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教育谈

2024-06-07

语文情感教育谈(共12篇)

语文情感教育谈 篇1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 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 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下面就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 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 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似乎更紧, 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 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 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 加上个性的差异, 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 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 使教师的态度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 在教学方法上, 一定要掌握正确教学方法。怎样声情并茂地上好语文课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共鸣可以参考如下几种方法。

二.情感导入, 激活思维, 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入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它关注着在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绪、情感、信念和态度等, 以促进整个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语文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以达到育人目的的教学活动。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分析法。情感教育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相当丰富,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进行教学, 对学生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朗诵法。朗诵能陶冶人的情操, 增强艺术的美感, 是语文情感教育中很好的一种形式。特别是诗歌教学, 通过朗诵可使学生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进入一种高层次的情感享受。朗诵还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加强艺术感受。三是表演法。就是将课文的内容通过艺术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出来。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更快进入角色, 深入理解到人物典型的情感、性格及语言。此方法也是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有章可循”的, 即已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加上老师平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 同时语文教师必须要适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加强理论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情感教育更加完善。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 透彻语文课程教育。重视科学性, 兼顾不同层次及年级学生的水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逻辑结构, 尽量讲清楚道理的来龙去脉, 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同时做到以理服人, 注重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参透知识。长此以往, 提升了知识的可信度, 使学生不仅心服口服, 而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情感角度出发, 严肃认真地对待语文课, 且真正将其看作一门科学。

(二) 在语文课程教学时贯穿爱。产生教育艺术和方法的根源及基础是爱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就要热爱并关心学生, 这是德育实效发挥的基础。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非常重要。以爱为前提而建立的充满尊重、信赖和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定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德育内涵有深刻的体验, 从而在语文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及远大的科学志向。

语文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 是极具内涵与思想和表情达意的特殊工具。教师要巧妙地运用, 这样就会带动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情感教育不仅仅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发展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学生的劳、美、体、德全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 进行情感教育, 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促进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全面发展。

语文情感教育谈 篇2

作者姓名:门书侠 学科:中学语文 职务:德育主任 职称:中学高级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初级中学 手机:*** 邮编:30171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教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重视。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即语文课内教学和语文课外引导两方面。

下面本人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所谓以情施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就教学内容而言,以情施教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正如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会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自己受教育、受感染的过程。我们从接触教材开始,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和教材中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为教材中体现的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正因为教师在备课时,把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备到深处,在教学中就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对学生启发引导也就越富有情感性,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也就越深。

二、激发学生内在感情,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

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通过诵读,理解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三、整体理解,领会课文内在思想,把握其寓含的深意 叶胜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无师自通的能力。为此,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琢磨,推敲,整体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把握写作的思路,品味文中蕴涵的情感,进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高度、深度、广度,抓住思想精华。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几幅优美的移动图画,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融情于景,读者可在产生的丰富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理解词人朝期闲适的情感和心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在这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想象中,学生可以深切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幽囚生活愁苦滋味。

四、咬文嚼字,推敲关键词句,把握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 咬文嚼字是阅读理解的硬功夫。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那些言简意明的关键词句作细细的品味,悟出其蕴涵的深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

中,老师一般都会抓关键词句来分析,但只有把词句的分析与贯穿全文中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寓意结合起来,挖掘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才能更好领悟课文的要旨。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教学中应抓住“特别听得刺耳”,要学生细细地“嚼”:“刺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刺耳”?又为什么“特别听得刺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情感?经过思索,联系上下文,联系中心,深入推敲,学生懂了:“刺耳”是声音杂乱,听着不舒服。“特别听得刺耳”是特别听了不舒服、难受。同胞因愚昧被杀,因愚昧而做“看客”,祖国因落后造污蔑,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刺耳”实指刺心,心灵痛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抓住刺耳“咬文嚼字,蕴涵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闪出的耀眼火花,将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五、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期望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感受文章之美,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范文之美融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就需要对构成文章之美的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从内容到形式的美的规律,并通过反复地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写出美的文章来。进一步理性总结很重要,不是干巴巴地总结课文写作特点,而是进一步地领悟作者的心理体现,使学生在情感认识的基础上,摆脱其识别的直接性,进行深层的理性分析,知其所想、所喜、所哀、所乐的成因背景,使其识别、升华到一个难以磨灭的思维层次上。这是将审美能力转化为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中介。没有这个中介,这个能力的转化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进行,其转化的速度要慢得多,程度要浅得多。所以,这是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选材,立意一般化的有效措施。

