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通用3篇)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 篇1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
XXXXXX
一、解放思想之我见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改革、大开放、大融合、大创新的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需要我们具备敢于突破思想障碍,勇于突破旧有格局的创新精神。在面临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带动乡村繁荣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等新课题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用老观念、老思想来推动工作已经不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复杂矛盾局面。时不待我,只争朝夕。面对难题,迫切需要我们发扬“XXXX”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不断解放思想中不断奋进。
二、坚定信心展优势
xxxx地处xxxx,毗邻xx、xx公路,市级快速主干道xxx穿差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社区已拆除自然村xx个,剩余自然村xx个,属于混合型社区。社区共有xxx户居民,户籍人口xxxx人,常住人口总数xxxx人。党员xxxx名,设立x个党总支,下设x个党支部。xx位于xxxx建设的核心区域,城市化建设基础牢固,近几年已安置农村居民约xxx余户,社区居民已看到xx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居民配合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意愿也较高,在持续推进xxxx城市化进程中将继续发力。同时,社区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经过近几年探索,已落实好“党建引领、包村联户、多方联动、一站式服务”的为民服务路径。坚持党建工作引领,带动社区其他条线工作;明确社区扁平化管理区域,每人蹲点自然村和小区,联系党员、联络居民,将社区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组建社工服务队,引入社会组织,多元化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健全服务大厅办事制度,明晰人员配备分工,一次性办结居民服务,在自然村因地制宜设立xxxxx室”等民生服务站,全力打造居民满意的优质服务。
三、深入思考挖不足
但不容忽视的是,社区离“高品质社区”标准还存在一定不足。社区在乡村经济发展上,经济总量不大,同时发展潜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增收渠道,导致村级经济收入未有明显提升。社区在城市化建设后,对新型社区的内涵提炼不够,在延续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内涵,促进社区居民从身份转变到价值观转变上与先进社区还存在差距。社区自然村面貌相对陈旧,生态建设任务还很重,“散乱污”现象还时有存在,在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农村“颜值”上,还需要持续努力。
四、登高望远谈发展
思想解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思想上的解放推动“高品质”社区建设。
(一)、围绕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思想解放,确立高质量的发展导向。以新时代基层党建新要求为契机,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严格党支部工作,健全支部各项工作机制。常态化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组织引导,深化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号召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探索“xxx”联动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安置小区居民的新融合,落实居民与物业的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等制度,找出一条新型多方融合的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
(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思想解放,确立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格局。明确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配合做好已出让地块的清零和扫尾工作。进一步全面调查摸底,保障好自然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做好xxxxx自然村居民的思想解释工作,做好城市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围绕改善乡村环境推动思想解放,确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安排,持续对自然村环境卫生和河道水质进行整治。采取“分片分布走”方案,对剩余自然村“脏乱差”进行集中整治,消灭不文明现象。建立长效管理方案,每日动态掌握全社区村庄卫生面貌。在“一河一策”的基础上,从源头整治直排现象,同时实施河道水质提升工程,通过水生植物、微生物培育,恢复水环境良性生态,提升河道水质,打造水清岸美宜居环境。
(四)、围绕满足居民需求推动思想解放,确立民生优先的发展思想。培育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居民思想转变和身份转变的必要工具,通过挖掘社区文化内涵,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现代化,把社区文化认同打造成社区民心的汇聚中心。加强同优质社会组织的协调联动,精确打造民生公益服务亮点。继续推进扁平化管理工作,摸排xxxx居住户的基本信息,为优化社区管理做准备。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 篇2
一、加强初中质量监测, 科学构建质量评估方案
我区充分发挥质量目标的导引作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质量评估结果的激励功效, 根据江苏省、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结合秦淮区教育局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的工作目标, 对照《南京市区县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细则》, 结合初中教育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认真谋划全区每年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 采取“迈小步不停步”的策略, 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个维度, 制定了“全区初中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估方案”, 确定了“中考参考率、总均分增幅、全科合格率、达第一批次比例、中考差分率”五项教学质量发展性目标。
1. 评估方案的设计
“全区初中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估方案”设计的政策依据是省市建设高水平义务教育示范区的相关工作意见和《南京市区县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细则》, 确定了学生发展 (300分) 、教师发展 (200分) 、学校发展 (100分) 三个评价维度, 总分600分。涉及遵纪守法、身体素质、学科特长、质量评价、师德建设、教育科研、课程开设、办学影响八个方面, 并将评估工作的重点落在学生发展上, 其中学生发展中包含质量评价200分。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还制定了评分细则。同时还组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学先进个人与教育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 加强了教师个体的质量评估。
2. 评估方案的落实
每学年初, 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学教学校长与教务主任例会上下发“全区初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的通知”。各学校对照评估自评表, 进行写实性评价, 并填写相关表格, 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资料复印, 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发展性评估材料。
3. 集中进行评估
由区教育局牵头, 区教育局中教科、区督导室、区教师进修学校和部分高中校长等相关人员组成评估组, 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组围绕评估方案, 认真研讨评估细则, 仔细核对各学校评估材料, 进行细致评分, 并形成评估意见。区教育局综合评估的意见, 确定每年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的表彰名单。
4. 评估流程的进一步规范
