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2024-08-28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共6篇)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1

近年来, 反映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的影片颇受追捧, 如《刮痧》、《推手》、《喜宴》等, 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番关于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的争论。这些电影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民族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误区。本文试图以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为出发点, 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溯源, 为创造一种适应新世纪需求的文化体系提供参考。

一、比较文化差异的原则

我们在对任何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时, 首先要抱定这样一条宗旨:即中西方文化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 倘若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则能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交汇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条件。其实, 从近代开始, 中西方文化的打造以及影响人民群众文化心理的程度, 都是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互补所产生的。无论是在何种文化体系中, 精华以及糟粕都是非常繁琐地交汇在一起。要建立一种满足新时代需要的文化体系, 就要善于在对本国优秀文化进行弘扬, 而且要摒弃文化糟粕;在学习以及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时, 必须要将目光放远, 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铲除那些会对民众精神产生不良影响的垃圾。中华文化是从五千年来我们祖先的土地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国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性格就是中华文化, 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探求传统文化的不竭源泉。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 敢于向民族文化中存在的痼疾开刀, 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力推广和弘扬, 大量吸收全球各国的优秀文化,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同时又能和世界接轨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家庭伦理观的根源

自古以来, 儒家哲学作为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基础, 一直占据着中国哲学的主流地位。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仁爱思想包含深刻的人性意识和丰富的社会观念, 它的基础是对人性的突出和尊重。孟子认为:人 (社会属性的人) 与禽兽 (自然属性的人)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伦”关系, 即人的社会属性。仁爱思想突显的是人性的正面, 而且产生了道德精神。作为维持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仁爱是从孝悌这种最常见的人伦感情中产生的。孔子曰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尽心上》亦有云:“亲亲, 仁也”。父母兄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仁爱作为人性的基本品德, 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孝悌一方面有非常鲜明的自然血缘特点, 另一方面又在亲情中体现出人文特点。仁爱理念提倡的是, 人最先要爱自己的亲人, 但并不能停止于此, 必须推己及人。一个人要想对他人施舍爱, 就必须具有最基本的人伦感情, 即孝悌。把仁爱的内涵向外延展, 即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国2500多年的历史中, 仁爱理念都是民众文化生活的根本原则。但由于这种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伦的基础上, 以情感为判断标准, 所以在评判事物时都没有遵守原则, 而是以人际关系为依据, 就怕侵犯到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民主思想薄弱、以情感为法则、没有树立法律观念, 长时间以来产生一种法律作用不强、一味感情用事的局面, 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

忽视自我只注重整体是我国传统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封建制度在我国沿用了很久, 因此我们的先民长时间被约束在土地上, 也就产生了重家庭、不愿远离家庭的情怀。家国一体方式就是其社会结构, 构成国家的单位就是家庭, 国也是各种家庭的集合。人情、人伦以及人缘的结合, 让个体变成网络上的小分支, 要想实现个体价值, 就必须依赖着群体价值的实现。我国民众普遍认为, 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就是血缘, 然后才是君臣和友情;在这些群体中, 个人基本没有自我空间, 仅是一个依赖着其他物体的分子, 每个人都是其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三、西方家庭伦理观产生的源泉

重视自我以及个人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基本取向。雅典民主制于公元前6世纪在确保城邦利益不受损害的时候, 就明确指出个人的作用。因为工商航海是西方民族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因此就明确了其生活方式无法长时间保持聚足式的生活, 也就造成血缘纽带越来越松散。社会在多次变革之后, 血缘性的民族和宗族本位分别被地域性的国家和个人本位所取代。个体的基本角色从家族成员转变成了社会公民。国家政治机制确定的法律关系变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从而取代了以血缘为核心的人伦关系。西方文化在规定人的时候, 是将它置于和自然相对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个体和他人是相互独立的, 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诚然, 崇尚自我的价值对形成独立的人格有很大帮助。这种人格能更好地将自我进行表达, 真实、坦诚, 信奉凭借个人能力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工具以及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崇尚自我的价值观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个性, 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它让人变成相互独立、没有任何互动的个人, 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确保了政治秩序不被打乱,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社会精神病态, 个人异化为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 失去了人的生活意义, 造成各种精神危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西方的责任和义务非常类似, 都包含“道德所规定的职责”的意思。例如, duty这个英语单词, 它最初的意思是偿还欠下的债务, 是在拉丁文due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债主有权利索要债务, 欠债者也必须按时归还债务, 所以due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应得权益, duty也具有强行性的意思, 而且对应于权利这个词语。上文提到过, 我国文化的责任思想一般只重视人伦角色责任的承担, 并没有要求权利。而西方的责任思想包括权利对应于义务的思想。西方人和中国人的责任思想分别反映在职份角色和人伦关系中。血缘性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所以中国人很少有享受到权利的待遇, 只有尽心尽力履行义务的份。所以我国民众在伦理关系上的平等仅是义务上的平等, 而不是权力上的平等。义务之间的对等性可以反映出权利合一的无对等性。西方人在履行职责的时候都会要求享受同等的权利, 这和西方的国情以及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四、结论

