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精选9篇)
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篇1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2.内容: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
系。
②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3.特点: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性;④全面性 4.基本类型:
(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进化过程的特征: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局部性(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使人们有意识的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变生产关系
(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4)按照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
5.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⑤意识形态的改变⑥人口状况的改变
⑦外敌侵入、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社会变迁。
6.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
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7.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
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1.概念:是社会变迁上的跃进,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以
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2.主要内容: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民主化,④管理科
层化,⑤社会结构分化,⑥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特征:①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
②是一项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③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4.社会现代化理论:
①经典现代化理论;②依附理论;③世界体系理论;④
信息社会论;○
5后工业社会论 5.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①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②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③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949-1977)○4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年至今)
第三节全球化
1. 含义:一方面,全球化概念具有空间性内涵,指在全球
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蕴涵着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依存性、关联性程度的不断深化。2. 特征:①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②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③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④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3. 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增强
阶段。
4. 主要表现: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②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③信息全球化④政治的多极化⑤文化多元化。○6金融全球化日益凸显
5、全球化的理论争议。
答: 1)全球化真的发生了吗?正方: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交通与通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问题全球化。反方:跨国投资贸易不是全球化。中南亚、非洲没有参与。
2)全球化导致社会趋同吗?正方:工业化趋同,带动政治经济文化趋同。反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3)全球化削弱了国家主权吗?正方:跨国公司让国家对经济发展失去控制,国际援助弱化主权。反方:各个国家越来越强,有能力应对全球化。离开各国,就不存在全球化。
4)全球化与现代性有区别吗?正方:吉登斯:现代性带来全球化。反方:全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回复。
5)全球文化正在形成吗?正方:全球村显示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反方:消费不代表文化。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①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②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称为多极中的一极
③文化上,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6. 目前面临的挑战:
①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
②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
③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④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7. 应对策略:
①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③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篇2
1 媒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作为媒介决定论的鼻祖, 伊尼斯以传播媒介为轴心, 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维度, 考察了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伊尼斯把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文明、中世纪与启蒙时代的兴替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技术形态联系在一起, 这一观点与人们惯常的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来解释历史的发展相比, 显得十分独特 (2) 。
作为伊尼斯思想的传承者, 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思想是, 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来看, 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人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内容, 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3) 。
2 语言:人类传播史的钥匙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人类的诞生开启了地球的新纪元, 人类的声音打破了自然界的沉寂, 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一步。在原始社会中, 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传播手段, 成为开启人类传播史的钥匙。因为语言的诞生, 人类得以在互相的交流中明确对方的意图, 语言的逻辑性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 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逐渐催生出诗歌和乐曲, 语言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让人类产生思想,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的开端。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 一直到文字的出现 (4) 。人类语言虽然完成了人类信息体内化到体外化的突破性进展, 但口语传播存在转瞬即逝、只能依靠人脑储存信息、只能近距离传播等巨大的局限性。伴随不断突破自身局限, 人类创造了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若说语言使人类彻底与动物区隔开来, 那么文字的诞生则促使人类进入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传播克服了口语传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不再依赖容易误传的传说或神话, 而有了确切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 文字传播: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陆续问世, 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是古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趋于成熟的标志。回顾我国封建社会, 唐中叶以后的“进奏院状”, 宋代的邸报, 清代的京报, 都是以文字推动了信息的上传下达, 完善了国家权力机构中的传播体制, 成为一种媒介形式而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人们用文字记录历史、记录科学, 以文字为载体的诗书画卷, 使圣贤的思想广为传播, 开卷益智,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史。
文字传播时代虽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但略微高昂的生产和传播成本也容易造成“洛阳纸贵”的传播障碍。我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开启了印刷传播的可能性, 节约了书籍的复制成本, 德国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更加低廉便宜, 真正开启了印刷传播的时代。印刷事业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书籍的造价, 使书本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催生了报业的发展, 使传播从小众走向大众, 开启了大众传播的新纪元。
近代报刊因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诞生于德国, 逐渐从书籍中脱离开来, 成为以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为主的传播媒介, 历经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代、独立报刊时代, 随着社会发展催生了廉价报纸。因廉价报纸的价格低廉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由此到来。如今人们不会在乎1835年第二期《太阳报》记载了哪些新闻, 但是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空前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使信息在社会中流通, 以文化教化受众, 以思想点醒受众, 催生了公共领域的发展, 带动了民间知识的传递, 报纸这种传播工具本身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讯息。