从评估过程和实践操作看, 各初中对质量评估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一。为了进一步推进评估工作, 把评估作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区设想在今后的评估中, 进一步规范评估的流程。做好评估前的动员与文件解读, 强化学校办学成效的自评总结, 规范评估资料的准备, 严格评估的程序。首先, 建立评估专家组, 完善评估方案, 召开评估动员与文件解读会。其次, 学校做好办学的自评总结;专家组听取学校汇报办学情况, 并进行专家质疑答辩。再次, 到学校进行材料审核与现场评分。最后, 汇总评估情况, 召开评估反馈会, 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规范评估流程,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规范化, 也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从而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与激励性。
二、着眼办学行为规范, 持续推进区域质量提升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近年来我区持续组织各初中学习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考试问题的通知”要求, 厘清政策界限, 领会政策要求,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明确了:坚决不做不能做的事, 认真做好可以做到的事, 扎实完成必须做的事。从实践角度看, 全区初中的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学校办学质量呈现整体提升状态, 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新”中。
1. 规范课程管理, 提高新认识
规范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涉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落实课程管理, 更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的重要手段。全区各所初中都严格遵守“五严”规定, 主动加强课程管理, 做好“三表”上网上墙。各学校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发, 同时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 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 力争活动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
为了稳定教学秩序, 维护课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我区始终加强课程常规执行的检查与反馈。一方面保证课程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另一方面避免课程管理的随意性。具体地说, 课程管理的检查不仅要强化反馈的真实性与及时性, 而且检查时顶真、较真。目前我区各学校已建立“每日巡课”制度, 规范了教师调课制度。有的学校不仅建立了教务人员巡课制度, 还建立了校长“一日巡课”制度。学校通过严格的检查, 较真的管理, 定期反馈, 内部形成了“人人重视常规、人人遵守常规、人人落实常规”的风气。
2. 强化质量管理, 实现新增长
(1) 规范、严谨落实关键性考试的过程组织。全区加强了中小学期末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区教育局中教科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期中、期末考试“专项督查和随机抽查”制度, 重点督查学校是否规范考试管理, 教师是否规范监考, 考场是否环境清洁, 教师是否严格阅卷标准, 规范登分程序, 保证阅卷工作有序进行。从督查情况看, 全区各学校考试组织规范, 阅卷的流程规范, 工作井井有条。
(2) 及时地、科学地进行关键性考试的质量分析。为了发挥数据的教学诊断功能, 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 扎实做好期末学科的质量分析非常关键。区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学校做好校内考试数据的处理、分析, 要求学校在第一时间内将考试数据反馈给学生, 以便学生做好考后自我学习诊断的分析。在考试数据的分析环节, 要求各学校坚持三个“着眼于”, 即着眼于教学诊断分析、着眼于成功经验的梳理、着眼于学科后续环节改进。各学校本着“要让数据会说话”的要求, 认真落实关键考试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 保证各类数据分析细化到年级、班级、学科和学生个体, 在纵向、横向比较中发现问题、总结得失, 进一步解释数据背后蕴藏的典型问题和成功经验。
(3) 持续地、适时地进行毕业班关键性考试的质量监控。初三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 也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我区引导全区毕业年级紧紧围绕区县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的目标要求, 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推进, 补齐学科“短板”, 保证参考率, 提高合格率, 实现全区总均分的持续增长。为此, 强调把毕业班作为质量监控的重中之重, 明确要求学校加强校内关键性考试的质量跟踪, 认真分析薄弱点, 把准增长点, 落实到人头, 建立帮扶档案, 切实保证学生各科均衡发展。
(4) 公开、公正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的科学考评。结合绩效工资的落实, 要求各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明确考评方案, 明确考核措施, 明确奖惩办法, 努力营造人人思进、公平竞争、优绩优酬的质量氛围。从总体来看, 我区初中在质量推进与管理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强化质量持续推进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把初中质量管理作为三年一个整体来抓, 不仅抓起点, 也重抓过程, 更重抓终端;细化过程质量监控的反馈意识进一步巩固;深化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意识进一步明确,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举措越来越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全局、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进一步稳固, 各学校领导与教师凝神聚力抓质量已形成高度的一致性, 形成了“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基本共识。
3. 落实“五严”规定, 呈现新面貌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 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解当前基础教育难点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区进一步规范学校自主办学行为, 坚定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信念。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增强落实“五严”规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体做到:①规范质量评估, 加强质量发展性目标的落实。②坚持“健康第一”,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 杜绝出现初中节假日补课现象。③加强课程监管,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接受社会监督。④加强考试管理, 规范招生行为。从严控制考试次数, 严格规范招生管理。⑤依法办学, 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从全区近两年督查的效果看, 总体情况较好。
二是强化减轻课业负担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全区规范落实“五严”规定, 另一方面正确确立“减负观”, 并努力在更新观念上求突破。既注意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 又不脱离教学实际抽象地去谈“减负”。
4. 强化常规管理, 落实新举措
常规管理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本保证。全区全年以常规管理为抓手, 通过制度约束, 活动引导, 常规视导, 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比如:通过充分调研, 全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颁布了“全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与检查要点”。区教育局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以“落实常规执行力”为主题的教学常规管理区域推进系列活动, 细致诊断教学常规管理执行环节中的缺失, 进一步推进“常规执行力”的落实。
5. 推进队伍建设, 取得新成效
我区在推进初中质量建设的同时,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初中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注意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①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估, 每年1月组织全区毕业班中考学科教师开展“中考解题能力测试与竞赛”。②加强新青年教师年度转正考核。通过新教师专题培训班, 加强课堂评价与专业能力考核。③推进学科全员培训。每年暑期组织全区初中学校开展三天全员集中性培训。④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为骨干教师参加市学科带头人评选提供相应的培训。⑤加强名特教师专业示范和人才引进。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室和区学科中心组, 发挥名特教师的示范引领, 同时加强名特教师的引进。⑥加强校长的出国学习。我区主动争取机会, 安排校长到新加坡、美国等地进行访问和学习, 进一步拓宽了校长的办学视野。⑦积极参加高水平教学竞赛。全区通过岗位练兵和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着眼区域优质均衡, 提升义务教育初中办学品质
