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2024-07-09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通用8篇)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篇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导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理念来看,既强化了已有的一些思想观念,又对现阶段教育应具有的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使我们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和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展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事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适应国际竞争大势,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切合科学发展路子,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不仅强化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而且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要求全党全社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思想认识、发展规划、保障投入、政绩考核、监督检查、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要体现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不断得到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和谐寓于协调之中,社会和谐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教育发展也要协调。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教育发展又快又好,社会和谐的基石就会更加坚固。《决定》鲜明提出“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迫切要求我们确立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还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处理好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把握好教育发展的重点和节奏,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功夫,走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高、人才培养对路、教育结构合理和资源优化的新路子,努力使教育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模范。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上,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专门培养人的崇高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党一贯的教育方针。《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使全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认真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提升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教育公平的理念。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新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跨越,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教育和学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受教育的机会存在的较大差别。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历来是作为公益事业被视为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关键,尤其是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是他们改变生活和命运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机会是否均等,教育公平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决定》鲜明提出“促进教育公平”,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育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当前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推进区域内公共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和学校管理,关注弱势人群的受教育权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振兴教育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这个原则,促进社会和谐的教育也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只有坚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不断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才能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证,才能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创造的新机制赢得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按照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积极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教育管理、办学、投入、招生就业、教育教学等方面建立健全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贯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应有的教育理念。从《决定》中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遵循原则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大力加强教育事业,和谐文化建设要依靠教育力量,政治保证要发挥教育群众的作用,党风廉政建设也要以教育为基础等等,既说明教育是何等的不可或缺,更证明了建设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次性、阶段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必须向全民扩展、向终身延伸。逐步建立健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青少年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全体社会成员随时随地、灵活方便地接受教育、进行学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体系。全民教育,全民有责;终身教育,人人有份。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崇尚教育、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努力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生动局面。

和谐校园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教育,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学校遍及城乡,辐射力强,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应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教育,也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和谐校园是新形势下需要我们确立的新的教育理念。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和谐校园建设摆进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和科学的办学思想,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为核心,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纽带,以平安校园、卫生校园、美丽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为基础,以社会支持和良好的氛围为保证,积极探索创建和谐校园新模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篇2

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 全国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大江南北, 百业兴旺, 可以说社会整体上是好的、是稳定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诸多影响稳定的因素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别地方一些人执行政策的偏差或者腐败现象的产生, 致使出现一些群体上访事件。所以说做好稳定工作, 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唯有稳定工作搞好了, 各级党政领导才能一心一意谋大事、想发展, 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农业、科学技术, 创造更好的财富,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稳定是人民群众的众望所归。古人云:“治国常富, 而乱国必贫。”拥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环境, 是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群众通过发展经济得到最大实惠的根本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光辉历程证明, 没有稳定平安的环境, 就不能正常生产, 就不能有好的发展, 人民群众也不能安居乐业。所以, 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众望所归, 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所在。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取得了巨大发展, 可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唯有不断大胆改革和创新, 才能适应客观变化, 顺应世界发展, 使国家繁荣昌盛。为了使中华民族早日富强, 使全国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就必须加快改革。然而, 改革一定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不能保持稳定的良好环境, 改革就难以持续进行。因此, 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们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人是社会的主体。胡锦涛同志说:“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 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 以人为本地搞改革, 心中装着百姓, 利益上想着群众, 从而让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保持社会稳定。

重视热点、难点, 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出现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属正常现象, 甚至在所难免。那么, 如何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一是各级领导要自身正, 自己做好了、廉洁了, 才有说服力, 群众才能信服。二是正确处理不稳定因素, 目前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大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个别群众有思想问题, 不能动不动就斗争、就批评, 那样只能激化矛盾, 要入情入理地做好政策解释,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朋友, 才能化解各类矛盾。三是进一步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宣传深化改革的意义, 进一步引导他们转变旧观念, 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面对目前出现的暂时困难, 用平和的心态去看问题。四是要关心群众疾苦,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真诚倾听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主动深入群众, 变上访为下访。上访与下访, 是形式、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上访是群众对政策、任务落实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映, 是对领导干部出现违法违纪问题的一种反映, 是对有些问题悬而未决、久拖不决的一种反映。从另一个角度说, 它也是领导干部作风不够深入、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问题不到位的反映。下访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一种行动, 是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下访, 调查研究, 能发现苗头, 寻找对策,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近年来, 不少地方建立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等制度, 这是转变作风的好做法。如果领导干部都能深入基层下访,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就更有利于构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关注民生, 开展救助困难群体也是搞好稳定工作的重要举措。关注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受到亿万人民的欢迎。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 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困难群众, 要关心弱势群体, 从细节入手, 加强医保、社保工作。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等部门应尽可能多开发再就业岗位, 让更多人员就业, 保证他们有基本生活来源, 积极想办法解决百姓生活中的难题, 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探析 篇3

