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读后感(共8篇)
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篇1
浅谈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工作09级2班卢厚玉2009443513
宗教上认为不休不歇的、有系统的俗世职业劳动,是制欲的高技术并且是重生与纯正信仰的最确实、最彰显的证据;而这个宗教思想,对于本文所称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人生观之扩张,必然成为想象中最有力的杠杆。
——韦伯
摘要:纵观历史,各学派研究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原因的分析各有千秋,但总体上而言,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思维领域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然而,韦伯标新立异,大胆的从宗教思想为源头来解说资本主义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把西方特有的思想基础——宗教作为解释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这是对传统研究模式的突破,更是引起了人们从新思考的机会,整本书以反复辩证的思维构架阐释了韦伯的思想。
关键词:理性 天职 预选说 制欲 出世
一、前言
自从西方社会学课堂上学习了关于韦伯的一些概论,便被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所吸引,所以很想找一些关于他的专著以便更深的了解他的思考,在次我选择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了更好的读懂这一本名著,我选择了现任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顾忠华的《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作为敲门砖,而后再进行原著的详读。此教授对韦伯的这本名著做了详细而深刻的理解透析,并结合中国的宗教历史与西方宗教历史的一个比较,让我们中国人更好的揣摩西方宗教史,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基于地域、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差异,我们在理解韦伯的这本书时会有很多阻碍,我们不能够清楚地理解当时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西方具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自我的理解就大大减少了,整体思维也比较模糊,更多的是基于对韦伯观点的一个肤浅了解并加以理解。理解作为韦伯的研究方法,基于他的这个研究背景,我也是采用理解的方式去学习这本书,带着这样一个思考“韦伯是如何将‘宗教’作为一个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来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经济、政治、文化等为主导思维的研究方法”,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翻阅导读部分。
二、韦伯笔下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
顾忠华教授对于韦伯所认识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综述: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各政治体制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现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顾教授不仅对韦伯的思想做了详细的分解并且还加入了很多对西方宗教的一个发展认识做了说明,方便我们读者了解韦伯的思想。
在此,必须声明两点来对韦伯思想误解的澄清:
第一,肯定有许多人认为韦伯把宗教作为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种背离实证主义的观点,是唯心的论断,在韦伯此书的前言则声明了,他只是为了区别其他研究者的惯常思路从另外一个新的而且是特别的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而打破人们普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研究模式,他并不否定这些观点,只是在此观点上增加了宗教对社会的特殊影响力,只是有增无减,更全面的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哪些因素起到了影响力,他不是站在唯心立场上谈的,而是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关注人的主观思维。
第二,他所指的资本主义是有时间、地域的限制的。时间是指16、17世纪,为了区别韦伯的资本主义和现在的功利资本主义,所以在时间上加以区分,避免把韦伯所指的资本主义混淆于现在的功利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这样,就颠覆了韦伯的研究宗旨;另外,地域限制在西方,虽然在同时间上其它地区如中国、印度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但是却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也显示了在特定区域特定因素所起到的特别作用是唯一的。这也是韦伯为什么看中西方宗教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上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导读主要阐释了韦伯辩证的思维方式以思考的方向,他阐释了韦伯的整本书所要表达的一个思维路线,结合韦伯的原著,将原始的思维和后人的理解将两本书结合来看,从中取舍,总体呈现了一个辩证的思维,反复论证宗教在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路程上的影响力,以下做简要概括及自我分析:
(一)韦伯的两个思考“为什么、是什么 ”
我们现代社会与以往的社会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所不同,而改变这种生活的力量什么,而且为什么资本主义仅仅只在西方得以发展,韦伯开篇阐述了西方文明在其科学、宗教、历史学、艺术、建筑、教育、经济行为的经营行为上都表达了其理性色彩,并高于其他国家,创造了一个理性的、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即理性化的社会形态。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这两个思考就更加引入了资本主义在西方发展的特殊因素在特定时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引起了韦伯的思考。从开篇引入了此书的研究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宗教关系于社会分层
韦伯一开始便分析了天主教和新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从在校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就业倾向两者来区别宗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天主教教徒主要从事手工业行业的工作,而新教徒更多的愿意从事高技术和管理行业,从这两种职业倾向做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所受宗教教育环境不同,其心理精神特征、职业选择不同,随着宗教信仰的区分,择业的不同,渐渐的社会分层就出现了,这也主要说明了宗教对一个人的价值倾向和精神需求的一个引领作用;另外,还有个现象需要说明,一般人没有机会从事政治行业的人则在经济行业内取得突出成就,这就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划分;宗教与宗教之间必然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社会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另外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体现了一种发展经济的理性主义,从而来区分新教与其他宗教在其社会行动中的理性差异。
(三)何为资本主义精神
在韦伯看来对财富的无线贪欲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精神,不择手段的获利行为是功利主义的象征,否定了资本主义本身的理性色彩;资本主义分为传统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传统的单靠降低工资,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生产率,而现代资本主义是基于理性的计算和管理来提高效率,获得利益。现代人将资本主义视为只懂得获利、逐利、赚钱,这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误解,韦伯谈到努力赚钱、无休止的劳动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以及任何境况下的所有人,每个人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这对资本主义是一种狭隘的偏见,任何企业,如果不利用机会获利,其必将销声匿迹,所以,在社会的竞争状态下,只有靠员工们辛勤的劳动、合理的理性组织经营,永不停歇的获取利润才会生存下去,但必须一切的获利行为是合理的,合理的管理、计算这才是对资本主义以真实的评价。资本主义精神强调“理性”二字在任何行为中发挥作用。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营上的数量、规模、类型、形式和方向上都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先进之处,资本主义以其丰富多样的经营方式如海外贷款、康曼达、公司、银行等方式获取资本,再将资本投入企业,来回赚取利润,但通过扩张殖民地、强取豪夺的方式是背离韦伯思想之外的,而且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沦丧,不管怎样,资本主义在西方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精神是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韦伯主要从路德的“天职观”和加尔文的“预选说”
韦伯来阐释资本主义发展期间宗教伴随的变化来阐释宗教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得出宗教对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地位。路德把《圣经》中的职业翻译为“天职”,包括蒙召和身份两重含义,上帝召唤人们并给与指定的身
份,按上帝安排从事世俗的工作,代替了以“命令”、“劝告”等强行色彩,旨在说明把职业看作是上帝的旨意,只有坚守岗位,才会被上帝喜欢,眷顾。从而韦伯得出世俗的工作在路德的阐释下成为了一种神圣的旨意,使人们安于生活,辛勤劳作,把工作视为天职,从而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发展;加尔文的“预选说”,并非人类为上帝存在,而是人类乃为上帝存在;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在宇宙中拣选了一小部分“选民”,只有他们才能获得救赎、拯救,并且是从古以来就内定了的,无法改变,而其他人都是被定了罪的,无法获得永生;至于哪些是选民谁也不知道,所以每个人都想通过无休止的劳动和高尚信仰来获得选民资格,从而表现都很尽善尽美,只为获得选民资格或者来认定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加尔文还发展了“邻人爱”的思想,在个人内心孤独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的特殊组织形式,获得内心的慰藉,从而促进了组织的出现及壮大,即出现了资本主义形势下的企业管理组织等形式的集合体,集体劳作创造财富,在这样的环境下,资本主义来势汹汹,发展迅速。另外韦伯主要对当时社会宗教基础包括加尔文宗、虔敬派、循道宗、浸礼宗诸教派来阐释宗教在社会生活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五)韦伯强调资本主义发展中宗教的影响进程:入世制欲主义
即确立了宗教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总所起到的作用后,接着论述宗教是制欲的,随着讨论了宗教是入世的还是出世的,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推论、理解宗教的各种行为,人们由以往住在教堂的牧师或教主为神的化身,传达神的旨意,他们不出去工作,只需要普及神的光辉就能获得永生,这也是入世的代表;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宗教的改革,教主或者牧师都需要出去工作,并且把工作或任务看做是上帝的旨意,视工作为一种天职,只有人们尽善尽美的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人才可能获得好的生活,达到赎罪,就渐渐演变成为出世的,经过历史演变宗教不断改革,最后的论证结果是制欲的并且是出世的资本主义精神。
(六)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思想概述
综上所述,韦伯所要验证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宗教是如何发挥影响作用,并且论述了宗教伴随资本主义发展中自身的演变过程,两者的相互关联性,偏偏在那个时代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里发生了世界性的新兴声音,开创了当代社会的新局面,资本主义也在这样的历史推动之下茁壮成长并在或多或少的颠覆了韦伯的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而我们现在所评论的往往是韦伯视野之外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给予现在西方社会的评价是基于功利主义社会的看法,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的发展面貌,并不等同于韦伯的出世制欲资本主义精神,现在资本主义也是对韦伯理性资本主义的偏离,面对这样的社会,而韦伯呼吁不要只是以篇概全否定真正的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理性资本主义。在韦伯眼里,一个真正的劳动者是有集中精神的能力、高度责任感、精算的经济头脑、提高业
绩的冷静的自制和借鉴结合在一起,这就为劳动本身为目的和资本主义所必须的视劳动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宗教教育最有可能克服传统主义。韦伯把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事例来说明真正劳动能跟着所具有的能力。而当代社会也有许多像他这这样的人,利用理性管理来赚取利润,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这些人又会把钱投入到慈善事业,回馈社会,这些企业都会利用捐赠与教会保持和睦关系,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宠,这也许就是当今西方世界慈善事业如此发达的有原因,是因为宗教信仰所驱使,也是他们生活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总结
