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环境(共12篇)
社会生态环境 篇1
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已引起人类共同的关注。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全世界面临的头号危机。为解决危机, 世界各国各尽其能。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各国共同探讨气候环境问题, 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政府也积极应对环境生态危机,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因此,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 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部分, 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作为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社会组织, 必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环境社会责任。
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 (CRS) 的理念源于20世纪初美国关于企业对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对CRS社会已达成共识, 即企业除了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以外, 还应该考虑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如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政府、以及环境的责任。因此,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还应当承担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近年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成为人们普遍的期望和要求, 也同时赋予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更重要的地位。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构建的“四位一体” (即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中, 把环境责任作为评判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如果把企业承担的对股东的经济责任、员工健康与安全等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承担的最低限度责任的话, 那么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最高目标的追求。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
1.1 节约资源能源
企业在各类资源的使用过程中, 尽量减少不可再生、不可回收资源的使用率, 同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企业要想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就要节约原材料及能源, 改进工艺,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更替消耗量大的旧设备。
1.2 控制污染
污染对人类及整个环境的危害极大, 因此企业要下大力气来控制污染。企业要改进技术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防止有毒物质和致病因子进入环境, 同时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工艺, 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污染物要积极投入设备予以净化,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3 减少排放
企业在生产中可以排放多种有害物质, 即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 废气、废液和废渣。这些有害物质, 若不经妥善处理, 如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而排放到大气、水域、土壤中, 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破坏生态平衡, 甚至会危及人类健康。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为了表示环境治理的决心, 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个目标的实现, 必然有赖于各类企业有效控制排放, 更好的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由来已久, 但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企业社会责任讨论的焦点在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才有学者开始提出企业的环境责任。Frederick在企业社会响应中添加了价值和伦理维度, 提出企业不仅要有效而准确地处理公共关系, 更应全力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Zenisek描述了连续的、不断增强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 提出第三个阶段即是环境责任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不能销售不安全的产品, 企业必须投入财力并努力支持当地的社区建设, 企业不能使环境恶化。
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后, 不少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 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大会成立了独立的委员会, 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报告, 这篇报告首次引进了“持续发展”的观念, 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93年成立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以规范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到目前位置, 已制定出ISO14000 (环境保护管理系统认证) 系列标准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欧盟2001年公布了一份文件《推广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绿皮书》, 成为近年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文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维度和外部维度, “管理环境与资源”成为重要的内部维度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推动下, 众多企业开始响应持续发展号召, 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 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3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3.1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兰州石化工厂爆炸事故、江苏大丰电池企业铅污染事件等一系列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 不仅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 而且对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形象受损、企业信誉受到社会拷问。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下, 牺牲公众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是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成长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 政府部门、公众、媒体、员工、消费者、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觉醒, 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向企业施压。因此, 企业只有顺应潮流, 不断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它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融,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高速发展却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态透支为代价的。据中科院测算, 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 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即绿色GDP为负值。面对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严峻的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个目标, 企业就要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 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因此, 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3.3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新时期赋予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 中国成功的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目前,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 这一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 社会进步与环境和谐之间的矛盾也会愈加凸显。因此, 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 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组织, 更是保护环境的责任主体。近来, 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界正在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即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 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绿色消费的策略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而且能促进企业健康长期有效的发展。绿色营销活动, 说明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已由消极的应付转变为积极的参与。
4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途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单凭企业自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需要内外兼修来培育、监督、促进企业践行环境社会责任。
4.1 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责任教育
通过教育与培训, 帮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树立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观, 即企业社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是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那么企业的社会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 只有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后, 企业才能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来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
4.2 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设, 让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目前, 对企业环境保护实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总体看来, 这些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只有《环境保护法》一部国家基本法律, 其他大多是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律, 法律效力较差。其次, 上述法律法规制定的时间久远, 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对现代企业的环保要求, 如《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制定的,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2000年再次修订的, 距离最近的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是2005年修订的, 所以加快对相关环境保护立法的修订, 制定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要求的法律规范势在必行。
4.3 推行适当的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弥补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付出的经济成本, 从而极大的鼓舞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奥尔森在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时指出, 集体行动的激励可以通过“赏罚分明”的制度, 实行“有选择性激励”来解决。他同时指出, 经济激励并不是唯一的激励, 声望、尊敬、友谊等方面的“社会激励”同样有效。依据这一理论,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信贷等物质激励和给企业提供荣誉、地位、社会声誉等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4.4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督促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利用公开财务报告、网络媒体和其他方式向外界说明企业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和环境绩效等相关信息。它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 我国目前的法律只规定企业向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投资者披露, 而且只要求披露重污染和突发事件的信息, 对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是自愿披露, 披露的内容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在实际的执行中, 只有少数业绩较好的企业有一定的环境信息披露, 而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并没有相关环境信息。总体说来, 现在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还很不规范, 缺乏相关的法律的规定。为此, 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不断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建立环境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美大学评出当今世界十大最紧迫问题[N].科学时报, 2008-7-15
[2].林仲豪, 高红贵.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践行途径统计与决策[J].2008.269, (17) :172~174
[3].Frederick WC.Moving to CSR4[J].Business and Society, 1998, 37 (1) :40~60
[4].Zenisek 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3) :359
[5].European Commission.Promoting a European Frame-work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Green Paper[EB].European Commission Employment&social affairs, 2001, http://europa.eu.int/comm/employment-social/publica-tions/2004/ke1103002-en.html
