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和谐稳定(精选9篇)
社区和谐稳定 篇1
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要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摆正位置,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如果我们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也会日益密切;如果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群众看成是“刁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抱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摆正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地隔阂感,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耐心倾听,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知道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摸清群众利益诉求的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与群众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地谈心、对话,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从而熟悉群众心理,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信心和针对性,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信访是社区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主要手段。面对社区特殊人群多、矛盾纠纷多,处理信访问题难度大的情况,迫切需要建立点面结合,层层接访的工作机制。社区应建立信访接待中心,全天候接访确保群众就近有处信访,表达意愿有人听。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接待日受理的问题实行跟踪和反馈制度,对所办理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反馈,努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二是开好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相关服务单位的领导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
三是设置民情信箱。在居民生活区悬挂民情意见建议箱,指定人员开箱,把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在案。社区内部能解决的问题归为即办事项,明确人员抓紧落实;需要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归为转办事项,邀请有关部门与居民群众代表座谈,尽快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
四是记好民情日记。社区领导干部应坚持每月走访居民群众家庭,把每次走访的情况认真记在日记本上,并对每次走访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全程跟踪制”,时时征求办理满意度,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加强学习,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社区干部面对居民的任务加重、头绪增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所以社区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理论、政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将学习这个良好习惯坚持下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在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从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社区对广大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群众工作,不仅是密切党和居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动员居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伟大实践、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社区党员干部要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摸索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本领,努力推动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袁正清 2011年11月30日
社区和谐稳定 篇2
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 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的基础。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认真抓好劳动合同的签 (续) 订、履行、解除和终止等工作。加大对劳动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行能力, 做到了制度健全, 基础夯实, 运作规范。在加强劳动合同履行过程管理中, 做到了监督公开、公平、公正, 杜绝了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引发的争议和隐患。依据《劳动合同法》及《中原油田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我们中原油田第一社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与758名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签 (续) 订了劳动合同, 依法与5名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职工解除了劳动合同, 与91名到退休年龄或不能履行上岗协议的再就业人员解除了上岗协议。
建立平等协商制度, 及时签订并认真履行集体合同, 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的前提。在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上, 由工会代表全体员工, 就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解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险与福利、教育与培训、合作与联系等事项,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与中心签订集体合同,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 使集体合同履约率达到了100%, 员工满意率达到了95%。集体合同实施以来, 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维护中心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好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完善、落实规章制度, 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的关键。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增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意识, 依法规范管理, 依法维权办事。坚持《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油田劳动合同管理、员工行为规范等方面政策的宣传、学习。《劳动合同法》等新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 及时订购并配发到机关科室、基层单位、班组小队,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举办了《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 深化管理人员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 把专题讲座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基层, 以班组为单位组织观看。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完善了《劳动用工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暂行规定》等22个规章制度, 逐项组织员工学习。为做到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全覆盖, 每次员工学习做到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 使员工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为劳动关系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按时发放劳动报酬, 积极落实各项福利待遇, 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的根本。严格执行集体合同约定的工作标准和分配形式, 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和法定休假日、婚假、丧假、探亲假期间, 中心均按规定支付了员工工资。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各项费用, 维护了员工切身利益。
