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精选12篇)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1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生态理论
从历史上看, 资本主义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曾描述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70年代,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用一段相似的话描述了资本主义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从来没有一个文明, 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 可以摧毁一个城市, 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 整个空间可以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 挖得大地满目疮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 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直接危及民众生存权利, 引发了市民为主体, 以保护生态平衡、人们正当权益为基本内容的“绿色运动”。这场运动聚集了各种政治倾向的党派和个人, 参与者大多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正诞生于这一过程, 并伴随绿色运动的发展而逐步成熟。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生态学、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 本文将从生态危机的角度对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生态危机的范围是全球性的。
资本主义将其生产逻辑扩大到全球, 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 但同时引发了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 演变成全球生态危机。
(二) 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义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市场的不断扩张从根本上与生态合理性的要求不相容, 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乔治拉比卡指出,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生态危机。
(三) 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法在于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
安德烈高兹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要求生产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 使发展从属于社会文化目标及个人的自由发展, 铲除全球生态危机的经济政治根源。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转变发展观念, 保护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良好的生态基础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保护生态基础不等于不生产或零增长, 生态社会主义有句格言:不再是“摆脱劳动”而是“解放劳动”[3], 实现“稳态增长”。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 保护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但始终属于工具性范畴, 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把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自觉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资源环境利用的地域公平和代际公平。
2.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贯穿于生产过程中, 提高生态效率, 减少环境风险, 实现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用“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循环流程,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 实现最佳生产、最少废弃,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加强道德建设, 倡导绿色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环境。
1.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克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大力提倡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引导形成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 实现社会成员的和谐相处, 形成和谐社会的良好文化环境。
2.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
做到教育先行, 在各级院校开设更多的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的课程,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国民环境道德素质,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 调节需求取向, 鼓励适度消费, 实现向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1. 调节需求取向。
努力践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创建新的生活方式。借鉴生态社会主义要求, 扩大人的自主活动的领域, 增加人的自我实现可能性, 逐步地把作为手段的劳动变成目的本身的劳动, 使从事劳动的人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4]。
2. 鼓励适度消费, 厉行勤俭节约。
生态社会主义倡导以获得基本需要为标准的适度消费。无节制的高消费增加了物质、能量消耗, 既有害于自然生态, 也有损于健康。因此, 必须破除不良消费观,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 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56页[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56页
[2]〔美〕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 第175-176页[2]〔美〕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 第175-176页
[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第63页[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第63页
[4]陈学明.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6) [4]陈学明.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6)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2
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
重。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做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树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持久战,他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参与。
首先,作为国家的领导层,我们的干部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
再者,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
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另外,我们应提倡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最后,我们应当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不仅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共同合作。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新型社会公民 篇3
《孟子·尽心上·忘势》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则习惯先“达”后“穷”,并将“兼善”改为“兼济”,即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二者意思相差并不大,无论是“兼善”天下还是“兼济”天下,都代表着一种普世的精神和情怀,是悠悠读书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宏远抱负。而眼下处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拥有传统儒士这样“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的知识分子情怀便显得尤为重要。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置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明同等地位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生态文明在社会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需要有这样一种顺应时势的新型公民,并由这样的新型公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期。周国文先生的《生态公民论》就是对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涌现出“生态公民”这一新型公民所展开,这与开篇提到的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美好情怀不谋而合。一个颇具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绝不仅仅限于提高自身,他一定会将自身与其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将“天下”放入心中,这样的公民不仅会通过“修身”达到自身体内环境的和谐,同样会自觉地将自己与外界环境通过某种作用方式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外部和谐,这样的新型社会公民便是生态公民。
所谓生态公民,根据本书的定义,便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发生紧密联系的存在着,是人造物世界中一个亲近自然的能动主体,生态公民并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感觉主义者,而是一个关切自然的整体主义者,他积极履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之善,并保持人类生存与自然健全相和谐的生态理性。生态公民是以往政治公民、经济公民和文化公民的延伸和提高。政治公民、经济公民和文化公民都将社会公民的范围限制在人类社会之内,并未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相连接,而生态公民突破这一限制,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了一起,并将保护自然、改善受损的生态环境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才能得到确实的保障。试想倘若人类置身于一个水源污浊、空气混沌、生态资源匮乏的环境中,首先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都无法保障,没有了强健的体魄,又何谈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文化繁荣,所以说,生态公民群体的出现、壮大,之于后工业文明、科技信息化新时代意义尤为突出。
“生态公民”同时也是一个关于代际公平的观点。人类是经过代代相传繁衍至今的,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我们对于外界环境的所作所为而导致的不利影响,不会因为人类的过分强大而随着时间消散,人类的子孙后代并没有能力同时也无法弥补前人对于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害。生态公民的出现是满足代际公平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后代和我们可以享受同样优质的环境资源。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将普通的社会公民演化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公民,这样的公民不仅关注自己当下与环境的和谐,也关注未来的后人可以同样享受到优质的环境。生态公民关注自然、关注后代未来的发展,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所稀缺的,因为长期的工业化发展,全球大多数人类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功利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尽管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是“经济人”而不是“社会人”,因而人会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在工业化的弊病日益呈现的今天,也已经到了一个“经济人”不得不开始转向“社会人”的时期了,生态公民就是这样具有自觉自愿意识并愿意付诸行动的“社会人”。
