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文

2024-09-21

社会语文(精选12篇)

社会语文 篇1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坚持组织学生每节课前作5分钟轮流演讲, 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 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 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坚持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 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 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 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 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 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 只要加以引导, 他们是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社会语文 篇2

进入游园,Miss李再次跟我们讲了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各个小组迅速出,去了心仪的地方。我们来到了丛林穿梭,因为开永时间不到,我们的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我们唉声叹气的走了出去,接着我们的心情慢慢的好转,开始丛地狱上升到了天堂,因为我们发现了过山车。我们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去的路上我给一种不知名的植物上的花录了像并拍了照,照片上的花有一层金色的光晕,,录像中,录像抓拍得很到位,仿若这是一位花仙子居住的地方。

当我们到达飞跃颠峰(过山车),排队的人很多,所以我们并没有排队,而是选择了去餐厅,因为Miss李说十一点钟准时到达。当我们到了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是六年级第二个来的。等了好久,Miss李还不来,所以陈亮瑀就打电话告诉Miss李,Miss李叫我们先走。

我们来到丛林穿梭,然后我们只有五个人,陈亮瑀果断地选择了帮我们看包,让我和贾舒涵一起坐,我知道车速是由我来控制的,所以我时慢时快,我在刚开始是睁着眼睛,到了高处我就闭着眼睛,因为我不敢看下面,我恐高,所以我闭着眼睛,我还把车速放慢,因为我怕在高处翻车,而贾舒涵同学感觉很不爽,所以她一直在喊快一点,压到最低,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很危险。她说这样发生事故的机率很小,而放慢了速度会被后面的车追上,然后被撞到。听完她的话,因为感觉很恐怖,所以压到了最低,车速猛然加快,贾舒涵欢呼起来,到了最后,贾舒涵说再快点儿。我跟她说,这已经是最快的了。下车后,陈亮瑀描述我们了我们的样子。

我们在地图上发现了火鸟山谷,便要前往。火鸟,拥有60余种近3000只动物,分为火鸟表演区、融火烈鸟展示。这些表演肯定很精彩,会让人流连忘返,只可惜我和它们有缘无分。接着我们看了孔雀,贾舒涵说,她是雌孔雀。我们就打趣她说,她要和它们交配然后开屏。我们又去了激流勇进,慢慢地上升,然后“呼”地下去。溅起壮观的水花。下来之后,我们班男同学去投币用水射我们,经过这一苦难之后,我们慌忙地检查衣服有没有湿。可幸事我没湿,可悲的是田雅婷湿了。我们接着去买纪念品,我买了沙漏,为了让我的时间观念更强。

关注社会生活 提高语文素养 篇3

以“漫谈一次性物品”为主题,以学生搜集信息、自由辩论、合作探究为形式,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依托活动,加强语文实践,增强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展示交流、自由辩论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锻炼思维,发展语言。

2.正确认识一次性物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填调查报告、写建议书、书信等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交往。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本次学习活动共分三个环节:课前,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上查询、报上查找、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井填写调查报告;课中,学生在汇报交流、自由辩论、合作探讨等过程中认识到一次性物品的利与弊,完成调查报告;课后,通过贴宣传画、标语,向有关部门递交建议书等形式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一次性物品,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实效。

2.学生分工: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分为三组:第一组到社区去调查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和回收情况,获得感性认识;第二组通过采访,调查市民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程度及使用人群,深入實践;第三组通过网上查询、报上查找等方式查阅资料,获得理性认识。

四、活动过程

1.以导激趣,启迪思维。【课件出示带有“生活”字样的配乐画面】同学们,我们红领巾电视台又和你见面了,欢迎大家走入我们的“生活”演播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我们的口号是——走进生活、关注生活。(生齐答)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漫谈一次性物品”,有谁知道什么是一次性物品?(指名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一次性物品?(生畅所欲言)看来,一次性物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创设情况,在体验中提出问题。【放CAI课件,出示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场景】包括:菜市场里,人们手提一次性方便袋购物;医院中,病人使用一次性输液管;餐馆里,人们吃饭使用一次性碗筷。

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可根据所看所想自由地表达)一次性物品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大影响呢?在这次节目之前,你们已经去搜集了有关一次性物品的信息。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将本组的调查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组的同学出示调查报告,交流本组的调查成果。使用情况:80%的家庭使用一次性方便袋购物,普通餐馆每天使用的一次性碗筷达几百双。医院使用一次性针头、输液管给病人治病。回收情况:垃圾堆的一次性物品堆积如山,废品回收站里一次性物品的回收率很低。利:外型美观、便宜,使用方便,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弊:会毁掉森林,造成白色污染,绿色植被遭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组的同学出示调查报告,汇报采访结果。在采访的50位市民中,有8位不使用一次性物品,10位偶尔使用一次性物品,32位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可见,使用一次性物品的人群非常广泛,大多是家庭妇女及工薪族人士。

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有关一次性物品的资料,进一步获得一次性物品的有关知识,教师可作相应补充。

从同学们调查的情况看,使用一次性物品有利有弊。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将他们重新分为两大组:赞成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同学一组,为正方;反对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同学一组,为反方。在两组同学中间开展一场辩论赛,以双方的辩论结果论输赢。

3.开展辩论赛,在辩论中探究问题。【显示CAI课件,创设法庭辩论的场景】第一轮,陈述观点。正、反两方各选派三名代表陈述本方观点。随着辩手的发言,课件相机显示双方观点。第二轮,自由辩论。要求辩论双方针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若在5秒钟内不能反驳对方观点,即为输,对方则为赢。第三轮,总结陈词。双方各选派一名代表总结本方辩论的结果。

4.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刚才,正反双方结合本方观点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表现非常出色,一时之间老师也难以分出胜负。不过,从辩论的情况看,一次性物品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及森林资源带来了危害。那么,面对市场上充斥的一次性物品,我们应该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呢?