二、找准切入点, 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可靠保证
加强维权工作, 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按照“党委强化领导、行政重视支持、工会认真运作”的原则, 千方百计提高维权效能, 开创了维权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加强源头参与, 狠抓员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落实。根据《工会法》、《劳动法》的有关要求, 制定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 每年召开一次
●季新革张荣乾
员工代表大会, 认真落实各项职权, 将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上会研究, 集思广益, 发动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共商稳定和谐发展大计, 保障了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把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的根本方针落到了实处。努力探索新途径, 将民主管理向各个层次和角落渗透, 围绕环卫绿化、治安稳定、节能降耗、管理创新等领域, 深入开展“我为社区发展献一计”活动, 引导员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为中心的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献计献策, 贡献聪明才智, 员工主人翁地位得到巩固, 形成了人人关心中心发展的良好局面。几年来, 员工共提合理化建议162条, 采纳146条, 创效368万元;完成技术改进、技术攻关、针对性素质培训等项目21项, 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结合基层实际,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以《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认真落实厂务公开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把深化厂 (区站队) 务公开作为劳动管理的“重点工程”、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工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正气工程”, 抓好抓实, 切实提高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实效和水平。着力加强基层队务公开, 完善41个公开栏, 做到了内容全面, 公开及时, 档案齐全。随着物业区经营形势的好转, 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和夜班津贴成为员工关心的焦点。中心立即采取措施狠抓了物业区绩效工资的公开, 修改完善了加班费和夜班津贴支付的办法。在绩效工资发放前, 要求基层单位召开班子会, 依据绩效考核共同研究绩效工资发放问题。在绩效工资发放中, 发放绩效工资严格做到三日内上墙, 五日内一查, 做到了月月公开、次次公正。在发放后, 加强监督, 由纪检、工会、经营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相关人员和员工代表共同组成监督小组, 突出“三个监督”, 即:对绩效工资公开的及时性、可靠性和规范性定期进行监督;对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对员工意见整改回访情况进行监督。由于公开及时、监督到位, 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在领导和员工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连心桥”。
三是注重关口前移, 依法加强维权监督。为了逐步完善劳动保护监督, 成立了劳动保护监督组织, 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 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完善机构、落实制度的基础上, 不断加大维权监督力度, 使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效能得到充分体现, 劳动争议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发生率为零。在维护员工安全环保合法权益方面, 作出了不懈努力。夏季为员工配发防晒霜、太阳帽、绿豆、白糖, 在门岗安放遮阳伞;冬季为环卫工、保安人员发放防滑鞋、棉大衣, 有效改善了员工劳动条件。一位员工感慨道:这是夏送清凉冬送暖, 雨天送上一把伞, 真是关怀到家了!
四是尊重和维护员工学习权益。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以会代训、以练代训、以比代训等多种形式, 不断强化员工学习、培训, 加快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支队伍,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选才、育才、用才机制, 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 中心内部举办培训班64期, 参加外部培训班195期, 开办专题讲座41期, 开展素质培训、技术比武, 共培训管理人员1754人次、技能操作人员4561人次, 共培养出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操作岗位明星167人。
三、抓住关键点, 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注入了情感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 为员工送去亲情化、人性化关爱, 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加速器”。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 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员工, 发展依靠员工, 发展成果共享, 建立了“送温暖”等长效机制, 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建设稳定和谐社区注入了情感动力。
一是建立“送温暖”长效机制。为使困难员工早日脱贫解困, 成立了困难员工帮扶基金会, 制定出台了《“送温暖”基金管理办法》、《困难员工动态帮扶办法》, 逐年增加慰问金投入, 并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党政工团共同参与, 明确要求, 落实责任, 齐抓共管, 形成了困难员工帮扶体系。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包保制度, 每名中心领导与4户、每名科级干部与1户特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并签订了帮扶协议, 经常登门看望, 关键时刻送去帮扶金, 协调解决家庭难题, 努力做到政策宣传到户、信息服务到户、先进文化传播到户、送温暖办实事到户, 先后捐款76.07万元, 为社区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 多次获得油田“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是改善一线员工工作、学习条件。重点对门岗房、办公室、活动室、生产及办公机具逐步进行了改善, 建立了小图书室、小餐厅、小药箱, 补充了报刊图书, 为20个小区的门岗房安装了空调, 并投资解决了基层员工通信、饮水、工后洗澡洗衣等难题, 岗位环境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三是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在坚持每年一次体检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了疗养指标向基层一线员工和生产骨干倾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环卫工的绩效工资, 给在岗的环卫工在原有绩效工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0~300元。在月度考核中, 被评为优秀环卫工的员工再奖励100元并通报表扬, 彻底改变了过去环卫岗因待遇低, 没人愿意干的被动局面。
通过开展劳动关系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 中心多次在油田社会化服务考核中名列前茅, 获得局级以上荣誉80多项。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配套政策履职尽责, 加强民主管理, 依法维护中心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实现了员工、社区的“双赢”与和谐, 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 社会效益、经营业绩不断提升, 整个社区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摘要:近年来, 企业围绕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为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文章以中原油田第一社区管理中心为例, 从建立保障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三个方面入手, 论述了油田企业在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稳定和谐社区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经验。
创和谐社区 促稳定就业 篇3
一、保持充分就业态势,为创建工作定好型