[6].周祖城.企业伦理学 (第2版)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06~208
社会生态环境 篇2
电大武威分校2007级行政管理本科朱世宇07110008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和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和行动准则,民勤生态变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文及人类经济活动,致使植被生态条件恶化,湖泊干涸,绿洲缩小,土地沙化严重,保护民勤生态环境迫在眉捷。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石羊河流域科考”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综合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央和省上对民勤进行生态移民问题、民勤防止沙漠化危机、民勤扶贫状况调查、民勤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课题进行科学考察和调研。通过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写出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不辞辛苦奔赴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民勤治沙已经站、民勤沙产业开发示范基地、民勤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民勤大风沙口勤峰滩、石羊河林业总场、石羊河流域终端、受沙漠化最严重的民勤湖区四乡镇(西渠镇、红沙梁乡、东湖镇、收成乡)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下游,南接武威市,西南毗邻金昌,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全县有30万人口,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
自古以来民勤就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植”之称。干旱缺水,风沙多是该县的基本县情。近年来民勤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资源又严重超采,大片植被因缺水而枯死,柴湾因干旱而萎缩,自然条件急剧逆转,大风天气明显增多,沙尘暴接连不断,土地荒漠化的程度越来越严峻,沙尘暴造成的灾害触目惊心。因此,对治理沙患,改善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石羊河流域来水越来越少,加之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水资源锐减。而且,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质越来越差,这种情况由湖区逐渐向坝区扩展。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又导致森林草场退化、枯死,从而形成的耕地被沙化,盐碱地逐年增加的局面。再者,气候干旱少雨,沙患频发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年甚一年,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制约着民勤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面对现实民勤向何处去,已成为各级领导关心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治理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民勤绿洲生存的必由之路和民勤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一)水资源危机逐年加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有“柳林粮仓”之美誉。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羊河入境径流量年均5.42亿立方米,可供灌溉全县所有耕地。之后数十年间,由于上游灌区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拦坝蓄水,打井提水,过度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导致石羊河下游来水迅速递减。六十年代入境流量年均4.44亿立方米,七十年代
3.17亿立方米左右,八十年代2.28亿立方米,至九十年代锐减为年均1.3亿立方米左右,四十年间均递减千万方以上。
(二)大量超采地下水,地表水供给不足,地下水质急剧恶化。
全县浅层水质矿化度每年升高0.2~0.35克/升;深层水矿化度年均升高0.24克/升。湖区及泉山部分地区由于浅层水质恶化已不能用于灌溉,更为严重的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县发生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已涉及到17个乡镇,166个村,14万人,18万头牲畜。有些地方的群众吃水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水资源的危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维护绿洲存在的沙生植物枯萎死亡,防风固沙林急剧衰败,存在的是一些残林败地。原有覆盖度在40%的190万亩红柳、白刺灌丛带现已消失90万亩,存在的100万亩,已有54万亩退化,19.5万亩沙化。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造成风沙肆虐,沙尘暴频繁,土地沙化,形成干旱化、沙漠化、盐碱化。可见水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三)过度垦荒、采伐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县荒山和沙漠面积达9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部分村社向沙漠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及滥牧和过度樵采。90年代初期,受“黑瓜籽热”的冲击,风沙沿线的村社群众,不顾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开荒的决定,在封禁区、半封禁区内乱开荒、乱打井,大量开垦荒地,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垦荒地百余万亩,但受水、热、肥等自然条件限制,荒地一般单产不高且不稳定,而人口的增长,各家庭经济收入的攀比,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借助再扩大垦荒地或进行掠夺式经营。追求总产的提高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食欲”、“钱欲”的需要,大量尚好的草原、植被被开垦破坏,地表覆盖被减少、风蚀加剧,加快了沙漠化进程。但扩大开垦面积只给少数农户带来了一时的效益,而大多数的垦荒者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相反,却陷入越薄收、越广种,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实质上降低了扩大耕地面积的正面作用,更加重了恶性循环的发展。
“风起沙石飞,埋庄又压田,沙流逼人走,灾害年年有”是反映旧社会的民勤,可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群众为了从荒地中牟取暴利,置人造防护林、天然植被、草原柴湾而不顾,大量采伐,大量开垦,使该县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天然植被、人造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该县被采伐破坏的沙枣树林、红柳3万余亩,梭梭1.5万亩,被破坏的柴湾高达15万亩。土地失去其抗风蚀的天然屏障,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四)弃耕摞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垦荒者绝大多数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国家土地部门、林业部门的规划和批准,也就没有列入国家已耕土地和种植计划之中。这样以来乱垦乱开现象严重,而耕种者本身就是进行掠夺式生产,不注意保养土地的再生产潜力,使原本肥沃的土地贫脊化、沙漠化、盐碱化。加之绝大多数垦荒者带有盲目性,什么地方土地好、什么地方土质不好任其选择。若土质好,具有可耕性,也就可赚利保本,若土质不好或遇到纯沙化、纯胶土、盐碱高含地块,便猴子扳包谷,开一块丢一块。由于盲目乱垦、乱开荒地,大量荒地弃耕,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三、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面对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感到了百年忧患。为了绿洲的生存发展,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让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绿洲生存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进程中,党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更加鼓舞了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抢抓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再造山川秀美的新民勤。
(一)挑战干旱、发展节水农业。
虽然该县有被赞誉为“沙漠明珠”的红崖山水库,但缺水问题仍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坚持“内节外调、节调并重、以节为主”的方针,积极呼吁上级政府尽快建立统管统配石羊河水资源的管理机构,以期合理分配更多的上游来水。虽然我们几经努力,耗费巨资建成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但实践证明,引来的黄河之水,相对于久盼甘霖的广阔土地,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是“水贵如油”,只能缓减水资源危机的状况,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路子。目前,在我县的输水渠值中,尚有24.627公里总干渠,40.242公里干渠,93.895公里支渠,1000公里斗渠,2000公里垄渠,2740公里机井输水渠仍为土渠,渗漏十分严重。为了彻底扭转这种状况,要大搞节水工程,衬砌水泥渠道,减少输水损失,提高利用效率。还要采用小畦灌,沟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推广耐旱、节水高效作物的面积,使单方水效益逐步提高。同时,还要依照《水法》规定,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发放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原则,全面实施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严禁乱打井和无序开发淡水资源,千方百计杜绝水的跑冒滴漏。一点一滴,均来之不易,当加倍珍惜;一掬一捧,皆十分可贵,应厉行节约。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之源才能永不枯竭,我们方能无悔后人、不负来者。
(二)防风固沙,大力造林绿化。
继续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方针,加大治沙造林力度。在西部大开发中,积极实施“百公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工程”。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北、中沙窝和南湖移民区四大沙区的治理为重点,乔灌草结合、封育造并重。在荒漠草场区加大封育和管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在植被稀疏地带和流沙地带,完成百万亩荒漠草场改良;在绿洲外围的治沙地带,逐年逐段播种灌草和定植乔木林,营造环绕绿洲百公里长,3~8公里宽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农区内部,主林带发展乔木树种,副林带发展枣粮间作或红枣林,完成百万亩农田林网配置。逐步构建荒漠、草场、林灌网络化,风沙沿线林带化,绿洲内部林网化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县几个重点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每年完成治沙造林5万亩,退耕还林草1万亩,每个封育期封沙育林草新封30万亩,使树木保存面积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0.1~0.2个百分点。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固害设防、集中突破”的原则,以重点风沙口规模治理和绿洲边缘垦地绿化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绿洲西线南至红崖山,北到东湖往致村的125公里的风沙线治理。而重中之重,则是红崖山水库两坝墙、尖沙窝、勤锋滩、老虎口、中沙窝和东湖镇北沙窝的治理。如果这些风沙口得不到有效治理,我们的水利枢纽、电网线路、主干公路、良田庄园,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重蹈历史覆辙。像红崖山水库这样的“瀚海明珠”,就会淹没于风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五十年代万众一心修水库的团结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营造绿色长城,抵御风沙侵害。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理、重管严罚,对全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执法监督和预防保护。重新划定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和半封禁区,依法管理生态植被。对于那些不顾全局利益,破坏生态植被的乱垦荒地、滥伐树木,随意放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要在全县再掀“学习治沙愚公、营造生态环境”的热潮,带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治沙造林的壮丽事业中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奉献力量。
(三)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结合“三北”四期工程和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项目实施,坚持保重于治,以保为主,以治促保的方针,梯次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对远离绿洲的荒漠场区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促进植物群
落的演潜更新;在绿洲外缘的沿沙地带,逐年逐段定植0.5-2公里宽的乔木疏透型和灌木紧密型混交防风固沙林带,阻止流沙内侵;在农区适地适树营造千田农林网,完成10万亩林网配置。要进一步明确封禁区,半封禁区域界限,严禁在这些区域放牧、樵采,严禁毁林毁植被开荒打井。积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草20万亩,减轻西线和北线的风沙侵害
(四)改良土壤,发展草畜产业。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篇3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60-04
Social capit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SONG Yan-qi
(Institute of Sociology,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Social capital is the basefor preservation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can break Prisoners Dilemmain eclol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make the people follow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solve the interests disputes of the peop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resist the shift of foreign pollution. Currently,because of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capacity of marketand government penetrating into the communities,social capital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 is facing the risk of loss,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However,the loss of social capital is a temporary phenomenon,and social capital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restructured in rural communities,and this reconstruction and restructure follow the path in combination of tool logos with value logos.
