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与和谐

2024-08-11

社会稳定与和谐(共12篇)

社会稳定与和谐 篇1

和以致远, 谐而共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理想图景, 和谐、法治和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存在着某种文化上的共性, 而法治则是贯穿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的重要支柱。实现法治, 培育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1 和谐之美:传统与现代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代哲学强调和谐, 主张用和解的方法解决矛盾。和谐是事物的产生原因与存在方式, 同时也是宇宙万物最终的根源与归宿。而传统美学也认为人的生活无一不在“和”理念的氛围之下。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也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源流的精髓所在。

“和谐”同样有着深刻的现代意涵。和谐, 意指“配合得适当与匀称”。[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经济体制与政治框架下, 和谐包含着利益关系的有序协调、社会机制的完备健全, 社会秩序的稳定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内涵。外延上, 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三种层面上的和谐共处。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在于利益的多元化倾向。在利益多元的背景下, 对各种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利益诉求予以公正、合理的调节, 并在整个社会大的框架内形成多元利益之间的协调共处, 就成了社会实现“和谐”存在的基础。法律作为最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与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其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推进民主法治, 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 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也就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和谐社会必然是一种动态的概念,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表述。只有充满活力才能表现和谐之美。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 和谐社会也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它预示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实现整个社会的运行良好。

总的说来, “和谐”是一个可以涵盖中华文化传统精义的词汇。在五千年历史源流的长河里, 中华文明呈现出一种圆融博大的和谐之美, 并至今仍成为西方文明所为之向往的高尚境界。步入现代, 经由传统文化浸润千年的“和谐”理念, 不仅没有失却其存在的意义, 反而经过现实的考验与磨合, 从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就从现实层面说明了这一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和谐之美被扬弃地传承了下来, 而它也必将在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证明它的价值所在。

2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文化共性

“市民社会”是一个源自西方的社会政治哲学概念。在古希腊, “市民社会”包括了政治国家和私人生活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近代以后, “市民社会”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 仅指与政治国家相区别的“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的产生和演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市民生活领域的存在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民社会成为了现代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制衡的主流形态, 同时其内在的质的发展也隐含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

那么, 我们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与“市民社会”理论之间, 是否存在着某种矛盾呢?

首先, 不妨先审视“和谐”概念。“和谐”强调配合、统一、一致, 但并不因此而抹杀掉个体所应具有的个性与特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和谐不等同于单纯形式上的同一性, 而是在承认个性的基础上来寻求个体之间的融洽适当的关系。由此说来, “和而不同”其实是“和谐”的本质, 而“同而不和”就不仅仅是小人所为, 更是“和谐”的对立之意了。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追求形式或者是外在形态上的一致, 并以此为“和谐社会”实现的标志或者目标的话, 就只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其次, 作为市民社会来讲, 同样也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支撑着其作为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制约的社会领域而存在。黑格尔认为, 在市民社会中, 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 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 如果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 就无法达到他的目的, 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人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满足自己的同时, 也满足了他人的福利。[2]由此看来, 市民社会是一个高扬个人特性的社会形态, 其文化同样以高扬个体主体特征为主旨, 努力创造彰显个人价值与意义的理想境界。这种文化反对传统文化所欲求的集体一致性, 试图在多元并存的价值目标的相互关系中获取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和个人生活的伦理意义。[3]所以, 市民社会的文化同样是以“和而不同”为底蕴的。“不同”的是个体的差异性, “和”则是有差异的个人所能达致的社会整体境界。

可以看出, 市民社会其实就是一个讲求“和谐”的社会, 市民社会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以及利益的统合, 其实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反过来, 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彰显个性、高扬主体意义的社会, 而这又与市民社会的主旨不谋而合。和谐社会是与市民社会相通的。

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法治

市民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和谐”为其得以构建的前提, 而“和谐社会”理念又是建立在市民社会逐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 和谐社会与市民社会其实互为表里, 具有了某种内在的同一性。应该注意的是, 和谐社会需要民主与法治, 市民社会也同样需要法律的规范与调节, 因此, 法治就成了贯穿其中的重要支柱。

法治就是法律的治理, 与人治相对。法治寻求的是一种法律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权威, 以及规范与调整功能, 从而抛弃了人治所带来的随意性、擅断性与主观性等弊病, 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构想出的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现状, 法治的进程大致可分为自然演进与政府推进两种类型。中国的法治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后者。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发展模式, 离不开国家或政府的主导作用。法治的实现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并通过国家力量来建构法律的框架, 规定法律的运行以及将法治的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普及于民众。在这里, 政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并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运作甚至强制实施等方式成为了法治进程中的领导者与带头人。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 政府能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甚至亲和度的强弱等各种因素都能影响法治进程的结果, 决定法治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 “和谐”便体现出了它的价值。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 政治和谐 (或称政务和谐) [4]理应成为政府等握有公共权力的部门的准则。政府在履行公务的时候, 要与政务主体或工作对象保持良好的合作与相容关系, 实现科学的指导, 灵活并且人性化的管理实施, 将“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贯彻在政务工作中, 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共处。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 它同样需要社会自下而上的适应与变革, 以致最终达到整体的协调进步。因此, 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其特有的契约精神、诚信精神, 便成为法治需要面对的现实环境;市民社会以自由理性为内核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 为法治秩序提供了内在驱动和有力支撑。[5]法治需要市民社会的精神关照, 而市民社会也需要法治的参与协助。建立市民社会的文化体系与精神信念可以促进法治的发展, 同样法治的实现也可以赋予市民社会新的生命力。在这里, 市民社会与法治又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谐, 而这种和谐正是我们努力追寻的。

摘要: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实现法治, 培育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和谐,法治,市民社会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4.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97.

[3]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187.

[4]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5) .

[5]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和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74-187.