该书认为,生态公民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生命之道,那么怎么看待生态公民所蕴含的包容性呢?我认为,生态公民中所蕴含的包容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由人作为媒介将人与自然相互沟通,并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因为人本身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高级动物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具有意识,人类可以通过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生态公民就是尽量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改变过去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的角色,反之主动地将自然环境也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像对待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那样对待自然,将自然看作一个与人类具有共通性同时也具有很大差异性的个体,尊重这样的差异性,顺应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也是生态公民所必需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包容性,一种不再将自然看作比自身低等的、而将其看作与自身平等的主体,以礼待之。
作为生态公民这一社会新型公民而言,他们对自然对生命都是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对于他们所处的居住环境,不再用过去“侵略式”亦或是“掠夺式”的形式改变自然,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采用渐进性的方式去有所作为,所谓“低碳经济”便是如此,人改变过去高耗能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节能,开始减排,开始做对环境有益的事情,因为生态公民本身已经具有了超出一般社会公民较好的责任意识,他们开始寻求改善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方法,并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乃至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的活动中去。
周国文先生认为,自然界最普遍的生态规律便是多元包容、开放循环,前面提到生态公民是一个蕴含包容性的生命之道,这与自然界最普遍的生态规律也是不谋而合的,这愈加体现出了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对于生态公民的渴望和诉求。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仅仅是自觉保护环境那么简单的事情吗?这都是需要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的最大标志不在于它的物质文明有多么发达,而在于促成这样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背后的精神文明有多繁荣,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是它生长繁衍的导向,生态公民便是一个物质与精神文明并重的社会的产物,甚至于这样的社会的物质文明已经非常发达,精神文明在政治上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政治家们十分重视对公民思想的培养。特别是在我国十八大以来强调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背景下,生态公民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应运而生的。
生态公民所牵动也是全球化的环境治理的思想。毕竟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是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是流动的,一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会由于生态系统的流动性而影响别国。比如,就碳排放而言,工业化越发达的地区排放量越多,同样的,这些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能力也应当越高,技术也应当越先进。所以为了全人类及其人类子孙后代的福祉着想,这些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就理应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更多责任,自觉减少碳排量,帮助发展落后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当下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环境治理应拒绝“闭门造车”,而应当开放并兼容,全球化的协同治理应该是未来环境治理遵循的基本思路,我们应当广开言路,鼓励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不仅需要本国、本地区内部的公民的团结一致,也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协作。环境问题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性问题,生态公民作为世界环境中一个重要要素,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的来说,生态公民也是为了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而不断努力的,它的概念看似抽象,但是细细深究却别有一番滋味。人总是要为拥有至少一种的理想和信念而活,生态公民所信仰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而延续整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现世环境,它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一定会有不少人偏离方向,但是,只要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坚持,看似寂静荒凉的宇宙一定会被这些努力的微光所照亮,直至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贾桂君,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对推进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科学把握和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作为一个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对此, 人们的理解并不统一,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其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这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 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 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 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 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
其三, 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生态文明, 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物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条件, 心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物态、生态平衡, 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人们心态健康、和谐、平衡的文明社会。
其四,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文明, 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建设之中, 强调一个“合”字, 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种环境与经济的真正融合才是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 强调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达到的文明程度, 是指人类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为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 囊括了物质、精神、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不仅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是全方位的和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做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的, 它把人与社会看做自然的一部分, 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
1. 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生态农村
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是农村全面发展的持续维持, 生态文明建设切合了农村发展的全面性要求, 对农村发展也有着全面的要求, 其中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而构建生态农村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农村的基础条件差, 这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也极大地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长期以来在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 导致农村地区环境设施欠缺和基础设施破旧老化, 既影响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使农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 也限制生态文明建设, 使生态文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生活的被动处境, 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基础条件和环境状况,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已施加了沉重的环境压力, 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状况受到极大的破坏, 这与农村落后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生态的不当利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 只有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 才能使发展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得到释放, 使其稳定运行, 进而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序的支持。
生态农村是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而出现的概念, 其实质是在村域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集成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创建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 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建立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内涵局限于农业生态系统内部, 侧重于农业生产。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生态农村是环境优美的农村, 其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农村。
2. 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走循环经济之路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就要转变旧的观念, 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 确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前提。
我国多数乡镇企业的设备都比较落后, 产品技术层次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 发展乡镇企业就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 走循环经济之路, 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 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农业循环经济以经济活动生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资源化的资源利用方式, 在遏制农业污染、促进和谐农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 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有效之路。
3.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的精神
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 倡导“绿色消费”
首先, 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办农业知识补习班, 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指导。还要着力培养和建立“三支队伍”, 即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 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