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我设计了五个逐步深入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抓住蕴涵情意的词句,联系全文进行自读、思考、讨论,进行理性总结,从而理解课文。这五个思考题是这样的:1.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中,他是最给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2.既然藤野先生这么好,“我”为什么要离开他,离开仙台?直接原因是什么?3.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是否是一时冲动?有没有思想基础?4.作者要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了,文章是如何来表现深厚的师生情谊的?5.文章选取的材料既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我们思考一下,这两方面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尾又如何把两方面统一在一起?这样组织教学,破除了循着自然段逐一分析,面面俱到的常规,一开始就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又始终抓住了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抓住关键词句推敲,领悟作者的内心体验;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是因为他对“我”的希望和教诲是为了中国,而藤野先生的精神又激励“我”为中国的新生而斗争。作者对良师的崇敬和怀念总是与炙热的爱国主义激情交融在一起的。

以上本人从课内的情感教育的五个环节谈了具体的做法,但课内教学须同课外学习活动兼顾。因为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师课内的延伸。因此,语文课外的情感教育须包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两方面。

一、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的美,都属于自然美。谢朓从层台累榭自然风光,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说的是由于被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连酒都不想喝了,足见自然美有着何等巨大的感染力。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强调了引导观察大自然,却相对地忽视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一讲到描写景物,就是描摹对象的形、声、色、态,似乎只要把这些东西复制下来,就必定会是好文章。其实远远不是这么回事。能形象具体地描绘对象的形、声、色、态固然很重要,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作家描写自然景物并不是纯客观的临摹,而总是包含着作家独特的感受。朱自清写《春》,说春天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红”字就很富于主观感受的色彩。春天来了,太阳就变得红起来了吗?冬天的太阳就不红了吗?因此,这个“红”不是单单写颜色,它还包含着作家在明媚的春光之中那种温暖热烈的感受。有

没有独特而富有新意的感觉,正是衡量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加深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我认为不仅要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而且要引导他们在观察感受的同时,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例如观察秋天的田野,要引导学生去领略丰收田野的美,并且要激发他们认识劳动的伟大,产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产生愿为振兴家乡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激情。为了使他们的审美情感更丰富,更深刻,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对象的审美特征,适当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由杨柳的不择环境随处能茁壮成长联想到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品质,顽强的生命力;由松柏的常青可以联想到永恒无私的友谊;由滔滔的云海可以联想到人的宽广博大的胸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通过它可以加深情体验,扩大体验范围,而情感的体验之所以必要,又是因为通过它,可以使学生更牢靠更深入地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从而表情达意时将更加流畅。

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掌握

我们往往强调学生观察社会生活要抓客观事物的特征,但是却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能够准确、客观地说明一个对象的特征,可以是一篇成功的说明文,但是绝不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或小说。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常会感叹,作文内容和题目,谋篇布局也不错,但是却没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没有动人的情感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为什么?因为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仅仅是纯客观地,依样画葫芦似地把看见的人和事写下来。他们心目中并没有情感的波涛,没有美的感情。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不仅仅是静观默察,抓特征,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把握社会。必须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掌握,因为这是作文最根本的源泉。从情感上去把握社会生活,首先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物中开掘深刻的情感丰富的主题,使立意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思想深度。当前就要引导学生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主旋律——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表达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例如:有位学生在与奶奶共同生活中,总感到奶奶太小气了,很不满。一次学校号召学生捐款支援山区希望小学,她硬着头皮去向奶奶要钱,奶奶竟大方地给了她三十元。这位学生很激动,充分挖掘了这件小事蕴涵的意义,当夜写了一篇习作《我终于理解了奶奶了“小气”》写得情意真切,且有较高的境界。其次,还要具有鲜明的、渗透着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情感态度。以上谈了语文课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直接去把握社会生活。如果我们把视野拓宽一些,还可以从间接角度引导学生去把握社会生活。诸如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影视评论,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可以说是与人的情感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也最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理想的语文课堂理应是与情感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考试和分数的高压之下,本应充满活力和温情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知识的传授,俨然成了情感的“荒漠”。而造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这种“荒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情感的渗透,对情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这个层面来讲,当前的语文课堂亟需情感教育的回归。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简单来讲,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加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种“情感教学”也可以被称为“乐学”或者“愉快教学”,强调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因素的渗透,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以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体而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主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情感性、兴趣性、审美性。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传达出积极、真挚的情感,以达到一种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兴趣性则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高涨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成长,与“乐学”的基本精神一脉相承。作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审美性说明情感教育过程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获得的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心灵交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与情感教育的诉求更为契合。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教学内容浓缩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教师若能善加利用,定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1.教学内容的情感渗透

