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24-10-02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选12篇)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各国生产关系调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思潮。到20世纪90年代后,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步入成熟的阶段。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自身反省的产物, 生态社会主义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重表现、后果、根源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思考,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和谐社会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各国生产关系调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思潮。又被称为“绿色社会主义”或者“绿党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德国,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社会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全球性生态危机更加尖锐,人类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殖民主义进行批判的产物,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矛盾关系发展的产物。(2)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群众运动发展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是随着绿色运动和绿色组织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在西方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的“新社会运动”的大背景下孕育的。(3)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运动发展中生态学原则和系统论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学和系统论为绿色运动和绿色组织提供了思想武器,绿色运动和绿色组织给生态学和系统论提供了物质力量,二者的结合促生了生态社会主义。(4)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传统价值观念日趋崩溃的产物,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的反映。

(二)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生态社会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80年代得到近一步的发展,到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论准备阶段,也叫红色“绿化”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西方生态运动围绕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工业革命以及后果进行现象表层的批判,第一次提醒世界舆论注意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问题”,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

第二阶段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阶段,也叫“红绿”交融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绿党,同时一些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先后加入绿党阵营,使得绿党组织中的共产党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人士数量不断增加,成为绿党组织中的“激进派”,逐渐形成了“红绿”交融的局面。

第三阶段是生态社会主义“红色独立”阶段,也叫“红绿”分野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生态运动内部发生了分化和重组,最终形成“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两个阵营,生态运动发生了价值上的分歧和转折,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上所谓的“红色绿党”达到成熟,形成了比较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即对环境、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思想。同时在面对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没有像生态中心主义那样完全抛弃人的因素,只考虑到自然和环境,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一切,忽略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既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人类的生存尺度,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问题,要把“人放在物之上”,将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既不能只考虑自然的保护而忽略人类发展的利益,也不能只顾人类发展的进程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自然是社会的自然,不能完全忽略人类的因素,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不能只顾自身的发展,加紧对自然的掠夺和开采,人类和自然都是生物性的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自然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人类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维护生态平衡,使得发展有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空间,以达到人和自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是追求经济合理性的社会,追逐利润的最大化、消费不断扩张的“唯生产力论”是同生态合理性要求不形容的。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虽然延缓了经济危机,但是却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有可能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源严重浪费和破坏,而且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倡导的是以消费为荣的消费文化,诱使人们为了享受消费而拼命工作,势必一方面加剧了人的异化,另一方面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污染了环境,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所产生的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物,严重影响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可见资本制度本身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匮乏和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环境资源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而资本家依旧野心勃勃,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失衡,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将生产转移到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掠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原料,破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随着全球性的扩张,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三)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社会应该是绿色的社会,是有着健全生态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克服人类发展和自然保护相互对立的状态,使得物质与社会能够自由充分地实现统一,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高于一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遵从于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触犯自然的底线。建设未来社会主义要符合“生态原则”,按照社会“生态重建”标准进行变革,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要服从于生态的标准,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利润,违背生态的原则,只有达到经济发展、人类进步和生态保护的统一,绿色社会才能够得以真正的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将克服利润最大化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坚持用“生态原则”的标准产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杜绝经济总体的浪费、劳动的异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合理的目标。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一支重要的左翼力量,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令人们值得思考和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同时又必须改造大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人地资源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消耗重污染产业快速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地方政府官员对唯GDP增长论英雄观念的抱残守缺,对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一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无疑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左右,而意识形态的产生,源于整个社会文明的影响。传统文明形态的缺陷和束缚当前已暴露无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建立迫在眉睫。”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不能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我国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建立生态型经济增长模式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不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盲目的,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忽略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应该是在人类自身以及自然环境都可以承受的范围基础上稳定协调的增长。既能够大力提高经济的增长,又能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此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我国环境保护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的更好但更好的”原则,主张以尽可能好的生产方式和手段,并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耐用品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消除资源高消耗与环境高污染的问题,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之路。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注重社会公平与公正

生态社会主义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分析,揭示出人与自然关系背后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认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人对人的统治是通过人对自然的统治为基础,为工具的。因此生态社会主义在社会价值上主张公平正义,强调社会责任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包括政治权利的平等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司法的公正性、机会的均等性、文化权利的公平性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建立健全法制制度,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建立健全分配制度,规范利益分配秩序,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公平正义理念的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公平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在制度、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等各个环节上的保证措施都落实到位,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疑难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2

拼车出行构建生态和谐社会

随着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加剧。如何缓解交通压力,已成为许多城市管理者头疼不已的难题。有鉴于此,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行诸如单双号限行、摇号上牌等措施,虽然不失为有力之举,但成效并不显着。

对于如何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先进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将视线转向英伦三岛,行驶在城市公路上,你会发现道路左边的通道是禁止单人驾车的车辆行驶的。您猜对了,这就是“拼车专道”。拼车专用车道的开通,从政策上保障了人们合乘出行的行为,也鼓励并吸引了更多人合乘汽车出行,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不仅如此,拼车行为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对空气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大城市先后出现了长达数月的雾霾天气。(w w w . f w s i r . c o m)汽车尾气的排放的颗粒物占PM2.5的构成高达24%,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数据显示,在北京通过高速收费闸口的`私家车里,超八成只有司机1人。倘若实行拼车,将能够减少10%到25%的车辆出行,每天减排将近1/4的汽车废气,也就相当于PM2.5降低了1/16。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

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在上世纪60 年代中期,西方普遍发起了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未来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社会运动,并逐渐汇成了一股绿色思潮,最终产生了有明确纲领和组织原则的绿党。绿党宣称它的基本目标是革除现代工业社会的弊端,建立“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解放的社会主义”,即生态社会主义。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但它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西方的生态运动,到21 世纪成为世界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经过大约40 年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蕴涵强烈时代气息的策略主张,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从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体系,对当代西方社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最初崛起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前东德共产党人鲁道夫·巴罗和前波兰共产党意识形态负责人亚当·沙夫。上世纪60 年代末,由于生态灾难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国家公众关注的热点,生态社会主义“首次提出了全球生态危机问题。”[1]人们不断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当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这就促使绿色公民组织和政党纷纷成立。新西兰于1972 年成立了第一个绿党(新价值党),但此后西欧成了绿党发展的中心。德国绿党的创立和发展,对全世界绿党产生了极大影响。早期生态运动的目的相对比较简单,参加生态运动的人员成份非常复杂,并且缺乏严密的组织,常常是围绕某一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而展开活动。

第二个阶段是20 世纪八十年代,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兴旺发展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随着生态运动的深入,特别是在上世纪70 年代末,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索超越了生态学范围,生态运动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生态运动成为集环境保护、和平运动和女权运动等为一体的全球性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西方各国政府迫于公众的压力都直接干预环境管理,组建专门环保机构,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增加了环保开支等等。另外“绿色”也成了西方政治家们新的护身符,他们懂得“生态牌”的价值。如美国第39 届总统吉米.卡特在1976 年竟选总统中获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对环保的承诺,力争做“环保总统”。