其次, 在农村地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遏制近年来在农村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 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最后, 搞好环保宣传工作。基层政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向农民宣传环保知识, 在农村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4. 改革发展体制, 健全生态文明的发展机制, 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健全的发展机制的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也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其特定要求, 它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文明, 更是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的普适性文明。只有健全了社会发展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就是在制度文明中对生态文明作出有效的肯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加速期, 发展机制还不健全, 还没有专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构成, 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还不完备, 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体现农村和谐发展的积极效应。
1. 突出整合效应
“所谓整合, 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使各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农村的“四个多样化”趋势在增强。同时, 随着城乡交流频繁和城乡互动增多, 农村生活的“异质化”也在增强。建构生态文明就需要提高农村建设的环境意识, 把不同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基础的农民协调统一起来共同建设新农村。也只有借助于社会整合, 协调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的关系, 才能增强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也才能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社会联系网络, 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2. 突出创新效应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 在现代科技的推进下, 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但是, 透过“人的心理学”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文明并不是完美的文明, 而是一种“畸形”的文明, 突出的表现是:这种文明模式不能摆脱文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 也不能摆脱“城市优于农村”的思想假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把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积极利用生态资源, 努力促进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新的思路, 需要通过创新, 需要通过农村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激发广大农民的创新精神, 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进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环保、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推进农村逐步摆脱落后、向着文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 2004, (3) .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9) .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 2006, (8) .
[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 2004, (3) .
[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安东尼·奥勒姆著.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7]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9]杨学峰.生态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想载体[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
[10]朱芳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5
周琰2012200335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许多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气候问题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并且对我们的人身健康、生活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世界生态被破坏的大背景中,中国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生态危机。由于中国具有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特点,生态问题会给各地区的人们造成更大的危害,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0年云南的旱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2年4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给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小春减产已成定局,大春作物难以下播,河道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直接损失突破172亿元。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可见,灾难的发生并不是突然来临,而是长时间对气象造成的破坏积累而成。近几年,类似旱灾这样的灾难我国屡有发生,比如像频繁的地震、流感的蔓延,雾霾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天灾,人为因素不可避免。正是人们大肆进行砍伐,河流水资源污染等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可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比不可少,而且也必将成为以后国家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一、 生态文明概述
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宗旨,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它提倡人类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达到可持续发展。它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体现了自然生态的文化要求,倡导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是人类进步的需要,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体现。
二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在生态文明中遵循的是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原则,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要节约自然资源,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相结合。
三是体现了自身利益与自然地共享。生态文明体现的是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能满足这一代人的需求又满足下一代人的需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志。
2.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是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的:
首先,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条件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说人类服从于自然,亦或者是自然服从于人类,而这是相互依存的。
其次,它是文明的新形式。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农业文化看作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
再次,它具有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形态的,它是体现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它融入了人类的经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具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工业化废水、废气大量排放,排污系统压力过大(2)城市化建设大量侵占农业用地,任意砍伐森林,绿色植被覆盖率降低。(3)不法分子对珍贵动植物的捕杀,导致自然界生物链的失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念上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不惜破坏环境来追求经济利益,将保护环境意识抛之脑后,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其次是力度的问题,有不少搞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只是在片面的追求面子工程,并没有将其深化,致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名无实。再次是衔接的问题,表现在一任领导一个样,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一个系统,缺乏衔接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1.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
我们这里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是指1978年以前“大跃进”时代,那时候的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并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2.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的20余年里,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国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这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行,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可持续发展时期。
3.科学发展观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十八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福祉,必须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建设生态文明。从科学发展观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科学发展观的时期。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具有鲜明的特征的: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它强调了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环境,努力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坏境相协调;其次,在实践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道路,提倡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觉性,追求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消费模式的全面推进;再次,目标的设定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人民的利益与环境的协调。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首先,提高思想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思想决定高度,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明是造福子孙、利国利民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重视经济请示环境、重视眼前轻视长远、重视利益轻视民生”的观念,应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放在首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宣传和教育,动员和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其次,加大生态资金的投入。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虽然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达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需加大投资力度和研究深度,努力研发治理环境的新型技术,降低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历史证明以消耗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是行不通的,是没有活路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发展集约型经济模式。