关键词:和谐理念;西方经济学;分配定义;消费定义;内涵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也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加重与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构建和谐理念,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需要确立正确的经济指导理论。而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需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国情,对西方经济学有系统、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品的分配定义更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按劳分配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方式之一,它更加重视社会效率,然后兼顾公平,也是一种必然会使用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许多方面,像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下面就分别说明要素之间的分配。

首先,以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来说。劳动力素质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别之间的差距,一种是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另一种是社会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乡之间经济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对人力成本投入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素质差别。而人力的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上。就我国目前来说,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机构与办学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城市与农村在教育的普及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市场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对素质低的劳动力分配的结果表现在工资的不断降低上,而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薪资却不断提高,最终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个人之间由于人力资本累积投入的不同,导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由此,引发社会的矛盾。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分配的必然结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社会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以土地要素分配来说。在西方很多国家,推行的是私有制,土地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而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国,土地的一切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只拥有经营权。所以,农民并没有权利出售土地,因此无法从出售土地中赚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中也没有办法获得较为合理的补偿。据资料显示,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农民至少被剥夺了5000亿元,而在被征用的土地所带来的收益中,农民占有5%-10%的利益,企业却高达40%-50%。土地是农民的根,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等于失去了生活保障,沦为三无阶层。而在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上,由依据土地而衍生出的土地生产物,在市场需求弹性的变化下,并不能够使农民摆脱贫穷的状态,减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所以说,只是单纯的按照土地要素进行分配,结果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二、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将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形象的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在古典的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认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来引发进一步的消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则体现出另一种观点,即生产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消费是一种手段。一些学者在研究消费不足理论的时候,理论研究的前提是依赖于投资部门的水平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决定。更进一步的说,消费需求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水平。由此,有的学者就建议通过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与对外贸易,利用新产品对消费者的刺激心理,来扩大消费,从而扩大国家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鼓励过度的节俭,而是应该通过适合的收入分配政策与产业组织来提高消费需求;还有的学者认为要扩大消费需求,应该合理的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从而促进投资的发展。在凯恩斯理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归根于消费需求不足,并且进一步提出通过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来促使经济复苏。在现代的西方国家中,也将扩大消费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和谐理念下,站在人类总体的福利上,却不能够只是一味考虑消费,而应该考虑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技术,而生产就要从自然界获取一定的资源,这势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与环境的污染。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生产越多,消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更大,这样可能会引起人类整体福利的水平下降。一旦经济活动违背来自然环境的规律与底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正如由于工业时代下,一方面,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引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从而带来一系列灾难。这就像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悖论。所以说,在和谐理念下,考虑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中,生产的目的可以是消费,但是相反的,消费的最终目的却不能够是生产。

三、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体系框架及其内涵

(一)基本框架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涉及到商品的两个主要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更加牢固,不仅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属性等内容,还增添了许多和谐理念要素。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时,也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与互利。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内涵

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更加成熟,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一是,西方经济学体系发展运行更加的稳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重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变化,尽量地避免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物质生产的总量更加适中,不再是盲目扩大生产,而是保持生产的理性,并增加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保商品价格围绕价值线进行合理的波动,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三是,西方经济学在融入和谐理念后,更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社会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和谐理念下探究西方经济学体系,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和谐理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文.陈跃.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7

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 篇4

这是一个大题目,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本文旨在就审美意识方面作点阐述,愿它能对我们的赏石活动有点积极意义。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区域,确有潜意识领域的存在。这种奇特的潜意识功能的发现,不仅校正了以往无法解释的神话观念,而且更科学的解释了人脑进化的客观规律。人脑的这种潜意识领域,可分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沉积,理论上把它区分为种族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两大类。据W.薄莱尔的实验报告表明:人的感觉能力有一种连续性。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大脑中就写上了复杂难读,甚至不可辨认的特殊记号。这种记号是来至远代祖先的许多感觉刻痕,有人便称其为种族潜意识或曰遗传基因。个体潜意识则是人的后天所有经验和理性意识在大脑层皮留下的记忆痕迹,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影响最深刻,触动最大的历史事件存留的痕迹。这些库存在大脑层皮中的所有记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一触即发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反应,并主导着人的所有行为意识。

