前仆后继,万死莫辞。究竟是什么驱动着他们,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来坚守心中的理想,其实晓梦早已告诉我们答案,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因为有了信仰,他们能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因为有了信仰,他们可以在黑暗之中看到曙光;因为有了信仰,他们可以在地狱之中找到天堂;因为有了信仰,他们能够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
就像顾晓梦最后的摩斯码——“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信仰,才能让这个民族度过千难万险,克服万重考验;才能让这个民族有尊严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垂不朽。
信仰啊信仰!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
信仰是一种情怀,是心中永不改变的坚持。信仰是一种激励与鼓舞的力量,是战胜一切的力量。信仰是自己一生见不到光明,但却为了别人能见到而付出生命。信仰,无须解释,像暗号一般,只要一脱口,就有人懂得,就能为此去死。信仰的“这个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第一真谛。”第一真谛(the First Truth),很多人将它理解为第一真理。其实truth并非真理的意思。它的意思是真的存在,即真实存在者[1]。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光辉民族。纵观古今,我们民族的信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和事实表现的呢?
中国古人,自孔子开始树立尧舜权威,后来《老》《庄》便开始对这些神圣权威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汉代儒者重新树立起权威,以尧舜、孔子为神圣,以六经为经典。魏晋学者接着予以抨击,以为仁义是腐臭,六经是糟粕。早期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权威,以其言说为经典。隋唐佛教重新评价权威,禅宗更是主张,逢佛杀佛,视权威、偶像如粪土。宋明理学重塑儒家形象[2]。历史的轨迹总是寻遍不一样的道路,不管在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上,信仰凭着何种形态,以什么样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演变和书写过,也虽然它是那样的变换不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信仰,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能够如此多彩和夺目,如此璀璨和耀眼。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的信仰更如一颗光芒万丈的明珠,指引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中华复兴、崛起而牺牲,而奋斗。
在那些无法遗忘的历史耻辱中,我们需要铭记住: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对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对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这之后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这期间,沙俄强占中国西北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84-1885,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新约》,列强获得了从缅甸等地近进入西藏的通路。
1894-1985,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巨额的战争赔款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清政府无能、卖国、丧失尊严的苟且偷生的时候,热血的中华儿女们,没有丧失自己的信仰——拯救中华,打败列强,复兴中华。这是他们的信仰,也是他们的使命。正是由于怀着这样坚定地信仰和信念,才让他们冲破层层阻挠,义无反顾。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边疆地区新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地区击退法国侵略者,冯子材领导镇南关大捷;甲午中日战争期中,邓世昌、黄海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851——1864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899——1900年,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这些震撼又血淋淋得史实郑重地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信仰的力量有多强大!信仰啊信仰!
而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60年里,岁月令山河巨变,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拥有建设国家的万丈激情和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
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信仰共产主义!我们信仰社会主义特色社会!我们信仰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结晶[3]。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正确的发展规范、协调和引导,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发展理论。诚如邓小平早就指出的:“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剧烈。而在这样激烈的竞争压力环境下,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开辟出一条光明而宽阔的新的道路。我们相信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相信一切能够胜利,是因为共产主义是我们唯一的信仰!而一个民族的信仰又是这个民族进步和奋发的所有源泉、动力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Thomas,Basic Writings of Saint Thomas Aquinas,Volume One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q.3a.4。
[2]沈顺福.论信仰的本质.山东: 东岳论丛,Mar.2009 V01.30 No.3(1):35—42。
历史变迁中的民族图腾信仰 篇3
关键词:历史变迁;民族图腾;信仰;凝聚力