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合作交流,达成共识:(1)通过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一次性物品,奉劝家人、朋友少用或不用不易回收的一次性物品。(2)改用易回收的材料做一次性物品。如用麦秆为原材料做一次性碗,大量生产已经开发出的一次性纸杯、纸袋和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一次性碗、筷。(3)运用高科技将不易回收的一次性物品转化为原油。

5.活动结束,延伸课外。大家在今天的“生活”节目中,展现出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相信大家长大后一定会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生活节目吗?那就请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吧!我们下期再会!(轻音乐中结束)

论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4

一、语文学习者和社会环境

(一) 语文和语文学习者

语文一名, 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2) 因此语文也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因为文章都是运用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文字来表达, 进行交流的语言就是口头语。

语文学习者就是学习语文的人。

(二)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 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 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社会环境是人创造的, 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在人的改变下更新并且反作用于人本身。

二、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综观我国古代教育,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上古时期,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 因此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是原始社会的课程内容确实存在, 并且渗透在社会活动中, 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内容也是如此。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 (唱歌、舞蹈、绘饰、雕刻等) 、原始记事 (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 和伦理道德观念教育, 就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因此人们在劳动、仪式、祭祀等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通过耳闻目睹、口耳相传、口头创作等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 因此通过想象和口头创作了古代神话故事,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这些篇目一直是我们语文教材的传统教学内容, 它们留传至今与语文学习者的代代相传莫不相关。

奴隶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高了, 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教育也就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事业。教育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育内容以“六艺”为基础。“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知识, 语文学习者能够在专门的地方学习专门的知识。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封建专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实行专制, 这凸现了政治对语文的控制关系,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体, 统治阶级为语文学习者限定了学习内容。封建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学习的发展, 然而到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又抑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发展。

近代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语文教育而言, 最为突出的是语文单独设科, 国文名称出现, 白话文进入语文教学。语文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离出来, 语文的单独设科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更专业的教学方法。

立足我国语文教育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语文学习者进行语文学习是一种行为, 他的学习行为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在《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 它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 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认为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与反应的积累” (3) 。所以社会环境中一些与语文学习者利益相关的因素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刺激。如“学而优则仕”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环境刺激, 当一些读书人通过努力读书取得功名以后, 这种学习活动的成功对其他人也产生了一种社会刺激, 进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对语文学习者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政治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容要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之服务, 因此语文学习者与社会政治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很多时候政治体制直接决定语文学习者受教育的权利。古代学在官府, 只有少数贵族才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 语文学习者的数量和范围受到限制。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销毁了语文学习者赖以学习的书籍, 就是对语文学习者的专横独裁, 这对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汉朝的“独尊儒术”又是影响语文学习内容的典型代表。把语文学习者的内容限制在儒家范围内, 对语文学习者宣扬儒家思想。唐朝统治者的开放使唐朝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泛学习的契机。宋朝倡导理学, 规定一般的语文学习者必须学习四书五经, 蒙童读物有《千字文》、《千家诗》、《三字经》等。明清的文字狱对语文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是一个残酷的控制。清朝末期统治者宣布取消科举制度之后, 自民国时期语文单独设课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抹煞了语文的人文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们使用的语言以毛主席语录为标准, 可见当时的语文学习者受压抑的程度。改革开放后, 语文学科强调知识性, 是为了弥补大众语文常识的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十世纪末语文的知识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过分强调知识性会导致人文性的失落, 因此语文课程的设置增强了人文性, 并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本质日益明确, 对语文学习者真正学好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优劣对语文学习者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其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原始社会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文”, 那只能算是前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只能通过简单的口耳相传及简单的文字和符号来实现, 大大限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降低了学习效率, 不利于更快掌握好语文知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是‘古文教育’” (4) 。这种前语文教育, 主要是学习书面文, 这时的“古文”与近代的“文言文”不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竹简、纸张、印刷术的发明, 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有了载体并且可以流传。近代工业化社会,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学校、书籍和教师, 为语文学习者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字著述开拓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小说、学术专著等空前繁荣, 使语文学习者的人文修养提高, 丰富了语文知识体系, 经济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当代语文学习者更能享受经济和科技发达的语文教育, 收音机、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出现, 特别是网络和远程教育的综合运用使语文学习效果突飞猛进。语文是基础的应用学科, 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也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这又为语文学习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手机的普及, 文字信息的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的运用日常用语和口头语的途径, 语文学习者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语文学习者能很快学以致用, 让学和用更紧密地结合,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运用的准确率, 例如在文档中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可以自动提示, 使语文学习者在应用过程中就可以立即得到更正, 可见经济的发展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方法。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增加、学习途径的扩大、语文学习者语文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语文学习者享受到经济发展的诸多益处, 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文化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语文思维等方面。“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因为教育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都源于文化的精神层面, 其整个制度化的体系也是受其制约和支配的, 所以一般说来, 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其制约最深。” (5) 我国古代教育中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学科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造成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界限模糊, 语文学习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的文化主体, 语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周朝末年, 礼崩乐坏, 社会阶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直至春秋私学的兴起, 文化下移, 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派林立。这种大好的形式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儒、道、墨、法等各个学术流派争奇斗艳, 反映在教育领域里是自由竞争。从语文的教育角度看, 他们的学术思想和语言文字影响着后世,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 他们创造了无比瑰丽的财富, 也给学习语文的人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精神宝库。孔子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朝推崇儒家文化, 奠定了儒家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唐朝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效果最为显著。唐朝佛教的传入, 对唐文化的影响很大, 对语文学习者也有较大的影响, 经书里面很多故事对语文学习者的启示有目共睹。融儒、道、佛等于一体的宋代理学, 曾经深深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理念。书院制度对我国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也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量平民子弟获得学习机会。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和思想的传入, 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西学东渐, 新文化观念的传入, 使语文学习者耳目一新, 为语文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的时代性等方面。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制约会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者的课程与教学。教育目的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标准, 是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而语文学习者是受教育的一员, 因此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者。教育方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教育的性质及服务方向、教育的总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语文学习者在受教育期间会受到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约束。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语文学习者的灯塔。语文学习者了解教育目的和方针就会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使自己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效率也更高。因此语文学习者了解当前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就会配合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获取更好的学习方法, 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全面发展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四项素质标准, 作为语文学习者, 掌握目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教育的时代性对语文学习者也产生影响。例如, 目前的教学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语文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 它是“文道统一”的载体, 是传情达意的手段, 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较强的人文意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精神。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 没有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 也不能较好地让语文学习者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互动的课堂使语文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感悟语文的文学美、人性美、生活美等。时代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图文并茂的课件使语文学习者在课堂上感受到文字的意蕴美和意境美,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互动可以使语文学习者深刻感受到文字流动的美感, 对语文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 对语文学习者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 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 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内容和学习目的等重要方面。同时, 语文学习者学习好语文学科也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影响在语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不同层面体现出来, 这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决定的。21世纪的教育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语文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 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 学习者要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传播中华优良文化。