“如果没有社区这个大家庭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家的日子肯定是过不下去了。”下岗职工罗维鹏如是说。罗维鹏原在桂林市第二机床厂工作,2010年失业后,一直在家待业,妻子有病不能工作,社区通过“一对一”帮扶使他成为了秀峰区协管员。据统计,社区内登记失业人员171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169人现已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要想保持充分就业态势,必须准确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状况。对此,社区制定措施:一是建立失业人员就业意愿需求台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服务窗口首次接待失业人员时,就通过职业指导,协助有求职愿望的失业人员办理求职登记,及时做好相关台账,使辖区内本地户籍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季度更新,始终置于动态管理之中。二是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在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用工调查的基础上,在每个企业确定一名联系人,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劳动保障工作站第一时间得到企业岗位信息。社区内8家企业为失业人员提供了50个岗位。同时,劳动保障工作站还与其他社区合作,互相交流空岗信息,先后收集100余条空岗信息供失业人员选择。在区、街道组织招聘活动时,提前张贴通知,组织有求职意向的失业人员参加各级招聘会10余场,为24名失业人员成功推荐就业。三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一户、一卡、一策”帮扶机制。坚持每月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一次,及时掌握其家庭情况、就业情况等,动态更新就业信息台账。对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其就业意愿量身设计就业方案,重点确定一对一帮扶、参加培训工种、推荐就业渠道及成功就业的时限。
二、凝聚社会力量,为创建工作搭好桥
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不断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是百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抓就业再就业这项“民生工程”中形成的共识。社区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不断把工作向社会延伸,通过依托社会“三支队伍”(社区居民小组长队伍、社区党员队伍和社区企业单位劳资员队伍)来促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一是让辖区居民小组长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针对社区56名居民小组长遍布社区各小区、各庭院、各楼栋之间,平时与群众交流沟通频繁、了解群众思想深入等特点,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各居民小组长的作用,为失业人员“找岗位”“谋出路”。社区居民小组长先后协助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7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二是让辖区党员干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点灯引路。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作用,社区把辖区下岗再创业党员的成功经历作为宣传教育和激励下岗失业人员走自主创业道路的鲜活教材,通过他们的典型事例宣传,来帮助援助对象转变就业观念,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做法已成为社区一扇流动的职业介绍窗口、一条党员连接群众的强劲纽带。目前,百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先后与80名党员帮助165人实现了再就业。共产党员李承志就是在社区的帮助下创建了一家诚信家政服务公司。现在在他的带动下社区5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的愿望。三是促使辖区企事业单位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坚强后盾。百梓社区针对辖区私(民)营企业多、企业用工量大的特点,先后与3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驻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用工关系。不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等问题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共商就业良策。以社区名义与32家辖区单位联合成立了桂林市第一家“就业再就业工作协会”,推选了32名成员名单的工作人员担任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协会信息联络员,及时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供用工信息需求。如桂林市肯德基公司,自从担任社区再就业工作协会信息联络员以来,热心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提供各类服务,在得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高平珍因年龄较大又无一技之长一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为她安排了一个工作岗位。据统计,32家结对单位先后帮助229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夯实平台建设基础,为创建工作起好头
近年来,社区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搭建了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先后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建立了1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满足了工作需要,方便了居民办事。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社区在人员和硬件建设上着实下了不少工夫。一是在加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上下工夫。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岗位工作平均年限4年以上,全部持有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服务工作业务娴熟。二是在服务场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保障站大厅内配有LED显示屏,及时发布招聘信息、空岗信息以及其他信息,配备电子信息发布系统及自助查询系统,配置2台专业办公电脑以及打印机和办公电话,社区保障站充分合理运用各类设施,为失业人员提供各项服务。同时,社区保障站工作经费由街道、社区统筹保障,确保与服务对象数量及服务质量相匹配。三是在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上下工夫。社区保障站通过ADSL方式与市、区、街道实时四级联网,数据库共享,形成了上下贯通、条块结合、内外相连的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制度、目标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用制度兑现服务承诺。
四、落实就业政策,为创建工作铺好路
社区把落实政策推动就业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要手段。一是让就业扶持政策家喻户晓。通过板报、宣传栏,在居民服务点设立咨询点和上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使辖区居民和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创业扶持等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二是及时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利用社区宣传栏、LED屏发布换证领证通知,收好申请材料集中到街道保障所打印,减少了失业人员的办事程序,对失业金申请、各种政策的享受认真记录在就业证上。三是准确做好各项扶持政策的初审工作。在对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失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做到一个不漏通知到位,在为符合政策的失业人员办理好相关手续的同时,对不符合享受政策的失业人员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截至目前,累计有145人享受社保补贴,16人享受失业金大龄延长,37名征地人员享受相关政策。四是大力做好落实政府培训补贴政策的组织推荐工作。跟踪了解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培训,2014年推荐了29名失业人员参加面点、插花、育婴师、创业、刮痧、中式烹调、电脑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五、创新人本服务理念,为创建工作谋好篇
注重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稳定 篇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与准绳,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企业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文化主体地位;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劳务中心工作的实践证明,心理和谐凝聚力量,心理和谐促进稳定。
一、以人为本,动态把握职工思想