人们不能自由超越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他们总受制于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生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别无选择的。在如此社会存在之中,民族群体始终伴随着人们所独有的意志和信念。2011年9月,《赛德克·巴莱》在全台湾上映,掀起了一股原住民图腾信仰凝聚力的风潮。
一、历史背景概述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懦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割让日本。同年8月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时任日本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发表关于“欲拓殖台湾,必先驯服生番。”的谈话。在文明与原始野蛮文化的交融,征服掠夺之中与雾社地区原著居民产生冲突,文化信仰的异同使得雾社地区相继发生了“深崛大尉事件”“人止关事件”“姊妹原事件”。也因此造成当地原著雾社群不同程度的伤亡。1910年,日本方面开始实施“五年理番计划”。与此同时,策划了第一次、第二次雾社方面讨伐行动,直至全面控制雾社地区原著居民。1913年9月,南投厅全面禁止刺青;次年实施“断发”禁止“凿齿”;此后,亦有反抗事件发生但短时间内皆被平息。1925年,原著居民通过台中师范考试成为雾社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高学历居民,并更名为花岗一郎与川野花子成婚。1930年,花岗一郎转任警察所执勤,在花岗一郎协助下,由赛德克族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率领各部落因不满日本当局长期以来苛虐暴政而联合起事,于雾社公学校运动会上袭杀日本人。爆发了著名的族群联合反抗运动即“雾社事件”。事件最终导致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自杀,参与行动各部族几遭灭族,数百原住民于高压情势下集体自缢。
二、图腾与赛德克巴莱
(一)图腾概述
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图腾源于北美印第安语,意为“亲属关系”,特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始于原始居民心理潜移默化的认同中,族群的起源皆与自然中某类物种密切联系,于是自先祖尹始便心存崇拜信仰。图腾是原始社会体制的普遍存在,是原始族群的精神向往,亦是面对大自然种种未知危机之下的精神寄托,维系着类聚物种的共同体。图腾在原始聚居生活中占据着最高的地位,在区分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获得、保护,直至发展成为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赛德克巴莱的图腾
赛德克巴莱民族世居台湾高山丛林之中,分布于高山沿溪左右的丘陵腹地或是沿山棱两旁的缓坡之地,以此为轴散步多个部落,部落往往以所处驻地区域为名。部落由年长尊者推荐部落领导人,加之祭司、巫师形成部落领导集团,区域集体意识演变成强烈的部落意识。赛德克巴莱民族以狩猎为生,狩猎更是为了与汉人交换物质维系部落生活最基本的生理生存所需。山林狩猎猎场便成为赛德克巴莱人至死捍卫的尊严,自此形成明确的领地主权意识。
万物有灵的图腾。赛德克巴莱民族坚信万物有灵,相信各种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同时神灵和人是相通的。相传其祖先便是生长在高山岩石之中的一棵树,名曰:“波索康夫尼”,一半是树一半是石诞生下了一男一女。树象征着永恒、永久、永生,树养育了世世代代赛德克巴莱人。也就是为什么赛德克巴莱人热爱这片猎场,不忍心砍伐一树一木。女人们集体将生命终结于树;莫那·鲁道最后走向深林;这一切源于树而归于树。树自始至终便成为赛德克巴莱民族的图腾信仰的一部分。
回归祖灵的信仰。莫那·鲁道的执着抗争之中,彩虹桥信仰不为是赛德克巴莱人的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动力。人如果相信往生信念的憧憬有时便无所畏惧,相信所肉体的死亡灵魂能够继续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赛德克巴莱人一直相信祖灵之家的存在,坚信先祖之灵不朽,向往彩虹桥彼岸肥美的猎场。
纹面的至高荣耀。赛德克巴莱人崇尚英雄主义,纹面是成为英雄的至高荣耀。赛德克巴莱秉承祖训:“真正的男人,死在战场上,走向祖灵之家。真正的男人才能守护肥美猎场”“真正的女人,善于编织红衣战袍”;“唯有真正男人与女人才能最终回归祖灵之家”。然而真正男人与女人的鉴定则是必须通过“彩虹桥”的守桥祖灵辨别是否有纹面。此外,男看手上血痕,女看手上老茧。由此可知赛德克巴莱民族中男以杀敌无数为荣,女以编织劳务为耀。男人在成人礼节之前必须血祭先祖草取敌人首级方可成为真正的男人,获得纹面的权利。
“彩虹桥”成为了贯通赛德克巴莱民族之间美轮美奂的图腾,是通往祖灵之家彼岸坚定的憧憬。在彩虹桥的图腾信仰背后延伸出来诸如:彩虹纹面、生命之树、凿齿的赛德克标志以及最为重要的赛德克巴莱英雄精神。
三、文化相对视域下的民族图腾
(一)民族图腾文化的割裂
在日据时期实施“理番政策”,对雾社地区教育模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整改,名义上进行文明普及,实际却是赤裸裸的文化灭族入侵和典型的强迫同化。文化教育模式下本土语言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从意识层面上对赛德克巴莱图腾信仰文化进行淡化。日本统治者使用各种方式强迫赛德克巴莱后代学习日语,原著居民日常生活中也必須运用日语交流。南投厅全面禁止刺青、“断发”、禁止“凿齿”,违之处以极刑,因此赛德克巴莱的图腾印记在后代之中消失殆尽。随着统治者对驻地林矿资源的掠夺,赛德克巴莱人被迫砍伐自古以来信奉的树之灵,以换取不被灭族的生存。自是连主权猎场的尊严也被剥夺全无。在种种的压迫和文化冲突之下,赛德克巴莱人一无是处,为求生活卑躬屈膝并沉浸在这苟延馋喘的日子里。民族的图腾更是近乎毁灭,随着时间的推移图腾逐渐被遗忘。
nlc202309012143
(二)民族图腾意识的觉醒
在影片中的一幕:“你死后是要进日本人的神社,还是要去祖灵的猎场”面对莫那·鲁道的训斥,花岗一郎潜入深思。这也昭示着一场文明和野蛮回归的较量,在后生看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然几乎日化,也毅然接受如此文明,但他们仍然无法融入日本社会之中。砍伐树木时雨后“彩虹”却是赛德克巴莱图腾“彩虹桥”印记的重新勾勒,后生求学的不平等待遇、劳工工薪的压榨、新婚中民俗的冲突也引发了回归先前追求祖灵生活的渴望。真正的赛德克巴莱人只有战死沙场绝不苟且偷生,毕竟这场杀戮被冠以太多的现代意义:文明的讨伐、同化的掠夺、信仰的摧残、文化的移民,这一切关乎民族的根本。于是一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压迫中的反抗意识在酝酿待发。
(三)民族图腾凝聚力的重塑
在阶级压迫到达了极限,激发了德塞克巴莱人强烈的主权意识。被统治以来头目莫那·鲁道一直在踌躇与沉思,在祖灵之家的召唤与被这所谓的文明侵蚀之间难以抉择,在没落无助之时头目莫那·鲁道再次接受到祖灵图腾的召唤以及接下来后生们对祖灵图腾强烈彪炳。对于回归赛德克巴莱正真男人的渴望,决定用死亡来捍卫赛德克巴莱的图腾血祭祖灵。用生命去追寻那种更自由的理想境界即祖灵之家的猎场。野蛮与文明的凌驾势必会引起冲突与抗争,然而信仰的图腾往往是一切涣散族群的向心力、凝聚力。赛德克巴莱人民族危机意识的觉醒,源自于利益的一致的信念即通过“彩虹桥”回归祖灵。决定追求祖灵之家的召唤无疑是做好了选择死亡的方式!为了共同的猎场以及那三十年久违的赛德克巴莱真正的男人,赛德克巴莱民族向日据区联合发起反抗运动,爆发了著名的民族对日宣战事件即“雾社事件”。女人们也为英雄们减负集体在深林里上吊自尽回归祖灵。赛德克巴莱民族无所畏懼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凝聚力都离不开图腾信仰的坚持!