1. 着眼区情, 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的推进举措
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 结合“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和“南京市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 在充分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 明确了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具体包括:
(1) 改革招生制度, 推进入学机会均等。一是严格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制度, 努力控制公办学校的择校率低于10%。二是结合“全区教育资源整合规划”以及“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 合理调整学区, 规范招生流程, 落实两个确保, 即确保本区务工民工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2) 公平配置资源, 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改变资源平均配置的方式, 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二是合理布局学校。初中学校在做大做强的同时, 充分利用部分高中重组后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布局更为合理、规模质量不断提升的新格局, 为高中教育的优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落实分类发展。促进优质初中学校的创新发展, 主动创建省内知名品牌学校, 加快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 扩大结对帮扶的途径, 并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四是推进资源重组。发挥初中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借助合并重组, 组建教育集团,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快信息化保障。加强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做到网络、资源、服务对象全覆盖,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 促进队伍均衡, 提高培训实效。一是适度加快干部的定期交流。结合学校文化和管理需求, 从全区角度进行干部的调配, 推进校长的定期轮岗。二是稳步推进教师的轮岗实践。坚持稳定队伍与合理流动相结合, 尤其是结合教师的个人主观愿望和工作需要, 积极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薄弱学校任教, 同时建立教师校际交流实践制度, 通过在全区、片区或学校联盟 (集团) 内试点, 运用托管、设置分校等方式, 探索多样化教师交流模式, 分层次、稳步推进区内名优教师有序流动, 搭建校际之间名优教师专业互动、资源共享的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的作用。组建名特优教师工作室, 通过人才孵化, 带动薄弱学校教师的共同发展。四是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具体做到创新教研形式, 积极推进网络教研, 完善“菜单式”培训, 做好全员暑期寒假的全员培训, 创新区学科中心组和高中学科基地的品质建设。五是积极拓展培训途径。继续选拔区内优秀教师和校长到海外培训研修基地, 开阔视野, 丰富专业素养。适时推行区内校长结对帮扶, 拓展校长“影子式”培训。六是实施学历提升工程。鼓励在职教师进行高一级学历进修, 为教师学历提升提供时间保证和经费支持。2015年, 要求全区初中教师98%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
(4) 规范办学行为, 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一是不断提高规范办学的认识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专题研讨, 进一步形成共识, 切实强化规范办学行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切实加强学校的课程意识。切实加强课程管理和专题培训, 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实施水平, 有效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力。三是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 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 同时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 不断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四是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全区初中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案”, 促进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发展进行多元评价。五是扩大学校对外文化交流。积极争取对外交流的机会, 加强学校对外文化交流, 扩大学校的办学视野, 增进学校的国际理解, 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5) 创新教育管理,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创新。创新德育工作思路, 加快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持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二是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评估方案。通过定期评估和教学成果的表彰,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制度的落实。三是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加强对初中学校的服务型教育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积极创设有利于学校自主办学的条件和工作氛围。四是加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 建立健全教育局长、校长听课讲评制度, 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和质量监测系统,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落实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科学评估。
2. 正视问题, 致力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的解决
一是恰当处理好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体系与本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在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体系时, 不是单纯地落实省市有关的目标要求, 要考虑本区所制定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是否适应和满足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是恰当处理好优质均衡发展和区域内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即在确定本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措施上, 不仅要考虑区域内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 同时也要兼顾区域内优质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是恰当处理优质均衡发展中教师合理流动与现有人事制度的关系。即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 建立教师校际交流制度, 不能单一、机械地进行按比例轮岗交流, 应当考虑教师自身的主观需求和区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关系。尤其是要兼顾现有人事制度的实施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 注意将教师的主观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结合, 创新教师流动方法, 逐步推进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化。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 篇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基层国税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从税收视角参谋经济,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推进税收工作,实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价值取向,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着力推进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巴州区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丘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税源缺乏,税收规模较小、宏观税负低,加快发展对税收的高需求与经济现状对税收的低贡献,税收收入计划高增长与经济发展低水平,税源项目单一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应收尽收与纳税人纳税能力弱小等矛盾较为突出。