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读后感

2024-06-09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共8篇)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 篇1

读《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有感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犯罪人其犯罪的心理原因或心理背景能够被人理解。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其犯罪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犯罪人有所不同,属于某种变态心理的犯罪。《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变态心理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人际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异常改变,又包括能够反映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整个特征的个性或人格的异常,即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着重从变态心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各类变态心理者的犯罪行为,关于变态心理,目前许多学者描述为:变态心理犯罪,可以理解为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或者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着重研究了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智力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这五类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类型、犯罪的变态心理原因以及犯罪行为特点,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介绍心境障碍与犯罪一章中抑郁症患者“扩大杀人”的杀人行为。“扩大自杀”是指患者在极端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的同时,可能出于“怜惜”动机而将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先杀死,呈现“利他性杀人”或“慈悲性杀人”。其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002年3月10日下午,陈良将14岁的儿子铭铭从外婆家引诱至一栋高楼的顶层平台上,从塑料马甲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榔头、菜刀和围兜,趁儿子低头喝水时,先是用榔头猛砸儿子的头顶,后又用菜刀砍向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凶杀行为,一边躲闪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求爸爸不要杀死他。经过两人的激烈拼斗后,儿子终于倒在血泊中。

真的不敢相信亲生父亲怎么会如此残忍的杀死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后经司法鉴定:陈良意识清楚,接触行为被动,合作欠佳,动作言词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有自责消极观念,无自制力,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这不禁让我想起广东母亲溺死自己脑瘫儿子的新闻。那个母亲虽然没有抑郁症,但也是算是“慈悲性”杀人。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但就是因为母爱让一个母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韩群凤与丈夫黄卓林1996年结婚,1998年生下一对孪生儿子黄浩佳、黄汝佳,两个孩子经医院确诊均为脑性瘫痪,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韩群凤得知后没有放弃对两个儿子的治疗。她在东莞市石碣镇租下出租屋,请专人专职照顾两个儿子的日常生活,方便当地按摩师每天进行物理治疗。直至2010年11月,韩群凤因找不到护工便将儿子接回自己家中自行照顾,还辞去工作专职照料儿子。因见两个儿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韩群凤为了不再拖累自己的丈夫及家人便产生杀害儿子然后再自杀的念头。2010年11月20日下午,韩群凤写下遗书,等待丈夫外出便实施计划。当天22时许,韩群凤趁黄卓林外出

之机,让黄浩佳、黄汝佳服下安眠药。待两个儿子熟睡后,韩群凤将两人按在浴缸里溺水死亡,然后服下农药自杀未遂。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在最后一章中介绍了变态心理的预防和心理矫治,我认为其内容过于笼统、宽泛。但是其中提到的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值得我们关注。广义的心理卫生主要是指保障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健康水平,主要包括防止和减少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人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各种精神压力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效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心理潜力。与精神疾病的社会总负担相比,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还远远难以满足国民的心理卫生需要,这一点促使我们国家要重视精神卫生的工作,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变态心理的产生原因、变态心理的危害性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受益良多。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 篇2