参考文献

①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②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③朱学清.‘大语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④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篇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成绩的进步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如何让社会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社会生活;再现生活;语文活动;真情实感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斯言信焉!这句话不仅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切感受,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思。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素养的高低体现在学生是否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要看着书本,而且要随时关注社会,联系社会,把社会知识引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表演“课本剧”——再现生活

语文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教师要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以生命和活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如:可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比如我在教学《感天动地窦娥冤》时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话剧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主动毛遂自荐出演各个角色,并借来服装,自制道具,化好妆,在语文课上将剧本再现出来:披着长发戴着枷锁的窦娥;义正词严的窦天章;奸淫邪恶的张驴儿……红墨水飞溅在白纸粘成的条幅上以此来充当鲜血喷洒三尺白绫;用扇子扇起飞扬的白色泡沫以此来充当鹅毛大雪……经过这样的“现实生活”教学,学生不仅对课文理解的透彻,更能了解当时的社会人物悲惨的命运。这样,文章的思想内涵不言而喻,道理也就明白了。

二、联系社会——切入课文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有些课文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这样学生不仅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亲切感,学习起来轻松了许多,还加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实践活动——回归生活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学以致用。因此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自然也是最好的检验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刻体会与提高能力的手段之一。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大致有以下几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舞台之一,所以,在这里,学生应用实践最为灵活与贴切,教师可以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叙述或进行写作。社会生活是学生应用语文的一个广阔的天地,比如我曾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到大街上去发现搜集并纠正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用语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等。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知识。所以我与大部分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四、课外活动——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否利用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可谓“课前5分钟,知晓社会事”。

此外,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五、生活体验——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作文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学生往往对作文提不起兴趣,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再加上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要么一布置作文题目马上就用手机到“百度”上去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个个雷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的限制,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而不是让学生多看优秀作文,多积累好词好句,这样虽然能写出文通句顺甚至比较优美的文章,但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有的习作是华丽辞藻的堆砌,缺少真情实感;有的习作是学生脱离生活实际而单凭自己的印象或概念的描述,缺少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很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我一般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尽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班级成绩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我愿以此与广大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语文教学怎样结合社会生活 篇7

的确, 长期以来, 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 一门心思抠“知识点”, 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 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 学起来耗时费力, 效率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 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 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 难以做到和谐发展。这种“半截子”人才, 怎能在改革开放中参与国际竞争?怎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之需求?又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 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 力戒关起门来教书, 注意“开门教学”, 眼光不仅看着书本, 而且随时关注社会, 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 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 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 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 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 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 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 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 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 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辩正地分析古人古籍, 自觉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 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 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 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 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 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 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 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 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 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做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 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 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 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 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 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 精神的乞丐”, “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 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 只要加以引导, 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 写作远离生活, 虚情假意, “三股文”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 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思考人生, 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 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 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 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 雨却无休止地下, 买瓜的老板难觅, 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 天气奇好, 瓜价攀升”, “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 抱瓜上车”。“车开走了, 老忠拿着钱, 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 结尾这一问, 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 “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 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 但其中的关注民生, 思考社会, 同情弱者……的情怀, 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 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 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 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 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 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 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 成绩的进步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 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最后, 我愿以此与广大同行共勉!

