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业绩指标

2024-06-10

环境业绩指标(精选10篇)

环境业绩指标 篇1

近年来, 我国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但却陷入“企业排污, 百姓遭殃, 政府买单”的困局。因此, 如何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学者更多是从构建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与环境事件预警预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虽能够较为有效地防范, 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实质上, 如何让污染企业承担应当承担的环境成本, 并据此建立起日常性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是解决目前难题的主要途径, 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环境成本的分类

20世纪20年代, 庇古研究认为, 外部性导致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因此要将外部成本内部化, 其方法就是征收相当于外部成本的费用, 这种费率被称为“庇古税”。经过鲍墨尔等人对该理论的深入研究, 逐渐产生了环境经济手段即“庇古手段”, 通过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强制性地进行征税、收取污染费等环境保护政策措施。20世纪70年代, 科斯的“产权理论”认为应利用市场主体自发的趋利避害性和市场交易工具, 将环境成本内在化进行环境保护。20世纪90年代, 国外研究者提出了“生态人”的概念, 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并列, 作为环境的拥有者,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若损害或降低了环境的使用价值, 即损害了“生态人”的权益, 可以通过对损害的程度进行货币化, 表示为环境成本。

ISAR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发布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为:环境成本是指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管理企业活动,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需要采取的步骤成本, 还指受企业的环境目标和要求驱使的其他成本。该报告认为环境成本包括处置和避免废物、保持或提高空气质量、清除泄漏石油、去除建筑物中的石棉、开发更为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开展环境审计和检查等方面的成本。

美国环保署 (EPA) 在《全球环境管理动议》中对环境成本按会计确认的难度分为4种类型:常规运营环境成本、隐藏成本、未来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费用、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成本。国内肖序教授将环境成本分为3类, 分别为:直接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间接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环境损失成本。

环境成本的分类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基础, 但现有环境会计系统对环境成本的确认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环境会计系统只确认可识别环境成本, 即在目前环境会计中能够准确计量并披露的环境成本, 一般包括, 环境保护资本支出的折旧与摊销、排污费、资源费、绿化费、ISO认证费用以及其他与环境相关的可以客观量化的支出。而不可识别环境成本 (隐性成本) , 目前环境会计还无法进行计量和披露, 这些环境成本多数是企业外部性成本, 如企业对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排放污水以及排放有毒废弃物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损失。由于这些成本在计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因此, 在账面上无法进行反映, 换句话说, 企业并不承担这部分成本。而恰恰是企业不承担绝大部分的外部成本, 直接导致了企业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 造成了环境质量的低下, 进而引发环境事件。因此, 将隐性环境成本进行有效计量并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是解决企业环境业绩低下继而频发环境事件的根本途径。

二、隐性环境成本的内部化理论与原理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产权理论。

早期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 可能包括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进入20世纪80年代, 利益相关者的内涵有了扩展,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出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传统利益相关者, 另一类是现代利益相关者。传统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与职工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特点是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联系。而现代利益相关者则包括企业周围社区居民、农民, 以及所有与环境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现代利益相关者而言, 他们和企业没有直接的财务关系, 但却有环境共生性关系。一般说来, 现代利益相关者无法直接得到企业经营成果, 但可能受到企业的损害, 这种损害主要来自于企业将现代利益相关者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 危及其生存权利。对应这两种利益相关者, 我们将生存权分为基本生存权与财务生存权。所谓基本生存权是指保障利益相关者最低生存条件的权利, 即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权利。所有广义利益相关者都面临这样的权利威胁, 无论是传统利益相关者还是现代利益相关者, 特别是当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而财务生存权是指保障传统利益相关者生存条件的权利, 只要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就能够保障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生存权。一旦企业发生亏损或者亏损持续到一定长的时间, 债权人难以收回债务本息, 股东无法保证投入资金的保值增值, 供应商与分销商无法保证债权债务承诺, 而职工无法得到工资及相关薪酬。

若从产权拥有与补偿的角度来看, 财务利益相关者中债权人需要补偿的是债务成本, 股东需要补偿的是权益成本。而作为现代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生态股东”拥有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 其成本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补偿, 这种补偿的尺度就是环境成本。由于目前环境成本确认困难与地方“偏好”发展经济等原因, 环境成本补偿的主体一直都未得到有效的确认。由于生态股东的主体虚化, 根据环境补偿主体的代理机制, 地方政府 (或中央政府) 是需要补偿环境成本的代理主体。因此, 与债权人、股东一样, 政府需要对环境成本补偿情况进行考核, 并督促企业管理层进行环境控制行为。

(二) 隐性环境成本内部化原理与步骤。

由于显性环境成本在现有的会计系统下能够被计量, 已经反映在企业的账面上, 因此, 主要应对隐性环境成本进行确认与量化。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地区分类标准与行业分类模式。

由于地区与行业间的环境差异较大, 首先区分地区分类标准, 以行政区划为主体, 并辅以地理位置划分, 确定省内地区划分标准;然后, 描述省内行业类型, 以省内大型支柱行业作为研究重点, 并进行相似行业合并, 确定行业分类模式。

2. 使用实地评估法, 分行业评估环境损失。

针对某一个地区, 具体研究该地区所有行业对环境破坏的特点, 使用实地调查的方法, 可以采用Costanza (1995) 等对环境服务价值的分类, 进行分类评估, 从而获得该地区某年的环境损失总额。主要计量由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货币化损失与间接货币化损失。

3. 分行业计算资源损失与转换系数K。

在分行业计算得到环境损失之后, 根据行业特色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资源损失指标。资源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源减少的数量或者价值。不同行业物质资源损失的形式与表现不一样, 因此, 本步骤主要分析各个行业资源损失的特点, 构造资源损失的计算方法。资源损失的计算是依据物质平衡理论进行的, 该理论认为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 也不能凭空消失, 只是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一般认为, 物质平衡只是质量上的平衡, 但质量上的守恒并不能被会计所控制, 因此, 本研究通过倒挤的形式得到价值量上的资源损失, 即:

资源损失=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价值=期初物质价值+本期投入物质价值-期末物质价值

在得到某个周期某个行业的环境损失与资源损失的基础上, 计算转换系数K, 即:

K=某行业环境损失总额÷某行业资源损失总额

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得到各个行业某个时期的转换系数K。这样, 只要能够得到行业内某个企业的资源损失数据, 对应乘以该行业的转换系数K, 就能计算出其应该内部化的隐性环境成本, 即:某企业隐性环境成本=转换系数K×某企业资源损失。

三、基于GEVA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设计

经济附加值 (EVA) 是一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 它克服了传统指标的上述缺陷,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 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EVA的基本计算方法: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资本成本

EVA实际上解决了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 即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债务与股本的资本成本, EVA大于零且数值越大, 说明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就越强。但EVA无法解决环境业绩计量的问题, 因此, 在EVA的计算中应加入环境成本因素, 得到绿色经济增加值 (GEVA, Green Economic Value Added) , 即:

