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

2024-06-22

和谐社会(通用11篇)

和谐社会 篇1

一、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从社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层面考察, 从本世纪60年代中期起,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日本和前苏联, 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的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 (SSPS) ;以“测定个人或集团在需求、利益关系和其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及个人行为和社会积极性之间相互反馈”为目的手段的T.B.奥西波夫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德曼和莫里斯提出的制度和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化国家和穷、富国评判标准体系。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是根据多目标决策的归一化原理, 通过一定的运算手段将各个指标对社会发展不同侧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 以得到一个直观的、整体性的评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测评指标, 如以衡量“人类最低需要的满足程度”为出发点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 (PQLI) 和以GNP修正值为基准的ASHA指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测评指标, 如社会进步指标 (ISP) 和人类发展指标 (HDI) 。

2001年,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32届大会期间, 联合国统计署和统计委员会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委托, 成立“主席之友”咨询小组, 对10年来世界高峰会议提出的社会发展指标和联合国有关组织已经确定的6套指标, 即:最基本国家社会指标数据 (MNDS) 、国际发展目标 (IDG) 、共同国家评价 (CCA) 、普及基本社会服务 (BSSA) 、千年发展目标 (MDG) 和可持续发展指标 (CSD) ) 。体系所涉及的全部指标进行筛选, 提出一套由各国可以接受的社会发展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三级指标, 共123项指标。这一结果已经在2002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33届大会审议通过。

2、国内研究现状

2005年, 北京市统计局进行了和谐社会指数课题的研究, 探索建立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监测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情况, 目的主要是反映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主导作用, 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分三个大类:一是反映社会冲突客观现状的指标;二是反映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的指标;三是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的指标。其中第一、三大类均为客观指标, 共包括8个亚类20个指标;第二类是主观指标,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 每个亚类又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指标。在社会冲突客观现状大类中分为贫富差距、社会安定和环境资源三个亚类。其中贫富差距又细化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和城市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三个指标。社会安定细化为刑事案件立案数、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生产安全死亡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四个指标。环境资源细化为空气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万元GDP能耗和环保投资指数三个指标。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大类中, 设有社会保障、舆情反映、民主法治、社会应急、社区控制共五个亚类。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享受低保人群占社会救济对象比重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本市借读人数四个指标。舆情反映则是信访部门接待集体访批次指标。民主法治细分为村委会选举选民参选率和万人拥有警察数。社会应急细分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和交通拥堵报警数量。社区控制具体为万人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在主观指标中包括:“底层市民自我认同度”、“社区归属感”、“相对剥夺感”等分类指标, 其中“幸福指数”也将纳入其中。市民对生活境遇、工作境遇等的满意度都可能成为幸福指数, 幸福感的调查从个人收入、工作、居住条件、人际关系以及综合评价等五个方面观察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

深圳市于2005年开始实施“和谐深圳创新工程”, 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如何测量“和谐”和“幸福”的问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的乐正院长认为, 幸福指数改变了过去单纯计算GDP的统计方式, 增加了人文因素, 更加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将来, “幸福感”可能与GDP一样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研究人员把“和谐指数”和“幸福指数”细化成“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社会和谐量表”中的20多个问题, 包括社会公平、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个人幸福量表”则更加侧重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心态、归属感等主观感受。“个人幸福量表”的操作比较复杂, 所以关于幸福指数方面的数据, 不太可能全国统一标准。

此外, 张德存在“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 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5个一级指标, 并进行29个二级指标,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避免了权重设置的主观性。他的指标体系中很多指标比较生僻, 比如诚信评价体系、全社会的创造力、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现有的统计体系中很难找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从而影响了指标体系的推广和应用。朝歌、陈晓芳的“省域社会和谐程度定量化测度模型研究”、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蒋剑辉、王嘉佳的“浙江省和谐社会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对策研究”分别都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的统计测度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国内关于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国内学者在指标的选取上往往数目较多, 一般都是20、30个二级指标, 这样既不利于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又能带来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造成信息重叠和不准确。

二、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

1、和谐社会的统计学特征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 和谐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财富和经济总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人均GDP, 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 社会中间阶层扩大, 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减少, 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理顺, 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保障。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不断缩小。第三, 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 就业率逐步提高, 政府把扩大就业已经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进一步改善。登记失业率和全社会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四,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 建立一个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上访率和恶性案件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第五, 自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空气环境质量及水污染得到根本改善和控制, 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2、构建原则

(1) 目的性原则。在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中, 在确定每一个单项指标时, 都应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的物质和特征, 确定该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就认识社会发展而言, 有许多指标可供选择, 但是究竟确定哪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加以反映和分析, 则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不同要求。

