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绩(精选12篇)
投资业绩 篇1
摘要:对基金金鑫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投资组合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由其在股票与债券、股票与股票以及债券与债券之间资产的配置得出该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以及组合管理方法。并以夏普比率为参考, 就该基金的投资组合业绩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成长型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夏普比率
0 引言
在经历了2007年到2009年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以及之后一系列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作为成长型基金的基金金鑫体现了一支风险中性、具有股票型投资风格的基金在经济金融环境剧烈变迁的背景下的投资组合策略。接下来, 本文就将对该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及投资业绩进行简要分析及论述。
1 投资组合分析
对于成长型基金而言, 它是以资本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 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一般具有较高的业绩增长记录, 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市盈率与市净率等特性的金融类资产。下面, 本文就将对基金金鑫资产配置及投资组合方法进行分析。
1.1 不同债券之间的资产配置
在对该基金从2007年到2009年的11个季度数据的分析中, 其所占净值比例最大的债券除了2007年第一季度所持有的五年期的中期国债02国债 (14) 之外, 其余10个季度所持有的债券都为10年期的长期国债20国债 (4) 。而我认为, 这正是一种周期型资产配置的体现。
2007年的物价飞涨、高达4.8%的通货膨胀率以及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都使经济向着通货膨胀方向恶性发展。为了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股市飙升两大问题, 央行于2007年3月18日起开始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并伴随着后来的多次加息。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高度重视, 同时合理调控信贷投放, 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基金金鑫运用了一种周期型资产配置对不同债券进行了选择———由5年期的中期国债转为持有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具有获利能力的10年期的长期国债。
1.2 资产在股票与债券之间的配置
成长型基金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一般具有较高的业绩增长记录, 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市盈率与市净率等特性的股票。因此, 该基金的大部分基金主要都是用于股票的投资。
虽然就总体数据分析而言, 很难说该基金在股票与债券之间的选择存在某种周期性, 毕竟“利率的提高指示了股票的上升周期, 利率的降低指示了固定收益证券的上升周期”这样的理论并不适合该基金的投资风格。无论是2007年的多次加息, 还是2008年下半年的降息, 都不能阻止该基金对股票的大幅持有。但是,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 该基金对股票的持有量较大幅度的减少还是能够说明该基金所运用的以市场环境为参考的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
1.3 不同股票的投资选择
在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中, 招商银行成为了该基金的主要投资品种。除了200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以及2008年第四季度以外, 招商银行的股票持有量都以较大的优势居于榜首。
2007年到2008年,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由飞速上升到经济过热最后到经济形势恶化等阶段。为了保证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 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 中央政府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调整, 将2007年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的“一保一防” (保增长, 促发展) , 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2008年以及2009年金融环境剧烈波动的背景下, 作为规模巨大的招商银行的股票来说, 无疑是又一个有利条件。大规模的金融机构由于其雄厚的资金保证以及较小的波动性, 在变化莫测的股票市场中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能比较容易的做计划, 减少长期的花费而获得长期利润的增长。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降息政策更是有利于招商银行这只国企股。H股股价偏低, 潜力无限更有无限的获利空间。当然, 以资本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的基金金鑫, 自然不会放过兼具稳定性、长期盈利性以及成长性的招商银行。这也是该基金在股票选择中周期性资产配置的体现。
2 基金金鑫投资业绩评价
一般来说, 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价都将某一基金的收益率与具有相似风险的基金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当然, 我们也可以按照某一风险-收益权衡框架在不同风险水平的基金间进行比较。基金金鑫的投资组合代表了该基金所有的全部风险投资, 因此, 只需确定该投资组合是否具有最大的夏普比率即可。
与基金金鑫进行比较的待比较组合选取在2009年市场中与该基金投资风格相同的股票型基金前十名的基金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的平均值。然后利用该基金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与基金金鑫的投资组合夏普比率进行对比, 从而分析基金金鑫的投资组合业绩。
根据国债的收益率曲线选取期限为三年期的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即为Rf=2.53%。由于此时得到的三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年收益率, 所以应该将运用时间加权收益率的原则得出该基金的总收益率转换为在三年时间内每年的收益率, 然后计算出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 (0.085 8-0.025 3) /0.1667=0.362 9=36.29%
所以, 对于该基金来说, 每承受一单位总风险, 将会产生0.3629的超额报酬。
2009年以来, 股指大幅上升。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评价体系中标准股票型基金的前十名基金, 这称得上是基金收获的“第一梯队”了。截至7月13日, 在平均80%左右的收益率中, 夏普比率最高的为0.676, 最低的是0.494, 平均为0.571。
就此看来, 基金金鑫的0.362 9的夏普比率比基金“第一梯队”的夏普比率平均水平0.571相差了0.208 1, 这已经是不小的差距了。在同为股票型投资风格的基金中, 20.81%的差距说明该基金在获得较低的收益时仍要承受更高的风险, 0.362 9的夏普比率只能算作是一个中等水平。但是就其风险中性的风险收益特征来看, 它确实是到达了该基金获取中等的超额收益目标。
由此看来, 该基金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仍能在承担一单位总风险的同时产生0.362 9的超额报酬, 实现其长期稳定增值的投资目标, 并能体现其风险中性的风险收益特征, 已经很不错了, 是一支值得投资的成长型基金。
参考文献
[1][美]滋维·博迪, 等.投资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1.
[2][美]埃德温·J·埃尔顿, 等.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0.
[3][美]维克托·坎托.证券投资组合策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5.
投资业绩 篇2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 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C.发放股票股利 D.将债务转为资本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均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增减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2、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事项是对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B.非调整事项是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其状况不存在的事项
C.调整事项均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D.重要的非调整事项只需在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日后期间董事会通过的盈余公积计提方案属于调整事项,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来核算。
3、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在选择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境外经营所在地货币管制状况
B.与母公司交易占其交易总量的比重
C.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现金流量
D.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付现有及可预期的债务
E.相对于境内母公司,其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参考答案:ABCDE
4、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事项是对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B.非调整事项是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其状况不存在的事项
C.调整事项均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D.重要的非调整事项只需在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日后期间董事会通过的盈余公积计提方案属于调整事项,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来核算。
5、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6、甲公司将两辆大型运输车辆与A公司的一台生产设备相:),另支付补价l0万元。在:)日,甲公司用于:)的两辆运输车辆账面原价为l40万元,累计折旧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l30万元;A公司用于:)的生产设备账面原价为300万元,累计折旧为l75万元,公允价值为l40万元。该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对该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收益为()。
A.0 B.5万元
C.10万元 D.15万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对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收益=130-(140-25)=15(万元)。
7、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8、工业企业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B.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
C.购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
D.因固定资产毁损而收取的保险公司赔偿款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筹资活动。
9、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0
B.3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计算A产品是否减值。单件A产品的成本=12+17=29(万元),单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万元),A产品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5(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所以100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00×1.5=150(万元)。
10、甲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l0 000万元的债券,取得的款项专门用于建造厂房。该债券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l0%,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该债券年实际利率为8%。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10 662.1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厂房于20×7年1月1日开工建造,20×7累计发生建造工程支出4 600万元。经批准,当年甲公司将尚未使用的债券资金投资于国债,取得投资收益760万元。20×7年12月31日工程尚未完工,该在建工程的账面余额为()。
A.4 692.97万元 B.4 906.21万元
C.5 452.97万元 D.5 600万元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10662.10×8%-760=92.97(万元),在建工程的账面余额=4600+92.97=4692.97(万元)。
11、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1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7年4月1日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当日,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劳务费用400万元;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成本为100万元,计税价格为130万元。经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于20×7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上述更新改造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该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A.1300万元
B.1322.10万元
C.1352.10万元
D.1500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00-100-100)+400+100+130×17%=1322.10(万元)。
13、甲公司20×7年10月10日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O.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7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
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甲公司20×7年利润表中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A.100万元
B.116万元
C.120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960-(860-4-100×0.16)]=116(万元)。
14、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固定资产盘亏产生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C.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之和入账
D.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以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
E.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重新预计的净残值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ABCDE
15、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发生应收账款500万欧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l欧元=10.30人民币元。5月3 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28人民币元;6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 10.32人民币元;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l欧元=10.35人民币元。7月l0日收到该应收账款,当日市场汇率为l欧元=10.34人民币元。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为()。
A.l0万元 B.15万元
C.25万元 D.35万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6月份应收账款应确认的汇兑收益=500×(10.35-10.28)=35(万元)。
16、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发生的排污费
B.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D.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17、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与乙公司就其所欠 乙公司购货款450万元进行债务重组。根据协议,甲公司以其产品抵偿债务;甲公司交付产品后双方的债权债务结清。甲公司已将用于抵债的产品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用于抵债产品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50万元。甲公司对该债务重组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为()。
A.40.5万元 B.100万元
C.120.5万元 D.1 80万元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债务重组应确认的重组利得=450-350-350×17%=40.5(万元)。
18、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C.发放股票股利 D.将债务转为资本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均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增减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19、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20、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非货币性资产:)利得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应计入投资收益,选项C、D均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1、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应转入当期损益的有()。
A.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B.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D.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E.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选项A,不需要作处理。
22、甲公司20×7年1月1日以30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费用15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假定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投资对甲公司20×7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A.165万元
B.180万元
C.465万元
D.480万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购入时产生的营业外收入=11000×30%-(3000+15)=285(万元),期末根据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600×30%=180(万元),所以对甲公司2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285+180=465(万元)。
