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2024-10-23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共7篇)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篇1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

课程论文

班级:10医美本 姓名:杨雪

学号:106130

42《经理人员的职能》读后感

本学期我班选读了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这门课程,在课堂上学习了许多管理学大师的生平及著作,受益匪浅,课下我也研读了《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是一本完整、系统的管理学著作,巴纳德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的分析了“组织”这一社会构成,我认为本书可以分为三个主题:对“组织”的理论分析、对组织人员的管理、经理人员的职能。在对“组织”的理论分析中,巴纳德首先从“人”开始,对组织中的人予以了充分的重视,认为“人是一切组织研究的起点”。在此之前,巴纳德之前的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把人看作“经济人”“机械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到利己的动机所支配,或者说,人都是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采取某种行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都只偏重于专业分工和结构效率。但在巴纳德看来,个人是有着自我选择能力和意愿的,他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人们追求的特定目的有两种:物的和社会的。我认为这一假设是非常合理的,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和行动,首先要分析他的价值观,即他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他生命的追求是什么,不同的人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对物的和社会的目的的追求,却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但巴纳德同时也

指出,个人只是具有了“有限的选择能力”,而“克服这些限制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协作”,当人们为了克服生物的不足,“有意识的协调两个以上的人得活动和力量”从而组成一个系统时,组织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抽象的组织概念使得巴纳德剥离了物的因素(因为在他看来,决定组织“正式组织不稳定获短命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外界力量”,这是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使组织更偏向于一个人的协作关系的集合体,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加具有广泛性,使得他能够考量社会中组织的一般原则,也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而不是飘渺的大纲原则。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沟通。他的贡献就在于,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的本质及其最普遍的规律。这本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被视为管理的一座丰碑,它在出版后的半个多世纪重印了18次,其影响和发行量不断地增加,所有论及组织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这座丰碑。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天真的以为类似经理人这类职业是特别简单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他们的助理秘书之类的下属,看了下这本书才明白当好经理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 体力。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活力和坚持力。这当然要有一定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但两者不能等同起来。主要还在于领导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品

质。领导者有了高度的活力和坚持力,才能承担繁重的领导工作,取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表现出吸引群众的个人魅力。决断力。做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做决策必须看准时机,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耽误时机,而且决策还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同人打交道。这首先就需要了解人,理解对方的思想、心理和需求,这样才能做好说服工作,使人愿意参加组织并发挥积极性。他们要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善于上下沟通。高度的责任心。领导者的权力很大,职责也很重,这些都要求领导者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正确地使用权力,圆满地完成职责。高度的智力。领导者要指引整个组织前进和处理各种重大的事务,所以,必须有高度的智力才能胜任。巴纳德把智力放在领导者基本品质的最后,这是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反复强调的重视心理活动过程的必然表现。但放在最后,这并不意味着智力因素不重要,而是说首先要具备心理上的必要条件以后,再拥有高度的智力,才能做好领导。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篇2

一、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流派

(一)战略管理理论1960年至1980年,学者们提出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要素是成功的战略(Rumelt,Schendel & Teece,1994);成功的战略来自企业的决策(Ansoff,1985)如选择各种多元化战略(Rumelt,1974)和战略实施如设计匹配的组织结构(Chandler,1962);决策和实施的依据是企业的内在特有竞争力(Selznick,1957)、企业发展的历史(Penrose,1957)和资源(Andrew,1971)。这些早期理论认为在同一产业内,不同战略可以导致不同业绩。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根本因素是管理者战略决策能力和企业实施能力。钱德勒(1962)定义战略为“制定企业的基本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步骤和资源分配过程”。战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战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实现长久的生存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战略选择的内容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Ansoff,1965),为此管理者应不断分析外部环境,发现机遇和挑战。战略实施的途径是合理分配资源以发展竞争优势抓住机遇或避开挑战(Andrew,1971)。在这些早期理论及后来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设计理论中(Porter,1985),战略被描述为“计划”或“设计规划”。战略管理实践应围绕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计划。这种战略管理思维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战略制定总是遵循规范的决策过程。战略是规范的决策过程的产物,在决策中规划师的分析能力形成完美的战略方案;企业组织结构总是服从于企业战略;战略实施总是在战略计划之后,企业未来的战略不受当前结构的影响。这三个基本思想代表了后来被明茨伯格称为的“设计学派”(Mintzberg,1990;Mintzberg,Ahlstrand & Lampel,1998)。他认为设计学派的基本假设与现实有差异,指出:(1)战略管理者不是超人,其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预见所有的未来;(2)战略并不总是由战略家规划的,企业可在学习中形成其战略;(3)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并不总是分离,可能同时进行;(4)组织结构并不总是跟随战略,未来战略有可能受当前组织结构的制约。明茨伯格吸取了早期行政决策理论决策过程的思想(Lindblom,1959),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学派把其描述得过于简单化。现实的战略过程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循环渐进,在学习和适应中形成。明茨伯格和沃特世(Waters)(1985)提出了学习型战略管理模式,指出战略管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从严格正式的计划到完全无组织计划的适应都有可能。明茨伯格及其同事的思想被学界称为战略管理的“学习学派”。

(二)战略管理流派战略管理设计学派和学习学派间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管理理论的差异。早期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战略家、战略决策过程及外部环境。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的行为管理学派(Cyert & March,1963)、组织理论中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Thompson,1967;Lawrence & Lorsch,1967;Burns &Stalker,1961)。行为管理学派(Cyert &March,1967;Simon,1957)认为传统经济学决策模型的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决策者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实现最优决策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决策受决策者认识能力和个人目标的限制。在现实决策环境下,战略决策只能遵循最优化原则而不能追求产出最大化。行为管理学派对决策环境的认识是学习学派的基础。而设计学派从传统管理科学和控制论(Taylor,1911)出发,承认企业是开发系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可通过战略管理对外部环境进行调控,应遵循权变理论和配置理论根据企业规模、技术、战略、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等进行协调。随着战略管理学界对行为学派的逐步接纳和认知科学的传播,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学派的思想被学者所接受,学界开始对战略管理过程感兴趣,而不是仅限于研究战略内容。其对后来更新的战略理论如战略领袖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但在通常的战略管理教材中,因“设计”的概念较规范和简要,设计学派的模式仍在教育和咨询业占主导地位。