韦伯这一伟大学者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发展,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从另外一种独特的切入点,让我们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家之作确实是需要有必备的基础为前提的,他在文章中摆出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可谓是用心之作,他并且克服了诸多困难查阅他国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毅力、恒心的过程,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写不出这样的巨作。看书也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为了读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华,我需要看三本书来达到我想要的目的,通过导读部分,我整体了解了这本书的中心是什么,而后两本的仔细阅读,才更了解到韦伯的理解方法是如何做到的,这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需要有一套严密的论证结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构建,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实在佩服。
在看这书前,我也曾视韦伯是唯心的视角来论证资本主义发展的,但为什么却成为一本世界性名著,带着一种疑惑来读此书,但是韦伯在开篇做了简明的澄清,他主要是在挣脱常理的论证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进入特殊视角“宗教”领域,这也是常人不敢轻易踏入的研究领域,必然会招致唯物史观的批判,但韦伯却做到了合理,并且论证的恰到好处,这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在我看来,韦伯从小生活在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教育下的家庭,他的母亲本身就是基督教徒,这也许就是宗教在韦伯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的影响,这也只是我个人看法而已,总之,韦伯这样的先进思想需要我们学习,用心领会这样一个独特视角。现在社会学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独特理论来跳出传统的模式,也是社会进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M],李修建、张云泽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3](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二)[M],李修建、张云泽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篇2
关键词:西方课程社会学,工艺学模式,教育社会学
一、课程社会学的由来
19世纪20年代, 教育社会学家开始对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 从中发现课程的知识选择与评估也会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于是他们的研究角度开始发生改变, 从只需考虑课程编排和知识组织形式, 转到还应多加考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课程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当时教育社会学受到知识社会学和符号互动等理论因素的影响, 所以他们把研究中心又转到教育知识上来, 此时, 就有人提议创建“课程社会学”学科, 其中以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为代表, 他认为“社会权利的分配与控制, 都有一定原则, 都受当时知识社会学影响”。因而课程社会学是在教育社会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课程社会学的现状
随着对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的视角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逐步转到对课程本身的研究, 即对课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目前, 主要是对“隐蔽课程”和“学术课程内容”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对社会和学生所产生的作用, 及课程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 隐蔽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情境中非刻意地获取的知识和经验, 具有非预期性, 潜在性, 多样性和不易察觉性, 又叫潜在课程, 非正规课程, 或未研究课程等。例如上物理课时, 学生对物理老师印象不好, 导致学生不喜欢上物理课, 对物理课不感兴趣等, 这些都是非预期性的, 不易察觉的。
1. 隐蔽课程的研究历经了不同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 杜威和弟子克伯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培养了学习的态度、兴趣、情感、理想等, 这些都不是学校教科书明显教给他们的, 但这些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随后克伯屈的“伴起学习”的概念便产生。1986年, “隐蔽课程”的概念在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的《班级生活》里首次提出, 用来描述教室里必须掌握的规则, 常规、规定等。在班级中, 隐蔽课程时刻存在, 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2. 隐蔽课程也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体现着统治阶级的行为模式。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总是设法对社会进行自己的意识形态控制, 尤其是在课程的编排和设计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统治阶级进行的意识形态控制越来越隐蔽了, 并不是直接地进行社会控制, 而是通过隐蔽课程来进行控制, 培养统治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阿普尔的《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对统治阶级如何通过课程进行意识形态控制作了阐述。
(二) 学术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
学生是随着学年阶段的上升逐渐地选择特定学科进行学习, 诸如人文科学的科目、自然科学的科目。这样, 他们就使自己变成了专门学科知识的学习者并且意识到与非专门学习者的不同, 同时各自也形成了不同的“自我认识”。而这种自我认识又成为从内部精神世界控制他们的意识力量。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现在“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反映了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知识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也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把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为对群众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因此, 选择出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知识是学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是以体现社会统治阶级的特征为主, 选择出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知识。为此, 学校经常基于某些特定的标准, 选择、采纳或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 甚至改变或歪曲、隐藏某些事实。
三、课程社会学的未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为新型课程———课程社会学, 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反映了社会对课程的控制, 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也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 未来对课程的研究应指向对教材的分析。此外, 社会学家马斯格雷夫为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也指明了方向。
(一) 对课程变化的管理研究。
随着当今电脑在教室的大量使用, 这便要求我们懂得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固然对课程变化的管理会就成为研究的焦点, 通过把社会学理论运用到学校知识管理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 以结构为本质的话语分析方法。
以结构为本质的话语分析方法是通过话语反映学校课程传递的社会意识形态, 再通过对学生的话语分析找到社会控制的依据。该方法将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更常见的方法。
综上所述, 对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不仅要对课程的教材进行分析, 还应对课程变化的管理、以及以结构为本质的话语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西方社会需要改变 篇3
“如果你看看爱德曼的调查,你就知道,现在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同样的,企业也是一样。每天打开报纸,你会发现伦敦银行业之间的丑闻充斥其间,流氓交易不绝。在一些企业的贡献之下,人们缺失了对社会的参与感。”“我们需要一个世界,合作经营。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解决这个问题。”
Speeches at a Glance
中国市场和别国市场的区别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多、那么大,其实中国人也喜欢音乐艺术,和美国人、和印度人、和欧洲人是一样的。人们希望有创造力,他们希望自己的儿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文化的区别,语言的区别,还有监管方面的区别。
——Google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完成了朝鲜之旅后,重返北京,并参加了极客公园的创新大会,并谈到了他所认为的中国市场的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软件驱动的世界,硬件只是构建软件的基础,CES的问题就在这里,它从来不是软件展示会,随着软件越来越重要,CES越来越不重要。
——语出自《连线》杂志记者 Mat Honan,虽然《连线》的主编Chris Anderson对硬件兴趣浓厚,不过这都是过去式了,当各厂商在CES上大秀硬件之时,《连线》却浇了一瓢冷水。
给我们增税,我们负担得起。
——美国爱国百万富翁协会最近向政府呼吁向富人增税。在该协会的网站上,页面显眼处有一个红色长方形框内就写着以上这句话。
将来HTML5也可能使自身同Android、Windows Phone或任何其他平台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只是现在就此作出定论尚为时过早。就目前而言,我们仍在加强同微软的合作关系,并对这种合作感到满意。当然一切皆有可能。
——有传言说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近日在接受西班牙一家报纸采访时暗示,可能将会推出安卓手机。究竟是真是假,还是看看原话是怎么说的吧。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 篇4
现代远程教育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西方社会福利体系探究及借鉴意义
英文题目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4月
中文摘要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停滞局面,社会福利制度也陷入了重重困境。西欧发生“福利国家危机”,美国出现“福利困境”,日本惊呼21世纪年金制度将要“崩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出了“福利国家在危机中”的警告。不仅是国外,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形势严峻,各种医疗、养老、社保等诸多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加深,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西方社会福利结构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各西方“福利国家”中,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公共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而使社会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另外,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的预算赤字都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开始考虑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道路,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社会; 社会福利制度;借鉴研究
目录
引言·······························································5 第一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6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6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6 1.社会保险制度·················································6 2.社会补助制度·················································6 3.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6
