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2024-11-12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精选8篇)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1

(一)选择题

1. 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

A. 人口问题 B. 失业问题 C. 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D

A. 就业 B. 失业 C. 显性失业 D. 不充分就业

(二)名词解释

1.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成员所关注的某种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能够引起他们的好奇、关心、评论,一段时期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社会热点有时也被称作社会焦点问题。

2.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2. 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社会热点问题。只要它没有得到解决或缓解,就一直存在并为人们所关注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明显的时效性,一旦问题解决或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就会被其他新的社会热点所取代。

(2)性质不同。

社会问题一般部是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丑恶现象。

(3)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则是显性的。

(4)涉及范围不同。

社会问题关注的是公共麻烦,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的发展问题或新的价值观念(如生活方式)等。

(5)推动的媒介不同。

推动社会热点舆论的是传播媒介,是新闻工作者,他们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感觉到某种社会现象或事件的重要性,会引起社会关注,便大量报道,吸引人们的注意,形成社会热点。新闻工作者也将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来宣传,而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是社会学者,社会学者凭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凭着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持续地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解释。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3.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4.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5.201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6.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7.精选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8.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练习试题

9.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10.2017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2

一、开卷考试的意义

开卷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适应素质教育对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于这门课的内容较多, 闭卷考试学生记忆的任务量繁重,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题目相对简单, 大部分内容为书上现有答案, 在命题过程中表现出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分析, 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 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尽管学生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但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以及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有新观点、新见解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只需要考前猛背, 就能考试过关, 甚至会出现平时认真听讲的学生考不过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所以造成一种错觉:上课不用听, 到时猛突击就行了, 最终学得的知识支离破碎, 考完几天就什么都忘记了, 达不到考核目的。开卷考试省去学生背诵的大量时间, 可以用来拓展课外知识,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等, 以及拓宽学生视野, 增长学生才干,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卷考试的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 要求学生视野开阔、能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深层次分析现实问题, 要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它与知识经济对人才思维灵活、视野开放、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适应。

2. 开卷考试推动了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围绕“应试”这根“魔棒”, 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总是迈不开步子, 缺乏实质性进展。开卷考试的推行, 解除了政治课所受应试“魔棒”的束缚, 让思想政治课教师放开手脚, 大胆地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尝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为实现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相统一的目标创造条件。

3. 减轻了学生负担,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风建设。

开卷考试免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繁重任务,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使学习和考试变得更加轻松,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更加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开卷考试对教学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对教师降低教学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反而对教师管理学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开卷考试”。

有些同学听到“开卷考试”的消息后, 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只是照抄书本, 因而放松了平时的学习。任课老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 教育学生认识“开卷”只是考试形式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的降低, 考试难度的降低, 反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 所以学生丝毫不能疏忽和放松学习, 平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检查。另外对开卷考试题型的变化, 考查学生能力的变化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2. 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力。

开卷考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为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出题比较灵活, 涉及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联系实际较多, 所以要求教师不但要对基本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对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而且要有开阔的视野, 广博的知识面,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经常关心时政, 联系现实, 针对某一个问题讲出自己的观点,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学生树立起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典范。

3. 注重教材的纵横联系, 变片面教学为整体教学。

在闭卷考试中, 对某一处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较多, 因此有些教师注重某一章某一节的教学, 在讲课中对某一章某一节的内容讲得较详尽、透彻。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把握较好, 但综合起来就不知所措。但是在开卷考试中, 综合性的题目较多, 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变化, 除了讲清单个的知识点外, 还要对教材的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讲清楚,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不变应万变,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卷考试题目比较灵活, 要求学生灵活多变, 平时养成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能力。因此, 要针对教材中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进行研究和探索, 设法让学生多思考, 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 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教师要注意设疑、质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以多种方式启迪学生独立思考, 开拓创新, 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基础知识要扎实。

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用背了, 一些基础知识还是要牢牢掌握的, 否则开卷考试就是失败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东西,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 才能谈得上运用, 谈得上创新, 谈得上独立思考。熟能生巧, 只有夯实基础, 才能运用自如。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 一切都谈不上。

2. 要系统复习, 做到融会贯通。

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再系统复习了, 只要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就行了, 实际上开卷考试不但要复习, 而且要系统复习。因为开卷考试的题目较大, 一个题目往往会跨几个章节, 如果不进行系统复习, 所学知识凌乱琐碎, 遇到大的综合题目就会束手无策。所以, 开卷考试更应该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理清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这个问题与那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样遇到题目才能迅速找出所需要的知识, 答起题来才能系统有条理。