五、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体现,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在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刘熙瑞;刘金程;系统变革与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内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宋许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丛横;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并以独立篇章系统的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又进一步的提醒我们要关注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1.1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其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1.2 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他们共同的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在自然生活中认识理解改造自然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调控力量, 肯定了只有发展生产力, 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含着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他提出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 原则是“消耗最小化”, “合乎本性”, 这是一种认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思维模式。劳动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 通过劳动, 人和自然达到了统一。“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对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实现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 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 生产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 人类为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发展, 无休止地扩大再生产, 资本在运作中不断加大负面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键是明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建立合理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必须取代资本主义,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也就是才能展现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综上,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对于当代社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他的观点对我们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2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由于人们热衷于追逐经济效益和对金钱的盲目崇拜, 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依次被打破, 以破坏环境来换取所谓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处处可见。在中国, 这一现象更加突出。我国的环境形势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虽然土地广袤、幅员辽阔, 国土总面积达到约960万平方千米, 但是可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当前,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虽然自从实施《土地管理法》以来, 耕地减少速度趋缓, 但总体上仍然表现为减少趋势。
有多种原因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 其中尤以建筑占地最为严重, 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 由于整村迁移导致出现了荒村现象, 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中荒”现象, 看似村子面积扩大了, 但村中间的老宅都荒置了。以上这些现象也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其次基础建设占地, 如铁路、高速公路等。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 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2.2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5.9%。尤为严重的是, 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 虽然政府积极实施了相关政策, 但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在我国西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现象甚为突出, 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 自然环境的恶劣, 如缺水, 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 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继而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 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过度的人类活动时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之一。
2.3 森林资源不仅缺乏而且急剧减少
据统计,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全世界位居第120位, 同时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由此可见, 我国森林资源是极度缺乏的, 这种极度缺乏森林资源的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一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 另一方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与此同时, 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2.4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大量的物种面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我国是不仅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淡水资源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 若按人均计,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造成以上问题突出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主要是自然的原因与人为的原因, 从地理分布来讲, 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 东部南部占有面积大, 而西部北部占有面积少, 由此导致有些地区洪灾严重, 有些地区干旱半干旱。从人为的原因来看, 我国人民的自我珍惜用水, 借阅用水意识不强, 水资源浪费问题突出。而与此同时造成大量物种灭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自然方面是生存环境的恶化, 而人为方面却是人类的过度的开发与非法捕杀等。
2.5 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人口素质低, 同时各种污染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 截止2013年底, 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亿6000万, 并且每年人口净增长达730多万。中国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2010年, 文盲率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4.08%, 2011年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6.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种污染层出不穷, 其中, 尤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大肆发展第二产业, 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 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之一。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由于国土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同时在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 更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同时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国土空间布局, 也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包括: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首先促进国家级重点经济带均衡发展;其次加快多式多通道联动建设;第三, 积极培育经济带上新的增长点;第四, 强化国家级经地带与区域性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城市群:首先, 积极开展城市群发展规划试点;其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三, 努力推进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第四, 支持和鼓励城市群内部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首先, 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其次, 加强经济区发展规划;第三, 把经济区作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第四,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其次,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第三, 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第四,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有重点、有选择的培育增长极:首先, 释放边境城市发展潜力;其次, 培育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第三, 鼓励陆海统筹。
第二,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节约资源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同时也是关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一要牢固树立全民节约资源理念。二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同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三是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仅是人类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仅要加大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综合治理, 政府更应该加快水利建设, 不断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比如地震、火灾。坚持以预防为主同时综合治理。强化群众的健康环保意识。良好的制度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要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 同时预设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 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保护制度。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宣传教育, 以增强全民节约、环保以及生态意识, 营造和谐的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 2013, (01) .