在报纸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在蓬勃的方展中方兴未艾之时, 电子媒介在技术的革新中随之诞生。1838年, 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 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此后, 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 形成了巨大的通信网络。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 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讯手段, 而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 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5) 。电报技术的发明与大量应用提高了人类信息通讯的时效性, 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军事领域, 技术的发展再次推进了社会的变革。
4 电子媒介时代诞生与发展
若说19世纪是电子媒介时代的萌芽时期, 到了20世纪, 电子媒介则真正走向成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影、广播和电视逐渐诞生, 并迅速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 进而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世纪也是传媒发展的划时代时期, 尤其是电视的发展与普及, 彻底颠覆了人类社会漫长发展中形成的既定秩序。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 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 (6) 。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曾经这样描述了电视所带来的宏大的社会景观:“电视的经济力量是惊人的, 它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如此。从50年代起, 电视由于报道新闻事件而拥有大量观众。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职时, 约有6 000万人看到了他。……1962年, 约翰·格伦的第一次环绕地球轨道飞行吸引了1.35亿人凑近电视观看。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传来时, 纽约市电视观众从该市人口的30%激增到了70%, 而在全国为之默哀的葬礼举行的几分钟里, 观众达到了93%。1969年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 实况转播被发回到地球上时, 有1.25亿人收看了这一广播, 据估计, 由卫星网带给全世界各地的观众有5亿人 (7) 。
在电视出现以前, 从来没有哪种媒介形式可以如同电视一般, 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空前的影响。电视对于受众的吸引力主要源于它的媒介特性, 电视是人类众多感官的延伸, 通过影像、字幕、音声、画面与特效等多方面传递讯息, 给受众以强烈目击感、现场感, 使受众仿佛身临其境。电视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 同时可以提供给受众丰富多彩的娱乐和文化生活。电视的普及使人们每天的媒体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分钟提高到了每天几小时, 而且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 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 的判断, 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 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8) ;同一时期, 美国学者蒂奇诺在研究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芝麻街》对贫富儿童的影响中发现,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电视并没有缩小社会贫富阶级间的知识差距, 反而使“知沟”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更有学者指出, 伴随着电视成长的一代人更容易产生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体依存症, 即“电视人”为被电视的感官刺激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注重感觉而缺少理性与逻辑, “容器人”在电视的影响中内心世界类似于“罐状”的容器, 孤立而封闭。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中提出, 电视打破了儿童与成人的边界, 带走童真的同时也使成人的言行趋于幼稚, 同时电视作为一种环境结构, 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 我们思考、感知、讨论和表现身边的世界时, 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 而是处在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之中。 (9)
电视主导世界的几十年中, 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深刻加快了人类社会变革的步伐, 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电视本身首先是一种传播工具, 本身不必然导致“社会之善”, 或者“社会之恶”, 只是由人类发明创造, 并由人类主宰其用途的传播工具。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态特性, 但媒介技术本身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充足的前进动力。
5 互联网媒体的腾飞
人类的智慧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媒工具的更迭也不会因电视媒体的空前辉煌而停下脚步。电视媒体的发展尚未停止, 互联网就从“润物细无声”的科技进步中诞生, 如今已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汹涌的信息量与互联程度的加深, “内爆”使差异消失, 国界消失, 全世界在真正意义上联结成为“地球村”。互联网1.0时代, 是门户网站的全盛时期, 互联网的用户第一次品尝到自主选择媒体信息的喜悦, 而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受众。从门户到搜索引擎, 信息的流通空前透明, 用户从互联网上实现了“想要什么有什么”的媒体夙愿, 但庞杂的海量信息同时对用户充斥着迷惑, 互联网的公信度永远掺杂着真假难辨的质疑。直到2002年非典在中国肆虐, 传统媒体的集体失声意外赋予了互联网媒体渴求已久的社会公信力。互联网媒体本来就拥有信息快速传递、用户自主选择信息、海量信息等天然优势, 加之社会公信力不断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的偏移, 互联网媒体如虎添翼, 真正实现了在传媒史上地位的腾飞。
在互联网2.0时代, 技术的发展真正达成了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双向传播。博客、社区、贴吧、空间陆续为大众所追捧, 用户从单纯的受众转而成为信息的生产者, 从而一跃成为传媒工具的主人。百年间的知识分子与革命家追求的“传播权”“知晓权”“媒体接近权”突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了普通用户的手上, 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地位黯然失色。
在互联网3.0时代, 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变迁。随着在线支付和物流的成熟, 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商品的价格空前程度的透明, 线下购物向线上购物的用户迁徙已经无可逆转;随着宽带的发展, 在线视频网站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用户不再死守在电视机前, 忍受漫长的广告, 苦苦寻觅心仪的电视节目, 不再为错过节目时间而懊恼。此时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媒工具, 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成为人类大脑的体外延伸, 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类的基因中,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牢靠地捆绑在了一起。
自2010年起, 微博的喷井式发展更是打开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纪元。微博的传播方式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中, 用户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与亲友深入互联, 可以与以往无法触及的偶像互动, 可以体验信息的快速流通, 可以参与各式各样新颖的活动……微博的意义也不仅限于此, 一个可以让人们畅所欲言的平台真正赋予了其用户摇旗呐喊的权利。在这个平台上, 公知可以表达思想, 行动者可以集结同伴, 受害者可以呼吁救援, 政府可以与民众对话, 民众可以集结倒逼政策的改变。在微博的蓬勃发展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是无法分割的, 但技术赋权下为个体组织赋权到社会赋权提供了可能, 关键问题已然是个人如何实现自我救赎与赋权。
近年来,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互联网用户几乎已经完整的迁移到移动互联网, 非传统互联网用户也在社会的洪流中卷入移动互联网之中。APP (Application) , 代表着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时代的区隔。互联网的入口之争由来已久, 从传统的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 从社会化媒体到APP, 不同的入口模式代表着不同时代用户的核心诉求。用户可以筛选符合自身的需求与爱好的APP, 将手机真正打造成一个定制化的媒介平台与生活工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信息与互联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微信的广泛应用, 使信息的随时沟通与分享成为可能, 同时也模糊了私人空间的边界;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交通工具, 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手机地图导航的高度智能化, 使出行路线更加精准;线上支付的便捷, 使用户脱离了现金的束缚;移动端电子商务使购物变得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视频与音乐则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O2O的发展将用户与这个世界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更是人们与世界相连接的钥匙。人们身处在世界中, 却需要使用智能手机与世界深度互联。
6 结语
纵观人类传媒技术发展的史册,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带来的都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呈几何倍数的提升。而社会发展的背后, 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诚然传播工具的更迭深刻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归根究底无论哪种传播工具站在历史舞台上时, 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操控传播。科学技术、传播工具、人类社会、国家机器, 正如环环相扣的锁链,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互相拉动前行。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社会变迁与社会衡平的失落 篇3