3. 要具备更开阔的视野, 学以致用。

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题比较灵活, 知识面比较广, 联系现实生活较多, 所以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 平时大量阅读与这门课有关的文献资料、时事政治, 多看新闻、报纸, 多进行思考, 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学会独立思考。

此外, 为了使考试更加开放, 除了卷面由闭卷改为开卷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分值和比重。这样就能做到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轻最后的考试结果, 而不是一考定结果, 有助于加强学风建设。但是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 要求教师有责任心。平时成绩的给分一定要有根有据、要具体, 比如出勤占多少分, 实践教学占多少分, 讨论课占多少分, 课堂表现 (即听课状态) 占多少分等, 制定出具体的指标就能做到给分有据, 不失公平, 不流于形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降低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起着导向作用, 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尤电土.开卷考试呼唤开放式教学[J].陕西教育, 2003, 10:20.

[2]杨卫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2, 20, (4) :140-142.

[3]陈荣坚.开卷后的政治课教学[J].陕西教育, 2004, 9:30.

[4]裘东明.浅谈思想政治开卷考试及教学[J]科教文汇, 2007, 2, (下半月刊) :109.

[5]史增强.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思考[J].山东教育, 2000, 35:45.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4

1.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ABC

A. 社会强制性 B. 个人能动性 C. 终身持续性 D群体性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3.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BC

A. 文化整合 B. 社会教化 C. 个人内化 D他人影响

4.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 ABC

A. 预期社会化 B. 再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二)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理解过程。狭义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

2. 再社会化

即采取强制手段,强迫社会化失败者改变以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并向其灌输社会的规范和行为方式,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3. 继续社会化

进入成年中期,个人无论在职业角色、社会角色还是家庭角色都需要承担许多责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知识的更新,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等,作为成年人仍面临着一个继续学习、选择和适应的问题。

社会成员退休之后,就进入社会化的最后一个时期--老年期。虽然大多数老年人不再承担社会职业角色,但仍然面临一个适应环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社会化。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伙伴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娱乐友伴群、友谊友伴群、学习友伴群以及所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圈子”,甚至犯罪小团伙等都属于典型的同辈群体。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社会化的条件。

生理条件、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拥有文化

2.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增强生存能力;培养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学习社会规范,确定社会角色

3. 个体内化的主要方式。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奖赏

4.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的不同。

对于儿童来说,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1)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未经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化却主要通过成年人精心规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2)在同辈群体中,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各种活动是建立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儿童始终处于被教育者、被指导者、被关照者及服从者的位置。

(3)在同辈群体中,儿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的活动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是依据家庭和教师的意志和决定。

(4)在同辈群体中,儿童有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相互谈论在大人们面前不能谈论的话题,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这些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能与家庭和学校所传递的那些正统的、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符合成年人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相符,或不相符。

正是由于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同伴交往既可以表现为良性的,也可表现为劣性的。良性交往能促使儿童或青少年积极向上,加速实现社会化。不良交往,则只会相互传播恶习,甚至结成犯罪团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3.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4.自考《社会学概论》单选习题及答案

5.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6.自考《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7.社会学概论自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8.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9.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5

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11:30总分:100分)

姓名:学号:院系:年级:专业: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价格机制

2、企业

3、宏观调控

4、市场失败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体系的构成及特征?

2、简述市场机制的类型?

3、简述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4、试述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5、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2分,共44分)

1、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试结合《决定》内容及所学知识,论述如何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试结合《决定》内容及所学知识,论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经验及经济转型后期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6

材料1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来源《人民日报》 材料2

党的性质就决定,我们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原因都是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没有抓好。总书记反复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正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明确了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请根据材料回答:

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1.答: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世纪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2.答: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1)政治建设重构了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政治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定力与核心构成部分,它既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等五大建设存在内在联系,也补充了五大建设的功能定位。在党的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与其他几项建设共同构成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影响党的因素众多。因此,进一步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党的迫切要求,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调整成为实现伟大梦想、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2)政治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效果

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根和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必须落实到政治建设上来,政治建设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是党的十九大在党建方面取得的最大创新。政治建设不是纸上谈兵,是要落实到领导、党的建设、党国各项工作中去。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中心任务来开展,当前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必须以党的政治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巴党建设成始终走向时代前列,经得起考验的执政党。