(2) 综合性与系统性。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强调经济因素, 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因此, 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 各个指标之间, 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 从多方面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3) 以人为本。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无疑, 经济增长是重要的, 但是, 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 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 一切发展是为了人, 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 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 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4) 动态性原则。社会是一个发展中的活的机体。现实社会机体的维持和延续是动态平衡的表现, 机体充满矛盾, 可能失调和产生问题, 由此就需要加以控制和调节。作为社会指标的设置, 应本着动态性原则, 描绘和预测社会的发展方向, 制定社会政策。

(5) 科学性原则。依据一定的目的设计社会发展指标并确定其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 即对指标名称的质的规定, 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根据, 在实践上必须可行而有实效, 这样才能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 而后据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应用。

(6) 独立性。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较多, 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 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 避免信息重叠问题。

(7) 可比性原则。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 要求社会指标具有科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 都是为了保证社会发展指标上具有可比性, 因为只有可比的社会发展指标, 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可比性要求有两个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 如一货币为单位的指标必须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二是在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时, 除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外, 一般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应当指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 适应于此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某些具体指标, 到另一历史发展阶段会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和更新, 这在不同时间也要求有可比性。因此, 在设计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时, 既要充分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条件和需要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要对未来的近期发展有所预见而力求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8) 可行性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社会统计信息财富, 从中选择使用的指标著称指标体系, 以便于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

(9) 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相印证原则。客观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据, 主观指标则是指人们对客观社会现象的感受, 通过测量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意愿、满意程度等获得。随着社会的发展, 研究人员越来越意识到, 人是社会的主体, 要想正确了解社会状况, 就必须掌握除客观数字以外的社会人本身的精神状态、态度和意向。所以在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 应将客观统计指标与主观意向指标结合起来。主观指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的内在要求, 只有了解社会主体的意愿, 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

3、构建方法

建立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 根据社会发展观的目标和社会指标的理论基础选择可以表征社会发展的若干指标。第二, 为这些指标构建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第三, 将经过处理的大量指标, 用数学方法压缩到合理的数量。第四, 根据最后选定的指标, 建立指标体系或指数。

4、构建体系

本次研究采用“目的树” (见图1) 的分析方法, 从社会目标出发构造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首先确定一个社会目标, 然后将它分解为若干层次 (系统) , 逐级发展、推导出各级子目标 (系统) , 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社会指标, 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这样建立的指标体系, 能够保持严格的内部逻辑统一性, 使得任何特定的社会发展指标都同一定的社会目标相联系。

5、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的设定以及数据的来源 (见表1)

三、结论

本文在对国内外社会指标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体系特征、构建原则、权数设置方法、多指标综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进行中国新型现代化进程中, 从人和社会的互构关系, 重构社会秩序确定人本主义的发展观,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第二, 对于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只有从统计学的角度去研究才会更加科学。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原则、权数的设置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实证、拟合、预测方法, 从而使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可行。

参考文献

[1]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郝安乐: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复杂性[M].郑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1995.

[4]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M].维普资讯, 2005.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篇2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知识链接】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4.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6.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国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7.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9.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0.青少年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贡献。作为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从身边小事做起,承担社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双开测试】

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十六 胡锦涛B.十七 胡锦涛

C.十六 温家宝D.十七 温家宝

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全面C.协调D.可持续

3.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直接处理国家一切事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⑤中国共产党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完成4~6小题。

4.这些话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思想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D.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5.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将这一思想加以落实,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一战略思想()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⑤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⑥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6.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你认为最关键的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坚持改革开放

7.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列举你所观察或了解到的民生问题(至少二个),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C 6.B

和谐社会 篇3

一、理解“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理论创新的深刻内涵

学习党的“十七大”文献, 重点应放在对“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在理论创新上的深刻理解方面, 理解其内涵, 在思想认识上才能有所提升, 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这一历史性课题, 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又是对未来的前瞻, 既是源于党建实践的思考, 又给党建实践以有力的指导, 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纲领。

首先,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性质, 即中国工人阶级政党,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 工人阶级 (包括知识分子) 仍然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力量, 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 始终围绕着“变革中国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主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阐发了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政治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集中指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 站在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文化的前列, 与一切旧的封建传统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决裂, 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教育人民引导人民,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其次,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思想主线, 在党的理论发展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突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阶段。这是上承温饱社会, 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富裕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反映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利益要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定型, 指导我国将实现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和新的战略目标的核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谐社会”无疑是将“三大任务 (建设的三大基本纲领) ”到“三大利益要求 (三大目标) ”深化为“三大文明建设 (三大制度建设) ”的理论高度上来了, 更显示了“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包含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要求。第一,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发展了党的十五大关于“三个建设”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理论。“代表先进生产力”实际上也是对“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提炼、概括和贯通;“代表先进文化”实际上是对“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深化;而“代表人民利益”实际上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更高层次上的概括以及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延伸, 因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第二,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三个文明”的要求。十五大关于“三个建设”提法, 在十七大明确为建设“三个文明”, 而“和谐社会”则从内涵上明晰并深化这一命题, 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因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所以“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强调了“三个先进”, 即先进的经济, 先进的文化, 先进的政治, 也就是“三个文明”。