2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非货币性资产:)利得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应计入投资收益,选项C、D均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4、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25、在报告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A.发现报告财务报表存在严重舞弊
B.发现报告会计处理存在重大差错
C.国家发布对企业经营业绩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
D.发现某商品销售合同在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已成为亏损合同的证据
E.为缓解报告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存在的资金紧张状况而发行巨额公司债券
参考答案:ABD
26、甲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购买同一集团内另一企业持有的A公司80%股权。为取得该股权,甲公司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5元;支付承销商佣金50万元。取得该股权时,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甲公司取得该股权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A.5150万元
C.7550万元
B.5200万元
D.7600万元
参考答案:A
盘点季度业绩看全年基金投资 篇3
前十大基金公司在一季度的上述排名依次为:易方达、中银、华夏、嘉实、华安、富国、广发、南方、工银瑞信、博时。
此外,一季度虽然A股市场收盘告负,但基金公司主动股票投资整体仍获得正收益。70家基金公司中,统计加权平均收益率,超过九成、64家基金公司都获得了正收益。至记者截稿,目前小幅的上涨中依然可以发现投资思路清晰的基金公司占据着主动地位。
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基金中,易方达科讯、景顺增长、汇丰低碳先锋、汇丰2026等基金的排名上升较多,而原来在前十之列的几只医药行业基金等排名有所下降。从一季报披露的基金持股情况对比,4月以来表现较好的基金依然踏准近期热点并在一季度就提前布局,所以净值上涨突出。
一季度绩优公司多重仓医药生物
从前述排名寻找绩优公司一季度重仓思路可以发现,前十大公司第一名易方达基金一季度重仓了中药、食品、家电、元器件等行业,分别占目前纳入统计基金净值比例的6.8%、6.57%、5.31%、1.96%。结合2012年四季报来看,易方达在去年年底就较早布局了“大众消费品”、“医药生物”和“传媒电子”等一季度热门概念的相关板块,并且在一季度整体保持了较多仓位,自然是抓到了不少收益。
从单只基金来看,易方达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主动偏股基金是易方达科讯,在328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十,超越比较基准19个百分点。其选股思路在公司整体风格基础上更有独到之处,一季报显示其重仓行业为元器件、传媒、化工等,结合对应重仓股看,都抓住了本轮热点。
基金公司谁能命中全年热点
绩优公司在一季度和全年的布局思路是否有迹可寻?据此前公开消息显示,易方达今年的选股思路主要依据三条主线:一是具备“护城河”的高成长股票仍是新兴市场的永恒主题,在消费、医药等持续成长类行业中,在产品品质、渠道和品牌三方面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成长型企业仍是长期投资的重点;二是真正低估值、行业基本面稳定的价值型股票,这类股票集中在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周期价值型行业;三是在传统行业中,关注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市场集中度提升、净利率趋势性上升的龙头企业,例如,在空调、客车、卡车等传统轻资产制造业中,已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格局,其领头企业已在周期价值型行业中变成了持续成长型公司,这类公司值得重点投资。
正如易方达科讯所言:“坚信在漫长的转型期,泛消费行业、战略新兴产业将是近年牛股的主要产地。
私人股权基金投资业绩研究 篇4
私人股权投资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 是指对任何一种既不能自由在公开交易所进行交易也不能公开对外出售的代表被投资资产权益的证券股权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Private Equity Fund) 从大型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充裕的个人手中募集大量资本来组成私募基金, 由投资专家负责管理基金和投资个案。2000年后的投资热潮推动了私人股权基金的迅猛发展, 截至2008年第二季度, 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热度, 募资金额和新募基金数创下单季新高, 投资水平也逼近历年最高记录。本季度中外创投机构新设立的40只基金募集资金共计30.18亿美元, 创下历年来单季最高募资记录。与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相比, 创投市场的投资风险似乎更低, 而政府对股权投资的引导和配套建设, 以及国内投资人群体的日渐成熟, 也加速了资本向创投市场的流入。然而, 在本轮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的热潮中, 并非所有的私人股权基金都取得了满意的业绩。面对如火如荼的私人股权投资, 本文将利用来自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的基金业绩数据, 对目前所有投资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私人股权基金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影响私人股权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 并对其中的因素之——投资期和退出期的划分情况进行确定。
二、实证模型
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投资期与退出期回归模型进行私人股权基金投资业绩的评价与分析, 具体如下:
1. 主成分分析模型
主成分分析是处理多元数据之间的多重相关性的一种统计方法, 可以通过将各个指标进行线性组合, 找到影响数据的最主要的因素。私人股权基金的主要业绩指标由收益分配率 (DPI) 、待分配收益率 (RVPI) 、内部收益率 (IRR) 、超额收益率 (DIFF) 四个指标构成, 每个指标的含义如下: (1) 收益分配率 (DPI) :基金分配给有限合伙人的金额 (扣除管理费用和携带利益后) 占实缴资本的比例; (2) 待分配收益率 (RVPI) :未分配的基金全部剩余资产占实缴资本的比例; (3) 内部收益率 (IRR) :基金投资可望达到收益率, 等于使得全部现金流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 (4) 超额收益率 (DIFF) :基金收益率与相同类型、规模和期限的基金收益率相比较的超出值。
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了来自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数据库中截至到2006年仍然存续的目标投资区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全部私人股权基金的数据, 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 共有47个基金截至此时的信息观测值, 包含基本数据和业绩数据。
3. 基金业绩的主成分分析
我们从RVPI、DPI、IRR、DIFF中, 使用SAS9.1提取四个指标的主成分, 得到由它们的线性组合构成的两个主成分, 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
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同时得到的主成分得分系数表 (见表2) , 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得分。
注意到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到内部收益率 (IRR) 和超额收益率 (DIFF) 两项指标的影响, 反映了基金的总体收益;第二主成分主要受到收益分配率 (DPI) 和待分配收益率 (RVPI) 两项指标的影响, 这说明了影响基金业绩的两大主要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从对投资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私人股权基金的投资进行以上的统计分析:
第一, 总体收益率和投资期的划分是影响业绩主要因素,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 基金之间近60%的业绩差异来自于私人股权基金的总体收益率;超过三分之一的业绩差异来源于投资期和退出期划分的区别。与一般的投资基金一样, 总体收益率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是作为私人股权投资的独特之处, 投资期的划分对于业绩的影响, 应当得到重视。
第二, 大型基金的业绩更为突出, 在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基金中, 50%的基金综合得分为正值, 业绩正常;而规模1亿美元以下的中小型基金中, 取得这样业绩的仅占三分之一。在大型基金中, 业绩最为突出的是凯雷集团旗下的总规模4.7亿美元的Carlyle Japan Partners, 成立5年内的内部收益率达到了46.9%。
中国私人股权资本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 但是也应该看到, 中国私人股权资本市场仍然有不足和缺陷之处, 需要从各方面加以改进和规范。
四、结束语
本文建议中国政府允许养老金参与私人股权资本的投资活动。美国和欧洲私人股权资本市场内, 养老金都是私人股权资本的重要来源, 更主要的是, 养老金有着较高投资收益要求, 因此投资者会积极监督私人股权资本公司的投资收益和投资结构, 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无论从融资角度还是公司治理角度, 都具有长远意义。
摘要:本文利用来自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的基金业绩数据, 对目前所有投资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私人股权基金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影响私人股权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私人股权基金,业绩,投资期,退出期
参考文献
[1]A.T.Kearney, 2007.“Creating New Jobs and Value with Private Equity”, Research Report
[2]Chiampou, Gregory F.and Kallett, Joel J., 1989, “Risk/Return Profile of Venture Capital,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4, 110
[3]Gilboy, George, 2004, “The Myth behind Chin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88-97
[4]James M.Lattin.“Analyzing multivariate data”.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 2003
[5]Kiechel III, Walter, 2007, “Private Equity’s Long View”,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pp18-19
[6]Levin, Jack S., and Martin D.Ginsburg, Donald E.Rocap, 2000, “Structuring Venture Capital, Private Equity, and Entrepreneurial Transactions”, New York:Aspen Publishers
[7]Michaelson, 2003, Restructuring for Growth.New Delhi: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8]Sheng, Jeffrey L.J.“Investment in China:opportunities in 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9]William A.Sahlman.“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Oct., Volume27, Issue2, p473-521
[10]李建华张立文: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 2007第5期
[11]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优秀教师主要业绩-教师业绩简述 篇5
简述教师节由来
(9月10日)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 感恩教师节
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
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世界教师节
(10月5日)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教师节的由来简述 企业绩效考核方案简述
2016绩效考核方案规划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1.考核原则
2.主要考核内容
根据每人工作手册,制定每条考核细则,明确界定各项工作
3.指标制定原则与方法
4.执行机构及人员 公司明确行政级别划分 副总、经理参与考核,谁负责什么工序有明确分工
5.考核总流程
二、绩效考核具体操作方案
1.制定目标管理体系 供应、织造交期管理系统 织造车间机台生产率系统。包括保养工奖惩 合同完工系统。各部门完成率,每个订单完成情况来体现业务员、各环
节部门完成情况。
2.日常考核、月度考核、专项考核
3.综合素质指标体系
4.满意度指标体系
5.绩效考核结果处理系统 年底工资调整,上浮、不变、下降,对照的标准 年底各种奖项的评比
一、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绩效考核原则
1、考核的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 激励员工、增加员工的积极性 增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2、考核内容 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手册 职权
3、考核指标 明确、具体、有挑战性 现实可行的 切合公司的目标 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4、考核方法 公平 可操作性强 由最了解部门具体业务及工作内容的经理或主管负责,由高层领导定期参
与。
5、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汇总考核结果,得出考核结论,作为奖惩及年底工资调整依据
绩效考核内容
1、实际的、客观的数据指标 各岗位工作手册 交期、完成率等系统 实际工作表现
每月评估汇总后,与绩效工资挂钩。年底汇总,与年终奖、职称、工资调整挂钩。
2、综合素质 处硬指标外的软指标,例如工作态度,为人处事等 部门领导评定 部门之间评定
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原则与方法
1、考核指标 岗位职责,工作手册中规定的 预定目标考核,例如机台效率目标制定,合同完成率制定
2、注意 结合工序实际情况,被考核人及主管领导认可 简单、明了,可执行性强
绩效考核执行机构及人员
总经理:负责审批考核结果,决定分管副总或经理具体人员
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流程、考核内容、统筹工作。
副总、经理: 参与考核指标制定 对下属员工进行日常考核 对被考核人的工作进行反馈
绩效考核总体操作流程 日常考核、月度考核 年终考核
根据结果计算绩效工资,问题改善方案 总经理审批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业绩
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业绩
说到评价教师的业绩,我觉得既然有业绩,他一定是比较
优秀的教师。何谓优秀教师?何谓有业绩?可能每个人的观点不同。
所以经常考虑怎样才算是一名优秀教师,我觉得一名有业绩的优秀教
师至少要达到下面的条件:
首先,一名有业绩的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要一流。我想这应该是
最基本的条件。因为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连课堂教学都
不是一流,何谈优秀?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更
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课
堂教学日臻完善。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在玩中学,在快乐
中学,才不会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若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这个教师所授班级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也一定是较高的。
第二,一名有业绩的优秀教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没有
爱就没有教育。夏沔尊这样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
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
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
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
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无论是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还是我国近代的
陶行知,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
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
生的良师益友。所以,有的学生目前虽然基础较差,成绩可能不是太
好,但她们在老师的阳光温暖下,仍是一
个阳光少年,未来的生活道理上仍会有前进的力量,仍能成为有用之
材。这样的教师就是有业绩的好老师。
第三,一名有业绩的优秀教师必须是热爱书籍,酷爱读书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
多读书。读书应该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老师要“每天不间断 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认为,一个人进学校不一定就
是接受教育,只有他真正读书了,那才是意味着他在接受教育了。读
书、反思、分享是教师成长最为优秀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教师自己有
读书的兴趣,才会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爱好,一般来讲,热爱书的
孩子不会成为坏孩子。能培养自己的学生勤于读书的老师,一定是有
业绩的好老师。
第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这里的教育
科学研究不是指那些追求名利的所谓课题研究,而是分析自己工作中 的各种教育现象。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经验 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 的第一个阶梯。我国的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科研这样
描述:学校的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
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
非常美丽的项链。第一线的教师是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
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他们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
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一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
学时时进行反思,进行记录,在记录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所以能
写出有思考有品味的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应该是有业绩的好老师。
第五,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陶行知老先生曾提
出过《每天四问》,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他提出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
做到“每天四问”,即: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
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我觉得一名有业
绩的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可以见到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
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为人师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
发现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追求成功。
我想至少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有业绩的优秀
教师。
基础科
张秀梅
xx年8月骨干教师业绩表
附件 5 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人选业绩一览表
参加 姓 名 基本
情况 赵 守 恩 课题项目 论文专著 男 汉 族 8 学 级 汉语言文学
大 中教一 兰州大学
198 29 年 31 年 永昌县新城子中学 性 别 民 出生年月 族 时间 学历 职务/职称 毕业学校及专业 工作 限 年限 任班主任年 农村工作 工作单位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误区及对策》 《甘肃教育督导》 总第
业绩 成绩 获奖成果
期