结论
无论历史如何动荡变迁、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不变的是民族图腾的传承与召唤。民族图腾的信仰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给予困境中的人们以信心、勇气、庇佑。“一股绳”的强大共同体,无论多大风雨皆有所向睥睨之智。进而中华民族之图腾,亦是凝聚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体的强大的精神纽带,具有穿越亘古、绵绵不绝的伟力。因此,民族图腾与团结凝聚民族发展的研究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主编:《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礼仪·乡情·宗教》,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版;
[2]郭琦.永不消逝的民族-《赛德克巴莱》.文学艺术.2013年第5期总第127期;
[3]林建华.图腾情结与民族凝聚力.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七期;
[4]秦娜.从《赛德克巴莱》看文化认同对族群的影响.智富时代.2015年第一版;
[5]陈键兴.讨回历史的正义: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苦难与反抗.两岸关系.2015年11期总第221期;
[6]《中华民族风俗词典》;
作者简介:汪德敏(1992-),男,海南。硕士研究生学历,北方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地区与民族政策发展研究。
民族信仰 篇4
(一) 信仰的概念。
所谓信仰, 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的信奉和尊敬,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的诞生有很多说法, 所以信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二) 信仰的特点。
信仰具有神圣性和稳定性, 一旦人有了信仰将会表现出在信仰的指引下做出比较稳定的行为等;崇高性和激动性, 信仰会促使人出现为了信仰而牺牲的决心等;认同性和归属感, 一旦人有了信仰, 就会有很强凝聚力等;感召性和服从性等特点。
(三) 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的灵魂, 是政党的旗帜和标志。当然信仰中也会出现正确的信仰和错误的信仰, 正确的信仰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错误的信仰会起到消极或破坏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情况的基本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信仰不仅会关系他们是否会成才, 更是关系到他们是否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正能量, 所以, 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正确信仰的培养。
第一, 当代大学生中党员的信仰现状。主要表现为入党前因共产主义信仰不端正, 而出现的入党动机不纯正问题, 比如:入党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入党是因为学校要求、入党是家人的要求等客观的、外界的诱因。在从事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谈话, 了解到有些学生虽然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 但是在问到他们的信仰时, 却有一大部分学生回答的却不不是共产主义信仰;入党后的大学生则出现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等问题。
第二、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在内容上多样化。根据某新疆高校一千名大学生的信仰调查, 其中有43%的大学生信仰自由主义, 剩余部分的大学生也有不同的信仰, 比如信仰金钱、权力, 有的大学生却是没有信仰。
第三、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趋向功利化。主要表现为外在的物质激励和权力激励要超过于自身的精神激励, 价值取向逐渐向现实主义转变, 在利益面前不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少数民族学生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现象, 主要包括穿戴宗教服饰、参与宗教活动等。
三、导致出现当代大学生信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缺失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现在的大学生, 接触外界的媒体越来越科技化和现代化, 通过各种途径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但在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同时却没有对西方从古至今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所以就导致出现对西方文化了解的断层和盲目崇拜等问题。
第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大学生信仰的功利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仍然处于不稳定阶段的大学生, 使其在信仰上发生扭曲和冲击。同时改革开放30年,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在无声无息的被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 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利益化。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薄弱导致大学生无法确立坚定的、正确的信仰。高校的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多的也就是思政方面的文化课程, 日常生活中的思政教育环节比较薄弱, 所以导致了大学生的信仰的多变性等问题。
第四、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和家庭环境熏陶的影响。近几年, 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比较活跃, 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对各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精神侵蚀, 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也严重扰乱了新疆的多民族团结和稳定。
四、进一步端正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措施
首先, 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对于大学生中的党员以及预备党员、积极分子, 要加强他们的共产主义的信仰, 积极组织学习党员理论知识和进行“红色足迹”的各种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增进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学院、辅导员、班级、干部联系班级等方面层层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使其确立正确的、坚定的信仰。
其次, 指导大学生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更加全面的分析中西方文化, 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 可以做到结合我国现实, 从自身实际出发, 确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后, 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做合格守法的现代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该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在“三股势力”面前能够做到不动摇, 做懂法、守法的当代大学生。
摘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域辽阔的地方。正因为新疆特殊的原因, 给新疆带来了多民族的文化和思潮。新疆现存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等六大宗教, 尤其是近几年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影响, 新疆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问题, 而这些大学生是各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是维护民族稳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传递、批判、创新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所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查阅资料、理论研究等方法, 从大学生信仰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如何端正当代大学生信仰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
参考文献
[1]徐艳, 吴新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形成的归因分析——基于态度形成理论的视角[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2]吴新平, 徐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视界中的族际交往[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3]黄鑫, 张宝成.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
[4]杨晓婉.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机制研究——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商, 2015 (07) .