(三)战略管理争论早期战略管理学者对于从战略角度回答企业业绩差异并没有争议。学术界和咨询界逐步认可战略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战略与组织结构相关。这两种观点是理查德·鲁梅尔特(Richard Rumelt)于1974年博士论文提出。他用统计模型证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业绩相关;适度的多元化能提高企业业绩;企业战略和结构相关。根据Google提供的论文引用情况,该论文已被引用近2000次。此外,1994年阿姆伯戈(Amburgey)和达欣(Dacin)对战略和结构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战略确实和结构相关,并相互影响,但战略对结构的影响更显著。然而,2000年帕里奇(Palich)、卡迪纳尔(Cardinal)和米勒(Miller)对过去30年内55篇实证研究进行了整合分析(Mata-analysis),结论是企业业绩和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二、中期产业和外部决定论

(一)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早期理论认为公司业绩的决定因素是战略家、战略和以组织结构为代表的组织因素,这种观点基本是内部决定业绩理论(Hoskisson et al.,1999)。20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把研究产业组织效率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引入战略管理,其两部著作《竞争战略》(Porter,1980)和《竞争优势》(Porter,1985)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详细描述了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影响企业战略的外部力量理论(Porter,1979),认为企业业绩主要由五种决定产业结构的力量决定: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五种力量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从而对企业业绩有根本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简称“五力模型”。企业决策者可通过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估算产业利润水平,而对进入和退出某产业进行决策。由于实用性该模型已成为战略管理基本分析模型。波特还指出企业要想赢得额外利润,必须具备两大基本优势之一: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指企业通过更低的成本来赢得顾客,实现薄利多销,从总体上获得更大回报。差异化优势指企业产品或服务具某些独特功能。该功能可使企业在和五种力量竞争时,削弱客户的谈判力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回报。在这两大基本优势基础上,结合早期战略管理理论业务范围选择思想,波特总结了在竞争中企业可选择四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性战略(集中成本领先和集中差异化)和复合战略。《竞争战略》是继《战略和结构》后另一里程碑式著作。波特的五力模型为研究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外部环境分析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从而弥补了早期战略管理理论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不足。此外,五力模型发展了公司级战略理论,尤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波特提出的两种基本战略优势从市场和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延伸了企业如何利用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回报理论,为他的战略分类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因此,波特的另一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系统的业务级战略系统。此外,在《竞争优势》中,波特描述了企业内部价值产生过程。波特把企业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形成内部价值创造系统,称为价值链。在他看来,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于内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尽管价值链对解释企业业绩的另一基本问题———企业如何产生价值———有所贡献,但从战略分析角度价值链类似SWOT中的内部分析。另外,价值链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认识不如内部资源论详尽和深刻,因此价值链理论不如五力模型和竞争战略更能引起学者重视。然而,价值链为企业内部资源分配提供了有效工具。波特的战略竞争力理论借鉴产业经济学中的多点竞争理论和价格理论。波特成功地把产业经济学中市场壁垒、市场份额、多头垄断力量、战略对峙和产品线竞争力度等概念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对个体企业进行分析(Hoskisson et al.,1999;Rumelt et al.,1994)。根据战略竞争力理论,战略决策主要决定企业应选择的产业和在该产业中的定位。企业业绩差异主要源于所在产业利润率和在该产业内所属的战略群体,也即“外部市场定位决定企业命运”。这些思想和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波特的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重要贡献之一。这些思想侧重于外部力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波特的理论也被认为是外部决定论的主要代表。明茨伯格把波特的战略思想称为战略管理的“定位学派”。可以看出,外部决定论和早期内部决定论间有根本分歧。外部决定论基本忽视了企业内部战略家和内部资源对业绩的影响。从决策的角度讲,战略家和战略制定过程似乎并不重要。这和早期战略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引起了战略管理学界研究企业如何控制自己命运的学者的反驳(Nelson,1991)。以鲁梅尔特为代表的学者通过误差分析发现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身对业绩有影响,甚至其影响大于公司所在行业对公司业绩的影响(Rumelt,1991;Brush,Bromiley & Hendrickx,1999)。近年来大部分实证研究和鲁梅尔特报告的结果一致。另外,一些学者对波特的战略群体理论提出质疑,认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群体不一定存在;且战略群体未必能解释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业绩区别(Barney & Hoskissson,1990)。近年来实证研究还没有形成对这一命题的定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不可否认,经济学思想为丰富战略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波特对产业经济学的引进,战略研究还引入另外三种非常主要的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篇幅所限,只介绍前两种理论。在1975年和1985年的两部著作中,奥利弗·威廉姆斯在科斯(1937)提出交易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者在有交易需求时,会选择两种交易方式中的一种:市场买卖方式和自我生产方式。交易者在现代化工业时代大部分是工商企业。在价格理论成立的情况下,正常的交易双方会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因市场价格能完全反映交易产品的价值。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现实情况可能存在卖方投机行为和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市场交易失败,从而促使交易者考虑自我生产来满足需求。市场交易风险导致买方在直接购买和自我生产中进行选择。卖方投机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不确定因素多和资产专用性情况下。所有不确定因素和资产专用性企业会考虑自我生产所需产品来降低交易方的可能投机行为。自我生产虽能最大限度降低投机行为,但交易者应考虑建立企业的行政成本、对产品需求的频度和开发专用资产的风险。故交易方会在两类成本和风险间进行选择。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经营范围和组织结构设置从成本角度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解释,尤其丰富了早期战略学创始人钱德勒的业务型组织结构理论,所以被研究公司级战略的学者广泛采用。它还被誉为经济学思想、战略管理思想和组织理论的完美结合(Rumelt,Schendel & Teece,1994)。在过去30年中,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多元化、一体化、合作、并购、资产分离等战略领域。在日益加快的企业国际化进程和科技进步对交易风险和资产专用性影响越来越大情况下,交易成本尤其成为研究国际化战略中合作方式的主导理论。

(三)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理论解释企业业绩差异的视角不同,代理理论Jensen & Meckling(1976);Eisenhardt(1989)认为,业绩由管理者决定。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造成潜在管理层和所有者利益冲突。代理理论基本思想最早由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提出,后来被艾森哈特Eisenhardt(1989a)改进。代理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关系是基本的代理和被代理关系。代理人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具有自私性和投机性(Eisenhardt,1989)。因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会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通过企业经营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利益。如果企业能制定合理的监管方式约束和引导管理者,使其按股东目标进行决策,企业就可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可以看出,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基于类似假设,但代理理论更强调对决策者的管理,且更适合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应用。代理理论对提高经营业绩的基本思路是设计合理的代理合同,通过对代理即管理层建立合理的报酬系统和惩罚系统,来约束和减少投机行为,以实现股东目的。代理理论认为,代理的私人利益包括追求个人声望、权利、降低经营风险和被强行收购的风险,从而降低被解雇的风险(Hoskinson etal.,1999)。这些利益会影响经营决策的质量,因此,在研究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时就需要考虑代理的投机行为,代理理论也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视角。代理理论应用较成功的三个战略管理研究课题是多元化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新。在多元化战略研究中,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会盲目追求多元化而牺牲企业业绩。因管理层的管理经验和自身价值被所在企业的特殊性所限制,而没法通过别的有效方式来降低管理经验专用性的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似乎是加大多元化力度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另外,多元化也能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增加管理层控制市场的力量。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证明企业规模和管理层的薪酬显著相关(Tosi & Gomez-Meija,1989),更支持了代理理论的观点。此外,研究创新的学者认为,创新的高风险也会让倾向于回避风险的管理层降低对研发的投入,从而降低股东获取更大未来回报的可能性(Hoskinson,Hitt & Hill,1993)。为了防止高层管理者这些潜在的不利于增大股东回报的行为,代理理论建议通过合理地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来鼓励管理层增加研发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扩张和防范投机的经营行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设计股东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报酬方式来减少管理层和股东的利害差异。