Key words:social capital;rural commun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向我们提出严肃思考:我们究竟依靠什么保护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必不可少,但完全依赖政府管理也是不现实的。我国目前农村呈面源污染状况,政府管理难以应付。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大多数农村环保管理人力资源奇缺,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较少。而且农村社区距离城市越远,政府管理的辐射作用就越弱。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而言,环境管理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社会资本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一、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对社会资本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是布迪厄、科尔曼以及布坎南的定义。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义,即从社会组织角度加以阐释的定义。在《让民主有效运转》一书中,布坎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包含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张文宏,2003)。运用布坎南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两个囚徒被分开审讯,选择不认罪是二者的最优选择,每人将得到最轻的惩罚。但由于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认罪,结果放弃了整体最优选择,每个人得到了较重的惩罚。“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社会资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规范制约着人们之间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社区长远利益的方向演进。尽管社区的规范大都不像国家法律法规那样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代代相传,沉淀到成员的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农村社区联系人们的纽带是血缘以及地缘,社区人际网络重叠率很高,人际网络具有全面性与实名性特点,不像城市社会中那样片面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易于合作,这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国当前,不少污染企业都和政府管理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白天冒白烟,黑天冒黑烟”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发现概率低以及违规成本低,遵守规则的激励不足。与市场机制相比,农村社区中由于饱含社会资本,在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很多情况下,监督只是一种“顺便”的事情,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并且成本极低,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极高,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奥斯特罗姆,2000)。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牵涉其中,违规成本是很重的。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违规者所受到的惩罚很少涉及法律与物质利益层面,大多涉及道德与精神层面,这种成本看起来似乎很轻,实则不然。因为在乡土社会,信用与声望等是“社会货币”,失去了信用与声望,也就失去了社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利益受损。在互动性强的乡土社会,违规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问题表象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本质特征不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利益博弈问题。人与人之间关于自然环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摊派等的博弈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旋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冲突与摩擦无处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与磨合成本。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社会资本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社会资本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社区在外来经济诱惑的情况下,急于发展经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城乡之间生态不平等,社区遭受外界污染转移之苦。无论哪种情况,破解的关键都在于社会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中,由于社区资源环境是社区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孙后代的福利都与此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信任、规范以及网络机制的存在,使社区成员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不少社区能够抵制市场机制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区成员面临外界污染转嫁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应,予以反抗,极少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在我国一些农村社区集体反抗外界污染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这里没有发生。
二、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社会资本恒久甚至增值。关于这一点,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给出了极好的阐释。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者集团的利益”(奥尔森,2004)。二是历史沿革。一个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路径依赖。由于社会资本需要时间浸润,一个社区在历史上社会资本生成的状况,对以后社会资本的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人员固定性。信任、规范以及网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生成,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社区人员相对固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就会失去载体,社会资本将大打折扣。四是社会结构状况。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社会资本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仍从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趋势。其一,农村社区群体的规模正日益增大。传统的社区是自然村,当前农村社区是行政村,甚至一些农村社区已经演变成“超级村庄”,社区群体规模的增大,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二,社区历史沿革的影响日见微弱。随着国家政权向社区的渗透,冲击了社区历史沿革的传承性,尤其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如人民公社、文革等,对社区历史沿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现代教育造成农村社区中“代沟”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区历史沿革的延续,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三,人员流动性加快。目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个缺乏人员稳定的社区中,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贴现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规则,别人不遵守规则,等于我替别人作了牺牲”,信任机制在这里将大打折扣,而且外来人口不一定认同社区生成的规则,规范开始失效,人际网络也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松动,社会资本易于丧失。其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社区社会分化,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传统农村社区人们有着利益一致性,这是建立在人口相对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流失关系很大。这从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种情况是社区的生态公共地遭到破坏。由于社会资本的流失,人们对生态公共地的心理预期变差,公共资源的贴现率变高,个体争先恐后的透支公共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等想用的时候,也许就没有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公共地悲剧被造出来,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场,都在演绎着这方面的悲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这里,社会资本流失的后果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来:某些案例中,社区中一些“精英”通过出卖社区公共资源,从外界污染中获得大量实利。而为此付出的成本,却由社区全体成员买单,成本与收益被严重割裂。如果社会资本雄厚,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社区有着严格的公共地资源使用规范,这方面的悲剧本应当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社会资本,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我们运用科塞的冲突理论,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在抵制外来污染转嫁中的作用——当一个群体面临与外群体冲突中,该群体如果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已经构建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群体整合的较好,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资源;反之,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群体要么反映冷漠,要么加快分歧,要么走向解体。
三、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资本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囿,目前就我国大多农村社区而言,我们难以复制传统的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利用社会资本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农村社区的过渡阶段,社会资本的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可以得到重构与再生(当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并没有失去),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路径。我们详细解读与缕析其中的路径,大体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雄厚。第二阶段是过渡农村社区阶段,价值理性丧失、工具理性尚未成为人们合作的纽带,特征是社会资本衰弱。第三阶段是现代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重构。第四阶段是未来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得以积累并日益雄厚。
现代农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奥斯特罗姆将这些条件归纳为八点。一是清晰界定边界;二是占用和供应规则和当地条件保持一致;三是集体选择的安排;四是监督;五是分级制裁;六是冲突解决机制;七是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八是分权制企业。而阿科瑟尔罗德以及沃塔纳波等人以计算机模拟环境“博弈”,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私的理性人之间也可以合作。在重复进行的无数次“博弈”中,首先违规不合作的人总是被淘汰,“一报还一报”(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获利最大。
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应是人们合作的逻辑起点,但并不是终点。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社会资本能够得以培育与再生,从而使人们的合作成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即人们在环保中的合作,一是处于私利,二是本身把环境保护当作一种价值理念,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人们也会产生情感上的反映(信任与交流),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反映又固化了原有的合作,社会资本由此得以重生。在之后的合作中,社会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积累,在社区环保以及其他公共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随之升华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价值理性)。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社会资本得以积累与增值。
参考文献:
[1]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保罗·R·伯特尼.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4).
