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环境业绩

2024-09-28

“两型社会”环境业绩(共4篇)

“两型社会”环境业绩 篇1

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据统计, 2003年至2007年5年期间GDP每年都以大于10%的增长速度发展;2007年至2012年期间, 增长速度稍有减缓, 平均增速为9.26%, 中国逐渐迈向经济大国的行列。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 自然生态破环和环境污染却愈演愈烈, 为此付出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代价也在急剧透支, 不堪重负的环境正在对人民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警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融入发展主基调, 用生态文明理念托起“美丽中国”。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必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 亟需企业凭借十八大把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基调的契机, 吸纳国内外环境业绩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构建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

一、“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内涵的新界定

企业环境业绩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单元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取得的成效, 是其力图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益活动成效, 是企业为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所釆取的经营策略和行为方式做出的努力, 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两型”环境业绩。

企业在进行环境业绩评价时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对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为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而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业绩和环境质量业绩进行评价。即从资源节约的意义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采取促进资源节约的业绩;从环境保护的意义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小污染化, 包括环境治理的投资、清洁生产的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置和节能减排等环境友好类活动产生的财务和环境业绩;从经济效益的提高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产生的财务和环境质量业绩。

二、“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0年1月,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的“年度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排行榜中, 中国的排名下降至第121位。环境业绩评价在中国开展缓慢最主要的还是我国在环境业绩评价研究视角中存在一定的“盲区”,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相关资料的引进, 少有将国外的经验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研究成果, 忽视了我国经济效益大于环境效益、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等一系列国情, 所以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与理论期望相距甚远。本文把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融入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大背景, 从绿色环境行为、绿色财务活动和绿色经营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两型社会”建设下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

1. 企业绿色环境行为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企业绿色行为评价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制定积极的环境战略和企业实行积极的环境管理。对环境和资源管理行为的长期计划以及与企业其他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定位, 构成企业的环境战略。企业环境管理包括绿色环境制造和绿色环境营销两大方面。

2. 企业绿色财务活动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四大类, 这四类活动也都会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企业的环保资金的来源, 环保设备的投入, 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以及利润的分配都与企业的四大财务活动息息相关。因此, 本文绿色财务活动层面对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将从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四大活动出发, 把环境活动所带来的变化纳入企业财务活动中。根据财务活动中环保情况的表现, 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层面上企业的环境业绩。

3. 企业绿色经营效益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绿色经营效益层面对环境业绩的评价就是从企业产出角度来看采取环境活动为企业带来了多大的效益。本文将从绿色环境经济效益、绿色社会效益和“两型”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

根据以上分析, 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三、研究小结

作为一种探索和研究, 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的内涵、企业的环境行为、经营效益和财务活动角度出发, 初步建立了企业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雾霾天气频发、水污染触目惊心、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 自然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痛。本文顺应中国经济环境国情, 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出发点, 从绿色环境行为、绿色财务活动、绿色经营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对企业环境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以期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环境业绩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两型社会”环境业绩,企业环境业绩评价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2]周曙东.企业环境行为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

[3]宋秩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

[4]贾妍妍.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4) :74一76

[5]宋海晨.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

[6]赵丽丽, 李秀莲.开辟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新视角[J].大连民族学院2010 (9)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执法研究 篇2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的配置

当前,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 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环境执法实践中, 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职能相互交叉, 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环境执法工作, 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环境监管工作如此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 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 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 而无利可图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 互相扯皮、推诿, 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执法主体的过多, 执法权力过于分散, 这就导致环境执法的混乱, 直接影响了环境依法行政。

2、环境立法有缺陷, 对环保部门授权有限

首先是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上注重了对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则着墨不多, 这一点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而《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关于30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与其他单行法之间也有冲突。此外, 近几年来相继出台或修改了一大批环境法律法规, 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却未出台或作相应修改。这些情况本身造成了环境执法障碍, 妨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进行。其次是环境执法的内容有缺陷。现行立法中的某些规定过于笼统, 原则性规定过多, 具体操作性差, 难以落实, 行政手段多, 经济手段少, 法律手段不硬, 处罚过轻。此外, 配套立法进展缓慢, 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方面法规迟迟难以出台, 环保类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光污染问题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最后, 《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 执法手段不充分, 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 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对于环境纠纷, 环保部门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环保部门只有罚款权, 无停业、关闭权, 有些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某些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干预执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建设, 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促使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宁愿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角度出发, 抛弃了中央再三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地经济的原则, 执着地坚持“重经济, 轻环保”, “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 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 执法实践中往往受到来自地方保护的行政干预, 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4、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不适应需要

