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

2024-06-0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精选10篇)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 篇1

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师生的沟通中, 思维交汇碰撞产生的火花越大, 教学效果会越显著。沟通活动的关键在于情感共鸣。因此, 情感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情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更强调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健全人格。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情感观、人生观的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中去实践, 使之成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把情感教育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本文结合《亲昵》一课中蕴含着的情感因素, 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三个方面谈谈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寓情于景,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发现美

寓情于景中的“情”指的是师生间的一种默契交流和相互认可, “景”则可以理解为融洽的课堂环境。在和谐课堂环境中, 师生之间融洽的配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地被激发, 学习欲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比起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 师生间相互启发交流的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故事则是唤起小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个好方法。本课通过展示绘本《抱抱》拉开序幕, 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动物之间爱的抱抱的情感故事, 唤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营造出愉悦欢快的学习气氛。短片观赏结束后, 让学生来讲述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对亲昵的感悟, 发现友情之美和亲情之美, 进而结合生活中多种亲昵的表达方式, 总结出亲昵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拥抱是最直接、最自然的一种。在父母的怀抱里, 我们感受到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中, 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和温暖, 从而自然地导入亲昵课题。

二、寓情于教, 通过欣赏图片、游戏活动、师生互动, 让学生感受美

情感教学必然注重“以情施教”, 寓情于教理所当然成为情感教学的核心原则。美术课的情感教学从对图片、动画、艺术品的感知开始, 这是学生了解和接受知识, 同时也是展开思维的过程。对已感知的美术知识进行充分感受, 对其做出判断, 即由表面认识转向内在体验。

在课程安排中, 采用欣赏剪辑视频和图片的方式继续深入教学: (1) 人与人之间的亲昵; (2) 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昵; (3) 短片《疯狂原始人》温馨片段; (4) 拉斐尔《坦比圣母》。

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使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作用, 用真诚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感化学生, 附加直观生动的图片、动画欣赏和手工作品欣赏, 提高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 感受艺术作品中的大美无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灵感, 为下一步动手制作做好铺垫。

三、寓教于乐, 通过手工制作, 让学生创作美

寓教于乐是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环节, 美术课堂的重心倾向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因此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制作时间。再多的启发和灵感到实际成形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因此, 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启动智慧去解决。通过实践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包括学会协作、直面困难、思考周全、互帮互助、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结合《亲昵》一课, 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运用彩泥塑造亲昵景象。小学生想象力丰富, 色彩感大胆欢快, 如何把学生的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 则需要教师从技法上进行指导。示范时注重两方面讲解:一是材料的合理运用, 二是制作技巧的处理。让学生展示自己创意的同时掌握技能、技巧, 真正融入课堂,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本课学习中, 学生对学习有持续、高涨的热情, 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 并对其加以充实和延伸, 在情意、认知领域有积极有效的收获, 在操作、能力领域有切实有益的提高。

小学生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情感素养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为人之师就要为人师表, 言辞举止端正,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多展现乐观、和蔼、积极的情感状态, 以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与学生沟通, 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情绪上和情操上都愿意向教师看齐, 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养, 这正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许莉琼.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

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美 篇2

画面二:课堂上一位老师讲完《鱼我所欲也》之后,让同学讨论孟子的“舍生取义”观点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学生一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觉得什么也没生命重要,孟子的观点早过时了!”学生二:“‘义很抽象,而生命是活生生的,为了‘义而舍弃了生命,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画面三:一位老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老师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每幅春之图的特点,学生呢,有的恹恹欲睡,有的茫然四顾,有的窃窃私语,课堂气氛沉闷无比!

这三幅画均来自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是我的想象和杜撰。这种没有学生情感活动的课堂、学生不“心”动的课堂,有什么美感可言?我们相当多的学生是伴随着卡通节目和电子游戏长大的,他们可能非常熟悉数字化的电脑程序,精神世界却荒芜一片,甚至非常冷漠!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只重视认知活动,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把学生的情感活动看得可无可有。这种倾向产生原因在于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学生情感的培养的时效性不显著(受只贪图眼前利益的思想支配),这是应试教育思想留下的残痕,是一种错误倾向。

首先,从学科特点上看。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始终是语文教学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实质也就是“文”与“道”的统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曾经概略地诠释过文科教育的特点,他认为,文科教育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也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工具,但它更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他特别的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既是一种客观的表现,又是一种主观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里斯特认为:认知和情感不过是同时存在的不同方面,没有无情感的纯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纯情感,他把这叫作“认知——情感互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也看到,在学生心境良好、情感亢奋的状态下,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情感沮丧时,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实践证明了,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果,就要在教学中增强情感的因素。情感在营造氛围,创造教学形式美、教学内容美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只有包含情感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就洒在土壤里”(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负载着灵动的思想及丰富的情感,只有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心动,语文课才能收到传播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的效果。