摘要:正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教条化问题, 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观点和措施, 旨在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播撒“社会美”种子 篇8

现代中学生, 生理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不足, 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 体验是比较强烈的, 分不清、判不明市场经济中不良道德现象。处于困惑的中学生, 表现出令人忧心的道德现状和发展趋势: 理想信念趋于迷惘化和淡漠化、价值取向趋于自我化和功利化、行为方式趋于不文明化和失当化、生活态度趋于享乐化和高消费化、法制纪律趋于淡漠化和无知化。

“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 读书为明理, 作文即做人。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更是熏陶情感、提高审美、培育道德、学习做人的过程。语文教师采用多种途径, 播撒“社会美”种子, 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社会美教育。

一、发挥教师社会美形成影响

一位教师曾调查对老师打麻将的看法, 许多学生对醉心麻坛的老师嗤之以鼻, 满脸不屑, 绝无尊重之意, 但对不打麻将的老师非常尊敬, 说不打麻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是力量, 魅力是磁场。孔子重视“以身作则”, “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 认为这样的教师才能“其身立而其教存”。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 倡导“教师应以身作则”, “以教人者教己”。教师重视人格魅力修养, 塑造良好社会美形象, 用自己的人格软实力形成影响, 学生才能主动走进老师的心灵, 成为老师的超级粉丝, 亲其师, 信其道, 形成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情操的社会美品质。

二、营造语文课堂环境促进和谐

曲刚老师说: “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 都是在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 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教学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营造宽自主、多元、竞争、开放、包容、默契的课堂环境, 学生意见认真倾听, 耐心接受, 不作压制, 大胆质疑, 大胆表达, 实现能提问、能发言, 唤醒学生生命内力, 形成学生公平正直、民主文明的社会美品质。

三、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达成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 “深湛的知识, 广阔的视野, 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 这一切都是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学科、学习过程的兴趣的必备条件。”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语文学科本身特点, 积极倡导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语文课堂应有“春风拂面百花开”的璀璨效果, 语文学习像沙漠探宝的跋涉旅行, 每一步都会有拾贝的快乐收获。语文课堂是思想交流场所, 表达和表现的场所, 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 也善于理解别人; 善于帮助别人, 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 也是成长的需要, 形成学生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的双赢的社会美品质。

四、利用语文教学内容颐趣养心

语文学科的多元文化元素和广博深邃的思想内涵蕴含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温家宝说: “我从这些鸿篇巨著中, 看到了人类历史的辉煌, 也看到了历史和现实中丑恶的一面。我更看到, 社会在发展进步, 人们追求真善美, 一直为公平正义而不懈斗争。”“在阅读中, 我时常联系社会, 思索人生, 想着社会发展的道路, 想着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学时, 教师精心设计, 用形象化语言激活学生头脑重大表象, 唤起学生审美经念和审美需要, 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人物的“心理位置互换”, 将学生引入“角色”。学生见仁见智, 不知不觉颐趣养心, 唤醒生命内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树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锤炼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社会美品质。

五、抓住作文训练指导内化践行

许多优秀作家都非常善于发现现实生活真实, 感悟现实人生真切, 品味世间万物真情。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学, 是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组织文字、提炼主题、书面表达、修改评点的教学活动。当前社会, 出现信仰危机, 道德滑坡, 各种丑恶现象粉墨登场, 许多人社会美混淆与迷失。作文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加以鉴别批判, 摈弃社会上泛滥的不良价值观, 分清善恶引导学生富有博爱、悲悯、宽容之心, 正确区分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好和坏、真理和谬误等, 褒善贬恶, 求真弃假, 爱美恶丑, 传递社会正能量, 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稳定。文品就是人品, 人品就是文品。学生在作文中, 学会关注现实, 关注人生, 关注民情, 关注疾苦关注民众, 重视亲情, 感恩父母, 关爱他人, 呵护一切生灵和生命……学生习作时, 将这诸多关心、关爱和关切之情, 如涓涓细流, 潺潺溪水般地泉涌出来, 倾泻出来, 淌流出来, 既是一篇美文, 又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蔡元培说: “教育不为过去, 不为现在, 而为将来。”语文老师们, 履行“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的社会美责任吧。

摘要: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 直接体现人的自由创造, 是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现代中学生分不清、判不明市场经济中的不良道德现象。利用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社会美教育有直接作用。语文教育, 采用多种途径, 播撒“社会美”种子, 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美,语文教育,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魏新玲.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状况极其调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 (3) .

[2]谢文平, 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塑造高尚人格[J].德育研究, 2002, (10) .

语文教学中要有社会思索 篇9

基于以上思想, 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力戒关起门来教书, 注意“开门教学”, 眼光不仅看着书本, 而且随时关注社会, 引导学生思索一些社会现象, 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终极目的。

一、在语文教材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反思社会现象

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每篇课文, 都是一定时期特定社会生活的的反映, 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我就抓住这一点, 讲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社会环境、社会现象, 启发学生联系身处的现实环境, 是否有相通的地方, 进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 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 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 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 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 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 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 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

这期间, 有的学生就曾提到说:现在的小学为什么又开始不遗余力的让小学生大量背诵古代经书?我就先让他们思考现在社会家庭独生子女身上、以及由这种家庭组成的社会所出现的问题, 再回头看看先古时期的经书所注重的东西是什么, 两相比较思考之后再辩论是对还是错。

通过这样的联系分析比较, 就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了古人古籍, 及其现实的社会意义, 自觉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 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 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 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 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 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 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 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反思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 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 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 思考和困惑, 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 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 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 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 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 精神的乞丐”, “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 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 只要加引导, 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 写作远离生活, 虚情假意, “三股文”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 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思考人生, 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 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 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 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 雨却无休止地下, 买瓜的老板难觅, 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 天气奇好, 瓜价攀升”, “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 抱瓜上车”。“车开走了, 老忠拿着钱, 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 结尾这一问, 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 “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 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 但其中的关注民生, 思考社会, 同情弱者……的情怀, 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 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 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 积极思考的眼光, 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