(三)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的基本关系······················6 第二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8
(一)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8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8 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8 3.福利依赖严重··················································8(1)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8(2)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8(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8
(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9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9
2、增收节支······················································9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9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9
5、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9 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1(一)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11(二)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11(三)增收节支···················································11(四)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12
(五)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12 结论······························································13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引言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西方国家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改革。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社会福利的水平、构成和分配既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权力模式,也取决于经济的再分配模式和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福利体制或社会福利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相关的福利体制,对深化理解国家间的社会政策模式和经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研究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过去20多年来,它对社会政策领域和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有着显著的影响。社会福利既是人类干预社会问题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实践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特定文化和价值观发展的历史产物。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福利发展的不同形态,昭示了国家干预社会问题行动的理念,也显示出社会发展的某种普遍规律。
本论文分析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对我国福利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选定的题目属于西方社会学研究课题,研究方向是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利弊双方的分析,从而得出对我国福利体制建设的有利的改革措施。
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福利体系探究,探讨我国福利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本论文的难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长处以及其不足之处需要如何改进,以避免我国福利体制完善过程中重蹈覆辙。
第一章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早期的社会福利与慈善几乎是同义的。提供者首先多为教会或教区,社会福利主要是以“专为社会弱者服务”的面目出现,对于无依靠的老人、残疾者以及孤儿等提供援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日趋恶化的贫困问题。
19世纪末,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显著增加,现代国家功能日趋完备,这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及政治基础。于是,政府便把济贫转化为经常性的社会福利项目,并逐步纳入政府的正常职能范围。社会福利制度就慢慢地成为了一项不是专为穷人而设计,而是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个人基本生活的制度。二战结束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立即着手进行福利国家建设。
20世纪50~70年代,北欧等发达国家,仿效英国的做法,完善了其社会福利制度,使社会福利涉及到大多数人,甚至是社会全体成员。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这里,我们所说的社会福利是广义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包含社会保障在内。西方国家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就其内容来看,是非常丰富的。例如:
1.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西方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第一大支柱”。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即必须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立法规定,由劳动者、企业或社区、国家三方共同筹资来开展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或丧偶等风险导致收入减少、中断或丧失时,提供收入补充,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社会补助制度
社会补助与社会救助不同,社会救助强调针对性和个案性,社会补助则包含“普遍性”的意义。西方国家社会补助项目较多,如在英国,主要包括子女津贴、住房补贴、家庭补贴、病残看护补助等。在法国,家庭及儿童补贴就包括多子女补贴、家庭收入补贴、单亲补贴、孤儿补贴和最低家庭收入补贴等。
3.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
公共教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福利制度,西方国家一般都实行有年限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如美国,初级、中级公共教育都是作为市民权益的基础部分而由政府免费提供。在德国,免费教育是人人在青少年时期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住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西方国家一般是通过发放住房补贴来实现。也有建造公房并以低价租给穷人居住的,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意义的国家是美国。医疗卫生福利制度,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而存在。
(三)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的基本关系
社会福利服务在各个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社会福利理论的构建当中,其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渊源。它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关系由来已久,而与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理论等交叉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厘清其中的基本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社会福利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评述。
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的发展密不可分,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福利而存在。因此,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三者都具有相同的目的性。无论是社会福利、社会政策还是社会保障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社会全员的福利,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国家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秩序。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边际服务”和“补残服务”。社会福利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特殊群体和家庭而并非社会总体。这些服务给付的形式往往是非现金或实物的,例如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所谓“边际服务”是指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只是提供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诸如生活照料的社会福利服务是由家庭、亲朋好友和邻舍提供的。例如在英国,任何时候地方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只包括:三分之一的85岁及以上的老人、不到4%的救助家庭儿童、不到2%的体障儿童以及不到10%的居住在社区中的精神残障人士。而所谓的“残补服务”则指的是社会福利帮助不仅所涉及的规模小,而且往往是作为最后的被动性救助手段,只有当诸如家庭、社会等服务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给予社会福利的帮助。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其服务的基本方式则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津贴组成,覆盖绝大多数社会群体和个人,向他们提供例如失业保险、紧急救助金和津贴等以现金或者实物为主的帮助,这与社会福利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二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
福利国家的理念在英国形成之后,便逐步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与北美国家。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这并非表明,现行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十全十美。其实,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
1.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自2000年以来,欧洲国家原先引以为豪的福利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负。如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60年代为81亿英镑左右,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1999年更高达1000亿英镑。又如瑞典,自1991年开始连续3年经济衰退,退休金还要照付,各种社会保障开支也不能减少,这使得福利体制捉襟见肘。为了维持高额福利开支,政府只得大举借债,从而导致财政出现大量赤字。目前,瑞典政府的债务共有1.43 万亿瑞典克朗, 相当于1996年国内生产总价的84%。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是西方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原因。
2.福利收益水平偏低
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福利收益水平却偏低,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贫困化现象相对严重。如英国是世界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其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中,贫困问题也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3.福利依赖严重
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机,并导致福利依赖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虽西方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各国改革举措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具体到反福利依赖方面的举措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
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莫雷托教授曾把20世纪80年代各国普遍使用的反贫困方法归纳为,“传统的救助制度”是“使一定的资源就像经过漏斗一样进行分配”的制度。认为这种制度针对的是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最贫困的穷人却无法从中受益。正因如此,西方国家为了削减福利开支,提高社会福利的效率,大多采取了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的办法,让社会福利真正发挥帮助穷人的作用,而不是平均分配的。