劳务中心面对的是离岗退养这一弱势群体,他们有的由于健康原因,有的为了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原因离开岗位,日常生活涉及的大多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一些在一般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离岗退养人员中就可能引起较大反响或波动,比如历史遗留的种种问题、物价的涨幅、子女求学就业、本人患病、家属求医、工作无着落、甚至股市的涨跌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的“导火线”。这一切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心态的失衡所致。
以上种种,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动态掌握职工信息,突出“三个性”,即及时性,第一时间掌握职工动态信息,及时反馈信息;针对性,针对不同困难群体,采取个性化操作;持久性,坚持对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的工作跟踪,努力构筑与离岗职工密切联系的桥梁,不断拓展与离岗职工密切联系的内涵,互通互动,始终保持和维护好与离岗职工联系的主线。
实行职工信息变化的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解难释疑和沟通疏导工作。日常工作中,我们把职工情况分为三类:一类是重点职工重点抓,跟踪管理;另一类是次重点职工,我们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关心;再一类是一般职工,对这些职工进行适时联络。针对职工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与职工的沟通和交流,把企业的关爱及时送到离岗职工的心坎里。
二、细化管理,彰显人本服务理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到精细化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做到知职工情、解职工忧、暖职工心。
早在2009年底,劳务中心对责任管理组根据三厂整合后的实际进行了再组合,打破管理组原来以三厂为基础各自组建的格局,重新划定责任管理区域,设置管理责任组,以拓展责任组长与离岗职工互相熟知度,实现职工各类信息动态沟通与把握,明确总体工作思路及责任区管理工作的定位,要求责任管理必须坚持以促进心理和谐来夯实稳定工作基础的原则。
为使责任管理区的各项工作更趋完善,中心保障部和综合办在年初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修订和完善中心的有关规章制度;根据不同岗位,修订、细化岗位职责;启动上下区域联访工作办法;规范各类工作信息的反馈及汇总。在此基础上,完善日常工作月度考评和季度百分考核,把个人业绩和效益挂钩,进一步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精细管理,首先在练内功上下功夫。练内功,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离岗职工思想活动趋向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以情动人,在坚持“四心”即热心、耐心、诚心、细心;“两服务”即为离岗职工服务、为改革服务的基础上,提倡“用心”与“恒心”,用心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稳定职工思想的工作做圆满;持之以恒地把离岗职工的心理和谐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抓手,凝聚人心,确保稳定。
工作中,坚持信息的动态把握,与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到“三个必访”:对新进入中心职工必访、职工困难或患病必访、职工家庭有重大变故必访;坚持“听、带、疏、帮”的四字工作法。听,就是倾听职工心声、呼声;带,就是及时反馈职工想法和要求,把“疑难杂症”带到每周管理例会上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或措施;疏,就是针对职工的各种疑问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帮,就是尽力对生活困难的职工或就业困难的职工提供帮助。
劳务中心坚持面对面家访,做到“四有”:访前有准备,访中有措施,访后有跟踪、有备案,从而保持了与离岗职工互动畅通的联系通道,为动态把握职工情况变化,及时落实帮困措施,提供了信息平台,较好地将中心“以情动人、温暖人心”工作落到了实处。
劳务中心注重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始终把握好情理之度,凸现雪中送炭之情,就是在职工最困难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身边,维护稳定,构筑和谐。
三、任重道远,构筑和谐企业新局面
当前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目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劳务中心的工作从原来的安置富余人员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从传统的管理到运用计算机管理,从行政管理到情感管理,从单纯的解决职工困难到促进职工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环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只是处于初级的尝试阶段。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职工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等长效机制,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二要不断提高情感管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职工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换位思考,产生相互理解、认同与宽容,真正与职工交朋友;三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职工学会心理调适,塑造阳光心态,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提高职工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篇5
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即日起成立涉检网络舆情领导小组,组长由检察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检察长担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科室内勤为信息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办公室,负责舆情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科室内勤负责本科室负责办理的案件舆情的评
估、预警、网络搜索和舆情汇报。
二、开展涉检雨晴风险评估
对办理的自侦、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明行检查、控告申诉等各类案件全部纳入办案风险评估体系,办案人员在办理每起案件的同时,对案件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办案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涉检上访、矛盾激化、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案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重点对可能引发涉检上访、激发社会矛盾等风险进行评估;对重大敏感案件、涉众型案件,社会关注的案件,要重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对不同诉讼环节的重点案件给予关注。如在侦查环节确立“拟作不立案、撤销案件”;在审查批捕环节,确立“拟作不批捕或被害人不服侦查机关不立案决定,检察机关同意侦查机关不练的案件”;在审查起诉环节,确立“拟作不起诉、不予抗诉决定的案件”等为风险关
键点。
三、建立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
对于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重大敏感案件的办理、可能引起境内外关注的突发涉检舆情案件,应事先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炒作的社会影响,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应对媒体炒作的宣传预案和对外宣传口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密切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
四、发挥检察宣传的整体效应
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构建检查新闻宣传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协调调动新闻媒体力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检察队伍新风貌、检查工作新业绩和检察改革新措施,树立检
察机关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推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 篇6
新疆是我国西部边疆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兄弟省区的大力帮助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年新疆的和平解放,使各族人民政治上翻身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经济上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严厉打击影响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三股势力”,这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也是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自治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提高加强民族团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