(1)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情感因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将情感目标列入教学目标之中,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例如,对于记叙类文章,可以将情感目标设置为具体的道德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以达到品味真情、感悟人生的目的;而对于说明类文章则应该把握住描述对象的特征,将对象的功能、用途及成因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教学情感目标。

(2)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内涵

要进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将其加工提炼出来,然后在教学中加以渗透,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同时,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受到情感熏陶的过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蕴含丰富的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这种价值,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心灵受到感染和震撼,从而在无形中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

2.教学过程的情感化

(1)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

人的情绪和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产生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需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进行。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情感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引起学生心灵上的认同和震撼。教学中,可以运用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让学生的心里对所学内容产生期待。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传达情义,使课堂教学获得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教师还需要设置能够充分体现情感因素的教学情境,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形,设置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制造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从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教育的有效进行。

①借助音乐,烘托情感

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可以让人不知不觉地进入旋律所营造的氛围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这种特性,使学生的感情随着音乐起伏变化,从而感受美,体会美,发现美,理解美。

②角色扮演,体验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也为了使教学情境更加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让学生尝试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体验。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我”、掌柜等角色,再现课文的一些情境,在扮演的过程中揣摩和体会人物的情感。这样一来,原本与学生有些距离的人物内心世界被打开了,文章所揭示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金钱关系也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刘国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浅谈.新课程学习[J],2011,(12).

[2]党春柳.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初探.教育改革与实践[J],2012,(05).

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 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作品的情感成分, 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作品中,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只有这样, 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作品才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 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作品的情感成分。而“情”不是露天的珠宝或是碧空中的星星, 伸手可得, 抬头可见, 它往往会包以石土, 掩以草芥, 使你不好发现, 因些这个“情”就需要教师经过认真的阅读教材、分析教材, 然后贯穿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 深入的挖掘、探索。

一、利用教学语言的激情作用进行了积极情感教育

教育的教学语言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生动形象, 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轻重缓的节奏, 丰富多彩的内容, 抑扬顿挫的语调, 富于变化的语气, 引人入胜的语境。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 进入文学的审美经验世界。如《雷雨》中描写侍萍的语言:“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作者用了两个谐音字“萍”与“凭”, 把侍萍想认儿子却又不能相认, , 百感交集之下, 转而朝向指责的矛盾心理恰当地表现出来。其实, 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 就是经由语言又超越语言, 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情感和思维, 直逼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抓住作品的语言, 是进入情感教学的关键, 因为, 语言具有含蓄性、情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 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进入文学的情感审美境界。

二、利用教材内容积极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章, 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文学性强, 情感的成分较浓。富有诗意的散文, 引人入胜的小说, 催人泪下的剧作, 占了相当比例。“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有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有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住, 有的作品犀利的指向了社会和人生, 有的抒发了爱国之情……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利于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必须结合作品中的情感成分, 带着情感上课, 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应该深入到教材之中, 调动自己的情感, 然后才能去感染学生。师者, 必先情动于中, 而后方能辞发。只有教师先投入感情, 才能吸引学生步入佳境,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他们凝思静想, 心驰神往, 甚至潸然泪下。只有这样, 才会激发学生的灵感, 提高阅读的兴趣、审美的能力。