第三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来,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左翼学者乔治·拉比卡、德国左翼学者格仑德曼和英国学者大卫.佩珀。这一时期的“生态运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公众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转为公众与政府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运动的参与面更广,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公共决策和政治过程的‘绿化’,使生态运动真正成为不折不扣的绿色政治运动”。[1]这一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建立一个绿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更广阔的空间走向进一步的成熟。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当我们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全景扫描时,就会发现“将生态主义世界观引入社会主义理论,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2](P.436)生态社会主义发端于生态运动,以生态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理论思维的出发点也从“自然生态系统”转向“社会生态系统”,主張对生产、交换、消费各环节实行全面彻底的改造,以此实现工业社会体系的生态重建,因此无论是在理论建构方面,还是其政策取向方面,生态社会主义始终把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主张。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领域,还包括社会生态领域。这一点我们要从生态社会主义对环境的认识着手,它认为环境“不仅是指狭义的‘自然环境’,还应包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整个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生命网络’系统构成的,人、自然、社会都是‘生命网络’系统,都包含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之中。”[3]因此,生态问题就不仅仅是自然领域的问题,社会问题也可以纳入到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视野之内。公平正义、基层民主、财富分配等等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反对单纯以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提出应该把经济活动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在评价一种经济制度和活动是否有效和合理时,不仅要看它是否为大多数公众服务以及它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要考虑它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和支付的环境成本。生态社会主义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运用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主张用“生态经济”模式取代“市场经济”模式,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置于可控的条件下和范围内,认为“生产与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应服从社会生态标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4]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生态社会主义的改革观根源于它的生态主义原则。生态社会主义在揭示了生态恶化乃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不仅是改变生产关系,还要改革包括应用技术和组织方法的整个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资本主义通过不平衡发展和联合发展以及对全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和生态殖民主义的掠夺行为,造成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这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立足的核心,也是其主张的闪光点。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尽管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还处于形成发展过程中,但是它始终把“社会主义”作为支撑整个体系的支点,以系统的内在关联为纽带,关

注人类生存的整个宏观环境,从自然生态域和社会生态域多角度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呼唤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真正和谐的关系结构为价值指向,以期实现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这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域和社会生态域的总体和谐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维护生态平衡,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由于没有真正形成高度自觉的理性化的生态观念,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态危机意识,致使较高增长率是建立在较高能源消耗、较重环境污染基础之上的,这种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首先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倡导积极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效益观和生活消费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保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二)发展基层民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虽然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如政治、经济和生态问题不能在地方基层层次上得到完全的有效的解决,但生态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基层民主”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抑制基层政府行政的不规范行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整合能力的提高,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唤起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群众之间、干群之间,公民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不断发展基层民主,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基层民主,“第一,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基本方针,并努力探寻实现这一方针的机制。第二,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民主渠道。第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民主实践发展民主。”[5]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统筹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者在社会文化方面,主张和探索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人的高层次需要。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则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一定要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国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释放了人的自主性,承认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给予了个人劳动的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人的劳动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熏陶是必不可少的。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应该统一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而人只有在社会文化中得到精神食粮以满足精神需求。因此,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希秋.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5,(2).

[2]张之沧.《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王振亚.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维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

[4]刘梅.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5]赵树凯.基层民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N].中国发展观察,2006-12-29.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态文明 篇4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随后,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生态文明”也被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具体和深化。面对生态危机引发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 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已是当今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1、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谐。天人和谐的基本思想是指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源于自然, 又回归自然, 与自然融为一体。源于古朴的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怀抱, 与自然融合, 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理想境界。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 尽心知性而知天, 主张“天人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天地人和”, 彰显出儒家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 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在生态危机四伏今天, 我们应该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 进而创立一个人类梦寐以求的和谐社会。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对工业革命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进行了批评, 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明确地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同样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认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 相反,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说一方面, 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从根本意义上讲, 不是自然界需要人类, 而是人类需要自然界。因此,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互利共存的有机整体。此外, 马克思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以特殊的联系方式——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活动中, 人类不可避免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 在自然界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而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必须是有限度的, 必须是适当的。但是自从工业文明以后,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下,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自然界成为人类无限掠夺、疯狂索取的对象。因此, 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进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

工业革命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 然而工业文明却是一把令人敬畏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危机。地球的物种在不断衰减, 几乎每天都有物种濒临灭绝的告急;侵犯人类的恶性疾病急剧增加, 让人类束手无策;城市化建立的高楼大厦, 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石油提高了人类的速度, 却带来了不断的中东之战;化肥农药提高了产量, 有毒物质却进入了人类的血液;化学药品的滥用, 降低了人类的繁衍能力…大自然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她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可支, 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发怒, 以生态危机的形式无情地报复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完全失衡, 人类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

然而自然也并不总是扮演默默的单向承受者, 它会以自然规律的形式把自身过度的负荷转移到人的身上, 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处于失衡状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还进一步诱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因此生态是否文明, 决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还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的失衡,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季不时, 水旱不调, 天灾频繁, 人们衣食不保, 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无疑犹如建造一座空中楼阁一样。因此, 和谐社会呼唤生态文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生态与和谐相辅相成, 和谐一旦构成, 生态亦在其中。没有生态文明, 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所以说坚定不移的走生态文明之路, 毫无疑问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绊脚石, 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解决。2005年2月, 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被提到决策的战略高度。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更高生产力基础上的绿色文明,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5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住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及其它方面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沼气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篇6

关键词:沼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88-1

1 经济效益

1.1 为农户节约资金

安装一个8m³的玻璃钢椭圆形保温沼气池,一年四季可以连续运行,有效使用期30年以上。在保持饲养四五头猪解决原料来源的前提下,年产沼气800-900m³,提供沼渣30-35m³、沼液20t左右。沼气、沼渣、沼液均可充分利用。(1)沼气用作日常炊事,供全家一日三餐,年平均节煤2t左右,节省燃料费可达900多元;(2)沼气用作照明,年可节约电费200元左右;(3)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年产沼肥5000kg左右,折合氮肥约3000kg,折合磷肥约2000kg,可供30亩地追肥两次,节约化肥约2000元左右。由于沼肥无病菌和虫卵,能够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可节约农药。沼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用沼液代替农药,进行喷施,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年可节约农药开支200多元;(5)沼液作为饲料填加剂,喂养鸡、鱼、猪、牛等,年可节约饲料费500多元。用浓度1%沼液作为有机物复合添加剂喂猪,日增重为640-660g/头,降低耗料48-60kg/头,多盈利40元/头左右。沼渣、沼液喂牛、羊、鸡、鸭,可提高母畜怀胎率,鸡、鸭产蛋率。沼渣、沼液一般没有病源菌和寄生虫虫卵,猪、牛、羊喂沼渣、沼液不易患病,毛色光亮,生长健壮,棚圈少蚊蝇。据有关资料分析,牛、羊喂沼渣、沼液,牛日增重300-400g/头,羊日增重50-60g/只。