三、成熟期战略管理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似乎把战略管理研究重点从波特倡导的外部环境控制论导向企业内部,因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都强调战略家的有限理性、企业内部资产的专用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基于此,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再认识。认为企业资源具备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Rumelt,1984);不同企业能力不同导致相同的战略资源创造价值的潜力在不同企业中不同(Barney,1986)。企业内部资源能够提供核心竞争力(Parahalad &Hamel,1990),可为企业提供持续和可延伸的优势;特定的办公常规(routines)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成为企业的竞争力(Nelson &Winter,1982)。从企业资源视角认识企业竞争的思想在1984年被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称为企业内部资源论。1991年杰伊·巴尼(Jay Barney)系统地综合了这一认识,发展为可从内部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巴尼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应具备四个特征才能产生持续性竞争优势。一是企业资源能创造价值;二是企业资源具备稀缺性;三是企业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完全复制;四是企业资源不能被外部资源所替代。这四个特征使企业能发展战略能力,以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回报。除了以上四点,巴尼还指出波特的战略群体对企业资源认识的缺陷,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不尽相同,战略资源在企业间不能随意流动。企业内部资源的互补性和特异性限制了竞争对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复制。战略资源的发展通常具备特定的历史条件、资源产生具备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因此战略资源难以被竞争对手在短时期内复制。内部资源论实际上回答了企业竞争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获得更多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性地获得更多回报?内部资源论的解释是超额回报。稀缺资源能发展稀缺能力,从而造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备超额回报。而不可复制和替代性解释了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似乎有了更完善的解释。因此,从巴尼的文章始,内部资源论占据了研究主导地位,战略管理课题也相应地从探讨竞争要素转向讨论持续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创造。

(二)企业知识理论内部决定论还有两个有影响力的理论:企业知识理论和战略领导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创新的主导理论之一。企业知识理论最早由研究企业合作的科格特(Kogut)和詹德(Zander)(1992)提出。科格特和詹德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67)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存在在于共享和创造知识,知识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同,所以共享知识就能增加价值创造的机会。显性知识是可记录和易于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社交和沟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播。科格特和詹德(1992)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们能够制定比一般社交更高层次和更深刻的流程,在企业内部能最大限度地共享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能挖掘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潜力。企业知识理论直接揭示了价值产生和价值创造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和波特的价值链思想相关,但也有区别。知识理论假定知识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备战略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其依附于人力资源,具备黏性。掌握知识能为企业发展可持续竞争力和提供超额回报。由于知识的特性,知识管理思想被学者发展为系统的知识管理理论(Grant,1996a;1996b),被广泛用于研究企业合作战略和职能级创新战略。然而,学者对知识理论并不是没有争议。知识理论倡导放弃个人自私性假设,认为即使人不自私,也不能共享所有他知道的知识。这种见解动摇了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尤其引起交易成本理论学者的反驳。科格特和詹德(1996)试图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但福斯(Foss)(1996)指出知识理论难以解释企业成立的原因,尤其为什么企业有目的地占有资产。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理论间的争议是除内部资源理论和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间争议外的另一个焦点。

(三)战略领导力理论1984年汉布瑞克(Hambrick)和梅森(Mason)倡导系统地对企业战略领导力进行研究。其专注于企业高层和董事会。建立在认识论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战略领导力认为企业各项活动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和团队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和利益(Hambrick &Mason,1984;Finkelstein & Hambrick,1996)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企业高层领导的特征息息相关。企业领导力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角度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过程、首席执行官的任命、高层团队合作等内容。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团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战略领导力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故它也可纳入战略管理内部决定论的范畴。但其注重探讨高层管理者特征如何影响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研究发现企业高层领导和董事会能通过外部关系网络、个人和团队决策能力、高层团队合作和融合精神等影响企业业绩。战略领导力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试图解决以往理论对战略影响企业业绩的争议(如Liberson & O’Connor,1972;Child,1972)。汉布瑞克和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1987)提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取决于管理层的审慎能力(discretion)。在审慎能力高的情况下,对业绩的影响大。反之对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管理层的审慎能力受竞争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背景的限制(Hambrick & Finkelstein,1987)。

(四) 对内部资源论的反驳近20年来内部资源论成为解释战略管理核心思想———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理论。然而内部资源论并不完美。战略管理学者提出其思想有几个漏洞:一是潜在的循环论证(tautology)问题。学者们指出内部资源论解释形成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拥有产生价值的资源,而该理论对竞争优势的定义也是建立在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这实际上说a造成了b因为a=b(Preim & Butler,2001;Bromiley & Fleming,2000)。这样就导致该理论不能被否定,从而违反了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内部资源论关于价值创造没有考虑外部环境特别是客户需求(Preim & Butler,2001)。如果考虑客户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应是不固定的,这样就造成竞争优势不可能是持续性的(Bromiley &Fleming,2000)。三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内部资源是无限的,这样就造成理论上永远无法发现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Bromiley & Fleming,2000)和实证研究中难以有标准可以解释应变量的变化。尽管巴尼(2001)著文回应这些学者,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很难从其现有理论假设上得到弥补。

