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实验(共12篇)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1
0 引言
“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尤其是专业实践,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计算机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教学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重实践经验、重创新思考、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实验教学方法,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数据库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数据库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其它许多实践类课程的先导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1],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并关系到计算机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开展《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
1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的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2,3]:
(1)实验教学理念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因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相对浅显的实验项目。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2)实验教学计划相对固化。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计划固化,实验内容以单一的基础型、知识型、验证型实验较多,而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较少。这样的实验教学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整体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老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所有学生都是照着既成的实验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实验成绩考核办法不够合理。与理论课相比,实验课大多没有固定的考核模式。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内容,并按要求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当然,在实验成绩考核过程中,大多数老师还结合了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但该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仅仅考核对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
2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提高《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目标,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改革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目前,《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大来源:(1)市面上已出版的实验教材。这一类的实验教材主要侧重于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且实验内容更新慢,难以满足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2)教师自行设计实验内容。但自行设计实验的工作量大,且实验内容的质量不一定能够保证。
针对上述状况,本文提出通过集中相关任课教师力量,精心选择综合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强的实验,编写共享的《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案例库》,并每年不断更新和补充[4]。在实验内容的组织方面,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造性实验的比例,按照基础训练-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个层次组织实验内容[5,6,7],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的不同,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6]。在设计实验教学方案时,同时设计两套教学方案:基本型教学方案和创新性教学方案。基本型教学方案面向一般学生,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型教学方案面向优秀学生,采用以项目的开发研究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8,9,10]。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机动地选择、定制合适的实验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3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实验成绩考核应做到考核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传统的实验成绩考核和评价主要是以课堂现场操作和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但这种方式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并不合适,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成绩综合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3]。对于学生在课外参与专业竞赛、专业实习或项目开发实践,只要跟《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相关的,允许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提交其成果,通过设计报告、现场演示和答辩等方式对学生提交的课外成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也可以作为实验成绩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3 结束语
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成绩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侧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助于明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摘要:针对当前《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成绩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助于明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林.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2):75.
[2]张莉.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7):1560-1563.
[3]黄德才,陈庆章,古辉,等.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139-140.
[4]王凤娥,朱昌星.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0(7):126-127.
[5]黄德才,龚卫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模块的组织原则与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169-171.
[6]陈慧萍,牟艳.数据库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05-107.
[7]李金阳.数据库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3860-3861.
[8]孔峰.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数据库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07-109.
[9]程艳艳.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数据库实验的教学设计[J].硅谷,2010(12):91.
[10]徐琴.《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福建电脑,2010(3):211-212.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2
数据库原理实验学期总结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学习数据库已经一个学期了,经过这一个学期对SQL Server 2005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课堂上老师讲课细致入微,内容详细、层次鲜明、易于记忆和理解的教学课件,都使我学会了很多,从数据库的创建,到数据库的一些操作,如:表的更新与修改,还有相关的一些查询,数据库的维护等等。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版本,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
关键字: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查询
连接
一. 数据库实验的主要意义的目的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目前,对数据库各种模型的研究以及理论上的探讨都还在蓬勃开展,其应用也从一般管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以及科技计算等领域。数据库实验有利于同学理解书中复杂抽象的理论,让同学建立直观印象,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概述本学期的实验内容,目的及原理
本学期总共做了八个实验:1.安装SQL Server; 2.创建数据库及基本表; 3.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4.根据数据模型建立数据库; 5.SQL交互式查询—单表查询; 6.SQL交互式查询---连接和嵌套; 7.创建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8.综合设计
实验一 安装SQL Server
目的是通过安装SQL Server来初步了解应用工具相关的信息,以及掌握相关的操作 巧,通过安装过程相应的问题来掌握一定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操作做相应的指导。
原理是通过掌握相关软件所需要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了解安装的具体步骤,然后 照步骤,安装完成。
实验二 创建数据库及基本表
实验主要让我们掌握如何建表和数据库,以及如何对表中属性进行约束项的设置。其中创建数据库和基本表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新建查询用create命令创建新数据库和基本表;另一种是直接设置法创建。在写属性约束时也如此,通常我们用CHECK命令来对属性列进行约束。此外创建表时,每一个实体有多个属性但表中需要一个主码来唯一表示该实体,且该项不能为空。此外其他属性若有基本约束如性别(男或女)、日期(不大于当前系统日期)等需要进行近一步约束,用户根据需要定义一些约束性条件。
实验三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实验三是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对数据库进行分离和附加、备份和恢复、导入导出的操作。其中分离和附加的目的是对数据库的进行分离附加可以将自己所创建的数据库的数据转移 到U盘中随身携带以便下次使用;备份和恢复的目的是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及恢复以防数据 丢失可以再次回复继续使用;导入和导出的作用是对数据进行导入到处可以将表内数据与其 他格式的软件外数据相互共用。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数据库本身进行基本操作,并未涉及数据
/ 3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数据库原理实验》学期论文
库中表的操作,实验中最主要是数据库的导入导出操作。
实验四 根据数据模型建立数据库
实验目的是学习如何为数据库的表建立关系,并用E-R图表示。