社会生态环境 篇4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社会生态环境 篇5
题记:关注生态环境,还我碧水蓝天
赣榆县附近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多年来河流沿岸的化工厂将工业废弃污水排入河中,又无人治理,导致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影响。
赣榆县是连云港市较大的水产资源基地,其中海头中心渔港码头,青口中心渔港码头,九里港码头是其主要的水产资源生产地,为了详细了解情况淮海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小组走访了这几个码头,其中重点访问了赣榆县海头中心渔港码头。
2014年6月23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六名学生来到海头中心渔港码头向当地渔民深入了解了当地渔业发展状况。
还未到达码头,空气中便弥漫着淡淡的鱼腥味,大家立即加快了步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的木质渔船,还有远处冒着黑烟的化工厂。通过和渔民的交流后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河流两岸新建了不少化工厂,导致河流水质变差,水产资源减产,给他们带来不少损失。
当问到为什么存在非法捕捞问题时,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渔民无奈的说:每年都有3个月的休养期,而且政府没有补贴。家庭没有其他收入,不得不偷偷下海捕捞。渔船一年要大修一次,小修三四次,而且政府规定的使用年限为十五年。大多数渔民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换船。
节约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怎么做 篇6
我们为什么总停留在卖资源?
“卖资源”的现象早已引起关注,但经济发展的脚步似乎与“卖资源”密切相关,我们已无法停下来。这个反问并非老调重弹,它确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为什么总是停留在卖资源?
一张图片:高空俯视,下面绿树环绕,中间是一个半球形的闪闪发光的物体。这是飞碟吗?当然不是。这是一处宝贵的矿藏,而且估计现在已快被开采完了,开采的用途是拿去为女士们美容,制造化妆品,“飞碟”马上就要看不见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挖掉卖掉?这么漂亮的一处景色如果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不是照样可以创收吗?而且可以永远创收下去,不用担心有一天被卖完!
看一看我们的各处矿区就知道我们“贪婪”的程度了,凡能开采并拿来卖钱的都已下手,或正要下手,平常的如金矿、银矿、铜矿、铁矿、煤矿、锡矿、铅锌矿,还有我们闻所未闻的稀奇矿名。但资源有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那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子孙怎么办?利欲熏心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们想的是我们这一代先活好再说!
开采过后留下的伤疤怎么办?
矿藏被挖走了,这地方便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于是弃之不管,“人走坑空”。一个个巨大的各种形状的矿坑矿洞犹如地球喊冤的嘴巴,如此悲痛,如此丑陋。我们旅途中经过的山地,被“截肢断臂”的山体孤残地立着,似乎在证明人类的伟大——愚公移山已不再是神话。
我们还看到更不科学的挖法!请看那些“黑森森”的矿洞照片。但不要悲观,从广东的开矿方法中我们能看到希望。
一个开采大理石的地方,竟能开成这般模样!我真崇拜深圳人的开法,这个洞开得简直妙极了!
鹏茜矿洞位于深圳龙港坪山,拟于这里建一个大型地下矿山公园,可容纳15万人。鹏茜矿区是深圳特区最大最有特点的大理石矿区,目前已开采出地下40米和地下90米的水平矿洞30多条,总长7600米,已形成可静态容纳15万人的立体空间。这个巨大的矿洞不仅没有成为丑陋的伤疤,而且简直成了一件“矿洞艺术品”,在全国28家矿山公园评比中,“广东省鹏茜矿山公园”名列第一,广东人有先进的开矿理念!
先进的开矿理念并不难做到,关键在于有没有整体规划的眼光,有没有从生态环境大局出发去考虑事情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在开矿之前预先规划好开成什么样子,既有益于生态环保,又节约了处理开矿垃圾的费用,这不正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吗?
沙漠真的是不毛之地吗?
我们通常认为缺水的沙漠就是不毛之地,就是贫瘠之地,我们不断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植树、植草、造林,试图改变这“不毛之地”,虽然多次的劳动和投资被黄沙无情吞噬,但我们“决不放弃”。
这样的决心固然好,也很必要,但沙漠终究不可能全变绿洲,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思考呢?沙漠有黄金般的颜色,为什么不把黄金般的沙漠变成现实的黄金呢?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自然不光指那些青山绿水,也包括美丽的沙漠。听说内蒙古有些地方办起了沙漠公园,还有的地方有沙漠探险、沙漠浴的项目,我十分赞同和支持,去沙漠里听一听沙鸣吧,那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优美最动听的音乐!
好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发展经济,将会避免多少浪费!来自贫困地区的领导不要悲观,正因为你们那里没有经过工业革命,你们得福了!是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因为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污染,保留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原生态的环境。发展并不难,难的是“回到从前”,回到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的原生态,广州、北京这么发达,算有钱吧,可即使花上2000个亿也回不到原生态了。我们闻到的常是汽油味!
水资源最丰富的魁北克还强调节水
我们一直提倡节约用水,但许多时候还不知道我们哪些行为造成浪费,尤其在工业用水上。
我们的煤矿采一吨煤,大约要消耗两立方米的水。在阿拉伯国家,水比油还贵,消耗这么多的水,在他们看来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开采下去了!至于挖出了水又怎么办呢?通常的做法是抽出扔掉。但在德国,采煤挖出的水,矿主会花钱处理,然后以五个马克一立方的价格卖出去。这不仅没有浪费,而且是额外创收。
加拿大的魁北克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非常强调节约用水,何况我们贫水的中国呢!