2、《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 《金色年华》 总第 469 期 3、2016 年金昌市初中优质课竞赛三等奖。
荣誉称号
1.《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帮学生走出心理敏感的阴影》获甘肃省教育科
学研究所、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二等奖。2.《了解身边的历史——节子舞》获第 28 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科技 实践活动三等奖
参加学习培训 承担培训讲座 指导教师情况 注:业绩均写清时间,课题
须写清立项单位即项目来源、发表论文须写清刊物全称及期数、专著需写清出版时间和出版社名称、获奖 须写明颁奖单位及获奖等次、称号须写明授予单位及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和承担培训讲座要写清时间和组织单位名称、级别、会议名 称。此表可加行。教师个人业绩总结
教师个人业绩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党支部和学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老教师和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自己的各项教学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和锻炼,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有了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我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紧跟党的的号召,以教学为己任,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注重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思路。注重掌握现在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经常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利用,特别
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学生和学校领导好评,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同时,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大批合格的后备人才,为国家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年年都能圆满的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所在教学组受到学校和领导好评几年来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和关心下,自己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锻炼,教师个人业绩总结在全省实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点,因地制宜的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积极开展体育学科的素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大力推行教学方法在基层教学的运用,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研组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圆满的完成各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并且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其中自己写的****发表.被著名的各大网站收录,在教育界收到良好的讨论效果.同时我能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吸收新 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xx年的县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自己的公开课取得第一名,获得一等奖。参加市教育科学院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市级教学能手.同时由于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积极被上级授予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被上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些个人业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
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我有帮助
63教师业绩档案30
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西付校区
教师业绩档案
教师基本信息登记表
填表时间:20 年 月
姓名 民族 家庭住址 政治面貌 原始学历 学历情况 现在学历 年度 xx 年 xx 年 xx 年 2016 年 进修培训 情 况 2016 年 2016 年 2016 年 2016 年 2016 年 2016 年 职称评定 现职称
性别 籍贯
出生年月
工作时间 取得时间 取得时间 进修内容
职务 毕业院校 毕业院校 培训单位 成绩
评定时间
我的发展 目 标
备注
我的教育 格 言
年度教师发展情况登记表
第一板块:参加培训情况 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单位 成绩
第二板块: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参与课题研究名称 是否担任主持人 是否结题 级别
第三板块:参加优质课、教学能手、学科带头头人评选活动 时间 执教课题 学科 级别 奖项
第四板块:执教公开课情况 时间 执教课题 学科 范围 效果
第五板块:论文获奖、发表情况 时间 论文题目 类 别 授奖单位或刊物名称
第六板块: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时间
学生姓名
获奖名称
级别
备注
第七版块:我的读书情况 时间 书目 时间 书目
第八版块:外出学习情况 时间 学习内 容 时间 学习内 容
第九版块:班主任工作记录 责任班级 班级获奖情况 是否获得优秀班主任 级 别
第十版块:获得荣誉情况 教师节表彰综合荣誉 时 间 获奖名称 部门 级别
部门表彰荣誉 时 间 获奖名称 部门 级别
年 度 小 结教师个人业绩总结
任现职以来本人业绩成果工作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曾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自任现职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工作中既教
书又育人,多年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得家长的好评。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做到出全勤、干满点,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服从领导,听从分配。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加强业务学习,努力进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改新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到“六认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上好每一节课。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讲到练,习题设计实行梯度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从督促学到自觉学。备课时,在弄懂、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拓宽、加深,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一如继往,运用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认真对待和管理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自我发展的道路。作为班主任,我知道要取得学生的信服,光有细致的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用知识去征服他们。因此,我认真进行业务学习,将自已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宽、加深,积极参加关于有关新课改的继续教育学习,参加校内外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自已的讲课艺术和授课水平。结合所教学生特点,以教好学生为核心,大胆尝试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从知识上来吸引学生,确实学到一技之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注重联系实际,设疑解疑,讲究说话的风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xx年我撰写的《小学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论文发表在《科学教育论坛》(中)并获奖,2016年9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于九月份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绿洲园区小学
塔娜
2016年7月
关于塔娜同志职业道德表现单行材料
塔娜同志能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她严谨自学,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她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她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为人师表,作风正派,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堪称教师楷模。
察右后旗绿洲园区小学
2016年6月10日
关于渠小东同志职业道德表现单行材料
渠小东同志能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她严谨自学,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她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
德。
她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为人师表,作风正派,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堪称教师楷模。
察右后旗绿洲园区小学
2016年6月10日
关于塔娜同志担任
数学教研组组长的证明材料
塔娜同志自2000至今一直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职务。该同志担任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以来,在校长和教务主任的领导下,工作认真负责,能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开展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数学电化教学课件制作在全旗享有较高声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非常显著。
察右后旗绿洲园小学
2016年6月
关于渠小东同志担任
音乐教研组组长的证明材料
渠小东同志自2001至今一直担任音乐教研组组长职务。该同志担任我校
音乐教研组组长以来,在校长和教务主任的领导下,工作认真负责,能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音乐电化教学课件制作在全旗享有较高声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非常显著。
察右后旗绿洲园小学
2016年6月
塔娜同志任班主任工作证明材料
塔娜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11年,该同志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成绩突出,是一名优秀班级工作者。任现职以来,连续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xx、2016年分别被评为校级、旗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工作者。
特此证明
察右后旗绿洲园区小学
2016年6月10日 任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党支部和
~ 26 ~
学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老教师和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自己的各项教学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和锻炼,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有了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我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紧跟党的的号召,以教学为己任,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注重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思路。注重掌握现在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经常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利用,特别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学生和学校领导好评,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年年都能圆满的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所在教学组受到学校和领导好评几年来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和关心下,自己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锻炼,教师个人业绩总结在全校得到好评。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结
~ 27 ~
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点,因地制宜的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积极开展数学学
科的素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大力推行教学方法在基层教学的运用,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研组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圆满的完成各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并且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其中自己写的《小学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发表在《科学教育论坛》一书..同时我能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2016年的旗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自己的公开课取得第一名,获得一等奖。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同时由于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积极被学校授予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
这些个人业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绿洲园区小学
~ 28 ~
塔 娜
2016年7月教师业绩个人材料
教师业绩个人材料
金燕,女,1969年4月出生,8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师范,05年通过自学取得语文本科学历,毕业后在希望中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因为分配89年至现在系龙王庄镇明德小学任教,95年评为小教高级教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任教以来我多次被县政府;乡镇政府表彰为模范教师。
一.思想政治方面
过去的十三年中,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义务
~ 29 ~
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做到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按照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到这些,才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探究。
2、分层合作,是实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必由之路。
~ 30 ~
学生的层次不同,思考的效率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些学生怕于思考,懒于探索个人工作总结,依赖别人的思想。教学中如果让好中差混成一个小组,这样好的学生永远成为领头人,成为代言人,而差生永远就在小组中得不到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分层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小组以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在层次相同,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就达到了分层次合作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挑战性任务。
3、明确学习目标。
语文教学最忌千篇一律,容易使学生厌烦。如果千篇一律地字词教学,课文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也不知自己这堂课进步了多少。五年级的学生,字词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他们有这个能力而且有各自独特的方法。在教学中个人工作总结,我一般字词教学只
~ 31 ~
作为一个检查过程。课文分析看是那一类文体,新的文体传授给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方法自我解决。
4、规范作业。
学生学习新课和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要靠一定的作业来巩固提高。通过规范化的作业使学生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鲜明观点,而规范化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形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利用课堂课余及班队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是本学期语文教学饿一个重要方面。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说“新学期的打算”、“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我爱学校”,如何利用制作等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都有显着提高,不管是谁站起来都能说上一会儿。
6、制定帮教方案。
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
~ 32 ~
进行补漏。例如,自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落班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想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平时,自己还注意“两手抓”: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通过尖子生辅导后进生,以先进帮助后进,以好带差,促进双赢效果。
三.教学教研业绩
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写出不少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
教学水平的论文,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水平和教学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绩:
从教以来,我自编舞蹈《火红的青春》和《七色花》参加县里演出并获奖;乡、县、市、省优质课共有十几个不同
~ 33 ~ 的奖;有不同等级的论文数篇;优质课件获得市、省级一等奖;参加县、省班主任培训,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从教以来,我曾连续五次被镇政府、县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总之,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并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就要一辈子无怨无悔做一个一心一意的为学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仅这样说,还这样做,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简述如何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简述如何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马安小学 沈华