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搞好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
1点和长处,只要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取长补短,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从历史看,“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凡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时候,社会就安定,各民族人民就安居乐业,凡是民族之间闹纷争的时候,社会就动荡,各民族人民就遭受苦难。新疆解放以来的实践也说明,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民族团结出问题,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时期,摆在新疆各族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促进新疆的振兴和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尤其要切实把握好各方面机遇,用好国家给予的各项政策,抓紧实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动员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共同奋斗。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更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加强民族团结,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就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这是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自觉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新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政策,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如果离开了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通力合作,要搞好新疆的开发建设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加强民族团结是维护稳定的需要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这是新疆的第一位大事,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宏伟目标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多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党组织正确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收到了一定效果,保持了大局的稳定。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还存在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国际反动势力加紧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把新疆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公开支持境内外的民族分裂活动。境外民族分裂组织加紧对新疆进行渗透,他们利用出版报刊、办经文学校,收买出国朝觐人员等各种手段,大肆进行分裂活动。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际反动势力相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采取隐蔽或公开的形式,进行反动宣传,建立反动组织,网罗反动骨干,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甚至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制造**和**。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使我区的稳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严峻的 挑战。历史的经验证明,团结是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使分裂分子无机可乘,无空可钻,才能真正保证社会政治的稳定。可以说,在新疆各族人民亲密团结的铜 墙铁壁面前,一切敌人都会碰得头破血流,他们的罪恶目的是永远不会得逞的。
三、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从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祖国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特别是近100多年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外国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疆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历史就是新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斗的民族关系发展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共同的理想每个同的事业,共同的利益,把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情同手足,唇齿相依,形成了亲密团结的优良传统。今天,进一步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就要继续深入开
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这是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自觉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新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政策,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认同)教育,这是我们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而开展的一项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教育活动。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要使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要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维护新疆各民族的大团结,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是我们新疆长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团结的大敌,是分裂**破坏的根源。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保持新疆稳定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
民族分裂分子,才能取得反分裂斗争的伟大胜利。对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新疆社会稳定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始终对“三股势力”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击、严密防范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非政府组织、利用互联网等手段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粉碎了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图谋,取得了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大胜利。但是,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尉犁县交通局妇委会
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 篇7
近年来,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不断出现, 其中包括新旧体制转换问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价值观等问题, 都为职工队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工会组织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 把促进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辩证统一起来, 教育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妥善协调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 在劳动合同签订、厂务公开、安全生产管理、职工权益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都作了很好的典范, 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
2. 创建和谐企业, 融洽职工情感。
