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2024-11-19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精选10篇)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1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其中《决定》特别强调,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这是站在时代的、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对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认清形势特点,适应时代发展,充分认识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从城市社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来认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四个多样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方式也正发生从“单位”到“社区”的变化,以居住地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社区成为我们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在城市对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社区去贯彻 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反映,推动城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要靠社区组织居民去实现。只有把每一个社区的工作都做扎实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要从社区居民成份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来认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低收入地区流入高收入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社区,生活在社区,对社区有着自己的利益需求,如何融入社区是个大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就业呼声强烈,急需社会的各种救助;老年化趋势的加剧和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生理、文化和交往需求,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离退休企业职工,在切断与原有单位的关系后,迫切需要重新与社会建立新的联系,还有未成年群体和部分先富群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都不容忽视。社区居民成份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通过加强社区的努力,重视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缓和不同群众的矛盾,引导不同群体和谐相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政治保证。

要把党的社区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构建 城市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党的社区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居民群众去落实。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区和谐的表率。要扎实推进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组织活动的新方法,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要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构建和谐社区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密切相关。要时刻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带着浓厚的感情、深厚的情谊做群众工作,切实做到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从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切实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

三、加强社区文明建设,繁荣社区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区和谐文化是建设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基 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区和谐文化要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社区图书室、徤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等基础设施。要依托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增强道德认同感,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要从实践活动抓起,结合重要节庆和纪念日,开展必要的社区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境界。

要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是增强社区成员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是社区文明程度和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做好发动宣传工作,把社区愿意奉献爱心和力量的单位及人员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要积极动员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人群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全社会做好表率,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社区基层组织要切实承担起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责任,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 帮助,为社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

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强化社区公共服务。为人民提供满意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惠及全体社区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大虚拟财政资金投向社区公共服务中的比重,调整虚拟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的虚拟财政资金投向社区公共领域。要改进社区管理方式,把社区管理与社区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特别对居住在社区的流动人员要由排斥、防范、管制,转变到公平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围绕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自助和互助服务,为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 难提供服务;支持和鼓励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使社区居民在参与各种组织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帮助。要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的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洗衣、维修等社区服务,通过服务网络的建立,使社区服务不断完善。

五、加强“四项机制“建设,维护社区稳定,为创建和谐社区奠定扎实的基础

要完善和强化街道调处网络体系。加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道“四位一体”调解中心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整合调解资源,拓宽调解领域,使人民调解工作的触角不断向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延伸。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把懂法律、懂政策、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矛盾调处组织中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队伍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通过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益、效力和公信力。

要敞开大门迎接群众诉求。没有良好的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就没有没有依据,利益调处机制就无法保证,权益保障机制就成了一句空话。街道办事处处在群众诉求的一线,民意表达渠道的源头,源头通了、渠道畅了,就能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由下向上集中,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敞开民意诉求大门,要着力推行街道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和联系群众制度,搭建起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确保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反映和处理。要教育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要有拳拳爱民之心,主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耐心细致地听取群众诉求,让民意充分表达,充分反映,力争把民意表达在街道,矛盾化解在基层。

要想方设法调处化解各种矛盾。要建立矛盾调处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限期解决问题,及时消除隐患。要高度重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积极探索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和长期积累的问题,要重点研究解决。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2

一、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可以为构建全民终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首先, 开展社区教育, 可以有效弥补普通国民教育体系缺失与不足, 能够使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 从而提高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整体素质, 推动社会的进步。其次, 开展社区教育, 可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发展不仅与硬件设施相关, 同时还与社区成员的人文素质、文化程度有着重要关系。开展社区教育使全员都能接受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涵养, 人人为建设文明社区发光、发热, 贡献自身的力量, 从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 开展社区教育, 能够推动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及人文基础,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良好的社区教育促进了社区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促进了家庭和睦, 社区的和谐, 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可以将“人口包袱”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温床,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推进社区教育的具体措施

1.不断探索社区教育的制度, 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撑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人们的学习方式、内容丰富多样, 富有弹性。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 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 才能切实促进社区教育的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 目前试行的学分互认、个人学习账户、学分银行等办法, 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制度能够促进社区教育的开展、利于社区居民进行终身教育, 对公民参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其他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成果进行了记录与认可, 使公民的学习经历不断累积, 从而激发终身学习的欲望, 使公民得益于继续教育, 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自动自发, 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丰富教学形式, 整合教育资源