马安学校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各种办学条件相对于城区和汉区是落后得多。要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加快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各项工作搞上去,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 34 ~
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者,教师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评价及其价值观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的影响,尤其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始终把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摆在首位,使我们的队伍具有教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要继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献身精神,树立当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学校应该把“敬业乐教,以勤精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作为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照执行。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求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认真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办出有特色的民族地区教育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组织教师坚持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问题。每学期,在校内举办不同学科的研讨会,看优秀教育教学录像片和进行
~ 35 ~
经验交流。还通过“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让新、老教师开展传帮带,让后进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的后起之秀,老教师
也拓宽了教学视野,知识不断充实更新。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有计划地派遣一些骨干教师到外校学习取经,把教育办成开放式的教育。工作上大胆使用教师。在教师的任用上,认真分析每个教师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那些老年教师,要把他们分化到后勤等服务管理中,对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师,要安排到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等管理岗位,让那些高学历知识结构优良的年轻教师承担主要科目的教学,让学校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做到以合适的人才在各个岗位的努力形成团队的努力,以人才来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和教育。简述男教师在幼儿园的
~ 36 ~
现状
一、幼儿园的发展简史
我国近代幼儿园的发展简史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实验幼儿园。是由张之洞筹创的,园址在阅马场。当时湖北幼稚园的校长与保姆共三人均由日本女性教师出任,办园宗旨为“保全身体之健旺、培养天赋之美材、习惯善良之言行”。当时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呼声响遍中国大地,一些先进人物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西方的教育制度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兴办西学”成为潮流,对幼儿实行“公教公养”的主张也随之被提了出来。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湖广总督创办了“湖北幼稚园”。之后又在长沙、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 37 ~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家从帝国主义手里彻底收回了教育权,幼儿教育也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借鉴苏联经验,进行了整顿、改造和发展。首先在办园方向上,旧型幼儿园逐渐转为向工农子女开门,为国家建设服务,让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成为幼儿园的受教育者。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妇女劳动力,成为支援国家建设、为工农服务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当时没有男同志参于到幼儿教育中来。
1965年的幼儿园数量比1950年增加了十倍,幼儿园教师队伍也基本建立起来;幼儿园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大体确立,一个社会主义幼儿教育的新体系基本形成。不过在发展中因为经验不足,也走过不少弯路。如学习苏联的经验时,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批判旧教育思想时,把合理的部分也一起否定了;1958年的大跃进中急躁冒进,盲目发展幼儿园,造成大起大落等。“文化大革命”中,~ 38 ~
我国幼儿教育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在这场历时十年的大浩劫中,幼儿园教育被“左”的路线统治,广大教师受到批判打击,幼儿身心发育受到摧残,教育、教学完全陷入混乱。1976年10月,党中央拨乱反正,掀开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我国幼儿教育在经过了这一严峻的考验之后,也以更成熟、更坚定的步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从计划经济下的单一办园模式中解放出来,路子越走越宽,使幼儿园数量大大增加,其发展趋势是:由国家、企业、机关办园,转向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特别是农村、个人、团体等积极办园;农村幼儿人园率不断提高,据1992年的统计,农村学前班幼儿数已占幼儿人园人数的﹪;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的作用日益增大,如近几年在河北、内蒙古、甘肃、贵州等省区出现的幼儿活
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班、草
~ 39 ~
原流动幼儿园、“大篷车”流动服务组等,在动员家庭、社区、传播媒介参与幼儿教育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国外近代幼儿园的发展简史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福禄培尔认为,教育能发挥幼儿内在的生命力,怀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他在德国布兰肯堡创办了一个“保姆养成所”,为了保姆们有实习的场所和对象,他集合了村里40名6岁以下的幼儿,同时成立了一所“游戏与作业教育所”。1840年5月的一天,福禄培尔在村里的山丘上散步,站在山顶上向下遥望,看到金色的夕阳和树木上点点的新绿,他突然大叫:“有了!就把它叫做儿童的花园吧!在这个花园里,幼儿不会受到压抑,他们可以得到自由的成长,而保姆就是施肥的园丁。”从此以后,福禄培尔把他的幼儿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在他的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别设计的
~ 40 ~
玩具──“恩物”来学习,并得到体力、语言、认识、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福禄培尔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之后,幼儿园的名称被全世界普遍采用,许多幼儿园也很快在欧美各国创立起来。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加很快,尤其是入小学前一年的教育。如法国、日本、美国、苏联等的幼儿园普及很快,入园率都在90﹪以上。不过,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水平、教育政策、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幼儿入园率差别较大,幼儿园发展速度也不同。在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这方面是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师资质量就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世界各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都将幼儿教育师资提高到了大专以上水平,实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制度,并且幼儿教育有了男同志的参于。据资料统计,男性幼儿教师
~ 41 ~
在美国10%,日本7%,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一定的比例。同时,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进步,使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让幼儿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发展身体或智力,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一切使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了根本的保证。
我国第一位男性幼儿教师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张宗麟(1899—1976),绍兴袍谷镇(今斗门镇)袍渎人。出生于江苏宿迁县,二岁时随父母回绍兴原籍。先后在绍兴浙江第五师范、宁波浙江第四师范就读,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当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早年曾师从陶行知、陈鹤琴学习教育,后来协助陈鹤琴创办我国第一个幼儿园——“鼓楼幼稚园”。
张宗麟先生,刚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就不顾当时传统习惯势力的偏见、阻挠和
~ 42 ~
家人的反对,执意去幼稚园当教师。从教的岁月中他白天当幼稚园教师,晚上从事幼儿教育研究工作,并经常外出,亲自调查各地幼稚园的情况,研究幼儿发展的规律,对中外幼儿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亲自试验各种教学法,并编制各种幼教课程,写实验报告,著书立说,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被后人编辑为《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幼儿男性教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而我国首批男性幼儿教师则悄然诞生1990年6月,他们毕业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闪亮登场般的进入了幼儿教育行业。之后,曾有人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他们都很努力工作,对幼儿认真负责,与幼儿打成一片,比起女同行来说更有时间钻研业务。他们其中的一位叫洪常青的阳光小伙子,受到了幼儿园领导、同事和幼儿家长的称赞,更受到孩子们的拥护和爱戴,同时
~ 43 ~
也为幼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许多幼教刊物对此专门进行过报道。2002年,北京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毕业的11名男幼师被多家幼儿园“争抢”,这是北京首批毕业的男性幼儿教师。具跟踪调查,两年之后,坚守在幼儿园的11名男幼师剩下6个。另5名教师,有两位离开了幼儿园,有一位出国,有一位上了大学,还有一个因为患眼疾在家休假。6个坚守在幼儿园的男幼师,有两个在公立幼儿园工作,其余的都从最初的公立幼儿园“跳槽”到私立幼儿园。
二、我国幼儿园男教师的配置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中女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男教师已经走入了这块神圣的领地。
毫无疑问,只要关注幼儿教育的人都在思索,男教师在幼教领域中的出现究竟基于何种原因,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女性的职业,而今天却有了“异类”。只须稍作分析,我
~ 44 ~
们便可以得知男教师在这个领域的出现是历史的选择,社会的必然。一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和幼教专家们纷纷指出,在传统教育中,儿童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一直都被女性所包围,这对儿童,尤其是男孩子而言,对其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久而久之,我们惊讶地发现,孩子们虽然安静、内向、不越雷池,却也丧失了勇敢、进取、冒险、拼搏等优秀品质。另外,心理学专家也指出男教师对于孩子的思维方式、性别趋向、性格塑造、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也比女教师更为开阔。所以男女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换句话说,男教师的出现是无可厚非的。
幼儿园男教师稀缺的原因
目前,幼儿园男教师在我国稀缺地被称为“大熊猫”。当然,我国部分省市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在这少量的
~ 45 ~
当中,“存活率”,也
并不高,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哄孩子是女性的事情,社会,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对男性选择从事幼儿教育的角色认同不足,这对他们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恋爱、婚姻就是其中一个重大难题。
2、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不够。
简单地讲,幼儿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从几十年幼儿教育培养出的幼儿性格等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些不足的端倪。况且,这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弄得火热,人们大多只考虑到了减负、遏止乱收费及课程改革等内容,却很少关注教育者这一“人”的因素。这个不关注导致了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男教师的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男教师专业发展、园外生活、社会压力等关注较少,导致了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男性幼
~ 46 ~
儿教师的学校,男教师在目前幼师、大专或本科等的出现仅是点缀,是人们的“国宝”。
3、个人观念及个人知识、能力结构的限制。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很多男性也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况且,当男性进入幼儿教育行业以后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不理想,其所得与社会对男性所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也使得他们顾虑重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男性教师并非专业出身,这使得他们在知识结构及能力方面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所以部分男性面对这个职业只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幼儿园男教师的“产销量”与“供求量”
从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为数不多的幼儿园男教师主要来源于:接受过正规专业学习的男性、外专业转换而来的
~ 47 ~
男性、自学成才的男性及外聘的外籍男教师等,这离我国幼儿园对男性的需求远远不够。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一些幼儿园在大胆探索,尝试着其他来源,如邀请男家长到幼儿园客串老师。由于家长职业的不同,便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教育,这不仅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丰富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也极大地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幼儿园男教师的不足,对男孩子的个性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女孩子也变得更加勇敢、大方。当然,还可以带幼儿们定期参观男性较为集中的地方,并进行联谊、交流,如部队、工厂、学校。
三、男性幼儿教师的相对职业优势分析
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幼儿实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作。要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就必须全方位、多角
~ 48 ~
度地创造各种环境,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去对他们实施影响、教育和培养。它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要考虑到,在人类社会性别的组合中,几乎是男女各半,他们在幼儿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令人遗憾的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成长的关键的几年中,他们直接接触最多,对他们直接影响很大的,都几乎只有女性:女教师、女保育员、女医生、女清洁工等,尤其是教育他们的都是清一色的女教师。因此,他们所接受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可能是全面的和完善的,如大家经常所说的,幼儿园的男幼儿普遍缺乏阳刚之气,就是其中的例子,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一般男教师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和作用与女教师不同,也是女教师所不能直接代替的。而且,男性教师进人幼儿园工作,在一定
~ 49 ~
程度上对保护男孩子性格特征的天赋权利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如以往幼儿园老师往往把“听话”、“规规矩矩”、“安分守己”等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她们不想让幼儿有自由的权利,甚至不喜欢那些大胆、好胜、有个性的男孩,要千方百计改变他们,使他们变成“好孩子”这无形中就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而男教师从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更清楚男孩子的性别特点,因而一般会采取更加宽容的保护方法,因势利导去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重视吸收男同志到幼儿园工作。
有利于幼儿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投资业绩 篇6
截至2010年1月27日,已有58家券商发布2009年年报,占券商总数的五成左右。58家公司净利润总额达到639亿元,较去年的340亿元,增长88%。其中,国泰君安以64亿元的净利润,成为截至目前最赚钱的券商。金元证券以逾82倍的利润增幅,居于增幅榜首。
当然,由于A股市场在2008年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下调幅度,故当年的券商经营业绩普遍下滑,为全面客观考察2009年券商业绩的走势,我们还将2009年的业绩与2007年的情况做一比较,结果发现,2009年券商业绩与2007年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仅净利润来看,仍然是下滑了31%,表明券商在“元气大伤”之后,仍未完全恢复。
市场回暖业绩增九成
2009年年初,A股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的大起大落之后,触底回升,在上半年里走出一波持续上涨态势,并曾一度冲高至3478点的年度高位。市场的回暖,使得投资者投资热情增加,交易渐趋活跃,手续费及佣金等收入增加,带动券商业绩回升。
已有58家券商发布的2009年业绩中,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经纪业务历来是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58家券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加,也带动了营业收入的提升。2009年,58家券商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460亿元,同比增长了56%。
收入的增长,为利润的回升奠定基础,2009年,58家券商共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元,较2008年的340亿元,大增88%。
就各券商具体情况来看,小券商由于基数小,包揽了增幅榜前列名次。其中,金元证券2009年净利润由2008年的0.02亿元增至1.82亿元,增幅高达8225%,成为迄今为止净利润增幅最高的券商。此外,东海证券、国都证券、东莞证券和国联证券的增幅也都在10倍以上。
相比之下,大券商的增幅由于受基数效应的影响,大幅增长就显得不易。比如,国泰君安2009年的同比增幅仅为2.37%。但是,大券商在净利润额上的优势仍得到了保持。截至目前,国泰君安以64亿元的净利润,稳居净利润榜首,广发证券也以49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国泰君安之后,位居第二名。总体来看,净利润前十名的位置,依次被国泰君安、广发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申银万国、华泰证券和齐鲁证券这些“巨头”们占据着。