通过上文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追溯家庭伦理的根源,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并无优劣之分, 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中国的家庭伦理观以仁爱为核心, 重整体而轻自我;西方的家庭伦理则观崇尚个人与自我。跨文化交际所做的应该基于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 学习以及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 从而找出一条可以解决不足、避免缺陷以及融合中西的方式。

摘要:这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民族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误区。本文试图以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为出发点, 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溯源, 为创造一种适应新世纪需求的文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伦理观,仁爱,权利

参考文献

[1]慕旗娟.浅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构建——基于中西方个人与家庭伦理观的对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8) :21-22.

[2]李成, 张芳梅.从《饮食男女》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4) :43-44.

[3]潘会贤.中西方家庭伦理比较研究[J], 黑河学刊.2009, (1) :57-58.

[4]陈爱华.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 (二) [C].2007.

[5]李桂梅.中西家庭伦理比较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1) :32-34.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2

——看《十分钟看懂中国》有感

最近看了《十分钟看懂中国》,感触良多。就内容而言,是很有针对性的,也道出了当今中国的部分现状。在此,仅发表一下由影片所引发的笔者对中西方家庭观念的看法。

在视频中提到“除夕夜家人会一起吃年夜饭;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也发生于春节期间,1.5亿到两亿农民工会带回一年的收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饭时菜放到中间,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都是中国家庭观念强的标志。尤其是春运问题,外国人对中国的“春运”很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固定时间回家?为什么必须回家?为什么在火车站等上几天只为求上一张回家的车票?我想那是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看,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从小学习的《弟子规》;中国《二十四孝》;无不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这种家庭观念是在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和以父系传统的血亲系统下形成的世代相续的家族集团影响下形成的。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游子归家给长辈拜年,向亲友问好,正是对“孝悌”的最好阐释。这就如同西方人对教堂做礼拜的执着。春节归家、圆桌分享式用餐、子女赡养老人、几代人同住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而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和我们却截然不同。在西方重视个人,个人主义决定了他们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附于他人,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十八岁后独立生活、喜爱吃自助、不鼓励奉养老人都体现了他们的个人主义。这也同他们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西方大都有完善的福利制度,基础教育、养老都由国家出钱,孩子不必担心上学问题,老人不必担心赡养问题。在西方,18岁搬出去住,是父母提倡也是子女所认同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父母长期与已婚子女共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不仅如此,外出就餐、购物,一般西方人会分开付账,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干涉,而中国却是子女付账。

前些日子看了有关美国人生活的一则消息,在美国生儿育女是个人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孩子,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标准支付费用。在我们看来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在中国大多是孩子小时候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抚养的。而这一现象明显体现出家庭观念的差异,很明显也导致了西方的祖孙关系比中国祖孙关系明显生疏,更别说四代、五代大家庭中隔两代间的关系了。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3