(2).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
为了达到反福利依赖的目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并制定了有关的制度。“以工作替代福利”项目的实施,在1985年一年,就使13万原来依靠社会福利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来社会福利领取者的工作收入,抑制了美国公共财政开支增长的势头。由此看来,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在反福利依赖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
为了减少公共开支,西方国家通过扩大家庭服务,培养家庭护理员,建立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个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为同学的成长服务,越具体越好。培训对个人今后生活观念与学习有什么影响。个人的其他感受和最突出的体会是什么等内容以总结的形式上交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籍此检验学员的个人成长与进
步。
(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措施,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随着高福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感到在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方面力不从心,政府财政无力供给庞大的福利支出需要,因此,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了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各国都在努力让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逐渐向私营部门转移,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私人化”、“资本化”。“资本化”即鼓励私营部门以职业年金与私人养老计划、医疗计划形式参与福利资源的配置,导致福利管理中的合作主义(corporatism)的兴起②。“私人化”,即政府尽量缩小干预社会福利的范围和项目,把这些项目交由非政府志愿机关、工人合作社和其它社会团体承担。以瑞典为例,社会福利一直是以国家福利为主,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开始提倡和支持企业在国家福利的基础上开展补充保险、经营保险和行业保险,提倡和鼓励社会保险向“私有化”、“资本化”和“市场化”发展。
2、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各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甚至取消上限;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包括提高职工的保险费率和雇主的保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对退休金、疾病保险金、残疾补贴、失业救济金都收取一定的税。修订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过去普遍实行“社会保障金自动指数化”制度,即社会福利待遇标准自动随着物价、工资或生活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现在改为限制保障金的增长,从而减少社会保障金的支出。各国增收节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退休年龄。例如,美国规定67 岁退休,法国、意大利规定65 岁退休,瑞典将原退休年龄6067 岁。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通过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延长社会福利的缴费期限,对社会福利计划产生潜在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工作年限的
延长又会减少受保人领取年金的期限,从而减少社会福利计划的日常支出,增加社会福利基金储备。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
“工作福利”是指凡接受政府福利补助者,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例如,澳大利亚规定,失业救助金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再培训计划,否则剥夺救助金领取资格。引入“工作福利”制度后,社会福利金就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
改变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增强社会福利的依法运行机制,使社会福利的行政管理、事务经办、监督控制三者分开,这是现代西方福利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一个共同取向。另外,各国还严格审查福利资金发放的资格条件,缩小覆盖面。比如,养老金支付的年限要求,疾病、失业的天数要求等。例如,荷兰、比例时等国采取对申领福利补助的公民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促进相关人员的劳动愿望,减少非正常失业人口。
5、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
各国为了使社会福利基金保值增殖,并更好地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纷纷通过立法对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和运营管理采取新的措施。转变社会福利资金支出,如削减公共福利
支出,限制国家退休金发放量等。虽然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旨在改革自己的社会福利制度,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对原有社会福利制度的修补,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利益对经济进行广泛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的手段之一。另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社会福利体系是经过去100 多年的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其基本框架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勿庸置疑。这是各国保持原有福利制度基本框架不变的另一重要原因。
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
虽然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福利困境”,进行了很多福利制度方面的改革,但并未触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些国家坚持原有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福利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刚刚起步,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福利国家现存社会福利体系中的精髓部分,为我所用。西方福利国家正式社会福利体系是由收入保障服务、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以及就业等六大制度项目共同组成。
我国当前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项目,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狭义)和社会优抚涵盖了西方福利体系六大制度项目中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所涵盖的福利项目与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收入保障服务项目基本一致;社会福利(狭义)项目涉及到了西方福利体系中的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部分福利项目。但西方福利体系的六大基本项目中,还有许多内容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未涉及到的,如就业福利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教育福利方面等。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借鉴西方福利体系基本框架,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搭建起适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基本框架。
(二)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让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成为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趋势。
我国同样也存在社会福利资金供给不足、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问题,因此,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这一改革趋势也值得我国借鉴。怎样弱化? 首先,我国应该选择合作体制,将各种社会福利的供给部分地转移给私人部门来经营,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来供给和运营福利基金;其次,社会福利制度管理要引入市场经营原则和相应的利润导向、价格调节、成本控制等观念,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提高福利制度的供给效率;第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建设上来,为社会制订和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和政策法规以及监督评价体系。
(三)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是当今西方国家福利改革的另一普遍取向。由于社会福利供给具有很强的向下刚性,升来容易降来难。
我国近年来,由于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公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越来越强。虽然我国当前的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 总量、人均GDP水平)还是相适应的。但是,受当前我国公众对社会福利需求的强劲压力,我国未来社会福利支出扩大的预期很强。因此,我国政府在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总量的同时,应该适当控制福利支出的规模与增长幅度,使社会福利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千万不能放任福利支出的过分膨胀,否则,今后我国也会陷入西方福利国家正在经历的“福利困境”之中。
在节支的同时,我国还应该注意增收。福利基金方面的收不抵支也是我国近年来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从当前的国情看,我国增加福利收入的途径主要有:征收社会保障税、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税费率、尝试发行社会福利债券、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作、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等。
(四)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
我国也可以尝试引入“工作福利”制度,让福利享受者在接受政府福利补助的同时必须接受政府或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接受相关的就业培训、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等,使社会福利金由无偿给付转变为有偿领取。
(五)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
我国也应该像近年来西方国家福利一样,努力将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基础上,使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会福利真正成为呵护社会的“安全网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有关社会福利的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现有的福利保障法规调整范围较窄;社会福利体制运行不符合法律要求,主要借助行政手段,如颁发通知、规定等来进行调控和管理,等等。由此可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尽快改变我国社会福利立法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加快社会福利法制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保证。
总结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福利制度的内在缺陷,矫正职业福利的异化,使社会福利能够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现实社会,并沿着体系规范、水平较高、社会化实施、多层次发展的道路实现自我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得到对我国福利体制建设有益的几点结论:
1、在体系建设目标方面,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福利事业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中国特色,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和奇特的混合结构转变为融洽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它应当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以各种社会化福利(包括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社会津贴等)为主体,以职业福利为补充。与传统福利体系相比较,新型体系将产生如下变化:一是三个层次取代了层次不分;二是摒弃了传统福利项目设置不规范,考虑了福利项目的分工与内在规律性,并适应了群体对象的需求,如将教育福利纳入新的社会福利体系,将职业福利界定为由企业或用人单位自主开办,以及设置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等项目以适应老年人、儿童、妇女等社会群体对社会福利的需求,等等,从而体现了福利项目设置的规范性。三是使福利项目的地位由主次颠倒走向合理,即职业福利项目被严格界定为由企业或用人单位自主开办,社会成员将主要依靠社会化的7 大福利项目和社区化的社区服务来获取社会福利保障,将来是由国家和社会而不再是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来承担向社会成员提供福利的责任。四是项目体系由不完整走向完整,三个层次及所属若干具体项目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中的一个完整的社会福利子系统。因此,社会福利体系结构的创新并走向规范、定型,是其最终走向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使社会福利制度能够从整体上加以推进并得到协调发展。
2、在保障目标方面,社会福利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换言之,社会福利在发展中要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子系统相区别,它提供的不是社会成员的生存保障,也不是基本的生活水平保障,而是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与此相适应,社会福利事业就不能只是无偿提供,也应包括有偿服务或低收费服务,当然,有偿与收费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3、在实施方式方面,社会福利应当社会化。一是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应当走出板块状的自我封闭,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福利机构应当社
会化,即社会福利既不能由官方包办,也不能由企业或用人单位包办,而是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公共组织或社团机构来具体实施,因此,应当逐步缩小官办福利和职业福利的规模,通过加快各种社会公共组织(或社团机构)的建设及其规范化管理、运作来使其承担起实施各种社会福利事务的主要职责。福利机构的公共化、非官方化应当成为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实施方式的发展方向。
4、在服务水平结构方面,社会福利应当实现多层次化。即应当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结构的多层次化,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需求;同时给家庭、社区留有余地,以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目前一些有退休金保障即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人即使有进福利院的欲望,也往往因政府现有福利院的条件较差而止步。这就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来建设有差别的福利设施,否则,官办福利院就永远只能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福利院而非真正社会化意义上的福利院,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在建设新型社会福利制度进程中,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某些传统特色,如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国家教授与群众互助相结合、救助生活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发展社会福利与巩固家庭保障相结合等,仍然应当得到体现。
致谢
XX老师在我完成本论文期间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精心的指导,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德永雄一郎等:《拒绝欺压:欺压现象及其心理分析》,王健英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6].E.A.罗斯:《社会控制论》,秦志勇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7].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Tennis:《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9].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13].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Simmel:《金钱 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16].Simmel:《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读书笔记 篇5
11307090048 葛明星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是英国学者彼得·斯坦和约翰·香德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作品。在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上层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本书在行文中引用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学者的理论,同时贯穿以大量的案例,使得全书具有了实证主义的色彩。当时世界处于冷战的对峙状态,东西方文化、社会的交流十分有限,彼此也相互敌视与孤立。也许有此类原因,本书介绍的是完完全全的西方法律价值,其中没有涉及任何东方法律文化的内容,也使得我们缺少了一个对比的视角来全面的看待西方的法律价值。
本书作者在立足于对西方社会的法律运作的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进而层层剖析出法律价值在社会运行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在各种基本价值互相冲突的情况下该如何对之加以权衡的问题。西欧的法律,部分源自罗马法,部分源自日耳曼习惯法,作者把一些基本价值的理论,从希腊到罗马法为我们揭开历史的源头,然后把近几个世纪的西方法学家的理论加以罗列和对比,从而展现出理论发展的整个历程,最耐人寻味的是以大量的实例来为我们解释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的地位以及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法的价值有这么几层含义:法促进那些价值;法本身有哪些价值;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本书也无形当中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分别体现在溯及法律的历史与发展历程和人们对于法律的期待,立法的程序与标准,以及法律困境中。法律的终极价值是法律所追求的人的终极关怀,亦即有关人的本性或生命意义的价值。而我们所看到的法律价值就是这些终极价值在当时当代的表现。本书开篇即提出西方社会的核心的法律价值:秩序,公平,个人自由。“这三个基本价值都不可缺少,而且,三者之间的平衡十分微妙。人们都希望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秩序,但人们同时还希望法律能促进公平。另外人们还希望,法律保护自己不受过分热心的政府和对政府百依百顺的立法机构的妨碍。”①此后各章节即是对这些基本价值的解释与论述。
法律理论家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描述了法律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实现社会秩序、公平、个人自由这些基本的价值。②法学学者百家争鸣,有的倾向于法律与秩序联系在一起,有的倾向于法律是基于公平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还有将法律与道义相联系,但是所有这些只是对于法律基本价值的不同倾向而已,他们认同三个基本价值的地位,只是对它们的定位有所区别。这些争论也引领着西方法律社会稳定正常的发展。①
②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许张润,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 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许张润,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40-41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介绍这些价值在古代的发源以及在近代的发展,这无非是告诉我们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有着牢固的社会基础,植根于西欧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当中;西欧社会经历了各种政治经济形态,但是不管人们与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些价值作为一种法律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塑造今天西方法治架构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中体现着法律的价值,法律价值无处不在,书中提到个人自由的价值观念即在生命权,隐私权,财产权等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得出来。法庭对于社会案件的思考很多是基于对事实的价值判断,例如在财产权中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的区分,市场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取舍,道义上的义务与合理的期望的比较。法律价值已经成为人们判断社会的重要标准。
本书同时把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权也作为一项价值进行思考,其实这也可看做是三大法律价值的延伸和体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法律价值的冲突:隐私范围该如何确定,有些是在传统上界定比较模糊的;国家对经济的干涉是不是对私有财产的干涉;等等。我们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构来面对这些,但是当这些价值冲突出现的时候不是单方面的决定就可以平息的,单方面的声称权利也是没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法律价值的实现,法律价值的维护有具体的法律规则,当规则已不能完美的解释问题时,还有适用范围更广的法律原则,最后还可以诉诸事物的本质。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无法适用辅助标准,也无法找到可以适用的有利原则,那么,法律专家们将求助于大陆国家所谓的“事物本质”来适应特定案件的具体情况。”①当法律面临困境,人们还可以采用诸如衡平法这样的妥协性的折中的手段。不仅如此,正确的法律应当有合理的程序来运用,合理的程序是法律的以正当运用的基础。另外,在法律价值实现过程中法官是具有自由裁量权的关键砝码,法官依据成文法和判例在现有的社会司法架构下对已有的社会冲突做出自己的判断,又因为法官是保守的,法律也因此具有了虚构和连续性。法庭对案件的认定,不仅是只依靠法律内容,还会受到诸如人性,道义,宗教,政治形势,经济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样,法律所涉及的是人类的外部表现和活动,通常它对人类的内心动机不感兴趣。②现今,西方法律体系继续发展有赖于公众对于法律信任的保持,更有赖于立法者和法官们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适当地综合西方法律传统中各种价值的能力。
为了得到普遍的尊重和遵守,法律要求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具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法律的根基在于人民观念的普遍一致,这种一致即是说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明显,并且人们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并不要求人们的看法都一样。这种一致性使得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才能在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一致性的获得有赖于法律对价值的追求。③
在西方存在着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两大法系,虽然这两大法系在发展过程中彼此独立,①
②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许张润,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49 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许张润,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5 ③胡钰:《<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之书评》【J】.《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11期:第141页
但在很多领域中这两大法系都具有相同的法律基本价值观念。秩序,公平和个人自由是两大法律体系都推崇的最高价值,两大法系的差别在于形式和方法论,但他们所针对的对象和价值目标有很大的相似性。笔者认为,法律价值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是由于立法者的制造和法院案例的实践,最根本的是来源于西方的人文社会基础。本书亦名为《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社会的架构与主流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这个社会的上层架构——法律价值。法律的制定与施行显然也与各种社会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的作用也会因社会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书中列举了法律与伙伴型关系、法律与契约型关系、法律与权力型关系、法律与冲突型关系的不同社会关系中的法律的表现。