实验原理:数据模型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即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根据模型应用的目的可分为有两大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它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形约束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数据模型应该反映和规定本数据库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例如关系模型中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约束。而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主码非空且唯一;参照完整性规则是指外码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基本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等等。
实验五.SQL交互式查询—单表查询
实验主要目的是掌握基本的单表查询操作包括查询、删除、更新等,掌握一定的更新语句语句,以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对于删除需要注意设置的一些约束,采取一定的措施,不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错误。
实验六 SQL交互式查询---连接和嵌套
实验主要涉及多表连接查询,实验中应注意表连接的条件以及各表之间的关系,例如删除时需先删除关系表再删除基本表;插入时亦如此。连接查询中有等值连接(含自然连接)、外连接(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连接是从行角度出发,但自然连接需取消重复列,所以需从行和列的角度同时考虑;把舍弃的元组也保存在结果关系中,而其他属性填空值的连接即外连接。
实验七 创建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实验原理:触发器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过程,它的功能非常 强,不仅可以用于数据库完整性的检查,还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其他功能,包括数据库安全性积极更加广泛的应用系统的一些业务流程和控制流程基于规则的数据和业务控制功能。一旦定义,任何用户对表的的更新操作均有服务器自动激活相应的触发器,在DBMS核心层进行集中的完整性控制,可以完成存储过程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实验八 综合设计
本实验是个综合题,利用开发工具创建学生选课系统,使二者融合,将学生表、课程表及选课表建立关系,通过对数据库的调用实现选课操作,这个实验同时体现了SQL语言的嵌入式语言的特点,可在一些高级语言中实现相应的查询以及其他一些功能等。
三.小结
1.我的实验完成情况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使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喜欢的原因,学的很认真,实验课上听老师的讲解之后,课后实验报告自己差不多都能够完成,遇到一些小的问题自己上网查找以及通过一些资料都能够把不会的问题搞懂,从这个过程学会了很多东西,通过实验把一些理论抽象的东西能够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得自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了。实验过程中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上网搜过,书籍查过,当然老师也是问过的,课本中的东西不太懂的许多都是看许多遍,或者是看书上面的例子,许多知识就是在钻研之后懂得的,实验报告都是学会后自己做出来的,所以收获还是很大的。
2.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数据库原理实验》学期论文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一下吧
问题 1:实验六中有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做的查询还是比较简单的,第二个实验的数据量比较大,表也特别的多,建立视图中的查询特别复杂,错误很多,做起来特别困难。
方案:通过查找书上所讲到的知识点,把上面的各种连接查询都看了几遍,充分理解其中的应用,然后又按照最基本的方法,逐个表的查看其中涉及到的属性,然后建立多表连接,最终成功执行。
问题 2:实验中涉及到一些小的知识点,包括一些根据出生日期查询年龄,还有就是通过SQL查询语句创建自动编号的功能等。
方案:通过网上查找到的资料知道了相关的操作,求年龄:datediff(year,出生日期,getyear())或者是year(getdate())-year(出生日期);对于自动编号的设置,identity(1,1),从1开始逐个加1,数据类型为int。
四.附录
1.实验成果中较优秀的部分
实验中实验六的第二个实验,通过众多复杂的表,视图的创建以及相关的查询,使得对查询语句的实用性更加的了解,对多表连接查询更加透彻的了解,感觉还不错。
2.参考资料
a.Information on IMS is available from IMB Corporation, Armonk,New York 10504 b.[美]David M.Kroenke.数据库处理—基础、设计与实现(第七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c.周绪等编著.SQL server 2000 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d.Ryan K.stephens,Ronald R.Plew著,何玉洁,武欣,邓一凡等译.数据库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e.萨思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 核心课程 建设研究
前言:
數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是计算专业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它与各知识的联系性都非常强,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一定的适用性。为了能够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与技术发展不相符以及理念落后等情况。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主,体现教学群组之间的联系性。
一、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的是整体性。在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要将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还要通过相应模块的划分加强组织的优化性。核心课程中的内容不能是比较突兀的,应该体现递进性,将知识按照相关顺序传递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的理解。第二,创新性。为了能够使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内容更加新颖,并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们应该对知识点进行纵向延伸,体现学习内容的新意。第三,实践性。课程建设中更多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内容中应该多加入一些操作演练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可控性。课程的教学状态应该相对透明,教学环节与任务也要具有突出性。这样教师才能够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体现技术方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在数据库核心课程的构建中,应该注重分配方式的合理性,体现集中应用性。学时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保障学习效率的提升。一般来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应该是相统一的。理论的学时要略高于上机操作实践。改革后,将原有的实践学时从45增加到60。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内容改革方面,要突出设计的整体性。简单来说,实践与理论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操作阶段将理论知识灌输进去,体现理解的广泛性[1]。
(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体现一定的广泛性。对学生的普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教材中的内容。以《数据库系统教材》为主讲,对其他学校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延伸知识点,丰富其内容。第二,要配置专门的习题,将试题库与教学大纲相结合,任课教师可以参照多方面资料,对其中比较重点的部分进行编写,以讲义的方式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并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2]。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科学性
(一)教学方法
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还体现在新的教学方式上。第一,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除了要对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剖析外,还要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结构的应用性,让更多的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上课时尽可能的多列举一些实例,将完整的数据原理核心课程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使设计方式更加集中的表达出来。达到用“原理”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原理的作用[3]。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够使零散的教学课堂变的比较系统化,还能够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你听我讲”的方式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进,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实际性场景,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主,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在多方面为学生展示出解决的主要途径。首先,设计问题,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开端。其次,操作的演示。教师演示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使学生们开动脑筋,进行小组的组内研究。教师提出一个比较相似的案例,令同学们自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呈现到课堂之中。在案例选择时,学生不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他们可以在课题对比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内容,对实现知识的深化。第二,实验课题目的科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进行分析,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以“图书管理借阅体系的建立”为主,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授课的一般模式,体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制定,学生也能够对数据原理核心课程有一个基础性把握,知道自己应该了解的方向[4]。
2开放实验环境,实现多媒体教学
第一,教师应该将上机的次数增加,安排学生进行集体上机。在核心课程的构建基础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对自己所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对练习结果进行总结,将问题重新统计出来,对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少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二,利用多媒体构建现代化课程。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Flash”动画方式进行操作步骤的演示,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5]。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构建的主要方式。从而得出:除了在教材的改革方面,教师还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在方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性,促进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雪忠. “数据库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04-105.
[2]杨鸿雁,耿新青.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6:73-75.
[3]左国才,刘群,符开耀. 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42-44.