(3)政治建设厚植了党的建设根基

首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信政治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政治原则、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其次加强党内政治建设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要弘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以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内在精神,引导广大党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巩固党的建设根基。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纲领,必须眼科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和抵制,决不在大是大非面前妥协动摇,从而巩固党的建设根基。

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5.00分)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方面,理论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历史观的重要表现。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党的建设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保证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保证党在思想理论上永葆生机活力,永远站在时代社会的前列。

另一方面,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一方面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又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程度和精神成果,因而又具有普遍性,如科技文化等;任何文化都是由处于共同地域、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的群体创造的,因而文化又具有民族性。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正在加紧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面对这种形势,许多国家纷纷在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旗帜下,加速发展本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有效地抵御外来的文化侵略,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全民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国家就会极大地削弱综合国力,最终不但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从而葬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以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00分)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 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新高度。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 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7

目前, 中国高校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A类研究型高校, 以“211”、“985”工程等重点高校为代表;B类应用型本科高校, 多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代表;C类职业技能型高校, 以地方高职高专类院校为代表。显然, 独立学院大部分属于B类型学校, 这类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设置的学科专业性强, 针对性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构建专业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导向下, 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课, 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再者,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被盖以“乏味无趣, 理论说教”的不受学生欢迎的高帽子。《概论》课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理论性非常强, 免不了被定位为空洞理论灌输, 政治条文说教, 从而使学生对《概论》课产生逆反心理。理工科学生觉得《概论》课晦涩难懂, 于是, 从不理解到不喜欢, 上课成了负担;文科学生觉得《概论》内容太熟悉, 学不学没关系, 于是, 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上课成为无关紧要的事。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尤为突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传统的“你教我听, 你说我做”的师生定位, 教学方法的简单、老套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要突破传统定位, 《概论》课的教学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教师不仅要科学地把握《概论》的内容, 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而且要转变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 是“立体教学结构”, 实践性和趣味性强, 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情感的体验中掌握理论, 提高能力, 可以改变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 入耳, 入脑, 从理智和情感上接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能运用到实践中。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过程。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模式, 而是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 让学生发展变化, 以感官作为媒介, 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事件,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后与理论相结合与他人交流分享, 最终回归到实践中。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 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 (图一) 。 (1) 他认为有效学习应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发表看法, 进而反思,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总结形成理论, 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在国内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 胡尚峰, 田涛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入境激情—对话移情—探究动情—实践纵情—评述析情”的。 (2) 张蓉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应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基础的, 结合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要素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即: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及迁移体验。 (3)

三、《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

结合《概论》课理论性与时政性强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重专业轻思想理论课学习的思想, 独立学院《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梳理整合,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一)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践体验式教学的开端。“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 (4)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发挥自主性,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设置情境的思路有许多, 根据《概论》课的内容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情境:

1.视频、时政热点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概论》课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概论》课的理论并不是泛泛而谈, 也不是对他们空洞说教, 而是有着现实性和真实性。例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个主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这个主题的传授, 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或者只是向学生展示党对农村的政策, 城市来的学生就会觉得很遥远或者觉得不关自己的事, 农村来的孩子就会觉得教师在空洞说教。对于这个主题, 教师可以引入菜贱伤农的时政, 首先给学生播放菜贱伤农的视频, 使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一棵棵完好无损的大白菜被翻土机碾碎埋掉, 听到菜农说即使送人也没人要的无奈的话。学生对菜产生怜惜之心, 对菜农的无奈也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农民增收难, 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 还可以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讲述他们家乡农民、农业的状况。学生的亲自讲述会更具有感染力, 从而感到三农问题离他们很近。

2.经典案例教学情境

案例具有直接、形象性。经典案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把《概论》课的理论内容形成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情境需教师挑选的案例素材既要涉及教学内容, 又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愿意和能够按照教学要求去认真思考, 在探索中增强和提高理解、分析, 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例如, 在第五章“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 教师可引用案例:当阳县跑马乡的故事。学生对故事中当阳县跑马乡乡党委书记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共产共妻哄然一笑, 这就激起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日常实践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从日常生活设置教学情境, 是《概论》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最重要的表现。同时, 把学生平时碰到的现象与理论内容相结合, 不仅理论理解起来不觉得枯燥, 对现象的认识也会达到更高一层。例如, 在讲述“节约型社会”前, 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大家节约行为、浪费行为作为下节课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表演舞台, 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可以以图片、视频、小品等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该主题奠定轻松、真实的基调。