社会稳定与和谐 篇2

FIU11-07班(酒店管理)

李小岛

学号20110270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所谓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中不规范操作等诚信缺失现象,必然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的出现,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诚信建设的警钟。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诚信缺乏。社会缺乏诚信如同蛀虫正在啃噬和谐社会之根基。

前段时间,网上有段视频被疯狂点播转载,视频中显示10月下午5点半左右,在佛山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只有两岁多的小女孩悦悦,在市场玩耍,突然被一辆面包车撞到碾压过后,又遭到一辆货车的碾压,18位路人漠然走过,没有一人施救,最后还是被一位捡破烂的阿姨跑到路中心把小女孩抱起,并向四周求救,整个视频看完着实令人心寒。

“小悦悦”事件报道以后,网上对这18个路人一片谴责声,批评他们对生命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已经缺失。透过这个事件,笔者反思为什么这18个人当时会对小悦悦被连续碾压会视而不见,不愿意采取任何施救措施,除了“旁观者”: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场,别人不救我也不救在作祟外,从根源来看还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使然。

诚信不仅是道德的体现,更是为人之标准,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缺失诚信,就会使自我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个人也难于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断和评价。个人的发展如果受限了,那和谐社会的建设便会缺少动力和基础。

诚信是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却不能弥补道德的不足。能力很重要,但是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将勤补拙。而诚信不足,必将无立足之地,再出色也于事无补。做任何事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只有诚信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有正常的交往,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社会和平与发展,使人类永恒的主题得以进步,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础,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优劣的标准之一。一个诚信的人,必定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使用一些不良手段去危害他人,必定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当前,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青海藏区部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改变发展思路,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回顾历史,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无法保障我们日常生活所需,那么我们的生存必将受到严重威胁。鉴此,我们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也是我国及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十八大以来,青海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系统工程为抓手推进生态建设,将“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保障能源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青海藏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影响程度,人类适度需求及若干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属10级,排全国之末。青海地处西北内陆,远离中心城市,尤其藏区六州适宜规模居住和从事生产生活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光热条件限制植被生长,生态系统极不稳定,扬沙危害难以根治,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从青海藏区实际看,尽管现阶段生态环境及社会秩序良好,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社会不稳定潜在因素也在增多,并呈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移民增多,纠纷不断。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每年冬季临近,全县1600多户牧民中,有近40%以上的牧户弃家而走,迁移到其他草场,游动“乞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草场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二是群体性迁徙导致利益冲突加剧。由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浩大繁杂,劳动力转移、生产生活后续基础设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引发出的一些新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三是藏区贫困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藏区六州总人口近190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群众生活贫困、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存在,在藏区大肆渲染反动舆论,给青海藏区乃至全国藏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宣布,将青海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要科学制订和完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修订产业发展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更好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三江源为核心区扩建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外围的经济结构上改变以往以畜牧业为主的状态,开发其他特色农牧业产品,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上,改变九龙治水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治理的优化配置和一体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满足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容量底线。一是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出来,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禁止任何人类生产性活动,主要依靠自然恢复为主。二是把核心区外围区域划定出来,对牧民进行季节性游牧做出限制,严格控制牲畜数量。三是主要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青海湖环湖草原、祁连山等生态较好的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做到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促进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四是在海拔相对较低的西宁、海东两市及河湟谷地发展水电、矿产、高产农业、工商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和活跃经济的同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拓展、自然修复与项目治理相结合,实施诸如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旨在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维护青藏高原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坚持把生态保护建设与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机结合。比如,青海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推动农牧民群众就地就业;在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主题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在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四、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是适应人类社会需要所呈现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年12期.

[2] 高红贵.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浅谈监理安全与社会和谐 篇4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机构“三控制一协调”的职权范围内,又增加了一条安全控制。为此,特别增设了安全监理,并授予他可以在施工现场发口头停工令的权力。这无疑都是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施工单位自身必须注意安全施工外,监理安全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1 监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监理安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协助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查习惯性违章、查流动吸烟、查高空作业中的违规违纪等,可以避免财产受损、人员伤亡。工程建设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或事故,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还会很严重的影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社会效益。

据有关专家论证: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有生产力的安全运行能带来1~3个百分点的增长效益。我国从事安全管理的权威人士撰文称,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2.5%。而且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更是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只要我们彻底抛弃把安全仅仅当作是生产的一种手段或一项保障措施的片面认识,就可以克服资金短缺等问题,在不增加投入或少投入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的挖潜的目的。须知,仅仅是杜绝“三违”,我们就可以增加420~14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好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实现了安全生产,就可减免这一损失。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净增1~3个百分点,可作3500万至1亿人口一年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可以杜绝很多家庭受到伤害、促进社会和谐。可见安全生产是恒久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使得安全声场有法可依,国务院第393号令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都应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监理单位安全工作的要求,加强施工阶段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保证职业健康、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监理机构应制定严格的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综合措施,建立安全控制体系,审查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收集安全资料,以确保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

2 监理安全措施

监理安全工作应按“严、细、实”的要求,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确保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监理安全措施主要有:

2.1 加大对“三防”和“三不伤害”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要

求针对工程实际,对各施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审核各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制度”,集合实际并具有针对性的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监理人员身上。针对具体天气异常及施工现场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每个施工作业环节也应具有较完善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2.2 总监在现场调度会上都要专门强调安全,以强化参建单位

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督促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在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小题大做”和“三不放过”,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同时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加大管理人员和施工机具的投入,并确保专职安全员到岗到位,切实负起责任;对工器具认真检查把关,将不合格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器具彻底清除出厂。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隐患或违章情况及时制止,并督促其立即整改。

2.3 监理部应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认

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一些习惯性违章操作,杜绝人身死亡事故、重大设备安全事故和其它重大事故的发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监理部负责人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在监项目要做好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和策划,确保在监项目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凡事故的发生,都因其潜藏着隐患,只是有的显现,有的隐蔽,有的被发现,有的没被发现罢了。事故隐患是企业的大敌,它或早或晚必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江总书记指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防治隐患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 监理安全与工程建设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