(一)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说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 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 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二)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说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 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 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 (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 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 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 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二、犯罪行为发生的必然性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 会进行一番考量,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犯罪心理的形成, 这种心理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第一, 会受到大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种大社会因素有包括政治环境因素, 譬如当时的主流政治舆论导向, 公民是否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政府过度控制民众思想容易诱发民众政治犯罪。也包括经济环境因素, 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容易诱发犯罪。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因素, 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最大影响:没有良好的分配机制与预期机制大大增加了犯罪的几率。第二, 会受到小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教育思想错误 (不能吃亏, 不用诚实, 要出人头地, 光宗耀祖, 努力就会成功) 教育方式不当也会诱发犯罪 (溺爱纵容, 专横虐待, 要求不一致) , 家庭残缺, 缺少温暖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学校因素, 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 甚至有意无意的教学生撒谎使得目前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成了犯罪的帮凶, 目前我们教师们广泛存在爱心不足, 教师缺乏使学生快乐, 使学生纠正错误, 缺点的手段和方法 (随机给学生贴上标签, 认为区分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的好坏) 这种方式使学生认为自己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 他们要报复社会。这在无形之中使社会的犯罪率提升了。最后, 特定的侵害的对象 (有特定服务和职责以及特定身心特点者 (出纳, 出租车司机) (妇女儿童, 老人, 盲人等) , 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上述内容阐述的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表示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社会环境因素隐藏着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 犯罪行为人不可能无缘无故选择去犯罪, 刑罚的威吓性决定了自然人不会选择去犯罪。从矛盾分析法分析, 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 而外因只是影响犯罪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讲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所决定的。犯罪心理又称为犯罪动机, 动机的产生是由需要引起的, 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是自制力强的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态, 这种人我们说一般不会滑向犯罪的深渊。第二种是自制力较弱的人, 他们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以一个社会青年为例, 如果这名青年的交际圈都是一些受过劳教的社会小混混, 即使这名青年自制力再强, 抗干扰能力再强, 或多或少的他也会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所以一个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 古代, 龙勃罗梭有天生犯罪理论学说, 这就强调了犯罪与基因有关, 当然我是不接受这样的观点的, 这样区分的话, 犯罪人一生下来就是犯罪人, 而且不可改变, 这是不科学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我想还是由犯罪行为人自己所决定的, 只要他不是精神病患者, 他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的形成是犯罪人在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 慢慢积累, 外部环境因素 (外因) 逐渐转化为内因, 最终犯罪行为人自己某天遇到令人气愤的事物, 这也相当于导火线, 诱发出犯罪行为的发生。

以上是指激情犯罪,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犯罪是有预谋的犯罪, 即是犯罪行为人准备了很长时间就为了使犯罪行为最终发生, 他们的心理相比于正常的心理扭曲了, 他们抱怨社会的不公正, 长期的压抑最终导致他们要将内心的不满宣泄出来。

总而言之, 犯罪行为的发生总有其原因, 犯罪心理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 正常人都有犯罪的意向,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淡化我们的犯罪心理。而犯罪行为人由于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受到社会黑暗面的影响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综上所述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这种犯罪通常都是故意犯罪。

三、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

(一) 过失性犯罪

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其偶然性, 这种偶然性大多数是指过失犯罪, 其实犯罪行为人本身并不想去犯罪, 大多数是没有意识到犯罪后果, 是由于犯罪行为人自身缺乏认知性造成。当然,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也并不全是过失犯罪, 譬如, 行为人开始是过失犯罪, 但是行为人之后又另起犯意, 之后另起犯意这部分的罪责就存在着偶然性。

(二) 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为行为人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更改犯罪的时间, 地点, 甚至犯罪的对象 (如抢劫行为) 。前面我们所说的犯罪行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但此处的偶然性与之前的必然性正好相反, 前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需要一定的积累的过程, 而后者直接是质变, 不需要任何的准备过程, 随意性很大。

(三)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活动

犯罪行为人在犯罪之前可能内心存在着选择, 到底要不要去犯罪呢?犯罪可能违反法律, 可能要去坐牢, 但是这个人跟我有深仇大恨, 我又咽不下这口气, 很两难啊!此时只要两种心理的任何一方占有优势的话, 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有所不同。这种选择存在着偶然性。

(四) 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形态

初犯由于犯罪心理和行为以及潜逃心理和行为都未定型化, 缺乏犯罪经验和反侦查经验因此案发后心理变化剧烈, 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迅速下降, 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对于惯犯, 尤其是家庭观念淡薄, 社会经验, 犯罪经验丰富并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他们作案时的心理就相当的镇定, 对于研究他们的犯罪行为就相当的有必要, 深入了解惯犯和职业犯心理活动, 帮助公安机关提高破案率, 一个人如果是惯犯的话, 他就蕴含着下一次犯罪的潜在必然性, 而初犯或许只是一次冲动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行为人此时心理不是在享受作案的快乐, 而是产生了一种负罪感, 可能他已经想到了刑罚的处罚, 学生这么说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这是经过对多名惯犯跟踪实验得出的。