关键词:家庭文化,中西方,差异,《摩登家庭》

一、《摩登家庭》简要概述

《摩登家庭》这部典型的美国式情景喜剧,打破了常规的拍摄方式,选择了摄像机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融入了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时刻记录着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日常生活状态,向我们分享着这个家族的每一次的欢声笑语。作为一个热爱美剧的美剧迷,我在这充满着欢声笑语和满满的家族爱中看完了整整七季的《摩登家庭》。在这整部电视剧里,不仅弥漫了家人之间爱的味道,更有很多典型的美国式幽默存在。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的家庭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杰是这个大家族的很重要的一员,他有很多的身份,是克莱尔和米切尔的父亲。在他和格洛丽亚再组家庭后,又有了小儿子乔。格洛丽亚和前夫的孩子曼尼成为了他的继子。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大女儿海莉,二女儿埃里克斯,小儿子卢克。而他的儿子米切尔则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生活方式-“出柜”,和他的男友卡梅伦一起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取名莉莉。这就是以杰.普里契特为中心的普里契特家族。这个大家族表面看似构成简单,但是在家庭的构成方面编剧煞费苦心,将美国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很微妙地贯穿进了整部电视剧里。杰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歌洛丽亚是“老夫少妻”,杰是纯正的美国人,当过兵参加过越南战争,现在是一家衣柜公司的老板,而他的妻子格洛丽亚是一个从哥伦比亚偷渡到美国,独自抚养儿子,住在贫民窟里的美丽女人。这对组合的形成源于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在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动了一场目的是强制同化外来移民的美国化运动,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赤色恐怖”使政策变本加厉,致使了本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外来移民的外国人的抵制情绪到达了顶峰。杰和格洛丽亚的婚姻正反映着美国的社会现实,编剧没有选择忽略这个社会热点,而是巧妙地运用二人的婚姻揭露那个时代下美国人强烈的“沙文主义”。而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邓菲组成的邓菲家族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菲尔是一名出色的房地产经纪人,克莱尔是一位家庭主妇,后来继承了父亲杰的公司,当了老板,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米切尔和卡梅隆这对最时尚的组合,是最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家庭。他们是一对“同志夫妇”,同时他们也收养了越南籍的孤儿,给她取名叫做莉莉,也许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同性恋,再加上美国俚语里对这个单词又有抵制黑人的意思。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近十几年来,美国人收养亚裔儿童的热潮。对米切尔这个特殊的家庭的描绘,正印证了摩登家庭的现代感。

二、中国式家庭文化

随着历史的长流,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代在改变,不变的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教育理念-孝道。说到中国式教育,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孝道,这个.“孝”字流传至今,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到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我们都能饲养家畜,如果不能赡养自己的父母,那么就和饲养家畜有什么分别。告诉我们对待父母要尽心尽力。孔子说,要“孝悌”,“孝”是指父母,“悌”是指家里的兄长。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爱护兄长。千年前孔子提出的道理,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是现在的中国仍保持着以“孝”为中心的家庭文化。中国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将“孝道”延续至今。

1. 在当代中国,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学习好也是一种尽“孝道”的表现。为了使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指导,各种补课班,各式各样的考试卷纸,都是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最终环节-高考中,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一项调查显示:55%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博士后毕业。父母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哪怕是丢掉工作,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在所不惜,将自己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造成了当下中国学生心理压力大,心理素质不达标,情感脆弱,甚至敌对父母的情绪。而这时父母多数不体谅不到孩子们的压力,认为自己的辛苦得不到回报并且感到委屈。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表现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有的中国父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你打的越狠,对你的爱就越深。“爱之深,责之切,望子成龙”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心愿,同时也是很多中国孩子心理压力最大的原因。有的父母因为没有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就给孩子很多物质上的“补偿”,造成了孩子内心缺少关爱,变得极度的不自信甚至自卑的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上,中国的父母总是过度的溺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自己可以铺平孩子所有要走的道路。这么做的后果可想而知,中国的孩子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小挫折,这样过度平坦的人生使得我们在以后独自面对大风大浪的时候措手不及。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他们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这需要孩子听他们的话,完成他们对自己的期许。这种关系的存在,本身就不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理念。大部分的中国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平等的相处模式,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如果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使他有其自己的自尊,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新闻报道都是关于父亲或者母亲在和孩子的一些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而“不小心”打死了孩子?中国的夫妇对孩子有太多的依赖和期望,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中国夫妇有一部分“感情至上”,彼此相爱而决定共度一生,也有一部分中国夫妇的结合,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不是出于真心爱着对方,想要和对方组成美好的家庭,而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早日成家、结婚生子。因此,很多的中国人在结婚的时候,不是因为爱才结的婚,而考虑结婚的条件,大多也由选择爱的人变成了选择个人的生活条件,是不是有车,是不是有房,是不是有钱,这些变成了结婚的前提。这样的生活大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离婚率这么高的原因。在婚后,很多的女性最终都沦为了家庭妇女,照料一家老小的起居生活。在相处方式上面,古话说过,“夫为妻纲”,丈夫就是家里的天,没有什么比天更大的了,当然,在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女性的角色也不再单单是家庭妇女,她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工作。可是为了家庭的需要,最后做出牺牲的一般都是女人,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家庭服务,只为了让这个家庭更好。