监理安全与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式密不可分的。以往,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提“安全第一”、遇到质量问题时又提“质量第一”。固然,安全和质量均很重要,但是安全控制与质量控制既不矛盾,也不会相互干扰,因为安全工作也有其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目标,我们应把监理安全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监理安全措施的到位与现场的施工进度联系紧密,从表面上看,施工前先布置安全设施和施工结束后撤除安全设施,对施工进度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看,监理安全措施到位后,施工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施工而不必担心安全问题,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尤其是对那些单项施工工期较长的项目,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期的缩短效果更为明显。安全设施的投入必定要花钱,但监理安全措施的费用再大,与前面提到的因为安全事故所导致的各种经济损失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安全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艰辛的持续的过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消除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杜绝各类不安全隐患,杜绝、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作文 篇5

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和谐与团结常常和感到温暖和开心。就让我以事实告诉你吧 。有一次,我坐着公交车回家,当我刷完卡后,正好我的同学是更我一起刷的.,但刷完后想起了卡里没钱的声音,不过开车的司机叔叔不知是谁的卡没钱了,所以没有追究下去。

在车上,我以为自己的卡没钱了,因为马上还要转车,急得直跺脚,就在这时,我身旁的一个阿姨问我:“小朋友,你的卡里是不是没钱了?”我着急地说:“是的.”这个阿姨二话不说就从她的钱包中拿出两元递给了我,让我马上坐车用。虽然这个阿姨不认识我,但是却相信了我。这使我很感动。还有一次,那时我在五岁时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我和母亲在等车时,因为上车时被被人挤了开来,我和妈妈走散了,所以下车后一直都没有找到妈妈,因为那时我才仅五岁,所以一个人独自走很害怕。正当我在找妈妈是,一位叔叔来到我的身旁,他就问我:“你是不是与你的父母走丢了?”起初我很害怕,但之后我看着为叔叔并没有恶意,便伤心的点了点头。这是,这位叔叔把手放进口袋,我以为他要绑架,便退了几步,他拿出的是一个照相机,然后对我说:“打个电话个你的家人吧.”我拿过手机,拨打了我妈妈的手机,打通了电话后,我妈妈边赶忙来接我。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和谐 篇6

首先是会议的规模大大超过了预期。我个人是研究台湾战后思想文化和思想人物的,两年前结识湖北经济学院夏明教授,他是台湾著名经济思想家夏道平先生的长孙,我们一见如故,当时就设想在夏先生100年诞辰的时候,在武汉办一个小型纪念活动。原定纪念活动只邀请武汉高校的朋友们一起餐叙,后来将这个想法告诉朋友们的时候,得到热烈反响,他们鼓励我们将范围扩大一些,来一个真正的研讨会。于是我们分头与两人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的领导联系,也得到积极回应。湖北经济学院慷慨承诺提供资助,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台办、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除提供资助外还主动承担向上级申报的程序。今天,我们看到与会的学者包括来自海峡对岸的著名教授、社会运动家、科学家;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河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各省的学有成就的中青年专家和学者;来自各地的机关领导、新闻媒体人、学界前辈,以及来自在汉各大学的青年学子。

第二是会议的学科参与和讨论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设想。一般来说,人物纪念都是某一领域内的象征性活动,我们最初也这样想。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各学科的学者济济一堂,他们提交的论文既包括对夏道平先生人格和思想的阐发,也包括对夏道平先生所关心、而今天面对不同时空环境必须作出重新思考的问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路问题,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政治与经济、经济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企业性质的思考和企业家精神塑造问题,两岸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政企关系的合理化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至今没有成熟答案而社会又急需答案的活问题。因此,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当代思想建设和社会实践,都具有原创性意义。

第三是会议在推动两岸交流、推进校际合作、加强学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加强学术传承、教学相长等方面也发挥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作用。两岸交流方面,自从决定办会开始,台北纪念殷海光学术基金会的前辈,如陈宏正先生、韦政通先生等,都给予了不少关心,而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进入古稀之年的柴松林先生,作为两岸公认的统计学领域学术重镇,作为台湾著名的社会运动家,“第三部门”的发起者和卓越推动者,能够屈尊首肯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并发表专题演讲。柴先生是夏道平先生“情同父子,谊同师生”的忘年之交,他的讲演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给我们一个十分可亲可爱的夏公形象,这是我们在书斋如论如何得不到的。柴先生此行还有一个使命,就是根据一位台湾老兵的遗嘱,将自己募集的20万元善款,亲自送到湖北西部,捐助一所小学的贫困学生。这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这位社会运动家的不仅坐而谈而且起而行的崇高风范。出席研讨会的台湾清华大学郭瑞年、洪铭辉教授,都是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多年并作出革命性贡献的、蜚声世界的科学家,他们百忙之中亲自来参加会议,发表深入浅出的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演讲,也是对我们极大的精神鼓励。校际合作方面,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经济学院在这次会议上的精诚合作,为日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树立了典范。尤其要指出两校的校长马敏教授、许建国教授、吴少新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基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朱英教授、严昌洪教授,不仅出钱出力,还亲临会场或主持、或致辞,为我们打气。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两校精诚团结,亲密无间,这是我们会议成功的重要保证。学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方面,我们要特别感谢大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学术传承方面,会议动议形成后,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经济学家谭崇台先生,担任我们的顾问,章先生和谭先生还分别亲自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亲自垂教于我们。

夏道平研究是一个有着广泛前景的研究领域,由于种种原因,祖国大陆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潜力很大。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料的逐渐充实,夏道平研究一定会跟殷海光研究、徐复观研究一样,成为学界的新热点。