二、投身于“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有了“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先导, 就应该致力于“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始终做到‘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实践中必须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 遵循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 努力实践“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 新世纪教育发展要坚定不移地遵循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同志“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 以发展为主题, 以改革为动力, 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力、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我们的学校要发展, 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努力学习、贯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做到“三让一树”, 以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在实践中, 作为党员和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体, 就是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在所属那个职能部门、那个岗位, 努力宣传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愿望, 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生, 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而作出贡献。

摘要: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 深刻领会“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投身“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篇4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今年“两会”上,物价、房价、医疗等民生问题不仅成为代表委员们提案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加上社会保障不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看得高于一切。胡锦涛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重要的。”当前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必须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能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检验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在改善民生上办几件实事

第一,“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提出说明,未来五年我国从追求“国富”转向“民富”。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二,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是2011年经济工作头等大事;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

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2011年1月6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下具体措施: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重点措施之一,就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二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第四,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和谐之基。我国依然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劳动力,而每年实际上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关于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另一个是强调要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应该说,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将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东部很多地方却出现了“用工荒”。“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解决“用工荒”应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户籍制度改革、权利保障;提高工资、劳动报酬;良好的企业文化、保护劳动者权利

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影响?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 ;产业转移;推高我国中长期通胀的因素

第五,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网”。

1.国务院就医改方案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当前老百姓看病就医面临的最大问题。

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该法将于2011年7月正式生效。

3.《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标准调整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第六,教育成为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教育,一头连着国运,一头系着民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公布,群众期待的、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得到呼应。从学前教育到义

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从职业教育构建现代体系到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覆盖完整教育体系,包含10大改革任务、30多个实施目标的12批教改试点方案陆续出台。这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第七,整顿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发展稳定。

1.整治垄断行业收费乱象。当前一些垄断行业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对立起来,演化为利益集团,成了本行业利益的代言人。一些垄断行业打着企业亏损的名义滥用价格听证会,将听证会变成了“涨价会”。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令百姓眼花缭乱,不胜其烦,不堪其宰!

2.双汇“瘦肉精”事件。

第八,“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2.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三农”。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家电下乡惠民生。

和谐社会 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体育价值;认识;评价

How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ion the Value of Sports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LI Geng-quan, ZHANG Yu-ti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value of sports is reflected on its influences on people. Based on the consequences of its influences, the value of spor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positive value and negative value. Correspondingly, the two categories of value lead to sublimation and alienation respectively. Evaluation is the process of judging or evaluating the value of sports based on certain criteria.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romotion of sportsmanship.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value of sports;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

和谐社会 篇6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解决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首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近年来, 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指示精神, 结合北京市的工作实际, 先后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和谐社区建设座谈会和社会建设大会, 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一批重要文件, 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一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二是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思路, 提出了大民政的工作理念和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问题的“五无”工作目标。围绕解决民生问题,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健全了领导体制。抓住奥运机遇, 深化市、区两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经中央批准, 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组建了市委社会工委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 并在各区县逐步设立了相应机构, 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四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制度, 在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选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任职、福利养老金制度、社保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及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实施了以“九养”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 初步形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框架。五是健全了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在街道、乡镇建立了社会工作党委, 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会建设工作网络。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 建立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 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委具体协调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六是加强了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北京市目前共有社区2600多个, 社会组织近3万个, 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有6万多家法人单位、83万多从业人员, 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探索了以“一分、三定、两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规范化建设模式, 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龙头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模式, 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工作模式以及“五站合一”的商务楼宇党建等工作模式。七是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动员新机制, 在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作经验。