三、《摩登家庭》里西方家庭文化的体现

1. 在西方,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人格上的独立性,释放天性,而不是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学习,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更加注重实用性,有目的地读书,有想要的知识就仔细研读,而用不到的书籍就扔到一边,而不是像中国的孩子一样,尽力的去吸收更多的知识。在电视剧里,最传统的美国式家庭构成就是克莱尔的家庭,她的大女儿海莉,一个大学没有考上最后念社区大学的女孩,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本身对于时尚的理解,通过了一本当地时尚杂志的面试,当了一名助理,得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二女儿埃里克斯却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大学霸,在学校里总是可以得到最好的成绩,是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小儿子卢克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和曼尼在学校里面混日子。有时大女儿海莉想要得到一些零花钱,所以她选择通过照料幼小的莉莉赚取零花钱,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知道赚钱的来之不易,而不像是在中国,零花钱是可以跟父母要的并且花的心安理得。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儿童在3岁时,能够识别纸币和硬币,6岁知道钱是自己的,12岁知道要开设账户存钱,这就是美国人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理财意识。在这部电视剧里,我们所看到的,几乎很少一部分是在教室念书的画面,在学校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参加各种社团,或者学校的传统节日,再或者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曼尼和卢克都属于学校话剧社的成员,他们在一次排练时,学校缺了一位会唱的音乐老师,卡梅隆就主动帮助孩子们唱歌表演。西方国家更注重课外的各种活动,并且在组织的比赛中希望孩子的父母以及亲友可以很好的融入,为孩子们加油打气,使家人们更亲密团结。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足球运动会上,曼尼和卢克所在的队伍连连失利,杰和菲尔一起做了队伍的教练,鼓励孩子们,最终赢得了比赛,这场比赛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父母更多的是强调平等,给孩子他的自由、他的人格以及他的自尊。埃里克斯在大学的选择上,出乎意料的选择了距离家里很远的另一个州就读,原因是想要远离父母,不受他们干涉的过好大学生活,要是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反对这任性的理由,认为她无理取闹,但是克莱尔和菲尔却决定允许她这么做,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杰和他的儿子米切尔的矛盾,来源于卡梅隆,杰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很丢人,又因为他们瞒着杰偷偷的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儿而生气。杰思考过成为一个伟大父亲的秘诀是什么,“有时候事情会如你所愿,有时候会事与愿违,但是你要坚持,因为当一切尘埃落定,一个好父亲90%的特征,就会自动出现。”这是很有深意的一段话,也许是因为卡梅隆的努力,杰和米切尔的关系越来越近。在电视剧里,他们经常会召开家庭会议,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很欣赏他们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论是本身说话就很“刻薄”的埃里克斯,还是人小鬼大的莉莉,都可以很直接的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用怕对方尴尬,虽然这也意味着和父母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争吵。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人就跟中国人不太相同,他们认为“感情至上“,有感情就在一起,没有感情就分开。克莱尔本来是一个家庭主妇,后来她的爸爸杰选择退休,把公司交给克莱尔打理,所以,家庭的责任也分给了菲尔一部分,菲尔帮忙料理家事,送孩子上学等等。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工作的权利,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即使是家庭需要有人放弃工作,他们也认为家庭是所有人的责任,不应该把责任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杰和格洛丽亚这对夫妻,有很大的年龄差距,杰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格洛丽亚偏偏是一个喜欢接触新朋友的人,有一次格洛丽亚请另外一对夫妇来家里做客,那对夫妇也是老夫少妻,杰很抵制外人的到来,可是后来杰发现很喜欢那对夫妇,事实证明格洛丽亚很了解他,他也慢慢接受了格洛丽亚的建议,为她做出了改变。

四、在现实中,比较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龚琳娜和他的德国老公老锣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在中国,有很多向他们一样的异国夫妇。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也不太相同。就对于孩子的问题上,龚琳娜在一次参加访谈类节目的时候,提到过一件小事,当时她的儿子还只有七个月大,还不会走路,她的丈夫独自带着孩子在花园里面玩,孩子渐渐爬向了花园里的一个大鱼塘,龚琳娜在房间里面很着急,想要跑去制止孩子,结果孩子只是看了鱼塘一眼,就退了回来。她很生气的质问她的丈夫,为什么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她的丈夫是这么回答的:“我就在孩子身边一米的地方,如果他掉下去了,我会及时跳进水里救他。你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试,知道边界在哪儿,但前提是大人要保护他的安全,不能由你告诉他,这不安全,那么下回他有可能真的摔倒,而你不在身边,这才是真正的危险。”从这一件小事上,看得出,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中国式的教育,为我们扫清了成长道路上的磕磕绊绊,而国外人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我很欣赏龚琳娜丈夫的做法。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龚琳娜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只分对错,不论大小,她认为不应该偏袒岁数较小的孩子。在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上,老锣和龚琳娜说话就很直接,如果龚琳娜穿的衣服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不必像我们一样,有时候碍于面子或者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违心的说着一些恭维话,弄得自己也很尴尬。