环境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环境执法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法律法规,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执法现场发现和处理问题。近年来, 环保机构尤其是某些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把关不严, 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低和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了环保执法队伍。这些人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或随心所欲, 或依个人利益关系处理问题, 或相互推诿, 使执法不当或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是有发生, 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执法态度不够端正, 作风简单粗暴, 更有个别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大办人情案, 搞权钱交易, 影响极坏。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保工作, 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领导为主。二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局长、副局长, 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 上级政府环保局协助管理。三是在经费管理方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在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下, 环保局长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指导的关系。在环保局官员的提升、环保部门主管的任命、工作人员的办工场所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都有决定权, 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怪圈中, 地方环保部门官员的任何治污行为, 变得毫无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同时, 地方政府也得益于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就有动力避免执行污染税的征收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不会欢迎过于严厉的污染税征收措施, 而正是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着地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升迁和其他收入。除非地方环保部门得到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许可, 否则地方环保部门的如何环保整治行为都无异于自戕自举, 这真实地反映出了现实中环保治理到了地方便束手无策的根源。

2.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执法监督机制存在欠缺:第一, 缺乏事前监督机制, 目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引起环境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前不重视, 事后往往措手不及。仅靠环境执法事后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执法理念的偏差。第二, 监督机制单一化。我国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的制约, 行政相对方成为制约的唯一客体,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这就不利于环境行政主体与环境相对方的有效沟通, 往往造成企业与执法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效果。第三, 社会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且制定了一些措施使公众在环境执法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但要继续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多部门联动, 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 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

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 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从全国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看, 许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 地方政府并没有受到追究, 环保部门却成为责任追究对象;一些环境监管部门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或不作为, 严重损害了环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降低了地方环境执法的效率, 也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3.法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 影响了执法力度。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 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某区环保局对某化工厂超标排污罚款10万元, 调查取证花了20万元, 起诉后为现场勘验和保全证据, 执法成本上升到60万元, 出现倒挂现象。区领导提出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 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 操作性差, 难落实。对于关停措施, 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三是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 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 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 不抓落实, 应付检查。四是强制手段少, 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 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容易造成执行难。

4.环境监察能力方面原因

一是环境监察队伍缺乏主体资格, 没有法律授权, 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也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全国2.5万环境监察人员要对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量更大。三是执法能力差。全国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仅1.3辆, 300多个县没有执法机构, 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 更没有取证设备。四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 仍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 促使加强环境执法,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 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 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措施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也应是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质量提升的推进期。对株洲市来说, 由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火力发电等为主导产业, 能源消耗量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处于空白。进行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 还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以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目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充分认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数量意识

树立量化管理的观念,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环境问题量大面广, 要突出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重大问题去监督去解决。在近几年全国环保采取专项行动中, 挂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的方式, 就是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抓落实。

2、效率意识

树立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理念, 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重访的信息案件、媒体曝光案件要迅速办理反馈结果, 不等、不推、不拖。效率和速度既是环保部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又是代表环保部门的形象问题。

3、质量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办理环境案件必须一抓到底, 讲求质量和标准, 诚然, 污染反弹、反复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特点, 但执法监督要到位, 不能应付了事或只解决眼前问题。

4、责任意识

要履行保护环境法定职责, 现实中个别执法人员和基层环保局长不敢执法、不严格执法, 怕影响经济发展, 甚至站在污染企业的立场上袒护企业、保护污染。因此必须强化起环境执法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二)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落实“四项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拒绝行政干预问题

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紧紧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问题,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一些省市制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办法》, 就党委、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提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措施,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环保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多年,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第一, 在内容上突出各项环境执法和执法程序, 把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之中, 在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责任制的任务、目标、时限、责任等各项要求。注重执法程序, 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内容、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第二, 在形式上突出对环保部门的考核。建立一条对环保部门工作的独立考核机制。环保系统考核指标系统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 附以其他工作, 将会积极推动环保部门的定位和依法履责。

3、强化环境执法稽查和督办

针对基层不作为和管理不力及执法中存在的推委、拖延、应付现象, 强化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 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 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 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侧重, 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 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本地区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环境信访被动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和诫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环境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4、建立“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把环境执法由政府对企业单向管理的“一元结构”转变为执法机关、公众、企业组成的“三元结构”, 建立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污染企业自觉守法、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 是环境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探索。一是强化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开辟各种渠道, 公布环境信息, 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人士的作用。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 完成“环境保护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的建设和联网, 实行有奖举报, 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使公众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借鉴日本“公害防止管理者制度”的经验, 在企业内设立环保监督员, 对企业原材料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建立对执法机关的报告制度。要重点解决环保监督员的素质和资质保障、激励和惩罚机制、职责和义务, 实现双重监督。试点取得经验后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强制实施。

(三)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提高“四个能力”