四、结论

综上,早期战略管理学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把该领域的研究问题定义为:企业如何行动?为什么企业和企业有所不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公司总部的设置有何必要性?但后来,由于战略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侧重于探讨造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对经营业绩的探讨不可避免地导向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研究。因此,战略管理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稍有变迁,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企业成败的原因这个核心命题。企业成败的命题实际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产生经济回报而其他企业不能?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带来更高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产生回报而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早期的战略管理学科和学术研究关注第一个问题(1960—1980年);中期和当代研究更关注后两个问题(1980年至今)。尤其1991年后随着内部资源论的广泛流行成为研究重点。未来发展方向。一是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知识相辅相成,从外部认识企业如何创新,从而补充了知识网络理论从内部对创新的认识。由于具备较成熟的理论思想和实证研究方法,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理论内部的争议和扩大其应用性。二是动态竞争力理论。基于对内部资源论缺陷的认识,学者们继续寻找企业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把动态竞争力和功能性能力区分开来,这种区分解决了理论上造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能力可能是无限的,从而弥补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该理论还不完善,近期有学者提出企业最多只能拥有暂时竞争优势。暂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影响正成为战略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三是客户价值理论,也是针对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学者指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或价值占有过程应把客户需求和消费过程结合起来。其观点还有待实证研究。由于价值创造在战略管理中占核心地位,对客户在价值创造中的研究和相应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展方向。该理论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理论和实证都还处于初步阶段。

摘要:本文对西方战略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观点、研究视角和贡献进行了述评,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流派和争议,中期的产业和外部决定论以及成熟期的战略管理理论。以期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篇3

关键词:善、伦理、真与美

【分类号】B82

西方元论理学审视论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善,其定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论理学的关键。他们以元论理学的事实价值的关系问题以及道德实践问题的基本立场离不开善是什么出发寻找善的定义。列宁的“善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即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或满足自身的要求和目的。

一.西方哲学中关于“善”的认识是内在的,能动的

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 “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中本来就有好、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德就是善。知识即美德。善是内在的。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

康德把心灵看作是能动的因素,可以为它所经验的对象做些事情。凭借它的本质发,心灵能动地组织我们的经验,就是说,心灵不仅通过感官得到印象,而且还对我们的经验做出判断。就像是一个戴着变色眼镜的人看世界,必然把世界置于那种颜色之下。每个正常人都有思维能力。不可避免地依据心灵的天然结构来思考事物。在康德看来,哲学的任务是发现我们如何能够达到束缚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他确信我们仅仅学习人们的实际行为是不能发现这些原则的。虽然这种研究会提供给我们关于人的行为的有趣的人类学信息,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人们该如何行为。而且,当我们说,我们应该说真话,我们确实在下道德判断。问题在于,我们是如何达到这样的行为规则的。对康德来说,“我们应当说真话”的道德判断与科学判断“一切变化都有原因”是相同的,使它们相似的东西是,这两种判断都源于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来自我们所经历的对象。

因此,对于康德来说,道德是理性的。一方面,与我们对行为的规则和法则的意识有关,而这些行为规则是普遍的、必然的。普遍性、必然性是先天判断的标志。这就进一步确定了康德的观点,即,行为原则通过先天的实践理性而产生,不是去寻找善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康德关注的是我们行为的理性方面。所以,善具有能动性。

二、对善的理解

(一).善的哲学定义分析

真是符合规律, 善是符合目的 ,美是二者的统一。

善本身是一种主观判定结果,随着主体和时间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容。

总体宏观的说,在最广时间范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目的(最大最终目的)即善。在最广时间范圍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目的 有利的目的被称为是“善心”。在最广时间范围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目的 有利的行为被称为是“善行”。

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价值和意识都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都是人脑在感官观察具体事物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普遍性规定组成的认识对象,都是存在于每个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实际上价值和意识是人们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冠予的两个不同名称,是完全能够相互包容的名称不同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

价值、意识、绝对抽象事物、元本体有两种对立统一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正价值和负价值、真和假、善和恶、好和坏、真理和谬误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善是万物之一,所以人是善的尺度。这里所谓的人不是指社会中的个别人,而是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指占社会多数比例的人民。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有客观规律的,人是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制定者,人们参与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意向、意识就是社会发展变化具有的客观规定和客观规律。

(二).利与善的关系分析

现实中的人,总是受“趋利避害”的本性所支配。这种力量让人迷失本性、把社会、世界离我们真正向往的世界越来越远。而且使人认为,现实中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天堂,其实我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强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无异(极端化的话,人的生命就是争夺、不是争夺别人,就是被别人争夺、在六道轮回中,“修罗”界就是这样,无时不刻地战争,杀人或者被杀,永无宁日),对这样的世界、人间。不知不觉,被奴役、支配,而且还觉得很舒服。

做为一个人,上天赐于我们身体,赐于我们感官,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让我们得到身体、感官带来的满足和欢乐。

成为一个人,上天又赐于我们“自我”意识,让我们体验感情付出与收获、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让们个人意志得到满足和快乐。

对每个人而言,身体、自我,使我们得到很多(有欢乐、有痛苦),但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和限制。蒙蔽、错误引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甘于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和支配。远离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没有痛苦、只有欢乐(不是一般意义的快乐,不是由身体、自我得到满足得到的快乐)祥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之外,甚至我们心灵之外}。endprint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善与恶的区别,才是最根本的区别,其它的,都是没有意义的区别。

因为善(趋善、向善、心中有善、以身行善),而无我,从“小我”走向“大我”,解放心灵,让我们的心灵摆脱身体、自我的双重枷锁、消灭矛盾、超越物质的有限。到达善的终极世界,走向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世界是善、恶两极的,无论是善的终极、还是恶的终极都是世界的不同形式。世界是始于善,终于善,也可终于恶)

尘世中的修炼,不只是参透这个世界的法则(参透自我、参透善恶),让心灵从身体、自我的限制中走出来,一次次的用身心去證明、体验善的境界,在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中,让自己整个身心远离恶的包围、进入善的圆融世界。让一个人的心灵彻底质变的过程。

人只要有身体、自我,就会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就会有对“利”的争夺,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就会在解决矛盾冲突的斗争、战争,就会分出强弱,在大部分情况下,强的越强,弱的越弱,但有时,强的会衰败,弱的也会走向强大,所以,做为强者,有衰败的可能和危险,没有绝对的保障,而弱者,长期受强者的打压。存有积愤,所以不管强的,还是弱的,都是在“恶”的世界中体味痛苦。在佛教中“六道轮回”中万劫不复。

而如果能对身体、自我超越的话,从小我走向大我,走向无我,趋向善的终极,消灭矛盾,超越物质世界的有限,就是极乐世界(善的终极,善的全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超越空间、时间的存在)。

“什么也没有,无”,以前自己认为的,只是主观中存在的认识,其实是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世界。或善、或恶。是万物发展的方向,但不会是无,针对某个个体而言,分成了部分,而这些部分又与其它组成新的整体。对以前存在的个体而言,可以认为是无。

对于“自我”来说,最难接受的是身体、自我的消亡。自我会灭亡吗?可以肯定的是,趋向善、从小我走向大我、以无我彻底解放心灵。那是自我消亡的方式,有没有其它方式呢?人死后,没有了身体后,自我会消亡吗?如果消亡,解放心灵的活,也不错,如果,不消亡,永远存在下去的活,备受折磨的话,那可真是万劫不复啊!人死后,这个人身上的罪恶,不会让他轻易解脱的。

一个人把身体当做真正的自己,是错误的,把自我意识当做真正的自己,也是错误的,真正的自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是不存在的,摆脱身体、自我后,享受自由畅快的心灵,那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无所谓“我不我”的。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消失的话,那么,这个自我的存在将是它本身得到各种痛苦体验的根源!