(五) 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还体现在特殊群体中

如神经症, 变态人格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神经症包括焦虑症, 体化症, 解离症, 性心理异常, 情感症五种。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患者虽然在生活上适应困难, 但在病情上未达到必须住院治疗的地步。 (在1980年以前的精神医学上, 称此心理异常为神经症或者神经官能症, 1980年以后的精神医学上, 神经症一词则较少使用, 而多半改称为上列五种名称) 。针对这种人员的犯罪行为, 在法律上他们是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的, 研究他们的犯罪心理对于减少社会的整体犯罪率有很大作用, 他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长时间受到社会的歧视与偏见。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需要呵护的, 首先监护人有责任对他们的行为起监管作用, 其次他身边的人除监护人之外的人员也有义务和责任对精神病人照看, 最后是法律, 学生将法律作为兜底的最后一层防范犯罪的防火墙也是出于对精神病人的同情, 可以用到的教化的事物可以尽量利用道德进行教化。总体而言, 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为我们可以将其归为, 犯罪的行为的偶然性一类。

(六) 针对犯罪偶然性的预防措施

首先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既然是偶然的那么他的潜意识里还是并不想真正去犯罪, 或者至少他们并不是想针对犯罪对象, 我们可以对他们实施教化, 对他们在监狱里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 而对任意违反犯监狱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 奖励与惩罚并举!其次, 我们得清楚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是什么刺激了行为人去犯罪, 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他的生活环境, 但是可以从改造他们的内心做起。最后, 我们, 得让犯罪行为人感到温暖, 让他们感到他们没有被社会所抛弃, 社会还是接纳他们的, 这样我们才能降低整个社会的整体犯罪率。尤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尤其需要一个稳定的低犯罪率环境进行社会主义大建设, 也只有控制了低犯罪率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犯罪行为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一)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 内在的本质联系与外在的非本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如此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即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 也可能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 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的非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二者是互相区别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必然性居于支配的地位, 起着主导的作用, 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一般居于从属的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只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各种特点和偏差。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处于同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它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 它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和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都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偶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即在一定的关系中或一定的条件下是必然的东西, 在另一种关系中或另一条件下则可能变成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意义。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透过偶然性把握事物的必然性, 并以此制定行动计划;同时, 又不忽视偶然性, 尽可能地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 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促进事物的发展。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 就会导致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只承认偶然性的作用, 否认必然性的存在, 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二者都是错误的。

(二) 综合来看必然性与偶然性

犯罪行为的发生尤其必然性, 也有其偶然性, 我们要综合去看, 深入了解每一个犯罪行为到底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有利于我们深入剖析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进而通过研究犯罪动机知晓刺激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因素。这是我们刑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只有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我们才能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宁。

五、研究犯罪行为的意义

犯罪人也是人, 犯罪人也享有人的基本权利, 他们有权利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不能因为他们犯罪了我就给他们贴上标签, 他们是全民公敌, 我们要铲除他们,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研究刑法和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是积极维护社会的安定, 是每一个社会人的权利都得到保障, 同时我又要考虑到犯罪人的感受, 对那些有悔过行为的犯罪人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回归社会, 融入社会, 而对于屡次犯罪的罪犯, 我们要将他控制起来, 至于怎么处置, 应该结合社会大众的态度和法律法规之规定进行处罚。相信每一个犯罪人在犯罪时脑中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 即使他所犯罪的对象与他有深仇大恨, 在那一刹那, 行为人还是有所犹豫的,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正如西方的法律而言, 法律设立的目的是教化人, 而不是出于惩戒人的犯罪行为而设立的。笔者在这里讲的也并不是批判中国的司法和法律制度, 但在中国法律一贯以来就被认为是惩罚犯罪的工具, 律师也被妖魔化, 成为替坏人辩护的工具。甚者犯罪心理学家被认为是心理变态, 成天无所事事, 所从事的职业只是骗人骗钱的勾当。笔者认为这些言论的存在说明中国目前的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任然是不小的, 我们要树立一种思想,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犯罪之前必然产生犯罪动机也可称为犯罪心理, 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