五、总结与建议

经过上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比较,无论是亲子关系方面,还是夫妇关系方面以及孩子的教育方面都不尽相同。中国式家庭文化和西式家庭文化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在今后的生活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段婷婷.情景喜剧的现实主义诉求——浅析美剧《摩登家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2]杨小莉.亲子话语冲突结束方式研究-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法制与社会,2012,(15).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4

关键词:制度伦理,善,恶,文化

一、中西文化中的制度伦理特征

反映中国农业文明典型文化特征的儒家伦理思想, 性善论是其赖以确立的人性基础, 礼和仁是主要内容。所谓“礼”, 《说文解字》解释为“履也, 所以神祀致福也”。最早是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祭祀礼仪, 随着礼制“祭祀中的宗教意义的减轻, 亦即意味着在祭祀中的道德的人文意义加重;于是礼的内容随之向这方面扩大。”周“礼”制的核心, 就是要求人们遵从血缘与等级式的行为规范, 确立相应的社会秩序。孔子推崇周“礼”, 在孔子看来, 礼“不仅是一种制度, 而且它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 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于礼仪的敬畏和尊重, 而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又依托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 没有这套礼仪, 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 社会的秩序无法得到确认和遵守。”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制度伦理和德行伦理的关系, 并力图为制度伦理的“礼”提供德性的支撑, 他提出了“仁”的思想。“仁”者爱人也, 孔子之后, 在孟子等人的努力下, “礼”和“仁”结合的思想体系, 最后以个人的修养为旨归, 成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主要范式。

孔孟的德政和仁政主张是基于人性善的理论, 儒家认为只要具有仁、义、礼、智之善端便可内圣外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与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不仅成为成圣成仁的起点, 也是修齐治平的主要手段。儒家思想为个人预设了一个道德理想主义的社会, 正心、修身成为个人最为重要的生活目标,

性善不仅是个人道德和仁义的人性基础, 由于儒家思想把“理”归结为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原则, 并成为宇宙的真正本体, 而使道德本体具有了超验、普遍的本质, 为个人道德的修养找到了“天理”。

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善, 虽然讲求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但是, 这种修养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礼”制和“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由此可以看出, 儒家伦理中的善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良知的善, 即规范人心向往的内秉良知。二是道德的善, 即约制个人外在行为的利他、合群和互助规则, 它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 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

从理论上讲, 善的这两方面能够相得益彰、互为表里。良知的善一旦觉悟, 就会产生人的自律性和践履性的双重效应。道德理性的向往的之于良知、德性慧根的具有, 又反转去开发、化育和证明善本源之存在。善的良知一旦具有就会向往扩张, 构成一定社会的伦理规范。

以性善论为道德基础构建起来的封建制度, 既体现着阶级利益的分配要求, 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伦理特色。中国及东亚儒家文化圈所形成的以家族集团主义为中心文化所构建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就是这种制度伦理的体现, 这种制度伦理的特征是:以人性善作为构建制度出发点, 以忠孝为原则的伦理秩序, 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善的正义, 通过善的化育而形成以“礼”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 以忠孝为准则的人际交往原则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价值观念。

与中国文化的性善的主流传统不同, 近代西方主流文化一开始就体现出性恶的价值判断。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 主要就是依据人性恶的理论构建社会制度的。人性恶的内在依据是人的自利性, 认为人的行为和观念都是基于自利要求而形成的, 承认人的自私自利性和个人利益冲突的合理性是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正是表现出对人性的怀疑, 使得启蒙以来西方国家纷纷采用法制来治理国家, 以法制来制约人的贪性和权利, 通过权利的相互制衡和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弊端。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从事物的性质来说, 要防止滥用权利,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 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的事情, 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从政治领域到经济领域, 从丛林法则到理性经济人假设, 人性恶的思想被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每一项制度领域。在各个领域, 崇善的制度伦理主要内容和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恶论是制度伦理的逻辑起点。 (2) “契约规制”的非正义是西方制度伦理的道义准绳。 (3) 在进程中逐步显现“以恶增善”的效应, 功利主义是其思想上的表现。 (4) 有限理性论导致“最小痛苦”和“最大自由”要求, 制度伦理开始体现“恶”“善”融合的倾向, 现代自由主义是其思想的表达。