[3]邓春芝, 仲晓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当代, 2013, (01) .
[4]刘克稳, 刘峰江.深刻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1) .
[5]邓玲, 严明金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N].光明日报, 2013-01-23.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8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很多次地提出, 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要建设好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如果想要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 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生态文明的基本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方面。生态文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而且生态文明有着很基本的含义。而其中的含义大概包括了生态制度方面的文明、生态意识方面的文明与生态行为方面的文明三个阶段内容。
文明对于生态制度而言, 就是一种能让人们主观准确地对待生态方面问题的一种十分先进的制度, 这项制度包括了生态的制度和法规。生态意识的文明就是一种非常进步的观念形态, 而这种形态就是要告诉人们应当妥善面对生态方面的问题, 这种形态包含了进步的生态方面意识与进步的生态方面道德以及能完全地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的生态准则。其中, 需要稍加强调的是完善并不断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关联的法律环境, 较为着重地显示了法律中生态技术是怎样实现作用的。在一定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和人类在生产生活不断实践活动中推动生态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的活动就叫做生态文明的行为。这其中包括了生产清洁、环保产业、经济循环、建设绿化和所有含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活动以及对应的管理活动, 这些同时也包括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在多个层次上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 和大家认为的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 寻找节约型资源、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的一个过程。生态文明方面的建立不仅仅包括了人们在生态方面的问题上的那些对于之前来说进步的、积极的思想理念, 并且还包括了对生态的认识在我们当代的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范畴内的开拓。
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 在经济的方面上。
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层面的意思有一个前提就是指所有的由经济带动的活动都是密切需要和人类与自然互相和谐的。它主要有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和一些其他的经济活动相对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产业化。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展循环型经济体系是一种要求。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如果要满足我们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在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 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的这种消费方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要大力度开发和推广替代以及整治污染和循环再利用相关的先进技术方法, 去开展清洁的能源与可再生利用的能源, 如果能树立起较为科学化合理化的生态能源可循环使用的相关理念, 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生态能源在使用中的有用功效。我们应该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 努力做好节约资源、努力向友好型环境社会发展。过于老旧的生产方法就是一种过于物质化的生产进而忽略了要尽可能保护我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法。我们应该全力去变更这种不合适的生产生活方法, 那就需要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方面的深入教育, 教导人们来变换老旧的生产生活理念, 让这种生产生活方法被我们所铭记, 让人们使用清洁能源, 尽量去减少生产污染成为每个人、每个企业、甚至是整个社会自觉的思想和发自内心的行动。
(二) 在政治方面上。
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党和政府需要重视的一个生态问题。要把解决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生态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理念。所以这就需要每个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发展观。我们需要把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看待, 对于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们也要建立十分强大的发展观以及生态观。作为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打好设施基础和政治保障的措施,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社会保障。加强建设生态法治, 因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强大与全力建立法治化国家行程的提速,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则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大的效果了。我们要发动群众积极的人, 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应该学会使用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报告和指控。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主体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该确保群众知情权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可以真正赋予权力监督权力的实施, 让人们可以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体验和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 鼓励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三) 在文化方面上。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方面即是以帮助我们创新生态环境的所有思绪、想法、组织和筹备行为方法为代表的所有文化活动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良好且正确的生态文化意识。人和自然相互和谐共同发展的文化被称为生态文化, 同时会产生许多良性结果。例如:发展生态道德教育, 就可让人们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并且与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人作坚决斗争。同时, 我们可以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生态道德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绿色家园、防止环境污染、绿化美丽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所谓生态文化, 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论述了一种抛弃了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通过遵从尊重自然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使得文化具有生态建设的意义。发展开来就是, 由生态伦理方面文化、生态哲学方面文化、生态科技方面文化、生态教育方面文化等多个方面构成了生态文化大体结构。
(四) 在社会层面上。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要求我们重视并加强社会事业的建设, 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可以持续不断地革新。为达成目标, 我们需要做到:一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树立起一种社会风气, 此风气应该以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学习方法为导向。并且, 需要我们改变“人居”生活环境, 因为人们的身与心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直接相关。想要改变我们“人居”的生活环境, 那就需要同时注重城市与农村, 二者兼顾。所谓城市建设即大致包含了在城市里面建设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态社区”。尽全力去满足城市里的居民对于居住环境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想要加强生态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做的。如果是农村, 在实践“生态示范区”的同时, 着重发展“绿色居住区”, 从而实现人口循环良性发展。继而继续发扬及实现优生优育的理念, 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教育, 使原本的人口负担转换为人力资源上的长处。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渐渐变成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利的一种生活生产方法。提倡消费时勤俭节约, 放弃“一次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摆阔, 拒绝自私享乐等消费行为。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 尽可能杜绝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以及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摘要:生态文明就是我们人类在开展物质化文明的过程中所不断改善和全力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其内涵上还是在如今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拓展和建设上都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参考文献
[1]麻然花.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建设层面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2]陈江昊.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解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3]张国兴, 祝晓光.加强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主导地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2009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9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形象写照。我国农村在工业转移和农业开发双重作用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严重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1.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约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
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近几年来,由于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禽畜粪便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3. 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方法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在播种时采用农药拌种,提高了植物自身农药的残留量从而影响了植物的质量;植物生长期进行大水漫灌,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改变了土壤的正常结构;农业生产残留物不合理处理,如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人畜居住混杂,造成生活环境空气污浊,蚊虫大量繁衍,加速了病原传播,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另外,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四)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以上这些情况,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要求相矛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观念,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二、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们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一次升华,是党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理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强化环境危机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