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 篇7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教授认为:从理论上说, 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 社会各成员各尽所能, 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 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 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简言之, 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有效的系统。“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 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全面统一, 是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的家庭模式”[2]。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

(一) 稳定的婚姻关系。稳定的婚姻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关爱, 生活过程中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一定道德水准和责任心基础之上的行为。稳定的婚姻关系对于夫妻双方的生理、心理的健康, 对于工作与事业的发展, 对于老人的关心及子女的教育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二) 平等的家庭关系。我国婚姻法有关于夫妻在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的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在计划生育, 财产及相互扶养等方面的规定也都显示了夫妻在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地位。此外, 平等的家庭关系除夫妻平等外, 还包括夫妻与老人、子女、保姆等关系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建立。

(三) 和睦的邻里关系。作为和谐家庭, 还应与其他家庭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 不仅有家庭美德, 同样有社会公德, 关心他人, 互帮互扶。如果把这样的家庭看成是一个细胞, 全社会就将变成最大的和谐家庭。同时, 人的社会生活也离不开自然界, 作为和谐家庭, 还必须具有环保意识, 爱护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 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家庭必是健康的家庭。健康和谐的家庭, 要求家庭成员间必须加强密切和谐的沟通习惯。“密切和谐的沟通不仅成为人们缓解压力、释放紧张、情绪稳定、精神健康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将成为关心老人、教育子女、建立平等家庭关系的重要保障。”[3]此外, 积极培养共同的生活、饮食、起居习惯及共同的兴趣爱好, 杜绝一切不良嗜好, 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 相互理解是都将有助于和谐家庭的建立。

二、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保障。

(一)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 “家”与“国”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常言道:家和万事兴。

第一, 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的家庭必是平安稳定的家庭, 没有平安稳定的家庭就不可能奏出和谐的音符。加强两性平等、关系协调、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和谐家庭的建设, 才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 才能最终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第二, 和谐家庭是培养建设人才的摇篮。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人才, 更离不开人才。和谐的家庭有助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 更是形成和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环境。无数正反事例表明, 家庭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根本性的, 应当对家庭作用的重新审视, 加强家庭和谐建设。

第三, 家庭和谐是化解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家庭是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在当代中国社会, 家庭承担着不少社会应当承担的职能, 比如家庭养老等。另一方面, 也出现很多与家庭有关的问题, 如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问题, 不同程度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 青少年犯罪比例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已经占到70%以上的问题等等。和谐家庭的建设有助于让家庭不再成为各类社会问题之源。

第四, 和谐家庭是维护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家庭是培养公民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地方。它不仅培养和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 更让他们成为既成熟又负责任的公民。

(二) 社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保障

一是社会的和谐是老有所养的保障。199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2007年中国人口调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53亿人, 本世纪中页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亿。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 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所反映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老人安, 则家庭安;家庭安, 则社会安。老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优良传统, 积极构建和睦、幸福、文明的现代家庭,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也是实现国家富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二是社会的和谐是壮有所用的保障。和谐社会应是充满活力的社会。青年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社会的和谐稳定, 应给广大青年提供健康成长、安心学习、自主创业和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三是社会的和谐是幼有所长的保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事关国家建设大业。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为基础, 而人应当从小抓起, 从青少年抓起, 做好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工作, 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础的基础。四是社会的和谐是家庭稳定的保障。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和谐的社会是稳定的社会, 只有稳定和谐的社会才能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与人际关系, 达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一致。同样, 也只有和谐稳定的社会, 才会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影响家庭和谐的主要因素

倡导美德、崇尚文明、追求和谐已成为家庭建设的主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激荡,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社会意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反映在家庭领域, 表现为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子女教育、婚姻稳定、邻里关系、敬老世风日下等一系列问题, 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影响了社会的文明和稳定。主要表现:

第一:不稳定的婚姻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专家唐灿发布调研报告中指出,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离婚率已超过邻国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由于离婚率不断攀升, 现代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婚姻危机。婚姻问题已经成为家庭不和谐的首要因素。

第二:畸形的教育观念。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或以工作忙为借口, 或夫妻相互推诿, 把学校教育作为了子女教育的唯一手段;其次是教育方法不当, 表现在重智轻德、有爱无教、粗暴施教等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分追求学分名次, 放松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致使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突出的养老矛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 加上人口及其它政策的影响, 中国进入了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发展期, 更由于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使得老人赡养问题成为当代家庭矛盾的焦点。尤其在农村, 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 大多停留在解决温饱的层面上, 老人的住房、医疗、文化、健康保障等问题都已成为产生家庭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此外, 因民工流动而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 城镇社区建设中关注儿童教育的缺失问题, 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不力问题等, 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构建和谐家庭的对策

(一) 注重理论研究, 增强思想建设的实效性。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不断给家庭领域带来新的问题, 给家庭道德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 必须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手, 加强思想道德及文化建设,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 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金钱观、教育观, 大力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职业道德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及扶贫帮困活动, 为和谐家庭的建设夯实思想根基。针对家庭稳定和家庭伦理道德的严峻现实, 应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二) 加强法治建设, 不断完善立法工作。近年来, 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经济文化及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整体水平来看, 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来看, 法规不健全, 机制不完善, 妇女地位的有待提高, 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诸如《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在养老、医疗、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完善工作。

(三) 构建家庭民主、社会民主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家庭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样, 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除前述加强理论及政策研究外, 应建立相应的各级工作管理机构, 审视和落实家庭、社会的民主政策。这些管理职能部门, 还将运用各种手段, 在拥有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整个家庭的教育水平及结构、就业及创业状况、收入及债权债务, 养老和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及身心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的其它 (包括人口流动、生活保障、法律援助) 等全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 建立评价体系, 评估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采信公民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加强对社会事业的管理和考核工作的完善。