尽管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犯罪思想的探讨, 其历史比欧洲早得多, 内容也更为丰富, 但一直未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本世纪30年代前后, 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 也有学者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 从30年代到40年代,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建国以后, 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 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 50-70年代中期, 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 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70年代末, 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 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学工作者、表少年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研究, 翻译出版和撰写出版了几十种犯罪心理学教材和专著, 以及不计其数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犯罪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各门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研究犯罪心理学对于控制犯罪率, 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我想信在众多的犯罪心理学家的引领下中国的犯罪学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也会努力探索犯罪学的发展趋势, 向犯罪学前辈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安, 房绪兴著.侦查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2]高锋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任惠华主编.刑事案件侦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5]孙秋杰.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

[6]范刚.刑事一体化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3) .

[7]许永勤, 陈天本.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公安学刊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04) .

[8]郑友军.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J].政法学刊, 2005 (01) .

[9]罗大华, 何为民.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J].政法论坛, 2004 (01) .

[10]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河北法学, 2004 (01) .

犯罪心理学(三)晕轮效应 篇3

观众们热烈地讨论着。

“下稳离手!下稳离手!有赢钱的命也要有输钱的胆!赌本期老师是大袖遮天十个金币。赌本期是长耳老师十个金币!”

“酱酱老师呢?”

“酱酱老师半个铜币就可以了!”

“……”

大幕徐徐拉开。

走出来五雷轰顶发型的四月和万念俱灰脸型的夕女皇。

“那个……由于本期各位老师的档期问题……”

(四月内心吐槽:其实是因为骗不到人了。)

“所以……我们只好请四月老师代班……”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倒地声。

“赔……光了。”

“果然是没有赢钱的命也没有输钱的胆……”

四月: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大家听名字可能会觉得有点生僻的——晕轮效应。

四月(无人反应。继续,扯扯僵硬的嘴角):说生僻呢,其实也还好,如果大家听完名词解释也许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就是晕轮效应啊。

夕女皇推出小黑板:

晕轮效应(英文The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四月:当然,大家就这么看这段话还是会觉得迷糊对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比如说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满脸横肉的男生推了你一把,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蛮横不讲理地对你大吼了一阵。那么,从常理上来说,你就会在心底里给这个人贴上“坏”的标签,以后除非他做了什么感天动地的好事,一般来说你都是会很讨厌他,觉得他是一个大坏人的。

台下传来讨论声。

夕女皇:多说无益。不如举个例子来: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沭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同样被称为晕轮效应。

四月:用现代潮语来说,普希金被坑爹了……

夕女皇:所以说呀,凡是不能看表面,就像你老念叨的: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穿水晶鞋的也不一定是灰姑娘!但是说实话,看到此美女捂着耳朵大叫“不要听!不要听!”让我瞬间想起琼瑶剧的女主角……啊,这也算是晕轮效应吧?

四月(眼冒金星):BINGGO!有很多要进入职场的孩子,倒是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晕轮效应”,使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多积极效应的哟。比如在公司里,你对人诚恳,勤奋向上,那么即便你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有很多心理学家曾经追溯过“晕轮效应”的根本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人对事物的把握喜欢追求全面性。而这种情况表现在人的身上更为明显,据说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夕女皇:不要念小纸条。讲通俗点!

四月:这个很好解释啊。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周围的人就会发现。人的很多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开朗的人一般就会善良,大方,有正义感,乐于助人。而内向孤僻的人往往就会比较古板,冷漠,自私。

台下一片赞同声。

四月:等等!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哇咔咔,那么恭喜你们,中了四月的圈套了。什么?还不明白么?你们这就是“晕轮效应”啊!!!

固然,我上面说的“一般”、“往往”是有其普遍性的,但是这正是“晕轮效应”的弊端,并不是每一个人外表热情开朗内心就一定善良大方,也许你身边有这样一个比谁都热情温暖的人,其实内心在暗暗算计分毫,甚至阴谋重重。喂,不要说我说得严重,你以为呢,不然推理小说怎么写出来的?都让你推出来了?

更大的可能,是你身边有个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人。其实内心善良又正直,只是不爱表达心中的想法。或许有一天出现了紧急情况,你会突然发现身边有这样一颗闪亮的心!