GEVA=EVA-隐性环境成本=EVA-转换系数K×资源损失

由于在目前会计系统能够确认的显性环境成本已经包含在EVA中, 所以, GEVA只需要从EVA中扣除隐性环境成本就可以了。从理论上讲, 隐性环境成本可以看作是企业生态股东要求的环境补偿成本。这样, GEVA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业绩, 并有效地实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 表现为税后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与环境成本后的净利润。因此, 应构建以GEVA为核心的政府对企业的考核体系, 考察GEVA是否大于零, 并实施一票否决制, 督促企业主动进行环境友好行为。

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应分别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在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过程中, 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包括解决中央政府应如何建立地方政府的环境业绩考核机制问题;解决地方政府应如何建立基于GEVA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与奖惩措施问题;解决企业应如何核算环境成本与如何建立以环境成本最小化的环境控制机制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绿色经济增加值 (GEVA) 评价指标的建立, 能够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明确了环境成本补偿的主体, 并有效地实现了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确立了企业对环境破坏的补偿尺度;二是激励企业进行主动的环境控制行为, 并确定了环境控制行为的着力点为资源损失, 通过有效地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 降低环境成本, 在GEVA的考核中获得较好的环境业绩评价。但GEVA的推行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推动, 需要在政策与制度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一) 出台环境业绩评价的相关制度与奖惩制度。

根据GEVA的实施程序, 地方政府应出台考核所辖企业环境业绩的制度, 并建立考核结果公开制度与奖惩制度。中央政府也应建立起以GEVA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环境业绩评价制度, 并作为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 企业对外报告中要求披露物质资源投入与产出情况。

作为计算环境成本的必要条件, 资源损失指标计算的相关信息需要企业对外披露。因此, 在现有的会计体系下, 要求企业披露企业物质资源的流动情况, 包括期初结存、本期投入与期末结存情况。

(三) 政府应在环境损失评估中起到推动作用。

转换系数K的计算需要政府推动进行该地区的环境损失评估, 评估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 需要政府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论证。虽然工作量巨大, 但在一定的时间内不需要频繁的评估。S

摘要:环境成本没有完全内部化是导致企业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基于环境成本未被内部化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则只流于形式, 难以约束与控制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基于此, 本文首先构建了分行业与地区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方法与机制, 然后建立起了以绿色增加值 (GEVA) 为核心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 最后, 对我国推行该套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业绩,绿色经济增加值

参考文献

[1].Coatanza R, Arge R, Groot R,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and nature capital[J].Nature, 1997, (386) .

[2].肖序等.论环境成本的创新——基于内部资源流成本与外部损害成本的融合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 (5) .

[3].谭亚荣.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07.

[4].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五届会议报告[EB/OL]. (1998-1-1) [2008-4-3].http://www.unctad.org/isar, 1998.

[5].罗伯·格瑞, 简·贝宾塞著;王立彦, 耿建新主译.环境会计与管理 (第2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郭道扬.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J].管理会计[台湾], 1994, (3) .

[7].许家林, 王昌锐.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

[8].姚圣.政府环境控制、环境会计控制与企业环境业绩——基于中国背景的理论与经验证据[J].预测, 2009, (5) .

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改进 篇2

【关键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非财务指标

0.引言

现代商业环境经历了巨大变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会计方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适应性,不能提供正确的决策。而经营业绩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因此,对企业进行良好的业绩评价至关重要。

1.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不足

1.1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1.2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效益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3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這些财务经营业绩评价指标所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项目,而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现金流量指标,如净现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等指标却关注的较少同时,这些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存在许多缺点,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决策。

1.4基于权益报酬率的杜邦分析体系

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报酬率是一个衡量企业利润占投资的比率,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数据资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由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者之间的等式关系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资本结构方面的状况,通过这一综合指标的层层分解,对企业基层的经营活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可行的部门绩效、个体绩效改进的方向与具体目标。然而,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不能提供重要的相关现金流量的信息,需进一 步补充、完善;二是虽然提供了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但没有考虑收益的质量,分析结果往往带有片面性,反映问题不够客观 。

2.改进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2.1修订后的业绩评价指标。

(1)资产运营状况方面改进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

(2)财务效益状况方面改进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

(3)偿债能力状况方面改进指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

(4)结合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如顾客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新产品开发能力,社会贡献率等。

2.2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简称 EVA)指标EVA是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公式为:EVA=NOPAT—WACCXNA。它是剩余收益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一致。在业绩评价中,引入EVA可以反映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价值创造,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企业战略意图,鼓励企业加强创新性投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力。

3.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1)与战略相关原则;(2)均衡互补原则;(3)目标一致原则;(4)系统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3.2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3.2.1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

首先,评价指标设计应考虑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就是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目标。如果企业战略需要将新产品加速市场化时,新产品市场份额标应在指标体系中占较大权数,而实施创新导向战略的企业应强调那些对新产品发展和获利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即指标的设计应有助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

3.2.2结合企业所在的行业

不同行业,评价指标选择的侧重点也就不同。结合企业所在行业选择适合本行业考察特点的指标至关重要 。

3.2.3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

由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财务目标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每一阶段应设计不同的指标。具体如下:(1)创业阶段 。企业成长初期,产品开发、建立组织或寻找投资机会等非财务事项是当期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同时,员工培训、智力资本投资指标也应受到重视。(2)成长阶段。成长期指产品上市后 为企业刨收的快速增长阶段,企业进入大力扩张时期。此阶段,体现在财务方面,销售收入增长率、投资报酬率、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应成为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3)成熟阶段。当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收入增长将趋缓或停止,企业进入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此时,企业考虑的是如何转产,则回收企业资产成为主要目标,因而财务评价的现金回流成为关键问题 。

3.2.4结合企业的文化

企业特有的文化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企业文化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组织制度和员工的素质。(1)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主要从企业领导者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威信、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经验、企业领导者的商业意识这几个方面来衡量 。(2)组织制度。组织制度对企业文化的促进要从组织对员工的激励和员工的主动性两方面来评价。(3)员工的素质。员工的素质主要关注员工培训状况,应从接受培训的次数、人数及培训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

3.3业绩评价指标中的非财务指标设计应注意的因素

(1)经营过程指标企业内部经营过程包括产品设计与开发、采购 、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六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对企业业绩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重点考虑:1)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即研究开发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生产效率。评价生产效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品质、设备利用程度、设备磨损程度各方面的因素。3)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评价可以考虑反映时间、投诉次数 、退货数量等方面。

(2)顾客评价指标:顾客的满意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一般来说 ,顾客评价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程度等。

(3)员工学习指标实际应用中可以从员工培训状况,员工积极性 ,信息系统更新程度等方面来考虑。

4.业绩评价方法的改进

4.1关键指标法

企业采用各种指标来进行业绩评价,并非指标越多越好,可以把对业绩的评价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评价,选择与战略推进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评价。

4.2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是采用多重指标,从多个维度或层面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系统方法。涵盖四类指标:财务效益指标、内部经营管理指标、外部指标、技术创新和学习指标,将财务与非财务业绩指标结合到一起,是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体系。

4.3对标管理与持续改进

以一流的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不断追求优先业绩,持续改进目标,寻求机会。

5.成功的业绩评价指标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绩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系统。