中国的奇石鉴赏家和艺术家,应该是对事物感受能力比较敏感并具有超前审美意识的一类。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看到某种事物最初的原貌时,会因此发生很强烈的情感活动。虽然还无法从科学的理论上解释对某一事物的思考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一般人是有所不同的。当他们发现有一种特别而又值得注意的物质现象时,便热心而好奇的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从最初感觉的那种独立形象,经过潜意识的孕育培养,再与其它事物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思维典型。这种典型思维的意义是鉴赏家以前观察到事物现象的再现。

一种物质现象,如果它可以形成并表现时代的审美动机,他们便能摆脱个体狭窄的认识圈子,对整个物质现象投射以格外的审美注意力。能够强化自身的活动意向,并去认真观察、体验、捕作和揭示自己时代的审美特征,将这些现象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而构成整个审美创造活动中稳定而完整的实际内容。同时,在审美个性的整体结构中,比较稳定而又差异较大的则是鉴赏家对观察,感知、分析、想象的不同层面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象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着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和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不懂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思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自从艺术人体在我国小范围开始运用,始终步履艰难,障碍重重,更是直接怒斥为色情和黄色的渲染。这种对人体自身神秘化的教化结果,导致民族的另类更希望解开这个谜团的主动进攻。人们越是见不到真的人体,越是表现出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尤其是最隐蔽的生殖器官,便成为中国另类最强烈的报复对象。所以,中国人骂人最恶毒最丑陋的语言,莫过于对男人女人的生殖器攻击。我们所知道外族恶毒语言的攻击只是强调人格智能的低下和愚昧,他们即使骂人也似乎不像国人如此丑陋和腥嗅。

近二十年来,中国境内人体艺术和那些被称为裸体的东西多了起来,人们也似乎习以为常了。从最初让男人们的圆目咋舌,女人们的羞巾捂面发展到现在,似乎也对人体这一最美部分的理论开始有某种程度的认可。

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这当然与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想象:东、西方的原始初民们,主动和被动的感觉对象,是带有某些真实和想象去认识更加符合原生形态的表现。物的美丑是依据它与人的关系来决定的。人们会透过这种感觉自然形式所表现的意志,情感和愿望,不断寻找那些与自身相关的审美感觉。这种精神需求的强烈愿望,诱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书法热,诗词热,收藏热等曾经失落的文化现象。

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文学、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美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太多的不同。一部伟大的文艺作品,并不因为个人的祸福而显示,只有当它能为整个人类服务时才显得伟大。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人的审美知觉在漫长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并通过种族的遗传而获得。人脑的很多信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自己种族的经验经过无数次反复存留下来的生理痕迹,它组成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并成为人人生而有之的天性本能。审美对象一旦将人脑中那些潜藏的原型唤醒,就可以凭借经验,联想,本能地获得这种原型的审美感受。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经验型的民族,我们的思维也同样是一个经验型思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的侵扰是不足奇怪的。

中国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背后,矗立着强大的民族背景。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是民族心理制约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培育的。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为至高。西方人的基本态度却是物我对立。在对立思想的支配下,西方人很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用概念化推理演绎出把握对象的思维发展到用实验剖析事物本身,重视对物体本身的实体效果,从而揭示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在审美思想中更强调人为因素和量化微观。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不能武断和片面的说孰优孰劣,东、西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经过猛烈的撞击之后,初步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西方的审美观念也给中国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近代时兴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动着西方人紧闭的心扉。竟管他们赏玩的风格跟中国不一样,但他们却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习性。

人类为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境界和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每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无不融入太多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是人类历史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曾遭到人为的压抑和摧残。世世代代的理想之梦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凄迷美,能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共鸣,这种审美理念让我们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倡导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家庭 篇5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与东方特色。

中国是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与“国”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而组成的特定的社会心理关系,是一种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类型,是其他关系无法弥补或替代的。

家庭和谐的前提是要倡导良好的家庭理念,也就是家庭伦理道德,它体现了家庭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可以内化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内在自我价值,并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突出几个方面:

第一,“孝心”,是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伦理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节俭”,目前社会上物欲横流,消费至上,攀比成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非常浮躁,有许多家庭矛盾、社会上的违法案件都是由于对物质金钱的过度追求而引发的。第三,“诚实”,个人的诚实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诚实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第一,强调家庭的责任

和谐的家庭关系首先在于家庭的责任。也就是说,每一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建设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是一种最起码的要求。