下面是我实现课堂语文教学情感美的几点尝试:

一、引发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一种与教师创设的情境相联系的情感,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境界里获得知识。

我在讲授《祖父·后园·我》一文时,开头是这样设计的:每个人都有童年,而童年生活又是难忘的,你的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乐事。快乐、幸福、温馨写在每个同学的脸上,而后,学生、老师的情感和文中人物的情感达到共鸣。在讲授《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录音,日寇蹂躏中国人民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上洋溢着爱国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美读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也就是说,激昂处要慷慨动情,使人共鸣;悲壮处义正词严,令人动容;委婉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国文老师教古文时喜欢大声朗读。有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慷慨悲歌,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的词的。”可见,教师投入的朗读感染熏陶了学生,对学生影响之深。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加强学生对情感氛围的体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最后一课》结尾写韩麦尔先生有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并在宣布散学的同时转身而去。这时韩麦尔先生思绪万千,难以言表。我在讲授这部分时,反复范读此段,朗读时而轻缓,时而重急;时而一字一顿,充满激情,铿锵有力,时而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这样的“美读”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心”动,进入了角色,体会出了韩麦尔先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体会出了作者的悲壮情感。

三、情讲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无不蕴涵着奔腾的感情激流。好的文章大都是情动而辞发。

要引导学生“入情”,教师须先“入情”,只有深刻地感动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深刻的感动别人。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努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走进作品中,我们会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对信念的追求;能体会到感天动地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奋争……教师就是要把其中的内涵化为自己的情思,再用自己的“情”去打动学生。“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这同时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增强情感的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表现力,没有感染作用,站在讲台上毫无表情的“背台词”,或重复那些死板单调贫乏的说教式语言,学生听了如同催眠曲,索然无味,必然失去听课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感情充沛,使理寓于文情之中,以情动人,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学习热情就会高涨,从而把学习看作乐事,学而忘倦。我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再现生活的画面,把学生好像带到繁花似锦、春满人间的大自然,使他们听得入神,学得有趣。

四、升华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即有意识地把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在授课时注意引发学生联想,语文教学的联想空间是相当广阔的: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如讲到《谈骨气》一文,我引导学生联想“骨气”方面的名言警句,如“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联想古今中外“有骨气”的事例,联想身边“有骨气”的事例等。在联想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受到熏陶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园地,这里处处有美,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而美是至情至性的流露,只有至诚的性情,才能在美的花园中领略到美,并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地,让学生“心”动,去感知这千姿百态的美。

悲剧作品中的情感美教育 篇3

关键词:悲剧作品,情感美,教育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现实生活, 有喜也有悲, 因而文学作品, 也就有喜剧和悲剧。我们不希望看到悲剧的产生, 毕竟它会带给人们不幸与忧伤。但我们却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悲剧, 赏析作品中的悲剧与情感美。因为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 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莫泊桑的《项链》就是悲剧作品, 学生在范读课文读至“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时声音有些异样, 似乎是强忍着笑。文学作品, 尤其是悲剧作品, 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在描写马蒂尔德的语言及心情时, 决不是为博得读者一笑, 而是要通过人物及情节真实地再现法国当时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真实生活。然而, 学生却不理解, 造成这种审美失距和偏向的原因很多。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 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 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 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 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忽视思想教育的一个反映。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 产生悲剧美, 从而起到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辩别真善美。那么, 如何使学生在悲剧作品的审美之中陶冶心情, 锻造人格, 实现悲剧作品的情感美呢?结合教学实践, 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以情境创设体验情感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也是作品的生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 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 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悲剧作品也如此, 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 与婆婆绝别的悲壮画面, 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 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 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 火一般的语言, 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 谁又不为之心动?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在欢乐的气氛中, 人就会欢乐;在悲哀的气氛中, 人就会悲哀。有时, 一个人的感情还能感染别人, 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因此,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气氛。根据教材不同体裁, 不同内容, 不同基调, 进入文章角色或境地, 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 用自己的欢乐痛苦去感染学生。该激昂时, 昂奋动情, 令人肃然;该悲壮时, 如泣如诉, 为之动容, 引导学生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这样, 不仅能陶冶学生心灵, 净化思想, 感知美, 还可以在美的欣赏中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首先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和场面进行想象:流落他乡已多年, 饥寒交迫的日子时时困袭着诗人。今天又是一个秋风呼啸的日子, 诗人拖着如柴的躯体, 挣扎着在拐杖的支撑下一步一拐地走到门口, 看着那肆虐的秋风把茅屋上的茅草一捆一捆地掀去, 想到今晚若下雨, 一家人又没栖身之所时, 诗人思绪万千……随着缓慢、低沉的叙述, 教室里气氛肃然, 非常寂静, 学生表情戚然, 完全投入到了作品的情境里。这一情境, 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情感因素, 有对往事的回忆, 也有对悲痛、孤独、衰伤的情感渲泄, 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沮丧和绝望。这里的茅屋、茅草、秋风因流落他乡, 饥寒交迫的诗人而含情, 诗句因一千多年后的我们而复活, 成为联接时空的桥梁。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个性鲜明, 功效卓著, 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体验情感美, 加强了悲剧作品的审美效果。