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篇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政策的作用凸现.怎样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双重叠加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点政策议题.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1)要重新重视和确立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角色;(2)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安排上要具备长远性、战略性眼光.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但它在西方国家所释放出的能量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比做一艘乘风破浪的舰船,社会保障就是遭遇风暴时的避风港,它消除了人们处于不确定社会中的恐惧,减少了社会成员面临的种种风险。可以认为,西方国家发达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最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
市场经济的补充与法治精神的体现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英、法、瑞典、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正式确立与发展。各国相继以社会保障形式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缓和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一贯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结果的合理修正,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了世界各国通过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随后颁布了《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职业介绍及失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样,瑞典、法、英、美、加、日等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大量详细的社会保障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这成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大特色。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因国情不同而异。但不外忽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在国民遭遇疾病、受伤、生育、死亡、年老、残废、失业等情况,造成收入中断或丧失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及帮助以保障其生活来源的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互助式的保障制度,它是在个人与雇主缴费的基础上,由国家财政支持运作的,带有国家强制性。其中社会保险的四大支柱——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部分。以瑞典为例,它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1994年支出能够占到当年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86%,其核心地位可见一斑。社会救济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的保障制度,一般由财政拨款。具体的救济标准随各国的生活水平不同而异。各国对于社会救济的项目及领受的条件都作了详细规定。如日本规定大城市一个4口之家的救济标准是每月14.3345万日元,这样受救济家庭的生活标准可以达到普通家庭消费支出的60%。而且领受社会救济的人和服刑者一般不能参加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是保证社会成员能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设施与服务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住房、医疗与教育等方面。也包括国家公务员的福利补助与休假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大多是高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其服务对象相对较窄。例如农民最初就没有被列入社会保险范围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一职业不需要国家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所服务的范围也日益扩大,目前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对象已扩大到全体国民。以日本为例,1961年日本实行“国民皆年金与国民皆保险“制度”(即全体国民都参加年金和保险),奠定了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基础。这也是继北欧诸国之后,世界上第12个建立“全民皆年金”的国家。又如法国,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既有覆盖80%人群的“共同制度”,又有农业人口、国营铁路工人、银行职员、海员、矿工、神职人员、自由职业者、国有企业和国家公务员等20多个特殊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主要是西北欧国家,相继宣布自己已经建成了针对本国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虽然这种说法不免含有夸大之处,但足以表明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整个社会经济中去,涉及到的项目也几乎是无所不包。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从总体来看,各国社会保障资金基本来自雇主、雇员、财政三方。各个具体项目的资金来源又依各国具体情况而异。例如法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交纳的保险费,财政补贴,其他特种税和利息收入。而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雇员和雇主共同交纳的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已成为美国财政收入中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源。此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还从一般税收中划出一块用于社会保障项目。一般情况下,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方面的开支主要从政府的一般税收中安排。这种缴费方式,调动了劳动者、企业和国家三方面的积极性,各国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普遍承担以下职责:
1、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负责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拨款。例如1997年德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约占整个社会保障支出地25%。
2、参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如德国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制,全国实行统一的收费比例,该比例一年一定,费率的制定经测算后须提交由财政部和劳工部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审定后方可执行。
3、采用灵活的财税政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良性发展,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运作进行调控监督。例如瑞典把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同时把社会保障收入纳入社会和议会监督范围,这些措施的推行,既全面、准确体现政府对社会保障所做的贡献,又能保证基金专款专用,避免被挤占和挪用。“福利社会”带来的烦恼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并非尽善尽美,尤其在一些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社会保障支出过于庞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高福利政策造成政府开支过大,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例如1992—1995年,法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出现2300多亿法郎的赤字,1996年又有500多亿法郎的亏空。如不设法解决这个缺口,整个社会保障体制将无法继续运转。其次,过高的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惰性。在支付过高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的环境中,少数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接受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就业职位;疾病保险中的小病大医、药品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过高的累进税率,又造成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追求收入的积极性。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都会在客观上降低经济效率。
此外,庞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使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过大,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如果福利开支与工资水平的增长超过生产率的增幅,使产品成本率上升,服务质量下降,就会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且造成了社会保障管理的效率低下。从国情出发:由西方国家的得失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正所谓“洋为中用”,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可谓有得有失。我们的优势就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正确地估计我们面临的形势,设计出发展与完善的正确步骤。具体说来,在巩固目前社会保障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至少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法律的形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经济制度,要使其在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顺利实施、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保证它的规范性与相对的稳定性。只有法制化能保证这一点。即通过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下来,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严肃性,作到有法可依。这就迫切需要明确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面关系人的权利与义务,对一些具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2、扩大社会保障的服务对象,健全保障的项目。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特别是机构改革的进程缓慢,这与我国缺乏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关系。没有切实的保障措施,人们就无法免去后顾之忧,在处理就业问题及消费时自然会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这也是七次降息启动消费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顺利推进经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首先应跟上。即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险,重点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提高社会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真正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考虑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内,尽量缩小城乡差别。
3、在资金的筹集上,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不能由国家或个人单独负担,各国的经验也证明这种模式行不通。在现阶段,我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比较合适的办法是由个人、企业与国家共同负担,具体讲就是社会保险资金负担以个人和集体为主,国家作为补充;而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则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此外,还应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进行核算与监督。强化对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的监督力度,切实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用于社会保障目的,杜绝社会保障资金被挪用、浪费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性与严肃性,才能使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要作用的认识,有效配合经济体制的调整。
一、法国: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
二、美国: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三、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
四、德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7.6%