(2)业绩评价信息容易获取,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3)评价工作内化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自动贯彻执行。

(4)业绩评价结果得到正确和及时应用,促进个人目标和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

【参考文献】

[1]张纯.EVA是什么——场基于企业价值的管理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李玲玲.企业业绩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环境业绩指标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融入发展主基调, 用生态文明理念托起“美丽中国”。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必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 亟需企业凭借十八大把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基调的契机, 吸纳国内外环境业绩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构建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

一、“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内涵的新界定

企业环境业绩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单元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取得的成效, 是其力图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益活动成效, 是企业为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所釆取的经营策略和行为方式做出的努力, 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两型”环境业绩。

企业在进行环境业绩评价时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对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为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而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业绩和环境质量业绩进行评价。即从资源节约的意义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采取促进资源节约的业绩;从环境保护的意义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小污染化, 包括环境治理的投资、清洁生产的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置和节能减排等环境友好类活动产生的财务和环境业绩;从经济效益的提高看, 企业环境业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产生的财务和环境质量业绩。

二、“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0年1月,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的“年度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排行榜中, 中国的排名下降至第121位。环境业绩评价在中国开展缓慢最主要的还是我国在环境业绩评价研究视角中存在一定的“盲区”,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相关资料的引进, 少有将国外的经验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研究成果, 忽视了我国经济效益大于环境效益、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等一系列国情, 所以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与理论期望相距甚远。本文把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融入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大背景, 从绿色环境行为、绿色财务活动和绿色经营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两型社会”建设下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

1. 企业绿色环境行为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企业绿色行为评价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制定积极的环境战略和企业实行积极的环境管理。对环境和资源管理行为的长期计划以及与企业其他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定位, 构成企业的环境战略。企业环境管理包括绿色环境制造和绿色环境营销两大方面。

2. 企业绿色财务活动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四大类, 这四类活动也都会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企业的环保资金的来源, 环保设备的投入, 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以及利润的分配都与企业的四大财务活动息息相关。因此, 本文绿色财务活动层面对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将从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四大活动出发, 把环境活动所带来的变化纳入企业财务活动中。根据财务活动中环保情况的表现, 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层面上企业的环境业绩。

3. 企业绿色经营效益层面环境业绩评价

绿色经营效益层面对环境业绩的评价就是从企业产出角度来看采取环境活动为企业带来了多大的效益。本文将从绿色环境经济效益、绿色社会效益和“两型”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

根据以上分析, 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三、研究小结

作为一种探索和研究, 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下企业环境业绩的内涵、企业的环境行为、经营效益和财务活动角度出发, 初步建立了企业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雾霾天气频发、水污染触目惊心、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 自然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痛。本文顺应中国经济环境国情, 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出发点, 从绿色环境行为、绿色财务活动、绿色经营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对企业环境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以期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环境业绩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两型社会”环境业绩,企业环境业绩评价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2]周曙东.企业环境行为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

[3]宋秩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

[4]贾妍妍.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4) :74一76

[5]宋海晨.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

论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改 篇4

[关键词]业绩评价,预算管理,指标构建改良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9-0062-02

作为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战略目标,它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前提与指导,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的最基础的指标。企业在制定企业业绩评价的初级应首先制定长远、综合的战略规划与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的路径安排,在以后企业实际运行中我们可以将各阶段的业绩成果与最初的战略目标想对比分析。进行业绩评价。我们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特别关注它的长期性与综合性,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与片面的偏离导向。

一、预算管理

对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与实践化,同时是企业业绩评价基础——预算管理,是以财务战略,经营战略与竞争指标为导向的。其中,预算管理中的企业运营的供应环节也称采购环节,是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影响成本,创造利润,决定资金流动和产品创新,处于核心地位,举足轻重,关系全局,据估算,供应环节成本每降低1%,企业利润便会增加5.10%。它有着“成本比重高、资金投入大且管理复杂”的突出特点。若想切实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供应管理。评价的构建可以结合平衡记分卡等,来全方位管理。

二、供应环节与评价指标构建

1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目标成本制定;目标利润制定

2采购价格与成本管理:(I)目标成本降低额(率)(2)材料成本差异(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3)成本降低率(由材料价格或者材料消耗造成)(4)采购人员成本费用率

3采购质量和数量管理(如准时化采购):(1)材料损耗变动(边、废、余减少量)(2)原材料周转率(利用率)(3)停工期比率(供应中断造成)

4采购过程与合同管理(如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1)供应商选择(材料价格、材料质量、供应期均衡、供应商信誉)(2)赊购比例(应付账款比重)与现金流结合(3)信用折扣,期限(4)供货合同期限长短(5)各环节物料衔接度

5采购管理与绩效评估:(1)市场宏观环境(如税率影响)(2)采购人员效率(采购技术如争取有利的折扣)(3)以上四方面指标与评价标准的符合度

可以看出,供应环节中,经由预算管理得出的指标评价体系(粗略概览),可以较为客观、全面的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评价。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科学的激励机制还能解决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代理成本,保证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激励机制的实现要依靠业绩评价和报酬契约两个方面,业绩评价是评价主体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对评价客体运用一定的方法、程序、指标等进行分析进而对评价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表现做出某种判断的过程,而报酬契约是激励主体根据业绩评价的结果对激励客体的固定收入与风险收入、短期收入与长期收入按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原则形成的一整套报酬制度,让激励客体做出有利于激励主体的行为或决策。业绩评价是激励机制的前提,是执行报酬契约的依据,公正的业绩评价是报酬契约发挥激励功能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促使激励客体的业绩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各个部门以总体目标为约束,建赢各自的业绩评价指标,以各个环节的预期目标与实际计划完成程度的对比分析,企业生产销售现状,企业收入利润状况等为依据,对各个组织,部门,个人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奖励与鼓励,结合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进行激励管理,并以激励的情况为依据进行企业业绩评价,登记企业业绩评价告单。

现代绩效评价由传统的财务指标,到现金流指标,再到经济增加值指标,以及后期平衡计分卡中非财务指标的引进,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选择的非财务指标包括: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领先情况、个人发展、员工态度、社会责任等;飞利浦公司选用了出勤率、质量指数、可靠性、生产率、生产速度、销售实现率、销售增长率、存货保证率、消费者服务商品和记录准确性等。非财务指标的产生与发展为业绩评价的平衡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杜邦体系分析法和沃尔比重分析法,可以对之前的预算编制和进行全局掌握有个宏观的视野。整体来说,基于预算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在构建的指标体系中,不同的业绩考评目的需要运用相应的指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考虑业绩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时,可以参考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SMART'’法则。在选择标准的时候,可以参考绝对基础和相对基础。绝对基础中以实际的业绩水平为标准,例如当期企业是否真的结果可观;相对基础中可以以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及预测标准等来作参照系,可以相对客观的衡量一个企业的运营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接受评价的企业要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运用的评价指标与预算指标口径一致;要严格执行可控性原则(同时有完善的责任鉴定和业绩转移制度);还要注意指标的负面影响,如投资报酬率等,和指标之间的同质性影响,如选择指标时,相关性及同质性不能太高,否则容易造成评价偏差。所以,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用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基于此来量化企业业绩相对全面与客观。