严景耀先生(一九○五——一九七六),浙江省余姚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和法学专家。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政法学院教授。严先生二十年代步入学术界之初就立志从事社会学和犯罪学的研究。一九二八年即在燕京大学讲授犯罪学,一九三0年任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助理。这些初始的学术经历,令严先生善于用社会学的方法将社会问题、文化环境与犯罪现象联系起来考察。当时这个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学者,并不急于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而是设法到狱中作志愿犯人,品尝铁窗风味。虽然这对他的亲友来说不啻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笑话”,但严先生却趁机搜集了许多极有意义的个案,得益匪浅。以这些材料为基础,严先生于一九三四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成书半个世纪之后,在纪念严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才能读到这部著作。
犯罪是个人与社会的剧烈冲突,是社会必须对这些不协调行为的排斥和消除。由此,无论是从社会本身或是从犯罪者个人来看,犯罪着实浸透了浓郁的社会含义。本书以社会观点研究形成犯罪的过程,它的特色在于始终将犯罪搁置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赋犯罪以广泛的社会性质。犯罪社会性的最初起点基于个人的出生无一不是面临着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环境和确定行为规则的社会。个人无力改变这些已经建立了的“情况”,往往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了固有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行为规则。一旦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与这些社会“情况”发生碰撞,法律便挺身而出。个人的犯罪就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犯罪现象有不同的理解。考察这一点,便生发出犯罪社会性的另一种含义。各种不同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并据此对个人行为作出自身的解释。这便招致同样的犯罪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或是在“相同的”社会文化中,而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意义。换言之,对任何犯罪行为的评判都受特定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个人毫无选择自由。对于不同文化环境中许多貌似相同的犯罪现象,必须透过它们存在的特定环境把握其不同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拓宽了研究犯罪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既然对犯罪的理解和评判不可能超越特定社会文化环境,“据此,如果不懂得发生犯罪的文化背景,我们也不会懂得犯罪。”(第3页)同时,作者认为,犯罪是对传统社会风俗习惯的背离,是这些风俗习惯的反常表现形态。要认识和理解所谓“正常”的传统、习惯和道德观念,不对这些“反常”的表现形态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对犯罪及与其有关的社会现象的单方面考察,必然招致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轻忽和淡漠。而这是不能说明犯罪的原因及其社会和法律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犯罪现象自身也成了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构成一个有机体。研究犯罪现象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及其问题”。据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了个人、犯罪、社会、文化这几者关系的极为值得关注的结论:“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只要考虑到发生行动的社会文化传统就可以得到理解和解释的原则,那么,再进一步探索一个人的个人经验,同样可以寻找到我们文化的来源和意义的原则。假使以上概念是正确的,中国的犯罪只能以中国文化来解释,另一方面,中国犯罪问题的研究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很大帮助。”(第5页)对犯罪现象的这种广博理解是颇有意义的。
在过去国家政权交替不止、社会制度变化无常、新旧观念处处碰撞、社会危机四处潜伏的混乱时代中,不言而喻,社会、文化、法律和个人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难于寻到一个能达到协调状态的衡平点。由社会危机而招致的社会变迁,常常是把危机传递给个人。此时,个人的惶惑不适往往演化为反社会的行为。于是,犯罪现象的出现就具有了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
严先生从犯罪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探讨了中国社会这一剧烈变迁时期的犯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他是透过许多内容翔实、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来考察犯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他采用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北平、天津、东北和上海等地区为主要对象,据个案的不同性质归纳分类,说明不同犯罪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它使我们能在个案中洞悉社会变迁,又能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理解个案反映的社会衡平失落的种种缘由。这种极有价值的研究方法至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运用。
作者研究了最能说明当时的社会变迁与犯罪现象关系的五类犯罪,即破坏家庭罪、侵犯财产罪、政治犯罪、杀人犯、吸鸦片犯。据严先生分析,这些犯罪现象成为显突的社会问题,是在社会危机、文化冲突这一总背景下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
其一,传统的与新的道德伦理观和法律观的矛盾。
婚姻家庭是社会变迁、观念革新波及的首要对象,作者首先考察破坏家庭罪其理由恐在此。依照传统,中国的法律和道德伦理最重于维护男女关系的授受不亲、妇女贞操的不可侵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是以妇女作为丈夫、家庭及至整个社会的附属品为前提条件的。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日渐发达,要求个人自由社交和恋爱已不可避免。“人们从农村迁入城市,旧家庭制度被破坏了,所有家庭的一切准则也无效了。”(第59页)有关男女间关系的新的道德伦理观显然正在游离于法律的首肯之外。法律对这些不祥之兆的反响必然是依仗其背后的强制力来压制之、否定之。于是,诱奸罪、性道德败坏罪等有增无减。从作者列举的个案可以看出,这类被告多是因不依父母之命,与传统抗争,追求婚姻自由而最终被判处刑罚的。
这是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与封建法律的必然矛盾。在这两者抗争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插曲:清末修律时,对于和奸无夫妇女是否治罪,成为法理派和礼教派相峙不下的一个焦点。法理派力主现代伦理观,认为法律原则应该追逐西方社会的潮流,主张尊重女子之个人自由,反对混道德、教育与法律、刑罚为一谈而追究无夫奸之法律责任。礼教派则极力主张未嫁之女与寡妇的社会地位从属于父母姑翁,她们与人和奸实质上是父母姑翁们的奇耻大辱。如果官府放任不究,则不堪蒙受奇耻大辱的父母姑翁们“强者将刃,弱者将自裁,合境之民亦将哗然而不服矣”。又说,一旦“男女都可以和奸,和奸以后生下子女,又可以和奸,要是以此为家庭教育,无论什么事,杀人放火都可以教育了”。长此以往,必定是“女德之堕落如水就下。”面对这些凌厉的攻势,法理派居然以败阵告终。
由此可以窥见,传统法律和观念对封建婚姻伦理的维护极为坚决,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传统的判断婚姻伦理的社会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利于维护封建家族内的长幼秩序和男尊女卑。因之,如果封建的家族关系不改变,法律的使命亦不可能改变。新的婚姻伦理与封建法律的碰撞在此成为不可避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作者笔下找到那么多诱奸罪、性道德败坏罪的缘由。
还有另一类犯罪是封建的婚姻伦理与新法律矛盾的结果。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废除了许多封建陋习,规定重婚纳妾为罪。然而,正如勒内·达维德所说,立法者的工作虽为国家的发展所必需,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和看法。历来的中国封建传统观念并没有因这一新法律的产生而自行消散。于是,某些人便仿效那些有妻有妾的前辈,自己也要娶数妻数妾。殊不知,“革命后的法庭不同了”,许多人便因此犯重婚罪,锒铛入狱。
其二,传统的控制个人行为的方式与新的法律调整方式和新的社会生活原则之间的矛盾。
作者指出:“在中国,最近二十年的变化较之前一个世纪的变化异常显著。一个国家,长期在生活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都受着传统的统治,突然在工业化、商业化的过程中急剧地失去了它的社会控制力,”(第213页)这是许多犯罪出现的直接原因。
确实,在没有受到外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冲击之前,中国是一个纯粹的乡土社会,村庄间、地区间的交往甚少。数千年延续下来的道德规范就足以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许多集体的生活原则便能有效地将种种个人越轨行为防于未然。人们不仅在观念上鄙视法律对自身生活的参与,实际上也很少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种无法意识的长期熏陶下,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观念自然相当淡薄。随着都市经济的日渐发达,商品经济原则要求排斥乡土社会某些纯朴的集体共同生活观念和道德伦理。农村中许多控制个人行为的方式、评判个人行为的价值准则在一个逐日开化的新世界面前失灵了。结果,那些浑沌未开的昔日乡民们在介入都市生活时,还依然故我地去判断与他人交往中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于是,在社会的变迁中,许多人对法律维护的新的社会生活原则惶惑不解,直至以身试法,沦为罪犯。
据作者列举的个案分析,传统的控制个人行为的方式与新的法律调整方式和社会生活原则之间矛盾而招致犯罪的情况有两类。
一类是,对于同一行为,传统的调整方式与新的法律调整方式不同,致使这一原来合乎社会生活原则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盗窃罪最为明显。作者调查了北平郊外一个四千人的村庄。该村两年中只发现了两个外来小偷,村民们训斥一顿即告了结。父老们告诉作者,他们从未遇到过犯重罪的,两年里有了这两个小偷已经够糟的了。作者认为,乡村中的盗窃罪少“是因为家族的‘共产主义’家族制度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一个人从他们家庭或家族中拿走什么东西根本算不上犯罪。他可能因此受到家人或家族传统的教训,但他不是罪犯。”(第25页)都市中的生活则不同。在那里,处处弥漫着财产所有权的观念,法律严格维护私人财产的不可侵犯。然而,许多刚刚被卷入都市生活的乡民们还是用“家族的‘共产主义’”态度来对待他人的财产,却不知法律是多么自私和冷酷,要把他们对他人财产有所染指的行为定为盗窃罪。个案39中因拿了他人两捆大葱而被控为犯偷盗罪的被告斥责警察(他不知警察为何物)干预他的行为是多管闲事,并以在他老家中可以到别人园子里吃点果子或菜来证明他的行为不为“偷”,更不为罪。法官告诉他:“这就是法律,这就是公道!”