五、加拿大:穷人教育一路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
六、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2%
七、挪威:带全薪休病假,社会福利占GDP的33.2%
八、丹麦: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
九、澳大利亚:低收入者购药2.6澳元封顶,社会福利占GDP的22.5%
十、日本:医院不得盈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18.6%
十一、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
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肯尼亚等国还为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免费住宿。
南非政府规定,所有公立医院无偿为穷人、老人、孤儿、残弱人员提供免费医疗,由卫生部统一结算费用。
埃及对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无业人员可到公立医院免费就诊,农村每三四个村庄设有一个医疗中心,农民在医疗中心免费看病。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但他们早就做到了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连教材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学生读大学,食宿都由政府“垫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半后开始在10年内还清政府“垫资”(4年约合8000元人民币),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国家不向学生索要这笔费用。
埃塞俄比亚还对穷人实行免费医疗,拿着“贫民证”就可以在村镇诊所享受免费医疗。喀麦隆从小学到大学也一路免费,在大学阶段只收取每年50000中非法郎的注册费(约合750元人民币)。
十二、拉美: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
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拉美国家的福利由三部分构成:工人和雇主共同支付的社会保险,政府负担的穷人社会救助,劳动保护法规规定的福利。
拉美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条件的货币转移支付,对需要救助的家庭直接给予现金;定位家庭户,在物价上涨期为使公民的生活水准不下降,对所有家庭户给予补贴;对极度贫穷的人给予一揽子全方位救济。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综述 篇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初形阶段-20世纪20-5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美国学者谢尔顿 (Shelton) 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还要兼顾利益相关群体的需要, 而不是单纯为股东盈利。但是这个概念的问题在于过于宽泛和模糊, 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具体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真正获得发展是从50年代开始。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鲍恩 (Bowen1953) 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商人应该按照社会目标和价值, 作出相应的决策, 采取相关行动。”鲍恩强调企业的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管理者除了帮助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外, 在制定决策时还须兼顾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念。鲍文的阐述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规范, 也开拓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新讨论。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 基斯.戴维斯 (Keith Davis) 、约瑟夫.麦圭尔 (Joseph W.Mc Guire) 、威廉姆.弗雷德里克 (William C Frederick) 等著名学者都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讨论中。虽然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阐释的视角各有不同, 但都一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都不应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范畴。戴维斯从社会视角指出:“社会责任是指商人的决策和行动首先要考虑到对整个社会整体系统的影响, 考虑到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利益。”他还首次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与其所具备的权力之间要达到对等的关系, 权力越大的企业对社会责任投入就要越多, 逃避社会责任最终导致其社会权利的逐步丧失。
弗雷德里克 (1960) 从资源论出发, 认为社会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不仅要用于实现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利益, 还要用以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弗雷德里克不排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 但认为商人在追求经济目标和利益时应该考虑到提高总体社会福利。
麦圭尔 (1963) 将社会责任界定为“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义务, 而且还应对社会负有超过这些义务的某些社会责任。”与弗雷德里克观点不同的是,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超越经济和法律的维度, 把对员工、社区、民众等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范畴中。他的阐述为日后学者们界定什么是经济和法律之外的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框架。
沃顿 (1967) 首次从自愿性视角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他认为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可能不会带来可以测量的经济回报。所以, 企业应该采取自愿行为来满足利益相关群体的期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Friedman 1962) 与众多学者持相反的观点, 他强烈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认为企业唯一的责任就是“在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他还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是对自由经济的根本颠覆, 违背了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 不仅增加成本, 而且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到70年代之前,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自由经济的观点仍在学界和企业界占主导地位。
三、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多维度发展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期, 自由经济的观点逐步丧失其统治地位, 学者们从环境维度、社会维度、法律维度、经济维度、自愿性等多种维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日趋广泛。
约翰逊 (Johnson 1971) 在《当代社会中的商业:框架与议题》一书中从四个维度阐释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第一, 企业除了考虑为股东盈利之外, 还要关注员工、供应商、社区及社会福利。第二、社会责任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其目标。第三, 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动机是效用最大化。企业不仅只设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目标, 而应该追求多个目标。第四种是“社会责任的词典观点”, 企业应该根据其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先后次序排列, 而且列出相关的利益群体。约翰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为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思路。
曼尼 (Manne 1972) 把自愿性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 并在沃尔顿的研究基础上, 将“自愿”行为界定为超越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纯粹行为。而曼尼的观点后来受到了斯蒂娜 (Steiner1997) 的批评,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建立在自愿性的原则上, 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行为, 是不完整的。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自愿性和非自愿性行为两种维度。
斯蒂娜Steiner (1975) , 戴维斯 (Davis) 和布鲁姆斯特姆 (Blomstrom 1975) 都是弗雷德里克的观点的支持者, 他们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了更为具体的诠释述,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为社会整体福利的整体提升尽力。
之前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探讨主要是假设企业“应该做什么”, 而没有关注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目的是降低社会压力对企业造成的风险.社会回应等衍生概念随应而出。
阿克曼和鲍尔 (Ackerman&Bauer 1973) 首次提出了社会回应的概念。根据二人的观点, 企业社会回应应该是主动而非被动行为, 企业主或管理者应该主动顾及到对员工、顾客、股东、供应商和社区以及其他狭义和广义的社会群体的需求。
佛雷德里克 (Frederick 1978) 认为, 企业社会回应是企业和社会研究领域的“第二个阶段的发展”, 它甚至可以替代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佛雷德里克在他发表的论文《从CSR1到CSR2:企业与社会思想的成熟”》中, 将社会回应称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根据他的观点, 如果CSR1是对企业环境和社会压力的被动化反应, 而CSR2是一种前瞻性行为, 强调的是企业通过问题管理、环境预测等所采取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动行为。
社会回应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反思和管理理念的转变, 企业社会责任也逐渐从理论转向实践。这一时期, 社会回应被认为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等同的概念, 但是它没有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类型和内容。
四、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20世纪8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由于利益相关方理论的出现与发展, 学者们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重点从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转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责任内容与范畴。
弗里曼 (Freeman 1984) 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弗里曼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在企业经营活动、战略决策和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群体或者受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任何群体或个人。”
沃克和马尔 (walker&Marr 2001) 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庞大的概念, 不同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同, 利益相关者的权重也不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非常重要, 但并不都同等重要。”
艾普斯丁 (Epstein 1987) 认为, “企业责任就是指企业决策的结果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有利而不是不利的影响, 企业行为的结果是否正当是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 艾普斯丁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系列行动的结果的体现, 而琼斯 (Jones1980) 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行为的过程体现。
综上所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挑战了股东利益至上的古典经济学观点。日后学界和企业界都意识到如果单纯为了少数股东的利益而牺牲众多利益相关者, 最终会导致企业低效率运行甚至消亡。 (Clarkson 1995) 二、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内容和范围;三、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被界定为一种新型关系上, 即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Clarkson, 2001) 。