二.以情境再现体验情感

“凡人之心, 无不有诗。”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情感反应, 是极其可贵的。在实践中我认为情境再现的教学法值得一试。情境再现是要抓住其中一个或几个最能够浓缩悲剧情感, 聚射作品主旨的点来作深层剖析, 以鞭辟入里的方式触及学生的灵魂, 使人有切肤之痛。譬如, 《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课有三处是作者郁积在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火山般喷出的地方。一处是鲁迅听说五作家遇害的心情, 用了一句话“原来如此!……”第二处是五作家死去, 作者写的悼亡诗, 第三处是课文第五部分。当讲到“原来如此……”时, 用多种语调和相应的表情, 再现作者那种无法遏制的悲愤和迫于无奈的苦痛心情。让学生体味到这种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冲突。当讲到悼亡诗时, 采用情境再现法。讲述“惯于长夜过春时……怒向刀丛觅小诗”一节时, 脸上露出悲愤的表情, 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情绪, 让学生仿佛亲身体验到诗人当时的心态律动一般。当读到”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时, 语言节奏放慢, 语调低沉, 显出痛苦、孤寂, 茫然的态势, 使学生在一种变化的情感氛围里对惨白的月色, 墨黑的衣服交相映衬烘托出的漫漫长夜之黑暗, 意境之凄凉有深刻的体会和想象。这样, 学生不仅能较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 而且能很快地进入情境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三.以情境感悟体验情感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果说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那么, 这些悲剧作品的情感教学则应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一步。悲剧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作用, 能够提高人的品格, 激发人的意志, 在审美感受的各种形态中, 悲剧的感受是最接近道德判断和实践意志的。在教学中, 除了以情境创设, 情境再现等方法把学生带入到悲剧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之外, 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美和悲壮美, 使性情得到陶冶, 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 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 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获得哲理美的享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上几句是诗人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下, 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之中抒发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此句在全诗中处于什么样的主导地位?这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步步扣动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入情入境, 从而感悟其中的哲理美,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总之, 在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赏析悲剧作品中的悲剧与情感美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审美之中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动神动,体验情感美 篇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认知过程的理解阶段,要充分唤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内容:一是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情感体验能力,一是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所评价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能力,保证学生与阅读内容实现交流与共鸣;情感反应,则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对象的主体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信息加工时,强调信息的情感度,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发出的体验,思索和感悟,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到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求知—满足”的平衡感中深感无穷的乐趣,得到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从而达到“文章情”到“教学情”与“师生情”“三位一情”的最佳教学状态。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苏轼黄州赤壁的瑰丽景致;柳宗元永州愚溪的奇异风光: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林黛玉、贾宝玉;忠于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刘兰芝,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丽和活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认知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人们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因此,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把我们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归还给了学生,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河中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

以诗词教学为例,诗词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者的出发点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为此,我尝试构建了“诵读(听)——鉴赏(看)——绘画(画)——写文(练)——评价(讲)”五步教学模式。具体过程:先从学生听音乐、赏画面入手,画面以滚滚东流,一泻千里的长江为背景,以孙权、刘备、曹操等这些主要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音乐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音画配合共同渲染出诗词特有的古典意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前面情境的铺垫中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如配乐读、配图读、分组读,教师再辅以朗读常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词的章法、句法和一些格律常识。通过朗读,促使学生会意、入境、动情,领会古诗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再引导他们从词的内容摄取四幅图画的信息,因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如何从词中读出其中的四幅图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我让学生自读、自画,共讨论,一起讲解。为了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产生共鸣,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词和画的内容写成一篇文采优美的散文。整个模式的构思是凭借音乐和图画创设情境,从诵读到绘画,从鉴赏到评价,从语感的训练到语言的应用,从阅读到写作,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体现情境教学的方法、策略。它既有教法的实施,又有学法的渗透,既有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又有现代电教媒体的介入,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鉴赏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体系,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观察、诵读、创造、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与启迪,找到了美的感觉。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媒体教学中尽情地释放出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是有情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感,打动学生的是环境,震撼学生的是气氛,可以这么说,没有情境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老气横秋,像从阿拉伯运回的木乃伊。教材也好,教法也好,应该让学生充满激情,让学生情动于中,情不自禁,一直保持积极的热情,高昂的情趣,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 篇5

一、抓住“美”,体会“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中职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