第二、遵守家庭的秩序

不同的家庭之间也有不同的秩序和规范,比如说,尊老爱幼,上慈下孝等,一个和谐的家庭必定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明确各种角色关系,遵守家庭的规范。家庭是爱的学校,家庭是培养成熟的心智和健全人格的地方,而且家庭也是培养秩序和建立理想世界的基础。

第三,珍惜和创造家人共处时间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需要交流的,尤其是现代社会处于一种信息爆炸的局面,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负面信息,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彼此之间多交流,在某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有条件的话,全家人一起到郊外旅游,通过这种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消除隔膜,增进家庭氛围,共享天伦之乐。

3、婚姻关系的经营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因此协调好夫妻关系,不管是几代人同堂的主干家庭还是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夫妻关系都是家庭关系的轴心。亲子关系只能从属于夫妻关系。

4、婚姻的责任和包容性

夫妻之间没有矛盾是相对的,而有分歧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满足对方的所有要求。

5、平和的心态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改革使得原来的利益格局得到调整,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人们内心的混乱和冲突增加,直接导致心理压力的加剧,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因此保持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十分重要,如何保持呢?要有一种心存感激的心态,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有感恩之心。我们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家人让我们感觉到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感谢邻居,我们有一个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存感激的心态面对我们身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篇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烟草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建设和谐烟草,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推进烟草专卖和谐执法是建设和谐烟草的有效途径。和谐执法的目的是实现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合法与合理的和谐,实体与程序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和谐执法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合法性。即和谐执法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决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和立法精神。二是保护性。和谐执法注重的是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社会、家庭、个人和谐关系的保护,体现的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三是普遍性。和谐执法适用于所有违法行为和所有行政相对人,体现的是法律的严肃性和平等性。四是互动性。和谐执法改变了原来行政执法单向模式,注重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了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法为据 以人为本 保证烟草专卖执法和谐高效

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切实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保证行业专卖行政执法活动按照为民、合法、合理、准确、高效的基本要求来开展。

为民。执法宗旨要为民,执法理念要安民,执法作风要亲民,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这是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履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转变执法就是处罚、管理就是管制的观念;坚决禁止职权不法定、程序不合法、权责不统一的行为,紧紧围绕企业、消费者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合法。烟草专卖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必须注意五个环节。第一,自身必须合法,即行政执法的主体必须合法;第二,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必须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正确适用依据,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并须事先公布,执法的目的、动机要合法;第三,行政执法行为的对象必须合法,即执法对象必须是违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义务人;第四,行政执法的程序必须合法,手续必须完备,符合法定的步骤、程序,不能随心所欲,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第五,行政执法行为的形式必须合法。

合理。行政合理性原则是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必不可少的补充。首先,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统一,在适用法律、法规上人人平等;其次,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公正,不能受不相干因素的影响;再次,行政执法决定必须尊重事实,不能做出无法执行的行政行为;最后,在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下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意志,使多数管理对象能够接受、理解和支持。

准确。准确是确保案件处理正确的关键。第一,适用法律必须准确,依据法律对案件准确定性;第二,认定事实必须准确,证据必须确凿充分;第三,行政执法文书的叙述必须准确,必须能真实地表述烟草专卖行政机关的意图,要明确易懂,不能产生歧义。

高效。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时效期间的有关规定;其次,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紧紧围绕实际执法需要进行,不能无限制地使用强制措施权;再次,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当事人逾期拒不履行的,烟草专卖行政机关必须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依法强制执行。

树立和谐观念 加强队伍建设 加快烟草专卖和谐执法步伐

牢固树立和谐执法的观念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前提

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工作,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和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任,和谐执法既是构建和谐烟草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内容。烟草专卖管理部门要将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秩序摆在首要位置。要围绕建设“和谐烟草”的目标,按照“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温情执法、阳光执法”的要求,对执法管理模式、行政执法的方式等进行积极的探索。只有认清形势,把执法工作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自觉地把行政执法工作提升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才能发挥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

转变专卖管理执法方式、整合执法力量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专卖管理执法的目的不是约束零售终端,而是依法构建和谐有序的烟草市场秩序,切实转变专卖管理模式。要转变卷烟零售市场的检查管理方式。市场检查必须做细致的基础工作,要以发现线索、经营案件为主,进一步整合专卖执法力量;要有针对性地监督卷烟营销客户经理、电访员及送货人员的卷烟营销活动;要加大烟叶种植、收购、调拨、加工各环节专卖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局计划,落实合同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购销、加工、经营烟叶行为。