目前各地开展社区教育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 在实践中, 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可以利用当地学校教育资源, 有很多地区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社区教育, 让居民重新走进校园、参加教育培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等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社区自身也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将较为分散的资源归纳分类, 并加以开发和利用, 做到科学整合, 横向联合, 纵向沟通, 加强交流, 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社区学习体系。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 寻求开展社区教育的新途径, 拓展社区教育基地, 如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开放社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文体中心等, 充分利用社区设施, 使社区教育向周边地区辐射。

3.丰富教育内容, 满足全员学习需求

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对学习的需求, 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更为全面, 这也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社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它能提供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一些教育内容。在实践中, 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 开拓教育资源, 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从而满足居民的需求。从人群类型来看, 对于孕妇及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等弱势群体所进行的教育: (1) 对于孕妇开展以优生优育、婴幼儿护理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2) 对于老年人可开展以营养保健、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3) 对于残疾人及下岗失业人员等, 可开展以道德规范、文明礼仪、职业技能等为主的教育内容, 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实现就业, 在工作与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滋润心灵, 感受到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此外, 还可以开展家庭美德、社区公德、文明生活、家庭理材、环保低碳等专项内容的培训, 让居民切实感到社区教育的有用之处, 提高社区居民的自豪感。

三、小结

开展社区教育,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它是一项群众性的、具有公益性的事业, 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 从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晓, 李志成.社区教育推进与学习型社会构建问题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年3期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3

摘 要: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发展和素养提升的平台,其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着力探索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的构建模式,梳理部分品牌活动,以求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85-02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观念革新,借鉴香港、英国及美国的书院制住宿制度,在住宿学院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汕头大学提出“学生社区”新理念,重新认知和定位宿舍区功能,打破传统按院系或年级的住宿模式,践行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混合住宿模式,构建学生宿舍新模式,树立学生社区理念,强化学生社区氛围。

本文将结合汕头大学学生社区文化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大型系列项目活动的梳理来阐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模式及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于同一区域的人群。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特定区域,它不同于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区,它包含了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区及附属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学生食堂、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及公寓、宿舍区的各种商业服务网点[1]。学生社区强调以学生宿舍为核心内容的学生住宿区域的规划、管理以及建设问题。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个体宿舍、整个宿舍区域内共同生活、学习、思想交流、行为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社区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及灵魂[2]。学生社区不仅仅是生活起居的场所,还应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平台,更应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阵地,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建设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区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强客观认识能力,完善自我批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3]。由此可以见,学生社区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学生发展和素养提升的平台。吴俊泉提出:“学生社区文化具有休闲娱乐作用、陶冶教育作用、凝聚融合作用、激发鼓励作用。”[4]

二、汕头大学建设校园文化平台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汕头大学提出“学生社区”新理念,重新认知和定位宿舍区功能,推出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并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用品牌活动为支撑,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采取工作坊、名家讲堂等载体,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汕头大学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的校园文化平台下,有诸多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索及实践,本文将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模式进行阐述,并选取部分代表性活动进行梳理。

(一)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模式

在汕头大学,学生社区突破了院系、年级的划分的限制,以宿舍区为单位构建社区理念。为探索学生社区工作模式并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融入其中,汕头大学推出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并以此为校园文化平台,大力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下面包括学生处统筹系列活动、宿舍区辅导员办公室统筹系列活动、辅导员立项系列活动、学生立项系列活动等五大模块。其中,辅导员立项活动,以工作组的方式进行立项申请,突破了原来院系辅导员的概念,整合校内人才,从社区学生的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项目申请、管理、执行及总结等。学生立项系列活动,旨在建立除传统的学生组织之外的活动平台,以学生自主申报、学校评审立项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平台,提供机会,让社区内更多学生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及领袖能力。

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内容涉及健康、规划、学习、时间、人际、情感等方面,为社区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提供全面支持,加强学生社区的教育培养功能。此外,还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在社区文化平台下进行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新渠道。

(二)学生社区文化代表性活动分析

1.“思辨进行时”系列活动

为汲取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空间,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掘潜在优势,发展思辨能力,培养大学生思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思辨进行时”系列活动包含思辨训练坊、思辨讲坛、思辨沙龙、思辨书友会等各项活动。思辨进行时之名家大讲堂·马鼎盛等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也被校内外媒体广为报道,约有三千余人次参与该系列活动,有效的培养大学生思辨意识和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莘莘学子与大师对话,培养有效思维的能力。

