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

2024-09-09

业绩变脸(精选9篇)

业绩变脸 篇1

一、引言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有着其特殊的制度背景,而非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演进的产物,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股市出现了严重的市场扭曲:大量上市之初的公司往往“富不过三年”,即一年绩优,两年绩差,三年亏损,上市公司一旦完成增发配股,业绩就大幅滑坡。现有的大量国内文献均是围绕上市公司通过过度盈余管理手段完成业绩“变脸”,这说明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诸多学者已经证实盈余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两面性。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分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为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良性盈余管理,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上市公司真实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二、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的含义区分

业绩“变脸”是指企业利润的大幅度“缩水”或变化。其变化幅度远远超过了盈余管理的程度。学者对盈余管理所下的定义: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或所有者在不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方法或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来调整会计信息以实现个人利益或企业价值至满意程度的过程。相对于盈余管理,业绩“变脸”的幅度更大,目的性更强,手段超过了一般对公认会计准则的合理利用范畴。纪新伟、宋云玲(2011)将公司业绩公告从“续亏”或“不确定(盈亏)”变为“扭亏”视为一种“变脸”。可见,业绩“变脸”是对企业业绩的粉饰,其目的是符合某种融资目的,但这一业绩“变脸”为日后的业绩恢复其本来面目埋下“隐患”。业绩“变脸”使得公司业绩游走于合法与不合法之间。而在盈余管理的定义描述中,学者们强调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和会计规范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是合法范围内的业绩变动。这说明了两者在定义上是有区别的。

三、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动机差异的分析

与盈余管理动机相比较,业绩“变脸”的动机具有短期性,往往涉及眼前的切身利益,不顾及企业长远利益。首先最典型的业绩“变脸”发生的目的,在于扭亏与保牌动机。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为避免摘牌,往往通过非正常手段,谋求业绩的大幅度变化;其次,在大量IPO的企业中,业绩“变脸”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显然是为谋求上市而导致的过度包装现象;再次,当上市公司管理层“大换血”时,其业绩“变脸”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其原因在于:新管理者希望通过大幅度利润调整,将过去产生的“潜亏”一次性在账务中进行处理,使得以后发展得以“轻装上阵”,这一现象也俗称“洗一个大澡”。

而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对更多元,其动机不仅涉及短期行为和自身利益最大化,亦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比如合理避税和政治成本动机,完全从节约企业成本和企业良好发展角度考虑。因此,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两面的,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而业绩“变脸”动机仅仅是消极方面。

四、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差异分析

(一)业绩“变脸”的经济后果。

谷丰、张林(2011)认为业绩“变脸”成为大股东在股票市场肆意圈钱的渠道。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股东利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自身优势使得公司内部制衡机构瓦解,借助上市公司珍贵的壳资源经过业绩“变脸”上市圈钱,严重时致使上市公司失去生存能力。李赟(2011)认为新股发行保荐制度促使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相互串通,以达到双赢局面,即上市公司通过不严谨的保荐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圈钱,而保荐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承销费用,只荐不保,或者在保荐过程中敷衍塞责。此现象扰乱股票市场,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赵环(2011)通过2008~2009年的数据证实业绩预告中的信息与市场反应的辩证关系,即业绩预增对股价有正面的作用,而业绩预减或预亏对股价有负面的作用。业绩预告的变脸使得股市动荡,中小股东深受其害,迫切需要得到保护。

(二)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上官鸣、王瑞丽(2011)认为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具有两面性:一是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防止股票价格发生波动,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合理合规避税,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过度的盈余管理,会产生消极影响,不仅减弱盈利信息的可靠性,误导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影响社会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效率,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陈武(2010)均从使用盈余管理的经济人出发,认为理性的经济人普遍采取积极的盈余管理行为,适度的弥补了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提高了盈余信息的内在含量,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企业价值、前瞻性地引导了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大都抱有机会主义思想,譬如政治因素、薪酬因素、制度因素和债务契约因素等,致使盈余管理发生变质,出现过度盈余管理的现象,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等。

顾鸣润、田存志(2012)均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不仅可能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对企业的内部决策产生了不利影响,并损害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徐华新(2008)针对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帮助股东和债券人在签订契约时调整内容和结构降低负面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危害,降低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成本,但是加大了发现真实信息的难度。

(三)两者经济后果的差异。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业绩“变脸”带来的经济后果均是消极影响,扰乱市场的资源配置,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而盈余管理本身是中立性的,只有在不同的利益主体操作下才会产生不同的性质影响:如果动机是积极的,其经济后果是提高会计决策信息含量、增强企业稳定性、合理合规避税等正面影响;如果动机是消极的,它产生的后果无疑是会计信息失真,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等负面影响。针对业绩“变脸”,我国相关部门一直试图大力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抑制甚至杜绝业绩“变脸”现象的产生;而针对盈余管理,杨扬(2008)指出: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提高盈余管理信息的传递效率,引导市场主体做出合理的抉择。这些措施重在营造上市公司以真实业绩为公司增值途径的市场氛围和运作机制,鼓励管理人员运用正面影响的盈余管理传递内部信息,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我国采取的措施对两者态度的不同,进一步证明两者之间的经济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五、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业绩“变脸”与盈余管理的对比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现象中,创业板已经成为“重灾区”,国内学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研究不够深入,未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动机以及手段等。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研究具有可探价值,我们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分析,为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质量提供更有利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纪新伟,宋云玲.“扭亏”公司业绩预告的“变脸”研究.投资研究,2011.9.

[2]刘果.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财会通讯,2012.5.

[3]孙艳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对策.财会通讯,2012.8.

[4]谷丰,张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学术交流,2011.12.

[5]赵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下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2.

[6]上官鸣,王瑞丽.盈余管理“度”的分析.财会通讯,2011.26.

[7]陈武.不同视角下的盈余管理.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3.

[8]顾振伟,欧阳令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实证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8.2.

[9]徐华新.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21.

业绩预告变脸暗藏变数 篇2

每逢年初,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如何呢?截至2009年1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59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报业绩预告,喜忧比例为276:318。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以来共有84家公司(见附表)披露最新的业绩预测,多家公司突然变脸,且多数属于由喜转忧。这意味着上市公司2008年报业绩陡增变数,整体并不乐观。

目前的预喜公司3年来首次不足一半,更多公司的业绩在下滑。少有的业绩预喜亮点公司的主要来自盈利波动大的房产公司、重组股分公司或并表范围扩大的增发股等。

哪些行业存在年报地雷

从上市公司业绩增幅预告的骤变可以看出,2008年四季度是经济恶化的拐点,因此,剖析四季度的行业数据,有利于规避年报陷阱。比如受下半年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影响,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等4个强周期性行业的127家上市公司最终业绩可能出现较太异动,由喜转忧的可能性很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30个一级行业实现利润22394.87元,同比增长3.98%。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34.56个百分点;与2008年1~8月数据相比,增幅回落60个百分点。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国内企业去年第四季度跌入了盈利陷阱。去年前11个月,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业增幅最大,为133.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2007年盈利245亿元转为亏损1260亿元。投资者由此可大体判断上市公司盈利状况。从预亏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石化行业公司居首,其次是机械设备行业,电力行业居第三。金融和房地产公司效益尚可。

以钢铁行业为例,2008年前11个月钢铁企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42080.3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利润总额1475亿元,同比下滑14.8%,是1999年以来最为糟糕的一次盈利调整。

同样,造纸行业2008年销售毛利率由2008年1~8月的12.94%回落至1~11月的12.48%,企业为消化前期高成本的存货,业绩压力巨大。已有景兴、太阳、岳阳纸业3家纸业大户公告下调业绩预期。

西南证券张仕元建议投资者,不妨回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的年报风险,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化纤制造业去年四季度是亏损的,原油加工及炼焦业全年亏损,制糖业、轮胎制造业、肥料制造业、农药制造业也建议回避。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具备比较好的投资价值,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具备3~5年高速增长能力,可逢低买入。