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8m3沼气池可为农户节省开支3000-4000元。

1.2 为农户增加收入

沼液中营养成分相对富集,是一种速效的水肥,也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剂。

制作花肥营养液:花肥营养液用于做花卉的液面肥和杀虫剂。500ml葡萄糖瓶市场售价2元/瓶,批发价按1元/瓶,每天收集精细沼液10kg,灌裝20瓶,售价20元,除去包装费用,年获利7000多元。

制作饲料填加剂:沼液经过加工过滤,可以喂猪、喂牛、喂鸡、喂鱼。喂猪可以缩短饲养周期1个月左右,成本降低35%左右;喂牛每天可以增加产奶量超过2kg;喂鸡可以增加产蛋率;喂鱼可以促进鱼类更好生长。

制作植物杀虫剂:沼气发酵原料经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后,含有抑菌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激素、抗菌素等有益物质,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提高植物抗逆性。(1)防治农作物蚜虫;(2)防治果树红蜘蛛;(3)沼液防治大麦黄花叶病;(4)沼液防治西瓜枯萎病;(5)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此外,沼液对棉花的枯萎病和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小麦根腐病、水稻小球菌核病和纹枯病、玉米的大小斑病菌以及果树根腐病菌也有较强的抑制和灭杀作用。

制作植物浸种剂:沼液中富含多种水溶性养分,用于农作物、果树等植物浸种、叶面喷施和灌根等,吸收率高,收效快,一昼夜内叶片中可吸收施用量的80%以上,能够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期的养分需要,强健植物机体,增强抵御病虫害和严寒、干旱的能力。在干旱时期,对作物和果树喷施沼液,可引起植物叶片气孔关闭,从而起到抗旱的作用。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用于花卉和特种作物的育苗,二两袋装花肥市场售价1元/袋,批发价按0.5元/袋,每天收集精细沼渣5kg(干料),可装50袋,售价25元,除去包装费用,年获利8000元左右。

做有机肥:粗糙的沼渣可以做基肥、做追肥,还可以与碳铵堆沤、与过磷酸钙堆沤做有机肥。按每天收入5元计算,年获利1800元左右。

栽培食用菌:沼渣还可以用来栽培蘑菇、栽培平菇、栽培灵芝,获得更大的利润。

沼渣养殖:沼渣还能养殖蚯蚓、泥鳅、黄鳝、土鳖虫等,间接创造效益。

另外,沼气池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保持饲养四五头猪,一年出栏两至三次,出售10余头猪,每头猪纯收入100元,可增收1000元。

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8m³沼气池的沼渣、沼液深加工产品全部销售,至少能为农户增收两万多元。

2 生态效益

发展沼气可推动农业向无污染无废物的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消除环境污染

通过沼气发酵可以消除人畜粪便等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杀灭粪便中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2 减少农药用量和污染

施用沼肥或叶面喷洒沼液,能使作物基本不发生病虫害,从而可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2.3 变废为宝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

2.4 改良土壤,增加农田肥力

耕地长期施沼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

2.5 减少生态人为破坏

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生活能源,可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减轻农田及草场压力,增加牲畜的饲料来源,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

3 社会效益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1]由此, 科学发展观表明, 必须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而且还需要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过多地关注经济增长速度, 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协调, 造成资源利用效率过低,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带来巨大的障碍。

1.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3]。可见, 自然界与人生存发展紧密相连, 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赖物质条件。经济发展必须有资源作保障, 如果社会发展和资源供应不协调, 和谐社会建设就缺乏资源支持。近年来, 环境污染、气象灾害、耕地减少, 沙漠化蔓延、黄河断流、沙尘暴、洪水泛滥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对中国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严重挑战, 由此, 建设生态文明, 减少污染, 合理利用资源, 遏制环境恶化, 是当前一件紧迫任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4]

2. 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提出来的, 它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20世纪的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有巨大的进步, 使物质财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人类征服和改造能力有显著地提高。工业文明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 使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被打破, 人追求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 人们更多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对自然界疯狂索取, 必然引来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早在100多年警告我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

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却没有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 忽视了生态效益,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短缺, 耕地数量减少等问题, 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我们必须从国家长久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生态建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班上的讲话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发展趋势看,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6]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思想重要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 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利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 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 绝不能消极地向自然回归, 而应该积极主动地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只当做工具和手段, 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来评价自然, 忽视自然界的本身规律, 只顾眼前利益, 而忽视长远利益。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 加强生态宣传, 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全民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十分重要。因此, 要大力培育全面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被迫行动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生态保护的源动力才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将爱护生态、绿色消费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进行广泛宣传, 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转化到全民的生产、生活中去,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人们形成健康生产生活方式。要在广大中小学校, 培育学生的心目中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积极倡导校园生态文化、绿色消费, 弘扬生态文明,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观念。当前政府要承担引导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责任和义务。转变传统消费观念, 在全社会提倡和发展绿色消费。让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尊重自然价值, 维护生物权利,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引导人们重视生态环境, 逐步建立起生态消费方式。

2. 大力提倡生态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基本途径。我们所讲建设的生态文明, 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科学技术非常先进条件下的生态文明。保持生态环境不是消极的保护环境, 不是不发展生产和追求经济效益, 相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不仅为实现生态文明创造物质基础, 而且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进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推动力。要运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通过产品创新带动工艺创新, 积极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优质品牌产品, 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 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倾向。各级政府要制定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持续利用总体规划, 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功能,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在规划实施中, 要强化政府的行为, 实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和检查考核制度。生态环境要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一项重要内容, 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实行一票否决制。政府要积极运用贷款、贴息、补助等各种手段,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态产业, 还要适当安排生态建设专项资金, 用于开展生态规划、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补助对生态建设项目。银行要增加用于生态建设的贷款。借鉴国际上生态效益的补偿方法,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生态效益实行有偿使用, 使建设者受益, 享用者尽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道德的力量来推动, 也需要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 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抓紧制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用法律的手段保证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同时, 要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和执法力度,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原则。

总之,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人类对社会文明认识的新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 2004-03-10:850-8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74-375.

[3]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59.