[4]蒋永国,洪锋,董军宇.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5,21:3-6.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4
1、《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的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通常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学习关系型数据库所涉及的关系运算、SQL语言、关系理论(函数依赖、范式、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及模式的分解)、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及理论、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技术及查询优化等。
(2)实验课程教学,通常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教学环境。包括两个部分: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基础实验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表与视图的基本操作;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与更新操作命令;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存储过程、触发器、关系图;查询优化等。课程设计是数据库的开发技术,即使用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Builder等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访问。要求学生根据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从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数据库系统的实施、调试及测试等几个主要步骤入手,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整个设计开发工作。
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强化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掌握SQL SERVER 2005的基本功能、基本结构、基本使用和管理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课程设计是对前期的课程及实验学习的一次综合应用,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开展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医院数据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QL语句、存储过程、触发器等解决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某些实际应用问题。
2.1 介绍医院信息系统
为了让学生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信息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要先介绍医院信息系统。将一个实际在医院中运行的系统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包括有哪几部分的功能,各个部分功能相关的具体业务是怎样的。例如,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的模块有:门诊管理模块、住院管理模块、药房管理模块、药库管理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领导查询模块等;在门诊管理模块中的门诊挂号功能中,相关的业务有:
(1) 若病人为新病人,先登记病人的基本信息,若病人为老病号,只需进行挂号操作。
(2) 在挂号时登记挂号科室、挂号类别、挂号医生,系统自动生成一个门诊编号。
(3) 可以退号,当天期间还未看病的病人可以退号。
(4) 可以换号,当天期间还未看病的病人可以换号。
(5) 每天的挂号信息都要做个统计,确定当天的挂号人数和费用。
2.2 编写实验教材
目前出版的实验教材,没有能够完全满足本课程需要及完全针对授课对象--独立学院本科学生的,所以采取自己编写本课程的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主要有8个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部分,其中8个基础实验包括:数据库系统基础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表与视图的基本操作;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与更新操作命令;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存储过程、触发器、关系图;查询优化。每个基础性实验都包括四部分:实验目的、背景知识、实验示例、实验内容与要求。其中:实验目的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实验的是做什么的,要了解或掌握些什么;背景知识部分简要说明本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实验示例部分是本实验相关的知识的展开,详细地阐述这些知识,并围绕着这些知识精心设计出合适的示例,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实验相关的内容,在这个的基础上解决实验内容与要求部分的实际问题;实验内容与要求部分列出几个医院信息系统日常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例如,在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与更新操作命令部分中,其中一个要求是"假设处方编号为0000000012的处方已领药,把处方明细表中的相应项目的领药标志置为2,把门诊收费表中该处方的发药标志置为1,更新库存表中相应项目的库存信息(要注意药品编码、入库序号、批号相对应)";又如,在存储过程、触发器及关系图部分中,其中一个要求是"通过输入处方编号,计算出该处方的各项价钱(需计算出西药费、成药费、中药费、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手术费、放射费、输血费、输氧费、材料费、其他、麻醉费、诊金、体检费、护理费、公费总额、自费总额、社保/公费支付、个人自付、交款额)。(首先要考虑病人是否为公费病人,若是:自费比例是多少,同时还要考虑药品是否为公费药品。)"。
实验教材中的8个基础实验的完成,就是一个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及在此基础上运用SQL语句、存储过程、触发器等解决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例如,数据库的基本操作部分完成建立HIS数据库,表与视图的基本操作部分完成建立HIS数据库中相关某些表与视图等等。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建立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数据库。然后指导学生导入相关的一些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后面几部分的实验。
2.3 实验课的课前预习及教师的指导
在上课前,把实验教材放到FTP上供学生下载,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次实验,以对实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教师在上课时先介绍实验内容,并举例子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本实验的内容和环境。例如,在讲解创建/删除表的时候,给学生演示在企业管理器中具体创建/删除一个表,并演示在查询分析器中具体创建/删除一个表,这样,学生就会对实验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实验的前6个部分,对于比较难的部分:存储过程、触发器、关系图及查询优化,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以便在组内讨论,找出一个相对适合的解决方法。在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按规定格式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的书写中,例如,对于SQL语言--SELECT查询操作与更新操作命令部分,要求学生先把相关的SQL语句写出来,并在后面粘贴运行结果的截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鼓励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书写在实验中遇到错误问题的分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批改,并在课上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点评,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实验内容。
2.4 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是在前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基础实验完成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应用。
在本课程设计中主要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医院信息系统设计,本系统模拟病人在医院门诊部看病的管理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登记、挂号(包括挂号登记、换号、退号)、医生开处方、划价收费、药房发药等的处理情况。
在课程设计中,一般采用6-8人的分组方式,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并推举出其中一名担任组长,以充分体现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分组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可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求解决复杂的或系统中全局性的问题。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相结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不仅包括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数据库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等本课程的内容,还涉及到其他课程内容,如: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在课程设计中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再进行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在进行数据库实施和维护的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完成应用系统的程序代码的编写工作。要求界面设计友好、美观;数据存储安全、可靠,信息分类清晰、准确;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最后,让学生(1)给出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详细设计报告;(2)写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说明;(3)提交运行的系统;(4)写出收获和体会,包括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的设想与建议(5)每个小组进行报告和答辩,讲解设计方案,演示系统运行,汇报分工与合作情况。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2.5 成绩评定
对于基础实验部分,按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分;对于课程设计部分,事先给出评分标准,包括设计报告的成绩评定及系统演示的成绩评定,在评分时要根据答辩情况及设计报告完成的情况给每个小组评分,然后再根据小组成员的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给各小组成员评分。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基础实验部分和课程设计部分各占50%。
3、结束语
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医院信息系统案例为主线的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经过了一个年级学生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一位同学掌握了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巩固了理论知识,丰富了课程实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对此反映良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结合《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课程教学实践, 主要介绍了本课程的开展如何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医院数据库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系统中的某些实际应用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杰敏, 李伟波."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5) :120-122.
[2]胡彩平."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 2009, (5) :90-92.
[3]王丽, 李媛.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研究与实践[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9, 4 (4) :5-6.
[4]王敬敏.数据库课程的网络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32) :75-76.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5
二 实验目的:熟悉SQL SERVER2008 环境,熟悉查询分析器的使用,能够熟练运用sql命令完成数据库,基本表、主码、外码和其它必要的约束条件的定义。
三 实验内容及要求:(从下面10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一: 利用sql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系号)课程(课号,课名,学分,学时)选课(学号,课号,成绩)
定义主码、外码、和年龄、学分、学分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二: 利用sql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图书(书号,书名,价格,出版社)读者(卡号,姓名,年龄,所属单位)借阅(书号,卡号,借阅日期)
定义主码、外码、和年龄、价格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三: 利用sql建立商品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商品(编号,品名,进价,库存,售价,厂商编号)顾客(卡号,姓名,电话,积分)
厂商(编号,厂址,名称、电话、经理)销售(卡号,商品编号,数量,日期)
定义主码、外码、和价格、积分的取值范围。在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四: 利用sql建立图书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图书(书号,书名,作者编号,价格,出版社编号)作者(编号,姓名,电话)
出版社(编号,出版社名称,地址)定义主码、外码、和价格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五: 利用sql建立零件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零件(编号,名称,颜色,生产车间号)车间(编号,名称,人数,主任)产品(编号,名称,车间编号)