参考文献:

[1]财务预算与分析[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

[2]彭韶兵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英)米德尔顿著,财务管理[M],凌晓东译,中信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环境业绩指标 篇5

一、环境会计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

尽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至今尚未统一,但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却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信息有着共同需要。在可持续发展观盛行的今天,一个按照法律的要求确认其法定环境义务,并建立起适当、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同时采用了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将其未来可能因环境事故引发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因此,笔者认为在即将构建的我国环境会计指标体系中,应该考虑纳入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分析企业环境活动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从而做出决策的需要。

目前环境会计中最为重要的指标首推环境业绩指标,《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将环境业绩指标定义为:可被用来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的指标。

环境业绩指标可以分为简单型环境业绩指标和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简单型环境业绩指标只计量一个变量,如能源消耗或固体废弃物的吨数;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计量两个或更多的变量,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单位产出或单位销售额的固体废弃物等。

二、环境业绩指标的设立

对于披露的会计信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认为: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当指标具备纵向可比、包括两个变量、在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的特点时,它才是最有用、最有意义的。相对于简单型环境业绩指标,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财务业绩来衡量一个企业在环境方面的业绩,更为关键的是,其为针对不同企业的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比较扫除了理论障碍,进而使其运用具备了实际可能性。

目前,理论上确定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分母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以实物量度(如以“吨”计量的产量)作分母;一种以价值量度(如以“货币”计量的销售收入)作分母。用同一个实物量度单位(如“吨”、“立方米”或者“千克”、“辆”等)来对所有行业或企业的生产或业绩进行标准化计量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某种行业或某种情况下可以对生产或业绩进行标准化计量,所得到的指标也无法体现最小化资源耗用和环境影响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相结合构成的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以财务业绩指标作为其分母应该是当前最为理想的选择,因为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至少可以包含一个价值量度,即使分子是实物量度,也可以反映环境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果,使不同时期甚至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

可以作为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分母的财务业绩指标包括增加值(销售收入与购入商品和接受劳务所付出的成本的差额)、总产值、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净收益(税后利润)等。前述各种指标,除增加值以外,均得到了我国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

三、将增加值指标作为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的分母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更关心企业的最终所得,而环境会计所关注的是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应该基于企业实际能够控制的那段生产经营过程,而其他诸如供应商所耗费的资源、排放的废气和产生的废物则应由其他方面(如供应商)自己反映。所以,将增加值指标作为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的分母更为合理。增加值可以反映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与企业最为相关的环节,将提高环境业绩的着眼点放在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环境因素上,不考虑与环境没有密切关系的成本因素。在这个环节中,企业将投入物转化为产品和劳务,同时耗用环境资源,并产生、排放污染物。企业自行生产越多,增加值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因此可通过设计“单位增加值所排放的污染物”等指标对不同的企业进行比较。与其他财务业绩指标相比,只有增加值指标能够使资源耗费、环境影响与经济产出之间形成更为精确的关系。因为如果使用总产值等指标,要么直到消费者使用产品或接受劳务为止,这些指标很可能包含大量供应商等的基数,使内部环境指标与外部环境指标混为一体;要么包含了大量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成本因素,容易使信息使用者根据数据对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及其将产生的财务影响产生错误理解。

下面笔者通过对两个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的设立来说明将增加值指标作为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的分母的必要性。

1. 环境污染排放指标。

该指标立足于环境保护,用于考核企业生产活动中产出的有害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废弃物质的排放水平,指标值越小越好。已经由许家林等设计的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即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是根据企业一定时期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除以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得到,具体公式表示为:

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100%

(1)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例1:假设有A、B、C三家企业,2007年8月的总产值均为3 000万元。A企业总产值中有6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经营活动外包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应由供应商及其上游厂家反映,企业的增加值为1 200万元,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为120万元;B企业总产值中有4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经营活动外包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也不由B企业反映,企业的增加值为1 800万元,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为150万元;C企业总产值中只有15%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其增加值为2 550万元,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为180万元。

如果用总产值作为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指标的分母,A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20÷3 000×100%=4%,B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50÷3 000×100%=5%,C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80÷3 000×100%=6%。比较结果:A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最高,B企业次之,C企业最差。

但是如果我们将增加值作为分母就会发现,A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20÷1 200×100%=10%,B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50÷1 800×100%=8.33%,C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80÷2 550×100%=7.06%。与前述结果不同,C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最高,B企业次之,A企业最差。由于总产值由企业自行生产的价值和其他企业生产转入的价值两部分构成,以总产值作为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指标的分母,则分母既包含企业可以控制的自行生产的价值,又包含企业不可控制的其他企业生产的价值;而以增加值作为分母,则分母就剔除了企业不可控制的其他企业生产的价值部分,故而在衡量企业环境业绩方面更加合理、准确,更能反映三家企业的环境业绩和环境管理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企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和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均不相等时,采用总产值或增加值作为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指标的分母就可能出现不同的比较结果。

(2)同一企业、不同生产状况的比较。

例2:假设A企业2007年8月的总产值为3 000万元,其中6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增加值为1 200万元,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为120万元;9月的总产值仍然为3 000万元,但其中只有3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增加值上升为2 100万元,污染物排放价值总量达到168万元。

如果用总产值作为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指标的分母,2007年8月A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20÷3 000×100%=4%,2007年9月A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68÷3 000×100%=5.6%。比较结果:8月A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较高,9月次之。

但是如果将增加值作为分母就会发现,A企业8月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20÷1 200×100%=10%,A企业9月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168÷2 100×100%=8%。因此,A企业9月的环境管理水平较高,环境业绩较好。这是因为,增加值比总产值更为科学地区分了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和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使得以增加值作为分母的污染物排放价值比率指标的结果更为正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业绩。

2. 资源消耗指标。

资源消耗指标立足于广义的可持续发展,反映达到一定的生产量或总产值的资源(包括非再生性资源和再生性资源)消耗水平,用于比较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资源消耗水平。该指标采用双指标(比率)方式,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指标(以资源消耗量作为分子,以产品产量作为分母)和资源消耗率指标。由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指标主要用于企业自身衡量环境管理水平,在技术、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而用以进行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水平的比较,本文在此不对其展开讨论。资源消耗率指标以资源消耗量作为分子,以企业某一期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或总成本)作为分母。资源消耗率指标的公式表示为:

资源消耗率=资源消耗量/企业某一期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或总成本)×100%

(1)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例3:接例1,由于A企业总产值中有6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资源消耗额只有600万元;B企业的资源消耗额为780万元;C企业的资源消耗额为1 020万元。

如果用总产值作为资源消耗率指标的分母,三家企业的资源消耗率分别为:A企业的资源消耗率=600÷3 000×100%=20%,B企业的资源消耗率=780÷3 000×100%=26%,C企业的资源消耗率=1 020÷3 000×100%=34%。比较结果:A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最高,B企业次之,C企业最差。