我们不仅在浪费水资源,而且在肆意“虐杀”水资源。发绿的水、发红的水、发黑的水,我们自己都吃不了,为何还要灌进河流强迫水生物来吃呢?这也许会让我们自食其果。亚马逊河流中的青蛙由于长期受到有毒物质的侵袭,竟然产生变异,变成了咬人甚至食人的恶魔。
还有比浪费水更严重的浪费现象。长江沿岸某地区,为发展经济开了一个小煤矿,但因技术不过关且不顾后果,一年后导致岩体裂缝,政府为了防止山体滑坡,花了7000万元加固岩体。而这个小煤矿一年挣了多少钱呢?不到200万!
垃圾概念也需要“清理”
这种现象或许我们深有同感:不论在校园小道,还是公园的绿荫下,清洁工人根本不容许有落叶存在,叶子落地就扫走。为什么不让它们多呆些时间?那些落叶多么美啊!它们来自大自然,终究会回到大自然。倒是那些白色垃圾害人不浅,为什么不把精力花在清除有害的垃圾上面呢?德国人从来不把落叶当垃圾扫掉!
看来我们头脑中垃圾的概念也需要“清理清理”了!
当然,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此严重,“人口问题”是重要原因。我们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造”了这么多的人。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句话自然含有另一层深意:
发展节约型社会,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 篇7
从而不难得到:矿区土地复垦即是对矿区生产建设过程中,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 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 矿山土地复垦的原则
矿山复垦采取立足实际, 合理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 复垦及重建规划要坚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方针, 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规划的原则如下:1) 结合矿区总平面布置,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做到实用, 保护水土, 防风固砂, 经济美观, 起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净化环境的作用。2) 坚持开采工艺设计与复垦设计相统一的原则。3) 土地复垦以经济使用为基础, 先绿化保持水土, 求得生态环境效益, 并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尽可能选择一些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并遵循边开发建设边治理环境、恢复生态的原则。4) 尽量保护与利用原有绿色植被, 绿化生态工程设计要与生产工艺, 管线网布置相协调, 生态恢复与矿区经济发展要协调, 发挥资源优势,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生产与环保的观点来看, 依据不同矿山的不同特点进行复垦, 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尽快恢复土地潜力。
2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是对土地复垦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安排。矿区土地复垦设计则是在规划的基础上, 对复垦工程量、平面布置、复垦工程的技术参数等作具体安排和计算。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的意义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 避免复垦工程的盲目性;
2) 保证土地利用结构与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更趋合理;
3) 保证土地部门对土地复垦工作的宏观调控;
4) 保证土地复垦项目的合理性。
3 工程性复垦与生物性复垦
矿山土地复垦简单地说包括工程性复垦和生物性复垦两个阶段。
3.1 工程性土地复垦
复垦工艺应采用“剥离—开采—复垦”一体化作业, 利用条带剥离、强化开采、条带复垦、循环线路等技术措施, 有机地使剥离、采矿、复垦时空相结合, 减少土地破坏到复垦的时间, 从而为实现矿山用地与复垦良性循环的目标做充分的准备。
3.2 复垦地土壤改良
复垦地新耕作层的主要土壤是没有经过生物作用和腐殖化过程的自然土, 即使剥离土中极少数的腐殖土也由于机械化剥离作业, 严重地破坏了微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其土壤具有肥力低 (尤其是有机质低) 、土壤含水量低及土壤生物活性低的特性。植被恢复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土壤肥力, 而矿区土壤结构差, 渗透性差, 土壤坚实, 土壤有效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极低, 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 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与熟化。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 可以分别从生物、化学、物理三方面展开这项工作。
3.3 复垦地的再利用
复垦地的再利用是受周围环境等多种条件制约的, 其利用方向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复垦土地的土壤、水资源、地貌及当地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宜草则草, 宜建则建, 具体选择有最佳效益的利用方向。
矿区土地复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要站在区域 (小流域) 的高度思考其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对矿区土壤改良、植物恢复及重建的同时, 应对整个区域进行综合整治, 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还应特别注重长期效果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4 矿山复垦效益分析
矿区土地复垦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4.1 经济效益
矿区土地复垦的目的, 是使被破坏的土地经过整治而恢复成具有利用价值的土地, 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从而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2 社会效益
矿区土地复垦的社会效益反映矿区土地复垦对社会的作用、贡献及其价值。主要表现在:1) 填造了具有可用性和多用性的土地资源;2) 增加了农业副产品的供给;3) 吸收、转移了剩余劳动力;4) 缓解了工农之间的矛盾, 密切了工农关系, 维护了社会稳定;5) 增加了旅游娱乐休养场所, 促进了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4.3 生态效益
矿区土地复垦可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提高矿区生活质量。表现在:1) 种植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对保持空气清洁和净化大气污染物具有独特作用, 这种作用包括抑尘滞尘、吸收有毒气体、释放有益健康的空气负离子和杀菌剂等;2) 扩大绿化面积, 美化环境, 减少噪音, 甚至起到防风固沙, 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3) 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 林木可以调节温度, 从而改善局部小气候;4) 通过土地复垦, 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改善, 促进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融洽与协调。
5 结论
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国际声誉息息相关, 做好土地复垦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复垦问题是一个技术复杂的综合问题, 它与生态、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林业、农田水利、环境保护、毒理、农艺、地理等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且因国情所限, 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复垦技术、复垦规模、复垦水平、技术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复垦政策和复垦法规也还未健全, 复垦资金、渠道还没有真正打通,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呼吁国家、政府和社会都要加强对复垦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促进我国矿山复垦工作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文章综述了矿区土地复垦的原则、复垦规划及设计, 论述复垦过程中有关土壤重构及土壤改良熟化的相关事宜及矿区土地复垦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旨在促进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及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土壤改良
参考文献
[1]李娟, 赵竞英, 陈伟强.矿区废弃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2]张文敏, 马彦卿, 李小平等.平果铝土矿复垦技术研究.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2.
[3]张国良.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金属矿山, 1997.