工会是职工之家, 有困难找工会, 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更有它丰富的内涵。救急解困, 是企业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融洽职工情感, 创建和谐企业的一条途径。企业工会在落实困难职工多项救助的同时, 还要做好政策的宣传, 让职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会组织的救助标准, 做到人人知晓, 使救助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把工会组织送温暖活动常规化。
首先, 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理顺职工情绪。工会要主动关心职工的切实利益, 在关系职工休假、安全、劳动保障、工资增长、医疗保障等具体事项上积极介入, 理顺职工情绪, 化解矛盾,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其次, 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为目标, 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和管理, 不断拓展民主管理渠道, 努力为职工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促进企业持续、较快、有效、和谐发展。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等法律法规, 逐步建立起协调劳动关系制度, 处理好职工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工会组织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创新工作思路, 为企业民生工程出谋划策;同时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关心爱护, 当发现企业有违法侵害职工权益时, 要反复沟通, 协商解决;在职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时, 企业工会要寻求上级工会各安监、人力、劳动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 妥善调解矛盾;在设立企业法律顾问, 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的同时, 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和守法教育, 让职工知法、懂法、守法。
第三, 工会组织要切实为员工办实事, 让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使职工充分分享改革发展的物质利益, 同时还要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工订报刊、办简报, 占领职工业余文化阵地。大力宣扬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运用承办比赛、举办婚礼、作品展览等方式搭建平台, 为构建和谐企业开拓渠道。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坚持正确的引导, 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宣传力度, 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职工培训等活动, 使每位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培训, 在自己的岗位上有进步、有盼头、有前途。通过举办技能大赛, 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从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 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 建立职工职业发展制度, 使职工培训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支持企业和谐发展。继承发扬国企的优良传统,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工会通过开展合理化提案制度, 广泛发动职工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打破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 解决企业的难题,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为构建和谐企业,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坚持把劳动关系和谐创建作为关键工作来抓, 坚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点上, 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 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 以利于依法调解处理劳动争议, 及时化解矛盾。依法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通过开展劳动竞赛, 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适时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质量竞赛、安全竞赛等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增强职工凝聚力, 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对于下岗失业、生病意外等原因造成的极少数职工生活困难的情况, 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救助机制, 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切实实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
4. 制定适合企业持续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是职工因其向所在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酬劳, 实质是一种公平交易。在这里, 企业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购买者角色, 职工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出卖者的角色。薪酬则是劳动或劳务的价格体现。所以,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尤其重要。要使薪酬制度合理合情, 工会组织必须介入参与薪酬标准的制定、违规的处罚、级别差距等事项, 在工作源头把劳资关系的隐患消除, 创建职工心情舒畅、企业经营兴旺、互惠互利的和谐企业。
5. 完善厂务公开制度。
抓好信访稳定构建和谐矿区 篇8
关键词:信访工作;信访稳定;和谐矿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66-02
信访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煤矿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产生的深远影响。要明确维护稳定就是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就是在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煤矿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只有创建一个平安、富裕、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才能促进煤炭企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一)对症施治,突出五项重点保稳定
一是抓导向。抓信访工作要叫响两句话,就是无理越级集体访不行,有理越级集体访也不行;无理取闹不行,有理取闹也不行;必须双向规范,抓好干部规范,对不负责任的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对有理有序上访的群众,要满腔热情地接待,认真解决问题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工作实、民心热”。
二是抓排查。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是从源头上减少职工群众上访的有效途径。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实现由“救火”向“防火”转变,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力争区队不漏班组、班组不漏人。对群众最关心的事和问题要及时发现,准确掌握,超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三是抓调处。着力在改进工作方法上求实效,由倾力抓“上访”向抓初访,提高一次性办结率转变。对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解决工作,应让“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重复访,控制越级访。
四是抓积案。在抓好新发生信访问题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抓好信访老户的清理工作。
五是抓实事。以民为本,制定任何措施,都以群众利益为准绳。
(二)实处入手,规范三项责任机制保稳定
一是双向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各类信访案件深入分析,制定双向追究责任。实行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各级领导干部,一手抓闹访、缠访、无理访的人员。
二是领导干部下访制。要摒弃过去在办公室等待接访的被动做法,将工作窗口前移,坚持主动下访调处,严肃接待纪律,明确接访责任。
三是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制。各分管副矿长对所分管的区队、专业科室信访工作负全责,各区队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做到严格考核,责任到人,确保大局稳定。