(四) 培植和谐环境, 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在新的形势下, 要加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家庭、先进示范点, 树立鲜活典型, 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把抽象的道理变成形象的示范, 以点带面, 延伸辐射, 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增强大家对和谐家庭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构成社会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 是社会和谐的必然基础。本文就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构建和谐家庭作肤浅探讨, 旨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家庭和谐,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顾秀莲.“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第九次工作会议讲话”, 2004.12.28;

[2]苏冬梅.“关于开‘和谐家庭’创建的思考”.青岛妇女网, 2007.8.23;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8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试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篇9

一、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

(一)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并且在后来不断为之完善, 最终形成了今日全面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这一方法论也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可以说, 科学发展观从各方面阐述了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社会, 而这些范围也是归属于和谐社会的范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是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

(二) 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近些年才在中国提出的理念。但是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心目中的社会都是做出了相应的憧憬的。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就提出了著名的“乌托邦”, 提出了自己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向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对于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说, 近些年我们便提出了“和谐社会”, 这是基于“小康社会”的一个深层次的解读。可以说为我们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社会指明了方向, 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国家, 不仅仅是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还有区域间的和谐发展……而一谈到“和谐”, 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了。首先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的发展, 只有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解决了这一基本矛盾, 才有可能为社会奠定“和谐”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的, 科学发展观能够详细为我们解释我们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 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而社会和谐便是我们中最要达成的一个总的目标, 需要的经济的和谐, 区域发展的和谐, 人民利益的和谐, 是需要科学发展观去指导的。可以说, 实现科学发展观, 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指明方向的, 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开的统一整体。

(一) 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观, 以求得各个方面的的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等方面, 为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一个全面的统筹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 而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从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为形成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要求我们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 能够注重社会的发展, 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在统筹城乡发展时, 不仅仅要关注城市的发展, 更是要集中力量帮助乡村的发展;在统筹人与自然发展时, 万万不可仅仅关注人类的发展, 而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所以说, 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便是在为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每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努力。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统筹”, 每一个理念都是在为和谐社会添砖添瓦, 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实现, 首先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而这便是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各地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 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甚至可以说, 政治理念就是经济发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和谐必然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而这在某一种程度上便是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社会的和谐, 能够为科学发展观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之上, 科学的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的国情以及主要矛盾, 居安思危, 科学的判断每一处问题的出现。最大的增加和谐稳定的因素, 同时不断减少威胁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而, 实现社会的和谐, 为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基础。让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互推进。

总结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可以说,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 是一种过程, 而和谐社会是最终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所以说,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是一个统一体的。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和谐的内涵, 能够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到, 更好的指导我们去构建一个符合大多数人民意愿的一个社会。这不仅仅是需要我们能够从思想上将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统一起来, 更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践行。而这, 使其更加科学的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建设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观,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社会, 两者都要求全面, 不再是单一的“发展”抑或是“社会”, 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让我们努力的方向更加的明确。其实, 无论是科学发展观, 还是和谐社会, 都是我们对于我们国家的一个愿景描述。而科学发展观更多的侧重于方法论的解读, 和谐社会更加侧重于现象的描述。这个也就奠定了在整个国家的愿景的实现过程中, 两者担负的使命是不一样的。但是, 总体来说,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的, 是相互关联的。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以及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的统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潇潇.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商场现代化, 2012 (23) .

论多民族地区文化宽容与社会和谐 篇10

宽容一词早期更多地被用于宗教领域,包含着对异己信仰的容忍。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的用法越来越广泛,不再仅仅局限于宗教的领域,人们经常也把它运用到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中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民族相映相长的过程,民族发展的差异性同时也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这里面必然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民族文化的宽容。宽容从文化视角探讨,它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其主要表现为对异族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具体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给予接纳吸收和发展创新,对人与人的交际倡导平等、相亲、相和。在容纳对方的基础上,推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的和谐环境。正是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宽容,形成了各民族间“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宽容精神。可见,民族文化的宽容是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二、多民族地区文化宽容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在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延续的,每个民族都会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必然形成民族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价值观念、民族心理、行为规范等,这种差异性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民族关系紧张和民族冲突。因此,在多民族地区,营造宽容的文化环境,将有利于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

1.文化宽容能缓和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民族矛盾。

不同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明与智慧,形成了极具现代价值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今天,特别是民族外来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主动和被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了民族外来强势文化对民族本土弱势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本土弱势文化也在极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渗透与反渗透之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的差异。有差异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差异性越是突显,长远的危险就越大。”[2]

多民族地区种种民族矛盾和冲突很大程度上与人们思想意识中所固有的文化异差心理思维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我们在研究多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时,可以透视出人类社会各民族间对立的最深层、最本真的核心文化差异因素。就民族矛盾而言,文化差异的对立直接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正如亨廷顿所认为:“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3]在文化差异框架内,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标识自己与他民族所属的不同范畴所制定的文化规则。民族文化特征不仅体现本民族内部文化个体间的认同,也是与他民族形成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一个没有对他民族文化宽容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加强本民族内部认同,会排斥他民族文化。在这种排他文化的思想心理策使下,相互间的民族关系失去了和谐相处的思想基础。

我国由56个民族形成了民族杂居,民族文化差异必然存在。在多民族地区,为什么各民族能够长期和睦相处,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广泛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是一民族对他民族的文化认同。其实,从文化的心理特质方面深究,只有认同,还达不到和谐相处。这之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一民族对他民族文化差异的宽容,有了宽容,也就有了理解,有了理解,也就有了融纳。在多民族地区,正是各民族对民族文化差异的相互宽容,使得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也就有了心理基础。各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民族矛盾也就能够在宽容中得到消减,社会各民族和谐相处也就有了思想保障。