2.大一新生修炼全攻略·生活篇

为帮助大一新生应对初入学的各种困扰、茫然等,特推出此项目,旨在帮助新生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同时学习认知自我情绪以及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促使大一新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扩大人际交往半径,明确自己的方向,为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此项活动采取了讲座、团体辅导、讨论交流和情景模拟表演等方式,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采取了全天培训,且室内室外活动相结合。此项活动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融洽社区氛围。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及能力

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构建了人文社区,开展系列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艺术表演与鉴赏能力,培养了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构建了创新社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整合思维能力培养;构建了活力社区,进行了时间管理培训、领袖才能训练,情商提升训练;构建了和谐社区,培养沟通能力,进行情绪管理能力训练,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及能力。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通过学生立项系列活动,由学生自主申请,自由组队的形式参加,打破了专业的限制和院系的鸿沟,构建了除传统学生组织之外的新平台供学生锻炼及提升自己,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并且,社区文化活动(学生处统筹系列活动、宿舍区辅导员办公室系列活动、辅导员立项系列活动等)注重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在活动内容、组织环节等各方面对学生能力培养给予全面支持,做好课堂外能力培养的延伸及深化,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三)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开放性思维

在学生团队组建过程及学生参与活动中,强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的背景的相互融合;在活动内容中,突出学科的交叉,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学科。混住模式让学生在打好本专业基础的同时,眼光不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而是能够和更多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拓宽知识面,开阔思路,从而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也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交叉领域里,比较敏锐地提出那些有可能成为科学发展的生长点的课题,并能比较明确地论证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实际的可行性等等。从而最终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开放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荆晓燕,谢怀敏,朱妍洁.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2011,(28):52-60.

[2]李瑞.以品牌活动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为例[J].新西部,2011,(12):177-178.

[3]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88-89.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4

积极推进校园警务建设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去年6月公安部部署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在校师生的保护,共侦破涉校刑事案件XX件,查破涉校治安案件XX起,打掉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团伙XX个XX人,及时侦破了XX镇XX中学学生陈某被杀案等影响较大的恶性案件。通过选派法制副校长、设置治安岗亭、施划交通标志、加强安全检查等多种措施,强化了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初步构建起了全时空的治安防控网络,取得了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初步成效。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影响我市校园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形势还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两抢一盗”案件和社会不良青少年到校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是涉校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二是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校园周边交通标志不全,非营运车辆超载接送学生等是导致涉校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是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薄弱,专职保卫缺乏,消防设施老化等是校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四是校园周边环境较差,一些网吧、影视厅、商店违规经营,为学生上网提供食宿,播放淫秽暴力影视片,销售宣传暴力和色情的书刊、玩具等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今年4月和5月,公安部、省政府先后在德阳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德阳市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的经验和做法。下面,我就全市公安机关学习借鉴“德阳经验”,深化“八条措施”,加强校园警务建设作一发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警校共育工作作为执法为民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

学生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安全和谐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一个学生承载了父母乃至整个家庭的最深厚[找材料到好范文 fwsir.com-fwsir.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的关爱和心血,如果学生在安全上出了问题,不仅会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还会影响学生背后几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发展为影响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全市公安机关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的安全,不仅仅是一般的治安问题和一般单位的内保问题,是牵涉到科教兴国、人才竞争的战略性问题,是牵涉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性问题,把忠诚警魂的意识体现到维护校园和学生安全的工作中,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历史使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安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重要份量,把执法为民的理念具体到维护校园和学生安全的工作中,像关心家人一样去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的主职之一,切实解决认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是内部问题,与公安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像抓中心工作一样去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校园内部及周边治安防控措施明显加强、防控机制有效建立、防控能力切实提高、交通秩序显著改善、消防安全有力保障的总体要求。

二、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切实把平安校园创建作为“平安江津”的重要载体抓好落实