1、环境管理协调能力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干好这项事业, 必须整体推进, 在强化上下功夫, 做好协调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对上协调, 打通“主干线”。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决策部署, 层层抓好自身工作, 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令行禁止, 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之势。其次要强化横向协调, 消除“分水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进往来, 沟通信息, 密切配合, 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联动, 形成联合推进的态势。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 成立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小组, 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分析、通报处理此类案件。第三, 要强化系统协调, 编织“同心结”。环境部门肩负着共同使命, 务必同心同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信息共享, 工作共推, 责任共担。第四, 要强化城乡协调, 管住“结合部”。围绕城乡经济统筹, 加强城乡环境统管, 严防发动地区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污染向城市扩散;强化综合治理, 防止交错污染, 特别要注意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治理工作, 城市的环境文明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的习俗要向城市借鉴, 互渗互融, 互推互进, 整体提升。第五, 要强化区域协调, 构建“统一体”。流域、区域污染流动防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必须针对污染流动的特点, 实行流域、区域统一行动, 联合作战, 联动推进, 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2、现场监控能力

改变现行单纯依靠“人盯人”的办法, 运用现代化手段, 改进监管方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安装自动检测仪,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运程连续监控。此外, 健全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监控系统, 用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 是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的根本措施。

3、执法装备能力

认真执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规范化标准, 建立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的支持, 重点支持和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环境违法能力建设, 力争“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内基本解决执法监管能力问题。

4、人员素质能力

要使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为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要设置、配备适应本部门执法需要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把好公开招考关, 吸收一批既懂业务也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的人才, 强化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其中, 法律素质是关键。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严格执法的能力为目的,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法律意识培训和考核制度, 做到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相结合, 推进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参考文献

[1]株洲环境保护2007年第二期

[2]2、株洲环境保护2008年第二期

[3]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二期

“两型社会”环境业绩 篇3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 ,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 但是, 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 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 武汉市列第14位, 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 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 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 据测算, 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 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 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 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 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 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 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 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 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9.4%) 低于北京 (70.9%) 、广州 (57.6%) 、西安 (52.7%) 、上海 (50.6%) 、沈阳 (50.5%) 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 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 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 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 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 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 (如税收) 、社会效益 (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 还比较低, 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 (资源消耗、环境损失) 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 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 高于哈尔滨 (16.0%) 、青岛 (18%) 、沈阳 (18.6%) 、北京 (23.7%) 、杭州 (26%) 、上海 (26.4%) 、重庆 (26.7%) 、广州 (27.4%) 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 “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 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 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 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 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 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 推动制度创新, 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 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 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 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产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 而建设“两型”产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 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 形成一条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网络, 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 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 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 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 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 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 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 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 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 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鼓励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当今时代,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 从根本上摆脱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就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运用。要把经济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依靠知识转化上来实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园区建设, 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对接, 形成知识和科技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 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 突破技术瓶颈, 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实现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支持, 建设国家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 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为武汉城市圈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第四稿) 》中提出建设10大产业链, 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到2020年, 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总之, 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以节能减排为目标, 通过打造“两型”的产业链集群,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尽量减少资源消耗,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质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3.

[2]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J].武汉学刊, 2007, (6) .

[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谢自强.着力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J].湖湘论坛, 2007, (6) .

[5]王吉业.关于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J].环境经济杂志, 2007, (4) .

“两型社会”环境业绩 篇4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文批准长沙、株洲、湘潭 (简称长株潭) 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概念和项目融资得到了国际金融组织的认可, 目前世界银行已经完成长株潭一体化战略研究的最终报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由于三市客观上存在着自身的经济利益, 而且根据不同条件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 因而三市在实施支柱产业融合、调整支柱产业布局以及提供支柱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作为中间投入的金融服务业跟不上两型社会的发展, 对各级产业投入不足,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的投入要求, 致使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因此, 建设适应中部区域发展的金融中心吸引投资, 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良好的资金运行机制, 实现资源在区域内外的优化配置, 带动长株潭地区及周边地区投资的繁荣, 形成产业的扩张和交易的集聚, 成为两型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长株潭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两型社会建设无论是城市建设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还是交通一体化, 都离不开金融一体化。伴随着资金的大量流动, 而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决定金融环境建设必须先行。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方是保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近几年湖南金融系统发展势头良好, 首先, 经过多年发展, 初步形成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五业并举, 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元化会融组织体系。截止2008年末, 长株潭地区银行机构数2 306家。湖南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数达128家;法人证券机构数达3家, 证券营业部数60家;期货经纪公司为4家, 期货营业部数8家;省级保险公司达36家,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其次, 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末, “长株潭”地区金融市场涵盖股票交易、基金交易、期货交易、票据清算等金融业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271.75亿元, 增长48.8%。第三, 金融创新品种独具特色。近年来, 金融机构在长株潭纷纷推出金融品种创新和业务创新。如为方便农民工汇款而专门设计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邮储银行长沙市分行推出了小额信贷业务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通过全市农村已建立的624个邮政三农服务站, 为“三农”提供信贷业服务。