而如果以增加值作为资源消耗率指标的分母,则得到不同的比较结果:A企业的资源消耗率=600÷1 200×100%=50%,B企业的资源消耗率=780÷1 800×100%=43.33%,C企业的资源消耗率=1 020÷2 550×100%=40%。从而可以看出,C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最高,B企业次之,A企业最差。这是由于A企业的经营活动外包比例最大,其资源消耗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承包商或供应商承担的,没有计入企业的资源消耗额,而分母却既包括企业自行生产的价值,又包括其他企业生产的价值,使得以总产值作为分母的A企业的资源消耗率指标值较小。以增加值作为分母的资源消耗率指标由于只考虑企业自行生产的可控因素,从而使计算结果更为正确地反映了三家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业绩。

(2)同一企业、不同生产状况的比较。

例4:接例2, 2007年8月A企业的总产值中有6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资源消耗额为600万元;9月的总产值只有30%产生于经营活动外包,资源消耗额上升为945万元,增加值为2 100万元。如果用总产值作为资源消耗率指标的分母,A企业8月和9月的资源消耗率分别为:8月的资源消耗率=600÷3 000×100%=20%,9月的资源消耗率=945÷3 000×100%=31.5%。比较结果:8月A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较高,9月次之。

而如果以增加值作为资源消耗率指标的分母,则得到不同的比较结果:8月的资源消耗率=600÷1 200×100%=50%,9月的资源消耗率=945÷2 100×100%=45%。显然,A企业9月的环境管理水平较高,环境业绩较好。这是因为,增加值剔除了企业不可控的外部指标值部分,只是考虑了企业可以控制的那一部分指标值,显然以增加值作为分母的资源消耗率指标更值得信赖。必须注意的是,对增加值指标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可予以选择的财务业绩指标的全盘否定,只是在目前条件下增加值更能体现环境业绩指标的意义和要求,而且增加值也比较容易取得,只需以销售收入减去购入商品和接受劳务所付出的成本即可得到。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许家林, 孟凡利.环境会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探析 篇6

1. 绩效考核指标重点不突出。

在绩效管理中, 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 在对部门绩效考核中设置了安全、质量、生产、设备等各项指标, 可谓面面俱到, 但让员工感到“如履薄冰”, 每天想的不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何提高本人的工作绩效, 实现部门目标, 而是考虑如何不犯规, 怎样避免触到罚线。在一些部门甚至出现了员工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是能少干一点就少干一点的现象, 原因是干得越多出错的机会越多, 被扣罚的可能性越大。过于繁多和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对部门及员工的行为无法起到引导作用。

2. 忽视员工的参与。

在部门绩效考核中, 许多企业中员工反应最大的意见就是不了解、不知道部门考核指标是如何得出的, 部门考核结果是什么, 部门考核结果有什么样的用处, 部门绩效考核结果怎样与自身的利益挂钩, 什么原因导致本部门的业绩较低, 如何通过部门员工的努力来提高本部门的工作业绩等。如果将这些评价办法、评价过程公开, 就有可能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直接的矛盾冲突, 不利于开展工作, 从而导致绩效管理无法切实推行下去, 使绩效管理对于员工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 绩效考核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

在企业中, 员工都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关于自己绩效和所在部门绩效的反馈信息, 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绩效和提高自身能力, 从而提升部门绩效。通过沟通, 员工可及时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 哪些方面还没有达到上级的期望和要求, 因此这种反馈既是对员工出色工作的肯定, 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同时也能使绩效不佳的员工及时了解和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以便采取措施及时改进。许多企业在绩效考核结束后, 没有绩效结果的反馈, 造成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抵触及对结果公正性的怀疑。

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的特点分析

关键业绩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简称KPI) 是对公司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 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 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是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工具。

1.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

作为衡量各部门绩效的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所体现的衡量内容取决于公司的战略目标。部门K P I来自于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 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公司战略目标是长期的、指导性的、概括性的, 而各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内容丰富, 具有针对性和可衡量性。

2. 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绩效构成中可控部分的衡量。

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是内因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因是各部门及部门员工可控制和影响的部分, 也是关键绩效指标所衡量的部分。关键绩效指标应尽量反映部门工作的直接可控效果, 剔除他人或环境造成的其他方面影响。例如, 销售量与市场份额都是衡量销售部门市场开发能力的标准, 而销售量是市场总规模与市场份额相乘的结果, 其中市场总规模则是不可控变量。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份额体现了部门绩效的核心内容, 更适于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3. KPI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衡量, 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

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涉及不同的方面, 高层管理者的工作任务更复杂, 但K P I只对其中对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影响较大, 对战略目标实现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工作进行衡量。

4. KPI是组织上下认同的。

KPI不是由上级强行确定下发的, 也不是由本部门自行制定的, 它的制定过程由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完成, 是各方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的体现, 是组织中相关人员对部门工作绩效要求的共同认识, 这些就决定了KPI在组织中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是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 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二是KPI为上下级对岗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共识, 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三是K P 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四是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绩效的反映, KPI帮助部门及部门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五是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 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 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 采取行动予以改进。

三、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的产生, 是由专家、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群策群力, 集体智慧的结果。关键绩效指标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一是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 它由公司的战略目标演化而来的;二是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 它是根据公司级关键绩效和部门职责来确定的;三是由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落实到具体岗位的业绩衡量指标。通常在设计部门绩效指标时按照以下步骤设计关键绩效考核体系。

1. 确定部门工作产出。

不同部门的工作目标都是由组织总体目标分解形成的, 在设定不同层次的关键绩效指标时要回顾组织整体目标和各个业务单元的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产出要遵循增值产出、客户导向、结果优先、设定权重等原则, 并可以绘制部门关系示意图, 表现组织一个部门对那些内外部门、客户提供工作产出分别是什么。在绩效考核时可以考虑客户对工作产出的满意标准, 以此衡量部门的绩效。

2. 考核指标的建立。

在确定工作产出之后, 我们需要确定应分别从什么角度去衡量各项工作产出, 从哪些方面考核各项工作产出。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有四种类型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例如产量、销售额、利润等是数量方面的绩效指标, 而合格率、独特性、准确性是质量方面的绩效指标, 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成本方面的指标, 及时性、到货时间、供货周期是时限方面的指标。

3. 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

指标是指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衡量或考核;标准是指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指标是解决我们需要考核“什么”, 标准是解决要求被考核部门做得“怎样”, 完成“多少”。对于数量化的绩效指标, 设定的考核标准是一个范围, 如果被考部门的绩效表现超出了标准的上限, 说明是超出了期望的卓越绩效表现;如果被考部门的绩效表现低于标准的下限, 则表明被考核部门存在绩效不足的问题, 需要进行改进。

4. 审核关键绩效指标。

对关键绩效指标审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客观的反应被考核部门的工作绩效标准, 以及是否适合于考核操作, 从而为适时调整工作产出、绩效考核指标和具体提供所需信息。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绩效考核常见的缺陷, 提出建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 对其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及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对关键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步骤等进行了探讨。