投资收益下降20%
尽管从诸多业绩指标来看,58家券商的业绩在明显回升,但众所周知,在2008年里,A股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下调幅度,当年的券商经营业绩普遍下滑,为了更客觀的衡量券商业绩情况,极有必要将各项指标与2007年做一对比。
结果发现,目前券商盈利水平与2007年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首先,就经纪业务来看,58家券商2009年1178亿元的经纪收入,较2007年的1397亿元,仍是下降了16%。营业收入下滑的幅度更大,2009年1460亿元的营业收入,与2007年的2087亿元相比,降幅为30%。净利润上,2007年5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929亿元,与之相比,2009年58家公司净利润降幅也是达到了31%。
财务业绩、投资评级与股票收益 篇7
基于盈利预测和投资前景的判断,证券分析师为目标上市公司出具研究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买入”、“增持”、“中性”、“减持”或“卖出”等方面的投资评级,是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证券分析师在进行投资评级时存在主观性或与投资者利益、目标公司利益的不一致性,进而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难免招致投资者对其出具的研究报告和投资评级产生怀疑(Mc Nichols & O'Brien,1997)。基于此,投资者如何有效衡量证券分析师所出具投资评级报告的可靠性,如何取舍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财务业绩、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证券分析师进行投资评级的依据、投资评级的可靠性及其效果,这对投资者正确理解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证券研究机构进一步提升研究报告质量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科学监管证券业务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财务业绩、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投资评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评级发布的原因以及投资评级能否产生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上。赵良玉(2013) 认为证券分析师倾向于发布乐观的投资评级,且其重要动机是为了满足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偏好,以便于获取私有信息,与Lin(1998)、Michaely(1999)以及Kothari(2001)等人的观点一致。以此相反,Ari Yezegel(2015)更倾向于将证券分析师发布投资评级报告归因于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即为投资者投资提供投资建议。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上调或下调均会对资本市场产生明显的反应,且市场对投资评级上调的反应要比下调的反应更为明显(George,2014)。黄静(2006)等人从证券分析师进行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的准确性出发,研究发现根据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无法取得超常收益,其中业绩预测的偏差是导致评级错误的原因,业绩预测误差是由于证券分析师对公司基本面判断错误所致。关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和投资评级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预测和投资评级效率正相关,即准确的盈余预测更有助于证券分析师做出准确的投资评级(洪剑峭,2012)。Seshadev(2014)通过对印度资本市场IPO的实证研究,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是否产生了价值,发现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减少了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中的定价过低问题,促成了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正确定价。证券分析师的主要工作是发表盈利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以投资评级的形式对目标公司提出投资建议。当前,证券分析师的作用在成熟资本市场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我国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分析师在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上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他们的投资评级报告影响并引导着证券市场主流资金的流向,也受到普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朱红军,2007)。国内外学者基本已经形成共识,投资者根据大型券商分析师的投资建议买卖股票,能够获得显著的股票收益(Bjetring &Lakonisho,1983;Barbe & Loemer,199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投资评级是否会带来股票收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普遍认为投资评级能否带来超额收益极大程度上受证券分析师资质的影响,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只有顶级明星分析师的投资建议才具有投资价值,且顶级券商明星分析师和非顶级券商明星分析师作出的“买入或增持”、“中性”、“减持或卖出”评级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投资价值不同(Mikhail,2001;Leone &Wu,2007;Lily & Yasuda,2010 ;王宇熹,2012;等)。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鲜有文献将投资评级基础(公司的财务表现)与投资评级的实际效果(股票收益)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认为公司财务业绩是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基础,而股票收益是投资评级是否可靠的最终检验标准,三者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逻辑关系。鉴于此,本文拟对投资评级、股票收益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在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和有益补充。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根据公司价值理论(简称“MM理论”),在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公司价值管理目标的条件下,公司价值具体表现为股票市价。资本市场上,证券分析师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指标的判断,发布目标股票的投资评级可以视为对公司价值的估计和预期。可见,研究投资评级、股票收益和财务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公司价值理论这一研究基础。因此,本文检验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即检验投资者能否通过遵从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获得超常的投资回报。根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其实质即证券分析师是否能够发现证券的定价偏差,并在发现证券定价偏差的基础上对投资者发布投资建议,使投资者得到超常收益。通常,证券分析师运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对目标上市公司的股票给予“买入”、“持有”、“中性”、“减持”和“卖出”5种类型的投资评级,不同的投资评级表达了分析师对公司前景的不同的判断和预测。
本文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与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即证券投资评级是否以良好的财务业绩为基础;②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验证公司股票收益是否能够正确印证证券投资分析师的投资评级,即投资评级的准确性问题;③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业绩和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对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联。
(一)公司财务业绩与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
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亦即企业的财务业绩,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变现形式。中国证监会规定,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沪深证券交易所将对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则要暂停上市,六个月后仍继续亏损则面临退市处理。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生存能力取决于盈利能力,投资者也主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
关于上市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存在两个理论学派———价值学派和市场学派。价值学派理论认为财务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更具投资价值,市场学派则强调通过技术分析,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现错误定价的证券获得超常收益。证券分析师通过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估计对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评级,就一般情况而言,过去财务业绩良好的企业很有可能在未来也会有良好的财务表现,根据价值投资学派的观点,这类企业在未来更具投资价值。对证券分析师而言,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很可能是基于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财务表现,其投资评级判断极有可能参考了该企业过去的财务业绩。据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当上市公司在上一年度取得较好的财务业绩时,证券分析师倾向于对其给予更为积极的投资评级。
(二)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与公司股票收益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随着上市公司所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证券分析师会持续对其股票给予投资评级。证券分析师针对目标上市公司发布投资评级报告,检验其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后期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只有当上市公司股票收益优于市场平均收益时,我们认为证券分析师所给予的投资评级能产生超常收益,且对普通投资者是具有价值的。因此,我们检验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是否具有价值,必须将其与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联系起来。为此,我们提出假设2:
假设2:当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的投资评级时,目标公司股票收益会优于市场平均收益。
(三)财务业绩、投资评级对股票收益的共同影响
如上所述,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很可能是基于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财务业绩,即对于以前年度财务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更高的投资评级。但在现实中,证券分析师很可能会对以前年度财务业绩表现一般的上市公司给予较好的投资评级,同样也有可能对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发布较差的投资评级。基于此,本文根据价值学派的观点研究一种情况,即对前一会计年度财务表现良好且证券公司给予较好投资评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股票是否会取得超常收益。为此,我们提出假设3:
假设3:当公司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业绩较好,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的投资评级时,公司股票将获得超常收益。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简称Z证券公司) 发布的投资评级报告为研究对象,进行假设检验。经统计,2010 年1 月至2015 年4 月Z证券公司共发布研究报告14980 份(其中个股研报8220 份),同时考虑到投资评级的可验证性,本文最终以2014年5 月至2014 年7 月为时间窗口,共获得208 个样本。其中,5 月份109 个样本,6 月份35 个样本,7 月份64 个样本。经整理,本期间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本文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前一年度的净利润及其增长情况,证券分析师当年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评级,上市公司在投资评级发布后6个月内的股票收益情况。此外,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数据库。
注:括号内的百分比表示各投资评级对应的个股相对于大盘涨幅。
为了保证投资评级与财务业绩对应,本文将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划分为三类,即积极的投资评级(“买入”和“增持”)、消极的投资评级(“减持”和“卖出”),中性投资评级(“中性”)。同样,将样本数据的财务业绩也分为“良好”、“中等”和“较差”三个类别。其中,“良好”表示上市公司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度有明显增长;“中等”表示上市公司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度无明显增长;“较差”表示上市公司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滑。另外,投资者根据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进行投资的收益有三种情况:获得超出同期综合涨跌幅的收益,与同期综合指数收益持平,以及低于同期综合指数收益。
(二)指标选取
1、财务业绩基础性验证。为了检验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是否以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为基础,本文以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的净利润(NPi,1)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指标,以该上市公司上一会计期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的净利润(NPi,o)作为比较标准。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便认为证券分析师发布的投资评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即①NPi,1>NPi,o,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的投资评级;②NPi,1=NPi,o,且证券分析师给予中性的投资评级;③NPi,1<NPi,o,且证券分析师给予消极的投资评级。
2、投资评级正确性检验。本文以买入且持有证券的方式验证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有用性,假定在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发布当日按收盘价(Pi,0)买入股票,持有至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发布6 个月后,并以6 个月后当日收盘价(Pi,1)卖出,则该股票从持有到卖出的投资收益记为Ri,6=(Pi,1-Pi,0)/Pi,0。同理,本文以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Rm,6)作为比较标准,在以下三种情况时认为投资评级正确,即①证券分析师发布积极的投资评级,且Ri,6>Rm,6;②证券分析师发布中性的投资评级,且Ri,6=Rm,6;③证券分析师发布消极的投资评级,且Ri,6<Rm,6。
3、基于以上两种情形,还需要考察财务业绩、投资评级与股票收益之间的“连锁反应”。换言之,当上市公司上一会计期间财务业绩良好,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的投资评级时,该股票的市场表现是否会优于市场平均表现。根据上文中关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评价标准,本文认为当上市公司净利润NPi,1>NPi,o,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投资评级(“买入”或“增持”)时,若Ri,6>Rm,6,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形下确实可以改善投资者的收益。
(三)模型构建
结合本文的研究假设及构建的验证指标,需要进一步测度所涉及上市公司的平均投资评级,比较单个样本的投资评级与投资评级平均水平。即A=∑Ai/n,其中,Ai表示证券分析师给予上市公司的投资评级,n为观测到的样本量。
在此基础上,借助CAPM模型(式1)估计样本的日超常收益率,并构建模型验证样本个股日收益率与样本日超常收益率的关系(式2)。即:
其中,Ri为样本的个股日收益率;Rf为无风险利率,本文用6 个月期银行定期存款的日化收益率替代无风险利率;Ri-Rf为个股的超常收益率;Rm-Rf为市场的超常收益率;Ri-Rm为样本个股的日超常收益率;αi和 βi为待估计参数;εt为残残差项。
四、假设检验及分析
基于研究假设和构建的实证模型,本文将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分别验证三个研究假设。
(一)假设1 的检验
由表1 中样本的分布情况可知,投资评级变量是定序变量,具有一定的等级顺序,于是我们分别将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卖出分别赋值为1、2、3、4和5。借鉴Loh和Main的划分方法,当投资评级≤2时为乐观买入,当2≤投资评级≤2.5 为中性持有,投资评级≥2.5 为乐观卖出。统计发现,投资评级平均数为1.43,中位数为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和3,标准差为0.53,表明证券分析师更倾向于积极的投资评级。
验证假设1,也就是探讨公司财务业绩与投资评级之间的关系,即当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不同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是否也会有所差别。为此,本文将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进行分类:把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年度视为t,若t-1 年期末与t-2 年相比净利润增长,表明财务业绩良好;同理,还存在财务业绩中等和财务业绩较差两种情况。据此,结合投资评级的量化方法,财务业绩和投资评级关系的特征值统计如表2 所示。
表2 中的结果显示,总体上随着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下降,证券分析师给予上市公司的投资评级呈递减趋势,这也证实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会影响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然而,不难发现在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也会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显然有悖于财务业绩对投资评级的基础性导向,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进行投资评级时,除了考虑财务业绩外,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资产重组、企业合并、新产品发布、新业务拓展等,将此类因素统称为事件。通过表3 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直观的发现事件也是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评级的重要因素(占比24.04%)。比较财务业绩(平均数1.4588,标准差0.54) 与事件驱动(平均数1.4642,标准差0.60)对投资评级的影响发现,利好或者利空事件会明显影响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波动,与财务业绩或事件驱动对投资评级的影响相比,财务业绩和事件驱动的共同影响(平均数1.3500,标准差0.47)对投资评级的影响更为积极。
综上,证券分析师倾向于作出积极的投资评级,且财务业绩是其作出积极投资评级的基础;同时,事件驱动也是证券分析师给予投资评级的重要因素,假设1 得到证实。
(二)假设2 的检验
为了验证假设2,本文首先借助目标收益率指标(目标收益率=(目标价- 投资评级日股价)/ 投资评级日股价) 以6 个月为周期对研究样本中目标价的实现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买入”评级的目标收益率(37.61%)高于“增持”评级(20.92%)和“中性”评级(-6.97%)下的目标收益率,随着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增强,目标收益率也会越高。这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投资评级的增强,证券分析师给予上市公司的目标价更难以实现。