央企利润降三成

作为盈利大户的央企也发出业绩预警。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1月5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表示,由于受自然灾害、金融危机和政策性减利等多重因素影响,央企2008年预计实现利润700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0%左右,这是央企自2002年来年利润首次下滑。

国资委初步预计,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20%。如果剔除两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及石化、发电企业等政策性亏损减利因素,实现利润总额1万亿元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

尽管目前进行业绩预告的大多是中小公司,但上述数据说明,在经济下滑大背景之下,大公司业绩下滑也是必然趋势,未来可能陆续有上市公司宣布业绩下调。 在石化行业。中石化旗下的s仪化、S上石化已经预告将巨亏;在航空领域,由于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减缓,各大航空公司的汇兑收益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在需求下滑、航空煤油价格没有充分调整的情况下,东方航空已经预亏,中国国航由于燃油套期保值失利。全年亏损将不可避免。火电、化纤行业蓝筹股如果发生亏损也在大家预期之中。

第四季度为高存货买单

从众多2008年度首次预亏的公司或者盈利增长幅度下降的公司发布的预亏公告内容来看,大环境欠佳,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导致市场需求下降,是造成大多数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其中一半左右的公司在分析亏损原因时都提到了存货对业绩的负面影响。

据中国硫酸网统计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0月份,国内最大化肥巨头云天化集团囤积了大约68万吨的高价原料,资产减值损失致少30亿元,而整个化肥行业囤积的高价原料大约150万吨,全行业仅原材料一项便亏损156亿元,相当于2007年整个磷肥行业76.5亿元盈利额的2倍。

出现价格暴跌的,不仅仅是硫磺,包括石油、铁矿石、煤炭、塑料、二甲醚等一系列原捌料价格都出现了大幅跳水。而类似的情况是,大部分企业都在奥运前高价囤积了原料,角后却栽在了库存上。

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存货增幅惊人。截至2008年9月30日,沪深1500多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919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17%。简单计算,上市公司近2万亿元存货,每跌1个百分点,就是近200亿元损失,而沪深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总计不过4200多亿元。“库存风险”在去年第四季度集中爆发,给相关公司业绩带来很大打击。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宝钢等等,因为按照新会计准则,存货现价低于账面价应该计提跌价准备。

当然,在业绩大面积惨淡中,太原重工、方大炭素等公司的业绩预告让人眼睛一亮,它们依靠加强生产管理,抓住机遇扩张,在2007年业绩良好的情况下大幅预增,也表明拥有技术优势的子行业龙头同样可以在行业逆境中有所作为。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的思考 篇3

与此同时, 大量的研究认为应该关注业绩预告中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质量不容乐观, 及时性、准确性不高。有的公司先预盈, 后预亏, 有的先预亏, 后预盈, 个别公司甚至接二连三地变更预告内容。而不同的业绩预告内容会扰乱投资者的决策, 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特别是连续亏损的公司如果预告业绩的话, 尤其应该谨慎。如果预告发生偏差, 将对投资者将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此类公司今年盈利和亏损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上市公司不应该将业绩预告当儿戏, 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以免业绩预告“变脸”现象的泛滥, 因为这种情况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下面我们将以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洛阳玻璃”) 发布的2007年年度业绩预告为典型案例, 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现象做一个深入分析, 以期为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一、案例介绍

洛阳玻璃始建于1956年,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进出口贸易、金融、证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41.6亿元人民币。

2005年洛阳玻璃实现盈利495万元。2006年度净亏损人民币31748万元, 较上年同比减利人民币32243万元,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产品售价低迷, 二是成本上涨因素影响, 按可比口径, 产品售价降低减利11456余万元, 产品成本上升减利9278余万元。同时按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了较大数额的资产减值准备, 减利5300余万元。另外, 公司参股的联营企业加工玻璃公司、矿产公司进行清产核资, 出现较大数额亏损, 公司分回近4200万元亏损, 也加大了公司亏损的数额。

由于2006年度洛阳玻璃出现亏损, 根据有关规定如果2007年度继续亏损, 将被ST处理。因而在2007年度公司加强管理, 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7月份之后, 公司一举扭转了连续一年多来的主营业务亏损局面, 从3季度开始盈利。2007年度公司整体经济运行状态大大好于2006年。2007年的产销量、销售收入同比较大幅度增长。

2008年3月14日洛阳玻璃发布业绩预告的修正公告, 称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公司聘任的分别按国内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广东恒信德律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丁何关陈会计师行 (以下统称“会计师”) 就2007年财务报告定稿意见进行沟通时, 会计师与公司对有关收入的确认出现分歧, 会计师认为对有关收入不能确认, 公司在2007年度经营业绩仍将亏损。

二、问题详解

由于前一年度洛阳玻璃出现亏损, 根据有关规定如果2007年度继续亏损, 将被ST处理。因而上市公司的预计盈利或亏损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对上市公司自身和投资者都具有很大的影响。1月30日, 洛阳玻璃业绩扭亏为盈预告后, 洛阳玻璃两天股价大涨7.76%;但3月14日发布业绩预告的修正公告后, 股价连续跌停三个交易日, 从8.00元跌到5.88元。因而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真实、准确的信息, 才能使业绩预告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下面我们通过有关资料来间接验证洛阳玻璃业绩预告的可靠性。

洛阳玻璃在2007年年报中披露, 监事会认为本年度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产品售价大幅下跌, 同时主要生产资料成本大幅升高;二是按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计提了多项准备。这就与业绩预告中的“报告期内国内浮法玻璃市场销售价格上升, 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的说法完全不同。

同样, 报告期内公司处置部分资产获得的收益也值得怀疑, 因为交易发生的时间和随后的事项证明了这一点。洛阳玻璃资产处置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出售物流公司100%股权与洛玻集团的协议, 物流公司仅拥有现金人民币300万元及拥有的一块土地, 目前未开展任何业务。出售物流公司 (包括该土地) 获得收益约人民币5068.5万元, 洛玻集团于2007年12月31日前支付代价人民币7036.4万元的30%。从该交易事项可以看出, 物流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并没有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而且资产的购买方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 存在明显的关联交易, 在2007年度的最后一天才支付了部分价款, 很可能是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为盈而采取的增加盈余的手段。而且在报告期内物流公司并没有完成股权变更登记, 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真正转移, 并不符合确认标准。

资产处置收益的另一方面来自对非关联交易方的出售资产。洛阳玻璃 (甲方) 于2007年12月28日与汝阳县工艺美术福利厂 (乙方) 签署一项资产买卖合同, 就乙方购买甲方闲置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等达成一致意见。该块资产截止2007年8月31日, 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062.25万元 (未经审计) , 甲方设备出售总价款为人民币3500万元。甲方于2007年12月29日已收到购买价款的30%的首笔价款。而根据洛阳玻璃2008年1月2日发布的董事会公告可以看出, 该闲置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为本公司的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于2006年2月因运转到期停止生产, 需要冷修, 但因该生产线现处于洛阳城区内, 洛阳市政府政策要求不能原地冷修后再次生产, 故该生产线设备及有关资产闲置至今。在2007年全国新增1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2008年产能将继续增加的情况下, 该设备评估增值却达到两倍多, 值得怀疑。另一方面, 该设备的购买方为汝阳县工艺美术福利厂, 注册资本只有33万元人民币, 净资产也只有183万元,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2008年6月10日洛阳玻璃发布公告, 称在对方未能支付货款的情况下, 6月6日, *ST洛玻决定与汝阳县工艺美术福利厂解除资产买卖合同, 预计出售所得收益约2437.8万元将不存在, 为该交易的真实性进一步提供了证据。最后, 该交易发生的时间为2008年12月28日, 临近年末, 是否是突击行为也值得探讨。

另外, 洛阳玻璃在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时, 公告的日期出现了明显错误, 理应为2008年3月13日, 但公告的日期写成了2007年3月13日, 而这一点在洛阳玻璃的年报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 则进一步显示了洛阳玻璃业绩预告的可靠性。