高中语文教学要结合社会生活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社会生活,关注社会

近年来, 语文高考越来越关注现实, 越来越注意联系社会生活, 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以此来适应高考形势的需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架起教学和社会的桥梁, 融合课内和课外知识, 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才会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以上认识, 在使用语文新教材, 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 最忌关起门来教书, 注意“开门教学”, 眼光不仅看着书本, 而且随时关注社会, 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生活化课堂, 就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师应该让课堂与生活链接, 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 去感知、理解语文, 这样语文学习的天地才能更宽广。

1.教材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资源, 是培养能力的依托, 是培育人文素养的沃土。如果要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就要实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把教材分成三类, 即再现生活的教材、贴近生活的教材、远离生活的教材。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 采取不同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 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教学方法生活化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 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 举办了题为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的讲座, 除介绍了百家争呜中诸家学说的重点, 也介绍了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和知识, 还着重分析了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 自觉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能力。

3.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案例,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模拟生活的情景, 能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生活, 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 体会不同的生活, 这样就使语文知识在夸张和欢快中钻进学生的心里。如果再现课文描绘的生动情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 就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很需要培养。深入社会生活, 深入实践, 在实践中增长见识, 增长才干,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 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 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 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 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

关注社会, 热爱祖国, 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美好的心灵, 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尽的义务。利用节假目,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 让他们去了解大自然, 领略大干世界, 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 到“社会福利院”去看望老人和孤儿, 我们应大力支持。通过他们给孤儿们送礼物, 愉快地给孤儿和老人拍照片, 与老人亲切交谈, 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 那么, 我们高中语文老师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 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 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 有情有理, 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 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应引导学生学习名人, 重在用心灵感悟生活。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 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离开了生活, 作文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事实上, 生活处处有文章, 只要留心观察, 细心感悟, 写作素材与范围就十分广阔, 就会有写不完的文章。

四、营造教学情境联系生活

情境设置的内涵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借助高超的信息技术, 可以在文本、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协助下创设语文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营造出符合其认知规律与情感体验的特定情境。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氛围中, 让语文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 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便是情景设置的内在含义和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文章虽高于生活, 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 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 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 (1978~2005)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社会语文 篇11

关键词 语文教材社会化社会角色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社会化媒介,承载着社会领导阶级为中小学生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课程内容及社会主流文化,这些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观念等社会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存在情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于当前有关学生社会化与语文教材社会学分析的研究成果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文从学生社会化的视角入手,集中探讨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要素的存在形态。

一、教材社会化内容分析框架

1.学生社会化内容维度的确定

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研究者通常从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与描述。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1)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2)社会规范的学习与掌握;(3)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4)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培养;(5)个性的发展。[1]根据这种理论观点,社会化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文化层面,研究者通常将其要素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包括价值规范、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类别;二是个性发展层面,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的提升等;三是社会结构层面,主要指社会角色的学习。这三个层面从不同视角入手基本囊括了人的社会化内容的主要方面。

学生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具有作为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即学生社会化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化内容具体体现为各科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在教材上。各学科因学科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主要侧重在知识技能上,如数学学科;有的属于综合性学科,涉猎面广,如语文学科中学生的社会化内容囊括了知识技能、社会规范、角色塑造、人生理想、健康个性等维度。

2.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审视教材中的社会化内容,可以从教材目标维度与教材内容构成要素入手。

教材目标主要指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课程标准简明扼要地标示了课程目标与学生社会化内容的一些对应关系。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其十条总目标既有字词、读写等语文知识技能类内容,也有诸如价值观、道德品质、人生态度、文化认识、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类内容。这就从面上概略地指示了语文教材中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价值观、个性品质、人生态度等不同社会化维度。

教材内容要素维度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学研究文献看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与人的社会化的对应关系。在语文教材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从价值取向、文化倾向、社会角色、性别倾向等角度对教材内容作了大量的分析,为审视语文教材的社会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价值取向的研究为例,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有如下一些基本取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勤劳刻苦、诚实善良、人际和谐、男性中心等。[2]这些取向蕴含了政治类价值取向、道德类价值取向以及性别角色类价值取向,是属于具体层次的内容要素。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遵循人的社会化的内容,根据学生社会化的特点而编写的。

由此,借鉴语文学科中学生社会化基本内容的研究成果,参照社会学中社会化内容三层面分类观点,我们将分析框架确定为三方面五要素,三方面指知识技能方面、社会规范与角色方面、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方面;五要素指知识技能社会化要素、政治社会化要素、道德社会化要素、角色社会化要素、理想社会化要素。由于五要素是三方面的具体化,分析主要从五要素角度着手。五要素分析框架囊括了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能够比较全面而典型地分析教材中具有社会化功能的内容要素。

二、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存在形态分析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下面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采用社会化五要素分析框架作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包括语文知识技能、文化知识、生活技能三个方面。其中语文知识技能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等,属于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和位置有两类,一类是以短文形式集中出现在每个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一类是以分散的形式呈现于课文前后的提示、练习、注释及附录等栏目中。[3]

(1)文化类知识

语文教材中文化类知识涉及哲学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史地经济知识、天文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生理和自然界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涉及面远远超越了其他教材的囊括度。这些知识大多附着于选文、注释及课后习题、资料袋、宽带网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尽管基本不在考纲明确列出的考试项目中,却也经过了精心编写,有其特定的用意,通常作为隐性要求的教化内容引导学生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存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谋生的能力。