语文教学过程是认知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意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形成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审美和情感素养。中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自身具备美的素质,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在美的情境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尤为重要。同时中职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 成功的情感教育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中职语文学科有机地把美与情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把握美的过程中体会情感。

2.职校生的学生现状及社会需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较为丰富。他们急需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文化素养。但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审美观相对肤浅和低俗,很难在语文课中通过主动学习发现美,获得情感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在把握文本的美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至关重要。同时,现今社会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更需要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应用型人才。通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如何抓住“美”,体会“情”

中职语文学科的美与情紧密融合, 学生在赏析美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同时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研究教材文本,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帮助学生发现美。在活动设计中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增加情感体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赋予文章及人物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丰富情感。

1.走 进文本 ,贴近学生 ,把握美 。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真正走近文本发现其本身存在的美,再将这些美加以提炼最终把它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笔者反复研究文本的基础上, 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次“寻美”之旅。走近文本不难发现,作者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妙的自由世界。作者在寻找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美轮美奂的场景。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寻找“美的同时完成荷塘月色的赏析。整个寻美之旅首先在动静结合的美态中赏析了荷塘之美, 又在水乳交融的画面中赏析了缥缈虚无之美,之后在斑驳的树影中赏析了光与影之美,最后在一片蛙声蝉声中结束了寻美之旅,回到现实生活。学生在现实与虚无中理解了美的意义,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的美,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赏析的同时体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其次,教师在走近文本把握美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阅读经验。语文教学过程需要把教师认知和学生认知相融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够在教学设计中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通过有趣的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例如在课文《米洛的维纳斯》教学准备中,针对赏析残缺的艺术美这一难点,首先了解学生对人物美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残缺美在教学设计中从“你认为什么是美”出发,引导学生从各种美发现残缺美。从赏析不同类型的残缺美到赏析维纳斯残缺的艺术美。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对维纳斯艺术的赏析,提高审美能力。

2.创 设情境 ,激发情感 ,感受美 。

著名的美 学家朱光 潜认为 :“美感教育 是一种情 感教育。”中职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塑造心灵,培养高尚的情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空洞和乏味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

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要在教学中创设美的情境,营造情感气氛。一是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营造情感气氛。例如在《善良》一文中就选择通过精心设计导语营造了情感的气氛。导语:懂得关怀的人是能够找到朋友的,懂得珍惜的人是能够得到幸福的, 那么懂得并坚守的善良的人是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的。学生在听完之后马上提出疑问:“懂得并坚守善良的人怎样找到心灵的慰藉呢? ”这样就自然引入新课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通过导入环节营造气氛激发情感,能够很快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营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二是可以通过美读的方式营造气氛。信息化时代,朗读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泛读、学生的朗读层面。例如在现代诗歌《致橡树》中,老师可以选择语言、节奏、配乐等方面更有感染力的朗读片段,让学生在听读中能够不自觉地走近文本和作者。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 选择喜欢的语段和符合情感的配乐录制成朗读视频。在听读和朗读中,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朗读实践中激发情感。

其次要在教学中赋予人物情感,贴近学生,激发情感。例如在小说《士兵突击》节选中,揣摩人物形象性格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设计了思考题:“是什么让他们在竞争中获胜? ”教学中以思考题作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出发点, 顺利完成文中三个重要人物的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从而体会人物的情感与精神。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讲解自身的经历,诱发学生联系自身学习许三多身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学生学完这节课后表示能够很好地从许三多的身上找到可以学习的精神品质,真正体会到许三多精神的感染力。

最后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也让语文课堂更富有活力。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例如在《哦 ,香雪》教学中 ,火车的一身长鸣迅速让大家走入到美丽的小山村———台儿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品读香雪》走近香雪这一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观看电影《哦 ,香雪》,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平台上表达观点。学生在音乐、视频、图片、文字的渲染和激发下,顺利进入文章的情境,从而激发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跳出文本,体会现实生活中的美。学生在充分的多媒体环境下鉴赏这篇小说,能够很快走入情境,感受香雪带来的力量。

三、关于教学实践中审美与情感渗透的一些思考

在中职语文实际教学中要想成功地抓住美, 顺利地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就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方面准备。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要能准确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找到文章可以挖掘的审美元素。这不仅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要提高审美能力。其次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引导学生在赏析美的同时进行情感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对学生的审美方向和情感程度予以把握,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最后在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针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以拓展和延伸, 在拓展延伸增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有充分的考虑,帮助学生通过课后的拓展阅读、微课赏析、线下讨论等方式延伸情感。

摘要: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挖掘美的内容,创设美的情境,在美育中陶冶情感。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的现状,为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举例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抓住“美”,体会“情”。最后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审美及情感教育的一些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 篇6