三、几点启示

洛阳玻璃业绩预告“变脸”案例的实质是通过一些本质上并不存在或未完成的交易来虚增业绩, 从而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该案例更多地提醒我们应关注业绩预告中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 以防止出现业绩预告突然“变脸”现象。业绩预告虽然能防止上市公司业绩“地雷”突然引爆而令投资者措手不及的现象一再发生, 但同时更应该注意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现象的泛滥, 因为这种情况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

1. 业绩预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是业绩预告制度的核心。

业绩预告制度是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有益举措, 极大地增强了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如果该项制度持续坚持下去, 确实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真实运作情况, 这对于投资者获取公正、有效的信息有极大的帮助。但这一切是站立在业绩预告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上的。但从目前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的实际操作来看, 业绩预告毕竟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个别公司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出现问题, 这很有可能成为一些机构炒作市场的题材。因此, 业绩预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是业绩预告制度的核心, 没有真实性、准确性, 也就没有业绩预告存在的必要性。

2. 投资者必须注意业绩预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投资者应该是业绩预告投资者应该是业绩预告制度中最大的获益方, 业绩预告制度提高了中小投资者获取市场信息的公正性。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到上市公司大致的经营情况和盈亏方向, 而不用在公司年报披露以前根据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做出投资决策。这既避免了业绩事先泄露造成投资者之间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庄家利用虚假信息操纵市场的不良现象发生。但投资者应该注意业绩预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分析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变化的原因、业绩发生的时间以及业绩的真实性等, 特别是对临近年底时发生的交易值得特别关注, 以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3. 上市公司应详尽说明业绩变化的原因。

上市公司是业绩预告的披露方, 拥有信息优势。在披露业绩时, 一方面, 应详细说明业绩变化的原因, 并提供同行业相关的比较数据, 以揭示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对于发生的重大资产交易事项, 应详细说明事项发生的时间、交换方的有关资料, 与该交易有关的报酬和风险是否完全转移等, 如股权变更是否完成等, 而不仅仅是合同的签订, 使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该交易的真实性。

4. 事务所应该是业绩预告的把关者。

从目前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的实际操作来看, 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公告中提及所预计业绩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真实业绩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并符合有关规定后才能确认,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有关年度经营业绩的具体情况, 上市公司将在年度报告中予以详细披露。但我们知道, 投资者不仅需要及时的信息, 而且更需要真实的信息, 如果上市公司在发布业绩预告诉前能与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绩变化的原因的进行沟通, 即进行预审计,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

5. 监管部门应加强业绩预告监管。

业绩变脸 篇4

公司虽然在招股书中号称自己是渤海湾客滚运输的龙头企业,但据本刊研究员调查发现,公司至少存在包括通过财务补贴粉饰业绩、长期借款占比高等多项问题,而且随着中海客轮大幅扩运力渤海轮渡竞争优势不在,公司面临上市后业绩随时变脸的巨大风险。

风险一:中海客轮大幅扩运力,渤海轮渡竞争优势不在

渤海轮渡披露其是渤海湾客滚运输的龙头企业,但我们查找资料发现,公司竞争对手背景实力深厚,近年有运力大幅扩张,导致未来航线上竞争激烈,公司并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未来利润可能会大幅下滑。

公司招股书披露,目前在烟连区域航线经营的4 家客滚运输企业中,渤海轮渡现有7 艘客滚船(另有2 艘在建船舶预计将于2012 年内建成投入运营),平均船龄为5.9 年;中海客轮现有6 艘客滚船(另有1 艘客滚船经营威海-大连航线),平均船龄为5.5 年;大连航运现有5 艘客滚船,平均船龄为10.4 年;中铁轮渡现有3 艘火车渡轮,平均船龄为5.0 年。可以看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是中海客轮。

我们查询中海客轮资料发现,中海客轮背靠实力强大的中海集运集团,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中海客轮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出资在广州广船国际公司开工建造4艘“岛”字号大型客车滚装船,于2010-2012年先后投入渤海湾营运,届时将成为渤海湾最大、最安全、最豪华的滚装客船,9艘“岛”字号组成的滚装船队将雄踞渤海湾各港口。届时渤海轮渡将被中海客轮超越,航线上的竞争将不可避免,渤海轮渡面临急剧下滑的境地。渤海轮渡在招股书中并未揭示中海客轮扩运力对公司盈利影响这一巨大风险点,这是故意隐瞒业务风险。

风险二:渤海湾跨海通道修建,给公司带来重大打击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批复同意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问题研究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渤海湾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开始启动。一旦渤海湾跨海通道修建,将会严重分流公司的车辆和客源。虽然短期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但长期对整个渤海湾轮渡运输行业都是致命性打击。如果对公司进行未来现金流折现,公司长期增长面临巨大风险,未来长期增长率为负,将严重影响公司折现值。

风险三:大量财务补贴粉饰业绩上市后业绩随时变脸

2009-2011年公司收到燃油补贴,扣除所得税因素以后的净影响额分别占同期净利润的0.80%、7.89%和27.19%。扣除燃油补贴渤海轮渡2009-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7708万元、19299万元和17707万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净利润甚至下滑了8.99%。燃油支出是公司主要运营成本,按照公司内部以2011年度数据测算,不考虑燃油价格变动导致的燃油价格补贴变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燃油价格每上升10%,公司利润总额将下降7.36%。若未来燃油价格变化或者补贴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盈利造成巨大影响。由此随着中海客轮成渤海湾运力第一,渤海轮渡业绩翻脸,利润巨幅下滑将不可避免。

风险四:长期借款占比高,财务费用吞噬利润

银行借款是公司的主要负债,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占公司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2.37%、92.02%、90.93%和92.05%,其中长期借款比例较高,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分别为50.99%、77.75%、65.29%和62.58%。较大规模的银行借款和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使得公司债务利息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公司财务费用6000万附近,占公司扣非净利润30%以上。财务费用对公司利润吞噬投资人也应密切关注。

业绩变脸 篇5

一、C公司的业绩变脸

C公司是一家从事电脑针织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3月登陆创业板,以每股35元的发行价格募集到资金21.35亿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脑针织横机和电脑无缝针织内衣机。上市前,从2008~201年,C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净利润”)从676万元暴增至85 356万元,增幅高达125倍。C公司上市三个月后便发布业绩大幅缩水,变脸之快让人咋舌。2012年7月C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月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 733.13万元至35 855.3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40%。根据C公司的定期报告披露,2012年、2013年、2014年1~9月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66%、12%、167%。2014年第三季度季报预计当年净利润亏损2.50亿至2.55亿元。C公司“业绩上市前一飞冲天,上市后一落千丈”的财务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与业绩变脸相对应,C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在上市前后发生了剧烈变化。C公司在2012年3月发布的招股书称:“目前,我国针织行业50%以上的设备仍处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我国针织机械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公司主要产品电脑针织横机和电脑无缝针织内衣机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产能不足已成为限制公司发展的瓶颈因素。”然而1年后,C公司2012年年报却这样描述:“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导致下游针织行业的市场需求下滑,从而影响了针织企业对电脑针织机械等生产设备的投资,电脑针织横机及内衣机等针织机械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的主要产品电脑针织横机的销量及售价均受到影响,公司2012年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

C公司上市不到3年时间里,从当时创业板上市前最赚钱的公司到2014年亏损最严重的公司之一,招股说明书所渲染的高成长、高科技成分也无影无踪,公司招股说明书所描绘的美好图景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单位:万元

伴随着C公司的业绩不断下降,股价大幅跳水,2014年11月11日收盘价22.06元(复权价)比发行价35元下跌37%,按照发行时总股本4.01亿股计算,市值已经蒸发近52亿元。C公司上市后,其实际控制人一度问鼎创业板首富,如今,与原始股东暴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投资者损失惨重,按发行数量6 100万股及2014年11月11日收盘价22.06元计算,投资者损失高达7.89亿元。