使用(产品编号,使用零件编号,个数)
定义主码、外码、和人数、个数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六: 利用sql建立药品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药品(编号,名称,价格,厂商编号)处方(药品号,数量,医生编号)医生(编号,姓名,科室,职称)
定义主码、外码、和数量、价格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七: 利用sql建立教材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系名)教材(编号,书名,出版社编号,价格)订购(学号,书号,数量)出版社(编号,名称,地址)
定义主码、外码、和价格、数量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八: 利用sql建立雇员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部门编号,年薪)部门(编号,名称,人数,负责人)项目(编号,名称,负责部门)
定义主码、外码、和年龄、学分、学分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九: 利用sql建立帐户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帐户(编号,姓名,余额,建立日期,储蓄所编号)储蓄所(编号,名称,地址,人数,所属城市)借贷(帐户,借贷类型,金额,日期)
定义主码、外码、和人数、余额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题目十: 利用sql建立仓库信息数据库,并定义以下基本表: 仓库(编号,保管员编号,面积)
保管员(编号,姓名,年龄,电话、月薪)商品(编号,品名,仓库编号、数量,单价)定义主码、外码、和年龄、面积的取值范围。在三个表中输入若干记录,注意如果输入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记录系统有何反应。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数据库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45-01
引言
在数据库中由于数据库技术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材来进行教学,以致于学生普遍出现学不精、学不透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现象带来的问题,为此在实践教学中做出了详细的教学改革方针。
1.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应用的开发。而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工作原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不断积累来掌握相应的管理手段及使用方面的技能和技巧。在数据库方面的传统教学中,教学主要以数据库原理为核心内容,在应用实践方面却很少涉及,只学习原理缺乏实践会使得教学过程抽象没有直观性,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深入的理解上课所学习的原理知识。为此,我们应大力加强数据库的应用实践,努力做到原理与应用实践并重,消除重原理轻实践的现象。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在于结合学生及课程的特点来因材施教,其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教学中将传统的以教授知識及知识的掌握为主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全方面培养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原理知识,也要给实践教学留出大半部分时间与空间。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征加强实验的操作演示,只有实验做的多了,应用实践能力也就会有所提升了,在扎实做好验证性实验后,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中做到全面发展。
3.教学改革
3.1结合案例教学
在理论教学当中应当适合穿插实践教学,在大多数的理论教学中尽量结合案例教学,以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也让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结合案例教学也会让感兴趣的学生想要动手做实验,对于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来涉及的范围会比较广,因此选用的案例必须具有实用性,代表性。
3.2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已经摈弃了传统的讲台教学,改用多媒体教学,为了更好的利用到媒体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给学生展示教学,教师也可将应用实践操作录制成视频结合自己的课件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应用实践操作,同时也减少了老师重复指导的工作量。为了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可根本学生的个人特点查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料、案例等,以此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3教师的个人提升
在高校里面大多数老师并没有教学改革的观念,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材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改革方面对教师的能力更是有很大的要求,而且大多数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比实践教学更有经验,所以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应用实践教学能力,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今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其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这样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结合实际应用实践进行教学,有了理论和实际的实践操作,学生也可以在毕业后更快的投入于工作中去。
4.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课程中急需要完成的。教学改革涉及的方面也很多,结合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手段更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对教学改革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无论它涉及了哪方面都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去完成这项改革,只有认真完成了才能达到预想中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思远,夏英.适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数据库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8):108-112.
[2]华进.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 福建电脑, 2013, 29(12):51-52.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7
一、实验体系与实验内容的改革
1.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 实验教学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也不够重视, 安排实验内容也大都是为了理论教学需要, 实验也大都是经典的、验证性的以及演示性的, 很少有实验是设计性和综合性的, 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相关理论。实验过程也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指导、师范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相关步骤和程序进行的, 这也导致了学生无法系统的掌握知识。学生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 这也给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力发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不高, 积极性较差, 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 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 必须从教师到学生真正全面的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将其作为学校质量衡量的重要指标。将实验教学看成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很强的课程, 不能将其看成理论课的配角, 因此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2.分层递进的实验体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实验体系采用分层递进的模型, 设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 分为理解、掌握、应用、综合、设计与创新五个层次, 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 通过典型的实验训练进一步掌握基本技术和原理, 能够应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知识,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了综合性、设计与创新型的实验,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实验课程增加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实验,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于应用系统的开发实践, 教师一般给出一些具体题目, 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通讯录管理系统等学生比较熟悉的题目。同时, 教师要给出系统的基本要求, 如要求学生完成用户名和口令、数据的输入、增加、删除、查询、输出等基本功能, 开发的界面风格简洁明了, 数据操作方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 在至少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也可以增加一些功能, 最终开发出一个完整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这样不仅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初步掌握了数据库设计技术和开发应用系统的方法步骤,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实验内容和课时的设置。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 本课程共设计了10个实验, 其中7个基础实验, 2个综合实验, 1个设计与创新型的实验。基本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创建、数据库查询操作、数据维护、数据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存储过程和触发器、通过ODBC的访问数据库、VC++数据库应用编程等内容。一般情况下课内设置16学时, 其中实验1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 实验7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在课外加时完成。实验课分班进行, 每个实验班30人左右, 配备一名实验指导教师。
二、自编实验指导书, 使实验内容不断更新
数据库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相应地, 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为此, 我们自编上机实验指导书, 对每个实验清楚地给出实验目的、内容、要求、步骤或方法和实验原理、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实验内容, 每个实验之后还给出了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 彻底改变了以往实验课程缺乏或没有实验指导书, 学生对每次实验的目的、内容、要求、实验原理等不清楚, 上机实验时对着教材上的例子过一下的局面。近年来, 我们为数据库课程不同层次的教学编写实验指导书4本, 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的主角, 在实验过程中不但需要动手还需要动脑, 要求学生实验课之前必须进行预习, 了解每个实验的过程和标准。教师应该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提问, 通过提问不但能够提醒学生实验的难点和重点, 让学生了解可能会出错的地方, 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若是发现有学生没有预习, 不能够让其进行实验。实验时, 教师应该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首先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 然后得出应该怎么去解决。教师绝对不能手把手的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 并进行一定的指导, 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 并做好实验记录, 在评价学生实验成绩时, 需要参考实验记录。
四、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完善考试考核办法
通过实验教学考核, 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 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做好实验课前预习, 提高实验效果。实验课前, 要求学生进行预习, 能够全面的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步骤。预习绝对不能是走过场, 教师必须督促学生的预习, 并要求其撰写预习报告。坚持课前预习, 能够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实验过程中针对性较强、动手快, 思维较清晰,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严格把好实验报告关。实验课后教师应及时对实验课进行总结, 对实验中存在普通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实验课上没有完成的或存在问题的实验, 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数据库课的实验学时一般在18学时左右, 要求教师至少收实验报告4次, 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和验收。即使实验结果不理想, 只要是学生自己做的, 都应予以肯定, 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 加以解决。若发现有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行为, 当以零分计, 并加以严厉批评教育, 并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3.加强实验考核, 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结束后, 要进行实验考核, 客观地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 使学生重视实验课, 端正实验态度, 踏踏实实地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根据本门课程的总学时和实验学时的比例, 一般占总成绩的30%。另外, 各级领导也应重视和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与控制, 采取集中检查、抽查、评估等多种形式, 了解实验教学情况, 并做到奖罚分明, 这样对实验教学工作肯定会有很大促进。