夕女皇:你是在说我么?(星星眼)

四月:死开去!

总之,“晕轮效应”详加利用可能是会对大家有利的,但是它是一个惯性思维,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心理学现象。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盲人摸象”,就从某个程度上向我们解释了“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以偏概全。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阐述一下这三大弊端吧。

小黑板上:

1、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根本足以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莱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l,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3、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四月:总的来说,给人贴标签是不对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要轻易因为什么表面现象而给某一个人或事下结论,也许你会错过至好的朋友,也许你会误结潜藏的敌人。尤其是在看我们小最的时候,不要被文中的烟雾弹所迷惑,不然狡猾的作者们就成功啦!

说到这里,要谈谈大家每次发来的短信了,某许某猫就一定是正太?夕女皇就一定是御姐?四月就一定是萌妹子?(众人大喊:不要脸!!!)酱酱就一定是二缺技术流?啊哈哈哈,不要轻易说出最后的答案哦!我们期待大家最新的感受哦!

夕女皇: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了。(小声)貌似四月讲得还不错啊,难道是我以前对她判断失误?

四月(摆出很酷的造型):你明显——晕轮效应了。

犯罪心理学1 篇4

①犯罪心理学可诞生的标志是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②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性原则。④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⑤犯罪心理学上的犯罪人是刑事犯罪意义上的犯罪人。⑥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⑦犯罪心理学的任务:理论→探索犯罪心理的规律。实践→研究要为揭露,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学依据。⑧犯罪心理学研究主要方法→观察法,皮亚杰。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个案法。⑨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的。⑩弗洛伊德的犯罪观: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本能,人格,罪恶感。犯罪行为的防治→重视法律的作用,提倡运用认同作用和升华作用等方式防治犯罪。11,阿德勒的犯罪观→自卑和超越,对犯罪的防治→三大生活领域:友谊职业爱情。其途径是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的合作障碍,额皮痒他们的社会兴趣,教会他们怎样与人合作。

12、心理防卫机制→五种合理化解释→否认责任、损害、被害者的被害、责难者、高度效忠的群体。防卫机制→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认同作用。

13、社会学习理论中人类行为的学习途径→观察法和亲历学习。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三个过程;自我观察、判断、反应。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变现、动机过程。14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性格与犯罪心理、气质与犯罪心理。气质使犯罪类型打上气质特征的印记,不同气质的人在具体犯罪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上。15犯罪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一)犯罪前的西农历状态→自我辩解心理、犯罪决议状态、等待犯罪时机的焦虑状态。

(二)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三)犯罪后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行为表现(试探或其他反常行为)

16、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条件: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的动因、要遵循转化规律。~~~类型→渐进型,顿悟型、反复型。17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征状→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欲望膨胀、反社会心理增强、作案经验更加丰富、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18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定型化、个性化、职业化阶段。19激情犯罪的动机→瞬间动机,既有一定的无意识性,导致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容易产生,导致的犯罪行为结束后,行为人往往会产生后悔的心理。20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渐进式(典型,常见)突发式、机遇式。21内外机制:从主体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影响到形成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从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22内化过程的五个阶段:不良的交往与模仿、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形成不健全人格、违法尝试获得体验、犯罪意向萌发。23犯罪情境:侵害对象,现场条件、现场气氛。24人格: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极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5犯罪人格: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26犯罪人格特征: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反社会人格,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不等于注定要犯罪的人格、是外显行为与内心心理的统一。27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形态发育、内分泌变化、生理机能发育。28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兴奋性发育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29变态心理:变态心理是指行为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出个体辨别能力明显下降的偏离状态。

犯罪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5

作为大学生,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很大的帮助,现在许多新闻都报道过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这些现象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现象。当我们去分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学校中很优秀,很出色,我们通过分析也可以发现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心理素质的好与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前途。

拿我自己来说吧,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住在宿舍,给我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不仅要学着独立生活,还要学着怎么与人相处。刚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想家,不想待在学校,一到放假的时候就会回家,很难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后来慢慢的和宿舍的人也出现了小摩擦,自己感觉很苦恼。虽然这样,但一直放在心里,没有对别人说,心里经常感到不舒服。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犯罪心理学,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我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自身行为上我都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在这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于是,这学期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在协会里,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6