民族宗教信仰对照检查材料 篇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 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 由的精神相违背。事实上,我们党关于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一原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下面结合自身实际就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宗教的认识方面
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有时仅从宗教本身出发,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不能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二)对不准共产党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的认识方面
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不信仰宗教,在这一点上我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不动摇坚持这一原则,在思想上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在实践中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坚决执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对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
本人工作扎实,不虚不漂浮; 思想充实,不信歪理邪说;待人诚实,不搞庸俗哲学; 理想信念坚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对是否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方面。
之前认识片面,总觉得国家可以人为的进行行政干预,让全社会和所有公民都不得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看来这样的认识是不符合规律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不信仰宗教,为什么要制定和贯彻宗教信仰自 由政策呢?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揭示了 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具有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只有宗教赖以存在的外部根源全部消失后,宗教才可能消亡。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之前,正如列宁所言,以行政力量消灭宗教的企图,只能提高人们对宗教的兴趣,反而会妨碍宗教真正的消亡。可以说,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基于这样的科学认识,我们党主张既不能用行政力量发展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消灭宗教,而必须根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通过宗教信仰自 由政策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在这一点上认识不够。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及林业干部,我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战略部署,突出重点,持续发力,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树起来、立起来,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一是要牢记党员身份是第一身份,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做到“四个自 信”,做彻底的无神论者,切实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筑牢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
二是要严守纪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增强执行力,坚决不做“两面人”,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注重细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要强化细节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敏感性,不出入寺庙教堂等宗教场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力宣讲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
总之,我认为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要自觉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应当积极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为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x的良好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宗教信仰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模板【二】
按照教育工委关于召开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以及支部关于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安排,我就个人查找的问题对照检查如下,请同志们评议。
一、个人对信仰宗教的认识
我认为,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这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本人在对待信仰的问题上,坚决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我坚持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价值导向,坚持不信教不参教,从心底里把不信仰任何宗教当成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自查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够“实”。虽然坚持了周例会学习制度,但往往是组织安排什么就学什么,学习方法多停留在听听传达的文件、读报纸上,没有系统深入学习关于党员政治素养、宗教政治理论、民族工作政策方针等,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笔记,记得少,学习深度不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
二要求自己不够“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认为在对党的信仰立场坚定,对宗教信仰、封建迷信是抵制的。但对照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的行为表现,意识到自己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够强、要求不够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以前旅游景点时,有随众心里,大家都烧柱香,自己也跟着烧柱香、拜个佛;二是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凑热闹赶过大佛殿庙会、茶坊庙、大佛寺庙会;三是亲友婚丧嫁娶,也偶尔参加过介于风俗习惯和封建迷行活动之间的祭拜、吊唁等。现在想来,以前的这些不以为然的行为,确实与党员身份格格不入,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三党员先锋作用不够“好”。平时认为,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坚定的,自己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就行了。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未能时刻保鲜,社会上各种层出的宗教活动,网上传播的封建迷信活动,总认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党员,没有做到以党员的身份,发挥引导、宣传作用,把自己混同为普通群众,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落实整治工作不够“深”。按照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认识到自己在整治工作中,没有在结合实际工作上下功夫,比如把整治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了解帮扶对象是否是党员、是否信仰宗教等,了解科室其他干部职工或者亲属,有没有信教参教等等,间接也反应了我对全面协调开展工作的不足,在工作中缺乏综合性、统筹性考虑。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剖析其产生根源,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根子深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性修养弱化。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决做到保持政治清醒,但打心底还认为“党性”看不见、摸不到,党性修养强不强,跟工作的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总是把党性修养、品德修养更多地放在口号上,以具体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重前者轻后者,没有严格要求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也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自律上。个人对“三观”的改造缺乏自觉性,没有与时俱进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来提高党性修养,时间久了,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党性的锻炼,进而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
二理想信念不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久而久之,自己对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等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见怪不怪,甚至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无动于衷,对一些宗教活动、封建迷行思想也从最初的不斗争,慢慢演变成了不反对、进而视而不见,精神之钙逐步流失,逐渐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方面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忽视了一些小节和细节上的自律和担当,片面的认为整治工作是“组织”的事,自己管好自己就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是由于自己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严以律己上的时紧时松,使自我满足的心态常常趋于主导地位,自律能力慢慢退化,对社会各种思潮的鉴别力有所下降,进而面对困难问题,没有很好的针对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以至于工作中表现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
四、下一步改进方向
通过认真对照检查,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系统、全面、融会贯通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自治区党委xx全会、xx全会精神等。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开创工作新局面。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科室业务和人员的管理,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思想上都要做到悉心关心和指导,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在新形势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具体工作中,团结干事,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工作氛围。切实把遵规守纪和解决困难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工作的落实,把各项工作往深做,往实做,往细做。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刻刻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不受任何宗教迷惑,自觉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进一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家人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组织、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民族宗教信仰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模板【三】
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第十二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根据李俊镇党委要求友爱村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我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我剖析自查,根据本次组织生活会主题剖析如下:???
(一)理想信念方面。我始终坚信,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强调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绝不应该信仰宗教,绝不应该参加各类宗教活动,没有组织批准绝不可以参加宗教事务管理活动。
(二)党性观念方面。本人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修养,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观察事物、了解事物、处理问题,约束自己、改造自己。???
(三)遵纪守规方面。做合格共产党员,必须要做到执行纪律合格。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明确要求,共产党员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得信仰宗教,中纪委发文指出,共产党员绝对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在宗教信仰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垂范,坚决执行党的纪律,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严守信仰底线,不信仰宗教,我个人始终把做一名合格党员作为对自己的标准,坚决不信仰宗教,不做表面合格、背后信教的两面人,坚决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
(四)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方面。党历来主张在宗教问题上坚持两点论:一方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政治上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加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宣传教育,在思想上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第一书记,目前在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方面抓得还不够紧,与个别信仰不坚定的党员、党性原则不强的党员谈心谈话、转化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大。???