一、精心导入,巧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行为的主要环节,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状态。如在设计《那达慕之歌》的新课导入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进行一次音乐旅行,都到什么地方去呢?就从老师带来的歌曲中猜猜看。”随后我用多媒体播放了《青春舞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同学们立刻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尽情地享受着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接下来,我又用激情的语调说:“今天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就藏在这首歌曲当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展开想象,从音乐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场景?”音乐响起,同学们都在认真聆听。当音乐结束时,有的学生说:“好像来到了蒙古族大草原,有草原的气息。”还有的说:“歌曲很欢快、热烈,好像有许多骏马在奔驰,很热闹。”我说:“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这首曲子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最盛大的节日——那达慕集会。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那达慕之歌》。”就这样,通过我巧妙地导入新课,为学习新歌曲埋下了情感。

二、聆听歌曲,听中生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聆听音乐时,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会引起学生们内心世界的反应,所以在学唱一首歌前,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会聆听、善于聆听、乐于聆听的习惯。如在教学歌曲《那达慕之歌》时,当学生们进教室后,我放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们有一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聆听是我有意指导,是为学生下一步学好歌曲作铺垫,却在无意中使他们学会了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聆听(这属于诱导性的聆听),并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是描绘怎样的场景?”……诱发学生联想。然后我带着学生们听着音乐骑上快马飞奔到那达慕会场。此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每个人都非常兴奋。这时我又说:“那达慕会场到了,蒙古族的同胞们向我们献上了哈达,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传递友情和祝福吧!”就这样,我和学生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传递着哈达,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让他们在听中真正生情。

三、学唱歌曲,唱中抒情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而《新课程标准》中又大力提倡学习歌唱主要靠“听”,要从听觉入手,要整体地感受音乐。如在教学唱《那达慕之歌》时,我首先让学生用lu哼唱全曲,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们打开嘴巴用la再唱出来,我用钢琴伴奏。然后我马上出示歌词让学生们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找出对歌词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交流。接下来让学生们用轻柔的声音跟录音机里的同学一起来唱,并在唱的过程中找出哪一乐句唱不好。唱完后,学生马上作出回答:最不易唱准的是第三四句。最后,我采用反复聆听跟琴学唱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歌曲学会了,但学生的情感还不到位,这时我又走到孩子们中间有感情地演唱,让学生找出老师演唱的情绪有何变化。学生们认真聆听后,很快得出结论:歌曲的结束部分由强到弱表示欢乐的人群渐渐离开了,马儿跑远了,那达慕盛会结束了……现在咱们就带着这种感觉用最热烈、最欢乐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此时,每个学生都在用优美的歌声、甜甜的微笑表达着自己心中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当中,我围绕着《那达慕之歌》这一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欣赏《草原上》这首歌,让学生领略这美妙的旋律。我说:“同学们,蒙古族的音乐不但很美,而且还很有特色,其特有的长调和短调歌曲就好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传得很远很远。今天我们学习的《那达慕之歌》就是短调歌曲。接下来,老师就要播放一首长调歌曲,我们看一看、听一听,蒙古族长调歌曲有什么特点?”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同学们立即被这优美的曲调深深吸引,都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当中,使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 篇7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 然而这个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 恰到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作为班主任, 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 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一、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中学生是渴望理解与交流的。班主任可以借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来传递爱与关心。但要注意的是, 交流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效果颇佳。举两个事例说明:

事例一:俞同学父母离异, 性格自负并且逆反心理很强, 成绩很差, 经常犯错误。一次, 物理老师让他放学后留下来补课, 他却因为肚子饿先去吃饭了, 饭后他去找物理老师, 物理老师已经走了。第二天, 物理老师找他进行教育批评, 他却不服气, 与物理老师发生了争执。了解情况后, 我并没有立即将他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 而是在放学后, 等在他回宿舍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看到他, 我走过去, 就好像是偶然遇到一样。我和他边走边聊, 从目前的世界杯赛事到家常到学习情况。可能还是因为昨天的事, 他一开始并不怎么说话, 渐渐地发现我并没有恶意, 话终于多了起来。我见时机成熟了, 便切入正题, 问他昨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一五一十地将情况告诉了我, 还特别强调他是去过物理老师办公室的, 但只是晚了一点儿。我告诉他我相信他是去过的, 而且表示理解。因为肚子饿了谁也做不了事情。接着我又问他当时是几点钟, 他有点儿迷惑, 不解地说六点左右, 我告诉他物理老师的家离学校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就算帮他补习半个小时的课, 物理老师也得七点钟才能到家吃上晚饭。我又问他, 物理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呢?他沉默了, 但我看得出来他已经有点想法了。败兵不可穷追, 我告诉他我并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 心里明白就行。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去吃饭。第二天, 物理老师对我说他收到了一张条, 上面是这样写的:对不起, 老师。