建设高素质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关键

烟草专卖和谐执法,包含执法人员之间的和谐,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三个层面,关键是执法人员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不断提高专卖人员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和谐执法的前提。一要实行专卖队伍资格管理。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真正把年富力强、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专卖管理第一线。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机制上要逐步实现从应急性、临时性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建立完备、科学的培训体系。三要为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尤其是聘用人员提供发展通道,通过内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来调动专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把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调整到专卖管理岗位。四要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奖惩体系,突出专卖管理队伍的行政监管和执法职能,提高各级专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创新执法方式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手段

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除个别的严重违法分子应予严惩外,对于绝大部分行政相对人的一般违法行为,应把查处作为主要手段,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执法赢得群众理解的关键,也是体现和谐执法的根本。一是实行主体事项提示制,即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许可期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事先告知。二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或轻微违法但无相应罚则的行为,予以行政告诫。三是突出问题约见制,即针对市场主体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避免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四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专卖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五是典型案件披露制,即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和谐烟草专卖执法的保障

探析东西方文化中的和谐之美 篇7

关键词:美;和谐;矛盾张力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8-02

关于“美是什么”这一本质问题,东西方哲学家、美学家自古以来就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但作为哲学命题最早被提出来是约公元前500年左右的“美在数的和谐”,这是由毕达哥拉斯派提出的,他们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一定数量关系组成的,而美在于这些数量关系的和谐。而“和”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家亘古不变的追求,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体系追求“中庸”,“以和为贵”的理念,而这也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美在和谐”这一命题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先哲对美的本质最本源的认识。

一、毕达哥拉斯派的“美在和谐”

毕达哥拉斯,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其基本的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他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他从这个基本的观点出发来研究艺术和美学;从数量比例关系上来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从而提出了“美在数的和谐”,最美的主体图形是球形,最美的平面图形是圆形,最美的比例是“黄金分割”,对音乐也是如此。“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1]他认为音乐是否协调,与发音体的体积比例,琴弦的长短有关,和谐是音乐美或不美的一个重要品评标准。可以看出,毕达哥拉斯派极其看重“和谐”,“和谐”在其数的理论中,属于一个基本的存在状态。

毕达哥拉斯派看重“和谐”,他们甚至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有一切都是和谐的,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2]和谐在毕派的学说中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社会相信上帝,相信灵魂,毕派甚至更进一步提出了“灵魂是一种和谐。”[3]的论点,由此可见,在毕派学说里,在数为本源的基础上,和谐成为了一种终级追求。他们认为数字“10”代表完满与和谐,而且他们在排列“存在着的十种本原”时,其十对范畴:奇数与偶数,阴性与阳性,静止与运动等等,每一对“本原”,都是相对立的,但是世界的存在正是这些对立因素在融合的过程中,达到了和谐存在的状态,世界才在这十种本原组成下存在。可见“和谐”是毕派学说的一个终极追求,其数的本原最终归于和谐。

二、中华文化中的“和”之美

稍晚于毕达哥拉斯的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创立了影响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体系的儒家学说,孔子主张“以和为贵”,提倡“中庸”思想而这个思想也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古代诗学也有着明显的渗透,这在中国古代文论的五个基本范畴:气、神、韵、境、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童庆炳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中认为:“‘和’:气、神、韵、境、味的共同民族文化之根”[4]我们仅以气为例加以说明。

《周易·系辞》中论道“精气为物”,《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唐代成玄英《老子注疏》释:“一”为元气,“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可见,气的本源为道,老子那里气与道是同一的,为原始混沌状态,“气“为生命本源。而后“气”被引入文论中。钟嵘在其《诗品序》中论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是要看主体与客体在哪一方面产生了共鸣,从而贯穿、连接了主体之气与自然之“灵气”,达到和谐,美才得以产生。李白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杜甫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等 ,这些千古佳句所咏之春,都是诗人主体之“气”与审美客体之“气”相契合而焕发出的“新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所以“气”是自然力与精神力的一种合力,亦即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和谐统一的体现,美在二者的和谐统一中产生。