今年是创建“平安XX”的第三年,平安社会是由一个个平安细胞构成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全市几千余所学校、上万余名教师、几十万余名学生既是创建“平安XX”的重要对象,也是重要力量,他们的安全直接辐射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和谐,他们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直接传递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对推动“平安XX”创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公安机关要把平安校园创建作为“平安XX”的重要载体,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协调配合,把创建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学校,分解到联系民警、辖区派出所所长、分管局领导,建立警校共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安内部各警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校园安全“七进”活动,努力实现公安部提出的“三下降三提高”目标,即: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或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涉及师生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学校火灾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涉校治安案件的查处率和刑事案件的侦破率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的防范能力明显提高;师生、家长对校园治安状况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健全机制,确保长效,切实把校园警务建设作为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社区警务、农村警务、校园警务是我市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我市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以社区民警、新型警民联系点防控体系为主要形式的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建设,在组织发动群众、灵通情报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减少案件发生等

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全市公安机关要在认真总结以上两个警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贯彻“八条措施”和“德阳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校园警务建设。一是建立好联系通报制度。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要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辖区学校联系,采取派驻民警、联席会议、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建立起双向互动的信息通报制度和平台,准确掌握辖区校园的治安状况,及时解决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问题。二是建立好公开监督制度。要按照“两公示、一监督”的要求,在校园及学校大门醒目位置向社会各界、在校学生公开法制副校长和联系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紧急报警求助电话,广泛向师生、家长发放警民联系卡,定期向师生、家长公布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和工作情况,接受师生、家长的监督。三是建立好宣传教育制度。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年定期到学校为师生义务开展法制培训和宣传,利用赶集、开学等家长集中的时期发放宣传资料,重点讲授防骗、防拐、防火、防盗、防毒等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建立好共同参与制度。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纳入综合治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同筑起维护校园平安的长城。五是建立好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八条措施”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和派出所评级的内容,把涉校案件发破案情况,火灾、交通事故情况,师生、家长的满意率等作为检验“八条措施”落实成效的重要标准,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引发的重大案件和安全事故逐件进行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突出重点,搞好结合,切实把打击涉校违法犯罪作为深化专项斗争的重要途径抓好落实

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等专项斗争,深入摸排社会闲杂人员到校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线索,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查,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禁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案件。要重点清查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消除后患,决不让其滋生做大,决不能让学校劣迹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少年串通一气,在学校称王称霸、以大欺小。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家长识毒、防毒、禁毒意识,共同打造无毒校园、无毒家庭。要结合正在开展的重点治乱工作,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热点、乱点、文化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坚决清除这些场所中存在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重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严厉查处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维护校园的安宁、保护师生的权益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积极借鉴“德阳经验”,深化“八条措施”,加快校园警务建设,全力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创建“平安XX”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5

树立“五个理念”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XX市局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树立“五个理念”,进一步拓展执法为民的思路和渠道,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用积极行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抓贯彻落实。一是加强服务理念教育。倡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寄管理于服务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群众满意;二是加强宗旨理念教育。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起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三是加强诚信理念教育。深刻理解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警察的信用是政府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四是加强法律理念教育。随着人民群众法律观念的提升,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牢法律工作理念,更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为民执法;五是加强形象理念教育。要求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良好形象,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篇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成为建设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规则和教育分配”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也为推进教育和谐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如何认识和谐教育

要理解和谐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既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又受和谐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的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教育利益关系。它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②”的有机统一,而且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收益”的有机统一,是人与人的获得教育利益的和谐。和谐教育的标准不仅包括四要素的实现与和谐,更重要的是应该包括实现教育收益的公平,而且教育收益的公平才是教育和谐的“灵魂”。由此,和谐教育的实质可以概括为“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则公正、教育分配合理、教育收益公平”的和谐统一。在五要素中,权利、机会、分配和收益是教育和谐的内容,而规则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

二、如何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和谐实现的途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责任政府科学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全面发展。它是将教育和谐、教育公平的思想可操作化、可实践化,是“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的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社会 篇7

从世界经济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 城乡一体化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 把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放在首位, 这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进程中, 城市的高速发展与农村的缓慢发展同时并存, 没有农民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必然产物,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是必然的趋势, 也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课题。

二、城乡统筹发展, 实施城乡一体化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政策方针, 我们要抓住机遇, 根据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要求, 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大胆创新, 尽快形成城乡发展的体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 不断完善规划体系, 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 构建和谐社会。利用十几年的时间, 在破除城乡体制政策障碍、统筹空间布局规划、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就业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本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体系和机制,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加强, 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策略

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 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 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 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 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 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 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