北大厨师轮奸女生被判刑

案发前,郑某和刘某都是北京大学艺园食堂的厨师。郑某23岁,刘某22岁,郑某只有小学文化,刘某则是中专文化,两人都是经人介绍才进入北大食堂工作。二人同住一个宿舍,由于年龄相仿,加上又是老乡,因此二人关系十分要好。

2012年6月24日晚,二人在宿舍上网后,郑某提议一起出去吃饭,然后“再找个卖淫的小姐玩玩”。随后,郑某骑着电动自行车带刘某去饭馆吃饭。

饭后,二人没有找小姐,回到宿舍继续上网。不多久,郑某提议,“出门看看有没有单独走的女的,咱占点便宜。

于是,夜里2点多,郑某再次骑着电动车带着刘某出门。二人在东南门外的天桥下,发现了一个独自行走的年轻女孩。

25岁的女孩宁宁(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的在校生,事发当天正值世界杯期间,宁宁打算去找朋友一起去看球。她走到北大东门南侧小树林时,见一辆电动车停在自行车道上,旁边站着两个年轻男人。从二人身边经过时,其中一男子对她说“停一下”,她以为有什么事,便停下脚步。此时,另一名男子走了过来,边走边搭讪。

郑某询问宁宁这么晚了去哪,干吗去,靠近女孩后,便把胳膊搭在女孩肩膀上,并圈住女孩的脖子,说“要喊我就弄死你”,一边威胁着,一边把女孩拉进旁边的小树林。宁宁苦苦哀求,表示自己身上的钱都可以交出来,但对方不予理会,仍将其强奸。

由于当天下着雨,郑某实施强奸时,刘某站在一旁帮郑某打着伞,随后当刘某准备实施强奸时,因自己身体原因未能得逞。二人施暴后,让宁宁把眼睛闭上,说等自己走远了才能起身。面对两个男人,宁宁没敢反抗,顺从地闭上了眼睛,听见二人离开后,还问了一声“我可以走了吗”,发现没人回答,才赶紧起身整理好衣服,离开现场打电话报警。

日前,郑某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刘某有期徒刑9年。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业余生活孤单寂寞,北大食堂的两名年轻厨师郑某和刘某,深夜在高校门前,将一名独行女生拦下并强奸。由于事发时下着雨,他俩一人施暴时,另外一人负责在旁边打伞。最终,郑某得逞,刘某则由于身体原因未遂。

犯罪人郑某、刘某

1、二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没有想到自己一旦被抓获将会承担怎样严重的后果。对事物的认识度不高,对强奸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清醒;再加之年纪较轻,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黄毒”影响产生歹念,从而实施侵犯妇女性权利的犯罪行为。

2、二人的业余生活孤单寂寞,因而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

3、二人的年龄较轻,自制力不强,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心理机制。被害人宁宁

1、被害人在夜间2点多独自行走,这种行为也是造成这起案件的一个隐藏的因素。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上错误的人,她不被害,谁被害呢?

2、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犯罪人过来搭讪的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保持一定的距离。小朋友都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讲话,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知道。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被害人社会阅历少,防范意识差,较容易被哄骗,且对暴力行为缺乏反抗能力,客观上使犯罪嫌疑人较容易得逞。社会

1、公益节目等社会文娱活动不多,不能丰富年轻人的业余生活,使人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或犯罪心理。

2、安全教育程度力度不够,自我防范教育不足。

三、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个人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独自一人在外逗留的情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在事业中获得心理的乐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全人格,预防犯罪心理。

4、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社会

1、首先,学校要消除性知识教育的“真空”,让年轻人对于性知识的好奇通过正确的性教育得到满足,并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帮助年轻人化解生理上所遇到的困惑和冲动。再次,家庭应加强对子女的性教育和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防止性侵害现象的发生。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防范意识。妇联、司法机关、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女性自我防范知识。要教育她们遇到危险,机智应对,巧妙周旋,不要被犯罪分子的威胁吓倒。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或司法机构设立专门的女性援助机构或热线,为女性维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学习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晚上的犯罪心理学选修课,每每总让同学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引发深思。老师总是向同学们问破案智力题,同学们也很积极的回答参与。