这件事情过后, 俞同学各方面的表现确实比先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实,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尤其是男同学。他们做事情较少考虑后果, 容易冲动。事情过后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由于自尊心强, 不肯轻易认错。作为班主任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教育他们, 让他们从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心。有时只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他们就能真正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还有许多同学性格比较内向, 他们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 而是习惯于将他们的想法、困惑用文字表达出来。我把这种文字交流叫做“笔谈”。周记就可以看做一种“笔谈”。“笔谈”确实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了解学生、传递老师关爱的教育方式。

事例二:周同学先天残疾, 从小受歧视, 性格孤僻, 不信任他人。一开始, 我发现她在班级中少言寡语, 对班级活动不很关心, 就常找她谈话, 询问她的家庭、学习情况, 鼓励她不要自卑, 投入到集体中去。可每次总是我说得多, 她讲得少。几次下来, 似乎效果不好。就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 她在周记中写道:“老师, 我知道你关心我。可你每次找我谈话的时候, 我总是很紧张, 我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周记来交流。”从此以后, 我更认真地阅读学生的周记, 并且给出详细的批语和回复。通过周记, 我确实更多地了解了学生的心理世界。尤其是周同学, 她在周记里告诉我, 从小到大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她, 她也不相信其他人, 更不需要其他人的关心。我也在批语中告诉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歧视她, 她应该自信, 她也不是为其他人活着的, 她应该用自己的成绩来回击那些歧视她的人。知道了她的情况, 我也让几个女同学经常关心、帮助周同学。一次周同学由于贫血晕倒在课堂上, 好几个同学因为照顾她而没能吃上晚饭。事后, 我就在她周记的批语中写道:“一个人病倒了, 却有好几个同学陪伴在她的周围。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 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以后我通过周记告诉她, 许多人都希望能帮助她, 不要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天地里, 放飞自己, 让爱流通, 生活就会快乐。不知不觉, 周同学渐渐地开朗起来, 话多了, 笑容多了, 班级活动中她的身影也多了。

通过适当的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 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班主任, 更应该在班集体建设中付出自己的关心与爱,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感受到。用爱感化所有的学生, 学生就会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奉献出他们的那份爱。

二、重视师生间的合作

随着教育要求的改变, 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与作用也发生了改变。班主任不是班级的“老板”, 学生也不是班主任的“工人”。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是班集体建设中的一个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我认为,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在与学生的相互合作中体现出平等, 体现出爱与关心。

班级的日常管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拿班级的劳动卫生来说, 经常会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 干活马马虎虎。于是我制定班规, 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我觉得问题似乎解决了, 可渐渐地问题又出现了、甚至有时还不如从前。我找来几个学生, 询问他们为什么劳动任务总是完成不好。尽管说法各异, 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劳动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依赖, 缺少合作。后来, 我与班委商量, 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 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劳动任务平均分配, 每个人包干负责, 谁出了问题找谁, 想偷懒的同学再也不能偷懒了。一到劳动的时候, 我和班委先干起活来, 看到老师也加入到劳动当中, 其他同学也跟着干起来, 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整个劳动任务又快又好地完成了, 以前的卫生死角由于有了专人负责, 再也不会出问题了。我们班的劳动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中, 班主任身先士卒显得非常重要。班集体的事情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 也应该是老师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是班集体的成员, 都应该为班级出力、为班级争光。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合作,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这也是班集体建设中重要的环节。

三、眼睛向下, 共同提高

一个班级只有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才能不断进步。一个班级的进步除了学生的进步还应该包括老师的进步。作为老师,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感受学生进步的同时, 也应该多多向学生学习, 提高自己。

在一次全年级拔河比赛中, 由于有事我没有去, 而是让体育委员组织同学参加比赛。赛后, 同学们纷纷跑到办公室告诉我, 我们班得了第三名。看着那一张张洒满汗水的笑脸, 我心里很开心, 这就是我的学生, 一群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学生。以前, 一些同学对班级活动总是漠不关心, 但这一次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进来, 比赛时拼尽全力。正是有了这种凝聚力, 才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事后, 他们也说了他们的遗憾——我没有去给他们加油。本来我想解释一下, 告诉他们我有事才没有去。可是我心里确实有点惭愧, 一直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 积极为班集体争光, 学生做到了, 可是我这个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 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 老师自己就必须做好。但更多的时候, 老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长处, 找到自己的不足。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才是一个好老师。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也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兰亭集序》的情感美与生命观 篇8

文章的前两段, 描述了东晋名士会稽山阴兰亭祈福消灾观景吟咏之盛况:“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让后世读者也能感到此情此景“信可乐也”。