第二类是,原来乡村间许多控制个人行为的方式失灵了。都市生活环境中充斥了招致犯罪的诱因,个人一旦不能自制,就将触犯法网。在闭塞的乡村间,长期的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行为规则,人人都理所当然地遵循先辈们设定的生活道路。就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在这里,没有什么差别阻碍各人间的充分了解,人们好恶相投,连臭味都一般。许多人根本就不可能萌生为越轨行为的意识;少数人一旦表现出不稳倾向,必立即受其亲友和邻里的劝阻和斥责。“但这种融洽的社会控制和集体生活的共同负责的精神在城市里是没有的,这就很容易使人走上邪道。”(第99页)作者认为,都市社会是非个人关系的社会。个人间为求生存的竞争疏远了乡土社会那种人与人间的亲密联系。自己尚且自顾不暇,那里还能对他人的行为持关心和负责的态度呢。原来那些源于多方面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方式荡然无存了。同时,都市洋货充斥,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与乡村社会相去甚远。金钱和享受的诱惑无处不在。这种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便是不适应都市生活的犯罪的增加。许多侵犯财产的犯罪,甚至杀人罪都是由此而生的。
其三,与社会变迁和社会危机并存的战乱和失业,把许多人抛入了贫穷困苦的深渊,犯罪成为保障生存而必须采取的方式。
“一船洋货运进中国所造成的中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破坏远较日本一艘军舰侵入中国所造成的灾难更为严重。家族主义不能提供适应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的能力。”(第69页)在土货与洋货的竞争中,农村的许多手工业经济被击得粉碎。许多人背井离乡另谋出路。乡民们离乡时满怀憧憬和期望,认定城市是一个发财致富的好去处,但是,那时发育并不健全的中国工业经济对工人的容纳量极为有限。对于这些没有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就业机会确实不多。失业者的行列不断壮大。到城里做生意的农民们运气也不佳。他们固守纯朴的乡村道德伦理观念。在经济交往中,他们用良心信用约束自己,亦想用来约束他人。视签字画押等法律手续为多余。结果往往是屡屡受骗,倾家荡产,生活无着。就如费孝通先生说: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农民们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望换来的却往往是被社会抛弃的冷酷现实。社会竞争失败后的饥寒交迫促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社会变迁把自身的危机传递给了许多不幸的人。危机与贫困并存。于是,这些被剥夺了面包的人同时也成为被剥夺了道德观念的人。贫困象一把锋利的刀,把他们从道德之树上砍了下来,他们几乎毫无选择地掉进了法律的罗网中。社会、法律和个人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冲突的关系,衡平点消失了。对此,作者的结论是:“个人适应在社会与个人的危机同时出现
的瞬间,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社会援助就会犯罪。”(第59页)
其四,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严重地危及了现存的社会制度。法律想压制和消除这些矛盾,把那些反现存社会制度的行为宣布为犯罪。于是,政治犯罪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政治犯罪不同于一般犯罪;它对社会制度的反应是主动的和有主张的,其行为和
目的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因而,对什么是政治犯,不同的统治集团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前,倡言民主自由就是叛国;辛亥革命之后,那些顽固复辟帝制的就要被送进监狱;对于当时的南京政府来说,共产党必然受到残酷的惩治。
由此,政治犯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图复辟清室王朝,另一类是要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前一类是反动的,已逐渐失去其追随者;后一类是进步的,是对未来社会秩序的追求,这就是南京政府称之为“共匪”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犯罪。后一种政治犯罪受到特别关注。作者认为,叛逆现行社会的共产党的产生,是要求变革顽固
的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制度愈顽固、愈难改革,暴力和流血就愈不可避免。这是社会变迁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得到了不堪忍受政府苛捐杂税剥削的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与。但是,这种反对现行政府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威胁力愈强大,则法律的镇压愈残酷。在社会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反动与进步、落后与文明的冲突中,在先进阶层要求抛弃某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旧有文化观念时,政府的残暴压制招致了社会、法律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法律成为扰乱社会与个人达到新的衡平的罪恶工具。
人们在社会变迁招致的不协调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只是社会衡平的寻求和犯罪的减少与预防必须靠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法律制度的改革、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保障、以不停顿的观点对文化与人的行为的各方面关系作全面考察,等等,都是这种努力的重要步骤。只是依靠法律医治(惩罚)犯罪是不行的——法律往往受人们思想论断偏见的局限。这种做法肯定“就象女仆用拖把想拖干地板,却没有把往地上漏水的水管关好一样的劳而无功。”(第208页)
一九八七年五月于北大
社会学概论 篇4
现代科层制是一种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的社会管理的典型方式。他能保证大型组织的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以及公平性,能满足大规模的责任制和协作的需要,从而最终提高了行政效率的功能。但万物都具有两重性,科层制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容易产生形式主义。科层组织内部各级结构、各种人员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都是由一套严格的规则和章程来限定的,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的一切行动均需严格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由于过分强调照章办事, 使组织成员的行动长期受到规则的限制, 久而久之, 组织成员就变得墨守成规。组织人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眼界狭窄,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的体现形式。形式主义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的进一步发挥和提高。
第二,能导致本位主义。分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科层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科层组织强调分工的明确性, 每个岗位上的官员、职员都有按法律及行政法规所确立的固定的职责和权限。管理权限的明确分工虽然有利于各司其职,但是也会造成彼此协作上的欠缺, 出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现象以及形成踢皮球的作风。这种形式本位主义和宗派主义, 会大大影响组织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组织效率的提高。
第三,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创造性。科层组织是建立在一系列规则基础之上的, 是依规则而运行的。对组织内部的各级机构设置, 各类成员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都有一整套严格而具体的成文规则。然而, 任何规则都有例外, 为了应付例外情况, 就需要制定新的附加规则, 而新规则还会有例外, 还须制定规则。如此下去, 规则就会越来越多, 就会出现文牍主义、繁文缛节等弊病。由于文牍主义和繁文缛节对规则、条例和政策框框的过分强调, 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限制了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窒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学社区概论 篇5
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区性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社会学大百科指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即人类生活共同体,对社区的认识,社区是社会但与社会不同,它是低于社会即区域社会;社区是群体组织,但与群体组织不同,它是以地域为特征的地域文化;社区是人群但与人群不同,它是具有社会交往的人群,是具有共同意识、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区研究方法:是描述、解释特定社区生活现象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亦称“社区探究
法”,是把特定社区放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对第一手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已达到深入认识社区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发展变化目的,内容包括哲学方式(即思维方式),学科方法研究范式和具体方法(定量和定性)三个方面。
3.社区参与:广义上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更是指社区
居民参与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的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狭义上是指居民的参与实践,社区参与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之分担与成果的共享。综上我认为社区参与是社区参与主体有效介入社区建设中有关决策、实施、管理、监督和利益分享的过程。