中国古代诗学范畴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古代文学范畴取式于自然和人事,又不局限于自然和人事,它的感性形态与丰厚内蕴有着和谐的统一性。”[5]中国古代文学根基于传统的自然农业经济,而自然农业经济的好与坏则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等整体因素的协调,中国古代文学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其创作遵循着和合之道,反映到中国古代诗学上即注重其范畴内外的和谐统一。如“气”就是“凝聚理性而又可以释放出能量来的感性生命力量。”[6]同时,因为中国古代诗学范畴有着直观性、模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范畴有着强大的衍生能力,所以中国古代诗学有着元范畴、上位范畴、下位范畴之分。以元范畴“气”为例,“气脉”、“气象”等等都是其衍生范畴,但这些衍生范畴不是简单的词语组合而是灌注了天地相合与阴阳之气。以“气韵”为例,“气”与“韵”本作为单独的范畴存在,到魏晋南北朝时,二者凝固结合成为“气韵”。在谢赫“六法”中就出现了“气韵生动”之法。明代汪珂玉解释道“所谓气韵者,乃天地间之英华。”“气”侧重指天地生生之气,而“韵”则指形式中所蕴藏的音乐节奏感,“气”与“韵”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相互包容,互相依存。

追求和谐,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与民族之情,与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在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以畢派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所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对立中所寻求的和谐,偏重于形式元素关系的和谐,亚里士多德以“实物论”为基础提出和谐是美的事物和美的艺术基本特征。它认为: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成为统一体。此后,西方社会的“和谐美”的发展遵循着这样一个大致的轨迹发展下去,而中国美学家则偏重于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如先秦诸子,他们都不是从事物的外部形态谈和谐,而是或更多地是从人与政治、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求得和谐,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追求和谐。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被提高到了一个极度受重视的地位,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去取得和谐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只从外部事物形态来取得发展并不可取,而是要从事物主客体双方的矛盾张力中去寻求和谐,追寻到美的踪迹。

三、和谐之美是在主客体矛盾的张力中的体现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从主观方面来说发现美、探寻美的主体只能是特定的某个人,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现美。从客观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了美的属性的事物才有审美的价值。在主客体相关性质都存在的前提下,在二者的目光相融中,美才得以产生。

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中曾论道“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这种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7]亦即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为善,合规律性为真,美即为真与善的统一。《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善”为人之本性,是人作为主体先天就有之的行为,是主体——人所特有的本性。“善”也即人的专属,为人的代名词。传统道家学说追求“道伐自然”“法天贵真”,“真”代表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事物自然、纯真、不施粉黛的体现,“真”也就作为客观事物存在的自然,是事物外化的客观显现。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也即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8]人首先是为了生存,运用其自身存在的自然力,去改造、运用自然物质,从自然中去创造、生产出人所需要的新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人扮演着侵略者、征服者的角色,以他的思维、观念去征服自然,自然是其战利品,是人类所要征服、控制的对象。自然作为人类目的的对象化被打上了人的烙印,按照人类的规律被改造着,自然本身所存在的规律在人类的强大压榨、侵略中失去了话语权利。在日积月累的“积淀”中,人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逐渐产生了“人性”。“自然人化”的过程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人类自己。

社会时代的进步,“自然人化”的过程侵蚀着自然,也侵蚀着人类自己。一部分人类逐渐认识到人类过多地浸入到自然中,自然的面貌正逐渐被破坏,从而失去了其存在的“真”,人也越来越变的不可捉摸,而失去了其本性“善”。“真”与“善”在交碰中失去了共存的基础,不能协调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人要回到纯真状态,“道伐自然”,人要追求世界存在的本源——道,要追求到“道”的境界中去,从而实现“人自然化”的过程,但“人自然化”并“不是要退回到动物性;相反,它指的是超出自身生物族类的局限,主动地与整个自然地功能、结构、规律想呼应、想建构。”[9]人遵循“道”的原则在自然中索取人生活得必需产品,自然在与人的和睦相处中,遵循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接受着人类的改造。在“自然人化”“人自然化”的矛盾碰撞中,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和谐才能产生,而美也在这二者的矛盾张力中,在矛盾的和谐中显露出来。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正是“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最生动的体现。

“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和谐共存,是主客体在不断矛盾中而产生的结果,哪一方面失衡都会造成极大地误差。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曾一度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但最终的结果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也“沦陷”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过犹不及”,从而失去了平衡,美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可以看出,和谐的存在中透露了浓浓的生态意识,和谐的存在,是人与自然互敬互爱,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平共处的体现。因为拥有了和谐,世间处处充满着爱与阳光;和谐的丧失,人会在失衡中受到自然地“报复”,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得灭绝,酸雨、酸雾等现象频频发生,人类在这失衡中体味着恶果。当美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时,人类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精神家园。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吗?追求和谐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美在和谐”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和谐”的概念已经由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渗透进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

[2][3]张傳有,《西方智慧的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1,23。

[4]童庆炳、马新国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

[5]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3。

[6][7]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53,438。

[8][9]李泽厚,《略论书法》,《中国书法》,1986年第1期.