[4]江泽民文选:第1卷[G]//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1995-09-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建设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理念, 2 0 1 0年8月3 1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制定, “人的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最核心的和能动的因素, 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得以建立。”[1]发达的高等教育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 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随着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他们已不满足一般性的体育锻炼, 而对体育活动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即对体育锻炼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拟将通过对高校体育生态化的内涵及特点的阐释, 提出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为研究体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下, 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 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伟大使命。

1 体育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点

1.1 体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所谓生态体育, 就是指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 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2]邓跃宁提出“体育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人为的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与体育相关的人和体育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网络结构, 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是由多种生态因素构成, 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 而且具有多层次、多目标、多子系统的生态结构,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3]杨利勇认为:“体育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人类开展的所有体育运动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各要素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 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人工复合体。”体育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 它是通过人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系统中的诸多因素有机的结合, 以体育及其结构层次作为主体, 以体育活动的相关人员为纽带, 以出人才、出成果 (健康与运动成绩) 为中心而构成的多维复合网络结构。这一系统是以人的体育行为为主导, 以自然、社会环境为依托, 以资金投入为命脉, 以体育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体育生态系统中,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促进各层次体育的发展, 使体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专深发展。[4]

1.2 生态体育的特征

生态体育是通过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2]。生态体生态体育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生态体育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条件;生态体育以人与自身的和谐为目标。生态体育特点主要指以体育全面协调的思想和手段, 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永续的整体动态和谐。[2]体育的生态生成体现在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中, 体育运动是人类能量的开发和释放, 也是人向自身、向自然、向社会的“复归过程”。[5]生态体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性、社会性和持续性三个方面。[2]

1.2.1 生态体育的自然性

体育作为一种生命节律活动, 通过自身的节律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以改造和优化人类的生命生态。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 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使主体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1.2.2 生态体育的社会性

体育活动是以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体育活动的发展始终都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社会体育的发展也要适应生态体育的发展与变化, 生态环境促进或约束着社会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已成为人类社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国际文化, 成为了国际社会运转中的纽带, 为人类的和谐起着独有的积极作用。

1.2.3 生态体育的持续性

生态体育理念所倡导的“和谐与发展”主题, 已不局限于具体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也不局限于人与人的竞技, 而正在形成一种共同的理念, 一种全新的体育发展思维模式, 因为全人类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拥有一个生态、和谐、永续的生存环境。

2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2.1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 是特殊的生态系统, 是以体育教育及其结构层次作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而形成的多因素综合系统。学校体育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网络, 在这个网络系统中, 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 由体育教育对生态环境做出反馈性影响。学校体育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6]

2.2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要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 关键要依赖于学校教育的生态化。体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份子, 促进体育的生态化对实现学校教育的生态化, 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有着重要的作用。[7]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同样有生态体育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持续性三个基本特点之外, 还有着系统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等特点。[8]

2.2.1 系统性

由系统论和系统分析法可以得出:高校体育生态系统是系统内各要素与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高校体育生态系统是由学生、教师、体育目的、体育课程、体育环境五个要素组成的, 各个要素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2.2.2 开放性

组成高校体育系统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自然个体,

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和内部需求, 主体因素在意识、思维上表现出开放性。体育目的、体育内容、体育环境也表现出开放性。高校体育系统并不是静止封闭的, 它具有动态开放性。

2.2.3 共生性

共生具有严格的生态组织性, 一旦某一共生的环节缺失, 将导致系统振荡与解体。共生是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依存和共同促进, 是生态系统的构成机制和存在机制。在系统中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靠共生关系形成系统整体的动态结构。在高校体育生态中也存在这种共生关系。

3 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建设

3.1 加强师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实现人、体育、校园的整体和谐发展

首先, 加强生态体育的宣传教育, 培养全体师生的体育生态意识。通过和谐社会理念对学校领导、师生进行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树立体育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辩证认识。

其次, 创造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的生态教育主阵地, 进行体育行为规范教育, 可利用广播、网络、板报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生态体育的知识和方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等活动。

最后, 加强生态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谐社会理念, 在引导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同时, 以公平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教育和感化师生, 培养全体师生高尚的体育精神。

3.2 加强高校体育生态系统所需自然环境的建设

生态体育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高校体育的自然环境是指系统中的自然因子, 它既渗透着高校体育的精神和使命, 又隐含着高校体育的特征面貌和文化氛围, 对高校体育实施隐性影响, 起着“环境育人”的特殊作用。[8]通过对高校体育自然环境的优劣, 可以形成全体师生不同的体育行为习惯、体育价值取向和体育文化素养, 从而影响师生对体育的态度、观点及看法, 最后影响高校体育的目的、功能、内容形态和方法等。

对高校体育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的建设, 主要表现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受自然的制约。优化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具体地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

首先, 科学制定高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纲要, 规划校园生态运动场所, 合理布局, 为学校师生提供绿色户外运动空间, 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生态化。

其次, 运动场所与高校体育的关系更为明显。运动场所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校园空间, 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时, 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惯性,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自然环境的综合效益。

再次, 高校体育器材设备中应考虑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特长爱好相结合, 处理不同场地的数量关系。

最后要注重运动设施的及时更新、器材, 提高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使之符合生态标准。

3.3 加强高校体育生态系统所需社会环境的建设

一般来说, 社会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例如,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村落环境及城市环境等。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 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学校体育也受社会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政治形态不同, 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是根本不同的。不同阶级对体育的看法和利用能够改变学校体育的服务方向。首先, 政府部门和高校对生态体育的管理、规划与决策, 体现领导阶层对体育生态化的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另一方面, 在运动场地塑胶化、现代化的进程中, 由于市场不规范, 建筑材料等缺乏环保标准, 大量有毒、有害材料等原因造成了运动场地档次较低, 质量差, 场地环境“污染”严重。

高校体育生化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统合各项机构、制度和政策来优化高校体育社会环境, 不管完善高校体育的相关管理制度, 不断整合高校和其他各种社会各界的关系。目前正在进行的健康观教育、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全民健身计划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等, 就是体育教育生态系统运行良好的体现。

3.4 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生态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要为社会培养健康的个体, 体育教学课程应充分体现生态化取向。生态体育课程建设是传播生态信息、培养环境意识的主渠道, 课程设置要体现生态主旋律, 使生态体育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和影响整个学校形成全新的生态管理理念, 提高教育的生态化水平。首先, 建立生态体育课程要树立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课程目标应强调一致性与差异性, 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和谐与统一;其次, 探索与构建生态体育的课程体系, 实施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重组;第三, 制定生态体育教育、教学计划, 编辑教材, 以生态为主线, 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开发生态体育教学活动的新产品。第四, 建立合理的生态化评价体系, 最终实现体育课程的生态化系统。

4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将使社会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同时, 体育生态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确立了“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新理念,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建设, 为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科学化、网络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反映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是实现“终身体育”精神的结合点。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理论, 是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和结晶, 也是和谐社会的方向和归宿。高校体育生态化的兴起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恶化等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高校体育生态化系统的建设, 使生态体育面向每一位师生, 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生态化发展进程, 增强国民体质, 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9-8.http://www.gov.cn/ldhd/2010-09/08/content-1698579.htm.

[2]郑晓翔.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43~46.

[3]邓跃宁.体育生态学的创建[J].体育学刊, 2002, 9 (6) :5~7.

[4]利勇.论体育生态系统的特征[J].山东体育科技, 2008 (30) :5~7.

[5]秀领, 谢雪锋.体育生态系统特性及其实证分析[J].山西师大学院学报, 2008 (23) :3~6.

[6]王俊峰.从生态学角度审视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J].武术科学, 2010 (7) :89~90.