五、实施效果
近年来, 通过对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 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编程开发能力比以往明显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学生能够参加与数据库有关的校内外科研活动, 而且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总之, 重视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的质量也会有明显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社会新形势的挑战, 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观念的更新, 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化, 推动实验教学方法和技术创新更好的进行, 培养出更多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
摘要:本文从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教材、实验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阐述了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与探索。通过这些改革, 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强调了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8
1《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数据库原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实验》课程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1]。目前很多高校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数据库原理实验》课时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往往在实验课上还没有完全理解理论知识,达到动手实践的水平时,课程时间已经结束;《数据库原理实验》课程多年来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计划相对固化,教学模式脱离工程实际,另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大增,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课堂统一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所有同学,使得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学习无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师生比严重不达标,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的工作强度高,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积极性;在大班教学环境下,现有的考核方式很难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成绩往往存在不合理的情况[2]。
2 翻转课堂概述和翻转课堂解决上述问题的潜质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就是将过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模式进行了“颠倒”或“翻转”,变成了“学生课前先对知识进行学习,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或实验)”[3]。翻转课堂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4]。有些学生由于生病,无法按时前来上课,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校离家太远而花费了过多时间在乘坐校车上。这样导致有些学生缺课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去录制PPT演示文稿和教师实时讲解的音频,然后再把这种带有实时讲解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学生下载或播放),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进行补课[5]。由此,诞生了翻转课堂的形式。
这种新的模式兴起以后,对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进行了颠倒,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在多个学校、多门学科上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6]。
实验教学是高校在新时代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对理论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深化。《数据库原理实验》作为计算机各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实验理解数据库基本原理,解决现实数据管理问题,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7]。在《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解决实验课时不足问题。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者宿舍以及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学习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完成实验等。有效的解决了现今高校的实验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翻转课堂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PPT讲解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也可以及时更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学习,可以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水平不同的差异、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3)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引入翻转课堂,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帮助下,可以有效的辅助教师完成统计等工作,另外,翻转课堂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的完成了知识的吸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的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适度引导,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4)考核方式更加人性化。
引入翻转课堂,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可以自动统计学生们的学习时间、作业得分等,考核方式也由原来的关注学生的考勤率转变为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成绩评定更为合理、更加有效也更人性化。
3 建立基于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以往《数据库原理实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学生往往仅仅只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即开始实验课程的学习,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通过翻转课堂的引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教学视频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进行检测等。翻转课堂给予同学们更多的自由时间,从理论上可以解决《数据库原理实验》课时较少、学习效果欠佳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尝试以下的流程来实现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准备
实验课前,教师需要提前安排好课程计划,确定好教学目标,将知识点细化,分别录制相关的视频,然后将视频、PPT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2)实验资源学习
实验课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个人电脑或实验机房自主观看视频学习,在此学习过程中,可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他多种社交工具等与团队成员进行协作学习;实验课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视频资源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到问题讨论区寻求问题的答案。
(3)课堂实验任务评测
实验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供同学们完成,通过同学们的实际完成情况了解其学习情况。如果学生表现优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则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完成课后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有效的完成任务,则可针对性的要求其继续完成资料的学习,并及时给与难点解答,直至完成任务,达到学习效果。
(4)完成课后作业
学生通过课下学习视频等实验资源和课堂实验任务评测环节达到教师指定的要求后,可以继续在课上或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提升教学效果。
4 翻转课堂在我校实现的关键问题
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外预习教学资源,课内与老师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课外教学资源安排
课外的教学资源安排主要包括视频录制长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使用等。
(1)视频的录制。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时间是学生学习的主流时间,而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视频是学生用于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源,目前一般采用录屏软件和DV并行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教学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20分钟视频。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学生对于此时间段的视频接受程度更高。除了时长以外,知识点的划分、讲解、视频的视觉效果、讲课老师的语音、语调等各个方面都影响学生对视频内容的学习效果,这需要主讲老师有较高的讲解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
(2)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校已建设有完全开放使用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利用翻转课堂理念的同时,引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以便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视频、布置作业、提出要求、发布问题讨论等,如图1所示,学生可以在任何可以连接因特网的环境下登录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来学习视频、完成作业、提交作业。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另外,还有专门的讨论区供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和同学都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的看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等。
2)课堂时间教学活动的组织利用
课堂时间教学活动的组织利用主要关系到如何在课堂时间让学生达到一种质的飞跃。目前很多研究将精力多集中于视频的录制、安排等,忽略了翻转课堂中更加重要的环节,即课堂时间的安排,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自主学习知识点以后,课堂上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是检验一门课程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对视频等资料的学习进行检测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要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给予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的空间。由于传统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听教,课堂上要求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在学习初期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彻底改变沉寂的课堂气氛。另外,即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教师有效的安排好、引导好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3)课程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生收获好的学习效果,二是教师需要给学生客观地评定成绩。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成绩,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翻转课堂引入以后,课程评价重点要考查的是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本课程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团队集体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学生根据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取知识的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价,提交个人评价报告及得分;每个团队,根据各位同学不同的分工,按照完成情况的等级依次给团队所有同学评分,由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完成;教师的评分依据有:网络教学平台的记录,包含在线学习时长、讨论区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如图2 所示),以及课堂表现等。每个人的总评成绩是由个人评价、团队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综合得出。
5 结束语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上机实验,教学改革
1 独立学院的定义