(2)生活技能类

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反映基本生活技能类的文章,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明确提示生活技能,如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另一类隐含于相关事情中以进行独立谋生等的思想教育,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通过让孩子学会看病这一事情,传达了对下一代自立的期望。

总之,语文课本就像一个小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很广,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比拟的,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学生能对社会、自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政治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是国家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重要媒介,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或政治倾向的养成上。

以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小学阶段政治教化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政治知识、信仰与政治情感态度,其编排在质与量上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例如,一年级上册只有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属于政治类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政治类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8篇课文都是政治类内容,这是量的增加。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具有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特点。以低年段4篇与首都有关的课文为例,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是以简单的短文灌输热爱首都的感情,显得直接而简洁;二年级角度拓宽了,对首都北京作了多侧面的描述,其中《北京》写其美丽,《我们成功了》刻画申奥成功时的北京,聚集于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面;《看雪》则选取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台湾”孩子对北京的向往这一角度,强化学生对首都、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编排方式,从不同年级不同课文与同册教材不同课文两个层面,体现出连续与强化的特点。

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接受能力增强,政治类内容的深度、广度随之增加,在政治知识、信仰、情感态度、政治形象等类目及其呈现上都有了拓展。以政治形象的呈现为例,教科书所选的大多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选取点包括党的领导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优秀品质,以及延安、北京等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符号的“圣地”。除此之外,小学高年级及中学课本中开始涉及一些政治规范类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与态度,通常以论说文的形式出现,以论理的形式逻辑严谨地引导学生对政治规范的认识。

endprint

从横向呈现方式来看,同册教材通常选取不同政治类事物或同一政治类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整合的方式强化政治教化。例如,低年段教材除了选择首都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一年级上册还择取了作为政治象征的国旗、升旗仪式等,二年级上册还选取了欢庆国庆节等政治现象;其呈现途径除了课文,还有课后“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读”、“展示台”、“回顾·拓展”以及“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

总的来看,语文教材集中选取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政治类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插图、资料链接、口语、回顾·拓展等构成成分以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建构了一条横向整合、纵向贯穿的层级递进式的学习链条。

3.道德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人伦类道德类目与非人伦类道德类目。参照吴永军的“道德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外界交往类品质与自我伦理类品质。非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品质(如环境道德之类)和与自身相关的道德品质(如进取、立志、信心等类目)。其中,与自身相关的伦理类品质属于个性品质,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项。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其中人伦道德类内容选文最多,从一年级上册就有热情好客类如《欢迎台湾小朋友》,礼貌类如《有礼貌》,互助互爱类如《爷爷和小树》,和谐共处类如《小熊住山洞》,亲孝仁爱类如《平平搭积木》等选文。这些选文以生动的形象直接展示人们之间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认同、模仿。教材同时也安排了如《该怎么办》之类道德类问题情境设计,以启发学生思考,加深道德认识,塑造道德行为。

在非人伦类道德内容上,教材选取了一些表现学生个性品质的选文,如二年级上册《我选我》涉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取等内容;《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除了与人相处的人伦道德外,也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类内容。此外,教材还选取了相当数量的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文章,如一年级上册儿歌《轻轻地》、口语交际练习《这样做不好》的插图、课文《小熊住山洞》等涉及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成的》,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都是典型的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道德类内容;这三个年段选文的表现方法由记叙为主发展到论说为主或记叙、抒情、论说综合运用,表现方法的复杂度与内容的深浅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而同一主题不同侧面的反复呈现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于教材中的道德类目,吴永军作了统计,其“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中道德类目共有24亚目,即爱国(爱家乡),仁爱、科学、勤学、坚毅、奉献、亲孝、智能、勤俭、进取、认真、信实、谦虚、友情、立志、信心、敬业、合作、知足、热情好客、助人、自尊、谦让、宽容。[4]这24亚目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品质等多个方面,虽然不是立足于对所有教材的分析概括,但基本反映了语文教材中道德类内容的构成情况。

道德类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通常是以课文为主体,渗透于文前提示、课后练习、资料袋、插图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呈现特点是明朗性与隐蔽性并存,既有简单直接的方式,也有熔铸于人物语言与行动、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方式;既有同册同一道德类目不同角度的呈现,同篇课文不同道德类目的呈现,也有不同年级同一道德类目的纵向连续呈现。从低年段的简单易懂的道德形象与活动到高年段有一定深度的道德活动与认识,教材在纵向上体现出深难度加大、内容反映面拓宽的特点。

总的来说,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相当丰富,内容的呈现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认同教材中的道德观念、规范与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仿效道德行为。

4.社会角色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因选文及插图的特点,容纳了众多的社会角色,是学生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教材中的社会角色类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从类与量上看教材角色的呈现形态。根据研究者的统计,教材中的社会角色大致包括:政治领袖、共产党干部、军人或党的战士、警察、烈士、民族英雄、革命者、帝王将相、文学艺术家、教授、科学家、教师、学生、工人、农林渔牧人士、商人、医生、民主人士、官员、家庭妇女、普通知识分子、体育界人士等角色类型。这些社会角色的择取态势是从家庭邻里、学校为主到社会为主,基本上符合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角色引导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一年级上册角色形象主要有学生、教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叔叔、农夫、盲人、诗人、售货员、小丑、军人、神话人物等,主要集中在小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人物角色越丰富,活动领域越开阔。由于每一种角色形象都隐含着社会对其在角色义务与角色权利方面的角色期待,教材选择与忽略某些角色,角色的量的安排,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这些角色地位的看法,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从量的有无、多少体现出来。