二、对C公司业绩变脸的剖析

目前,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为核准制,证券审核机构在审查IPO公司的申请时总的来说是比较严格的,然而,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为何频频闪现呢?“窗户装饰假说”认为,IPO公司会操纵会计数据以使得公司在发行前看起来更好,投资者由于信息的缺乏只能在新股发行时主要参考招股说明书上堆积的信息,他们通常会依据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来大致判断风险和收益,做出投资决策,很难判断其投资公司的发展前景。而在长期中,公司的真实价值会被发现,从而导致股价的下跌。本文通过对C公司业绩变脸的剖析,试图发掘出其背后的一些原因。

(一)C公司招股说明书可能信息失真

1. 夸大市场前景。

C公司《招股说明书》称:“截至2010年底,我国尚存手摇针织横机160万台。按照生产效率1∶3进行粗略折算,电脑针织横机设备升级需求量约50多万台,市场空间较大。截至2010年底,一些亚洲国家手摇针织横机保有量约为100万台。按照产能估算,部分亚洲国家就将提供约30万台的市场容量,市场潜力巨大。下游针织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升级的需求……决定了公司未来仍将存在持续成长的市场空间”。然而,单纯依赖上述对市场需求所做的粗略估算,就得出C公司拥有广阔的市场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从C公司成功上市随后的市场销售业绩情况来看,现实没有招股说明书所描绘的那么美好。其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称:“国内毛衫行业持续不景气且电脑横机替换手摇横机的需求已近饱和,对本公司电脑横机的自然更新需求尚处于初期阶段。”上市不到3年,C公司从“未来仍将存在持续成长的市场空间”变为“电脑针织横机的市场需求已近饱和”。

2. IPO业绩注水。

C公司《招股说明书》这样写道:2008~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亿元、8.47亿元、22.80亿元、33.2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81%、169%、46%。营业收入的爆发性增长离不开神奇的“销售顾问”,其中,广东地区2009年收入1.65亿元,2010年暴增至9.21亿元,2011年进一步暴增至16.44亿元,短短两年,暴增接近10倍,而广东“销售顾问”仅有5名,可见其神通之大。此外,C公司异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也表明其产能、产量、营业收入、利润可能大量注水。《招股说明书》显示:“电脑针织横机属于高精度先进针织装备,技术复杂程度堪比汽车。”如果把C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能力指标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厦工股份、徐工机械等工程机械类公司进行对比,C公司的设备周转率高得出奇,详细如表2所示:

3. 隐瞒经营风险。

作为行业龙头的C公司,奇怪的是其客户绝大多数都是自然人,雅戈尔、杉杉、虎豹、鄂尔多斯、七匹狼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商无一“入席”。可见其客户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均不理想,这为其日后的关联损失埋下了隐患。除此以外,买方信贷模式成为公司日后的重大隐忧。C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接受客户采用买方信贷结算的付款方式,这种买方信贷模式具体包括销售担保贷款和委托贷款两种方式。上市前《招股说明书》称:“公司买方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良好,担保损失率较低”,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上市后不久,C公司就陷入代偿黑洞,客户的违约大面积爆发,导致C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及担保损失暴增。资产减值损失2011年仅954万元,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9月分别为5 386万元、15 967万元和26 516万元。营业外支出中的预计担保损失2011年仅1 265万元,而2012年、2013年分别为7 254万元和4 536万元。由此可见,C公司的客户质量非常差。

(二)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

在新股发行中,投行可以同时兼任企业上市的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等多种角色,同时也可能是股东。这意味着投行的利益与上市公司是直接相关的,可获得的承销费通常与企业募集到的资金额挂钩,而如果有直接投资的话,其获得的回报会更丰厚。自从证券市场频现新股“三高”发行以来,投行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就一直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与发行人因为利益相关而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性。

为了配合C公司营造巨大市场潜力的假象,国信证券及C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始终没有正面去分析市场需要,而反复地强调市场上尚存260万台待更新升级的手摇针织横机带来的机遇。实际上,从上市后C公司的市场真实需求可以得出,国信证券及C公司当初通过手摇针织横机数量估算出电脑针织横机的需求是不切实际的。豪取6 673万元承销保荐费的国信证券却在招股书和发行保荐书中都对C公司大唱赞歌:“发行人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次募集资金将进一步提升发行人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本保荐机构认为发行人的未来发展前景良好。”虽然C公司的IPO保荐人国信证券在发行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中给出高达48.10至55.60元的“合理价值区间”,但是市场用脚进行了投票,上市第一天股价就告破发。

三、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治理对策

C公司业绩变脸的案例,其背后凸显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深受诟病的事实,就是诚信缺失严重。上市新股、次新股的业绩频频变脸已超出了可理解的正常波动范围,监管部门必须彻查发行人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包装粉饰,保荐代表是否切实履行了勤勉责任,以及其他中介是否做到恪尽职守等问题。这里主要从制度建设和监督两个层面对控制IPO业绩变脸提出对策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1. 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建立各项与之相配套的机制与制度是推行注册制的关键,而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灵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加大对信息造假违规的惩处力度,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推行的三个基本要求。要使股票市场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行,就必须解决信息问题,尤其是确保招股说明书的真实可靠,因为对于IPO公司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信息,外部投资者将严重依赖公司和承销商所披露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只有将信息放置于阳光之下,充分体现公平原则,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 健全退市制度,建立投资者赔付机制。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通常把重点放在对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上,而相应的退出机制并不完全建立,法律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不法者有机可乘。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A股退市企业仅86家,深沪股市近十年退市企业与新上市企业的数量之比仅为0.05。相比之下,纳斯达克这一比值为1.6,纽交所与伦敦交易所的则为1.1,都远高于中国的A股市场。英美等成熟市场对造假持零容忍态度,一旦造假被发现,从上市公司、会计师到保荐人、券商均承担连带责任。相比之下,中国股市的造假成本太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股的业绩变脸屡禁不止。

(二)完善资本市场监督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业绩变脸归根到底是公司自身出了问题,所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首先,企业高层应避免为上市而揠苗助长,否则只会断送公司前程。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成立专门的内控部门,约束管理者的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再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赋予内审部门更大的权力,以保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2. 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

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主要有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而它们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决定了推行注册制的效果。为了防范中介机构职能的缺失,首先,要加强中介机构的服务与鉴证职能,充分发挥它们“信息生产”和“认证中介”的作用;加强对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促使他们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规范操作。其次,强化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建立严格的IPO业务准入制度,一旦中介机构存在纵容上市公司违规造假、利益输送等失职行为,则对相关的中介机构及责任人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参考文献

吴锦霞.IPO业绩注水与二级市场跳水[J].资本市场,2013(2).

业绩变脸 篇6

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的现象被称为“业绩变脸”[1],各国学者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资本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资本市场刚刚兴起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公司IPO后业绩显著下滑的现象。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更为严重的业绩变脸现象[2]。公司上市后在二级公开市场的资本流动能够改善公司资本结构,降低高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风险,同时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信用等级。上市后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到更多资金,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快速占领市场取得竞争地位,理论上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应该持续上升[3]。但是,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却恰恰相反,因此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现象成为公司金融领域中的难解之谜。

风险资本作为产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中介,是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未上市公司进行的一种权益性投资。上市退出是风险资本获利的最佳方式,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上市前后的表现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普遍特征,同时也会受到投资过程的影响产生一些特有的规律性[4]。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在上市过程中跟一般企业上市过程相似,会面临承销商、发行市场、发行时机、发行定价和抑价(Underpricing)等方面的选择;不同的是,风险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专业的管理团队、丰富的社会网络以及资本运作经验[5],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6],这对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会产生不同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公司业绩变脸的现象是证券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隐患,会导致我国资本市场成为高风险的投资市场。近年来,在促进创新创业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入的探究影响上市公司长期业绩的因素、挖掘风险资本对公司影响的内在机理;同时有助于发现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促进风险资本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借鉴。

二、风险资本影响作用的基本假说

风险资本不仅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同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风险资本会进行投后管理活动,积极介入企业经营管理,一方面监督控制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为了能够实现上市退出获利,风险资本会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上市时机选择、代理成本等问题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影响企业的机理,提出了风险资本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不同假说并进行验证。