三、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进行情感教育

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友好, 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 这种因素会促进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和信任感。学生十分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他们如果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注意, 就会心情愉快, 充满信心。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 关心爱护学生, 多给学生以赞许, 给学生以微笑, 与学生进行诚恳的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对老师充满喜爱之情, 这样更会“信其道”。其次, 教师要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 热烈高涨的情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以教师高尚的人格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优秀的人才, 教师不仅要求才高, 更重要的是德高, 这个“德”指的就是教师的高尚人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责。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光明磊落, 言行一致的人, 这些品质会潜移默化的通过教学的过程传染给学生, 使学生相应的产生积极的情感, 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语文情感教育谈 篇5

小黄营小学 李秀玲

情感通常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特殊反映。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十分鲜明突出。从刚进入小学开始,他们情感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对一切客观事物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由于年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对客观事物又不具有穿透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感情不够深刻,不但情感外露,而且易冲动,稳定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更富有稳定性,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肯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

二、渲染气氛,以情激情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一)用导语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为此,教师要研究课文,要研究从什么地方开始学生才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诱发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感情与悦耳动听的韵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就可选用与古诗诗意相似的古筝乐曲《送别》,用它那舒缓、清悠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三、熟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内容。

如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后围绕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来体会其含义;通过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借此感染学生的心灵,凸现出“搭石”默默无闻的精神。

四、运用语言,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感能力之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悟性是一种潜在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运用语言,培养语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

1.让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引起情感共鸣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按不同文章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意韵,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与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在意境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抒情,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2.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朗读,体会情感

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在教学课文《会摇尾巴的狼》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课件——“有一个陷阱里有一只狼,陷阱边上有一只羊,狼在陷阱里怎样爬也爬不上来”的动态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变成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表象后再细读课文中狼与羊的五次对话,那么课文中老山羊的诚实、善良、机警和狼的狡猾、凶恶、虚伪的性格特点就清晰地展现在了他们的眼前。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谁也不会来救你的”这些句子时,学生对羊的同情之心和对狼的痛恨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五、深入挖掘,激发学生的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如《丰碑》《诚实的孩子》等课文蕴涵着道德感,《五彩池》《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新型玻璃》《太阳》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令他们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见其人。

六、挖掘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中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组织学生体会“多少、才”等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修筑长城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明白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七、巧妙评价,激发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如一面镜子,学生正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因此评价学生一定要真实贴切。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少用“你很棒”、“掌声鼓励”等模糊的评价方式。如对于学习语文不大感兴趣的学生某一天有了一点积极倾向,教师可抓住契机评价他:我发现你今天喜欢上语文课了,老师为你的转变感到高兴。评价的巧妙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分寸的掌握上,首先对于后进生、问题生要多表扬,在真实的基础上允许夸张,对于资智优越的学生表扬不宜过频,过频的表扬会使他们发腻或是骄傲。其次,评价学生的缺点时,也要尽量发掘他的闪光点,最好是先否定再肯定进而提出希望。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情是真的,心是暖的,有利于升华师生感情,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该师所教学科的情感。

八、作业拓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延伸。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对学生的发展越有利,布置一些有新意的作业,让学生课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写一写读后感,续写课文,建立资料袋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作业。我们在教学了《长城》之后,让学生写一写导游词,通过小练笔抒发对长城的情感。

谈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结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學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7

情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现。古人言“立学先以做人为本”, 做人的本质就是对情感的认识。也有著名的教育家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先人们的教诲, 无一不说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教育在情感培养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利用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 是非常可行的。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优秀的作品, 并且从这些优秀作品中认识到可取之处, 并且从这些可取之处中挖掘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语文教师调动情绪, 和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同步交流, 让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一致的情感共鸣,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落实到情感教育中

情感教育是人内心深处精神的象征, 这个精神在动情的时候强大, 在脆弱的时候萎靡, 就像人一样充满张力, 待我们给它呵护, 助它更好地生长, 它强壮的枝桠会紧紧环抱着我们, 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温暖。就让学生尽情的去飞扬思想, 在这个烂漫的季节里种下梦想, 憧憬生命的亮光。别林斯基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应该好好的做梦, 想一些遥不可及的东西, 而不是过早地接触到赤裸裸的现实并为之妥协;等我们长大一些, 变得更加成熟, 这个世界慢慢变得清晰了, 那些太美的梦想会破灭, 可因为精神的力量让它升华成精神的存在, 这就是做梦的意义。”我们已经有很多先辈留下来的著作和传承, 可是为什么现在依然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不分是非, 颠倒黑白, 不知礼教, 任性妄为呢?蔡元培先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它看到那些表面花哨、义正言辞却满嘴胡言的言语, 在那个华丽却腐败的物质世界缺少太多精神层面上的信仰, 真正的人格培养不能执迷某一类世界, 客观全面地看待一切是基本的认知要求, 跨越政治、科学和人文, 广义的美学也应该是语文担负责任的其中一种。