[7]刘容鹃.构建新体育的发展[J].今日南国, 2008.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9

一、和谐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内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有了自身的特点和内涵: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2]。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则应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

(二)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中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 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政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生态观教育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重视生态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4]。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生态教育的原因

(一) 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课程计划和丰富内容,对学生施加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长远利益,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2.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高校有效地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其有效的保障,教育环境作为教育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大学生在学习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于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态环境的营造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强化生态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从物质和精神层次感染和影响大学生,从而在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 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深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能够更早地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

1.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为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大自然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历史,从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到人类运用大自然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创造价值的阶段,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考验等。在教育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相关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而错误的。对环境和生态的任意破坏既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是自私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就业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先进思想的形成,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人同下代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缺乏,学生认识不足

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但还不够全面和细致。例如,很多学生对“白色污染”和“工业三废”等基本问题有所掌握,但是却不太清楚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其标志的含义。因此,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言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渗透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尽管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但是很多现象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于环境保护的常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

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而且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否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不满意。很多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高校应开设生态环境的相关课程,而他们从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思政课堂上的所学内容。同时,思想政治课上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愿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学生仍然坚持使用塑料袋购物。

(二)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实践缺乏

与高校教育模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长期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着PPT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案例的评析也以教师的观念为主,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互动所以容易遗忘,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导致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活习惯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教育环境贫乏,学生文化缺失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尽管提倡生态价值观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并不明显,缺少相关的内容支撑,同时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制定中没有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培训讲座形式缺乏,所以不能够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因此,单靠课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从精神层次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要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教育与生态观念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态观的政治教育,并且努力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例如:生态学知识、生态法律法规(森福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同时,要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内容方面创新,并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做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科学的观念,注重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和教育,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关生态及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日常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中去。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与时俱进提出最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例进行评估,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念,借助网络等媒体资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以分享交流的形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提升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点一滴渗入生态气息。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标语还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一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加上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在我国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我国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还存在教育内容缺乏、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环境贫乏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应从内容、形式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强创新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廖云.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0

高兹认为, 在前工业社会中, 人们的劳动和生产等行为都是遵循着一种“够了就好”的基本原则, 人们能够用自己所生产出来的适量的东西满足自己的需要, 而不需要更多的东西。“在前资本主义的传统社会中, 当人们可自由地决定其各种需求和工作程度时, 经济理性并不适用。那时人们为了使其工作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就自发地限制其需求, 工作到自认为满意时为止, 而这种满意就是自认为生产的东西已足够了, ‘足够’调节着满意度与劳动量之间的平衡, ‘足够’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 而是一个文化范畴。”[1]但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让情况变得大不相同, 人们的生产行为从满足自己的消费转为迎合市场, 人们开始学会计算与核算, 经济理性就发端于此。

在高兹看来, 资本主义的生产追求利润、经济效率以及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而这种增值往往需要消费和需求也达到最大化, 想要达到这种最大化又需要增大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 这样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人的异化、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资本主义的管理者注重怎样使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交换价值, 而不是重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其与自然的相互平衡、生产活动与人的生活的相互协调、力争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产品以及努力使劳动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2]高兹还提醒我们, 尽管一些资本主义企业也在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进行环保工作的不得已和有限度以及有利可图, 他们只是转换方式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扩大化, 使其资本变相增值, 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综上, 在高兹看来, 经济理性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 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其基础是计算和核算;其特征是计算;其原则是效率至上、越多越好;其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危害是造成人的社会关系的畸形化和物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以生态合理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高兹要求限制经济理性的作用范围, 使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高兹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二者的统一。所以, 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一书中就提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好选择就是建立先进的以生态合理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 社会主义运动就限定其目标为限制经济合理性, 并且使经济合理性从属于更高合理性。”[3]这里的更高合理性在高兹看来就是生态合理性。

高兹认为, “生态理性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资本和资源投入, 来取得尽可能好的生产方式和手段, 尽可能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耐用性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1]其动机是保护生态环境, 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主张劳动是人与自然得以实现和谐的桥梁;其反对非理性而没有限度地追求高消费和消费的越多得到的幸福感越大的传统观念;其要求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生活, 在自主性、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生态理性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们在其中可以生活得更好而劳动和消费得更少的社会。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是相互矛盾的。高兹认为要实现以生态合理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就要使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 就要进行生态重建。

高兹所说的生态重建是要对工业社会体系进行整体变革, “具体包括从产品的设计 (产品必须是耐用的和易于修复的) 到消费再到物质循环, 包括生产和能源改造的一切形式, 并要在化学工业、运输和农业方面进行生态重建。”[3]

高兹认为生态重建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资本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 另一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在高兹看来, 资本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一方面要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合理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使生态效益最大化, 这两者是根本不相容的, 不可能在一种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中进行生态理性为主的生态重建, 故资本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重建, 这种方向的生态重建必然会走向失败。而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是以生态必要性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中人们的技术、社会关系、生产消费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与资本主义存在很大不同, 牵涉到了范式的转换, 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合理性真正从属于了追求非定量的社会、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态合理性。因此, 高兹主张人们应该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生态重建。

高兹在阐述生态重建的同时也说明了其与环境主义和“非工业”乌托邦的区别。

高兹认为, 他所说的生态重建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环境主义。在他看来, 环境主义只是一种局限于体制内的环境保护的要求, “它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合理性施加束缚和压制。但这些束缚和压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变不起任何作用, 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使其经济理性的作用领域进一步扩张。”[4]环境主义与生态重建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后者要改变前者的对经济理性适用范围的扩大, 它要实现环境主义所不能达到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造。

高兹还阐述了他所说的生态重建也不同于绿党的“非工业”的乌托邦。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彻底否定工业文明的乌托邦, 它认为社会体制应该单一化、简单化, 它设想的社会秩序应该是全盘抛弃工业技术、功能专业化、劳动再分化和商品交换的, 只需要少数人组成小团体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来维持自己生存的稳定秩序。而生态重建相对于“非工业”的乌托邦的反对工业文明则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一种范式转换, 而且生态重建不否定技术, 而是希望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应该为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重建服务。显然, “非工业”的乌托邦与生态重建存在本质的区别。

三、资本主义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

高兹看到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弊端———使劳动和人发生异化。在他看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最大多数的手工劳动正在被消除, 劳动在不断被技术化和自动化的同时逐渐走向消亡。高兹认为,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不仅劳动发生异化, 更值得重视的是劳动者也处于异化状态。他认为, “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所有异化的根源所在”, 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就是对人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社会工人工作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其一, 工人被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即所谓的科技工作者“在设定生产程序时, 其实就是变相帮助统治者维持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科技工作者对体力工人进行领导和控制……事实上科技工作者和体力工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已经形成”[5]。其二, 由于某些工作任务被机器所取代, 劳动生产原本作为劳动者的自主性行为, 却由于科技发展变成了一种受外界支配的行为。工人发现自己的劳动失去意义, 劳动热情退去, 劳动受到压抑。并且, “在一些发达工业中, 技术工人别无选择地被那些枯燥无味的工作所束缚, 他们只能遵从于那些机器的指令, 进行着没有自主性的劳作, 即使机器是在他们的监视或者指导之下进行运转的。脑力劳动者在失业、挫败以及工作技能的弱化中体会到他们自己相对于体力劳动者的更加严重的异化”[2]。其三, 劳动分工使得一个工厂往往只生产一个或几个部件, 原来的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变成由几个相距甚远的多个生产单位组成, 造成生产专业化和决策的集权化, 使工人进一步分化, 使工人自治自决成为泡影。