(一)监督假说

监督假说认为风险资本通过专业化投资为企业提供密集的监督服务。根据监督假说,风险资本除了为企业提供资金融资外,还会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在管理、营销、人员、网络等方面提供价值增值服务(Value-added),推动企业业绩的稳定增长[7]。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在企业上市后退出有一定的锁定期,锁定期结束后的企业资本市场表现才是风险资本盈利的关键。因此,风险资本有动机监督企业,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保证企业在上市一两年后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投资者预期,以便在锁定期满后减持套现[8]。

Chemmanur等[9]认为,风险资本的监督假说可以分成“筛选效应(Screening)”和“监督效应”,从广义上讲“筛选效应”属于监督假说的范畴。风险资本在筛选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挖掘企业的软信息,筛选出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质量的目标企业[9]。在风险资本投资前期筛选高质量目标企业的过程,也是对企业监督的一种方式,因此“筛选效应”和“监督效应”的作用是一致的。经过风险资本专业的分析和调查,最终选择具有更高成长潜力和盈利空间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因此即使风险资本不参与投后管理和监督,被投资企业发生业绩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二)认证假说

认证(Certification)假说认为,风险资本具有第三方信息验证的作用,对企业的持股行为可以被投资者认定为企业具有良好前途的信号。首先,风险资本在投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公司内部信息。风险资本挑选项目时有着严格的项目甄选标准,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已经拥有了企业成长、管理团队等诸多信息[7];投资后,风险资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成为公司重要股东,参与董事会治理,因而能够掌握更多内部信息[8]。风险资本积极参与公司经营可以向外部投资者证明公司价值的可信性,能够在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桥梁,降低外部投资者投资风险的担忧。其次,风险投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缺乏市场集中度,良好的声誉有助于机构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声誉对风险资本业绩具有重要的影响[4]。风险资本关注自身信誉的价值,如果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被发现盈余管理现象比较严重,或者违规操纵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上市请求,相关负面信息传播会严重影响机构声誉,不利于风险资本未来筹集资金和投资盈利,造成的损失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

风险资本的监督作用和认证作用之间具有紧密关系。但是,投资者一般无法判断风险资本是否发挥了监督作用,然而投资者清楚风险资本对自身声誉的重视,因此可以相信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是经过严格筛选和监督的,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后续增长潜力。同时,风险资本的认证作用可以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吸引更好的会计师、承销商等参与证券发行工作[10],使得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上市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和投入,具有更高的后期增长潜力。因此,根据认证假说,有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上市后会有更好的长期业绩表现,出现业绩变脸的可能性更小[11]。

(三)逐名(Grandstanding)假说

大多数风险资本采取有限合伙的组织模式。风险投资机构以基金的形式募集资金,基金具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风险投资机构需要支付出资人本金和收益。因此,风险资本经营面临经营业绩和经营年限的双重考核。根据逐名假说,风险资本为了提高业界声望、建立社会网络以及后续资金的募集和投资活动的展开,有动机促使不成熟的被投资企业上市,导致有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上市后业绩表现不佳[12]。

逐名的动机驱使风险资本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价值,但是会导致公司长期价值下降。风险资本通常拥有较强的资本运作经验和能力,在对被投资企业“拔苗助长”的过程中有动机美化企业业绩、高估利润,助长公司盈余管理活动,例如减少研发支出使当期利润提升,导致企业上市后业绩出现较大波动[6]。Elston和Yang[12]、贾宁和李丹[6]分别利用德国和中国数据支持了逐名假说。另一方面,风险资本为了建立声誉也有动机利用机会窗口为被投资公司择时上市。在实务中,风险资本是上市发行市场经常的参与者,在上市发行审查方面经验丰富,有能力为被投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社会资源,确保公司在他们认为最优的时间上市[13]。因此根据逐名假说,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更容易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以及上市时选择“机会窗口”,导致公司上市后发生业绩变脸。

(四)利益损害假说

利益损害假说指出风险资本与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并不完全一致,风险资本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14]。风险资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退出实现投资收益,并不需要长期经营被投资企业,因此风险资本会过度追求短期效应而损害企业长期绩效[6]。虽然在被投资企业上市后,大多数风险资本不会全部出售企业的股份,但是风险资本对企业管理支持和提供资源的意愿下降,其持股以及参与公司管理的程度开始减少,相应的一系列“增值功能”逐渐消失,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也随之下滑。

另一方面,风险资本与被投资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收益函数的不同,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使得风险资本支持公司的代理问题更加复杂[15]。风险资本介入公司治理容易引发投资者与创始人在理念、行为方式与利益等诸多层面的潜在冲突。当遇到无法通过沟通、妥协解决的问题时,这些矛盾冲突很容易导致合作破裂,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或者一方退出。为了监督激励管理者,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需要支付更高额的代理成本,同样不利于公司长期业绩的增长。

三、研究评述和未来研究方向

大量文献仅针对是否有风险资本介入与公司上市后业绩指标变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受样本选择和业绩指标设置的影响较大。不同假说之所以有相反的研究结论,是由于学者分析的角度存在差异。为了深入剖析风险资本对公司上市后长期业绩影响的机理,需要对影响风险资本作用方向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考虑风险资本特征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假说中分析的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会受到风险资本特征的调节。例如,高声誉的风险资本会具有更高的监督认证动机,而低声誉的风险资本逐名动机更加强烈[4]。风险资本特征的异质性还包括风险资本的性质、规模、高管团队、成立时间、持股比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基本假说的理论分析,使得看似矛盾的不同理论能够从不同方面得到印证。

第二,考虑企业家特征的影响。风险资本投资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同企业家对风险资本融资的态度不同,同样能够调节风险资本对公司的影响。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在风险资本发挥增值服务的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契约设计协调公司与风险资本的利益冲突,最大程度上避免代理矛盾对公司业绩的损害。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对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变动造成影响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考虑风险资本辛迪加的影响。不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辛迪加的方式进行联合投资后,一方面能够拓展风险资本的投资领域,提高筛选能力和价值增值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不同风险资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搭便车”行为,会加剧代理冲突和矛盾对企业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风险资本辛迪加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仍存在模糊地方,可以深入展开研究。

业绩变脸 篇7

(一) 汉王科技简介

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中关村的一家集研究开发、软硬件结合、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持续创新型IT行业企业。2010年3月3日, 汉王科技 (股票代码:002362)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41.90元的价格发行上市, 短短两个月就冲高到175元的最高峰, 晋升为两市第一高价股。时隔一年, 汉王科技股价被腰斩, 2011年5月07日收盘复权价为47.32元, 高成长“泡沫”被无情地吹灭。

(二) 汉王科技业绩变脸

股价大幅度下跌的背后是汉王科技业绩变脸。根据2010年报显示, 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23703.45万元, 比2009年的58156.89万元增长112.71%, 实现净利润8790.16万元, 同比增长2.69%, 每股收益0.88元。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 2010年前三季度, 汉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6861.4万元, 同比增长202.95%;实现净利润10002.38万元, 同比增长104.98%, 每股收益0.99元。然而, 对比年报的数字, 发现去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虽然依然大幅增长, 但全年的净利润总额低于三季度, 就是说, 第四季度实际上亏损了1212.22万元。但是, 业绩还在继续恶化。4月29日, 汉王科技发布2011年一季度财报, 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13%;净利润为-4618万元, 同比下降210.29%。

糟糕数据源于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电纸书系列 (电子书阅读软件及电子阅读器) 是汉王科技的主营业务。汉王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 电子阅读器2008在全球的销量是70万台, 到了2009年猛增至350万台, 增幅达到惊人的400%。与此同时, 2009年汉王科技的电纸书系列产品占据了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约95%的市场份额, 全球的市场份额也攀升至9%。

汉王科技预测, 2010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再翻一倍多达到930万台, 2011年1621万台, 2012年2278万台。中国市场2010年将占全球市场的30%, 在数量上将有近300万台的规模。