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8
经济发展是有风险的, 首当其冲的是由其带来的环境风险。经济虽然发展了, 但周边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据调查报道, 在中国广东省贵屿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有21个村300多家企业、经营户5500多户, 从业人员6万多人。电脑的主要部件是金属、玻璃和塑料。专家指出, 制造一台个人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 而这些原料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
我国法律禁止进口这些洋垃圾, 但为了从中牟利, 他们把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废旧电脑、电器拆卸后, 分类销往全国各地, 其利润可观。剩下的没有价值的垃圾就丢弃到河里或焚烧, 使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真是富了个别人, 危害几百里。为禁止这些洋垃圾从非法渠道进入我国, 各地应出台相应措施, 严加监管, 以维护我国的环境安全。
也有一些企业超标排污, 使周围环境遭到破坏。面对超标排放、破坏环境等众多棘手问题, 加大环保设施投资、重视超期服役管道更新改造、大力提升国民环保意识, 与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先进理念相契合, 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有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笔者有位朋友, 曾开办过造纸厂。办厂之初, 盈利颇丰。后来环保局检测其造纸厂排出的废水, 发现几项指标均不合格, 建议他投资环保设施进行处理, 否则可能受到责令停产的严厉处罚。当时他多方打听, 为高达几百万以上的设施投资苦恼不已。后来他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 本着长远发展、成就百年大业的目标, 他为企业建设了配套环保设施。目前他不仅在造纸业方面取得了可观效益, 还发展了印刷业。上述实例充分说明考虑公司的长远规划, 加大环保设施投资, 达标排放, 才能跟得上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才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环境效益, 才会符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在排污问题上, 一些老企业和城市, 还应重视超期服役管道的更新改造。如果老管道得不到及时更新, 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 使企业措手不及。因为老管道存在泄漏破裂的风险, 一旦泄漏破裂, 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还会引起管道沿线居民的不满, 有损企业声誉。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 应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能自觉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做环境保护的主人。
环保部门应教育国民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灯具;爱护花木、草坪;对废旧物品分类投放垃圾箱;不要让体积较大的垃圾进入下水, 以免堵塞排污管道。企业员工更需提升环保理念, 保证污水达标排放。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体现了国民的环保素质, 也彰显出一个国家的综合教育水平。只有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 人人提高环保意识, 自觉履行环保义务, 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时时注意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和谐。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基础。环境保护涉及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只有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 人人提高环保意识, 自觉履行环保义务, 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时时注意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篇9
1 乡镇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旦其遭到破坏人类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严重性, 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但是农村因为缺乏环境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人员以及农业种植方式不合理等原因, 其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土地方面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的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可使用的耕地面积与山林面积已经呈现了锐减的趋势,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 但农村仍然存在土地资源不足以及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2 水源方面的问题
农村环境在水源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水资源浪费问题。现在农村的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而且很多农民都会使用生活用水来浇灌自家的菜园, 这样不科学的使用方式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就是水污染的问题。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垃圾乱丢等问题, 都导致了农村的水源受到污染。
1.3 生活方面的问题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广新农村的建设, 很多农村都已经开始着手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 建立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但是仍有一些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回收地点, 或者直接自行进行焚烧, 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2 运用社会资本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虽然大量的实践证明, 使用社会资本能够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运用方式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怎么样对其进行有效的使用, 如何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效性, 就是当下极为重要的问题, 下面笔者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2.1 建立环境专门管理部门或聘请专业管理人员
这一点是保证各项举措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 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 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 让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其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治理与投资。除此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高效的监督管理工作, 使其具有的作用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2.2 将社会资本与制度资本有效结合起来
在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整顿时, 不仅要对社会资本予以足够的重视, 同时还要将制度资本运用到其中, 要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就可以帮助村民之间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这样的信任感会增强社会资本的利用率, 对环境保护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还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 大力发展新农业。政府要加强对新农业的重视程度,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优秀人才, 帮助农民开展新技术的种植, 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 这样既能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能将农业发展生态化, 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社会资本利用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使用社会资本也是一样, 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其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使用社会资本对环境进行整顿时主要的执行者就是人, 所以难免出现人情关系以及人为性等问题, 影响了最终的治理结果。在制度推出之后, 执行人员就会有法可依, 从而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要让全体农民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想要让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的改变, 就需要让每一位农民都树立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要让村民知晓社会资本的使用是要在一定的限制之内的, 不能随意进行使用。要定期为农民进行培训, 让其了解正确的使用限度, 同时还要让其清楚认识到环境破坏对其自身会产生的危害。要让他们自觉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减少其乱丢垃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进而有效改善农村现在的生态问题, 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使用社会资本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时, 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式, 保证能够有效改善当今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人文杂志, 2010, No.18301:163-169.
[2]马丽茹.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保护[J].北方环境, 2010, v.22;No.7704:4-5+8.
[3]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8, No.9001:60-63.
社会生态环境 篇10
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在环境领域的延伸和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和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并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 也是促进政府和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
一、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环境审计的运行模式可划分为政府环境审计模式、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和民间环境审计模式, 其发展现状如下:
1. 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相比较而言,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较好。具体情况见表1:
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别是环境保护资金审计阶段 (1983~1998年) , 资金管理情况审计阶段 (1998~2002年) , 资源环境审计阶段 (2003年至今) 。从表1中可以看出环境审计在从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 从政府专项审计向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发展。
2. 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实践未受重视。