三、“长株潭”城市群经济金融发展的矛盾

(一) 金融组织体系相对薄弱

一是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健全, 不利于充分竞争。目前长株潭只有一家外资银支机构, 金融控股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用机构等尚属空白。二是金融机构组织层次低, 不利于资源聚集。三是金融机构内部分类等级较低, 导致区域金融资源流失。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各自总行划定的分类等级看, 株洲市、湘潭市的机构在省内的分类等级导致金融资源分配中丧失比较优势。四是金融机构体系地区差异较大, 易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长沙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 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机构资源, 株洲、湘潭的数量相对较低。

(二) 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长株潭”城市群现有金融机构仍然集中在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的扩张, 且外资银行机构太少, 地方性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且缺乏竞争力。一是现有融资结构不合理, 表现为直接融资占比太低, 间接融资比重太大。二是缺乏新型投融资途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等刚刚起步, 规模很小;社会资金合法转化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通道极为狭窄。

(三) 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 大部分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由于区域性金融机构发展不成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受限, 资本市场阻碍了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当侧重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 积极稳妥地降低间接融资比重, 推动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逐步转向以银行为主、金融市场为辅的融资体系。其次, 应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融资, 引入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 拓展融资渠道, 完善金融市场及市场主体, 建立地方性金融性机构, 如地方金融担保机构,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四) 金融工具比较单一

金融工具是资金融通的工具, 一是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包括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二是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包括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目前“长株潭”地区的金融机构 (尤其是银行机构) 主要业务的还是传统业务, 中间业务品种较少, 可选择的融资工具范围狭窄。“长株潭”区域金融中心应当注重金融创新, 大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做大直接债务融资和资产结构化融资。积极引进中外公募和私募基金, 创建区域内投资基金, 大力推进与各类公募与私募基金的合作, 加大企业债券、融资券、票据、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力度。境内外私募资本的设立和涌入, 将为“长株潭”企业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有利于企业上市融资, 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四、加快推动金融服务业建设, 积极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措施

(一) 继续完善现有金融体系

从成熟的市场模式来看, 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应包括面向大型企业的主板市场、面向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面向处于创业初期的微小企业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长株潭”城市群几乎囊括各类企业, 尤以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最大。特别在融资创新政策面上,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 推动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在体系建设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对该区域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和不断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省政府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融资信用担保活动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区域而言更是如此。建立政府担保基金, 为银行商业信贷提供担保, “长株潭”就可以实现以少量的资金引导大量的民间资本向风险投资产业发展。

二是尝试建立科技开发银行或科技开发部。

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业务提供融资信贷服务。

三是相应成立科技创新保险公司, 开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保险品种。

从国外的经验看, 为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 不仅仅是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 保险业通过开辟新的险种, 也可以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服务。“长株潭”在两型建设中有必要成立专门为科技型企业创新服务的科技创新保险公司, 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险。

(二) 建立健全“长株潭”大城市群信用体系

“长株潭”大城市群区域金融体系的规划必须把区域征信系统建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试点, 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制度、发挥信用中介主体作用和营造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以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 优化区域信用环境。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出面, 在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配合下投资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和中小企业负责人信用档案, 并与各金融机构联网, 实现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 强化企业信用观念, 以信用等级确定贷款和担保。

(三) 推动“金融安全区”建设

的现状和局面。

(四) 打造“长株潭”一体化区域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仅仅能提高其对本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吸引区域内市场要素向其所在城市流动, 而且该城市作为本地区的代表对区域外生产要素吸引力, 成为外部要素流入的首选地。长株潭大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 可以促进当地市场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使长株潭作为统一的核心城市发展, 成为能与广州、武汉、郑州, 甚至上海相抗衡的“核心城市”。“长株潭”大城市群金融支撑体系的建设, 通过区域金融中心经过极化效应, 实现自身的发展之后会产生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 伴随着资金、技术诸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经济、文化等各种渠道渗透、辐射整个区域经济金融活动, 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由点的发展带动面的发展”, 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五)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地方中央银行、证监局、保险公司均属中央直属机构派出单位, 其职能是金融监管和稳定地方金融, 既非一级独立法人, 也不存在业务范围巨大的差异和独立的财务核算及产权关系。因此, 可以由湖南省政府会同相关地方监管主体部门向国务院、中央银行等部门申请成立“长株潭区域金融一体化”规划办公室, 由中央银行等监管部门派出视察员, 在金融政策咨询方面提供相关支持、领导并协调区域监管机制, 监管功能的合作合并, 并最终建立统一的“长株潭”金融监管体系, 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路红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经论坛, 2008 (3)

[2]张荣刚.生产型服务企业融资策略分析.西部金融, 2010 (1)

[3]晏艳阳, 蒋恒波, 钟学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方案设计研究.湖南社会科学, 2010 (1)

上一篇:企业涉税风险管理下一篇:空气源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