现实与汉王预测差距巨大, 2010年, 全球电子阅览器销售为660万台, 只达到汉王科技预期的2/3;中国销量为103.49万台, 仅达到汉王科技希望的1/3。电子阅览器销量严重不如预期, 就连曾经高达50%左右的毛利率也下降到了36.99%。

(三) 九高管精准减持

首先, 是选择第一时间减持。根据证监会规定, 定期报告披露前一个月为窗口期, 期间上市公司高管不得对自家公司股票进行操作, 9名高管的股票是在今年3月4日解禁的, 而年报于3月18日 (周五) 披露, 所以3月21日 (周一) 是实质意义上的首个解禁日, 因此汉王科技9名高管是在窗口期刚一结束就立即进行减持。

其次, 是以流通上限顶格减持。9名高管中除副总经理张立清之外, 其余8位高管的减持量恰好为持股量的25%, 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规定, A股上市公司高管每年最多只能减持25%的持股, 那么, 汉王科技的8位高管并非碰巧减持25%, 而是同时选择了以最大额度顶格减持。

第三, 是拥有流通权的高管全部选择减持。环顾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 像汉王科技这样, 高管们以最快速度、最大数量、最多人数全面抛售自家公司的股票, 实为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 汉王科技不但在年报发布时没有及时提示业绩变化的风险, 而且在业绩亏损公告发布前, 公司9位高管已集体减持, 累计套现8711万元。对此, 有律师认为, 汉王科技在财务报告披露中有虚假陈述嫌疑, 高管减持行为或涉嫌内幕交易。

二、中小板市场上的业绩变脸

中小板市场即中小企业板市场, 是指流通盘大约1亿元以下的创业板块, 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 有些企业的条件达不到主板市场的要求, 所以只能在中小板市场上市。中小板市场是创业板的一种过渡, 在我国市场代码是以002开头的。中小企业板的建立是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也是创业板的前奏。作为创业板的上市公司, 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是其最大特征。虽然中小板与创业板有区别, 但是成长性、风险性、收益性必然是应该高于主板市场的。但是现实中这种高于主板市场的成长性、风险性、收益性在很多企业身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类似汉王科技这样业绩变脸的例子在中小板市场仍然有很多。

2010年, 204家行业细分龙头或优势企业登陆中小板, 广受市场追捧。但是, 随着2010年年报的披露, 其中一部分公司的业绩如退潮后的裸泳者一般“尴尬”。据统计, 在2010年登陆中小板的204家公司中, 有80家在上市首年便出现业绩下滑或仅为个位增幅, 其中业绩发生重大变化的为63家, 占比超过三成。整体来看, 上述63家公司2008、2009年净利润合计分别为42.4亿元、59.2亿元, 同比增幅高达40%, 但2010年净利润为51.6亿元, 平均下滑幅度达到13%。这与中小板公司2010年业绩整体上升近三成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上讲, 中小板企业业绩变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在高市盈率发行后业绩迅速变脸, 严重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类似汉王科技高管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减持股份等事件已经激起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强烈不满。如何改善中小板企业的信息披露, 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影响到中小板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然要求。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中, 不但要充分借鉴海外市场经验, 更要深刻认识和研究中国市场的特点, 在发展中积极创新、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三、完善我国中小板市场信息披露的有关建议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指出,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应当在每年年度报告披露后举行年度报告说明会, 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投资项目等各方面的情况。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还被要求在定期报告中新增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情况和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具体情况。

在有关规定中,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当年存在募集资金运用的, 公司应当在进行年度审计的同时,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包括对实际投资项目、实际投资金额、实际投入时间和完工程度进行专项审核, 并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专项审核的情况。同时,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还应当在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监督、核查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结合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从理论上讲, 与主板的规则相比, 投资者应该能更及时地了解到股东持股分布状况的变化, 给投资提供参考;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 引入中介机构使其在募集资金运用方面受到约束, 其信息披露也应该更加透明。但是政策执行现状却令人堪忧。

针对当前类似汉王科技等案例, 本文认为, 首先在发行阶段也应该严格中小板信息披露制度。在发行阶段, 发行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 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保荐人保荐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 应当对发行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 适当加强保荐人和发行人的责任。

对于具体信息披露的要求, 要制定并完善中小板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不论事项在准则中是否有明确规定, 凡是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均应当予以披露。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定期报告数据截止日到公布之日或者发行日期间的业绩, 以“重要事项”提示投资者, 以便投资者对发行股票的公司有个动态的了解, 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隐瞒信息和披露不及时的要根据情节做出除了经济惩罚外的其他方式的惩罚。

发行人披露盈利预测的, 要规定未达到预测的惩罚措施。如利润实现数如未达到盈利预测的百分之八十, 其法定代表人、盈利预测审核报告签名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报刊上公开做出解释并道歉。

其次, 在日常监管过程中, 对于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应该实施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 退市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本保证。完善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退市制度, 有利于市场真正实现扶优汰劣, 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有利于警示和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不断改善经营业绩、规范运作, 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也有利于倡导广大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 理性投资, 更有利于防止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层掏空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随着市场规模扩大, 进入企业飚增, 剔除盈利能力差、增长率低和长期亏损的企业是保障资金利用率和回报率的一项必然措施。

当然, 信息披露监管应该是全过程的,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机制。首先, 加强内部治理机制, 理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关系, 缓解利益冲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规范控股股东行为, 防止内部人控制;健全与完善董事会, 规范董事选聘程序, 提高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其次, 加强外部治理机制, 增强股票市场对经理层筹资的压力, 尽可能地发挥市场主体的监督作用, 利用证券市场的控制权竞争机制、收购兼并机制和股东投票机制, 对公司的经理层进行外部监督和约束。

摘要:通过分析汉王科技业绩变脸事件, 对我国中小板市场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促进我国中小板市场的发展, 应该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文章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汉王科技,业绩变脸,中小板,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汉王科技, 2010年年报 (R) .http://disclosure.szse.cn/m/drgg002362.htm.

业绩变脸 篇8

截至2014年4月30日,A股沪深两市2511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3年年度报告。天威保定(600550)巨亏58.17亿元成为A股“亏损王”。主要是计提各项减值及预计负债518223.84万元所致。其中。全年计提坏账准备9.51亿元、存货跌价准备3.41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94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0.36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51亿元,以及其他准备12.19亿元。2009年,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复苏和繁荣。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都相继出台大规模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我国也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由此催生了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投资。但2012年欧盟对我国太阳能提出反倾销调查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拐点,随着国际市场的饱和,国内新能源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带来的业绩下降和资金紧张。如2013年太阳能巨头无锡尚德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被迫退市,2014年国内A股风电巨头华税(600155)不仅被ST,且因公司存在其他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因此,鉴于继2012年亏损后2013年的亏损定局,天威保变(600550)自2013年10月起便谋划着如何从新能源领域出逃,将旗下天威新能源(长春)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100%股权,与大股东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六家输变电公司股权,即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66%股权、保定天威电气设备结构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天威变压器工程技术咨询维修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多田冷却设备有限公司49%股权、保定惠斯普高压电气有限公司39%的股权、三菱电机天威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10%的股权及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商标权、专利权进行了资产置换。并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这五家子公司2013年分别亏损2.18、1.14、4.74、12.48和11.68亿元。与此同时,收购保定天威电力线材有限公司持有的保定天威线材制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外,2014年1月,鉴于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3年前十月亏损高达6.15亿元,天威保定将持有的7%的股权出售给了控股股东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这一系列股权置换和收购,2014年一季度ST天威就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31亿元。其中,投资收益贡献了2.83亿元。尤其是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1.99亿元。从理论上说,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股权置换,一方面剥离了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也延入了优质的盈利资产,从而能够提高集团整体资产质量。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确实能带来企业集团盈利能力的增强,表现为合并利润表上盈利水平改善。但是,根据新基本准则第十八条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第二节合并利润表第三和第四款规定:编制合并利润表时,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消、而互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所确认的投资收益应当抵消。因此,ST天威这近二亿元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应该是整个集团因对外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而确认的投资收益。