总的看, 北京市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 并且发挥了作用, 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首都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抓好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 新经济、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流动人口及境外来华人员日益增多, 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趋势, 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不断巩固党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紧迫性。一方面, 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对首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以更高标准做好首都的各项工作, 提高首都建设管理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 流动人口增长过快, 有的地方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部分地区人户分离情况严重, 等等。应当说, 我们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特别是社会服务管理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层次不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区发育不够完善, 社会组织还未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些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束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落实中还有不平衡的现象, 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 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下大力气统筹推进, 努力取得社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要切实增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 面对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 实现科学发展, 只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才能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 凝聚强大的社会动力;只有把社会建设与管理这项工作抓好了, 我们才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 真正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承担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标准, 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建议》中关于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关键在于创新。重点是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通过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第一,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 是社会的安全网, 是经济的调节器, 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正在实现从家庭保障、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提出到2020年, 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作为首都, 各方面条件比较好, 应当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二五”期间, 应当紧紧围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 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 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当前, 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 特别是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立起普惠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 着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 北京市的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少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 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人户分离、党员与党组织关系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管理与服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还亟待改革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 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外籍来京人员服务管理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服务管理等, 不断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 努力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覆盖面。要在郊区全面推广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经验, 实现城乡统筹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二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形成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三是要着力扩大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积极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方式, 力争今明两年实现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努力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第三, 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当前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前, 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社会矛盾。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落实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 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 特别是坚持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四是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 形成“大调解”格局。总结推广牛街民族和谐创建、原崇文区“信访代理制”、西城区“调解进所”、北京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家协会调解商事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先进经验,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矛盾排查和信息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四, 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认真总结发展“群防群治”、北京奥运会社会动员经验的基础上, 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 积极应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一方面, 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 加强引导和规范, 健全管理法规, 完善监控体系, 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管理起来, 使新媒体成为弘扬正气、传播文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技术的优越性, 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 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 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动员创新等方面,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特别是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范围, 推动网格化管理由事件、物件管理向宽领域、动态管理升级, 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建议》以及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要把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 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新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任务分解, 责任落实到具体人,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不留空白。同时, 把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与绩效评定、选拔使用挂钩。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 增强工作合力。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很多, 加强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建立起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资源、集合力量, 共同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按照责任分工, 加强工作统筹、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加大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 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改善民生, 让广大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通过继续落实“五无”目标、特别是要在老年、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福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和全覆盖, 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

和谐社会 篇7

一、公德缺失的状况

寂静深夜,手机短信惊醒梦中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二手车优惠广告”;新手初上路,贴上“实习”标签,望求车友包涵照顾,哪料屡遭别车;超市里,有人站在“请勿品尝”标牌旁细品慢尝……相信以上状况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当我们困扰于生活中这些问题时,应该都会想到两个字“公德”。

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诚实守信,比如梁丽“捡”黄金案。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比如,“醉驾”和“富二代飙车”成为了民众议论的热点。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中央二台2009年8月11日播出的节目—削峰行动:抚平宝宝的痛,让人触目惊心。“先天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液膨出,先天性脊柱裂,山西大量新生儿惊现先天残疾。环境恶化,水源污染,矿产非法开采威胁新生儿生命”。

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它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放在治世重要位置。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则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公德的培养和教育

第一,整个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种氛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构筑起遵守社会公德的堤岸。政府要花力气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资,广开渠道兴办公德教育事业。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淳化民风,净化社会风气,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

第二,家长的公德教育势在必行。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作为一种行业的从业者,自然应当像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一样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鲁迅先生就严厉批判过“当父母不须受教”的旧观念,提出应专门为家长开办师范性质的学堂:“殊不知中国现在,正需父范学堂。”可是这些教育理念在国人心中的普及程度太低了。太多的父母自身道德修养有限,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少数父母忽略言传身教的作用,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这样一个个儿童在家庭教育里边就没有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大以后坏习惯难以纠正。

第三,把教育者的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教育者的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全社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拉响公德教育的警钟,教育者绝不能坐等自己被别人教育,而要主动学习,主动修养。我们不能等待先有一批达到理想人格的教育者,再由他们去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者的身教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言一行可资效法,具有较高公德评论价值。教育者要与学校中的学生一道补上公德教育课,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活性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没有污染的社会。

第四,教育要以育人为目标,强调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来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德育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因为现在中小学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相对应的学科甚至在幼儿园都已经受到重视。德育不是必考,且无法考出真实成绩。于是学校阶段的德育教育成为鸡肋,地位重要,实际学生都无所谓。课程不受重视,行为自然也就不加约束。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行为散漫,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很低。

第五,加强公德的培养和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制来维护,正义也要靠法制来伸张。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必将使人们的公德意识水涨船高,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从而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

摘要: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本文由一些缺失公德的焦点事件开始,论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最后对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重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颖.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德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2):13-15.

[2]杨建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1):23-25.