独立学院,也可称之为独立二级学院,是指利用社会资金,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以民办机制进行运作和管理,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进行独立管理并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的产物,其开设的专业很多都是具有旺盛就业需求的热门应用型专业。
2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针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高考考分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因此就综合素质而言,确实略微逊色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如下一些特点:
(1)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在课堂上听课也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在课堂上和任课教师的互动也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
(2)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更加有畏难情绪。而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更加感兴趣。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作业抄袭的情况也更为突出。
(4)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相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经常出现一个宿舍的几位同学在一门课程同时不及格的情况。
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针,显然需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制订,而且肯定需要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针有所区别。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针,尤其是理工类人才培养方针应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热门行业人才的需求。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并且能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熟练地进行数据管理。
4 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任课教师往往沿用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选用的教材也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所使用的一样。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仍然更加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具体的数据库应用介绍得很少,上机实验教学学时也偏少。部分学生由于畏惧某些较难的理论知识,而大大降低了对本课程的兴趣。
(2)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上机实验教学更感兴趣,但由于理论知识学习得不够扎实和到位,导致在上机实验教学中,很多在教室里讲授过的知识相当于还要再讲一遍,浪费了宝贵的上机时间。
(3)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上机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任课教师的依赖心理,例如写SQL语句进行查询,尤其是较难的查询,总是希望老师能够直接给出语句的基本框架,而不愿意自主思考和探索。
(4)由于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普遍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一般也不会单独设立上机考试,因此对学生缺乏约束,上机实验的完成质量,对期末考评的影响很小,从而也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5)上机实验教学相比理论教学,显得不够科学规范,而且也不指定上机实验教材,很多时候用一些自编的讲义,随意性相对比较大。
5 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重新设计上机实验的具体内容
针对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所有知识点,也就是把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本身也看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不是将其视为理论课程的“附属环节”,把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按照核心概念层、基础理论层、应用理论层、实用技术层等层次模型建立上机实验教学体系,并确定每个层次中各知识点的认知层次。例如对于SQL查询,其核心概念层就是SQL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基础理论层就是select语句的基本格式及其相应的子句,应用理论层就是各种具体的查询方法: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实用技术层就是构造具体查询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一些实用技巧。
根据以上梳理的知识点,重新设计上机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内容组织上,比以往更加强调与“数据库设计”的衔接,使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验的训练,强化对数据库设计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6 对上机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于上机实验教学环节,同样需要探索其教学方法的问题,这一点在以往的上机实验教学中很少考虑到。在以往的上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单纯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加干预,很多学生根本就做不出来;如果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自己根本不思考,又成了“填鸭式”教学。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初步探索和尝试合理地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启发式、交互式和情景式等教学法,比如说进行SQL查询时设置“填空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查询思路,根据已有的提示将查询语句填充完整;设置“改错题”,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将查询语句中的错误改正;设置“一题多解”,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实现查询。
7 对上机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
(1)每次的上机实验报告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完成并提交,上机实验结束后立即提交至任课教师的邮箱中或者FTP文件夹中。
(2)增加单独的上机实验考试,考虑到阅卷的方便,目前考题是以SQL查询题目为主。这方面其实是需要克服不少困难的,比如考试机房的安排,相邻学生的考题应有所区别,除了任课教师外还需要增加其他的监考人员等。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还打算降低期末笔试考试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争取能够降低至60%,单独将上机考试考核成绩设置为20%,其它平时成绩占20%,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8 上机实验教材和教案的规范化
本次教学改革还初步尝试将上机实验教材进一步规范化,按照能够公开出版的教材要求进行撰写,另外还初步尝试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撰写规范化的教案。当然以上这两个方面还需要今后日益完善。
9 教学改革反馈情况(见表1)
1 0 结束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具有相当强的应用实践性。在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实施上机实验教学时,一定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中的知识点,并且采取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情况,希望能够对该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程晨.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2(21):21-21.
[3]王钟庄,邓伦丹,吴赟婷.独立学院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54-155.
[4]王云,李丛.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126-126.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1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专业和大多数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和动手性都很强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实验, 不仅可以提高对本课程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对计算机内部原理和某些芯片的工作流程将会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 为学习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 发现以往的微机原理实验大多是基于各功能芯片设计的孤立实验, 学生只是掌握了各种芯片的使用方法, 而对各功能芯片在一个实际应用系统中的作用理解不深刻。并且, 一直以来微机原理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验证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这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基于单个功能芯片的实验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独立设计软硬件能力和全局观念。针对这一状况, 设计了基于微机原理实验箱的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综合运用了ADC0809、DAC0832、8253定时器、8255并行接口、七段LED (发光二极管) 等功能芯片, 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功能,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提高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设计应用能力。
1总体设计
1.1设计内容
采用查询法将ADC0809通道0外接0~ 5 V电压, 转换成数字量后, 送DAC0832输出, 用示波器或三用表检测;同时在七段LED数码管上, 以小数点后2位 (几十毫伏) 的精度, 显示其模拟电压的十进制值;在74LS373输出的LED上, 以一定的要求点亮LED。调整电位器, 用示波器观察DAC0832、七段LED数值以及LED的变化。
1.2设计要求
a) 时钟信号:ADC0809 的CLK 脉冲由定时器8253的OUT0提供。
b) EOC信号:采用74LS245检测ADC0809转换是否结束。
c) 8位LED:采用74LS373驱动8位LED管, 使其按要求点亮, 指示当前采样值的范围。
8位LED亮度变化如下:若电压值小于0.5 V, 则最低位 (D0) LED灯亮, 若电压值大于4.5 V, 则最高位 (D7) LED灯亮, 若电压值在0.5 V ~ 4.5 V, 则8位LED由低向高变亮。
d) 具备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用并行口8255的外接小键盘控制程序的运行, 若按下B键时, 开始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若主键盘有键按下, 则停止运行, 等待8255小键盘输入;当键值是E时, 返回DOS, 键值是B时, 再次数据采集, 其他键则等待。
2硬件设计
由于采用了PC机和微机原理实验箱, 硬件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利用微机原理实验箱上的8255并行口、ADC0809、DAC0832、七段LED单元、8253定时/计数器、74LS245输入接口、74LS373输出接口、电位器等单元电路, 经一定的组合后构成了数据采集系统, 硬件电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3软件设计
本设计通过软件编程, 实现A/D转换器ADC0809对0号输入通道IN0进行0~5 V直流电压的采样, 并将IN0采样获得的值转换成十进制后, 在七段LED上显示;CPU 根据IN0的值, 使8位LED根据设定的要求, 指示相应的电压范围。
3.1设计思想
数据采集系统分成5个功能模块, 分别是键盘扫描模块、A/D和D/A转换模块、BC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和8位LED驱动模块。
1) 键盘扫描模块
键盘扫描模块利用8255并行口单元芯片, 采用行反转法或者行扫描法均可实现。
2) A/D转换和D/A转换模块
采用查询方式实现A/D转换, 在ADC0809的0号通道 IN0启动后, 程序不断地检查74LS245的 IN0位, 直到其为高电平, 就读取ADC0809的IN0的值并保存。此数字量分成两部分输出:一部分送给DAC0832输出, 供示波器或三用表检查;另一部分将此数字量转换成十进制数后, 分别送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存储单元保存, 以供七段LED显示时调用。
3) BCD转换模块
BCD转换模块较简单, 只需将IN0的数字量分别除以51, 其商存入个位存储单元;余数乘以十, 再除以51, 其商存入十分位存储单元;余数再乘以十, 除以51, 若余数大于25, 则商加1, 小于25则舍去, 这样就达到四舍五入的精度, 再把商存入百分位存储单元, 以供显示时调用。
4) LED显示模块
LED显示模块比较简单, 可参考实验8255并行口中的显示模块或自编, 应注意的是在显示个位时, 要加上小数点的显示, 这可以在查表获取个位段码后, 再加上80H来实现, 注意每一位显示后要有适当的延迟时间。
5) 8位LED驱动模块
8位LED驱动模块可通过某个设定的门限值, 将IN0的数字量与其比较, 确定其指示的范围, 在大于4.5 V和小于0.5 V时, 驱动处理比较简单;在4.5 V与0.5 V之间时, 需考虑如何按要求来驱动8位LED。
3.2主要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
整个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8253、8255等芯片的控制字根据定义即可确定, 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根据图2重点列出A/D转换、BCD转换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这3个功能模块的程序清单如下:
1) A/D转换模块
LL1:MOV DX, ADIN0 ; ADIN0为ADC0809通道0的地址
OUT DX, AL ; 启动0809转换
LL2:MOV DX, DICS ; DICS为74LS245通道0的地址
IN AL, DX;
TEST AL, 1; 查询EOC=1
JZ LL2; EOC≠1则继续查询
MOV DX, ADIN0;
IN AL, DX ; 转换结果读入AL中
2) BCD转换模块
BCD1:MOV AH, 00H;
MOV BL, 33H ; 33H为1V电压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字量
DIV BL;
MOV A, AL; A中存放的是个位
MOV AL, AH;
MOV AH, 00H ;
MOV CL, 0AH;
MUL CL;
DIV BL;
MOV B, AL; B中存放的是十分位MOV AL, AH
MOV AH, 00H;
MUL CL;
DIV BL;
CMP AH, 19H ; AH>0.5V?