其二,从呈现方式上看教材的角色形象。除了类与量的处理外,教材中的角色形象还通过行为活动与形象塑造等手段呈现角色期望、态度与规范。以性别角色为例,教材主要从两性职业、活动领域、形象塑造等方面刻画性别角色,其间的显著差异暗示了社会对两性角色期望与态度的不同,这类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教材对角色规范的呈现主要是凭借语言描述及角色行为展示,与行为规范尤其是道德规范有密切的交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就提示了“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说话算数”等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方式;《我不能失信》强调了做人要“守信用”的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教材借助课文人物角色之口直接鼓励或贬抑角色的某些情感态度与行为,属于正面的直接的榜样教育。

总之,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是对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人物的镜像反映,选入教科书的角色形象在呈现上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其情感、行为方式、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格特征给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供了可认同的榜样范例,对培养学生分清角色类型、健全角色扮演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角色适应的能力有或显或隐的影响。

5.理想类要素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理想方面,研究者指出,建国以来的教材中,“人生理想”占据了部分篇幅[5],说明“追求理想”也是教材的价值取向之一[6]。教材中的理想社会化内容其实是社会对学生的生活目标与人生志向的教化,企图将学生的追求目标规范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教材中的理想类内容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种类别,因前两者与政治、道德类内容有交叉,此处单看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呈现情形。

首先,生活理想类内容。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向往以及对自己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包括个人生活中追求的具体目标。[7]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小青石》等就属于生活理想层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对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认同与仿效。还有针对具体生活目标的选文,如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描述了懒狮子的不良生活目标与人生态度,四年级上册《乌塔》则示范了将长期目标细化并最终实现的方法,这类选文更能切实地引导学生的当下行为。

其次,职业理想类内容。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工作部门以及事业成就的向往。一年级下册《火车的故事》、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就是通过梦见开火车以及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话语表白来展示儿童职业理想的萌芽。职业理想类内容还包括实现途径与方法的教化,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讲的就是主人公另辟蹊径最终实现职业梦想的经历。

从呈现途径看,编者主要将其渗透于课文人物形象的经历以及阅读链接、文前提示、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训练话题就是理想。理想类要素在低年段主要通过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做梦、言说等方式策略性呈现,中高年段则增加了理性思辩内容,拓宽了涉及面,尤其是社会理想类内容增加,这与小学生的认识由家庭生活为主逐步发展到关注社会生活有关。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五要素上,其呈现方式是不同领域的片断性内容以某种秩序横向整合为同册内容,纵向聚合为具有模糊层次性的成套教材。这种多维度内容组合的体系性特征从纵横向上保证了社会化内容的完备性与连贯性,能够有力地指引和规限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3]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龙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人伦篇目选材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

[6] 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0(5).

[7] 王新山.理想的内部结构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增刊.

[作者:张静(1974-),女,重庆云阳人,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王颖】

社会语文 篇12

一、语文已逐渐失去大众实用性, 语文的运用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

旧时代的人学语文, 可以凭借自己的诗文取得声名, 然后进入仕途, 也就取得了生活保障。写诗作文成了每一位学子必须努力的功课。那时候, 写对联, 写祭文, 写日常公文, 写信等等, 都是日常生活所需, 都是大众所需, 做这一切是经常性的事情。这些自然也就成为每一位学子都必须掌握的本领, 也是每一位学子走入社会后的通行证。所以那时候的读书人, 都会不同程度地舞文弄墨。我们从《红楼梦》中看到, 一群青年男女平时玩乐, 也在写诗对句;从王勃《滕王阁序》和王羲之《兰亭集序》可以了解到, 文人聚会, 常要写诗作文。但今天, 写诗作文, 除非成为作家, 否则就很难混得一个饭碗, 如果去企业打工, 企业恐怕首先不会选择语文水平如何, 而会选择如会计、电工之类的技术。对联、祭文已不再通行了, 日常公文已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代理, 书信已被电话电脑之类代替。平时娱乐聚会, 麻将、卡拉OK等已成首选。既然不是日常生活或工作所必需, 谁还会去锻炼这些能力?作为一个读书人, 如果不是干这方面工作的, 不懂这些于生活并无妨碍。今天, 尽管学校还要求写作, 作文还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但在大众的心中除了高考, 一切都显得矫情和多余。旧时代的人学语文, 读的是文言文, 写的是文言文;读的是古典诗词, 写的就是古典诗词, 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但今天, 人们学习古代诗文, 却没有写作古体诗文的要求;对于课本中的其他文体, 也很少有对应的写作要求, 学与用是相脱节的。没有了相应的语文运用环境, 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将来就没有了真正的实践运用意义, 等于没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犹如学习一门社会不需要的技术, 谁还有兴趣花力气去学习呢!