如此快乐的王羲之为什么会在后文说“痛”与“悲”呢?“乐”“痛”“悲”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一般人认为, 作者是由眼前欢乐的情景进而乐极生悲, 想到生命短暂。笔者认为, 这样的理解有些牵强, 王羲之“痛”, 一方面痛“老之将至”而“感慨系之”, 另一方面痛人生“终期于尽”。但这不是悲凉。

“老之将至”表面说的是生命短暂, 但前文还有两个字“不知”———“不知老之将至”。这样联系起来看, 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写人在感到高兴和满足时的情景, 当人们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时, 就不会觉察到衰老悄然而至。这样写, 不是要否定人生追求快乐的合理性, 而是极言人处在快乐时忘怀一切的情景。

那么又是什么“感慨系之”———“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感慨系之”与下文的“以之兴怀”相呼应———“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可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很多人认为, 这几句说的是当那让人欣悦的美好事物成为陈迹时, 心里无限伤感。但我认为, 我们喜欢的一切美好事物终究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但我们哪里就只剩下伤感了呢?也可能是, 当那喜欢的人事成为过去, 我们回想起来, 还记得他眉眼间的盈盈笑意, 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脉脉温情。兰亭聚会时那流觞曲水、茂林修竹间那青翠意蕴、仰观俯察时的万丈豪情, 又何曾让作者忘记。再如我们生活中的同学朋友聚会, 当那欢乐的情景成为过去, 我们难道不会在心灵的底片上保有那温暖的记忆?若干年之后, 我们甚至还会走上那熟悉的校园小路, 重沐那校园和煦的阳光, 重聆当年的欢声笑语……所以说“感慨系之”也好, “以之兴怀”也罢, 实际上也可以是对那美好时光、欢乐情绪的怀念和追忆。

再来看“终期于尽”, 王羲之在文中说“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很多人从中看到了悲凉, 生命终有完结的时候, 怎么不令人心伤。可是你没有看到, 文中还说“死生亦大矣”, 死生是一件大事, “生”是可贵的, 有价值的, 也是欢乐的, 而“死”便意味着你不能尽享这一份可贵的独有的快乐, 作者的这份“痛”分明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惜, 一种挽留, 一种警醒。作者的意思是要说, 人生是多么美妙, 假如生命能够长久, 我一定会珍惜这美好的一切, 去追求生命的快乐,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游目骋怀, ”“极尽视听之娱”。我不是因为生命的悲凉而“痛”;而是因为不能长久地拥有这份生之快乐而“痛”啊。从这份“痛”中, 我们读出的是作者追求人生的快乐的强烈愿望!浑浑噩噩的人也许不知那人生之“痛”, 但对人生有着深刻洞察的王羲之, 又怎么会不知道人生的悲凉, 然而他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珍惜的态度, 他是人生的智者!

解读了“痛”后, 我们再来解读“悲”。

作者悲的是什么呢?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一是悲那些“一死生”“齐彭殇”的“昔人”, 因为他们把死和生看作一样,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 他们只看到生命的虚无;二是悲那些“今之视昔”的“今人”和“后之视今”的后人, 因为他们都只看到古人对生命的悲叹, 而没有看到生命的快乐。很显然, 作者“悲”的不是人生的虚无荒凉而是悲人们看不见人生的乐趣。

仔细研读最后一段, 大家应该也会赞同这个观点。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这里的“若合一契”是说昔人的感觉好像一样, 都是那样的悲观, 而不是说“我”和他们的感觉好像一样, “未尝不临文嗟悼”, 这里的“嗟悼”是面对昔人“若合一契”的悲观论调而“嗟悼”, 并不是发出从昔人那里寻得知音的感慨, 因为作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意思是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显然作者是希望后人, 能从他的文中读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豁达的心胸去拥抱生活, 而不要像“昔人”那样再一味地悲观下去。

综观全文, 王羲之从来就没有得出人生是悲观的结论。他是睿智的, 他知道生命虽然短暂, 却是有价值的是快乐的。这样一来, 文章中的“乐”“痛”“悲”三者之间的联系便清楚了。乐是为了人生的美好而乐, 痛是因为不能长久的拥有这份人生的快乐而痛, 悲是因为人们看不到人生的美好快乐而悲。作者始终在说人生是快乐的。

一直以来, 人们都觉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包含“乐”“痛”“悲”三种情感, 是作者乐极生悲而为文, 殊不知全文是以“乐”为中心, “痛”和“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的。他自始至终提醒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追求生命的快乐!