和谐社会 篇8

一、儒家“和”的思想在古代的实践

儒家文化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文化, 在它传承千年的历史嬗变过程当中, 通过自身的创新、与时俱进, 杂糅它家的理念和精神, 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儒家文化。其中, 儒家的“和”的思想是其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 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 也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方面对“和”的社会构建进行了伟大实践。

(一) 儒家先贤用“和”的思想解决社会矛盾、民族纠纷等现实问题, 努力构建“和”的社会

先秦时期设立了一种叫“调人”的官职, 即通过类似今天调解员性质的工作, 处理百姓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纠纷, 调处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以化解社会矛盾, 达到和谐的社会状态。《周礼》中有“以和邦国, 以统百官, 以谐万民” (1) 这样的记载, 不难看出, 古代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 也注重运用儒家的“和”的思想, 以“和”作为施政的主导思想;以“和”作为方法统御百官, 营造君臣、官宦之间的和谐氛围;以“和”作为出台对农政策的出发点, 以此缓和地主、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另一个方面, 古代统治者也注重改善中原地区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间的关系, 《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如下记载:“子教寡人和诸戎狄, 以正诸华, 八年之中, 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 请与之乐之。” (2) 在大多数的古代时间范围内, 正是由于统治者施行了以“和”“和谐”作为主要的少数民族政策内容, 使得在生产力水平不太高的历史背景下, 和谐、融洽和共同发展成为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主流。

(二) 将“和”“礼”作为人们处世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力求人际之间的和谐相处、交往

孔子把“和”提出“礼之用, 和为贵” (3) , 将严格的礼仪规范、制度, “和”的思想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将其视为为人处世的重要标准, 无论是君主、臣子还是普通百姓, 都要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和制度。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就甩开了阶级、阶层的束缚, 创造了一个较为平等的社会礼仪道德环境, 营造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孟子也曾论说,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4) 。也就说, 时间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人们团结的优势作为三个影响到是否能办成某件事情的因素, 其中, 人们的团结、和谐相处, 孟子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 从另一个侧面, 说明了人们的和谐相处, 一个团队内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 是人们达到成功彼岸的重要因素。另外,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儒家还将“和”的思想应用到维系、处理家庭中的人伦、亲情关系。比如, 喻夫妻和悦为“琴瑟和谐”。又比如, 古代治家格言中所说“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5) , “兄弟敦和睦, 朋友笃诚信” (6) 。

(三) 将“和”的思想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 有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局面的意识

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在相处的时候, 要遵循“天道”, 即要做到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从主观臆断, 想当然地贸然采取对自然的行动, 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古人的“生态和谐”的思想。“不麛, 不卵, 不杀胎, 不殀夭, 不覆巢。” (7)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8) 翻译过来, 就是说要求我们对自然要适度开发、开采, 注意尊重农时、农业生产规律, 以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孕别之时, 罔罟毒药不入泽,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 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 谨其时禁, 故鱼鳖尤多, 而百姓有余用也;靳伐养长不失其时, 帮山林不童, 而百姓有余材也。” (9) 可见, 在古代的时候, 儒家就将“和”的思想引入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中, 进而粗浅地形成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并在实践活动中予以践行, 力求构建一种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二、儒家“和”的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借鉴

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杂糅、吸收了其他文化的诸多精髓的部分, 自身得到不断的充实、丰富。但是, 有一条主线贯穿于儒家文化中, 这就是“和”的思想。当下, 我们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儒家“和”的思想将为其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础。

(一) 儒家所勾勒的“大同社会”的蓝景,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参考的人与社会的理想社会状态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0) 这是儒家为我们描绘的未来社会的蓝景。这里强调的, 恰恰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 要在兼顾效率的基础上, 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阶层中推行公平正义。这是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最重要的环节。二是提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必须能遵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因为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 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制定、施行有益于人民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提示我们要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二) 儒家重“和”、重“礼”的思想, 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和道德规范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 即爱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不仅要做到爱自己和自己的亲人, 还要做到爱他人, 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今, 我们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必要的价值观、理念就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道德约束。以“诚信”“友善”“和谐”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不仅是儒家“和”“礼”思想的当代反馈, 更重要的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需的精神支撑, 我们在注重快速发展经济的时候, 也要注重理想信念的培育, 诚实守信、友善关爱、和谐相处的社会风气、社会氛围的形成, 这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 也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儒家尊重“天道”、不违农时的观念, 对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天道”即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农时即是作物生长的周期性、规律性。儒家提出“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的思想, 主张人应当尊重自然规律,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非对抗性。他们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分注重保护生态平衡。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 不能单纯追求高GDP, 而忽视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应该是既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又要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做到对自然资源不过度开采, 发展工业的时候, 要通盘考虑, 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要给我们的子孙留下碧水蓝天, 也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生存、发展的充足资源。

注释

1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2左传·襄公十一年.

3论语·学而.