众所周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条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连续为负值,交易所将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根据《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规定,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将被暂停上市,如果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度公司仍未扭亏,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因此,扭亏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在现行准则下,ST类上市公司,包括亏损上市公司,其资产、债务重组行为、关联方交易与扭亏或“摘星脱帽”等因素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财务会计理论经常关注的是企业和准则的博弈:违法企业如何行开展盈余管理,其能力边界何在?企业采取什么措施才可以做到盈余管理?而准则又如何一方面保证合法企业有法可依,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又制约无良企业的盈余管理自由与能力?以此为分析框架,防范和化解的盈余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企业有盈余管理冲动,社会乃其行为边界,因此必须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包括工商、公安、税务部门对各类经营、财经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第二,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统领企业财务会计行为,企业经营事实和管理要求乃其行为边界,毕竟会计本身是对企业经营行为根据管理需要在事后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基础性要求。财务部门的账务处理行为可以影响企业,但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要求事实上反过来也制约着财务部门的账务处理行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证监会和财政部才做出关联方交易单独披露明细的要求;第三,就财务人员会计处理实践和规范账务处理的会计准则关系而言,财务人员是实际行动者,准则就是其行动的边界。准则对于各项业务处理是如何规定的,而财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运用又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权?抓住这三大纲领,强化和健全规范企业会计账务处理行为相关的制度设计应为题中之义,且属事关大局的举足轻重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在合并方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均表现为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因此,企业间对其所拥有的子公司股权进行交易,尤其是非货币性交易情况下,其账务处理的主要依据就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准则规定。缜密考察现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设计,与时俱进,在查漏补缺基础上,加强准则体系的严谨性和统一性,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相关准则规定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长与成熟,资本经营理念已慢慢取代资产经营观念,而资产重组正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资产重组事件的大量涌现,企业并购,尤其是控股合并已成为企业集团对既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从而调整资源配置结构的重要方式。为规范企业对外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财政部早在1998年就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2006年新建立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其更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由于企业并购根据财务管理双方交易原则,一项交易的实现必须有两家企业就同一交易标的达成一致意见并进行交割。因此,同一交易标的,买方的获取意味着卖方的放弃。就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现行会计准则对其置出与取得分别做了规定。

首先,就长期股权投资的获取而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日常核算方法,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方法调整,以及处置和信息披露做了明确规定。至于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第十一条明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第十二条明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

与此同时,对于企业间的控股合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也同时对企业间通过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两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均受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而对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就长期股权投资获取方会计处理而言,两条准则规定是一致的。

其次,就长期股权投资的置出而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六条规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七条在明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基础上规定: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时,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七条亦明确,当债务人以资产清偿债务时,若抵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亦直接作为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损益。

二、对现行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反思

从理论上说,资产置换包括整体资产置换和部分资产置换。当母公司以其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进行置换时,虽然对母公司而言,某一子公司,即使100%控股,也属于集团无数控股或非控股子公司或联营企业之万分之一,对于被置换的该子公司而言,则毫无疑问是企业整体资产的置换,毕竟子公司股东,甚至实际控制人虽易主,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完整性及其总体架构则未变。在当前国内、乃至全球,上至国民经济整体,下至个体企业产业结构轰轰烈烈开展转型升级大潮中,母公司间对子公司整体资产置换的交易形式愈益普遍。反思现行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现行准则对于企业间相互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置换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规定尚付厥如。因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还存在若干悬而未决的疑问。

第一个问题:企业间相互以长期股权投资置换时,对于置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具体到底应遵循哪一条准则。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合并准则关注合并方(购买方)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入账规范,以及同一控制下初始合并投资成本与其付出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处理,以及非同一控制下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的/负债差额的公允价值及其账面价值差额处理;非货币资产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重视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及抵债出账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强调的则是单个企业对相关业务,包括取得、持有和处置的账务处理。因此,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置换实践中,对置出和置入部分实际上进行了准则的选择性使用。即一方面置出长期股权投资依非货币资产准则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另一方面置入长期股权投资则据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而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这也是ST威保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对象为控股大股东,按照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账务处理时,依然不惜重金聘请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对置换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公允价值评估。毕竟对于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现行非货币资产准则明确计入当期投资损益,而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与此同时,鉴于ST威保在与其控股大股东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置换时,对于置出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采用了非货币资产准则。客观地说,非货币资产准则对于企业集团间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也进行了一定的防范性规定,即要求采用该准则的前提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具有商业性质。因此,商业性质界定成为能否运用该准则规定的关键性充分必要条件。

但是,现行准则所规定的商业性质判断依据却过于笼统,即所谓换入和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及其现值显著不同,且两者差额对企业意义重大。众所周知,尽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虽然可以根据一定的折现率进行贴现比较,未来现金流量的存在及其判断纯依主观测定,且极易受企业内外部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数字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该标准判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因而该准则难免被滥用之虞。

第二个问题:长期股权投资溢价资本化?费用化?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要求企业会计账上的实收资本数额与其在办理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时约定的注册资本数额一致。对于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其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出资的,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中,也只有按投资者占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才作为实收资本。至于超过按投资比例计算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单独记入资本公积账户做专项核算,包括股价发行溢价。更有甚者,虽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方以付出资产、承担债务支付合并对价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公允价值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然而,当合并企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按权益性证券面值计入“实收资本”,而其公允价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则计入“资本公积”。换言之,现行准则下的权益溢价,绝对地被要求做资本化处理了。

与此同时,除存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按公允价值视同销售,且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其溢价仍然体现在营业利润中外,企业以非存货的其他资产,尤其是长期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是折抵债务时,这些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现行准则均将其直接作为资产处置损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换言之,现行准则下的资产溢价无可置疑地被规定做费用化处理了。

众所周知,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右侧的债务和权益代表企业的资金来源,而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左侧的各项资产则代表企业的资金运用,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资源。因而,这一方面说明资资本(权益)是运用资产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资产是企业家开展生产经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工具。正是条件与工具的本质区别,带来了其溢价处理的歧途。也正因如此,由于举债经营的意义纯粹在于通过债务利息的财务杠杆作用放大资产运用效益,从而最终助力提高资本保值增值效率。债务重组收益的费用化/资本化在经历了反复再三后,新准则也从这个意义上,明确了债务重组收益的费用化处理规范。若此理成立,长期股权投资溢价是做资本化/费用化处理就取决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要素性质判断。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更为本质的疑问。即:

第三个问题:长期股权投资到底是资产?还是权益?

首先,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企业持有或控制的子公司、合营或联营企业股份,本身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对于持有股份的投资方而言,是企业运用股东和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的对外股权投资,因而在股权持有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一项资产。另一方面,对于被投资企业而言,则是企业吸收的来自于所有者的权益资金及其增值,作为净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右下方,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与此同时,同样是对外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区别于企业持有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尤其是普通股票的根本区别在于:权益工具只是证明企业拥有某个企业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是一种体现合约权利的所有权凭证,事实上属于虚拟资产。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的,则是企业持有的,能够直接或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和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换言之,该项投资是作为投资公司运用被投资公司等资产、负债的必备条件的权益。正因如此,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本着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代表母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子公司和合营、联营企业权益的长期股投资既在母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在非流动资产中列示,在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一节合并资产负债表第十五条第一款率先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在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消,同时抵消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备。因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投资方按持股比例所实际控制的资产、负债及其差额——权益。

其次,从现行企业对单个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来看,由于其基本的评估程序为:首先,单项资产评估→单项资产评估价值加总→总资产评估价值;其次,单项负债评估→单项负债评估价值加总→总负债评估价值;再次,净资产总额公允价值=总资产评估值-总负债评估值。最后,按投资单位持股比例确定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众所周知,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仅说明了资产负债表三大要素总额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更直接指明了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余额的权益性质。因此,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长期股权投资不应被母公司单个报表上的资产性质迷惑,而是根据其在企业合并报表上的权益性质明确其权益实质。若如此,其溢价的资本化/费用化问题亦迎刃而解了。