1. 发挥规划先导作用

首先, 应充分认识到政府主导编制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重要性。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形态, 人为地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虽然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后实行了在行政上的城乡一体化, 但在城市规划观念上仍然是以城市为中心, 按地域尺度规划层次结构, 如区域规划、城市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因此, 有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是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及其引发城乡关系转变的客观需要, 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应该是政府行为, 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其顺利执行, 需要各个层次的行政机制给予保证才能实现。其次, 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要强调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肃性。系统性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其中包括城镇发展规划、乡村发展规划及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必须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项专项规划。科学性和严肃性就是要提高规划水平, 强化规划管理。在提高规划档次和质量的同时, 注重城市个性的发挥, 要有特色;要注重规划的程序, 下级规划要符合上级的整理规划, 并报上级审批, 重大规划要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 形成决议, 要严格按照法律管理规划, 严格执行。

2. 深化改革, 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要加快户籍管理机制改革步伐, 进一步放宽城镇准入条件, 凡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 准予其在城镇落户,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等级管理制度, 逐步实现同户籍同待遇;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改革, 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办法, 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划经营;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份权设置方式, 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使农民的宅基地、房产等资产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 作为融资手段和创业资本;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充分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部门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 强化农村各项社会服务。

3.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建设好一批具有强大吸引力与示范

作用的中心镇和中心村,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国很多市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致, 发展中心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看, 领先发展一批中心镇与中心村, 形成强大的吸引子, 由此带动发展以此为聚核的一般城镇、中心村, 然后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是符合空间发展客观规律的。对于离中心城区较远、城市辐射较弱的乡镇, 应逐步带动, 共同发展。总之, 要强化空间一体化, 建立强大的空间吸引力, 切实有效的解决好村镇聚落分散、产业空间聚集度低, 农业集约发展滞后的问题。

4. 彻底打破低水平建设怪圈, 切实高度重视中心村与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战略问题, 又是一个战术问题;既是一个宏观问题, 又是一个微观问题。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必须在整个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大格局下, 彻底打破低水平建设的怪圈, 高起点地推进中心村和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通过中心村建设,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

5. 整合资源, 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达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要加快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和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预算, 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 逐步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市各部门实施的所有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 在编制规划、申报项目、组织实施时, 都要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切实解决农村建设项目分散点、分散投资、低水平建设的问题, 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还要积极探索走市场多元化投入的路子。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增强承载和辐射能力, 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 继而实现交通、供水、电力、燃气、信息、网络等城乡一体化。

6. 以人为本, 注重教育, 特别是成人教育, 加速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城乡一体化, 说到底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一体化、城乡劳动者素质一体化。从实现情况看, 农村和城市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人口素质。加速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过程, 实质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因此, 要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农村文明程度, 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这方面, 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城市教育发展的倾斜, 要注重打破教育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 研究制定城乡师资配置和相互融合整合的办法, 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 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等继续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要全面加大郊区经济、科技与教育三结合的力度, 只有加强政府统筹, 全面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这个“传送带”, 将科技成果、科技知识源源不断地向农村传送, 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7. 积极创造条件, 尽快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促进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

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的事实表明, 社会保障制度从工业拓展到农业, 从城市拓展到乡村, 最后走向城乡一体化。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必须致力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结构, 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与城镇社会相类似、相协调的农村社会保障。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一体化, 首先要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 即建立与城镇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保险法定化、补充保险市场化、救助保险社会化为主要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然后, 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的机制, 同时, 完善城保、镇保、农保三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可转换;最后, 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将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劳动就业管理体系, 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就业的平等。

8.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能源, 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在城区和农村都要实行定点、定时倒放垃圾制度, 实现日产日清, 全天保洁。兴建污水处理厂, 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 实现城乡污水统一净化处理。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生态环境, 建设高标准的农民新村。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实现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花中, 努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四、结束语

统筹城乡发展事关全局, 事关长远, 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既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 更需要具体的工作实施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真正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 构建和谐新社会。

参考文献

[1]齐永忠于战平: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中国都市农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3)

[2]胡新民:城市发展与乡村文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3]王振: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政策思考[J].社会科学, 2006, (7)

[4]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3, (1)

[5]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 2004, (4)

[6]高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5)

[7]黄晋太:打开统筹城乡发展大门的钥匙——二元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8]李萍陈志舟等著: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8