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篇7

1.1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20世纪以前, 以成本业绩为中心。最早出现的成本业绩评价思想与简单的成本计算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出现而萌芽的, 是一种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所用的评价指标就是成本。后来, 由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 早期的将本求利思想逐渐被如何提高生产率, 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思想所取代, 于是, 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和业绩评价。到1911年, 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 设计出最早的、可以进行成本控制的标准成本制度, 使成本会计实现革命性的飞跃。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 使成本控制的状况即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 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

2) 20世纪以后,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 使得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从以成本业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财务业绩为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时期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运用最广的业绩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然而, 随着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多部门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 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逐渐得到较广泛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 与企业业绩评价相关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成果主要有: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 (AAA) 建议, 在进行预算比较时最好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并使用附加的非财务数量指标;1979年泊森 (Person) 发现投资报酬率 (ROI) 更有效。这一时期其他常用的评价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每股收益率、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20世纪80年代, 形成了以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为核心, 包含利润、现金流量及其他各种财务比率在内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的程度和速度大大加快, 其成果主要有:1) 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观点。根据德鲁克的观点, 评价一个企业的改革不能从其自身业绩出发, 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的改革, 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2) 霍尔的“四尺度论”。霍尔认为, 对企业业绩的评价要从质量、作业时间、资源使用、人力资源等四个尺度来进行, 企业可以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改进, 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3)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这种方法是在传统财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将客户、内部经营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因素补充其中, 从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企业业绩, 从而较好地克服了单一财务测评系统的不足。

2. 传统典型的几个业绩评价指标简述与优缺点比较

2.1 投资报酬率及剩余收益指标

投资报酬率是部门边际贡献除以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投资报酬率比较客观, 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 但却伤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而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剩余收益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克服了由于使用比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次优化问题, 而且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不足之处是, 该指标是绝对数指标, 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2.2 杜邦财务评价体系 (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

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的财务分析方法, 该体系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 它是所有比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其作用是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 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但杜邦分析体系就财务论财务, 对企业绩效评价和考核没有深入到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去, 不能反应现金流量, 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过程中的问题, 也不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及战略管理手段实现有机融合。另外, 由于所产生时代的局限, 杜邦体系是一种重视内部经营管理、忽视外部市场的分析考核体系。

2.3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拉帕波特模型)

这是作为长期资产、资本, 以及长期投资可行性分析中, 经常使用到的一个模型。通过对未来的现金净流按照一定贴现率进行贴现计算, 其结果作为衡量相关研究分析内容的理论价值, 然后进一步展开相关的研究和分析。现金贴现模型也是计算公司价值的一种常用模型。该模型的科学性不言而喻, 但是, 由于未来的现金净流量难以准确预测, 并且所使用的贴现率也存在很大的选择弹性和受过多因素的干扰, 所以, 该模型在实务中和实证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较少。

3.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随着学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各种新的业绩评价指标开始运用于实践, 传统的评价指标也在慢慢经历着变化:一是预算的作用日趋减弱。现在, 预算正逐渐被“同步计划过程”的方法取代, 这种方法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 更具灵活性来衡量业绩;二是非财务指标日显重要。其中得到公认的大致有市场占有率, 次品率等, 人力资源指标也在逐渐被纳入该体系中;三是知识经济的发展, 使得更强调对创新能力、学习和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评价。四是业绩评价向业绩管理转变。业绩评价向业绩管理转变的趋势, 突出地表现在引入非财务指标和联系企业总体战略来确定相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康翻莲.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比较[J].机械管理开发, 2008, (3)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探讨 篇8

(一)含义

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也就是说,企业业绩表现为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社会承认的程度。企业业绩的根本所在是用尽可能少的生产经营成本去创造尽可能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以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判断和剖析,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构成要素

1.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体现的是对谁评价。目前,大都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出资人、管理者及职员、债权人及政府、社会等。

2. 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由企业相关利益方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

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实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假如没有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指标,业绩评价就无法进行。因此,如何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体现在各项具体指标上,是业绩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

4.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一般根据数理统计方法经测试和调整后确定。

5.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运用的重要途径。评价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程度。

(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一般程序

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一般应经过确立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指标、获取评价信息、选择评价标准、形成评价结论五个过程,从而形成公正客观的评价结论。

二、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1. 国有资本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比较完整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1999年6月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国有资本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它以政府部门为评价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要评价对象。该体系分别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设置了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计32项指标。2002年3月对此《规则》进行重新修订,将原来的32项评价指标调整为28项(见表1),使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

从表1可以看出,该体系初步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关注其长、短期发展能力,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整体业绩状况,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2.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没有比较统一的模式,而是一些证券公司、咨询公司、资信评估公司,以及一些公司内部的绩效管理部门等根据其评价目标,自行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在国内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享有较高声誉的评估机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每年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它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相关资料,通过对上市公司当年的盈利水平、发展速度和财务状况三个方面6个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不同确定各指标在综合评价时的权重。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总得分是各个单项指标得分乘以该指标权重之和。其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社会评价,主要帮助投资者增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认识,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从资本市场来看,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上市公司的社会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与数据作为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的标准,而对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评价指标。

我国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评价指标。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企业只重视对有形资产的分析评价,对人力资源的分析评价几乎是空白。因此,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中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评价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对人力资源指标也没有具体反映。

2. 缺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企业发展是社会和谐进步的物质基础,社会和谐进步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切实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将自身的发展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然而在现有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中,缺少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3. 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评价指标。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应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目前,我国虽然已有一些评价指标,且是通过评价自然环境、经济和人文系统表现,来反映一定的政策对于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然而这些指标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指标过于繁杂且不均衡和难以投入实际应用两个方面。

三、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建议

(一)引入人力资源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引入以下反映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

1. 企业领导者能力指标。

要按计划对管理层进行学习指导,以此来提高管理层的能力。这样一旦人力资源危机爆发就能迅速采取行动,及早控制危机,同时还可以减轻决策压力,便于正确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2. 人力资源危机意识指标。

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特别是人力资源危机意识,在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或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往往对人力资源危机容易丧失警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培养人力资源危机意识,端正对待人力资源危机的态度。这就要求管理层做事要一丝不苟,认真细致。

(二)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企业应在企业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体评价指标有:

1. 企业与社会责任指标。

主要包括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政府的责任三个方面的指标。每一个方面可以分解成多个具体指标。例如:企业与顾客和谐指标可以分解为产品销售额、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投诉率等方面;企业与供应商和谐度可以从生产资料采购便利性与稳定性、生产资料采购价格、制造设备采购价格、制造设备采购质量等方面来描述;而企业与政府的和谐可以从政府支持、企业税金增长率来描述。

2. 企业与职工责任指标。和技能考核及培训计划等方面来描述。

企业与职工责任可以从企业激励与待遇、企业保障机制及人际和谐三个方面来考虑。而每一个方面可以用更加具体的指标来描述。例如:企业激励与待遇可以从人事制度安排、工作责任及效率、合理意见处理率和职工工资及其他福利水平四个指标来描述;企业保障机制和谐度可以从养老计划、医疗计划和公积金和住房计划等三个指标来描述;人际关系和谐度可以从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质量保障体系