当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长期以来,农村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观念时常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价值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建立起它们相互依存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它们不是相互矛盾、不可兼得,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既有利于广大农村发展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途径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
1. 长期坚持的原则。
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重大的历史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模式,开拓现代文明的里程碑。而一种新的文明观念、文明方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保护环境,整治污染,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2. 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才有办法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能从国家的意志、发展规划变成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行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 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的原则。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作为国家,要推动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培育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决策层应当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系统地实施从价值观念到发展方式再到法律、制度建设的系统建设工程;作为普通农民要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途径
1.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尽管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农村的环境问题似乎并没有获得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监管基本处于盲区和半盲区状态,既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环保常识教育与宣传。因此,要在农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首先要改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要改变社会制度中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和规范,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机制。
2. 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
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万万不可急功近利,只图眼前。招商引资的项目与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相悖的项目,决不允许上马;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的项目,要坚决取缔。当乱砍滥伐屡禁不止的时候,当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该关不关的时候,当污染源造成巨大危害的时候,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和措施,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3. 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帮助广大村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的状况,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让农民看得懂,易接受。这就要组织有关专家专门编写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系列读物。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农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
4.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要注意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让幼儿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从小学会关注身边的种种生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只有生态文明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冲破落后观念的束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才能形成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当前,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黄禄星,黄国勤.农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经济,2008,(1).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10
一、生态文明科学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加强生态建设,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 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在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陷入一个误区, 人与自然不再和谐共处, 而是建立了以人类为中心, 以人类统治自然的“反自然”的社会。在传统的工业文明的价值导向下,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与提高, 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征服和统治, 却忽视了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野蛮征服, 总会受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和惩罚。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取, 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却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污染和损害。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关系, 是人与人关系存在发展的基础。要完善这个基础,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就不能只“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只有正确改造自然,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该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者相互作用, 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 就是人类在追求自身幸福、舒适生活的同时,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我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 没有优势的生态文明, 人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丧失了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与理想危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体现了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自然条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 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选择一条既保持经济增长, 又能保证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 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基础
生态是和谐之本, 发展是和谐之基。能否把握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矛盾, 这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先进的水平也离不开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即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它内在地包含于和谐社会之中。人类产生于自然, 发展于自然, 如果没有人类适宜的生态环境, 和谐社会就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无法得以生存和发展。历史上, 曾经拥有璀璨文明的楼兰古国、古巴比伦等王国衰亡的根本原因都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导致他们最终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近年来, 我国因政府处理环境污染不力而导致的所谓绿色冲突频繁发生, 而因污染引起的民事、行政诉讼也在快速增长。各级政府投入巨资治理污染, 耗费了大量发展资金, 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 不仅成为本级财政的沉重包袱, 更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 生态是否文明, 决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很可能继之引起整个社会关系的失调。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危害, 不仅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 而是从根本上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进而深刻地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才能保证其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坚实的自然基础。
2.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资源作保障, 一旦社会发展和资源供应矛盾突出, 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因缺乏资源支持而成为无米之炊。资源短缺是我们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匮乏, 人均占有水平低。耕地面积人均占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石油占世界总量的1.8%, 天然气占0.7%……由于人口数量庞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 近30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前所未有持续高增长的是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由于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使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据统计, 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 德国和法国的7.7倍, 日本的11.5倍。可见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当程度上是以过度份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 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3今天, 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面临严峻形势, 突出表现为人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量有毒物质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 不仅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 更出现了酸雨污染、气候变异等问题, 这些矛盾已经并正在深刻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巨大的障碍。