五、战略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以后, 对社会责任的探讨逐渐从传统的观点向战略观点转变。1996年博克 (Burke) 和劳格斯顿 (Logsdon) 将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研究相结合, 首次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从而将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区分开来, 为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豪普金斯 (Hopkins 2009) 将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一种考量和影响企业行为且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的系统方法。
斯密斯 (Smith 2003) 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从战略角度看待并履行社会责任, 将其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把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和企业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屈于外界压力所采取的被迫行为。琼斯 (1997) 和卡罗尔 (2001) 认为战略性的CSR虽然会使企业牺牲短期的经济效益, 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
杰弗瑞P.兰托斯 (Geoffrey P.Lantos 2001) 从共享价值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为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 企业也能够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是一种双赢利益。
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社会层面、道德层面和环境层面的社会责任行为来创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性举措, 它解释了企业如何将其资源及能力战略性地应用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去, 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六、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具体深入发展阶段-21世纪
诸多学者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为关爱环境、提供社区服务、慈善捐助、保证员工福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更具体的方面。
这一时期,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提升整个社会福利和改善环境的行为” (Mackey&Barney, 2007, Mc Williams&Siegel, 2000) 的概念被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并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罗宾斯 (Robins 2005) 认为“企业不仅要对股东的经济利益负责, 还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实施的非经济行为结果负责。”之前的研究发现, 环境责任和社会福利的重要程度远不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随着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发展, 环境责任和社会福利被置于重要的地位。
西方社会为何滋生“白寡妇” 篇8
今年9月,索马里最大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又称“青年党”)对肯尼亚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发动的大型恐怖袭击,让“白寡妇”萨曼莎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肯尼亚政府曾一度认定,恐怖袭击主谋正是萨曼莎,并在国际组织帮助下展开全球缉捕。
即便如此,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话还是惊醒了许多人:针对西方的仇恨和“圣战”,不是源自那些美军眼里的“失败国家”,而恰恰来自西方社会本身,来自社会环境中贫穷与富裕、歧视与反抗的各种生存压力。
她为什么成为“白寡妇”
8年前,萨曼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时的她是一个怀孕的母亲,无助的女性和恐怖袭击嫌疑人的妻子。
2005年7月7日,英国首都伦敦遭遇连环爆炸,致死56人。其中,半数死者是在国王十字站和罗素广场站之间的地铁上被19岁的自杀式袭击者杰曼·林赛炸死。林赛是萨曼莎的首任丈夫,也就是从那时起,她被称为“袭击者的遗孀”。
伦敦爆炸案后不久,萨曼莎拨通市政府专门设立的寻亲电话,称丈夫失踪6天。获知林赛制造爆炸,她当时的表现是震惊和不解。那时,萨曼莎肚子里的孩子仅8个月,她和林赛的长子两个月前刚度过1岁生日。萨曼莎在媒体面前落泪、尖叫,声称丈夫的脑子被极端思想毒害。不过,之后的调查显示,萨曼莎似乎不像表面上那样无辜。她在伦敦爆炸案之前与该案主谋穆罕默德·西迪克·汗过从甚密。
伦敦爆炸案后数月,萨曼莎向英国小报《太阳报》兜售自己的故事,称丈夫可能是在短时间内受恐怖思想诱惑走上自杀式袭击不归路。不过,一些英国媒体随即爆料,萨曼莎的说法与亲人关于林赛15岁就笃信宗教极端思想的说法不符,可能是尝试淡化丈夫在整起事件中的责任。按英国媒体的说法,《太阳报》为萨曼莎可疑的故事付出3万英镑(约29万元人民币)。
那之后,萨曼莎行踪成谜。有媒体称,萨曼莎与名叫“贾尼”的恐怖活动嫌疑人一起消失并于2009年产下第三个孩子;也有人指认,萨曼莎先是逃到英国北部地区,随后使用假护照前往非洲国家。2012年2月,肯尼亚警方通缉一名持南非护照的白人女子,称其与武装团体青年党有关联。英国警方在协助调查中认定,使用这一护照的嫌疑人中包括萨曼莎。美国中央情报局随后断言萨曼莎已加入青年党,并且绝不是“小鱼”。当年6月,萨曼莎受控在欧洲杯足球赛英格兰队与意大利队比赛期间,在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一家酒吧制造爆炸袭击,造成3死25伤。
肯尼亚警方相信,萨曼莎与前肯尼亚军官阿布迪·瓦希德结婚,并再次生育一子。不过,没有迹象表明瓦希德也参与恐怖活动。更有可能的推测是,萨曼莎利用与瓦希德的婚姻作“掩护”,积极参与青年党的恐怖阴谋。
内罗毕购物中心恐怖袭击后,警方已提升了针对萨曼莎的通缉级别。她也从恐怖活动幕后“浮出水面”。媒体为她冠上“白寡妇”的绰号,与俄罗斯车臣地区女性自杀式袭击者“黑寡妇”们一样,成为受人关注的恐怖活动“名人”。
给他人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在英国伯明翰郡城市艾尔斯伯里,不少与萨曼莎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新闻里的“白寡妇”就是那个在这里读书长大的军人家庭幺女。
1983年,萨曼莎出生在北爱尔兰唐郡小城班布里奇。她的父亲安德鲁曾是英国皇家骑兵团成员,在北爱地区驻扎期间与萨曼莎的母亲结婚。萨曼莎出生后,安德鲁举家迁往艾尔斯伯里。萨曼莎10岁时父母离异。一些分析师认为,家庭的变故让萨曼莎性格叛逆,受到宗教极端主义影响,成为一名恐怖袭击者。
但其年少时的朋友并不认同这一点。与萨曼莎在同所小学、初中就读的朋友回忆,尽管父母分开,萨曼莎表面上看起来仍是“阳光女孩”,非常受大家欢迎。按朋友的说法,萨曼莎十一二岁时曾与当地穆斯林社区孩子有过交往,并在15岁时改信伊斯兰教,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头巾。生活在艾尔斯伯里穆斯林社区的居民回忆,那时的小萨曼莎并没有什么极端思想,待人友善。
萨曼莎2002年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政治学与宗教学。正是在那里,她遇到第一任丈夫林赛。萨曼莎朋友称,他们初次见面是共同参加一次在伦敦市中心举行的反战游行,之后不久萨曼莎就结婚、退学,搬回艾尔斯伯里居住。与萨曼莎同时就读于亚非学院的同学说,“林赛喜欢拳击,他脑子有问题,非常暴力……但萨曼莎很正常,我难以相信她也干这事(武装袭击)。”
就女儿卷入恐怖活动、成为“白寡妇”,萨曼莎的父母同样难以置信。她的父亲现年56岁,直至今天仍拒绝接受女儿成为国际通缉犯。
“萨曼莎绝不会跟恐怖主义有任何瓜葛……她受过去那些事情影响太深,但绝不会做类似事情。肯定是这样的。”安德鲁多次通过媒体恳求自己的女儿回家。不过,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白寡妇”写给“基地”组织前领导人乌萨马·本拉丹的“情诗”等细节一一曝光,让曾经熟悉萨曼莎的人大为吃惊。
最近,警方从一台萨曼莎试图毁掉的电脑中恢复的文件中发现,她曾写过一首名为《拉丹赞歌》的34行诗,表达了其对本·拉丹的“爱”。萨曼莎写道,自己对于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爱“与众不同”,并且将他描述为“我的父亲,我的兄弟”。
总之,“白寡妇”走上恐怖主义道路也许与成长环境有关,与父母离异有关,与社会不公有关,或是受到第一任丈夫林赛的影响。无论如何,伤害已经酿成。不仅是那些在恐怖活动中遇难的普通民众,更包括“白寡妇”的亲人、孩子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牺牲品,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白寡妇”的种族色彩
从某种程度上看,“白寡妇”萨曼莎的出现动摇了西方社会看待恐怖活动嫌疑人的种族色彩。在西方,出于政治原因,没有人对制造恐怖活动嫌疑人公开进行种族划分,但无论是警方还是普通民众谈及恐怖活动,都对少数族裔“侧目”。类似“白寡妇”萨曼莎这样在西方出生成长的恐怖嫌疑人出现,推动西方社会重新思索“后9·11时代”恐怖主义的来源和应对之策。
nlc202309040916
美国已故作家厄普代克在2006年出版的小说《恐怖分子》中,塑造了一个土生土长、涉足恐怖活动的美国青年,有着与“白寡妇”萨曼莎类似经历。小说中,单亲家庭、受主流社会消费主义影响的庸俗校园生活、信仰与现代文明之间矛盾令18岁的美国青年艾哈迈德·马洛伊转向宗教极端主义找寻慰藉,最终走上准备实施自杀式袭击的道路。
厄普代克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最崇敬的作家,正是因为他在《恐怖分子》这部小说中对西方社会谈之色变的恐怖主义进行的深入剖析。这位作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针对西方的仇恨和“圣战”,不是源自那些美军眼里的“失败国家”,而恰恰来自西方社会本身,来自社会环境中贫穷与富裕、歧视与反抗的各种生存压力。
虚构的美国帅哥艾哈迈德、真实的英国美女“白寡妇”,在警方眼中都是杀害无辜者的“本土恐怖嫌疑人”,在宗教哲学家雨果·英格尔哈特眼中是被社会不公制造的“道德异乡人”。一些分析师认为,“白寡妇”萨曼莎父母离异、性格叛逆,因此走上宗教极端主义的道路。这种人生经历恰恰体现了西方社会打击恐怖主义不能只靠飞机大炮,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对那些滋生恐怖主义的社会环境。
“9·11事件”已经过去12年,人类社会经历多场战争,但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呈现出分散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新特点,始终困扰各国政府。无论“白寡妇”藏身何处,她的频频活动都是一个警钟,警告西方社会要重新定义应对恐怖活动的手段,以避免惨剧在世界某个角落再次发生。
浦发银行首推微理财 微金融迈出坚实第一步
本刊讯 随着3G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与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微信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并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整个商业世界惊呼:微时代已经到来!而面对这样的“微时代”,浦发银行再次强势出击,借助微信平台于8月16日推出 “微理财”,通过微信平台,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创新方式实现金融服务,再度提升用户的服务感知,改善了用户的金融体验,让“微时代”再度彰显“大作为”。
提起“微金融”,走在市场前沿的潮人们应该不会陌生。“微信客服”是我们接触到的最早的“微金融”服务模式。采用聊天机器人方式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的回复,虽然机器人对很多问题往往答非所问,但是新金融的发展贵在尝试,“微信客服”毕竟迈出了金融搭载微信平台的第一步。紧随其后,有银行推出通过“微信”端口接入手机银行模式的“微信银行”,账户查询、资金汇划、投资理财等服务通过微信平台在跳转手机银行后完成。这样的“微信银行”无疑是将“微信”良好的用户体验束之高阁了。
此次,浦发银行推出的“微理财”服务,则是充分考量微信用户的操作体验。首先,基于微信的图文回复功能,用户只要在第一次使用时进行签约,就可以享受余额查询、明细查询、信用卡账单查询等服务。第二,基于微信的定位服务,用户可以实现浦发网点的查询,网点排队预约等功能,为客户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生活从容安排。第三,基于微信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和银行的多重安全认证手段,用户可通过微信平台实现理财产品查询、购买等功能。大量的非现金业务可以直接在微信平台上完成,而不需要专程去柜台排队办理。第四,依托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在浦发银行官方微信中完成微信号的绑定后可以直接说出“我的余额”、“理财”等所需服务,系统将根据指令完成服务,高效便捷。
未来微信取款、微信汇款、微信支付、微信融资等将陆续登录浦发微金融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虚拟银行。届时,除了提取现钞以外的绝大部分实体银行业务,都将在虚拟银行得到复制。
伴随着4G技术逐渐推广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加快,金融业态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微理财”的诞生,不仅为“微生活”注入新活力,更推动“微金融”的快速成长,也为我们点亮全新的“微时代”。
【西方社会学读后感】推荐阅读:
西方社会论文06-11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题08-27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07-09
西方民主纵容工会遗害社会07-07
对中西方民主理论进行对比,谈谈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看法06-14
《当代西方美学》读后感05-22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09-10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10-23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