3. 职工与职工责任指标。

职工与职工责任指标可设职工素质、职工结构和职工责任等三个二级指标,并在每一个二级指标下面下设了若干三级指标。例如,职工素质下设置了职工技能、大专以上职工比重和中级以上职称职工比重三个三级指标;职工结构下设置了男女比率、退休人员比重、行政人员与技术人员比重和职工年龄分布四个三个指标;职工责任下设置了职工忠诚度和职工诚信度两个三级指标。

(三)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财务资源、市场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企业文化和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由此构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下列指标:

1. 市场类指标。

这类指标主要从企业的市场经济规模、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描述,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拓展能力、市场应变能力、销售增长率等指标。

2. 管理类指标。

要从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战略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指标。

3. 信息类指标。

这类指标主要从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占有利用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的沟通度、信息利用效果、信息开发费用比率等指标。

4. 环境类指标。

此类指标主要从企业的外部制约情况、企业的内在动力等方面进行描述。具体包括:有害物质生成量、废弃物再生利用率、污染控制程度等。

摘要: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与数据作为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的标准,而对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不足。企业应从引入人力资源指标,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等方面入手,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使管理者准确判断现有经营活动的获利性,有效地配置企业有限资源,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南剑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分析[J].商业研究,2008(13):35-37

[2]董超.我国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及改进[J].辽宁经济,2009(7):90

环境业绩指标 篇9

关键词:业绩评价;战略地图;迪安诊断

随着业绩评价步入战略业绩评价时代,创新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创立的战略地图,能形象地表现驱动业绩的关键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将企业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衔接起来,成为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巅峰之作。

一、行业特殊性

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组织是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国内的历史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相比国外近60年历史的成熟市场和35%的市场份额,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仅占据医学诊断服务市场1%份额,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增长空间很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行业报告数据,2014至2020年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将保持35%至40%的增长。

该行业受国家严格监管,在技术、人才、资金、运营等方面有较高壁垒。营业额高、成本高、利润低是业内普遍现象,因此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很重要,还需建立有一定覆盖率的连锁网络,以解决服务半径的局限性。另外,企业以第三方身份进行诊断活动,依赖上游检验仪器和诊断试剂生产厂家,下游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起牵引作用。质量控制和市场认知直接影响到营业额,因此要减少医疗废物、噪音以及诊断事故和纠纷。

展望行业的未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硬件、人才与技术的集约化运营,全实验室自动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服务模式等将逐渐纳入企业战略体系。

二、公司战略分析

(一)战略目标

迪安诊断,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杭州迪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11年上市,目前是我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优秀独立医学实验室之一。

公司经历了两次重大战略转型。第一次是2004年,从以“体外诊断产品代理”为核心的传统商业模式,转为以“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的“服务+产品”一体化商业模式。由于两大业务的上下游具有相似性,可以实现营销渠道和资源的整合,因此这种盈利模式具有极强竞争力。第二次转型是2014年公司开始谋划大健康产业平台战略布局,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发展驱动力,构建大健康生态圈,最终愿景是成为受人尊敬的诊断行业领导者。

(二)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属于寡头垄断格局,迪安诊断与金域检测、艾迪康、达安基因的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金域检测成立最早,在全国份额、连锁实验室数量、客户数量、检测项目等方面均处于第一;艾迪康拥有自主开发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合作医疗机构以及检测项目多于迪安诊断;迪安诊断在长三角的份额最大,一体化商业模式有一定优势,但对上游上海罗氏过于依赖,而且加速多领域拓展与产业链整合发展增加了投资风险。

在财务层面,本文对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金域检测的指标进行了对比。2012年以来迪安诊断的资产负债率不到40%,处于同业最低水平,尽管流动比率有所下降,但仍优于同业;销售费用控制较好,费用率较低;综合毛利率较稳定,2014年超出同业水平,但要注意金域检测毛利率呈逐年增长的潜在威胁;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下滑,需防范坏账风险;存货周转率高于达安基因,但与金域检测差距较大。

(三)战略地图

结合前文分析,现绘制如附录(图1)所示的迪安诊断战略地图。

三、迪安诊断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分解四个维度的KPI指标时要注重准确性、精简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充分体现企业战略意图的同时,与成长阶段相匹配,考虑股东、金融机构、供应商、客户、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要求,并将指标分配到主要部门。

财务维度,在盈利方面选择经济增加值、经营性净现金流、销售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考核所有部门;资产运营方面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考核实验室管理部、销售管理部、采供部等;偿债水平方面,通过资产负债率等考核财务部。

客户维度,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关注客户保持率和客户投诉率,考核实验室管理部、销售管理部、采供部、研发中心、法务部等;以扩展市场为目标,关注实验室网点数量和市场占有率,考核投资部、实验室管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

内部流程维度,在技术开发方面设置研发经费和研发项目完成率,主要考核研发中心;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设置年采购降本率、室间质评合格率以及样本接送准点率,主要考核采供部和实验室管理部;另外,关注事故发生次数,完善社会责任有关指标,考核所有部门。

学习与成长维度,从员工的角度,考察员工培训比例、关键员工离职率,涉及所有部门;从组织的角度,重点关注企业信息化水平,考核信息技术部等部门。

四、有效实施的策略

为了让战略地图业绩评价工具充分发挥作用,公司可以采取以下配套措施:

第一,提高各层认识度。在整个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各层员工掌握新型业绩评价体系的思想,了解自身工作与战略目标的联系,自上而下推动业绩评价体系顺利实行。

第二,保证沟通渠道顺畅。可以通过设立电子信箱、定期召开研讨会等收集员工意见,帮助员工充分理解战略执行工作。

第三,建立配套的薪酬体系。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报酬体系,对绩效好的员工予以充分认可,对绩效差的员工指出不足并做好帮扶,以提高员工贡献率。

第四,实践中动态完善。基于战略地图的业绩评价体系不是静态的,应用中要注重灵活性和技巧性,考虑企业规模、市场地位、参与主体等变化情况,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要。(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附录:

图1 迪安诊断的战略地图

参考文献:

[1] 刘俊勇,孟焰,卢闯.平衡计分卡的有用性:一项实验研究[J].会计之友,2011(5):36-45

[2] 张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4(8):41-44

[3] 诸波,干胜道.市场竞争程度、经营战略与业绩评价指标选择[J].会计研究,2015(2):51-57

环境业绩指标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广泛分开, 为激励经营者最大程度为股东创造价值, 减少代理成本, 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成为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财务指标作为传统的业绩考核指标, 在业绩考核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进行考核为例, 选取的四个指标包括利润总额、EVA、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均为财务指标, 但财务指标受自身的局限, 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也带来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财务指标在业绩考核中的应用, 对其进行利弊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

一、财务指标在业绩考核中的运用

(一) 财务指标在西方国家业绩考核中的运用

西方国家业绩考核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成本指标阶段, 该阶段用成本指标进行考核;二是20世纪初至80年代运用销售利润率和投资报酬率等指标为主进行考核;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考核阶段。