当前许多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利润, 其内部并没有设置环境管理体系, 或者只是为了应对上级监督部门的检查走走过场而已。虽然我国从1993年就开始推行清洁生产, 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并在2002年6月29日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明确了企业不履行法定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企业环境审计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 仍需要大力推广。企业的环境信息一般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 但会计制度并不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环境的信息, 给环境审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 我国民间环境审计的现状不甚理想。
由于过去政府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关注太少, 环境因素并不构成评价企业业绩好坏的一个指标, 所以民间联合审计工作基本上还是空白地带。
二、环境审计的运行模式研究
1. 环境审计的主体、对象、目标。
具体见表2。环境审计的三种模式在审计主体、对象、目标方面既有相近之处, 又各有侧重, 这三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区别对待, 同时要重视独立的民间组织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2. 环境审计的程序及后续审计阶段。
三种环境审计模式在审计程序上相近, 都分为四个阶段, 其中前三个阶段与传统审计类似, 分别是计划 (准备) 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第四阶段即后续审计阶段是环境审计程序最有特色的地方。
后续审计是指在环境审计项目完成后, 对审计报告中提到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进行回访性审计, 看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审计机关所出具的报告执行, 审计结论中提出的各项建议是否被采纳, 以及预测的环境效益的实现情况等。对于重大的环境保护项目, 进行后续跟踪回访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出具后续审计报告, 提交审计机关。
三、对环境审计具体方法的评价分析
传统的审计方法, 如实地调查法、统计抽样法、问卷调查法等在环境审计中同样适用, 在这里不赘述。而环境审计的方法目前仍处于探讨中, 现对部分主要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1. 对常用的环保指标法的评价。
常用的环保指标法也称指标评价法, 是指审计人员采用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指标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具体包括环保设施效益分析法和环保费用效益分析法。
环保设施效益分析法是在对企业的环境保护绩效进行评价时, 不可避免地要考核企业环保设施的投入情况, 并对其投资效益计算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一般选取多项指标来进行计算验证, 如环保设施拥有率, 是指环保设施数量占环保设施和其他设施总数量的比例。又如绿色产品占有率, 即绿色产品产量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例。其他指标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污染源治理达标率、“三废”产品利用率等。
环保费用效益分析法是通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 利用财务上的分析手段, 对企业取得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来说, 它通常是从企业的角度, 对利用单位费用所获得的环境收益进行分析评价, 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评价指标。
环保指标法涉及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 指标也比较直观, 所以在统计上经常采用。
2. 对费用效果分析法的评价。
实施该方法首先应确立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标准, 然后进行费用效果分析, 即分析在各种控制技术下可能达到的不同的控制效果。为此, 审计人员应依据不同的控制技术和相应的费用水平分别进行分析。如利用废弃物控制技术看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是否达到了环保标准, 同时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进行对比, 比较基建与运转费用的实际水平, 进行差异分析, 看被审计单位是否有费用过高或浪费的现象。
该方法看似简单, 实际上要研究的内容比较繁多, 不同的控制技术要求考虑不同的费用水平, 加上对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 使得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人员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分析。
3. 对环境效益现值分析法的评价。
环境效益现值分析法是对企业环境投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将项目评估管理中的净现值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运用于环境效益评估, 计算公式为:
环境净效益=经济效益现值-费用现值-项目带来的新污染损失的现值
一般而言, 环境净效益>0, 说明效益较好, 则投资项目可行;环境净效益≤0, 说明没有效益或是负效益, 则投资项目不可行。
该方法在原来成本效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现值, 只是环境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在具体应用公式时应予关注。如公式中项目带来的新污染损失通常具有累积性、长期性, 像震惊世界的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虽距今已有二十多年, 但其对现在或将来核电站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仍无从得知。又如对一节电池掉进水里对水的污染究竟有多大这样的疑问还不能下结论, 使得在计算项目带来的新污染损失现值时, 无法计算出精确的数值。
4. 对生态效率指标法的评价。
生态效率指标法又称双指标法, 是一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 是将环境问题置于财务的背景下, 将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相结合的先进的考评指标模型, 计算公式如下:
生态效益 (EPI) =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
其中, 环境业绩指标的选取中比较常见且较为重点的问题是初级能源的消耗量, 如初级能源消耗 (包括原煤、天然气等) 、用水量、固体和液体废物量。财务业绩指标应选取“增加值”, 从企业角度看, 增加值是指销售收入与购入商品和劳务成本的差额。这是从微观的企业角度来看, 而现实中, 我国将其扩展, 用于中观 (如城市、行业) 或者宏观 (国家) 环境中, 如万元GDP耗用能源量、绿色GDP测算方法及万元GDP带来的污染损失等。万元GDP耗用能源量常见于国家统计数据, 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 其中, 能源消耗形式包括发电厂发电用煤、工厂照明用电、供暖公司供热用煤等, 由于水、电、原油等能源种类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 在具体计算万元GDP能耗时, 统计部门常将各能源种类按相应的系数统一折算为“吨标准煤”。而各地区计算出的数据和全国平均数据都不容乐观, 我国GDP耗用能源量仍超过发达国家。
另外, 万元GDP带来的污染损失这一指标在理论上很有价值, 体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例。不论是采用哪种方法, 都说明企业在进行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 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上应选那些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 对于已经建好的项目也要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多下工夫。
四、借鉴ISO14000系列标准, 促进环境审计的发展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融近年来世界环境管理领域的最新经验与实践于一体, 这一系列标准的使用方法与其他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完全不同, 它是自愿性标准和管理标准, 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
1. ISO14000的第三方认证可供民间环境审计借鉴。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探索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EMS运用于企业内部审计程序中, 有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是ISO14001, 要求组织实施一套标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并由第三方认证机构依照标准及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符合标准要求的即为通过认证, 取得认证证书。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通过后取得的证书, 被视为企业的一张绿色通行证。ISO14000的第三方认证制度由一个独立的权威职能部门承担, 与社会民间环境审计的独立审计制度相似, 值得借鉴。
2. ISO14000认证批准依据对环境审计具有借鉴性。
ISO14000除审核报告外, 还将由市 (地) 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材料作为认证批准依据。如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或取得“三同时”验收报告, 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达到总量控制指标的证明文件等。管理权限在省级或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除了出具以上证明文件外, 还要出具系统运行期间未受环境执法处罚的证明文件等。
3. ISO14000还可为环境审计提供评价标准等诸多借鉴。
ISO14000系列标准中环境管理体系 (EMS) 和环境审核 (EA) 是可借鉴的重点内容。ISO14000中环境管理体系 (EMS) 有关ISO14001、ISO14004的有关评价标准可以作为环境审计标准, 而且ISO14000中环境审核 (EA) 有关ISO14010、ISO14011、ISO14012等相关标准为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了最佳的实务参照, 从程序、计划、结果报告、人员等方面为开展环境审计提供了借鉴。
综上所述, 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指引下, 环境审计的开展已经刻不容缓, 对环境审计运行模式及审计方法的探讨, 有利于指导实践, 在具体的审计实务中应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审计的运作模式, 同时要针对环境审计的薄弱环节借鉴ISO14000系列标准等国际上通用的环境标准, 促进环境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社会生态环境 篇11
一、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中,介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社会作用论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没有给予很高重视,甚至遭到贬低。这便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造成了环境恶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
人类社会所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叫做地理环境,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地貌,土壤,山川,树木,矿藏,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并为人类适应社会提供了空间场所和活动舞台,同时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我们社会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最终来源,被称为人类生产和生存的支持系统。而且马克思早就指出“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有决定性意义,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于自然界,究其根本是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加上生产劳动中所需要的能源和动力,如:风力,水利,电力等都来自于自然界,也是因为这样,地理环境便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式,如对生产力结构,经济特色和劳动分工等方面有影响。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可以加速或者缓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而且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会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有很丰富的内涵的,但其最最重要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横向或静态上来看,它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之中一个重要部分,是相对物质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而言的。第二,从纵向或动态上来看,它是人类的文明继续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人类有史以来,原始文明遗迹工业文明以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的形态。然而,无论是从那个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一直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改善以及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安定有序的生态机制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成果之和,体现了一种人尊重自然,保護和利用自然,并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文明形态及进步状态。