三.对善的几点思考

试论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剖析 篇4

论文摘要: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质分别进行了剖析,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在此墓础上说明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指明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西方环境伦理学产生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的三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代总和的无数倍,作为结果是自然环境遭到日益破坏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环境危机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露,人类仅对环境本身的研究已经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从而转向环境与人类关系协调的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浅环境伦理观。其基本观点:第一,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第二,人是惟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惟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第三,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产物。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试图征服、统治自然,把自然界当作任意索取的仓库,对自然界进行无情的破坏,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行为,引起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后者认为人类以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价值衡量的尺度,其对自然的剥削程度小于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人类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以认识主体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作为利益主体的人与人类理智地、合理地对待自然的行为并不发生矛盾,这也是促使人类采取此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重要的现实理论依据。人类伟大的哲学思想家牛顿和笛卡尔,推动了人类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牛顿和笛卡尔是“机械论”和“二元论”思想的倡导者。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是在近代机械世界观,以及牛顿力学和笛卡儿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割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应用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极力倡导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无视自然,无视自然界其它生命的存在价值,一切均以人为中心,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开发利用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上绝境。这种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为这种目的论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伦理学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无关,动物不应得到道德的关怀,动物是无理性的、无感觉的机器,它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有理性存在物的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目的而存在的,其它生物无内在价值,它们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不能成为人类关怀的对象,并且人类对动植物,对自然环境不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

人类中心主义究其实质是以财富单一价值为取向、以科学技术为获取财富的高效手段的现代文明,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以人为衡量万物生存价值的尺度,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大自然当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对自然实行无情掠夺,对自然不讲伦理道德。其实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能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之外。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从人作为主体地位的视角出发,以人为中心,只考虑人的利益,认为动物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可以随意地利用它们。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所持观点是“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感知,使它们有权不受人类的任意侵害”。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提倡素食主义、善待动物,不要让动物长期连续工作,要使它们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要让它们负担太重,但追究其根源,其实质是对这些动物的关心是为了更好地服从人的利益,为人类服务。功利主义这种理论是基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它们的苦乐具有内在的道德意义,动物的生命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尽管动物解放/权利论对现今来说仍然是狭隘的.但相对于人类抄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来说,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扩大到动物,把道德关心及权利主体的范围由人扩展至动物,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个观点是生物中心论,也称生命中心论。其观点是,人类不应单纯地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应超越对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考虑,应看到地球上各种生物(不仅是动物)都有其利益和内在价值,不管他们是否对人类有价值,都应值得人们的尊重。人类与其它生命形式是同质的,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为别的生命形式而存在的。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以及争取幸福的权利。其思想是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存在物。这种观点相对于动物权利/解放主义来说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阶段。

动物权利/解放和生物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将道德关心的对象关注于动物和生物个体的研究,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则集中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自然界纳人道德关怀的视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都应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也包括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甚至它们的综合体,进一步扩大了道德关怀的范围。与动物权利/解放论和生物中心论相比,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其共同体而非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将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当且仅当环境伦理学建立在非人类自然实体具有独立于人的价值的原则论断或前提下,它才可能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为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提供了人类利益和需要以外的价值,它没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否定追究人类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根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目的是论证自然界的价值、内在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差异表现为价值定向差异,如生物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个体有机体,生态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集体有机体。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平等观理论上也存在分歧,如平等的范围问题争论最大,但他们都主张把平等扩展到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中去,主张赋予它们平等的道德权利。“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人类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

上述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理论及观点进行了剖析。那么,究其根源两者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呢?其根本是对自然价值问题的回答。自然是否具有价值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自然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两者的统一。在环境伦理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着不同的见解。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太多的争议,重要的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自然的价值是在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对自然的把握,即对人的有用性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价值,即使用价值;在自然的必然性上表现出的自然价值,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于自然的内在价值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万面的见解:第一,是否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第二,有无内在价值能否成为接受道德关怀的唯一标准;第三,具有内在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地位一律平等?

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人作为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之一。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与地球共生,而生命不是人所特有的,其它生命对地球存在的维持、平衡、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具有内在的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作用。内在价值是由于内在原因而存在,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原因,是事物本身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范畴中,人是价值的主体,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其程度。在评价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是以对人是否有用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从自然对人有用性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称这种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为自然的外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是一事物因与别的事物发生关系而具有的价值,是以其它事物的存在为基础的,这种外在价值是对别的事物有益,能满足生物有机体和其它组织系统的存在需要,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满自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对人具有经济价值。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人类从事各项活动的重要资本,各种土地、水、森林、矿物及各种动物资源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持,人类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如何进行经济活动了。第二,自然对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研究,使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界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第三,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具有陶冶作用。

“任何客体,无论它是什么,只有当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兴趣时,才获得价值”。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在某种条件下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具有相互转化的功能。我们可以从食物链的关系中看到:兔子吃草,草的内在价值作为食物成了兔子维持其生命的工具价值,而老虎吃兔子,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兔子又转化为满足老虎生存的工具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工具价值的草在死后经过分解又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又由工具价值转变成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有价值,离开了人,自然无价值可言,但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其它生物也具有价值,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其它生命也可以是价值的主体,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体。罗尔斯顿认为:“传统的理由是说价值就在于利益(实为人类利益)的满足。但现在,这个定义看来只是出自偏见与短视一个规定。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行为“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存在于自然之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看似辩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的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遍联系或客观规律,但它是一种以人为尺度的自然价值,自然系统是一种自在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源泉。“我们既要承认不仅人是目的,而且其它生命也是目的;而且要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在这里,价值主体不是唯一的,不仅仅人是价值主体,其它生命形式也是价值主体。’,欲咫)历史的教训向人们启示:人类不能再只考虑自己一种物种的利益了,不能只从人类生存工具价值的角度去对待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生命系统了。只有当人类实现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转换后,人类才能看到对于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物也具有工具价值,才能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真正转变。