因此, 高兹重视马克思的把劳动分工视为由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所决定的观点, 赞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把劳动者变成了畸形物”, 把工人“变为一个局部的工人”, 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 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的观点[6]。而且, 高兹认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前提已经妥协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其一, 工人的劳动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言。正因为他们是对社会行动没有力量的阶级, 没有掌握权力的手段, 所以更加意识不到需要这样做。其二, 劳动再也不是工人自己的主观上的行为。不管是在工厂还是在办公室等等场合地点, 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早已被设置的行动, 它要从属于机械的运作而进行, 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处发挥。”[7]可见, 资本主义的劳动是遵循着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和经济理性而强行压迫给劳动者的, 人的劳动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 即科学技术的掌控和奴役。人的能动性丧失了, 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 劳动的真正意义被抹去, 人们在这种压制性的劳动分工中变得异化。

四、自由自决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一方面使得工人失去劳动自主性, 造成其本身及劳动发生异化;另一方面又摧毁了工人的阶级意识, 使其失去革命战斗力。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专门化使得一些工人被驱赶出生产部门, 成为潜在的或现实的失业者, 他们的生活处于雇佣状态, 没有稳定的工作场所, 劳动变得随机和间断, 长此以往, 这些雇佣者的劳动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 使其原有的阶级意识淡化, 但又没有被现实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同化, 他们长期没有主导性的阶级意识, 这样, 他们逐渐成为“后工业的新无产阶级” (the post-industrial neo-proletariat)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 他们又衍变为“非工人的非阶级” (non-class of non-workers) 。同时, 高兹指出:“社会分工下产生的非阶级不应被理解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而是应该指被用来排除经济理性和外部强制的实现个人自主活动的阶级。”[8]在高兹看来,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劳动分工的否定, 并认为它将成为工人进行自由自决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历史主体。

高兹认为, 工人应该采取自下而上的劳工战略来实现自由自决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劳动场所应该成为革命的发源地, 因为只有在生产的地方工人才是最直接地经受资产阶级专政、被其统治和分化, 只有在那里, 工人才会作为一个具有向心力的自决的集体而存在。不仅如此, 高兹强调要重视工会作用, 工会应该掌控劳动场所和生产过程, 维护工人的工资要求、劳动条件要求等等, 使工人可以对企业甚至社会做出决定, 使得企业的劳动生产、分工、收入等方面朝着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方向发展。通过这样, 工人通过合法的斗争, 逐步地参与到了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工人的自由自决也顺应得到实现, 自治的社会主义才得以建成。

高兹希望未来自由自决的社会主义能够靠劳工战略来实现, 而且他指出这一愿望的实现还应该以如下工作为前提:公平地分配劳动岗位。面对劳动岗位紧缺的现状, 高兹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将减少掉的岗位交给一部分职业精英, 而让他们去雇佣被驱赶出去的工人, 职业精英以廉价即可获得较好的劳动力, 被驱赶的工人也可以获得被雇佣和重新获得劳动的机会;二是将现有的劳动时间缩短, 减少到每天两个小时, 这样, 尽管劳动岗位少了, 但也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从事劳动的机会。不仅如此, 高兹还对未来的生产方式做了这样的描述:“工人将自由地以下述方式安排自己:在某个时期, 任何人可以在同样的企业多多少少地劳动标准的二十四小时, 他们也可以自由地具有二至三个非全时工作, 例如, 春天从事建筑业, 而到夏末从事农业, 也就是说, 可以学习不同的技能和从事不同职业。”[9]

综上, 高兹设想“非工人的非阶级”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 主张以劳动场所为争取社会主义劳工战略的开始, 强调公平分配劳动岗位和人们自由安排劳动时间的重要性, 最终达到克服人及劳动异化的目的, 建立工人自由自决的生产方式。

五、简评

高兹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和劳动分工的批判既有合理之处也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高兹的生态理性的论述体相对于一些单纯从生态危机表面进行分析的研究, 是从生态危机的深处寻求根源。并且他详细阐述了生态理性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以生态和理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阐明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就是建立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见地深刻, 具有说服力。他的生态理性的论述提醒人们跳出经济理性这个不公正的理性旋涡, 进入和正义、自由和人性相联系的生态理性, 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性, 充分体现了启蒙理性的深刻含义。

高兹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特点。他在面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问题时过度强调人的异化, 只看到了人们的劳动开始依赖于机器, 看到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是其用来控制人们对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的手段, 过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分工及社会分层日益细致之间的矛盾, 夸大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等级制关系, 而没有较好地处理好劳动分工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 没有正视劳动分工带来的生产专业化和生产效率提高等好处。高兹在对资本主义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太多单纯以人为出发点, 偏重从人本主义和伦理价值的角度出发批判问题, 而没有把人放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因此, 他得出的种种结论也不免会有偏颇之处。

摘要:高兹认为, 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源于利润动机, 而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归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 所以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展开了猛烈的批判, 试图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其生态危机的根源。同时, 高兹又认为,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是其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 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是和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紧密相连的, 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造成一切异化, 尤其是人的异化, 故他也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进行批判。高兹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和劳动分工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这两者进行改造的设想, 即建设以生态理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和进行自由自决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高兹,经济理性,生态理性,劳动分工,自由自决

参考文献

[1]吴宁.高兹的资本主义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 (7) :77-79.

[2]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Boston:South End Press, 1980:5-140.

[3]刘凤玲.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出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1, (3) :86.

[4]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London, 1994:94-95.

[5]Andre Gorz.Critique of the Labor Division.London.1978:17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399-400.

[7]Andre Gorz.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London:Pluto Press, 1982:67.