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宗教外部环境复杂、内部关系复杂、人员身份复杂、宗教信仰场所复杂导致对宗教认识不透彻,宗教活动与传统文化活动之间边界模糊,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还是个人能力不足、学习不到位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以党章、《条例》等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一切行为都在纪律这把尺子的测量范围内,时刻保持不触红线、不破底线、不碰高压线的警醒,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党规党纪的要求,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专题培训、宗教基本知识考试、完成相关心得体会,用组织力量进行自我净化、用制度力量进行自我完善、用作风力量进行自我提升。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我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然我们选择了共产党,就要时刻牢记入党誓词,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为党工作的职责,始终遵循党章党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觉做到信仰上更坚定、党性上更纯洁、守纪上更自觉、干事上更勤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民族宗教信仰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模板【四】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思想后,结合本人的实际,认真分析,深刻剖析了本人在民族宗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问题及原因进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现形成以下对照检查材料:
一、存在问题:
1、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团结信教群众,敌对势力也在争夺信教群众,试图把其变为同党和政府对抗的力量。因此,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作为一名党员,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信教群众尤为重要。此项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薄弱点。
2、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此方面,本人尚不能很好很透彻的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对一些宗教思想、正确的民族风俗和宗教极端思想不能清楚区分,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宗教政策的积极作用。
3、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宗教发展,用中华优秀文化涵养我国宗教文化。自觉抵御境外渗透,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在此方面,作为党员,对一些信教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信教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现阶段我国宗教中国化得正确涵义。
4、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需要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注意划清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并非涉及宗教的都是宗教问题,不能把宗教问题泛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平时忙于业务工作,对于宗教工作法治化方面的知识学习的还不够。
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并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
2、深入群众中,积极宣传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团结信教群众,积极与之谈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教会信教群众识别宗教极端思想,抵御境外渗透。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做坚定的无神论者,不参加宗教活动,正确区分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加强学习宗教工作法治化方面的知识。
按照教育工委《关于召开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以及支部关于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安排,我就个人查找的问题对照检查如下,请同志们评议。
一、个人对信仰宗教的认识
我认为,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这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本人在对待信仰的问题上,坚决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我坚持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价值导向,坚持不信教不参教,从心底里把不信仰任何宗教当成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自查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够“实”。虽然坚持了周例会学习制度,但往往是组织安排什么就学什么,学习方法多停留在听听传达的文件、读报纸上,没有系统深入学习关于党员政治素养、宗教政治理论、民族工作政策方针等,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笔记,记得少,学习深度不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
(二)要求自己不够“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认为在对党的信仰立场坚定,对宗教信仰、封建迷信是抵制的。但对照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的行为表现,意识到自己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够强、要求不够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以前旅游景点时,有随众心里,大家都烧柱香,自己也跟着烧柱香、拜个佛;二是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凑热闹赶过大佛殿庙会、茶坊庙、大佛寺庙会;三是亲友婚丧嫁娶,也偶尔参加过介于风俗习惯和封建迷行活动之间的祭拜、吊唁等。现在想来,以前的这些不以为然的行为,确实与党员身份格格不入,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三)党员先锋作用不够“好”。平时认为,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坚定的,自己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就行了。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未能时刻保鲜,社会上各种层出的宗教活动,网上传播的封建迷信活动,总认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党员,没有做到以党员的身份,发挥引导、宣传作用,把自己混同为普通群众,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落实整治工作不够“深”。按照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认识到自己在整治工作中,没有在结合实际工作上下功夫,比如把整治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了解帮扶对象是否是党员、是否信仰宗教等,了解科室其他干部职工或者亲属,有没有信教参教等等,间接也反应了我对全面协调开展工作的不足,在工作中缺乏综合性、统筹性考虑。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剖析其产生根源,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根子深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性修养弱化。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决做到保持政治清醒,但打心底还认为“党性”看不见、摸不到,党性修养强不强,跟工作的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总是把党性修养、品德修养更多地放在口号上,以具体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重前者轻后者,没有严格要求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也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自律上。个人对“三观”的改造缺乏自觉性,没有与时俱进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来提高党性修养,时间久了,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党性的锻炼,进而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
(二)理想信念不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上的不以为然,促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未能与时俱进。久而久之,自己对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等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见怪不怪,甚至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无动于衷,对一些宗教活动、封建迷行思想也从最初的不斗争,慢慢演变成了不反对、进而视而不见,精神之钙逐步流失,逐渐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方面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忽视了一些小节和细节上的自律和担当,片面的认为整治工作是“组织”的事,自己管好自己就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是由于自己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严以律己上的时紧时松,使自我满足的心态常常趋于主导地位,自律能力慢慢退化,对社会各种思潮的鉴别力有所下降,进而面对困难问题,没有很好的针对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以至于工作中表现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