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篇8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认真研究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挑战的措施,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全球化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况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首先就学科领域而言,社会思潮可表现为政治思潮、经济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等。具体到各个领域,诸如政治自由主义、政治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属于政治思潮;诸如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属于经济思潮;诸如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抽象主义等属于文化思潮;诸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属于哲学思潮。当然这种区分也只是大致性的并非绝对化的,有些社会思潮同时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像全球化思潮既包括经济全球化,也包含了文化全球化,同时又涉及一系列政治问题。各种思潮内部还存在许多派别,这些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理论体系,而且又都有其符合社会心理的情感内容,在社会的某一层面占有一席之地,在各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而言之,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

第一,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l9世纪末2O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引发出以无意识、泛性论等非理性的“欲”为主要特征的弗洛依德主义,以及以个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影响到以社会批判为核心,鼓吹“爱欲解放”论的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影响又从哲学波及到众多其他领域、文化形态史观、宗教社会等也有浓厚的非理性倾向。

第二,相对主义的流行。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哲学开始的。以晚年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新相对主义思潮,目前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各个流派。

第三,人本主义倾向明显。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给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人性的解放等等“属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现象学、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看来,思想家们不应关注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成果,而应力图关心现代人的困境、痛苦、恐惧和迷惘的现实。

第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世界新科技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它既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前景,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许多全球性问题。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产生了未来主义。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并探讨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体现了理论的超前性、预测性。

如果说,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总是着眼于传统的历史经验,工业化社会里,人们总是注重现实的实践活动和利益得失,那么,在步人信息化社会时,人们更注重从现实中把握未来,从未来规则中发展现实。

二、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思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已经深深地融人国际社会,庞杂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起了消极作用。例如,存在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流传,曾导致不少人不恰当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社会制约。这种思潮也就一度成为“自我设计”、“自我造就”的理论基础。在我国80年代的“弗洛伊德热”中,精神分析学说的某些观点曾成为一些人丢弃社会道德理想,把自我与社会对立起来的理论依据。它早在上世纪2O—3O年代就传人我国,80年代又会同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我国广泛流传,以至继“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之后,又形成一股“尼采热”。尼采及其先驱叔本华的某些观点曾成为我国一度蔓延的悲观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心态的.理论依据之一。在前些年出现的中西文化比较热潮中,有些人受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无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精华,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出现。所以,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地引导,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合理地传播,做到批判与借鉴有机结合。

首先,应当追踪有关思潮,特别注意在改革开放环境下西方思潮的冲击,深人分析和评判其本质。事实表明,社会思潮是动态的,常常可以跨越地界、国界,跨越世纪,影响极大。特别要明确的是,对我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许多西方思潮,尽管它们在产生之时对其社会环境而言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西方社会制度与我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流向我国以后则往往变成祸水。况且,有些进入我国的社会思潮本来在当今的西方社会已不再时髦。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追随,除了给人的思想造成混乱之外,别无他用。这方面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我们应当认真吸取。以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情况为例,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社会文化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本来,如果及早有意识地分析研究可能由之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后发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必然被大大限制,甚至未必能形成气候。应当承认,当时介绍和出版的大量哲学、政治、经济和文艺方法有影响的思潮,对于刚刚步人改革开放时期的人们来说,有开阔眼界、促进学术的作用。其中的某些观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即使如此,其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矛盾反应的本性也并没有改变,仍然不能掩盖其很大的消极作用。可惜的是,长期封闭导致的信息饥渴使人们疏于分析和防范,忽视了中国的背景和特点,对帝国主义推行其价值观的意图即和平演变的阴谋没有足够的分析。结果,西方思潮很快便在中国泛滥成灾。于是,许多人人生观倾斜,价值观缺失,道德观沦丧。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也是我们在分析思潮时必须记取的。