4.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5.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时代进步特
征,具有城市和鲜明区域特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传统、行为规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6.第三部门:是指具有非营利性、非党派性、一定自愿性、自主管理的致力于社会问题解
决的社会组织,通常又称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non-profitable-organization)、社会中介组织等。
公益
第一部门(政府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政企部分的传统专制体制第二部门(企业、营利组织)
7.社区服务:是在党和政府统一规划领导下,在民政部门倡导组织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社区居民的自主互助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服务。
8.小城镇社区的结构及其功能
小城镇社区是指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社区区域共同体。
(1)人口结构:文化素质、年龄结构。
(2)家庭结构:家庭数量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生产职能社会化。
(3)经济结构:“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4)小城镇社区的功能: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地;小城镇是城乡经济、文
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枢纽;小城镇是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服务中心。
9.社区研究方法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据,保持价值中立。渗入社区研究过程中,克服个人好恶和主
观判断。
(2)实地性原则:亲临调查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
(3)整体性原则:指社区研究者在社区研究过程中,要系统的收集有关资料。
(4)综合性原则:多学科合作进行。
(5)透视性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点看面。
(6)历史性原则
(7)伦理性原则
10.古典类型学代表人物观点
(1)马克斯.韦伯:将人的行为分为理性行为和传统社区型的行为。
(2)迪尔凯姆:基于传统社区的机械团结,基于现代社区的有机团结;认为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心理上的整合可以由存在于家庭和宗教活动中的亲密的群体关系提供。
(3)齐美尔:从分析都市生活的角度,阐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区这两种类型之间的巨大差别的原因,指出货币的经济作用,金钱变成了所有价值的共同标准,它把一切事物的精髓、个性和它们的具体价值都抹杀了。
(4)沃思:用人口的数量、居住密度和异质性这三个变量来解释现代社会和传统社区及不同类型的都市社区之间的区别。
(5)莱德菲尔德:用实证研究补充了沃思的观点,他发现传统社区社区越小,越是与外界隔绝,越具有同质性,它的生活就越是具有传统的色彩。
11.社区服务的特征
(1)福利性:是社区服务最根本,最本质的特征。
(2)公益性: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是一种社会共同福利服务。
(3)互助性:社区服务强调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社区成员间的自主户主服务以及组织、福利机构等于居民之间的户主服务,满足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社区互助网络的建立。
(4)群体性:社区服务从本质上说一种社会化行为,既要政府和社区组织,又要依靠群众,需要政府投资,社区主办,也要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5)地域性:社区服务是一种属地式服务,它以特定的社区为载体,从本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服务。
12社区服务的功能
(1)
(2)
(3)
(4)
开展社区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保障服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社区建设主要内容
社区建设主要包括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事业建设两部分。
(1)社区组织建设即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这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的核
心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党建组织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
(2)社区事业建设包括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
14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
(1)
(2)
(3)
(4)
社区自治路途遥远,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参与程度低。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关系不清,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薄弱,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15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1)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基本不变。将以对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 [2000]23号文件和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2)社区自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渐完善形成,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社区其发展
模式呈多样化。
(3)社区服务逐渐系统化,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宗旨。(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服务网
络化、社区服务产业化)
(4)民主自治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建设和谐社区是社区建设的目标。(重点培育社区居民
和驻区单位的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大力培养社区组织,特别是发展社区中介组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16村民委员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成绩
一是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绝大多数农村做到了由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推选村民选举委员,有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普遍设立了秘密写票处,并当场公布结果。二是重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这些经常性民主形式作用的发挥。
三是重视村务公开更加注重实效。
四是直接的村委会干部素质较高,新当选的干部普遍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即党员比例高,致富能力高,文化程度高,平均年龄低。
五是巩固了原来好的村委会班子,加强了原来工作状况一般的班子,调整了原来较弱涣散的班子。、六是逐渐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关系。七是强化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一些县干部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如认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不能自治,认为村民自治
会削弱党的领导,削弱乡镇府的权威,容易产生无政府主义。
二、县乡干部干涉村自治的违法现象有时发生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仍突出。
四、村民对县乡干部干涉村民自治违法现像的集体上访呈大幅增长态势。
五、农村家族势力和具有黑社会性质的非法集团插手村委会选举。
17我国社区参与现状
(1)特点:社区参与自上而下的程度热闹,在自下而上的程度上冷清。
(2)参与意识薄弱,动员式,执行式是参与居民的主要形式。
(3)参与内容有限,非政府参与是居民参与主要内容。
(4)参与率低,社区精英为社区参与的主要群体,参与人员有限,涉及范围不广泛表现出一种精英式参与模式;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老年人多,离退休人员多,女同志多。
(5)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参与效益差。居民参与采取运动化的方式推进,一哄而上,一过而忘。
18.我国社区参与改革途径
(一)可借鉴国外基本经验:政府介入是启动社区居民参与的动力;居民要成为社区参与的主体;大力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和民间团体;完善社区公共设施服务。
(二)加强和改进:
大力培养和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广泛性、多样性;组
织开展志愿服务。
逐步使社区成员的利益社区化,培养社区共同利益,建立自主性参与机制,利益是
参与最重要的动力。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参与的组织体制,培育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加强社区生活
中的居民自治。
在法律中民却社区成员的参与机制。明确参与主体及权利,具体的参与程序。
19政府角色越位:以政代社、以政干社、财政安排的某些“过分投入”。