最后,与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法人损益确认的权责发生制基础不同,投资者,无论法人还是自然人,其投资损益却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的。即只有投资者实际收到被投资企业的分红,无论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时,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投资收益。由于与投资相关的系统和非系统性风险错综复杂,投资能否盈利?若盈利,又有几何?投资结果不确定性相当大。这种不确定性,既体现为投资的空间分布,这项投资盈利,而那项却亏损了;更表现在时间性流动上,某项投资过去盈利,现在却亏损,未来更是不可知。因此,对于企业集团投资损益的确认,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报表》第二节合并利润表除要求母子公司、子子公司间相互投资确认的投资损益与其相对应的费用或权益抵消后,应当将所有子公司、联营或合营企业报告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企业集团对集团外的各项投资盈亏相抵后的余额才能确认为企业集团的投资收益。对于个别企业对其对外投资损益的确认,2006新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的一个显著差异就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根据成本法,投资单位只能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换言之,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本单位投资后产生的净利润,虽然从理论上说属于企业所有者享有权益增值,被投资企业盈利再巨,若企业不分红,对投资者而言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镜花水月。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的实现事实上受制于剩余的控制权。这也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备受诟病的原因所在。

更通俗来说,以股民在资本市场的股票投资而言,大盘即使如06、07年般股指从九百多点蹿至六千多点,投资市值高度膨胀,投资者若未果断套现离场,仍然难逃08年崩盘深套灾难。因此,只要投资资金不离场,不撤出投资实践而只是变换投资对象的话,投资者尚不能对投资结果下判断。依此类推,企业间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只代表投资对象的变更,是对原投资的中止,而非投资实践的终止。在这个意义上说,长期股权投资在转换中的溢价必须资本化。而在投资期间累计的资本化的投资溢价只在企业真正终止投资,投资本金及其累积溢价离开对外投资场域时,才能真正确认并计量投资损益。

三、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ST威保2014年一季度业绩迅速变脸原因的深刻分析,发现其除了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输送外,现行准则对长期股权置换规定的多头碎片化规制亦难辞其咎。毕竟政出多门,难免为规则执行者容留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而自由裁量的结果只能带来对相关业务的选择性处理。因此,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明确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要素分类基础上,完善并统一长期股权投资轩换业务账务处理规则势在必行。本文认为,方案有二:

方案一:修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1.把原第三章后续计量第十六条处置拿出来,并专设处置一章。在处置章中,再细分两节,一节为中止,专论长期股权投资置换时置出方的账务处理规则,并明确转换损益的资本化。另一节为终止,分条说明以长期股权投资置换非货币、非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资产时的损益处理,见《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资产》第X条;以长期股权投资抵偿债务时的损益处理,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X条。转让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损益,沿用现行第十六条规定,即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损益。

2.修改原第二章初始计量第三条及其细目,将其直接简化为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毕竟该准则亦同时对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作出了账务处理规范说明。

3.在原第四条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中或加上第六目,专论在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中置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方法。若无他出,应明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或《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资产》确定。

方案二:修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在原第四条商业性质界定条件中加入第三目,即非关联交易。明确关联交易不符合商业性质判断要求。

2.原第五条所谓关注关联方交易下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换不具有商业性质,既未明确态度,更容忍了非商业性质的鱼目混珠。因此,若在第四条中对关联方交易商业性质的绝对否定,此条应删除。

新政来袭 警惕车企业绩变脸 篇9

实际上,自媒体陆续曝光新能源车企骗取国家补贴的事件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有意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在今年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政府便大幅缩减了推荐车型。此次上海发布的补贴政策具有代表性意义,预计后续各地将跟风降低补贴力度。

去年整车制造企业业绩纷纷大增,但绝大部分来源于各级政府补贴,部分车企拿到的补贴占总收入比重甚至接近50%。我们不怀疑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成长性,但在政府新政的持续打压下,需谨防部分车企业绩变脸风险。去年骗补不低于60亿元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达到34万辆,同比激增3.3倍,销量33万辆,同比激增3.4倍,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热销的原因,除了终端需求增长外,政府大额的补贴是一大关键因素。按照2013-2015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企业无论是在研发环节还是在销售环节,均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其中除了中央财政专款补贴外,一般而言还可最高享受与中央政府按1:1发放的地方补贴,各种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加起来规模颇大,部分车型甚至可以拿到超百万元的补贴。

以6-10米纯电动客车为例,一般的制造成本在50万元左右,中央给予的最高补贴为25万元/辆,若按1:1的地方政府补贴计算,可轻松覆盖成本。

正是如此高的暴利诱惑,行业中骗补的行为开始出现。去年前十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达到17.4万辆,但对应的上牌量仅有10.8万辆,消失了近7万辆,而同期国家和地方累计发放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超300亿元,换言之,骗补规模不会低于60亿元。

政策肃清行业弊端

自媒体相继曝光新能源骗补事件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有逐步收紧的趋势,今年一月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工作;3月份工信部再度发布通知,将对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信用数据库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库,行业整顿措施骤然升级。

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2015年初财政部发布的未来五年补贴政策中便已明确规定,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执行退坡制度,其中2017年-2018年补贴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8-2019年将下降40%,2020年以后彻底退出。

各地政府给予的补贴也将相应的减少。目前已经有18个省市发布了新的补贴标准,其中仅有5个城市延续了此前的补贴政策,其它纷纷下调。今年4月1日上海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应该说是所有城市中最严厉的一个,不仅降低了补贴标准,同时门槛也相应提升。

具体来看,针对纯电动乘用车,新规中设置100公里-150公里和150公里以上两个等级,补贴分别为1万和3万元,相比之前下降3万元和1万元,退坡力度颇大,更值得注意的是,百公里以内的续航不再享有补贴。在实用性更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调整也十分巨大,仅有续航力达到50公里才可补贴1万元,同比下降2万元,而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排量小于1.6L、油耗小于5.9L及油箱小于40L)方可增加1.4万元的补贴。

实际上,如今在上海买新能源汽车,购买者还需要找政府指定的充电桩安装公司购买充电设备,然后在自家的车位上安装完毕后由该公司出具安装证明,取得证明后方可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骗补行为进行限制。

新能源汽车从设计到研发均有严格的标准。能骗补的都是些设计简单、只改造动力系统的车型。因此,除了强化补贴监管外,政府肃清行业弊端的另外一个手段就是要加强新能源车型的管理。实际上,今年政府已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替换原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从前四个月发布的三批次推广车型看,数量仅有1000余种,比原来减少近2/3。

后续可能还会有多批次新的推广车型出现,但能上榜的均是经过政府审核过的车型。另外,从我们与部分上市新能源车企的交流情况看,进入新目录的车型是与销售挂钩的,换言之,如果要卖新能源汽车,一般而言是要经过政府审批进入目录方可上市销售,这样极大的避免了此前的骗补行为。

谨防车企业绩下滑

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企业2015年业绩报告尚未全部出来,行业整体数据尚无法准确统计,但从各大整车制造商发布的年报或者业绩预告看,业绩均有井喷的迹象。15家已公布年报或业绩预告的整车制造上市企业除一汽轿车业绩外,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乘用车龙头公司比亚迪实现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激增551%。客车龙头宇通客车实现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大增35.21‰

不过,这些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实际上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以宇通客车和比亚迪为例,宇通客车全年实现新能源客车销量2.04万台,同比增长176%,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汽车的收入分别为92.5亿元和47.1亿元,但政府给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却分别高达52.3亿元和16.2亿元,二者之和占新能源汽车收入近50%。

比亚迪并没有单独公布全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规模,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给予的补贴不会及时到账,需要企业先行垫付,按实际销售计算在收入里面。但深圳新能源汽车补贴相比全国其他省市本身就高,而且去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不俗,实现销量5.8万辆,同比大增208%,收入达到193亿元,同比增长164%,算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给予的5.8亿元补助,预计全年补贴或接近50亿元。

我们并不怀疑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的成长性,但在政策不断施压下,需防范补贴下降带来的消费刺激作用减弱,警惕车企未来业绩下滑风险。

上一篇:薄壁结构件下一篇:流变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