二、利益实现机制中的“善”“恶”之分

性善也好, 性恶也罢, 在历史中并没有超越利益制约原则的人性, 从本质上说, 人性只能是利益要求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曾说过,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物质需要是生命活动的第一个前提, “人们用以生产资料的方式, 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个人怎样表达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物质生产的条件。”制度之善恶倾向, 是一种意识形态, 而“意识的存在方式, 以及对于意识来说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 这就是知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因此, 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对于意识来说就生成了,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意识所以知道对象的虚无性, 也就是说, 意识所以知道对象同它之间的差别的非存在, 对象对它来说是非存在, 是因为意识知道对象是它的自我外化, 就是说, 意识所以知道自己——作为对象的知识——是因为对象只是对象的外观、障眼的云雾, 而就它的本质来说不过是知识本身, 知识把自己同自身对立起来, 从而把某种虚无性, 即在知识之外没有任何对象性的某种东西同自身对立起来;或者说, 对它来说表现为对象的那个东西其实是它自身。”人性之所以有善恶之分, 既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也是对象化要求的必然。当对象化内容肯定自身时, 人性必然是善的选择, 当对象化作为具体的否定性的存在时, 而否定自我时, 人性必然体现恶的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依赖的是小农经济, 体现的生产手段是家族合作, 反映的是人员的稳定性, 从生产关系上稳定利益分配机制是面对有限生产力的选择。在这种家族式的社会关系下, 一方面学而仕则优, 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信条, 另一方面伦理纲常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撑。在这种关系的主导下, 社会成员无法自由流动, 社会成员的技术信息不能获得广泛的横向流通和有效积累, 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而个体的脑力劳动被更多指向社会关系, 不仅直接降低了精神生产力的在物质生产中的利用水平, 且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关系的稳定性, 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得不到发展, 人们的物质条件得不到改善, 人们无法直接从物质生产中获得更多物质体验, 以及物质体验带来自我发展的肯定。于是人们将自我发展的更多追求指向社会关系, 学而仕则优成为人们的首先选择, 成为仕之后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评价带来的自我发展的肯定是所有选择中的最优。成为仕毕竟可能性很小, 成不了仕的人, 就将自己的目光转向社会的伦理关系, 仁、孝、礼、义、廉、耻的社会伦理思想被人们奉为生存意义的皋圭。由此可以看出, 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善”对应的是农业文明, 它的成型直至它的内在含义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去高颂此类“善”的普世意义, 实在有点牵强。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初, 人性的“善”的力量显得如此弱小, 反而是传统文化中的机会主义最为盛行。因此, 人性中的“善”不仅是一种天理, 更是基于利益实现而表现出来的价值诉求。

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融合过程中, 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 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人的社会程度没有达到资本国家的水平, 在信息经济的意义尚未充分彰显之前, 人性必然为恶, 在这种条件下,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善”的伦理特性来对应市场经济向“善” (仅限于经济意义) 的要求, 改造市场经济, 促进市场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8-39.

[2]倪傃襄.制度伦理思想的传统溯源[J].伦理学研究2005, (9) , 82.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89.

[4]王志红.人性假设与制度伦理的正义诉求[J].河北学刊, 2004 (4) , 80.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商务印书馆, 1961, 15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 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 67-68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一、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

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积淀极厚,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子女哪怕另设门户之后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去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代父母付钱也理所当然。西方人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关涉。

同时,中国人的传统关系是互补性的,即通常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中国人“养儿防老”就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关系。当代中国,城市里大多数老人享有退休金,但延伸家庭远未消失。从生活条件看,有的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儿女没有住房,只好与父母同住。有些儿女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互补性还体现孝敬与礼让。父母年老了,儿女孝敬侍奉父母便是天经地义的了。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里,互相礼让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尊敬意味着儿女孝敬父命、弟妹敬重兄长。家庭内部的等级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为了保持互补性的平衡。

二、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根源

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农抑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了血缘与地缘相互扭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而西方核心家庭则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产物。