因此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走节约资源的经济建设模式, 加强环境保护, 通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
三、以生态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1. 加强生态教育, 更新消费观念, 倡导绿色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大力培育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的欲望无穷, 而自然的可承受力却有限, 为克服二者的矛盾, 必须引导人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 努力避免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 抵制互相攀比以浪费为荣的不良风气, 转变生活伦理, 鼓励人们崇尚自然, 节约资源, 追求健康、文明、舒适的生活方式。同时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的绿色消费模式, 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 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而推进社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节能环保的国民经济体系
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潜力最大的是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 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 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推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 坚决控制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国民经济体系, 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 仍生活在安全优美的环境之中, 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 必然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必须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理性的生态文明为基础, 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而且事关社会主义
对当前架上雕塑创作的反思
雷军良 (河南省郑州师专美术系助教硕士450000)
摘要:当前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形式使许多美术作品都从传统封闭的状态中走向了多元开放的融合, 其中架上雕塑艺术的创作, 也在彰显不拘一格的魅力。但在很多雕塑展览中却显现出了作品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许多基本问题。本文从当前架上雕塑艺术创作的角度, 结合展览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 对创作中如何处理雕塑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提出了个人的所思, 所悟。对于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对认清雕塑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并使当前的创作能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架上雕塑;形式美感;文学性;和谐结合
forms of many art works a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losed state toward the
of the work has revealed the content and format of many of the basic
with the exhibition of the problems of reflection on the creat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of sculptures made personal thoughts for this long conversation the question of timely reflection
artistic creation and to be able to present crea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在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 雕塑始终都以不可替代的样式而存在, 各个历史时期的雕塑作品都在以不同的时代特征展示着人们对真, 善, 美的追求。20世纪末21世纪伊始, 在“西风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艺术碰撞中, 雕塑艺术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包括架上雕塑在内的许多艺术创作都受到了新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审美观念和创作思想的不断更新变化, 给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各种艺术样式异彩纷呈, 应有尽有, 尤其是年轻朋友的创作更体现着新时代的潮流和前卫的思想, 扮演着艺术创作中“弄潮儿”的角色, 作品反映着他们对身边环境和当代文化艺术的思考, 展示了一种暂新的艺术气息和风貌。然而, 在许多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雕塑作品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基本的问题,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雕塑创作的规律和原则, 在对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后, 认为这种关系应为首先雕塑作品形式要具有悦目性特点是首要条件, 其次雕塑作品内容要有对真善美追求的侧重是重点方向, 再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内在的关联性是雕塑创作中始终如一贯穿的主线。
一、形式的悦目性是架上雕塑的第一要素
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体, 虽然在新时代, 有新文明, 新思想, 新科技和新工艺等方面的不断更新, 雕塑艺术的样式风格和内涵思想均在以一种宽松的姿态绽放异彩, 但这些作品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能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 同时展现着现代人的文明和时代美感, 能引领人们畅游于新形式, 新思想的愉悦的三维视觉艺术世界当中。在这个自由创作的时代里,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拥有着随意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雕塑创作的边缘化, “泛雕塑”、“非雕塑”化现象的出现, 但这种自主性和“无标准”的雕塑创作自由也造成了一些不健康的艺术现象的发生, 使雕塑的创作已没有了合理而明确的定义和界定, 这种随意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使本该具有真, 善, 美的高雅艺术气
和谐社会的全局。息的作品趋于庸俗化, 甚至变为丑恶, 丑陋和丑化的作品形象, 在历届高校毕业生作品展中呈现较多。这些雕塑作品对于形式奇特, 色彩鲜艳, 材料新颖的新生代的追求和探索, 产生了一些耳目一新的作品形式, 但这种孤立的对形式的探索方向却偏离了视觉美感的轨迹。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不堪入目的新, 怪的形式只能使人们吃惊而不会吸引观者对作品发生更大的兴趣。现在的某些作品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就在形式搞怪上下功夫, 刻意的标新立异, 钱绍武先生称其为“怪叫一声”的现象, 这种形式的创作思想在目前的创作中屡见不鲜, 它不是按照艺术的规律进行的艺术活动, 必须拨正这种创作倾向, 以艺术内涵表达的需要为基点进行具有悦目性艺术形式的探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在雕塑作品的欣赏中, 需要有优美的形式作为第一要素才能在作者和观赏者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有新的思想观念, 却没有动人悦目的艺术形式, 就没有引领读者和你深入交流的保障。雕塑作品正是由于有了悦目性和冲击力的形式才会夺取观者的目光, 带领人们进一步品读作品的内涵, 因此, 雕塑艺术的形式美感在个作品中具有首要的, 第一位的价值。
对于架上雕塑创作来说同其他艺术一样, 创作的灵感来自由材料和形式美引发的顿悟, 或是对生活, 人生以及心理深层的触动而产生。一件优秀的作品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手法形成的物质形式, 它依附于对精神内涵的表达和诉说, 这种表达则需要以形式美为载体。无论是材料、色彩, 还是工艺、技法等都是构成作品形式的有力要素, 从这些角度深入地进行实践和探索才能产生有意义和价值的艺术样式, 同时这些艺术形式就自然地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
因此, 重视艺术形式美感是基本前提, 雕塑的形式美感是作品和欣赏者沟通的第一要素, 没有悦目的形式就没有吸引读者品读作品的叩门石, 也称不上符合视觉艺术形态范畴的美术作品。因此, 使作品具有悦目性的形式是构成优秀架上雕塑作品的基石。
二、内容的文学性是架上雕塑的核心
艺术是精神层面的表达。雕塑艺术的创作是由对宇宙, 人生, 对自然, 生活有所感悟之后寻求的形式寄托的一种创造行为, 也可能是因为某种具有美感的形式偶遇后对作者视觉和心灵的碰撞而产生的。在艺术作品中, 无论思想和文化上存在多么大的不同, 地域的差距上有多么大的差别, 却都可以是在对自己的认识、见解、情绪和感受的基础上寻求到的一种不同的形式观照。形式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赏者会在美的形式的吸引力下去品味作品内涵, 但印象能否深刻长久最终却要取决于作品内容的深度和格调的高低对读者的影响, 也就是作品所反映思想内容的程度。雕塑作品之所以需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是因为无论何种材料和形式一旦脱离了丰富的内容, 形式就会显得乏力和无趣, 作品就不具备感人的生命力。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内容虽然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体悟, 对历史和现实的再认识, 但在对于历史题材和内容的重新品鉴, 认知和升华中, 还要以一种认真的, 严肃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形成闪现着感性和理性结合光芒的智慧结晶, 这样创作出的雕塑作品自然不会是流于单纯的符号表现, 更不会是丑化, 恶搞和调侃的丑陋形式。那些对整个社会状况, 个体生存状态的诉说都可以使作品体现出感性唯美和理性哲思的精神含义, 甚至文学性都可以作为作品境界的一种审美诉求。有了这样的深刻思想和耐人品味的哲思意境, 作品才会光彩夺目, 才能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在作品和心灵之间产生更高层次的情感和理性的碰撞, 启迪心智。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是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 它要求人类在追求自身幸福、舒适生活的同时,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展。注重生态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3-38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1人民出版社1995:38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72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11
关键词:风险社会;生态文件;新闻媒体;媒体角度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94-01
一、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支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在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愈渐严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缓解当前风险社会中环境中的主要方式。但其建设过程是循序渐进,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并不是仅仅依靠某方面的力量便可以完成。新闻媒体具有广泛传播性和舆论引导性,能够积极推动生态环保知识的传播和环保价值观的建设,对风险社会中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积极良好的意义。所以,新闻媒体应重视自己在其中的意义,并是从自身的角度去帮助建设生态文明。
二、新闻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度优势