其次,必须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矛盾有关方面的相应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社会思潮得以形成和流传,需要许多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特定的生产方式。社会思潮起初作为一种思想观点或口号,当然要由少数人或某个人倡导。但是,至于能不能形成规模,则是由其是否与某些人的利益有关了。事情往往是这样,先是社会矛盾的复杂化,然后是某些群体感到危机,而某些观点和口号恰恰适合了他们的需要。因而,看起来是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潮,实际上却是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涌动所导致的现象。因此,把握了社会矛盾的运动特别是社会矛盾双方各自向对立面转化的性质,便可以提高防范思潮的针对性。比如,社会思潮向对立面转化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作为绝对主义表现形式的个人崇拜思潮盛极之后,继之而起的则是怀疑一切的相对主义思潮。极“左”路线践踏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改革开放之后,乘机而人的西方所谓人道主义哲学正中一些人的下怀,并孕育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了解了社会思潮相互转换的规律,就要注意,在反对一种错误思潮的时候,不应忘记可能导致的另一种思潮,并注意在其未形成广泛影响时,及早因势利导,努力将其引向正确轨道或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最后,分析西方社会思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剖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其理论学说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状况。研究现代西方社会思潮,能帮助我们加深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了解。例如,唯科学主义思潮为我们送来了新技术革命的信息,通过这些思潮的理论学说,我们可以了解到新技术革命给发达工业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了解到许多我们以前不甚了解的事实、数据和议论,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社会意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抓住有利机会,迎接挑战,发展我国经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有关材料,这个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虽然失之偏颇,它鼓吹的“阶级同化论”虽然是错误的,但它所提出的许多情况,如在工业文明地区劳动阶级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却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很有参考价值。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凯恩斯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也都为我们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矛盾提供了线索。

三、中国应对西方社会思潮挑战的对策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作为社会生活中变动着的精神之流,不断渗透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两个层面。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应对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实践性和批判性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我们不但要认真地去分析吸收,还要勇于面对,主动出击。

第一,积极投身于社会思潮全球化的洪流,保障中国话语权。随着中国民主宪政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与国际交流的加深,国际上各种立场和观点的社会文化思潮都会很快地从思想和行动上影响到国内的方方面面。像国内十余年来激烈而又持久的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之争,其理论基础和思想出发点都来源于国际思潮中的新左派运动和新自由主义思潮,他们大都奉哈贝马斯或哈耶克等人为圭臬,其思想也仅是对他们观点与理想的中国化表述。当前,国际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欧美的声音,还缺少中国的表白。我们不仅不能远离全球化的运动而“放弃”话语权,更要勇敢地主张、捍卫和实施自己的话语权。现在我们还处在思潮的“引进”阶段,很容易在话语权和价值评判标准上受制于人。我们应当成为社会思潮的输出者,勇敢地站在时代思潮和道德的制高点上。我们要积极勇敢地参与社会思潮全球化的洪流,要成为“表述”自我的主体,不能成为“被表述”的对象。

第二,未雨绸缪,迎接社会思潮实践性和批判性的挑战。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会越来越成为各种意识形态或各种“超越意识形态”的思潮、组织与行动关注的主要对象。可以想见,当年绿色和平组织的“彩虹勇士”号抗议船对澳大利亚的抗争行为,今后我们也有可能受到这样的组织和类似行动的影响。如何与他们打交道?一旦在一段时间被他们“盯上”、或在某件事上被他们“缠住”乃至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如何争得国际主流舆论的同情和理解?这不仅是具体的行为结果,也是政府的国际形象问题,更为深远的是国际舆论与民意对中国发展和崛起的态度认同问题。我国传统外交是“重政府、轻议会”,现在决不能再走上“重政府议会、轻民间思潮”的道路。由于这些思潮和运动对西方各国政府的超然独立性,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仅靠传统“外交”是无济于事的;对其回避、绕开或置若罔闻也是不可能的。与其主动交往、增加了解、建立友谊,以未雨绸缪,把矛盾减到最小,把不利降到最低才是根本之道。因为,能否正确处理这种思潮的实践化,对于我们的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吸收优秀时代思潮,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当代西方哲学与文化理论已较多地在中国被介绍、引人,正确了解、研究它们才能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有分析地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抵制消极或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机械地移植、嫁接西方文化会导致本土文化停滞、断裂。我国的新文化建设,应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审视“中外古今”的气概,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冶合理的外来文化成果,在“综合创新”中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此外,研究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资本主义不仅要重视硬件,即重视资金、资源、技术等这样一些属于物质层面的东西,还要重视软件,即重视思想层面的内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学说部分,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是现代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世界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样,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对现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广泛吸取,其中当然少不了吸取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理论学说中的合理因素。

四、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是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就必须克服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极端态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曾对当代西方思潮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开展对当代西方思潮的研究有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并取得了初步成果。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接触西方理论原著的人越来越多,对当代西方思潮进行科学分析,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但也有少数人走向另一极端,对西方思潮持全盘肯定态度,不加分析地接受其观点。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是必须认真克服的。

上一篇:七夕节朋友圈简洁句子下一篇:讲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