4孟子·公孙丑下.

5幼学琼林·夫妇.

6陈子昂.座右铭.

7礼记·王制.

8孟子·梁惠王上.

9荀子·王制.

和谐社会 篇9

《社会分工论》的内涵

在《社会分工论》中,“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个范畴是涂尔干用来研究社会团结而划分的,是为了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全书的主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有相类似的特质;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这样的社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似性和相同性是以集体湮没个性为代价的;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宗教观念渗透了整个社会。“机械团结”的一个明显的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利”,即对差别性的、异质性的强制压抑。这种团结的形式对应的是原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氏族社会,氏族中的各个成员都是可相互替换的,“你见到了一个美洲土著,你就见到了所有的美洲土著。”“有机团结”则是发达社会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上个人与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变得错综复杂,社会的基本任务以各种曲折的方式由人们共同来完成;专门化分工发展的结果导致相互依赖性的增长。作者将“有机团结”的社会与具有各种器官的动物有机体进行类比分析,体现了明显的有机论色彩。他认为:一方面,劳动越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专门化,他就越成为个人。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时,还要符合法人团体共同遵循的习惯和程序。与此同时,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所承受的重任已不再像承受整个社会那样沉重了,社会已给了我们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所以,社会部分的个体化越鲜明,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首先否认了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指出它并非如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幸福的愿望,进而证实了分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即增加了社会容量;但仅仅是增加社会容量还不足以引起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社会密度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即关系密度。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同时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分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然采用相同的职业方式维持生存,那么就会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引发激烈的竞争。“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正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需要,追求着同样的目标,所以它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中。在竞争中总会产生胜负。竞争中的失利者“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有了新的专门领域,“各种不同的职业可同时存在,不相互侵害,因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就像动植物一样,“它们之间的差别越大,就越不容易发生斗争。”由此,“社会的成员越多,这些成员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他们的竞争就会越残酷,各种专门领域也会迅速而完备地产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就会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最终导致了以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形成。涂尔干对分工原因的论证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说:“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这也是一种比较平心静气的解决方式。幸好有了分工,不然竞争对手就会把对方置于死地,不能共同生存下去。在某些同质性较强的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个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然而正因为有了分工的发展,这些人才能够自保和幸存下来。”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使社会团结的类型由在古代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机械团结”,过渡到在现代工业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有机团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增强的过程。因为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步削弱和瓦解着“机械团结”赖以存在和维持的前提条件,分工程度的提高使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个体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于是集体意识要维持其强势地位也越来越困难,由此建立在集体意识控制力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势必逐渐衰微下去;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在削弱了人们之间传统联系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新的方式并且在一个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将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一种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感受到社会团结的存在,这条新型的社会团结纽带就是由劳动分工的发展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在职能上的依赖。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作用,形成有机团结。”

和谐社会中团结与竞争的意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我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通过对分工的详细论述,阐述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别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分工发展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兼容共生的社会资源

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在这些社会资源之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各有各的生命力。和谐社会应为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种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和谐社会应是各种社会资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以实现社会的动态和谐为条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联结形式是由分工形成的团结———“有机团结”。劳动分工的发展促使社会系统功能分化、多种信仰并存、多级阶层同在。它们运行在各自的生命轨迹,而又相互牵制,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则是共同意识的模糊化和个体意识的突显,而这正是“有机团结”的主要特征。

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里,要使社会各部门的功能专业化与人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各部门就必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将彼此制衡的各种社会资源在使用中加以协调,为个人的多方位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2.分工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社会规范也在更新。更新后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社会整体前进的推进器。社会规范的内容很广泛,包括风俗、道德、法律、纪律、宗教等。作为典型规范的法律与劳动分工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受分工影响的社会团结,涂尔干认为,其本身也是“一种整体上的道德现象,它是非物质性的,但并非只具有一种纯粹的潜在状态,而是通过一种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法律。“正因为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所以只要把不同的法律类型区分开,就能够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团结类型。同样,法律完全可以对劳动分工所导致的特殊团结做出表征。”

表现“机械团结”的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特点,它将违反和触犯共同意识的行为视为犯罪, 视为对社会整体的威胁,而非对特定个人的冒犯。惩罚的目的不是纠正越轨行为,而是通过宣泄集体激情以“治愈”越轨行为的伤害。刑法是典型的强制性法律,在“机械团结”的社会占据主要的法律地位。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通常实行恢复性法律。这种法律基于审慎的理性,比较宽容,其目的是维护原有关系,将被破坏的关系修复还原。犯罪行为不再视为对整个社会的威胁,而仅仅是对被侵害一方权利的损害,惩罚是基于数量的、合理补偿的考虑。常见的恢复性法律有民法、商业法、诉讼法、行政法和宪法等。两种法律制度相比,显然是恢复性法律更深得人心,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有机团结”的社会比“机械团结”的社会进步,其中显著的一点就表现在法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由强制性法律让位于恢复性法律。这也体现了“有机团结”的社会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有利于激发成员遵循社会规范的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