政府角色缺位:政府在行政实践中,未能过分演好自己的管理者角色,未能善尽自己应有的责任。
体现在四个方面
非政府的社会服务机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组织等第三本部门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意识不到位。
公共财政政策的缺位,缺乏公共社会服务预算以及激励慈事业的税收政策。 大多数基层政府习惯于以领导者角色自居。
政府管理职责缺失产生社会问题。
20.社区建设中社区管理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在于要围绕“政社分开”的核心原则,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构建现代性的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体制。
首先,“政社分开”原则及在其基础上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分开与合作是社会建设体制创新的根本要件。
其次,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解决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问题,是实现“政社分开”的重要环节。
再次,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服务组织,尤其是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机构,是实现“政社分开”,政府社会职能转变和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
最后,改革传统的 财政体制,建立有利于社区建设创新的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是“政社分开”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社区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水平的物质前提。
21农协的功能
强化中介和维权的功能。
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转化,推进了科技兴农。
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专业化生产区域的形成。
社会学概论讲义 篇6
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什么叫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指出,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像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不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二、怎样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
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社会学能够对它说什么呢?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作用,许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熬过自己难熬的时光。但人们并不把嗜好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
第四,由于咖啡的种植十分普及,变得“品牌化”了,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等,也可到特色咖啡厅,也可到“星巴克”连锁店。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为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与人们熟悉的茶、白糖一样,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也只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
总之,社会学的想像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形成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在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已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许多理论和流派;二是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
“社会学”一词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年)首创。1838年10月,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出版。他在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孔德创建社会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填补学科的空白。
社会变迁下的乡村教育 篇7
高考名单对一个县的教育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 它是衡量教育生产的重要指标, 各老师与家长也把输送名字在这名单上作为第一目标。通过这份名单可以看到教育的培养与选拔功能得到成效, 通过这份名单, 一个乡村区域才能才能实现他所期望的特殊人口流动: 由农村到城市人口流动; 由底层人口向高层次人口的流动, 通过这份名单, 我们还能对贫困山区的孩子经由教育及其这一媒介所达到得到一个真切的位置, 才能把握以乡村为主体的向国家、城市和工业化输送人才的准确情况。对于落榜者来说, 他们不能通往城市, 只能留在农村, 而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农村几乎无用武之地, 所以对他们来说生活是艰难的, 对录取者来说, 拿到通往城市的钥匙就是找到了奔小康的钥匙。两者的区别源于一种教育战略和导向。
对农村学校来说, 资源没有城市学校充足, 高考榜单上的名字自然少之又少; 同时, 城市学校得到巨大的资源, 背负着社会的期望, 压力使他们喘一口气都很费力。所以, 对城市与农村的学校来说, 在某种意义上是平衡的。
素质教育可以缓解乡村学校大部分落榜生, 考不上大学, 但是我在学校里学习了其他 “手艺”, 将来也可以找份工作, 考上大学的可以就业, 我们也同样可以就业。从高考题目来说, 过分创新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不利的, 按照现在的农村学校, 让学生们进行呆板的高考已经勉为其难, 如果打破固定方式更是雪上加霜, 教育有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功能, 但也要讲究公平, 如何有效和公平的在城市与农村进行选拔人才, 是一件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事。
“多余的”大中专生开始酝酿城市改造乡村的计划了, 不是乡村的城市化需要他们, 而是他们想要在乡村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推动城市化, 既然现有的乡村城镇化程度容纳不了他们, 那么就需要扩大城市化来容纳他们。或许中国贫困地区城市化首先是由于这批人欲望的展开与扩张来启动并推动的, 或许是乡村教育体制培养出来以城市化生活为导向的人群以这种方式回馈于乡村: 这大概是教育体制上始料未及的。他们是否会缔造一个乡村的”市民社会 “? 是否会缔造一个新的”乡绅 “阶层? 这些都还是不可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 这群人在乡村的积累会越来越多, 积累的能量与愿望也会越来越多, 总有一天这群人的这些个愿望与能量会在乡村的某个途径找到释放出来。如果他们成功, 那是伟大的建设; 如果他们失败, 那是巨大的破坏。———现行的乡村教育体制以这样的方式给予乡村社会一种令人激动也令人焦灼的不确定前景。
这种学制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乡村改造与乡村发展问题考虑在内, 它的眼光集中在国家的建构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上, 它只是将乡村作为人才选拔的来源而已; 它实际上意味着城市工商业发展起来后, 再用城市的资金、城市的模式复制到乡村上, 把乡村发展成新的城市,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移植的思路。出现的原因, 那就是已有大批的人员从乡村流向城市, 因为不能为城市所容纳又从城市流向农村的”过剩 “知识分子存在, 他们脑中认为最好的榜样是把他们 “遗弃”过的城市, 而此时他们又面对自己 “嫌弃”的乡村, 把城市移植到乡村只是早晚的问题。
陶行知 《中国乡村教育之改造》 一文, 对乡村教育发表了主张。其主张要以乡土事物为教材, 以乡村建设为本位, 并要求学校以一个社区的功能机构加入到对乡村政治、经济改造的实践中去, 甚至要成为这种主导的中心。现在的乡村的小学和中学只能培养四种人, 哪四种? 1. 毕业回家劳动的。但是现在的教育目的是继续升学, 因此再回家, 在小学毕业已经不合算了中学毕业更不合算, 回家也闹别扭, 在劳动上也做不了多大成就; 2. 做 “公家人”, 现在的教育目的也不是这个, 而且这个也有节制———劳动人口减少, 增加了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3. 是升学。升学也升不到哪里, 学校资源缺少的情况下; 4. 做游民、二流子, 这是真实存在的。由此可见, 教育迫切需要一个大改革。我们应斩断乡村教育与城市的旧式联系, 结束它作为城市附庸的地位。
从总体来看, 想从对农村现有事物的认识上和学习上, 来 “催生”出农村现代化发展, 事实证明是比较荒悖的。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日益迫近, 农村的孩子们守着农村这份净土自我封闭式的循环已跟不上时代步伐, 这样对农村发展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这时, 陶行知推崇的农村知识本位, 已经没有必要实行了, 相反那些不是农村的知识可能大为有用, 一个地区民众整体文化素质决定这个国家的实力, 而文化素质不仅仅取决于实用的知识, 过分追求实用会伤害文化的积累与涵养, 从而根本危及到民族的生存, 破坏最高程度的 “用”。一味追求教育的实用性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自杀性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发挥其 “无用之用” 的作用, 恰如佛加一句谚语 “无心恰恰用, 用心恰恰无”。现代社会 “英才教育”是国家快速发展的关键, 而这是陶行知乡村实用教育所不能实现的。
摘要:乡村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输送人才, 毕竟乡村教育资源有限, 高考时会有一些落榜生回到乡村, 然而他们心目中的梦想就是城市, 眼前的乡村使他们觉得无用武之地, 一场乡村社会变迁的大戏悄然拉开。
关键词:乡村教育,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1) .