二、坚持信访稳定工作的“四大转变”,确保全矿可持续稳定
(一)由“被动接受难题”向“主动寻求突破”转变
要把信访稳定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明确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抓在手上,不断强化管理职能。提升对不稳定因素的掌控能力,推进信访工作由“被动接受难题”向“主动寻求突破”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主动地把职工群众的情绪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职工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追求”,对涉及稳定信访的重大问题,敢于面对,敢于决策,敢于解决,敢于负责,敢于承诺,调动各级部门抓稳定、促发展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矿、科(区)、班(组)各级领导干部维护矿区稳定,建设和谐矿区的强大合力。
(二)由“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转变
着眼于治本控源,树立和落实积极的稳定观,在建立健全矿、科(区)、班(组)三级信访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加大矛盾隐患超前排查的力度,实现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的转变。坚持排查“不断档”,动态摸排“不间歇”,摸民情、察民意、解难题、办实事,使矛盾纠纷稳控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三)由“就信访抓稳定”向“站在全局抓稳定”转变
推进信访稳定工作不能只从单一角度出发,应把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主线,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
(四)由“怕访堵访”向“依法依规办访”转变
应把规范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职工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职工群众合理的要求予以保护,违法行为依法处置,让步不让原则,有效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同时,教育干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正确对待上访职工群众,真心实意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积极开展依法信访宣传教育活动,确保矿区和谐稳定
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9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
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在今后五年实现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的新突破这两大主要目标。其中,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是构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20日,市委专门召开了建设“平安**”动员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对《决定》中目标任务和各项保证措施的细化和实际安排,充分体现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的要求。“平安**”建设中所包含的实施生活平安、从业平安、社会平安、基础建设等四项工程,都是与转型振兴相辅相成的。没有“平安**”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全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突破,也就没有转型振兴的新突破。
我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社会事业发展及思想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全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突出,下岗职工较多,困难群体较大,历史包袱沉重,社保体系不够完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虽然转型振兴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最落后、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就业问题最严重、历史遗留问题最集中、群众生活最困难的地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平安**”,就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进转型振兴的强大合力。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对建设“平安**”工作的认识,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法工作。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政法工作,使之更好地适应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还是开展对敌斗争、打击和预防犯罪;无论是落实公正执法、一心为民,还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整体素质,都要与转型振兴的目标相一致,都要与建设“平安**”的实际相协调,都要与实现政法工作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做好稳定工作,建设“平安**”的工作基础是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这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从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拖欠工资、房屋拆迁、企业改制、非法集资以及涉法上访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进行化解。从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三、坚持预防为主,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是省委的重要部署。我市也提出了争创“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紧紧抓住“三个防止”(即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防止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治安灾害责任事故)、“三个减少”(即实现全市刑事发案减少;群体性事件减少;突出治安问题减少)和“两个提高”(即社会治安状况评估结果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提高)的刚性指标,从增进全社会的和谐有序的长远高度,广泛开展“三级联创”,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作为政法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要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必须坚持
秉公执法,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从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在全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排除对司法的各种干扰,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五、坚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平安的环境是幸福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平安的环境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建设“平安**”,就是要为人民生活幸福和全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打造让群众生活舒心、让生产者和经营者安心的环境。建设“平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个部门和单位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法机关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广大政法干警是“平安**”建设的排头兵。要自觉的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职责,一手抓对各种犯罪的严厉打击,一手抓对国家、集体、人民群众财产和安全利益的保护,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都要抓好这项工作。中省直部门、各种所有制企业、群团组织以及全社会都要参与。全市193万人民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平安**”建设的任务就能如期完成。
【社区和谐稳定】推荐阅读:
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12-03
社区和谐08-24
企业社区共建和谐07-16
和谐社区参与09-14
和谐社区作文10-24
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05-24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11-19
和谐邻里精彩社区作文06-01
共创和谐社区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