[8]Andre Gorz, Farewall to Working Class.Boston:South End Press, 1982:75.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1

关注道路生态学

我国道路建设不仅存在着生态学研究的欠缺,也存在着社会学研究的欠缺。生态学与社会学是相互关联、难以分割的,因此研究道路生态学的同时,也要同样关注研究道路社会学。这里试举几例:

(1)四川若尔盖的藏民的牧业生产方式仍以游牧为主。公路部门经常抱怨,牧民为了牦牛和藏绵羊的转移,把213国道上刚修好的围栏又破坏了。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是若尔盖游牧在先,道路在后,新修的道路不仅未给野生动物留下通路,甚至也未给牧民和家畜留下通路。

类似情况,当然不止四川若尔盖,在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一些牧民仍保持着游牧或轮牧的生产方式,年年需要长途跋涉转移牧场,因此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也要考虑畜牧业之需,为畜群的迁徙和转移留下必要的通道。

(2)“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片面性,在全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更是荒谬。例如,在江西婺源,乡村道路路面的盲目“升级改造”工程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石板路、石板桥惨遭破坏,被水泥路取代。在云南沿怒江从贡山县修到西藏瓦龙的公路,也由于设计中毫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将具有几百年、上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和藏民转山朝圣的古道破坏。交通便利使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古朴乡镇和少数民族的自然圣境丧失了神奇与神秘之感,变成“世内”的滚滚红尘,反而使游客兴致索然。云南卡瓦格博神山下的明永村、新疆哈纳斯湖畔的图瓦族村落,都是随着公路畅通和高强度旅游开发而魅力大减。道路也是文化的传送带,当强势文化势如破竹地涌入传统的价值观,古朴的生活方式往往旋即颠覆,传统社区濒临瓦解,曾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此被打破。也许当地人口袋里的钱多了一些,但失去了快乐、安详、和谐,接着还会失去自古以来保持完好的生态与环境。乡村就是乡村,乡村应有不同于城镇的特色和魅力。应该说“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更是有乡村的诗情画意。

(3)“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流传甚广的口号常常变成“先修路,后砍树”,对乡村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许多村庄公路一通,森林便被一扫而光。上世纪80年代,州、县均成立了林业公司,一边开山修路,一边伐木砍树,路修到哪里,山就秃到哪里。河西乡王狮场是一个普米族的古老村寨,它的23?700多亩集体林多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林。眼看道路一天天逼近王狮场的地界,为了保护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大森林,村民们在火塘边商量后达成的唯一对策,只能是阻止修路。为此在1986年与林业公司发生一场拒路护树的斗争,迫使林业公司不在王狮场砍树。

其实关键不在修路的本身,而是森林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究竟在人们心目中和价值观上占据多大的位置。王狮场人也盼望改善公路条件,怕的是公路开通引来挡也挡不住的伐木者。只是由于当地政府和企业主导的修路的目的都是用来运输木材以发展地方经济,王狮场人才宁愿负重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毁于斧锯。

这个案例使我们放宽视野,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止于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既要介入生态学的研究,也要介入社会学的研究。否则,就必然要出问题。

(4)我国道路建设盲目追求高投资、高规格、高等级,不仅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助长了贪污腐败;也造成对珍贵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问题的关键则是我们对道路生态学的社会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研究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建议国家将公路建设的1万亿投资切出一部分(例如10%)用于道路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研究和我国保护地道路的生态改造工程。我们认为,这种投资是功德无量的,不但为我国道路建设进入与环境友好的新阶段奠定基础,也为道路建设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对保护地道路规划的建议

道路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二三十年来,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道路建设也迅猛发展,不仅道路的里程与日俱增,道路的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亦不断提升。大量的土路和砂石路被升级改造为柏油、水泥铺设的硬质化路面;而两侧装有隔离护栏的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又大量取代和正在取代普通的柏油、水泥公路。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和严重。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等各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道路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我国起步甚晚,具体的研究开展甚少。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研究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缺乏实际的研究成果,不仅无法为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也难以为保护地规划和功能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在道路的规划设计阶段缺乏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绝大多数道路未能给野生动物预留通道,也未能给司机设置警示标识;而少数几条考虑了野生动物迁徙需求的道路,其设计也不甚合理,因此,留下隐患,事故不断。

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道路生态学研究更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内外道路建设提供的正反面经验教训,主要针对我国的保护地道路的规划设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保护地道路与道路网应严格控制在必要和适度的范围之内

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若尔盖自然保护区的研究,道路的屏障效应阻碍生物迁徙、扩散,分割动物需要的各种生境,导致种群间基因交流和种群生存力下降。道路的生态影响范围远远大于道路直接占用的生境面积。以影响道路两侧500m计算,则我国200万km公路干扰的面积则达100万km2。

让我国乡乡、村村全通公路,是一种利民建设,但将这种思维移植到保护地中,就构成一种生态破坏了。保护区内道路的规划设计尤其需要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数据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并且原则上慎建、少建,严格控制在必要和适度的范围之内。

在保护地,应倡导修土路或砂石路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土路和砂石路就是生态路。道路之所以形成野生动物迁徙的物理屏障,是因为等级越造越高,越“改造”越高,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越深,路基与围栏越高,形成一些动物无法逾越的人工屏障;而截弯取直和硬质化路面又大大提高了车速,造成能够穿行道路的另一些动物的死亡,道路又成为这些动物的最大“杀手”。我们在全球最大的一片湿地——巴西潘塔纳尔考察时发现,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偌大个潘塔纳尔地区非但没有高速公路,甚至也没有柏油水泥路,一律是土路和砂石路。我们看见无数绿鹦鹉在其上觅食,一只母鸸鹋领着一群幼仔在路边悠哉游哉。由此可见,设计良好的土路和砂石路基本不形成野生动物活动与迁徙的障碍;相反,土路和砂石路提供的“异质空间”,倒是一些野生动物可以利用的多样化取食与栖息地。同样由此可见,今天被我们耗费巨资年年大量改造淘汰的土路和砂石路,其实都是很好的生态路。可以说,在保护地及周边地区,保护土路、砂石路就是保护生态;多建设土路和砂石路,就是“生态建设”。保护地的道路规划建设应坚持以土路、砂石路为主,柏油、水泥路为辅,尽可能不修高速公路。

保护地现有的道路,特别是高速路与柏油路应在生态学指导下加以改造

国外的成果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其要点是:

确定生态高危路段,有针对性地实施道路整改措施。

设置野生动物围栏——通道系统,围栏不仅要阻挡野生动物登上道路,而且要起到引导动物到达通道的作用;通道要与动物的活动规律和迁徙路径相吻合,确保动物能安全有效地利用,完成迁徙。

围栏、通道应根据不同动物的不同要求,并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如利用当地植物绿化形成隐蔽环境,有助于吸引野生动物利用。

通道有路下桥梁、涵洞与路上通道的多种类型,建造路下通道应与野生动物的个体高度及生活习性适应,建造路上通道(陆桥)应在其上模拟周围原生环境进行绿化,并设计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交通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是建造路下桥梁、涵洞通道,还是路上陆桥通道,均应根据动物类型和地形特点进行选择。总之,为动物设计多通道要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动物可以按照人的指挥行事,建造了野生动物通道,野生动物就必然照着通道走去。

对于建成的道路围栏——通道系统,需要长期监测其运行效果。监测积累的数据可为优化围栏通道系统提供依据,也为后续道路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如果野生动物不听“指挥”,只能说明人的过错,而不是动物的过错。加拿大通过围栏——通道系统的设置,已经减少了96%的鹿科动物的交通死亡。建议对全国各个保护地的道路进行一次生态学的调查,以便全面掌握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保护地新的道路规划设计和旧的道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退役道路需进行生态恢复