在课堂教育上, 首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感, 学生内在的情感在积极的情景培养下, 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提高学生语文的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家在优秀文学中得到灵感、激情和思想, 并转化为精神财富, 这样由外而内, 从虚到实的渗透学习, 会一点点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塑造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形成更完善的表达方式和更强的思考能力, 最后积淀成他内心完整的精神世界。

三、创设情感课堂氛围

在学生学习环境中, 创设情感课堂氛围, 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每一段文字背后传达的特定情感和精神意义。

所以, 在学生即将学习某篇文章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契机, 用文章的情感个性引导学生带着线索带着作者铺就的道路一步一步走进心灵碰撞的地方。因为有了情感作铺垫, 故事引人入境, 以情动情, 思想在那一刻找到共鸣点。创设课堂情感氛围的方式, 还可以用语言和动作, 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和心境, 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 有趣的学习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期待感, 在充满好奇的等着接收信息的情况下, 教师讲的东西得到关注是最多的。

四、读出情感信息

所谓“三分诗, 七分读”。古人诵读诗经以学习其中道理, 可见朗诵的意义不止在于发声而已。之所以寄寓朗诵学习, 是因为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 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 即背诵。朗诵, 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 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增强艺术鉴赏,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朗诵, 大者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文明言行, 增强理解;小者, 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地体味能力, 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声音本质上是一门情感表现的艺术, 用声线和语调重新塑造形象。加里宁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任何人可以像孩子的眼睛一样去捕捉一切细微的东西”。朗诵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形成活动过程。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情感的求知欲望, 才能有深入人心的效果。文章有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叙述方法, 自然就有不一样的朗诵风格。用恰到好处的音量、语调以及动作等, 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气氛和张力。这样真切的情感体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情感的纽带变得更加紧密。

五、做到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哪个人的情感是与生就有或者与生就没有的, 而情感的存在是对真理更细致的追求。”这样的论述更加深刻地表明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育学生情感上要顺势而为, 必将事半功倍。把作品的内化知识通过学习和理解转化为学生能够自主思维的动力, 积极提高学生感悟文字的能力。在这种时候, 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学生对于文章表达的意境做什么样的理解, 以及怎样才能够由浅及深并且能够触及到创新思辨的层面上。

教师可以用解释词语和分析句子作为重要的手段, 以剖析结构为依据的基础上, 通过时间、地点的不同去寻找线索, 一一把其中人文部分的情感挖掘出来, 出情入理。通过情感与情理相结合, 启发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态度体验。层层剖析的情况下, 更能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 达到由情入理, 寓情于理的思维模式, 完成对精神更高的追求。

好的文章, 可以激起学生对审美愿望更热烈的向往,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更全面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方向。郑愁予的《雨说》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雨说》作者似是说雨, 却又不是说雨, 在说雨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在说自己, 在对孩子倾诉, 想要和孩子拉近距离成为朋友, 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欢笑。《雨说》的时代背景是文革不久, 郑愁予身处台湾心中却始终牵挂着祖国, 作者借雨达意, 多次以“雨说”为提示语。“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中雨化身使者带来春的气息。第二节中作者说“走的很轻”“温声细语”“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细腻而柔情地展示了因雨及情对孩童博大的爱心, 把自己的心放在孩子最近的地方。《雨说》是一篇雨的絮语, 是一曲春的赞歌, 在雨的清灵单纯中表现一个人。通过原文完整的鉴赏, 让学生体味对雨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 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通过实际的探索和理解,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想象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学习中对情感这一元素是不可忽略的。情感是人们在对待事物挖掘时个人需求以及社会存在需求而自然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纽带。所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我们务必要重视课堂情感的学习以及接收情感的信息。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氛围,信息传递