四、下一步改进方向
通过认真对照检查,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系统、全面、融会贯通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等。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开创工作新局面。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科室业务和人员的管理,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思想上都要做到悉心关心和指导,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在新形势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具体工作中,团结干事,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工作氛围。切实把遵规守纪和解决困难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工作的落实,把各项工作往深做,往实做,往细做。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刻刻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不受任何宗教迷惑,自觉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进一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家人做到不信教不参教,不组织、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民族宗教信仰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模板【五】
按照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安排,通过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围绕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情况,下面我就对党员宗教观的认识及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请同志们批评。
一、对照自查情况
经自查,本人不存在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宗教活动的情况,不存在传播不信马列主义、宣扬宗教迷信活动的言论。但通过这次对照检查,自身在理论学习、筑牢信念、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党的宗教理论政策学习理解不深不透。对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理论和政策的紧迫性不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原著、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离真正学懂、理解透还有差距,对我区回汉两大主体民族的信仰和主要的风俗习俗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在一些涉及宗教问题的是非分辨,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宗教与风俗的界线划分上存在一定的概念模糊。二是对待党员信教问题的政治敏锐性还不强。对宗教与宗教问题两者的区分认识还不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思考宗教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还不强,联系实际不紧密。对社会上、网上一些宗教、迷信思想有时半信半疑,对遇到的一些不当言行,缺乏带头发声的勇气,表明态度不坚决,有事不关己的思想。三是倡导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风尚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要向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共产党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受限于民族宗教理论学习的欠缺,自身在积极主动、理直气壮地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方面的责任担当意识还不强。
二、理解认识及下一步改进方向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x又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管是在哪个行业、从事哪项工作,如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对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没有学懂弄通,理解的不深不透,在复杂的情况面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很难划清是非界线,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对工作中出现的、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分不清是对是错。对自身来讲,要下功夫从读原著开始,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学懂弄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了解我区两大主体民族的信仰和主要的风俗习俗,做到能讲清楚,说明白,知道可为、不可为和如何为。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遵守政治纪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教这一政治纪律。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共产党员信仰宗教,违背党的性质,违反党的纪律,其危害是导致唯物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地位丧失,党组织高度集中统一优势的动摇,势必消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因此,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决不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民族信仰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3-02
在国家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教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于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间通过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展开了调研,对学校少数民族大学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二位课题组成员在学校三年级和四年级数十个班多个专业约千余名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研究。由于全校两万多师生中才一千余人是少数民族,而且分散在两个相距数十公里的校区,调查难度很大,因此此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总共只发出了80份问卷,回收70份,无效2份,有效问卷68份。
(二)调查内容
选择题本次调查问卷总共设计了13个,单选为主,个别是多选题。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对宗教信仰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宗教在大学传教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对传教的态度。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课题组通过对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这其中女生2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6.7%,男生43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3.2%。苗族11人,占總数的16.2%;土家族25人,占总数的36.7%;侗族1人,占总数的1.4%;满族5人,占总数的7.3%;藏族4人,占总数的5.8%;彝族4人,占总数的5.8%;壮族6人,占总数的8.8%;蒙古族2人,占总数的2.9%;布依族2人,占总数的2.9%;回族3人,占总数的4.4%;白族1人,占总数1.4%;仡佬族1人,占总数1.4%;毛南族1人,占总数1.4%。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来自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为16人,占总数的23.5%;来自农村的52人,占总数的76.5%。就这点而言与笔者实际了解一致,学校来自农村占大多数。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来自富裕家庭的人数为0,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来自中等家庭,人数为39,占57%,而来自贫穷的人数则为25人,占总数的43%。
二、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
(一)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1.信教少数民族学生比例
根据收集到的问卷统计后得出结论: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少,比例不低。信教者人数为16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3.5%;不信仰人数为43,占总数的63.2%;不信仰但感兴趣人数7人,占总人数的10.2%;对宗教感兴趣处于朦胧状态人数为4,占总数5.8%。
2.宗教信仰选择
根据调查,有宗教信仰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7.6%,其中选择天主教的为0人,;选择伊斯兰教的1人,占信教者比重为8.3%;选择佛教为7人,占比为58%;选择基督教(新教)人数2人,占总人数16.6%;选择其他宗教人数为2,占总人数16.6%。参与调查的5名藏族同学都信仰佛教,这与平时我们认识一样:藏族全民信仰喇嘛教。
在选择信仰宗教原因上,选择“求得神灵庇护并赐福”人数为0人;选择“追求真理”人数则是0人;选择“获得心灵的慰藉缓解压力”是1人,占总数8.3%;选择“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和对宗教的崇拜”人是8,占总数66.6%;选择其他原因有3人,占总数的12%。
3.接受宗教途径中受文艺作品和新媒体影响人数最多
在回答受宗教影响途径中,有25人受到文艺作品影响最大,占总数36.7%;信息时代,新媒体影响日益剧增,人数达20人,占比为29.4;而阅读宗教书籍的有11人,占总数16.1%;受家庭影响有13人,占总数19.1%;受朋友影响仅有1人,仅占1.4%.