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要着力解决税收总量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突出等问题,自觉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国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发展建设翻身仗”的发展战略以及“两个强力推进”要求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把收入规模做大、把收入质量提高、把税收计划完成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好“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要切实加强税源的调查分析与预测,科学准确评估税收收入的增量、减量,全面落实分类管理、数据管理、问题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项管理措施,增强工作主动性,确保组织收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投资、保持增长的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广大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的咨询帮助,参与论证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全面掌握和准确反映经济运行态势,在产业、行业、区域发展等方面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要切实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重大税收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利用效益,体现国家产业导向和政策导向,促进税收与经济在结构、规模、质量上的相互协调和良性发展。
二、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着力推进征纳关系和谐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项活动,从本质上说,它反映了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税收征纳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建立一个平等、互信、融洽、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必须坚持以法治诚信为基础,着力解决纳税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要坚持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为目标,按照“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要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健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型的统一规范纳税服务标准体系,真正为纳税人提供规范、统一、高效的服务,避免纳税人“多头跑”、“反复找”,增强咨询的确定性和服务的便利性。二是要坚持把规范执法作为为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规范执法行为体现了公平正义、现代文明,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前提。税务机关要按照法定权限、时限与程序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加大执法内控机制的检查力度,强化制度、纪律约束,确保所有纳税人在适用税法上一律平等,以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三是要切实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纳税人权益,是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核心。要积极倡导广大纳税人充分运用法律赋予自觉维护税收知情权、申请减免税和退税权、延期申报权、延期纳税权、申请行政复议权、请求赔偿权等权利,不断增强自我维权意识,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大力优化网上申报等办税功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要主动采取“政务公开”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国税机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税收服务质量,共同营造法治诚信、征纳和谐的税收环境。
三、坚持依法治税,着力推进税收发展环境和谐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统一体,是税收工作的灵魂。要推进税收发展环境的和谐,必须坚持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立足点,着力解决普通民众对税收工作的理解、认同度还不够高,单位部门对协税护税工作支持配合还不够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还不够强等方面存在的征管机制制度问题,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维护税法的公平与公正。一是要围绕“征管主业”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认真研究和探索税源管理的规律,不断创新税源管理机制,切实管住纳税人户籍和税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二是要大力查处虚开和故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可抵扣发票骗抵进项税额、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以及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等手段逃税的案件,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切实保护好依法诚信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围绕“强基础、突主业、优服务、争一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加大税收执法权监督,加强税收业务数据统筹分析和集中预警管理,进一步夯实税源管理等基础工作,及时纠正和处理影响国税事业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大力营造好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依法治税环境。四是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良好的协税护税环境。要正确处理服从大局与服务地方的关系,增强协调意识,提升协调能力。在系统内部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通力合作的基础上,要自觉尊重和接受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动把国税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发挥国税部门优势,统筹兼顾地贯彻落实好上级国税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国税工作的关心支持,赢得主动,赢得发展先机。要密切与地税、财政、工商等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建立完善信息交换、工作互动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增强部门协作的合力。五是要加强税收宣传,营造和谐的公众舆论环境。要围绕“税收〃发展〃民生”的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扎实、广泛、深入开展好以纳税人为主要对象的面向全社会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畅通纳税人了解税收政策的渠道,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收和国税部门的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税收法制意识和对税法的遵从度。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国税团队和谐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优质发展 建设品质社区】推荐阅读:
解放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10-01
坚持服务居民,推进社区党建08-10
郭二庄社区“五个坚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07-21
坚持科学发展强化检察队伍建设思考06-28
坚持是最好的品质作文07-20
坚持思想过硬08-29
继续推进解放思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11-12
坚持发展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