此外,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依附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之间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而中国人的群体取向致使他们尤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依赖的可靠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同时,中国传统的群体取向也要求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而他必须接受“礼”的规范约束,严格按照长幼尊卑亲疏的等级去处理人际关系。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必然十分明显。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态度使其做事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中国人之所以如此注重总体原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西方人则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个人隐私,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事、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人侧重向外探求、发展和改造世界以获取自由;中国人则向内探求,追求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协调个人身心和整个环境相适应。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习惯容忍、依赖和合作,西方人则外露、直率、好斗、有冒险精神、性格独立、崇尚抗争,中国人崇奉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则更倾向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中西方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家庭观念的差异便是其中之一,认识到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牢记的重要原则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好或绝对坏的。文化也是一样,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承认、尊重甚至学习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与承认文化差异是不矛盾的,只有承认差异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跨越差异,更加有效地沟通。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 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主流人群对待家庭的不同态度, 探讨其文化差异, 为跨文化交际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观念,中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祝西莹, 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3]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6

甲骨文的“教”, 可以解释为用鞭打的手段迫使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说文字》将这两个字解释为: “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西方, 无论英文的“Education”还是德文的“Erziehung”, 教育一词均源于拉丁语“引出”。电影《洋妞到我家》是以教育为背景, 以现实生活为原型, 以东西方文化作对比, 讲述了一个“怨妇型”妈妈为了给予女儿皮皮最好的教育, 与丈夫产生隔阂, 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娜塔莉教5岁女儿学习英语, 由此展开了一连串故事。文化差异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甚至是危机, 让孩子成长, 也让家长开始思考, 如何教育孩子。

二、中西方教育观的差异具体表现及原因

1. 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在电影当中, 皮皮的妈妈要求: 孩子出个门从穿戴到保护都要武装到牙齿, 不许坐地铁和公交, 进门必须先喷消毒水; 孩子吃的有机蔬菜水果必须和大人的分开; 一个月花6800元请来个洋妞教5岁的小公主学英语。

皮妈: 这些都是皮皮专用的工具。

娜塔莉: 皮皮? 她需要这些么?

皮妈: 需要。这是皮皮的筷子, 每天用完之后要用开水烫, 过滤网, 是过滤骨头和汤和鱼汤的, 那些带骨头带刺的东西, 要给她择干净, 不许带她出去。

娜塔莉: 为什么?

皮妈: 因为外面有很多陌生人。

娜塔莉: 陌生人可以做朋友。

皮妈: 不可以, 陌生人也可能是大灰狼。

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 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 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 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 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 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电影当中, 皮皮因为不会吐骨头而卡住喉咙, 父母因为争吵而深刻反思。

娜塔莉带皮皮出门玩游戏, 坐地铁, 且在即将离开的时候, 带给全家人一个惊喜, 就是给皮皮装扮了非常美丽的单人间, 希望能让皮皮独立, 也给皮爸妈留有属于他们的空间。而皮皮不敲门闯进娜塔莉的房间, 娜塔莉也特别的生气。他们特别注重“你”“我”独立的观念。

西方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 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谁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 他是自己的主人, 而中国家长认为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 而且认为顺从、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2. 教育方式差异

西方学者按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把家庭分成“权威型”和“平等型”:中国传统家庭属于“权威型”, 美国家庭大多属于“平等型”。在中国, 子女必须听从父母; 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未来, 这样做虽是出自对子女的爱, 却容易忽视子女的感受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即使孩子不懂事, 但应该凡事都与孩子商量, 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了解孩子的想法。在这个前提下, 对孩子进行教育, 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百益而无一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孩子已经大了还和父母睡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饭, 家长端着饭碗跟着孩子喂饭; 因害怕孩子磕着碰着, 经常抱着或拉着孩子走。这样在教育孩子的初期, 西方家长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的孩子, 而中国的教育模式表现为溺爱和专制相结合。

皮妈给娜塔莉规定任务, 让她在单位时间内教会皮皮该学的东西。皮皮整天对着钢琴愁眉苦脸, 一直想座地铁, 却因为皮妈的阻挠不能如愿以偿。娜塔莉偷偷带皮皮坐地铁, 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教皮皮英语, 抛开书本, 皮皮不仅玩的开心, 而且学的舒心。对于零花钱的问题, 中国人认为“取之有道”, 而娜塔莉认为只要是靠自己辛苦赚来的就是自己的。娜塔莉带皮皮砍价、蹭饭, 她认为这些是教给皮皮生存之道, 而皮爸认为“吃亏是福”。娜塔莉搞不懂, 最好的为什么要“孔融让梨”。