在接触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慢慢的,从《犯罪心理学》这门课中,我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可以深讨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还可以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于是,通过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犯罪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犯罪心理学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犯罪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 篇7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暴力犯罪的心理 篇8

国外发生如此的惨案,让人触目惊心,但我们的暴力犯罪也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有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严重的暴力犯罪明显减少。但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却明显上升。

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

从犯罪情况看,可归纳为野蛮性、残酷性、突发性、冒险性、团伙性。暴力型犯性格粗暴,遇事易冲动,信奉“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为一点小事,可以行凶伤人、杀人。如罪犯李天光(故意伤害,11年刑),因盖房与邻居发生争执,将人打死。被判刑入狱后方知“让地三尺又何妨”之理,才明白为一点小事酿成终身太错不值得。暴力型罪犯的具体表现还可概括为: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贪图钱财,施暴强取;精神空虚,寻求刺激;丧失理智,突发性强。

暴力型犯罪的动机是复杂的,主要表现:一是以暴力来发泄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的不满。这些罪犯在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在个人前途、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把握,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而采取暴力手段向社会实施报复;二是以暴力实施不满的动机。这类罪犯在家庭关系发生破裂,邻里交往产生矛盾,或因工作中发生挫折,由于对这些问题处理手段不当而走向极端;三是以暴力实施逞强称霸的动机。这类犯罪团伙性强,对社会危害最大。在改造中也不时暴露其本性,是狱内再犯罪的重点防范对象之一。

也许在常人看来很多时候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很没必要的,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其实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犯罪心理特点多样而复杂,太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行为动机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相悖且有强迫的紧迫度。暴力型罪犯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所受法制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并且由于自身体质气质方面的优势,在社会中常表现出为所欲为的状态。特别是对待问题,不能平静地看待,也不善于运用言辞表达,盲目错误地认为“拳头更能解决问题”。

2、社会适应性差,受示性强,冲突环境中的诱发率极高。大多数暴力型罪犯虚荣心强,爱面子,争强好胜。在一些人际交往的冲突环境中,由于性格暴躁,好冲动,特别在他人的鼓动下不思后果,极易采取暴力行为,继而酿成惨剧。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少年犯罪。

3、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抑制不足或抑制过度。暴力型罪犯多由于性格气质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忍耐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转移矛盾焦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问题进行“冷处理”。

4、不少罪犯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有的暴力型罪犯往往在事前好像大脑一片空白,行为严重失控,可事后却后悔不已。这种罪犯大多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自己不经过心理矫治很难克服。

形成的客观原因

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从横向方面看,是主观与客观各种因素相互渗透、互为条件、反复强化的作用过程;从纵向方面看,则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出现,导致道德观滑坡,丑恶现象久禁不绝,腐蚀了人们的灵魂,这也是近几年暴力犯罪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加之社会分配的差异拉大助长了不满的非法取利心理,淡忘了舍利取义、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庭结构破损,有的父母一味溺爱,只养不教,或简单粗暴,有的夫妻双方感情不和,或有第三者插足,为达到离婚或结婚的目的而使用暴力;有的残破家庭的子女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个别家长甚至嫌弃虐待子女,迫使子女离家出走,堕落犯罪;也有的个别家长行为不端,使子女耳濡目染,从小养成了不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很可能为犯罪埋下危险的种子。

预防和矫正

对暴力型罪犯的改造依据其思想特点,拟从4个方面实施强化教育:一是法制教育。通过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教育,促使其认罪伏法,达到知罪悔罪、认罪的目的。二是人生观教育。下大力气去除他们不健康的人生哲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情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四是人际关系教育。使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和人与人的关系,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对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矫正,要依据心理学和教育改造学的有关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加强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理智思绪三方面的心理矫正。暴力犯性格粗野,行为放荡,教育时要以“情”入手,做到心理相容,以诚相待。

上一篇: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独田中心学校“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