(二) 学生探究体验。

利用上一环节的情境, 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探究体验。教师依据情境提供的各种线索,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 开发创新潜能,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每个认知结构的构建都意味着一个冲突的解决, 冲突的解决伴随着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和树立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热情, 从而也使《概论》课摆脱枯燥无味、空洞说教的高帽。在这个阶段中, 还是以学生为主体, 但由于学生本身是学习的主体, 对内容的把握, 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离主题的现象,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中心开展探究活动。探究体验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 “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体验可以说是主要形式。“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形式需教师设立紧凑、多层次推进的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的学习中, 在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设置视频情境后, 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体验的问题: (1) 我们的新中国是经过什么革命才能成立的?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是怎样的? (学生回顾第三章的内容) (3) 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时既有社会主义成分, 又有资本主义成分, 具有两重性,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4) 这个具有两重性的过渡社会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相矛盾的, 所以要进行改造,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改造而不用暴力形式? (5) 和平改造是如何进行的?改造的时间为什么要提前?改造的对象是什么? (6) 通过对象看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什么特点?在这些层级性问题的引导下, 对答案的探索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进度发散。设置了这些问题后, 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一问一答, 而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 发表看法。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在讨论时搭便车的现象出现, 教师在讨论期间要进行监督引导。

在此探究体验阶段, 关键在于探索。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学生在这个探究阶段在做的过程中将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逐步内化, 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为下一步交流分享体验做好准备, 真正做到“做”中“学”。

(三) 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

在承接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 这一环节中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小组成员选一名代表上台总结阐述自己小组成员的观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台上小组的观点进行质疑、评价, 被提问小组可以进行反驳。在这个质疑与反驳的过程中, 学生会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例如, 对于改造的时间为什么会提前, 大部分小组成员的观点都涵盖教材内容, 认为是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 改造时间提前成为必然和实现的可能性。但有一两个小组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 指出改造时间会改变, 中国是受到前苏联的影响, 用前苏联的工业化及成就证明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对毛泽东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得毛泽东把改造时间提前。这些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本由教师进行传授, 现在由学生展示出来, 大家更容易接受。教师小组发言后对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加深学生的认识。

(四) 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

学生经过上几个环节的体验, 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新经验。对于新经验, 学生应进行梳理整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 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 从而澄清认识, 入心入脑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同时, 学生获得了新体验, 应将这些体验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 在学习了基础群众自治制度这个主题后, 可以布置学生深入中农村调查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 了解农村基层民主状况。

总之,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概论》课中的运用, 实现了传统的灌输式向体验为重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把整理的经验转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能力有所发展, 解决了《概论》课学以致用的难题。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 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及《概论》课的特点, 《概论》课教学引入体验式教学十分必要。《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沈艳华, 任国升.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103-105.

[2]霍宏.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7) :183-184.

[3]胡尚峰, 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 2003, (11) :49-51.

[4]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63-64.

[5]冯达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17-19.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篇8

【关键词】“概论”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广东 瓶颈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一章,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教师讲授时应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这既是理论探讨重点,又是实践操作难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而言,在充分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紧密联系学校地处广东的实情,补充讲析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贫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大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毋庸讳言的是,即使在富裕的广东也同样存在着穷人,存在着贫富差距,存在着因贫富差距悬殊等而引发的偏离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公正的现象。

因当前整体上农民收入缺乏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贫富差距也日益明显。2004年广州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6884元,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会更大。另一组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低保户数、人数分别为149361户、405289人。虽然他们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中年失业、有的身有残疾、有的则罹患重病。但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在过着和灯红酒绿的城市繁华无关的生活,这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而且,在最近几年来社会上衣食住用行等一系列价格上涨中,就广东地区而言,这40多万享受低保的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

如果说计划经济年代,城乡之间差距、城乡内部差距和地区之间差距相对比较小;那么近些年来,特别是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率先发展之后,因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这种差距拉得很大,客观上容易造成很多人对制度的公平公正性产生疑虑。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对于广东这样一个包括外来流动人员在内拥有总人口达1.6亿的大省构建和谐而言,尤其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平与公正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另一方面,人口众多、因人的能力强弱以及体制变换等多种因素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贫富差距的多层次性、悬殊性,与先进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相悖离,解决不好就容易使社会主义在人民心中丧失吸引力。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将归纳出的“马太效应”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中国个别地区包括广东,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现实表明,在贫富差距已然出现的广东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社会治安隐患与改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一种关于需要的理论——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指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遵循着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规律;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从这个理论角度考虑,社会治安对于广东、广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安全需要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