参考文献

[1]钱尧钟.情感, 让语文教学更加美丽!——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8

一、读诵结合, 理解情感

在教学中, 无论是情浓意切的散文还是议论性的文章, 都需要老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教材动情的声音,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以激昂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 奕奕的眼神,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 声情并茂, 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让字字句句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 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 巧设导语, 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 以情击情, 才能叩击心灵。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也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文章的多种风格, 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 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朗读中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文本情感的流露, 无形中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 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上《春酒》时, 我配了一首非常优雅的乐曲, 当我用充满深情的声音读完课文时, 很多学生已经是泪光闪闪了。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对故乡的那种深深的思念, 也被神奇的语言艺术深深地感动了,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教师只要利用好这一点, 相信我们都可以用自己激情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炬,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课文的理解, 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二、创设情境, 把握情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 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 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 透过字里行间, 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理解课文。要丰富学生的情感, 就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 指导学生投入生活, 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切体味, 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来到春天的原野, 学生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笔下《春》的生机与活力, 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 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春”的喜爱。在语文教学中, 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 让学生置身其中, 使学生动情, 细心品味, 受到感染,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课外阅读, 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 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 丰富学生的情感。有了丰富的情感经历, 学生才会更容易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契合, 从而理解课文, 甚至感悟人生。

三、在通过教材感染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的感染力因教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若未被课文感染, 未与作品产生共鸣, 则无法把课文本身的感染力量传达给学生, 更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作用使课文的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课文感染学生的关键, 在于教师首先被课文感染, 被作品打动。教师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精神振奋, 情绪饱满, 语言生动形象, 语调、语速、手势、表情等随课文情境而变化, 学生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 得到启示和教育。教师本身的感染力因个人的生活经历、基本素质及修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完善教师的教学艺术, 增强教师自身的感染力, 是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备条件。

浅谈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9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以境染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篇, 作家们对生活有着深切感受, 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心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文本, 创设一定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之中, 触景生情, 身临其境, 达到情感共鸣。

教师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 如:

1.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 它应该是在逻辑、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了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

[ 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师讲读完《少年闰土》后, 问:“少年闰土活泼可爱, 和你们现在差不多, 30年后, 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这个说我要当医生, 那个说要做一名教师……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这时, 老师又接着问:“30年后的闰土呢”学生又开始想象, 有的说可能很有钱, 因为他聪明;有的说可能成为一名猎人等。教师不紧不慢地向同学介绍:“将你们想象中的闰土和《故乡》中的闰土比较比较。”自然把学生引向《故乡》, 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媒体

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情感环境, 有时还可借助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展现课文情境, 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情境氛围,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 案例]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人教大纲版第九册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描述的是当年北京人民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催人泪下的场面, 可是生活在现在的学生以他们的年龄、阅历, 对此缺乏历史的感性认识, 这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时, 教师可利用录音和录像。配音解说周总理一生的经历、贡献, 并放映当年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向周总理灵车告别时的实况录像, 播放低沉悲壮的哀乐, 这似乎把学生带到了现场, 有“亲临其境”之感。媒体再现历史情境, 通过视听煽动学生的情感, 让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心中缓缓流淌。

二、充分挖掘教材, 以读传情

以前的语文课堂, 教师几乎包办一切,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阅读、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在阅读课上,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多用读代替分析, 代替回答。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读中领悟的方法很多, 下面介绍三种有效的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形式。

1.换词对比朗读

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 可以用换同义词的方法, 让学生对比朗读。

[ 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位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 先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要求学生朗读两遍, 然后用换词法来理解“掠”。学生很快得出“掠”可理解为“抢”、“拿”、“夺”等。教师又问:“那作者为什么用‘掠’而不用其他词呢”学生开始思索, 不久略有所悟。此时, 老师提出进行换词对比朗读, 仔细揣摩。通过对比朗读使大多数同学心领神会。有的说:“‘抢’是从别人那儿强行拿走, ‘掠’显得轻松随便。”有的说:“‘掠’字可以看出他们想拿什么便拿什么, 没受到任何反抗。‘掠’字可以看出侵略者的野蛮与霸道。我真恨这些坏东西。”

可见, 通过反复的对比朗读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维, 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河流。

2.扮角色朗读

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且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并不是没有感觉重复播放的录音机, 他们会随着读的不断深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扮角色朗读, 更能激发学生在读中“悟”情, 从而深化学习情感。