(二)少数民族学生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依据调查结果,让人很意外地发现只有很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很多的认识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参加调查的学生中选择“一种学说,试图解释科学无法解释的领域”人数为10,占总数的14.7%;居然只有6人选择“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占总数的8.8%;而选择“一种拉拢人心、控制思想的工具”的则有5人,占总数的7.3%;选择“一种思想状态,坚定不移的信念”则只高达33人,占比高达48.5%;选择“一种获悉冥冥之中命运的途径”仅有3人,占比4.4%;剩下的14认为说不清楚”,占总数的20.6%
在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宗教上,认为宗教“有益”的有9人,占总数13.2%;选择“有害”为2人占总数2.9%;总共只有1人选择宗教“有害无益”,占总数1.5%;选择“无益无害”的有6人,占总数8.8%;选择“看情况,有益也有害”的同学有28人,这是最多选项,占总数41.2%;认为“说不清”的同学有8人,占总数11.7%。
在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上,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选项值得我们深思。选择“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仅有2人,占比仅为2.9%;认为两者是“相互补充,没有矛盾”的同学有14人,占总数的20.6%;选择“对立有矛盾,但各得其所”的有30人,占总数44.1%;剩下的22人选择“说不清楚”,占总数的32.3%。
(三)宗教在大学传教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对传教的态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调查反馈,形势喜人,几乎没有宗教人士在学校传教,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传教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根据回收的问卷,只发现极少数学生遇到过在学校有人向其传教,选择“经常”的人数没有;有4个同学选择“偶尔”,占总数的5.9%;剩下的64人选择了“没有”,高达94.1%。
如果面对传教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会“委婉拒绝”,人数为62,占总数91%;仅有1人会“欣然接受”,占比为1.5%;选择“偶尔参加”为5人,占总数的7.4%。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据此为了促进高校民族团结和校园和谐,下面在此提出一些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对策和方法。
(一)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选修课
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显得相当浅薄存在很多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是不利的,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选修课,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正确看待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较多的高校要挑选和培养有宗教学专业基础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熟悉的老师担任宗教课教师,如果老师本身是少数民族更好,这样更有利于拉近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基本观点以外,還要向他们讲授目前我国基本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身份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全民信教,老师在授课中要特别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老师最好在上课前从相关学校管理部门了解到选课学生的相关情况的,以便有更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有效达到授课的目的。
(二)强化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联系机制
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和管理是一件复杂而独特的系统工程,处理不恰当会引起难以预计的效果。很显然,光靠学校来管理,是很难处理好,学校由于资源和专业知识的匮乏,光凭自己一己之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学校所在地的宗教和民族管理部门恰恰在这方面有专长: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把握有度,这就可以有效的弥补学校的不足。
因此学校和民族宗教管理部门应该强化沟通联系机制:比如学校提供讲堂,请民族宗教管理的部门不定期讲解国家相关的民族宗教政策;学校可向民族宗教部门通报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情况,可向民族宗教管理部门求助寻求良策。只有这样多方合作,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完成党和政府的期望,培养出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采用新媒体引导和管理宗教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虽然传统途径依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宗教影响的重要途径,但是新媒体对其影响正在与日俱增。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接触新媒体,很显然新媒体对他们影响重大。
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上相关部门就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利用新媒体,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宗教观引导和管理。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微博、微信、QQ和易信来传播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其他宗教文化知识;据调查其实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很多同学对宗教只是感兴趣,这是缺失理想信念造成,所以学校有必要利用新媒体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引导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温英杰.民族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3).
民族信仰 篇7
国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 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1]然而国家法并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国家法显得相对萎缩。相反, 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伦理、道德等习惯法却倍受民众青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习惯法的一种, 是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 世代相袭, 不断发展并为本民族成员所信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背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 是“活的法律”。在外界眼中, 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宛如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真正维系民族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社会秩序, 而这种社会秩序的生成主要依赖对“宗教”和“习惯”的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它的产生并不仅依赖于宗教, 同样可以作用于法律。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 也有助于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的契合。
二、法律信仰定义之解读
伯尔曼曾说 过: “法律必须 被信仰, 否则将形 同虚设”, [2]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进行了一些定义: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崇尚”;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体验”;[3]“法律信仰从主体之心理因素观察, 应当和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相同”, “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 ”[4]法律信仰“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情怀。”以上观点都具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将法律信仰主体的信仰程度扩大化, 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热衷。二是把“法律信仰”等同于“信仰法律”, 即信仰的对象为“法律”或“法”。卢梭曾说过: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可见, “法律信仰是关于人类世俗社会生活秩序与规则的信仰”, 实质在于对法所具有的普遍性与最高价值的认同与期待。因此, 法律信仰应当同时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主体对法律的认同, 二是法律本身应当呈现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法律必须顺应民族的文化、贴合民众的生活, 不能与民众一贯导行的价值相悖。同时, 法律应当具备公平正义的内涵, 值得公众追求。
三、法律信仰对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作用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具有“封闭性”和“人性”, 这与国家法秉承的“开放性”和“理性”势必产生摩擦, 此外, 少数民族习惯法“自下而上”的产生与国家法“自上而下”的实行更是加剧了二者间的冲突。如何使二者有效契合, 法律信仰的树立为我们提供了方法。