【关键词】当前结构与现状;困境与机遇;发展的新思路

一、当前利津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结构与现状

首先,利用黄河淤区资源,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消灭空白地段,鼓励职工承包户承包淤区土地来种植树木,挖潜育苗,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种,真正让职工看到实惠的同时又绿化美化了环境,使沿黄两岸初步形成了林木绿化带。特别是最近几年,黄委对淤区经济开发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发展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立足辖区实际逐步对部分淤区进行水利设施配套,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承包形式,逐渐形成了以经济林育苗、花卉、果树、蔬菜等作物相统一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使黄河淤区经济稳步发展,最大限度的调动承包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职工承包户和单位的双赢,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与黄河生态旅游经济相结合,创新种植、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使黄河淤区经济和景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建设标准和景观品位,努力打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逐步转变以往的种植经营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将淤区经济发展重新准确定位,对种植开发进行科学分析,广找门路,拓宽种植管理经营渠道,研发新的品种,有选择的种植发展经济苗木和景观苗木,优化种植结构,着力在经营效益、管理效益、品种效益、质量效益、景观效益、服务效益等几个方面做文章。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配合,同旅游部门共同牵手,充分发挥黄河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来共同开发利用和保护,有效的引入社会资金,实现黄河植树绿化投资的多元化。

三是,继续探索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我局为适应苗木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发展要求,专门成立了苗木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利津河务局苗木种植规划及标准,根据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进行整体规划,对景点合理布局,与山东大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有经济实力的公司进行联营建设苗木基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宫家险工到利津黄河大桥的近1000亩优质苗木基地已初具规模,因地制宜的引进了竹柳、法桐、国槐、白腊、红柳等20多个珍惜名贵树种,优化了种植结构,各种树木千姿百态,郁郁葱葱,走在黄河大堤上一眼望去就像是置身于绿色的林海,形成了高标准的10公里優质名贵树种的绿色长廊,横看成排,侧看成行,纵横交错,在美化绿化环境、改善淤区生态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成为我局淤区经济的亮点之一。

300亩荷塘争奇斗艳,一片翠绿,从河滩上走过飘来缕缕清香;沿着幽静的河滩路走到东关控导,漫步在千步柳荫路上,更是令人振奋,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再往前走就是近两年刚修建的被誉为“黄河第一栈桥”的十六号坝,风景更是这边独好;这些完美的秀丽景色,黄河滩区的奇特风光,从10公里育苗基地到示范工程的东关控导,到处都是生气勃勃,林海风涛的迷人景象。形成了从育苗基地到荷塘藕池再到“黄河第一栈桥”三点一线的城郊黄河生态公园,吸引人们驻足留恋,成了县城五万居民茶余饭后、清晨锻炼、休闲、散步、垂钓、休息、餐饮、野营、游玩的不可或缺休闲场所,为进一步打造黄河水利风景游览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利津黄河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随着我局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工程顺利实施,辖区内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要想打造更高标准、科学高效的生态旅游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的困难和局限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精”,要想打造高品味、高标准的风景旅游区,必须赋予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使我们的风景区富有灵气和文化蕴涵,我们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一些近几年修建的景点工程和种植的绿化苗木,政府点缀的也是注重形象工程,社会投资也只是重视经济效益,文化底蕴相对薄弱。二是前期投入资金缺乏,水管体制改革以后,水管单位经济创收能力减弱,各项资金不断规范,修建高标准的旅游设施前期投资过大,效益回报相对缓慢,现在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各景区建设前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和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的目的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我们水利部门投入的确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三是人才困乏,我们黄河水利部门,多年来的宗旨是注重黄河防凌防汛、水行政执法,确保黄河的安澜,保一方平安,而景区建设所需的高科技专门人才相对缺乏,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高效、生态、一流的黄河生态风景游览区建设就难以顺利有效地推进实施。四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科学管理需加强。多年来,我们黄河水利部门,由于工作环境、性质的限制,思想观念相对闭塞,虽然在维护防洪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河风景区建设的初步阶段还得心应手,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管理粗放和缺乏经验,对国家风景区建设的宗旨理解不够深刻全面,难以准确定位和把握。五是管理体制不相适应。水管体制改革后,管养分离,我们黄河水利工程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工程面貌等均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也只是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以维护保护现有的工程设施为主,工程管理和景点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以上这些,都是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打造一流的黄河生态旅游区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虽然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当前黄河生态旅游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挑战和机遇并存。 我局管辖区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口的东营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融合交汇,为东营地方和沿黄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国家黄蓝两大战略《规划》和黄委的部署要求,结合东营的发展优势,“建设黄蓝经济区,在黄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在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发展、在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我们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难得的歷史机遇,有机的融入两大战略建设中,意义非凡。