同样是面对人生, 王羲之“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昭示人们享受生命的快乐, 追求生命的快乐;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磨难中书写出了人生的诗意和潇洒豁达的情怀;陶渊明摒弃黑暗的官场, 悠然南山, 饮酒采菊, 在洁身自好中表现出对心灵清洁的境界的追求。

他们都是人生的智者, 带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

摘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包含“乐”“痛”“悲”三种情感, 但全文是以“乐”为中心, “痛”和“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的。通过多种情感的抒发, 表达出生命虽然短暂却是灿烂无比, 应尽情享受生命的过程, 保持乐观的心态, 追求生命的快乐。

用“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篇9

一、在情境中欣赏美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境界,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经常、反复地去“激趣”和“动情”,并使孩子们的兴趣和感情在审美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例如,《春雨沙沙》是一篇短小的写景散文,描写了春雨中乡村的迷人景象。上课开始,我就播放优美的歌曲,为学生创设了情感的氛围。再配合着悠扬的乐曲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舒缓的乐曲声中体会到春雨那“润物细无声”的美。学生们都被课文吸引住了,深深地沉醉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借助媒体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让学生对桂林的山“奇、秀、险”和水“静、清、绿”的特点获得形象的感知,内心升腾起热爱祖国山河的真挚感情。

二、在“美”读中体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浓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美”读技巧,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育。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在教学时,教师就可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起伏,充满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在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经过如此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为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所熏陶,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讲到“圆明园的建筑特点”时,教师就可采用引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还可激发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在想像中创造美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像,学生的审美活动同样也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像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正确、丰富的审美想像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所受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和肤浅的,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像空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像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像融入到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也都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夏初菏塘的美丽:绿树成荫,树影倒映在池水中,泉水从泉眼里汩汩地冒出来,池中荷花盛开,蜻蜓在花间飞舞……这美妙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大家纷纷拿出画笔结合诗意,展开想像去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使学生发现了美,创造了美,从而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主题美 篇10

一.通过人物性格命运揭示主题美

《木兰诗》中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始终是我们人民最喜爱的并引以自豪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化身。我通过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木兰这个形象美在哪里?”同学们比较容易看到木兰替父从军的美好心灵, 可以看到十年军旅生活出生入死, 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行为, 但我提醒大家木兰形象最美的还在于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的美好品德。虽然战功显赫, 但仍不慕功名, 以回到家中依然过着劳动妇女的生活为荣。劳动人民在口头创作中极力铺陈渲染木兰回家后“坐我东阁床, 着我旧时装”的喜悦与兴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与淳朴, 一切都是那么纯真与热烈, 这正是诗作美的集中体现。

二.通过人物关系对比表现主题美

《散步》是一篇优美散文, 主题美、构思美、人物美、语言美, 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时文精品。分析这篇文章, 该从什么地方作为切入口来统率全文呢?我以为可以从人物关系入手来看文章构思的奇妙, 主题的深意和语言的温情脉脉。文章共有四个人:母亲、我、妻子、儿子, 一家三代人组成两重母子关系, 要解决的是一个矛盾———走大路, 还是走小路 (实际上是新老两代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 。人物不多, 关系不复杂, 但很微妙;矛盾不大, 但很尖锐, 不好折中。这种人物关系, 就使得文章还颇有波澜情趣。随着问题的解决, 人际间的温暖体贴、关怀爱护都表达得有声有色,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跃然纸上。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重任, 都在文章最后的画面———两个中年人背负着一老一小的行进中得到诠释。美的主题在人物关系的描写中呈现出来了。

三.通过环境氛围渲染烘托主题美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 以极其简明的手法描写了自己1928年在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到俄国去旅行, 并拜谒了托尔斯泰坟墓时的情景。全文通篇就突出一个词语———朴素。读后使我们读者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在教学中可以用“朴素”这个词为中心线索来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通过墓地周围的环境描写:没有栅栏, 没有墓碑, 没有基石, 只有在白桦树拱卫下的一方长满青草的土丘。这位世界文学巨匠的伟绩与他身后的简朴, 更衬托出他的伟大。在阅读中紧紧抓住“朴素”两个字, 就能把握文章主题美。这个如同巨匠生前的人生写照一样的词汇“朴素”是人世间最本质的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条规律告诉我们:越是简练朴素的表达, 越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余地。

四.通过词语深层含义领会主题美

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故乡》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小说的主题———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是涵盖在深层的语意中的, 学生不容易理解, 需要老师加以指导点拨。这就需要首先抓住那些富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 辨析它的深层含义, 然后再统观全文, 找出前后照应的相关句段, 加以体会理解, 并归纳出作者的创作旨意来,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主题含义。如描写“我”第二天一早即走近老屋时, 映入眼帘的是老屋“瓦楞上许多枯草断茎当风抖着”, 一派衰败破落的景象, 它象征着整个封建社会如同这“难免易主”的老屋一样正走向必然崩溃的命运。故乡的没有进步、守旧没落的气氛, 使人感到悲凉与窒息。但一个关键句的出现“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似乎是一道霞光一扫眼前的阴霾, 照亮了心头———这便是那“飞”出来的宏儿。这个“飞”字用得多么生动而又传神啊!

上一篇:电信营销方式下一篇:上山下乡投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