2.文化宽容是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心理支撑。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心理特质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任何一个民族的心理行为无不带有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积淀的特点以及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了该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着民族心理共识的民族特质文化。民族个体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从幼年期到成年期经过了大致相似的阶段,这使民族文化在个体的心理深层中存在着共通性。但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民族文化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深层的,不断凝聚、内化、积淀的成果,渗透到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成为一种民族心理共识,这种共识也构成某种超个体的心理基础。民族心理共识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结构深层的核心部分和内在根基,支持和保护着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相承相接。它以某种强大的精神心理力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支配着一个民族不同时代个体的行为。这种文化心理的自觉传承,在塑造民族中每一个现实个体的民族心理价值判断时,也塑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如冯特所说:“人的心理素质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民族心理现象则是社会因素的结果,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体现,是人类的文化成果。”把冯特这句话的含义放在多民族区域来理解,包含了不同民族之间个体与个体在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社会区域中的共同社会参与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自然包含了对它民族文化相对于本民族文化在差异上的宽容程度。

在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民族差异的标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在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内,这种不同的文化心理支撑和左右着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共处。各种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既表现在心理上,也表现在行为上。因此,文化宽容是民族心理和谐的基础;心理和谐是文化和谐的内在表现,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外在表现。

3.文化宽容能提升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文化软实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个概念得到普遍认同。其实,关于“软实力”思想,并不是约瑟夫·奈首创。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些思想家及明君贤臣都曾经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围绕着“软实力”的问题,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对今天仍旧有着深远影响。老子《道德经》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些思想,集中阐释了以“至弱”支撑“至坚”,可以产生驰骋天下的威力;以及弱可胜强、柔能克刚的文化管理的哲学思想。他们主张要实现国家的意志和赢得他国的尊重,应当行“王道”而弃“霸道”,取得他国的理解和认同;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主张“和为贵”,反对以强凌弱;解决与他国的冲突,强调“以德服人”、“攻心为上”,反对穷兵黩武。即使是在硬实力对撞的战争中,也主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4]从这些至仁至善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已经注意到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其实我国古人倡导的这些思想,集中体现了文化宽容思想。

文化宽容是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思想根基,民族文化宽容有助于团结和整合多民族地区的各种力量和文化价值。一个没有足够文化宽容的社会发展环境,很难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合力,也就体现不出民族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要提升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软实力带动经济硬实力的发展,需要发挥各民族文化的整体价值。因此,在多民族地区,只有民族文化的相互宽容,才能把民族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软实力充分体现出来。

三、营造多民族地区文化宽容环境的思考

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其生长和发展中能够不断交流、融合,这正是民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的表现。通观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要体现民族文化宽容价值,还需要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宽容的规律,尊重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个性特征。

1.在“和而不同”中构建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而不同”,辩证统一。统一就是要把文化共有的共同利益、共同导向、共同主流作为区域文化建设的共同价值取向。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找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还要注重把握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结合点,研究和整合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资源,通过文化产业开发形成民族文化的优秀产品,吸引不同民族个体共同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形成区域文化氛围,提升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致力于社会和谐,面对民族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在文化建设中很难采用标准统一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要在以尊重民族文化个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的核心价值导向,发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突出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文化宽容,培育和谐精神;营造文化宽容环境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从文化宽容的角度对待民族文化差异问题,用文化宽容的方式处理民族矛盾,使崇尚宽容、维护和谐成为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追求,推动各民族融洽和睦的民族人际关系;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事业为目标,统一民族思想,凝聚民族力量,形成各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取向,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以文化宽容精神引导民族个体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互相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培养各民族人民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因民族差异引起的各种矛盾,避免不同民族群体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文化宽容有利于理顺民族情绪、化解民族矛盾、优化民族区域发展环境,以文化宽容推动多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以文化宽容形成凝聚各民族的核心力量,共同构建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

2.在“求同存异”中张扬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

少数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明与智慧,形成了极具现代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在繁荣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保护那些弥足珍贵的民族个性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个性魅力。文化是人们历史实践的积淀,由于实践的多样性,在实践中积淀的文化是多样的。社会发展也需要多样文化,这就决定了多民族共有的文化基础。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各民族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多样性差异。就像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所说:“生成、多样性和偶然并不包含任何否定,差异是纯粹的肯定。”多民族的共同存在,需要民族间善于对他民族的宽容,不能吹毛求疵。要学会扬长避短,取人所长,在借鉴中发展。正如我国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各民族在文化心理上求同存异,是宽容的思想基础。

强调宽容并不是需要各民族文化都走向同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优秀的文化渊源,正是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具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多民族地区,张扬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需要民族之间的相互宽容。正如房龙所说:“宽容这个词是一个奢侈品,它是在较为开明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的,这个社会信仰米尔顿的格言,最高形式的自由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自由地了解、自由地阐述和自由地辩论。”[5]房龙的论述,深刻地包含了对文化个性魅力的宽容。罗素也对此有过“文化的太阳逐渐喷射出巨大的燃烧气团,这些气团凝结成一个个星体,进而产生了自己的生命”[6]的精彩论述。因此,文化的宽容最基本的体现就是灵魂不被拘束,民族文化个性魅力所依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容许发挥出来。

3.在“多样性”中坚持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力。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持续数千载而经久不衰,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样性或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人生礼仪及衣食住行等民族文化的特质性方面。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等。[7]因此,不同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共生共存。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多样性中求得统一,与儒家文化所形成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逐步成为各民族主导观念密不可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虽历经多次社会变革,但作为凝聚各民族的儒家价值观却稳固不变。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哲学家和思想家,都主动提出学习儒家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并与本民族的思想与价值观融为一体,儒家思想和价值观也成为大多数民族的主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从中国历史发展看,如果没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中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受到外来多因素的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对各民族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深刻的,如果没有全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就容易出现思想混乱、主流价值取向模糊。所以,在各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坚持和保护民族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也要加强对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4.在“传统性”中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这充分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文化软实力”既包括现代文化,也包括传统文化。不同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极具现代价值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资源对提升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有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在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出现了断层。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民族文化也处在一个分层调整时期。一些人开始迷失自我,日渐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出现了“有知识,没文化”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背离了自己的传统,抛弃了自己文化中的精髓,价值的主流判断就容易被误导。于是一些诸如“快男”、“超女”的所谓娱乐选秀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用一些内容空洞无思想性的东西吸引观众,诱导着青少年一夜成名的扭曲价值取向。就在人们误认为只有“快男”、“超女”才能创高收视率的时候,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象刘三姐”却不断创票房收入新高,以传统的民族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