三、利津黄河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新思路

借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难得机遇,以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为契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进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大力发展沿黄两岸及淤区经济,恰逢其时,势在必行,努力使黄河经济,淤区开发,景观建设,工程维护,险点加固,旅游服务等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具体实施中着力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与地方市、县、乡镇协作共建的力度,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切实融入全社会生态经济建设之中。作为黄河部门要突出沿黄特色,打造黄河品牌,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黄河经济,全力推进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包边盖顶面积,对部分淤区进行水利设施配套,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逐渐形成经济林、花卉、果树、蔬菜、稀有品种等作物为主的经济产业体系,力争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三是淤区经济发展要围绕“让淤背区绿起来,美起来,实现风景区生态、淤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目标,对淤区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种植适生林带,可以有效的防止淤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四是按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规模加特色经营为方向,注重与工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林果、育苗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的提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运用高科技,打造品牌,提升质量

滩区、淤区经济发展要立足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经济作物、绿化美化林木为主,减少一般用材林,逐步取消粮油作物种植。提高科技含量,就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引进高科技人才,要和农林高校、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拓宽市场,本着长远规划、尽快实施,立足高标准、高质量、大投入、严管理、出效益的出发点,种植名、优、稀、特品种,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在依靠高科技的同时,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适应市场需要。

2.坚持科学开发,努力提升综合效益

坚持以河防安全为本,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优化结构、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综合开发,采取政策激励、增加科技含量、示范带动等多种措施,努力推进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黄河淤区是一笔宝贵资源,蕴藏着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现由土地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今年开始要把土地开发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搞好淤区土地开发,发展苗木、花卉,把大堤建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既是建设标准化河防的需要,也是保持工程完整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措施,更是促进沿黄旅游产业发展,构建黄河多元经济的战略措施。更新观念,增强信心,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淤背区特点的土地开发新路子。克服“重开发、轻管理”的思想,在管理方式上,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

3.借助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旅游经济

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与运营中一定要做到保护第一,正确处理好开发运营与保护的关系,凡是项目地进行项目建设,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进行。

做好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将动态控制和规划实施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可持续控制策略,兼顾近期与远期、部门与整体利益、黄河部门与地方政府以及工程维护等多方利益,统筹安排、全盘考虑、科学决策,形成规划一张图、决策一班人、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科学管理决策程序,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9

第一方面 公开“六项内容” 推进党务公开的落实

镇教委党总支在推行党务公开中实行“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把促进全镇教育工作的发展,作为开展党务公开的出发点。公开六项内容:

一是党总支全局工作和教委中心工作;二是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三是党总支组织建设;四是作风建设;五是制度建设。

六是党总支根据实际情况及党员、教师认为有必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二方面 做到“四个到位”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一是宣传发动到位:镇教委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区纪委文件精神,利用党务公开栏、有关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党员、教师正确理解并积极支持党务公开工作。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落实措施及内容,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三是公开形式到位:镇教委党总支将党务公开与政务、财务公开融合在一起,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是公开程序到位:对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形成方案,在公开前由党总支集体审核,及时调研和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接受群众监督。教委热点工作公开化,如:用人公开竞选,工程进行招标,教师评优、考核、晋级进行公示,全镇教师无异议后再上报。对学生的收费项目,教师填写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公开。

推进农村城市化 构建和谐新农村 篇10

——贵阳市南明区农村城市化建设探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广大农村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针对南明区的区情认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事情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势利导、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积极推进、逐步展开” 的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改造“城中村”,并结合城郊特点,利用南明河和龙洞河沿岸优势发展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发展,从而使农业增效增收,农民致富。同时坚持科学富农促进农民就业。关键词:城市化、科学致富、城中村、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广大农村“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错,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要。针对南明区区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南明区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探析:

一、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大力改造“城中村”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首先我们对南明区农村进行分析,南明区有农业人口2.9万人耕地面积只有20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不足0.1亩,农业人均月收入不足500元。农民收入主要靠房屋出租、外出打工。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大力改造“城中村”转变观念改变就业方式。势在必行。为此,2006年1月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即以规划为龙头,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势利导、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积极推进、逐步展开” 的工作思路,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真正达到农民市民化、就业多样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真正使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向城市化、现代化转变。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是清析的,目标是明确的,措施办法是妥当的、如果各乡村能全面落实政府的精神措施、并结合本村实际尽快付诸实施,全区“农村城市化” 改造就会在短期内实现,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实际,采取“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优先对地处繁华市区,被城市包围的村,完全有耕地的村进行;在实施重点工程的村进行;对地处郊区耕地面积不多的村,可逐步分期进行。云关村。木头村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结合龙油堡的整体规划,要列为优先改造的村,力争在一至两年内取得成果。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为加快南明区农村城市化建设改造进程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乡两级要指定两位领导新自负责这项工作。建全相应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及协调配合和领导这项工作,要严格按照贵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适度弹性,明晰城市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功能特色实施步骤,使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配套齐全,人居环境更加优化,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区政府要根据市规划院,所做的全市城乡,统筹具体规划方案,做好全区的项目规划。

区委、区政府要反规划审批城中村项目作为“三农”服务的重点工作来抓要求全区各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城中村”改造中,掌握好政策尺度,既不能出现一抓就实、一放就乱的不良局面,避免发生一抓就死、一放就松的不良局面,避免发生以“城中村”改造为借口占地圈地的不良现象,也不能出现因报建审批程序繁琐、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的不良结果。区政府要制定“城中村”改造的制度、规定、内容包括、总体要求、适用范围、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申报单位、改造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使这项工作有序进行。要通过“城中村”改造促进南明区的经济发展,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育,纠正不正之风,保障社会稳定提升南明的形象。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抓好农房的普查工作,并按期完成,由于各种原因,两乡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形势十分严峻,农民的收入绝大部分靠出租房屋取得。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区政府加大对农房普查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违章建筑坚持拆除,明确城中村改造,健康有序的进行。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好项目准备

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结合实际,以“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改造思路,做好项目准备。目前区政府要完善乡村两级城市建设的有关组织机构,并加以指导工作,使各乡村的工作能正常进行。在推进市场运作方面,要尽快完善以贵州惜元科技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弘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联建协议,使有关项目尽快进入审批实施。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筹备建设,对已定的“贵州布依桂花风情园”,“布岩山新村”油榨村中组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区、乡村区级组导要做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2009年进入实施。

(三)(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造必须首先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区政府要制定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案,围绕“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八个方面进行。着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快改造的步伐。区政府要加大对两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已投入4000多万元的基础上,再予增加。在基础建设中,首先要把路修好,水电供应保证,通讯畅通,其他设备设施完善。在资金投入上,除上级拨款外,乡村两级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至两年内,乡村两级的各项基础设施的较完善。

二、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针对南明区有较多的村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特点,利用南明河、龙洞河(渔梁河)沿岸优势,积极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很是适宜,要结合龙洞河的整体规划和龙洞河上段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结合农村城市化改造工作,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潜力很大,在要原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把道路尽快修通拓宽,沿南明河鱼洞河的村要大力发展农家乐,要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在各村修建垃圾池,沼气池、改变村容村貌,要加快步伐,力争在今年改建农家乐20—30家,把游客引进来,并结合民俗民风挖掘民族文化,使农村旅游业上一个档次,把农家乐旅游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为城市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南明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非农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一)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

针对南明区农村处于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各村的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农的技能的培训十分紧迫。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使用化”的要求,区乡两级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富余农民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发挥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作用,乡村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法,要大培训投入,培训内容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按排,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培训使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技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

加强政策性引导,促进村民就业,在引进企业时,要求企业优先聘用被征收地村寨农民,各村要制定具体措施,要求落户企业必须保证使用30%以上的就业人员是本村的村民,保证引进企业中每户都有人在企业上班。

(二)以远程教育促学习,以科技促增效:

乡村两级的远程教育网络要尽快完善,利用远程网开拓村民视野,增加科学知识,转变村民观念,使村民不出门就能学到时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升村民的致富能力。要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省市区要要组织科技下乡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市区的三下乡活动要经常组织,要重点宣传,科学种田,卫生防疫,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全区农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致富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增收的举措,是更好发挥南明区中心城区带动功能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在南明区的具体实践,只要按以上几点,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脚踏实地,一定能使“城市化”尽快实现,一定能把南明区建设成为我省的优秀区。

上一篇:分公司领导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后进生不做作业的原因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