在此基础上,是以市场平均收益为比较标准,进一步验证投资者根据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投资能否获得超常投资收益。所谓投资者严格按照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进行投资,即以投资评级发布日股票的收盘价买进股票,以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中预测目标价达到的期限(6 个月)为最大投资周期,若6 个月内股票价格达到目标价,即于该日按此目标价卖出;反之,则按该股票6 个月末的收盘价卖出。于是,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日平均收益率为(卖出价- 买入价)/(买入价×持有天数),同时以股票持有期间上证指数的日平均收益率((卖出日上证指数- 买入日上证指数)/(买入日上证指数×持有天数)) 为比较标准,可以计算单只股票的日平均收益率和该只股票持有期间上证指数的日平均收益情况,进而得到全样本的收益率(0.3082%) 及同期上证指数收益率(0.1297%)。说明投资者严格按照上述投资机制进行交易,会取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2 倍以上的投资收益,但样本的波动(标准差为1.5433%)明显大于市场的波动(标准差为0.1656%)。
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投资评级下股票收益是否有差别,本文分别进行了同一投资评级下样本股票日平均收益与同期市场日平均收益的比较,以及不同投资评级之间样本股票日平均收益的比较,结果分别见表4 和表5。
表4 中的结果显示,同一投资评级下股票日平均收益与同期市场平均收益相比,买入组(1)、增持组(2)和全样本组中,股票日平均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市场平均日收益水平,说明如果投资者按照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前述投资机制)进行交易,则可获得超常收益。而中性组(3)股票日平均收益水平比同期市场平均日收益水平要低,我们可以将中性这一投资评级理解为较为消极的投资建议。
表5 通过成对样本的T检验观察不同投资评级水平下,样本的日平均收益率和市场平均收益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买入组(1)、增持组(2)和全样本组中,T检验值均落在置信区间的拒绝域中,表明投资评级为买入和增持组的日平均收益率和市场日平均收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投资评级为中性(3)的T观测值在95%置信区间的接受区间单位内,表示其日平均收益率和市场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投资者依据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投资,在达到目标价时卖出证券,或者未能达到目标价时,在持有6 个月后卖出证券,均可获得超常收益;另外,不同投资评级下股票的日平均收益显著不同,投资评级为“增持”的日平均收益率最高,假设2得到证实。
(三)假设3 的检验
本文主要讨论当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良好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投资评级时的投资收益情况,按此标准共筛选出111 个样本,计算发现,样本股票的日平均收益率(0.2814%)高于同期市场日平均收益率(0.1436%),说明财务业绩良好且得到积极投资评级的股票取得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另外,T检验表明财务业绩良好且证券分析师给予积极投资评级的股票收益与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紧接着,讨论不同的投资评级动因下证券分析师给予上市公司投资评级的股票收益情况,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仅依据财务业绩给予投资评级;二是仅依据事件给予投资评级;三是基于财务业绩和事件共同影响给予投资评级。于是,可以分别观测在同一推荐依据下和不同推荐依据下股票平均收益率与同期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比较,结果见表6。
由表6 可知,当证券分析师仅依据财务业绩进行投资评级时, 样本股票在持有期间取得了0.1786%的日平均收益率,高于同期市场日平均收益率0.1259%;在其他两种情形下,样本股票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市场平均收益率。其次,根据不同的推荐理由进行投资评级时,以财务业绩和事件作为共同推荐理由相对于仅仅依据财务业绩或仅依据事件给予投资评级的样本,有更为可观的平均收益率。此外,通过T检验观察三类不同推荐理由背景下的股票日平均收益和市场平均收益率,在95%的置信水平下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样本股票日平均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收益(此处省略检验结果列示)。
综上所述,证券分析师依据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共同影响而给予积极投资评级的目标上市公司,其股票收益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证实了假设3。
五、研究结论
本文围绕三个研究假设,选取2014 年5 月至2014 年7 月的208 个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业绩、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①证券分析师倾向于给予上市公司积极的投资评级,且随着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投资评级积极程度的增强,目标价在其未来约定的期间内越发难以实现;②若投资者严格遵循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投资,总体上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超额收益;③相对于仅考虑财务业绩或事件的投资评级,综合财务业绩与事件共同影响的投资评级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本文在计算收益率的过程中均没有考虑包含在股票交易过程中的佣金、税费等交易费用,测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二,由于考虑到数据收集整理的复杂性,本文选取的时间窗口较小,样本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摘要:以Z证券公司2014年5月至7月间发布的208份投资评级报告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业绩、投资评级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更倾向于给予上市公司积极的投资评级,且随着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投资评级积极程度的增强,目标价在其未来约定的期间内越发难以实现;若投资者严格遵循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投资,总体上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超额收益;相对于单纯考虑财务业绩或事件的投资评级,综合财务业绩与事件共同影响的投资评级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投资业绩 篇8
一、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内容
目前, 国内的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基金的业绩进行度量, 包括单位净值及单位累计净值、季度投资组合、收益能力 (重点考察绝对收益) , 以判断作为一个整体, 基金的业绩是否能够战胜市场;二是对基金业绩进行分解研究, 对公司基本情况、投研团队、投资理念和风格进行分解研究, 以判断经理人是否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判断能力;三是从基金业绩持续性特征加以分析, 以判断基金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
此外, 一些评级机构应用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决策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 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 这包括对整个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及意志的作用等, 由于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认知、对个人心态的把握以及对市场价值的判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理性不完备的状况, 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和选择偏好, 反映到投资决策行为上则表现为“比起无法预期的高收益, 更倾向于可预见的低收益;愿意放弃一部分预期收益来换取确定性较强的收益”。
二、实例求解及分析:
1.图1为2009年参与1年期评级的私募基金按评级指标由高到低排序后, 用净值日期在8月20日及以后的187只基金计算的平均收益率为-8.83%, 中值为-8.84%, 远小于大盘近-19.82% (调整后) 的跌幅和公募股票型基金-16.3%的损失。8月份市场的大幅调整使部分基金回吐了前期涨幅。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70%的基金共有21只 (见图2) , 短期表现评价见图3。
2.统计数据显示, 163只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6.6%, 中值为23.57%。有74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 占比约为45%;有88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 占比为54%。中期来看, 私募基金的表现与大盘相近, 但领先股票型公募基金近5个百分点。
3.图2来自买好基金网2010年6月阳光私募基金统计。244只参与1年期评级的私募基金按评级指标由高到低排序后, 从左往右依次对应的是近12个月收益率和下行标准差的分布情况。图中显示, 产品的近12个月收益率分布在-30%~70%之间, 与评级指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获得“5星”的翼虎成长的收益率为69.55%, 展博1期、新价值2、宏利2期-龙赢、六禾光辉岁月等的收益率均在40%以上, 而“1星”的私募皆为负收益;产品的下行标准差分布在0%~9%之间, 与评级指标呈负相关关系, “5星”私募的平均下行标准差为2.45%, 而“1星”私募的平均下行标准差为7.49%, 总体的风险水平与5月份相比有向两端分化的趋势。通过以上两组数据, 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关于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核心问题, 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结论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投资人在选择基金时, 通过基金业绩评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有关基金运作情况的信息, 可以对基金、基金经理人, 进而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降低投资人“逆向选择”的发生, 形成对基金经理人良性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基金公司也可以根据基金评价机构的正确评价结论, 分析实施投资计划是否达到或超过投资目标, 和在什么程度上增加了基金净资产的价值, 判断基金投资策略在实际市场中的适应能力, 总结基金管理成功的经验, 促进基金管理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监管部门也可以以基金评价机构的正确评价结论作为制定改善监管规则的依据。
现有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方面, 绝大部分研究没有考虑投资风格以及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之间的联系, 综合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特点所进行的业绩评价研究较少。由于我国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起步晚、证券市场本身问题也比较多, 从而造成了国内现有研究存在很多不足, 因此, 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结论及建议
其一, 净资产不是基金真实价值的反映, 仅是基金投资收益的账面价值, 其将来的变现价值受市场随机因素的影响很大;净资产是一种静态指标, 而基金的资产价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其无法反映基金存在的内在风险。以基金净资产为标准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其二, 业绩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正如我国教育领域近年来鼓励多考查学生能力, 而不是简单地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去评价一个学生, 这样可能会更加公平。基金市场也是一样, 其业绩在于社会和基金业如何全面看待。之所以基金经理承受较大的排名压力, 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运用短期排名指标来考核基金经理。其实更应该全方位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考查基金业绩。
其三, 排名或评星是基金业绩的客观定量描述。目前绝大多数基金研究评价机构的排名或评星, 基本上是数据的客观定量描述, 并没有考虑规模因素, 尤其是净值增长率计算及其排名, 基本上是计算机自动计算, 业务规则和计量依据统一而明确, 不能全方位地整体说明基金业绩。
最后, 目前国内阳光私募评级还存在的一个问题, 就是简单地将所有阳光私募放在一起比较。但事实上, 阳光私募风格化明显, 每个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不一样, 有的激进、有的保守, 将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放在一起比较, 显然有失公平。
综上, 基金业绩评估的核心应该是对基金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测量, 从而获得经风险调整后的基金收益。而只有引进风险价值因素的绩效评价方法, 才能相对科学、准确地对基金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 有利于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促进基金管理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监管部门也可以以基金评价机构的正确评价结论作为制定改善监管规则的依据。
摘要: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 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一支重要队伍。科学、合理地评估基金绩效, 可以为基金公司、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提供丰富的投资决策信息, 它不仅是一种评价投资管理价值的方法, 也是基金业规范、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投资业绩 篇9
关键词:研发投资,企业风险,高管薪酬,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契约
引言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定经济增长,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新动能成长,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作为创新的首要环节,增加研发投资已经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企业高管人员是战略经营的核心决策者,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励高管人员增加研发投资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代理理论的最佳薪酬契约认为高管薪酬激励应该以企业业绩为基础,将管理层的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可以减少委托代理问题,降低管理者的风险规避和机会主义行为(Fama和Jensen,1983)。然而,研发活动的周期长、初始投入量大、收益存在滞后性,这些特点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Aggarwal和Samwick,1999)。研发投资的风险性特征导致企业业绩出现较大的波动,管理者为了降低风险对薪酬的影响会主动放弃研发投资(Manso,2011)。针对研发投资,如果确定较高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将导致管理者的风险规避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Ederer和Manso,2013)。根据代理理论,应该增加风险收入以激励管理者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维持企业创新能力。近些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企业风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2013年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对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要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已有关于高管激励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日常的财务经营与决策,企业的研发活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深入地研究,这也是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
研发投资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主要表现为周期长、投入量大、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等特点。研究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能获得新的知识或技术无法预知;进入开发阶段以后,企业可能无法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不能实现商业化。Yap(2004)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会面临更大的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经营风险所引起的。Zhang(2013)利用Probit模型研究研发投入对破产概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研发投入会增加企业退市的风险。黄曼行(2014)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资越多,高风险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1.2 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国内外大多数的文献研究认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近些年,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向研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理层努力的最佳薪酬契约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具有可行性(Jensen和Murphy,1990)。Cheng(2005)认为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滥用权力操纵薪酬契约,使薪酬和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同时,有学者提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并不完全是因为管理层权力的滥用。研发投资的风险性特点降低了企业的短期绩效,最佳薪酬契约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短期绩效的下降会加大对高管的惩罚,使管理层面临短期业绩的压力。研发投资的风险性特点降低了企业的短期绩效,最佳薪酬契约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短期绩效的下降会加大对高管的惩罚,使管理层面临短期业绩的压力。Bushee(1998)的研究发现关注短期业绩的高管会为了自身薪酬利益规避风险,从而减少研发投入。赫兹伯格认为高管的短期薪酬属于“保健”因素,薪酬获得时产生的激励作用小于无法获得时对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为了自身的薪酬利益会减少研发投资。所以,针对企业研发投资,最佳薪酬契约所确立的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并不意味着薪酬和业绩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即企业业绩上升与下降时对薪酬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方军雄,2009)。Tian和Wang(2014)的研究指出为了推动企业创新,应该制定承受短期失败的激励方案,补偿高管进行研发投资可能带来短期收益的损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即增加研发投资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1.3 企业风险对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证明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因素是企业的业绩风险。Aggarwal和Samwick(1999)建立的保险———激励模型认为管理层是风险规避者,在保险与激励之间进行权衡以达到期望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与业绩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根据经典代理理论,管理层与股东存在风险偏好差异,股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多样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Amihud和Lev,1981)。管理层通常是风险厌恶者,将薪酬与业绩相联系导致管理层承担的风险增加。当企业处在较高的风险环境下,如果高管薪酬和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较高,将会扩大薪酬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层为了规避风险而放弃研发投资,转而追逐企业短期业绩(Eisenmann,2002;Makri,2006)。基于风险视角,陈震(2013)认为风险较大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应该有所降低。为了避免管理层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股东应该将管理层承担的薪酬风险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诸多观点认为企业风险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关。根据前述假设,企业风险是研发投资的结果变量,即增加研发投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有一部分可能是通过企业风险的中介作用起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企业风险在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剔除金融企业和其他数据缺失的企业,共得到4099个样本观测值。为了排除异常值的干扰,对主要变量在上下1%处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本文R&D投资数据来自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并使用Stata 11.0统计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2 变量定义