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第一次理性的反思和自然关系及传统文明的最终结果,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几百年来的成果表明,人们以征服自然为必然选择,今年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表明,地球再也没有支持工业继续健康发展的能力而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可能成为它的主人,征服和驾驭它,人类是自然的生存伙伴,是和自然很平等的成员,我们人类真的再也不可以肆意索取破坏自然。现实的严酷告诉了我们,和自然一样平等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并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那种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之间应是,和谐共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和生态文明建设
我党召开十七大以来,理论工作这边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过很多文明的建设,也进行了很多方面的论证及说明,但是,至今仍然无人谈起地理环境的作用及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哲学。
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很多方面的重要的意义,因此,生态文明不仅仅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他们都是社会文明体系中重要的内容,并且还是整个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她的存在使人类文明有了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更是人类享受文明的前提,如果没有生态文明我们便丧失了生态安全,人们便就不会有较高的享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文明兴盛就要生态先行。
另一方面来说,马克思本人关于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原理,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富含哲学的解读,地理环境实际上是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两对关系问题。然而,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也是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统筹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重新宣传并认识地理环境作用,研究它的社会作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社会生态环境 篇12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陆生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是对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地貌的全新塑造与改造, 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改造规模较大, 范围较广, 很有可能导致地质破坏、地震灾害等等, 具体原因为:地壳应力不断上升, 水渗入断层, 断层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润滑度上升, 这样就导致了岩石缝隙中的水压力大增。水存入以后, 工程水位会不断上升, 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受到影响, 这样就会出现坍塌、坡体水土流失或者岩石错乱、失稳等问题, 堤岸出现渗漏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四周或岸边的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 必然会形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危害。
同时, 伴随着施工建设的进行, 必然会改变一些地貌、改造一些生态环境, 这样就容易造成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受到影响, 一些陆生动植物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 无法获取食物与生存空间, 从而将发生迁徙或转移, 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机。工程施工, 例如:新规划的城镇与交通线路等都会侵占与侵蚀原有的动植物生长与生存空间, 这样就是对最初生态系统的破坏, 会危急到很多物种的生命延续。
1.2 对水生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同样也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使原本浅水域变成深水域, 原本的活水变成静态的死水, 这样的水系、水体变化都必然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使他们丧失栖息地, 失去原本适合的生存环境。
其中大坝的施工建设会引发多方面的生态问题:
(1) 堤坝截滞河流。不仅会淹没河流上游的农业耕地, 同时也会破坏下游河流的径流规律, 会使生物种类减少。
(2) 水体流向堤坝后, 水流速度会放慢, 导致堤坝内部水体温度不均衡, 水体的氧气也不断减少, 这样自然会耽搁水体中各种生物的生存与成长。
(3) 所修建的堤坝河流内部泥沙自然运输、转移的规律, 会造成堤坝内部泥沙的堵塞、沉积, 这样就阻碍了河流下游与河口等位置泥沙与各种有机物的正常输送, 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极为不良影响, 因为一些水体生物, 例如:鱼、虾等无法正常迁移繁殖, 从而会使水生物种数量减少。
2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 对人口、文物、土地等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口迁徙、移民等问题, 由于修建大坝难免会破坏原有居住环境、风景名胜区, 原有的土地也会被淹没, 农民的经济来源收入会受影响, 处于原地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遭到严重影响, 甚至面临倒闭的危机。工程建设施工会淹没一些名胜古迹, 特别是那些比较珍贵、罕见的文化古迹, 这些古迹中蕴含着古代丰富的文化、历史等等, 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与深远的历史开发价值, 这些古迹被淹没无疑会影响其价值与作用的发挥。
2.2 不良疾病灾害
水利工程建设会改变起初的水生环境, 会使原有的水体系统遭到破坏, 这样就很可能造成一些疾病灾害的发生。
例如:最初的陆地变为沼泽湿地后, 会滋生更多的蚊虫, 多种蚊虫的滋容易引发疟疾病, 霍乱、伤寒等疾病, 而且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也会带来更加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 甚至导致社会环境规律紊乱, 影响人类与动植物的正常生活与生存。
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工业三废, 例如:废水、毒气以及各种固态废弃物等等都会严重污染社会环境, 甚至会对人类的正常生存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3 水利工程影响的解决措施
3.1 全面确保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施工必须立足长远, 本着生态环保的原则制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工程建设选址、施工等方面都要展示出生态环保功效, 尽量控制一些带有污染与破坏性质的高端技术的引入, 积极维护和保护当地的风景名胜安全, 维护文化古迹的文化价值, 尽量减少对天然河流与河道的不良干扰, 使其能够按照自身规律流通、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才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科学优选开发项目
为了有效控制移民、耕地占用等问题, 减少这些问题所引发的赔偿成本, 就要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科学优选开发项目, 在正确的位置来开发建设工程项目, 选择那些不会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造成太大影响的河流实行100%的开发, 相反, 则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也要对堤坝工程的建设规模进行科学控制, 从而来保证地下水的有力供应, 以及平原地区水资源的有效供应, 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要本着统筹兼顾、全局出发的思想来优化、调整整个所开发水域的建设施工, 要禁止在中下游水域修建堤坝, 从而达到水体资源的有效安排与优化配置。
3.3 积极修复、调整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系统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关联密切, 会影响到水资源的分配、布局, 水利工程建设中, 要重点、集中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尽量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改变与破坏, 确保形态各异、形状多样的河流的存在, 实现水生态系统同陆地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积极采用科学的工程技术与现代化的环保技术来及时修复与调整已经受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 这样才能全面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
3.4 科学移民、安抚受灾群众
为了能够减少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就要积极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积极为他们解决好移民后的安置问题, 使他们享受到真的受灾补贴, 可以实行投资型的移民政策, 也就是对工程建设中所淹没的居民土地、房屋等等实施科学评估, 结合国家规定的补偿费用等纳入水利工程建设股份中, 确保受灾群众能够享受到工程建设的益处, 一旦这个建议得到了允许, 势必会使受灾民众得到安抚, 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4 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难免会对自然与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明确这些不利影响的重要方面, 同时也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优化建设与科学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摘要:水利工程是水资源科学调节利用的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使用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要想使水利工程的正面作用得到积极有效发挥, 就要有目标、有方法、有策略地控制这些不良影响,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正面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生态与社会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不良影响, 并对应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方子云, 邹家祥, 郑连生.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环境水利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2]陈兴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 4 (03)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