调查显示,退役公路的路面一旦为植物所覆盖,其鸟类种类数量都显著高于运营公路,甚至高于林地。一些中小型兽类也会较为频繁地利用退役道路供其游走和取食。但是退役道路毕竟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相差甚远,仍然有不少野生动物不会利用退役道路。鉴于道路退役后仍然会对生态产生持续影响,尤其硬质化路面的道路,植被恢复缓慢,虽然不构成对野生动物生命的威胁,但由于生境质量差,对一些野生动物的迁移仍然构成障碍,因此,退役道路进行生态恢复要首先破碎原有路基和路面,恢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溪流湿地,才能为野生动物营造适宜的栖息地。

打隧洞优于修盘山公路

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12

一、农村拆迁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确定的规划红线范围, 经测算温州生态园总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 其中三湿地13平方公里, 大罗山117平方公里。按照国外景观设计师的理念, 生态园区分为缓冲区、生态恢复区、发展区、核心保护区;生态园的关键工作之一是实施企业、人口外迁。通过外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快生态环境的修复。

据统计, 生态园范围内人口分布为三湿地20823人;大罗山山地片人口2387人;环大罗山平原片人口41495人。除了企业全部搬迁外, 村落则通过外迁安置和整合建设相结合。

三湿地范围现有总人口约20823人, 其中三乡13194人, 龙湾三廊桥区域6480人, 梧田869人, 南白象280人。拟外迁13681人, 这是温州市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征地拆迁。最近全国人大会议上关于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讨论, 使得我们的拆迁工作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如今农民的维权意识空前觉醒, 稍有不慎, 就会使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 影响社会稳定。认真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就业问题, 对于维护社会安定, 促进生态园建设, 至关重要。

农村拆迁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征地补偿费用偏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而土地补偿安置费用农民的话来说是“保命钱”。《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 安置费为4至6倍。浙江省经济相对发达, 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略有提高, 但据统计, 1998年以来, 全省各类征地给村里的补偿费平均每亩12164元, 安置补助费每人2377元, 经过村集体留存, 实际到农民手上的平均只有土地补偿费平均每亩7958元, 安置补助费平均每人2078元, 青苗补偿费平均每亩498元。农户家庭得到的所有土地征用费总额 (包括附着及其实施补偿费) 人均8828元。据浙江省农调队的调查, 只有6.8%的农户对此表示满意, 53.2%的农户认为偏低。近年来, 许多地方政府实行统一征地, 并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和挂牌交易。这本是好事, 但政府转身又成了“投机商”。 “低征高卖”加之政府直接出面操作, 对失地农民刺激很大。农民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现在给他们的补偿偏低, 普遍存有异议, 这给征地拆迁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劳动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失地农民, 说是农民, 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 他们却在城市的边缘徘徊;刚刚失去土地这条生存底线的他们希望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社会保障来支撑起未来的生活, 但却屡屡失望;他们处于弱势的生存状态, 面对未来的无助, 令我们忧虑, 更激起我们的深思。生态园内原住农民普遍反映要积极参与生态园建设, 服从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安排, 为了温州生态园的建设, 大家没有怨言。从以往的普遍情况看,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 现在土地被征, 由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在其它工作岗位上的竞争一般又都处于弱势。找不到工作, 基本生活就难保障。他们对今后的生活, 十分担忧。 由于被征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 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有限, 一旦失去土地, 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长期生活保障。加之部分农民缺乏长远打算, 往往在短期内把有限的安置费消费完, “坐吃山空”, 个别人甚至去参与赌博, 相当一部分人落到了生活无着的困境。从实际情况看, 尽管农村中已有不少农民进入二三产业, 脱离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 但是这绝非全部,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无法迅速找到谋生出路, 暂时有地方打工的或有经营项目的, 也深为长远的生活依靠而忧虑。

3.征地后对农民的管理和安置问题。 土地被征后, 失地农民如何管理、如何安置, 这也是农民关心的问题。征地拆迁后, 大部分农民要纳入城市化管理, 撤村建居工作如何进行, 农民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医疗、就业、社会扶助等方面享受何种待遇, 农民认为必须明确。

二、对策与建议

1.改变决策观念, 顺乎民意。

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导致征地权运用不规范;现行征地制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测算办法不够科学合理;现行土地补偿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适应。从当前来说, 主要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完善货币化、市场化的征地安置制度,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利益, 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因此, 寻找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点,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此外, 还应当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为集体经济组织保留部分财产;加快“城中村”农民建房制度的配套改革。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 政府要改变决策方式、转变观念, 在城市规划问题上, 必须考虑规划区内农民的发展, 不仅仅是买断补偿, 更要考虑用国有化征地后产生的收益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 搞活农村经济, 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这也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国家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 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被征后, 因土地价格低, 农民抵触情绪较大, 为节约国家建设投资成本, 加快新区建设进程,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被征地拆迁户的思想动员工作, 要认真详细向群众解释说明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分析安置补偿方案, 让农民亲自参加讨论, 引导农民着眼长远利益, 以大局为重, 协助配合政府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特别是乡村两级组织在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 要切实解决群众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并及时保证做到民情民意上传下达, 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为保证失地农民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 应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飞速发展, 大都市建设日新月异, 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做贡献, 是农民降低了我们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本。城市化在推进, 土地在升值, 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益, 这样的现状显然需要改变。我们政府部门应当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数量、素质状况和就业意向, 了解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后, 进行失地农民“创业培训”, 转变失地农民传统的农业观, 使失地农民树立新观念, 促进其向都市市民转变,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市就业体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实现充分就业。可喜的是温州市政府已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建立温州市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失地农民老有所养, 失有所助, 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3.制定优惠政策, 确保农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失地农民的安置, 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 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生态园所涉及的两区一市辖区内的工业园区要优先安排失地农民, 并安排农民进入第三产业从事服务工作, 政府应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置一些就业安置岗位, 凡下岗职工享受的优惠政策, 失地农民都可以享受。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让失地农民靠生态园吃饭, 从事旅游服务、饮食业、生态农业等, 并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劳务输出, 外出务工。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聚集农民闲置资金及村集体资金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来盘活资金, 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农民安置用地税费予以减免, 以降低安置成本。一是住房安置;二是生活安置;三是就业安置。搞好服务, 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条件。

4.建立监督机构, 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到位。

土地补偿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的替代“土地保障”的“货币保障”, 不仅是农民失去土地后从事其它产业的资金基础, 也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唯一资本。农民失去土地之时, 也就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最关键时刻, 政府对村土地补偿款分配和使用的监管必须十分到位。成立一定的监督机构, 不仅要监督村集体组织把该发的钱发给农民, 而且对村集体拿土地补偿款进行的投资也要监控。

5.加快社区建设, 推进城市化进程。

上一篇: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