2.2.1 被解释变量
高管薪酬(Salary)。关于高管薪酬的度量,学者们大多数采用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前3名高管年度平均薪酬的自然对数,本文也沿用这种方法。
2.2.2 解释变量
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选取企业业绩和研发投资作为解释变量。
(1)企业业绩(ROA)。借鉴陈胜蓝、卢锐(2012)和刘志强(2015)的做法,采用总资产报酬率(ROA)衡量企业业绩。
(2)研发投资(RD1、RD2)。用研发投资强度作为替代变量,研发投资强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3种:研发投资除以主营业务收入、研发投资除以资产总额和研发投资除以市场价值。由于我国企业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计量,本文分别以RD1(研发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RD2(研发投资/资产总额)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2.3 中介变量
企业风险。参照陈震(2013)的研究,采用贝塔系数(Beta)衡量企业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风险,而贝塔系数通过与资本市场相比较可以全面地反映各种风险。Beta值越大,表明企业的风险也越大。
2.2.4 控制变量
借鉴方军雄(2009)、陈震(2013)和步丹璐(2013)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和研发投资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设置如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企业年龄;市净率;股票波动率;股票回报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模型中还控制了年度虚拟变量(Year)和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其中行业虚拟变量按照2012年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进行行业划分。
各变量定义及计算如表1所示:
2.3 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假设1,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i代表第i个样本公司,t代表第t个样本期间,ε为随机扰动项,以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研发投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即本文的假设2,参照江伟和姚文韬(2015)关于企业创新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研究,将企业业绩与研发投资交乘,引入交互项ROA×RD1和ROA×RD2,构建如下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3,我们借鉴陈震(2013)和温忠麟等(2012)关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将企业业绩与企业风险交乘,生成新的变量ROA×Beta,来验证研发投资、企业风险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如下模型: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表2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取对数后的最大值为17.17,最小值为10.38,极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企业业绩的最大值为0.605,最小值为-0.455,说明样本期间内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存在差异。衡量研发投资的变量RD1的中位数为0.0151,均值为0.022;RD2的中位数为0.009,均值为0.014。研发投资变量的均值大于其中位数,说明超过一半的样本企业在平均水平以下,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明显偏低。企业风险的极值之间差异较大,其中最大值为1.94,最小值为0.316。
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3是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的多元回归结果,也是对本文模型(1)的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当研发投资强度以RD1(研发投资/主营业务收入)表示时,回归系数为1.687,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当研发投资强度以RD2(研发投资/资产总额)表示时,回归系数为3.035,显著性水平为1%,结果证明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呈正相关关系,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导致管理层面临的风险增大,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
注:***、**、*分别表示1%、5%和10%显著性水平。
表4是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回归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研发投资与业绩的交互项ROA×RD1的回归系数与t值分别是-11.61和-2.70,显著性水平为1%;交互项ROA×RD2的回归系数与t值分别是-28.81和-3.37,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实证结果证明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即增加研发投资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该结论与Manso(2011)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研发活动使管理层面临较大的短期业绩压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的同时适当地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符合管理层的利益需求。
表5是企业风险的中介作用回归结果。交互项ROA×RD1的回归系数为-9.846,显著性水平为10%;ROA×Beta的回归系数为-0.691,显著性水平为5%,后者的显著性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表5中交互项ROA×RD1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表4中对应的值,结果不仅证明研发投资和企业风险均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而且研发投资通过企业风险的完全中介作用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同理,交互项ROA×RD2的回归系数为-15.62;ROA×Beta的回归系数为-0.97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与表4相比,表5中交互项ROA×RD2的系数的绝对值和显著性水平都有所降低,再次证明了企业风险在研发投资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3得到了实证支持。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为了降低管理层的风险规避,增加企业研发投资,应该适当地降低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对回归结果进行了以下的稳健性检验:(1)将营业利润取对数作为企业业绩的替代指标(2)考虑到企业业绩与高管薪酬存在内生性,将企业业绩滞后一期进行回归检验,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则保持不变,结果仍和前文保持一致,说明本文的结论是可靠的。限于篇幅,省略了稳健性检验的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0~2014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投资、企业风险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资与企业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增加研发投资导致企业风险加大,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会有所降低;进一步地,企业风险在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研发投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有一部分通过企业风险起作用。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研发投资的经济后果以及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投资业绩 篇10
一、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 辽宁省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 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屡创新高,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不断增长, 规模不断扩大 (见图1) 。2001年, 辽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13亿美元;到2009年, 凭借其“五点一线”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机遇, 辽宁省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1.83亿美元, 同比增长38.8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4.44亿美元, 同比增长28.49%, 增速位列全国第一。2010年, 辽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4.36%, 增幅居东南沿海10省市之首, 排名仅次于江苏省, 位居全国第二位, 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20%。2012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更是达到267.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辽宁省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对辽宁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评价
由于利用外资规模与入口、GDP等有很大的相关性, 单纯用某个地区吸引了多少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量进行比较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现实中, 一个地区经济规模 (GDP) 越大,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往往也越大。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首次采用了业绩指数评估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 消除了经济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根据UNCTAD关于业绩指数的定义, 一个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该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与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的比值。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2000、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INDi为I地区 (省份) 引进FDI业绩指数, FDIi为i地区的FDI流入量, FDIw为全国FDI流入总量;GDPi为i地区的GDP总值, GDPw为全国的GDP总值。
如果该指数INDi的值等于1, 则表明该地区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与其占全国GDP的比例相等;若大于1, 则表明该地区吸收了相对于其GDP规模而言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即引进FDI的“业绩突出”;若INDi小于1, 则可能由于竞争力低下或投资促进政策不力等原因, 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低于其GDP的规模应达到的数量, 即引进FDI的“业绩低下”。
根据上述公式, 计算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2年达到23.98%。1996年之前, 辽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基本上都小于1, 这表明在这一期间, 由于地区的竞争力低下、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不够等原因, 使得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相对于其GDP而言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997-2000年, 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其GDP规模大体相当, 波动不是很大。进入21世纪以来, 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均大于1, 尤其是2006年以来, 辽宁省利用FDI的业绩指数均达到2以上, 尤其是2012年达到4.98,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2000、2013》《中国统计年鉴
同时,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评价辽宁省利用FDI的业绩, 还需对辽宁省内各地区引进FDI的情况进行研究。根据辽宁省省内各地区相关数据, 计算2010-2012年辽宁省内各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 (如表2) 。从表2来看, 2010-2012年辽宁省内各市引进FDI业绩指数排在前五位的一直是大连、盘锦、丹东、沈阳和营口。其中, 大连和盘锦一直是引进FDI的“业绩突出”地区, 2012年大连的引进FDI业绩指数高达1.64, 盘锦和丹东的引进FDI业绩指数也达到1.2和1.1;沈阳和营口引进FDI业绩指数虽不曾超过1, 但一直远高于其他地区。2012年辽宁省内各地区业绩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64 (大连) 和0.09 (抚顺) , 极差为1.55, 极差率高达17倍, 高业绩地区与低业绩地区相差悬殊。在辽宁省14个省辖市中, 只有3个地区的业绩指数大于1, 有7个地区的引进FDI业绩指数在2010-2012年均不曾超过0.5, 其中有3个地区的引进FDI业绩指数甚至不曾达到0.3, 与大连、盘锦、丹东和沈阳四个地区的差距较大。这说明辽宁省内多数地区的引进FDI业绩处于低水平的和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从前5名的区位来看, 全部位于辽宁省的沿海一带。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三、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1. 打造产业集群, 增强跨国公司投资吸引力。
通过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 跨国公司越来越侧重产业集群的吸引力, 更加愿意在配套完善、布局合理、前景良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内投资。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省份, 产业和技术基础较为雄厚, 建立优质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有很多,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沈阳、大连等一些主要城市也都结合自身条件, 建立也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装备制造、光伏、汽车、农业产业集群。要坚持特色发展、突出区域特色、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科学合理规划, 正确引导, 立足全省乃至东北地区, 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 构建优质产业集群, 积极吸引外商进入辽宁省的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区域品牌, 从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2. 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增强外资的服务能力。
投资环境的优劣, 是吸引外资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要围绕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和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适应利用外资形势需要。同时, 要继续改善投资软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各类审批程序,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信息、金融和中介服务体系, 改善融资环境。
3. 合理引导外资投向, 增强外资的利用效率。
外资在辽宁各地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 扩大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加剧了本来就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不利于辽宁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引资的过程中, 要结合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 科学规划, 按需引资, 促进辽宁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要继续发挥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比较优势, 加快辽西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 积极利用外资开发辽西北部地区的自然资源,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当地优势产业, 有效提升外资对辽宁经济的整体拉动效果和利用效率。
4.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外资的辐射功能。
辽宁省的投向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其中尤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为重, 第一产业利用外资严重尤显不足。因此应积极引导外资在各产业的投向, 优化各产业利用外资结构, 实现产业间协调、均衡发展。对于第一产业利用外资,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 加大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同时, 积极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第二产业的引资, 要限制外资流向传统制造业, 出台政策引导外资向高科技新型制造业倾斜, 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溢出效应发展辽宁省第三产业, 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合理优化。