3.分工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所谓“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较匀称、较均衡、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是指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矛盾也会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和谐社会就建成有望。

涂尔干认为:“分工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凝聚力,而且也为社会确定了结构特性。”在分工出现以前或是分工不发达的阶段和地区,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彼此相似的同质环境共同构成的体系。与之相应的社会团结是“机械团结”,共同意识借助确定的中介机构以施展个人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机械团结”这一纽带不仅无法像“有机团结”那样把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它也不断松弛。社会纽带越松,外在因素就越容易介入社会中,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不是相互依赖的,而是各自有完整的社会生活。社会只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具有同样的信仰和行动就可以了,并不介意外在因素对社会的介入,也不在意社会内部组成部分的增减。然而,这些不安定的因子总是或多或少地对社会施加影响,如果统治者以强制性手段对之进行镇压,尚能维持高压性的社会稳定。可一旦这些因子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矛盾逐渐增多,政府难以应付,整个社会的均衡将被打破,面临动荡混乱的危机。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刚性的社会结构,社会缺乏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这种社会结构是不合理的,和谐社会不可能产生于其中。

与上述社会结构显著不同的,就是分工促进下的“有机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它是各种不同机构组成的系统。涂尔干认为:“其中每个机构不仅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而且它们也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隶属,共同结合成一个机构,并与其他机构相互制约。”在这个类似于有机体的社会系统里,各部分都已彻底分化,一旦有新的因素卷入,就会扰乱原有的和谐状态,破坏原有的各种关系。因而,社会为了维持原有的平衡,不会轻易让外界因素介入;即使介入了,社会也能对自身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维持原有的均衡、稳定状态。而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具有弹性、合理的社会结构。

建设和谐社会,应彻底地从计划经济的“机械团结”转向市场经济的“有机团结”,如此方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对外界因素加以甄别地吸收和排斥。威胁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被排除在外,而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则允许进入,使其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 篇10

摘要:媒体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营造氛围、进行舆论监督等作用,承担起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责任。本文将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和文化建设方面详细阐述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媒体作用宣传监督

0 引言

针对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和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作为媒体要充分发挥其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营造氛围﹑进行舆论监督等作用,承担起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责任,为这一治国策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1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1.1 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1.2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这就要求媒体承担起责任,更好的发挥自己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 媒体在和谐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新闻媒体应从政治方面重点发挥以下的作用:

2.1 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 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法律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保障其实际行使,没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博弈机制及有效运作,即不可能有真正的、实质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所谓“知情权”,是公民了解政府政务运作信息的权利,也包括公民获取通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收集的社会信息的权利。公民只有有了知情的渠道和途径,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才有获得较大公正和有效解决的可能。所谓“参与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参与权能使公民积极与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管理者合作,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社会公共政策和公权力行为的偏差和失误,平衡和协调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人们的利益冲突。所谓“表达权”,主要是指公民通过出版、集会和其他各种途径(如新闻媒体、信访等)公开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和看法的权利。“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其实现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和文明的重要尺度。公民依法行使表达权和言论自由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必须条件。所谓“监督权”,主要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公民监督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立法、决策的监督,如申请违宪审查、违法审查等,其二,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如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其三,对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不作为和腐败行为的监督。监督既是保障公权力合法、正当行使的必要条件,也是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实现自我纠错、自我调节的必要条件。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一个整体,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系统的基础工程,应该全面和整体推进。

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而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护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工作。

2.2 新闻媒体在化解政府危机方面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尚不健全,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也是易产生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的重要原因。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应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有力的舆论支持责无旁贷。尤其在危机发生时,政府从一开始就要掌握其主动权,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保障社会稳定、安定民心的“安全阀”和“稳压器”的作用。

3 媒体在和谐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媒体在经济建设的宣传中有积极作用。经济生活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公众自然会很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经济报道。由于公众在个人经验及所知范围的束缚下,很难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个人判断,而媒体由于其在信息资源获取上的天然优势及社会公信力的累积效应的作用,自然成为个体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在提供经济信息的同时还提供了自己的判断与预测,而受众则因受自身认知范围的局限,多半会同时接受媒体提供的这种判断和预测,并作为自己做出个人判断时的主要依据和参考。尤其是在对政府权威机构公布的信息的理解上更是如此。那些权威性媒体发表的观点往往是政府的“同期声”或曰“另一种表达”。虽然它以媒体声音的方式表述出来,但由于其披上了一层政府或权威机构的外衣而拥有了极强的影响力。正是基于对这一功能的强大影响力的认识,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慎重而谨慎的处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4 媒体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闻学界在论述媒介角色、责任与效能的时新话语。