四、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

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是以近代机械世界观及(人与自然)二元论为基础,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是对立的。在对待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浅层环境伦理观坚持二元论和机械论的观点,坚持“人类主宰自然”,而深层环境伦理观坚持生态系统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浅层环境伦理观认为大自然、生物只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而深层环境伦理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具有内在价值,生物物种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浅层环境伦理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是依靠技术,在不触动人类的价值理念、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进步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而深层环境伦理观则主张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是文化和价值层面的危机,人类只有确立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新观念下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

管理学及西方经济学试卷答案 篇5

填空题:

1、.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3、根据美国学者波特的研究,行业环境研究主要包括: 1:行业竞争结构

2:行业内战略群分析

名词解释:

1、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也就是运用管理原理,实现组织目的的方式。

2、法律方法: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3、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4、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创新: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覆盖。

6、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涵义: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简答题:

1、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2、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响行业进入的障碍因素主要有

答: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转移成本、资本需求、在位优势、政府投资

4、沟通的重要作用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经。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

论述题:

1、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㈠选择价值标准,要注意⑴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⑵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⑶要切实调查本组织员工的认可程度和接纳程度,使之与本组织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⑷选择组织价值观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㈡强化员工认同,⑴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组织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以创造浓厚的环境氛围。⑵树立榜样人物。⑶培训教育,能够使组织成员系统接受和强化认同组织所倡导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㈢提炼定格,⑴精心分析,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⑵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⑶精练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的和实践检验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文化,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加以必要的理论加工和文字处理,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㈣巩固落实组织文化,⑴建立必要的制度。⑵领导率先垂范。㈤丰富发展。

2、简述双因素理论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1)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要提高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得注意保健因素,以消除职工的不满、怠工和对抗,但保健因素并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如果只考虑到保健因素而没有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就只能使职工感到没有不满意却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则企业就很难创造一流的业绩。

(2)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欲使奖金成为激励因素,必须使奖金与职工的工作绩效相联系.如果采取不讲部门和职工绩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做法,奖金就会变成保健因素,奖金发得再多也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对某一个岗位而言,如果长期为一个人所占有,又没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该职工的惰性就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工作质量随之下降.企业为了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应设置竞争性的岗位,并把竞争机制贯穿到工作过程的始终。

(3)双因素理论是在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与我国的国情不尽相同,因而,在企业管理中,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应属于激励因素也不一样的,企业的管理者在对职工进行激励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

(4)双因素理论诞生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美国,而在当前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企业里,工资和奖金并不仅仅是保健因素,工资和奖金的多少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运用得当,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灵活的工资、奖金制度,防止僵化和一成不变,在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革中既注重公平又体现差别。

(5)激励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就组织工作而言,对职工激励至关重要,但对职工进行激励的时候必须注重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起来.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合理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是企业激励职工、留住人才的基本方略.同时,企业更要注重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学习型组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精神激励模式:通过培养员工自我超越的能力,打破旧的思维限制,创造出更适合组织发展的新的心智模式,在这种更为开阔的思维中发展自我,并朝着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共同愿景努力。

西方经济学

填空题:

1、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创新)、(承担风险)、(垄断)

2、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X=X-M

二、名词解释:

1、选择: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或依据一定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2.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从一定的社会判断的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3、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水平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

7、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时候,由自身的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现象。或者说是厂商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的现象。

8、完全垄断也可称纯粹垄断,指一个企业对市场提供所有产品,因而对市场有完全影响的市场结构。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竞争关系完全不存在,垄断企业对产品价格有完全控制权。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9、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去向:消费者。

10、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问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3、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价格(互竞商品;互补商品);(5)对未来价格的预期;(6)供给者的数量

4、价格机制的缺陷是什么?完全竞争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是互相独立的,都是价格接受者

第二,产品不存在差别,是同质的.第三,生产者可以自由出入这个行业.第四,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有数量众多的校规模买者和卖者;产品完全同质所以也同价;长期中,厂商可自由进出行业,即不存在进入或退出的壁垒;完全的知识与信息,理性决策,交易成本为零。

四、论述题:

试述各国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政策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把收入的不平等分为两种:一是来源于机会不均等的收入不平等,二是在机会均等情况下出现的收入不平等。收入均等化的政策措施在两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克服机会不均等,为每人提供均等机会;第二直接调节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以实现微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即收入均等化。(1)解决机会不均等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主要调节措施有:第一,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一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国有化,兴办私人不愿意办的基础公共产业;三是通过提供资助和减免税收刺激私人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四是限制移民,特别是外国移民。第二,促进人力资源流动。人力难以流动,不但造成严重失业,还会扩大工资差距。为促进流动:一是用财政手段对失业率高的地区给予就业征税;二是提供就业信息,重新培训,资助迁移;三是清除人力流动的障碍。第三,为实现平等就业,消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如美国就有公正就业立法,在就业中防止由于种族、肤色、信仰和性别的原因而受歧视。②普及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③促进财产占有的机会均等缩小财产差别的措施:一是征收遗产税,这是促进机会均等最简明武器之一;对非劳动收入即财产收入(如红利、利息等)按较高税率征税,对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财产占有均等化不触及私人财产制度。(2)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收入均等化目标,除机会均等化政策之外,还有直接调节收入水平,其政策手段有:

①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帮助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一是累进所得税,收入越多,交税越多。比如美国个人所得税最低为14%,最高为70%。二是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

②转移支付政策。转移支付是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的。转移支付主要流向低收入家庭。比如,对由于失业、残废、患病、年老等不能得到收入者,政府通过社会保险提供津贴或补偿;为保证全国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政府实行公共救济计划,比如提供免费食品、食品券等;通过医疗保健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穷人、老人提供医疗照顾等。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篇6

1 积极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这种方法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多见, 由于师资有限, 《康复护理学》这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就极少了。但从康复护理学的发展来看, 运用双语教学的方法却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康复的概念,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医学家的努力形成的,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 在这期间, 现代康复在美、英等国家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因此, 现在康复护理学教材中的概念主要来自于国外的一些学术专著, 而不同国家, 对这些学术专著的翻译多少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读者理解上的失准。比如“rehabilitation”这一基本概念, 在中国语言中康复 (Rehabilitation) 与疾病后的恢复 (Recovery) 是同义的, Recovery一般是指患病后健康水平下降, 治疗和休息后健康恢复到病前水平, 亦即达到了100%的恢复。但Rehabilitation所指的康复却是指伤病后健康水平下降, 虽经积极处理, 但已形成残疾, 健康水平复原不到原先水平的情况, 亦即达不到100%的恢复。中国历来把康复作为疾病后完全“恢复”的同义词, 这使学生对康复的理解与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差异。

开展双语教学, 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康复知识最原始最本真的含义, 有利于学生对康复护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 对康复护理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引导其直接阅读外语原文文献, 更好地领会康复护理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然,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是相当高的, 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 双语教学不能盲目全面铺开, 只能在某些章节进行, 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引导为主, 还要靠学生课后自觉钻研。