或许有人会说, 学校、社会多创设语文运用的环境, 不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无论怎样的生动环境, 学生们想的是与高考有没有联系, 社会需不需要用到这些。虽然有的地方还有张贴对联的习俗, 有的学校还开展了文学社或诗社等等, 但这是少数人的爱好, 对社会没有多大影响。

二、社会在逐渐减弱或消失对语文的关注情怀, 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曾几何时, 文章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学子们参政议政, 多通过自己的文章传达。那时一篇妙文一出, 几度洛阳纸贵。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 文学也还几度出现轰动效应。那时整个社会对于语文都有一份热情, 一份关注, 一份投入, 文学道路上行走的人曾一度拥挤不堪。但今天随着语文大众实用性的减弱或消失, 大众对语文的关注情怀也在减弱或消失。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与休闲有了更多的选择, 任何一个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的职业本身相关的本领, 这样除了从事与语文有关的工作的职业者外, 语文已经很难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有一位科级干部告诉我, 他们可以一两个月不动笔写字, 除了必须看的文件, 可以一两个月不看书报。对于名著的了解, 大多是通过电视获得的。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 人们乐于阅读如《读者》《故事会》一类的刊物, 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用作消闲, 且是当无法选择其他消闲方式时而选择的, 如乘坐飞机、火车时, 或在某个无聊的空隙时, 随便捡起来打发一段空闲的时光。真正进行学习阅读的人实在太少了。据一份调查, 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 2001年为54.2%, 2003年为51.7%, 而2005年为48.7%, 首次低于50%。记得小时候, 常见几个老人和一些青年人坐在一起, 听其中一位讲《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 或听唱《三孝记》一类的民间唱词, 显得特别用心、诚恳;普通人坐在一起, 谈论四大名著背诵几首唐诗宋词, 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有兴味的话题。但今天听听人们平时的闲聊话题, 谈及文学或文学故事者有几?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商业炒作, 是金钱享受, 是时尚新闻等等。有些人认为今天文学失去轰动效应, 是大众已经淡定, 已经成熟, 但其实更多的是大众失去了对文学的关注情怀。笔者有时想, 过去是语文 (文学) 在关照人类的命运结局如何, 但今天人类得要关照语文的命运结局如何!

三、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科技的发展是近现代的事。通信、电子与交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形式与内容的革新, 可以说今天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文章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那时的文章内容很贴近人们的生活, 人们阅读文章就是体味自己的生活, 在观照自己的现实。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 文章的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都还有可相通之处, 人们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依然浓厚。但时代发展到今天, 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人对于过去特别是古代的生活已完全陌生甚至很难理解。而今天他们要学习的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主要还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 文言文自不必说, 就是现代文也还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作者所写, 其内容自然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今天的中学生来阅读这样的远离自己实际生活的文章, 情感上自然隔了一层, 他们无法设身处地地想作者所想, 悟作者所悟, 无法与课文作者沟通, 并产生共鸣。在教学中, 教师常常感到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 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 曾经感动过多少人!曾经给多少远离家乡或远离过家乡的人以慰藉!所以一代一代流传不衰。但今天的中学生, 不再有古人那种不只是一日两日而是一月两月甚至几年离开家乡音信杳无的生活。从北京到任何一个省, 只需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可以到达。就是远在海外, 一个电话, 一个Q Q, 就可以联系了。所以他们不会有李白的那一份思乡情感, 甚至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种情感。听过这样的笑话, 有人解释“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时, 说李白为何会把明月光说成是霜, 原来李白是近视眼;或者说李白还睡眼朦胧, 还在梦中, 因而才把明月光当成了霜。学生对传统作品的理解虽然不都是这样的夸张形式, 但我们于此可见一斑。

或许有人会说, 多选当代人的作品进入中学教材不就行了?可惜80年代后的当代作品典范性还达不到要求。以音乐歌词为例, 古代的歌词 (当然只能看到流传到今天的诗词曲) 就是很美的文学作品, 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技法, 体验情感, 陶冶情操, 获得美的享受。但今天流行的歌词, 特别是反映当前生活的, 大都无法作为文学作品进入中学教材。如中学生很喜欢的周杰伦、李宇春等的歌词,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 但如果把它们作为课堂教材要学生学习, 恐怕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反对。

四、学习内容的繁多冲击着语文的学习时间, 减弱了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习内容的分科还是近现代的事。古代学习内容单一, 没有数理化政史地等科目, 就只是一科“语文”。在某些时期, 其“语文”内容也很单一, 比如读“四书”。除为科举考试作文 (估计也不会是今天的大规模的训练) 外, 大都就是讲点认识, 吟点诗, 写点对联、书信等, 学生没有别的学习任务, 自然涵泳咀嚼也好, 背诵也好, 都别无选择地全身心投入地完成。但今天, 学生的学习任务异常繁重, 面对高考, 语文要学, 数理化政史地也得学, 外语更得学, 没有哪一科敢掉以轻心。并且哪一科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学生就会多时间地学习哪一科, 哪一门知识在将来对自己求职有好处, 学生就会多时间地学习哪一门知识。在科学异常发展的今天, 在国门对外大开要走向世界的今天, 数理化外语成了最热门的学科, 学生花时间最多的学科, 语文这时候就成了主科中的副科, 学生就连早读课也很少关注语文。所以,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读多少课外文学作品, 背诵多少篇诗文, 课外练笔多少字数等, 很多时候都是一句空话, 很难有几位学生能够达到。韩寒曾经抨击过现行的教育体制, 说他学习语文, 数理化于他就没有实际意义, 他就不愿去学。我们虽然还不能说韩寒不学数理化而学语文是一个成功者, 但从韩寒的身上至少反映出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有很大的冲击, 从而使语文学习的效果无可避免地减弱, 语文学习的目标无法得以真正达成。

或许我们会问, 降低语文学习的目标可行否?问题是我们连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目标也还没有制定出来, 语文究竟要学习什么, 目前也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学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对语文的教学在客观上带来了混乱、盲目与茫然, 这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另外, 诸如国民价值观念的整体变化、义务教育的未能真正实施、家庭教育的短视行为等等, 都不同程度地成为今天语文教育的阻力。

上一篇:常用焊接下一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