4.1 传递主流价值,倡导健康文化 当前,新闻媒体要广泛持续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丰富、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揭露低俗、愚昧、消极的社会现象,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通过新闻媒体,我们能够清晰地判断什么是要积极倡导的,什么是要坚决反对的。不少研究者认为,在整个社会加速向市场转型的宏观语境中,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娱乐节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合理性。但应该在正视这一转向的前提下审慎诠释“娱乐”的内涵和本性,不要把娱乐误解为“愚乐”。以北京电视台《现在行动》栏目为例。该栏目通过偷拍偷录的形式记录身边的文明,这类节目使观众既可以从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中受到教育,又从别人高尚的品质中得到鞭策。相信在社会宽容度逐步增大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可以更多地关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促进文艺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4.2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 媒体有激发人民群众的事业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优势,广播、电视、网络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其作用是相当强大的。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新闻媒体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发挥解释、导引、沟通、团结等功能,使得全社会能够更正确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总之,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新闻媒体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宣传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共同为建设伟大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同时,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舆论监督的进一步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党报舆论监督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报道的路子会越来越宽,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若干决议.

[2]何勇.积极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OL].人民网.2003.10.31.

和谐社会 篇11

民生新闻的优势作用

所谓的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反映人民百姓生活,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民意和民情,为百姓所称赞。这些民生新闻包括了百姓身边的所有事情,衣食住行,交通天气等等,都成为了播报的重点。民生新闻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以平民化的视角来看待整个社会,看待各种纷繁的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大事小事,一般而言,民生新闻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人民生活

这一点又简称为贴近性,这是民生新闻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例如,有一条新闻内容是一名轿车车主在某地连着撞伤了三个人,最后驾车逃亡。这样的新闻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居住的环境当中,这种新闻会让我们百姓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害怕的同时更有了一分警惕,这样将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百姓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这些犯罪现象的出现伤及了自己。

2.新闻稿件的编写语言比较通俗易懂

由于民生新闻这一特点,就导致了新闻稿件在进行编写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因为新闻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的,在这个群体当中,男女老少都存在,所以,无论是哪一知识层面的人都必须要兼顾到。另外,民生新闻涉及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所以,很少会出现一些生僻的内容和深奥的语言。通俗性也就成为了民生新闻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和特点。

3.大多数的内容可以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除了要反映一些日常的新闻事件,还要为百姓传递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例如,某一地区对于退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突破,或者是某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等等。这类的内容就可以被成为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与百姓生活相关,还可以为百姓的利益考虑,进而百姓就愿意去关注,为他们自身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善。

4.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娱乐和休闲时光

民生新闻就其自身的特点而言,它不像时政新闻那样权威,也不像一些文化新闻那样有着很高的品味,这类新闻就是反映普通百姓生活,贴近百姓, 走进百姓,服务百姓,所以,很多的人都愿意选择茶余饭后关注一下电视当中对于民生新闻的播报,看看身边的有趣事,更好地释放压力,同时也了解了身边的一些时事,这也是民生新闻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所在。

关于以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几点看法

无论是网络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亦或是广播类的民生新闻,其所报道内容、价值导向都将对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影响。新闻事业是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工程,特别是民生新闻,贴近人民生活,报道人民周边事,对人民对社会、国家的评价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生事无关轻重,但有大小之分。比如关于人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的“小民生”,再如涉及国计民生的“大民生”,如流浪儿童救助、留守儿童关怀、民工讨薪等。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丰富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人民已经不再关注,为此,民生新闻应该提高格调,将“大民生”设置为重点,做好价值观的引导,构建和谐民生。对多家卫视台分析发现,民生新闻的的重点多在琐碎的小事,比如邻居家的猫不见了、谁和谁有仇等,这不仅受到观众的唾弃,甚至在无形中引导观众关心琐碎,而忽略社会和谐、社会责任。为此,民生新闻还应重点关注社会意义巨大、影响力深远、涉及范围广的民生话题,引导大家一同为社会和谐贡献自身的力量。

另外,还应坚持理性思维,以社会稳定为大局。比如,当前社会存在的仇富仇官、官二代星二代坑爹等现象,如果民生新闻过多的关注此类消息,并以幸灾乐祸的方式报道,显然是一种媒体造势,难以构建和谐社会。

结语

上一篇:阅读教育方式下一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