[2]巨冉冉.以教育环境差异为例浅谈城乡教育差异及应对措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S2) .
[3]林友金.城乡教育差异:一个乡村教师的体会[J].新课程研究 (教育管理) , 2007 (01) .
[4]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 2006 (05) .
文化权力与社会变迁 篇8
建国后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处于政治运动和学术批判的环境之下,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动政治斗争的由头与借口。1954年那场被纳入政治轨道的学术批判运动,不仅对其后红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哲学、社会科学等学术品格的影响都是至为深远的。透过红学家的命运,我们也可看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心灵思想进程中某些原生态的东西,折射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当红学整个地失去了学术的独立品格而完全成为政治工具时,其实中国整个学术界也逐步失去了独立的品格。在以政治术语和政治口号取代真正的学术研究时,首先遇到灾难的是红学领域。红学成为大批判的工具,不同观点红学家的命运亦随之沉浮,而在这背后映现了这一时代的政治与学术体制的变迁。对《红楼梦》人物审美标准的变化,从铁姑娘时代步入淑女时代,从革命时代的“尊黛抑钗”到建设时代的“扬钗抑黛”,其背后孕育着民众社会心态的变化。
本书除导言作总体性概述外,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叙述《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源流,说明新旧红学的代表性人物胡适与蔡元培的红学论点与论争,阐明毛泽东的红学观及其革命文艺观的核心,以期揭示不同时期学术论争的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命运、不同的结局。成书之前,作者在赴浙江德清县俞平伯博物馆、苏州曲园俞樾故居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红学大师俞平伯的家学、思想活动及其心态的分析,揭示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起源及其《红楼梦》研究的主要观点。1949年以后对《红楼梦》诠释的主导性观点先是由“两个小人物”李希凡、蓝翎发表出来,后被毛泽东所充分肯定。我在查阅档案文献及对李希凡等人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厘清了他们写作《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等文章的前前后后,主要观点及文章发表的细节情况,对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予以解读与剖析,意在阐明毛泽东以批判新红学为突破口的革命文化改造战略。此后,新红学影响式微,新红学的创始人胡适成为政治与学术批判的靶子,革命红学开始取得红学研究的正统地位,但这一地位的获取并非有赖于开放自由的学术论争。由此,作者对上世纪五十年代《红楼梦》研究批判的过程、各式人等的行为、心态予以全景式的描述与分析。通过对这些思想、心态和行为的剖析,折射出大事件中的小人物,小人物的大命运,他们在腥风苦雨中的沉浮与挣扎。作者还对文革与《红楼梦》研究再批判,揭示了文革时期“评红”运动的来龙去脉,红学的阶级斗争化,评红运动的主力写作组的运作模式以及左派红学家的表演,非左派红学家的遭遇。“评红”文章皆从阶级斗争论这一特定概念出发去寻觅论据,片面强调这一观点,而并非从《红楼梦》的客观本体及其质的研究中具体研析而得出的结论,可称之为政治红学,等等。
作者试图以理性而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描述,给人以智性的启迪与祛魅的过程。例如文革期间著名文学史学家王瑶曾将一张从反面折叠起来的旧的对开宣传预防传染病的连环画当作废纸垫在痰盂下面,没有看到里面在连环画的框外上端中央印有一副很小的毛泽东主席像,经保姆揭发,结果受到严厉的批判和毒打,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同年8月,王瑶住进牛棚,他在给妻子的信中云:“最近这里一律不让回家,一个钟头的假也不准……生活费九月份发了八十元,但中文系又派人来追回五十元。”据同在牛棚中的吴小如回忆:“造反派”拟就底稿,以王瑶本人的口气写成大字报,然后粘在一块木牌上用绳系在王瑶的胸前,命他轮流到牛棚中各个房间去公开宣读,其词略谓:“我叫王瑶,因犯了某项罪行,罪该万死,特向大家公开承认。”当夜深人静或天将破晓时,红卫兵从地铺上被窝中把王瑶撵到一间僻静空屋,然后把双手反剪,全身捆在一把椅子上,口塞秽布,接着便用木棍没头没脑地打去,打得王瑶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吴小如曾亲见王瑶身上的累累伤痕。1980年,王瑶在给友人石汝祥的信里说:“这些年来,知识分子几乎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经历,……过去的时间不仅耽误了像我的孩子们(卅岁上下),也耽误了如您我这样的中年和老年人。”红学家吴组缃有着直言敢谏的性格,1957年整风运动时,已是预备党员的吴组缃,回想起知识分子几度浮沉的命运,他出于对党的一片诚心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像大人哄小孩一样,打一个屁股,给一块糖吃。”结果他被取消了预备党员的资格。文革时期,吴组缃在公开场合说:“想起这场革命,我就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以往学术界对《红楼梦》的研究大多就作品本身来分析,就事论事式的,无论是对《红楼梦》主题的探讨,还是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褒贬的论争,皆在此范围之内。但极少有以政治学、历史学、文艺学相交叉的视角,透过对《红楼梦》研究的叙述来思考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红楼梦》研究在1949年后的中国有其特殊的位置,它犹如一把钥匙,可以解开政治运动的发展轨迹,梳理出当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关系的轨迹,解读当代话语霸权的知识谱系。亦如葛兰西所言,《君主论》的根本特征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中政治思想和政治科学被融入到了一种“神话”的戏剧形式之中。通过围绕对《红楼梦》研究论争与批判的解读,置身于那一个时段之中对人物与事件的分析与考量,作者力求跳出非此即彼、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判断模式,只是做社会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叙述者,讲述政治人物与知识分子在历史变迁中的浮沉往事,清晰地展示历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人与政治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红楼梦》的当代命运涉及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唯愿读者从关心《红楼梦》研究的命运到关心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命运与文化,从命运的长河中懂得:民主、自由与法治的价值观对人类的普适性,但愿今后学术研究的独立性能够无条件地存在。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篇9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
《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
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有奥古斯.孔德首先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2:齐美尔的观点:社会学是研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3: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是:
(1)整体性(最其本的特点)(2)综合性(3)实证性(4)应用性 4:社会学的功能:
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2:解释性功能3:预测性功能4:规范性功能
二,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三,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
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筹划阶段
第一,选题
第二,建立研究假设
第三,制定调查工具
第四,组织人力
第五,筹集研究经费.二,实施阶段
三,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一)问卷调查(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三)社会实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可分内容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类.7: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 2
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8: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
(一)着重点不同(四)学科基础不同
(二)依据不同(五)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三)手段不同们(六)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10: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11: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1目标2:情境3:规范 12: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13: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互动过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第三章:社会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是以人为主体
(二)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三)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四)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3:社会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4: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是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
5:马克思主义主社会观: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动的动力.(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6: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7: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1:角色人格体系2:价值规范体系3:权力制度体系4:行为交换体系.8: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9: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10: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1: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资源
(二)自然资源(分为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的特点: 1:首先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系统性.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三)可持续发展
11: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12:可持续发展的的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力,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四)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便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第四章:文化
1: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特殊性和共性 2:文化的构成要素:
(1)物质形态要素.(2):精神形态要素.(3):语言符号要素.(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3: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2: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4:文化的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二)社会导向功能(三)反功能
5:最早对习俗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6: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的规范.7:法律的特征:1公正性2:强制性.8:法律的社会功能:1:惩罚功能2:威慑功能3:教育功能.9:对神圣的信仰是宗教的中心特征.10宗教的正向功能有:
(一)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二)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三)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11:文化传播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第五章:社会化
1:所谓社会化:就是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2: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在时间上,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二)在内容上,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内涵(三)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以及社会化结果的社会性.3:社会化的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体完善功能.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5: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 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6:我国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7: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生物因素,即个人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第六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一)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二)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三)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3: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 2: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菲克尔)3:拟剧论
4:“交换”构成要素:1:目标2:付出3:回报4:效益 5:“交换”的类型:1:物质的交换2:非特质的交换
6: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
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3:指导性合作
4:契约式合作
7: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2:身体语言3:个人空间 8:空间距离提出四种空间是(霍尔):
1: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
2: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到4英尺)
3: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到12英尺)
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寸以上的距离)9:社会网络的特征:
(一)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二)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三)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四)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五)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10:社会网络的形态:
(一)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二)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三)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第七章:群体
1:群体的特征:
(一)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二)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三)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四)有一定的行为准原
(五)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2:群体的类型:
(一)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由库利提出)
(二)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梅约——霍桑实验)
(三)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内群体和外群体(由萨姆纳在《民俗论》中提出)
(四)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五)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大群体和小群体
3:家庭结构类型:
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3:联合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己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4:家庭功能:1:规范性行为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精神生活功能
4:教育功能 5扶养,赡养功能 5:我国家庭的现状:
(一)家庭规模趋于缩小
(二)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三)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6:利益群体:是指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7:利益群体的特征:
(一)首先,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
(二)其次,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
(三)再次,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8:利益群体的类型:
(一)从群体的目标特点上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二)从群体组成形式上可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
9: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组织
1、组织的特征:
(一)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二)肯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三)组织成员的角色化。
(四)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2、组织的过程:即决策、沟通、控制。
3、组织沟通:包括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4、组织控制: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5、科层制理论(又称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6、合法性统治类型:1:传统型
2:魅力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
3:法理型。(典型的形式就是科层制)
7、科层制的特征:(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8、科层制组织在弊端:1:形式主义。2:繁文缛节。3:用人困境。4:人情味欠缺。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9、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尔。
10、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11、社会上众多组织归为三大部门: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
12、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一)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二)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
(三)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四)公共部门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五)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10、公共部门的优势:
(一)、提供私人部门不愿和不能提供的、对社会来说又是必需的公共场的物品。
(二)向社会的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以防止其利用消费的信息不足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四)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以防企业行为产生的外部影响。
11、第三部门的特征:
(一)第三部门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二)第三部门独立于政府组织.(三)第三部门组织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四)第三部门组织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五)第三部门组织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12.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二)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三)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四)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五)第三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九章: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1):价值要素(又称价值标准):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2):价值要素(3)组织要素(4)设备要素
其中价值要素和规范要素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3.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二)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三)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四)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4.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一)行为导向功能(二)行为调控功能(三)文化创新功能(四)社会化促进功能
5.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制度的需求层面看,对基本的社会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基本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主导性制度)和宗教制度三种.6.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7.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其规律性大体表现在:(1)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2)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3)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4)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
首先,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其次,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新定位.最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第十章:社区
1.社区:是指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的生活.(二)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三)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2.社区的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等五个基本要素.3.社区的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2)社会化的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参与功能.(5)社会保障功能.4.社区横向格局和社会纵向格局(由美国社会学家沃伦在<美国社区>与<美国社区展望>提出的概念)
5.社区的横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中的各种单位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6.社区纵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7.农村社区的特点:
(一)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二)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三)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8.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4)城市化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9.集镇社区的类型:县城镇,中心镇,一般集镇.10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一)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二)人口结构比较复杂(三)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四)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越.(5)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11.社区发展的原则:1:民主原则.2:需要原则.3:自力原则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12.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2.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有:人口因素,自然因素,发展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和个人因素.第十二章: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1.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和差异行为.2.偏差行为的类型:偏差行动,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偏差文化.3.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一)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二)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三)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四)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4.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一)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二)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三)有助于社会预警(四)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5.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摈弃会行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6.社会控制的特点:1:普遍性2:规范性.3:多重性
7.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2)制度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4)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8.社会控制的方式(1)法律控制.(2)道德控制.(3)习俗控制.(4)宗教控制.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形成的三个条件:
第一,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第二,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正常的社会生活.第三,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1:普遍性2:特殊性3:复杂性4:群体性.3.当代社会问题:
一,结构性问题(一)腐败问题
(二)恐怖主义问题(国际社会四大恶: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和毒品走私)二,偏差性的社会问题(一)毒品问题(二)家庭暴力问题
三,自然性的社会问题(特征是:潜在性,突发性,有限性)
4.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发展科学技术(四)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2.社会变迁的特点:1:必然性2:前进性3:非直线式4:全面性
3.社会变迁的类型:
(一)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二)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三)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要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四)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可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4.现代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工业化2:城市化3:民主化4:管理科层化5:社会结构分化
6:人的现代化7:生活方式的世俗化.5.社会化的特征:
(一)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二)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全球化进程.(三)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四)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6.现阶段全球化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7.全球化的特征
(一)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二)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三)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四)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矛盾和冲突的过程.8.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二)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三)随着中国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上方面的挑战.(四)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并不乐观.9.如何应对全球化:
【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推荐阅读:
变迁社会11-07
社会结构变迁06-19
乡村社会变迁12-17
社会变迁论文06-05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1-27
教育与社会变迁08-19
社会消费文化变迁管理08-13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11-03
社会学概论09-17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管理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