[ 案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都来当那个种葫芦的人, 读读他心里想的和说的话, 学生一会儿满不在乎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一会儿盯着小葫芦, 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 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对小葫芦和长了虫的叶子不同的态度, 学生读得惟妙惟肖, 体会到那人对小葫芦的喜爱。读到他听了邻居的话后奇怪的疑问时, 教师提问:“种葫芦的人, 你奇怪什么”进行相互对话。自己就在故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 在读文和对话中, 体验了情感。

3.补充想象朗读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既要熟读, 又要精思。假若口到心不到, 即使书读千遍, “其义”也不能“自现”。毫无疑问, “思”须以朗读的材料为依据。为了使学生的“思”更有效, 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课文中的“点”加以“发散”, 即进行补充想象朗读。

[ 案例]

《鸟的天堂》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鸟的天堂》中有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这个句子, 先让他们自由读第一句, 接着给出一道填空题:榕树的叶子绿得, 绿得,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朗读时的体会填空) 。有的说:“榕树的叶子绿得鲜亮, 绿得可爱,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绿色的小天使。”有的说:“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 绿得可爱, 让人感觉到每一片叶子上似乎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跳跃。”等。老师及时总结:“是啊!榕树那翠绿欲滴的色彩让人感觉到了榕树的生机与活力。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细细体味。”由于有了补充想象作为铺垫, 学生再朗读时, 不仅兴趣更浓, 而且入情入景。

三、强调学生个性化感悟、体验, 不能忘记教师的引导

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情感反应, 应该允许并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案例]

《跳水》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位老师教《跳水》一文, 交流阅读感受时, 有的学生从船长身上受到启发, 体会到遇到危险情况时要沉着果断;有的同学从那个孩子的行为体会到做事情要考虑后果, 不能因一时的赌气而不顾危险;有的学生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水手们开玩笑太过分, 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体会到开玩笑要注意分寸。这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 是值得珍视的可贵体验。

但是也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体验, 而忘记了教师应有的引导。

[ 案例]

《龟兔赛跑》教学

有位教师讲完《龟兔赛跑》后, 让学生续编龟兔赛跑的故事, 有学生想了个让乌龟在第二次赛跑中再次获胜的办法:“请个小乌龟帮忙, 在岔路口把路标转换方向, 使兔子跑错路, 到不了终点。”对这样的“创造性”思维, 对这样的“金点子”, 教师应该从道德品质和思想方法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要珍视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主要指不要简单地否定甚至嘲笑、指责, 并不是说不要引导和指导。如果任凭学生自己体会, 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难以提高, 也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用情去学, 投入地学, 从而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一、吃透教材, 把握真情实感

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 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颇具情感性与审美性。这样的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力作, 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要想把握住文章的真情实感, 需要老师吃透教材、广采博览, 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 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 把握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 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字、词、语、修辞的领悟, 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语文教师不仅要擅长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 而且要有意识地把蕴涵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 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1. 通过朗读陶冶学生情感

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 它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 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 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品味其情调, 明确其情理, 激扬其情怀。这样必然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 激发对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的共鸣。

2. 积极创设情境, 打开学生心扉

首先, 在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创设富有感染性的教学情景,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当中,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次, 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 创设必要的教学氛围。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物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 因此,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再次, 可以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 产生情感共鸣。现在的文章大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产物,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为课文配插图、选背景音乐等。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 达到“神与物游, 心与理合”的境界, 产生感情共鸣。

三、提高教师的情商, 优化教学效果

自知、自控、自励、知人、协调等情商要素在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事业的成功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是感性与理性的调节器, 是生命力量的源泉。要成为合格的教师, 应从以上五个要素方面提高自己的情商,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 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 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篇11

通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学生们虽然积累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可是他们不喜欢文化;虽然读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可是他们不喜欢语文。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过多的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灌和能力训练 ,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学生在美丽的世界中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这应该是对语文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的回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的,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讲究开讲艺术,营造课堂教学气氛。