2 适度拓展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介绍

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存在一些简单的康复治疗技术, 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有用针灸、导引、按摩、热熨、饮食、体育等治疗瘫痪、麻木、肌肉挛缩等病症的康复方法[3]。发展到现代, 中医传统技术经过改良器具、优化流程等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疗效显著。但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只有很少的篇幅介绍, 甚至没有。

中医传统技术与康复治疗技术在理论上是相通的,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疾病, 可以取得锦上添花的治疗效果。利用中医药高等学校的中医资源优势, 笔者在讲解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时, 经常拓展一些中医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 并结合案例讲解,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中风偏瘫的康复护理, 除了西医常用的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外, 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热熨等方法的优势及操作。这种拓展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中医特色化的康复护理理念, 而且中医传统技术是中医药大学护生所熟悉的, 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和遥不可及,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增强了学生到临床后的适应能力。

总之, 积极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 汲取西方现代康复护理学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康复护理学的学科体系, 拓展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植入中医传统康复元素, 帮助学生延伸知识面并提高学习兴趣, 融合中西方文化, 开展《康复护理学》的教学,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目的]运用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康复护理学》的教学, 以高效培养优秀康复护理人才。[方法]开展部分章节的双语教学, 引导学生直接阅读外语原文文献, 拓展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介绍。[结果]学生能正确领会康复护理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 并逐渐形成中医特色化的康复护理理念。[结论]融合中西方文化开展《康复护理学》的教学,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焕, 罗芸.康复护理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6) :116-117.

[2]何建华, 夏翠云.康复护理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4) :225.

西方伦理学读后感 篇7

关键词 :公民伦理观;“近代转变”;德性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79—03

一、公民伦理观的近代转变

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有了一定的公民伦理意识和观点,其著名的代表者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只不过他们将其定义为自身的一种德性活动。柏拉图的公民伦理观是一种体现理想国德性和正义的公民伦理观。在《理想国》这部著作中,他将人的灵魂三分说,节制、勇敢、智慧,而正义就是对三者的完满统一。就其每个部分来说,按照所处的阶层来德性行事,就是个人德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也是个人在行善的标志。在他看来公民最大的伦理就是公民各安其分的行使和完成自己的德性活动,而公民的德性过渡到社会的德性就是城邦的正义,而它的实现是以公民之间相互合作的有效性来为正义的实现创造基本条件。他把正义作为一种政治的美德,而且是居于核心位置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公民伦理观是城邦公民的至善。这种公民伦理观希望凭借对善的追求去展现公民正义与幸福的政治目标。在他看来:“公民伦理观其实意味着公民是一个既能统治他人又能受人统治的城邦成员,人从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物。”[1] 而在他看来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是善的目的所在,居于美德之上。幸福就是最高的善,具体的善都是为了最高的善而做准备的。就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城邦塑造的单一的政治权威是为了保护整体利益,维持不同部分的统一的需要,其公民伦理观体现其公民的德性也昭示着一种资源交往的善治。他将善良分为三个部分:“即外在的诸善,身体中的诸善和灵魂中的诸善,而至福之人拥有全部这些善。” [2] 灵魂的善就是人的善,始终是总的意义上的善,是有具体的善而构成的总善。公民自身主体的善良意志实践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而城邦则是在人性的意义上帮助公民自我实现源属于德性的善。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将公民伦理观界定为自身的德性,外在的政治或城邦只不过是为更好的实现和完满这些德性的活动而已。他们强调的是合德性的活动,强调的是公民自身的德性,外在的和他人的/共同体的善和德性是建立在个人德性完满的基础上的。而近代却实行了一个“转变”。

到了近代,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启蒙运动发展的双重影响,公民在伦理观上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在近代两种自由观代表任务那里得到了体现:他们将本属于德性的伦理观转化为追求公民自身权利和义务价值确证化的实践过程。如洛克的自然狀态公民自由的公民伦理观,他强调的是公民个人的首要性,体现的是自然状态里的公民自由,指出社会和政府的任务是保护和促进个人的自由。“人类基于自然的平等是既明显又不容置疑,因而把它作为人类互爱义务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人们相互之间应有的种种义务,从而引申出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3] 卢梭的公民伦理观是一种社会契约论的公民约定,社会契约论是以理性公民的平等存在为根本,以“天赋人权”为理论逻辑起点,其基本内涵是:国家作为社会共同体的身份是由“天赋人权”的公民组成,公民经过平等协商,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订立契约而形成的。国家的权力源于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出自己的权利,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幸福。康德的公民伦理观强调公民是公共理性的本质政治角色。作为国家共同立法成员的公民理念,首先要尊重人权。宗教自由以及我们自己的方式追求我们的幸福而不受国家的干预。基于对人性的真正把握与对公民自身权利的尊重,作为主体的人在世界公民状态中认识到自身的自由与永久和平的可能,康德的公民伦理观表现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理性活动。它是朝向人类最高的善的运动的,这里既有个人的私人活动又有公共活动。而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者密尔的公民伦理观是种张扬个性自由和公民权利的伦理观,强调的是自由而独立的公民品性,他的伦理观是一种对自由理念进行权利探究的公民伦理观。

通过对以上两个时期公民伦理观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近代以来人们将追求一种自身完满的德性活动本身转化为一种价值上的确证,追求公民自身权利和义务上的确证,这种转变直接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观上的“蜕变”,可由于价值本身的多元性在事实上加剧了整体价值上确证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鉴于此,我们就必须对其产生转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微。