JB BCD2 ;
INC AL;
BCD2:MOV C, AL ; C中存放的是百分位
3) 数码管显示模块 (仅列出用最低位的数码管显示电压值的个位的程序段)
MOV AL, A;
MOV AH, 00H;
LEA BX, DCTBL; DCTBL中存放的是数码管的段码表
MOV SI, AX ;
MOV AL, [BX+SI];
ADD AL, 80H ; 80H对应于小数点的段码
MOV DX, SEGCS ; SEGCS为数码管段码的片选地址
OUT DX, AL;
MOV DX, BITCS ; BITCS为数码管位码的片选地址
MOV AL, 01H ; 选择最低位的数码管显示电压值的个位
OUT DX, AL;
CALL DELAY;
4结束语
该数据采集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箱的硬件资源, 是一个综合性的微机原理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微机硬件的感性认识, 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实现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这一类型的综合性实验是微机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摘要:以16位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箱为基础, 设计了一个实现数据采集功能的综合实验。该实验综合运用ADC0809、DAC0832、8253定时器、8255并行接口、七段LED (发光二极管) 等功能芯片, 加深了学生对各功能芯片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关键词:微机原理,实验箱,数据采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宁.80X86/Pentium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2]冉彦中, 杨可扬.用8255设计LED显示器接口实验[J].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2008 (13) :89-90.
数据库原理实验 篇11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Teaching Research of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Zhang Yan,Mao Lijun
(Xi’an Peihua University,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Xi'an71006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atabase technology penetration by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to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features,combined with each specialized i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goal,the purpose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oints from the databas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and cultivate the talen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atabase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Databas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Application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大学计算机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课程,已经从计算机专业渗透到了非计算机专业,现已成为财会等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针对当前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否很好地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转化为实际应用,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能力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学习目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技术能力。我校开设数据库课程的主要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和非计算机专业(财会、电子商务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教学中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数据库软件进行教学,如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中增加了数据库技术的概念;数据库的设计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采用SQL Server和Oracle系统,结合综合实训的教学法要求学生涉及开发一个具体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非计算机专业则相应地降低教学难度,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建立和查询;熟练操作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采用Access系统。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但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不能自如地应用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也很难适应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针对目前的数据库教学现状,从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解决数据库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也是比较牢固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实例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概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入知识点,这个方法固然好,但是却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个方法更显得苍白无力。实例教学法就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举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学习完今天的内容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学生就会围绕着这个教学任务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学生等到老师讲完了,才回过神来,才知道今天老师想讲什么内容,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这一节时,我首先将一个已经建立好关系的数据库打开,并对这个数据库进行一些相关的操作,告诉学生建立关系的目的和好处是什么,通过演示,学生很快的明白了:数据表之间必须有关系;有几种可能的关系;有了关系对数据表的访问和管理将变的非常方便。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听课非常认真,上机实践时不断提问,甚至一些学生还问到了下节课的知识点。由此可见,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效果当然也非常好。
(二)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即通过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据库的教学中,此方法常用于上机实验课的教学。
好的任务可以巩固知识,锻炼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数据库的教学中,首先,利用第一节课讲完所有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上机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都会碰到一些问题,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的知识点,他就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完成上机作业。如果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知识点,甚至还能作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互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教师讲课为主并辅助学生上台讲课和学生自己讲评的教学方式,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讨论教学内容。我在讲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时常用此方法,比如,在讲“如何使用数据表”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先预习书本上的内容。上课时,指定几个同学上台来讲,然后让其他的同学来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缺点。最后,我再讲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成主动去讲,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归纳总结法
知识都是相通的,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应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经常地总结前后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介绍数据库软件时,有一些菜单和界面和学生学习过的其它软件是类似的,我就注意经常给学生提示有一些菜单或者功能是他们以前学过的,并对他们的用法进行总结,对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巩固了以前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归纳总结法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不断地归纳总结自己讲过的知识,也应鼓励学生多归纳总结自己学过的知识。
(五)综合实训的教学法
在课程内容教学完成后,应该给学生留一部分实训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本门课程所学的知识点开发一个实例,使学生明白在实训中应该做什么,也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本着以选题为主线,结合选题,采用精讲,重点讲解在上机实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完成本选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和知识面进行拓宽和加深。在实训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辅导、提示作用,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综合实训内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收集资料:在实训前,学生可以根据实训题目,通过查阅书籍或互联网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做充分的准备。
(2)选题实施:在实训中,学生自己或结组共同完成选题,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及团队协作能力。
(3)选题检验:通过上机实训,完成选题后,将完成的选题上交教师,从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三、教学的几个要点
好的教学方法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还应该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改、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包括制定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关键点与模糊点等内容。使之适合当前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符合实际需求。让学生的学习变的更明确。在数据库教学中应该注意围绕着以下几点进行:
(一)根据实际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
(1)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写出系统需求说明书,主要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各类数据的统计表格、系统功能结构图和必要的说明。
(2)进行概念结构设计,画出E-R图。
(3)设计数据库中的表,在表之间建立关系。
(4)进行系统的优化分析。
对于简单的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及使用其它语言编程时所要访问的数据库及网络的后台数据库,数据库的设计至此就可以了。
(二)进行数据库的开发
(1)根据系统的功能结构图,进行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制作相关的查询、窗体、报表等。
(2)设计开发主窗体或切换面板,将各功能模块联系起来。
(3)设计制作菜单: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开发菜单,将菜单项链接到相关的窗体上,或制作系统各窗体通用的菜单。
(三)数据库的安全
(1)为数据库设置密码。
(2)设置用户级安全密码。
通过围绕这三部分进行教学,并对不同的知识点从了解、掌握和应用三个方面去要求学生,强调易出错的模糊点和重要的关键点,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总之,我們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新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传授学生知识改为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彤,王良.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6,2
[2]刘金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数据库原理的思路改革 篇12