吃东西的时候, 皮爸和娜塔莉的对话。

皮爸: 孔融让梨是中国的美德。

娜塔莉: no, 最好的要留给自己。吃好的, 脸漂亮, 聪明, 得到机会。

带皮皮出去砍价、蹭饭之后回家之后的对话。

皮妈: 我女儿是要当公主养的, 你别教她混吃混喝的。

娜塔莉: 做好乞丐, 有能力, 不挨饿。

皮妈: 我女儿不缺吃的。

娜塔莉: 我在教她生存能力。

皮妈: 怎么教她不用你管。

皮爸: 我们中国有句话, 叫做吃亏是福。

娜塔莉: 不争不巧, 最好的得不到, 吃亏怎么是福? 得有狼的厉害, 不能当羊, 不然被吃掉。

《左传》中有“亲仁善邻”之说, 这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人与人处, 互敬互爱。为人处世不必斤斤计较, 不要怕吃亏, 这样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皮爸妈在这里希望皮皮能够“碰钉子”而非不吃亏的方式来增长生活经验, 而娜塔莉的方式是希望皮皮学会生存的技巧。

3. 教育重心不同

中国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批判地吸收、借鉴传统教育理念“学而优则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通常认为孩子的学习第一, 其他次之, 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少, 只注重物质需要的满足, 缺少情感交流, 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使子女对父母感到畏惧的同时, 产生了逆反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孩子偏离正常的道德发展轨道。西方家长鼓励创新,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成绩, 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 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 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 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中心和自主意识。家庭教育属个人中心型, 重视培养子的个性, 强调个体行为和个体差异。但东方文化更注重集体意识, 家庭中也强调每个孩子都要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 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这种差异造成的结果是, 美国孩子更自立, 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中国孩子往往有从众心理, 缺乏个性和主见。另外, 美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由和民主意识, 中国家长则比较权威。

皮皮才上幼儿园, 皮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皮妈希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她不惜花重金给孩子请老师, 使孩子感到学习很辛苦, 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的功力化, 对儿童的身心和成长也会造成深远而又难以弥补的危害。

而娜塔莉这个典型的西方代表则是注重孩子的多种兴趣培养和自由发展, 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玩出各种能力, 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 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同时, 西方人比较注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皮妈本来就活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 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还得焦虑纠结个不停, 连她自己都忍不住问自己: LV包里装着安眠药, 这样的生活幸福吗? 家长攀比心理, 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道这样却无形的给了孩子很多压力, 反而适得其反。

4.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在引言中已经提到, 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源初性定义的差异。中西方思想传统的差异,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孔子打破了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 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 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整个民族。他倡导的“因材施教”“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者的优秀品质。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朱熹号召“存天理, 灭人欲”; 明朝时期, 八股取士制度更是控制了士人的思想。这些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 “师道尊严”不容置疑, 而专权色彩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 就会形成强制和暴力。直观的表现为对学生的体罚。首先, 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创新思维意识严加限制。其次, 中国人有追求长期稳定性的意识。而这种稳定性往往是停滞不前的代名词。而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倡导个体主义, 崇尚个性发挥, 鼓励创新开拓。这种多元性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人权平等的观念在教育上首先体现为师生平等。除去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栖息在此的中国人大都可以自给自足, 长期小农经济影响下的中国人就形成了静的性格。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接受被动的、单方面的灌输, 而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或创造性的思维。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皮爸妈和娜塔莉的教育方式, 从文化原因、教育重心、方式和启示探讨了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中国国情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给予孩子爱, 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让天性自然生长的空间, 一个自主成长的环境, 如何科学引导而不是主观臆断地“绑架”孩子。片尾中的皮妈最终认识到, “移得了环境, 移不了心境”。由于国情的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 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在交往中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取长补短, 丰富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 希望能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使我国的教育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摘要:心理学家丹尼尔·格尔曼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几乎成了全民性的话题, 如何让子女成龙成凤, 更是父母最重视也是最紧张的课题。以《洋妞到我家》电影作为语料, 从教育观的角度出发, 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分析, 并初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文化原因及这些差异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以期对教育的改革和进步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文化原因,教育侧重点,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2]Verna Hildebrand.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Prentice Hall, 1997.

[3]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4][美]陈旭.天才还是大师——中美教育的差异[M].东方出版社, 2010, 1.

上一篇:人力资源精细化下一篇:谐波及无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