“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理情势的调控,使之进入亢奋的学习状态。

“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知识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激发起兴趣,丰富想象,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如我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是这样导入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清凉而又温柔的小雨点“滴答滴答”地奏响动人的音乐;可爱的蝴蝶抖去身上的水珠在林间自在地闲游,将她那五彩的智慧书曝着阳光一开一放;鲜嫩的小草开心地舒展着迷人的身姿在风中张望;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她们的头,享受着孩子们温柔的爱抚。然而,有个小女孩儿却看不见春天这迷人的风景,她只能用双手触摸。这样的导语,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他们急切地想走近课文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儿,她是怎样用手触摸春天的。强烈的失落感让孩子们的心和作者的心很快交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水到渠成。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讲《快乐的节日》一课,先播放这首歌,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通过歌声使学生体会到节日的快乐;配乐朗读,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

三、通过朗读激发情感。

我们有时忽略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其实我们都知道,文学的语言是优美的,情感是丰厚而感人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些美的东西表现出来,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活生生的形象,领略文中壮阔美丽的风光,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收到“闻声现义”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声情并茂,让浓郁饱满的激情进入学生心中。当然,除了教师的朗读之外,更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和作品及作者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如我在教《去年的树》时,开课伊始,老师就伴着音乐感情充沛地讲述童话故事,将学生带进童话世界。我清楚地记得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我的讲述,可能是我的激情感染了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学生激情地读着文中的四次对话,有小鸟对大树的思恋,有找不到好朋友踪影的焦急,有大树对小鸟的郑重承诺。这些情感的火花在朗读中一次次绽放,老师的激情朗读功不可没。

四、实践操作,以行育情。

“行”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进行情感教学的重要途径。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在上《生命 生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时,我让孩子们将右手放在心上感受自己的心跳一分钟。之后让他们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有很多孩子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很有力量,这就是我的生命,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我要好好使用它,让它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有的说:“当我感受到自己心跳的时候,我很感动,我要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珍惜自己的身体,决不白白糟蹋我的生命。”多么深刻的领悟,如果不让孩子亲自感受心跳,他们是体会不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的。

五、增强自身感受,激发情感波澜。

教师情感的感染对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情感波澜的激发起着极大作用。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时首先披文入情,深刻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体态等因素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动情,移情入化,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一同进入或喜或怒、或悲或乐的情态。一旦达到作者、教师、学生的“三心”交融,“三情相通”,学生的情感波澜便会激起。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由于我在备课时真正把握作者情感的脉博,受到了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的感染,我的情感完全融入了课文。在教学中,当我讲到“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晴”时,我不知不觉进入了情境“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儿包住了,烈火烧身的痛苦怎么忍受得了呢?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情同手足的兄弟活活地烧死,这是比刀绞还疼的痛苦啊!止不住的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与“情”与作者的“心”与“情”紧紧交融、相通,使学生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了强烈共鸣,激起的情感波澜,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了课文思想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和教育,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眼泪,他们有的说:“邱少云虽然很年轻,但他是多么坚强啊!他不愧是一位真正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篇12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当前, 随着新课标情感教育的提出, 很多教师都开始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使得情感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和有些教师对情感教育理念认识不足这两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讲解段落大意等知识点, 考纲要求考什么就在课堂上讲什么, 不考的就不讲, 忽视文本中的情感, 完全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对于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水平, 更好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洁的品格。教师将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讲解给学生听, 有利于拉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 更好地理解作者思想和文本主题, 于潜移默化中受到作者高尚情操的陶冶。高中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教师注意通过课本中高尚的情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 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 又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管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学生需求, 还是对于促进社会发展, 都是刻不容缓的。本文根据当前情感教育的现状, 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1.教师要正确认识情感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它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学。因此,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 不能一味地按照考试大纲来讲课, 而应该抛弃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比如, 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教师可以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使学生沉浸其中, 在思想上和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理解作者的思想。

2.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同身受, 产生感情共鸣

情境创设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 也能激发学生情感, 产生共鸣。因此,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 在大屏幕上展示济南的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 让学生在欣赏雪景的同时, 体会教材中文字描述的雪景,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对雪景的赞美和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此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轻音乐进行氛围渲染,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师生交流,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心学生, 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 以此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促进情感教育的稳步实施。比如, 在授课过程中, 当设置了提问或发言环节时, 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句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抹微笑, 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手势, 这些都会是促进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烧结材料下一篇:管理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