(二) 财务指标在我国企业业绩考核中的运用

我国业绩考核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自建国初期至1992年《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前, 主要采用资金、成本、利润等指标考核;二是1992年至1999年6月, 主要采用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等财务考核指标;三是1999年6月至今, 定量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考核, 财务指标权重为60%-70%, 以净利润和净利润派生的净资产周利率、EVA等综合财务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指标。可以看出, 财务指标在业绩考核中长期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主流指标。

二、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利弊分析

(一) 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优点分析

1、财务指标可靠性高、可比性强。

财务指标来源于财务报告, 而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均遵循所在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且要按照相关规定接受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审计, 并由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出具使得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大大增强, 同时也增强了财务指标的可靠性。

由于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遵循的准则是一致的, 因此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的可比性强, 有利于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评价, 同时有利于对被评价企业进行同行业对标分析。

2、财务指标容易被管理层、股东所接受。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利润, 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高度一致, 因此将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 更容易被管理层、被股东所接受。同时, 财务指标直接来源于财务报告, 获取容易, 取得成本极低, 这也是财务指标一直以来在业绩考核中的地位特殊的原因。

3、财务指标评价结果容易量化, 综合性强。

财务指标作为企业经营结果的事后反映, 体现的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结果, 囊括市场、生产、供应等各方面的信息, 综合性强, 避免个别业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指标的片面性, 不会导致顾此失彼或只注重规模不注重效益的情形发生。针对企业不同时期关注点的不同, 有不同类型的财务指标相对应, 且考核结果均是定量结果, 容易评价和管理, 避免了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 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弊端分析

1、跟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不一致, 重视短期利益, 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和机会成本, 甚至放大风险。

由于只注重取得和维持短期经营结果, 使得经营者不愿意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 导致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 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投资过少。企业的经营者只看重当前利益, 行为短期化,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甚至经营者为实现个别关键财务指标追求业绩而忽视企业风险, 损害企业长期发展。某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存货的年度考核目标, 11月份开始就停止部份业务, 收回账款归还银行贷款并准备年后再贷回, 降低资产负债率, 但第二年1月份由于银根收紧, 利率上浮, 融资成本上升, 且银行融资资金受额度限制迟迟难以到位, 影响了业务的发展。

2、财务指标重结果, 轻过程, 容易导致利润操纵。

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反映经营结果, 虽然可以从指标上判断企业业绩是否得到了改善, 却不能了解企业业绩改善的具体原因, 业绩考核价值导向重结果, 轻过程, 忽视管理质量。可能导致管理层为获得高额薪酬和快速升迁, 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当前许多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配股等要求, 通过非营业业务、投资收益以及关联交易等手段操纵利润, 以满足现行评价指标的要求。尽管改良后的财务指标——EVA指标对此进行了改进, 既包含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绝对价值, 又包括相对价值, 既考虑债务成本, 又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 但即使采用EVA评价指标, 仍然无法解决利润操纵的问题。

3、过多的财务职业判断导致财务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企业业绩。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 会计计量和确认需要过多的职业判断, 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差异, 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出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使业绩评价指标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 将反映出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进而影响业绩评价的结果。此外, 在业绩考核财务指标中, 指标本身的合理性和权重比例值得商榷, 如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应该选择不同考核指标和权重。

4、财务指标面向过去, 忽视了对未来的评价。

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是企业财务报告, 或者是根据财务报告计算出的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各种比率和指标。而财务报告上的数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经过记账、算账, 然后编报而得到的, 是对过去事项纪录的结果和反映, 是对企业业绩的事后评价, 据之进行业绩评价, 只能反映过去, 不能反映未来, 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5、忽视非财务因素的重要作用。

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它不能也无法涵盖全部业绩评价的内容, 财务指标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 如产品质量, 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挑战越来越频繁、激烈, 没有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评价, 企业很难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因此, 经营业绩评价除了关注财务因素外, 更应充分关注非财务因素, 如客户满意度、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三、完善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的措施

(一) 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选择业绩考核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业绩考核应以企业战略管理的总体目标为导向, 在战略管理目标的指引下建立起符合企业特点的业绩评价系统, 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全面考虑企业各相关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利益;二是要关注企业长远发展利益需要, 充分平衡企业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引导企业注重可持续经营, 实施战略发展, 克服在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上的短期行为;四是要拓展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内涵, 由仅为出资人服务拓展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 丰富绩效评价的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的业绩考核引导企业加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 引导企业根据战略目标积累有效资源并促进内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优化管理流程, 改善产品结构, 逐步确立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业绩考核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并设置权重

应根据企业生命周期深入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科学选择企业价值驱动的关键财务指标和体现长期竞争能力的非财务指标, 并赋予合理的权重, 业绩考核价值导向要从单一的重经营结果向经营结果和过程管理并重。关键财务指标主要是一些体现企业短期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 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运营能力指标、现金流状况指标等4类。长期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利益, 能够作为评价企业长远竞争力的主要依据。这类指标主要是过程性指标, 能够揭示企业产生业绩的驱动因素, 具有较强的预测性, 主要包括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员工素质、创新能力、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公司治理水平等指标。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财务指标有不同的表现, 要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当前的内部实际情况和面临的竞争环境, 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深入沟通后确定考核指标和权重。短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必须与长期竞争能力评价指标结合使用。

(三) 完善会计准则, 减少职业判断, 同时建立业绩考核的修正调整机制

加快制定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实施细则, 对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尽可能减少职业判断, 以确保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唯一性, 从而确保财务指标的准确性。当企业经营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 应有相应的业绩考核修正调整机制, 确保环境变化应对及时, 考核指标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避免对企业出现负面影响, 考核科学, 价值导向正确, 激励作用有效发挥。

(四) 建立业绩考核的循环机制, 持续改进

业绩考核指标设计仅是成功推行的一部分内容, 考核文化的建立和考核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企业要想提升业绩考核的效果, 每年业绩考核工作主要领导都应高度重视, 考核前大力宣传, 考核中高度关注, 确保考核过程科学、透明, 考核后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 做得好的予以肯定, 不足之处予以指出, 并与被考核者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持续改进, 不断提升各项工作。

同时, 可适度推行任期考核。任期考核与单纯的年度业绩考核相比较, 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注重从大局出发进行分析比较;二是注重考核长期的业绩;三是注重广泛听取被考核人员的意见;四是注重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此外, 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 使资本市场有效性提高, 由市场对企业业绩进行评判也是业绩考核未来改进的内容。

企业的绩效评价既要考虑到其准确性, 也要考虑到经济性, 虽然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逐步走向以EVA为核心的综合指标评价, 但由于财务指标固有的局限性, 加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得企业无形资产、无形资源的重要性加强, 这些时代特征的变化都要求企业进行业绩考核时, 在使用财务指标的同时要通过一些方法弥补其弊端, 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科学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同时根据经营环境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修正, 推动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确保对企业绩效的客观公正评价。

参考文献

[1]熊梅芬, 王湘志.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6) 18卷3.

[2]宋巾.传统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1) 下.

[3]周建庆, 周静.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科技创业月刊, 2013 (5) .

[4]王冬年, 刘雪梅.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与思考.会计之友, 2009 (3) 中.

上一篇:行政法管理下一篇:导读法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