( 一) 法律信仰的树立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首先, 民族习惯法生存的客观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生态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共存共荣。因此, 土地、草场、水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民族习惯法中早有体现, 如:藏族的“放生”习惯、蒙古族的“轮牧”制度以及宗教对“神山”、“神水”、“神兽”等自然物神性的赋予都为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其次,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处理纠纷时注重调解, 调解是以群众之间的亲善和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以礼俗和习惯法规则来处理问题。这使得习惯法这种自生秩序方式不仅效率较高而且成本较低, 同时在方式上有其更符合民族心理。再次,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艰苦, 部落与族群的发展离不开彼此的互助, 故而, 民族习惯法中多有关于“尊老爱幼、救助孤寡、生产生活互助”的规定。这些都是民族习惯法精华所在, 国家法对其应当承认并尊重。对民族习惯法良性因素的吸收不仅使国家法更容易被本民族成员接受, 也是国家法增强内在动力的最佳途径。
( 二) 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民族习惯法必然有它的“有限性”与“落后性”。习惯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有些纠纷甚至依靠“神判”来解决, 惩罚手段野蛮落后, 判决不公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 苗族的“包办婚”等规定都表现出父母包办、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观念, 与我国的民主法制格格不入; 此外, 因为草原、水利、林木等纠纷引起的群众械斗、报复性偷盗、抢劫案件都严重危害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些问题, 国家法应立足于地区现状对习惯法予以修正, 运用法治理念及时消除习惯法中野蛮、封建因子, 将公平正义的宏观精神渗透到民众日常的微观生活之中, 使之成为维护民众权益的有效武器, 从而树立国家法在民众心底的威信。
四、结语
民族习惯法从产生、发展到与国家法契合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张力, 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 法不是存在就能树立其权威, 法应当紧密贴合民族生活、顺应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精神。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沟通、妥协需经历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 但二者最终会趋于一致。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为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提供了途径, 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推动国家法向主体的意识形态靠拢, 使法具备更为实在的精神。
摘要:法律信仰既包括主体对法的认同, 又包涵法自身的价值, 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还有助于国家法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关键词:法律信仰,习惯法,国家法,契合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旺红.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A].法制现代化研究[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民族信仰 篇8
超越文化的诗圣
记记者者::看过你所著的《诗圣诗史论》, 对杜甫“诗圣”名号的由来以及关于“杜诗”的定位, 做了很详细的研究和说明。你眼中的“诗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祁祁和和晖晖::韩愈说:“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 元祯说杜甫:“上承风骚, 下启后世”, 梁启超称他为“情圣”。中国的诗人千千万, 唯有杜甫被称为“诗圣”, 他不是皇上册封, 而是历史筛选的圣人.他的诗是天下独有, 在写作风格上一改魏晋以来诗歌的萎靡不振, 在艺术技巧运用上, 承上启下, 兼有其它各家诗人之所长, 堪称当时最优秀的诗人。在我看来, 杜甫不仅仅只是一个“诗圣”, 他的成就早已超越了诗歌的界限, 他应当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个文化圣人, 而且他甚至超越了文化, 成为中国能力的圣人。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他都体现了中国人最积极的一面, 堪称中国道德文化的典范。从诗歌的圣人, 文学的圣人, 文化的圣人到能力的圣人, 杜甫都当之无愧。
记记者者::杜甫真正居住在成都其实只有3年多的时间, 但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作品对成都文化的影响深远悠长。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 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祁祁和和晖晖::成都是巴蜀文化的首府, 杜甫与巴蜀可以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流传至今的1439首“杜诗”中, 有将近1000首都是在巴蜀大地上完成的。从杜甫在巴蜀大地上写的诗和写巴蜀大地的诗到进入巴蜀前离开巴蜀后, 想念巴蜀的诗、怀念巴蜀的诗, 不难看出他对这里的感情是相当亲切的。巴蜀大地给这位漂泊中的穷困诗人, 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正是巴蜀大地滋养了杜甫的诗才, 使他在巴乡蜀乡不断的形成诗歌创作的高峰, 成就了他走向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也可以这样说, 如果杜甫不进入巴蜀, 他的诗歌造诣, 恐怕也不是今天这个面貌。杜甫选定在环境优美的浣花溪旁修建草堂, 随着历史的演进, 杜甫本人、“杜诗”和浣花草堂渐渐成为中国报国忧民, 志士仁人的精神家园, 也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种载体就好比西方的教堂, 它让神圣信仰和情感得以实在的保持和延续。
一介布衣传承信仰
记记者者::杜甫草堂除了作为一个历史古迹供游客参观, 还被定位为成都市的文化地标, 你认为它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祁祁和和晖晖::由于杜甫足迹甚广, 所以有了“天下到处有草堂, 杜甫茅屋遍中国”的说法。但成都的杜甫草堂做为全国最集中的杜甫精神的承传和纪念圣地, 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风景名胜地;二是“圣人”居住的圣地。
它对成都的影响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 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顶峰是在居住浣花草堂时期形成的。“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种对诗歌语言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 对整个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都是极其深远的。在浣花草堂达到的这种境界, 也是一种文化高度的标志。
第二, 中国的读书人始终怀抱着忧国忧民的大志, 并且一直在寻找机遇, 履行这种志向。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的表现就是一种明显的体现。他极好的履行了孔子为读书人留下的生活态度“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一介布衣的他任然没有放弃关注国事民心, 哪怕“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他还是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超然高洁的心性, 不因挫折, 不因贫困而消沉的报国忧民的志向, 对后世的志士仁人, 不仅仅是诗人起到了鼓舞作用。这种宝贵的思想, 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 仍然洗礼着活在当代的读书人。
第三, 将浣花草堂列为文化地标, 实际上是对中国五千年未逝文明的一种觉醒。杜甫是亲民的, 他秉持着“仁爱”的思想, 诗歌真挚感人。流传于今, 跟这一点息息相关。
记记者者::保留这种文化的传承, 有哪些合理的方法?
祁祁和和晖晖::每一个优秀的民族都会有坚定的文化信仰, 中国非常需要这种神圣信仰情感的保持。传承这种神圣文化的载体, 是不容侵犯的。针对国内前段时间掀起的“杜甫很忙”这件事, 我非常反感, 觉得无论是炒作还是营销, 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亵渎, 杜甫做为“圣人”应当是不容侵犯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反省这种愚昧的行为。在西方很多国家, 很多都形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习俗, 例如每周去教堂, 做礼拜。为了延续五千年的文明, 我们也应当提倡这种方式。
记记者者::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 全国各地都争先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成都也不例外。请问你有没有参与?觉得活动的意思是什么?
祁祁和和晖晖::当然有参与。前两天还去了年会, 已经收到了56篇相关的论文。海峡两岸估计都有人来参加。很多时候读书人为了表达报国忧民的志向, 把自己看成是杜甫麾下的一名战士。浣花草堂可以看做是我们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也是我们心向杜甫的一个象征。
【民族信仰】推荐阅读:
民族宗教信仰自查报告11-03
高举信仰明灯 走向民族复兴11-20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08-14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12-16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09-09
观信仰谈信仰11-17
企业信仰05-10
教学信仰05-31
信仰建设06-01
信仰状况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