5. 完善招商引资方式, 增强外资来源的拓展能力。
投资业绩 篇11
数据显示,目前已发布业绩预报的1747家上市公司中,按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排序的话,有19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为同比预减100%。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年行情来看,公布巨亏的个股年度表现难有起色,投资者需在“掘金”年报行情的同时,避免“踩雷”。
长假期间业绩“地雷”频出
多家上市公司在春节长假期间发布了2013年业绩巨亏预告。
正在接受证监会二次立案调查的华锐风电的业绩低谷正越陷越深。1月2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2013年净利润预计亏损30亿元。而华锐风电在2012年的净利润亏损为5.82亿元、2013年上半年仅亏损4.57亿元。珠海中富同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2013年度该公司净利润亏损10.8亿元—11.7亿元,接近前次预告亏损额的3倍。
1月30日,业绩预亏公告则更为密集。新民科技公告,该公司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亿元—5.3亿元,比之前的预计亏损额高出50%左右。
益生股份也大幅上调了亏损幅度,全年亏损幅度由此前预测的1.7亿元—2亿元扩大至2.85亿元—2.95亿元。东方锆业也在除夕当天公告2013年业绩巨亏,从2012年盈利878.11万元大幅变脸亏损3000万元—7000万元。
巨亏多因行业周期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称,发布巨亏公告的公司主要是受制于行业周期,因此2013年度的业绩发生了大幅变动。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分析师潘国琦认为,去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使一些行业企业运营遭遇“滑铁卢”。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钢铁股酒钢宏兴称,主要是受到钢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钢材价格大幅下滑、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个股東方锆业也解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控股子公司在2013年的生产关键性指标未达标,因而出现了较大金额的亏损。
此外,五矿稀土主要受累于稀土行业持续低迷,稀土产品整体销售价格及毛利率同比下降;中钨高新主要产品下游机床行业发展放缓,特别是主要产品订单不足,且海外需求也不旺盛……均说明部分传统行业依然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阵痛”。
投资者需重点提防“踩雷”
每年年初年报行情的热炒,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一次盛宴。但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指虽勉强收于2000点之上,但多家券商认为,受制于资金面及新股集中发行带来的资金转移效应,A股近期走势难言乐观。
上海证券南京西路营业部首席分析师付少琪建议,投资者应在把握年报行情的同时,避免“踩雷”。
记者统计发现,去年同期发布业绩巨亏公告、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的16只个股,几乎全数下跌,一些个股的跌幅甚至高达20%。如亏损额排名前三的中国中冶股价一年内狂跌22%,鞍钢股份股价跌幅25.6%,马钢股份跌24.4%等。其他如中兴通讯、天威保变、超日太阳等亦有不同程度下跌。
投资业绩 篇12
一、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股东掌握的信息较少,属于信息劣势方,对经理人的行动无法直接控制,这又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公司业绩便成为股东评价经理人的一个重要指标。经理人的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挂钩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理人的懈怠行为(Jensen和Murphy,1990)。Hall和Liebman(1998)以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陈志广(2002)、胡婉丽(2004)和周嘉南(2006)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得出: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逐渐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Mc Conell等(1990)发现公司股权结构与Tobin's Q值之间存在曲线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可以使公司的Tobin's Q值增加,机构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监管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Chaganti等(1995)采用ROA作为度量公司绩效水平的指标,通过相关实证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娄伟(2002)、肖星等(2005)、孙凌姗等(2006)、翁洪波(2009)和潘爱玲等(2013)等学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经济背景,均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Clay(2004)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够有效地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从而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Almazan(2005)经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监管,可以减少公司管理人员的工资总额,并提高被投资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Feng(2010)的研究则发现,因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使得管理层的风险增加,而较大的风险需要较高的收益来弥补,使高管薪酬总额的绝对值提升。卢锐(2011)对2002~2008年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总体上高于股改前的平均水平,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提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正相关。
Eakins(2012)认为只有部分机构投资者能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对公司治理有改善作用。毛磊(2011)则在考虑了整体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基础上,将机构投资者分为6类,分析其影响的不同,结果发现,基金持股对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升较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不同。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并对数据进行了如下筛选:(1)剔除所有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2)剔除所有ST和*ST上市公司;(3)剔除同时发行B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4)剔除上市不足五年的上市公司;(5)剔除2010~2014年没有连续含有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上市公司;(6)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7)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相关连续变量进行了1%水平上的Winsorize处理,最终得到了8023个样本观测值。研究数据来源于锐思(RESSET)数据库。数据处理使用的相关软件为Excel2007、STATA10和SPSS19。
2. 研究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相较于外国而言,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较晚,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故本文借鉴辛清泉等(2009)的做法,选取年报中年薪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和的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其符号为Ln Pay。
(2)解释变量。本文在衡量薪酬业绩敏感性时,效仿了卢锐(2011)和林钟高等(2014)的做法,用公司的业绩指标的相关系数代表薪酬业绩敏感性。所以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为公司业绩(Perf)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
笔者主要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盈余(Eps)两种不同的会计指标来衡量公司业绩变量(Perf)。总资产收益率(Roa)是衡量企业收益能力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每股盈余(Eps)是公司的获利指标,其是公司现有股东与潜在投资者衡量公司获利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两个指标衡量公司业绩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衡量,另一个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衡量,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指标代表公司业绩。
用所有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占流通A股比例来衡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_ALL),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按照锐思数据库的6种分类,以基金(Inst_FC)、券商(Inst_SC)、QFII(Inst_QFII)、社保基金(Inst_SSC)、保险公司(Inst_IC)和其他机构(Inst_ELSE)的各自持股占流通A股的比例来衡量。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控股股东持股比例(Top1)、两职合一(Dual)、独立董事比例(Indep)、产权性质(State)作为控制变量。
同时,为了提升模型的解释力度和拟合度,加入行业和年度的虚拟变量。变量及其含义如表1所示:
3. 研究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笔者借鉴Leone等(2006)、Firth(2006)等和卢锐(2011)的方法并进行了改良,构建模型如下:
模型1检验全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模型2检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其中,α0为常数项,αi为回归系数,i=1,2,···,20,ε为误差项。如果模型中Perf×Ins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相关假设成立。
三、实证分析
1. 描述性统计。
表2中是所有变量进行混合截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间我国高管的薪酬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最低的只有2.7万元,最高的达到2853.98万元,其平均数为159.2万元,可能是不同公司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及公司的竞争力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也有巨大的差异,机构投资者持股最少的公司甚至不足0.01%,而最大值则达到75.1%,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差距也很大,说明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有自己的偏好。总资产收益率最小为-13.244,最大为23.084,均值为4.659,说明不同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差异较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最小为8.9%,最大为75.4%,均值为3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两职合一的均值只有0.188,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两职合一的情况较少。
2. 相关性检验。
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笔者首先对所有数据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详见下页表3)。经过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总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均显著相关,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薪酬敏感性是有影响的。从整体上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基本不超过0.400,不会影响线性回归结果,可以将变量放入研究模型中进行回归。
3. 全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根据上文针对H1构建的模型1,研究全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当以Roa作为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回归时,方程的调整R2为0.3,F值为123.55,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当以Eps作为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回归时,方程的调整R2为0.309,F值为129.328,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方程具有解释力度。
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当公司的业绩变量不论是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还是每股盈余(Eps)时,其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交乘项(Roa×Inst、Eps×Inst)的系数都为正且显著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H1。这说明,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会向管理者施加压力,使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从控制变量的回归中可以看出,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Size)和独立董事比例(Inde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财务杠杆(Lev)、控股股东持股比例(Top1)、两职合一(Dual)和产权性质(Stat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所有控制变量均显著,说明控制变量的选取是合理的。
4. 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根据上文针对H2构建的模型2,研究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当以Roa作为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回归时,方程的调整R2为0.323,F值为101.753,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当以Eps作为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回归时,方程的调整R2为0.321,F值为100.594,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5回归3中业绩指标选取的是总资产收益率(Roa),当机构投资者为以基金(Inst_FC)、券商(Inst_SC)、社保基金(Inst_SSC)、保险公司(Inst_IC)和其他机构(Inst_ELSE)时,其交乘项显著为正,并且系数大小不一;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是QFII时,其交乘项的系数不显著,这一结果符合H2。这说明当以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业绩指标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是不同的。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Size)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Lev)、两职合一(Dual)和产权性质(State)与高管薪酬呈显著负相关。表5回归4是用每股盈余(Eps)作为业绩指标进行的回归,其结果也支持了H2。
5.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结论的可靠性,笔者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选择的方法是变量替代法。笔者将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替代,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净投资的盈利水平,具体回归结果见表6。
从表6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oe×Inst_ALL的系数显著为正,验证了H1,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正相关。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相关交乘项的系数除QFII持股外,皆显著为正,验证了H2。本文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前文的回归分析结果大致相同,并且符合假设的预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的薪酬已经能产生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机构投资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及成本的控制,会主动监控被投资公司,积极地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使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的业绩相联系,使得被投资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更加完善,进而提高高管人员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2.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是不同的。
由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不同,其对被投资公司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力度也会不同,因此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QFII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短,对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相关情况尚处于探索阶段等,导致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中国证券市场应大力发展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更好监管的机构投资者,增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减少代理问题;(2)要重视各类机构投资者,使其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3)要提高QFII的影响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使机构投资者更加多元化。
摘要: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制约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一个理性的管理者必然会要求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相关,从而弥补自身薪酬的损失。为了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也越高,而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参考文献
Firth M.,Fung P.M.Y.,O.M.Rui.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12).
Leone A.J.,J.S.Wu.,J.L.Zimmerman.Asymmetric Sensitivity of CEO Cash Compensation to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
林钟高,郑军,汤谢莹.政策性负担、产权配置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J].税务与经济,2014(5).
卢锐,邢怡媛.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与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5).