在当前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治安状况也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如,“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猖獗,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给社会生活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城中村”治安问题日渐堪忧,打架斗殴事件不断,刑事案件频频发生,出租屋更是成为滋生犯罪违法活动的温床;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严重威胁着广东治安的稳定,给人民的社会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杀人、爆炸、放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仍有发生,社会危害性极大;“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泛滥,形势仍不容乐观;非规范化娱乐服务场所孳生犯罪隐患;近年来广东的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更为突出。

尽管最近几年广东地区加大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能否认,还应进一步提高生活与工作在广东的人们的安全感。道理很简单,社会治安良好是社会生活稳定有序进行的前提基础;只有安全得到首先保障,民众才能有安居乐业的进一步追求与实现。试想,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彻底的保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三、“内外”和谐协调共建问题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对于广东而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人口流动加剧,在这样深刻变迁的社会背景下,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亦是外来人口得以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之地。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为104303132,是全国常住人口数量唯一过亿的省份。另外,“全省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约有4000万,半年以上登记的有2100万。”这意味着广东外来人口就已经达到6100万。

因此,广东已不仅仅是广东人的广东,也是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广东;“和谐广东”,不仅是广东户籍人口的“内部和谐”,也包括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在广东地区的非户籍人员的“外部和谐”,同时还必然涵盖所有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员的“内外”和谐、相互和谐、共同和谐。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在这当中,无论是哪个子系统的和谐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和谐广东”这一整体系统的建设。现实问题是,这些子系统都分别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就构建内部和谐而言,省委省政府“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力度、速度,同广大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广东省社科院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感觉最不公平的前十个问题涉及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问题。尽管广东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还没有超越警戒线,但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鸿沟逐步加深。这种发展趋势不及早得到解决的话,就容易在“和谐广东”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出现内部失序、“后院失火”。

就外部和谐、内外相谐的建设而言,当前面临着外来入粤务工人员的待遇不高、子女教育费用偏高、生活条件低下等问题;此外,外来人员急剧涌入给广州治安管理带来压力,给市民的安全带来威胁,逐渐导致一些市民对外来人员不满。此外受外来务工人员影响,本地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也容易滋生抱怨情绪。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岭南文化的包容精神并不断补充进去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同时对外来人口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法制约束、政策引导等,在最大程度上促成广大本地人口与众多外来人员在广东这同一片土地上,各谋其生,各食其力,各得其所,各获其乐,和谐共处,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些,都是摆在广东地区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社会心理失衡调节引导问题

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变化,如“仇富”“贱贫”心理,政治冷漠心理,人际关系冷淡心理,奢侈攀比心理,浮躁功利心理,“金钱至上”心理,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现象或隐形或显形地存在,不仅极容易滋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甚至升级为矛盾激化、阶层对立以及刑事犯罪活动等,而且从长远、宏观方面也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来自同一地区的外来工集中租赁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一村庄的出租屋,形成“同乡村”。有时警察进村巡查办案,一群闲散人员涌来围观,一些外围群众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制造骚动。于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十几百人围观、起哄,刻意恶化事态,扩大混乱。

探究这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特殊现象的深层原因,不能不涉及普遍层次上的社会心理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普遍有着“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心态,把目光盯住信访人群,盯住具体的利益要求,而对没有信访的绝大多数民众的心理、情绪、利益诉求等方面,则关注不够甚至忽略。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和谐,最容易引起忽视而实际上又影响深远的因素,就是社会心理是否和谐的问题。社会心理失衡,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销蚀着整体和谐社会的建设。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在前进的道路中必然会碰到更多尖锐、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更要注重对广大民众社会心理的及时疏导与科学引导。这亦是建设“和谐广东”的最深层、最根本性基础。

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治安隐患,内外矛盾对立、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混杂交织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是引导学生作扩散式的思考:从全国范畴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就更为复杂化和多元化。制约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突出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等。由此看出,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任重道远。采用这样由点及面、由理论到实际、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及现实紧迫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道斌. 衣食住行涨声一片,“城市穷人”不堪重负. 信息时报,2006-2-24.

[3]陈枫. 让外来人口融入广东实现中国梦. 南方日报. 2011-7-13.

[4]熊剑锋. 粤人大代表:收入分配是最不公平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2007-1-4.

上一篇:“相约七夕,心有灵犀”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治疗性沟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