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现在所面临的竞争激烈, 本科以上院校相应专业人才辈出, 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自行培训的人员也冲击着就业市场, 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在当今社会, 各行各业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库技术。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在整个课程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人结合对该课程多年教学的切身体会, 探讨一些可提高数据库教学水平的教学改进思路。
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材为主, 教学组织按照“理论→演示→练习”这样的过程进行。学生主动性不足, 学习兴趣难以培养。
教师主要利用幻灯片展示方式授课,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1.2 实训内容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实用性
设计的各个实训内容多为缺乏相关性的小实训, 这样学生进行实训时难以培养系统化设计的思想, 难以将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应用到系统开发中;或者实训用的内容过于陈旧, 学生完成的作品不可能投入实际使用, 学生只是为学习而学习, 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笔试, 老师主要依据期末笔试成绩最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 只靠考前突击记忆书本知识, 并不注重提高实际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能力, 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突显数据库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无法体现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 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始终无法提高。
2 教学改进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 本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一些教学改进思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1 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对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博天人才网等专业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和几十个与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和网站开发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分析, 让学生对市场人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数据库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让在淘宝等工作的往届学生现身说法, 让学生知道数据库在一些知名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让学生正确认识数据库技术的价值, 明确学习目标。
2.1.2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往届学生以往的一些作品, 使学生树立起学好该课程的坚定信心。有好的学习榜样, 学生学习的信心会倍增。让学生之间平时作品也互相展示和讨论, 经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从而学习积极性更高。
2.1.3 及时解决问题
疑难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哪怕学生遇到小的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问题就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学生就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处处碰壁, 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丧失学习信心。因此, 要重视及时辅导答疑, 这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关键。
采取以上措施后, 学生们觉得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有用, 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2.2 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2.2.1 运用项目化教学
传统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一般的授课思路是:先讲基本理论, 再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最后学生练习, 而练习的内容多为一个个孤立的小实训, 学生课内完成。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主动思考不足, 对知识点间的关系认识不深, 难以综合运用。而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从数据库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到运行的过程, 适宜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 根据项目开发要求, 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子项目,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去, 通过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来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授课思路是“子项目案例→理论→应用”。通过分析子项目案例, 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理解后再扩展应用。例如在学生学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的时候, 先讲述一个案例, 在数据库设计不好的情况下系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异常情况, 引起学生的思考, 接着向学生展示设计不好的关系, 让学生一起探讨, 发现其中包含的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等问题, 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解决, 自然过渡到函数依赖、范式等理论学习, 之后再总结拓展。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在项目的设计上应考虑基于实际应用的项目, 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应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切实做好, 工作量也要适中, 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采用项目教学, 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探究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联系, 学生可以将课程所学到的知识与系统开发实践相结合, 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项目的完成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一个项目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项目实施前, 组长由教师指定, 组长的角色很关键, 一般挑选基础较好且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而组长再组建自己的团队。在组长的带领下, 每个项目小组根据选定的具体课题, 展开用户需求分析, 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进行成员任务分配。
2.2.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及时解决非常重要。但教师最好不是直接帮其解决, 而是引导其自行解决或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例如, 让学生使用微软MSDN在线帮助文档, 可自行查阅不会使用的函数等;通过搜索引擎, 学生可以检索信息;使用CSDN等专业论坛, 学生也可学到或解决不少问题。有时也可以采取把学生存在的问题演示给全部学生, 让他们来思考并解决。经过训练,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2.2.3 加强基于协作学习的课程教学
协作化的教学模式可根据课程和评价体系, 多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协作能力。前面所述设置的项目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 学生可按兴趣特长自愿结成项目小组, 提前让学生了解协作化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阐明互助协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小组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项目实施中, 通过组长的示范带头作用, 带动整个项目小组的学习氛围。通过模拟实际产品开发流程, 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共同讨论, 学会思考与倾听别人的意见, 交流沟通并解决问题, 培养团队整体责任意识。项目完成后, 团队要归纳总结, 学会提炼成果, 撰写项目报告, 并参加答辩。经过训练,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明显提高。
2.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立体化互动式教学平台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 大量的课程内容应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搭建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 能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将各种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 让课堂延伸到课外。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 学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大量的学习内容, 使教材向超文本形式演变, 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性, 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本课程方面相关的最新理论资料和实践成果。利用网络交流工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协作, 跟进学生对教学的反馈,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解决。
2.3 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原则是: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 注重考核学生的过程学习, 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实效, 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上注重开放、灵活, 开卷闭卷相结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对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要求, 其中有不少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 基本概念要清晰, 所以传统的笔试考试还是需要的, 只是所占的比例加以调整为40%, 其他60%则重点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和项目的参与程度。考核成绩评分公式为:期末考试*40%+过程考核*30%+项目完成情况*30%, 其中, 过程考核包括平时实训练习、讨论学习、问题回答、考勤等, 而项目完成情况包括项目成果及项目答辩, 另外, 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 比如项目组组长, 考评时会根据其个人实际表现和组员评价给予一定的加分。这种考核方式在重视理论基础的同时, 更突出了项目实践的重要性, 能更加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3 结语
通过开展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工程素养,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学习比较扎实, 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大大提高,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 深受学生的欢迎。
摘要: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如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实训内容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实用性、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 提出一些可提高数据库教学水平的思路, 主要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通过开展对该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数据库,项目化教学,协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1)
[2]王珊, 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孙浩军, 孙梅, 熊智.计算机专业基于课程群的EIP-CDIO项目设计[J].计算机教育, 2010 (11)
【数据库原理实验】推荐阅读: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例文(含数据处理)05-11
数据库原理的思路改革08-27
数据库原理课程论文07-27
数据处理原理05-21
数据库实验三08-23
数据库上机实验8实验报告05-13
实验报告数据库应用10-20
数据库实验课08-08
数据库8实验报告07-29
大型数据库实验报告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