(一)促进推动生态知识的传播与宣传。新闻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了解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现代的新闻媒体也已经发展到能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新闻传播。正是这一特性,让新闻媒体成为传播生态知识的主体。如果新闻媒体能够及时、全面、充分并准确的传播生态知识,报道当前我国生态环境[1]。就能让国民对生态环境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足够的生态环保知识,进而帮助建设生态文明。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对于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新闻媒体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面事迹进行宣传,帮助环保价值观念的建设与传播;也可以及时曝光一些负面的信息,让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了解并监督。新闻媒体是一个窗口,能够将群众的压力加诸到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或个人身上,进而达到震慑作用[2]。如柴静的《穹顶之下》就曝光了一些仍在违规经营的厂家,以半记录片的方式详细阐述他们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并在最好告诉观看者,环保是能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的,只要每个人都及时行驶自己的监督权力,就能够帮助环保迈进一大步。这话同样适用于新闻媒体,在面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新闻媒体要勇于发声,及时发声,才能有效控制并消除破坏行为。
(三)具备与生态风险的沟通能力。新闻媒体能及时跟进生态风险事件,帮助人们及时的了解事件动态,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为。同时新闻媒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给予相关部分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引导社会各界共同采取行动,控制生态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恶化。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生态风险事件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沟通和参与。新闻媒体在此充当了一个很好的媒介,方便各界人士及时沟通并及时了解事态的进程发展。
三、有效塑造新闻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方式
(一)积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新闻媒体得先确保自己具备足够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积极地对生态风险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才能敏感的察觉到生态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帮助公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及综合素质,了解生态风险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报道[3]。否则很容易在报道时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
(二)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数据库。生态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从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一件生态风险事件的发生一定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累及发生的。如当前雾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雾霾的产生不仅化工厂不按照规定标准排放废气,也有城市建筑建设时产生的大量粉尘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但在雾霾形成之前,谁也没有关注到这些点,如果一味的追究化工厂的责任,是远远不够的。新闻媒体要建立有一个完善的生态文明数据库,一是为了在进行相关报道或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时,能够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一是帮助共组及时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得当生态风险事件发生才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三)建立有效的生态传播机制。现代信息传播途径多样,且缺乏足够的审核机制,致使一些谣言得到大肆地宣传,影响生态文明知识的正常传播。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大大削落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新闻媒体得意识到这一情况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生态知识传播机制。与有影响力的网站合作,提升自己在网络传媒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制定有效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的报道,逐步提升自身在公众宣传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四)注重提升生态传播的技巧。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要保证传播的效果,注重传播的技巧。在报道生态新闻时,要注意保证新闻应有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果的生态新闻报道能够不仅帮助生态风险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理,还能够帮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进而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果生态新闻一旦报道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危机,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阻碍。
(五)构建有效的沟通体系。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新闻媒体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接触公众,了解公众的想法,才能有效的引导公众舆论和看法,帮助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当前社会,公众已经非常重视自己的知情权与批评权。在发布生态新闻及传播相关信息时,新闻媒体要及时的与公众沟通,尽可能的回答公众的问题,公开必要的相关新闻,帮助公众更好的了解整个事情的真实情况。同时,虚心的接受公众所提出的意见,积极的引导并发挥公众的力量,让公众尽可能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四、结论
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新闻媒体更像是一个媒介,将真实的情况反映给公众知晓,并及时传达公众的态度和意见。新闻媒体坚持自身的角度,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厉国刚.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的角色[J].新闻界,2014,07:17-20.
[2]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4:42-46+95-96.
[3]薛国林,张艳丽.绿色传播:大众传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担当[J].新闻实践,2013,07:4-7.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篇12
1. 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 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 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 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 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 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 而是“绿色”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 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 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改善生存环境。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 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 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 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 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 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主观方面的, 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 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 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 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 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 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 [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 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 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 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 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 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 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 措施
4.1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 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 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 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 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 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 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 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法律制度, 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 违法成本过低, 处罚力度不强,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 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 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 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 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 利用大众传媒, 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 新时期下,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贯彻生态文明观, 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 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变革合理生产关系, 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 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 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 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 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 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 放眼古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 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 2008 (1) .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 2013 (1)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120, 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推荐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0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07-27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10
建设文明生态06-13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09-01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05-15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12-15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家园11-16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