如何保护和发挥好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在繁荣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保护那些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价值。

总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品格。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民族团结的精神动力,是推动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认识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习惯的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差异,积极营造相互宽容的文化软环境,以文化宽容推动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陈云生.宪法人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杨中有,译注.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5](美)房龙.宽容[M.]王锐,王阳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6]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郑玄,吕友仁,译注.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企业和谐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篇11

在前段时间我到企业去,有的企业同志跟我讲,前三年或五六年让我们讲建设质量文化,最近两三年又要提倡创新文化,去年到现在又变了,叫做和谐文化,是不是搞和谐文化就不搞创新文化了?搞创新文化的时候对质量文化就不太重视,现在的热点又变成搞和谐文化了。那么是搞企业文化,还是搞质量文化?还是搞现在的和谐文化呢?似乎有些糊涂。这几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简单而言,就总体框架来说,企业文化属于现代企业管理学的范畴,它的定义或基本概念是: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现代经营管理之中,以提高员工的人文修养和自我管理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核心理念作为基本手段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就总体框架来说,它是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管理,就在于企业文化像一个纽带,像一个粘合剂一样,能够天然地把企业的两个文明结合在一起,不留任何痕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思想工作与经营工作,能够统一为一体,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魅力所在。

企业文化的建设、提炼、设计等等都不是目的,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要达到三个目的、一个境界。一个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员工的人文修养,这种人文修养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文化内涵。第二个目的是改变管理,要创新管理理论,更新管理方式和手段。第三个目的就是企业在现代化经营过程中,从文化的自发提升到自觉,实现全员文化自觉,达到整体文化无意识。各个企业都有自身的文化,企业一旦产生,它的文化形态就会不断地衍生出来,只不过是形态不一样而已。要从自发的文化到自觉的文化,最后实现文化养成,职工不用讲文化,但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文化型的,这就到了文化无意识的层次,这是第三个目的。最后达到的是文化型管理的境界。文化型管理不是单纯的物质引导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不是单纯制度型的管理,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它是一种用文化启发人的内在自觉,通过管人来管物、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整体的文化氛围来改变整体的企业管理面貌,跟传统的管理不一样。因此,企业文化总体上是引领21世纪企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这是一个大的框架。

企业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主流文化,和谐文化和安全文化等等,都是亚文化,是企业主文化的分支,是主和亚的关系。因此建设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文化,都要从企业战略出发,从企业的行业特征和产品结构特征出发,从企业员工素质状况出发,从企业所处的人文环境、历史沿革出发。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本质性内容,是一以贯之的常量,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我们企业文化始终是要从这三个方面做的,无论你的企业文化设置八个方面还是九个方面,都超不出这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主文化还有些分支,这些分支成为亚文化,亚文化是一个变量,是分阶段。有重点的建设内容。按照专业领域分,可以分为质量文化、技术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战略文化、班组文化等。亚文化按照个性化分,有和谐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精细文化等等。这两种分法都是企业总体(主文化)文化下的专题分支(亚文化)。我们要分清它的目的:主文化要体系健全,主线清晰,持久贯彻,全面实施,着眼战略,不要以亚文化代替主文化建设,而且不能伤及主文化灵魂的延续。比如说同仁堂,同仁堂也照样建设安全文化、质量文化,还有和谐文化等。但是,同仁堂一以贯之的本质文化始终没有变异,任何时期丰富起来的新文化并没有冲击主文化的灵魂和线索,也没有阻止住主文化线索的延续。比如说,同仁堂文化哲学是“同修仁德,养生济世”,就始终没有变过;“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企业的伦理道德主线,300年没变过;“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种产品价值观就是它的质量文化,也没有变过;其工艺讲究“炮制随繁,必不敢省人工”;它的零售价值观叫做“童叟无欺,一视同仁”。这些内容同仁堂几百年一以贯之。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历史阶段它的文化都要不断地重塑、丰富、完善。但是,一个企业如果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证明是反映灵魂体系、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不管经过怎样的社会变迁,都不能影响主灵魂的延续。

文化不能泛化。现在社会上觉得文化能够体现人的品味,所以出现了一些泛化现象,穿衣有服饰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建筑有建筑文化,北京紫竹院还有个竹子文化,前几年还讨论过厕所文化。老百姓就说,到底什么是文化呢?就看不清它的内容了,所以文化在企业中不能泛化。

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一种实践和丰富,不能以阶段性的亚文化突出地位而迷失主文化的方向,主文化是着眼于战略制定出来的,不能对主文化的内容发生动摇。各个时期的重点不同,但是文化的主线和灵魂不能摇摆不定、朝令夕改,如果三天两头改主灵魂,说明你没灵魂,职工会手足无措。所以企业文化每一次的重塑、丰富过程,都要对本质灵魂的东西审慎对待。

关于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的看法,主要是对外、对内两大方面。对外,要建立五种和谐关系:第一,建立一种共同繁荣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包括除本身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社会成员,还有政府。第二,建立诚信相待的客户关系,我们国家的诚信理论可谓源远流长,可是现在我们把诚信丢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这种诚信相待的客户关系。第三,建立竞合共赢的对手关系。竞合共赢,又竞争又合作达到共赢,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概念。现在的互相竞争不是置对手于死地的竞争,而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实现共赢,这是和对手的关系。第四,建立厚生利用的自然关系,要讲环保,讲可持续发展,讲节约能源、厚生利用的自然关系。第五,建立文化相融的联盟关系,跟合作者、普通供应商都要建立这种文化相融的联盟关系。在组织合作、共同经营过程中,文化不相融,文化障碍不消除,企业就没法共赢取利。