二、西方公民伦理观内涵的“近代转变”与近代社会的转型

尽管苏格拉底将个人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但是在定义公民时将他与他的德性进行联系,具有某种德性活动的伦理观。在这里人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没有凸显出来。而近代以来,人们经历了经院哲学的长期无人性的压抑,从而导致对人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漠视。这样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潮开始显现。追求人自身的权利,如自由,平等等。这种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将自己解放出来,追求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确证化。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人指出:市民或公民出现了(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个时期人们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而这种转变会产生很多的负面的效果。第一,就其个人而言,由于要追求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确证化,而个人由于各方面的缺陷导致无法去保证自己的行为具有合德性的活动,将自由的概念泛化为一种非道德或去道德化的情景,而由此会导致个人在价值观上的“不道德性”和“无合理性”。这点我们不难在极短的功利主义那里发现,由于过分的强调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进而导致追求功利的去道德化的情况,而忽视自由和权利义务本身的合德性的情景,不是将其视为德性活动的本身。第二,就个人与社会关系而言,基于价值的不确定性,公民在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的时候具有模糊性,而由此会产生公民自身对其义务的规避性。因为我们认为在公民的伦理观里有两个逻辑起点,它主要依靠两点:公民主体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 而公民主体意识就是主体对自己能力、地位及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体自身与任何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主体的责任意识,就是说在突显自己的利益时照顾他人的权利,自觉地履行自己义务的意识。这两个依靠点在在现实意义上易造成公民主体追求自身的主体意识而忽视自身的责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刚刚得到释放和,但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这种不自觉意识凸现出来,加剧了其内在的矛盾。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在这个转型时期,人们在追求自身自由和权利时往往忽视了自己应履行的义务。早期利用童工、贩卖黑奴及圈地运动等变相资本积累的方式,这就是忽视他人权利而追求自身利益和权力最大化的去道德化的现象。我们不否认这种现象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我们只是强调要以合德性的那种方式来追求发展而不是去道德化的发展。这种现象更表现在公民单个主体与社会关系的维度上,由于过分的或者非理性的追求利益而忽视社会性和道德方面。导致社会的发展出现很多的后患,如生态环境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绝对扩大。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伴随着近代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公民伦理观上的转变而出现的。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没有将公民伦理本身的一些内容当作合德性本身,而是当作公民自身价值的确证化的伴随物。在这里我们不是强调德性活动本身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我们也承认德性的问题是足够有力的、普遍的、持久的。现实社会的经验是,我们可以冀望大多数人具备一定的德性,但这种德性很难达到能够有效约束人的行为的程度;我们可以冀望个别人具备足够有力的德性,但这种德性很难为多人普遍拥有;我们甚至可以冀望多数人普遍具备高尚的德性,但普遍的优良德性很难保障能够持久存在,而且无论何种水准的德性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外部制约的基础之上的。这里黑格尔的伦理观就为我们解释了这点,“黑格尔的公民伦理观体现为国家理念主宰制的公民状态,国家的强势地位是一种主导公民公共生活规范的基础机制。黑格尔与契约论的国家观不同,他指出伦理国家观是一种自由意志的公民伦理观,是说明国家是自在自为的而不是公民的权利契约建构起来的理性。他的公民伦理观把理性作为对自由的限制和外在形式的普遍物。他强调的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关系特质,因此也就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的基础上理解公民的权利,而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个人自由在国家权力规定的保证下得到基本的保护。”[4] 通过上面,我们说公民伦理观的近代转变致使合德性活动本身出现了价值上的异化,而这种现象致使公民伦理观的回归成为不可能,就此我们因该主张:一方面如黑格尔所说,加强国家的公民伦理观;另一方面加强合德性的公民伦理观。这对于我们国家今天解决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新问题具有解释分析的价值。

三、“转变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境遇意蕴

严格地说,我国是个缺少公民文化积淀的国家,公民伦理的精神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国家的伦理观更多的是“血缘伦理”。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象:“丢石头形成同心圆的波纹性质”。但是伴随着我国开放以来或更早的说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如志愿者队伍的出现及汶川地震后,公民的行动都表现了我国公民伦理意识的觉醒。但是我们也要强调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在我国社会发展出现转型期的背景下,是受近代的西方公民伦理观的转变影响的。我们在上面也说道到近代伦理观转变的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也认为它也可以被用来分析我国现状的矛盾凸显的原因的认识,而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核心目的所在。

我国当前进入了所谓发展过程中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时代,而我国现阶段的矛盾凸显日益明显,如利益分配和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出现,我们不排除经济和政治的因素,我们说这里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公民作为主体的意识得到增强,追求自身权利的确证化。而这种确证化的出现,我们在上面说过了是近代伦理观转变的影响。这种追求确证化势必会要求更高层面上的保证。这就导致公民主体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一种追求动态平衡的过程。我们在上面说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方面我们就其要追求自身活动的本身的合德性;另一方面就是诉诸于国家正义。第一,培养公民主体自身的合德性活动。我们在上面谈到的古希腊先哲们将“德性”作为在公民立足于社会共同体善业的意义上,被认为是城邦存在的基础和公民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所以在他那里,一个公民追求属于自己的善的就是德性,而整个社会不仅追求明确的社会关系体制的基本方向,而且也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良好德性的社会。”[4] 这对于我们现在出现的矛盾凸顯期的背景的分析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作为公民的个人要将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追求自身完满性的目的,使自己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和责任意识的自觉成为合德性的活动,从而将人活动的主体德性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社会制度本身应该追求一种合德性的完满性制度而不是用规范去规范,我们要将那些合德性的东西纳入到我们规范的制度体系里,使制度体系本身具有合德性化与人性化。第二,将“正义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5] 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就将正义作为“四主德”的最高的善,是作为节制、勇敢和智慧的综合。我们说罗尔的公民伦理观就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的。他从“最小的最大值”来将正义落实起来 [5]。可以看出来这种正义理念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因为他对公民价值道德感的尊重,体现出一种以规范性的道德理论来指导社会选择原则,体现了作为公民道德人格最基本方面的正义感的能力[6]。些观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明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而且在于以一种公平的理念决定了社会公共资源恰当的分配份额。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本身的合德性的表现。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显得尤为明显,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就显得具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通过上面我们的论述,我认为要将公民主体自身的合德性活动和以正义作为社会首要价值的制度结合起来,建构一种以人为本的合德性的社会规范与伦理体系。具体点来说可以概括为如下七个要点:(1)公民人格要自由独立,其自由与独立的地位应受到其他人的尊重;(2)公民之间要信守不干涉的义务,也拥有相互救助的责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公民之间的平等地位不容侵犯;(4)公民要遵守承诺与契约;(5)公民要保护人权(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6)公民有自卫的权利,但不可逾越一定的限度;(7)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制度上的规范,确保这些具体的内容德合性为制度本身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缓解和解决某些公民伦理领域里的矛盾。

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伦理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德性(内在制约)和制度层面的规范方面(外在规范),我们说,内在制约有多种优点。比如,德性(我们这里指通常意义上的德性,如仁爱、知耻等) 对人的控制更加严密,一个有德性的人,即便在没有外部力量监督、威慑的条件下,或者在外部力量无法触及的领域中,都会按照规范来做。此外,推崇内在制约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理由,即:人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德性,因此仅仅凭借内在制约就足以免于作恶。但是正如我在前面说的那样,无论何种水准的德性,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外部制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也需要制度层面的东西即制度规范方面的合德性。具体的来说就是将正义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构起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公民伦理观,这对于缓解和解决某些矛盾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2.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3.

[3]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5.

[4]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7-226.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M].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上一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下一篇:在加强城市管理治理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