社会稳定与和谐 篇12

2012年, 日本“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国内一系列的民众爱国游行运动。游行中既有理智者, 也有凑热闹者, 更有借着游行的机会进行打砸抢一系列的暴力行径, 甚至发生了伤人行径。这完全背离了民众的爱国初衷, 各界人士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 并且积极协助警方查找凶手。有人对犯罪分子进行深入剖析, 发现其背景基本如出一辙:城市外来人口, 年龄20~30岁左右, 无职业或出于社会低层, 承受方方面面的不平等。

不可否认, 政府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保障民生的各项工作,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 做了很多实事。但几乎所有研究中国现实收入分配状况的学者都承认, 中国目前收入情况下财富分配状况依旧带有较强的不公平色彩, 这也导致了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会加剧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隔阂甚至发生冲突, 影响社会稳定。

一、中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史及现状

在改革开发初期,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重要观点, 所针对的是我们多年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的痼疾, 着眼于的是贯彻市场经济内在的深刻逻辑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确立了发展经济的主论调, 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突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 强调经济效率, 打破平均主义,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从而带动其他人走向富裕, 并由此引发和不断深化了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的全面变革。多年来的不断深入的经济改革,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整体国力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也证明了市场经济是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 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能够产生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必须看到,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不同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呈现出了逐年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不但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公平问题得不到解决, 会影响效率的逐步提升。2006年, 中国政府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 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和谐社会的公平标准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争议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与注重社会公平是根本一致的。

中国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公布整体基尼系数为0.412, 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不再公布整体基尼系数, 只公布农村基尼系数。2011年, 中国农村基尼系数为0.3897。据联合国测算, 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55, 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虽然对于联合国的测算方法, 经济学界有着不小的争议 (联合国对于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测算方法不同, 对中国测算的是收入的基尼系数, 相对于以支出测算基尼系数的国家来说, 数值偏高) , 但是不可避免地看到, 中国的贫富差距正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同时也是产生众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着结构性障碍, 一些歧视性规则在当今制度中并未完全消除。

二、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复杂关系

效率是生产力问题, 公平是生产关系问题, 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并通过大量中介相互作用, 由此导致了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更多复杂性。

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应认清以下几点:

1. 效率与公平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从表面上看,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 要求公平就不得不牺牲一些效率, 要求效率就不得不减少一些公平。但我们必须通过表面看到深层次的关系。公平有高水平的公平和低水平的公平, 指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后者即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状况, 社会生产力不高, 平均主义大锅饭使个人之间差距不大。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高水平的公平, 即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同时, 公平的实现能够为效率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从而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发展生产力, 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公平与效率哪个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

任何历史任务的提出, 都离不开客观现实的基础。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有多重论断。包括“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论”。中国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 效率和公平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动态变化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 物质资料匮乏, 人民收入差距不大的背景下, 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 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提高效率。当经济的高度发展, 效率不断提高, 人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情况下, 为克服两极分化, 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公平”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3. 市场主管效率, 政府主管公平。

企业和市场始终是追求与促进效率的最具活力的组织, 而政府则应该始终是维护社会公平, 协调社会均衡发展的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组织。从制度安排上, 促进公平需要提供平等机会, 创造良好环境, 以及完善社会调节系统, 发展保障事业等。由此可见, 公平是不能够完全靠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能够达到的, 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经济自身发展才能够解决。但中国的地方政府, 有时会混淆自己的职责, “该管的不管, 形成缺位, 不该管的管, 形成越位, 二者兼有, 形成错位”。

三、促进中国社会公平的对策

目前, 中国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是城乡间、行业间、区域间、企业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等等各种的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已经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贫富差距扩大不仅影响效率, 还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

2011年, 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预算数为6 244.21亿元, 略高于国防支出预算的6 011.56亿元, 这是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首次超过国防预算。从《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显示, 2012年国防预算为6 702.74亿元, 公共安全支出预算为7 017.63亿元。

从2012年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 许多地区的公共安全支出均超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环保、科技创新、保障性住房支出。对于地方官员来说, 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直接关系人民福祉的事业。我们需要反思:彻底清除社会不稳定的病灶, 应找到相应的对策, 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才是最根本的。 (1)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 缩小收入差距。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前提下, 关注公平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体制,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2) 强化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努力减少并消除权利寻租现象, 有效整治并严厉打击以权谋私现象, 最大限度地惩治腐败。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法律体系。 (3)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加快职业类技术院校的建设, 提高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 保证社会成员的起点和机会公平。 (4) 加强监督, 既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成果, 又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竞争, 取消身份歧视。应逐步降低户籍限制, 减少城乡差距。逐步提高城市外来低收入务工人员的福利水平, 减少各种歧视政策, 在教育、高考、就业方面给予公平的机会。 (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新农村建设,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合理调整国民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6)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失业、贫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加大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 (7) 加紧解决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加快推进电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等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 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制度, 建立垄断超额利润上缴制度, 将垄断利润收归国家财政。 (8) 加大政府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强过高收入群体收入的跟踪和监督, 尽力补偿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的利益, 优先考虑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 我们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并重,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种公平是对现存经济社会关系内在要求的合理化和正当化, 要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司法、行政、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人民群众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对现阶段中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亚菲, 李太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探析[J].软科学, 2011, (9) .

[2]张瑞, 秦书生.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 2012, (7) .

[3]张彦军.诠释经济和谐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J].改革与战略, 2011, (2) .

[4]王艳.公平与效率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北方论坛, 2012, (3) .

上一篇:审美体系下一篇:工艺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